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音乐基础知识教学

第1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一、音乐基础知识概述

每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其独有的特点、技巧、风格,历史等,这些元素对于艺术的发展影响深远,不同时期的艺术家通过演绎让这种艺术逐渐从小众走向大众生活,推动了艺术向前发展。现代社会对于音乐的追求也是非常热衷的,演奏家的演奏与富有感染力的创造做背景,通过优美的旋律传达到了每位听众的心中,一起共鸣,这才是艺术的最高境界。在钢琴教学中,也是如此,纵观古今中外钢琴领域的杰出代表,他们对钢琴演奏的热爱源于生活的热爱,这种情怀促使他们对钢琴的基础知识烂熟于胸,经过自己无数次的训练,不断修正最终达到了极高的造诣。这并不是意味着钢琴演奏技巧不重要,相反演奏技巧是否掌握到位是衡量学习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而音乐基础知识是否具备则是体现的是学者的一种音乐素养,这种素养应该是与技巧训练相互配合的,缺一不可,这也是目前钢琴教学中需要突破的地方,偏训练弱基础,这种教学方式是不科学的,不利于学生学习的全面发展[1]。

二、钢琴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的重要性

(一)乐理基础知识是钢琴教学的基础

任何学科的基础知识都是入门阶段必须掌握的,作为钢琴教学更是如此,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学习的钢琴的出发点在美轮美奂的钢琴弹奏给予人的震撼,通俗的讲,就是钢琴曲非常动听使得爱好者想进一步学习。钢琴教学是一件系统性的事情,每位钢琴教师甚至钢琴家都是通过无数次的重复练习,才能达到今天成绩,对于初学者更是如此,如果想要在短期内迅速提升自己的弹奏能力,显然是无法实现的。进行钢琴的教学首先是需要给学生进行系统性的乐理知识学习,这是最基本的,对坐姿的纠正和琴谱的识别应该是基础知识中最简单的部分,同时也是做容易被忽略的环节。通过一段时间的学习,从琴谱到高音谱表,然后对中音与次中音进行熟悉,把这写基础乐理进行系统学习才能为今后的钢琴课程打好扎实的基础。

(二)对钢琴历史的学习,培养音乐情怀

作为“乐器之王”,钢琴在音乐家心里的地位是独一无二的,从古钢琴到现在钢琴,钢琴的演变其实也是人类文化进步的体现。在古代的欧洲,古钢琴在那时的欧洲大陆非常流行,以巴赫为代表的钢琴大师创造出了不少优秀作品,纤巧的音色是这类钢琴曲的主要特色,也带给音乐家们进行艺术创作的灵感源泉。随着技术的发展以及乐器的概念。现代钢琴逐渐出现并逐渐取代了古钢琴,现代钢琴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能带来明显的力度变化,这种变化对于当时社会大众的音乐需求不谋而合,也能够体现出那个年代的时代特色,深受大众欢迎。

(三)剖析与解读名家作品有助于完善知识体系

上文提到过,优秀的钢琴曲都会后人以各种形式模仿,并会结合不同的音乐类型进行再创造,形成一种新的视听感官。在钢琴的教学中,这种试听也是一种重要的教学内容,同时试听的目的在于让学生更好的加深对钢琴基础知识的在运用,也从侧面印证了学习基础知识对于创造曲谱的重要性。另外,剖析名曲也是一种深入学习的重要途径,对于提高钢琴学习的积极性很有帮助。剖析作品中一个重要环节就是理解钢琴曲透露出来的作者情感和意图。任何钢琴曲的创造对于作者而言都会带来一定的感彩,这也是一切艺术形式的通用法则,在听之前,引导学生去翻阅有关作者那个年代的社会现状以及作者的经历,这样能够更好的理解作品的创造背景,有助于理解作者的意图[2]。在多听的前提下,尝试去解读作者的运用的技巧、风格、和声等等。结合自己掌握的演奏技巧,充分对比,对技巧进行修正。

(四)掌握基本的钢琴保养知识,减少损坏

其实音乐基础知识中,对硬件的保养也是值得注意的问题之一,而在目前的钢琴教学中,人们对于钢琴保养问题大多没有认真研究,而只是把自身当作使用者。其实钢琴的保养与弹奏出来的效果有紧密的联系,所以平时我们再联系的时候,要注意对一些关键部件的检查,以免硬件带来的声音的失真。钢琴由于特殊的结构,在摆放的时候要注意选择通风条件较好的地方,以免对钢琴造成损坏,因为通风的条件会引起温度与湿度上的变化,从而导致琴键与内部部件的损害。其次,钢琴外壳大多以木质结构为主,所以在摆放时还需注意不要与热源过于靠近,引起木质结构的产生物理变化。另外,保持定期清洁钢琴的良好习惯,在清洁的时候用软毛刷扫除附着在钢琴上的灰尘,以免长期附着对音色的影响。

(五)曲式与和声知识对于弹奏技巧的提升很有帮助

经过一些入门尝试的学习,接下来进入到就是一些有关弹奏技巧方面的运用,其中曲式和和声其中最为重要的两点。曲式,就是对作品表现手法的研究,任何钢琴作品都有自己的曲式,而对于曲式的分析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结构,提高对作品整体的把控力,同时也能加强对乐曲结构进行深层次的了解。而和声的联系会贯穿整个钢琴学习的始终,优美的旋律少不了和声的加入,对于加强对和声的学习和解构,能够丰富学生对钢琴文化的理解,并创造出更加悦耳动听的曲谱。

三、结束语

音乐基础知识是钢琴教学的基础环节,是每位学习者都应该认真研究的,而目前在钢琴教学当中,市场会忽略对基础知识的介绍,而只是对一些弹奏技巧的传授,这对于初学者而言,会对枯燥的学习过程产生厌烦学习,其实,音乐基础知识其实包含的内容非常丰富,对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及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大有帮助,所有在钢琴教学中需要加大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传授。

作者:杨万春 单位: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参考文献:

第2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 语法 翻译法 任务教学 有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41文献标识码:A

Reason for Restrict Real Task Teaching Being Popularity In Ju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Class And Its Improvement Measures

ZHANG Yujing

(Foreign Language Department, Shenyang Normal University, Shenyang, Liaoning 110034)

AbstractIn traditional modes of English education, English was only considered as a subject instead of a communication tool. Teachers usually employ grammar - translating teaching and ignore students' comprehensive ability. This paper mainly on the way in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class teaching, and discussed universal task for junior middle school English teaching expectations provide some thoughts.

