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本质属性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艺术本质,形象, 情感
艺术的定义为:“人类以感情和想象作为特性的把握世界的一种特殊方式,即通过审美创造活动再现现实和表现情感理想,在想象中实现审美主体和审美客体的互相对象化。”艺术是创作者通过塑造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审美属性,从而表现创作者对生活的思想感情、审美评价的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具有形象性、想象性、虚拟性、审美性、自由性、情感性等基本特征。
所谓艺术的本质,就是艺术这种事物内部的一种规定性,这种规定性规定着艺术之所以是艺术,而不是其他什么事物。从艺术史的视角看,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不同时代的中、西方艺术家和美学家对艺术本质的探讨和分析繁杂众多,讨论也一直不曾间断, 他们从各个不同的侧面和角度探究了艺术的本质特征和基本规律,无论是西方美学中的“模仿说”、“游戏说”、“表现说”、“有意味的形式说”、“符号说”、“潜意识说”等,还是中国美学中的“言志说”、“感物说”、“缘情说”、“畅神说”等,这些艺术本质观都对艺术家的创作产生了作用,在艺术史上有着重要的影响。由于各自的理论出发点和切入视角不同,对艺术的本质探讨可谓众说纷纭。他们有的从艺术的“再现现实”出发, 来界定“艺术”的基本内涵;有的则从艺术的基本属性或艺术的服务对象出发来说明艺术的本质。然而,从另一个角度辩证地看,任何一种艺术本质观都受到过其他理论的质疑、挑战,甚至被指责和批判为错误的、有偏见的理论。
艺术的首要任务或其根本性质就是美。具体说,“艺术是人们现实生活和精神世界的形象反映,也是艺术家知觉、情感、理想、意念综合心理活动的有机产物。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艺术主要是满足人们多方面的审美需要,从而在社会生活尤其是人类精神领域内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武汉理工大学张黔在《艺术原理》一书中提出“艺术从本质上说是以形象化的手段营造的让欣赏者产生非功利心态并进而自我确证的虚拟世界。”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是缺一不可的。艺术特有的性质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
一、艺术通过形象来传情达意
“形象说”认为,艺术与哲学、社会科学一样,都是社会生活的反映,它们的不同之处仅仅在于,艺术通过形象反映社会生活,而哲学、社会科学则以抽象的概念形式反映客观世界。任何艺术都需要一种形象化手段,这种形象化的手段包括外在的形态和内在的想象两个方面。任何艺术必须首先是一个有形象的对象世界,没有形象就没有艺术。齐白石作画的“经典”学说是:“作画妙在似与不似之间,太似为媚俗,不似为欺世,云云。”即使这种似与不似也都是有形象存在的。艺术形象是艺术家在实际生活形象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具有一定思想内容和审美价值的具体情景。它是艺术家的主观情感和客观事物相结合的产物,凝结着艺术家对人生、社会和自然的体验和认识,显示着艺术家的审美感受能力和艺术创造能力。艺术形象是艺术的基本单位,是艺术把握世界的特殊形式。艺术品作为审美观照的对象,其基本特点就在于它提供了艺术形象或由若干艺术形象所组成的形象体系。
现藏湖北省博物馆中曾侯乙墓出土的青铜鹿角立鹤,器高143.5厘米,宽41.4厘米,重38.4公斤。整个器物造型由鹤身、鹤腿、鹿角、两翅、座板等组成,有多处纹饰。鹤引颈昂首伫立,钩形长嘴,两翼展开作轻拍状,拱背,垂尾,两长腿粗壮有力,下各有三爪立于长方形座板上。鹤头左右两侧鹿角向上呈圆弧状,并分出数支分杈。鹿角立鹤是想象中的吉祥动物,寓意吉祥长寿,造型优美,风格独特。中国古代把鹤、鹿看作是神鸟、瑞兽,是沟通人、鬼、神的灵媒。鹿角立鹤出土时放置在东室主棺的东边,可能意在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该作品主要采用夸张变形手法,鹤头上呈圆弧形的两只鹿角完全对称,不同于自然形态的鹿角,立鹤颈部比例有所拉升。作品运用夸张变形手法,塑造出了造型优美的形体结构,表现出鹿角立鹤的神奇。修长的鹤颈,张开的鹿角,韵律的双翅,精美的纹饰,有力的腿爪,这些局部和整体形象都突出强调运用流线造型,直线与弧线的穿插有序,呈现出音乐般的律动和美妙。这种造型美重点不在于要求色彩、纹样等简单地去摹拟事物,再现现实,而在于使其外部形式传达和表现出一定的情绪、格调、风尚和趣味。采用的对称手法可以表现出一种严肃完整的情调,依靠由外在的形式所烘托的气氛情调在潜移默化中作用于人的情感和思想。
英国经验主义美学家们从心理学的角度指出,想象总是“由某个欲念或意图控制住的”。艺术是通过塑造具体生动的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的意识形式,它的最大的特点就是依靠形象的美来反映人们对社会生活的理解、情感、愿望和意志。鹿角立鹤这件作品直接摹仿或再现鹤、鹿动物的局部形象特征,创作者以审美意象作为艺术品的主体,创造的不是物质世界的再现物,是创作者基于客观现实世界而虚构摹拟的想象动物,具有一种脱离和超越现实的意象性。意象乃心中“营构之象”,是艺术家精心创造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言说的。意象既不拘于心,亦不拘于物,而是心物有机结合所呈现的一种状态。鹿角立鹤显现和传达引领墓主人灵魂升天,或祈求神灵佑护这种感情,意在从中获得一种自由感和超越感,达到了审美性质所要求的亲切感和距离感的高度统一。
二、艺术的根本特性在于表现情感
情感问题是美学理论中关于审美意识的最基本的问题。列宁说过:“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人对于真理的追求。”艺术是一种以情感为主的活动,情感的激荡构成了艺术活动的基本意义。俄国的批判现实主义大师托尔斯泰认为,艺术的本质就是表达情感。情感是艺术创作的原动力,情感活动是艺术表现的重要内容,情感贯穿在艺术创作与欣赏的整个过程之中。艺术家在创作艺术形象的过程中融注了情感因素,艺术形象是一种情感形象。情感对于艺术形象,犹如血液对于人体,缺乏情感的艺术形象是没有生命力的。艺术创作所遵循的常常是情感逻辑,而艺术评价也是一种情感评价,它包括艺术创作者的情感评价和艺术欣赏者的情感评价。
英国哲学家和美学家科林伍德认为:真正的艺术家是通过艺术活动表现情感。他认为艺术家在艺术中所表现的情感是公众的或集体的情感,是大众的心声。从心理学看,艺术以情感为特质,为中介,但从认识论看它又不仅仅是情感。情感、想象诸心理形式,偏重于人的个体、经验、类型的形态方面。艺术既要保持自己的心理形式的特质,也要有深刻的理性内容,因而情感想象的形式又必须和认识的伦理的内容相结合。中国最早的美学文献《乐论》(荀子)就强调艺术的一般日常情感的感染作用;刘勰的“情动于中,故形于声”,“为情而造文,不为文而造情”,就揭示了艺术创作的本质规律,也指出了审美心理结构的中心是情感。《诗经?小雅?鹤鸣》中词句:“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他山之石,可以为错。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中以鹤比喻贤人。笔者认为“青铜鹿角立鹤”的创意来源于《诗经.小雅》中《鹿鸣》和《鹤鸣》这两篇乐诗。是曾侯祈盼贤人政治理念的美好寄寓。“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唐代诗人崔颢这首传颂千古的黄鹤楼诗,乃是我国诗人以鹤为题材的诗词中最著名的一首。鹤自古就被视为吉祥鸟,是群禽之长,鹤除了吉祥之意外,也是人们心中吉祥长寿之象征,“松鹤延年”是中国人最爱用的祝寿词。2007年11月由文化部主办、湖北省人民政府承办的第八届中国艺术节吉祥物是由湖北美术学院教师胡博飞创作的“鹿角立鹤”,取名为“楚楚”。该吉祥物是以湖北重点文物青铜器“鹿角立鹤”为原型,通过卡通变形而成的。鹿、鹤都是长寿和吉祥的象征,鹤的两个翅膀,既象征湖北展翅高飞,又表示艺术节翩翩起舞。红、黑、金黄是楚文化绘画传统色彩,脖子上的云纹也是楚文化漆器的经典文饰,亦可以看成阿拉伯数字“8”的变形。湖北省随州市将鹿角立鹤作为市标,“鹿鹤同春”即“六合同春”,寓意经济腾飞、吉祥如意等。这些艺术作品中注入了创作者的情感,才具有了艺术特殊功能的感染力,带给欣赏者以共鸣,从而获得的精神上的自由感。
从前辈艺术家们的理论探讨来看,从艺术创作实践来看,艺术所特有的性质只能是形象与情感的统一。艺术反映人们对于社会生活的认识,离不开形象的塑造和注入情感,情感和形象才是艺术区别于哲学、科学、宗教、道德等意识形态的本质特征。在艺术本质的层次里,形象和情感的融合,共同构成了艺术的内容和形式,共同熔铸为艺术的有机整体。
参考文献:
[1] 张黔.《艺术原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1.
