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高校在线教育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在线教育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在线教育

第1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关键词]在线教育;大学生创业;音乐教育

1艺术类高校在线教育教学改革发展

艺术类高校音乐教育的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满足时展要求,一对一的面授小课是专业学习的基本条件[1]。在人才培养方向上,我们要从人才输出的角度着眼,在传统的一对一技术型小课的基础上,增加学生的教育实习实践机会。通过在线教育的高清教学影音视频的实时传输,可以实现教学立体化,实现教育资源共享。

1.1传统模式的“教”和“学”

当前高校的音乐教育专业,例如钢琴教育教学,仍然是以教师主导的授课模式,授课过程中主要以乐曲演奏要领的讲解和演奏教学示范为主,对教育输出,就业导向并不明确,存在轻素质、重技艺的现象。久而久之,学生的主观学习意识下降,依赖性强,缺乏个性化见解,对自己的就业前景不明确。传统模式的“教”采用一对一或一对多教学,学生们不能选择上哪个老师的专业课,导致学生不能博览众长,教学形式固定单一。艺术类高校传统模式的教学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传统模式的“学”是在固定的时间、固定的教室、由固定的老师上课,必须按照课程设置的固定教学周来完成教学任务和学习任务,通过一学期的学习才能拿到学分或者成绩。

1.2在线教育的“教”和“学”

在线教育的“教”和“学”突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限制[2-5],在传统教育相比,在线教育时间和空间的灵活性更胜一筹,只要在每学期前学生将相应的课程根据学分需要进行合理安排,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随时随地的学习,修完规定学时,随时考试获得成绩,如果成绩不理想,重新根据自己的时间进行重修。学生能够主动规划自己的时间,利用空余时间进行社会实践。与传统课堂教学相比,共享的在线教育教学资源可反复观看学习,相同教学内容的比较性、可选择性的学习方式,其巩固性学习效果更胜一筹。特别是“名师”效应的在线教学,为学习者提供了更专业性的学习机会。共享的在线教育资源降低了教育成本,但缺少讨论环节,不能及时反馈线上的专业信息。在线教育平台后台维护的客服人员并不是教课的教师,不能代表教师反馈学员的提问。

2核心素养下的在线音乐教育

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的具体化,是连接宏观教育理念、培养目标与具体教育教学实践的中间环节。坚持科学性、注重时代性、强调民族性,用科学的理念和方法贯穿研究工作全过程,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确保研究成果与时俱进、具有前瞻性。而在线音乐教育正是在常规性教育的基础上,面对问题,适应挑战等方面所形成的实践能力、创新意识的行为表现。核心素养下的在线音乐教育是多元化、立体化的教育,要增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自主学习意识,使学生具备扎实的学科知识。在培养方面要运用现代技术及媒体技术进行教学设计,树立现代教育观念,具有教育实践和教育创新能力以及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和综合实践能力。高校的钢琴教学不能局限于给学生传授相关的钢琴知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综合素质。首先,要从培养学生艺术修养和理论知识的方向着手,引导学生学习相关的理论知识。其次,老师不仅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技能,而且要引导学生发现学习的规律和特点,帮助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从而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全面驾驭教学的能力。在教材的选择方面,要在传统优秀基础教材的基础上,研发适应时展的教材,实现优秀教学资源的分享,从而优化教学内容[6-8]。

3在线教育创新发展建议

3.1加强政府监管力度

在线教育的师资质量经过审查报备后方可经营,不能任凭其自主发展。要明确在线教育行业的职责,加大互联网在线教育的准入门槛。政府相关部门对其定期进行监督管理和行业考核,完善线上教育制度评价机制,提高线上教育的质量和管理。

3.2与高校合作

明确在线教育行业的定位,促进在线音乐教育行业的发展。首先,在线教育行业要优化行业内的教师资源,提高对师资质量审核的门槛,明确在线教育师资职称等级制度或制定在线教师满意度量化标准,开放在线信息反馈机制以及在线评论。其次,加强相关教育部门的监管力度,让各行业的教育专家加入到监管体系中。最后,在线教育行业要与高校合作,高校要为在线教育行业平台提供稳定的师资力量。

3.3与媒体合作

要扩大音乐教育的受众群体,将线下音乐教育向多屏互动受众端发展,例如可以与新媒体、网络、电视等教育平台合作,将艺术展演、艺术作品、音乐教育课程等通过“互联网+”的形式进行线上传播,展开全方位的长期合作,实现合作双方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最大化。开发、推广具有市场竞争力的线上融合业务及产品,建立完善的售后服务支撑体系,确保在线业务的售后维护、服务保障。

3.4增加国际化语言功能

纵观目前在线教育行业的教育内容,从语言的国际化应用方面并未体现出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每个在线教育平台只是将教育眼光放在国内的基础教育环节,虽然线上的基础教育内容足以让在线教育短时间内增加访问量和经济效益,但对未来在线教育的发展的多元化方向来说,在校大学生、政府企业人员、离退休人员同样需要在线教育,有的需要出国深造、有的需要语言培训,有的为了出国旅游更方便沟通。由此可见,线上教育的多语言使用功能比线下教育有更多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在线平台进行深造,既节约时间,又节约成本。增加国际化语言功能,能够将本民族先进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国际化、多元化、立体化。

4结语

第2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语文在高考中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在生活、工作中的作用更为重要。但是在教学中,一些语文教育工作者会发现有些学生,读书的时间越久,语文学习的热情越低,表现出种种消极心理。为何他们会有这样的表现呢?本文认为他们由于在课堂学习中收获甚小,久而久之,便有轻视的心理。那么此时,新课改下教学的有效性显得尤为重要。

