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管理优势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科学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有很多日新月异的高新技术运用到公路工程施工管理当中,电子信息化是工程管理中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现就从公路工程管理中计量支付信息管理的角度简要地阐述电子信息化在工程管理中的必要性、实用性和科学性。
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规范工程进度、质量和费用,更加合理地利用社会资源;工程信息管理的目的在于及时为工程管理反映真实有效的控制信息,为工程管理提供真实有效的理论依据,总结工程经验。
从一个公路工程项目的前期调研、可行性研究、工程立项、勘察设计、施工到竣工,期间各种数据、信息、文件资料的采集、传输和整理是一项非常庞大的工作量。目前在高速公路建设过程中,存在数据、文件的收集、处理、查询方面的不规范,不及时;工程信息来源不广泛、数据结构简单,工程经验总结性差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通病。各种工程管理目标是建立在全面具体施工中只能做目标性控制;设计与施工经验总结渠道不尽相同,结构设计一直沿用保守设计,工程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从小的方面来讲,为了寻找一个数据或文件,在左右询问、翻箱倒柜之后还达不到目的是常有的事;工程计量中因为数据来源单一,数据处理工作量大,重复计量、超出了设计数量而得不到及时的发现和纠正;工程变更管理混乱,相同的变更理由和变更条件在不同的施工单位有不同处理方式;工程施工技术参差不齐,相同的技术条件相同的施工工艺生产出来的工程产品差别很大,先进的施工工艺和材料不能在施工中同时大面积推广和应用;工程竣工时面对大规模工程所产生的大量的各类数据,单靠几个人来随时完成、分析、汇总和计算的工作本来就是不现实的,对大量的文件进行清理复查不仅会增加工作量,人为因素的存在也使工程数据不能建立在合理真实的基础之上,造成工程经验数据根本上的失真,在使用工程数据时造成管理上的被动;工程完工后质量已经合格,却因为资料整理不合格不能按时通过竣工验收。所以信息管理已经影响到工程质量、费用、进度(工期)管理的各个方面,信息管理的改革迫在眉睫。
分析高等级公路信息数据结构,可发现大量的信息是建立在相同数据库上的,不同的参建的人员对数据有不同的要求。建立在有纸办公的基础上的相同数据的查询、整理和使用不仅会造成的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浪费,还在管理中出现数据的更新不能及时反映到施工当中去。如公路工程中的计量支付,一些数据的主要来源是工程计量中对工程进度、质量、费用的数据“描述”,还随时取算各种工程量数据书录指标,是工程信息管理的集中体现,计量数据的积累和还是工程信息管理的保证。计量时对照合同和工期,完成它对工程投资、进度的宏观调控功能。但目前人为的讲计量过程效率太低,数据缓慢,工程进度控制只能停留在宏观层次上,甚至只是为了达到支付的目的,同时人工计量中监理、业主方没有一套完善的“动态造价”来配合,建立起数字上宏观调控的体系。当然,关于工作效率和管理手段的其他三个重要方面:文件、质量管理和通讯联络,相对来讲也亟待改善的薄弱环节。解决目前管理现状的有效手段就是建立公路工程现代化计算机管理。
相关热搜:旅游管理 旅游管理专业
中国旅游教育伴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成长,为行业培养并输送了大量的专业人才,为旅游业提供了可观的智力支持和人力资源保障。但同时,我国旅游行业专业人才的培养在新形式下也暴露出了很多问题,如数量布局和规模布局不尽合理,人才的特质与市场的需求契合度不高,旅游教育体系尚待完善,旅游学科的建设尚未完成等。本文从创新旅游人才培养模式入手,通过对国内外近年来旅游人才培养模式 的梳理,提出基于CDI0工程教育理念的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并以此为切人点提出该模式的研究思路。
对于上述问题,中国旅游教育工作者们几乎都有同感,很多高校也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其中北京第二外国语大学旅游管理学院、天津商学院旅游管理专业、上海师范大学旅游管理学院、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复旦大学人文学院旅游系,在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学组织、课程建设、教学改革、招生、学生实习和就业、校企合作、实验室配置等方面进行了一些教学改革,并系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一、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背景
2013年2月2日国务院下发的《国民旅游休闲纲要(2013—2020年)》,第二部分,第七项((七)完善国民旅游休闲公共服务)中指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高旅游休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质量,加快旅游休闲各类紧缺人才培养。
各省市自治区早在十一五期间开始思考该课题,以湖北省为例,2009年6月,湖北省委、省政府召开全省旅游发展大会,并下发了《关于加快培育旅游支柱产业推进旅游经济强省的决定》,湖北旅游业被推进到了新的历史发展阶段,随后编制的《湖北省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鄂政发〔2011〕38号)®第九章指出加强旅游人才队伍建设,有效整合和利用全省旅游教育资源,鼓励支持旅游院系学科发展,培养各类旅游人才。依托中国旅游研究院武汉分院,加强旅游基础理论和应用课题研究。
二、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的理论基础
随着中国旅游业的规范化发展,行业对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社会对旅游人才素质的要求已经发生了转变。主要有以下几个趋势:一是低技能型人才被高技能型人才替代;二是单一技能型人才被复合型人才替代,应该培养学生既懂得旅游经营管理知识又理解旅游政策法规,并熟练运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发高附加值的旅游产品;三是学院书卷型人才被开放实践型人才替代。
近年来回归工程和实践,培养高素质、工程科技人才受到世界范围的高度重视。以美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尤其重视提升国家的全球竞争力,开始大力推行人才战略,其在工程教育改革上的尝试与成果非常值得借鉴。20仍年,麻省理工学院和瑞典皇家工学院等四所大学经过四年的探索研究,创立了CDI0工程教育理念,即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通过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的方式学习工程,实现课程教学与实际应用之间的有机联系。
2008年,中国工程院在《工程科技人才培养研究》总报告中,提出工程科技人才就是具备技术创新能力的工程科技人才。中国工程院潘云鹤院士将其归纳为5类:(1)理论+技术实践,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科技人才;(2)在理论基础上发展新技术,研究成果是发表成果,是工程科学方面的人才;(3)理论+技术实践+新技术在本专业的应用,进行技术的交叉创新的人才;(4)理论+技术实践+创新设计,开发新产品的人才;(5)理论+技术实践+创业与市场能力,工程管理与经营、有经验的工程师。报告认为,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创新性工程科技人才必须在知识(K)、能力(A)、素质(Q)和精神(S)四个层面作全面的努力。在此基础上,形成了适应我国国情与工程教育特点的工程科技人才素质框架。
如前所述,现代旅游业发展急需的不是低技能型人才,而是需要具备基本旅游专业素质,能够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旅游产品并推广实施的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高层次、高素质的旅游管理科技人才,离不开实践教学环节,如何加强旅游管理教育与企业实践的真正结合,是提高旅游教育质量的关键。有针对性地开展校企合作,安排学生从事旅游产业链中的实际项目,提供一个真实的实践平台,让学生在实际中运用校内各项目管理训练中所获得的经验和巳有知识,通过团队的力量来完成项目,使学生获得较完整的真实的实践经历,同时培养其自主学习能力、创新能力以及良好的职业意识。
