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财务审计要点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财务审计要点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财务审计要点

第1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内部控制 财务报表 审计整合

2008年7月,财政部等五部委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规定,执行本规范的上市公司,应当对本公司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自我评价,披露年度自我评价报告,并可聘请具有证券、期货业务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审计。2010年4月,财政部等五部委再次联合的《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总则第五条规定,注册会计师可以单独进行内部控制审计,也可将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这为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提供了依据。

一、风险评估程序:财务报表审计以内部控制审计为依据

(一)财务报表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风险评估程序是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第一个共同程序。财务报表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需要了解和评价的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范围是与财务报表相关的方面;了解和评价的广度应以是否足以识别和评估财务报表的重大错报风险为衡量标准,如果达到了这一标准,注册会计师即可开始设计和实施下一步的审计程序;了解和评价的深度也基本限于内部控制的设计是否健全及其是否得到有效执行,但其中不包括对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的确定;了解和评价的目的是判断是否可以相应减少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工作量,以及用来支持财务报告的审计意见类型。

(二)内部控制审计风险评估程序

内部控制审计中的风险评估程序,注册会计师的目的是为了对内部控制本身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其范围涉及到企业整体的内部控制,内容包括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信息与沟通、内部监督五个方面,并且还需确定内部控制是否得到一贯执行。

(三)两种审计在风险评估程序的整合要点

内部控制审计的风险评估程序了解和评价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广度和深度均超过了财务报表审计,在审计实务中,可以将两者在此程序需要完成的工作整合进行,即风险评估程序中财务报表审计应充分利用内部控制审计所获得的更为广泛的信息,并从中取得进行下一步审计程序的充分依据,这样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避免重复劳动,进而提高了审计效率,降低了审计成本。

二、控制测试程序:内部控制审计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结论

(一)控制测试程序并非财务报表审计的必需程序

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通过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了解和评价来决定是否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进行测试。如果被审计单位设计的内部控制本身是无效的,或者设计是合理的,但没有得到执行,注册会计师则不必实施控制测试,而是直接实施实质性测试;如果被审计单位所设计的内部控制能够防止或发现并纠正重大错报,即认为内部控制是有效的,注册会计师应当实施控制测试。这样,就进入了两种审计的第二个共同程序,即控制测试程序。

(二)两种审计控制测试程序的区别

在控制测试程序中,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有三点区别:第一,内部控制审计要对被审计单位内部控制的有效性发表审计意见,而财务报表审计仅仅对与财务报表相关的内部控制进行测试。与风险评估程序相同,内部控制审计进行控制测试的广度和深度仍大于财务报表审计所进行的内部控制测试。第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获取能够证明内部控制有效的高度相关的证据,对控制测试可靠性的要求较高,样本量较大且选择弹性较小;财务报表审计对控制测试可靠性的要求相对较低,测试的样本量相对较小且存在一定弹性。第三,两者对内部控制缺陷的评价要求也不同。财务报表审计中,注册会计师仅需将内部控制测试识别出的缺陷区分为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和一般内部控制缺陷;而在内部控制审计中,注册会计师需要对识别出的内部控制缺陷进行严格评定,将值得关注的内部控制缺陷进一步区分为重大缺陷和重要缺陷,重大缺陷会影响到审计意见类型。

(三)两种审计在控制测试程序的整合要点

注册会计师为了对内部控制有效性发表恰当的审计意见,需要获取比财务报表审计更多、更广泛、可靠性也更高的审计证据。因此,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可以直接为财务报表审计提供审计证据甚至提供结论,财务报表审计对内部控制审计在控制测试环节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的充分利用,将使审计效率得到进一步提高。

三、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相互利用、相互支持

(一)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对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程序的影响

经过控制测试,财务报表审计进入实质性测试程序。在这一程序中,注册会计师可能会发现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报表存在错报甚至重大错报,这将会影响内部控制审计中控制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这是因为如果现有的内部控制不能防止或发现并纠正这些错报甚至重大错报,就意味着在错报相应的控制点上可能存在内部控制缺陷,这将为注册会计师进一步审查内部控制缺陷提供重要线索。

(二)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程序对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程序的影响

在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程序中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能为注册会计师在财务报表审计中对哪些交易和认定重点实施审计指明了方向,因为如果发现内部控制存在某项重大缺陷,则财务报表在相应的账户就可能存在重大错报,就会影响财务报表审计中实质性测试的时间、性质和范围,审计人员应当根据实际发现的内部控制缺陷对实质性测试的审计程序进行调整。

(三)财务报表审计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控制测试的整合要点

对于两种审计的整合来说,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质性测试与内部控制审计的控制测试是相互利用、相互支持的,将两种审计在这两个程序所取得的审计证据及得出的审计结论相互利用、相互支持能提高审计效率,降低审计风险,最大限度地保证审计质量。

四、审计计划的综合制定

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整合进行的审计计划制定是以对审计程序的整合要点分析为基础的,因此在分析了两种审计的审计程序整合要点之后,具体阐述如何根据整合要点综合制定审计计划。

(一)两种审计方式审计计划制定的重点

为达到充分整合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的目的,内部控制审计和财务报表审计应尽量由同一组审计人员实施,两种审计的审计计划也应共同制定。结合以上对审计程序的分析,对被审计单位的风险评估程序和控制测试程序主要由内部控制审计完成,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中应详细制定这两项审计程序的计划,在财务报表审计计划中可以对这两项审计程序的计划简化表述,但应重点对实质性测试程序的计划详细编制。

(二)审计计划的持续修订是审计质量的重要保证

随着审计工作的推进,注册会计师要根据审计发现的新情况、新问题,适时对总体和具体的审计计划做出调整和修正。具体来讲,如果审计人员在内部控制审计计划实施过程中发现内部控制存在重要缺陷,审计人员应及时修正财务报表审计的实质性测试计划。同样,如果在财务报表实质性测试中发现财务报表存在重大错报,也应该考虑该重大错报对内部控制审计计划的影响,考虑是否增加内部控制审计的具体程序,扩大审计范围,以保证审计发现内部控制设计及运行中的重大缺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审计计划的调整和修正应贯穿于整个审计业务的始终,以保证审计计划能够对两种审计的整合进行起到重要的规划和指导作用,有效地提高审计质量,最大限度地降低审计风险。

参考文献:

①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基本规范[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8:1—5

②中华人民共和国财政部等.企业内部控制审计指引. 财会〔2010〕11号

③谢晓燕,张龙平,李晓红.我国上市公司整合审计研究[J].会计研究,2009(9):88—94

④王美英,郑小荣.对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整合的思考[J].财务与会计,2010(7):66—67

第2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受到城市现代化建设的推动,国内经济水准在不断提升,市场经济日益呈现出多变、复杂的特点,因此公司在组织开展生产运行、组织管理的过程中,需要面临更多的不可预测因素,其承担的经营风险、管理风险、财务成本风险也相应提升。为了有效解决以上问题,降低公司在生产销售、组织运作中的财务风险、管控隐患,应当构建起科学、全面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凭借财务审计部门的建立与有效运行,帮助公司分析开发项目的经济成本、预期收益与风险系数,帮助公司的领导决策人员制定经营策略、执行各项决策,提供充分依据。下文中,笔者将针对公司的生存发展需求,分析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要点与管理策略,因此公司应当采取积极措施,尽快构建起科学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体系,实现公司的健康、稳定发展。

关键词:

公司财务审计管理;风险风范与管控;策略

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策略,是关系到公司生存、发展的重要管理理论与核心策略手段。有关公司与财务管理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作用和意义,帮助公司实现当前的生产经营目标和长远发展计划。

一、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概述

所谓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可以理解为,公司的领导决策人员认识到财务管理的重要性,具备科学的财务管控理念,促使公司内部建立起职权清晰、各负其责、运行有效的组织管理体系。公司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理部门,一方面需要上级部门的监督与管理,一方面需要管理组织规章守则的约束与指导,需要自觉遵守并积极履行国家法律法规关于公司财务管理的相应规定。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能够确保各项财务数据与信息的准确性,能够有效实现公司生产成本、经营费用的管理与核算,避免生产成本的浪费;而构建信心化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系统,能够将公司的全部财务活动统一起来,系统全面评估企业的经营业绩、成本与收益、开发成本与费用支出,从而起到评估与防范风险的作用。笔者认为,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作用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规范公司生产、组织中的各项活动与行为,确保公司生产经营、组织管理符合国家法律、公司规章制度的相应规定,实现生产经营、组织管理活动的有序、规范;二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监督、评估公司的财务管理情况,帮助公司决策者分析开发与经营项目的预期收益和风险系数,起到防范财务风险的作用;三是,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以经营目标、管理标准,对公司的未来经营计划、项目开发与投资、公司财务情况作出统计、分析与评估,确保公司的全部活动符合国家法律规范,确保公司始终将长期发展规划与近期经营目标结合起来,不断调整并优化内部组织管理结构,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后,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能够对公司的经营策略与方针,对公司各部门的经营管理成绩、对公司员工的表现与业绩作出审核与评估,便于公司调整经营计划,采取对应的奖励或者惩罚措施。

二、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不足之处

1.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受到多方制约。我国的现代化市场建设过程中,公司逐步构建起内部的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部门,但是受到国家计划计划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部门规章与行政条例的制约,带有局限性;随着我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结构转型,公司的生产经营方式也随之发生改变与调整,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不仅仅是少数大型公司的建设需要,也是其他中小企业的经营需求;同时,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不能过分受到国家与地方政府部门的调整与干涉,而应当将主要管理职能下放给具体公司独立完成,行政部门与机构可以起到全局监督的作用。最后,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需要在公司内部设置独立的组织管理部门,需要公司提供充足的经营管理资金。

2.公司人员素养有待提高,审计方法与策略急需改革。由于我国的公司建设与发展进程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起步较晚,因此其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也存在很多不足之处。首先,公司财务审计人员缺乏相应的职业素养与审计意识,仅仅将公司财务审计等同于基础财务审计,而忽略了对财务数据核实、对财务经营管理风险的防范。由于公司财务审计工作者的职业素养不足,导致公司财务审计工作缺乏客观依据,经常由审计工作者的个人主观想法决定,造成审计数据的遗漏、不准确,增加了公司的财务审计风险。其次,公司在实施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工作中,各管理部门、公司员工对财务审计与风险管理工作缺乏支持与认同,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完成财务审计与风险控制,相反采取捏造数据、伪造资料等方法,给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增添了负担。

3.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需要调整与完善。在审计过程中,审计人员缺少必要的审计规范体系,在审计过程中,凭借的大多数是自己的主观判断和审计经验,随意性比较大,这就增加了企业的一些管理账户余额或者是某些交易事件出现重大错报或者是重大漏报的可能性。

三、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优化策略

1.为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提供有利的外部环境。针对当前存在的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现象,需要建立完善的内部审计管理体制,使得内部审计机构能够独立于企业的其他部门,提高审计部门领导职位,使得审计的独立性和权威性得到有效的保障。在企业管理过程中,增强企业员工对审计的充分认识,从企业管理领导者开始,重视和支持内部审计工作的开展,使得审计人员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能够按照国家的法律法规、审计制度等进行操作。同时要加强内部审计机构的内部管理,不断地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三级复核制度,也就是最先的审计工作底稿及其报告等有审计负责人复核,之后交由部门负责人复核,最后交由审计机构负责人审定。

2.优化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的手段与策略。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一方面要对企业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审计风险进行分析和预测,对于审计项目可能存在的风险问题,制定相应的控制措施,选择合适的企业内部审计技术和方法,必须要确保被审计对象所提供的资料和信息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可靠性,做出书面承诺,并对此承担法律责任。另一方面,要不断提高企业计算机信息技术利用水平,在企业审计人员搜集证据的过程中,通过利用先进的技术,就可以实现取证的时效性、准确性和可靠性,同时利用利用计算机信息技术开展审计过程,保证审计结果的完整可靠。

3.提升财务审计的准确性,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隐患。这是内部审计工作开展过程中风险控制的重要环节,在开始审计工作以前,审计人员需要对被审计单位开展必要的审计调查,对被审计单位或者是审计项目存在的风险需要进行有效的预测,确定审计风险,那么在审计过程中,就可以有针对性对审计风险问题进行慎重检查和评价,从而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综上所述,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机制的构建,需要公司领导决策人员的支持与推行,帮助公司员工树立正确的公司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理念,优化财务审计与风险管控方法策略,实现公司各个职能部门之间的有效沟通与相互配合,在遵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前提条件下,帮助公司将近期经营目标与长期发展规划结合起来,收获更多的经营利润。

参考文献:

[1]刘占炜,王燕.中小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研究[J].中国商论.2016(13).

