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

第1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教学;多元文化;渗透

新课改对小学音乐的教学理念强调“积极弘扬民族音乐,理解融合多元文化”,具体教学中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三方面入手,促进小学音乐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和多元文化融合。小学音乐教育是学生正式接受音乐教育的开端,所以,对小学的音乐教育中,老师肩负着重要任务,如何在音乐教育中真正让学生感受到音乐的内涵,培养音乐的鉴赏能力、审美能力,并让学生了解音乐文化,促进自身综合素质全面发展就成了老师在教学中面临的重要难题。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多元文化的现状

(一)多元化的小学教学中往往重点偏离。音乐教学中的多元化渗透,重点是要通过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认知能力来加深他们对社会的体验,使他们能在学习中懂得尊重不同民族的音乐文化,并通过对不同文化的渗析来全面了解世界音乐中鲜明的文化特征。而现实中的小学音乐教学往往不注重对学生进行多元化的渗析,一般来说,普通的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根本没有落实到位,要么是注重对音乐本身技巧的培养,要么是只仅仅注重其他文化背景下的音乐进行简单赏析,没有做到中外音乐文化交融。

在教学中存在一个严重现象,就是,长期以来,由于学生对西方优秀音乐文化接触较少,所以就认为西方音乐是真正的高雅音乐,盲目的推崇,进而忽视对自己民族的学习。而这应该是一个相互协调、相互交融的状态,学生需要对二者都做到全面学习,来提高自身音乐水平。

(二)传统音乐教学模式根深蒂固。大多老师在从事小学音乐教学工作中往往固守原有的教学模式,忽略新课标要求的多元化渗析,并且其自身对于其他国家音乐文化了解也不多,所以很难在教学中做到文化渗析。部分老师在学习中逐渐掌握一些文化渗析的教学方式,但有的老师缺乏自主学习意识,不自主学习多元化世界下的音乐知识,导致旧的教学理念指导下运用旧的教学模式,这对于学生很好全面了解世界音乐文化,提升自身音乐素养起着阻碍作用。

(三)多元化渗析教学设施不完备。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化渗析的最终目的,是能够加深学生对世界音乐文化有全面的学习和认识。小学音乐多元化渗析是一门综合性质的课程,它包括对世界音乐文化的学习,以及相关乐器的弹奏。而我国目前小学音乐教学中只是简单地将世界音乐文化理论在课堂上讲授,并不能让学生实际操作演练,我国音乐教学中基础教学设施很不完备,没有专业音乐教室,没有配备相关乐器,师生队伍整体素质水平不是很高,所以在硬件基础设施和软件设施不完善的情况下导致多元化的丰富课堂难以形成,对于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的形成和发展也是有很大的阻碍作用。

(四)音乐文化渗析中出现“崇洋”现象。保护和弘扬自己本民族的音乐文化是每一个音乐教师的责任。在要求多元化音乐教育的今天应该在大力学习弘扬自己本民族音乐文化的基础之上,吸收学习世界优秀音乐文化,为自身的音乐素养提高不断努力。所以,在我国,部分音乐老师在音乐教学中往往忽视对传统中国优秀音乐的继承,单单只教授外国音乐文化内溶,这也是忽视音乐多元化渗析的理念要求

二、对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渗析教学模式的探索

(一)结合本民族特色,多元化为指导探索特色教学模式。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渗析中应结合自己本民族特色并以多元音乐文化为指导,探索适合自己的音乐教学模式。这个环节当中需要各个教学环节相互配合,其中包括,明确教学目的、注重教学内容的多元综合、组织有效实教学方法以及合理利用教学资源开展多元化教学模式。

(二)注重把握对基础教材的教学。首先注重对教材内容的教学,教材能够将音乐学习中的知识统一整合,而且相对的难易程度循循渐进,所以,要先把握对教材内容的学习。其次,明确教学目的。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带来教学目也是多样,音乐课程的教学目的,其实就是在音乐自身的基础学习上来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培养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创造能力,从而逐渐提高音乐素养,促进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

(三)注重对教学方式的选择。老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学习程度,选择多样的教学方式。以便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够适应其中的某种模式达到对音乐的深刻理解,老师在这个过程中是一个积极的引导者,学生是主体地位。老师要在教学合理运用教学资源创新教学课堂,为学生学习音乐创设多元化课堂,比如通过多媒体技术放映中外音乐文化的作品,加深学生对音乐的乐感。

(四)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老师是音乐教学中的主导者,其自身素质和思想领悟的的高低就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教学质量的高低。所以应该加强对音乐老师的素质进行拔高培训,端正他们的教学理念,促进他们对教学形式的转变以及教学方法的创新。对老师教学成果实行考核制度,实行竞争上岗机制,来保证教师队伍能够有能力承接教学任务。

(五)教育相关部门加大对音乐设施建设的投资。小学音乐多元化渗析教学模式不仅仅局限于对音乐知识的机械化学习,更主要的是对音乐本身的体验、领会来达到自身音乐鉴赏能力的提高,音乐文化的了解。所以在教学中,单凭借课本和老师口头教学是远远不能达到多元化渗析效果的,这就需要借助一定教学设备比如音乐器材、多媒体等进行实际演练,达到很好的身临其境感受效果。

结语:新课标理念下的关于小学音乐教学多元化渗析的教学模式能够很好的促进小学音乐的教学中真正做到和多元文化融合,对于全面提高学生音乐素养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但是就目前来看,这种教学模式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效果并不明显,这就需要在以后教学中不断改进教学模式,创新教学方法来不断完善多元化渗析的小学音乐教学,为我国音乐教育事业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第2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小学音乐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33-043-01

进入了新世纪之后,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交流也变得日益频繁,多元文化正是基于此产生,多元文化的概念也日渐的深入到人们生活与生产的各个领域之中,多元文化下的音乐教学强调和平、民族的理解,提升音乐文化与全球文化的融合。

《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强调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与审美能力,让学生可以喜欢音乐、懂得音乐、创造音乐,进而陶冶学生的情操,完善学生的人格,这与多元文化教育管理的理念是如出一辙的。在时代的发展之下,多元文化也呈现出不断的变化,那么小学音乐教学应该如何与多元文化进行结合呢?