三、创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研究对象
目前旅游教育所培养的人才已经不能适合社会和企业需要。而基于CDIO模式,并整合高校学科和行业资源,构建面向行业的既有知识创新能力,又有工程实践能力的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模式。这一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一)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
旅游工程科技人才具备如下特征: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具有把专业知识转化为实践的能力、发现并解决社会与旅游业实践中存在问题的能力、知识融通能力以及以实际问题为导向的学习能力;具有较强的社会成就与经济成就欲望,以为社会发展和旅游经济进步做出贡献为己任,积极为社会创造价值。
通过对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模式的国际比较研究表明,美国高校注重工程实践训练,丹麦的大学基于问题的项目式学习模式,而德国则采用“实践一理论一再实践一再理论”的“双元制”教学模式,英国通过在校内设立工业中心,帮助学生的工业训练及应用技术研发活动。日本的学校格外注重“机械工作”训练。以上各国的工程教育实践的共同点是,将工程项目训练与学校学习组成一个紧密的体系,满足企业与社会的需求,注重培养学生自学能力、专业知识运用与解决问题能力、项目管理能力、合作沟通技巧、团队及创新精神。这种教育模式与我国旅游工程科技人才的培养目标有着高度匹配性,是旅游管理工程师的能力和素质结构模型研究的基础。
(二)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
工程师的类型和层次划分,工程师可以按照产品周期过程不同可以分为创意工程师、设计工程师、实施工程师和运营工程师;按照行业划分,可分为旅游创意工程师、旅游产品设计工程师、旅游产品咨询师、旅游服务工程师等。
CDIO模式具有一定的普适性,它既能培养精英化的高水平创新人才,也适用于大众化的工程教育专业。它采用了以成果为导向的设计理念,有清晰的培养方案设计和实施流程。该模式在我国工程教育的导人需要结合我国的社会和经济的国情,特提出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如图1)。旅游管理工程师应当面向我国的旅游行业来加以培养,为旅游产业升级和产品创新服务,旅游管理工程师的培养不仅要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更要在特定的行业背景下的真实工作环境当中从事构思、设计、实施和运营的相关工作实践,为今后成长为行业专家奠定坚实的基础。
采用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高等学校可以利用现有的学科和行业资源,搭建面向旅游行业的工程师成长的多学科融合交叉的工程实践平台,让学生在教育过程中就接触到真正的实践,直接体验产品的生命周期。学生利用理科、工科和相关人文社会科学的知识,分析工程对象即旅游行业产品的特点和相关信息,根据市场需求和现实条件,深人了解行业,创造更多实用、经济和可持续发展的旅游产品。该模式可以培养学生终身学习和不断创新的能力,使他们在毕业后能很快进入工作环境,成为合格的“学徒期”满的职员,并逐渐成长为旅游行业的工程科技专家。
(三)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构建
随着旅游行业信息化、科技化不断发展,旅游业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偏高,旅游活动的开发需要高技能的旅游专业人才,但是企业要求这类人才的必须具备很强的行业实践经验和行业知识的了解。基于旅游管理工程师的矩阵式CDIO培养模式,拟采用校企合作共同探索新型旅游管理工程师培养平台(如图2)。
通过校企合作,了解企业和社会潜在需求,并在大学生群体中广泛收集新鲜创意,培养大学生的市场洞察力,接下来组建跨学科的旅游产品开发团队,例如旅游管理专业联合电子商务专业与计算机专业,共同进行旅游信息管理软件的业务模块、旅游业务流程设计以及界面开发和代码设计,最后软件可以为全校大学生或者企业内训使用,优秀的产品可以帮助学生实现自主就业。
(四)岗前培训和旅游行业工程师认证机制
建立旅游行业工程师岗前培训和认证制度,可以更快帮助毕业生就业,同时也为企业节省培训成本,目前这个重要环节的缺失,是高校毕业生就业难的部分原因。研究在政府的监管下,高校、认证机构和旅游行业协会共同搭建岗前培训和工程师认证平台的方案。
(五)多学科的大工程实践平台构建
我国旅游高等教育发展的第三个阶段®19%-2005年,出现了以南开大学、浙江大学,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为代表的一批研究型院校,这些高校拥有多学科的学科基础实验室、专业实验室。以湖北民办高校汉口学院为例,其旅游管理专业除了使用计算机基础实验室、语音实验室外,还有专业的虚拟导游模拟实验室、企业运营实盘模拟实训室。但是这些实验室之间缺乏交叉与整合,利用现代信息和网络技术,将多学科实验室整合,将“实物”设备和“虚拟”设备结合,将旅游行业的工作流与旅游企业管理系统数据流相结合,将旅游电子商务与VR技术(虚拟现实技术)相结合,构建面向湖北旅游行业的工程实践平台,不仅有利于多学科的交叉融合,有利于旅游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产品,还可以为大学生创业和创新实践基地的提供有力的支撑。
同时汉口学院旅游管理专业还与8个湖北知名旅游企业签署了中长期专业实习基地的协议,可以有机地将旅游、经济、管理、艺术设计等学院多学科资源与本省行业资源进行整合,使学生的工程知识、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可以在这个接近真实的平台上发挥各自优势,不断创造新颖的产品和服务成果,进而为社会培养具有鲜明行业特色的旅游管理工程师。
四、结语
针对旅游人才的培养问题,国内外的专家学者们已从事了大量研究工作,对我们立足湖北省旅游行业具体情况,探索工程科技人才培养模式和实践平台有重大借鉴意义: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内容和特点;措施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随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建筑业的生产水平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就现代建筑工程的施工项目的整体来讲,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工程系统, 只有对建筑工程中的所有人、物、材料、机械以及施工技术等进行合理的管理,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才能使建筑业的生产水平有了较大的提高,进而推动建筑领域的发展。
1建筑工程管理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建筑工程管理的目的内容是研究如何在高质高效地实现项目目标的基础上,对项目进行有效的组织计划和协调控制等,从而使其更好地适应内外部环境。同时组织进行高效率的工作,使各生产要素之间优化组合并合理地配置,在确保生产均衡性的基础上,合理地应用现代化的管理技术及手段等来实现项目目标以及企业的综合效益。工程管理的主要目的是实现质量、进度及成本而进行的一项全方位、全过程的计划组织和控制协调,其对象是项目工程。由于项目具有一次性,因此工程管理需要应用系统工程的理念和方法来进行管理,因而具有科学性、全面性和程序性。
2 建筑工程管理实施原则
想要实行科学合理的建筑工程管理,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组织、协调、控制,工程管理实施过程中必须要遵循下列原则。分级管理,优势互补:在建筑工程管理执行过程中要按照施工管理责任划分管理内容做到分级管理,明确各部门的责任,建立健全项目管理责任制;各部门相互协调配合,全面实现安全、质量、工期、效益目标。整合资源,合理投入:目前建筑企业的规模随着经济的发展越来越庞大,但是生产要素严重不足,设备不足、人员缺乏、经验不丰富。要想进行良好的建筑工程管理就合理有效整合人力资源,加强专业化能力投入,达到技术先进适用、人员相互配合、效能最高、成本最低。防范风险,化解危机。在管理过程中必须增强危机意识,始终谨慎小心,建立风险预防和危机管理机制,确保不发生大问题。
3 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措施
3.1制定工程管理制度