[2]谢卫红.浅议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现代经济信息.2016(09).

[3]夏丹.我国民营企业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10).

[4]胡建强,张娴.内部审计人力要素动因对审计质量的影响[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2).

第3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含义及形式 所谓的内部审计外部化所指代的是企业将其内部审计工作全部或者部分交付给专业会计人员、会计师事务所或者其他中介机构来完成的一种现代化管理方式。随着现阶段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专业化程度要求的不断加深,企业在其具体财务审计工作中,受到来自于管理成本、人员成本等各方面成本因素的限制,逐渐开始向一些类似于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化中介机构张开怀抱,选择以外包的方式将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交付给外部机构。

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形式,国内外学者研究总结有如下几种形式:(1)全部外包形式,即企业将内部的全部审计工作都全权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在其企业的内部系统中不另设相关审计部门。(2)部分外包形式,即企业不是将全部的内部审计工作交托给会计师事务所完成,而是将一些对专业性需求比较高,或者说技术要求比较强的审计工作交给外部机构完成,而对比较简单的财务审计操作则交由企业内部相关人员完成。(3)提高审计管理咨询形式,在此形式之下,企业雇佣外部机构并非开展具体的财务审计工作,而是就一些审计工作要点向外部机构进行咨询,从而通过外部意见更好地开展企业内部的审计工作。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理论基础 与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财务管理模式相关的主要有资源依赖理论和委托理论这两方面的理论知识基础。(1)内部审计外部化与资源依赖理论。根据资源依赖理的观点,组织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获得资源,因此必须与其所依赖的生存环境进行交易,从而达到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或者控制其他稀缺资源的目的。也就是说企业为了更好的经营发展,因此需要与整体经济环境进行人力与物力资源的交易,从而达到资源合理配置的目的。从审计工作的角度来看,虽然企业可以通过内设审计部门完成相关的财务审计工作,但是为了更好地发挥企业的专职能力,进行细致化的工作专业分化,具备一定资源条件的企业就应该采取与外部机构合作的方式,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发挥各个组织的长处,即企业做好其本职行业发展工作,而会计师事务所则利用其行业优势进行专业化的审计工作。(2)内部审计外部化与委托理论。根据委托理论的观点,当企业所有权和经营权不分离时,经理人本身就是企业资源的所有者,拥有企业全部的剩余索取权,经理人会努力为自己工作。也就是说,当所有者与经营者最终目标一致也就不存在问题。但是,当企业的所有权和经营权出现分离的时候,经营者与所有者的利益就可能发生背离,从而导致问题的发生。当企业选择将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时候,其实就在企业经营过程中引入了外来管理者,而会计师事务所则相当于它的“经营者”,虽然两者的根本目的都是为了理清企业的财务问题,但是由于这二者的利益关系并不一致,从而也可能造成问题,且企业更需要支付一笔成本。

二、内部审计外部化形式

(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历史进程 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历史发展可以分为初级阶段、发展阶段以及回归阶段。在每一个具体的进程中,内部审计化对于企业整体的经营发展往往发挥着不同的作用,但总的来说,目前在各个企业的发展中,对于内部审计外部化的问题越来越重视。

1988年前后,是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初级阶段,更多的企业是对于审计外包的顾虑,因而总体上采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并不多,更多的企业还是按照传统的方式在企业内部设立审计部门,通过企业自身的工作人员开展财务审计工作。而在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21世纪初,内部审计外部化得到了迅速发展,正式进入了其发展高峰期。特别是在1996年5月份,AICPA职业道德执行委员会正式颁布了与内部审计外部化相关的道德准则解释IDI-13,从法律法规的角度消除了众多企业的顾虑,至此,以美国为首,国际上出现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了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开展企业财务审计工作,也进一步将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模式推向了世界经济的舞台中央。虽然内部审计外部化现象在20世纪90年代末达到,但是自本世纪初开始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进入回归状态,其发展总体速度趋于平稳。这是因为,随着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不断推广与发展,企业在享受其带来的审计便利的同时也感受到了将企业内部信息公开化的潜在风险。在此阶段,原先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企业当中,一部分开始进行审计业务的回收,决定采取内部审计的方式,而另外一部分企业则接受了由审计外部化所带来的弊病,在优劣权衡之下仍旧选择通过会计师事务所等外部机构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

(二)内部审计发展现状 自内部审计外部化被引入我国经济发展进程之后,历经近30年的发展历程,目前国内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得到了很好的推广,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关注专业化分工问题,开始采取将审计外包优化企业资源结构。但是总的来说,目前内部审计环节还存在着不少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两方面:(1)内部审计人员知识结构单一。当今社会的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是复合型人才,而对于企业的总体人力资源需求来说,更是需要同时具备多样化知识储备的复合型人才。在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工作时,其相关的审计人员更应该优化其整体知识结构,从而改善自身知识结构单一的现状。内部审计是一种集查错防弊、兴利以及增加企业价值为一体的综合性活动,因而作为具体实施该项工作的企业内部审计人员而言,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财务会计知识,更要熟悉企业的具体生产经营活动,同时具备法律、金融、管理等方面的相关基础知识。(2)内部审计工作范围过小。虽然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推行,一些大型企业通过对于国际新型管理理念的接触,已经开始对内部审计有了新的认识与理解,但是在其企业内部开展具体审计工作时,往往在内容、方法以及形式这几方面存在着一定的改进空间。就内部审计的工作范围而言,目前企业过分关注与对财务会计报表和相关经济指标的变动,而在内部审计工作中缺少了对企业内部经营活动的结合性考量,从导致审计结果往往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能很好地进行全局反应。

(三)针对内部审计外部化过程中风险控制问题的思考 由于企业在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同时所接触的是一家本质上与企业利益无关的外部专业机构,因而在这次合作中,企业往往可能会面临来自于法律、合同协议以及商业泄密问题等多方面的风险。为此,企业必须慎重对待内部审计外部化这一经济活动,做好相关环节的风险控制工作。为了保障企业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进程中,企业利益能够受到最好的保护,需要做好以下几点风控工作:首先,企业在选择外包机构的时候应该关注机构本身在其行业中的信誉度以及经验年数。只有具备行业信誉的专业性机构才能够胜任企业的审计工作,一般来说,只有那些由长期工作经验的会计师事务所才能够在企业的审计工作做做到保质保量,为企业提供最满意的服务。其次,企业必须做好外包合同的审查工作,从每一项合同条例中保障企业开展内部审计外部化时,其服务范围、业绩标准、安全保密、控制措施、报告制度以及争议解决等都在掌握之中。

(四)我国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发展展望 随着社会发展进程中资源优化问题的提出,相信会有越来越多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会选择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开展企业的审计工作。另一方面,出于优化组织结构以适应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考虑,内部审计部门的规模会呈现缩小的趋势,朝着更专业化、更灵活的方向发展,而在此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与外部审计组织的协同合作将会增加。而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具体表现形式上,随着我国行业发展的成熟化,会不再仅仅局限于当前的几类,而是会随着企业的发展要求和会计师事务所的技术手段提高衍生出新型的审计外包形式。例如,在为公司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事务所之外,也可以通过聘请一家会计师事务所提供内部审计服务,进行所谓的强强联合。而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也可以使用相同的审计人员。最后,提供外部审计服务的会计师事务所同时提供内部审计服务,但要由未参加外部审计的其他审计人员进行审计。总的来说,将来国内的内部审计外部化工作会出现越来越多的形式,而这些形式的展开都能够帮助企业开展最好的审计工作,为推动企业经济发展做出贡献。

三、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利弊分析

(一)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优势 对于企业发展来说,其进行内部审计外部化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优势:(1)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企业经济效益。在现阶段的发展进程中,进行审计工作的相关人员不仅仅需要掌握财务审计类专业知识,还需要具备与各个行业相关的多元化知识储备,因而一般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往往难以满足这一综合性要求。随着目前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日益成熟,当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时候,其整体人力资源将得到有效配置,外聘的审计人员能够通过专业的审计工作指出企业的不足之处,而企业内部的工作人员则在其岗位上为企业发展带来实际有效的推动力,总体上达到了“术业有专攻”。(2)极大程度降低企业的成本。如果企业在其内部设立一个专业的审计部门,那么就要对人员物资等进行合理管理,这其中就需要花费一笔不小的开支,而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这笔成本费用则能很好避免。由于会计师事务所具有专业性财务审计人才能够同时为多家企业服务,而企业在接受具体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人员的工作服务时又不需要额外进行人员培训工作,因而这其间可以达到双赢的局面,企业的总体经营成本能够得到合理降低。(3)促进企业内部审计向战略审计转变。在传统意义中的企业内部审计工作中,其审计人员的具体工作往往只是局限在财务报表等的差错防弊等财务审计中,而缺少对于企业审计工作的战略性规划。随着目前社会经济发展,对于企业的审计工作早已有了新的需求,审计人员的工作职责不仅仅停留在纠错过程中,更是需要为企业提供一些管理咨询服务和战略经营决策。而审计人员所应具备的这一素质要求则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外部化来达到,因而会计师事务所中的财务审计人员往往都是具有专业素质的高级综合性人才,他们能够在基本审计工作的基础之上,为企业提供战略性审计规划。