[2] [美]苏珊?朗格著,刘大基、傅志强、周发祥译.《情感与形式》[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6.8.
关键词:旅游产品本质属与作用性组合整体性
产品的涵义及种类特性分析
(一)产品的涵义
从原始意义上讲,产品也称劳动产品,它是“人们运用生产资料从事有目的的活动所创造的物质资料。包括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由此可见,产品的原始意义是指人们劳动创造出来的有形物质产品。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认识到,“在广泛的意义上,产品还包括精神产品,即人们通过精神劳动而创造的产品,以满足人们文化生活的需要。”
但无论是体力劳动还是精神劳动的产品,产品都具有是劳动产品这一本质属性。关键是有形的物质产品一经生产出来,它就既可独立于生产者,又可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只有当它被消费者购买并实际消费时,这一产品才逐次或一次消亡。与此相反,除了那些可以用物化形式承载的精神产品之外,还有很多精神产品,当不具备物化条件时,这种产品的生产是在生产者头脑和身体中完成的,并且储存在生产者的头脑和身体中,没有外化于生产者头脑与身体之外。只有在受众欣赏时,这种精神产品才能通过语言、动作、颜色、接触等媒介渠道,独自或与环境一起外化出来,让受众感知获取,并内化成受众的感受体验。
除了精神产品之外还有一种东西也是由劳动创造生产出来的,而其产生或存在方式也和缺少物化载体承载的精神产品一样,以独特的外化和被接受方式进行生产或消费。这种产品就是人们通常说的服务产品。“服务产品(简称服务),是生产者通过由人力、物力和环境所组成的结构系统来销售和实际生产及交付的,能被消费者购买和实际接收及消费的‘功能和作用’”。而从一般意义上说,精神产品也可归为广义的服务产品之中。
(二)产品的种类特性
我们把完全可以独立于生产者和消费者的有形物质产品叫做“独立性产品”。而把广义的服务产品叫做“非独立性产品”,因为广义的服务产品既不能独立于生产者,也不能独立于消费者而存在。并且在“非独立性产品”中,又根据是以物还是以人为直接作用对象而分为两类,即“对物非独立性产品”和“对人非独立性产品”。就“对物非独立性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对物”的“功能和作用”。但这种服务的真正作用对象是人而不是物品,因为是消费者在购买和消费这种服务产品。这种服务是通过物品作用于消费者的,因此我们这里也可把它叫做“物媒非独立性产品”。而就“对人非独立化产品”来说,它指的是那种“直接面向消费者身心”(即直接对人)的服务产品,它的直接作用对象是人。
“独立性产品”在从生产到消费的过程中,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即生产阶段、流通阶段、消费阶段,出现两次交换(少数直销的除外)即生产者与商家的交换;商家与消费者的交换。同一产品的生产过程与消费过程在时空上都是完全分离的,没有重叠。而在“非独立性产品”中,无论是“对物非独立性产品”还是“对人非独立性产品”,生产者提供的产品都不是一种有形物,而是人和物以及环境结合在一起所形成的一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消费者消费的就是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使用价值。而“非独立性产品”从生产到消费过程中,不存在可以截然划分的三个阶段,而且只有一次交换,即生产者与消费者的交换。并且“非独立性产品”的生产阶段与消费阶段在时空上是同一的、重叠的,“非独立性产品”的特殊本质属性正是生产与消费的同时性。
另外,“非独立性产品“与“独立性产品”的最大区别,在于二者的消费界面不同:“独立性产品”的消费界面在消费者购买了产品后并实际使用商品时,而且是在与生产者脱离情况下。消费者的每次消费,都是自己主动和产品及消费环境相结合,以使产品功能得以发挥,然后消费者自己又实际消费这种功能发挥所产生的作用,形成对产品功能的体验性(即作用感受性)消费。由此可见,在“独立性产品”购买和使用过程中,消费者是一次性购买“独立性产品”,一次或多次消费使用该“独立性产品”。因为一般的“独立性产品”都至少具有一次或以上的“功能和作用”。而“非独立性产品”,则是生产者将人力、物力、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即“大产品”,生产者出售的不是整个“大产品”,而是将这种“大产品”的一个或多个“功能和作用”作为可以出售的产品,分次或分时加以出售,而自己则保留对“大产品”的剩余“功能和作用”的产权。
如果生产者将人力、物力和环境相结合,形成具有多次“功能和作用”的“结构系统”,而消费者不购买这种“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则就会出现构成“结构系统”的各种人力、物力、环境的浪费。因此,“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是时间的函数,它被消费利用比率越高,生产者的效益就越好,反之则越差。这就像“独立性产品”被生产出来后未销售出去形成积压一样,积压的“独立性产品”虽然可以降价,甚至可以免费赠送,但对生产者来说必然是一种损失。
而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其一旦出现,如果无人购买它的“功能和作用”,那么它的“功能和作用”就不能商品化,但构成它的人力、物力和环境却是随时间而消耗的,是有成本的。因此,在这种情况下,“结构系统”的“功能和作用”(即“非独立性产品”)的价值(尤其是时间价值)就随时间的流逝不但无法实现,而且还被浪费。在这一过程中,购买的人少也不能降低以“功能和作用”作为产出品的“结构系统”的固定生产成本。
旅游产品的涵义及本质属性
(一)旅游产品的涵义
旅游产品是一类特殊的产品,它的特殊性产生于它的消费者──旅游者的旅游消费的特殊性。旅游是由旅(旅行)和游(游览)这两个核心内容构成的。而且在这两个核心内容中,游览又是核心中的核心,因为它反映了旅游活动的直接目的所在,而旅行则是实现游览所必不可少的前提条件。在旅游活动中,如果把“游览”活动去掉,那么,这项活动就只剩下旅行了,而旅行本身并不是目的,它是实现目的的手段,因此,旅行并不等于旅游;如果要在旅游活动中把“旅行”活动抽掉,这也不叫旅游。可见,“旅行”和“游览”是旅游活动中不可缺少的核心要素,二者是手段与目的的关系,二者结合才能变成旅游活动。
根据上面对旅游活动的分析,旅游作为一种消费,就是由“旅行消费”加上“游览消费”而构成的“组合性消费”。为满足这种“组合性消费”需求而整合出来的组合性整体产品。因此,旅游产品就其本质来说,就是由“旅行产品”加上“游览产品”而构成的“组合性整体产品”。
(二)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
旅游不同于一般休闲活动的最突出的特点,是旅游消费的“组合性”。而这种“组合性”特点又使旅游产品成为“组合性整体产品”,呈现“珠链形”。并且构成“珠链”的每一个“珠子”都是传统产业(主要是各种服务产品生产行业)的一种产品。但这些构成“珠链”的每一个“珠子”本身却不能被称为旅游产品。
旅游产品主要是由各种传统服务行业的服务产品组合起来的。旅游产品是由各种传统服务行业生产的多种服务产品组合起来的“服务产品链”,而且由于这个“服务产品链”中的每个服务产品珠子都是某种“功能和作用”,所以,这个“服务产品链”又可以被称为“功能和作用链”。
综上所述,旅游产品就是“珠链式”的由多种“功能和作用”串在一起的“组合性整体产品”。旅游产品所具有的“功能和作用性”与“组合整体性”就是旅游产品的本质属性。因为正是这两个属性使得旅游产品既不同于“独立性产品”,也不同于一般的“非独立性产品”。它是“服务产品链”,又可以被称为“功能和作用链”,也即“非独立性产品链”。
参考文献:
1、阿德勒幸运的人被童年治愈一生出自《儿童的人格教育》。