制定详细完善的工程管理制度,为管理工作创造便利条件。遵循工程管理原则中的超前谋势,强化预防原则,对施工现场进行合理布置。首先,设计施工现场布置图,根据施工阶段不同对施工现场进行调整;安排施工设备、材料堆放地点,不允许出现乱堆乱放现象;施工现场道路要畅通无阻、整洁平坦;施工场地要平整做好排水设施;施工现场水、电线路妥当;在有要求时要在施工场地周围设置围墙;施工现场卫生及生活区卫生要有专门人员负责,保证清洁卫生;施工过程中要做好安全防护措施、防火防盗措施合理可靠;现场模板、钢材、配件分类堆放,做好防腐保护;木质材料要做好防雨防火措施。对于工程管理中的各个环节制定详细的规章制度,将管理责任落实到位,明确管理人员及施工人员的责任所在,并与考核制度挂钩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3.2加强工程质量管理
工程质量管理是以建筑合同质量为准则,保证建筑物的质量要求。因为人是建筑工程的主体,施工时首先要考虑人对建筑施工的影响,应加强他们的质量意识。其次考虑的是人的素质,若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建筑工程就有较强的质量规划、施工组织、管理目标、技术指导。工程质量取决于施工材料、施工工艺、机械设备及维护保养等几方面。为了提高工程质量,应重视新技术、新工艺的引进与应用。在符合技术要求的工艺流程和操作标准下,要建立严格的考核制度,不断地提高和改进施工技术和工艺水平,建立严格的质量体系和质量责任制。制定具体的质量保证计划,明确实施内容、方法和效果。在建筑施工中加强施工监督和质量检查,对其结果进行定量分析,转化为以后施工的质量标准和规则。
3.3加强进度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除了要保质、安全、经济之外,还要保证工程施工按时、有序完工,这就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加强进度管理,在全面考虑影响建筑工程施工的因素、充分明确工程量和施工工序之后,编制科学合理的工程进度计划,并选择适宜的施工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与新材料,在施工过程中,随时监控施工进度计划的实施情况,以便避免进度偏差,延误工期,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基于我国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存在问题的研究,工程管理人员还应该结合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突出“以人文为本”的管理理念,并将薪酬激励制度、岗位责任制、小组管理制度、能力培训制度等有机地融合到一起,以激发全体人员参与到施工管理工作中,为提高施工管理水平提供制度基础与人力基础。另外,工程管理人员在全程跟踪施工管理过程中,不能仅以一种管理模式或者管理手段进行,应该在创新管理观念的同时创新管理手段,灵活运用各种管理方法,以此来提高施工管理的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水平的有效提高。
3.4工程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在整个过程中,进行所有的管理,从投标到工程竣工验收的合同任务,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步骤都事先预测,认真的计算和监控。一个项目的成本包括很多方面,有现场成本,通过现场管理降低成本;机械和设备成本,通过提高效率,缩短周期,节省材料成本,通过控制材料的质的区别,差异等方式进行管理控制,劳动力成本方面,通过有效地使用劳动力,而不是搞人海战术,提高劳动生产率;提高产品质量,减少无效劳动,提高企业的凝聚力,调动积极性。还有运输成本,财务管理费用,安全生产费用。工期的项目,以满足要求实现的前提下,按照合同文件的要求,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在施工阶段充分发挥技术人员的主动性,寻求更经济,更可靠的方案,从而降低工程成本。
3.5工程项目安全管理
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是建筑工程中最为重要的一环。它贯穿于建筑生产的整个过程,只有各个部门实实在在的落实本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才能确保整个工程的安全。首先,由于在第一线施工的大多为农民工,由于农民工自我安全意识差,流动性大等特点,要对其进行安全教育,督促其在生产中严格遵守安全规范。其次,建筑工程的领导层要亲自抓安全生产,要把安全责任制落实到人,确保安全生产能够有效进行。再有,在施工前要做好准备工作,对施工现场的地貌,地形,地物进行勘察,及时发现可能造成安全隐患的因素,做好预防和宣传工作。
3.6加强各专业之间的相互配合,进行良好的沟通和协调
建筑工程管理人员要转变管理观念,对工程管理工作从思想上给予重视,认识到工程管理的重要性。在学科合理的管理模式下对整个项目建设进行管理,就要求管理者做好施工中的协调工作,使各部门各专业间相互配合有效的顺利的完成施工任务,避免不必要的人力物力消耗,节省施工时间保证施工质量。首先要进行技术协调也就是图纸会审,在会审图纸时一定要严密完整,将不同专业间交叉点作为重点,找出问题及时解决,这样保证了各专业施工分工不清,工序混乱,减少问题或是沟通不及时发生的施工质量问题。
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管理工作要贯穿与建筑工程建设的整个过程之中,其管理质量的优劣直接影响了建筑工程质量。所以,作为工程管理者必须做好管理计划,注重每一个阶段,实施细节管理,建立科学的管理方法,提高各部门互相协作的能力,有效的提高建筑工程管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林魏明.浅谈建筑工程管理的有效途径[J].广东建材,2011
关键词:施工组织设计 指导性文件 优化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 TU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规划性文件,是指导现场施工与技术管理的全面性的技术经济文件,是建筑施工实现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地进行的保证。同时在建设工程招投标阶段起着重要作用,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它提出工程施工中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安全控制、现场管理、各项生产要管理的目标及技术组织措施。它即解决施工技术问题,指导施工全过程,同时又要考虑到经济效果。科学合理的编制、实施与管理施工组织设计,是高质量、低成本、有秩序、高效率地完成建筑工程项目的有力保证措施。
当前的建筑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成为工程管理的核心,提高施工技术的质量成为了施工企业的重中之重。而施工组织设计具有战略部署和战术安排的双重作用,是提高建筑工程质量、降低成本、降低消耗、加强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对施工活动实行科学管理的重要手段,是保证工程顺利进行、确保工程质量、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工具。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及成本、信誉好坏均与组织与管理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加强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工作,以加强施工企业的科学管理意识,在生产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组织管理措施,在施工企业中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一、施工组织设计的作用
施工组织设计用来指导施工项目全过程各项活动的技术、经济和组织的综合性文件,是规划、指导建筑建筑工程投标、施工准备、施工工艺和施工全过程的指导性文件,是施工技术与施工项目管理有机结合的产物,是工程开工后施工活动能有序、高效、科学合理进行的有效保证。它体现了实现基本建设计划和设计的要求,提供了各阶段施工准备工作的内容,协调施工过程中各施工单位、各施工工种、各项资源之间的相互关系,具有组织、规划和指挥、协调、控制的作用。
通过施工组织设计,可以根据具体工程的特定条件,拟定施工方案,确定施工顺序、施工方法、技术组织措施,可以保证拟建工程按照预定的工期完成,可以在开工前了解到所需资源的数量及其使用的先后顺序,可以合理安排施工现场布置。因此施工组织设计应从施工全局出发,充分反映客观实际,符合国家或合同要求,统筹安排施工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合理的布置现场,确保文明施工,安全施工。