有效教学(effective teaching)是20世纪极具代表性的一种教学理念。"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段时间的教学后,学生所获得具体的进步或发展" 。"所谓'教学',是指教师引起、维持或促进学生学习的所有行为 "因此,本文认为,提高教学的有效性实质上是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效益、效果,而提高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需要以提高教师教学有效性为前提(基础)。也就是说,教学的最终目的不是单向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益,而是教师和学生一同提高与发展。只有有利于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潜能的开发、智慧的生成、人格的完善,兴趣的递增、同时又有利于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与发展,让教师在教育教学工作中体验到教育的幸福、实现自身的价值,这才是真正有效的教学。高考命题一贯的原则是重视基础知识的考查,在考查理解和运用基本知识的同时全面地考查考生的各种能力。因此,备考学习要以落实基础为前提,以能力培养为首要任务。现在,在高中语文学习中,学教练案是经常被采用的方法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那么,怎样设计有效的学教练案呢?本文就以《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比较鉴赏》来谈谈学教练案的设计。

1.目标设计是否有效

学教练案设计是否到位,关键在于教师对整个课堂的"任务"的设计是否按照学生有效学习的目标进行。既要能起到帮助学生学习巩固语言知识的作用,又要培养学生实际运用语言的能力,同时还要能激发思维,提高学生语文思维的能力。

(1)首先给出本学教练案的目标,让学生了解本次学教练案的任务。

(2)对学习内容进行总结归类。

教师应尽可能详细的把所要学习的语言点、知识点罗列出来,并把握好重点、难点。

在知识点的呈现方式上,注意要符合学生实际水平,激发学生兴趣,重难点突出,与高考考点接轨。我通常是按照"课前积累及作业——课堂解疑——课外巩固——自我小结得失"这四个步骤来设计的。

在以往练习中,我们发现学生在做诗词鉴赏题时,尽管老师反复强调"七看(题目、作者、注释、题干、正文、意象、情感词句)",但是在实际练习中,学生往往凭自我感觉,出现了很多啼笑皆非的错误。如果诗词情感更隐晦些,那么很多学生甚至无从下手。针对这样的问题,我抛弃了以往诗词讲授的方式,在学教练案中设计了课前--课中--课后三个部分,使我们的课堂充分实现新课改下的有效教学,使教学设计和教学手段的有效性得到体现。

2.教案使用的有效性

教案设计制作完毕后,我都是提前一天下发给学生,要求学生提前完成课前预习部分。第二天收取部分学生的学教练案进行批改,了解学生的完成情况,标识出相关的难点与知识疑难点。课堂上先让学生小组讨论交流订正答案,同时在黑板上板书出疑难较多的题号,然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再进行提炼、解读、讨论,直到全部解疑为止。这样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也使学生始终处于主体地位;既有利于落实知识和把握范围,也有利于掌握水平程度和培养学生的能力。

3.课后作业的有效性

第3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侯俊涛: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汉系教师,助教,主讲教师。参与多个课题建设。多次指导学生获得全国大学生英语竞赛江西赛区特等奖。

摘要:在如此竞争激烈的社会,如何具备更强的战斗力。如何把学生培养成为多元化的人才。种种问题值得大学教师们的思考。文章旨在探讨如何将i+1理论运用到日常教学中,使之对教学起到促进作用。通过对学生们的个体分析,然后确定针对性的教学素材。一切从学生的角度出来,让学生真正受益于课堂。

关键词:i+1理论;二语习得;可理解性输入;语言输入

一、 i+1理论简述

美国语言学家克拉申提出“可理解输入说”,他认为,当学习者理解了略高于自己现有水平的输入材料时,习得语言就能发生。克氏还把“可理解输入说”进行公式化,即“i+1”。“i”代表学习者现有的语言水平;“i+1”代表略高于学习者原来语言水平的语言输入。这里的输入材料不仅包括词、句、语法结构和课文篇章等书面材料,还包括外语教师课堂话语组织的材料。理想输入应具备以下特点:(1)输入是可理解的。可理解性(comprehensibility)输入语料是语言习得的必要条件;不可理解输入对习得者毫无意义。(2)输入是有趣或相关的:要使语言输入对语言习得有利,必须对意义进行加工。语言材料有趣、关联,学习者就会不知不觉习得语言。(3)非语法程序安排(not grammatically sequenced)输入不按语法顺序进行。语言习得关键是足量可理解性输入。如果目的是“习得”而非“学得”,按语法程序安排的教学不必要且不可取。(4)输入必须有足够的数量:习得新语言结构需要连续不断地广泛阅读和大量会话才能起效。

二、i+1理论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在日常教学中,有时教师课堂语言输入过难,学生跟不上而放弃了学习;有时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感觉枯燥无味而失去了学习兴趣。教师使用怎样的语言输入才能使学生的外语学习顺利进行?克拉申的二语习得“i+1”的输入理论对我国外语教学有借鉴意义。在英语课堂上,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思维的语言环境,通过使用更标准的发音、更简单的词汇、更短的句子、不发生不合语法的调整等手段以及互动性的调整,进行语言形式和意义的调整,缩小学生语言水平之间的差异,那些输入的未知信息便可转化为可理解的输入被学习者理解并在大脑中储存起来,促进外语学习。

就我国的具体情况而言,由于缺乏大范围的英语使用环境,学生们必须通过课堂学习,才能学习和习得英语。课堂上,教师语言的可理解性输入对学生的英语学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那么,教师怎样才能实现课堂上的“可理解性输入”?教师要在充分考虑学生语言水平的基础上通过互动调整输入的难易程度,以适合学生的需要。例如:在一个班级里由于学生的水平参差不齐,所以准备一份材料并不能适合所有的学生。这就使得分层教学尤为重要。