2、《儿童的人格教育》一书是世界教育名著译丛中的一本,作者阿尔弗雷德·阿德勒(1870-1937)是奥地利著名的心理学家和精神病理学家,个体心理学派的创始人,提出了关于人的自卑感的理论。
(来源:文章屋网 )
[关键词]知识检索 检索模型 呈现技术 本体
[分类号]G250.73
知识检索的产生与发展一方面来源于用户对知识检索的需求;另一方面来源于信息检索理论与实践的发展与完善。知识检索模型和知识检索呈现方法是知识检索的重要研究方面,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方法,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
1 知识检索技术的研究与发展
在讨论区中呈现了如下的关于知识检索的介绍:①知识检索的基本思想就是模拟扩展人类关于知识处理与利用的智能行为和认识思维方法;②知识检索通过挖掘其深层含义,充分精确地表达知识资源和用户需求,进而在各类异构的数据库、数据仓库、知识库中进行检索,返回最相关的结果的检索机制;③基于Ontology的知识检索可以阐述为:在领域专家帮助下建立领域Ontology,把收集来的数据按规定格式存储在关系数据库、知识库等的元数据库中;④查询转换器按照Ontology把查询请求转换成规定的格式,从元数据库中匹配出符合条件的数据集合,检索的结果经过定制处理后返回给用户;⑤知识检索的基本特征有:支持自然语言检索;支持语词、语义内容的处理,实现同义词扩展检索和关联检索;具有概念推理和学习功能;具有强大人机交互接口。
知识检索是一种全新的信息检索方式,是在现有的信息检索技术以及模型上发展而来的。搜索引擎是当前检索信息的主要方式,它们能在短时间内反馈给用户大量的信息,但反馈信息中的信息噪音过大,其中包含了太多的无用信息;目录分类的数据库规模较小,以致某些主题下收录的范围不够全面,检索到的信息数量有限。可以看出,传统的信息检索缺点在于没有从语义层次上对信息进行标引,不能够满足用户在语义和知识上的需求。而知识检索是综合运用信息管理科学、人工智能、认知科学及语言学等多学科的先进理论与技术,基于知识和知识组织,融合知识处理与多媒体信息处理等多种方法与技术,充分表达和优化用户需求,能高效存取文本、图像、视频、声音等媒体类型的知识源,并能准确精选用户需要的结果。知识检索是将信息或知识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存储,并根据用户的需求找出相关信息和知识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被检索的对象是知识资源、知识库。知识检索就是采用一种从语义上标引文章的技术,形成知识库,再从知识库中查询用户所需的信息。
知识检索和信息检索的不同,在于知识检索强调了语义,它从文章的语义、概念出发,能够揭示文章的内在含义,而不像信息检索只是基于字面的机械匹配。知识检索提高了查全率和查准率,减轻了用户的负担。表1从检索语言、检索模型、组织方式、搜索方式和检索效率方面进行了归纳。
与主题词表或分类表不同的是,本体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可以构造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能够准确描述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形式化能力最强,同时具有高度的知识推理能力,能通过逻辑推理获取概念之间的蕴涵关系。因此,本体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技术和方法,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知识检索是传统信息检索的发展,随着人工智能、系统信息管理等相关高新技术的运用,提供个性化、智能化的主动信息服务也将是知识检索的发展方向。当前,图书情报档案的知识检索系统更加注重文本挖掘的功能,如大规模实例描述的汉语分词排歧知识库,具有主题词典和内容相似性检索功能,自动分类、聚类和自动摘要功能,文本数字理解和新词学习功能等。
2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
2.1 信息检索模型的发展
经典的信息检索模型包括布尔检索模型、向量空间模型和概率检索模型,目前大多数检索系统往往综合上述各种模型,以达到认为最佳的检索效果。这些检索模型的不足是:在文献的组织与描述上,采用词切分和单汉字或两者结合标引文献,将关键词作为描述文献的基本元素,文献之间是相互独立的;在检索操作上,是基于关键词的无结构查询,难以反映词语问各种语义联系,查询能力有限,误检率和漏检率很高;在模型约束方面,索引项之间独立性的要求不符合实际情况,计算查询和文档之间的相似度的方法也有局限;虽经不断完善,也难以从根本上适应网络巨量信息的检索。
由此,一些学者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基于知识的检索模型,如分类检索模型、多维认知检索模型、分布式检索模型、概念检索模型等。特别是概念检索模型克服了以往检索模型中以词及其权值为中心建立相关性而忽略了语义关联的缺点,以概念词典为辅助,采用人工智能技术,增强搜索引擎概念分析理解能力,从概念层面上来处理用户的查询请求,从而实现特定领域的概念检索。上述检索模型由于没有知识组织体系的支撑,没有实现对检索对象的语义标注,也没有对其语义进行解析,因此被解释为基于知识的信息检索模型。
2.2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在资源对象的组织、描述、表示、检索和模型约束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主要表现为:
在检索对象的组织上,知识检索模型利用领域本体作为组织资源的基础。首先构建一个涵盖相关领域概念及概念间关联的领域本体库作为资源描述和知识表示的工具与模型,如各学科领域的主题词表、分类表,在此基础上确定领域知识本体的主要概念和概念间的各种关系,构筑领域本体的概念模型。
在检索对象的描述上,知识检索模型借助语义标引工具,按照领域本体的概念及关联,对资源对象进行概念分析、分类、标引、描述和处理,形成机器可以理解的带有语义信息的元数据。
本体概念的优化检索依赖于本体检索语言的功能。在支持本体检索的诸如RQL,DQL,0WL-QL,SquishQL,RDFQL,RDFPath和Versa等知识语言中,以RQL作为知识检索模型的检索语言可以满足知识检索的需要。
知识检索模型提供了特定领域可控的概念语义体系,并建立与概念体系相对应的具有层次结构的自然语言术语体系,能对自然语言提问和本体概念库的术语进行语义的理解、分析和匹配,依据本体概念问的语义关系,实现知识检索。
在模型约束上,知识检索模型的约束比较少,但要求概念和关系构成一个有向图,关系必须是有方向的;另外,要求每一个概念/实例都需要有一个唯一的标识。
2.3 Ont-KRM: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
基于上述约束和所建立的本体原型,笔者设计了的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模型Ont-KRM(Knowledge Retrieval
Model 0n Ontology)。Ont-KRM分为人机交互部分、知识源部分、检索匹配和本体库等部分,如图1所示:
人机交互部分主要是分析用户提交的检索请求,返回整理检索结果。检索请求的分析主要是依据本体知识,分析用户的真实检索意图,形成规范、准确的检索请求,提交给检索匹配模块。检索请求的分析主要分为以下步骤:①对检索请求进行预处理,提取需要检索关键字(词);②借助本体并在必要时通过和用户再次交互,判断检索请求中关键字(词)的领域、相关概念等等,确定用户的真实意图;③将用户的真实意图形成统一、规范的检索请求提交给检索匹配部分;④在对用户意图进行分析和交互的基础上补充和完善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⑤对检索匹配部分返回的检索结果进行处理、合并后返回给用户。
知识源部分主要对知识源进行收集、并对收集的知识源根据本体库中的知识进行标注和分析,对从知识源中抽取的知识进行转换,对本体库中的相关部分进行补充和完善,建立对应的索引信息,放入索引库。
