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中的因材施教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因材施教 个性差异 英语教学
英语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学生的发展是英语课程的出发点和归宿点,英语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就必须关注学生个体的个性差异,根据学生不同的发展现状和学习需求进行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是教育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孔子最早提出了因材施教的观点,现代教育学、心理学对因材施教的原则进行详细的研究阐述。初中英语老师要有效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就必须要了解班级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认知水平,引导学生发现自己的发展点、兴趣点和特长点。
一、组建小组,倡导合作学习
1.分组。在学期开始时,首先用大量时间,通过多种途径去了解班级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格特点、家庭情况,并进行知识和能力摸底,根据相关不同因素,根据学生的发展现状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发展类型,遵循优势互补的原则将不同发展类型的学生再M成若干学习小组,每组4-6人。
2.合作。现代心理学认为,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境: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是合作的学习情境。在课堂教学时,充分发挥学习小组的优势,要求每个小组明确一名组长,在进行小组内讨论时,组长做好分工,回答问题时则由组长指名小组代表回答,小组其他成员可进行适当补充。小组合作学习充分发挥了师生间、生生间多向交流、协作的功能,让全员参与到课堂教学整个过程中来。合作学习使英语课堂教学效率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分类教学,适时调动兴趣
1.教学目标分设高、中、低。各年级、每一课的教学目标对学生都有不同的能力要求,教师在熟悉整册教材内容的基础上,明确每课教学目标要求,再根据学生情况分类提出具体目标要求。对优等生可以提出课标要求外的拓展延伸要求,对中等生可以提出只达课标要求,对潜能生可以提出基本达到课标要求。在教学8A Unit 1 Grammar时,将潜能生的教学目标设定为大概读懂课文,掌握重要词汇,能用简单的形容词比较级对比、描述人物;中等生的教学目标为读懂课文,熟练掌握大部分词汇,能用所学过的形容词比较级与课文中出现的复杂句式对比、描述人物;优层学生要熟练掌握课文中出现的所有词汇和句式,灵活运用形容词比较级和拓展外延知识对比、描述人物。
2.教学内容分设放、扶、领。在日常教学中,由于受到教学设备、教学进度等因素的制约,教师对相同教学内容通常对班级所有学生进行统一授课、提出统一要求,而忽略学生的个体差异,不能有效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在教学9A Unit 8 Grammar时,对优层学生采用“放”的方法进行教学。他们基础扎实,思维敏捷,对他们大胆放手,以其自学为主,适当加以点拨指导,教给其学习方法,让他们先自学课本139页内容后读课文,完成课本上的练习,培养其自学能力,挖掘其学习潜力,要求能综合运用新旧知识,分辨出定语从句和宾语从句的区别,灵活地用所学句型进行会话、复述已学过的课文,创造性地解决一些非常规问题。对中等生在学习时采用“扶”的方法进行教学。这类学生学习基础较差等问题,通过老师、同学对他们在课堂上细致讲解,要求识记常用单词和习惯用语,可以先把包含定语从句的词、句划出来,然后让其翻译成汉语,在翻译的过程中让他们分别找出其中的限制性定语从句和关系代词,必要时还让他们说出定语从句中的主语,通过帮扶引导有助于他们掌握限制性定语从句的基本结构,使他们能初步运用所学知识阅读相应的英语材料。对潜能生在学习时采用“领”的方法进行教学。通过老师及同小组的优生对其进行一对一辅导,要求能听懂最常见的限制性定语从句,短语听写只要能写出一半就行。这样较好地保护了三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调动了所有学生学习英语兴趣和积极性,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率。
3.巩固练习分设基、综、拓。教师在完成教学内容进行巩固练习时,练习题可以分设基础题、综合题、拓展题。教学9A Unit 2 Integrated skills中的A1-3这三个部分主要是对色彩疗法的描述,可根据听力材料挖去一些颜色、情绪、服装等细节,让中等生、潜能生进行短文填空,要求他们了解一则广告的语境,并能从广告印刷品和电视采访中获得信息,学会在读和听的过程中,巩固信息,确认事实;要求中、高层次学生能征求和提供意见并提出建议,并学会陈述某种服饰的颜色、优缺点等,理解、探究听力材料中关于My favourite colour的写作结构。
三、灵活评价,品尝成功喜悦
在教学中,教师要掌握教学情况,就必须及时对教学情况进行评价,教学评价的方式主要有教师评价、学生评价、师生互评等。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认知能力、接受能力、表现力等方面的不同,就是同一问题对他们应有不同的评价标准、要求,按照不同标准、要求及时给予其恰当的评价,让各类学生均获得成就感,感觉到学习的乐趣,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如英语里时间、日期的不同读法,让优等生对潜能生指出其错误的地方及原因,中等生也能得到优等生的点拨从中得到启发,同时潜能生的问题也给中等生一个觉醒。优等生在交流中不断总结自己的学习方法,与同学进行交流,同学之间加强友谊,增强团结。
总之,英语教学中真正有效落实好因材施教原则,分类教学是英语教学改革的一种有益尝试。只有大家全面认识、真正落实因材施教原则,学生的英语口语、阅读能力、学习质量必定会有迅速提高,英语课堂必定会成为高效课堂,最受学生欢迎的课堂。
关键词:中职学校 德育教育 目标分层
一、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依据
所谓“中职学校学生德育目标分层”指的是:在中职学校德育教育中,根据教育大纲的总体目标,以班级为单位,以学生原有表现为基础,分步确立明确的、有层次的阶段性目标,让学生在各自的“最近发展区”内获得充分、有效的发展,以德育的发展奠定他们提高综合素质的基础。其依据是:
1.因材施教是目标分层的理论核心。因材施教是贯穿于古今中外教育发展史上的基本原则,也是被无数教育前辈公认的一条行之有效的教学原则。在我国教育发展史上,朱熹曾经对孔孟的因材施教思想赞不绝口:“孔子施教,各因其才”、“圣贤施教,各因其才,小以小成,大以大成,无欺人也。”孔子说,教育学生要“视其所以,观其所出,察其所安”,即教育学生要看他的所作所为,了解他的经历,观察他的兴趣爱好。可见,这是一条古代教育家一贯崇尚的、也是我们今天学校教育应该遵循的重要原则。
2.循序渐进是目标分层的基本原则。循序渐进原则是指教学要按照学科的逻辑系统和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进行,使学生系统地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形成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德育教育也必须遵循循序渐进原则,依据学生认识发展的顺序,有序、有效地提出目标,实现发展。违背了学生的认识规律,任何教育都是没有成效的。
3.心理学研究是目标分层的重要依据。从心理学角度分析,肯定、表扬与鼓励是人的一种心理需求。肯定、表扬与鼓励往往能激发一个人的上进心。肯定得越及时、越具体,越能引发内驱力。当学生通过努力,实现了阶段性的目标,教师又能从正面的、积极的角度适时、适度地给予肯定与表扬,学生的自尊心、上进心就得到满足,良好行为也可以得到强化,进而就有了继续向前的动力。
4.社会发展的需要是目标分层的前提条件。社会的发展需要各方面、各层次的人才。也就是说,社会的发展需要决策者,需要管理者,也需要各行业的劳动者。依照“最近发展区”理论,我们没有理由一定要学生按照同样一个标准,作出同样的努力,实现同样的目标。
二、中职学校学生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实施方法
中等职业学校德育目标是:使学生热爱祖国,拥护党的领导和党的基本路线,确立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理想信念,具有为人民服务、奉献社会的使命感和责任感;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养成科学的思想方法;自觉地遵纪守法,依法维护自身权益,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康的心理素质;热爱专业,勤奋学习,勇于创造,大胆实践,具有良好的职业习惯和安全意识、质量意识、效率意识、环境意识。
根据生源的特殊性,中职学校可以实施德育教育目标分层的方法。具体包括两方面内容: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
1.分年段实施整体目标。遵循人的认识规律和循序渐进原则,我们可以按学年将德育目标这样分层:
第一学年:靠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培养学生被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被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制力量下,通过班主任老师的强烈监督,使学生形成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一个层次。
