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探究性课题研究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探究性课题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探究性课题研究

第1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科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科学的核心是探究。科学教学应让学生积极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增进对科学探究的理解并初步养成科学探究的习惯,从而培养其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为学生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并能为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科学作为一门以实验为基础手段的学科,教师更应当通过实施探究性实验教学,促使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让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探究。本文就此结合亲身经历对科学探究实验教学设计策略及实践后的反思进行阐述。

一、探究性实验教学的设计策略

实验探究教学的过程是指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以新知识的探索者和发现者的身份,通过实验、阅读、讨论、课外实践等多种方式去发现、探索和解决所产生的问题。而根据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实验探究教学可概括为六个环节:观察并提出问题;猜想和假设;制订计划与设计实验;进行实验与信息收集;分析与论证;总结与交流。

(一)观察并提出问题及进行猜想和假设。

科学探究中巧问善诱是营造良好氛围的最好方法。因此这就要求教师深入研究教材,精心设疑布阵,创设宽松的教学情景,在课堂中适时恰当引导学生善于提问,更要会问。爱因斯坦曾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解决问题也许仅仅是一个教学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提出问题则是创造性思维的表现。对于中学生来说,能发现具有科学意义的好问题主要依赖于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问题创设的基本方法有:让学生面对要加以理解的科学现象和事实、布置旨在解释现象或寻找实际运用该现象的问题性作业、让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疑问等等。

[案例1]

在探究力能使物体发生形变时,向学生提问:坚硬的物体在受力的挤压时是否发生形变?学生齐声回答“没有发生形变”。学生的回答就是一种假设,假设是否正确呢?可先用手挤压圆底烧瓶请学生观察,再向圆底烧瓶中加满红墨水塞上带有细玻璃管的橡胶塞再挤压,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后深刻认识到微小形变不等同于没有形变。

当然创设问题情境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共同点都是让学生感到问题的存在,让他们在头脑中能发现问题,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注意从多层面去观察、分析问题,认清问题的结构,对问题进行整理进而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然后教师可点拨学生根据已有资料和客观事实,对探讨的问题有根据地进行猜测、联想,提出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答案或结论,即提出假设。

(二)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与信息收集。

实验探究要重实证,使学生主动参与实践和体验过程。提出假设后就要想方设法用实验去检验它,用实证材料去或支持假设,这是实验探究教学完成对所学知识建构的重要环节。在这一环节里教师要运用一定的教学策略,创设条件使学生积极参与假设验证活动的设计,指导学生合理选择实验仪器及规范的操作,让学生相对独立地进行实验观察、控制条件、记录现象,调控探究过程,培养学生求真务实的科学素养。

[案例2]

在七年级上册科学教学《生物与非生物》这一节里,学生对“蜗牛有哪些感觉”这个问题特别感兴趣,由于他们受到成长环境的影响,对蜗牛了解非常有限。特别是之前并没有面对过“蜗牛的感觉”这一类的问题,生活经验显然不能为他们解答这个问题提供帮助。在此情况下,教师应引导他们以人的感觉为参照,作出类似蜗牛有视觉、有听觉、有嗅觉、有味觉、有触觉等假设。然后指导学生通过查资料的方式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亲自去抓蜗牛,并在教师指导下设计实验方案(举一例):取四只健康状况相同的蜗牛平均分成两组放在载玻片上,一组用脱脂棉蘸取白醋,另一组用脱脂棉蘸取清水,观察并记录蜗牛的爬行情况,经过这种探究性的实验让学生对“蜗牛有哪些感觉”有了准确的认识。

(三)分析与论证,并进行总结与交流。

完成实验探究环节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借助对比、分析、综合、概括、推理等思维方法,对所获得的实验资料和数据信息进行判断、选择、分析,作出科学的抽象解释,用科学的语言、文字、图线、图表等形式加以系统化、简明化、概念化,把感性认识上升以理性认识,得出科学和正确的结论,指导学生进行合作交流,使学生完成对知识的建构。

[案例3]

在探究“影响通电螺线管磁性强弱的因素”时,首先指导学生根据教材提供的实验电路和控制变量的实验方法分别测出了在线圈匝数不变时,电流随着电阻的变化而变化的数据。学生通过实验观察及对收集到的实验数据进行分析,他们很快就得出结论“当线圈匝数一定时,电流越大,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根据同样的原理,学生也很快得出了“电流一定时,线圈匝数越多,通电螺线管磁性越强。”通过这种探究性实验过程,学生很快就完成了对此知识点

的构建。

二、科学教学中开展实验探究教学实践后的体会

(一)改变教师教育教学观念,重视探究性实验。

在平常的教学中,教师经常会有一种惰性,觉得一个实验过程过于简单或是复杂麻烦就放弃去做。而随着基础教育改革,教师们开始重新审视和深刻认识探究性实验教学的多重教学功能,树立“以实验为基础”的理科教学观,积极开展实验探究教学活动。并“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当作学习的主人,真正让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学习活动,提高他们搜集与处理信息的能力以及质疑创新能力,提高他们的科学综合素质。

(二)将演示实验升级为探究实验,优化实验构建。

教学过程中,演示实验虽然可以激发学生学习动机,提供感性认识,启发积极思维,但学生一般都是处于被动状态,不能主动参与探究。因此教师适当增加探究实验的数量,例如把部分验证性实验改为探究性实验,让学生在实践中多思考、勤分析,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取新知识,加强实验探究能力;增设一些密切联系生活实际的趣味性实验,家庭小实验或小制作,训练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布置课外实验方案的设计,增加制作型实验和课题研究型实验,以更好地发展学生爱好特长,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精神,从而使得实验构建得到优化。

(三)要善于就地取材,适当增加学生实验机会。

由于学生在动手能力、实验操作技能等方面各有差异,同时也由于实验探究教学需要大量的实验仪器,对此很多学校不能做到应用自如。综合以上部分学生在平时的实验探究学习中,实验数据误差过大,而不能顺利完成,导致对所学知识以及实验操作方法掌握不扎实。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进行探究性教学,任课教师应学会善于利用身边的物品,尽量用一些普通的物品来进行实验,同时再给予学生具体的指导,确保实验能安全顺利地完成。

第2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化学课程标准》将研究型学习列入课程计划,一个新的教学理念在逐步形成。研究性学习与学科课程是新课程体系的两大支柱,二者相互联系,将达到相互促进的目的。就化学学科而言,化学学科以其实践性、综合性、广泛性、适用性的特点,促进学生对化学学科知识的掌握,从而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提高能力。

高二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化学基础知识,掌握一些基本的利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具有一定的信息占有量,以及跨学科的综合思维能力。在高二年级开展研究型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是必要的,也是可能的。

指导教师在开展研究性学习与化学学科整合过程中要充分利用和挖掘教材中的研究性、探索性因素,全方位、多渠道地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

为了保证研究性学习课程的充足时间,切实减轻高二学生过重的课程负担,在高二下学期我选择第八章合成材料作为学生研究性学习的对象。因为这章教学要求层次比较低,而且全章教学又没有很多理论知识,所以本章不是教学的难点,而这一章密切联系实际和新的科学技术知识,学生非常感兴趣。若是教师按照传统的方法进行讲解,则势必会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也远远满足不了学生的求知欲望、好奇心。这一章还用一定的篇幅介绍白色污染,若只是要学生看看书,肤浅地了解什么是白色污染,而并没有实际考察体验,那么这样的知识也并不丰满,学生的环保意识并没有被激发。