检索匹配部分主要是从人机交互部分收集统一的检索请求,并依据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对检索请求和索引库进行语义与语法层面的匹配,并将检索结果返回给人机交互部分。
本体库部分应该说是整个模型的核心部分,从对检索请求和检索结果的处理,到对检索请求和索引的匹配,再到对知识源的标注、索引的建立都基于本体库中的相关知识。同时,上述各个过程又可以对本体库中的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当然,对本体库中知识的任何修改都要经过领域专家和系统的双重认定。
3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
3.1 知识组织体系及本体的语义标注
所谓知识组织体系,是对资源内容概念及其相互关系进行描述与组织的机制。目前图书情报界公认的知识组织体系是主题词表和分类表,但本体是领域知识规范的抽象和描述,可以构造丰富的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能够准确描述概念含义以及概念之间的内在关联。本体是一种知识组织体系,以本体作为知识组织的方法,才能实现基于语义的知识检索。因此,本文的知识检索模型和方法都建立在本体基础之上的。
目前信息机构中采用的元数据方案大多源自于对馆藏进行长期保存的目的,并不能够完全满足知识组织的要求。通过元数据的描述,可以充分揭示元数据的元素及元素揭示内容的语义含义,达到进行元数据互操作和对内容进行知识组织的目的,笔者重点研究以下问题:
标注元数据元素的语义。元数据互操作常见的困难是元素问同名异义和异名同义,RDF的思路是如果不同元数据中的元素指向同一个资源,那么这些元素具有同一语义。根据信息机构数字资源的特点,选用DC元数据作为元素语义的最终解释。也即如果说不同元数据中的元素都可以使用DC元数据中的同一个字段进行解释,那么这两个元素就认为在语义上相等。操作时将元数据与DC元数据元素之间的映射关系放在数据提供者方,当数据提供者在进行注册或者使用的元数据发生变化时,由其管理人员对映射进行定义。
标注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在解决了元数据元素的语义以后,采集回来的元数据应该用什么方法进行组织,与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相关,因此还需要揭示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笔者通过RDF的描述方式来对元数据元素内容的语义进行揭示,框架中定义了一个关于元数据元素内容的ontology,并通过URI建立元素与ontology中的条目之间的关系,以此来标注元素的语义。
标注知识组织的内容。在对数据源的元数据进行描述时,数据源的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元数据元素的功能对其进行区分,只提供标注内容的元素。这样,既减少了进行元数据描述的工作量,也为知识组织能够更有效的进行提供了方便。另外,对知识的组织还需要根据系统的实际需要有所选择,在进行元数据采集时,可以通过定义对DC元数据的哪些元素内容进行组织,然后再反向定位到与其相关的元数据元素来确定知识组织的内容。
3.2 知识检索呈现
知识检索呈现要解决的问题就是知识提供的形式和检索结果显示的形式。常见的知识呈现方式主要有概念图(concept map)、思维导图(mind map)、认知地图(cognitivemap)、语义网络(semantic network)、思维地图(thinking map)等。信息检索和知识检索呈现之间虽在呈现方式上存在着相互借鉴,但它们之间的区别还是很大。表2从呈现对象、呈现目的、呈现方式和交互类型等方面加以区别:
从呈现对象看,信息检索呈现的对象是信息,而知识检索呈现的对象是知识,包括知识本身和检索结果中的知识;从呈现目的看,信息检索呈现一是从大量信息中发现新的信息;二是将检索结果直观的呈现给用户以提高检索效率。而知识检索呈现则在于促进知识的传播和创新,方便用户更好的认识和获取知识;从呈现方式看,信息检索呈现的方式通常是图形、图像,而知识检索呈现的方式包括知识图表、视觉隐喻等;从交互类型看,信息检索呈现的交互是人机交互,而知识检索呈现的交互是人人交互。
资源的显示方式取决于资源的组织方式。信息组织线性的、无结构的方式,决定了信息的提供与获取是以关键词和分类目录及索引等途径来实现的,检索结果显示的是一组基于关键词层面上的没有语义的文献集合。而知识组织基于领域本体,是对概念关联的组织,所以知识检索显示的应是反映知识内容和概念关联的知识网络(或称知识地图)。简单地说,知识网络是对领域知识结构的展示,是对已获取的知识以及知识之间的关系的可视化描述。
3.3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技术
基于本体的知识检索呈现,是指通过一定的知识表示技术,将领域知识按照一定方式,清晰有序地在一个统一的界面上展示出来,以供检索者方便地查询与获取知识。基于领域本体的知识网络具有三个特征:①定位知识,给出任何一个概念,都可以显示该概念在知识体系中的位置;②揭示知识关联,知识网络不仅要确定概念的位置,还要揭示此概念和其他概念间的语义联系,描述知识网络中各种关联;③可视化展示,通过直观、形象的模式、模型、图形、图像等方式,展现知识地图。
下面以笔者开发的知识集成原型系统中的“知识检索系统”为例,来说明知识检索的呈现方式。
该系统是一个基于与鲁迅相关资源知识的领域本体原型的知识检索系统。这个领域本体原型的构建以分类/主题一体化词表为基础。由于分类和主题表达的对象都是主题概念,两者之间存在着隐含的概念对应关系。与鲁迅相关资源知识的领域本体概念网络的显示以及对知识的获取,是通过概念浏览和概念检索实现的。
页面布局。用户界面分为概念导航区和概念检索区两个部分,概念导航区是领域本体中各类概念的分类导航,点击具体的分类之后就可以在右侧的知
识导航区,显示概念的网络关系图。概念检索区在输入需要检索的概念,并进行进一步细化之后,就可以看到以相关的网络概念图和相关的概念实例。
概念浏览。概念浏览主要实现经济本体概念的分类导航和主题导航,可循着学科等级和概念间的语义关系进行浏览,起到知识导航作用。分类导航可对领域本体的分类知识树进行逐次浏览,选择一个分类概念,即可同时显示与该分类概念对应的主题概念关系,包括等同关系、等级关系和相关关系。反之亦然,可通过音序对领域本体的主题概念树进行层层浏览,选择一个主题概念,即可同时显示与之对应的学科类目(可以是一个类目或多个类目)。例如,在“分类导航”目录树中选择“阿Q正传”,主题概念浏览区便显示“阿Q正传”概念关系,点击概念关系就可以显示属于“阿Q正传”概念的文献实例,如图2所示:
概念检索。概念检索可以通过自然语言检索本体概念及关联。如果检索词是本体概念,即显示该概念及其概念间关系,同时显示与之相关的学科分类类目,以实现语义的扩展检索和关联检索。对于本体库中没有的检索词,由于系统建立了与本体概念对应的自然语言术语库,在主题概念显示区即显示与该检索词对应的主题概念及关系,分类概念显示区显示与之对应的分类目录。例如,在检索框输入“阿Q正传”,主题概念显示区显示“阿Q正传”的概念关系,“分类导航”目录树中显示与之对应的类目(图书资源中的《阿Q正传》出版物,档案资源中的《阿Q正传》手稿,其他资源则是显示讨论阿Q精神的各类网络文章和站点等);关键词浏览区显示与之对应的关键词(阿Q正传手稿、阿Q精神、阿Q话剧等);文献概览区显示与“阿Q正传”相关的资源(题名或关键词含有“阿Q正传”的资源)。
【摘要】本文首先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再进一步将资本结构划分为债务期限结构、股权所有者结构,分别研究其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
【P键词】资本结构;企业价值;债务期限结构;股权所有者结构
一、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