教学案例:以课文主题Teamwork为例。上课时我们会用一张赛龙舟图片进行导入,对于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来说,老师会为他们准备一些比较容易又能提高表达能力的一些问题,如:What can you see from the picture? Could you describe the picture?与此同时,在描述图片的时候老师会提示一些他们应该不知道的语言点,如:dragon boat, drummer等.对于学习能力一般的学生来说,老师会准备稍有挑战性及启发性的问题。如:What do you understand from the picture?为学生介绍a. Team is power. T=Together, E=Everybody, A=Achieves,M=More. b.Feature/Characteristics of Effective Team: Clear Goal, Relevant Skills, Mutual Trust,Unified Commitment, Good Communication, Negotiating Skills, Appropriate Leadership, Internal Support, External Support,...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同学,老师会准备以唐僧西天取经这样一个团队作为讨论点,让学生们讨论师徒四人在团队中的不同的角色扮演以及在团队中的作用。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同学,老师给他们准备的是贝尔宾理论,介绍理论中的角色包括塑造者(Shaper)、 执行者(Implementer)、 完成者(Completer/Finisher)、领导者(1981) (Chairman)/协调者(1988)(Co-ordinator)、协作者(teamworker)、资源调查者(Resource Investigator)、创新者(Plant)、监控评估者(Monitor Evaluator)、专家(Specialist)(贝尔宾在1988年补充加入)。如此一来,学生们就能各取所需。好学生不会因为上课内容没有挑战性而厌学,水平不高的学生也不会因为上课内容过难而放弃。

刘润清(2oo4)认为:教师水平要高,要提供高质量的语言输人。i+l输人理论假说,假说认为人们是通过接触并理解略高于自己目前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的材料输人而习得语言的(即i+l,i代表已经习得的语言能力)。只要交流是成功的,输人能得到理解并有足够的输人,那么i+l会自动得到提供。这样通过知识逐步累加,使学生系统扎实地理解学会每个知识点。(作者单位:南昌大学共青学院英汉系)

参考文献

[1]Krashen,S.(1985a),The Hypothesis:Issues and Implications,London:Longman.

第4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自进入21世纪以来,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与实践都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不仅理论研究取得了重大的突破,而且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也获得了丰硕的成果,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1校园网的规划和建设

校园网是校园区域内的局域网,它将各种不同应用的信息资源通过高性能的网络设备相互连接起来,对外通过路由设备接入广域网。校园网是数字化校园的基础,具有较强的交互性和专业性。21世纪初,校园网如雨后春笋般在各大高校建立起来。校园网覆盖面广,有线网络覆盖下的办公室、教室、图书馆、宿舍均可上网。近年来,随着无线网络(WLAN)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满足广大师生的需求,各大高校又纷纷建设了无线校园网络。无线网络建设是有线校园网的有效补充,现阶段,大部分高校的教学楼、实验楼、图书馆、体育馆、广场、食堂、宿舍等公共重点区域已基本实现无线网络覆盖,使高校校园的每个角落都处在网络之中。有线校园网与无线校园网有机融合,不仅为高校提供了科学、高效、便捷的办公环境,还为全校师生的教学、科研、管理、学习、娱乐提供了综合信息服务,可以说校园网已成为现代高校必备的基础设施,是优化教学管理、促进教学改革、推动教育信息建设的重要支撑。因此,校园网的的规划和建设是与学校的长远发展息息相关的。

1.2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和维护

多媒体教学环境是在传统教学环境的基础上,增加了多媒体(包括多媒体设备和多媒体技术)这一教学元素而构建的信息技术教学环境。高校中常见的多媒体教学环境主要有计算机机房、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由于多媒体具有图、文、声、像并茂的特点,不仅可以加大课堂容量、有效地突破教学难点,还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因此多媒体教室和多媒体实验室的建立与普及,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产生了十分积极的效应。以细胞裂变为例,最初的形式是教师在黑板上现场画出裂变过程;随着教学挂图的出现,教师可以将裂变过程中的连续变化通过教学挂图展示出来,不仅色彩鲜艳、特征突出,而且大大节约了课堂时间;随着视频技术的普及,教师可以将细胞裂变的整个过程录制下来,在课堂中现场播放给学生,这种视频教学的方式形象生动,具有较强的真实感和说服力,大大加深了学习印象;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发展与成熟,教师可以将整个实验过程直接连接到多媒体屏幕下进行课堂演示,这种理论联系实际的实践教学法,不仅具有较强的直观性与示范性,还有效的吸引了学生的感官和思维。可见,多媒体教学环境使高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质的变化。近年来,随着对高校教学环境的探讨和研究,多媒体教学环境的构建和维护已成为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重要内容,在高等教育中发挥着不可估量的重要作用。

1.3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资源在高等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普遍。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工作涉及面非常广,包括多媒体课件的制作、教学软件的开发、音频教材和视频教材的录制、精品课程的摄制、教学资源库的建立、微格教学的拓展等多方面的内容。而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管理,则以使用权限的设置、资源的共享与交互、资源的更新与维护等内容为中心全面展开。优质的现代教育技术资源能为教学提供丰富的素材,利于优化教学内容、教学过程、教学方法等多个方面,并加快课程建设速度,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可以说,现代教育技术资源的开发和管理,是现代教育技术工作的核心环节,已成为改变传统教学理念的一个重要因素,正在促进高等教育进行深刻的变革。

2对我国高校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的思考

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四个要素,即教育硬件、教育软件、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教育人员。而当前,现代教育技术在我国高校中的应用还处于初级阶段,大多数工作者只是负责教育硬件的管理和教育软件的开发,而往往忽视了教育理论、教育经验、教育人员的重要作用。因此为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最大效益,我们应该有计划地改善现状,使现代教育技术具备旺盛持久的生命力。

2.1重视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

教育理论是经过思维推理而得出的关于教育问题的系统性、抽象性的陈述。教育经验是通过摸索、尝试而总结出来的符合教育规律的有效做法。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都是对教学过程的总结和概括,对教学实践具有巨大的指导作用。在高校教学中,我们应该重视教育经验的总结,并在总结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教育理论,使教育理论和教育经验相辅相成,共同指导高等院校的教育教学。

2.2提高教育人员的素质

第5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术; 高校语文教育; 基本特点; 应用

语文学科是以培养学生阅读、写作、听话、说话能力为主要目的和主要内容的文化基础课。语言文字具有抽象性和模糊性,难于理解和运用,因此,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很难将课文里的抽象内容、情感、意境表达出来,学生听起来乏味,学起来枯燥,学习兴趣难以激发,课堂效率很难提高。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呢?现代教育技术以声音、图片、动画、视频等多种表现形式,能最大程度地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弥补传统语文教学枯燥乏味的缺陷,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给语文教学注入新的活力。从目前的状况来看,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素质教育在幼儿园、小学及一些中学已经开展得有声有色,可是对高校来说,这一步却迟迟没有大胆地迈开。笔者认为,科学地运用教育技术只会更有利于对学生"因材受教",提高中学的社会竞争力,促进全体学生索质的全面发展。

