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中学音乐教学总结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学音乐教学总结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中学音乐教学总结

第1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工作总结是做好各项工作的重要环节。通过工作总结,可以明确下一步工作的方向,少走弯路,少犯错误,提高工作效益。下面就让小编带你去看看初中音乐教学工作总结报告范文5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1音乐的魅力在于您给人们一个驰骋想象的空间。一首好的音乐作品或是蕴含着一个美好的寓意,或是抒发一种温馨的心曲,或是衬托出一个美丽的梦幻,或是展现一片灼热的情怀。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留下美的烙印。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教师,曾梦想着自己要在热爱的音乐教育沃土中尽情挥洒如今这扇门已向我开启心中满是激动与欢喜。如何把一音乐这颗美好的种子播种在孩子的心中并萌发成长应是每为老师最大的愿望,当然我也不例外。在实际的工作中自然遇到各种不同的状况以我现在能力也许对教学的御驾不能达到收放自如的境界但我会努力,通过学校前辈、老师及自身的不断学习来提高教学水平。

音乐教学需要情感的投入,因此,必须营造宽松愉悦的氛围,而善于为学生营造宽松、愉快的成长环境,甚至比学识是否渊博更为重要,因为教师与学生相互以心灵感受心灵,以感情赢得感情。

《新课程标准》极力倡导学校的教育教学活动应当“以生为本”,把“关注学生的个体发展”作为根本的教育目标,于是“把学习还给学生的”呼声四起。《中国音乐教育》副主编吴斌说:“中小学音乐教育既不仅仅是通过音乐来进行教育,也不仅仅是通过教育来学习音乐;既不仅仅是为了学生今天的享受而学音乐,也不仅仅是为了学生明天的发展而学音乐。”

音乐教育应该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活动,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和鉴赏能力,使其获得审美的体验和享受成功的欢愉,以培养学生的音乐兴趣和爱好,并奠定其终身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与此同时,通过音乐教育,着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创新精神,并为其他方面的学习创造有利条件,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于是我们呼吁“把音乐还给学生,把艺术还给学生”,新课程理念下的音乐课堂应该是一种有组织、有目的、师生平等参与的课堂。

时间飞逝,一学期的教学工作现已结束在此对其进行如下总结来自我反思、发现不足以求进步,这学期我被安排上初二年级的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2忙忙碌碌的一学期又过去了,这一学期我担任初一至初二年级音乐科教学工作。作为专职音乐教师的我,回顾本期的教育教学工作,有成绩,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现将这一学期的教学工作作如下总结,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弥补不足,使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做得更好。

在教育教学工作上,努力做到“把学习还给学生”。在课堂中让学生有表现自己的才华的机会,给予了他们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增强他们的表现欲,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我也能够把自己当作学生的朋友,感受他们的喜怒哀乐,让美的音乐去触动他们的心弦,让音乐真正成为他们的朋友,让每个学生都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爱好音乐,喜欢音乐。

1、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在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些让学生自己收集了解、介绍音乐、表达自己艺术见解的实践活动,使学生的能力得到了锻炼。

2、课堂管理

努力做到用好的课堂设计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活动。着力对学生进行了课堂常规的训练,使课堂常规正常化,有利于课堂教学的有序进行,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的批评与纠正。

3、教研方面

积极参加教研组活动和学校组织的公开课等活动,注重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够坚持对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认真的总结与反思,汲取经验教训。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再接再厉,扬长避短,不断学习,争取更好的成绩。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3这一学年我担任的是初一音乐教育教学工作 。现将这一学年的教育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今后更好地开展工作,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音乐是最擅长表现情感、以情动人的艺术。一首好的乐曲,或许几分钟之内使你获得几星期苦思冥想的东西,或是寄予一个美好的寓意;……这种立意与意境之美对人有着深刻的感染力,会在心灵深处留下美的烙印。音乐课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达到教学目的,培养学生懂得理解,有表情地歌唱和感受音乐的能力,通过艺术形象,培养学生的美好情操,使他们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