Modiglian和Miller(1958)提出的MM理论首次引出了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的理论研究,该理论认为如果资本市场完全有效,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之间没有联系,MM理论拉开了现代资本结构研究的序幕,之后学者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提出了权衡理论、委托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等。Robichek、Myers(1966)在MM理论的基础上考虑破产成本和成本的因素,提出了权衡理论,得出最优资本结构应该是债务税盾现值增加值与破产成本现值增加值相等时的资产负债率。Miller(1978)提出信号传递理论,该理论认为投资者与管理层存在信息不对称,企业管理者可以通过资本结构的选择向投资产传递信号。Myers和Majluf(1984)基于权衡理论、委托理论和信号传递理论提出了融资优序理论,由于企业内部人员比外部人员更了解企业的经营情况,因此内部筹资是对企业绩效良好的一种信号传递,同时债务筹资具有税盾效应,因此融资优序理论认为企业应该选择先内后外、先债后股的融资方式。Titman(1985)以469家美国制药业企业为样本,对其1972到1982年的财务数据进行分析,研究表明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综合以上学者对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研究,大体分为两种研究方法,一是仅仅研究资本结构对企业绩效的影响;二是研究资本结构与企业价值的互动关系。
二、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
债务按照偿债时间不同分为流动负债和长期负债。负债筹资对企业价值影响的代表理论有成本理论和税收假说理论。负债成本理论最早由Jensen and Meckling(1976)提出,所有权与控制权相分离是造成成本的根本原因。当资产负债率较高的时候,股东对高收益高风险项目的投资动机就越强,一旦投资失败,股东只对损失负有限责任,剩余损失将由债权人来承担。学者根据成本理论得出债务期限结构与企业价值关系的结论如下:Victor M.Gonzale(2013)对银行贷款率和企业负债结构的研究中发现,负债期限的增加将导致股东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对债权人的利益造成严重影响。InderK.Khurana(2015)在研究负债结构与会计稳健性的关系中发现,流动负债能够降低成本进而提升企业价值。根据郭洪(2012)的研究结论:我国的税负明显高于其他国家,因此从获取税收效益的角度出发,应该更多的关注利率波动对企业债务筹资成本的影响,进而帮助企业提高绩效。
综上所述,学者从成本理论的角度出发,均得出流动负债与企业价值正相关、长期负债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的结论。税收假说理论则需要关注负债筹资利率的变动对筹资成本的影响。
三、股权所有者结构与企业价值的理论关系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股权按照股权所有者的不同分为国家股、法人股和社会公众股。国家股的所有权属于国家,但是国有资产在运行过程中均由政府、国家授权的组织或者机构来操作和运行,这些组织和机构均为国有资产的人,由于利益不一致将会出现委托成本,刘洋(2007)以前10批最先进行股权分置改革的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股东属性股和股权集中度与企业价值的相关关系,研究发现由于国有股在经济上对企业的控制力度不高且委托风险较大,因此导致企业价值降低。
法人通常对企业进行长期投资,它们往往希望通过对外投资获得长期稳定的收益,很少有投机行为,因此当企业出现经营问题时,法人股东通常能够结合自身经验参与企业治理而不是采取“以脚投票”的态度。李佳宾(2011)通过对2007年沪深两市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权结构与企业价值进行研究,研究发现法人股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显著正相关。杨晓(2015)对我国上市公司股权结构与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机构投资者的个人收益与企业价值呈显著正相关,机构投资者持股比例越高,管理者在抑制盈余管理行为方面的态度就更加积极,因此会计信息披露更加真实,企业治理更加完善。
社会公众股即为流通股,在我国社会公众股东对企业的投资通常为一种投机进行,往往以二级市场股票差作为收益的来源而经常忽视企业的长期价值,同时每个社会公众股东的持股比例较低,因此很难像大股东那样获取企业最新信息并对企业发展提出建议,即使有意向参加企业决策,但往往由于持股比例太低没有话语权,所以意见也很难被采纳。相关研究成果如下:徐炜、胡道勇(2006)以上海证券交易所上市的183家公司为样本,以托宾Q值代表企业价值,得出社会公众股持股比例越高,企业价值越差。李斌(2007)以我国技术行业企业为样本,对股权所有者与企业资本支出进行研究,研究发现社会公众持股比例越高,高管人员谋取私人利益的动机和能力就越大,企业价值受损害的程度就越高。邱文峰,唐睿明(2013)以创业板上市公司为样本也得出社会公众持股比例与企业价值负相关的结论。
以上研究结论均表明,法人股与企业价值正相关,国家股和社会公众股与企业价值负相关。
参考文献:
[1]朱叶,中国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1920
[2]陈德萍、陈永圣,股权集中度、股权制衡度与企业绩效关系研究――2007~2009年中小企业板块的实证检验[J].会计研究,2011,(1):3843
[3]宋敏、张俊喜、李春涛,股权结构的陷阱[J].南开大学,2004,(1):923
[4]Modigliani F、Miller M,The Cost of Capital,Corporation Finance,and the Theory of Investment[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1958,(53):261297
关键词:木本植物;组培技术;林业;应用;局限
中图分类号:S722 文献标识码:A
1 植物组培技术的发展概况
我们说的组培技术主要是从广义范围上解释,是利用木本植物无菌技术进行植物离体物离体组培,离体组织主要包含植物的根、茎、叶的上层部分以及种子、果实等各类组织细胞物。至今已有百年研究历史的我国木本组培技术在20世纪70年代达到了一个国际性水平。最近数年来,我国在木本植物组培技术方面已经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例如对花药、茎尖、嫩叶、幼胚及原生质体的培养方面、体细胞杂交和突变体筛选方面、去病毒及人工种子方面等,都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2 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特点及在林业科研生产中的应用潜力
木本植物组培技术与其他植物在林业发展以及科研中是相通的,利用快速繁殖以及脱毒技术进行新品种或优质种源保存。木本植物组培技术主要是建立在成熟植物的组培技术上,然后应用到科研以及生产程序中。
2.1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特点