一.现代教育技术能应用于语文教育中的基本特点

(一)教学手段的先进性

教育的本质不单单是要传授学生本领,更要激励、唤醒和鼓舞学生对学习的兴趣,使得学生的思维变得更加灵敏。兴趣是学生学习过程中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产生了强烈的兴趣,自然而然就会由被动学习逐渐转化为主动学习。因此,在教学过程当中,应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创设情景问题,激发学生活跃的思维,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样可以有效的改善以往传统的教学方式,由于大量图片、音频、视频等在教学中的应用,使得学生们学习的欲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取代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模式,尤其是多媒体计算机和网络系统进入教学领域,改变了原有的填鸭式满堂灌,使教学效率和效果大提高。学生可以自己查找有关资料,与计算机进行即问即答。对能力不同的学生能够因材施教,实行个别化学习。而且通过多媒体课件教学,可以通过仿真和模拟所创造的情境进行仿真学习,使学生在人机交互过程中形成一种真实感,从而也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二)教学模式的多样化

现代教育技术的介入改变了教育一人讲,学生被动听的单一教学方式,学生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进行个别化学习,可以对提供的问题,练习题进行自主性学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采取不同的教学形式和方法。同时,教师和学生的地位也发生了变化,教师将从课堂上的主角变为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学生成为知识的获得者与构建者,随着现代教育技术的进一步发展,未来的教学模式将是融入了全球性的个别化学习、自主性学习和集体学习为一体的新型、多样的学习方式。

(三)教学内容的丰富性

现代通讯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使教学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效果显著。教科书被视听教材及各种学习软件所代替,“教材”改名为“学材”,要教东西更多,但很多以前必须课堂讲授的东西,已逐步转为由学生参与或自主学习中获得,课堂上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和感悟能力为主。

二.现代教育技术在语文课堂中的实际应用

(一)“声画”并茂,激发学习兴趣

在课文阅读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幻灯、录音、录像、计算机等多媒体,巧设疑难,创设问题情境,开展多角度、多侧面的启发,可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多媒体教学会在课堂上营造出图文并茂、有声有色、情景交融的教学氛围,这正是开拓学生思维、启迪学生智力的有效方法。朗读训练是阅读教学中一个很关键的环节。为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我把录音充分利用到了朗读训练中,指导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和学讲普通话。早读时问或课堂上放课文朗读带,学生或听或跟着读。听能集中注意力,最大限度地体会文中的神韵、意境;跟着读,可以使口语受到严格训练,得到全面提高,因为课文录音无论在字音、重音、停顿方面都比较规范准确,可给学生起示范作用。这样,无论是听者还是朗读者都有浓厚的兴趣,听者受益,朗诵者有成就感和自信心,兴趣盎然。

(二)活化资源,发展形象思维

由于电教媒体具有特殊功能,可以突破时间、空间限制,运用色彩、声音、形象等多种手段,为学生展示一个多姿多彩的语文阅读世界,增强了教学中的直观性和趣味性。学生获得外界刺激的主要渠道是视、听觉,在此基础上形象思维获得发展。依赖大量生动有趣的视、听觉形象,来获得较为肤浅的概念和直接经验,这是学生学习的生理和心理特点。所以现代教育技术的使用,能够给学生提供具体生动的形象,从而促进他们形象思维的发展。在教学中,针对有些课文,利用幻灯使网文并茂,再借助录音使声画同步,从中巧设疑难,创造问题情境,则可激发学生思维。如教学课文时,把电教站、录像厅里的幻灯片和录像带借来放给学生看,能将枯燥的内容趣味化,抽象的东西形象化。通过这些电教手段,把文字转化为鲜明的视觉、听觉形象,刺激了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直接获得了清晰的直观的形象,降低了再造形象的难度,优化了教学过程,有效培养了形象思维,从而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深入理解。

(三)借“机”生“蛋”,培养创新能力

在作文教学中,根据作文训练要求,巧用电教媒体,强化生活情境,向学生提供具体形象的写作素材,可以弥补学生平时不注意观察生活的缺陷,使他们有话可说,有情可抒。首先按作文训练要求,将作文训练内容以图片形式制作一组幻灯片,在银幕上显现一幅或几幅画面,然后指导学生观察,启发学生思考,学生通过观察,得到肤浅的直接感受后,教师再进一步启发学生展开想象,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近到远进行综合、归纳,从而其使思维飞跃,大胆想象,不仅训练了逻辑思维,而且培养了学生的创造能力。这样动笔写起来,就能克服无话可写或写不具体的毛病。要使学生写好作文,评改作文是一个重要的教学环节,而利用投影指导学生集体修改作文,则是一种符合启发性、直观性教学原则的科学方法,它简便、有效,深受学生欢迎。上课时,将学生原作展现在银幕上,让学生认真阅读并思考,互相讨论,相互交流,共同修改,在修改过程中,尽量让学生将文章中存在的问题找出来,然后订正,给学生提供参与的机会。

(四)精“演”善练,致力“减负”增效

在传统的“粉笔+黑板”的教学模式下,教师在语文课堂上花费很多时间和精力来完成板书、抄写分析内容、抄写字词句等工作。若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来完成这些工作,则可以节省时间,增加课堂容量,提高课堂效率,减轻学生作业负担。在语文教学中,难免会存在一些枯燥的内容,如果教师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把语文课上得生动活泼,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掌握知识,学生会感到兴趣盎然,难点不难。如戏剧单元教学,学生对这一文学样式很陌生,而剧本要演员很好地表演才显得生动,仅拿着剧本单纯去读,学生又缺乏想象力和理解力,显然是枯燥无味的。教学《林黛玉进贾府》时,适时放映电影片段和在计算机控制下播放影碟,变读为“看”,变讲为“唱”,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过来,并抓住时机,进行有关戏剧知识的教学,这样学生不仅能提高兴趣,还能减轻心理压力和畏难情绪。