可以说,职校新生,没有把握好初中阶段的学习,他们中的一部分人缺乏社会公德意识,缺乏纪律约束意识,缺乏明辨是非的能力,缺乏行为控制能力。在应试教育中,他们得不到与优等生同样受教育的待遇,缺乏自尊,不会自爱,没有自信,不求自强。因此,新生一入学,我们就要通过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措施,强制学生改变原有的不良习惯,形成正确的行为习惯。我们可以在强化纪律意识、提倡语言文明、培养卫生习惯等具体的方面向学生提出要求。
在学校规章制度的强烈监督下,我们要引导学生对自己的行为进行规范,从而形成正确的道德认识,为三年的德育成长打下坚实的基础。
第二学年:靠学生内部的自我监督培养学生自动的正确行为。
所谓自动的正确行为,是指学生在自身的道德意志、自我监督但尚需一定努力的前提下作出的正确的道德行为。这是实现德育目标的第二个层次。
在学校制度的强制力量下,学生被动行为一旦形成,他们对自己的言行便会逐渐形成一种正确的认识。这种正确的道德认识,是让学生自动地形成正确行为的前提。
在这个阶段,教师工作的核心任务,也是最复杂、最困难的任务,就是必须重视对学生的教育和引导,鼓励学生努力巩固已形成的正确认识,并努力将这种认识内化为自动的正确行为。我们可以建立一定的激励机制,热情地肯定学生在学习中表现出来的“瞬间进步”。
第三学年:逐渐形成即不需要制度监督、也不需要自己的意志努力而产生的主动的正确行为。
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工作的基本内容就是凭借自身的人格魅力去影响学生。这是个直接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形成健全人格的问题。在我们教师身上表现出来的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对困难的不屈不挠,对失败的不沮丧,对成功的不狂热以及正直坦荡、善良朴实和宽容的情怀,都会对学生产生一种无形的感染力,从而引起学生心灵上的共鸣与精神上的共振,激励学生在逐步完善道德和人格的基础上弥补自己综合素质的缺陷,努力达到社会发展需要对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严于律已是学生达到德育目标的前提。教师的以身作则、以诚相待、以情动人都是德育工作中不可或缺的前提。
当然,学年目标的分层不是机械的、僵化的。学生成长的动态是目标分层的主要依据。
2.因人而异实施个人目标。所谓的个人目标分层,就是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班级可以按学生间的差异,允许每个学生制定不同的个人目标;学生也可以依据自己原有的基础,制定出阶段性的个人目标。这样,可以在德育教育中,形成时时有进步、人人能进步的良好学习氛围,也能为每个学生提供获得鼓励的机会。
因人而异是制定个人计划的依据。我们要及时、全面了解学生的基本情况,允许每个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制定出切实可行的个人目标。
(1)按学生间的差异分层。如:学生甲不迟到早退;学生乙允许有几次迟到但不能早退;学生丙尽量减少迟到早退的次数。
(2)按个人原有基础分层。如:学生丙可以在第一学期上课迟到、早退不超过三次;第二学期上课迟到三次是上限但决不早退;第三学期上课不迟到不早退。
“允许失误,力求进步”是个人计划实施的原则。每个学生的基础不一样,学习能力不一样,自我控制能力也不一样,在个人计划的实施中,允许学生有失误,但要强调形成进步的趋势。“允许失误”是过渡,不是三年学习的终极目标。在这三年中,班主任最辛苦的就是及时把握每个学生的瞬间变化,及时肯定他们的进步,哪怕是“今天你做值日生了,你进步了”这类表扬。同时,对他们提出相应的高一层要求,如“以后值日生要更认真”等。
因人而异的目标分层操作起来难度较高,它需要教师密切关注每个学生的成长及在成长过程中的变化,并及时肯定学生品行的进步,鼓励他们不断进步。
我们已经清楚地意识到,职业学校的德育工作是需要我们付出艰辛努力的。随着国家肯定和支持力度的加大,职业教育已越来越显示出了良好的发展态势。我们完全有理由相信,只要我们能以最大的热情全身心致力于职校学生的德育工作,我们就能实现大纲的规定,学生就能成为国家建设的有用之材!
参考文献
[1]郭景阳主编.现代课堂教学与管理.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一、教学内容应以实用为主,突出表现为更新、更深的特点。教学内容改革应当适合素质教育的特点。教学内容要以实用为主,自编或选用多种教材,体现“一纲多本”、“多纲多本"的原则,做到从实际出发,注重效益,有计划、有重点、分地区、分层次地发展和普及计算机教育。
教学内容也应当随着时代的科技进步不断更新和调整。正如《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中所提出的“要按照现代科学技术、文化发展的新成果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实际需要,更新教学内容,调整课程结构”那样,教学内容知识面不但要更宽广,而且要更新、更深,既有思考的又有动手的。我校计算机课程注意培养学生的计算机意识,普及计算机文化,使学生掌握计算机基础知识和基本操作。高一年级我们在初中课程基础上增加了QBASIC程序设计,让学生学会程序设计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解决一些实际问题的能力。高二年级主要选用了数据库管理系统,让学生掌握数据库管理系统各种命令的操作,学会利用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一些简单实用的实验课题。此外,我们还根据需要及时更新和增添了新的课程内容,如WINDOS95、Internet通信等,注重学生实践训练,以利于学生知识结构和能力素质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改进教学方法,注重“精讲多练”、“因材施教”的原则。改进教学方法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环节。我们在计算机教学中提倡“精讲多练”的原则。“精讲”,是指对于学生自己看得懂的、理解的内容,教师少讲甚至不讲;而对于一些理论概念(如文件、目录、路径等),要有针对性地讲解,突出重点,抓住关键,突破难点,精要简赅地讲授,让学生掌握知识要领。“多练”,是指让学生尽可能多地参加实践操作,以掌握计算机操作的基本技能技巧。在学生实验时,我们加强巡回辅导,及时发现和纠正学生的错误,反对让学生放任自流、无目的地实践。
我们也注重运用"因材施教"的原则。
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青少年时期是学生学习科技文化基础知识最活跃、最具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时期,是学习计算机基本知识和掌握基本操作技能,并利用计算机 解决实际问题的关键期,在关键期内加强计算机教育,效果最佳。同时,教育心理学研究也表明,学生的智商是有区别的,不同学生素质发展的个别差异也是很大的。因此,对不同的学生要有不同的要求,要因材施教,不能模式化。有鉴于此,我们采用了分层次教学,在对大部分学生进行普及计算机教育的基础上,对有潜质、有才华的学生进行个别化教学辅导,让他们广泛参加计算机第二课堂、竞赛等活动,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热情,精心培养这些尖子人才,使他们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注意发展特长。
三、改进教学手段,组合优化教育教学过程。改革教学手段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条件。计算机教学手段改革应自觉地走在各学科前列,为学校教育创设现代化的教学环境,加强传统媒体(如幻灯、投影、录音、广播、电视、录像等)与现代媒体(如计算机技术、卫星技术等)的组合优化教学,注重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现代教育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与研究,探讨和建立新型的现代化教育教学模式,以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全面发展,大力推进计算机实施素质教育的进程。
现代社会由于其技术知识更新速度快,人们需要更快更方便地获得知识以适应社会发展,传统教育手段已无法解决这一困境,我们必须从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中找到出路。我认为,在教学手段上注重发展计算机网络教学是明智之举。大量事实表明,在这种新型的教育教学模式下,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法已完全被摒弃,学生是真正作为学习主体去主动探索学习的,教师可组织生动形象的、图文声并茂的语言教学,并可以利用大量的软件资源提供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这是以往任何教学手段所不能达到的。正是在这种新型教学模式下,学生参与学习、启发式教学、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才得以 真正实现,从而体现出教学的互动性。这样,教育再也不是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的结果,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究知识的过程,让学生去发现和掌握知识的过程,从而让学生都获得与科学家们一起参与课题研究、去挖掘考古、去探索星体奥秘等过程的喜悦。我们的经验也表明,这样得来的结果比耳提面命的讲授深刻得多、鲜明得多,更能发挥他们创造性学习的能力。
1. “展天赋助成长”特色办学思想具体内容阐释
何谓“展天赋,助成长”?