二、加强施工组织设计,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要结合工程对象的实际特点、施工条件和技术水平进行综合考虑,通过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优化,预期提高建筑工程质量。
1、重视现场勘察和准备工作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定要注重现场勘察,只有通过详细的现场勘察,全面了解工程所在地的周边环境条件、地上地下管线情况,现场水电供应情况,才能使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更符合工程实际情况,从而使施工组织设计将指导施工的作用完全发挥。
编制总体施工组织设计前应做好相关的详细调查,包括:核对设计文件,补充调查资料;通过计算工程量合理部署施工力量,并确定劳动力、机械、材料、构件等的需要量和供应方案;安排施工顺序,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确定每月或每季度工、料、机的需用量;确定施工方案,选择施工机具,进行施工平面布置,制定各项保证措施。
各项准备工作应该是充分调查现场后,经过在场人员讨论确实可行后才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工作,这样施工组织设计才具有实际意义并能有效指导施工。
2、通过工程概况描述,突出施工部署关键工序
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包含项目特点的描述,说明项目名称、性质、建设地点、项目规模、结构形式、专业设计概况以及建设期限、质量要求等。在项目的施工组织设计中应说明项目建设地点的气候及变化情况;施工区域的地形;相邻的地上、地下构筑物及地上地下管线的情况;施工现场供水、供电、供热等情况。这些情况在后期具体施工过程中可以起到预防、警示某些不可预见危险性因素的作用,将有可能出现的不安全因素进行事前消除。还应说明施工项目的建设、设计、监理等相关单位的情况;施工单位建筑材料、机械设备等供应配备情况,如果有分包单位还应说明分包单位的信誉和能力情况。所以施工组织设计在对工程概况进行介绍时必须抓住关键内容,在工程名称、施工地点、建设单位、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建筑用途、建筑面积、结构形式、建筑高度、设计概况、质量安全目标、环境目标、施工工期、场地特点等方面对项目进行全方位的了解。
3、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方案的内容
主要分部分项工程施工程序的设计也就是施工作业指导文件,她是施工方案的核心,是针对工程项目中包含的重要的、技术复杂的、或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施工的工程编制的方案,编制时要根据工程的特点,找出主要的项目内容,有针对性地选择施工方法,以解决关键问题。它包括施工的准备工作、机械配备、材料的质量要求、施工过程的质量保证参数和安全施工措施等。通过具体详细的操作流程及施工方法,直接对分部分项工程进行作业指导及技术参考,以及质量监督,其内容具体、详细,可操作性强,是工程施工的技术依据。
通过对各分项工程工序的指导和步骤的规划,实现了施工步骤的条理性和操作性,对保证质量、优化工期、提高经济效益发挥了折哦更要的作用,解决了各分项在时间上的先后和搭接问题,以达到保证质量、安全施工、充分合理地利用空间、争取时间的目的。
4、编制施工进度计划
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是施工组织设计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不仅关系到施工进度目标能否实现,它还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和成本。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树立和坚持一个最基本的工程管理原则,即在确保工程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工程的进度。
施工进度计划有两种形式:横道图及网络计划图。横道图即以横线表示施工进度。这种图绘图较简单,运用广泛,比较容易看懂计划编制的意图,但是没有经过严谨的进度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另一种是网络计划图,借助现代计算机技术绘制网络计划图,这种方式对工序的逻辑关系表达的较直观清楚。
通过编制施工进度计划,绘制总体计划网络图、横道图,对工程的施工顺序、各项目的持续时间及项目之间的搭接关系、工程的开竣工时间及总工期做出安排。
(1)通过优化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可以在工作中对施工质量、安全进行指导,并跟随进行质量及安全、文明等方面的监督检查,提高施工效率,加快施工进度。
(2)根据进度计划要求,可以编制季、月、旬施工进度计划,并在实施中对照检查,指导施工,完善管理,提高工程质量,促进工程进度。
(3)根据工程进度计划,制订劳动力、材料、机械设备、成品半成品购置计划、资金等各种资源保证措施,科学组织,均衡生产,确保计划任务按期完成。
施工进度计划在编制过程中要重点注意以下内容:①施工项目的划分是否合理、周全。②施工顺序是否合理。③工期是否满足合同工期的要求。④劳动力消耗是否均衡、主要工种工人是否连续施工。④主要机械、设备、材料等的利用是否均衡。
5、工程项目流水作业
在建筑工程施工领域中,有三种基本的操作方式,分别是依次作业、平行作业和流水作业。当出现工作面不能充分提供、或是建设项目工期紧张的情况时,流水施工就体现出它的优势的一面,它是建立在分工协作的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工作面和工作时间,提高劳动生产率,保证施工连续、均衡、有节奏的进行,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降低工程成本、缩短工期的效果。流水作业是组织项目施工最有效的科学方法之一,将拟建工程在平面上划分为若干作业段,在竖向上划分为若干个作业层,再给每个作业过程配以相应的专业队伍,并按照一定的作业顺序依次连续地投入到各作业段,完成各自的任务,从而保证拟建工程在时间上和空间上,有节奏、连续均衡地进行下去,直到全部完成作业任务。
通过对施工作业流程的设计和优化,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产品质量、降低劳动强度、降低成本、节约能耗、保护环境、保证安全生产等。
6、施工平面图
施工总平面图是拟建项目施工场地的总布置图,是指导现场施工部署的主要依据。它按照施工方案和施工进度的要求,对施工现场的道路交通、材料仓库、附属企业、临时房屋、临时水电管线等做出合理的规划布置,从而正确处理全工地施工期间所需各项设施和永久建筑、拟建工程之间的空间关系。
通过施工平面图的设计,(1)可以实现有序的、文明的施工,节约土地,减少临时设施费;(2)合理组织运输,减少运输费用,保证运输方便通畅。(3) 划分施工区域和场地,尽量减少专业工种和各工程之间的干扰。(4)可充分利用各种永久性建筑物、构筑物和原有设施为施工服务,降低临时设施的费用等。
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要注意:①施工平面图所表达内容应全面、完善,标注要准确;②固定式垂直运输设施位置布局合理;③现场运输道路的设计应合理,要充分考虑到人员和车辆的流线,同时要考虑是否满足消防的要求,是否方便堆卸材料,是否考虑了道路排水等等。④合理布置临时设施及水、电、气、热等的设置。
7、文明施工方案的编制
加强文明施工,认真搞好施工现场规划,是场内布置整齐、紧凑有序;认真考虑优化施工方法、施工工艺;保护周围环境不受污染,施工现场内的建筑垃圾、废水、废油、废弃包装物等应有确认的堆放点和处理措施;临时设施尽可能自成一体,以减少和外界的相互干扰。施工中优先考虑五牌一图、安全指示、交通指示、夜间安全指示等,合理组织施工运输流线和社会交通流量,确保既有路网交通基本不受施工影响。
总之,施工组织设计是项目管理的总体规划,随着建筑国际化进场的加快和不断细化的专业分工,以及建筑行业的竞争加剧,施工方想要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加强施工组织设计的监督和控制,确保项目的施工有序,依据最优方案进行施工,并在施工过程中不断优化。