总之,科学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有责任打破教师、课本、学生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将高新科技手段用于语文教学。现代教育技术能变“死”为“活”,化“静”为“动”,声、色、画、乐、视集为一体,图文并茂,拓展学生的思维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审美能力,语文综合能力。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语文能力,发展个性,培养创造精神,从而更好地为社会服务;在语文教学中广泛应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助于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推动语文教学发展,使语文教学向着更高层次迈进。

参考文献:

第6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高校地理教育;多媒体辅助教学有机整合

近年来,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的整合已经成为教育界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整合”是现代教育、教学发展的方向,是对传统教学的革新,是对多媒体辅助教学CAI的具有革命意义的突破与深化。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为地理信息时空一体化提供了展现舞台,为地理事物、图像信息的立体化、形象化呈现提供了技术平台。

基于地理学科的特点,现代教育技术与课程教学整合将凸现出特有的价值。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优化地理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显示某种教学媒体的现代化效果上,而应从整体优化课堂教学目标出发,借助现代化的媒体技术,构建现代教学的模块。中学地理教学中存在着种种矛盾,如地理知识本身生动具体、直观形象与教材文字抽象性之间的矛盾,地理信息的前瞻性、社会性、实效性与教材内容的滞后性、局限性之间的矛盾,教材内容多、任务重与教学时间紧的矛盾,传统呆板的教学方法与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培养的矛盾。而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大容量、高密度、多渠道地展示地理知识,提供最新地理信息的优势,因此,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就可以从根本上解决地理教学中的问题,实现教学内容、方法和过程的整体优化。但是它与传统教育教学的方式相比也有一定的误区。

一.多媒体课件与高校地理教育整合中的应用及优化

(一).有利于充分发挥地图作用和效果

地图是地理学科的骨架,其中蕴藏着丰富的地 理现象、地理知识、地理技能和地理智慧。传统的教学手段展示图的内容,有一定局限性。而采用电教手段,能放大、缩小、区域截取、重点突出等,同时还可以图上直接标注、钩画等充分发挥了地图的作用。例如利用电子白板可以增加图的用量和文字的输入量,根据需要还可以使图形由小变大、由虚变实,从无到有、从简到繁,由远到近,提高图的清晰度、透明度和区分度,有利学生读图、填 图、图文转换,提高认识,发展思维,少花时间,多学知识。特别是对一些看上去无图而又枯燥无味,需要死记硬背的东西,如果能够采用一定的图像来帮助理解,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讲到《东南亚》时,首先显示一幅世界地图、然后点击东南亚的位置,图上出现使东南亚在世界的位置及其范围,让学生一目了然,突出东南亚位于两洲两洋之间,再点击放大突出马六甲海峡,随时转移地图突出马六甲海峡在波斯湾与日本之间搭起日本“海上生命线”,使学生更好理解马六甲海峡作为世界重要咽喉要道。

(二).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

地理知识具有较强的趣味性,知识领域广阔,能活跃学生思维。在讲授过程中,设疑追索,通过多媒体展示等紧紧抓住学生的兴奋点。如:讲《巴西》一节时,在新课的导入部分设计了一组最能体现巴西特色的图片,诸巴西高原、亚马孙河、热带雨林、足球比赛、球王贝利等,再配点巴西的桑巴舞曲,当学生一进入教室,悦耳的乐曲、美丽的画面,一方面给学生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又可以把学生分散的心下子集中到课堂中来,很快地融入课堂教学所创造的情境中去。

二.时下现代教育技术与高校地理教学的整合存在不少误区,其中最为突出,最为普遍的是以下三大方面。

(一).过多依赖多媒体,出现新式“满堂灌”。

传统“满堂灌”的教法,是绝大部分时间老师在台上滔滔不绝,学生在台下昏昏欲睡,被动地接受书本知识,而这种新式“满堂灌”主要表现为使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呈现过量的繁杂的信息:一幅接一幅的图片,一段再一段的文字,一个又一个的动画,甚至图文声像纷至沓来,一番狂轰滥炸,令学生目不暇接,学生也只能是被动地接受,不能体现其学习的主体性,教育教学的效果实在不敢恭维。所以,暂且称其为新式“满堂灌”。

(二).忽视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导作用,教师成了专职“放映员”,“解说员”或者“管理员”。

现在有种说法,如今做地理老师比过去容易得多:不需要劳神费力设计板图、板画和板书,书写差点儿没关系,反正可以不用板书;语言表达水平不高也没关系,反正上课只简单解说课件就好了;调动学生积极性、活跃课堂,那也容易,课件做得生动、丰富就行了。事实上,多媒体教学软件无论制作多么完美,也只是一种教学媒体,是教学的一种辅助手段而已,绝对不能取代教师的主导作用。屏幕上的文字和画面是帮助学生加深理解的一种手段,其所想表达的意图和思想仍需通过一定的方式如教师的讲授、适当的双边活动来传达给学生,学生仍然要遵循一定的思路来思考问题,完成学习任务。然而实际教学中不难发现,许多教师把所有的知识点、每一个活动甚至包括教师必要的知识讲解,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显示出来,课堂中教师很多时候仅仅充当放映员、解说员的角色。于是屏幕成了课堂的主宰,老师反而处于次要地位,被课件牵着走;一些利用网络教学的,为了体现自己反传统,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探究式学习,老师则整节课满堂转,充当一个网络管理员的角色,而学生似乎对屏幕上的色彩、画面、文字的出现与伴随的音乐更感兴趣,教师的主导作用变成了媒体的主导作用,学生为主体往往变成了自由散漫,无所事事,因为很多学生根本不知道如何学习,又缺乏相应地理知识的积累,无从讨论与探究,这显然是本末倒置。结果,往往是课堂上学生情绪激昂,轻松愉快,下了课大脑中要么一片空白,要么是一锅粥,杂乱无章的大量信息堆积,很快就仅剩一些残缺的记忆碎片,尚不妄谈能力的提高,连必要的知识积累都没有获得,仅仅应付考试都困难!