Key wordsgrammar; translating; real-task teaching; effective teaching

1 研究依据

在《英语课程标准》课程理念中明确指出,采用活动途径,倡导体验参与:本课程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任务型教学是由交际法的进一步发展,交际法是上世纪70年代根据Hymes和Halliday 的理论发展而来的,又被称为“功能法”或“意念法”,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和建立在“真实体验基础之上”,交际法已经成为现代广泛流行的语言学教学流派之一。

D.Nunan(1989\2000:10) 在《交际课堂的任务设计》一书中第一次定义了交际任务:作为一项课堂活动,交际任务使学习者使用目的语参与到理解、操作、输出或互动之中,在此过程中他们的注意力主要集中在意义上,而不是形式上。

Skehan 在 A Cognitive Approach to Learning (1998:95)客观的总结了任务的五个基本特征:(1)意义是首要的;(2)有某个交际问题要解决;(3)与真实世界中类似的活动有一定关系;(4)完成任务是首要的考虑;(5)根据任务的结果评估任务的执行情况。

杨连瑞、肖建芳(2003:36)在《教学艺术论》一书中总结了任务教学的设计原则:(1)语言情景真实。设计任务时要提供给学生明确真实的语言信息,语言情景和语言形式要符合语言交际功能和语言规律,要使学生在一种自然真实或模拟真实的情景中体会和学习语言。(2)形式与功能相结合。(3)阶梯型任务链。(4)在做中学。学生自始至终通过完成具体的任务来学习语言,为了特定的学习目的去实施特定的语言行动,并通过完成特定的任务来获得和积累相应的学习经验,享受成功的喜悦,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积极性。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在任务型教学中,教师应根据课程的总体目标并结合教学内容,创造性的设计贴近学生实际的教学活动,吸引和组织他们积极参与。学生通过思考、调查、讨论、交流和合作等方式,学习和使用英语,完成学习任务。

2 研究现状及改进措施

2.1 中等教育基层教育管理者的理念

一直以来在以升学率评价管理者政绩的政策指导下,“考试考什么教学就要就什么”成为大部分基层管理者脑海中根深蒂固的观念,在中考英语中听力只占了很少一部分比重,甚至忽视了口语的测试,中考作为一根指挥棒,左右着管理者的管理理念,他们只根据班级的考试成绩来评估老师的教学水平,而忽视了学生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这就抑制了教师组织真实情景教学的积极性,首先设计任务比较耗时耗力,其次听说等综合能力在评估中占比重很小。

相应改进措施:调整管理者政绩的评估方法:综合测评学生英语的综合运用能力以及在真实情景中的语用能力,来评定业绩,改进他们的管理理念。

2.2 初中英语课程及教材的灵活性

根据真实情景来教学要求教师通过掌控(下转第231页)(上接第210页)教材了来组织真实任务,让学生从情景体验中学会知识,教材在真实情景教学中起了很大作用。目前初中学生使用的英语教材一般是统一规定的,这就限制了老师在选择教材方面的自由度,如果教材与教师的教学理念或学生的兴趣爱好等有相违背的地方,就限制了教师把教学理念深入贯彻到教学中,或是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因而影响教学效果,抑制了有效教学。

相应改进措施:每个地区的教育发展程度不同,即便在同一地区,学生的发展水平也不尽相同,这就需要当地教师根据本地区学生的发展水平,选择适合于学生发展程度的教材,或是依据当地的文化风情来编写符合学生兴趣及发展现状的教本;同时还应征求学生的意见,提供几种教材,供他们从中选择,这样便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以及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实现有效教学。

2.3 初中英语教师素质

初中英语教师一般没有受过正规的大学本科教育,对英语教学理论方面的知识不甚了解。而设计任务情景来教学对教师素质提出了很大挑战:按照传统的教学方法,教师课前安排好教学计划,上课时只需按部就班的将知识全盘传授给学生;在任务情景中教师需要对课堂活动有较好的把握,同时学生提出的问题可能涉及多个方面,教师需具备广博的知识体系。Vygotsky的“最近发展区”以及Krashen“i+1”等教学理论,对教师设计的情景任务符合学生现阶段的英语发展水平具有指导性意义。Richards (2000:F5)在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一书中指出英语教学法包括:语法-翻译法、直接法、口语和情景法、听说法、交际法、全身反应法、沉默法、社团语言学习法、自然法、暗示法。在设计真实情景教学中,有时需根据学生的发展水平综合运用几种教学方法,这就要求教师了解这几种教学方法。

相应改进措施:提高引进英语教师的专业水平,同时对在职教师进行定期职业培训,使得他们能够最及时的吸收英语教学方面的最新理念并且应用于指导自己的英语教学。

3 研究结论

鲁子问教授在《中小学理论与实践-英语动态真实原则》一书中指出:从教育学视角分析,当前的中小学英语教学仍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而不是以学生为中心的。这使得中小学英语教学基本上都是老师的教,很难成为学生自主的学,而英语是一门需要大量实践练习的课程,只有通过全面活动,学生才可能形成运用英语的能力,也才能达到英语教学的目的。

鲁子问教授在《中小学理论与实践-英语真实任务教学》中倡导:加强国外任务型教学理论与实践的中国本土化改造,形成适合中国英语教学条件的中国化的任务型教学实践思路。

根据初中英语学生的实际水平设计适合学生发展的真实情景任务教学,对于提高广大中小学生的英语语用水平及综合运用英语能力,将起到极大的推动作用。

参考文献

[1]Richards Approaches and Methods in Language Teaching.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0.