一、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

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听、看、唱,讨论、联想、想象及律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

二、在教学过程中,本着让学生从“要我学——我想学——我要学”这一过程进行转变。

为了达到这个目的,首先对教材的目标进行了设定。并根据初中学生的基础和接受能力的不同而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的取舍,安排了本学年的教学计划,精心编写了本学年各个课时的教案和导学案,配合学校强势推进教学改革。在具体的教育教学中,我一方面在教学模式上采用一些适时有效的设问,启发、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另一方面通过大量的实物展示与课件相结合,吸引学生注意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学习兴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实效性。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的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设计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了善意的批评与纠正。在课堂活动中,我会创设平等、民主、愉悦的环境,能够在课堂中点燃学生的求知火焰。

三、本学年除第一单元是唱歌课外,其他单元不是创作就是器乐或欣赏,比较枯燥难上,学生的兴趣也不太高。

我就大胆的在教学中加入适当的表演,增加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性有了提高,课堂教学收到了一定的效果。如:复习四分音符时让学生用“走”来感知;八分音符让学生用“跑”来感知,这一下学生很快就记住了。

四、努力学习,加强修养。

我经常利用休息时间去收集各种音乐文化资料,以便让学生能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并获得更多美的感悟。要是条件允许的话,还可以让学生适当地接触一下电脑音乐。此外,我还很注意自身的学习。如:练习专业技能;阅读一些音乐、教育、文化等方面的报刊、杂志;上网查找有关教育工作站,与各地的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很好的学习和交流。

当然,我在教学工作中也存在这样和那样的不足,主要表现为:

1、课堂教学不能针对3个班学生实际,缺乏“备学生”这一必要环节。

2、忽视与个别班级学生的交流,有待于进一步改善。

但我会尽最大的能力和努力改正不足的地方,进一步优化课堂教学,关注第二课堂。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4一年一度忙碌的音乐教学工作已接近尾声,现将这段时间的教学工作总结如下,以便在以后工作中弥补不足,精益求精。

一、课堂教学

坚持以审美教育为核心,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及情感,努力做到通过音乐教育陶冶情操,启迪智慧,激发学生对美的爱好与追求,注重以学生为主题,让学生在愉快的音乐实践活动中,主动地去发现,去探究,去感受音乐,理解音乐,表现音乐,并在一定基础上创造音乐,初中音乐,欣赏课还加入了一项让学生自己介绍音乐,表达自己对艺术简介的实践活动,这也使学生能力得到了锻炼。

不足之处是侧重了情感,兴趣的`培养,稍微忽略了对学生乐理知识的传授,毕竟三者是相互作用,相互促进的,掌握了乐理知识才能更深层次地感受,理解音乐。

二、课堂管理

为了使学生能轻松,愉快地上音乐课,多用鼓励方式,使学生表现出良好的品质。努力做到用好的方法抓住学生的注意力。对于破坏课堂秩序的行为也进行善意的批评与纠正。

三、其他:

元旦将至,学校要求办一场精彩演出,因此我们三位音乐老师要组织并排练演出,尽量学以致用,让学生充分把握这次演出机会,好好地施展下自己的才艺。

总之,就目前而言,本人做事还算负责任,对学校交代的任务也认真完成,但有的方面还是存在不足之处,我会积极听取大家意见,不断改进,希望在以后的工作和学习中不断进步。

初中音乐教学总结5作为一名音乐教师,虽然音乐课并不涉及到考试,但是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因素,音乐课的质量还是非常重要的。音乐课堂作为人类的第二语言,它与人的心理、情感活动具有形态上的一致性。它拨动着人们的心弦,触及着人们的灵魂,对人的心灵有着积极的陶冶作用。

现时,音乐又是一种表现艺术,音乐课上,学生或唱、或跳、或奏、或演,通过对音乐的表现,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展示自我,获得美的享受和成功的愉悦。因此,培养孩子的自信心,音乐课堂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而孩子们有了对音乐有了自信,那么上音乐课也就更加有兴趣了。所以,在音乐课上我非常注意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一、坚持音乐教学新理念,实现目标,落实标准。