将这一章作为研究性学习的活动进行开展,让学生走进商城、工厂,走进生活,并将自己的研究成果带进课堂,互相交流学习,使他们进一步认识到合成材料的重要性,增强对合成材料的亲切感,使学生的学习更有兴趣、更生动活泼。

指导教师首先对将要研究的课题做一些背景知识准备,如讲加聚反应,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等,当然更重要的是创设探索情境,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让他们想参与、想研究。

在学生有了一定知识准备和心理准备后,提出总课题“认识合成材料”。

研究目标:认识高分子化合物的结构特点和基本性质;了解三大合成材料及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的性能、特点和用途等;了解白色污染,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设计:高分子材料无处不在,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及新型高分子材料,在教材中作了一定的介绍,根据教材的特点将学生分为四个大组(按学生的个人兴趣自由组合),分别就以上四个方面进行研究。在每个大组的基础上又将学生分成小组(一般4―5人为宜),就这一研究领域中的某一问题进行研究。

第一步骤,学生根据小组所负责的内容进行开题报告(包括可行性验证,研究计划、方法、时间等),教师进行指导。第二步骤,在图书馆或在互联网上查阅所需资料,做好资料收集。第三步骤,充分利用社区资源,去工厂、商店实地考察。第四步骤,整理报告,实验研究,做出专题小论文或制作课件、展板、实物标本等,并在课堂交流汇报,相互学习。第五步骤,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评价、指导、总结。

研究成果采撷:各个小组在课堂上进行了汇报,如“塑料的昨天、今天和明天”小组的成员一边展示制作的课件,一边介绍塑料的历史、现状(包括利、弊)及对塑料未来发展方向进行展望。这其间还给学生介绍一些小常识,现场教学生利用试验方法鉴别有毒塑料和无毒塑料,学生积极响应,纷纷要求上台演示,课堂上出现预约的气氛。

“生活中的合成纤维”小组的学生以网页的方式向学生展示合成纤维的来历、纺织纤维种类、常见衣料成分及特性等,给学生介绍一些洗衣常识,鉴别化纤衣料的方法,最后将自己制作的不同纤维实物标本展示给学生看。

“白色污染”小组的组长像专家一样向学生介绍白色污染的概念、来源、危害及目前治理白色污染的技术,还给学生展示他们到白色污染严重的区域拍摄的照片。

在每一组汇报之后,其他小组都可以提问,最后进行评价和总结。

在这样的课堂上、这样的教学中,与以往的传统教学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激发,学生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得到更好的发挥。

第3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微型实验;探究实验;绿色化学;实验设计;科学素养

 

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1998年诺贝尔奖授予科恩(美)和波普尔(英),以表彰他们在理论化学领域作出了重大贡献。他们的工作使实验和理论能够共同协力探讨分子体系的性质,引起整个化学领域正在经历一场革命性的变化。未来化学的发展方向不再是经验化,也不再是纯实验科学,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在理论的指导下进行实验,在实验中不断地完善理论。

微型实验是近20年发展较快的新的化学实验模式,就是以尽可能少的化学试剂在微型化学仪器装置中进行实验来获取所需化学信息的实验方法与技术。其试剂用量是常规实验用量的十分之一至千分之一。在初中化学教学中,采用微型实验进行探究,既能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设计实验的能力,也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笔者就这一方面,结合自己的经验和做法略谈一二。

一、利用微型实验调动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兴趣是最好的教师,化学实验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最佳途径。每学年开始,第一堂课可以是生动活泼、妙趣横生的“化学游戏”课。本人首先向同学们展示各届同学制作的小巧玲珑、精美可爱的微型化学实验仪器“珍品”;再利用微型化学实验仪器和常规仪器,师生同台表演的化学趣味实验和小魔术,像“仙纸显灵”、“水火相容”、“魔棒点灯”、“清水变牛奶”、“星星点灯”、“点石成金”等……学生被这些神秘莫测的奇妙现象深深吸引, 好像进入了一个神话世界,如醉如痴:真没想到,用身边的废旧物品制出的这些“小东西”竟有如此的魔力。游戏会虽然落下帷幕,但学习化学的心灵已经打开,他们恨不得立即找来一些废弃的物品,制作几件“小东西”显示一下自己的威力。学生深深地感到:化学并不遥远,就在我们身边。

二、利用微型实验探究发展思维,提高学生创新意识

传统的课堂演示实验,很多学生既看不清楚,也说不明白,只是“听”实验。由于老师的“代劳”,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微型实验探究改变了“一人做、大家看”的局面,使绝大多数学生都有动手实验的机会,使“被动等待”的学习方式,变为“主动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在课堂上手脑并用,不仅增强了学生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对新知识的理解、记忆,而且发展学生思维,开拓学生视野,提高了创新意识。

如利用双氧水和二氧化锰混合制取氧气时,一位同学不小心将双氧水滴在地上,发现有大量的气泡产生,提出“寻找催化剂分解双氧水”的课题。同学们纷纷响应,积极行动起来,利用废弃的塑料眼药水瓶(内吸双氧水)和青霉素瓶为仪器,四处寻找催化剂。在兴趣小组总结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并用实验证明自己的想法,既活跃了课堂气氛,又形成了科学的探究方法。现将部分同学的探究结果汇报如下:

李华同学应用点滴板和塑料眼药水瓶(内吸双氧水)找出多种催化分解双氧水的物质。

张明明同学说:去年我患牙痛病时,医生让我喝少量的双氧水消毒,结果口腔内充满了气泡。口腔内什么物质使双氧水分解呢?我请教医生知道:血液中的组织酶与双氧水相遇时,使其分解产生氧气,氧化细菌体内活性基团而发挥杀菌作用。人体内的组织酶——过氧化氢酶也是其分解的催化剂。

帅磊同学说:既然人体内的组织酶能分解双氧水的分解,动物体内是否含有过氧化氢酶呢?我们用动物内脏——猪肝来检验一下吧!(设计实验的过程)(通过实验可得出结论:猪肝也可作其分解的催化剂)。

葛天怿同学说:我上网查阅材料知道硫酸铜溶液、氯化铁溶液也能催化分解双氧水,我们能不能验证哪个催化效果更好一些呢?……

三、利用微型实验探究积极参与,提高动手操作意识

传统的实验教学不是靠学生大量的实验操作(表象)去体验,去掌握,去思维,而是由老师演示,学生记忆,生搬硬套去应用。学生不做实验,更谈不上动手能力的培养。而微型实验探究可使每个学生都可在教师的指导下,按照自已的意愿去独立开展实验,提高动手操作意识,培养实验能力。

在学生熟悉了化学仪器和化学基本操作后,笔者曾放手发动学生,引导鼓励他们利用生活中的废弃物开展小制作、小探究活动。如利用废旧的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或耗完油的圆珠笔芯)制成多用滴管;利用草珊瑚含片的透明真空硬塑板制成微型井穴板;利用小号具支试管、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小号离心试管等制成一套试验白磷与氧气反应的装置;利用装青霉素的小药瓶、塑料眼药水瓶、塑料吸管、装新簧片的小药瓶等制成一套制取二氧化碳的实验装置;利用音乐贺卡制作测试物质导电的实验装置,还把它制成使用方便的“导电笔”。学生制作的这些仪器,虽然粗糙了一些,但能避免常规玻璃仪器的一些弱点,即使碰打也不易破损。在规定的时间内微型仪器制作齐全后,再适当地配给学生各种药品,让其装进各自的微型实验箱中。在空余时间内,甚至在家中都可进行实验探究,增强了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提高了学生设计、鉴赏能力和创新精神,又充实丰富了学生活动课的内容。