第3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 初中音乐 课堂教学 基础知识

在中学音乐教学中,音乐基础知识和歌唱、欣赏、视唱、器乐、创作等教学活动相互渗透,并具有其他教学活动所不能替代的作用。因基础知识的枯燥,一些教师在教学中刻意地淡化、避让,在课堂上不敢涉及基础知识,连最基本的识谱、节奏、听觉练习等也被舍弃了,大大影响了音乐课堂的教学效果。孔子说:“兴与诗,立与礼,成与乐。”中学阶段的音乐教育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激发他们的审美情趣,使他们具备一定的音乐素质和审美能力。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学生们能够喜欢音乐,懂得音乐,欣赏音乐和创造音乐。音乐基础知识正是通向音乐教育殿堂的桥梁,打开音乐殿堂之门的钥匙。在音乐课堂中如何生动呈现基础知识,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这是我们音乐教师值得研究的课题。

1 紧扣教材,精选作品,了解音乐要素

音乐课一定要紧紧抓住音乐作品的音乐要素(节拍、节奏、旋律、音色、力度、速度等),突出音乐教学的音乐要素让学生从中参与感受,静静地细细品味,亲身感受到音乐中最激动人心和极具表现力的部分。我在教学中紧扣教材,精选音乐作品,在讲解电声乐队《夜莺》时,我选择了希腊―雅尼早期的电子音乐作品导入,其鬼魅之音让学生感叹电子音乐的魅力;在欣赏古曲《渔舟唱晚》时,我选择了由古筝、小提琴和电声乐队分别演奏的三个版本让学生对比聆听,感受中国民族音乐独有的韵味;如在欣赏教材中的劳动号子时,我选择了原始的劳动号子的录音作品,让学生感受劳动号子的原汁原味,促进学生对民族音乐的热爱;在欣赏《瑶族舞曲》时,我选择了四段主题音乐对比聆听,从音色、速度、节拍、力度、速度等音乐知识入手,让学生真正了解音乐要素在音乐中的作用。

2倡导互动,自主发现,体验音乐符号

在教学中老师与学生积极互动,乐于探究,教师应以一名引导者、组织者、参与者的身份,发现问题、讨论问题,注意师生角色的转变,形成能力以解决问题,在乐理教学中,我较看重的是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接受知识的过程,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会主动观察,倡导学生主动参与。(重音、上波音、颤音、拍号、调号、装饰音)等乐理知识,,如何引导他们自主发现呢?我对各学习小组提出要求:找出课本中自己不懂的音乐符号,提出来,通过师生互动共同解答,小组发现的问题或解决的问题越多,则小组成绩越高。这时大家的积极性加强了,学习的兴趣也来了,同学们纷纷翻阅起课本,仔细观察起来,不一会儿提出了大量的问题,有的问:老师,在音符上方加弧线是什么意思?有的问:音符上方的倒三角形有何作用? “>”、“

3巧用“类比”,塑造形象,感受乐器音色

在欣赏《图画展览会》这一课中,介绍故事中的不同角色是由不同的乐器演奏时,为了让学生掌握有关配器方面的知识,我没有直接讲配器的概念,而是以化装这门艺术为切入点,我对同学说:假如你是一个化装师,要求把一个模特分别化装成“胖子”、“瘦子”两种类型,为了塑造不同的艺术形象,就必须采用不同的音色乐器,否则就不能正确表现作品中不同角色的特点。就这样一讲,学生对配器的概念就理解了,而且还能活学活用。当我问牛车应用什么乐器演奏时,同学们开始分析起牛车的特点,并配上相应的乐器。有的建议用“大号”,认为“大号”音色低沉、沉重,能表现出这沉重的牛车在不胜负担似地艰难行走的特点,有的说用“圆号”,有的说用“大提琴”……

4视谱歌唱,两者结合,掌握识谱知识

新课标不仅提出了识谱教学的必要性,还提出了识谱教学要教出新意,要让学生对识谱教学感兴趣。 如果从心理的角度对识谱(视唱)的过程(主要是音高的训练)进行分析,视唱有三个心理过程:第一是视觉反应的过程,即用眼看乐谱(识别音符)的过程;第二是听觉反应的过程,即从听觉的印象中“检索”出相应的音高的过程;第三是动作反应的过程,即指挥发声器官或其他动作器官进行唱或奏的过程。教师通过听老师范唱、录音范唱和欣赏多媒体视频等多种教学方式。让学生在会唱歌的基础上,又保持了学唱歌曲的积极性,又在模仿中进行了识谱教学,把所学的歌听熟,对歌曲的旋律熟悉之后再来学习曲谱。先学歌曲,有利于学生识记音符的音高,并能整首跟唱后,再让学生试唱曲谱。既为学生学习歌谱建立了自信心,又进行了识谱教学。

5线条图谱,帮助理解,提高音乐表现

有效的主体参与与音乐性密不可分,吴斌老师曾多次提出:音乐课少一些说与解释,这里,多在音乐中表现。又如,让学生根据音符画线条的走向,从音乐课特点来看,可以少说。看音符画高低,这样的感受会更深刻些。让学生聆听,如画图谱的过程,最后再出现图谱。音乐的高低是音乐中流淌着的,只有把画的过程置于音乐的聆听中,那么这个过程才是富有生命的。如胡萍老师的《永远的莫扎特》,就很好的运用了图形谱帮助学生理解音乐形象,提高音乐表现力,建立音高感、节奏感、情绪感,极大的降低了学生学习音乐的难度。

总之,在音乐基础知识教学中,我们应尝试多范围多角度的教学思路,多应用形象化、直观化、立体化等生动的教学方法,充分运用讲、听、说、练、演、编等教学手段,使学生积极参与,使音乐成为师生沟通情感的桥梁。

参考文献

[1] 修海林、罗小平的《中国音乐美学通论》,1999年4月,上海音乐出版社。

第4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小学生;音乐教学;基础实践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foundational and practicality

【Abstract】The primary education is the elementary education, but the music lesson is also a practical very strong discipline, whole set elementary school music teaching material the elementary knowledge, basic skill’s teaching and the student participated in music the artistic practice to unify closely, enabled the student to carry on the study spiritedly on own initiative, improved music quality effectively.

【Keywords】Elementary student; Music teaching; Foundation practice

义务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要使所有适龄的青少年受到必要的教育,这是现代化生产和生活的需要,也是现代文明的标志。小学教育是基础教育,而音乐课又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整套小学音乐教材都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与学生参加音乐的艺术实践紧密地结合了起来,使学生能主动地、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有效地提高音乐素质。

    音乐课的实践性、技术性很强。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获得,都需要练习。这套教材所设唱歌、欣赏、音乐知识教学内容,较好地体现了义务教育小学音乐教学大纲中所提出的识谱知识和视唱听音的要求。为减轻学生负担,教材中所设计的练习,是课堂内的练习,又是课外作业。

    练习的设计,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注意使学生通过练习所学知识转化为能力如学生在认识了四分音符以后,再学习八分音符时,教材中采用了直观,形象的图表,将八分音符和四分音符的时值进行比较,加深学生对八分音符的理解。再通过跟着教师唱含八分音符的练习,或请学生数一数所学歌曲中有几个八分音符,提高了学生识别八分音符的能力,再跟着老师拍手的练习体验八分音符的节奏感。有了这些有目的、难易适度的练习,久而久之使学生将学到的知识经练习后转化为能力。