关键词:施工管理;工程造价;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23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施工企业在项目施工前都要进行工程造价评估,评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定各施工阶段资金的使用情况,从而保证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这也就要求施工企业要建立和完善一整套的施工管理体系,因为施工管理水平直接影响着工程造价。就目前而言,我国的大型施工企业所具备的施工水平差别不大,然而想要在行业中始终处于领先地位,就需要分清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充分提升资金的利用率,将钱花在刀刃上,企业方能更好更快的发展。
一、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的定义
1、施工管理
施工管理可以简单的概括为工程在建设过程中所要进行的利益管理,这又称之为施工管理的狭义概念。狭义的施工管理主要分为三个目标:施工工程质量目标、施工进度目标以及施工预算目标。广义的施工管理可理解为建筑项目从施工准备阶段到施工竣工阶段,所有参与项目建设的员工通过项目的开展、规划等活动,使项目能够达到预设目标的管理行为。同时还可以理解为,为了达到施工的目标,对项目进行管理和规划行为的总和。广义上的施工管理主要包括:对项目的协调和组织、项目信息管理、项目成本管理、项目合同管理、项目质量管理以及项目安全管理等多个方面。
2、工程造价
工程造价即是施工项目从施工前的筹划阶段到整个工程竣工阶段所花费的全部费用。根据工程项目的性质来分,可以将工程造价分为:项目总造价、单项项目造价、施工单位工程造价三个方面。而根据工程资金使用在不同的工程部分这一特点,可以将工程造价分为税金、预备费、项目建设费用、采买设备费、项目设备安装费等等。
对于企业来讲,首要目标就是要追求利益的最大化。对于施工企业来讲,企业的首要目标就是要在保障安全、质量、工期的前提下,利用最少的投资谋取最大的经济利益。因此,施工企业应该全面的分析和评估施工项目各阶段的工程造价,使得有限的资金得到高效、合理的利用。
二、施工管理与工程造价之间的关联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管理和工程造价之间的关系是极为微妙的,两者既是相互制约的,又是相互影响的,是密不可分的,二者之间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工程造价与施工管理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施工管理的一个重要工作就是要将技术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顺利推进工程进度,而评价一个工程造价方案是否达到最优,有没有科学、合理的把技术和经济有机的结合起来便是一个重要的评判指标;所以两者之间具有共同的任务目标,在工程建设过程中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要想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就需要结合工程技术,分析工程造价的组成部分,科学的开展施工管理,并根据管理要求,合理、适当的修订工程造价。
2、工程造价的确定直接影响着施工管理的质量
工程造价方案的确定不单单是一个经济问题,还是一个影响项目建设进度的重要因素,只有在工程造价方案与实际工程造价相对一致时,工程建设方能平稳推进。通过经验论证,很多专家都认为对施工项目前期部分进行有效的监控,之后采取限额设计的方法可以有效地确定工程造价,只有在工程造价明确的、合理的资金到位的前提下,施工管理工作才能平稳、有效的推进。
3、施工管理可以有效控制工程造价
作为施工管理中最重要的管理环节――项目成本管理,直接影响着建设项目的盈亏点,所以控制各阶段的工程造价就显得尤为重要了。从施工管理的角度来说,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方案进行施工;严格核查支出费用;不断完善现有的投资方式和资金模式;提高工程造价部门员工的工作素养等可以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
三、施工管理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1、在施工设计环节控制工程造价
设计方案是工程的指导性文件,是工程得以顺利进行的保障。设计环节是进行工程造价控制的第一个环节,也是基础性环节。进行工程设计,要经过充分的考察和调研,综合分析比较各种施工方案,从中选出人力、物力、财力的最优组合。同时,要注重提高工程施工的技术水平,尽量降低工程中人力、物力的消耗,从而降低工程造价。在进行工程设计时,尤其要考虑机械设备的使用、施工方式的确定及施工现场地下水位情况,这些都是对工程造价产生影响的重要因素。
2、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
只有提高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减少能耗、物耗与失误损失才能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工程项目在开工前,要进行施工组织设计,其中就包括施工方案的选择。因此对比分析各种施工方案的技术和经济,选择合理的施工方案是有效控制工程造价的主要途径。如在基础施工阶段,土方机械的选型与配合、基坑支护方案、井点设置等都对工程造价产生较大的影响。同时还要落实技术组织措施,技术与经济相结合,以技术优势取得经济效益,从而达到控制工程造价的目的。
3、减少设计变更
在施工管理过程中,要尽可能少的对起始设计进行不断的变更,尤其是重大变更,要力图避免,防止因设计频繁变更而导致出现造价升高。例如:起始工程设计比较粗糙,使设计图纸与实际工程所用图纸不相符合;市场的供应材料与设计所要求的材料形状、规格、尺寸不符等情况。所以,在进行施工之前,要避免因设计变更而扩大施工规模、增加工程内容,在一般情况下都不建议进行设计变更,除非迫不得已,并且在不会影响到项目功能正常发挥的情况下才能进行设计变更;对设计变更后的施工管理,所涉及到的费用增减,应该经过建设单位、跟踪审计、设计单位、监理工程师和施工单位共同签字后生效。
4、严格签证管理
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实行签证管理,建立工程签证管理制度,明确相关部门、相关人员的分工与职权,真正确保签证质量,避免出现虚假签证。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签证的准确性,要强调工程签证的及时性和有效性,在每个工程段施工完毕后,要及时的进行签证,防止出现二次覆盖的情况;对签证的描述要客观、准确,在隐蔽签证时,要以图纸为依据,并在明显的位置上标注隐蔽部位、项目和工艺、质量完成的情况,且要写清楚时间、地点、事由等数据,不能笼统的进行签证,防止出现有变更却没有办理手续的现象。
5、严格执行招投标文件
在进行工程款支付时,应该根据投标报价和施工现场的进度综合来计算,并有效的进行工程造价控制,对于超出投标报价部分,要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出相关原因,并及时的与施工单位沟通协商,尽快的进行调整或修订控制目标,对工程造价实施动态的控制。
6、严格控制施工材料
控制施工材料的主要目的是节省资源与实现工程造价控制。施工企业需要从施工材料的采购、运输、存储、使用等过程合理进行控制,尽可能合理的使用施工材料,实现材料的最大利用化,真正实现材料的经济价值,尽量避免损耗。项目材料的采购需要严格遵守施工企业与业主签订的合同约定,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采用最经济合理的采购方案,有效的提高建设资金的利用率。
7、积极深入现场
在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要积极的深入现场,准确的掌握和收集相关的资料,并按照设计图纸对施工场地进行对照,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及时的掌握施工现场的动态,有利于根据变更设计相应的调整施工管理目标,为控制最终的工程造价奠定基础。
8、严格竣工验收,做好竣工结算
竣工验收是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的最后阶段,同时也是检查工程质量是否符合合同要求的重要环节。建设方按照国家相关验收标准对建筑工程进行全面且细致的质量验收。如发现存在质量不合格或不完善的地方,须及时责令施工方限期整改,直至达到要求为止,最大限度地减少工程竣工后所追加的建设费用。同时,作好竣工结算,按照合同规定的可调整价差对工程造价进行依法合规的调整,严格控制项目总造价。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国工程造价的控制仍处于一个相对落后的水平,它与我国不断发展的施工现状存在一定的脱节,造成了工程建设项目在一定程度上的停滞。作为工程造价从业人员,我们需要打好基本功,不断加强业务学习,促进我国工程建设的工程造价控制。
参考文献
[1]刘铁苗.改善工程造价管理策略的方法探讨[J].中华民居(下旬刊),2014,(07).