从教育学角度看, “展天赋,助成长”的办学思想强调了“人人有才,人无全才,扬长避短,人人是才”的思想。每个学生都是才,只要善于发现、开发他们的潜能,方法对路,训练到位,每个学生都能成才,都能成为人生奋斗的成功者,这是教育的本义和真谛。
从心理学的角度看,成功意味胜利、赢得尊敬以及最大限度地实现自我价值。学生,希望自己有才有德备受尊敬;家长希望孩子学有所成,学有所用。从这两个角度看,“展天赋,助成长”的办学思想也有其确切的积极意义和社会意义。
从未来学的角度看,21世纪的国际竞争将是人才的竞争。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认为,“只有那些拥有创新意识,具备创新能力,能实现创新成果价值的人,才是21世纪的人才。” 我校在“展天赋 助成长”的办学思想下,充分肯定学生才能,激励学生迸发出学习的热情和创造的激情。
从学校课程设置上看,我校努力提供适合每一位学生发展的教育。课程设置上大胆创新:结合国家课程,开设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提供多姿多彩的发展空间,支持学生的个性发展;开设分层次教学课,实施因材施教,切实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利用武术、足球、生活技能教育的势,我校通过开设社团活动课程,培养、发展各类特长生。
2. 基于“展天赋 助成长”特色办学思想下的“一训三风”
学校校训:崇文尚礼 明节善喻
校训精炼概括了学校的教育智慧:崇文尚礼是指能学会正确处理文化学习和修身、养艺的关系(文――文化、知识,指课内学习;礼――规范、才艺,指课外活动);明节善喻是指教与学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和方法(节――规律、原则,指教与学必须遵循的规则,包含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等; 喻――明白、理解,指注重启发,融会贯通,包含启发教育等)。
学校校风:博学明德 敬业乐群
“博学”源自《中庸》的首句, 是希望师生不仅懂自己攻读的专业,也能跨学科涉足其他领域;不仅有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的训练,还要有社会、历史、人文、艺术的修养;不仅要有较全面又相对合理的知识结构,还要有远大的抱负和广博的胸怀,去面向社会,走向未来。“明德”是《大学》中三纲要之首,要求师生彰显自己心中的美德。敬业乐群,则希望师生专心学业,乐于与人相处,学会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
学校教风:因材施教 引发自得
“因材施教”是孔子提倡的教育法则,要求教师依据学生的智能特征,建符合其智能发展的学习活动;采用多元教学方法,发挥孩子的优势智能。“引发自得”是孟子提出的教学方法,要求教育者分别学生类型,因材施教,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穷本究源;提倡在教育学生的过程中重视人的主观能动性,启发学生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学校学风:循序渐进 专心有恒
循序渐进,出自《论语・宪问》。从学习的方法角度看,循序渐进要求学生遵循由浅入深的规律,脚踏实地地不断提高自己的水平。专心有恒,提倡学生保持谦逊、机动灵活的专注和坚持不断进取的的恒心和毅力。
学校愿景:让进沙中的学生都能健康阳光、志向远大、素质全面、个性发展;让沙中的教师都有幸福感和成就感。
二、完善学校VIP课程体系,铸就“展天赋助成长”特色教育品牌内涵
课程是学校育人的核心载体与资源,课程育人是学校回归本真的途径。新课改以来,我校着力于课程建设,努力建设沙中课程特色文化,构建“展天赋 助成长”课程体系,培养素质全面、个性发展的学生。
为展学生天赋,学校提供普及性(popularization)、多样性(Various)、个性化(Individuation)的校本课程,简称VIP课程。及以《沙中学子生涯规划与指导》为代表的德育P课程,语数英等学科拓展的V课程以及科技、艺术、健康等方面的社团活动I课程。
1. 构建“沙中学子生涯规划”课程引领的普及性德育P课程
我校一直坚持走德育活动化、课程化、精品化的特色道路,关注时代和社会对人才的新要求。秉承“展天赋 助成长”的办学思想,深入开展了“沙中学子生涯规划”德育课程的开发与实施研究。
三年来,根据学生生长特点与发展需要,从初一到初三分别设计“生涯认识”、“生涯发展”、“生涯规划”序列化生涯规划指导。据此我校开设与学校德育标准框架体系相适应的活动课程和校本课程,并在全校展开校本德育研讨,提升研究的水平;在研究基础上编写“展天赋助成长”校本系列课程德育篇――沙中学子生涯规划与指导校本教材;开展学子生涯规划系列德育活动并形成考核评价体系,完善《沙中学生生涯评价手册》。
学校注重内涵发展与特色发展,重视文明成果的创建与辐射,培育特色化的德育品牌,以素质教育“四个学会”为主要目标,形成教书育人、管理育人和服务育人的良好氛围。
2. 构建充满活力、多样性的学科拓展V课程
学校在三个年级开展“国家课程校本化”的研究,根据课程改革趋势和学校发展需求,开发学科拓展课程。
以开发学生思维、拓展学生能力为目标,开展学科校本研究:语文科的“基于思维导图下的经典阅读”、数学科的“基于创新思维下的数学多元智能培养”、物理化学科的“基于动手能力培养下的学生实验课程”等。培养学生兴趣,备课组开发具有本校特色类校本课程:语文科的名著阅读校本课程(语文科的《 走进名著 悦读经典》);数学科的 《走进数学王国》;英语科的《英语世界》。
在学校校本化实施过程中,逐步将语文、数学、物理,化学,化学等学科基础课程实行分层走班教学模式。此外,学校采用证书评价、目标评价、学生评价、效果评价等多元评价有机结合,构建校本课程评价体系,不断提高校本课程教学质量。
3. 构建特色化、个性化的社团活动I课程
学校以“课程为体,社团为用,适应学生多样化发展需求――普通初中可持续发展的研究”为抓手,开展学校系列社团活动,包括体艺、心理、科技、文学、实践服务等多个方面,基本涵盖了学生德、智、体、美方面的成长需要。
在社团管理方面,建立了学生自主管理平台,逐步完成社团由老师为主到学生自治。每个社团都有自己的社团章程、宗旨和社徽,形成了课程规划――人员管理――过程管理――成果管理――评价管理的管理体系。几年来,社团活动积累了社团的宣传片、活动记录等大量的活动成果。
另外,武术特色逐渐彰显,社团先后开展了中国传统武术、十六式太极拳、竞技跆拳道、散手道等多种武术项目的教学活动,获省市区级奖项30多项,先后向高一级学校输送多名武术特长生。
课程开发方面,课程指导老师开发了《十六式太极拳》等校本教材,让学生们在探索中提高能力、完善自我。
三、积极开展课堂教学改革,打造“展天x助成长”特色教育的高效课堂
遵循“夯实基础、整体前移、课程构建、创出特色”的工作目标、番禺区“研学后教”的课堂改革理念,我校积极探索了“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1. 实施“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
“三环”即自学―互动―反馈,其内涵包括:“教”与“学”的主体既指学生又含教师;“教”的形式是生生、师生之间的课堂多维沟通,即学生以小组或个体形式呈现的交流展示学习活动和教师发挥“引导、补漏、纠正、点拨”作用的“因材施教”活动;“学”的方式是学生个人反思性学习、同学互学习和教师引领性学习的有机统一和高效结合。
“四动”即动眼―动脑―动手―动口,把动眼观察到的现象,动脑做出的思考,动手得出的科学结论,以学生为主说出来。“三环四动”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推广实施,很好地提高了学习效率,实现了课堂高效。
2. 把“学习小组”推向课堂。
“学习小组活动”把眼光瞄在对知识点的梳理与回顾上,强调知识的日日清与周周清,很好地解决了学生学习主体性的教学瓶颈,最大化的解放了学生的学习激情。在新课改下,发挥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的积极性,并逐步将“学习小组”推向课堂,打造高效课堂。
关键词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 高校德育 实效性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7.04.028
On the Improvement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WEI Pengfei
(School of Marxism, Wenzhou University, Wenzhou, Zhejiang 325035)