2注意形式多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自觉意识,如跟着老师唱,这种形式是为用听唱法进行唱歌教学作准备的一、二册五线谱唱名注音是在符头内,三、四册唱名注音是在音符下面,跟着老师唱或听琴演唱中,设计有不同节拍,不同调的练习,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成为师生接唱,听琴接唱,听琴视唱(简谱)。在四册结束前设计了请你试着唱唱的练习,试图帮助学生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提高练习的兴趣。再后,从认识音符,数所唱歌曲中某种音符数目的练习,到书写音符,临摹四小节歌谱等;从拍节拍到边拍手边唱歌;从读节奏谱到边唱旋律边拍节奏;从听辨音的强、弱,到听辨音的高低,从听节奏填空到听辨简单的音乐短句再到听音填空,形式丰富多彩。这不单纯是为了使学生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还着眼于今后音乐的学习上,如,为巩固学过的歌曲和欣赏过的歌曲、乐曲,还设计了听记歌曲、乐曲曲目的次序,以起到复习、巩固的作用,强化音乐记忆力,通过识别所学歌曲的曲调、不仅有助于学习识别歌曲中的反复短句,降低了学习唱歌的难度,还有助于理解表现歌曲,培养学生从小养成分析的习惯,逐步发展思维能力。

3注意为演唱歌曲、欣赏音乐作铺垫,整套教材各项教学内容纵向的联系,是指练习的内容设计应循序渐进,应具有一定的系统性而横向的联系是指练习的内容与学习本课主教材(指唱歌和欣赏)有机结合。同时,基础知识、基本技能保持适当的独立性和系统性。

第5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舞蹈教学;提高;音乐素养;必要性

目前高校舞蹈教学普遍存在重视舞蹈技巧教学而轻视音乐素养培养的现象,导致学生对音乐的理解有限,缺乏必要的音乐理论知识和音乐文化熏陶。在艺术类招考过程中,也以舞蹈专业课的内容为主要考察对象,一般只重视舞蹈和形体,唯一考察学生音乐素养的视唱练耳也没有被当作核心考察项目,只要学生的专业课分数高,仍然可以被录取。因此对学生的观念产生了误导,使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不注重音乐素养培养。这对学生更高层次的发展十分不利,因此,有必要对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要性进行分析。

一、高校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现象

舞蹈专业的学生与其它艺术类专业的学生同样,普遍存在只重视专业课学习而忽略了其它基础课程学习重要性的现象。但舞蹈专业与其它专业不同的是,其与音乐基础知识有密切的联系,学生只有在详细了解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的基础上,才能对舞蹈有更好的理解。一直以来,舞蹈专业教学也只注重舞蹈技巧的训练,而缺乏对音乐赏析、民族音乐概论、中外音乐史等基础课程的重视。这些基础的音乐知识也正是目前高校舞蹈专业学生相对薄弱的环节[1]。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有很多,其中之一就是高校艺术招生的考察项目有失偏颇,对学生音乐素养的考察只占很少的部分,而且对其考察结果的重视度不够高,只要学生专业课基础过硬,即使视唱练耳等考察项目的成绩不好,也会破格录取。因此,舞蹈专业的学生从入学就存在专业成绩高,音乐文化分低的落差现象。在教学过程中,专业课的课时也远远超过音乐基础课的课时,教学资源分配比例严重失调,学生及时对音乐基础知识和音乐文化感兴趣,也没有充足的学习资源。舞蹈专业的学生在大一的时候只能接触到乐理等基础课程,而且很多基础课程只开设一个学期或一个学年,学生在大二到大四几乎接触不到音乐基础知识[2]。另外在应试教育制度和功利主义的影响下,学生也普遍更关注自己专业课成绩的提高,把大部分的时间都投入到舞蹈训练中。但是传统的打念拍子的舞蹈训练方式不利于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舞蹈是一门需要感染力的艺术表现形式,这就需要学生对舞蹈的内涵和在舞蹈中应投入的情感进行深刻认识和合理把握。这些都有赖于学生音乐素养的提高。而目前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的缺失以及学生自身的缺乏重视,使舞蹈教学水平偏低,不利于学生的更高层次发展。

二、提高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

俄罗斯著名芭蕾舞表演艺术家乌兰诺娃曾说:“没有音乐就没有舞蹈。”这是对音乐于舞蹈的意义的最好阐述。一个真正高明的舞者,在听到音乐的时候,会在脑海中呈现出具体的形象,然后自然的通过舞蹈动作表现出来。每一个动作都是对音乐的形象化处理,是音乐情感的真实表达,因此才能在舞姿中,展现出极高的感染力,并与音乐和谐统一,进行流畅的舞蹈表达。乌兰诺娃自己在排练舞蹈时,对于一个新的舞蹈作品,总是会先翻阅背景音乐的总谱,详细了解音乐旋律、管弦乐队的演奏速度,从而在舞蹈过程中与其进行更加默契的配合[3]。由此可见音乐素养培养的必要性,只有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掌握必要的音乐基础知识,了解音乐的文化背景,并养成在进行舞蹈训练前首先了解背景音乐的良好习惯,才能让学生的舞蹈与音乐高度契合,达到情感交融、动作流畅的表达效果。充分体现舞蹈的张力和感染力。而且,音乐素养培养也对学生的舞蹈兴趣培养和舞蹈创作能力培养有重要影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舞蹈训练方式偏于机械化,而且舞蹈训练十分艰苦,容易让学生丧失舞蹈学习兴趣,从而放弃坚持。音乐素养的培养可以让学生更加深刻的认识音乐、解读舞蹈,从而降低舞蹈训练的难度。同时也可以让学生更好的领略音乐和舞蹈的魅力,有利于帮助学生坚定自己的选择,在舞蹈的道路上走的更远、走的更好[4]。

三、舞蹈教学的改善对策

(一)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

介于目前高校舞蹈教学中音乐素养培养普遍缺失的现象和音乐素养培养对于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必须切实提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应从上至下改变对音乐素养培养的态度,在招生和平时的考核中,将音乐基础知识考查和音乐文化考查作为重点考察项目,与舞蹈专业素质考查摆在同等的高度。在课程设置上加大音乐基础课的比例。通过教师引导,改变学生只重视专业课学习的观念,有意识的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开展分级分类指导

由于高校舞蹈专业的学生来自全国各地,生源差异大,音乐文化水平层次不齐,所以应采取因材施教、主体参与的教育原则,进行分级分类的音乐素养培养。在课程设置上,适当增加基础课程的设置门类,针对不同年级、不同舞种、不同基础的学生采取有效的分级教学,让学生在不同的学习阶段,具有应有的音乐素养。比如,将视唱练耳测试分级,中国舞方向的学生,可以多选取中国著名民族音乐的片段,通过视唱练耳,提高学生对音准、节奏的把握能力。

四、结语

总而言之,音乐和舞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舞蹈能力的提高,也离不开音乐素养的提高。高校舞蹈教学必须加强对学生音乐素养培养的重视,切实帮助学生提高音乐素养,使学生能在舞蹈的道路上获得更长远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张晓佩.探析如何在社团活动中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D].河南师范大学,2014.