四、利用微型实验探究凸显实验现象,提高勤俭节约意识

微型化学实验不是常规实验的缩减或减量,也不是对常规实验的补充,更不是与常规实验的对立,而是在微型化的条件下对实验进行重新设计与探索,达到以尽可能少的试剂来获取尽可能多的实验信息。具有实验药品用量少,反应产物少,实验中不会造成危险,使用仪器简单、反应速率快、实验现象明显等特点,既节省了时间、提高了效率,又能精确获取实验中的信息,更能提高学生勤俭节约的意识。下面是近几年来,笔者指导学生设计的几组微型实验探究化学知识的图示。

五、利用微型实验探究减少污染,提高学生环保意识

绿色化学又称环境无害化学、环境友好化学或清洁化学,通俗来说就是无污染的化学,其根本就是杜绝污染源,实现零排放和零污染。在化学实验中常常会产生一些物质污染实验环境,影响师生的身心健康。而利用微型实验进行探究时,试剂用量少,仪器微型化,反应时产生的废气、废液、废弃物质的量就少,而且尾气、废液等吸收和处理也较容易。特别是有机实验中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特别多,利用微型实验进行探究,可大大降低实验时燃烧、爆炸、中毒的危险,确保人身和实验的安全,而且能大大地减少了化学实验对整个周围环境的污染,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如浓硝酸与铜的实验中,由于产生较多的剧毒气体no2无法消除而严重地污染环境。通过下图甲组的四个实验可将反应中产生的no2被限制在微型气体发生器内,被naoh溶液吸收,可从根本上解决了对环境的污染问题。再如探究燃烧的条件时,由于白磷燃烧时产生大量的白烟——五氧化二磷对空气有污染,与水结合成生成偏磷酸,导致肺气肿等疾病,用下图乙组实验可有效控制污染物的排放,保护师生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孟宪伟,李春香.微型化学实验的发展及其意义[j].生物磁学,2005,(3)

第4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论文摘要: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被动回答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本文介绍一项对中学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现状的调查和分析的行动研究,以及引导学生由消极被问走向积极提问的具体做法。

一、引言

课堂提问对于课堂教学具有积极的意义。学生提问是课堂参与形式中比被动回答问题更高层次的认知活动(cognitiveinvolvement),国外的研究都证明了这种认知活动的作用和价值,并积累了一定的文献。VanDerMaj,Dillon(1994)认为,学生提问能够提高学生的注意力、口语表达能力、读写能力和批判思维能力。国内研究者(宋振韶等,2004)认为,学生课堂提问有助于促进思维和良好个性的发展;促进交往能力的发展;促进知识的获得和巩固;提高学习兴趣和动机;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形成健康的行为方式。

在笔者任教的高中一年级两个班中,英语课堂上学生提问的积极性不高,多数学生用中文提问,提问的质量也不高,英语使用的频率较低,且使用英语提问的形式单一化。女学生提问次数少,男学生提问较积极主动。一部分学生喜欢提问,其余的学生几乎从不提问。平时提问的学生成绩明显高于课堂上沉默的学生。研究和推动学生提问是搞好英语课堂教学的重要课题。

二、调查方法及结果分析

(一)观看分析课堂录像

为了弄清课堂上学生提问不积极的原因,笔者进行了调查研究。基本做法是:请人对两个班的英语课堂进行现场录像,然后笔者反复观看,发现教师话语占据了课堂大部分时间,而且主要是以提问形式呈现。课堂上45分钟,教师话语占了28分钟,其中l8分钟用于提问。学生向教师提问很少,学生之间提问根本没有出现。

(二)进行问卷调查和访谈

笔者对两个班95名学生就英语课堂学生提问的必要性和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并对学生不提问的原因进行了访谈。问卷调查显示,两个班中78%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上学生提问很有必要,22%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上学生没有必要提问。69%的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上学生不敢提问、怕提问的情况比其他科目更普遍。个别访谈显示,学生认为英语课堂上不敢提问有外界的因素,如教师、同伴和课堂气氛;也有自身因素,如心理、观念和行为能力。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性格因素:内向、胆小、害羞,占学生总数的l8%。

2.兴趣因素:不喜欢英语、对英语缺乏兴趣,占学生总数的15%。

3.行为因素:没有提前预习,占学生总数的11%。

4.知识因素:不知道怎样提问,尤其是用英语提问感觉很吃力,占学生总数的12%。

5.能力因素:理解力差,占学生总数的9%。

6.习惯因素:没有提问的习惯,占学生总数的10%。

7.教师因素:教师的消极性反馈,占学生总数的l8%。

8.性别因素:女学生多数比较腼腆内向,问题不多,男学生相对比较活跃,占学生总数的7%。由此可见,英语课堂上教师的因素和学生本身的个性对学生提问意识的影响比较明显。

三、干预措施

针对以上调查和分析,笔者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英语课堂提问采取了以下措施:

(一)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课堂教学进程应该由教师来把握。课堂提问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引导教学进程方向的作用。对不利于学生提问的因素进行干扰,引导学生由消极被问走向积极提问。学生不是一开始就善于提问的,提问也是一种观察学习的结果。教师的提问方式主要以开放式问题为主,以便让学生不断地探讨并提出疑问。通过对教学语言的调整和优化,激发学生的提问意识,尤其是用不断变换的英语语调和语速引导学生敢问、会问。只要学生参与了课堂提问,教师就及时给予反馈,尤其对成绩差的学生的提问。此外,不仅用“YESorNO”反馈,而且引导学生讨论同学的提问,最后进行积极的总结和补充。对学生课堂提问着重评价其提问的技巧和行为,不对学生的思维品质和个性特点加以评价。

(二)丰富课堂提问的模式。英语课堂提问一般是“教师提问一学生回答一教师再提问学生再回答”的单一模式。这种模式不能使学生的提问意识和主动思考能力得到提高和锻炼。笔者采用学生感兴趣的英语材料,如英文电影和歌曲等视听材料,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在看完电影和听完歌曲后,让学生设置与材料相关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供同学之间互相提问并讨论,对于很难解决的问题,教师进行临场指点。为了鼓励学生提问,还在教室里设立问题园地,让学生将自己的疑问在园地上,向同伴征集答案;还制作了一个问题箱,让不善于表达的内向的学生也有机会提出问题,并鼓励其他同学积极对问题箱中的问题进行解答。对于比较难的问题,教师整理后再拿到课堂上分小组,互动解决。

(三)开辟课外提问的渠道。在每次英语课后,让学生将学习中的问题通过电子邮件发送到教师邮箱,教师一一进行解答,对于有价值或频率比较高的问题则每周用一节课的时间进行现场解答,并引导学生相互讨论。

四、结果评价

通过一个学期的实践,两个班级的学生自主提问的积极性有了明显的提高。大多数学生渐渐地克服了在英语课上怕提问的心理。性格内向的学生即使课上不对教师提问,也会参与学生之间的互相提问与讨论。这种善于发现问题和讨论并解决问题的提问使得两个班级的学生对于英语学习的兴趣和自信心也越来越强。课堂的气氛比较活跃,学生开始由被问者向提问者转变。

第5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关键词]小学科学 探究实验 实效性

探究实验的主要特点是学生亲自收集和获取实验现象和数据,在实证的基础上进行逻辑推理和思考,联系自己的经验和有关的理论,作出判断和结论;通过交流、讨论、辩论和再思考,逐步建立起对科学概念的理解,而不仅仅是依靠讲授来接受科学概念。要想切实提升探究实验的实效性,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我认为应从以下几点入手。