(二)企业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劣势 尽管内部审计外部化能够为企业带来众多优势,但是与此同时,内部审计外部化也存在了以下两点主要劣势:(1)无法全面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在企业选择内部审计外部化的前提之下,对于企业管理方来说,可能就无法对企业的经营情况进行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在企业选择让内部人员从事审计工作的时候,管理人员能够通过内部审计工作者的直接情况汇报来了解企业的具体经济活动情况、管理政策以及人事情况。但是当企业采取内部审计外部化的方式时,管理者所获知的消息都是间接的,从其具体报告文书中对企业的实质经营情况有一个了解。但是当会计师事务所的工作人员在其报道中出现错漏等情况时,企业就可能无法全面性地了解其发展情况。(2)商业秘密泄露的可能性较大。由于企业在内部审计外部化的过程中,是将企业内部的所有文档资料向具体的会计师事务所工作人员公开,因而在此过程中,可能会出现商业秘密的泄漏情况。虽然整体上来说,会计师事务所中从事财务审计的人员素质较高,但是不排斥个别道德信用存在一定问题的审计人员,当这类工作人员接触企业的直接内部商业信息之后,他们可能会不遵守职业道德,为了一定的经济利益而向企业的竞争对手泄露了这些商业机密,从而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

随着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对于财务审计的愈加依赖性,如何处理好企业内部财务审计工作成为重要的问题。究竟是采取审计内部化措施还是内部审计外部化措施,对于企业来说成为了重要议题。然而就目前国内各类会计师事务所的发展成熟度来看,再结合企业目前发展进程中所讲求的分工明确性,内部审计外部化逐渐成为了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企业经营管理的内在需要。企业通过适当引入外部专业机构的内审服务,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企业的运营成本压力,也可以利用会计师事务所等专业机构中的高素质人才高效地解决企业内部的审计问题。

参考文献:

第4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建设项目 管理审计 现状 对策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建设项目投资逐年增长,建成了相当规模的大中型建设项目,为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并且正在为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目标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建设事业的发展中,随着投资主体多元化、投资资金多渠道、投资决策分层次的投资体制新格局初步形成,与之相应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也不断发展起来。

1.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现状

1.1从审计资源上看,现有审计人员知识和能力结构不合理

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成败关键在人。在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的管理审计不仅是单纯的造价和财务收支审计,还涉及到工程设计、造价前期的控制阶段、工程管理等,都将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这就要求国家审计必须拥有一支具较高专业素质、较全面专业知识的审计人员队伍,以充分发现和揭示问题,使审计名副其实地处在较高层次监督的位置上,而事实上各地审计机关目前懂财务的人员比较多,懂工程、计算机、法律的人员比较少,既懂工程又懂财务、计算机的人员更少,而且因投资项目专业化程度较高,审计人员不懂工艺,不懂管理方式,对项目管理和内控制度感到茫然,从而审计时抓不住重点,不能做到有的放矢。

1.2从审计风险上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缺乏一系列操作性较强的规范性文件

当前审计人员的工作缺乏客观标准,主观判断多,现有的法律、法规及审计准则对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规定比较粗泛,《审计法》及《审计法实施条例》也只规定了对建设项目预算执行和竣工决算进行审计监督,具体监督的层次、程序和效率还有待细化才能满足新的形势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需要。因此,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没有一个较明确完整的审计指标体系,不能按照审计指标的范围进行审计、比较、评价,所以在现阶段这种审计方式、方法、标准、成果都带有不确定性,给审计人员带来很大困难,无从下手,审计成果也很难得到社会承认,审计风险难以得到有效控制。

1.3从审计方式上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提前介入的时间和力度不够

审计的提前介入是指审计人员从项目立项开始参与项目投资全过程,这样既有利于项目建设决策和程序的合法性、科学性,又有利于完善投资主体的投资机制,有利于提高投资效益。虽然在近年的审计中,跟踪审计已作为一个审计的重要的内容,但就目前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实际看,仍是以事后审计为主,事中审计为辅,而事前预防几乎未开展,对建设过程中已经造成的损失浪费,只能是“秋后算账”,缺乏必要的事前预防和事中监控,特别是对投资项目选择的决策过程难以施加影响。

1.4从审计重点上看,着重于查错防弊,而对项目的效益审计涉及较少

人类管理生产活动的最高目标是高效率地获取财富。惟有如此,人类社会才能不断进步。财务审计只是对生产活动中的违规问题进行监督,为生产活动的高效运行提供良好的法制环境。这虽有利于生产活动的进行,但与实现“最高目标”仍有差距。效益审计的目标则与“最高目标”完全一致,因而是更高层次的审计。我国国家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实际上也已突破了单纯的财务收支审计范畴,涉及到了建设管理、工程质量、材料采购、招标投标、合同管理等经济效益事项。只是由于我国审计机关习惯了财务审计,才在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仍然采取财务审计的做法,并习惯于用财务审计的处理办法来处理碰到的效益问题。

2.对当前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对策的一些思考

面对目前这种状况,让每一个从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人都不得重新思考,怎样才能适应新的变化形势,充分利用各方面审计力量,深化、发展和规范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以更好地履行法律所赋予的职责,为国家投资认真把好关,守好财。

2.1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①人才的内部培养。一方面要通过各种培训,使审计人员能够更新观念、知识和技能,尽快适应开展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需要,另一方面则可以通过一定的奖励措施,鼓励审计人员自学专业知识,获取专业资格证书。

②人才的外部引进。即适当增加编制,用于引进审计机关急需的工程技术人才,尤其是既懂工程技术又懂财务审计的复合型人才。

③人力资源的整合。通过委托审计、加强管理引进社会中介机构参与国家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同时建立外部人才网络,即与造价咨询事务所以及其他中介、咨询机构中的技术专家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在必要时聘请他们参与对于重点建设项目的审计工作。

2.2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法规

科学合理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准则、实施细则和其他规范,能够反映理论界的研究成果和实务界的实践经验,帮助审计人员在业务开展过程中保持应有的职业谨慎并恰当合理地开展审计工作,从而提高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规范化建设是目前亟待加强的工作:第一,要制定或修改完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处理方面的法规,同时还要考虑便于审计人员在进行审计定性和处理时准确掌握和引用。第二,要对其他与建设项目有关的单位如何配合建设单位执行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以及拒不配合执行审计决定的责任和责任追究作出明确规定。第三,要理顺执行审计法与执行经济合同法之间的关系,走出将审计法与经济合同法对立起来的误区,将人民法院如何支持审计机关依法审计依法处理的要求以法律、法规的形式确定下来,解决目前法院在审理此类合同纠纷案件时不采信国家审计机关作出的审计决定的现状。

2.3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

目前,很多审计机构为了提高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质量,发挥审计建议的时效性,在大型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实行了全过程项目跟踪审计,即大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与项目的立项决策、设计、设备物资采购、施工、竣工验收到交付使用等环节同步进行,这种变被动控制为主动控制、提前介入的审计方法收效良好。只有将审计延伸到项目决策、论证、实施、评估、验收的全过程,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审计机关监督公共资金真实、合法、有效使用的职能。例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进行概算执行情况的同步审计,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问题,帮助和督促建设单位建立健全的内控制度,为以后的竣工决算打下良好的基础。也使问题在初始阶段得到发现和及时处理,避免较大损失,改变了过去那种吃“马后炮”的被动局面。

2.4提高审计效益

当今的世界审计处于以效益审计为中心的现代审计时代。美国国家审计总署开展的效益审计已经占总审计数量的85%以上。20世纪80年代初,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署的诞生,效益审计也开始走进中国。但30年来效益审计总的发展不快,至今还处在摸索阶段。前审计长李金华也明确指出,“积极开展效益审计,是五年规划提出的今后审计工作的重要目标之一,也是实现审计工作现代化的必然要求”,为我国效益审计工作的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在这样的背景下,调整建设项目管理审计的目标、重点,走效益审计的路子,不仅符合世界范围效益审计的发展潮流和发展方向,也是追赶国际审计发展共同目标的必要措施。

总之,近几年,全国各城市大规模开展城市建设,加大基础设施投入,城市建设面貌可以说是焕然一新,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招商引资环境的完善带动了区域经济的快速增值,安居房、市民广场、供水防洪等一批民心工程的建成构筑了区域社会的和谐氛围。因此,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工作显得格外重要,此时应认清形势,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不断探索新形势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工作的路子,充分发挥审计所起的规范投资建设行为和提高投资效益的积极作用,全面提升建设项目管理审计质量。

参考文献:

[1]林少云.政府投资建设项目管理审计中常见的问题.科技创新与应用,2011,(19)

[2]王丽伟.论工程建设项目管理审计要点.现代商贸工业,2011(2)

[3]张立民.效益审计的理论分析与目标确定.审计与经济研究,2005,(05)

[4]付代红.对政府审计结果披露制度的探讨.陕西审计,2005,(06)

第5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关键词] 经济效益审计综合实施公示与比较

一、经济效益审计的定义

审计是一项具有独立性的经济监督活动。“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情况所实施的一种审计”。这是我国对经济效益审计的长期认识,我们将其归类为“种类论”。

经济效益审计从我国恢复审计以来就一直是审计种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的经济效益审计实施得怎么样呢?从随机抽样调查的结果看,经济效益审计在所有开展的审计工作中仅占不到百分之二的比重,远远低于美国占85%的水平。为什么我国经济效益审计是现在这样一种情况?这是值得系统研究的。

各国都将经济效益审计的目的设定在监督“节约、效率、效果”。因此经济效益审计也称为“三E”审计。“三E”是指 “economy”、“efficiency”、“effect”。“经济”指尽量少花钱,也称“节约”。“效率”,指少投入多产出。“效果”指产出能达到预期的目标,取得好的效用,通俗地说就是把事情办好。加强经济效益审计能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防止资产流失,防止,促进充分有效利用资源。这样的审计在政府审计中实施,简称为效益审计。但是把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个审计种类来单独地开展是否切合实际?这是值得商榷的。

经济效益审计作为一种审计单独实施有其先天性的欠缺。经济效益审计在我国被定义为一种审计,作为一种专门的审计工作而存在,看似没有什么值得怀疑,实际工作中进行专门的实施因而也被认为是十分正常的。我们在地方审计局的调查也证明经济效益审计的开展情况确是如此。审计工作有其自身的规律性。专门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工作效率是值得商榷的。审计的原始意义是查账。(陈荣法,审计手册,经济日报出版社,1986年3月版,369页)我们可以推理为经济效益审计也要审查账目。即经济效益审计不仅要对各项经济指标进行分析比较,审核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各项资料、管理制度及其执行情况,而且必须以核对账目为基础。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经济效益审计是审计组织对被审对象有关经济效益方面的情况所实施的审计监督。即是说经济效益审计仅仅是审计工作中刻意实施监督的一个方面,我们可以根据需要、任务单独地实施它,也可以根据需要、任务把它作为整体监督工作的一部分来综合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作为按审计内容划分的一个审计种类,在学习中单独认知有其必要性,甚至还可按其侧重点不同分为业务审计、管理审计等。但是,在实施中没有必要非得分开计划,分开实施。可见把经济效益审计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机械地单独地去实施,这在定义理解上有失准确性,在工作上是不可取的。因此,为了有效地指导工作,笔者认为,经济效益审计应该是审计机构对被审单位有关经济效益方面所实施的审计监督。从而避免机械地单独实施而给经济效益审计带来困扰。通过将经济效益审计纳入整个审计工作中,综合地实施的方式,提高审计工作的效率,实现审计监督向深度发展,提高审计监督的威慑力。