不同于花卉植物,木本植物离体培养技术时间在同类植物中较长,且推广难度较大;孕育周期长,特别是改良以及筛选优良种子的无性系过程较耗时耗力。性状不稳定是木本植物普遍存在的局限问题,且均时间周期较长,更棘手的是耗费时间周期均不一样,多数都是异花授粉的特征,导致外植体材料过大,离体培养出现重复性较小,且无菌繁殖体情况较困难。多数草本植物进行离体培养基本可以适应MS基因培养,但是由于木本植物继代培养成分不同于同一种树种基因成分,主要由于基因培养代数大不相同。然而在木本植物组培技术中存在玻璃化问题,且相对问题难度较大;树种进行常规无性繁殖组培技术异常困难,如今技术发展状况来看,木本植物组培技术局限性直接制约着其发展速度,因此,现在组培技术仍处于一个初级阶段,没有规律可循。
2.2木本植物组培技术在科研生产中的应用
目前,在林业科研以及应用中组培技术的应用相对仍处于小范围发展圈,与花卉植物应用截然相反,不利于技术的快速发展、应用。
2.2.1在科研阶段的应用
科研阶段需进行组培技术品种改良,从选育以及培养过程开始,选育植物首先须进行试管低温处理,通过植物基因库保持细胞杂交、次生代谢与人工种子发掘利用进行科研理论研究。但因组培技术要求较高且难度较大,相对资本投入较高,这一方面就极大地限制了很多科研机构的理论实践研究发展,制约了林业科研以及应用的组培技术的发展速度。因此,在我国组培技术仍处于生产阶段,具有较明显的局限性。
2.2.2在生产中的应用
林业生产阶段组培技术主要依赖于植物快速繁殖以及脱毒技术。但是目前技术培养新品种的时间周期较长,且更换过程也亦同,特别是进行异种杂交,保障选育种质的优良是相当困难的,但是种质优良性成功率较高的仍属于那些珍稀品种以及濒临灭绝植物的壮苗快速繁殖,在生产以及植物科研理论研究项目中均能获取不俗的经济价值。
3 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研究和应用的局限性
木本植物依赖的生产阶段采用的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在国内各领域快速发展传播,然而投入产业应用中却举步维艰,尤其是大规模的产业化推广,主要因素是目前国内技术还存在很大的局限性,掌握的难度系数较低。近年来对于木本植物组培技术的离体组培研究与外接因素调控理论研究不足,理论经验总结力度不够,在实践过程中主要是由技术人员技术经验来决定组培技术是否能够成功,但是多数技术经验都是难以完善总结,往往出现经验难以重复,导致成本投入过高,技术若及时难以得到保障,尤其大规模推广后,不利于各方面经济效益的发展,局限性制约着木本植物组培技术发展。主要体现在3方面:
3.1木本植物 组培技术耗费时间较长难以适应或提供于市场急需,两者产生供求矛盾,主要因素是相对于草本植物木本植物组培技术时间周期较长,且筛选成熟性的优良品质树种也相对困难,目前仍没有一个较好的解决办法;
3.2木本植物 的产业化划分主要是有组培技术在林业生产以及应用中的成熟性、稳定性以及技术可靠性三者共同完成评定;3.3木本植物 组培中尤其是培苗组培,根据目前现状发展以及产业化发展局限性制约,由于培苗组培成本投入过高,致使试管繁殖过度依赖于市场竞争空间发展。其中成本投入最高的就属木本植物组培技术。
参考文献
Abstract: IEC 61850 adopts object-oriented modeling techniques to model business functions of the substation, and defines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object model by Substation Configuration description Language (SCL). SCL which is based on XML Schema cannot description the knowledge semantic and achieve substation knowledge exchanging of substation automation system. Knowledge semantic of substation was analyzed and substation knowledge was modeled based on ontology technology in this article, including the relationships and constrains of substation knowledge semantic. By extending the label definition of SCL we build the semantic information model and improve the description ability of IEC 61850.
关键词: IEC 61850;SCL;XML Schema;知识本体;知识语义;形式化描述
Key words: IEC 61850;SCL;XML Schema;Knowledge Ontology;Knowledge Semantic;Formal Description
中图分类号:TM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29-0084-03
0 引言
IEC 61850是国际电工委员会颁布的变电站自动化网络通信系列标准,与我国DL/T 860变电站通信网络和系统国家标准相对应[1][2]。IEC 61850采用面向对象技术,通过逻辑节点(Logical Node,LN)、逻辑设备(Logical Device,LD)等概念建立起变电站自动化系统信息模型,并由基于XML格式和XML Schema构成的变电站配置语言SCL来完成模型的形式化描述工作。SCL的提出使系统设备的自描述、在线配置及即插即用功能得以方便地实现。在SCL 配置文件中,按照统一的方法对设备配置进行描述,可以保证设备之间互相识别,实现设备之间信息的无缝交换和操作[3]。
本文通过分析XML Schema的基本构成和特点,总结基于XML Schema 的SCL 基本构件的关联关系,基于本体技术对变电站相关知识语义进行建模,并通过扩展SCL实现变电站运行规范等知识语义的形式化描述能力。举例说明扩展SCL知识语义描述能力的形式化描述方法,指出XML Schema在SCL语义表达方面的缺陷,提出基于本体建模技术的变电站自动化通信网络知识语义交换模型的整体框架结构。
1 基于XML Schema的SCL应用模式分析
1.1 XML Schema组成和特点 XML Schema规范由W3C委员会于2001年颁布,主要用来描述XML文档的合法结构、内容和限制,同时定义可共享的领域词汇表和XML文档的结构并提供它们之间的联系手段。与XML DTD(Document Type Definition)相比,XML Schema增加了丰富的数据类型说明,内置多种数据类型,并通过value space、lexical space和facet三部分组成的三元组表达更复杂的数据语义,同时还支持用户自定义类型,引入的名称空间增强了XML的语义描述和扩展能力。
1.1.1 XML Schema组成 XML Schema由类型定义和元素声明组件构成,主要用来评价XML文档格式的良构性和属性信息的有效性。用于定义类型和声明元素的结构组件分为3类,组件规定了抽象数据的语义,如表 1所示。XML Schema标准中还规范了数据类型定义的方法。内置几十种简单数据类型和多种引用数据类型,用于各种数据形式化语义描述的需要[4]。
2008年金融危机后,加强了金融机构和金融监管制度的改革进度。随着2010年11月第三版巴塞尔协议》的诞生,银行业建立了对于资本和流动性监管的新标准,将宏观审慎监管的概念引入,在巴塞尔协议中,首次提出了逆周期资本缓冲框架。“资本缓冲”指的是银行实际资本充足率和法定资本要求之间存在的差值,持有高于法定要求资本的必要性应当从不同角度去理解。