1有效的备课是提高探究实验实效性的坚实基础

教师在备课时应想清楚这节课到底想干什么,怎么去做。一节课只有40分钟,一个完整的探究过程有若干个环节,要想在40分钟里获得最大限度的效益,则需要对教学过程进行科学设计,对40分钟合理分配,尽量避免无效时间,避免无效环节,让目标落实步步为营。

1.1吃透教材 钻研学生,找准探究重点

在教学中,教师的教要依赖于学生的学,学生的学要靠教师的教,教师在备如何教的同时,更要注重备学生怎样学,了解学生的学情和他们的思维方式。“前概念”对学生掌握科学概念的重要性使得科学教师在备课时要去了解学生的原有知识状况,而实际上很多时候,学生的想法会出乎我们的意料,学生前概念的水平以及暴露的一些问题,正是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所在。

要了解学情,本班的学生接受程度是哪些,哪些问题是大部分的学生能回答的,哪些问题只有个别的学生能回答出来。如此考虑的话,能兼顾班级中不同等级的学生,给优等生发挥的空间、给学困生逐步向上的阶梯。每个人的知识经验、生活环境和认知水平等都不尽相同,教师备课时也要预设到课堂中学生可能会出现的各种状况,并思考好对策,提前做到心中有数。

要充分把握教材,紧抓重难点,围绕重难点展开,将本课的基础知识落实到位,能不讲的不讲,能让学生自己思考的,教师不代讲,将课堂时间花在真正有用的知识能力的训练上。在备课过程中,可以在脑海中想象班级中的学生对于这个问题会怎样回答,预设答案,与课堂中真实的场景进行比较,那在课堂上的反映,解决问题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我在第一次上教科版《沉和浮》单元第五课《浮力》时,由于没有吃透教材,没有备足学生的学,遇到了麻烦。第一个活动是“感受浮力”,学生感受完浮力之后对书本上的“当泡沫塑料块静止浮在水面时,它受到的浮力等于它受到的重力,且方向相反”这句话无法理解,他们认为不是应该浮力大于重力泡沫塑料块才浮在水面上的吗。一来二去,我花了很多时间去解释为什么是浮力等于重力,结果学生还是无法理解,还导致在进行第二个活动“测量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时,没有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讨论制定“测量浸入水中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大小”实验计划。这一课的知识非常抽象,也很难理解,虽然我课前准备了许多的问题来引导学生,但是学生的思维跟不上老师的教学,无法理解为什么浮力等于重力加上弹簧测力计的拉力,使学生的学习非常的被动。第二次上课时,我预设了许多种学生可能遇到的问题,也制定了相应的对策,当学生没法理解浮在水面上的泡沫塑料块受到的浮力等于自身重力时,我用拔河比赛来帮助学生理解,两个方向相反的力气在拔河,当两边力气一样大时,物体(拔河时中间的红领巾)就静止不动了,如果有一边的力气稍微大一点,那么这个物体(红领巾)就跟着它走了,这样深入浅出,学生很好地理解和接受了,对于理解第二个活动中“浮力=重力+拉力”也有很大的帮助,使得整体教学过程非常流利,学生的学习也变得很主动。

1.2把握探究关键,精简探究活动

对于一个主题,教材中往往安排两三个探究活动,一个活动有时还要二次探究三次探究,因此,找准探究关键,删繁就简,避免无效环节是进行有效探究的重要策略。

我在执教《空气的热胀冷缩》这一课时,教材安排了两个探究活动,第一个是仿照水的热胀冷缩装置,在空平底烧瓶口塞上塞子,中间穿一根玻璃管,然后在玻璃管中间留一段红色水柱,放到热水中观察水柱的变化;第二个是空锥形瓶口套上气球放到热水杯中观察气球的变化。经过课前实验,我发现第一个实验管子中留一段水柱难度较大(玻璃管较粗,受重力作用水易流下来)。于是我决定放弃第一个而保留用气球的那个,另外我还加了一个“喷泉”实验,实验现象更明显,效果更突出,同时这个实验和锥形瓶气球装置并不是完全平行的,而是有了一个小小的梯度,学生都表现出了较高的兴趣。

2激发兴趣,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探究源于问题,有问题才会引发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探究欲,引导学生提出有价值的科学问题,是有效探究的前奏。因此,在科学课堂中,必须精心设计,让问题成为有效探究的起点。

导入是关键。好的导入如同路标,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导入应该开门见山,简单流畅,直奔主题,有时可以带点神秘色彩,学生会更感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学生遇到感兴趣的事物时,总会充满好奇,产生质疑,并会想尽办法去深入学习探究。

五年级下册《热》单元第二课《给冷水加热》,我用问题引入,“等体积的冷水和热水有没有轻重?”“谁轻谁重?”

引发学生思考,难道冷水和热水还有轻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把装有冷水的密封袋放入到热水中,实验现象出乎学生的意料,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探究欲,为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做好了铺垫。

第6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Abstract: With the advance of the development of quality education and information technology in educatio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and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s a new mode of teaching is increasingly a concern of teachers. Integration experts and scholars have a lot of theory, research and the integration of practice of the discipline-specific theory and implementation strategy is not enough in-depth and comprehensive. This article will focus on exploring the mode of the type class integrated IT and junior high school physics to be explored, and the provision of teaching practice case for your reference.

关键词: 探究性学习;信息技术;压强;教学设计

Key words: inquiry learning;information technology;pressure;instructional design

中图分类号:G4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2)34-0233-03

0 引言

随着我国教育体制和人才机制改革步伐的加快,以知识为核心的教学方式已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尤其是信息技术引入教学以后,普遍呼吁一种新的教学模式来取代,于是信息技术环境下科学探究式教学以一种全新的教学理念应运而生,并且日益成为当今物理教学模式的一种主流,新的课程改革把探究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作为整个教育改革的灵魂,重点在于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并将探究性学习置于突出地位。信息技术环境下实施探究性教学有利于开发学生的大脑,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在“问题”中思考,在“探究”中创新,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以充分体现。笔者对信息技术与物理探究型新授课的整合模式做了一些探讨。

1 探究性教学法的内涵

探究式教学法(Inquiry Teaching),又称发现法、研究法,是指学生在学习物理概念和原理时,教师只是给他们一些事例和问题,让学生自己通过阅读、观察、实验、思考、讨论、听讲等途径去独立探究,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方法。它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师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索,掌握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步骤,研究客观事物的属性,发现事物发展的起因和事物内部的联系,从中找出规律,形成自己的概念。在探究式教学的过程中,学生的主体地位、自主能力都得到了加强。是物理教学一种核心的教学方法。

信息化是二十一世纪的标志,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网络技术和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已成为拓展人类思维的创造性工具。

多媒体是信息技术一项教学工具(Learn from IT),能够把各种技术手段完美地融合到课程之中,届时计算机演变成为真正的教学工具,教师最主要的任务不再是空洞的讲授与繁琐的实验,而是如何应用现有的各种现代手段的优势发挥出来,进行学科教学。

2 多媒体应用模式

在多媒体应用于脚下的研究中,教学模式的研究可谓重中之重,是研究与实施整合的重要环节,教学模式又称教学结构,简单地说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指导下所建立的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教学程序或阶段。它是影响教学的重要因素,对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3 探究性学习的教学模式

一个完整的教学模式包含具体的操作步骤,信息技术作为教学中的要素,应该对教学起到媒介辅助作用,因为探究学习的教学模式不仅关注学生“知道什么”,更关注运用信息技术“让学生自己探究动手”方面下功夫,通过学生主动探究,亲身体验促进学生对科学知识的“动态建构”,下面是教学模式结构图。

下面提供九年级物理教学“压强”一节教学案例。

4 教学案例

4.1 创设情景,导入课题 课题导入是一节课的开头戏,导入的首要任务是使学生对与教学无关的活动得到抑制,迅速投入到新的学习中来,并使之得到保持。运用信息技术在此环节的作用是现生活情境,目的是使学生有亲临其境的感觉,以激发学习热情,形成跃跃欲试的心态。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

引入情景:①播放一段风光片:金色的海滨,松软的沙滩,人们的身后是一串串大小不等、深浅不同的脚印。(图2)

②让学生同时观察视频说出它们有什么特点?