一、筛选主题,凸显出小学生的心理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根据音乐教学的审美功能,学生的审美心理特征、身心发展规律以及已有生活经验构建出了不同的主题单元,不同的单元之中又使用相关的情节进行灌输,将鉴赏、感受、创造、表现与有关的文化进行有机融合,不同的单元既有一定的独立性,其间也有着密切的联系,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提前筛选好教材的主题,把握好各个单元之间的联系,这样才能够更好的教学。

例如,一年级音乐教材即可分为六个部分,分别为《音乐万花筒》、《我的家乡好》、《多彩的生意》、《快乐的小乐手》、《我们爱唱歌》、《各族童谣》,在每个部分中都有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各族童谣》为例,其中包括《板凳龙》、《溜溜歌》、《师公舞》、《阿西里西》、《我们来跳舞》、《比一比》、《赛歌会》,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将这几个内容进行有机的联系,利用多媒体播放一些关于民族的舞蹈和我国少数民族的风俗的文化,还可以播放一段关于少数民族的舞蹈,让学生进行模仿,这样不仅能够活跃音乐课堂的气氛,还能够潜移默化的融入文化教育。

二、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让学生体会到多元的文化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一切新生事物都有着浓厚的兴趣,但是,如果长期采用单一的教学方式是很难长期吸引学生注意力的,也难以达到优化教学效果的目的,考虑到这一点,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应该选择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鼓励学生共同参与进来,让学生可以受到多元文化的熏陶。

例如,在《卖报歌》的教学中,就可以使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体验式以及表演式相结合的方式,使用电子琴进行伴奏,淡化知识讲授,并提出一些趣味性的问题,如:“同学们,我们一起来看看,小朋友是怎样卖报的呢?”、“为什么会这么早呢?”......使用这种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进行讨论,此时,再穿插一些关于《卖报歌》时期的社会背景,鼓励学生从这种社会背景出发,分析当时的文化,再让学生结合节奏、音符、情感、歌词等元素深刻的理解作者的情感文化,在学生学会演唱之后,还可以让学生进行表演,通过表演让学生深刻的理会音乐的意义与内涵,在表演中培养学生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知识的基础上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形成一种奋发向上、热爱生活、精神振奋、积极进取的风貌,并养成通情达理、乐观豁达的行为习惯与健康心理,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还能够让学生接受到多元文化的感染。

三、精心研读教材,以教材为出发点渗透多元文化

小学音乐教材的内容十分的丰富,包括儿童歌曲、民族歌曲、流行音乐、影视歌曲、古典音乐等等,这涉及了各个民族的优秀音乐文化,其中包括说唱音乐、民族器乐、戏曲音乐、民歌等等,这些优秀的音乐,都能够让学生感受到各民族文化的熏陶,如《中国功夫》、《唱脸谱》、《茉莉花》、《京调》、《山连山来水连水》等等。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精心的研读教材,吃透教材,并以教材为出发点渗透多元文化的教育。

例如,为了学生理解外国文化,可以将日本儿歌《假如幸福的话你就拍拍手》、法国歌曲《动物狂欢节》、美国歌曲《多年以前》、波兰歌曲《洋娃娃和小熊跳舞》的教学进行有机的结合,为学生出一个多元化欣赏的平台,同时,还可以以此为基础,开展一系列的实践活动,将绘画、音乐、诗歌进行有机的结合,陶冶学生的情操,让学生感悟人生,提升学生对美学和音乐的感受与体验,提升学生创造、鉴赏和审美能力,扩展音乐文化,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

总而言之,小学音乐课堂教学是基础的教育,对培养学生的基础音乐素养有着重要的作用,与学生日后的音乐学习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文化教学能够帮助学生用积极、包容、尊重的态度来看到不同地域与不同文化背景之下的人与事,也能够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与个体差异选择科学、丰富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体验到丰富的文化。

参考文献:

[1] 张黎红.多元文化背景下的中小学民族音乐教学研究―问题与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12(06).

第3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我国教育部门制定的《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通过学习中国民族音乐,将会了解和热爱祖国的音乐文化,华夏民族音乐传播所产生的强大凝聚力,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学生通过学习世界上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将会拓宽他们的审美视野,认识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进对不同文化的理解尊重和热爱。目前,我国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大多数地区都不同程度地面向学生实施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只是由于国家没有对多元音乐教育的开展程度提出硬性规定,因此,各个地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设情况参差不齐。总体而言,经济发达的一线城市开设情况较好,在二、三线城市则开设不是很好。以内蒙古包头地区来说,市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设较好,而下辖的旗县中,音乐教育的普及情况都不是很好,因此,这些地区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展情况令人堪忧。笔者对包头市区的东河区公园小学、青山区一机三小、钢铁大街四小以及第二中学、二十四中学、二十九中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开展情况进行了为期一学年的跟踪考察,发现这一地区的中小学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目前存在以下问题。

一、教育重心依然受“欧洲中心论”思想的影响

我国的教育体制承袭前苏联的音乐教育模式,特别是在目前的高等音乐院校的实际教学中表现的尤为明显。中小学音乐教师都是在这样的高等音乐教育模式培养下走上工作岗位的,长期的耳濡目染使得这些教师在个人的音乐观中都是倾向于“欧洲古典音乐”的高雅,认为其他地区乃至我国的民族民间音乐都低俗或落后的。在这样的音乐观指导下,即使目前的中小学音乐教材中有很大比重的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内容,但是教师依然选择以自身较为熟悉的欧洲古典主义时期、浪漫主义时期的音乐作品为主要教学内容。有的教师甚至会将自身的狭隘音乐文化观强加给还没有成熟音乐审美能力的小学生和中学生,致使学生在音乐文化观的养成期就被先入为主地灌入了“欧洲中心论”的狭隘音乐文化思想,进而阻止学生形成“宽容、宽泛”的适合现代社会的多元音乐文化观。

在笔者跟踪走访的某些学校,学生对贝多芬、莫扎特、肖邦等这些西方音乐史中的经典作曲家都有着无限都崇敬之情,更有学生对于这些音乐大家的认识已经远远超出了音乐教材中所涵盖的内容。但是当问及非洲音乐和中国民族民间音乐相关内容的时候,大多数学生连教材中涉及的内容都不能说清楚,更有甚者,有的学生还表现出对这些音乐内容的不屑之情,这让笔者内心不由产生极大的担忧。在中小学阶段,学生尚且对不发达地区的音乐抱有这样的态度,怎么能让学生在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后能有一个理性的多元音乐文化观?除此以外,笔者还有更深层次的担忧:很多家长和老师认为多元音乐文化观能不能形成对于学生来说,没有太大的影响,因为在我国的教育体制中,音乐教育始终只是一种“点缀性”教育,即便是没有接受过良好的音乐教育的学生,依然不影响其步入社会后的职业规划和人生规划。笔者认为,国人大多没有真正认识到音乐教育的意义,更加不能领会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意义所在。其实,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对学生的最直接影响就是有利于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性格,有句俗话说“性格决定命运”,如果一个人的性格狭隘、偏执,那么这个人即便又再深厚的文化知识积淀,这个人也很难在专业上有大的成就,有的甚至由于性格的原因而在文化知识上学有所成后依然误入歧途,这样的学生在当今的社会中已不是一两个个案了。

二、课程教学内容中多元音乐文化知识比重较小

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可以说是一项音乐计划,是一个多民族音乐教育模式,涉及到音乐课程中一个广阔领域内音乐文化的教授。2001年,我国教育部正式颁布了《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成为新世纪教育事业发展的新起点、新希望。《课标》中多个部分涉及到了多元文化,如《音乐课程标准》中基本理念第九条,有关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内容指出:“理解多元文化,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赖于对不同民族文化的理解和尊重。在强调弘扬民族音乐的同时,还应以开阔的视野,学习、理解和尊重世界其他国家和民族的音乐文化。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以利于我们共享人类文明的一切优秀成果。”从以上《课标》内容不难看出,在中小学开设多元音乐文化教育其意义是巨大的,然而,据笔者了解,在实际的中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由于多种多样的原因,目前,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中小学音乐教育的课程教学内容里多元音乐文化知识的实际教学比重很低,很多时候教师都是一带而过地带领学生学习。