对于资本充足管制的研究具有一定的历史,其中对资本管制手段的研究也变得越来越分化和复杂。资本缓冲作为一种宏观审慎监管工具近年来也受到国内国外学者的关注与研究。有的学者认为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例如Bikker,Metzemakers(2005)把1992-2001年的29个国家商业银行的数据拿出来分析,力求研究银行持有资金的决定性因素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发现银行缓冲资本的额度与经济指数呈负相关关系,与此同时银行资产规模越大,资本缓冲额随着经济波动的效果越明显;柯孔林等(2012)把2002-2009年的上市银行的数据拿出来分析,发现银行资本金和风险加权资产的周期性变化共同作用产生出了一种逆周期行为,得出我国上市银行资本缓冲具有逆周期性的结论。有的学者研究得出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的顺周期性的结论。例如李文泓、罗猛(2010)把1998-2008年的我国16家商业银行的年度数据拿来研究,得出银行的实际资本充足率具有一定顺周期性的结论;张宗新和玉(2011)从预防动机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资本缓冲的变化在预防动机的驱使下会与宏观经济波动有密切的联系,预防性动机较强的银行会在经济上行的周期建立更多的资本缓冲。此外还有一些学者站在其他的角度考虑,Chami and Cosimano(2001)从监管的角度出发,认为银行持有比监管要求更多的资本是为应对资本监管的调整,以便在扩张贷款的同时避免以后受到资本约束。Bolton and Freixas(2006)从成本的角度出发,认为高杠杆的经营特征给银行业造成了高风险,储户会认为那些持有较多自有资本银行的抗风险能力强,因此会较少的发生道德风险,这些人就不会向银行索要较高的储蓄风险溢价,从而降低了融资成本。
二、资本缓存与风险行为
研究银行资本缓存和风险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中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的学者认为资本缓冲与风险行为存在负相关关系,例如黄宪,熊启跃(2011)认为,因为存在约束,就会提高股东的出资额度,倘若银行发生违约,股东的损失就会上升,在此情况下股东会阻止银行从事高风险的投资活动,从而降低了银行在提高资本金过程中的风险承受能力;Aggarwal和Jacques(2001)基于美国银行业的数据得出了相同的结论。同样也存在相反的结论,由于银行持有资本金,从而降低了特许权价值,因此银行会通过从事更高风险的活动来弥补这种持有高成本资本所带来的损失。吴俊等(2011)基于中国银行业的数据、Aigbe(2012)基于美国银行业的数据都得出银行资本金数量的提高会对其风险承担行为产生正向刺激。但另一方面,Freixas和Gabillon(1999)认为资本充足率监管应该和其他审慎监管措施和市场工具一致,以创建一个最优的激励措施。也有学者研究发现银行资本的增加并不影响银行风险行为,例如Aggarwal和Jacques(1998)考察了美国PCA(prompt corrective action)对银行资产组合以及资本比率风险水平的影响,发现PCA有效地使银行提高了资本比率,不论是资本不足还是资本充足的银行,但资产组合风险并没有升高。对英国银行业的数据进行的实证研究的结果也表明,资本管制压力增大使得银行增加资本,但对风险并没有影响。
三、资本缓存、风险行为和效率之间的关系
Hughes and Moon(1995)研究提出,银行资本与风险的实证研究中必须要将效率的作用考虑减去,把效率与资本充足管制对银行风险行为的影响结合起来进行实证分析。有的学者从监管的角度出发,例如Hughes and Mester(1998)的研究发现,银行经营效率会对其资本和风险水平有所影响,因为在其它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可能会允许那些经营状况较好的银行拥有更高比例的负债。有的从道德风险的角度出发,如Berger and De Young(1997)认为低效率的企业可能会从事更高的风险来弥补收益的损失,银行风险水过来又影响效率。还有一些学者站在不同所有权结构角度来分析银行资本、风险和效率之间关系。(作者单位:重庆工商大学)
参考文献:
[1]Bikker,J.A.Metzemakers,P.A.J.Bank Provisioning Behaviour and Procyclicality[J].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Financial Markets,Institutions and Money,2005,15(2):141-157.
[2]柯孔林,冯宗宪,陈伟平.银行资本缓冲的逆周期行为分析――来自中国上市银行的经验证据[J].经济理论与经济管理,2012(3):70-79.
[3]李文泓,罗猛.关于我国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顺周期性的实证研究[J].金融研究,2010(2).
[4]张宗新,玉.监管政策能否抑制商业银行亲周期行为D基于中国上市银行面板数据的经验证据[J].财贸经济,2011(2).
[5]Chami,R.and Cosimano,T,2001.Monetary Policy with a Touch of Basel.IMF Working.
[6]Bolton,P.and X.Freixas,2006,“Corporate Finnace nad hte Monetary Transimssion Mechnaism”,Review of Financila Studies,19:829―870.
[7]黄宪,熊启跃,银行资本约束下货币政策传导机理的“扭曲”效应,经济学动态,2011年第6期,119-124.
[8]Aggarwal,R,and K.Jacques,The Impact of FDICIA and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on Bank Capital andRisk:Estimates Using a Simultaneous Equations Model,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2001,25(6),1139-1160.
[9]吴俊,张宗益,邓宏辉.商业银行资本、风险与效率的关系:中国经济转型期的经验研究.财经论丛,2011年第1期,55-61.
[10]Aigbe,A,et.al,Bank Capital and Exposure to the Financial Crisis,Journal of Economics and Business,2012,64(5),377-392.
[11]eixas,X.and Gabillon,E.Optimal regulation of a fully insured deposit banking system[J].Journal of Regulatory Economics,1999(16):111C134.
[12]Aggarwal,R,K.Jacques.1998.A simultaneous equation estimation of the impact of prompt corrective action on bank capital and risk[Z].Paper presented at the Conference on the Future of Capital in New York,February.
[13]Hughes,J.P,Moon,C.Measuring bank efficiency when managers trade return for reduced risk[Z].Department of Economics Rutgers University Working Paper,No.1995-20,1995.
[14]Hughes,J.P,Mester,L.Bank capitalization and cost:evidenceof scale economies in risk management and signaling[J].Review of Economics and Statistics,1998,80,314C325.
[15]Berger,A.N,De Young,R.Problem loans and cost efficiency in commercial banking[J].Journal of Banking and Finance,1997,21,849C870.