二、经济效益审计实施的问题

我国审计工作中经济效益审计开展较少,基本处于初步偿试阶段,导致其形成这一情况的问题是多方面的,既有基本的认识问题,也有深层次的理论问题,还有具体程序中的问题。笔者将其整理为如下几个主要方面。

1.经济效益审计单独地实施缺乏效率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认识不准确,也是缺乏效率的。缺乏效率的审计工作在人力、物力既定的条件下必然难于大范围推行。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效益审计开展的难点主要在这方面。

现实中进行的许多审计工作都可以归为财政财务审计这一大类中。在财政财务审计中,对账簿资料的查证其实已经走到了再进一步就可以核实分析经济效益问题的边界了,对信息资料失真的追究也基本走到了再进一步就可以明确经济效益问题的边界了。

专门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也必然涉及到查实账簿资料这一工作环节。只有对账簿资料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查实后,对节约、效率、效果所进行的分析认定才有意义。

除财经法纪审计以外的审计工作,其工作计划中没有必要不将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合并一起综合实施。经济效益审计不采用综合实施方式,既阻碍提高审计工作效率,也阻碍经济效益审计经常性地开展,也不符合审计本身就是对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进行监督的基本原理。将经济效益审计与财政财务审计结合进行综合性的整体性的审计监督应该是今后政府审计工作的发展方向。

2.经济效益审计实施中准确把握理念的问题

经济效益审计被孤立地看成一个审计种类,单独地去实施不仅有基本定义的认识问题,还有审计理念不清楚的问题。我们在调查中发现效益审计开展不理想也有这方面的认识原因。

经济效益审计在认识上的准确与否会影响到实施效果中来。审计中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的认定过程中,许多分析是与经济效益的判断交织在一起,不可完全截然分开。例如政府审计中广为开展的基本建设投资审计,如果仅就开支的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方面进行审查,不分析项目的经济性,不分析项目的开支与效果是否合理,这样的分开就会有意无意地形成审计监督的缺口。如果谁执意要将真实性、合规性、合法性与节约性、效率性、效果性割裂开,其实就是不重视或否定真实性。

对经济信息真实性的任何回避,都将带来不可估量的问题温床。美国回避“真实和公允”,强调“公认”形成的安达信袒护安然的现象决非偶然,这与其长期的随意性处理风潮和理论上的会计艺术论有紧密联系。可见规范上的正规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理论上的旗帜鲜明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作为经济监督的审计,对经济监督的广度和深度是理顺审计运行机制的关键。

3.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缺乏

经济效益审计的评价标准是实施中的一个重要问题。在发达国家有公共部门等的资金使用效益衡量指标体系。我国目前还没有较为成熟的东西可供使用。我们在调查中发现经济效益审计开展有难度,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也是一个重要方面。例如建造一项工程,既有它的开支是否真实、正确、合理、有效,也有它建成后产生的效益是否合理或者其在社会范围内的效益是否及时、合理、有效。我们在这方面尚无切实可行的东西,其交流也比较欠缺。在没有形成适用的指标体系之前,对这方面的监督工作多少都会有所影响。这是我们应该逐步建立健全的。否则就有可能对效益审计的开展产生极大的阻碍作用。给审计监督的效果造成冲击。

4.缺乏经济效益审计操作模式

2006年修改后的审计法中对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经济责任审计、内部审计甚至于社会审计都有条款专门规定。但是依然对经济效益审计或政府审计中的效益审计没有具体条款的规定,这本身说明经济效益审计理论尚不成熟,缺乏现存操作模式。调查中也发现没有现存操作模式的困难阻碍着效益审计的开展。笔者发现基层审计工作者在审计工作的规范化方面比以前有了巨大的进步,目前正在尝试争取在经济效益审计方面取得突破。可见这是十分值得注意的应该深入研究的专门问题。

通过对经济效益审计问题的深入研究,探讨出适当的对策是推动经济效益审计有效开展的关键。

三、加强经济效益审计的对策

审计法中一直有“审计机关对前款所列财政收支或者财务收支的真实、合法和效益,依法进行审计监督”的规定。今年2月28修订的审计法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的审计监督,维护国家财政经济秩序,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促进廉政建设,保障国民经济和社会健康发展,根据宪法,制定本法。”开宗明义,四个要点中无一不与经济效益审计挂钩,使国家的审计监督贯穿了经济效益审计。其中专门增加了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强调实施经济效益审计的重要性。这对有效地实施经济效益审计指出了方向。

为了加强经济效益审计,针对前述问题,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正确处理审计工作计划与审计工作实施的关系

审计工作计划应该有所侧重。审计工作与其他工作一样,需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这样才能发挥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审计工作也应该针对上级审计机关的工作布置和本级政府工作安排而在不同时期有所侧重。但是这样的工作安排不应当排除审计工作的综合性实施。

审计工作实施中应当有综合实施的观念。首先,审计工作中应当既讲求完成任务,又要有发挥监督职能的意识。即在完成主要任务的同时,兼顾充分发挥审计监督职能。即完成审计任务中应该进而思考审计监督到位了吗?使审计监督尽到职责。其次,应当以民间审计的风险导向审计理论为借鉴,分析被审事项可能存在的情况,在效益方面的情况也不能忽视,避免审计线索被机械地割裂。再次,实现审计工作的高效率应当作为审计工作的基本目标之一。整体地组织,高效地实施审计工作,可以有效地实现审计监督的职能作用。

可见,审计计划有侧重,审计工作强调高效率,审计实施综合化,将能够正确处理审计工作计划与审计工作实施的关系,为经济效益审计的有效实施打开通道。

2.根据审计工作规律组织审计工作

审计是不同于财政、税务等经济监督的经济再监督,具有更加综合的性质。审计监督的深度和广度是审计监督到位的关键。这关系到建立和谐社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大局。根据审计监督本身就是综合性的再监督的性质,将各种审计综合起来实施,实现遵循以查什么的分析为龙头,具体查实帐目为基干,分析存在问题为进一步导向,评价被审对象业绩为目的等的基本审计规律,去合理地组织、综合地实施审计工作,可以极大地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审计监督的范围。可以肯定地说,如果在财政财务审计工作中适当向经济效益审计延伸,经济效益审计的普及就基本形成了。

许多审计工作任务也需要通过经济效益审计去深化。比如审计工作中的基本建设投资审计、经济责任审计等,如果审计工作停止于财务审计上,那么这样的审计也是不完整的,对被审单位的评价也是有欠缺的。如果审计检查从财务再适当深入到效益,则基本建设支出合规、合法与合理、有效的全面评价才会在社会上产生促进作用,对经济责任的履行具有更加有力的促进作用。因此,许多审计工作需要将其监督内容从对财政财务的监督深入到对效益的监督方面。

3.推进经济效益审计与做好基础工作并重

提高经济效益审计在整个审计工作中的比例是有必要的。我们还主张这是深化审计监督的基本任务。也即开展经济效益审计不仅仅是做一项审计工作的问题,做好这项工作还是加强审计监督的重要组成部分。

做好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经济效益审计的标准建设是当务之急。进行经济效益审计中,有关业务效用等标准难于取得,没有业务方面的效用标准,审计标准就存在巨大的缺口。政府审计涉及工程效益牵涉面广,审计标准更是缺乏。如治理环境工程的效益,既涉及工程建造的经济效益既投入产出比,也涉及工程发挥效用的问题。在工程发挥效用方面,既涉及治理前的测量,也涉及治理后的测量。在没有现成经济效益审计标准的情况下,进行系统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建设十分有必要。同时,在当前情况下,为了推动各地的效益审计,可以采用公布于众,与其他地区有关该类工程进行横向对比的办法尝试解决。每进行一项审计工作就前进一步。将已经评价的审计效果进行横向交流,可以取得逐步完善审计标准的功效。这在计算机网络发达的今天,交流已经不再是难事,应该说效率还很高。而每次审计探索中,我们针对审计项目采用的部分标准的使用如环境治理前后的及时观测、治理工程的投入、工程性质与规模、不同工程解决的问题的计量、评价等,可以逐步积累、比较、充实、完善。公示与比较可以促进政务更加有效。这也是在没有形成全面指标体系之前的积累与建设过程。这样将推进经济效益审计与做好基础工作并重,既可以使审计监督工作在逐步完善中及时展开,避免可能的放松审计监督给事业造成危害,也为审计工作走上更好的发展阶段创造条件。

积极努力建设经济效益审计的审计操作模式。通过开展工作,公示情况,比较效益的方式,可以逐步完善经济效益审计工作步骤。公众对审计工作成绩的认可之时,就是经济效益审计操作模式成熟之时。在这之前,笔者认为可以财政财务审计的基本操作为基础,进行适当的尝试。比如政府拟定实施某治理环境工程,就可立即启动为经济效益审计的观测工作,责成勘探设计部门必须报资料给有关审计机构。工程实施完成报送政府审计进行工程的基本建设投资审计时,首先分析查什么,进而具体查实帐目。再则分析存在情况并跨地区请工程专家观测、分析、鉴定工程效果并提供该专家所在地区同类项目资料,最后审计机关评价被审对象业绩,网上公布评审结果。

至于企业单位的经济效益审计标准与程序,比政府审计简单。此不赘述。

4.提高审计人员素质

政府审计中审计人员如何适应开展经济效益审计是个基本问题。政府审计人员长期主要从事财政财务审计及经济责任审计,缺乏进行效益审计的经验。至于深入到进行有关业务审计和管理审计更加缺乏技术与知识储备。这一方面需要审计人员自身加强学习,提高业务水平。另一方面需要组织系统的培训,有针对性地提高审计队伍的业务能力。此外,要认识到进行经济再监督的审计机关与其他政府机关等有较大区别,应该有针对性地引进人才,满足开展审计工作特别是经济效益审计工作的基本需要,禁止非国民教育的非专业人士进入审计机关。如果不从源头上把好审计人员的质量关,提高审计人员从事经济效益审计的能力就是一句空话,将从根本上影响经济效益审计的有效实施。此外,还应将针对项目引进智力也应纳入工作轨道,及早建立专家信息库,建立引智工程的制度化运行机制。

企业经济效益审计因为在本企业范围内开展,审计人员熟悉经营业务与管理工作,所需专业人事还可以就近方便地解决,因人员因素而产生影响经济效益审计工作开展的情况较少。此不赘述。

第6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审计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集团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内部审计工作以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年为中心,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审计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任务。亲爱的读者,小编为您准备了一些审计工作总结,请笑纳!

