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

第1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一、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标准

各个企业必须以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为目标,根据企业具体情况,建立完善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的相关制度,并确保其严格实施。通常情况下,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应由以下内容组成:

1、货币资金的收入控制。其规定了以下内容:一是要求任意一笔收款都应开票;二是最好使用转账的形式进行结算,对于使用现金进行结算的款项需及时存放到银行中;三是不能出现坐支销货款;四是收款时最好使用集中收款的方式,对于一些分散的收款需及时交给企业中的业纳员;五是收纳员接受到的款项应盖上收讫两字。

2、职务的分工控制。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基础就是职务分工控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一是出纳人应对货币资金的保管及收支负有一定责任;二是会计工作人员应对复核收支原始凭证、等级分类账及编制付款的记账凭证负责;三是内审人员应对账目和收支凭证进行定期审计,对现金和银行账进行定期核对;四是是会计主管应对审核收支、保管使用单位和企业负责人的印章负责,还应负责企业和银行间的对账工作,除此之外,还应对企业在银行中的存款余额调节表进行编制等环节负责。

3、货币资金的保管控制。主要包括:一是应严格执行库存的现金限额;二是只有出纳人员才有收付、保管货币资金的职能;三是出纳人员应形成定期对账的工作习惯;四是使用收付款的原始凭证前应先对其进行连续编号,并应按照顺序进行使用,对于一些作废的凭证必须盖上作废章后才能保管,一旦收付款的原始凭证开出后必须及时入账。

4、货币资金的支出控制。主要包括:一是对于任一企业的资金支出都应经过单位负责人的审批、会计人员的复核及会计主管的审核;二是必须按照一定定额或预算严格执行各项支出;三是出纳人员在支付款项时,必须将相关凭证和审批手续作为依据,对于一些付款项,必须盖上付讫章;四是应分工负责支票的签发及印章的保管两项工作。

二、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存在的问题

1、企业管理人员不重视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财会人员的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在我国一些国企,法人代表的法制观念单薄,在日常工作中,往往倾向于约束别人,而忽略了对自身约束的重要性。导致企业不断出现弄虚作假、贪污舞弊等违法乱纪的现象,有些企业的法人代表业务素质低下,完全不了解内控制度的重要性,无法加强对财务工作的重视力度,也不懂一些财务法规,随意干涉财务人员的工作,甚至为了谋取个人利益,命令他们做一些违反违规的事情,从而很大程度上破坏了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制度。

2、没有严谨的制度,无法遵循规章制度进行工作。一些企业不以账款分管原则为基础进行工作,企业领导或会计人员往往可以随时接触现金,所以常常在工作中出现差错。有的企业为了避免上级或者相关部门的检查、审计及监督,采取一些隐蔽收入手段,私自设置自己的小金库,久而久之就会造成企业资金相互交错的现象。

3、货币资金预算不合理,筹集和使用不够经济。货币资金直接决定了企业变现能力的高低,它除了能够满足企业在生产经营中的各项开支要求外,还能保障企业履行纳税义务及还本付息,所以如果企业筹集的货币资金足够多,那么将大大减少企业可能面临的风险,并增强企业资金的负债能力及流动性。在企业日常工作中,往往会出现筹资货币资金的成本过高,但使用效益却不好,使得企业为了维持资金的正常运转不得不向银行贷款,但企业内部的资金却无法有效利用的局面。[ LunWenData.Com]

4、缺乏完整的手续,疏于防范。企业中有些出纳人员在填写收据及支票时往往不认真,从而为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提供了作案机会。

5、企业银行存款的余额调节表存在的问题。银行的对账单主要来源为企业的外部开户银行,具有较高的证明力和可靠性。

三、企业货币资金内部控制几点建议

目前我国企业货币资金的内部控制存在很多问题,但企业的经营活动需要货币资金的支持,因此笔者根据多年经验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几点对策和建议:

1、企业管理人员应重视对货币资金内部的控制,并提高财会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2、加强对企业货币资金的使用、筹集及预算管理力度。要求企业必须确定出科学合理的货币资金持有量,并使货币资金在数量和时间上互相衔接,从而降低企业闲置资金的数量,提高资金利用率。

3、完善各种制度,使工作人员按章工作。严格以账、款的分管制度为基础执行工作,不让出纳人员登记会计记录,特别是禁止他们接触一些销售收入账目、坏账核销等会计业务;严禁非出纳人员接触现金。

4、规范各项操作,禁止出现漏洞。财务人员在填写收据及支票过程中必须认真严谨,应达到数字规范、字迹清晰的效果。避免出现漏洞给一些不法人员提供可乘之机。

5、加强对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力度。在企业资金的内部监督工作中,必须重视内部审计的作用,内部审计实际上就是企业对内部人员、经营活动及控制系统进行评价的方式,从而确定工作人员的活动是否合理、合法。所以企业必须重视内部审计工作的管理,它是对内部控制工作进行监督的主要力量。

第2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10月底,中金公司研究部对华联综超的评级为“维持中性”,理由是近几年公司新开门店较多,叠加行业消费低迷与费用上升等不利因素,故经营层面业绩压力仍较大。然而,中金认为公司当前净现金高于市值,决定将其目标价上调27%至7元。市场也多有观点认同该估值逻辑,因此本文对华联综超大量现金储备给公司带来的价值进行分析。

净现金与财务费用双高有蹊跷

华联综超在2014年三季度末拥有的货币资金高达61.32亿元,而附息债务仅为约33.7亿元,对应净现金为27.62亿元。正常而言公司的财务费用应为负值,即产生净利息收入。然而,2014年前三季度,华联综超的财务费用为1.11亿元。同样,在2011-2013年间尽管公司账面的大量货币资金逐年递增,其财务费用仍然居高不下,且随着货币资金的余额的增加而逐年增加,2011-2013年间分别为0.76亿元、1.02亿元和1.43亿元。这到底是什么原因?

首先来看华联综超对其大量货币资金的管理配置情况。表1显示公司可用来获息的资金余额在2011年就高达48.52亿元,之后呈逐年增加趋势,到2014年半年报的余额为60.11亿元。除了保留极少部分的现金外,华联综超将这些资金绝大部分存储于华联集团控股的华联财务公司和银行。自2011年以来,公司现金在华联财务公司存款的比例逐年增加,由38.5%上升至2014年6月末的53%。按照股东大会批准的额度,华联综超在华联财务公司的存款余额上限不得超过公司上年度营业收入的25%,而2014年6月末的存款31.86亿元已达2013年营业收入的24.9%。此外,公司从2012年起才开始向北京华联鹏瑞提供每次期限为1年、年利率为15%的委托贷款业务, 2012-2014年的额度仅分别为1.8亿元、1.8亿元、1.7亿元。表1显示,即使加上委托贷款的利息收入,华联综超每年五六十亿元的货币资金才获得最高1.2亿元的利息收入,平均回报率仅为1.24%-2.37%。要是除去高息的委托贷款及少量现金,公司存在财务公司与银行的数十亿资金的存款利率为1.25%-1.90%。

这么低的存款利率令人难以理解。是否由于公司2011年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仍存在专户中未使用造成?根据最新的公司公告,2011年4月华联综超定向增发的募集资金净额为12.8亿元;截至2014年6月底,公司在专户内存放的募集资金余额仅为2.24亿元。2012年公司的存款利率为1.9%,显著高于2011年的水平,但在之后又大幅回落至1.6%左右的水平,说明存放于专户的募集资金利率较低并非是公司存款利率偏低的主要原因。

再来看华联综超的附息债务情况。表2显示,公司在大量货币资金沉淀的情况下却大量举债。早在2009年11月公司就发行了7亿元的6年期公司债券,年利率为5.80%-6.30%。而且,华联综超从2011年起就开始发行额度为5亿元的短期融资券,当时的利率高达7.15%,尽管2014年的发行利率已显著下降为4.9%,仍大幅高于公司闲置资金的收益率。公司的附息债务融资总额在2013年显著上升,从2012年的26.23亿元增至34.83亿元。公告显示,华联综超在近两年发生的债务融资活动导致公司利息支出加重,比如:2013年8月发行了期限为两年的非公开定向债务融资工具,金额为10亿元,发行利率为6.35%; 2014年5月22日发行了5亿元的中期票据,利率为6.17%。在华联综超通过较长期限的债务融资后,公司在逐步减少短期借款,其余额从2012年末的13.8亿元减少至2014年三季度末的6.7亿元。

可以看出,华联综超为其附息债务支付的综合利率要大幅高于其闲置资金所获的收益率,这正是公司每年账面存在大量货币资金却还产生高额财务费用的原因。比如,2013年公司为34.83亿元各类债务的利息支出高达2.1亿元,平均借款支出利率高达6.88%,较其同期持有的58.76亿元资金所获收益率2.07%要高出一大截。