本学期音乐教学,能够坚持贯彻音乐课程的“培养兴趣,发展音乐感受、鉴赏、表现、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学生情感体验,陶冶情操”的总目标,把音乐教学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具体落实到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课方面上来,把教学中的过程及方法,作为教学目标来追求,把知识技能融于学生喜爱的各种趣味性实践活动来体现,把培养学生丰富的生活情趣做为教学目标来设置。

教学中,努力实践以音乐学习为核心,以音乐兴趣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体发展,注重音乐实践的基本理念,并认真把它们转化为具体的教学行为。在教学中,能积极思考面队学生教什么、谁来教、对谁教、怎么教,预见目标能否达到和实现,牢固确立“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的教学原则。

二、立足课堂,促成教师教学行为的转行

1、真诚的赞扬对于那些缺乏自信的学生,真诚的赞扬他们取得的每一点成绩能激起他的学习热情,我总是仔细寻找他们的闪光点,并且及时、适当的给与赞扬,如:你的嗓子真甜,你的声音真好听等等。

2、多提供尝试的机会在课堂上我尽量为学生提供尝试的机会,为学生提供战士自我的舞台,使他们感受到自己的前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3、设计的要求不必过高在音乐课堂上,我会有意识的降低难度,增大成功的机率,让学生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如:几个音的高低听辨,几个小节的旋律规模唱等,动能有效地鼓舞学生,从而更好地帮助克服自卑,产生自信。

4、随时巩固学生的信心当看到学生们因不断成功而取得了宝贵的自信时,我还是不断地支持,鼓励以及巩固他们的自信心,在音乐课上,我以自然,亲切的微笑棉队学生,经常用”你真棒,你能行”等鼓励性的语言,创设出一个温馨,和谐,愉快的音乐课堂氛围,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都会不断地努力,音乐课堂的效果也就越来越好。

三、课堂不足与反思

本学期初在教学上投入了非常多的精力,认真设计每节课的课堂反思,及时回顾和整理,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自我反思,自我案例分析,都是建筑在自身的基础上,而许多事情还是旁观者清。所以,我多多的观摩分析其他教师的课,学习他们的教学理念、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等等。

第2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新课改;中学音乐教育;问题及对策

虽然中学一直将音乐课作为课程的一部分,然而由于人们传统认知的限制,不仅学校而且大多数家长都将其作为副科,忽视其对学生全面发展的影响。新课改下新的教学理念认为中学音乐教育应该受到重视,本文主要探讨中学音乐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一、新课改对中学音乐教学提出的新要求

教育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从事教育的人更是投入心血用以探究新的教学方法,不管通过什么途径,其最终的目的都在于培养全方面的人才,提高教学的质量。中学音乐教学的方法各异,实则有共同的内涵,即因材施教,将课程的设计与学生的特点结合起来,真正做到人尽其才,而不是传统“一刀切”的做法。除此之外,我们必须意识到中学音乐课程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想象力的作用,这门学科能够通过设计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创新意识以及动脑筋思考的能力,学生也可以通过努力交出满意的作品。教师应该意识到这门课程的独特性,转变传统的授课方式,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他们的兴趣,而不是内心对音乐课的抵触,这样才能在以后的发展中实现全面成长。对此,兴趣被作为新课改的一个标准,用来衡量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

二、中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1、教学模式古老

教师为主导的传统中学音乐教育,教师的教学方式单一,主要是由老师带着学生唱歌或者通过口头讲授知识的方式,这种所谓的“填鸭式”教学,大大抑制了学生的积极性。在中学音乐的课堂上,教师应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他们在音乐中提高自我的审美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其它综合方面的能力。进行新课改后,将课堂的主题交给学生,最大程度上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