我国中小学的专职音乐教师大多都是“科班”出身,自身的高等音乐教育经历使其在审美形态上会自觉以西方音乐的艺术评价标准来规范自己。这就使得教师在备课阶段面对不同的教学内容时,先入为主地选择西洋“高雅”音乐艺术为教学内容的重心,而对于大纲上要求必须将的非欧洲以外的音乐品种则会以介绍性和浏览性讲解为主,教学内容的侧重不同,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对不同音乐文化的理解和认识,并制约其产生多元音乐文化的思维和音乐观。

三、对教学目的理解偏颇,以一概全地认识教学目标

对于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地和任务的理解,目前主要存在着以下几种片面地观点:一些人往往把教会学生掌握音乐教材上地知识技能看作是中小学音乐教育地目的和目标,认为中小学音乐教育主要是为高一级专业音乐学院输送专业后备人才,因而培养音乐特长生成为中小学音乐教育的主要目的;一些人则习惯把音乐教育看作是“饭后甜点”,是学校教育的一种点缀,是学校其他方面教育的附庸;还有一些人则喜欢把整个学校教育的终极目标简单移植成音乐教育的目标,特别是在目前大家都在谈论素质教育的时候,很多人更喜欢人为地、空洞地拔高音乐教育,这种片面理解主要是由于对中小学音乐教育本质特征认识不足所致,以上几种对音乐教育目的和教学目标的认识都不能全面地定位中小学音乐教育的本质。就中小学音乐教育中对于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来说,以上三种观点都难以正确把握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目的和目标,如果中小学音乐教育的目标定位在为高等院校输送专业后备人才的话,那对其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育仅能在学生的知识架构上对其丰富和完善,并不会对学生成为音乐特长生产生特别显性的效果;而过分地夸大音乐教育的意义实际上为中小学音乐教育设置了难以实现的目标,让教师在教学和学生在学习的时候不能以音乐本身的美为教学目的,还要额外地为其强加一些哲学或道德方面的东西,这些都违背了我们对中小学生实施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初衷。

《新课标》中指出:音乐课是人文学科的一个重要领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之一,更是基础教育阶段的一门必修课。从这个定位不难看出,中小学音乐教育并不是为了培养后备的音乐特长生,也不是为了做其他学科学习后的“饭后甜点”,它是以提高学生的综合人文素养为目的和目标的,综合人文素养在音乐方面的表现不仅仅是让学生会唱、会跳、会弹,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知道他唱的、跳的、弹的是什么,要让孩子在唱、跳、弹中感受到音乐的美,感受到承载不同音乐类型的不同民族的文化之美,学生在课堂上通过对多元音乐文化的感受和理解,在轻松的氛围中认识小至我国少数民族,大至世界其他民族优秀的音乐文化品种和不同特色的音乐文化传统,让学生尽可能多地感受不同音乐的美,使其在成长的过程中可以较为客观、理性地选择自己喜欢的多样化的音乐品种,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建立多元的音乐文化观,进而促进其形成宽容的为人处世态度。

四、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

自我国开始音乐教育体制形成至今,人们提到外国音乐都会不约而同地想到这里的“外国音乐”就是“欧洲音乐”,虽然在流行音乐在我国盛行之后,人们不仅仅是把外国音乐看待成欧洲古典音乐,还有的喜欢流行音乐的人会觉得欧洲的流行音乐也比较经典,但是只要一提及欧洲以外地区的音乐类型,人们都会不约而同地认为这些地区的音乐都是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所以对这些地区的音乐缺乏兴趣,有的人甚至认为这些又“土”、又“落后”,且难以入耳的音乐就是在世界上消失了也不足为奇。这正是因为长期以来,国人对多元音乐教育重视不够,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重视不足引起的。

笔者认为,有些艺术品个性极强,不可替代,不同的艺术作品对于不同的群众基础或者文化圈而存在,总是倾向于多元化的发展。音乐艺术价值的高低不是取决于民族性或国际性的强弱,而是取决于作品所达到的艺术成就的高低。那种认为只有世界性好或只有民族性好的观点,都否定了多元文化所取得的成就,著名的音乐理论家洛秦在《音乐与文化》艺术中指出:“抽象、普遍、理性的启蒙人并不存在于所有的文化和地理环境中:认识文化的人、社会的人、民族的人、观念的人、意识的人,而且他们是一个个独立的、具体的、不能复制的。人类的各种文化,社会和民族没有价值上的差别,只是观念、行为和由之产生的具体物品不同:音乐中体现了文化,文化中包含了音乐。”音乐文化包含了一种其他文化与艺术不可替代的形式,包含其他物质不可构建的思维基础。对音乐的民族性与世界性认识不足,就会导致某一个处于多数民族的某一个音乐品种以非常态的方式发展,而处于少数民族的音乐品种则会因为受众越来越少而不能以常态的方式继续传播与传承。

五、结语

我国的中小学音乐教育中都不同程度地融入了多元音乐文化教育的内容,但是各个地区的融入程度参差不齐,以包头市区的几所学校为例,已经淡化了之前教育中的“欧洲中心论”的观念,也适当地融入了内蒙古地区特有的民族音乐,但是以内蒙地区的民间音乐来说,仍然存在狭义的多元音乐文化分布不均的现状,这将是目前中小学音乐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需教育界同仁共同关注。

第4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音乐;多元文化;渗透;挖掘;传承

[中图分类号]G633.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712(2014)14-0071-02[作者简介]王栋栋(1981―),男,黑龙江齐齐哈尔人,本科,江苏省常州市武进清英外国语学校,小学一级。

小学音乐多元文化特征决定音乐教学的基本方向,深度挖掘音乐教材的多元文化元素,针对性开展多元文化教学活动,这不仅是音乐教学的需要,更是体现音乐文化传承的历史责任。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适时进行文化熏陶,让学生在学习音乐常识的同时,也能够培养其文化素质,提升学生的价值观审美观,并在音乐文化元素的大环境中,获得健康成长的能量。

一、音乐教材多元文化渗透

小学音乐教材多元文化特点表现非常明显,西方音乐早已抢先介入,民族音乐也正引起大家的关注。历史文化的厚重沉积,给我们创造了更多音乐多元文化认知的平台,通过这个平台实现多元文化教育教学,能为学生提供更多更好的精神食粮。