降低营运资本投入积累现金

华联综超的巨额现金是如何产生的?从表3可以看出,除了2011年公司的现金增加额主要来自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以外,2012年之后的现金增加主要由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华联综超的超市业务可谓是一头“现金牛”,在过去四年中最低也产生了4.77亿元的净现金流入。

华联综超近年来盈利能力较差,2011至2013年的净利润仅分别为0.58亿元、0.51亿元、0.41亿元;2014年前三季度由于获得了近1亿元房产处置等非经常性损益,公司的净利润才达到1.14亿元。 那么华联综超近年来经营性现金流的主要来源是什么?分析表明,公司减少对营运资本的投入是其主要来源之一。 由于公司大量资金作为货币资金处于闲置状态未投入运营,使用流动资产减流动负债的传统计算方法会极大地高估公司实际投入营运的资本。因此,可以使用经营性流动资产-经营性流动负债的方法来计算实际投入的经营性营运资本。 按同一思路,可以用长期资产-非附息长期负债来计算实际投入的净长期资产。而公司投入的净营业资产=经营性营运资本+净长期资产。表4显示了调整后华联综超的管理资产负债表,同时我们还将同处北京的竞争对手物美商业(01025.HK)的数据也一并列出,以方便比较。

可以看出,与物美商业类似,华联综超的经营性营运资本也为负数,说明占用供应商等方面资金以减少自身对长期资产的投入是超市行业的普遍现象。物美商业通过经营性营运资本占用资金为其2011年净长期资产的57.1%,到2014年二季度末该比率上升为67.9%。而华联综超2011年的相应比例就为65.8%,高出物美商业不少,而且在过去几年中还在大幅增加,到2014年三季度末该比率高达90.3%。这是由于华联综超在过去几年不断加大通过营业营运资本占有第三方资金的力度,其经营性营运资本由2011年底的-14.85亿元降低为2014年三季度末的-26.02亿元,导致其净营业资产在同期净长期资产增加了6.24亿元的情况下,还从2011年底的7.73亿元降低为2014年三季度末的2.8亿元。对比起来,物美商业的净营业资产在这两个时点都基本保持在18亿元左右的水平。

在2014年三季度末,华联综超的股东权益仅较物美商业略低20%左右,但公司对净营业资产的投入却仅为物美商业的1/6不到。这反映了华联综超绝大部分的股东投入资本被沉淀于货币资金中,公司调整现金持有后的附息债务净额从2011年底的-22.66亿元降低为2014年三季度末的-28.24亿元,意味着公司最新的季末净现金持有占股东权益的91%。

高额应付账款占用资金

国内超市行业通过营运资本占用资金的秘籍在于高额应付账款。表5显示华联综超的应付账款余额在2011年末就高达25.47亿元,到了2014年三季度末已增至35.54亿元(二季度末为32.81亿元)。这样的应付账款水平已高出物美商业,而物美商业的同期营业成本大致要超出华联综超50%。利用这些数据来计算两个公司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可以看出,华联综超的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自2011年以来一直大大高于物美商业,且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2013年已达114天。也就是说华联综超的供应商在销货后正常需要接近四个月才能拿到货款,而物美商业的供应商收款平均仅需两个半月左右。这与此前某知名品牌供应商向北京商报记者透露的信息基本一致,“以该品牌为例,北京华联方面的回款期为45天,但这一回款期内商品售罄却要两个月以上,有些门店甚至达6个月”。拖延供应商的回款期并非没有代价,一方面容易使华联综超与供应商关系恶化;另一方面供应商在定价时可能也会考虑到回款的因素而提高价格。

现金低效运用拖累盈利能力

从表6对华联综超与物美商业主要财务指标的对比可以看出,华联综超在总资产高于物美商业的情况下,其销售收入和净利润却大幅少于物美商业,市场也对应给予华联综超低得多的估值。两公司的毛利率相当,均在20%左右,但华联综超的销售净利率却连物美商业的零头都不到,显示其管理效率不佳。华联综超过去三年的ROE极低,从2011年1.9%的水平还连年下滑。对比起来,物美商业尽管也面临经营困难,但其2013年的ROE仍有12.4%。

华联综超的盈利能力如此之弱,一方面是源于其营业资产经营不善,导致税后净营业利润率在2011-2013年间只有0.8%-1.3%,较物美商业2.2%-3.6%的水平低出一大截。尽管华联综超的营业资产周转率能达到14.8-28.6倍的高水平,仍不够弥补公司低营业利润率的负面影响,其营业资产收益率仍低于物美商业。正如表4所显示,华联综超对净营业资产的投入不到物美商业一半的水平,导致其净营业利润总额大幅低于物美商业。

另一方面,华联综超的净现金与股东权益的比例在过去几年中高达74.6%至85.8%,大大高于物美商业的水平。而华联综超对资金的低效管理导致公司数十亿元的净现金储备不仅不能产生收益,每年还要支付大额利息费用,这也是华联综超低盈利能力的一个重要原因。对比起来,物美商业的净现金水平更低,但却能产生净利息收入。

集团定位决定业绩

2012年12月,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通过海南鸿炬实业向华联集团增资3.5亿元,获得其30.43%的股权,替代北京市国资委成为华联综超和华联股份(000882.SZ)的实际控制人。从2013年之后华联综超对公司大量货币资金的处置方式来看,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在接手控制权后并未改变前任大股东对华联综超在集团中“现金牛”的定位,而是继续利用其连锁超市的平台大量产生现金流,并将巨额资金存储于集团财务公司或相关业务银行,为集团公司廉价利用资金提供便利。

华联集团目前对华联股份的定位为类REITS的购物中心经营管理商,对资金的需求较大。

华联集团在2014年1月投资9.12亿元通过定向增发对华联股份增持了15.34%的股份,从侧面也可以看出集团资金的流向。如果海南省文化交流促进会短期内不改变对华联综超在集团中的定位,公司目前60多亿元的货币资金恐将难以得到有效利用,其业绩恐怕也不会有实质上的好转。那么,简单地从华联综超的净现金或市净率的角度来讨论公司估值的意义也不大。

第3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高校;负债融资;风险

一、高校负债融资风险分析

(一)筹资渠道及资金来源的有限性

从我国当前现状来看,高校的教育经费主要有三种来源:财政拨款、学杂费和其他经费。但是国家财政资金现阶段投入不足,短时间内国家财政拨款对高等教育的支持幅度有限。当前,学杂费收入是高校偿还贷款的主要来源。然而学杂费收入取决于高校的招生规模和学费标准,这两者在很大程度上受社会、经济以及个高等教育市场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上涨空间有限。至于其他经费,大多数高校以捐赠为主,并且捐赠资金是有制定明确用途的。而高校利用资本市场融资和社会资本的能力有限。因此负债融资是高校对外融资不多的选择。

(二)负债结构不太合理

合理的融资结构应使高校各项融资的加权平均资本成本最小,价值最大。由于目前高校融资主要用于新校区等大型项目建设,一般数额较大,负债的结构往往会对负债融资风险产生较大的影响。现在高校使用的银行贷款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项目贷款,这类贷款的期限长,不确定因素较多,风险的可控性较差,其特点是利率较高。另一类是短期流动贷款,这类贷款使用弹性大,易筹措,其特点是贷款利率低。但过多的使用短期流动贷款,则会导致负债融资风险的短期集聚,在不能保证适量现金流的情况下,会造成还款困难。由于商业银行借款多为满足中长期建设项目的资金需求,高校在较长期限内面临着固定的还本付息风险,负债融资的期限和结构难以合理搭配,难以使风险最小化。

(三)高校信贷管理比较薄弱

首先,缺乏资金监管和约束机制。高校建设资金主要是由财务部门负责筹措,并采用拨款的方式用于建设,资金筹措部门和项目建设部门脱节,资金拨付与项目建设进程不匹配,容易造成高成本贷款资金闲置。而且,部门间没有内在的约束机制,在拟定贷款项目计划时,缺乏深入的论证和可行性分析,项目使用效益不高,甚至重复建设,资金浪费的现象普遍存在。高校还缺乏还贷机制,偿债能力有限。学校收入主要是财政补助收入和学费收入。财政补助收入和行政事业性收费价格由国家严格控制,学校还贷资源是有限的。

二、高校融资风险的控制

(一)确定合理的融资结构,创新融资渠道

这就要求高校科学举债。高校作为贷款还本付息的承担者,应当根据学校财力的承受范围科学举债,采取有效地措施防范贷款风险,保证高校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在考虑贷款时,必须树立风险意识和效益意识,对于贷款项目认真做好可行性研究。根据高校建设规模,可以运用财务分析方法,预测高校所需的外部融资额。并且对贷款资金的投放时间,投放顺序以及投放数量进行科学设计,以保证贷款建设项目的科学性,合理性和效益性。这是防范风险的基础。