2、教学资源不足

音乐来源于生活,对于音乐的教学也必须回归于现实的生活之中。培养音乐人才,要使他们真正的融入到日常生活中,从点滴之事中获取灵感。一棵树想要长成参天大树就必须从环境中汲取养分,要想在音乐领域做出成就就必须依赖于音乐课程资源,这也是音乐课学习的基础。如今网络音乐盛行,我们也可以借助网络带来的便利。网络的普及会带来诸多益处,如果在网络音乐教学资源上缺乏研究,则会落后于时代,也是教学质量难以保证,会大大影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

3、学习意识陈旧

在传统教学方式的影响下,灌输式的教学方法普遍被教师采用,也就使一些学生养成死记硬背的弊端。但是,如今日新月异的世界,追求的是创新、是能力,而不是单纯意义上的复述,死记硬背来的知识储备更是不被推崇。对此,学生要树立时代意识,赶上时代步伐,从生活中寻找新的知识。

4、师资不合理

经研究,如今大多数中学音乐教学时,课堂内容单一,且多是课本上的内容,很少进行拓展,也就使得整个教学过程很乏味,缺少创新,而这些与教师不充分的备课,学校对师资力量的投入不大,甚至很多音乐课是其它学科老师代课。除此之外,由于教师水平不高,他们认为音乐课只是简单的向学生教授唱歌,单一式的教学,使学生的弹唱无法有机统一起来。简单的教唱以及教授基本的音乐知识,是无法满足学生对音乐知识的追求的。

三、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措施

1、注重教学技巧

要解决中学音乐教育问题,教师在进行传统授课的同时也应该开设其它唱练等拓展性的课程,这样学生在学好基本课程的同时也能提高听辩能力。在中学音乐课程中注重教学技巧的应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2、优化课程资源

课程内容的来源途径多样,对其进行整合、梳理要付出很多努力。要想提高教学质量,就要铲除传统教学存在的弊端,优化课程资源,降低学生们对书本的依赖,提高实际的学习能力。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上的音乐音乐课程资源在教授和辅助学生提高音乐水平上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但是,网络上各种资源混杂,如若正确使用则大有益处,但是使用不当则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3、更新教育意识

意识对行动有很好的指导作用,实施新课改就要对教师和学生这两个课堂上的主体进行意识上的启发。兴趣的培养对于音乐的学习来说是很重要的,除此之外,也该要贴近生活,从生活中获取灵感和知识。学生思考和动手能力的培养也要多加注重。培养人才不能只重视课题的研究,也应重视德智体美劳,音乐的学习对于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极为重要,因此更新音乐教育的意识,不仅依靠课程也要贴近生活。教师主导。

4、开启现代化教学

加大对教学的投入,开启现代化教学,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习音乐的兴趣。现代化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技术,将图像、声音、影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各种资源,拓展教学方式,提高中学音乐教学的质量。教师将各种资源加以整合,为音乐的教学进行服务,提高学生学习能力,调动学习的积极性,从而培养学生全方面的能力。

四、总结

新课改教育的背景下,中学音乐教育也改变了以往应试教育的局面,开始向素质教育转变,过程中也不乏种种问题的出现,阻碍着教育教学的顺利发展。所以本文对出现比较频繁的问题做了总结,提出了几点解决措施,希望可以成为中学音乐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另外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一样重要,所以在实施新课改的同时,不能忽视音乐教育中学生全方位的素质教育。需要我们探索新的教学方法不断投入到教育教学中去,才能真正培育出完美人格,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学生,不断适应新课改的教育理念。

作者: 隋伟伟 单位:陕西师范大学音乐学院(山东省东营市实验学校)

参考文献

[1]马爱红.新课改下中学音乐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思考[J].歌海,2008,05:62-63.

[2]张蔚.浅谈新课改下的中学音乐教育[J].北方音乐,2015,01:112.