审计工作总结1我进入公司这个大家庭至今,在这紧张又忙碌的日子里,我学习了很多专业及专业以外的知识。感谢公司,让我在这个充满希望的舞台上自由的成长与发挥;感谢领导,是你们的鼓励与包容让我感受到了公司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谢同事,是你们无私帮助与关心,让我各方面得到了全面的提升。时光匆匆,转眼今年即将过去,回望这大半年来所做的工作,从最初的经历挫折,风雨同舟,到后来的辛勤耕耘,初见成果,真的只有经历过的人才能体会。

工程审计在工程项目全过程控制当中,是一个非常关键的岗位,为公司在工程上的每一分钱支出把好第一道关口,是一个涵盖专业知识非常广的工作,又是一项严谨细致的工作,同时专业性很强,要求具有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准确的算出工程量及预算成本,完整的编制建筑工程预算及对合同的执行过程管理,才能准确无误的完成各类款项的审核工作;所以对于我来说必须时刻保持清晰的头脑与良好的精神,因为每个工程都是新的机遇和挑战。公司工程审计?a href='//xuexila.com/yangsheng/kesou/' target='_blank'>咳嗽比笔。腋芯跹沽Ψ浅4螅纫龅阶既肺尬螅忠指髯ㄒ导浼白芗劭刂频钠胶猓窃诹斓嫉谋薏呦拢易龅搅司ぞひ狄担∈刂耙挡偈亍O旅揖驼攵怨こ躺蠹乒ぷ髯鲆韵伦芙幔?/p>一、工作纪律方面

1.做到积极维护企业荣誉,尊敬领导,与同事团结互助,仪表端庄,举止文明。

2.在履行职责时勤奋、诚实、客观、公正、严谨。

3.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公司的规章制度。

4.尊重他人,在审核过程中做到有理有据有节。

5.保持工作的独立性和客观性,不参加有可能影响公正性的工作及活动,不以任何方式与被审核项目的各相关方有利益往来。

6.慎重地使用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所获得的信息,不利用机密信息谋取私利,在使用信息时不违反法律法规、公司规定。

7.服从主管领导安排,配合、支持其他专业人员,协调一致。

8.善于总结实践中的经验教训,不断学习、更新理论知识,以保持和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

二、岗位责任方面本年度我这个岗位的主要工作有

1.负责工程项目的预算编制工作,做到考虑周全、数据严谨合理、价格及时准确。

2.参与招标方面工作,准确计量计价,为招标提供依据,做到公平、公正,合理降低招标项目造价节约成本,并为合同签订铺垫;

负责做好招标过程中相关文件的整理、归档并做好相应的表格记录。

3.参与起草及审批合同,维持平等、自愿、公平、诚实守信四个原则。

4.工程款审核工作,按照合同条款,对照预算严格把关,为竣工结算预留住相应的尾款。

5.起草、研讨、审核工程联系单、签证单,做到真实、有效。

6.参与隐蔽工程及现场丈量等不规则工程量的现场监督工作。

三、预算工作方面

主要完成有:__物流园一期工程前期各栋楼的蓝图预算、二期在签订合同前完成蓝图预算,为合同中进度付款条款提供依据。在工作中,能够积极地完成领导安排的各项工作及参加公司组织的各项活动,通过公司组织的学习如何提升员工的自身能力、如何提高团队合作精神、与企业共命运、关于提高执行力等内容,使我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更深的认识,团队合作能力也进一步加强。

四、工作不足方面

1、计划做得不到位。

使我的工作比较被动。

2、与同事之间的交流还不够深切,业务能力有待提高。

3、通过在审计部日常工作中发现,自己掌握的东西不够全面具体,欠缺很对相应的知识,学习的主动性还不够强。

今后,我会提前做好工作计划,变被动为主动,努力管好自己,认真学习,积极交流,并将各项工作做得更好。

1.积极遵守公司的各项管理制度,进一步加强工作责任感,更严格的要求自己。

2.做好每个工程的工作计划安排,认真完成相应的工作内容,努力把每一项工作内容做好。

3.利用工作之余认真学习相关的专业知识,使自己的工作能力不断提高,对于工作中存在的一些重要问题,及时地向领导汇报,使问题能够及时有效的解决。

五、20__年工作计划

项目现在正处于一期项目收尾,二期项目功能改造收尾、E区正负零以上工程中旬基本完工。项目收尾阶段是竣工决算的重点控制时期,各种争议的焦点都集中到预算上来,因为决算的数额直接关系到公司的经济效益;重点工作:

1、收集好相关资料,参加竣工图审核,对各种修改按照依据准确核对。

2、对照各项依据严格把关,工程量细化仔细核对。

3、各分包项目的分类决算。

审计工作总结2为了适应新形势下的发展,财务审计部建立健全和完善落实了各项财务规章制度。为了总结经验教训,更好的完成20__年的各项工作任务,我部就财务、审计方面的工作作出总结如下:

一、审计方面的工作

1、根据市局财务审计工作会议精神,对财务审计部工作的提出要求。

(1)继续巩固推行财务管理模块,加强财务人员的管理意识和责任心,充分发挥财务管理的职能作用。在全面实施信息化管理的同时,要求我们财务人员要利用的时间和精力参与企业管理,每周必须下各核算的银行了解业务运行情况,发挥主观能动性,多为经营者提供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和建议,这一要求作为2020年目标考核的主要指标来考核。

(2)全员树立财务管理是企业管理的核心思想,增强危机感、紧迫感和责任感,加强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适应新形势下财务工作的要求。

2、全面迎接国家审计。

为了迎接国家审计署的全面检查,根据市局审计重点,我部门对_月_日的财务收支进行了复查,并结合内审工作实际,紧紧围绕银行的热点、重点、难点问题开展工作,充分发挥财务的监督和服务职能,及时为银行领导提供决策依据,并对审计将涉及财务方面的工作进行了具体的安排和布置。

3、财务的审计、监督岗位。

我们为加强银行财务工作的审计和监督职能,今年面向社会招聘了四位从事财务工作多年,经验丰富的财务人员,充实加强财务的审计、审核及财务管理工作岗位。明确了四位同志的工作职责和范畴,要求尽快修订完善本部门各个财务岗位责任制及考核办法,为提高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

4、制定并学习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

为了更好地履行领导赋予的职责,加强银行财务管理和稽核检查力度,规范集团财经秩序和调动广大财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和责任感,财务审计部特制定了《财务审计部岗位责任制考核办法》,通过大家认真地学习和讨论,积极思考,并赞同严格按照目标考核办法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

二、财务方面的工作

1、增强财务服务意识,2020年,我们一如既往地按“科学、严格、规范、透明、效益”的原则,加强财务管理,优化资源配置,提高资金使用效益,把为银行的各项工作服好务作为我部的一项重要工作。

2、切实加强财务管理。

根据银行规范财务管理、优化财务审核程序、提升财务服务质量和发挥职能部门更好地参与企业管理的要求,财务审计部将财务集权管理调整为财务人员试行委派制,并采用按“统一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进行管理。财务审计部主要具体负责银行各类资产的财务监督、财务分析及财务报告和各分银行的财务管理和财务内部会计凭证的稽核等业务,充分发挥财务审计部的职能作用。

3、预算管理得到稳步推进。

一是细化预算内容。根据各分银行明细账详细分析了收入、成本与期间费用的执行情况,按科目进行了分类统计,为各分银行的2020年全面预算奠定基础;二是提高预算透明度。预算方案根据各分银行反馈回来的意见适当调整后,经总经理审议通过后形成正式文件下发至各分银行,使各单位对本银行的预算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增强了预算的透明度;三是增加预算的刚性。我们注重了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和有关情况,不定期的向预算委员会反馈情况,对于超预算等问题严格审批程序,对申请调整的事项,需经过专门的论证分析后,按规定的程序批准后执行。一年以来,预算的总体执行情况良好,各分银行的预算观念也较以前有大大的提高和增强,为做好20__年全面预算工作积累了经验。

4、强力整顿财经秩序。

根据市局财经秩序专项整顿工作的安排和财务收支自查工作方案,银行围绕市局“规范行业经营行为,促进烟草行业的健康发展,为国家创造和积累的财富”的工作思路,以“摸清家底、揭示隐患、促进规范、推动发展”为指导思想,严格按照市局的自查要求,认真开展财务自查工作。财务审计部从严从细,自上而下对“帐外帐”、“小金库”和虚列成本费用、收入分配失真和会计核算失真等问题进行了自查,并实施强化经济责责任审计与加强财经秩序整顿相结合,按照“边整边改”的原则,将查出来的问题根据时间、性质等分门门别类,从中查找经营和管理上的漏洞,并有针对性地指定整改措施,限期整改到位。通过此次的自查,切实加强了国有资产的监管力度。

5、加强资金管理的作用。

为了规范银行经济运行秩序,加强各分银行的资金管理,降低和杜绝资金的使用风险,提高资金使用效率,促进集团健康发展。我们按照市局结算中心要求,对各分银行的年度和月度资金收支预算、管理费用预算、经营费用及财务费用进行了认真严格的审核和汇编。与此同时,为确保各项工作有条不紊的开展,强调各分银行要加大催收货款力度,保证银行正常的经济运行。

为了更好的发挥财务职能,我们加强了对会计基础工作的规范力度,提高会计信息质量,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完整;强化财务的预测、分析及筹资功能,加强对重大投资资金的管理,为领导决策提供有效的、及时的数据与技术支持。

请大家能够认识到我们当前的形势,认识到我们的银行形势,在来年的大发展中做好充足的准备,我们银行的业绩和市场决定我们要在来年中大干一场,我们一定要努力!

审计工作总结3一年来,在企业领导的亲切关怀和指导下,我在审计部经理的岗位上,带领审计部的全体同仁严格按照年初制定的审计计划,紧紧围绕企业提出的"加大核查、审核、监管力度,确保各项制度深入落实"这一工作目标,积极主动地在企业内部开展了审计工作。经过全体同志们的共同努力,取得了一定成绩,主要表现在:

一、严格审计的纪律和制度

审计部是一个新设部室,领导寄予我们厚望,同志们也关注着我们的发展,我深知责任重大。为了使内部审计工作在企业管理中得以顺利开展,审计部在成立后的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就根据制定的年度工作计划,并结合内部人员的具体业务能力,本着既要明确各自岗位职责,还要坚持分工不分家的原则,进行了内部分工。并从工作纪律、工作作风、工作态度、工作形象和工作结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要求。这些基础工作的进行,为我们全年工作的顺利展开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二、积极开展对驻外企业分部财务管理的监督和评价

__企业是我企业至今一家对外独立开展经营业务的驻外企业分部,年生产各种复合肥近__吨,加上销售总企业的肥料,2020年销售收入已经突破了一亿元,企业的资产总额也达到了__多万元。但是由于种种原因,该企业一直没有建立起完整、严密的内部核算管理制度,从而使会计信息的反映带有很大的不真实性,也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风险性。

根据企业领导的要求,我们在对其会计核算进行检查审核的同时,先后分两个阶段对该企业的财务管理进行规范、核查。第一阶段是参照企业的相关制度,帮助该企业制定其内部的财务管理制度,建立健全仓库管理的工作流程,健全会计核算的账簿体系,规范会计核算程序,建立严格的、定期的会计报告制度。第二阶段,对规范后的会计核算制度,实施正常的审计检查,通过这一系列工作,规范了该企业核算制度的同时,也教育了会计人员,增强了他们做好工作的责任心,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三、严格费用报销规定,严格费用审核