[2]尚宜佳.普通高中“音乐与舞蹈”模块教学研究[D].河南大学,2011.

[3]丁慧.音乐应该成为舞蹈的耳朵———从分级教学看舞蹈专业学生的音乐素养问题[J].舞蹈,2009,(10):58-59.

第6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音乐理论;视唱练耳;教学整合;探讨

中图分类号:J6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3)35-0110-01

一、前言

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的有效结合是现代音乐教学的创新体现,视听练耳不仅包括了大量的音乐基础知识,而且能够提高学习者对音乐基础知识的理解和练习,是配合音乐理论学习的专业训练教程。音乐理论是学生必须掌握的音乐基础知识,不仅包括掌握音节、音程、节奏调式调性、和弦等音乐基础知识而且要求学生必须具有熟练的读谱和记谱能力。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整合是新教学课程改革的创新内容之一,其优势是不仅能够有利于提高音乐学习者的音乐综合素质和音乐学习能力,而且能够提高学生音乐学习的理性思维、对乐谱的感受力和理解能力,是现代音乐高校改革音乐教学的有效途径。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有机结合可以在有效提高学生基础知识掌握的同时,锻炼学生的音乐知识理论的应用能力,推动高校音乐教育的发展。

二、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结合的优越性

音乐理论和视听练耳教学是音乐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两个部分,音乐理论是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的音乐知识,熟悉音乐作品的分析和理解,而视听练耳教学正好与音乐理论作用互补,其教学目的是要求学生通过视听练耳学习感性的掌握音乐知识,提高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将两者整合教学能够让学生在学习和掌握音乐理论的同时,运用和联系音乐知识熟练视唱练耳,做到理论知识学习与应用相结合。下面从几点说明:

(一)视唱练耳与音乐理论教学结合是学生培养音乐思维的需要。从音乐的感知角度讲,音乐理论知识教学是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理性认识,视唱练耳则是培养学生感性的认识和掌握音乐。两个教学形式的结合从培养学生音乐思维的方面来看是将音乐学习的理性与感性结合,更好的培养学生音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结合是音乐教学内容互补的需要。从音乐教学的角度来讲,音乐理论教学与其他学科教学一样是一门学生必须掌握的基础学科,是提高学生音乐素质的必要课程,能够让学生在头脑和思维中产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技能理解。而视唱练耳则可以看作是一门音乐应用教程,其教学目标是提高学生音乐应用能力和综合素质,挖掘学生理解音乐的整体素质。因此,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整合教学是音乐教学内容互补的需要。

三、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结合的可实施性

(一)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结合不仅符合现代音乐教育改革的要求,其教学的可实施性也为教师的教学提供了方便。在教学方面,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的教学结合使得教师不再仅仅担心每门课程教学内容的单一性和内在联系性,教师可以很方便的将理论课程教学与应用教学结合起来,且教学效果显著。不仅提高了音乐教学的质量而且提高了学生的音乐专业技能,达到了音乐教学改革的教学目的。

(二)从学生角度讲,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结合教学是一种学与练的有效结合,受教育者不再枯燥地学习不相关联的音乐理论或者视唱练耳单一内容,获得了更多全方位发展的机会。对于大多数高校音乐学习者来说,在进入学校学习之前都或多或少的接触或者进行过音乐学习和训练,具备了一定的视谱能力和听音能力,如果仅仅单独的教授理论基础课程或者实践应用课程,难免会使学生产生厌烦,兴趣不高的情绪甚至有抵触心理。

(三)现代教学设施的改革尤其是多媒体的应用能够为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结合教学提供方便。目前多媒体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有效手段,运用多媒体可以同时兼顾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教学。另外,其优秀的听觉和视觉外放能力也提高了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结合教学水平。

四、总结

音乐理论与视唱练耳结合教学是现代音乐教学的一项重要改革,要想真正发挥两者结合教学的优势,就必须清楚地了解结合教学的优越性和可实施性,而且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和设施为学生提供一个集视觉与听觉同时学习和联系的教学环境。教师应该不断创新教学方法和教学形式,积累经验、分析不足,将音乐理论学习与应用学习有效整合,提高学生音乐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陈雅先.视唱练耳教学民族性理念的基础理论考察――以柯达伊, 奥尔夫, 达尔克罗兹音乐教育体系为例[J].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2,16(08):031-032.

[2]李志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与高师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课程纲要》指导下的《乐理与视唱练耳》教学[J].音乐创作,2010,12(06):142-143.

[3]沈洽,陈其射,王先洲等.以人为本的多元―本位音乐教育――基于人类学和民族音乐学视角的思考[J].Music Research, 2012,06 (13):068-069.

第7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 乐理教学

乐理教学是各音乐院校专业教学中最重要的基础课之一,乐理教学不仅“给专业的学习打下牢固的理论基础。并为学习其它理论课程做好准备”[1],学习乐理是为了为演奏活动提供重要的理论支持,为更深一步学习和声、复调、曲式等音乐技术理论课程打下坚实基础。因此教师应该“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注意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关注学生音乐才能的发展,智力的开发,以及审美情趣的培养”[2]。乐理教学是所有音乐专业学生的必修课,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课程,也是各类音乐艺术院校入学考试的必考科目。可以说,乐理课程是学习音乐的重要领域.对专业课程的学习起着奠基作用。