Abstract Kolberg's theory of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is one of the most prestigious schools of contemporary western moral theory, his moral theory of cognitive development and moral education mode in the proc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rules of the development of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respect students' subjectivity, teaching, innovation method, optimize the environment, strengthen the construction of teachers' team, with strong the significance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moral education in Universities China.
Key words moral cognitive development theory; college moral education; effectiveness
1 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主要内容
1.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理论
科尔伯格认为,道德认知的发展是一个递进发展的过程,是一个“道德判断的认知结构的变化发展的过程。”①随着年龄的变化,处于不同阶段的个体对于同一个道德问题的判断和解答具有明显的阶段性的区别。据此,科尔伯格将个体的道德认知发展划分为“三水平六阶段”。包括前因循水平、因循水平、后因循水平三个水平和他律道德阶段,个人主义、工具性目的和交易阶段,相互性的人际期望、人际关系与人际协调阶段,社会制度和良心阶段,社会契约或功利和个人权利阶段,普遍的伦理原则阶段等六个阶段。
1.2 科尔伯格学校德育的两种模式
(1)新苏格拉底模式。该模式得名于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式的教学原理,采用道德两难问题讨论法。这一模式要求教育者设置一个道德两难性环境,以道德两难问题使学生产生道德认知冲突,从而令其积极思考以发展其道德判断能力,这样学生的道德水平就可以发展到更高的阶段。但是,如果一个群体缺乏民主和公正,学生会对道德两难问题产生伪善性的认知。因此,学生道德认知水平的提高只能间接地促进道德行为的发生。基于这一原因,他把研究重点转移到道德行为上,创立了新柏拉图模式。
(2)新柏拉图模式。科尔伯格借鉴涂尔干和杜威的思想对新苏格拉底模式进行改造,充分发挥团体公正在个体道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这一模式因为类似于柏拉图“理想国”的主张而被称为“新柏拉图模式”。该模式采用公正团体法,把学生置于一个民主、平等、友好、协作的全体成员共同管理的集体中,在民主管理的道德氛围中,通过参与处理集体中的各种事务来促进学生个体的道德发展。这一模式是对新苏格拉底模式的改进和提高,提高了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道德水平。公正团体法在学校道德教育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充分发挥了学校和教师在德育中的重要作用。
2当前我国高校德育的现状
(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行为出现明显的脱节现象。大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已经达到了因循水平向后因循水平过渡的阶段,道德思维水平已经从经验型思维上升到理论型思维,已经可以进行正确的道德判断。然而,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与道德行为之间还存在脱节的现象,既有主动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优秀的大学生,也有存在严重道德问题甚至违法犯罪的大学生。大学生道德问题知行不一并非个别现象,而是在高校中普遍存在。
(2)高校德育片面强调社会功能,忽视个体差异。在我国高校中,德育的主要阵地还是以课堂教学为主的思想政治理课。课堂集体授课的形式使得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难以得到落实。受我国的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教学内容更多涉及到集体层面的内容,强调道德教育要的社会功能,对学生的个性需求很少关注,这样就难以满足学生在德育过程中的个体需求。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道德认知发展水平都是不相同的,采取统一的教育模式,高校德育工作难以收到实效。
(3)高校德育过分突出显性教育,隐性教育地位相对较弱。我国高校德育工作主要通过显性的德育课程和隐性的道德教育两种途径来开展。但是在实际的操作中,显性的课程教育普遍受到重视,而隐性德育明显不受关注。过程性评价的缺失,使得隐性的道德教育途径难以在实际的道德教育中得到落实。同时,家庭社会氛围、校园文化以及教师个人魅力等隐性道德教育的因素在高校德育中的作用也相当有限。
(4)我国部分大学生受“道德价值相对主义”的影响。道德相对主义的根本特征是坚持道德的相对性、易变性,否定其绝对性,否认道德判断有一个普遍而永恒的标准,否认各种道德观之间的等级差别和对之进行评价的可能性。②当今世界,各种思想文化相互交流碰撞,大学生的道德认知也日趋多元化。道德价值相对主义被一部分大学生所接受。这样就难以使社会主义道德体系内化为大学生自身遵循的一种道德标准。高校道德教育的实效性就难以得到保证。
3道德认知发展理论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3.1 道德认知发展阶段论对我国高校德育的启示
(1)高校德育工作要符合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规律。道德发展有其客观的内在规律性,道德教育不能凭教育者的主观愿望随意跳跃。③教育者在设置德育目标时,必须要注重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水平,要把握住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阶段性特征,依据大学生的道德发展水平制订高校德育的培养目标、要求和实施方法,引导大学生逐步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高校在德育工作中经常会出现在制订目标和要求时忽视大学生的实际情况和自身需求的问题,导致德育的内容“假大空”,直接影响了高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因此,高校在开展德育活动的时候,必须充分考虑到大学生道德认知发展的客观规律,使德育目标符合大学生的道德认知特征。
(2)高校德育要融入日常生活,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主体性地位。科尔伯格在道德认知发展理论的研究中非常重视从实践中开展研究,而这正是我国高校德育所欠缺的。我国高校德育工作更重视道德知识的灌输工作,而忽视了对道德认知成果的实践检验。脱离了生活的德育工作对于解决现实中的道德冲突等问题并不能起到太大的作用。因此,要提升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必须将德育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相联系,通过生活实践来使学生的道德认识得到发展。不然,学生学到的就只能是书本上枯燥的文字,无法使自身掌握的道德知识与生活中的道德行为相联系,形成良好的道德行为。
同时,在德育过程中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是以把学生当作主体来看待、来尊重,以发挥、提高学生学习、参与活动的主动性为主要任务。④我国高校德育工作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片面强调灌输的方法,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如果大学生的积极性和能动性不能得到有效的调动,德育的实效性就很难得到保证。因此,在高校德育过程中必须时刻注意以生为本,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提倡师生间的双向互动、平等对话,实现大学生道德实践的开展和道德知识的有效内化,保证高校德育的实效性。
(3)高校德育必须做到因材施教,突出大学生的个性化。在开展高校德育工作时,教育者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个性特征和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努力做到因材施教。教育者必须深入调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所处的阶段。在现有的教育条件下,道德教育的内容和方法要在满足大多数学生道德认知发展水平的基础上,尊重不同学生之间的道德认知水平的差异。要针对道德认知发展水平发展不平衡的现实特征,根据学生的不同水平和个性差异,进行有效的个性化教育。这是保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必然要求。