(二)在可能的情况下建立偿债基金

高校的贷款主要是靠自身的信誉或以学生收费权质押作为合作条件获取银行的信用贷款,因此高校要牢固树立信用观念,按期支付利息和偿还本金,以建立与银行的长期合作关系。建立偿债基金制度,即每年按一定的比例提取偿债基金,为偿还贷款提供灵活的现金调度和充足的资金来源,对拟定的还款计划严格执行,保证如期清偿债务。

(三)加强贷款资金管理、提高资金利用效益

使用贷款必须支付利息,资金成本高,并要求到期归还,财务风险大。因此,学校在贷资金的日常管理上应更加严格,切实加强管理,建立健全贷款资金使用的内部控制和项目管理责任制,提高贷款资金利用效益。根据建设计划及投资进度,合理安排贷款资金的投放,做到精打细算,节约高效,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资金闲置,减少不必要的贷款利息支出。切实加强对贷款资金的审计,着重从贷款资金使用计划执行情况、审批手续、支出方向、使用效益、偿还计划执行情况等方面进行。

三、高校财务风险评价

对高校财务风险进行评价,无论从哪个立场来说都是必要的。只有这样可以有效地控制风险,以利于高校的健康发展。高校的财务分析指标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

(一)偿债能力指标

1.资产负债比率

是高校全部负债总额与全部资产的比率,表示在高校资金的来源。从债权人方面取得负债所占高校全部资产的比重。该指标用于衡量高校利用负债融资进行财务活动的能力,也是显示高校财务风险的重要标志。

2.流动比率

流动比率表明高校每一元流动负债有多少流动资产作为偿还的保证。反映高校用在短期内能转变为现金的流动资产偿还到期流动负债的能力。流动比率是一个很重要的指标,如果不能在短期内很快偿还到期债务,很有可能有破产风险。

(二)年末货币资金结构指标

年末货币资金结构指标主有两种考核方式,即非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自有资金余额占年末货币资金的比重。高校财务状况的好坏从某种意义上讲主要体现在高校有多少可支配的货币资金。如果结存额多说明高校的支付能力强,资金调度运用的余地大,发生财务危机的可能性小。因此,对期末货币资金结存额进行构成情况分析,可以反映高校真正可以支配的自有财力。

四、结束语

由于国家教育经费投入的有限与各高校自身建设资金需求不断增长的矛盾,利用银行贷款来解决我国高校发展中的资金不足问题成为主要筹资手段。然而我们看到,负债融资在缓解各高校资金需求不足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总之,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挑战与机遇并存,风险与利润同在。我国各级各类高校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既要敢于冒险,又要善于化险,在挑战中求生存,在机遇里求发展。

参考文献:

[1]赵生旺.对建立我国银校合作关系的前景和风险的思考[J].甘肃高师学报,2001,(5).

第4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验资业务作为注册会计师的法定鉴证业务之一,既是会计师事务所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也是事务所业务实现多元化经营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受多种原因影响,验资一直是事务所的“鸡肋”业务,其风险与收入存在不对等性。作为理性经济人,在实际业务中不少会计师事务所对验资业务采取回避态度。为了促进我国注册会计师行业的健康发展,需要对验资实务中存在的风险进行识别,并采取适当的防范措施。

一、验资业务相关概述

(一)验资业务概述

验资作为一项鉴证业务,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活动,尤其在信用环境不发达的经济体系中,在企业设立时具有重要的欺诈防范功能(而在美国或其他信用高度发达的经济环境中,验资业务没有存在的基础)。《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规定,“验资是指注册会计师依法接受委托,对被审验单位注册资本的实收情况或注册资本及实收资本的变更情况进行审验,并出具验资报告。”验资报告作为具有法定证明效力的文件,供被审验单位申请设立登记或变更登记及据以向出资者签发出资证明时使用,通过注册会计师的审验业务,对于虚假出资活动具有一定程度的清洗、隔离作用。但由于验资报告自身固有的缺陷,《中国注册会计师审计准则第1602号――验资》第三十四条规定,“验资报告不应被视为对被审验单位验资报告日后资本保全、偿债能力和持续经营能力等的保证。委托人、被审验单位及其他第三方因使用验资报告不当所造成的后果,与注册会计师及其所在的会计师事务所无关。”

在具体实务中,验资分为设立验资和变更验资。而本文所要探讨的是企业设立验资过程中的风险与对策。

(二)验资风险与主要成因

验资风险是指注册会计师出具验资报告存在不恰当意见而可能带来的损失和危害。根据投资收益理论,理性经济人在进行某项业务活动时,要求风险与收益具有对等性,否则投资者将采取不作为的态度。但由于验资业务的特有属性与复杂性,使得注册会计师的验资收入与其所承担的验资风险具有较大的差异性。而实际中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客观原因有以下几点:

1.服务与需求目标的不一样

注册会计师出具的验资报告在一定的期限内具有一定的鉴证作用。由于注册会计师自身业务能力有限性与验资报告的固有缺陷,使得验资报告承载了第三人过多的期望。根据相关规定,验资报告只是对企业某一时点出资情况的一种静态证明,不具有今后保证的溯及力。但现实经济活动中较多的第三方使用者将验资报告作为验资企业以后偿债能力的保证书。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12号函也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在报告中注明本报告仅供年检使用、本报告仅供工商登记使用等类似内容的,不能作为其免责的事由。”因此在实际生活中企业若发生经营失败,使第三方遭受损失,则第三方将相关的会计师事务所与出具资金证明的其中介机构作为连带责任人进行诉讼,从而使会计师事务所面临较大的诉讼风险。

2.行业间的理解不一样

由于其自身行业特点、思维与理解方式的不一样,导致注册会计师、律师与法官之间对验资业务存在较大的理解差异。在实务中,法院是按相关司法解释来判案,而注册会计师执业却根据财政部的相关文件进行操作,在这种不一样的思维方式情况下,当出现法律诉讼时受损害的只能是注册会计师。同时律师事务所作为自负盈亏的中介机构,其存在的目的更多是为了获得经济收入,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更多是一种附带产品,因此有时会推动第三方加强对事务所诉讼的动机。1996年最高人民法院出具的56号函指出,“会计师事务所出具的虚假验资证明无特别注明,给委托人、其他利害关系人造成损失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注册会计师法》第四十二条的规定,亦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这进一步把注册会计师推向风口浪尖。

3.客户与第三方的合谋

验资,作为一种受托业务,其活动的顺利执行与完成需要客户与相关第三方的配合。但在实际中,某些客户为了实现虚假出资的目的,会通过不正当的手段购买某一些中介结构的不合法证据,故意隐瞒自身真实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即使保持了应有的职业谨慎性,也未必可以发现验资中的腐败现象。虽然最高人民法院2007年12号函指出,在“审计业务所必须依赖的金融机构等单位提供虚假或者不实的证明文件,会计师事务所在保持必要的职业谨慎下仍未能发现其虚假或者不实”的情况下,注册会计师可以提出免责请求,但实际中对于注册会计师在执业过程中是否遵守了职业谨慎性的判断,存在较大的主观性。

二、具体验资业务的风险与防范

《公司法》规定:“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权、土地使用权等可以用货币估价并可以依法转让的非货币财产作价出资;但是,法律、行政法规规定不得作为出资的财产除外。”在实务中对应的验资业务对象主要包括货币、实务与无形资产。由于不同性质的资产具有不同的价值与使用特点,使得注册会计师在实施验资业务过程中,所承担的风险与执行的流程也会不一样,从而对应的风险防范措施也将不同。

(一)货币资金验资业务的风险及防范

第5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高新技术企业 研发 相关性 实证分析 考核指标

加强创新能力建设是当今世界发展的新趋势,也是我国目前经济发展的着力点。从目前我国研发的现状从(表1)中可知,从1995年~2004年,每年的R&D支出总量和R&D支出与GDP的比例都呈现上升趋势。但对比其他经济发达的国家,我国的R&D仍然很低,经济发达的国家R&D支出与GDP的比例都在2%以上,这说明我国无论是绝对数上还是相对数上都与这些经济发达的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我国企业需要确实增加R&D投入,即现金投入而非名义投入。R&D投入有向特征,其所需的资金在企业中如何筹集,并且与那些因素相关,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一、高新技术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相关性的理论与实地调研分析