一、理论与实践知识相结合

只有在音乐实践的实施过程中,学生的音乐听觉能力、音乐记忆能力得到巩固和提升,形成良好的音乐思维习惯,激发他们的学习创新欲望。作为高职院校的音乐教师,笔者发现,在高职的乐理课上,单纯地进行音乐基础理论教学比较枯燥,比如讲乐音体系、节奏、节拍、调式等章节,很多教师只注意理论与概念的讲述,常常是纯粹的概念讲授,对学生缺乏感性方面的训练。学生不仅不容易掌握音乐知识和技能,而且会影响他们音乐实践能力的提高,导致音乐思维的僵化,丧失学习音乐的兴趣。这就需要我们不断更新知识观念,丰富教学内容和手段。同时,由于近年来我国各音乐高校随着社会、市场的需要,增添了许多新的学科和专业,这也在很大程度上要求我们的乐理教学要向更专业、更科学、更多样化方向发展和改进,来适应新形势下的需要和学生们学习的需求。教师要改变乐理课纯粹的工具性价值和实用性目的,让其回归到音乐审美中,赋予其更多的文化生态意义和人文特质,进而成为学生音乐生活本身。

因此,音乐基本理论课程的教学,需要与生动具体的音乐作品相结合。教师需要明确乐理并非纯理论学科,它是作曲技术基础理论的“实践”课程。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避免重理论轻实践,重理性轻感性的倾向。比如教师在通过理论讲解让学生简单地了解五线谱的概念后和音在五线谱里的位置后,再采用听唱结合的方式,来进行感性的认识。通过听唱单音的高低走向,看到五线谱里基本音级的上行和下行,让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得到了统一,获得了对音的感性认识并加深了五线谱的印象。在讲音程时,说C到F是纯四度,是协和音程,C到#E是增三度,不协和音程,学生很难真正领会,尤其是结合钢琴键盘,两个音程又是用的完全相同的两个琴键,学生便无法理解。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结合调式音阶,通过适当的谱例听一听,问题就能迎刃而解,可以让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在讲记谱法一章时,教师可在钢琴曲以及声乐曲中选择一些含有不同记号的典型曲例让学生弹唱,有的放矢地学与练,要求学生自己去寻找含有各种演奏法记号的谱例,从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而且教师可以将乐理的教学内容与其他课相结合,如在《钢琴》课中使用乐理基础的识谱、节拍、节奏等知识点和方法,让学生分析所演奏的乐曲进,做到音乐理论和音响的实际结合。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

传统乐理教学中,教师在黑板上手写板书,受黑板大小的影响,常常有写不下擦了又写的时候,使教学内容既不连贯完整,又耽误时间,坐在后排的学生又常有看不清谱的烦恼。而且在写谱例时往往影响了上课的进度,出现老师一抄谱学生就分心的局面。教师应充分利用多媒体手段为教学服务。在多媒体教学和校园网络普及的今天,学生与现代媒体接触日益频繁,他们早已不满足传统的教学模式,因为传统教学模式不具备形声性、再现性,灵活性、趣味性等特点,已引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利用多媒体实施现代化的音乐教学已成为现代教育的必然趋势。现在很多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音乐多媒体教室,为了给学生一个全方位吸收知识的环境,教师可凭借视听教学手段达到吸引学生注意力的目的。乐理教学的实践表明,许多学生对多媒体音乐课件的运用非常感兴趣,而且可以取得很好的教学效果。所以教师要充分发挥多媒体技术在音乐教学中的优势,是不断提高乐理教学质量。

通过图片、动漫、音频文件、视频文件等多样化方式,可以全面刺激学生的听觉和视觉神经,从而达到多方位传递音乐信息。比如目前较为流行的音乐制作软件Cake walk9•0,可以将源于电子琴或(合成器)的声音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并转化为数字信息,还可将总谱输入midi音乐文件,并经过编辑处理存入电脑,并可随时改变。它可以把五线谱直接变成音乐,播放到什么位置都有所指示,每写一个音符就会发出相应的乐音来,很适合进行乐理课程中的教学。在课堂中讲到关于音色的知识时,有木管、铜管、拉弦、弹拨、打击乐等多种乐器的不同音色表现,教师很难把这些乐器都带到课堂上来并进行吹奏,那么就可以将收集到的图片和部分音像资料结合起来制作成丰富的多媒体课件展示给学生,既避免了由于纯粹的理论讲解而造成的空洞,又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在调式分析中,教师可以先呈现乐谱让学生们分析,然后放音响,让学生通过听觉感受检验分析的是否正确,或者在乐谱出现之前先让学生听音响,分析是什么调式,再呈现乐谱,检验听的是否正确。比如讲到节奏方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运用音乐软件中的打击乐器,用定音鼓、钗钹来编写切分节奏音型、或为一段切分节奏的旋律进行伴奏,通过屏幕显示和播放。学生很快“看”出切分节奏的强弱关系,不仅活跃了课堂的学习氛围,也使学生在视觉和听觉上都获得了真实的感受,使整个课堂教学显得饱满而生动,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三、采用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

教师要注重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都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特长和认知水平。当前高校的音乐专业学生可分为音乐学专业和舞蹈专业,这两大专业有着各自的特点,舞蹈专业的学生并不需要掌握过于精深的理论知识,而音乐学专业的学生更加注重理论的深入学习和技巧的运用,教师需要按照基本乐理的教学大纲制定较为详实的教学计划和内容,为这部分学生将来进阶学习和声、复调等高级阶段的理论知识夯实基础。对于舞蹈专业的学生而言,入学基础不一,对理论课的兴趣不大。基本乐理部分的内容难易程度要适合舞蹈学院的学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让学生学得更轻松,没有压力。教师应该选择通俗性强的基本乐理的教材,在教学的内容选择上不应过难,应相对简单易懂些,突出实用性,在章节安排上应更加注重与其专业性相结合的原则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清楚扎实的掌握基本乐理中涵盖的在基础教育中能常用到的大部分理论知识即可,不断提高舞蹈学生对基本乐理的学习兴趣,特别对于节奏节拍的掌握,可以多给学生听旋律片段、舞蹈音乐等激发学生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效果。

另外,目前音乐专业学生的乐理基础知识是不均衡的,这也是制约基本乐理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学生乐理水平参差不齐与当前教学采用统一大纲、统一进度、学产生了矛盾。音乐专业的学生在进校之前,虽然绝大多数都学习过一些音乐知识,其中有些学生是从小就开始学习,也有些学生是为了考试而学习,甚至有学生仅仅参加了考前辅导。所以这些学生进入高校后,他们的音乐基础知识参差不齐,接受能力也存在个体差异。因此,教师在基本乐理的课堂上必须采取不同的方式因材施教,关注每个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差别,比如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较好的,教学中主要强化基本技能的训练,鼓励这些学生积极地参加校内外的各类音乐实践活动,在活动中主动的发现音乐、操作音乐,巩固和发展所学知识进行;对于那些音乐基础知识比较薄弱的学生,则要强化基本概念的认知,通过固定的学时,让学生循序渐进地掌握系统的音乐基础理论和基本技能;对于音乐基础知识特别薄弱的学生,甚至要采取个别辅导来强化其乐理知识。通过基本乐理的因材施教的教学,力求使学生的基本功达成统一,这样才有利于其后续专业方向的学习。

总之,在乐理教学中只有理论联系实际,运用多种教学手段,使枯燥的理论知识变得更为形象,学生才能学得生动、具体,领会得深,记得住。以上是笔者对高职校基本乐理教学的几点心得与尝试,供大家借鉴。

参考文献:

[1]李重光.音乐理论基础[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62.P253.