3.2 科尔伯格的道德教育模式对提升我国高校德育实效性的启示
(1)创新德育方法,实现“灌输”与“认知发展”两种方法的互补。灌输的方法是我国高校德育的传统方法,在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方面起着独一无二的作用。但是灌输的方法片面的强调社会和集体的地位,忽视了个体的价值,很难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能动性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注重学生的主体性,强调道德认知的发展必须由学生自己进行探索和发现,教育者在德育过程中起到的是引导作用。这种开放式的教育模式使得学生更容易接受德育的内容。但是,道德认知发展的方法在实际操作中目标性针对性相对较差。所以,要实现高校德育实效性的提升,必须要创新德育的方法,将传统的灌输方法与道德认知发展方法相结合,以满足我国高校德育工作的需求。
(2)优化高校德育环境,重视隐性德育的作用。我高校德育工作必须要注意优化德育环境,充分发挥良好的环境在人的道德认识的形成发展中的重要作用。隐性德育是一种无意识道德的教育,它在不被学生察觉的情况下,潜移默化中使他们的道德认知水平得到提高。高校要重视隐性德育活动的价值,主动开发隐性德育的课程,有效提高学生的道德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开展隐性德育还应注意构建一个立体的网络,包括校园文化设施、校规校纪、校训校歌、校风学风等一系列构成要素。通过这一网络对学生展开全方位的隐性德育,要比单纯的显性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更加具有感染力。为了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教育者必须重视隐性德育的重要作用,善于在德育工作中使用这一方法。
(3)加强德育教师队伍建设,为提升高校德育实效性提供人才保障。在大学生的道德认知发展的过程中,教师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教育者必须要帮助学生发现他们道德认知过程中的不足,解决他们在道德认知中面对的矛盾和冲突,使学生的道德认知和道德行为向更高的阶段发展。要提升我国高校德育的实效性就要求我国高校的德育老师主动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学习多个学科的知识,扩充自身知识储备并内化,帮助学生提升自身的道德素质。
注释
① 郭本禹.柯尔伯格道德发展的心理学思想述评[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1998(3):68.
② 韩亚丹.促进道德认知发展 增强大学德育实效[J].四川教育学院学报,2009(4):29.
一、明确作用是情感教育的前提
情感教育,就是指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有意识地以积极的情感去教育学生、激励学生,让学生从中得出积极的、肯定的反应,从而达到教育目的。情感是每个学生自身所具有的意志品质,积极健康而又丰富的情感不仅可以使学生生活得充实,而且还可以提高学生的活力。情感具有很强的辐射作用,这虽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但形成的力量和结果却是巨大的和可见的。对学生晓之以理、动之以情的情感教育,也是现代德育教育的重点所在。
二、持之以恒是情感教育的保障
学生的心理发展、个性形成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建立是一个长期培养和反复提高的过程。因此,班主任应从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现代教育的要求入手,把情感教育贯穿到整个教育的始终,并要摆在重要位置上,并要有职业警觉性和敏锐的洞察力,时刻关注学生的精神状态以及情绪变化,以平等尊重、理解信任、关心爱护为原则,以赏识和激励为主要手段,对学生进行及时、恰当、长效的情感教育,才能不断提高学生接受教育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的健康发展。
三、理解信任是情感教育的主线
由于现在的学生多是独生子女,长辈的娇惯和宠爱使他们从小就具有较强的自我意识和独立意识,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尊重与信任。班主任在对他们进行教育的过程中,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信任,对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事情应在反复思考和研究的基础上,给予正确合理的解决,绝对不能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要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坦诚相见、耐心细致地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使每位学生都能健康快乐的成长。然而,理解、信任学生,绝不意味着放任自流,对于原则性的问题,不能睁一眼闭一眼,有错误就要批评指正,绝不能姑息迁就、放任自流,否则会使有损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从而降低威信,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四、因材施教是情感教育的原则
“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在教育过程中,班主任不能用同一个标准去衡量所有的学生,应该承认学生与学生之间在各方面存在的差距,在充分理解学生的基础上,不断转换视角,寻找针对不同学生进行教育的突破口,只有做到这一点才能真正使情感教育发挥出强大的教育力量。班主任除了是学生的良师益友,还是班级的权威者,班主任要有的放矢地进行情感教育,掌握好分寸,绝不可乱用、滥用情感,不可采取一刀切的方式进行情感教育,要真正做到因人而异、因材施教。
【关键词】数学教学;因材施教;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5 【文章标识码】C 【文章编号】1326-3587(2014)03-0120-01
随着新课程的全面实施,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如何在课堂上全面地处理好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学生的关系,许多教师还感到茫然和困惑,教学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造成课堂教学中许多无效的学习,如小组合作学习追求课堂教学的“表面热闹”而流于形式、过分强调教学情境的创设、课堂评价中的“表扬”铺天盖地、过分强调“探究学习”等现象。根据素质教育的基本理念:一是要树立面向全体学习者,保障每一个受教育者接受教育的权利;二是要确立“育人为本”,德育为首,提高学生全面素质的理念,也就是说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具体我们该怎样落实呢?数学教学“要面向全体学生”,以促进每个学生在数学上得到最大限度发展。笔者的理解,是从大多数中等生实际情况出发进行数学教学的基本前提下,应同时兼顾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和学有余力的学生,推行因材施教,实施分层教学。因此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在知识、能力、兴趣、心理等方面的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有针对性地推进分层教学,让不同程度的学生既能“吃了”,也能“吃饱”,使每个学生在数学上都能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一、教学目标弹性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教学目标是教学的出发点,也是教学的归宿,它对教学的实施具有诱发、导向、调控和激励的功能。教学目标的弹性,反映在教学要求方面,就是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有不同的学习目标要求。例如,教材的正文和练习、习题中的基础题是要求全体学生都会的内容,而灵活运用和探索研究是为学有余力的学生设置的。同一高度的教学目标,不可能适合所有的学生,教学目标的弹性,应是在把握学生基本状况和数学素质教育基础要求的大前提下,既体现《数学课程标准》对全体学生的基本要求,又体现部分优等生能够达到的更高层次要求,变全班同一的教学目标,为保底不封顶的分层教学目标。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为不同基础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目标,并据此来进行课堂教学。这样的做法有利于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的体验,因此有助于诱发学生积极的自我评价,并有利于促使学生自我激励心理的产生。弹性化的教学目标也有助于教师灵活把握课堂教学,调控教学进程,把“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