(一)研发支出的具体内容度支付形式企业研发费用指企业研究开发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费用,主要包括开发人员的报酬、仪器设备费、材料费、房产设施费以及其他费用。开发人员的报酬主要包括开发人员的工资、薪金、奖金及其福利方面的支出等;仪器设备费主要包括企业在进行研发活动过程中,所使用仪器设备的购置费及相关税金、日常的维护费、与仪器使用相关的费用等。材料费主要包括研发过程中,要进行各种试验而发生的原料和半成品耗费;房产设施费主要包括房产设施购建费、改建扩建费、维修费、房产使用费、土地使用费及相关税金等;其它费用主要包括资料费、日常水电费、印刷费、照明费、培训经费、技术咨询费等。高新企业的研发活动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持续投入大量的资金,而在这些持续投入中,开发人员的报酬占了主要部分,因为高新企业需要聘用大量的开发人员,并保持长期的雇员关系,所以其采用的支付形式主要是现金形式。另外,对于仪器设备的购置费、房产设施的购置费等,由于不是企业日常经营业务,不大可能采用赊购形式,或者以物易物。因此,研发费用的支付形式主要采用现金支付。

(二)研发投资的特点决定其融资来源以股权资金和内部资金为主 研发成功与否关系到企业未来的生存与发展,但是研发领域具有较高的风险,因此研发投资表现出极大的不确定性,而这一不确定性也正是研发投资区别其他传统投资的特点,也决定了研发投资的融资来源。因此,分析研发投资的特点有助于掌握研发投资在多种融资途径中的选择原因,从理论上明确研发投资的主要资金来源。研发投资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发投资的收益偏态分布。研究表明:对于一个企业而言,研发投资与收益的关系的确呈现出偏态分布的结果。因为企业在研发过程中,由于人力、物力和资金约束,不可能进行大量研发,而在这些有限的研发中,也只有少数可以成功,其余的多数并不能为企业带来收益,这说明了研发投资具有高风险特性。因此,研发通过负债形式取得资金相当困难,在这样的情况下,企业只能采取股权形式来筹集资金。二是,研发投资的积累性。研发投资是一个长期持续性投资过程,为了保持技术的领先,必须不断对原有技术改进,这就需要大量的后续投入,投入的停止意味着原有技术的过时和落后,造成企业竞争力的丧失。研发的阶段性成功与失败并不意味着投入的停止,这体现了研发的积累性。然而,投资者并不会长期对企业进行投资,这就使研发的资金来源从在开始阶段依靠投资者投资转为依靠企业的内部资金,即企业的经营所得。三是,研发投资的非契约特征。由于研发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表现在过程的不确定和结果的不确定,因而在合作开发中,制定一个完整的契约以明确双方的权责是相当困难的。从融资角度看,利用合作企业的资金进行合作研发,实际操作上也并不可行。研发投资的这些特征,使R&D投入的资金来源变得十分狭窄,而企业又需要R&D方面的大量持续投入,因此,研发活动只能在企业内部开展,其融资的来源以股权资金和部资金为主,即从股权融资和利润中提取。

(三)企业研发投资的主渠道是内源融资本项目课题组在2005年8月~10月对广东省27家大、中型企业进行了实地走访调查与电话访谈。这些企业大都是品牌企业,专门设有研发机构或技术中心,50%企业的技术中心经过政府机构认定,具有规范意义的研发资金来源及投入。向53家企业发了调查问卷,收回27份,问卷调查结果如(表2)所示。(表2)的数据表明,89%的企业研发资金来自自身产品的销售收入,37%的企业研发还可获得国家扶植资金投入(尽管金额占投资项目的10%~20%),15%的企业研发还可获得获新技术转让收入,其他途径获得研发资金的数额则较小。

以上研发特征与实地调研说明,目前绝大多数企业在研发过程中,实际使用的资金主要来源是企业本身的内部资金,并且从研发费用具体内容上看,其支付形式主要采用现付,因而研发投入与企业内部资金的从量上应该具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二、国外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相关性实证分析概述

国外有关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的文献有很多,如Dietmar Harhoff(1997)对德国企业的研究,收集了1990年~1994年的数据,发现R&D投资和一般投资在小企业中对于现金流有相当的敏感性。Spiros Bougheas(2002)通过实证表明美国、英国和加拿大的小公司主要依靠内部资金来进行R&D融资,而在日本、德国和法国中,类似的公司则通过银行贷款。同时,还发现如果银行乐意监督其客户的投资活动,那么银行贷款R&D融资则是可行的。CarterBloch(2004)对丹麦公司关于融资对于研发投资的影响进行调查,结果发现公司的内部资金在解释研发投资中占主要的地位,表明研发强度高的公司受到融资上的制约。现金流量对于研发的影响对小型公司和资产负债率低的公司是比较强的。可以看出,国外对于R&D投资从融资角度已经进行了相当多的研究,形成了许多非常有价值的结论,但这些结论体现了企业当时所在的融资环境,具有时效性与区域性,因此有必要根据我国的特点,对目前我国的企业R&D投入的融资进行相关的探讨。

三、我国企业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相关性实证分析

企业R&D投入与内部资金之间的关系受到多因素的影响,如企业的成长过程的不同阶段、多种新产品同时研发等,但对于我国高新企业来讲,内部资金成为了R&D投入的唯一来源,而且R&D投入占高新企业投资的相当重要的部分。可以推测,内部资金与R&D可能存在正相关性,可靠性如何。本文作设:H1:高新企业内部资金与R&D投入正相关。

(一)样本描述 本文选取2003年~2005年深沪两市信息技术业和医药、生物制品行业的上市公司为样本,其数据来源主要是

证券交易所在网上公布的公司年报,选择这两个行业的原因是其研发强度高,是高新企业的典型代表,同时R&D数据并不是年报必须对外公布的项目,而这两个行业对R&D数据公布比较多,去掉异常数据,最后得到的样本数据2005年40家,2004年32家,2003年31家。

(二)研究方法 本文采用截面回归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收集到上市高新企业的R&D投入与内部资金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计算过程使用SPSS 11.0软件包完成。使用的经验模型如下:

RDit=b0+bl*CFit-1+b2*Sit-1h3*Cit-1+ei

(1)

其中,RDit是对于公司i在期间t的研发投资,CFit-1是公司i在期间t-1经营净现金,Sit-1是公司i在期间t-1销售收入,Cit-1是公司i在期间t-1货币资金,e是误差项。本文主要对研发投入与内部资金的相关性进行研究,选取了经营净现金(长期指标)和货币资金(短期指标)指标。选取这两个指标的主要原因是研发费用的支出特征与管理经营者决策决策特性所共同决定的:研发费用支出的长期持续付现性体现长期决策特性;如果企业以货币资金的多少来决定R&D投入资金,则体现企业管理者短期决策特性。另外,销售收入指标并不是内部资金指标,由于许多企业在研发投入中,对其作为重要的考虑对象,因此也将其加入方程中。

(三)实证分析从(表3)可以看出,有超过两成的企业在研发投资过程中,虽然上年经营活动现金流为负数,但仍进行了研发投资。可以推测这两成多的企业并不是以经营活动现金流为主要依据,这也同上述理论分析相矛盾。(表4)是SPSSll.0软件包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分别对2005、2004、2003年采用stepwise方法对自变量进行筛选。分析结果表明:模型中解释变量只有销售收入通过统计检验,而经营现金流与货币资金都未能选入并通过检验。反映了研发投入与销售收入具有显著的正相关,与经营净现金流和货币资金相关程度并不显著;但同时发现,在2005年销售收入的解释能力下降了。

四、结论

通过以上对我国高科技行业上市公司R&D投入与内部资金所作的实证研究,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高科技企业R&D投入与销售收入有显著的正相关性,相比之下,与内部资金的关系则并不显著。实证研究结果发现研发投入和内部资金(现金)没有显著性的合理解释是,企业进行研发投入时,主要参考的依据是并不是内部资金,而是销售收入(这一结论与目前许多企业对于研发投入是一致的,即每年根据销售收入提取一定比例作为下年的研发投入量)。同时表明,由于销售收入是按权责发生制入账,现金流是按现金应付制入账,按销售收入提取的R&D资金并没有现金保障,这样企业实际的研发现金投入少于按销售收入一定比例的提取数。由于研发支出作为特定的劳务、信息等费用支出,属于非生产经营,真实的研发支出应是现金支出。如果在企业销售收入中的应收账款比例高,这进一步证明企业实际的研发现金投入少

另外,对于经营活动现金流与货币资金这指标,笔者认为,对于较成熟的上市公司,有稳定经营性现金流入,则长期决策更加突出,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作为其考虑变量,即销售收入+经营活动现金流;对于年轻企业和经营环境多变的企业,企业缺少稳定的经营性R&D投资,不但具有长期决策特征也具有短期决策特征,但这时短期决策更为突出,可以增加货币资金作为其考虑变量,即销售收入+货币资金。但从长期来看,研发投资不能依靠货币资金,因为股东不会一直投入,同时也应意识到,企业不会长期拥有大量货币资金,要充分利用其控制的资源获得收益。

综上所述,R&D投入通过使用双挂钩的方法,可以使研发在企业内部运作中得到更为切实有效的得到保障,有利于合理安排资源,对于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加企业效益有重要意义。

作者简介:

陈海声(1954-),女,安徽无为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副教授

周维参(1976-),男,广东廉江人,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硕士研究生

*本文获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编号04300134),广东省第二批科技三项经费计划项目(编号2005B70101090)资助

参考文献:

[1]陈海声:《研发投资特征与扩大研发融资来源的基本措施》,《现代财经-天津财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陈海声:《广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我省高科技企业研发的融资结构与提高融资效率的对策研究》。

[3]Dietmar Harhoff,Are There Financing Constraints for R&D and Investment in German Manufacturing Firms,Discussion Paper,WissenschaftszemmmBerlin,1997.