(一)音乐教材的地域色彩

小学音乐教材内容非常广泛,而且呈现出不同地域和国别的多元特征。如果按照地域来划分,可以分为西方音乐、东方音乐,而且每一个地域之内的音乐,都呈现出不同的文化现象。像西方音乐,不仅有特殊的演奏乐器,钢琴、长号、小提琴、打击乐器等,而且还带有明显的地域文化风情。像我们的民族音乐,地域性就更为明显,就拿民歌来说,《沂蒙山小调》是山东民歌,曲调优美,高亢明亮,表现的是山东军民质朴纯正的品质;而《茉莉花》是江苏民歌,让人感觉是那样柔美,代表江南水乡的温馨和妩媚。山东和江苏虽然是近邻,但由于文化特质不同,在音乐表现形式上和体现的内质上,都呈现巨大差异。这就是多元文化因素造成的,我们需要对这些多元文化因素进行深度挖掘。

(二)音乐教材的民族色彩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民族音乐占有相当比重,可见编著者已经意识到民族音乐被人为忽视的现象很严重,因此加大了教材中民族音乐部分的比重。五千年文化历史沉积,那是我们的民族之魂。在这些民族音乐中,每一部作品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每一个音符都是代表民族文化的重要标记。像《对花》是一首河北民歌,音律活泼,表达了人们对生活的珍惜,充满生活气息,具有特别浓重的民族色彩。像《牧童之歌》是一首新疆民歌,表现的是辽阔大草原上牧童的生活。这种特定的音乐场景,已经为我们呈现了新疆少数民族的文化元素。通过不同民族音乐中多元文化元素的对比,我们很清晰地看到,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音乐,也都有自己的文化。这些文化内质虽然有诸多个性,但是,文化因素依然是这个民族的精神支柱。认识到这一点,在学习民族音乐时,我们就多了一种理解。

二、音乐课堂多元文化展示

小学音乐课教学主要以听唱、学唱、欣赏为主,教师的教学重点多放在学唱上面,对音乐背景和相关文化元素的涉及并不是很多。特别是那些国外和少数民族地区的音乐作品,教师给予的文化引导就更少,这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音乐文化因子的教育作用。所以,加强音乐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着力点。

(一)西方音乐文化强力介入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西方音乐所占比重并不小,特别是一些世界名曲更是我们欣赏的重要内容。不仅如此,学生在音乐课之外,早就接触过很多西方音乐,也对相关的文化元素有一定的了解。像钢琴就是很多孩子第一次触及的音乐乐器之一,虽然这些孩子对西方文化知之甚少,但这些音乐的演绎早已在孩子心里留下较为深刻的烙印,如《蓝色多瑙河》《第一交响曲》等。这些音乐的背后都有很深远的文化因素。即使教师不对这些音乐作品做过多的内涵解读,很多学生对这些音乐作品也有不少感知。教师在班级中随便叫几个学生,让他们说说世界知名音乐家贝多芬、肖邦、巴赫、莫扎特等,他们会说出一大串外国著名音乐家的名字,但却说不出中国的冼星海、聂耳、贺绿汀、雷振邦等音乐家。这足以说明西方音乐的强大渗透力。

(二)民族传统文化开始复苏

我国民族音乐有深远的文化背景,其内涵自然也是博大精深。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对音乐本身进行领会和感知,还要对相关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要通过对文化内质的展示,让学生获得更多文化教育。像欣赏音乐作品《我的祖国》,这首歌曲是电影《上甘岭》的主题歌虽,然诞生于20世纪50年代,可是这首歌什么时候演唱都有现实意义,因为爱国是永恒的主题。这首歌旋律优美,对祖国大好河山给予了高度赞美。听到这首歌,我们眼前就会浮现祖国的名山大川,唱起这首歌,也会让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这就是音乐和音乐文化的魅力,给人带来无穷的激励和鼓舞。

三、教学效果多元文化传承

小学音乐教学不仅给学生带来一些乐理常识,也让学生从音乐文化感知中得到更多教益。不管是代表西方音乐的世界名曲,还是充满民族风味的民歌民谣,都是音乐文化的载体,通过音乐歌词演奏的形式,实现文化元素的传播和传承。

(一)中西合璧多元文化共生

在小学音乐教材中,中西音乐多元文化的碰撞,让这些不同国度、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文化因子实现了大集会。教师用不同教学手段,对这些音乐作品进行演绎。学生则通过教师的引导,对这些音乐和音乐文化进行感知和学习,在充分汲取音乐作品的文化营养之后,不仅丰富了学生的音乐细胞,增强了乐感,也使其接受了多元文化因子的洗礼。这对学生审美价值观的形成,对提升学生文化素养,都有重要的促进作用。像我们最熟悉的《祝你生日快乐》,这本来是美国歌曲,由一对姐妹创编的,现在已经成为英语中最流行的歌曲之一。不仅在中国被普遍传唱,在世界各地都是祝福生日的首选歌曲。这首歌的文化元素早已超出音乐的范畴,已经成为生日文化主题词。

(二)现代流行音乐经久不衰

提到音乐,现代流行歌曲自然是不能不提的内容。小学音乐也是这样,流行音乐是不容回避的一个音乐元素。虽然教材中没有多少流行音乐,但在现实生活中,流行音乐在人们生活中所占比重很大。很多小学生都是从学习流行歌曲开始接触音乐的。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我们对流行音乐也要持正视的态度,要从流行音乐的文化元素中获得更多积极的因子,并为音乐教学所用,让其成为重要教育素材。像《越长大越孤单》《我们都是好孩子》《最初的梦想》等流行歌曲,不仅有优美的旋律,很多歌词也能够让小学生看得懂。“越长大越孤单”虽然有些少年不识愁滋味的意思,但小学生心理认识与相应文化实现了接轨。音乐有魅力,音乐文化更有感召力,我们一样都不能错过,只有将这些积极因子进行整合,才能够获得更多教育契机。

小学音乐教学的多元文化教育,已经成为小学音乐教学的主导认识。在具体实施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对教材中的多元文化元素进行深度挖掘,还要通过课堂教学形式对多元文化进行全面展示,并在音乐文化教育中,给学生创设更多音乐文化渗透契机,实现多元文化因子的大融合,提升学生的审美观。

参考文献:

[1] 郭欣艳.分析多元文化音乐教学在小学音乐课堂中的影响[J].中国校外教育,2013(35).

第5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一、钢琴教学多样化的必要性

高校音乐教育的多元化教学体系要根据本校发展的特点,从实际出发,全方面多角度考虑,改革的过程中要突出本校在音乐方面的的特点,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和综合能力的提高,在创新和实践中不断总结经验,逐渐摆脱传统的教育模式。多样化的钢琴教学体系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应用能力,推动我国钢琴教学的发展。

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对于音乐人才的需求也越来越大,对人才的能力要求越来越严格,人们的需求也不断增加,我国缺少钢琴教师,很多学校招聘不到好的钢琴教师,因此,钢琴方面的课程是人才的培养的重要因素,钢琴作为高校音乐专业中的基础,对能力的培养有重要的作用。

但当下我国钢琴教学的实际来说,高校在钢琴教学方面还存在许多不足,在教学目标、内容,教学方法以及教学体制上等多个环节来看,仍是非常传统的、单一的教学模式,难以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也不能顺应我国音乐事业多元化的发展,所以不管是钢琴教育还是高等教学音乐事业的需要,都对这门课程的改革提出了要求,钢琴教学从单一到多元化的转变,从不重视到对钢琴教学的重视的改革,来推动社会的发展和音乐事业的进步。