通过观察和体验,提出自己想知道的问题,如:

问题一:沙滩上为什么会留下脚印?

问题二:脚印的深浅为什么不同?

问题三:打针时,为什么会感到疼痛?

问题四:什么样的书包带感觉更舒服一些?……

教师引导:既然上述现象都是由于压力在物体上产生的效果不同引起的,那么现在,压力作用的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

【设计意图:运用信息技术之所以创设这样的教学情景,一是帮助学生消除压力都是由重力产生的、大小总等于重力的误区;二是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感受压力的存在与作用效果的不同;三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4.2 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获取新知识的过程应该是学生经历探究发现的过程,在新课程理念下,让学生“探究”是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物理教学来说,主要包括经历概念的建立过程,经历规律的发现过程,经历方法的探究过程。探究实验是学生经历过程的根本保证和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动手实验是中学物理教学的重要一环。丰富多彩、生动有趣的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特点,学生探究实验不仅可以让学生记住某些相关结论、探究步骤,而更为重要的是能够使学生透彻理解并且完全掌握产生结论的过程。在普通物理课堂的探究实验中,由于受到常规实验仪器本身的限制,实验效果常不如人意。而通过多媒体技术模拟实验软件的辅助,模拟一些重要的,但在现实实验环境下难以完成的一些物理实验,则可弥补常规实验仪器的不足,提高物理实验的演示效果。(图5-9)

本环节信息技术是运用东师理想的物理虚拟实验平台,本平台根据课型,提供各种课堂教学软件,这些软件大部分是素材的形式,根据教学需要和学生实际需求组合使用的课件。例如:压强模拟实验就有两种不同形式的素材可选,学生可以根据兴趣探究实验。目前,用于课堂教学的课件多是基于PowerPoint、Flash等软件制作而成的,便于教师根据需求修改操作。(图5-9)

引导学生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与受力面积大小有什么关系”的实验,确定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经讨论,明确实验方案:让受力面积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压力大小的关系;让压力一定,研究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实验变量。

思考:如果同时改变两个实验变量导致实验结果发生改变,能否确定是哪个变量引发的实验结果的改变?

大胆猜想:应该怎么做?

总结得出:当有多个实验变量时,让一个变量发生改变其他变量保证不变,看实验结果是否因此改变。――控制变量法

学生相互切磋,合理分工,共同实验,探究发现。分析归纳,得出结论。最后各小组边演示边讲解,相互交流、取长补短。

学生得出结论:当受力面积相同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当压力大小相同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显著。

【设计意图: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探究实验”的乐趣。同时培养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运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及语言表达能力】

4.3 温故知新,建立概念 学生掌握新的概念,应该从已有的概念入手。因为新知是在已有的知能基础上建构起来的,一个人只有把自己所具有的知识和方法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才能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运用已有的旧的概念既能抓住概念的内涵与外延、概念的构成要素、概念的本质特征、与相近概念的区别和联系,又能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的物理概念来分析、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在运用中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形成自然记忆,促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充分暴露概念理解中的误区,及时组织学生解决存在的问题,纠正误区,完善认识。

提出问题:观察下面的画面思考大象和芭蕾舞演员谁对地面的作用效果明显?当压力大小与压力作用面积都不同时,应该如何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

引导学生回忆之前学过的知识:当一只猎豹2分钟跑4800m,一辆汽车2小时行120km,比较它们谁跑得更快?――通过比较速度即单位时间内行驶的路程用类比的方法:我们通常选择用单位面积上的压力,来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的定义:我们把作用在物体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叫做压强;用英文字母P表示 压强定义式:P=F/S 国际单位:1N/m2=1Pa

【设计意图:利用图片情景将速度的概念与压强概念进行对比,运用类比的方法找出压强的公式和单位。】

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解放学生的双眼去观察,解放学生的双手去实验,解放学生的大脑去思考,解放学生的嘴巴去交流,使他们可以无拘无束地尽情发挥,充分感受科学探究的乐趣,领略探究过程的美好与和谐,体验探究问题成功时的喜悦,呈现出一种开放的、自主的学习格局。

参考文献:

[1]韩晓红.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探索[J].高等理科教育,2005(02).

第7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电子管风琴的教学内容主要分为三大部分:乐曲演奏、编曲以及即兴演奏。在我国的电子管风琴教育模式下,从初期的单纯乐曲演奏教学到加入了编曲教学,可谓是迈出了一大步,但这其中还缺少一个重要的教学内容就是即兴演奏。

那么什么是即兴演奏呢?顾名思义,演奏者不通过已有乐谱,而是由自己即刻的想法来演奏出的音乐就是即兴演奏,也可称为快速作曲。在流行音乐以及爵士音乐里经常会用到即兴演奏,甚至在古典音乐中也有很多通过即兴演奏来发展成最终的乐曲。此外,几乎每一样乐器都有自己独立的即兴演奏方法,不论是长笛、小号、大提琴,还是钢琴、管风琴或者马林巴、架子鼓等,不同的乐器,不同的音乐体裁更是百花齐放。那么对于电子管风琴,它的即兴演奏有什么特点呢?其实还是要归功于它的演奏模式,其上键盘、下键盘、脚键盘每一个区域都可以独立地完成乐曲的某一部分,使音乐内容层次清晰、分布明确;再有就是其强大的音色功能,如在上键盘演奏单簧管的旋律部分,下键盘演奏钢琴的和声部分,脚键盘来完成贝司的低音部分,并在某一段及时切换音色搭配,这样可以使即兴音乐更加丰富多彩。

电子管风琴的即兴演奏可分为两种,课题即兴演奏(例1)和主题即兴演奏(例2)(以雅马哈新即兴演奏课题)为例。对于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的教学中,其编写旋律的发散思维很重要,甚至确立演奏风格,使用的节奏种类等等,都是不可缺少的部分。下面就对于课题即兴演奏的具体教学步骤进行探究。

例1

例2

课题即兴演奏,可以理解为电子管风琴即兴演奏的入门阶段。课题(例1)提示的内容中,确定了拍子种类8beat or Latin、由16小节的单旋律以及和声内容组成。

首先,我们要熟悉和声功能标记,在电子管风琴中同样使用的是通用键盘和声,如C、Dm、Em7、Faug、G7等等。但其演奏方式和钢琴、合成器等单层键盘乐器有一定差异,就是和声的大部分根音,需要通过脚键盘来演奏,左手在下键盘演奏完整和声及其转位,所以最开始训练的就是通过下键盘和脚键盘来完成和声标记的演奏,初级训练中需要注意在下键盘演奏柱式和声时,要在小字组f与小字1组g1之间完成,通过转位来完成乐曲所有的和声连接,这样避免了和声大跳,使和声连接更加融合,演奏分解和声时可以相对自由。