今年是我企业各种费用报销新规定出台的第一年,旧的报销程序和标准对审计工作影响很大,突出反映在人们的认识上。审计是执行各种规章制度的前沿,审计人员就是把这个关口的,将不符合规定的支出堵在这个关口之外,是我们审计人员的责任。

我们从一开始的单纯的业务费用审核逐步扩大到后勤的费用审核、生产车间工资的审核、装卸费的审核、车间修理费的审核等,基本上包括了所有的支出。为了保证这一工作的质量,我们利用可利用的一切时间,组织学习企业出台的新规定,新同志为了尽快提高自己的技能,主动请教老同志,并对要点及时做好笔记,所作的这一切都为做好这项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一年以来,尽管我们对费用的审核量上不断增大,但基本上没有出现有问题的审核,从而有效的配合了企业的财务管理工作。

四、利用一切可利用的机会,为领导提供市场监管信息

根据企业领导的安排,今年,我先后到__和省内的几个市场。针对市场反映出的问题,进行了核查,并结合核查进行了市场调研,这也是审计部2020年工作计划的一项基本内容。核查中,我们昼夜兼程,为了把问题核查清楚,把市场调研准确,每到一处都积极地与客户沟通,多方收集市场信息资料,这一切都为我们后期报告的撰写积累了丰富的第一手资料。先后两次的市场走访,形成了近万字的报告,把问题找准了,建议提对了,得到了企业领导的肯定和客户、业务人员的好评。

五、工业园区建设项目的结算工作已接近尾声

根据工作计划,并经企业领导批准后,组织了对工业园区建设项目施工单位报价的核对及园区设备计价等工作。园区项目建设跨度长、项目多、投资大、施工单位多、资料零散,我们通过努力一一克服了这些困难,截止到10月底这项工作已基本结束。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既较好的维护了我们__大企业的对外形象,也为企业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审计工作总结4我任审计员工作一年来,在领导的带领下,在大家的帮助和配合下,我认真履行审计员工作职责,在规定的职责范围内独立开展工作,按照审计员工作职责开展业务检查,根据检查内容下发整改通知书并监督落实整改情况,有效防范了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了全行全年安全核算无事故、无案件。现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

按照审计员的“政治坚强、业务精通”的要求,自年初以来,我始终以提高自身素质为目标,坚持把学习放在首位,努力提高业务素质和工作水平。一年来,我能够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制度等有关规定,掌握了核算办法和流程,增强了业务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审计水平。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认真学习,在学中提高,在学习中进步,从实际需求增加自己学习的自觉性。通过学习,提高了自身的业务素质,掌握了先进理念,拓宽了视野,增强分析问题、检查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扎实做好本职工作

我作为员工,一年来,亲身感受了__给我们的日常生活带来各方面的巨大变化,使经营理念从过去的只注重量的扩张转变到注重质的提升,以及由此带来的岗位分工和收入分配的变化。各种制度的出台,对我们__规范经营管理提出了许多更为明确和细化的要求,工作中注重细节的管理、针对违规行为,也有了更多的预防和惩戒措施,内控部门是全行监督部门,深感自己责任重大和工作的重要性,我要扎扎实实做好检查工作。

1.认真履行审计员工作职责,检查了各项规章制度执行和业务操作情况,及时发现和纠正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并落实整改情况。

对岗位轮换、离任审计、财务检查、合规手册撰写等工作。

2.求真务实、尽职尽责,做好检查工作。

认真履行审计员职责,做好审计工作。在检查中认真仔细,精益求精,认真检查每一项工作内容,做好纪录,对发现的问题出整改意见,提高了核算质量,增强了内控管理水平,防范了操作风险的发生。

三、回顾检查自身存在问题

一是学习不够。当前,以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新经济蓬勃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层出不穷,新知识新科学不断问世,面对严峻的挑战,缺乏学习的紧迫感和自觉性。二是工作较累的时候,有过松弛思想,这是政治素质不高,也是自己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不高的表现。

四、针对以上问题,今后的努力方向

1.加强理论学习,进一步提高自身素质,必须通过学习增强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增强大局观念,转变工作作风,努力克服自己的消极情绪,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积极配合领导和同事们把工作做得更好。

总之,在过去的一年工作中。虽然较好地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但仍存在问题和不足之处,这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在今后的实际工作中将得到逐步改善,并充分发挥审计员的职能作用,全面提升工作水平。

审计工作总结5今年在集团公司的正确领导下,审计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认真履行集团的《内部审计管理制度》。根据集团公司2020年度工作的总体要求和审计计划,内部审计工作以集团公司企业管理年为中心,加强企业精细化管理,突出重点,切实履行职责,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审计工作计划和领导交办的审计任务,现就2020年度审计工作总结如下:

一、完成主要工作

2020年共完成审计项目97项,其中年度财务收支及年度预算执行状况审计12项,专项经营考核审计1项,任期经济职责审计2项,投资企业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3项,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1项,为完善集团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1、预算执行审计与财务收支审计并轨同行

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针对审计报告的存在问题,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2020年度完成上年度财务收支与预算执行审计12项,发现问题41项,提出推荐36项。10-11月份审计部对年度审计发现问题的整改状况与逾期应收账款催收进行审计回访,个性是针对整改不到位单位,提出指导性意见并敦促其切实执行。透过审计,严肃了集团公司财务管理制度与财经纪律,为下一年预算执行储备了动力。

2、开展专项经营考核审计

2020年7月,公司为扭转__汽车租赁公司年年亏损局面,重新任命总经理,并与之签订经营考核职责书。为配合集团经营管理,审计部精心研读文件精神,深入企业了解经营状况,与相关单位反复磋商,报请主管领导审核,最终确认__汽车租赁公司的经营绩效考核结果,维护公司经营考核严肃性,同时也肯定了二级企业勤奋、用心的经营成果。

3、完善投资企业审计,带给投资评估依据

为评价对外投资企业的管理效果的需要,根据集团公司领导安排对投资企业进行审计,对2020年度省__、__、__等三家公司财务收支与资产负债审计,深入、综合评价投资公司的管理效益。个性是太壹公司经营合同到期,需对今后一段时间进行经营预测,为投资决策带给依据。

4、加强离任审计,带给人事管理参考

2020年,__原总经理、新_副总经理岗位变动,根据集团公司安排进行离任审计,对其任期内经营目标的完成、经营、资产管理等进行全面评价,为集团人事考核带给参考。

5、完善基建工程审计

2020年,基建工程项目多,现场监管频繁、预结算审计任务繁重。工程审计人员深入工程项目现场,开展现场工程监督、材料审计等,纠正相关部门流程方面存在错误,做到实施事前项目审查、事中监督管理和事后造价控制的系统化工程审计模式。2020年完成基建工程项目预算审计38项,预算金额843.44万元,核减金额286.84万元;基建工程项目结算审计40项,结算报审金额1.392.40万元,核减金额384.39万元。

根据集团公司要求,对工程结算超过百万的基建项目,引进外部脑力与市场信息,公平、公正进行工程结算审核。2020年引进外部力量进行工程造价审核1项,结算报审金额228.13万元,核减金额119.93万元。为集团降低了工程造价,节省超多的资金。

二、主要工作体会

1、集团领导重视,是推动内部审计工作的关键

2020年度在集团公司主管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下,克服审计部自有人手不足等困难,成功从二级企业借调财务部长等业务能手来支援,二级企业财务部长熟悉管理与业务流程,给审计工作进展带来必须便利,推动年度审计工作顺利完成。

2、加强过程管控,提升内审质量

质量是内部审计工作的生命。审计部从制度、手段和成果管理等多个层面入手,全面提升内部审计工作质量。

在管理标准化方面,审计部在审计管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审计档案等方面,制定和完善了管理办法和实施方案,详细规定审计年度计划制定、方案设计、证据收集、底稿日志编写、报告质量控制、档案管理等全流程标准体系,逐步构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内部审计制度体系。

在信息化方面,随着企业ERP系统上线运行,ERP系统丰富的信息量和强大的查寻与信息分析功能能够大大助力审计工作。审计人员用心学习ERP流程操作、深化ERP审计系统应用,着手开展ERP环境下的项目审计工作。

3、延伸审计项目,合并审计目的,注重审计存在问题整改落实

2020年,由于审计人手不足,我们将预算执行结合财务收支管理、自保效益并轨进行审计,在进行预算执行的过程审核时,针对财务收支、资产管理、内控制度执行、内控流程操作等状况进行贴合性检查,发现各种问题,及时与各单位沟通,提出相关推荐,指导整改。

三、存在问题与今后打算

1、存在问题

由于目前审计部仅有财务审计2人,工程审计1人,疲于应付近30家子公司财务收支与年度预算审计等及超多基建项目施工预、结算审计,审计力量难以精细到效益审计、经济职责审计、内控评审等中去,对集团管理精细化的贡献力量有限。

集团母子公司基建流程不完善,存在基建单位与使用单位沟通不足,流程不完善、施工反复、超预算、结算不清晰等现象。

2、今后打算

坚持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应用潜力。针对集团公司审计人员与借调助审人员都是从财务转岗而来,审计专业知识相对薄弱,审计技巧、审计沟通等专业潜力有所欠缺,审计人员一边参加深圳市内审协会组织的相关培训,一边和协会内的企业同行学习与交流,在实践中用心探索,积累经验。坚持不懈学习,提高专业知识与专业潜力,为集团审计工作发展积攒力量。

第7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外资运用审计人员在进行专项资金审计时,感觉到专项资金的审计与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存在较大差异,主要是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有专门的专业审计指南,有一整套规范系统的审计底稿格式,而专项资金审计没有专业审计指南,也缺乏规范系统的审计底稿格式,审计人员只能根据方案要求自行开展审计,有一定随意性,除了通用的审计底稿外,没有其他统一的系统的审计底稿来指导具体审计程序、记录审计过程,和汇总审定事项。特别是第一次接触专项资金审计的外聘人员,对于专项资金审计缺乏全面和统一的认识,具体的审计过程中随意性较大,容易出现工作疏漏,或抓不对重点,浪费了宝贵的现场审计时间。而且专项资金的审计安排极为紧凑,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一个项目的现场审计出现疏漏,往往难以及时弥补。同时,对于专项资金的被审计单位,包括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对于审计的具体要求,需要准备的资料,现场审计的流程安排也缺乏清晰确切的认识。

因此,外资运营审计人员尝试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的工作方式运用到专项资金审计上,以规范专项资金审计,让专项资金审计就像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一样,实现一种规范和标准模式的审计――让没有接触过专项资金审计的审计人员,按照审计方案的要求,较为全面规范地完成审计工作,在一般要求的职业判断和职业敏感下,足以发现其中存在的重大问题。

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体现在:①审计过程的规范化;②审计事项表格化;③详细的审计事项审计指引;④系统化审计底稿;⑤“实务总结改进实务”的不断提高的工作循环。五个方面,专项资金审计的规范化尝试也是致力于构建这一整套规范流程。

一、审计过程的规范化

《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贷款项目审计指南》一书的架构就按照审计项目开展的顺序,主要分为“审计准备”、“内部控制测试”、“实质性程序”、“财务报表审计”和“审计报告”几章。