二、多元化钢琴教学体系改革的内容

1、建立完整的课程体系

传统的钢琴教学只注重技术的培养,钢琴的弹奏技术是演奏的基础,但想要弹好钢琴仅仅具有精湛的技术是不行的,钢琴的教学应是理论、技术、实践三者的结合,理论是技术的技术,技术是理论的实践,实践则是提升技术的必要。教师在教学时也要从这三方面同时入手。

针对音乐教育的特殊性,音乐素质进而文化素质都是影响音乐教育的关键因素。钢琴是音乐学习的必经之路,对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些老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忽视了理论课程的学习,不能孤立的看待一门课程,各个课程之间都有渗透性,全面的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对专业的技能提升有一定的作用,有利于音乐理论课程的学习,能够提高钢琴专业的技能。在学生的钢琴弹奏中,有许多学生缺乏演奏的和声变化,这种情况是因为学生不能很好地分析作品的和声,不清楚调式、和弦等的变化为音乐带来听觉上的不同,因此缺乏演奏的和声感,因此在钢琴教学中只注重技巧的教授,缺乏理论课程的学习,忽视了作曲理论课程,教师在钢琴教学过程中教会学生准确、细致的分析音乐的理论课程,进一步加强学生对于音乐的理解,增加钢琴演奏的艺术魅力,在钢琴教学多元化的改革中要让音乐理论发挥作用,这样学生才能全方面、宽领域的发展。

2、培养艺术实践

教师对于学生的教授不能只停留在教的概念上。要注重学生艺术实践。俗话说的好“光说不练假把式”,钢琴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教师在教会学生弹奏时,要让学生多练习,能够做到登台演出时不会出现失误,面对突发状况时能够沉着应对,不会因为缺乏锻炼而出现错误。虽然一位好的钢琴演奏家是靠日后的登台,多实践,积累舞台经验而磨炼出来的,但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艺术实践依然很重要。只有经常锻炼,在实践中发现学生的不足,促进学生的发展,让钢琴学习做到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

3、丰富教学内容

钢琴是一门丰富多彩的艺术,钢琴丰富的艺术内涵决定了钢琴教学内容的多样,在教学时,不仅有练习曲、伴奏、四手联弹等演奏形式,还有很多演奏形式扩展了钢琴的艺术魅力。

在钢琴的教学中,独奏会让学生觉得枯燥乏味,长时间的独奏训练会使学生失去兴趣,为了提高学生的积极性,教师在加选时应选择一些可以进行连弹和合奏的音乐作品进行教学。乐曲选择时要活泼,节奏强这样能增加学生演奏的兴趣,让学生不在觉得钢琴学习是乏味的,同时还可以调动课堂的气氛。

在教学过程中合奏可以训练学生与他人的合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团体意识,也可以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的感受能力,在训练中学生在演奏好自己的部分的时候,还会顾及他人的演奏,这样才能使演奏的节奏一致,体现出乐曲的整体性与和谐性。在与合作的人之间进行不断地磨合,增加了学生与他人的合作能力,在精神世界上找到了知己,学生还可以了解个体在团队中的作用,不仅提高了学生的音乐素养,还推动了高校多样化的改革。

4、采用多样的教学方式

钢琴的传统教学方法是进行一对一的指导,这种面对面,一对一的教学方式充分尊重了学生的差异性,符合学生自身的发展,教师可以对学生进行细致的教学,帮助学生解决学习钢琴的困难,对学生弹奏中的问题进行详细的指导,但因为缺少钢琴教师,传统的教学模式不能顺应音乐发展的趋势,一对一的教学模式不能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阻碍了大面积普及钢琴教育的发展,教师要运用多样的教学方式进行教学,例如可以集体教学、分组教学,特色教学相结合,形成多样的钢琴教学模式。

集体教学符合现在高校学生多的现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增加讲课的内容,扩大知识的覆盖面,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在有限的时间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可以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取长补短,拓宽学生的音乐发展,增加知识量,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学生的上进心和求知欲,为高校钢琴教育的改革做好奠基。

5、选编适合教学的教材

多样化的钢琴教学改革应该选用适合钢琴教学的教材,教材应该具有师范性、实用性和艺术性相统一的特点。现在许多高校使用的教材没有统一,每个教师使用的教材都不同,因此教给学生的内容也有很大的差异,水平参差不齐,很多学生不能得到好的发展,对学生的音乐理解能力有重要的影响。在选编教材时,要符合多数学生的发展要求,让学生学到真正的东西,不能出现一学期只会弹一支曲子的现象,不能为了应付考试,要让学生学到真正有用的东西,能够激发学生对于钢琴的学习,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第6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教育;多元化

一、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优势分析

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发展,是建立在多元化教育理论的基础之上。这项教育理论的提出,也是兴起于上个世界的西方国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这项理论已经有了较为完整和科学体系。在我国,已经有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将这些理论引入到实际的教学工作中。音乐教育作为我国文化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多元化的音乐教育理念开始被重视和推广。

那么为什么要推行多元化的音乐教育,通过实际的调查研究,我们认为与传统的音乐教育模式相比,多元化的音乐教育有着独到的优势,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能够有效的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多元化教育的实现,其实是多种不同文化成果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在音乐教育中采用多元化的发展,虽然本身是立足于音乐教育,但是不可避免的会涉及到文化的交流。这种多元的文化可以是以国籍或民族为区别的文化,也可以是以艺术类型为区别的文化。无论是哪一种形式,都会丰富学生的文化内涵,让学生了解到除了本国的音乐文化以外的东西,开拓学生的视野,这对学生今后的发展是十分有利的。

第二,能够有效的提升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多元化教育,除了文化的多元外,还包括教学形式和教学手段的多元化发展。在传统的音乐教育中,学生接受知识常常处于被动的状态,对于音乐中的意境或是背后所表达的情感,难以有深层次的理解。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以后,能够将音乐与各种故事、现代技术手段结合起来,将原本抽象的知识以更加形象的方式展现在学生眼前,引导学生的形象思维。这对学生艺术思维能力的培养而言,是非常重要的一项基础工作。

第三,能够完善学生的品行和品格。从古至今,人们对于音乐都有着极高的评价,认为音乐对于人类的进步有着重要的意义。这个思想,在中国的儒家文化中也有着鲜明的体现。 “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在当代,音乐教育所担负的责任,不仅仅是为了让学生掌握基本的乐理知识,更重要的是要通过音乐来对学生的品行与品德进行净化和完善,通过音乐感知来提升学生的道德文化水平,形成健全的人格。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开展,能够丰富音乐教育的类型,让学生的情感更加饱满,接受到的文化陶冶更加全面,有利于个人品格的健全和完善。