第6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零流动收益风险途径

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已成为90年代以来企业财务管理中一项卓有成效的方法。在我国随着现代企业制度改革的深化和企业经营管理的加强,企业理财的重要性也与日俱增,因此,“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方法,对我国企业也有着十分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营运资金的管理问题

营运资金,从会计的角度看,是指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差额。会计上不强调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的关系,而只是用它们的差额来反映一个企业的偿债能力。在这种情况下,不利于财务人员对营运资金的管理和认识;从财务角度看营运资金应该是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关系的总和,在这里“总和”不是数额的加总,而是关系的反映,这有利于财务人员意识到,对营运资金的管理要注意流动资产与流动负债这两个方面的问题。

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可超过一年的营业周期内实现变现或运用的资产,流动资产具有占用时间短、周转快、易变现等特点。企业拥有较多的流动资产,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财务风险。流动资产在资产负债表上主要包括以下项目:货币资金、短期投资、应收票据、应收账款和存货。

流动负债是指需要在一年或者超过一年的一个营业周期内偿还的债务。流动负债又称短期融资,具有成本低、偿还期短的特点,必须认真进行管理,否则,将使企业承受较大的风险。流动负债主要包括以下项目:短期借款、应付票据、应付账款、应付工资、应付税金及未交利润等。

为了有效地管理企业的营运资金,必须研究营运资金的特点,以便有针对性地进行管理。营运资金一般具有以下特点:

1周转时间短。根据这一特点,说明营运资金可以通过短期筹资方式加以解决。

2非现金形态的营运资金如存货、应收账款、短期有价证券容易变现,这一点对企业应付临时性的资金需求有重要意义。

3数量具有波动性。流动资产或流动负债容易受内外条件的影响,数量的波动往往很大。

4来源具有多样性。营运资金的需求问题既可通过长期筹资方式解决,也可通过短期筹资方式解决。仅短期筹资就有:银行短期借款、短期融资、商业信用、票据贴现等多种方式。

财务上的营运资金管理着重于投资,即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要了解“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要首先了解营运资金的重要性。

营运资金管理是对企业流动资产及流动负债的管理。一个企业要维持正常的运转就必须要拥有适量的营运资金,因此,营运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据调查,公司财务经理有60%的时间都用于营运资金管理。要搞好营运资金管理,必须解决好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的问题,换句话说,就是下面两个问题:

第一,企业应该投资多少在流动资产上,即资金运用的管理。主要包括现金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存货管理。

第二,企业应该怎样来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即资金筹措的管理。包括银行短期借款的管理和商业信用的管理。

可见,营运资金管理的核心内容就是对资金运用和资金筹措的管理。

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就是从营运资金管理的着重点出发,在满足企业对流动资产基本需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地降低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并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进行流动资产的融资。“零营运资金管理”是一种极限式的管理,它并不是要求营运资金真的为零,而是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尽量使营运资金趋于最小的管理模式。“零营运资金管理”属于营运资金管理决策方法中的风险性决策方法,这种方法的显著特点是:能使企业处于较高的盈利水平,但同时企业承受的风险也大,即所谓的高盈利、高风险。具体表现为:

1丰富的收益。一般而言,流动资产的盈利能力低于固定资产,短期投资的盈利低于长期投资。如工业企业运用劳动资料(厂房、机器设备等)对劳动对象进行加工,生产一定数量的产品,通过销售转化为应收账款或现金,最终可为企业带来利润。因此,通常将固定资产称为盈利性资产。与此相比,流动资产虽然也是生产经营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除有价证券外,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流动资产只是为企业再生产活动正常提供必要的条件,它们本身并不具有直接的盈利性。又因为短期负债对债权人来说偿还的日期短、风险小,所以要求的利率就低,而债权人的利率就是债务人的成本,因此,短期负债的资金成本小于长期负债的资金成本。

把企业在货币资金、短期有价证券、应收账款和存货等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尽量降低到最低限度,可以减少基本无报酬的货币资金和报酬较低的短期有价证券,将这些资金用于报酬较高的长期投资,以增加企业的收益;同时减少存货可使成本下降;减少应收账款可降低应收账款费用以及坏账损失。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可降低企业的资金成本,而且短期负债的弹性大、办理速度快,能及时弥补企业流动资产的短缺。显然,由于降低了企业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就可以使企业减少流动资金占用,加速资金周转,降低费用,从而可以增加企业盈利。

2潜在的风险。从风险性分析,固定资产投资的风险大于流动资产。由流动资产比固定资产更易于变现,其潜在亏损的可能性或风险就小于固定资产。当然,固定资产也可通过在市场上出售将其变为现金,但固定资产为企业的主要生产手段,如将其出售,则企业将不复存在。因此,除了不需用固定资产出售转让外,企业生产经营中的固定资产未到迫不得已时(如面临破产)是不会出售的。所以,企业固定资产的变现能力较低。企业在一定时期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多,承担的风险相对越小;反之,企业持有的流动资产越少,所承担的风险也就越大。另外,大量地利用短期负债,同样也可能导致风险的增加。一般来说,短期筹资的风险要比长期筹资要大。这是因为:第一,短期资金的到期日近,可能产生不能按时清偿的风险。例如,企业进行一项为期三年的投资,而只有在第三年才能会有现金流入,这时企业如果利用短期筹资,在第一、第二年里,企业就会面临很大的风险,因为企业的投资项目还没有为企业带来收益。但如果企业采用为期五年的长期筹资的话,企业就会从容地利用该投资项目产生的收益来偿还负债了。第二,短期负债在利息成本方面有较大的不确定性。如果采用长期筹资来融通资金,企业能明确地知道整个资金使用期间的利?

根据上面的观点,“零营运资金管理”原理的应用将使用权企业面临较大的风险。首先,企业有延期风险,即企业在到期日不能偿还债务的风险。如果企业需要延期,但会由于一些无法预料的因素而不能延期,如当短期负债到期时,企业的经营善变坏,以至债权人不肯延期;或在延期时,正好赶上国家经济不景气,市场上资金私有制,而无法继续延期;其次,短期负债利率的具有很大的波动性,企业无法预测资金成本,也就无法控制利息成本;再次,企业为了减少应收账款,变信用销售为现金销售,可能会丧失客户,从而影响销售的增长。

尽管存在着高风险,但“零营运资金管理”仍不失为一种管理资金的有效方法。“零营运资金管理”在具体操作上,以零营运资金为目标,着重衡量营运资金的运用效果,通过营运资金与总营业额比值的高低来判断一个企业在营运资金管理方面的业绩和水准。由于“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出发点是尽可能地降低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因而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越少越好。这就是“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含义所在。“零营运资金管理”强调的是资金的使用效益。如果资金过多地滞留在流动资金形态上,就会使企业的整个盈利降低。简而言之,“零营运资金管理”就是将营运资金视为投入资金成本,要以最小的流动资产投入获取最大的销售收入。

三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的有效途径

为了企业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同样要从流动资产和流动负债两个方面着手。对流动资产来说,就是要尽量减少在流动资产上的投资额,加速资金周转;对流动负债来说,则是要有畅通的筹措短期资金的渠道,以便满足企业的日常运作需求,同时也要考虑短期资金成本的问题。下面分别从两个方面论述:

降低营运资金在总营业额中所占的比重的有效途径是,加速货币资金的周转循环。根据货币资金周转循环周期的时间长短,可以预测企业对流动资金的需求量。例如,企业用货币资金来购买原材料,原材料被加工成产成品,一部分产成品,企业通过现销渠道又把它马上转变为货币资金;而其它的产成品,企业通过信用销售的渠道,把它变为应收账款,应收账款则需要一段时间才能收账变为货币资金。

通过上面的论述可以看出企业的运作情况对货币资金投资的影响。如果企业在生产产成品上花费较长的时间,那么企业就得增加货币资金投资。从原材料变成产成品,再完成产品销售所需要的这段时间,我们称为存货周转期。企业运作能给货币资金投资带来另一种影响的是企业的销售策略,如果企业是运用现销方式销售产品,那么企业就不需要保留很多货币资金;但如果企业有信用交易的话,那它就得需要有较多的货币资金投入。因为这里存在着应收账款周转问题。当然,企业也可在购买存货时欠账,这就是说企业要推迟付款,如果可欠很长时间的账,那么货币资金投资的需求量就减少,这段延迟付款的时间称为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一般来说,企业货币资金的周转公式为:

货币资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展延的应付账款周转期

从上面的公式,我们可以看出要想减少货币周转期,从而使流动资产上占用的货币资金减少,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就得从存货管理、应收账款管理和应付账款管理三个方面着手。对于存货管理,一方面要加强销售,通过销售的增长来减小存货周转期;另一个方面要通过确定订货成本、采购成本以及储存成本计算经济批量,控制在存货上占用的资金,使之最小。对于应收账款管理,在信用风险分析的基础上,企业要制定合理的信用标准、信用条件和收账政策;通过这些措施来鼓励客户尽早交付货款,从而加速应付账款的周转。展延的应付账款的管理,一般来说,企业越是拖延付款的时间就越对企业有利,但由于延期付款可能引起企业的信誉恶化,所以企业必须通过仔细的衡量、比较多种方案后再做出决定,选择对企业最为有利的方案。

流动负债即企业的短期融资问题是企业进行“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另一个重要方面。企业要想得到短期资金主要有两条渠道:一个是商业信用,另一个是短期银行借款。

商业信用是指在商品交易中以延期付款或预收货款进行购销活动而形成的借贷关系,它是企业直接的信用行为。商业信用产生于商品交换之中,其具体形式主要是应付账款、应付票据、预收账款等。据有关资料统计,这种短期筹资在许多企业中达流动负债的40%左右,它是企业重要的短期资金来源。商业信用筹资有一定的优点:

(1)商业信用非常方便。因为商业信用与商品买卖同时进行,属于一种自然性融资,不用作非常正规的安排。而且不需办理手续,一般也不附加条件,使用比较方便;

(2)使用灵活且具有弹性,企业可根据某个时期内所需资金的多少,灵活掌握;

(3)若没有现金折扣,或者企业不放弃现金折扣,以及使用不带息的应付票据,则企业利用商业筹资并不产生筹资成本。

其主要缺点是:

(1)其期限较短,尤其是应付账款,不利于企业对资金的统筹运用;

(2)对应付账款而言,若放弃现金折扣,则需负担较高的成本。对应付票据而言,若不带息,可利用的机会极少,若带息则成本较高;

(3)在法制不健全的情况下,若公司缺乏信誉,容易造成公司之间相互拖欠,影响资金运转。

短期银行借款是企业根据借款合同向银行以及非银行金融机构借入的款项。在我国,短期银行借款是绝大多数企业短期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目前短期银行借款的目的和用途可分为周转借款、临时借款、结算借款、贴现借款等。

短期很行借款的优点有:

(1)银行资金充足,实力雄厚,能随时为企业提供较多的短期贷款。对于季节性和临时性的资金需求,采用银行短期借款尤为方便。而那些规模大、信誉好的大企业,更可以较低的利率借入资金。

(2)银行短期借款具有较好的弹性,可在资金需要增加时借入,在资金需要减少时还款。

短期银行借款的缺点主要有:

(1)资金成本较高。采用银行短期借款成本比较高,不仅不能与商业信用相比,与短期融资券相比也高出许多。而抵押借款因需要支付管理和服务费用,成本更高。

(2)限制较多。向银行借款,银行要对企业的经营和财务状况进行调查以后才能决定是否贷款,有些银行还要对企业有一定的控制权,要企业把流动比率、负债比率维持在一定的范围之内,这些都有会构成对企业的限制。

企业筹集短期资金的渠道还有短期融资券、应交税金、应交利润、应付工资、应付费用、票据贴现等多种形式,但无论采用哪种筹资方式,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为了能够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企业的财务人员一定要在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筹资组合,在尽可能多地使用流动负债的基础上,要注意企业的清偿能力,保证企业的信誉,这样才能给企业带来最大的收益。

四“零营运资金管理”中应注意的问题

目前,我国企业制度的改革正在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已经起步,金融市场正在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金融正逐步走向国际化,这是我国企业加强营运资金管理所面临的外部环境。从企业自身的经营状况来看,有相当数量的企业管理水准低下,经营不善,销售不畅,产品积压,资金短缺,这是我国企业进行营运资金管理所处的内部环境。在这种情况下,运用“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我国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管理:

1改善企业的生产条件,缩短企业的生产时间。目前,大多数国有企业技术落后、设备陈旧,严重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延长了产品生产所用的时间,也就减慢了资金周转,使一部分不必要的资金被占用在生产领域中。因此,企业财务人员要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尽可能的提供资金为企业选购先进设备,以此来加速营运资金周转。同时,也要严格的控制生产过程中在产品、半成品的数量,加强企业的成本核算与控制,使在产品、半成品等在各个工序间顺利地流转,减少生产过程的停滞。

2存货积压过多的企业,首先应从打开销售渠道上下功夫,在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善于分析研究企业的市场环境,制定有利于促进销售增长的信用政策,扩大销售,提高企业的竞争能力。其次,在实施应收账款尽早收账的策略中,学会运用最佳现金折扣法,尽可能地使现金折扣所产生的边际利润刚好等于其边际成本,既促使客户尽早地付款,又可使企业为此付出的代价达到最低。

3灵活选择结算方式,保持资金畅通。由于我国的金融体制改革还没有完全展开,银行结算方式落后,结算秩序混乱,跨银行、跨系统地款项支付要受到银行限制,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资金的流动。而且,每到考核时点如季末、年末,各商业银行便千方百计地保护自己的存款,导致企业大量的货币资金被积压,形成一种不必要的沉淀资金,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企业的资金紧张局面。因此只有灵活的选择转账、商业汇票等结算方式,才能更好地加速营运资金的周转,实现“零营运资金管理”。

4企业应重视加强对流动负债的管理,学会充分地利用短期资金融资方式,以缓解企业紧迫的资金短缺困扰。例如,企业本来要用长期资金来融资的一些项目,由于金融市场不景气,企业借不到长期资金,可以暂时利用短期资金,等到将来金融市场好转再用长期资金替代。当前企业可采用的短期融资方式主要是商业信用和银行短期借款。企业要注意充分发挥短期资金融资的优点,管好、用好短期资金,努力经营,增加盈利,保持企业良好的财务状况,尽可能地避免或降低短期资金融资的高风险。

综上所述,对企业的营运资金实行“零营运资金管理”,力求达到零营运资金的目标,其实质是提高资金的运用效益,以最小的投入,获取最大的产出,这一思路与投入产出理论中的“资源最佳配置”原则是一致的。因此,可以说“零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和管理资金的思路,在我国企业财务管理的理论与实践中,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和实用价值,这一方法的应用前景值得我们去探讨和研究。

参考书目:荆新。《财务管理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月12月第2版夏乐书。

《公司财务理财学》,中国政治经济出版社,1998年12月第1版张绍学。

《现代公司理财学》,四川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第1版罗福凯。

《公司财务管理》,青岛海洋大学出版社,1997年11月第1版尹书亭。

《现代企业理财学》,复旦大学出版社,1995年8月第1版谷祺。

《财务管理》,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0年月12月第3版[美]道格拉斯。K.爱默瑞。

《公司财务管理》,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11月第1版向平。

《浅谈“零营运资金管理”》,

《财会月刊》,1997年第8期毛付根。

《论营运资金管理的基本原理》,

《会计研究》,1995年第1期邱元荣。

第7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 高校融资办学风险 类别 指标 防范措施

一、引言

近年来由于高校连续扩招,学校规模迅速扩大,各项投入明显增加。为缓解资金缺口矛盾,各高校纷纷向银行贷款,融资办学已成为普遍现象。适时适度地举债解决了高校发展的资金“瓶颈”问题,但存在债务负担过重影响学校正常财务支付和不能按期偿还到期贷款本金和利息的风险。因此,高校融资办学必须强化风险意识,加强评估其收益能力和偿债能力,实施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已迫在眉睫。

二、高校融资办学风险的类别

(一)偿债风险。高校为实现量的扩张而加大校园硬件投资以期获得投资效益,这种加速扩张导致债务上升,就必须承担相应的偿债风险。在事业收入一定的情况下,利息支出的增加必然减少人员经费与其它公用经费的支出,从而严重影响学校的办学质量和危害学校的办学声誉。负债一旦超过一定限度,超过高校一定期间的承受能力,则发生偿债风险的可能性就会增大。

(二)利率风险。利率风险是指贷款利率的上升使高校的利息费用支出增加,而不能按期偿还本金和利息的风险。我国宏观经济存在的贷款增幅与货币供应量增长过快、对外巨额顺差、流动性过剩等问题在短期内无法解决,且有越来越严重的趋势。面对宏观经济“过热”和通货膨胀上升的压力,中央银行将不得不进一步提高存款准备金率和存贷款利率。在同样融资规模的条件下,融资的利息率越高,高校所负担的利息费用支出就越多,增加了还贷的利息负担。