[2]李重光.基本乐理教学法[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

社,1997.P4.

第8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一)学习声乐有利于扩大学生知识面

声乐的学习离不开音乐基础知识的掌握和运用。学生在学习声乐的过程中,首先需要掌握音乐的基础知识。同时每首歌曲的创作年代及创作背景不同,在学习和演唱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投身到作者创作的时代,结合歌词来理解歌曲表达的故事和思想感情。增长了学生的历史知识、文化知识以及民族风俗等。

(二)掌握声乐的演唱技巧,提升学生的自信心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技的创新也越来越多的运用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来。近年来,卡拉OK的兴起,促进了KTV行业的发展。走进KTV,拿起麦克风已经成为许多人日常消闲娱乐的方式之一,“麦霸”也成了大家耳熟能详的词汇。大学生的业余生活同样离不开KTV。但是仍有许多人由于不自信而采取只听不唱,或者没有经过专业的声乐训练,导致“声嘶力竭”以及“带同伴去旅游”(跑调、走音)的现象。大学生活中也会经常组织一下文娱活动,能够站在舞台上一展歌喉,甚至拥有大批的“粉丝”无疑会给学生增添无比的自信心。

(三)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审美能力,激发大学生的创造潜力

声乐演唱是作品的二度创作。在演唱声乐作品的过程中,歌者往往会根据自己对歌曲的理解来演绎作品,这种做法对于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激发大学生的创作潜力都有非常积极的意义。同时,随着声乐学习的不断深入,在掌握了乐理的基础知识和歌曲创作的基本手法,一些有思想的年轻人也会将自己内心的感情世界通过歌曲创作的形式表达出来。

(四)促进高职院校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声乐教学能以健康向上的内容、优美动听的旋律,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陶冶学生的情操,使学生的心灵得到净化。同时,通过学习和演唱不同题材的声乐作品,体会作者的意境,扩大了文化视野,提升文化修养,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二、高职院校针对非音乐专业学生声乐教学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声乐开设的条件缺失

声乐课是教师示范和学生演唱相结合的授课方式,需要专业的一体化的音乐教室,其中,最重要的是钢琴。同时,为了避免在上课的过程中对他人造成打扰,一般要求音乐教室的隔音效果较好。但是目前在许多非音乐专业的高职院校中,还不具备这样的条件,导致声乐教学成了虚设,只能通过多媒体来开设音乐欣赏、影视作品欣赏等课程。

(二)声乐教学的不延续性

高职院校音乐课一般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公选课的授课范围要覆盖整个学院,因此班级人数都比较多。而声乐课的教学和学习存在着特殊性,每个人的声音特点都是不同的,而对于同样一段曲目的演唱,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另外,高职院校的公共选修课一般是一学期选择一次,在选课的过程中,由于选课人数较多,可能导致想要继续选修声乐课的学生由于人数过多而选不上声乐课。有些院校甚至规定学生不能重复选修公共选修课,导致每一学期的声乐课都是从头开始。而每个学期的课时也很少,这根本不能满足学生学习声乐的兴趣和实际需要,也会影响老师教学的积极性。

(三)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缺乏

通过两个学期的声乐公选课的教学发现,学生喜欢唱歌的非常多,但是对于音乐的基础知识十分匮乏。大部分同学都不会识五线谱和简谱,也不会视唱。唱歌只是跟着MP3学习。对于节奏、节拍等知识更是知之甚少。导致授课老师每次都要在有限的课时分出一部分普及音乐的基础知识,既耽误了学习的进度,也影响学习的效果。另外,学生对音高和调的了解非常少,甚至不能准确地唱出钢琴上的某一音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多次带唱才能到正确的音高上。

(四)选课学生人数要求多,教师没得选

高职院校音乐课一般采用公共选修课的方式开设,公选课的授课范围要覆盖整个学院,因此班级人数一般都要求多少人以上才开班。而声乐课的教学和学习存在着特殊性,每个人的声音特点都是不同的,而对于同样一段曲目的演唱,不同的学生存在不同的问题,这就需要老师与学生进行一对一的交流和指导。高职院校学生在学期初通过选课平台来选择声乐课,选课的人数有限,但是老师不能选择学生,只能随机选到哪些就是哪些,也许错过了基础条件好的同学,这也是声乐教学的缺失。

三、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声乐公选课的开展

(一)学院重视声乐课的教学音乐教育对于塑造学生的人格,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为了推进学生素质教育的发展,开设了音乐欣赏、声乐等公选课,同时根据课程开设的需求,提供必要的硬件设施,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完备教学设施,鼓励教师开设声乐课

学院在原有的多媒体教学设施的基础上,购置了钢琴等硬件设施,尽量满足声乐课上课的需求,更好地促进声乐课的开展。同时,成立组织音乐专业毕业的老师成立艺术教育教研室,鼓励老师开展各种类型的音乐专业课程教学。如:音乐基础、音乐欣赏、声乐入门、声乐提高班、节奏与打鼓等。

2.开设不同级别的声乐公选课,师生双向选择

由于公选课的延续性不强,声乐公选课在以往总是重复带新生的情况。既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对学生的专业学习和水平提高也起不到好的作用。为了改变这种情况,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特地从学生大一上学期就开设了声乐基础课,授课内容主要是基础乐理知识以及声乐的入门。选课人数控制在50—100人,教师在上课的过程中,逐渐了解每一个学生。学生也通过10次课的时间了解声乐课的知识点和上课的形式。在学期末师生根据对对方的满意度进行双向选择,进入下一学期的声乐提高班。为了进一步提高教学效果,保证每位学生的有效学习时间,第二学期的声乐提高班在人数上会有大幅度删减。