二、音乐教育多元化发展的实现

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是我国提倡并鼓励素质教育的重要体现。如何在现行的音乐教育中实现这种多元化的发展,我们认为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第一,多元化教学目标的设计。任何一项教学工作的开展,都应当确立一个明确的教学目标。音乐教育要实现多元化,同样要有多元化的目标。在目标的指引下,教学工作才能有明确的目的和指引。具体到教育工作中,不仅有音乐知识和技能的目标,还有情感、思维、创造力、人际交往、自我展现等多元化的教学目标,以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在教学设计上,教师要开发多种音乐课题、融入多元音乐文化,提供发展多种能力的空间,使教学朝着更有利于培养学生能力的方向发展,向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方面转变。

第二,多元化教学内容的选择。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内容应兼具德育、智育、美育的特征,应体现多角度的文化综合性。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首先,音乐与不同领域的融合。与音乐教学有关的文学、历史、绘画、舞蹈、影视、建筑等,都可以拿来为教学服务,开展以音乐为载体的综合艺术形式。其次,音乐与民族文化的融合。音乐的发展离不开民族文化的土壤,音乐本身就蕴涵丰富的文化。如欣赏京剧,就涉及京剧行当、脸谱、唱腔等民间艺术内容;欣赏各少数民族歌曲,就会联系到各民族的风俗、节日、传说等;再次,音乐与地域特色的融合。根据本地文化特色,开发校本课程,既丰富了课程内容,又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性,在系统了解家乡音乐文化的同时加深了对家乡的热爱。

第三,教学形式的多元化发展。现代音乐教育的开展,要打破传统音乐教育的束缚,一个重要的内容就是必须发挥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价值和作用。无论采取各种教学形式,都应当明确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学形式的多样化,指的就是根据学生的不同心理特征、年龄特征,有区别、有选择的采取不同的教学方式。例如,可以打破传统的课堂与课外教学的界限。音乐教育课程的时间非常有限,如果固守于课堂时间这项教学工作的开展会受到较大的束缚。打破这种界限,让课堂外的资源能够为课堂所用,教学活动也能够延伸到课堂之外,实现教学活动的多样化发展。

第四,采用多元化的教学评价方式。一项教学工作开展水平的好坏,最终都是需要通过教学评价来进行评判。教学评价,是现代教学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个重要环节。特别是在当前素质教育的背景下,鼓励各种综合评价机制的建立,力求更加全面、客观的对一项教学工作做出评价。多元化的音乐教育评价,要求我们改变传统的以考试成绩作为评价学生学习成果的落后方式,从不同的维度去发现学生的价值,重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性以及个体发展水平,力求让每个学生都能够在自身客观实际下得到全面科学的评价,评价的内容即要包括对学生基础知识掌握能力的评价,也要包括个人音乐修养、思维创造水平的评价等方面。具体评价方式可以包括学生自评、他评、互评等方面,重视评价主体的多元化。

参考文献:

[1]胡帮荣.新课程背景下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与思考[J].青年文学家.2009(14)

[2]盛培丽.中学音乐教育多元化的开发.[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6.11

[3]吕琳.多元化音乐教育探索与设想和教育理念的思考.[J]商情.2009.(37)

[4]窦伟.浅谈中小学音乐教育的多元化开发.[J]北方音乐.2010.(11)

第7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1.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内容

1.1 教学目的的开放性。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目的在于从小培养学生的音乐情操,使小学生在音乐的熏陶中,逐渐提升自我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感知能力、创造能力。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主张以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在不排斥音乐知识和技能的前提下,同时关注音乐情感投入、音乐态度,进而培养学生长出"音乐的耳朵"。

1.2 教学方法的开放性。随着社会不断进步和发展,科学技术也在日益更新,现在的音乐课堂不再是以往由一架钢琴、一位老师、一群学生构成的课堂了。在现在的音乐课堂中,采用了很多现代化的音乐设备,使枯燥的音乐课堂变得多元化。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一定程度的拓展了学生的视野,使学生了解了更多音乐文化。

1.3 教学过程的开放性。 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主张为学生提供广阔的音乐学习平台,意在创造一个自主创新的学习环境,进而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使学生在音乐教师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主体能力,学习更多的音乐知识。

2.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特点

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的重点在于"开放",因而与以往的封闭式教学在特点上存在极大反差:

2.1 具有教学主体性的特点。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课堂中,强调的是老师的主体地位,即老师"教",学生"学",构成音乐"教学"。开放式音乐教学强调的是同时挖掘老师和学生的集体智慧,即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动性,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课堂的学习中。因此在开放式音乐课堂中,占据主体地位的是学生,学生在课堂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得到答案,使思维得到开放,不再局限于理论和常识,可以通过音乐实践获得音乐知识,充分激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创新的能力。

2.2 具有时代性的特点。以往的教学模式较单一,音乐知识的来源局限于老师教学,因此学生所能接受的音乐知识途径有限。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开放性教学课堂引进大量的现代化教学工具,使单一的课堂变得多元化,音乐知识的来源更加丰富。比如:学生可以利用多媒体,通过网络获得音乐知识;并且可以通过网络平台和爱好音乐的人进行互动交流,进而增长自身的音乐知识。

2.3 具有创新的特点。以往的音乐教学课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进而禁锢了学生的思想,使学生的创新能力得不到锻炼,进而造成创新精神缺失。开放式音乐课程教学模式具有多样化的性质,学生可以通过音乐实践大胆发挥自己的想象空间,不受任何束缚,从而养成创新精神。

3.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遵循的原则

3.1 遵循开放性原则。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应该遵循"开放性"原则。在以往的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注重的仅仅是学校音乐教学,忽略了社会音乐教育和家庭音乐教育。小学音乐课堂教学在遵循开放性原则的前提下,需要将以上三者进行合并在一起,使教学内容更加系统、全面;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音乐课堂与其他课堂进行科学、合理结合,使之相互渗透,共同发展;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让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主动学习,养思考、探究、创新的能力。

3.2 遵循实践性原则。 在以往的音乐课堂教学中,理论知识传授占主要部分,学生参与实践的机会较少。开放式音乐教学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广阔的实践平台,将音乐与生活科学结合起来,使枯燥的音乐教学变得多元化,让学生在有趣的实践中轻松的掌握音乐文化、知识、技能,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因此提升学生的自信感。

3.3 遵循科学性原则。小学开放式音乐课堂教学应当遵循科学性原则。小学生音乐课堂教学所学的知识,必须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等。因此对于课程知识必须进行科学把握,使课程教学内容更加符合教学理念。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利用网络平台,自主学习音乐知识,充分发挥现代化科技在音乐教学中的重要意义。

第8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关键词]多元文化;音乐教育;民族差异

中图分类号:G613.5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233(2016)03-0042-02

不同国家在民族、语言都存在很大差异,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文化就是多元化的。在高校音乐教学中,要想更好的开展教学就要了解这些多元文化,尊重差异文化。每个国家在文化上都面临着一个矛盾,就是在统一文化的基础上,还能够充分展示出各民族和族群间的特色,从而使得多元文化得以提出。同时多元文化的提出也充分的体现了各国对各民族的尊重和重视,而且通过各民族文化的融合,极大的丰富了国家的文化内涵。多元文化音乐就是在多元文化上发展起来的。