关键词: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存在问题
在我国的高速发展下,建筑行业也在高速的发展着,而在建筑工程中,工程的档案资料也是建筑工程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在建筑工程中的档案主要包含了政府审批资料、项目投资计划、施工数据、建筑设计、财物流动状况、工程目标等等,这些档案资料包含着工程中所有重要的信息,档案管理也是建筑工程管理的一部分,所以在档案资料的管理上要加强认识,采取有效措施。
一、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特点
在建筑工程中,档案必须具有真实可靠性,在档案的管理中可以分为几大类。
1、工程类文件
这些文件主要包含建筑施工中的产生的一切活动与项目,包括开工和竣工的报告、图纸设计,施工时使用水、电、设备等的施工文件,建筑管理的规划与细则、施工材料实验的报告与检验合格标准、工程验收记录、施工产生的事故记录和处理文件等等。
2、设计图
这些主要包含了建筑工程前期的设计与后期完成的竣工图纸,里面包含了结构设计、建筑外观设计、内部工程设计与其他特殊专业设计的设计图与竣工图。
3、综合文件资料
这类资料需要管理的内容比较杂多,档案主要有上级批准文件、政府部门审批文件这类审批文件,然后是建筑施工的设计,包含着建筑的规划与方案,其次是在工程中所有的企划书、协议书、合同等,之后还有工程的预算与财政支出情况等资料,最后就是在建筑工程最后具备的建筑质量检测与验收资料等。
二、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重要性
1、工程档案资料可以为工程信息的查询提供来源
如上文所述,工程中的资料种类繁多,工程管理人要对工程整体有一个控制就离不开这些资料的帮助,通过资料可以对整个工程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而在档案的管理中,就需要将资料进行一个合理整理与规范,可以让工程的负责人直观的对这些资料进行了解,科学的将资料进行分类,让负责人可以更方便的对需要的资料进行查询检验,帮助其更有效的管理工程。
2、工程资料档案可以为未来的工程施工起到参考与借鉴的作用
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可以为施工单位在下一项工程中提供参考作用,根据建筑实际使用状况,对建筑隐藏的缺点进行整改,这些都可以通过对档案资料的分析,吸取以往的经验,并且在施工中加以解决。
3、建筑工程档案资料存在的问题
(1)施工档案在工程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有效工具、重要依据、有力武器、必要条件和生动素材的一般作用。
(2)施工档案在工程管理中没有充分发挥出参考凭证的特殊作用。
(3)施工记录不够真实、准确、规范,以致归档后缺少了利用的价值。
(4)施工档案收集、整理、归档和移交过程不够流畅,缺乏时效性。
(5)对工程发生的会议纪要、签证资料不够重视,导致在决算审计时得不到有效利用。
三、加强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科学化管理
1、健全建筑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制度
建立健全的档案资料管理制度是有效管理档案的基础。建设单位在项目成立之初就应按照国家档案的相关管理规定,结合工程实际,制定出一套相应的工程档案管理规定。与此同时,要明确建设、施工、监理单位等各项负责人以及档案在形成中所需要承担的责任,规范工程档案的搜集与整理,保证建筑工程与档案管理同步进行。完整的资料可以给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提供保障性的重要依据。
2、保证建筑工程技术资料真实性、实用性
如今,国内大多数工程技术资料与工程并非同步进行,基本都是工程施工领先于技术资料整理,此类资料并不能真实反映出建筑工程施工的具体实况,丧失了工程档案资料的本身作用。因此,项目负责人应严格执行抽样调查制度,质监部门也应加强施工项目的检查,保质保量保同步。
3、严格把好竣工验收工程档案资料质量关,使竣工验收档案可以发挥出凭证作用
建筑工程在竣工验收时,工程档案资料的管理人员要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一同,依照建筑工程档案归档范围规范的要求,对工程施工建设过程中形成的资料档案进行全面审核、检查,及早查出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务必使工程竣工的材料做到完整、真实,工程档案的归档范围符合规定的要求,认真切实地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规定的相关条文,把好竣工验收关,竣工验收档案的移交也是整个工程的重要环节。在移交出合格的工程档案之后,由建设单位颁发出“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反之,不满足要求的则不发“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建设单位有权按合同拒绝尾款的支付,以此确保工程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系统性。
4、加强档案管理人员的培训
加强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人员的培训工作是保证工程档案质量的有效措施,档案管理人员需要高素质、高责任心的职业素养。不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认清工程档案资料管理的作用和意义,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专业技术知识和档案管理方法,灵活运用档案管理的新理念。与此同时,还要掌握相关法律法规以及与此相关部门的有关规定,通过高素质档案资料管理人员,严把工程档案质量关。此外,作为一名工程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的建筑工程专业的知识,所以在对档案资料管理人员培训的时候应加强建筑行业的基础知识学习,并对其进行考核。只有在日常工作中多思考、多协调、多交流,并用认真的态度去学习、去落实,才能将档案资料与工程施工同步起来,资料才能得以真实、实用。
5、实行奖惩激励机制
激励产生的效应远远要大于管理本身,工程项目的各单位、各部门都应重视工程档案资料的形成,充分调动各方对资料管理的积极性,落实工程资料档案管理的奖惩制度,并每周对档案进行例行抽样检查,将工作做到位、做到实的单位给予经济上的奖励。反之,则对其进行管理整顿,甚至处罚。
6、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进行档案信息的统计
如今是现代化进程飞速的高科技时代,计算机媒体在发展,数据的统计也随之越来越方便、快捷,所以我们要利用这个优势,多层次、多角度地开辟出建筑工程资料档案的信息资源。在搜集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目前建筑工程的需要,还要有大局观,预知观,要考虑到未来,也就是说竣工的验收或者下一个项目在建筑工程时的需要。此外,还要主动搜集档案资料:建设面积、项目名称、资金来源、设计图纸、设计来源、施工单位、合同工期、竣工日期、档案移交情况、质量监理、工程造价等等。设计合理的报表,为上级领导的决策提供重要的依据,也为建筑工程项目的质量和管理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关键词:风险管理;金融工程;市场秩序;效率