第3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渗透;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3.951

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有着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民族音乐作为其中的一部分,其内容、题材、形式方面都呈现出多样性,即:多元化的凝聚了我国各民族的精神、意志、追求等,然而,在目前的中学音乐教学中,民族音乐并没有得到重视,使得中学生对于民族音乐知识,诸如:民族乐器琵琶、二胡、笛子等很是陌生,反而热衷于钢琴、小提琴等西方音乐知识,甚至还有的提出“西为洋为雅,中为土为俗”错误的思想观念。鉴于此,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渗透民族音乐意识,借以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民族精神。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

一、有意识的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

我国著名音乐家贺绿汀曾经说过:“音乐史培养人民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民族音乐史我国传统文化中一笔宝贵的财富。”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映射的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包含着各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方式、民族追求、民族审美情趣等等,内涵丰富多样,有着很强的地域风情特色。是我国研究人文学科、社会学科的重要依据。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民族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民族音乐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民族音乐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事业,借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

如:笔者以学生最喜欢的流行音乐为基准点来切入,首先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即:现在流行的周杰伦的歌曲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风,还有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是将民族音乐特点与流行音乐相融合,还有凤凰传奇等等都可谓是民族风的典范。这样以现在流行的音乐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逐渐渗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最终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民族音乐。

二、以民歌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和了解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教育说起来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陌生,尤其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比较遥远的。鉴于此,笔者以民歌入手,即:以学生熟悉的、间接的、旋律优美的民歌为基准点,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个初步的认知,借以来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如:笔者在音乐教学中,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的《茉莉花》、内蒙民歌《牧歌》、山西民歌《想亲亲》等来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缩短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之后,笔者让学生自主的寻找本地区或者自己熟悉的地域民歌或者民族音乐经典来唱歌大家听,学生

很快开始回忆、总结自己熟悉的民歌,诸如:《桃花红杏花白》、

《山西牧歌》、《三十里铺》、《山西莲花落》等等,并总结了我国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如:阿宝、宋祖英、阎维文、谭晶等等,可谓是“民族音乐大综合”。同时,笔者还让会唱民歌的学生轮流担任“音乐教师”,教给全班同学唱民歌。促使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形成和提升。

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属于民族大众的共同成果,是最宝贵的音乐艺术,其内容、形式、内涵都有着自己民族的独特性。现如今,学生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大都热衷于流行音乐,尤其民族音乐内涵较为丰富,不像流行歌曲学起来那么简单,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对此,笔者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途径来渗透民族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体验民族音乐,强化学生对民族乐曲的深刻了解。同时,笔者也开展多样的课外娱乐活动,来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诸如:民族专题演唱会、民族歌曲欣赏会、民族歌曲比赛、民族合唱演唱会、民族音乐知识竞赛等等。将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由课上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和领悟民族音乐。此外,笔者还运用校园文化环境来构建民族音乐氛围,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民族音乐环境,诸如:带头并鼓励学生组建民族乐队、开办民族合唱团、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民族音乐并播放民族歌曲、举办民族娱乐活动、邀请当地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来学校开办座谈会、讲座等等,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深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深化中学音乐教学。

总的来说,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传承本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更是我国当前音乐界研究的新课题。因此,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究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推动中学音乐教育出现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第4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 初中音乐教学 教育改革 改革策略

音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表达方式之一,同样的,音乐教育也是中学审美教育的重要一环,承载的是教育祖国的未来,培养的是充满活力、充满创造力的学生。学习音乐不仅有助于学校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人才,更有助于健全中学生的人格。因此,大力发展中学音乐教育是当前我国素质教育的重中之重。

一、初中音乐教育现状

从古至今,伴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音乐就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特性,它以独特的艺术魅力吸引着一大批人沉醉其中。现今的音乐不再像古代那样供人们娱乐消遣,而逐渐成为美育教育的重要内容。作为中学美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音乐在提高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力、创新能力等方面都具有特别的作用。从初中音乐教育现状来看,存在许多方面的不足。首先,初中音乐课程设置杂乱无章,并且音乐教学的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缺乏整体性和综合性;其次,当前初中音乐教学片面追求知识化、理性化,缺乏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再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法比较单一,对课堂讲授过于重视,而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导致教学效果“事倍功半”。