其次,在熟悉和声及低音位置后,我们该考虑给下键盘和脚键盘套用合适的伴奏织体。伴奏织体可以总分为两类:柱式及分解,如果在这两大类织体中加入不同的节奏后,就会出现丰富的演奏效果。如例3、例4、例5、例6中,分别是2beat、3beat(华尔兹)、8beat和Latin Rhythm。除此之外,还有4beat、1beat等。

例3

例4

例5

例6 (下接第157页)

其中,课题(例1)提示了用8beat或Latin节奏,所以我们可以用例5或例6的节奏来做伴奏,例5、例6中横线上的音符在下键盘演奏,横线下的音符在脚键盘演奏。这样确定好下键盘与脚键盘演奏内容后,加上旋律声部,就可以简单地演奏出课题曲的基本内容。一般,课题曲即兴演奏要做三遍,每一遍做不同的变化。

第一遍按照以上内容熟悉原曲以及和声连接。第二次进行变奏,来丰富课题曲的音乐内容,从而开始即兴练习。

第二遍做变奏的方式由以下几点要素构成:

1.脚键盘(bass)的行进。脚键盘的演奏除了之前提到的和弦根音外,还可以使用Alternating Bass,我们俗称交替贝司。在2Beat的节奏中经常使用交替贝司,即1、3拍演奏脚键盘,2、4拍演奏下键盘,如例3第一种,而演奏的原则是主和弦、下属和弦及其他和弦中,在1拍踩根音,3拍踩5音;在属和弦中,1拍踩5音,3拍踩根音。由此来进行交替演奏。除了交替贝司演奏法,还可以在合适的和声连接中,演奏和弦3音、5音形成琶音效果。再或者也可以音阶形式把贝司连起来,形成Walking Bass(行走贝司)等等。

2.原曲旋律的变奏。所谓变奏,就是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旋律的改编,但是要注意的是,原曲的本意一定要保留下来,它的大体走向要保持一致。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在原旋律上改变它的节奏或者加入经过音、装饰音、和声音程(确保原旋律在高音位置)等等。这样下来既可以保留原曲内容,又可以逐渐锻炼我们的创作意识。但是其中需要注意的是原曲的起伏是相互呼应的,也就是前四小节和后四小节有着某种相似行进,如例1的1-4小节与5-8小节就有相似之处。

3.副旋律的添加。副旋律我们经常添加到下键盘声部,也有时添加在旋律声部。下键盘添加副旋律时我们经常使用和声的高音来保持或者以2度进行,达到一个小型的旋律片段,可以保持4/8小节不等。上键盘添加的时候,可以在旋律长音的位置来添加类似3到4个经过音的小音群,一般只加三分之二个小节,如果太长的话可能会影响到旋律的走向。

第三遍就是转调演奏。通常会把第一遍的演奏内容,全部转到另一个调上,这样既升华了原曲内容,又让听众找到似曾相识的音乐印象。

第8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Abstract: Curriculum system is an important link in postgraduate training, especially for cultivating innovative talents under the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This paper discussed the necessity of personnel training under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 analyzed five key factors for innovative curriculum system settings, including training target, course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curriculum function, optimization and adjustment of curriculum structure, implementation and evaluation of curriculum system.

关键词: 产学研;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系

Key words: industry-university-research cooperation;innovative;personnel training;curriculum system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4311(2015)04-0260-02

0 引言

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是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主要特征,以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国防实力和民族凝聚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竞争,归跟结底在于创新人才、高新科技人才的竞争和争夺。而这些竞争的压力,最后都传递到教育发展与人力资源开发上。因此,迎接知识经济挑战,改革和完善人才培养尤其是高层次人才的培养非常必要和紧迫。培养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高层次人才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从体制改革、机制完善、人才培养等多方面努力,产学研合作教育正是创新研究生培养的重要途径[1,2]。本文以重庆理工大学国家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的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为研究和实践对象,从加强研究生培养模式探索、与重庆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求结合起来等方面入手,为高校产学研一体化的研究生教育培养提供坚实有力的教学支撑体系。

1 产学研人才培养必要性

我国《高等等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2006-2020》中明确指出“要以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为突破口,形成有利于推动自主创新的良好环境,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奠定科技体制基础”。近年来,我国在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方面进行了大量的实践活动,但由于起步较晚,总体上还处于探索阶段。如何建立一个共赢的、可持续的产学研结合研究生培养模式,实现既定目标,还需要深入研究。在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过程中,高等院校应当怎样将“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的思想融入到研究生培养全过程?而影响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的因素有很多,如招生过程中的生源,培养环节中的课程设置与教学,科学实践过程,论文选题和研究,贯穿整个培养过程的导师指导制度以及校企结合培养的环境与氛围等[3]。

2 课程体系几个关键因素

课程体系设置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创新型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关键在如何体现“创新”,如何在产学研背景下创新?本文认为创新型课程体系的设置需要从培养目标、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课程功能、优化调整课程体系结构、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五个关键因素:

2.1 培养目标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在培养目标上很模糊,使学生在理论知识和科学研究方面缺乏孕育创新精神的意识。所以,创新型人才培养课程体现必须为研究生培养确立一个明确的核心思想,即是培养目标[4]。

2.2 课程特点及影响因素 课程体系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体系”,而是处于一定的环境之中,并与相关因素相互影响与作用,共同服务于整个研究生培养过程。不同培养模式的研究生教育,其课程设置与教学方式也有所不同。

2.3 课程功能 课程结构是课程内部各要素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的方式。课程功能是某种特定结构的课程在与外部环境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功效和作用。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社会发展、知识的增长和学生的成长等)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的变化必然导致课程结构的改变,而改变了课程结构又能更好地促进课程功能的发挥。

2.4 课程体系实施与评价机制的探索与实践 课程实施方法与评价机制对实现课程的作用有重要影响。课程实施方法将直接影响学生对课程的接受程度,而通过合理的课程评价不仅可以确定课程的效果,可以发现课程实施和管理中存在的问题,还能不断地促使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及时、灵活的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3 应用与实践

重庆理工大学多年来一直坚持研究生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探索,积极进行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的改革探索与实践,一直坚持“教学、研发、产业”三者统一的教学理念,强调应加强研究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鼓励研究生积极参加创新活动,取得了一定的成果[5]。

我们在制定本学科人才培养方案时,首先从研究人才培养目标着手,通过对我国各高校(特别是重庆各高校)现有人才培养目标进行调研分析,为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课程体系设置确立核心思想――掌握信息与通信工程学科相关领域方面的基础理论和专门知识;对本学科所从事的研究方向及其有关技术领域有较深入的研究,具有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和必要的社会实践经验,具有及时更新知识和调整知识结构的能力。第二,通过探讨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特点与影响因素,建立影响因素模型。明确以随机过程、矩阵论、现代通信理论、数字信号处理与实践为专业基础课,涵盖本学科信息与通信两个方面,再从信息获取与信息处理技术、信息智能分析技术等相关研究方向上形成自己的方向课程群。第三,结合企业和社会需求,进行研究生课程功能分析与研究。课程功能可以比较灵敏地反映各种外部条件的影响,并随着种种外部条件的变化而不断变化,课程功能直接影响课程结构,课程功能的变化是课程结构改变的依据。本学科课程体系为适应企业和社会需求,一般三年进行修订,尤其对一些技术发展变化很快的课程进行微调大纲中教学内容,如无线传感网络、可编程片上系统等课程。第四,产学研结合的研究生培养模式强调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因此,在课程体系设计中需要提高企业、学生的参与度和满意度,将企业认为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纳入核心课程体系,使课程功能与课程体系结构二者之间得到最大的优化与整合。最后,通过课程实施方法改革与评价机制的完善,在实践中检验课程体系设置对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影响,不断对课程体系中的相关知识与环节进行调整,促进课程体系的不断优化,从而使之有利于学科发展、满足社会需要和大量创新人才的培养。

4 结束语

大学聚集了丰富的智力资源,集中了一大批优秀的科研团队和先进的实验设备,同时也积淀了大量的学术成果,只要具备了一定的政策支持以及外部经济环境,大学就会释放出巨大的能量。而这种能量的释放主要是通过大学的主要功能之一――人才培养来表现出来,尤其是通过高层次人才――研究生的培养,才能最大发挥这种能量。而对于研究生人才的培养主要也通过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来实施,通过与产学研紧密结合,才能培养出满足市场、企业、社会需求的创新人才,才能实现将“科学技术转化为生产力”这一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汪兰芳.产学研一体化及其对地方高校科技发展的促进作用[J].科技创业月刊,2005(4).