二、课堂教学层次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课堂教学过程要适应学生的个体差异,围绕弹性化的教学目标分层次施教。我们可以从两个方面展开:一方面要尽可能地增加学生的独立活动,课本让学生看,概念让学生想,思路让学生讲,疑难让学生议,规律让学生找,结论让学生得,错误让学生析。坚持学生自己能学懂的一定要让学生自己学、学生自己能思考回答的问题一定要让学生自己思考回答的原则,在教学过程中尽量体现学生获取知识的自主性,确保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样学生就能用适合自己的速度去学习,从而达到快者快学,慢者慢学,做到因人分层施教。另一方面是必须强化教师对学生独立活动的主导作用,做到整体把握,分层推进,把学生的学习活动始终置于教师的引导、指导之下,让全体学生充分参与。由于学生学习水平的差异,必然出现各类学生参与程度、学习收效不同的现象。以学论教,教为学服务,学因导发展,在学生独立活动时,教师要抓住时机,及时了解各类学生对所学内容的认知情况及所遇疑难,并依此因势利导,分层施教。此外,老师还可注意设计一些高难度的问题,供优等生选做,让那些学习还有余力的优等生获得更大发展。这些做法也可以解决在课堂教学时,优等生学习能力强而“吃不饱”的问题,提高课堂效率。再有一点,我们教师还可运用优势激励原则,让优等生做小先生,辅导帮助后进生学习,这样做还能让优等生体会小先生的乐趣,激励他们更加努力向上。
三、作业布置多样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课后布置作业的一个重要目的,就在于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内容,提高他们应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普通教学实践中,老师会根据中等学生的水平,给全体学生布置相同的作业。这样的作业对于成绩中等的学生来说,能够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对于学习优秀的学生则显得过于简单,只能是浪费时间,相反对于基础比较差的学生,则可能难以独立完成而只能抄袭,当然起不到应有的作用。因此,为更好地促进全体学生的发展,针对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师可多样化布置不同类型的课后作业。例如对于学习有困难的学生,教师可布置只要求学生简单应用所学知识即可解决的基础型题目。而对于学习中等的学生,教师可布置一些需较复杂地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练习型作业。对于学有余力的优秀学生,教师则要布置一些应综合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的拓展型或创造型习题。当然,根据学生不同的学习情况来多样化布置作业,确实需要教师付出更大的精力去选择题目和批改作业,但教学效果是十分明显的,的确能促进每个学生更好地发展。
四、评价方式多能化,有效兼顾因材施教与面向全体
练习与测验是对教与学两方面进行评价的重要手段,目的在于获取教与学的反馈信息,把握各类学生的学习情况,并据此来调节教师的教,改善学生的学。练习与测验具有多重功能,如达标检测功能、矫正强化功能、层次反馈功能等。这就要求命题结构要层次化、多能化,如在练习与测验中设必做题、选做题、拔尖题,在保证基础要求的同时,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大的发展。在教学测验中,这种分层次命题、多能化的测试,对后进生来说,不至于考得太糟,减少了他们的学习挫折感,保护了他们的学习信心;对优等生来说,解答有较大难度的问题,能激发他们进一步挑战自己和他人的竞争心理,更好培养他们去自主学习的积极性。显然,这样的练习与测验,有利于调动全体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更好发展。
总之,要使“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理念真正落到实处,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意教学目标的弹性化设置、课堂教学的层次化安排、作业布置的多样化思考和评价方式的多能化设计问题,真正做到因材施教,促使全体学生得到最大限度发展。
【参考文献】
(一)儿童本位的教育意识
推崇“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他强调在儿童教育中应该发扬民主精神,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在新旧教育的比较中,他从受教育者本体的角度,阐释“尚自然、展个性”的儿童教育思想,“夫新教育所以异于旧教育者,有一要点焉,即教育者非以吾人教育儿童,而吾人受教于儿童之谓也”。他指出,违反自然、束缚个性自由发展的旧教育,不仅是对儿童身心的摧残,更无益于家庭、国家和社会的发展,“童子就傅以后,接父母兄姐之时少,而日与其仇耳相对,务剥削其亲和眷恋之良,而养成夫乖戾忮忌之性。夫是以在家而戾于家,在国而戾于国”。主张儿童教育要适合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和规律,从教育的主体出发,要“尚自然,展个性”,他形象地将这种新的教育方法比喻为“干则灌溉之,弱则支持之,畏寒则置之温室,需事则资以肥料,好光则覆以有色之玻璃”。将这种科学的教育方法用于培育儿童的教育中,不仅能够促进儿童的个性发展,更有利于儿童个性和群性的有机统一。
(二)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
在儿童教育中,倡导循序渐进、因材施教,反对“守成法”“求划一”,他主张“教育者,与其守成法,毋宁尚自然;与其求划一,毋宁展个性”,其核心教育思想就是要求立足实际,从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出发,反对任何滞后或超前的违反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教育方法。指出,以养成科名宦官之材为目的的旧教育,在教育方法的选择上必然带有强制性和盲目性,缺乏灵活性和针对性,然而“新教育则否,在深知儿童身心发达之程序,而择种种适当之法以助之”。无论是“体育、智育,均当按其年龄而施之”,强调了教育要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阶段特征,施行相应的教育,挣脱滞后或超前的旧教育枷锁,秉承与践行因材施教的新教育方法。因材施教的践行,不仅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育原则,更隐含了对儿童个性的尊重。在美国给中国留学生讲演时指出:“孔子主张陶冶性情,发达个性。其教人之法,为因材施教。”对孔子教育思想的认同,映射出了他自己的教育主张,在施教过程中必须根据儿童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长善救失、有的放矢,这不仅符合教育的客观规律,更有利于儿童的个性发展。
(三)培养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
强调儿童教育的目的,要通过德、智、体、美的全面和谐发展,培养儿童的健全人格,培养未来国家的健全公民。“盖国民而无完全人格,欲国家之隆盛,非但不可得,且有衰亡之虑焉。造成完全人格,使国家隆盛而不衰亡,真所谓爱国矣。”然而,中国传统旧教育却违反儿童全面发展的内在要求,偏于智育,忽视体育和美育。在看来,对儿童德、智、体、美健全人格培养的认识误区,不仅违背教育促进个体社会化的价值追求,更不利于发挥教育改造近代社会、发展未来国家的功效。只有四育全面发展,“一无偏枯,才可教练得儿童有健全的人格”。在“四育”中,首先强调的就是体育,体育是诸育之首,“夫完全人格,首在体育”,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体育的目的是强身健体,振奋精神,非竞技输赢。其次,的智育观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对科学文化知识的重视和传授,他认为智育是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重要途径;二是智育重在启发儿童心智,引发儿童读书兴趣,丰富儿童精神世界,因此,他提倡通过启发式教学的方式,开发儿童的智力。再次,将德育视为教育的中坚,培养健全人格的根本。他强调德育重在践行,要养成儿童博爱心、求上进、拥正义的良好品质,必须通过主观见之于客观的实践活动。最后,很重视美育独特的教育功效,美育不仅可以陶冶人的感情,培育良好的道德心,还有助于移风易俗、改造社会,成为科学发展的原动力,要鼓励儿童欣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