一、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

1.多元文化教育

多元文化就是指不同国家在历史背景、文化、上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才出现了多元文化。不同地域民族在发展当中出现了族群独有的信仰、文化以及语言,这些民族为了尽快将割裂局面改变,实现民族统一,会集合各方力量为民族统一而奋斗,将各民族文化特色在统一中体现了出来[1]。由此可见,多元文化的产生于发展是民族统一的基础与力量,在这种文化发展下各民族特色体现了出来,使不同民族间相互尊重、相互学习。实施多元文化的主要途径就是多元文化教育,通过对比不同民族的文化,使被教育者更容易接受,使自身各种文化知识增多,这种文化背景对学习、工作非常有帮助。

2.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分析

多元文化教育与多元文化音乐教育间存在密切联系,两者有相似之处,不同国家基于不同文化产生了不同音乐风格,无不彰显着民族特色。每个国家都有各自的文化音乐,每个国家的音乐都能够突出各民族的特点。所以每个国家对音乐的认识都不能只局限于各自的国家,而是要放眼于整个世界。这也促进了多元化音乐教育的发展。美国高校对大学音乐教育的要求较高,音乐本科生必须要修完世界音乐的课程,才能被允许毕业,才能够获得音乐教师资格。而且这是政府对音乐教育的硬性规定。美国本身具有270多个民族和族群,各民族及族群的文化都有各自的特色,所以美国对本土的音乐学习本身具有复杂性,而美国还要对世界音乐进行学习,充分体现了美国对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深刻认识[2]。将美国的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影射到全世界各民族,是对各民族、族群和谐相处模式的基本教育观念。

二、我国高校多元化音乐教育存在的问题

1.管理不规范

社会的不断发展与素质教育改革的推进对教师各方面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并且教师的教学能力直接决定其薪资与职称评定,由此,很多教师对职称考核越来越注重,从而忽视了音乐教学能力的培养,对音乐教学缺少认知与学习。导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只是机械地为学生传授音乐知识,忽视了对民族文化的交流,使教学管理无法做到科学合理。

2.教育过程参与度不足

音乐教学的基本途径就是教师在课堂上向学生传授音乐知识,一个积极、活跃的课堂氛围,是提高教学效果,调动学习积极性的保障。因此,在教学中,教师总是将重点放在课本讲述上,忽视了自主探究能力的培养,以致引导学生走进一个学习误区。并且音乐教学偏重知识知识与基本技能培养,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与实际体验忽略了,采取过去单一、老旧的教学手段,学生只会一味地模仿学习,很难开发出对音乐的兴趣与潜力。这种教育方式严重扼制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想象力,从而导致学生的思维受到束缚,在音乐的发展道路上难以获得更大的成就。目前,高校音乐教材的内容尚不完善,无法体现出多元化音乐的特征,而且大部分音乐教师善于理论的研究和讲解,导致学生很难有实践机会。这种教学方法只能使学生初步的了解音乐知识,缺乏实践能力,学生一般只能在毕业前期才能有机会参与到实习中[3]。所以,高校毕业生在理论联系实际方面极度欠缺,导致在将来的教学实践中难以胜任。

3.音乐教育流于形式

当前,高校音乐专业课程设置依然遵循传统课程设置方法,按照固有的唱练方式,学习基本乐理知识,以此完成从声乐到乐器教学的过渡,依然注重理论缺少实践。这种教学模式是照搬西方的音乐教学模式,所以课程的设置与我国的音乐发展规律不适应,过于追求与世界音乐文化的接轨,而对于民族的音乐却不够重视;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是以西方的音乐为主,忽略本土音乐特色。我国历史文化悠久,各民族在发展当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民族音乐,这些都成为我国文化音乐的重要组成,标志着我国历史文化的变迁,是宝贵的文化遗产。由此,传统民族音乐不能在课程中体现,不能被更多的学生认同、学习成为对文化遗产的一种浪费与舍弃,并且很多学生不认同本土音乐,造成文化移位,更是学生音乐创造过程中对资源的一种浪费[4]。高校开设音乐课程目的就是让学生增强对民族音乐的认识与了解,改变过去单一的音乐教学模式是关键,中小学音乐教学也呈现出多元化趋势。由此就出现了即使部分学生在音乐方面造诣很高,但是由于缺乏对本土文化的认识,也难以在教学中发挥应用作用的情况。“水土不服”现象将严重影响着师生间的交流。

三、加强多元文化音乐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应用的对策

如今,多元化音乐已经顺应时展成为音乐教学的一个新趋势,在文化振兴、努力重拾民族文化的背景之下,多元化音乐开始备受高校音乐教学的关注,将多元化理念树立起来,设置更多多元化音乐课程,关注本土音乐文化成为音乐教学的中心。

1.高校音乐中树立多元文化理念

根据全球音乐观对多元化音乐的解析可知,世界音乐是一支流淌的音符,虽然每个音符的结构大体相同,不同音乐风格是由不同音符决定的,而不同的音乐风格构成了独特的民族乐章,并在音乐演奏与创作中得以实践。这支流淌的音符在世界乐坛上宽广的领域中不断的扩展,在狭窄的范围内不断的紧缩。而且世界音乐不会在某一个历史或者地理范围内停止流动,而是贯穿于整个世界领域,我们必须要站在世界的高度上去了解和欣赏它。在认知了多元文化以后,音乐学习的方式更加多样,思路更宽阔,不局限在固定范围内,而是演变成一种社会需求。多元文化音乐的跨文化、跨地域的特征被人们认可,并且通过这种理解实现均匀扩展对以后的音乐创作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更在国际社会上发挥着作用。鉴于世界各国在信仰、文化以及地域上存在较多差异,开始呈现出越来越多样的文化风格,世界音乐呈现出不同特色,由此,在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下需对教育观念不断转变,尤其是将以西方为主的音乐理念转变为认同本民族音乐上,充分借鉴、吸收不同国家音乐教学中的优点,完善与改造,打造出符合本民族的音乐教学方法才是正确做法。

2.加强对高校音乐教育多元化音乐课程设置

高校音乐教学中融入多元化音乐形式不仅能将不同国家的音乐引进,感受不同国家的文化多样性,更重要的是站在全球化发展角度上思考,使音乐教学适应全球化发展趋势才是最重要的。多元化音乐教育是高校开设的一门课程,并不是简单地将不同国家的音乐形式融合进来。这种简单融合的方式对于没有多元化认识的学生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压力,极容易使学生对音乐的学生产生畏惧。由此,高校在引进的同时需要对不同国家的音乐形式进行筛选,保留好的,去除不好的,这样才能使多元化音乐教学价值得以体现。将不同民族的文化形式与观点作为纽带,将学生最为教学主体,整改固有的音乐模式,提高学生对音乐的认知能力以及辨别能力,增强音乐各方面技能,培养良好的音乐感受。世界各民族音乐文化丰富多彩,种类众多,学生在高校教育中无法全部了解,所以高校在建构多元化音乐课程时,必须要对吸纳的音乐有所取舍,根据本校学生的音乐基础能力、地域特点以及学校的硬件条件等选择一些世界各民族中的经典音乐作品与音乐教学相融合,开拓学生的音乐视野,使他们认识到更多文化的音乐。在高校中开设多元化音乐不仅能够促进本土音乐的发展,同时还能丰富学生的音乐知识,加深学生对音乐的全面认识。