[2]马廷奇.产学研合作与创新人才培养[J].中国高等教育,2011(6):44-46.

[3].坚持产学研一体化,增强自主创新能力[J].求是,2006(9).

[4]施菊华.产学研合作教育视域下工科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J].2012(3):180-182.

[5]刘叶,邓成超. 构建地方高校产学研合作长效机制――以重庆理工大学为例[J].中国高校科技,2012(1):49-51.

――――――――――――

第9篇:探究性课题研究范文

多媒体网络教学研究性学习建构主义一、问题的提出

研究性学习观是基于人类对学习活动的不断认识,逐步形成的一种现代学习观。设置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在于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应用知识的机会,促进他们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培养其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在真实情境中的主动探究,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由于教学条件和学习时间的限制,完全在现实场景中实施研究性学习是不太现实的。

另外,由于计算机多媒体技术和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全球性网络的普及,计算机辅助教学方式的出现,使教学手段有了新的变革。多媒体和网络技术大大优化了科学课堂教学,它对文本(Text)、图形(Graph)、静止图像(Still Image)、声音(Audio)、动画(Animation)和视频(Video)等信息具有集成处理的能力,为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提供一个全方位的交互环境。网络技术由于它资源共享,信息全面、量大、实时、快速从而全面补充了科学教学资源的不足,尤其是与科学相关的生产、生活、社会和现代科技方面的教学素材。网络化学习环境具有图文、音像并茂的丰富多彩的人机界面,为学生提供的大量、便捷的资料,犹如一巨形图书馆,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分析和加工(排序、重组、变换、存储);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它学生直接通讯(咨询、辅导、讨论、交流),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观点或想法,寻找知音、倾听建议,不断激发学习兴趣;最终的作品或成果可以在网上,与教师或其它学生实现信息共享,激发成就感,增强自信心。可以说,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二、基于多媒体网络技术开展研究性学习的优势

教育的信息化、信息的民主化,意味着知识传递方式、途径等方面的变革。一种新的学习方式的掌握和运用,需要依托相应的载体。最初的研究性学习获取信息的渠道是访问信息情报中心、访问专家学者以及调查研究,等等,随着信息技术特别是网络通信技术在教育中的不断深入运用,人们对教育信息技术作用的认识逐步深入,“信息技术不是外在于人的思想活动的单纯工具,而是思想的延伸和直接表达”。研究性学习的信息来源因此变得更加丰富快捷了。

从教与学双方来看,教师角色中“知识来源”的作用将部分由网络替代,即技术也可承担部分的教师角色。特别是在现代远程开放教育的条件下,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相互分离,使得网络的作用和地位变得更加突出。

第一,网络的对话时间是由学生自主选择的,学生面对网络,他可以查询资料也可以对话。选择对话是他所需的,是内驱力驱使他通过对话方式解决问题。

第二,网络中的人物是平等的,因为在虚拟的环境里,每个人的角色是平等的。在平等的氛围中,大家都拥有话语权,平等的话语权促进学生尊重自我,释放自我。在对话的激励与碰撞中,学生容易释放出真实的想法,潜力得到激发。

第三,真实生活中,我们或因人与人之间的利害关系,不得不带着不同的“假面”,扮演着各种角色以得到接纳与认可。这样的角色扮演固然能让人“和谐地适应”社会生活,也容易使我们从掩饰自己开始渐渐地失去自我。虚拟的网络世界,容易消除交流沟通中由于过失行为导致的人际关系损害危险,我们容易摘除“假面”,展现真实自我。

第四,网络上的资源非常丰富,一些研究性学习需要的资料和信息,可以通过网络直接获得,大大节省了研究的时间,提高了学习的效率。

可见,计算机网络技术为研究性学习提供了全面、丰富的资源保障和方便、快捷的技术支持,为研究性学习在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施创设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因此,对具有新时代气息的教学模式的探讨和研究,是摆在我们教育工作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三、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多媒体网络教学模式初探

1.网络环境下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

教学模式是指在一定的教育思想和教学理论的指导下,在某种环境中展开的教学活动进程的稳定结构形式。新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是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认知学习理论的一个重要分支,它认为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生在一定的情境即各种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建构主义的方式而获得。在教学过程中,师生之间是平等的、友好的。以学生为中心,教师是组织者、指导者、帮助者和促进者。教师指导学生利用情境、协作、问答、网上阅读、讨论等学习环境要素,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精神,构建学生自己的知识库。研究性学习内容是学生主动建构意义的对象;电脑媒体则是用来创设情境,进行协助学习、讨论、问答、阅读、交流和写作的媒介,即作为学生主动学习、协作式探索的认知工具。

2.网络环境下指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的可行性

上网的目的,不只是欣赏,更重要的是获得信息、获得知识、提高能力。而现代信息社会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字信息的迅猛增长。在“知识爆炸”的严重挑战面前,在日益发展的网络社会,自觉学习和处理信息在人们工作、学习、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培养网上研究性学习能力,对学生来说,是丰富知识适应未来社会的迫切需要。同时教学大纲要求,“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实验能力、思维能力和自学能力,使他们能综合应用物理、化学和其他科学知识、技能解释和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自学能力是四种能力的核心,包括能自觉看书,上网浏览、交流、讨论、查阅资料,用工具书去获取知识等的能力。在各种形式的研究性学习中获取资料、信息和知识,这是学生学习与发展的主要途径。在科学教学中,指导学生研究性学习不仅能培养学生获得良好的科学意识,学习多方面知识,还能培养学生获取知识、自我发展的能力。变学会为会学,为学生终身发展,打下基础。

四、基于多媒体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模式

1.教学模式

网络环境下的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是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不直接向学生传授和灌输知识,而是对学生的意义建构起帮助、促进和指导作用。在一定的情境下,学生通过自由探索、自主学习及协助学习来建构自己的知识体系。

2.教学方法

在以“学”为中心的建构主义学习环境中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支架式教学法”“抛锚式教学法”和“随机进入教学法”等。根据教学内容及所选择的教学法,对学生研究性学习的指导应有不同的设计。

五、基于网络的科学研究性学习的实例

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创造了良好的条件。网络化的学习环境,犹如一个巨型的图书馆,为学生提供了大量、便捷的资料,学生可以对选择出的信息资料进行加工(排序、重组、变换、存储);学生可以和教师或其他学生直接在网上交流(咨询、辅导、讨论、交流),并利用网络的交互性,公布自己的观点或研究学习思路,寻找知音、倾听建议,不断增强学习兴趣;最终的研究成果或学习报告可以在网上,与老师及同学实现资源共享。

我校八年级的研究课题《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就是基于网络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个课例。在引导同学们围绕“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这个主题,我们开展了一系列的探究活动。

1.研究课题的选择

研究性课题的选择至关重要,它直接影响到学生探究问题的自主性及探究过程对学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力度。对未知世界的好奇心和探险需求是青少年学生普遍具有的心理特征,在符合他们身心特点和发展水平的探究活动中,学生们兴趣盎然,动机强烈,情绪高涨,综合运用知识探究实践的效率特别高。

在《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的研究主题下,学生通过讨论确定的分题目是:

(1)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区林水局的总工程师,面对日益严重的汽车尾气污染,我们将怎样规划我区的绿化体系?