(三).课件的运用要适当。

课件要有适用性,应当是课件内容和教材内容的有机融合,而不是生硬地掺和,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能为了用课件而用课件,盲目地随大流。在使用方法和技巧上,适时和适度地穿插课件于课堂教学中,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定能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因此课件不在多,更不能滥,不必节节用课件,而是要精,要巧,要美,要恰到好处。

总而言之,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多媒体课件正快步走进现代化的教学过程中,对于这一新生事物,我们不能盲目接受,也不能一味排斥,而应根据教学的实际需要,合理地把多媒体课件引入到教学过程中,解决教学的重难点,发挥传统教学的优越性;在实践中将现代信息技术与中学化学教学恰如其分地整合,努力挖掘所有教学技术手段的使用价值,积极促进各种技术手段之间的协同互补,从而促进教学技术体系整体协调发展。现代教育技术对提高地理教学效益的作用是非常明显的,但我们在运用现代教育技术的同时决不能全盘否认传统的东西,因为不同的教学媒体有不同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一种媒体是万能的,我们要充分发挥不同媒体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新民;董文军; 张沁文.高校信息化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原则与方式.《教育与职业》2007.09

第7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近些年来,我国纤维艺术界开始了与国际接轨的进程,学习其他国家关于纤维艺术发展的先进经验并交流优秀纤维艺术理念、作品,诸如"从洛桑到北京——国际现代纤维艺术展”之类会展的举办,不仅让业内增加了对纤维艺术的理解,同时认识到现阶段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不足之处。我国纤维艺术教育起步较晚,作为一门独立学科毕竟只有区区20年的历史,且专业设置上广泛集中于艺术类院校,普及程度不高,无论是课程设置还是教学方式上,都呈现大同小异、缺乏创新的特点,未能针对学校特色和学生个性深入探索纤维艺术教育,纤维艺术所表现的勃勃生机与我国纤维艺术教育的死板形成了鲜明对比。因此,在全面提升素质教育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纤维艺术教育必须认清现状,理解矛盾所在,从而做出相应的改革以迎接新时代的考验。

一、全面素质教育背景下推行纤维艺术教育的必要性

(一)纤维艺术与素质教育的契合之处

纤维艺术按照教科书上的定义即为利用各种材料,以编织、环结、缠绕以及缝缀等工艺手段,塑造的一种空间造型艺术形式,这里的材料指的是自然材料和人工合成材料两种。事实证明,当代大学生更加强调的是综合素质的提高,一专多能才是适合时展需要的人才,针对这种情况,发展纤维艺术教育能够明显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材料简单易取,是纤维艺术教育区别于其他艺术教育形式的一个优势点,对比摄像、绘画、音乐、书法等实践活动,纤维艺术对材料的要求更低,染料、布料、针线等简单廉价的材料就可以满足纤维艺术实践所需,且印染、纺织、拼布等工艺过后使用的工具和材料可以多次利用,浪费更少,带来经济上的最大节省,"零投入”使高校普及纤维艺术教育成为可能。此外,纤维艺术的创作技法呈现多元、立体的特征,基本上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对参与者的基础要求也近乎于无,这就是为什么纤维艺术教育采取统一授课,极少出现学生跟不上节奏的原因。制作手法的便利、多样化,场地的随意化,使纤维艺术教学得以安排在普通教室,而不用大幅度设置专用教室,避免了形式主义与铺张浪费。具体的教学实践反映,在教师引导和初期所需时间较少的双重作用下,一般几节课时进度内,学生就可以完成一样作品,极大地增强了其对于纤维艺术的兴趣和自信程度。最后,纤维艺术的实用性才是纤维艺术得以生存的关键所在,家长普遍担心公共艺术类课程会影响学生的学习进度,大部分学生也存在艺术无用的偏见,致使纤维艺术课程开设初期遇到了极大的阻碍,很少有人愿意投身进去,某种程度上同样影响了教师的积极性。然而,纤维艺术终归是实用的,一方面学生通过课程实践可以获得属于自己汗水努力的工艺品,另一方面,就技能层次而言,纤维艺术教育中广泛包含刺绣、纺织、印染等生活工艺,学会了这些能够解决很多生活中将要遇到的困难,显著刺激了学生理解学习纤维艺术的积极性。

(二)纤维艺术教育有效推动了大学生“德、智、美”全方位发展

目前,素质教育已经受到了社会整体的认可,范围遍及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何有效推动全面素质教育成为摆在众多高校面前的一道难题。在这里,笔者认为,以纤维艺术教育为突破口,增加艺术实践,不失为一个好的办法。说起美育,理应是审美实践与艺术实践相结合,然而由于艺术教育的局限性,不少高校将其分割开来,或者重视艺术理论认知、轻艺术实践,或者重实践,忽视理论教学,无论哪种,对于艺术教育都是利大于弊的。因此,纤维艺术教育以其理论与实践充分结合的优势,加深了学生对艺术的认同感,拉近了两者间的距离,艺术延伸至实践,方能实现美育。

前文已经提到,纤维艺术是一门实用性极强的专业,创作过程中用到设计的要素很多,甚至需要物理、化学知识的配合,理论与技术的协调引发了美育逐渐转向智育,学生通过实践课,可能改变过往被动的学习方式,由消极模仿,进化为基于理解、举一反三的改进创造。与此同时,纤维艺术实践的进行,会使学生意识到浪费材料的不可取,尽管纤维艺术在这一方面已经做到最好,勤俭节约、环保绿色正式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所在。纤维艺术属于手工工艺的一种,在我国与民间工艺有着密切的联系,学习纤维艺术必然加深了他们对艺术的理解,更重要的是使他们意识到民族的荣耀与历史的辉煌,从而激发对国家的热爱和报效之心。

二、纤维艺术教育目前所处的尴尬境遇

纤维艺术教育既是素质教育的需要,同时也是认知历史、继承传统的理想路径,但是我国的纤维艺术教育毕竟起步较晚,缺乏规范科学的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明显影响了素质教育的进度,具体表现为:

(一)以壁挂为主的课程设置单一、乏味

现阶段的纤维艺术教育主要还是存在于艺术类院校,综合类大学的普及程度较低,这就形成了局限性,同时关于纤维艺术的课时安排略少,通常不超过60学时,而若想基本掌握纤维艺术的应用,每学期至少需要120学时来掌握纤维艺术的材料和审美表现。以壁挂为主的课程内容会使学生产生“纤维艺术即壁挂"的错误理解,其实不然,纤维艺术内容多样,综合材料也是教学范围。

现代纤维艺术涵盖极广,材料选用上除了传统棉麻布之外,还有化纤、金属和合成品的加入;技法发挥上除了编织之外,还有排列、肢解、重构等的补充;空间表现上除了以壁挂、壁毯为代表的平面形式之外,纤维雕塑、装饰也是研究的重点。因此,单纯的只教授学生关于壁挂的理论实践,限制了创新性思维的培养,以及引发对纤维艺术的片面认知,总体上不利于学生在创作过程中的无限想象,与现代纤维艺术教育的目的性也相差甚远。

(二)教学方式缺乏人性化

当下的纤维艺术课程大多是以教师讲解专业理论知识开头,在此基础上,通过示范制作,加深学生的理解,并要求学生在一定时间内完成实践,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毫无疑问是缺乏人性化的。大学生是活力的、个性的,强加限制只会减弱其兴趣,进而对之反感,教学方式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因材施教,在不影响进度的情况下,尽量做到差异化教学,增进学生与教师与纤维艺术的距离。而目前高校所做的恰恰相反,首先,教材更新缓慢,所能用的少且旧,学生鲜有机会随同教师一起外出采光、交流,这无疑是一种保守、落后的设计理念;此外,材料选用上缺乏创新,创作使用的是固定不变的几种,学生消极对待作业,懒于探究新材料的融入,种种都是教学方式不合理的弊端表现。

三、高校纤维艺术教育未来需要关注的几点

(一)加深对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教育的直接参与者不仅仅是学生,还有教师,因此教师和学生都有必要加深对子纤维艺术教育现实意义的理解,从而提高专业学习的积极性。纤维艺术的现实意义主要表现为动手实践能力的提升和创新思维的培养。说到底,纤维艺术是一门实践为主的学科,大量的练习意味着经验的积累、动手能力的增强与艺术的深层次认识,从劳动中,学生可以获取快乐、成就,从某些配合创作中也可以得到友情,纤维艺术同样是一门艺术,从实践中,区别于绘画、摄影,独属于手工艺的油然而生,并随着进度逐渐加强,纤维艺术教育给予了大学生认识全新世界的机会,创新思维同时得到培养。只有建立在理解纤维艺术教育的基础上,高校才能针对具体情况做出调整,制定合理的制度,来保障教育的落实,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二)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课程中的成分

传统手工编织技艺是现代纤维艺术的鼻祖,历史悠久,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而延伸。最早的手工编织可以追述到结绳计数,我国出土的各种陶瓷上的纹样、编织图案揭示了新石器时代人类就出现了编织技艺,及至盛唐,丝绸之路的贯通,标志着编织技艺达到了顶峰。而纤维艺术教育的主要内容——壁挂起源于欧洲,证明了编织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因此增加传统手工编织在纤维艺术课程中的占有率,是出于增强基础考虑,只有掌握了编织,才有能力进行下一步的学习。

(三)充分利用本地优势资源,建立实训基地或工作室

很多开设纤维艺术专业的高校,由于缺乏专项资金,所以实践场所存在很大的缺漏,这里,可以借助于当地优秀资源,既包括著名纤维产业厂家的合作,也有本地匠人的支持。如,教师可以通过学校关系主动联系厂家,带领学生进行必要的课外参观,并争取形成长期的合作关系,使学生能够进入操作。或者争取资金建立独立的实训基地和工作室,在本地匠人的支持下,教师加以引导,绝对有利于学生荣誉感和兴趣的提升。需要注意的是,平日里,工作室可以对外开放,这样资金周转和纤维艺术的推广都得到了改善。

(四)鼓励学生进行跳跃式地多元化创作

学生最珍贵的就是年轻的创新思维,纤维艺术在材料选择和技法应用上最为丰富,是需要兴趣和投入的课程。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减少按图索骥,学生利用充分的机会,通过天马行空、跳跃式的思维想象,描绘自己心中的艺术。对于纤维艺术教育而言,异想天开无需打压,但是一定要基于对纤维材料属性的理解,不同的材料有着不同的文化内涵,创作过程中材料不仅是材料,更是体现你对于环境空间的看法。

四、结语

第8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 高校教学管理 方法

现代社会的高速发展,在新型的教育技术为人们带去便捷的同时,它也为传统的教育管理带去了一定的挑战,在传统的教育模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冲突之时,我们必须要勇敢迎接挑战,大胆改革,使得现代教育技术能够更好地为各高校带去切实效益,更好地为各高校管理在实际工作中服务。

1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效教学管理运用中的现状

我国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仍处于初级阶段,虽然随着科技的进步,现代教育技术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但是各高校在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仍然存在着许多的不足,例如,许多的人思想较为传统,对于新科技、新技术的发展不能够较快地接受并适应,总是把传统的教育模式和现代教育技术相比较,认为现代教育技术太过散漫,或者是在过去的教育模式中,没有现在才发展起来的现代教育技术,人们也一样接受教育,并且效果也较为理想,就没有必要改变现有的教育模式去接受一些较为新奇的教育方式;再如,现在的教育中出现的一种较为常见的问题就是,对于传统的教育模式进行了改革,但是对于新引进的现代教育技术却也是知之甚少,不但在投入力度上有许多的不足,教学管理者所掌握的知识程度也参差不齐,所以形成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局面。