(四)重视幼儿园、家庭、社会一体化教育
强调教育的彻底性,他重视家庭教育,认为:“幼儿受于家庭之教训,虽薄物细故,往往终生而不忘。”“一生之事业,多决于婴孩,其矣,家庭教育不可忽也。”但是,他对家庭教育又有所质疑,认为不应过分强调和依赖家庭教育,因为教育是一项专门的事业,只有具备较高教育素养和丰富教育知识的专业人员才能够担任,而缺少系统性专业训练的家长难以完全承担起教育儿童的责任,而且“囿于职务而无暇为教育子女之准备”。幼儿园是教育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完备的硬件设施、内隐的精神文化以及专业性的教学人员,使其教育具有系统性、全面性和专业性的特征。
1.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对家庭的影响。
幼儿园教育的系统性主要表现为,幼儿园完备的教育管理体制、专业的教职人员以及契合教育主题的环境设计。幼儿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是对儿童家庭教育随意性和片面性的弥补,教育内容和教育形式的优势互补,增强了儿童家庭教育的成效。
2.幼儿园环境的育人性对社会的辐射。
认为,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社会环境可以开智陶情,提高教育成效。在学前教育场所环境的设计上,主张,一方面要把学校建在风景佳胜的地方,通过物化环境培养儿童真、善、美的性情;另一方面,要通过对人文教育环境的创设,在潜移默化中感染熏陶儿童。在儿童成长过程中,社会也必然承担相应的教育责任。幼儿园环境的育人含对社会环境育人性的内在要求,为了促进儿童全面和谐发展,社会舆论、社会风气、社会教育设施等软硬社会教育环境的营造,都必须与幼儿园教育对接,彰显隐性社会文化的教育功效。
3.幼儿教师的示范性对家长的启迪。
在看来,由于儿童兼有养与教的特点,凡是与儿童接触的人,都具有为人师表的作用。在幼儿园教育中,幼儿教师是儿童的直接接触者,加之幼儿时期的儿童模仿性较强,在实际教育教学活动中幼师必须严于律己、以身作则。“教员须有充分之知识,是以应儿童之请益与模范而不匮。”认为,教师的学识、品德、仪表、言行举止都对儿童健全人格的养成关系极大。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必须以学校专业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发挥好对儿童的示范作用。
二、当前儿童家庭教育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家庭教育观念片面
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将子女视为自身价值延伸的父母,在早期家庭教育中,为了完成“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夙愿,他们秉承“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理念,将家庭教育“学校化”,为孩子请家教,报各种兴趣特长班,将家庭教育演变为幼儿学校教育的延伸与再续。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教育者的父母,有的始终将满足应试教育的升学要求作为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忽视对子女兴趣、爱好、性格等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独生子女的年轻父母,更多地认同“学习第一”,在比例上甚至高于6-14岁、19-25岁两组孩子的父母。
(二)家庭教育内容单一
1.重智育轻德育。
在家庭教育中普遍存在重智轻德的现象,部分家长甚至将分数的高低作为衡量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的唯一标准。在某高校“弘扬家风,立德树人”的家庭教育调查中显示:有70.55%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只有26.02%的父母关注孩子的品德修养。
2.重知识轻实践。
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一些家长为了增加孩子的知识储备,他们往往限制孩子交友和参加社会实践。“中央教科所的调查证实:中国父母最关心孩子的求知(85.95%),求知在孩子的各类素质中排到了首位,而孩子的实践(40.86%)、创新(39.24%)、审美(36.80%)等素质却被忽视。”
3.重身体轻心理。
在“健康的精神寓于强健的体魄之中”教育思想的指导下,部分父母对孩子的身体健康状况较为重视,而忽视了以隐性方式存在的心理健康问题。多元文化的冲击,社会思潮的泛滥,使儿童理想的精神世界与现实的真实境遇不符甚至相悖,这一时期需要对孩子的心理健康状况给予更多的关注。
(三)家庭教育方式欠科学
每个父母都希望子女成才,但大多数父母却不太了解儿童心理,不了解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不能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特点施行教育,因此在家庭教育中主要存在娇宠型、专制型、放任型三种非科学的教育方式。
1.娇宠型。
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数量的增长,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对子女的教育方式呈现出骄纵溺爱的一面,至少两代人及其双方家庭关注着“小宝贝”的一切活动,对他们百依百顺,缺乏管束,鼓励他们在“安全网”内学习、生活。
2.专制型。
在应试教育影响下,父母对子女的学历期望值偏高,为了让子女“不输在起跑线上”,他们以自己的意志代替孩子的意愿,想当然地为他们准备生活、学习上的一切,包括报读特长班、不让其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和家务劳动等,这种忽视儿童自主性的家庭教育方式,是对儿童自由发展个性的泯灭。
3.放任型。
部分父母由于对“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所以他们只将抚养、照顾子女作为家庭教育的主要职责,而将教育孩子的责任完全推给幼儿园。上海青少年研究所的调查显示,0-6岁儿童的父母养育方式绝大多数为“放任型”,即一方面对孩子给予的关注有限,另一方面对孩子提出的发展要求也非常少,属于“随便孩子怎么样”的状态。
三、启示
(一)转变观念,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
科学、民主、平等的思想已经辐射和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作为社会生活基础组成部分的家庭教育,必须随着时代前进的步伐进行相应的变革,这种变革首先是观念上的变革。为了培养孩子的良好品质、创新精神和独立能力,在家庭教育中,作为施教主体的父母,要遵循儿童本位的教育思想,尊重儿童的主体地位,根据儿童身心发展的规律,施以相应的家庭教育。“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在教育中,父母与教师承担相同的职责,父母一方面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尊重儿童的独立人格和自利,倾听儿童的意见和想法;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发挥表率作用,充分利用自身在家庭教育中榜样角色的力量,对儿童施加影响;最后,父母对儿童主体地位的尊重,还表现在要营造民主和睦的家庭氛围,父母之间、父母与孩子之间要建立一种民主平等的关系,父母不仅要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充分的物质资源,也要供给丰富的精神养料。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摒弃已往错误的思想观念,正确认识自身在教育中的主导地位,切忌喧宾夺主,以主导性代替儿童的主体性。
(二)因材施教,彰显儿童的独特个性
在以儿童为本位教育思想的引领下,强调在教育实践中,要奉行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因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使人获取更多的知识,还需要丰富个性、多角度思维、关注人整体素质的提高,这为适应社会、发展个性的教育培养新方式提供了理论指导。坚定的“性善论”者卢梭主张,要根据每个阶段儿童年龄和心理特点进行教育,应该遵循教育任务使儿童“归于自然”的自然主义教育理念,他提出:“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之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任何滞后或超前的教育方式都是对儿童身心发展规律的违背。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因材施教,以年龄为选择教育方式的维度,充分发挥儿童的个性潜能,切忌照本宣科,对儿童进行模板式的“克隆”。同时,为了响应素质教育的要求,父母要注重对儿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鼓励孩子积极参加与年龄相适宜的活动。