[16]Jensen,M.C.and Meckling,W.H.Theory of the firm:managerial behavior,agency costs and ownership structure[J].Journal of Financial Economics,1976(3):305C360
论文摘要:课程建设中首要的环节是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其次是如何组织实施。分析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的要求来选择技术应用型本科的课程建设内容;以“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来构建“抛锚式”课程组织实施模式。是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得以体现的基本要求和实现的有效途径。
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是最近几年在我国新出现的一种教育形态,是为进入应用科学和现代技术领域就业的学生提供为期四年的学术和职业准备的教育。课程是为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而开设的学科及其目的、内容、范围、活动、进程等的总和,任何教育类型的独特性都要在课程中有所体现,任何教学改革和建设归根到底都要落实到课程的改革和建设上。
一、技术应用本科课程建设的内容选择
(一)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知识、能力、素质对课程建设的要求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是以培养具有较强技术理论基础、应用能力和实践技能并服务于生产、建设、管理第一线的高级技术人才(亦可称之为“技术师”或“技术工程师”)为主要目标,简单来讲,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就是培养高级技术型人才的本科教育。其培养目标有两方面特征要求,一是人才培养要体现高等教育的基本要求,达到本科层次高等教育的学业标准要求;二是必须符合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特殊要求,即所培养的才必须是应用型的,具备较强的技术实践能力。从培养目标转化到课程建设的要求,是通过对培养目标的知识、技能和素质的分析来实现的。
技术应用本科的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方面,强调理论知识与实践知识并重,且注重理论知识为实践能力的培养打基础。此外,这种理论知识也不同于传统的某种学科知识,它是指从各种技术活动中概括出的共同的理论知识原理、定律和经验知识所组成的系统知识体系,对此,我们称之为“技术学科”知识。
在能力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中除了要具备自主学习、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创造性思维、创新精神、善于协作等基础能力外,还应重点突出具备以下能力:①具有将技术创造原型进行具体化设计并组织实施于生产实践的能力;②具有维护、监控实际技术系统,能够发现、分析和解决综合性复杂技术实践问题的能力;③具有对基层技术员或业务员提供指导和咨询的能力;④具有在服务领域运用专门知识与技术向特定顾客提供全面或综合并承担相应责任的能力等。
而在素质方面,技术应用本科教育的培养目标主要是基本要素,即良好的公民道德和职业素养,包括合格的政治素养,良好的身心素质,基本的人文、科学素养和良好的职业道德等方面的内容。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的基本建构
根据以上对技术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在知识,能力,素质方面对课程建设要求的分析,笔者认为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内容选择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建构。
1.通识教育课程——合格公民应有的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
作为高等教育的一个分支,高等技术教育当然也需要具备高等教育所拥有的所有特征。大学作为一个培养现代社会公民的场所,应当把学生培养成为一个具备独立健全人格的、具有一定独立思考能力的、遵守现代社会法律和规范的社会人。通识教育课具有许多重要的内在价值和外在功效,即经过良好组织的文化课能够帮助学生加深对这个世界的认识,同时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己。通过这些课程,学生们能够从不同的视角更加清楚的了解这个世界,并通过对一些重大问题的思考,比如人生的意义、什么是美,在一定程度上吸收人类精神文明所已经取得的巨大成就,更好的理解自己和这个世界的关系,更好的理解自己将来所从事的工作对周围世界所可能产生的影响,更好的理解这些工作所具有的文化意义以及它们在整个社会的物质文化生产中处于怎样的位置。这样一方面可以使得学生们更好的、以更加符合社会整体利益的方式完成将来的工作,使得他们具备对自己工作的反思能力,成为工作的主人而不是奴隶,另一方面,这也有利于他们在日后的工作中走向管理的岗位,承担领导的角色。
2.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
设置复合性的专业基础课程,是技术应用型本科教育具有区别于高等职业技术专科教育的特点之一。这些专业基础课的学习为将来解决专业领域内的问题提供科学原理方面的支持,帮助学生从更深的层面上理解专业领域内的技术问题。随着知识经济在社会经济生产活动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知识推进生产力不断增强的过程中的作用显著提升。技术师对问题的解决更加依赖对于技术问题背后的科学原理的理解,更加依赖其所掌握的科学知识的深度和水平,更加依赖在解决技术问题过程中创造性的应用基本科学原理的能力。但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课是不同于工程本科和普通本科的专业基础课。前者在理论的深度方面明显不及后者,但并不是后者的简单压缩和改写,而分别是各自独立的两种课程的组成部分。
3.专业核心能力课程——回应学生的呼声与满足行业与企业人才需求
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是培养为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专门人才。这是它的主要办学理念,应该放在最突出的位置。在专业基础课较好的奠定了学生理解技术问题的科学原理方面的基础之后,专业核心能力课程的作用就在于向学生提供能够直接对技术现象和技术问题提出理论解释的专业方向课。在知识经济的时代,越来越多的技术问题的解决依赖于对于技术理论的理解,通过专业方向课传授的技术理论与技术问题直接相关,对于问题的解决方式起着关键作用。这是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密集性和技术密集性对基层一线生产、管理人员提出的新要求。 转贴于
4.专业实践课程——实际应用能力培养
技术应用本科教育培养目标的核心就在于对于技术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与此联系最为紧密的无疑就是专业实践课了。实践课是各种课程类型中与未来的工作最为接近的一种,通过以上各种课程学习获得的各种知识和能力要在此得到检验,学生也会通过这一阶段的学习和联系加深对于各种理论的理解(当然学生也完全有可能先接触实践,然后学习理论知识,然而经过学习之后人们还是要回到具体的实践过程中)。
其实,实践课的意义绝不只是对于已经学习的知识的简单应用,它也应当是学生真正充分理解和领会其将来所要从事的职业的主要场所之一。在这里,学生能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过程,切身感受现实工作情境,更进一步的理解其职业的内涵和意义。更为重要的是,学生在课堂内所形成的理解能力并不能自然而然的转化成实际工作场所中的实践能力,这两种能力属于两种不同的范畴,要真正形成在工作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的能力,则必须在实践的环节中实现。
二、技术应用型本科课程建设的组织实施
(一)两种课程论的比较
目前在课程教学中占主导地位有以下两种理论。第一种理论是以学科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学生可以先打下较为宽厚的基础,为今后学生在不同方向的发展提供有效的知识方面的支撑,也使学生在接触实际工作之前对其所从事的领域的理论有足够的认识。第二种理论是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其理论逻辑是:技术知识在人的大脑中的表征方式与科学知识不同,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必须在真实的工作场景中,通过让学生参与一定的时间获得项目来掌握完成技术活动所需要的技能以及对于相应理论的理解。
笔者认为以第一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适用于研究型综合性的大学和应用型专业性的大学,而对以培养主要适应特定行业并能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的高级技术能力人才为培养方向和以培养再创新能力为价值追求的应用型技术性的大学存在许多弊端。首先,目前在我国很多职校都存在学生厌学,教师厌教的现象,学生对理论学习没有兴趣,也不擅长。其次,技术实践能力的养成并不是完全建立在学科知识的基础之上。而以第二种课程建设理论构建课程模式,从技术知识本身的特性,按照特定专业范围内实际的技术活动项目来组织课程的内容安排学与教的进程,始终让学生参与实验课和实训课,将学生尽快带入专业技术领域;同时向学生提供具有一定广度的技术理论知识和一定的普通文化内容和数量更多、内容更为丰富的专业选修课,使得学生具有理解更加复杂的技术问题的能力。为他们将来选择自己在工作领域的主攻方向提供便利。
(二)按照以活动项目为中心的课程论,构建“抛锚式”课程教学模式
技术学科课程与工程学科课程相比较,它们同样是一种比技能教育更厚实的、具有较强应用性的基础理论,在此基础上才能形成工程或技术能力;不同之处在于技术能力的形成更赖于理论与一线实际技术活动的结合,如此才能形成现场实用的技术能力。如何在理论教学中克服传统传递知识型学科教学的弊端,必须首先从转变学习理念开始。若能把“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和“以教为主”的教学设计结合起来,就可能发挥学科课程和活动课程各自的优势。为此我们构建了“理论基础厚实、应用实践导向、理论实践融合、学会学习思考”的“抛锚式”课程模式。
技术本科课程建设探索的一个基本点是使学生基于一个真实的技术活动项目背景中,产生学习需要,自主学习技术知识、培养技术能力;通过学习者的主动学习、教师的指导学习以及学生探究小组成员间的交流与合作,学生亲身体验到学习的快乐,有助于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合作的精神和终生学习的能力。首先是以技术活动项目为主线组织课程内容,让学生把学到的理论基础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形成技术能力,为此,我们配合理论教学同步开设项目实验,将学生的系统理论学习与系列实践活动紧密结合,在理论知识的指导下开展实验,在实验活动中检验、掌握和运用技术原理知识。其次是以学习者为主体的开放型、互动式课程活动方式,为此,我们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带着问题参与体验,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
参考文献
[1]夏建国,刘文华.技术应用型本科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探析[J].教育与职业,2006(14).
[2]石伟平,徐国庆.试论当前中国发展技术本科的意义与策略[J].教育发展研究,2003(12).
[3]杨金土.我国本科教育层次的职业教育问题[J].教育发展研究,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