经济发展离不开金融,而金融的纵深发展则脱离不了对风险管理的重视。当前,金融工程利用数理技术以及计算机技术等前沿性理论分析在金融发展中出现的问题,对风险管理的方法以及技术提供了完备的方法论指导,同时金融工程将提供新型的金融手段与金融产品,在未来金融的发展中必然具备广阔的发展空间。
一、金融工程内涵及特征
金融工程将经济领域的概念与工程管理领域的概念结合在一起,在我国属于一门新兴的学科,而且伴随经济的发展,这门新兴的学科重要性更加凸显。在金融发展中,金融工程使金融的管理更趋完善,管理方式更加科学,管理效率不断提高。从金融工程的狭义角度来看,金融工程是指利用计算机技术以及金融理论和数学理论等知识开发金融产品,推动金融产品的发展。而更广义的角度将金融工程理解为对采用工程化处理的模式来对待金融问题,对金融产品的开发、设计、交易以及风险管理等各个方面全方位的把握。金融工程系统化囊括了金融领域中出现的问题以及处理方式。
当前。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表现出了创新的方法理念,并以最新的风险管理理论作为核心的理论。在风险管理中存在着以下特征。首先是金融工程的数理化特征。金融工程将数学、统计学以及计算机技术等知识应用在金融工程中,在专业性知识的支撑下,金融产品更加科学化,同时在风险管理中也呈现出定量化的特征。其次金融工程提高了对风险管理的技术程度,利用金融工程开展的项目,专业化程度更高。最后金融工程的工程化特征,金融工程的核心特征就是其工程化,也就是说采用无套利均衡分析,规避金融风险,提高市场套利几率。
二、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表现
在金融领域中存在的风险主要是指价格风险、投资风险以及风险。这些风险性因素的存在时刻的影响着资金总额在市场中的浮亏浮盈。金融工程的应用主要是为了减少这些风险性因素对金融市场所造成的破坏性影响。而其应用也主要从对这些风险的管理和控制中表现出来。
1.金融工程对价格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价格围绕价值上下波动这一价值铁律一直指挥着市场的行为,在市场接触到相关信息时就会形成价格的波动,而这种波动则会给市场主体带来资金安全收益的风险。金融工程对价格风险的管理与控制将主要是通过金融创新,通过提供价格风险管理工具以及衍生的金融商品所形成的金融工具创造经济价值,从而补偿因为市场波动带来的风险。金融工程对不同的价格风险提供了不同的管理和控制手段,从而保证对价格风险的有效规避。
2.金融工程对投资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投资风险是指投资者利用自己的闲散资金进行商业性的投资以实现在短期内获得相应收入,从而实现预期目标,但是在金融市场中的投资却时刻的受到风险性因素影响,投资者的资金很可能会受到亏损以致无法完成预期的目标。利用金融工程技术特别是其相关的衍生金融商品能够减少对投资风险的影响。在投资中可以利用多样化多元化的投资搭配模式对投资过程中的相关风险实现对冲,减少资金总量的流失。投资风险因投资的种类以及投资的时机而定,而金融工程中的相关数理分析将提供完备的技术分析体系以及思维方式,减少投资的盲目性,提高投资的针对性。
3.金融工程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风险主要集中在公司的金融风险管理中,在现代企业中企业的所有权以及管理权是分离的,企业的管理者并没有拥有企业的绝大部分股权,在企业的盈利计划上虽然也考虑到企业的发展,但是绝大多数时候是从自身利益出发,谋求公司经营目标的实现。然而在长期的管理中因为对市场的判断以及自身的能力与意愿等因素影响企业经济效益的实现,人不能给公司经营带来收益最大化,为此在公司的发展中就需要对风险进行控制和管理,公司管理人员拥有公司的股份,这样管理人员的利益和公司的经营效果绑在一起,为公司的发展提供保证。
4.金融工程对数量风险的管理和控制
数量风险主要是指在市场经济中因为信息的不充分、可替代产品的出现以及市场需求的浮动等元素造成了数量的过多或过少的现象,也就是说数量上的不确定性造成了对投资总额的盈利收入影响。当经济主体因为利好的信息大量的创造市场供给,在有限的市场需求情况下就会形成过量的投资,投资资本回收不到位,很可能会造成对自身经济情况的改变。数量风险看似是从一个较小的经济主体出现,但是会影响到整个行业的发展,最后将影响到整个经济秩序以及经济体系。
针对数量风险的控制与管理。金融工程提供了商品期权和宏观衍生金融产品等类型的金融产品。通过对这些新的产品的使用将分散交易过程中的数量风险。
三、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应用优势
金融工程应用在风险管理中实现了对风险的有效管理与控制,通过对资金的管理,规避了资金流失的风险。当然金融工程在管理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例如金融工程应用范围较窄,金融工程主要以价格风险以及投资风险为主,在其他的应用方面较为有限,这也是其应用的一个局限。但是尽管存在应用局限问题掩饰不了其在应用中的优势。
1.金融工程提高金融机构的经营效率
金融工程在运用的过程中采取较为专业性的知识,通过这些专业的技术分析能够判断存在的投资风险问题。金融机构在进行金融产品的设计以及交易的过程中需要掌握相关的知识以及信息,而金融工程将能够为金融机构形成科学合理的金融组织模式以及治理机构,同时金融工程也将为金融机构提供科学准确的分析手段与分析方法。金融工程将完善金融体系的风险配置功能,能够提高金融机构管理风险的科学技术水平,从而提高金融机构在金融市场中的效率。
2.金融工程改善金融市场环境
金融工程的一个主要特征就是对风险的管理和控制,在深受信息影响的金融市场,一旦出现不利的信息,价格就会随着价值大幅度波动,一旦在风险管理落后的情况下参与到金融市场中就会受到市场风险的冲击。金融工程进行风险管理主要是通过风险分散和风险转移两种方式,风险分散的方式强调弱化风险的危害程度,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实现投资,避免所有的投资资金都遇到风险。而风险转移是在风险即将到来或者是已经到来的时候将现有的投资资金转移安排到其他的投资项目中,规避在风险中存在的资金受损情况。
3.金融工程提高金融市场效率
金融工程在发展中能够向市场投放各种金融工具而这些金融工具为资金的流动提供媒介,在不同金融工具的相互组合中一方面为投资者提供了投资的机会,创造利润空间,另一方方面,这些不同的组合将有可能规避风险的效果,在市场经济中,投资者通过这些工具实现了资金的流转,同时也能够在金融市场中套利,对于投资者来说是皆大欢喜,而对于市场来说,市场活力被带动起来,市场更具商机。市场在金融创新的过程中能够实现效率的提高,投资者的选择空间放大,这些都潜在的为市场的快速发展创造条件。
4.金融工程有助于完善金融体系
金融工程在风险管理中的作用使得金融快速发展,同时也将促进金融发展经验的积累,有助于金融在发展中形成健全的金融体系,将金融的实践经验以及科学的方法论相结合,突出了金融发展的科学化特点。金融体系的完善离不开对金融风险的控制,而金融工程对风险管理中的作用将为金融体系做出重要的贡献,而且由于金融工程在发展中利用了前言性的金融知识以及数理信息技术知识,这些将为金融体系的发展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金融工程的运用将提高金融现代化水平。
金融工程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无论是在金融工具的提供上还是金融风险的控制方法上都具有优越性,它能够为金融体制的健康发展提供支持,为了规避我国在金融发展中的风险,有必要加大对金融工程的研究与运用。
参考文献:
[1]朴勋.金融工程与金融市场的关系研究[J].经营管理者,2014(02).
[2]刘岸林,孙仲杰.金融工程的发展及应用[J].时代金融,2013(36).