(三)生源不足的风险。高校资金的重要来源之一是学杂费收入。随着计划生育政策效果的凸显,出生人口的减少会导致生源减少,这势必对整个教育市场都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我国经济和产业结构调整步伐的加快,社会对人才需求的结构将进一步变化,高校如果不能及时进行发展战略的调整,“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市场法则就会凸显作用,部分高校就有可能在招生和毕业生就业问题上面临严重困境,最终导致教育资源闲置,还本付息成为负担。

(四)政策风险。政策风险是指国家或地方对高等教育投入政策方面的变化而导致的贷款风险。政策风险包括贷款政策,如贷款额度有无上限,贷款利率上调;国家金融政策变化,如从严控制贷款,造成高校贷款建设计划项目搁浅;国家对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等等。在国家对高校招生政策的调整方面,2002年教育部就提出,由于教学资源、后勤服务设施都达到了一定的饱和状态,扩招进入调整期,每年的增长率将控制在5%―10%。由于生源的减少,学校的流动资金也会相应减少,导致现金流短缺。

三、衡量高校融资办学财务风险的指标

(一)学校年末借入款项余额。该指标从绝对量上反映了学校债务风险的高低,余额越大,风险越大。

(二)生均借款额。学费收入是高校经费来源的主要变量,也是高校还贷的主要资金来源。学费的数额取决于学生人数及收费标准,借款额与学生人数之间建立对应关系能较好地反映债务风险程度。生均借款额=年末借入款项余额/在校生人数。

(三)资产负债率。该指标越小,资产对债权人的保障程度就越高;反之,债权的保障程度越低,债权人面临的风险也越高。根据经验,资产负债率一般在60%以下才能说明高校的资产负债情况正常。

(四)借入款项占总收入的比率。该比率是指学校年末借入款项余额占当年学校总收入的比率,反映以学校年收入承受债务风险的程度。比率越大,风险也就越大。

(五)借入款项占总资产的比率。该比率是指学校年末借入款项余额占学校总资产的比率,反映以学校资产规模筹集资金的程度。比率越大,风险就越大。

(六)支出收入比。该比率是学校本年度总支出与总收入的比值。比值大于1,说明学校该年度收不抵支,或用事业基金来弥补,或用贷款来弥补。该指标数值越大,说明学校财务运转越困难,风险就越大。

(七)入款项占教育事业收入的比率。该比率是指学校年末借入款项余额占当年学校教育事业收入的比率。高校的教育事业收入主要来源是财政专户核拨的学费、住宿费收入,这些是还贷资金来源的主要渠道。该比率越大,则风险越大。

(八)学校人员性经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率。人员性经费支出即人头费支出,刚性很强。该比率反映学校的办学效益的高低,比例越大,效益越低,负债偿还能力越小。学校人员性经费支出占总收入的比率=(人员支出+对个人和家庭补助支出)/总收入。

(九)学校货币资金支付能力。该指标是指年末货币资金结存数与全年月均支出额的比值,用来预测高校近期正常的支付能力。该指标值越大,说明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强;反之,高校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越弱。学校货币资金支付能力=(年末现金+年末银行存款)/月均支出额,其中:月均支出额=全年支出总额/12。

(十)潜在支付能力。该指标是用年末全部货币资金的结存额加上可变现的应收票据、债券投资、借出款,减去借入款项、应缴财政专户和应缴税金的值,与全年月均支出额相比。该指标反映了高校货币资金与所有短期可变现资产,扣除短期应支付款后,能满足正常运转的月份数。指标值越大,表明高校的潜在支付能力越强,反之,高校的潜在支付能力越弱。

四、高校应对融资风险的措施

(一)树立风险意识。高校领导层要用科学的方法和态度对待风险,用发展的眼光评价风险,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根据学校的实际和发展的需要去举债,去贷款。

(二)规范债务管理。负债结构要合理,要尽量使债务分布平衡,长期、中期、短期债务合理搭配。加强债务资金管理,确保专款专用,控制资金投向投量。

(三)拓宽融资渠道。积极寻求政府的支持,努力争取政府对学校的更多拨款与投资。借鉴国外的先进与成功的经验,设立教育基金会,接受国内外及各界人士的捐赠。积极加强与企业及国外大学联合办学,吸收更多的国外资金办学。积极做好助学贷款工作,提高学费的收缴率。

(四)提高资源效益。创建节约型校园,发扬艰苦奋斗精神,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盘活现有资产,避免重复建设。整合资源,加强管理,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加强监督,加强内部审计,避免不必要的损失。加强人事制度改革,减少人员开支,提高人员的积极性。

(五)加强预算管理。要根据学校的实际编制预算,预算项目尽可能细化,考虑尽可能全面。坚持预算的刚性原则,不得随意调整预算。

(六)强化经济责任。实行全员经济责任制,提高经济责任意识。实现经济决策的责任追究制,将经济责任与干部管理相结合。

(七)提高人员素质。加强财务管理队伍的建设,建设一支顺应形势发展要求的财务管理队伍。

参考文献:

[1]程昔武,丁忠明.高校负债融资风险及其评价方法研究[J].财贸研究,2009,(6):131-138.

[2]王丽萍.普通高校负债办学的现状、成因与风险特点研究[J].未来与发展,2009,(2):64-67.

第8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企业;集团;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4-00-01

一、企业集团资金管理的必要性

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的一个重要问题是,要注重控股公司内部的资金管理,提高内部资金使用效率,降低资金使用成本,做好内部资金有效融通的工作,这样既可以加强对公司系统内部资金使用的监督与管理,加速资金周转,提高资金利润率,又能保障资金的安全。

资金是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暂时停留在货币形态的现金、银行存款和其他货币等。它是企业生存、发展的必要保证,由于企业资金使用效率低下,资金周转不畅而直接导致生产经营活动无法正常运行。

企业财务管理的总体目标是要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由于企业各方面生产经营活动的质量和效果都可以综合地反映在资金运动中,因此有效合理地组织资金活动,对于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具有重要作用。所以现代企业都特别重视对资金的管理。企业制定的资金管理制度是通过规章的形式对充分反映企业资金的提取、使用等资金流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控制与管理,达到合理使用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从而做到有章可循。

二、企业集团的资金融通

企业集团是指以资本为主要纽带,以母子公司为主体,以集团章程为共同行为规范的母公司、子公司、参股公司以及其他成员企业或机构共同组成的具有一定规模的企业法人联合体。

企业集团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各成员企业之间有着密切的伙伴关系,在资金使用上互助互济,体现了互惠互利的精神。更为重要的是,把集团内各成员企业可以利用的资金汇集起来,利用资金使用、周转需求的“时间差”,由集团公司统筹使用和支配,实行融通使用。按照资金来源不同,企业集团资金融通的方式主要有:

1.内部资金融通。集团借助各成员企业的银行信贷资金及集团本身的银行信贷资金,在集团内进行资金融通使用的方式。集团公司作为整个下属子、分公司资金的流转结算中心,承担资金统一运营和有效调剂的职能。所属企业因生产经营资金周转困难,可向集团公司申请流动资金借款。集团公司通过对所属子、分公司经营状况、资产结构、负债比重、销售回款、营业利润、信用程度进行严格审查,确认申贷合理、具备偿还能力的情况下,给予短期流动资金周转借款。该借款可完全由集团公司进行监督使用,专款专用。

2.内部资金融通。集团凭借自己的资金力量和各成员企业的自有资金在集团内部统一规划,进行资金的横向融通使用。

三、资金集中管理的措施

集团公司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的模式,目前运用较多的有统收统支、拨付备用金、建立结算中心、设置内部银行、成立财务公司等几种。企业集团在资金管理上主要有集权管理和分权管理两种模式,选择适合的资金管理模式是集团公司资金集中管理能否取得成功的关键。在实践中主要有结算中心、内部银行和财务公司等形式。

1.内部资金结算中心

结算中心是顺应企业集团管理需求而产生的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企业集团通过结算中心这个管理系统,可以达到对资金进行集中管理、统筹安排,有利于合理调节资金,引导资金的流向;有利于企业集团集中财力,减少内部资金积压,盘活沉淀资金,减低银行贷款和贷款利息;有利于减少资金体外循环,加快资金的周转等。

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组织机构职能包括:负责成员单位账户的管理、收支结算、利息计算、内部账务管理、银行结算、银行对账、现金管理、财务报表的编制、金融机构融资和各企业贷款的审定、掌握集团各企业的资金流向及资金需求,为集团做好资金安排等。