3.教师灵活组班,选课学生梯队式排列

针对声乐课的授课特点,改革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分组的形式进行小班式教学。采用小组一起练声和个人单独练声相结合的方式。小组一起练声或演唱时学生可以听老师整体地讲解或指导,单独指导时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某一错误发声提出指正。小班制教学使学生学唱与听唱相结合,即使学生在听老师单独指导别的同学,也能体会到别的同学的发声方式是否正确,发声位置是否科学,与自己的发声有哪些区别,自己存在类似的问题以及如何改正等。通常第二学期选修声乐课的同学已经熟悉了这种教学模式,极大地促进他们的学习热情,也使学生的演唱水平有显著提高。

(二)加强学生音乐基础知识普及

大学生对音乐普遍存很高的学习兴趣,渴望更多地了解音乐作品和知识,提高自己的演唱水平,是自己能自如地进行声乐表演。针对大学生音乐基础知识匮乏的问题,江苏食品药品职业技术学院艺术教育教研室经过讨论,提出解决方案。在学生入学的第一学期开设《音乐基础》公选课,课程采用大班授课的方式,主要是向学生介绍音符、旋律、节奏、节拍、音程、和弦、调与调式等基础乐理,让学生对音乐的学习有一定的了解。为学生后续的选择音乐专业的公选课打好基础。同时请几位教授不同科目的老师轮流授课,展示声乐、器乐、舞蹈、健美操、音乐欣赏等课程,让学生在了解的基础上有目的、有计划的选修。

(三)声乐教师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不断提高个人的教学水平

作为教授声乐课的教师,首先要具备基本的理论和教学能力。其次还应具备较高的艺术修养和教育科学修养,良好的钢琴即兴伴奏的能力。最后为了提高声音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声乐演唱能力,专业教师必须保持持续学习的能力,基本功扎实。在教学过程中,思想集中,在教学中与学生做好配合,并能准确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改进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教学中不断融入新鲜的元素,使学生更容易、更愿意接受。

(四)选择学生喜欢的曲目教学,卡拉OK进课堂

针对学生对传统声乐曲目和近代流行通俗曲目的好恶,组织校内音乐专业的老师根据学生的爱好,结合传统声乐的教学方式,选择学生熟悉的部分传统曲目和喜爱的通俗歌曲,编写校本教材,组织实施。在教学中重复利用多媒体等教学设备,将KTV接入课堂,让学生在课上练习KTV里的曲目,指导学生如何更好更轻松地演绎歌曲,使学生在K歌中体验到声乐学习的乐趣。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内外组织的声乐表演活动,极大地促进了学习学习声乐的积极性。

(五)鼓励学生参加校内外的声乐表演机会,促进学生学习兴趣

第9篇:音乐基础知识教学范文

关键词:律动;音乐课堂;教学巩固

《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指出:通过提供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创造音乐的机会,提高学生音乐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使学生获得音乐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

在我个人的音乐教学中,我也非常关注学生的需求,关注学生的发展,尽可能地给他们一个宽松愉快的学习环境。尤其是在低年级教学,一个个天真活泼的孩子,时常还会怀念轻松愉快的幼儿园生活,但是小学学习是义务教育,不论对所学的课程是否感兴趣,孩子都要根据国家统一规定的教学大纲来学好所规定的课程,那如何在这种情况下让孩子们能愉快轻松地学习音乐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为此,我进行了让律动走进小学低段课堂、丰富低段课堂的有效性尝试。

一、联系生活经验,拓展音乐想象

音乐本身就来源于生活,只是通过书本传授给学生,但现代教学已不能完全照搬书本,对于现在缺乏劳动实践的孩子来说,更要从书本知识上给予他们更多的生活感悟。所以我时常引导学生结合音乐,律动音乐,联系生活,充实音乐。

本学期在教授一年级歌曲《动物说话》这课前,反复研究了歌曲,看似简短的一首歌,即描写了小鸡、小鸭“说话”时憨态可掬的模样。歌中的多处间奏也渲染了小动物们天真活泼、幼稚可爱的形象,这都为学生的律动创作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小鸡、小鸭对于孩子来说还是比较常见的动物,所以在教授时,我先引导学生模仿小鸡和小鸭摇摇摆摆走路的样子,跟着音乐走一走,这时学生的兴趣被提起,我想:就这样结束律动,那学生肯定很扫兴。就继续让孩子们在间奏处加上小动物的叫声,这下,孩子们的情绪更高涨了。最后在学会歌曲的基础上建议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扮演不同的动物角色,并创编合乎动物角色歌词,进行合作表演,这对于小学一年级的学生来讲是有一定难度的,但是他们做到了,而且还做得非常棒!这样的过程不仅培养了孩子们的合作意识,还让他们对音色、速度、力度的感受和表现有了更准确的体验。就这样反复了几次,学生已经能很准确地控制间奏部分,至于简单的歌词就更不在话下了。一个简单的动作,把会唱歌的动物表现得活灵活现,孩子们通过日常生活的结合,不仅减轻了他们的学习难度,提高了内在感受能力,发展了音乐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创作能力,也实实在在地充实了我们的音乐课堂。

二、结合基础知识,理解音乐语言

在《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了解音乐基本表现要素(如力度、速度、音色、节奏、旋律、和声等)和音乐常见结构(曲式)以及音乐体裁形式等基础知识,有效地促进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形成与发展。在一直以来的音乐教学中,并非把对低年级学生的音乐基础知识的教学放在首位,所以今年当知道自己要教一年级音乐时,自己制定了一个目标,音乐基础知识要从“娃娃”抓起。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我深感音乐基础知识对表现音乐情绪起到的重要性,而能否更好地表现音乐情绪也直接影响着歌曲的学唱和表演以及课堂的教学氛围。

三、选择打击乐器,激发音乐兴趣

低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好动、自制力较差,如果仅纯粹让他们聆听音乐,学习基础知识,似乎有点为难他们,如何做到寓教于乐也成了很重要的问题。低年级学生对打击乐器有着本能的喜爱,实践证明在律动中加入乐器会让学生对音乐充满好奇心,“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它不仅能使知识转化为有实用性的能力,更让课堂变成了孩子们的乐园。

而在为低年级学生选择器乐时,不能只局限于儿童打击乐器,那些调皮的孩子,说不定等你把所有的乐器都介绍完后就对它们失去兴趣了,要想让它们保持更长久的新鲜劲,作为老师的我们就要用点心思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