鉴于专项资金审计的报告阶段与一般审计没有太大区别,过程的规范主要针对审前准备和现场审计,其中审前准备分为准备工作和需提供的审计资料两个部分,现场审计又分为现场审计工作开展标准化流程,基础、财务、绩效三大部分具体审计流程,现场查看流程和口头交换意见流程。对每个审计过程需要进行的工作,相关的资料,流程,要点进行规范。

如:

现场审计工作开展标准化流程(按一天一个单位)

内容:一、项目总联系人(科技局)简单开场白

二、审计组长介绍情况

……

二、审计事项表格化

根据审计方案的要求,将所有的审计事项按不同单位设计了调查表格(少部分不适宜采用表格形式的采用查询函)。通过审定相关表格,完成对审计事项的审定。

本次专项资金审计出具审计通知书,编制审计方案后,根据审计方案的审计事项,设计了一整套调查表格,以函的形式发至专项资金的主管部门,要求主管部门及相关部门,以及项目单位填报。按填报单位分为科技厅、项目单位、地市财政部门和地市科技部门四套表格,其中项目单位的调查表格共15个。

如针对方案审计事项“(一)对市科技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申报、管理情况的审计。”设计了《地方科技部门专项资金业务情况表》和《主管部门对广东战略性新兴产业专项资金项目检查情况表》两张调查表。

三、详细的审计事项审计指引

参考国外贷援款项目的程序表,将每一个审计事项的审计步骤细化明确成为一个个确定的审计程序,最低限度地减少审计的随意性。如《财务审计程序表》。

或部分不适用使用程序表的具体审计程序单独编制标准化流程,如:

现场查看的标准化流程

时间:一般在对书面材料进行初步的审核,掌握项目形象进度,设备固定资产开支后择机进行(一般利用等待补充资料的时间)。

沟通:需要提前通知。

准备:一、合同

二、盘点表

……

现场查看:

结论:

相应底稿:

四、系统化的审计底稿

除了审计准则要求编制的审计底稿外,外资运用审计处的专项资金审计,参考国外贷援款审计的底稿体系“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明细表检查表审定表”,根据专项资金审计现场审计时间短(一般一个项目单位只有一天现场审计时间),存在大量非财务审计事项的特点,针对每个审计事项对审计底稿进行了简化,资金的审计基本保留了“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明细表检查表审定表”的底稿,其他审计事项大多取消明细表和检查表,仅保留“审计事项底稿程序表审定表”。

五、实务总结改进实务

将国外贷援款项目审计的规范流程的工作方式运用到专项资金审计上的尝试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外资运用审计处在多年前的专项资金审计中就第一次尝试了调查表格,在之后的专项资金审计中,在第一次的调查表格的基础上,参考了兄弟处室的调查表格,结合专项资金的自身特点,以及审计方案的具体要求,基本实现了所有审计事项的表格化。

在审计的过程中,针对审计的发现带普遍性的问题,而随审计通知书所附的准备资料清单要求不够详细或没有要求到的资料,结合所有审计事项的审定和取证要求,另行出具了准备资料清单,大大提高了现场审计的效率。

第8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一)实施绩效审计是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需要 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是国家审计创新发展的一个重要目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是指审计机关依据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对建设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审计,也就是对项目投资活动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综合评价和考核,以此来确定投入、支出是否节约,是否以最小的投入取得一定的产出或者是以一定的投入取得最大的产出,是否达到了预期的投资目标。它在审计理念、目标、内容、方法等方面都突破了传统财务审计的范围,是用绩效审计的方法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的、系统的检查、分析,根据一定标准评价建设项目投资效益的现状和未来,有针对性地提出措施和建议,确保了决策的科学性、执行的有效性和资金使用的效益性。因此,绩效审计能对项目进行有效地监督和管理,是提升审计监督效能的重要保证。

(二)实施绩效审计是发挥“免疫系统”功能的需要 审计作为国家宪法确立的一项重要制度,不仅要在微观层面发挥作用,更应该在宏观层面发挥作用。以微观项目审计入手,实现宏观服务层次上的突破,是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发展的又一个新路子。近年来,投资领域较多采用项目审计与审计调查相结合的方法,正是基于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这一发展需求,其目的是从第三者的角度,向有关利害关系人提供经济责任履行情况的信息,促进资源的管理者或经营者改善管理,提高效益,更好地履行经济责任。审计机关在保障国家经济社会健康和安全运行的过程中,就必须发挥“免疫系统”所应有的“防御”、“自稳”、“监视”等功能和作用。

(三)实施绩效审计是正确制定各项经济政策的需要 通过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可以揭示在投资领域存在的倾向性和普遍性的问题,深层次剖析投资管理体制中的缺陷和不适应经济发展的方面和环节,从而不断完善投资管理体制。深入分析问题存在的原因,提出针对性和操作性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改善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降低工程成本,提高建设项目的投资效益,是传统投资审计的深入和发展。对建成项目的效益状况予以综合审计评价并与预期效益进行对比分析,分析产生差距的原因, 提出改进的意见和建议,使政府投资能充分发挥改善投资与经济结构, 引导社会投资方向的宏观导向作用,促进国民经济和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地发展。

二、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定位与特点

绩效审计也称3E(Economy, Efficiency, Effectiveness)审计,是对一个组织利用资源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进行的评价。其后,审计领域扩大,涉及环境(Environment)、公平性(Equity)等事项,有些学者也称之为“5E”审计。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是绩效审计的三个要素。从经济学的角度,“绩效”的概念应该解释为资源的节约,这种节约可以表现为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经济性(Economy),就是以少的投入取得好的经济效果,指在适当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减少资源购置和使用的成本,即花的少;效率性(Efficiency),就是以最低的资源耗费,获得一定数量和质量的产出,即投入已定时,如何取得最大的产出,或产出一定时,如何缩小投入,即花的好;效果性(Effectiveness),就是指产出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即以较少的投入取得一定数量的产出,有关的方针目标、经营目标和其他预期结果是否完成,即花的值。

绩效审计概念中,没有限定审计的目标,可以是经济,也可以是效率、效果,还可以是控制或制度的有效性等。每个效益审计的目标,需要根据委托人的要求和具体审计环境确定。实际上,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三要素之间往往没有明确的界限, 实际业务中很难把三者完全割裂开来,尤其是经济性和效率性,单独来检查和评价其中的某一项,有时候显得意义不大。而对于建设项目审计的各项内容对建设工程的效益性影响大都是全方位的、综合性的,审计人员一般将其综合起来检查并加以考虑。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与真实性、合法性审计相比,具有如下特点:

(1)审计时间的提前性。建设项目绩效审计不是在事后,而是在经济活动的过程中挖掘提高经济效益的潜力。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可以是对经济活动的事前、事中、事后审计,而且强调事前审计的作用,而财务审计、财经法纪审计一般在期末,主要是事后审计。

(2)审计方法的多样性。建设项目绩效审计在借鉴传统审计方法的同时,还吸收了管理学、计量经济学等领域发展的方法,具有多样性的特征。除了运用常规审计方法如检查、盘点、查询等方法外,还要经常使用分析性复核、观察、跟踪审计、统计抽样、成本效益分析以及借鉴其他人工作等方法,尤其是观察法得到了有效的利用。

(3)审计依据的复杂性。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依据主要是能够用以评价审计项目是否有效的有关效益标准(如工作目标、预算等),且没有对各种审计项目普遍适用的标准。绩效审计人员要想完成审计任务,就必须选择出与被审计项目活动性质、审计客户利益及审计经费与可得数据资料关系等相适用的审计方法,这一选择是审计工作能否成功的关键。合法性审计所依据的一般是普遍适用的现行会计准则和财经政策、法规。

(4)审计内容的广泛性。财务审计的对象侧重于被审计单位的财务收支活动及会计资料,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审查范围超过了财务会计活动,拓展到对所有的经营管理活动进行评价。

(5)审计成果的扩大性。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成果主要体现为对被审计单位进行的绩效评价和提出的有利于促进其提高效益的建议。即审计结束后,审计人员能提出清楚易懂的审计结论。结论应包括对被审计单位管理工作的经济、有效性的评价,以及现实的改进建议。而财务审计的成果则主要体现为对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的评价和对违规财务收支做出的处理决定。

(6)审计处理的建设性。由于绩效审计主要履行建设性职能,其目标在于促进改进工作、提高效益,因此一般采取提出建议的方式来促进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这里审计建议只起指导性作用,而不能强制被审计单位执行。其着眼点在于努力提高所提审计建议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使被审计单位最终乐意接受并执行。而财务审计主要采取强制性的处理方法。

三、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重点内容

(一)投资决策审计投资决策审计包括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的审计、设计文件的审计、资金来源及其落实情况的审计等。

(1)可行性研究的审计。投资项目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对项目效益具有决定性的意义。根据工程成本控制理论:项目决策阶段的成本占工程总成本的5%,对总成本的影响却能达到85%。目前我国投资领域中普遍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损失浪费、投资效益低下等问题都与项目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合理性有关,决策失误往往是最大的失误。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决策部门审批项目的主要依据和前期工作的主要内容,因此,投资决策审计重点是对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再评审。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审计,重点审查项目立项程序,防止违反决策程序、擅自立项行为的发生;审查项目前期可行性研究工作的充分性,防止可行性研究变为“可批性研究”的倾向;审查是否进行了实地调查、勘察,各种数据资料是否准确,来源是否可靠,是否有符合规定的依据;审查勘探设计单位的资质、项目的拟建规模、项目选址是否满足要求;重大项目决策应该透明化、民主化,促进有关部门规范投资决策程序。

(2)设计文件的审计。重点对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进行审计。为了不影响业主的工作,可待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及工程预算的编制做完后再进行审计,这个阶段要紧紧结合可行性研究报告进行,要看初步设计内容是否全面,是否在编制预算中正确使用定额,检查预算的编制是否漏项,是否是最合理的方案,看图纸是否为具备资质的单位设计,是否经过图纸、预算审查。

(3)资金来源及其落实情况的审计。重点审查建设项目的资金来源是否落实到位、是否合理,是否专户存储,建设资金能否满足项目建设当年应完成工作量的需要。对使用国债的建设项目,要严格规定其操作程序和使用范围,并作为建设资金审计的重点。

(二)项目管理审计重点关注管理是否适当、是否讲究效率、项目目标是否实现,是否存在管理不善造成损失浪费等效率性和效果性方面的问题。项目管理审计包括招投标工作的审计、工程管理监理的审计等。

(1)招投标工作的审计。招标是控制投资的重要手段,但在现实中往往存在着招投标工作不够完善和规范,在项目设计、施工、监理单位的选定上没有完全实行招投标制。因此对招投标工作的审计,主要审计建设过程是否按规定招投标,招标人是否具有相关的资格,招标方式的选择是否恰当,招标信息的方式是否适当,资格预审工作是否合规、公正,招标文件是否完备、是否存在隐患,标底是否控制在批准的总概算及投资包干的限额之内,开标、评标、定标的过程是否公平、公开、公正。