2.内部银行

(1)财务结算中心的职责。财务结算中心作为集团的内部银行,必须做到账务日清月结,保证做到日清月结,保证资金头寸调配和各账户余额的及时准确。因此,它的主要职责是:遵守国家及中国人民银行的有关金融法规、制度;统一管理集团公司本部及各所属子、分公司银行账户;统一为集团各公司办理日常结算业务;通过对外融资筹集集团及所属公司经营所需资金;接受企业贷款申请,通过对外融资和调剂企业存款发放贷款;统一规划、管理、调剂集团资金,加强结算、信贷、资金调剂的规范化管理,防止资金的流失、沉淀、闲置、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确保财务结算中心的顺利运行。

(2)电子化财务结算中心。对于无法纳入财务结算中心管理的所属子、分公司的银行账户,可实行资金实时监控方案、“零余额”资金管理方案、资金头寸自动归集方案、资金头寸集中下的子公司零星支付方案等。

3实例分析

(1)成立内部结算中心,有效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笔者所在的公司隶属于太原铁路局,是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有企业近千家。管好用好资金是太原铁路局财务工作的重点,也是整体经营管理工作的重点。对于日常运作的经营资金,以及暂时闲置的资金,都力图通过不断完善资金管理制度,提高管理水平,充分发挥资金潜力,提高资金的利用效率。

为了加强货币资金的管理,理顺货币资金流,减少结算过程对行业货币资金的占用,并使资金运用达到最优化状态,铁道行业需按照铁道货币资金运动规律,建立科学、高效并覆盖全行业的铁道货币资金结算及管理的运作平台,开展铁道资金结算。为此,在上世纪90年代中期铁道部成立铁道内部资金结算中心即内部银行,太原铁路局也相应成立了太原铁道资金结算中心。

铁道资金结算中心为了实现对铁道资金的管理,办理铁道资金的结算,必须要求内部单位在结算中心开设账户,并将其全部银行存款存入内部结算中心银行账户,各单位所有资金收入、支出均通过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进行办理。结算中心承办的结算业务包括:内部单位之间的结算业务;内部单位与外部单位之间的结算业务。

结算中心不仅是铁道系统内部资金管理机构,也是内部资金运作单位。为了保证内部存款单位的存款收益,促进经济核算,结算中心对内部单位存入资金以及联网结算占用其他结算中心的日常往来资金,应当按占用金额、时期、规定的占用费率计算并支付资金占用费。

(2)激活暂时闲置的货币资金。结算中心的资金,主要来源于内部单位,而且主要用于内部单位,事实上是调剂内部单位的资金余缺,而调剂资金余缺必须采取有偿使用方式。资金调剂时结算中心利用结算沉淀资金以及向商业银行的借款等,对内部单位统筹调剂资金余缺的行为,其实质是结算中心与内部单位的借贷关系。通过内部资金结算中心资金调剂,从而解决了内部资金分布不均、苦乐不匀的现象。同时加强了企业资金的调控和有效管理,从而加速了资金周转,提高了内部整体资金使用效率,降低了整体资金使用成本。

而对于无法纳入内部资金结算中心管理的所属单位的银行账户,实行了资金实时监控、“零余额”、资金头寸自动归集方案。

综上所述,资金管理是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而对于层次复杂、庞大的企业集团而言,更需要提高资金管理水平,通过合理的集中控制和统一管理,实现财务资源的优势聚合、财务关系的协调统一、财务监督力度的强化等目标,最终促进集团资金的良性循环和财务目标的实现。在实践中,各企业集团需要根据自身实际,选择合理的资金管理模式,逐步推进改革,有效实现资金的集中管理。

参考文献:

[1]曹银娣.浅谈企业集团资金管理[J].交通财会,2006(9).

[2]李春献,陈泽明.企业集团公司资金管理的主要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07(7).

第9篇:货币资金的主要来源范文

关键词:连锁企业;资金管理;存在问题

一、引言

连锁经营就是在零售流通领域中应用现代化大生产的原理,通过规模化效益,充分发挥协调运作能力,使得传统零售服务业在市场竞争中更具工作效率和经济效益,从而提升企业竞争力。其中资金是企业生产经营的必要条件,也是财务管理的核心内容。文章探讨了连锁业内外部的资金筹措方式及高负债率和多网点分散经营所带来的资金财务风险和管控风险,并就如何在日常经营和内部管理方面降低前述风险进行了分析。

二、企业资金管理

资金管理,即企业工作人员针对企业资金来源及资金使用方向进行合理的规划、监督和考核。资金管理,虽然属于财务管理范围的其中一点,却并不仅仅是指企业货币资金的管理,在货币资金有限的情况下,如何运用有限的货币资金使企业获得最大的收益才是资金管理的根本目的。

在企业管理的过程中,企业管理者需要在明确资金管理重要性的基础上,关注企业内部资金的流动方向,进行合理的调控和资金整合。企业可以结合自身的发展情况和未来的发展方向,建立预算管理机制,加强对企业内部资金的管理和控制。同时,企业管理人员可以通过建立明确的企业内部审计制度,保证企业内部资金的有效利用,避免一些自控能力较差的人员对企业资金进行任意的滥用,造成企业资金流动困难。市场发展环境日新月异,企业管理人员需要结合市场发展的特点,增强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优化企业资金的统筹和管理,做到事前预防,避免没有必要的资金浪费,为企业带来的巨大损失。

三、连锁经营的筹资渠道

1.内部筹资渠道。内部筹资的主要来源为企业的内部留存利润,即企业分配给股东红利后的剩余利润。企业甚至可采用零股利战略,将所有的剩余盈余都投资回本企业,但是对处于快速扩张期的企业而言,单单依靠内部筹资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其他途径的资金来源。

2.外部筹资渠道。外部筹资可分为权益性筹资和债务性筹资两类。权益性筹资是指通过发行股票或者接受投资者直接投资等获得资本的一种方法。在企业需要大量资金投入时,采用权益性筹资无需按期还本付息,只需在企业盈利时支付股东股利即可,因此筹资的财务风险小,但容易引起企业控制权的变更,且筹资成本较高。

债务性筹资构成负债,企业需按期还本付息,如银行借款、发行的债权,此外还包括各类营运负债的资金来源,如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债务筹资与权益性筹资相比有筹资成本低、速度快的优势。但是受需按期还本付息的影响,使得企业的财务风险高于权益性筹资,且过高的资产债务率会影响企业日后的筹资能力。

四、连锁企业资金管理存在的问题

1.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从经营风险来看,由于连锁经营企业负债率较高,且大多来自于尚未支付的供应商货款和消费者的预存卡券收入,其盈余资金通常都用做再投资,进行新网店的开拓,以满足高速扩张、提高市场占有率的需要。这样的资金运作方式就使得经济环境的变化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资金链起着重大的影响。连锁经营企业多以服务业为主,一旦经济环境不景气,消费者的消费支出随机就会减少,这就对连锁经营企业的营运现金流入和盈利能力带来严峻的挑战。

2.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从资金管理风险来看,首先连锁经营企业网点众多,又大多分散在各地,所属门店会在各地银行开户,造成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降低了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其次,零售企业的收入以现金交易居多,如果没有完善的内部制约监督机制来监控各地的资金情况,就会给企业带来最直接的经济损失。最后,分散经营主要是看重单个网点的营运能力,一旦网点与总部的资金管理信息不对称、不及时,就会误导企业决策层的判断,导致决策层做出错误的经营决策和资金方案。

五、加强企业资金管理的对策

1.防范因企业日常经营产生的资金风险。企业在日常经营中,应对市场环境有敏锐的嗅觉,及时察觉经济周期的变化,制定与之相匹配的经营决策和资金运作方案。根据企业的营收状况和盈利能力,结合企业的筹资能力和负债能力,合理安排新增网点的外拓进度,并依此编制资金计划。且对实际执行情况进行时时跟踪和定期反馈,以便企业决策层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能及时获悉企业资金运作情况的第一手信息,对企业的资金计划和网点外拓计划,迅速做出相应的调整,以保障企业资金链的安全。

2.防范因企业内部管理产生的资金风险。在内部对资金管理上,企业首先应要求分散在各地连锁网点的银行账户由总部统一开户,总部采用银行账户“自动划款零余额”方法对资金实行集中管理,避免乱开户带来的资金散乱、沉淀等现象,提高流动资金的使用效率,有利于资金的统筹和安排。其次,健全和完善资金管理制度。对各网点的资金采用收支两条线的管理方法岗位设置相互制约和牵制,不相容岗位必须有效分离;关键岗位采取轮岗制度,重视授权、审批、复核等制度。最后,重视营收系统在连锁经营企业中的应用,利用信息化系统将各营业网点的实时营收情况上传至总部。提高财务信息质量,为决策层提供更为准备、及时、有效的决策依据。

六、结语

企业在其资金管理方面确实存在着不小的问题,而这些问题也足以影响企业长远的发展规划,所以,任何企业都应对资金的管理问题予以重视,在优化内部结构的同时,更应对企业资金管理方面加以重视。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