3.强调我国高校多元化音乐的本土化

世界各国音乐文化差异显著,也是世界多样性的体现,在构建多元音乐课程中要想使学生更好的学习音乐就要对音乐本质有所了解,才能在绚烂的音乐世界中找到自己的归宿。随着流行音乐的兴起,对传统民族音乐造成了巨大冲击,在民族音乐走向全球过程中,音乐环境也发生了改变,使民族音乐的价值消失。为了防止各民族音乐对我国音乐的冲击,在音乐教育的发展中必须要植根于我国音乐文化。高校在开展多元化音乐教育时,必须要采取适当的措施,加深学生对本土音乐文化的了解,可以通过开展家乡赛歌、民间音乐人进课堂、带学生下乡寻民音等方式,来促进学生对本土音乐的理解。我国56个民族的民间音乐为我国的高校民族音乐教育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同时也提高了学生的民族情结。

四、结语

综上所述,世界各国在不同的音乐背景下产生了多元化音乐形式,多元化在不断发展中有了更深刻的内涵与丰富多样的音乐体系,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如果能够认识并且尊重这种差异文化与音乐形式就能够吸收、借鉴,更好地学习多元化音乐,增强对世界的认同感与归属感。虽然我国高校在多元化音乐教育中还存在很多问题,比如教学管理不规范,学生对教学活动的参与度不足、对本民族以及世界各国音乐形式缺少认同感,不能主动参与到音乐学习中以及音乐教育流于形式等。这些问题都是音乐教学中经常遇到的,但只要教师与学生共同努力,不断吸收不同民族音乐,学习这些多元化音乐的内涵与本质,只要高校音乐教育不脱离本土文化,融合创造不同民族的文化就能拓展学生音乐道路,适应时展趋势。

参考文献

[1]周晓莹,程兴旺.失“度”与合“度”———高校多元文化音乐教育人文问题的哲学思考[J].人民音乐,2012(06):72-75.

[2]邓晓丽.在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分析[J].北方音乐,2015(09):167-168.

[3]王振华.高校音乐教育中展开多元文化音乐教育的实践研究[J].音乐时空,2015(19):134-134.

第9篇:小学音乐多元化教学范文

1 大力挖掘传统民族音乐

我国属于多民族国家,音乐的构成本来就具有一定的多元性,要推广多元化的音乐教学理念,那么首先应从我们的民族音乐开始挖掘,大力提倡对我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才是现阶段高中音乐多元化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但遗憾的是,当代中学生对我国的传统音乐了解颇少,而对大众媒体的商业化音乐却极为狂热。由此可见,作为音乐教师,对学生的正确引导有着不可推卸的责任。

就高中生而言,我国各地的民歌、乐曲,以及极具少数民族特色的民族音乐都是值得学生欣赏的教学内容。但目前我们的教材中,这部分内容安排的还较少,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资源的利用与开发还有待加强。教师应努力成为弘扬和发展民族音乐文化的桥梁,使我们的学生在音乐课堂中更多地接触到民族音乐,使音乐课程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与利用,这也是音乐课堂顺利进行的保证。

教师在讲授这一内容时,也应有一定的侧重点,并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由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属于多元音乐文化的范畴,那么显而易见传统音乐与传统文化是分不开的。教师不能沿用教学西方经典音乐时采用的调式、调性以及和声等方面去赏析作品,而应强调对传统音乐作品中的文化价值与历史背景的理解。例如,在教学西北民歌《上去高山望平川》时,笔者不仅让学生知道这是一首五声调式的作品,其音调高亢、风格粗犷,在演唱时需要注意真假音的转换,而且还让学生了解到这首歌究竟唱的是什么内容,反应了歌者怎样的心情,为什么要那样唱?从歌曲中能够透露出当地的风俗民情是怎样的?等等。这些内容的了解,都有助于学生对整个西北地区的音乐风格产生印象,这也是我们进行多元音乐文化教学的真正目的。

2 推广本地区的本土音乐

高中音乐教学新课标中提倡:“开发具有地区、民族和学校特色的音乐课程资源”,这部分教学内容可以占课标音乐教材的15%-20%。所谓本土音乐,指的是与本地区人民生存环境息息相关的音乐,是本土人民共同的精神财富,也是民族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具体体现。因此,本土音乐也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进行本土音乐教育是弘扬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一种有效手段,同时也是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增强学生民族自豪感的具体表现。

作为高中一线音乐教师,我们可以依据自己所在地区的地方特色,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适当的、适量的增加一些本土音乐作品的欣赏,包括民间音乐、地方戏曲等。本土音乐很好的反应了一方水土人民的风土民情以及喜怒哀乐,音乐很好的表达了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的情思,体现了某个族群的民族精神,从而形成了有别于其他民族音乐的乡土音乐。把乡土音乐中的一些曲目与教材中的教学内容有效的结合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为学生创设一个亲切熟悉的音乐氛围,打造一个轻松、愉悦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沉浸在自己熟悉的音乐旋律中去欣赏音乐,变学生的被动学习为主动接受,从而有效提高音乐课堂教学的质量。此外,将一些具有较高艺术性的民间素材为创作背景的音乐介绍给学生,有助于学生了解民族音乐的组成部分,进而对学生的艺术创作起着一定的启发作用。

3 有选择性地渗透世界民族音乐

世界音乐文化包含了世界各民族、各类型的传统音乐文化,而要将其落实到我们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中,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教师没有这样的能力,学生也不具备这么多的精力。这就需要我们教师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世界民族音乐来为学生进行介绍。

从当前的高中音乐赏析教材中可以看出,世界音乐的内容已经被纳入了高中音乐的教材中,其中包括:亚洲、欧洲、非洲以及拉丁美洲的民族音乐。虽然在教材中所占的比例不大,也只是少量的作品赏析,但只要教师充分利用挖掘,已经能够让学生接触并了解世界不同国家与地区的音乐文化。作为一名优秀的音乐教师,在面对一项具有多元化的教学内容时,应懂得围绕音乐这一本体,充分联系实际,使学生在了解音乐特点的同时,又能对其音乐背景文化与艺术价值的体现有所认识。

倘若未来音乐教材还需要进一步完善,那么我个人认为,当下国际的流行音乐也可以纳入教学内容中来,这有利于激发学生的音乐兴趣,同时紧跟时代潮流,有助于教师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进行正确的引导。

4 结语

综上所述,笔者从用多元文化的角度出发,对当前的高中音乐教学进行了分析,并用客观的态度来审视多元文化音乐教育对我国中学音乐教学的利弊,作为一线音乐教师,不能盲目跟从,也不能固步自封。将多元文化理解合理的渗透到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去,是未来音乐教育发展的方向。

参考文献:

[1]曹理.音乐学科教育学[M].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1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