(三)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
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使人懂得人之为人的意义,明白人的生存价值和追求目标,促进人在品德、知识、能力等方面的均衡协调发展。智育属于精神方面,丰富的科学文化知识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精神养料;思想道德素质在儿童和谐发展中起着根本性的导向作用,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关键;强壮的身体是对儿童进行教育的首要前提,是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基础;高尚的审美情趣以提高道德,完善人格为根本宗旨,对儿童四育的培养,是促进其和谐发展的根本途径。根据培养儿童健全人格的教育目标,在家庭教育中,父母要矫正重智轻德、重知识轻实践、重身体轻心理的教育弊端,树立通过和谐发展,促进儿童健康成才的目标。处于幼稚期的儿童,可塑性较强,在可塑期内对儿童施以教育,学得好就好,学得不好就不好,儿童的行为习惯一旦养成,难以轻易改变。父母对此阶段儿童的教育,要立足于思想道德素质提高的基础上,提升儿童知识文化、体育和美育的水平,秉承“强壮的身体始于健全的精神,高尚的品德源于情感的陶冶”原则,对儿童施以德、智、体、美的教育。
(四)家园合力,培养全面发展的人
关键词:王守仁;素质教育;思想
王守仁(1472~1528)字伯安,浙江余姚人,曾在越城的阳明洞隐居修道,故号阳明先生。明代杰出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家、教育家、军事家。他一生非常重视教育工作,除聚徒讲学外,还大量创办书院,推广社学。他反对忽视儿童天性的教育方法,在儿童教育原则和方法方面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见解,他的“立志为要”“顺导性情”“循序渐进”“自求自得”等素质教育思想对我们今天的教育改革仍具有极其重要的借鉴意义。
一、“立志”为要——重视儿童的思想品德教育
王守仁继承了我国古代德育为先的教育思想,他认为,“成德”是对每个学生的普遍要求,是“为学”的首要任务,只有养成良好的品德才能促进各种才能的增长,良好的品德不是自发形成的,而是靠老师的教导。所以,每当他讲学之初,必先“考德”。他强调“学必立志”,他说:“志不立,天下无所成之事;志不立,如无舵之舟,无御之马漂荡奔逸,终无所底乎。”如果撇开王守仁德育内容中的封建因素,王守仁关于“德育”为首的思想和他对德育与其他各育之间关系的论述,无疑是十分正确的。
二、不执一偏——重视儿童的全面教育
王守仁认为,对儿童进行教育的内容和途径应当是多方面的。他说:“教人为学,不可执一偏。”为此他对教育者提出了通过歌诗、习礼与读书对儿童进行全面诱导的要求,并对习礼、诗歌和读书的意义和作用分别作了说明。他认为诗歌可以激发儿童的志向,调节儿童的情绪,促进儿童心理健康;习礼不仅可以使幼儿养成文明的行为习惯还可以通过礼仪动作来锻炼幼儿的身体;读书学习不仅可以使儿童增长知识还可以培养儿童良好的品德。在他看来,如果能通过上述这几方面的内容和途径对儿童进行教育,就可以使儿童在品德、知识、身体、心理等方面健康成长。
三、顺导性情——注重儿童学习兴趣的培养
王守仁认为,幼儿就像刚刚发芽的草木,如果让其自然生长,就会枝繁叶茂,反之不管是过多的干扰还是过分的呵护,都会使其畸形发展,甚至枯萎死亡。儿童的教育也应顺其天性,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规律,促使其自然发展,不宜过多地加以约束。他从快乐是人心之本的观点出发,主张教育儿童要注意培养儿童的兴趣,他说:“今教童子,必使其趋向鼓舞,中心喜悦,则其进自不能已。”他认为儿童只有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学习才会有内在动力,学习起来就会心情愉悦,进步就不会停止,反之如果儿童对学习失去了兴趣,学习起来就如同置身囹圄,倍感痛苦,就会像冰霜摧残下的花草,慢慢地枯槁。他对重机械记忆不重启发思维,重消极防范不重积极诱导等摧残儿童身心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了深刻地批判,这对今天我们正在开展的素质教育有着非常重要的借鉴意义。
四、循序渐进——重视儿童身心发展特点
王守仁认为教育儿童必须根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特点,渐渐盈科而进,在他看来任何人的认识水平都有一个由婴儿至成人的发展过程,就好像一个婴儿,在母腹中时什么也不会做,出生以后才会哭笑,然后才会识认自己的父母兄弟,继而才会立和走,才能拿得动东西,最后才天下之事无不可能。他认为儿童的身心发展到什么水平,所教知识就只能进行到什么水平,如果所教内容过多过难,就使儿童觉得学习是一种痛苦,而产生厌学心理。同时他还提出了要使儿童学有余力的教育观点,认为如果学生能学会200个字,那就只教他100个字,经常使他感到精力充沛,只有这样儿童才不会“厌苦”。他对当时违背儿童教育规律的“鞭挞绳缚、若待囚”的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评。
五、因材施教——重视儿童的个体差异
王守仁认为儿童的个性是存在差异的,不同的人“天赋”不一样,教育方法也不应该相同,要针对每个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就好像医生看病,要对症下药,“初无一定之方,不问症候之如何,而必须人人服之也。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教育儿童如果用“一定之方”去约束学生,不但达不到预期的效果,还会抹杀学生原有的长处。王守仁认为,每个儿童都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教育者的任务就是“益精其能”,他坚决反对用同一标准去培养儿童的教育方法,主张通过教育培养儿童不同的个性。王守仁这种因材施教、各成其才的教育思想与我们现代教育的人才观有着许多一致的地方。
六、自求自得——重视学生独立思考
王守仁强调学习过程中独立思考的重要性,他对中国古代教育中盲从教师的“师承”现象进行了深刻地批判,他说:“君子之学求以得之于其心。”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引导儿童用“心”思考,培养儿童的独立思考能力,启迪其智慧。他强调,只有从小养成独立思考的习惯,不盲目崇拜,使之“深入心通”,长大后才能逐渐形成自己的观点而不轻易受别人左右。他说:“夫学贵得之心,求之于心而非也,虽其言之出于孔子,不敢以为是也,而况其未及孔子者乎!求之于心而是也,虽其言之出于庸常,不敢以为非也,而况其出于孔子者乎!”他认为,学习这种事,与其旁人“点化”不如自己“解化”。他反对朱熹“为学之道在穷理,穷理之要在读书”的观点,认为“六经之实”都在“吾心”之中,单靠读书是不行的,必须考之于心。“求之于心”是根本,读书只是寻求工具寻找方法而已。反对盲从典籍,提倡独立思考,这也是王守仁教育思想的一个重要特色。
七、躬行实践——重视学行结合
王守仁将“知行合一”原则贯彻到教育活动,主张学行结合,他说:“夫学、问、思、辨、行,皆所以为学,未有学而不行者也。如言学孝,则必服劳奉养,躬行孝道,然后谓之学,岂徒悬空口耳讲说,而遂可以谓之学孝乎?学射则必张弓挟矢,引满中的;学书则必伸纸执笔,操觚染翰;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则学之始固已即是行矣。”他还进一步强调,只有学行结合,才叫真诚;学行割裂,就是作伪。尤其是在品德修养上,他主张“事上磨炼”,认为只有通过具体的“事”才能练就良好的品德,日常生活中“声色货利”充满了诱惑,撇开这些具体的诱惑去空谈提高道德修养是毫无意义的。只有通过“事上磨炼”,才能真正落实“知行合一”。
纵观王守仁关于儿童教育的思想,我们不难发现,王守仁所提倡的“人本主义”教育观、“儿童中心观”具有明显的自然教育的思想,是对我国古代传统教育思想的批判,在某种程度上符合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具有很强的科学性,对于我们今天加强和深化教育改革、减轻学生负担、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与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唐淑,钟昭华.中国学前教育史[M].北
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
[2]车运景.探析王阳明“致良知”的教育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