(2)工程管理监理的审计。重点对工程投资控制、工程进度控制、工程质量控制的审计。审查建设单位管理人员是否与施工单位串通,为了谋求暴利,违背社会受托责任,造成建筑资金流失。审查监理体制是否健全,有无编制工程建设监理规划,按工程建设进度、分专业编制工程建设监理细则,并按建设监理细则进行建设监理,特别要注意是否存在项目建设管理、施工和监理三位一体的现象。

(三)资金使用审计国家建设项目大多由政府直接投资,资金来源主要为财政性资金。目前由于管理部门和环节较多,在资金的拨付、管理、使用中存在许多违规使用基本建设资金的现象,因此必须就其真实性、合法性做出审计评价。

(1)审计建设项目概算执行是否真实,合法。审计单位过程的建设规模(建筑面积、层数、层高等)、建设标准(结构形式、装饰标准等)是否符合批准的初步设计文件的要求,预算投资是否控制在概算之内,设计变更、调整是否合理,概算调整是否合理。

(2)审计项目资金支出是否真实、合法、有效。审计投资建设资金是否按规定用途使用,是否存在被截留、转移、挪用、挤占等问题,建设资金是否及时、足额拨付到位,是否存在因拨款不及时影响项目建设进度及项目效益的发挥等问题,政府各职能部门对投资建设资金拨付、使用和管理等各个环节的监管是否到位、有效。

(3)财务管理是否规范。审计建设资金来源及到位情况,是否做到专款专用,是否存在账外运作,是否存在重点工程建设资金被移用得情况,建设资金拨付是否规范,是否存在白条支付及工程款直接拨付给承建者个人的现象,费用的发生是否真实、合理,费用的开支是否符合国家规定的开支范围,所发生的费用是否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设置明细科目进行核算,账务处理是否合规。

(四)投资效果审计投资效果审计是指建设项目竣工验收时,对其投资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竣工项目投资效益审计的方法主要是采用对比法,以预期目标和前期建成的同类项目的平均先进指标为依据,将动态与静态、定量与定性、价值量与实物量、宏观与微观等分析结合起来,通过综合分析对项目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做出正确评价。

(1)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审计。建设项目经济效益包括财务效益和国民经济效益两个方面。 建设项目财务效益审计是指审计人员从项目角度出发, 根据现行的财务制度与价款来考察建设项目财务效益状况及如何提高建设项目财务效益的评审过程,主要评审如下内容:财务数据的确定是否准确科学,财务报表的编制是否正确。建设项目国民经济效益审计是按照资源合理配置的原则, 从国家宏观角度出发, 用一整套国家参数计算,是以提高建设项目对整个国民经济的净贡献为目标, 对建设项目经济合理性的再评审, 国民经济效益审计用调整过的价格, 即一套影子价格计算项目的效益和费用。

(2)建设项目社会效益审计。项目社会效益评价指标包括资源利用指标和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其中资源利用指标包括项目的单位净产值综合能耗、单位投资占用耕地、单位产品生产耗水量、国土资源浪费率、投资经济增长率等指标;社会环境影响方面的指标一般包括项目对当地人口变化的影响、对当地卫生保健的影响等方面指标。建设项目审计应审查的不仅是项目本身的投入产出效益,还要审查项目建成后对社会的影响程度,检查是否满足国民经济持续发展的要求。在社会效益评价中既要考虑效益原则,同时也要兼顾公平原则,项目收益是否得到公平分配。

(3)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审计。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审计是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的环境保护项目计划、管理和实施活动的真实性、合法性和有效性进行的审计监督。建设项目,特别是一些生产性建设项目,难免会对所在地的自然和社会环境造成现实和长远的影响。在统筹生产需求与环境影响的基础上,最大限度地保护环境,把建设项目对环境的负面影响降到最低,要求建设、施工和设计单位把环境保护纳入建设项目效益的范畴。建设项目环境效益审计重点在于评价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侧重定性分析评价环境规划的科学合理性,社会、经济、资源、环境、人口发展之间的相互协调性。其指标主要包括资源消耗降低率、生态环境保护率、生态环境修复率、环境质量系数、“三废”处理率、清洁生产工艺采用率等。

四、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完善

(一)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 开展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瓶颈问题之一就是对有些绩效问题的判断或评价缺少现成的审计依据,需要针对特点的审计项目临时建立相关的审计依据。离开了审计依据,审计人员就无法对被审计事项的真实性、合法性进行判断和评价,绩效审计更无法开展,也就无法完成审计的,目标和任务。建立健全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评价体系,能够全面具体的规范建设项目绩效审计行为,促进审计工作质量和审计水平的提高,使审计人员有法可依。推动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法律体系的完善,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制定绩效审计准则,颁布实施绩效审计操作指南,通过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实施程序,确保审计质量,降低审计风险。

(二)从事后审计逐步向全过程跟踪审计转变 建设项目具有周期长、投资额大、控制环节多等特点。建设过程中的决策、规划、设计、采购、招标、施工、监理等任何环节出现漏洞,都可能导致无法挽回的损失浪费,影响投资的经济性、效率性和效果性。随着投资审计的日益深入,投资审计要有效渗透到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的各个环节,注重事前预防与事中控制,及时发现各个环节存在的问题,及时纠正、解决,避免小问题酿成大损失。在投资领域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对建设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的监督和评价,将有利于充分发挥投资效益审计在促进项目管理、控制建设成本、提高投资效益的作用。通过对重点建设项目、重点专项资金全过程跟踪审计,评价分析绩效,及时反馈意见,及时纠正问题,促使被审计单位改进工作,加强管理,保障建设项目有序、健康高效运行,专项资金有效、规范使用,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三)优化审计队伍人员结构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涉及范围广泛、问题及内容繁多,因此实施此项审计的人员不仅要具备财政财务收支审计的技能,还要掌握经济、管理、经营、建设、工程技术等方面的知识和技术。但目前我国审计部门人力资源较为缺乏,且大多数是财会专业人员,掌握工程技术的人员少,胜任建设项目绩效审计的人更少。为此,应加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业务素质,不断积累建设项目绩效审计方面的知识、技能和经验,改善知识结构,使其向复合型人才转变,提高各种相关专业人才的比例,优化审计队伍的知识结构。

第9篇:财务审计要点范文

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是指上市公司或者其控股子公司与上市公司关联人之间发生的可能导致转移资源或者义务的事项,主要包括:(一)购买或者出售资产,例如:子公司从其母公司购买房产或设备等;(二)对外投资;(三)提供财务资助;例如:母公司利用集团内部的金融机构贷款给子公司,母公司向子公司购入股份、投入资金等。(四)提供担保,例如:母公司为子公司借款提供担保(五)租入或者租出资产;(六)委托或者受托管理资产和业务;(七)赠与或者受赠资产;(八)债权、债务重组;(九)签订许可使用协议;(十)转让或者受让研究与开发项目;(十一)购买原材料、燃料、动力;(十二)销售产品、商品,例如:企业集团中的成员之间相互销售或购买商品;(十三)提供或者接受劳务;(十四)委托或者受托销售;(十五)在关联人的财务公司存贷款;(十六)与关联人共同投资。(十七)根据实质重于形式原则认定的其他通过约定可能引致资源或者义务转移的事项。(十八)其他不容易引起重视的关联事项。在审计中除了关注资产交易、资金占用、购销、担保等重大关联交易,对准则要求披露的如关键管理人员报酬、费用分割等关联交易也应予以充分关注。

其实,关联交易就其本身的性质而言是中性的,是一种合法的、常见的商业交易行为,但是由于我国上市公司常常通过不正当关联交易牟取私利,例如:关联方通过与上市公司进行资产交易把大量优资资产注入上市公司,粉饰业绩;关联方占用上市公司资金或利用上市公司资信取得贷款;或者替上市公司转移利润,逃避纳税等等。我国的关联交易具有名目繁多、交易频繁、涉及面广又极不规范等特点,导致了关联方交易问题错综复杂、规模增长,审计风险较高,以借壳上市的关联交易为例,据统计,2008年至2012年我国并购市场借壳上市交易整体呈现增长,交易完成案例数量由2008年6起增至2012年20起,累计增幅达233%,交易完成规模由99.49亿元增至557.59亿元,累计增幅达460%。2013年初至今,借壳交易宣布数量骤增至13起,与2012年全年宣布案例基本持平,凸显出今年以来的借壳交易活跃度骤升的态势。

我国上市公司产生不正当关联交易的主要原因在于:1.上市公司的制度不完善。例如:(1)因上市公司法人治理结构的不完善,使得大多数非流通股(法人股和国家股)占股本比例较高,造成了流通股股东成为上市公司赖以发展的资金主要来源,而流通股股东却无法对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进行有效监督。(2)国企改制后不合理的上市模式。许多国企改制成上市公司后,在资金、财务、人员管理等多方面与原母公司仍存在千丝万缕的关系,使得上市公司与母公司及其他关联方之间关联交易时有发生。2.上市公司关联交易转移价格决策的缺陷。理论上,上市公司的全体股东都有权力参与重大关联交易的定价决策,但在实际操作中,决定关联交易转移价格方案是由少数大股东控制和操纵的。

二、关于上市关联交易的披露规定

为规范上市公司关联交易,我国不断出台上市关联交易的披露要求和监管制度。例如:根据规定,在上市公司与关联方发生交易的情况下,应当在会计报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其交易要素,这些要素一般包括:(1)交易的金额或相应比例;(2)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或相应比例;(3)定价政策。但正如上文所述,我国特有的上市改造模式、不尽完善的制度环境使得不正当关联交易仍时有发生。许多上市公司为了粉饰业绩以达到闯关过会或者操纵利润,更是铤而走险,导致各种违法违规关联交易行为的发生,例如:1.2014年2月,青海贤成矿业股份有限公司因其在2009年-2011年年度报告未披露借款担保事项,2012年年度报告未及时披露24,147万元人民币银行存款被法院冻结事项,未披露向实际控制人黄贤优控制的广州华胜等3家机构划转45,000万元人民币非经营性资金的关联交易和相关担保事项,该公司的主要负责人臧静涛被中国证监会处以市场禁入的处罚。2.按照武钢股份有限公司公告,2013年预计关联交易为4,730,879.24万元,但实际执行却达到5,039,340.36万元,而其2013年营业收入为8,958,130.26万元,关联交易占当年营收的比例高达56.25%。3.2013年12月,上海家化联合股份有限公司承认了和沪江日化2008年4月至2013年7月,长达5年、累计发生24.12亿元的关联交易。4.2011年11月,南宁八菱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在其IPO发审上市背后,隐瞒重大关联交易和财务审计公信力缺失问题。

三、关于上市公司关联交易的审计策略要点

审计关联方和关联交易的目标在于:充分了解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以便能够确认由此产生的、与识别和评估由于舞弊导致的重大错报风险相关的舞弊风险因素;根据获取的审计证据,就财务报表受到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的影响而言,确定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是否已按照适用的财务报告编制基础得到恰当识别、会计处理和披露。审计过程中,针对关联交易的主要审计程序和策略要点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