1党支部书记作为施工队HSE管理小组的重要负责人,除了要按照相关规定严格要求管理小组执行外,还要配合好对于施工队干部的HSE意识宣传,监督指导好施工队的各项工作,保证各项措施的实施。
2副施工队长在HSE管理小组中也负有重大责任。副施工队长的工作同施工队长一样,需要对施工队各项工作监督负责,同时还辅助施工队长带领、管理施工队。
3工会主席在施工队中主要负责施工队群众和员工的HSE意识的宣传工作,参与施工队的各种方案的讨论决定,保证各种宣传工作的有效进行。
4团支部书记在施工队中主要负责向共青团员宣传开展HSE工作,负责向青年员工宣传普及HSE知识,保证HSE工作能够在青年员工中有效执行。
5HSE监督员在施工队工作中主要负责对于各项方案的制定实施的监督工作,在施工队工作中起重大作用。
6班组长在施工队工作中主要起领导、监督以及管理作用。
7员工作为施工队工作中的主要劳动者,同时也是被管理者,是施工队HSE管理体系的中坚力量。10施工现场医生主要负责给员工提供医疗服务,在救助过程中需要严格按照HSE的相关要求进行,同时还要对钻施工队的卫生设施进行消毒。
二、财务管理体系
良好的财务预算管理在石油施工现场工作中起着重大的作用,只有严格的估计预算好所需要的费用才能保证好施工工作的有条不紊的进行。单位人力成本和机械设备有效利用率是石油施工现场其中最为重要的两个财务支出。成本的考虑需要时间和空间两个方面。每天所需的单位时间内的施工作业费是时间上讲的成本,而空间是指施工机械设备所消耗的成本。需要考虑好这两点,在石油施工现场的财务管理方面才会没有什么纰漏。
2.1安全管理体系
石油施工现场的人事管理是安全管理中首要考虑的因素。合理的人事安全管理可以使事情做到事半功倍。如果在工作时不能做到各司其事责任分明,对于各个人事把不好关,那么,由于石油施工现场的作业风险系数高这种特性,很有可能会出现危险事故和人员伤亡。其次,施工队长、副施工队长、工会主席、团支部书记及监督员等在石油施工现场及工作前也要做好安全意识的普及以及各种培训,使员工们能够在石油施工现场进行作业时注意安全,随时防范。
2.2风险管理体系
HSE风险管理体系是以科学化和系统化为核心的科学管理,中心思想主要是以预防为首要考虑对象的,所以各类数据的严谨性必须得到保证。做好各类HSE风险的识别管理工作可以未雨绸缪。首先关于石油施工现场的风险环境需要做出合理系统全面的调查分析,然后在得出相应的数据库系统前还要将各种风险数据整理出来,这样该HSE体系才能安全实施,并且该系统是具有实用性且操作性强的。
除了该风险数据管理系统的安全性和实用性外,还需要工作人员的全面配合,只有充分调动了工作人员的积极性,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运行,整个工作才能有序进行,整个系统才能更具现实性、动态性、系统性。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充分估计HSE的各种风险级别,实现分级管理,施工队管理小组、施工队长、副施工队长等各个管理人员分级预控、预警,各司其职,同时充分调动各员工的积极性,只有大家的热情调动起来,工作效率才能更高。为了提高员工们的工作积极性,需要各个管理人员深入浅出的对员工进行风险意识的培训,深入的在施工队员中进行HSE的宣传教育以及学习,加强他们对风险防范措施的了解,督促员工积极执行HSE工作,保证工作的顺利开展。
三、结语
关键词:档案;建筑工程;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作为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一部分,工程档案管理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工程的质量,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有序地管理好建筑工程档案既是工程本身的需要,也是档案部门的要求。
1.思想上要重视工程档案管理工作。工程建设中普遍存在着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不太重视的情况,到工程完工即将交工验收时,才开始应付整理,这给档案整理带来很大难度。其主要原因在于工程建设管理过程中,企业对建筑工程档案在思想上重视程度不够。由于资料整理琐碎,不产生经济效益,施工过程中现场又非常繁忙,施工人员绝大部分精力集中在工地,对资料整理一般都是被动应付。如果不认真进行督导检查,到最后内业很有可能一塌糊涂,更有甚者,大量的缺资料,所以内业资料应定期或不定期检查评比,引起各方面重视,避免大量的工作堆积。必要时可采取强制措施与计量支付挂钩,为搞好档案管理工作提供保证。有鉴于此,建筑企业管理部门、档案管理部门应该进一步加强对建筑行业的档案管理的法制教育工作。
2.建立健全档案打理制度是做好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基础。为了加强对工程建设各阶段档案资料的有序管理,保证归档资料及图纸的准确、齐全、规范,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初期(从工程立项开始)就应按照国家档案管理的有关规定,结合建筑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档案管理制度、措施。同时要明确建设单位、勘察设计单位、招投标机构、施工单位、监理单位等工程项目管理人员及档案人员在工程档案形成过程中各自所应承担的职责,规范档案资料的收集、整理,以保证工程自立项开始与档案跟踪管理同步。完整的先期文件很重要,在维护建设单位的合法权益方面有重要的依据、凭证作用。
3.严格把好竣工验收档案资料质量关,使工程竣工验收档案充分发挥其凭证作用。工程竣工验收时,建设单位档案管理人员要会同工程项目管理人员,按照建筑工程档案归档范围的要求,对工程建设中形成的全部文件进行全面的检查、审核,发现问题及时解决,补缺补漏,务必使得竣工材料做到真实、完备、及时,归档范围符合要求,认真贯彻执行《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和《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的有关条文,把好竣工验收关,把竣工档案的验收、移交作为整个工程验收的一个重要环节和内容,做到工程竣工验收与档案验收同步。移交合格工程档案的,由建设单位发给《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不按规定移交档案或移交的档案不符合要求的,不发给《建设工程档案合格证》,建设单位不结清尾款,以确保下程建设档案的完整、准确、系统。
4.加强对工程档案管理人员和有关技术人员进行培训的力度。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建筑业的不断发展,建筑档案管理工作的特点也有了新的变化,从而提高档案干部队伍的管理水平也更加重要。档案管理人员的业务索质包括服务意识、服务质量、服务水平。档案管理人员要增强服务意识,认清档案工作的意义和重要性。努力提高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要运用现代化的科学技术和设备,采用科学的管理方法,更好地服务于建筑工程档案管理工作。档案管理人员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变被动为主动,认真领会和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的内容及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在工作中灵活运用;要有较强的责任心,严把工程档案质量关。
5.加强施工管理,强化档案材料编制工作。按照标准编制工程档案材料,是施工单位最基本的业务条件。一个施工队不会编制工程内业材料,就不具备承包工程的资格。工程档案材料的质量,关键在于编制形成过程。施工单位应明确自己的责任,加强对施工技术人员编制档案材料的训练,不断提高编制工程档案材料的业务水平。开发公司要加强对施工的监督和管理,检查工程档案材料编制情况,按照标准形成档案材料,给后人留下宝贵的财富。
6.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多角度、多层次开发建筑工程档案信息资源,做好档案信息统计工作。大力推行对缩微档案、磁介质档案、电子文件档案在工程档案中运用。当前,美国、德国、荷兰对缩微、多媒体电子文件档案管理已趋于成熟,近几年在工程档案管理中采用C A D光盘技术。我们可以借鉴先进管理方法,采用先进技术,避免走弯路。由于目前光盘的刻录技术已相当普遍,国家又制定《CAD电子文件光盘存储、归档与档案管理要求》,使得工程建设档案管理中利用光盘塔或光盘库载体进行档案管理成为可能,也就成为项目档案管理的一个发展方向。近几年,上海水利投资建设公司也开始对照片档案、录像档案、纸质档案制成多媒体和进行光盘刻录,对档案管理网络化、信息化作了有益探索。
各部门还应有效利用计算机资源,建立本部门的档案检索系统。提高各部门(公司)的档案管理水平,提高各部门档案管理工作的协调工作能力,方便各部门(单位)对档案利用,藉以提高工作效率。按照档案的性质和类型,收集整理的部门的档案资料,内部文件、记录按照文件和记录的形成部门和类别进行分类与编号;对外来文件记录与公司的模板文件记录按照文件和记录的来源、性质不同分类,编号采用其自然形成(特定)的编号。(如工程资料管理系统规定了基建文件、监理文件、设计文件的分类方法和编号原则,公司不应再另行规定。公司经营管理手册规定的公司模板文件的编号也不得变更)。
7.及时做好传递和变更记录。在管理过程中,频繁传递和变更,容易使档案的完整性、有效性发生变化,各部门只有及时的对档案的增减变动及传递情况做出相关记录(如传递情况记录、变更情况记录、修改情况记录、作废情况记录等),才可能有效地了解档案的来龙去脉,防止其丢失、损毁、失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有效性,确保各部门获取及时,有效档案资料或信息。
总之,当前,我国的建筑市场面临严峻的挑战和激烈的竞争,管理体制必将渐进改革,建筑工程档案管理也会涌现新情况,同时也存有较大的发展机遇和空间。我们应以积极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经验的态度,充分发扬我们已有的优势,重视加强建筑工程档案人才的培养和激励机制的完善,不断总结建筑工程档案管理的经验,使建筑工程档案更好地为我们的经济建设和构建和谐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
[1]冯惠玲,张辑哲;《档案学概论》[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