(2)如果我们几位同学是交通警察,面对尾气污染的困扰,我们可能受到何种伤害?可以采取什么方法尽量减少这些伤害?

(3)假设我们几位同学是校长,学校操场的位置正好在交通繁忙的公路边。近来,很多学生抱怨说,在做操时候,操场总是烟尖滚滚,外面公路的汽车废气呛人呛得历害。我们该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

(4)假如我们几位同学是校园环保站成员,我们怎样利用植物进行校园空气的污染检测?

2.“合作小组的建立”强调全程探究、全员参与

由研究课题相近、兴趣相仿的同学自愿组成合作小组,每组3~6人。在组建小组时,老师视情况进行协调、帮助。如帮助个别因某种原因未能落实到组的同学加入到合适的课题小组。每位同学在课题合作小组中担当一部分的研究任务,随着研究的深入,参与程度的提高,自身潜能的“富矿”得到开发,提高了探究实践的能力。

3.“课题实施”的过程更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影响》课题实施的大致过程如下:

(1)对320国道的各种汽车尾气的分类、取样――汽车尾气的污染规律统计。

(2)利用网络查找有关资料(汽车尾气的主要成分;汽车尾气对生物的危害;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近年来,我市采取的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方法、成果;如何通过生物手段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等)――与汽车尾气污染有关的网络调查数据。

(3)问卷调查。公众(家庭、学生)对尾气污染的态度,专家访谈,部分责任部门的态度调查。

(4)网络论坛发表小组或个人意见。对我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方法的评价――提出适合本地区的降低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

(5)向区环保局提出具体措施(呈交建议书)。

(6)调查成果展示(多媒体报告及小论文校内展览、网上;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小论文答辩等)。

在研究性学习中,教师给学生设定起点,告诉他们到达终点时的要求,以及一些必要的帮助因素(如Internet网址和文献检索方法)后,就让学生上路,老师只是探究学习过程中的指导与参与者。

4.报告的撰写、研究成果的展示、答辩或宣传

报告的撰写有:

(1)制作工具,用PowerPoint制作报告。

(2)有关概念介绍(汽车尾气、硫氧化物、PH值、氮氧化物、光化学烟雾、颗粒污染物、大气污染指数等)。

(3)污染源分类分析结果。

(4)汽车尾气的成分及危害。对人类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神经系统的影响;对植物生理的影响;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学生可根据不同的研究题目侧重某一方面进行分析)。

(5)说明汽车尾气与酸雨形成的关系、酸雨的破坏力及酸雨对动植物的危害(研究题目与酸雨不相关的小组此项可略去)。

(6)写出适合本地区降低汽车尾气污染的可行性措施的建议书问,注明引用资料的文献及网址。

研究成果的展示:将各小组的成果报告在学校宣传窗展出;在街道宣传窗展出;在校园网上;在ENO网上(ENO的全称是 Environment Online,是一个为环境问题而设的全球性网上学校,目前,全球已有40多个国家的70所学校加入了ENO组织。)随着研究成果的网上,成功感也会在同学们的心中油然而生。

答辩或宣传:学期末,我校八年级部分班级举行了别开生面的学生研究成果汇报展示班会,课题组长们一个个走上讲台,向全班同学一一展示他们拍摄的照片资料;制作的成果报告。

六、多媒体网络科学研究性学习的思考

1.学习资源方面

应该充分利用已有的资源,Internet是最主要的学习资源,但学习资源不能局限于Internet,还应该使用各种传统的学习资源,特别应该利用好图书。如果本校图书馆满足不了学生的学习需要,则应充分利用大学图书馆和公共图书馆。另外,以前学生的研究成果也是现在学生的重要的学习资源,而现在学生的研究也将为以后的同学提供参考,整个资源库是由社会、师生所共建的。

2.关于指导教师

不能够局限于同一学科教师,而应该是多学科教师对课题小组进行指导。如《进行基因研究的科学家的合作方式》这个课题,科学教师为主来进行指导,而论文的撰写,又需要语文教师的协作指导。我们应该寻求多学科教师的合作教学。

3.对于选题的指导

应该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选题,而不是教师包办代替。对学生所选的题目,我们应该进行鼓励,不能因其“幼稚”而给予否定。我们还应该引导学生避开那些成人化、功利化的题目,对《长寿能够遗传吗?》《怎样复制恐龙》这类兴趣性为主的研究课题,我们应该加以鼓励。

4.关于评价

研究性学习评价要重在学习过程而非研究的结果,重在全员参与。因此,应该从学生参与研究活动的态度、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获得的体验情况、学生在研究活动中所取得的成果情况和学生创新精神和探究实践能力的发展情况等几方面来进行评价。可以采取教师评价与学生的自评、互评相结合,对小组的评价与对组内个人的评价相结合,对书面材料的评价与对学生口头报告、展示活动的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5.关于网络

研究性学习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优势,但不能过分依赖网络。研究性学习对网络的技术要求日益增加,网络资源共享、及时评价反馈、信息交流展示等功能在研究性学习中的要求日趋明显。然而,尽管网络为研究性学习带来了诸多便利,但它决不能替代现实情境中的学习。网络技术本身的局限性以及自然科学课程自身的特点决定了并非所有的研究性学习都可以借助网络实施,尤其是在那些需要实地观察和动手操作的研究性学习中,大部分的研究工作还需要通过实际情境中的学习活动来完成。在研究性学习的具体实施中,一定要结合教学实际,灵活应用各种教学方法和媒体手段,促进学生知识的吸收和能力的培养。

七、结束语

20多年的应试教育,使教师队伍的知识面越来越窄,而研究性学习涉猎的领域非常广泛:天文、地理、工业化学、自然、网络、电子商务……这对我们教师本身就是一种挑战。在研究中学习,在合作中提高,是信息时代赋予教师的重要任务。在多媒体网络教学环境下,运用新型的网络教学模式,学生学习的容量不断扩充,课外知识面不断扩大,运用电脑网络的能力逐渐增强;学生能很好地发挥想象及创造能力,师生关系处于平等、和谐的融洽状态;人机互动灵活多样,学生之间合作加强,凝聚力提高。因此,为了适应未来的网络社会,教师应努力积极地创造真实的多媒体网络环境,运用新的自然科学研究性学习教学模式,培养学生通过网络获取信息及使用电脑操作的能力,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让学生在丰富的网络资源下,在教师的指导下,结合自己实际,自由地整合和建构自己的知识结构。而这种教学模式也正体现了的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素质教育观。

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拓宽了学生的视野,提高了学生的人文素质和科学素质。但目前,研究性学习特别是基于网络的研究性学习才刚起步,应该如何为这种学习创造良好的条件?如何把握研究性学习与学科教学的关系?如何深入持久地开展研究性学习?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相信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和研究性学习的推广,我们将迎来创新教育和素质教育的春天。

参考文献:

\[1\]何克抗.建构主义革新传统教学的理论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