1.1改变教育观念

在我们现有的教育体制中,我们可以发现,许多的学校还是与时俱进的,不但购置了相关的教育设备,还开设了相关的计算机课程,并且在一些教育课堂上,也使用了相关的教育设备进行文化课程等的教学。但是,我们同时也发现,虽然学校里设有相关的机器设备,但是许多的高校仍旧是把它作为一种跟进时代的象征或者是作为一种辅助工具来使用。在许多可以用计算机代替的事情或者是相关职位的工作可以使用计算机来操作的,不少的高校仍旧采用传统的人工进行,这就造成了学校财力物力及人力上的资源浪费,使得高校存在着不少的繁冗工作,为高校的教育发展带去了一定的阻碍。这样相似的现象在不少的高校均有存在,这也可以折射出一个现象就是,传统的教学管理观念根深蒂固,对于人们的行为和思想有着不小的束缚力,虽然在形式上,相关的教育相关人员已经跟紧步伐,但是在实际的相关应用中,人们仍然受传统的管理模式影响,不能很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给教学管理带来一系列的有利影响。所以,为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教学管理中的有效影响力,必须要改变人们原有的思想和旧有教学管理理念,要进一步认识到现代教育技术对于教学管理活动的价值,并且要不断提升它在教育管理中的地位。

1.2积极开展多种现代教育技术在高校管理中的应用

当前,多数高校采取了完全学分制的现代教学管理模式,这一管理模式的采用,不但为同学们的教育发展提供了一个相对自主的学习空间,也使得教学管理模式变得更加的信息化与批量化,在教学管理模式上更加的清晰明了,但是与此同时,带来的则是信息量过大的问题。所以我们必须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改变教学管理手段来适应现有的教学模式。在高校中,教学管理空间多借助于多媒体工具及平台,而教学管理工作则是从教务到学生之间都可以展开,计算机网络作为连接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一种媒介,它不但是人传递信息的工具,更是作为一种反馈学校教育结果和学生学习结果的一个平台。所以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我们要充分应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我们的高校教学管理服务。针对高校中,大多数的技术人员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校方应该加强对于相关方面人才的培养,多让相关专业人员参加一些有关的技术研讨会,或者是进行公费培训,更甚者是聘请一些相关专业知识较高的技术人才来增强本校的技术水平。在平时的教学中,也要不断地进行测评活动,对相关的管理活动进行分析,反思及总结,在发现问题中获得进步。

2总结

第9篇:高校在线教育范文

【关键词】 现代教育技术 高中数学 学生 教学 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广泛应用,无疑给教育带来新的活力和巨大的冲击力,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于教学是基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础上。这理论应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就是数学知识不能从一个人迁移到另一个人身上,一个人的数学知识必须基于个人对经验的操作、交流,通过反省来主动建构,这就是建构主义的数学学习观。它对指导数学教学有着重要的意义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在辅助学生认知的功能要胜过以往的任何技术手段。但它仅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工具。教学活动过程的核心,是师生之间的情感互动交流过程,这个过程信息技术教育是无法取代的。在师生互动的教与学过程中,信息技术已经成为产生数学问题、促进学生思维扩散的路标。不过,我们不能盲目的使用信息技术,用它来取代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所以,客观合理的将多媒体信息技术用于数学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多媒体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整合方法,这是每一位数学老师应该思考的。

一、现代教育技术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学生的主动参与是高效率课堂教学的关键。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必须要学习动机明确。因此,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首先要解决的问题。

现代教育技术具有“声光色”等多媒体集于一身的优点,可以理由现代教育技术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教师可在课堂上结合中学数学教学的任务,用PPT演示文稿把定理、公式与数学家逸事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讲清楚公式定理和这些数学家的关系。这样做可以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有助于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还可以激发学生正确的学习动机,培养其坚强的意志品质。

二、现代教育技术可以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现代学习理论认为,学生学习到新知识的过程,都是主动参与的过程,在所以的认知环节中,包括观察、感知、分析、综合、比较和判断都是其智力积极参与的结果。因此,要使教学卓有成效,就必须引导各层次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

过去,由于对教师的主导作用在理解上有误区,渐渐演变成“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成了“主讲者”,而学生成了接受灌输的被动群体。现代教育技术进人教学领域后,教师要从“主讲者”转变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指导者和合作者。教学媒体要由作为教师的讲解工具转变成为学生的认识工具。学生要从接受灌输的被动地位,转变为有机会参与教学、参与操作、发现知识、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主动地位。教师要把“以教为主”转变为“以学为主”。学生要把“以被动的学习为主”转变为“以主动的学习的为主”,把“要我学”转变成“我要学”。

三、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有利于突破难点,强化重点

现代教育技术表现内容的方式是不受时空限制,不论古今的,大的小的,实的虚的等信息都可以及时显示出来,从而能生动地向学生提供感性材料,或者将抽象的东西用生动的图像显示出来,这对学生接受新知识或攻克某些疑难问题非常重要,因为学生的学习是建立在经验、感性和理解水平基础上的。这种有利的传统手段是不易或无法做到的。抽象是数学学科固有特点也是难以学好的关键点。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实现抽象数学的“具体化”。多媒体信息技术在解决数学的抽象性难题上有着突出作用。多媒体技术集文字、声音、动画、图像、图形于一体,图形清晰,动态感强,有极佳的逼真效果,它能把极为抽象的数学理论进行形象化的演示,使学生在直观的状态下简洁透彻的理解理论。

四、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教学增长

现代媒体丰富多彩的教学环境,新颖活泼的教学方式,从一定程度上讲,现代教育技术改变了传统的“填鸭式”、“满堂灌”的教学方式,给学生更大的思维空间,将单纯的知识熟记、知识再现的教学方式转换为理解型的思维教学,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了学生和教师的交流。同时,利用计算机网络配合多媒体教学,还可以实现学生网上学习,教师网上指导答疑,相互交流,做到教学相长。

五、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能拓展课外知识,培养自学能力

网络化教学是教育技术在教学中应用的一个表现形式,建立教学网站便利学生自主学习。建设这类网点,最大的学习意义在于可以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学习,而不必因为当堂没有学好而耽误以下内容的学习,也没必要非得要老师挤出宝贵时间来专门为个别学生补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