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策略

1.引入多媒体教学技术。

初中音乐教学涉及的内容较广,包括器乐、戏曲、曲艺等,同时在课程安排上所占的比例也较大。由于初中学生对音乐的认识刚处于从启蒙到熟悉的过渡阶段,如何卓有成效地进行音乐教育则是摆在教师面前一道不得不攻克的难题。随着近些年多媒体技术的高速发展,其在教育教学活动中作用重要,这给攻克这一“难题”提供了很好的思路。在教授初中音乐课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引入多媒体技术进行教学。比如在欣赏京剧时,很多学生对其中的人物角色和唱腔等内容不甚了解,这时就可以通过播放京剧视频,教师通过对视频上出现的人物进行解析,让学生结合画面内容进行理解。这样不仅可以开阔学生的艺术视野,还可以增长见识,感受到艺术的魅力。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对学生唱法的错误之处进行纠正。教师在教学之前先让学生演唱,用DV机将学生正确的、不正确的唱法全部录下来,接着通过多媒体放映给学生看,这样不仅能够具体、形象地让学生发现唱法中的错误和不足之处,还能够通过观察画面中的自己或者同学的表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达到教学目的。可见,恰到好处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是促进初中音乐创造性课堂实践和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方法。

2.发挥学生主体性,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在初中音乐课堂教学过程中,师生需要共同完成音乐知识的习得和技能的训练,不仅要学习音乐基础理论的知识和基本唱法技术,更多的是要对中学生进行艺术审美教育。

(1)发挥学生主体性,积极参与音乐实践。

在对中学生进行美育教学过程中,除了要求教师会教之外,还需要学生会学。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时要积极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的“美”。对于任何一项艺术活动而言,都需要亲身体验实践才能切身体会,音乐教育教学也是如此。加强对学生音乐的审美教育不仅能够使教学效果有所增强,更多的是帮助学生全面发展,引导他们从内心深处真正理解音乐。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活动中应该加强学生的参与体验,把学生亲身参与作为体验音乐美、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主要手段。

(2)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美。

教师需要不断加强教学方法的创新,努力尝试进行创造性的教学实践,提高学生欣赏音乐美、感受音乐美的水平和能力。教师主要从“结构美”、“意境美”及“语言美”三个方面入手,引领学生感受音乐美。首先,教师在进行音乐教学之前,应该有针对性地根据本节课所要教授的内容调整整节课的安排结构。合理的布局、完美的结构有助于提高初中音乐课堂教学效率,就好像进行作文写作一样,好的开题就等于作文成功了一半,因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中,要先设置一个精彩的、引人注目的开头,先声夺人地吸引学生的眼球;其次,教师可以通过营造美好的音乐教学氛围,比如在音乐欣赏课上欣赏《春江花月夜》时,教师就可以通过对古诗《春江花月夜》先做大致介绍,并给学生解说古诗中所描绘的意境,让学生大致了解诗歌的意思,做到“胸中有丘壑”,再为学生播放《春江花月夜》古筝曲子。这样不仅营造了良好的音乐教学氛围,而且使学生发挥了丰富的想象力,并迅速地进入到了艺术情境中,一下子接收到了教师传递给他们的音乐信息,让他们在美的氛围中汲取了音乐的营养。最后,再设置一个好的结尾,对整堂课进行总结,以使课堂教学活动达到最佳的预期。

三、总结

认识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和创造性地进行音乐教学实践是音乐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前提,进行音乐教育能够在潜移默化中促进中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但进行初中音乐教学改革并不是一蹴而就、立竿见影的,需要学校、社会各个方面,以及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不懈努力和奋斗才有可能实现。因此,在初中音乐改革的路上关键在寓教于“行”,大家应该形成合力,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并且从中获得音乐的审美感受,达到“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效果。

参考文献:

第5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1.1音乐教育理念落后

在传统应试教育影响下,中学音乐教育理念十分滞后,难以适应时代的发展,具体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其一,音乐教育课时被占用。为了给“主科”更多的教学时间,音乐课程往往被取缔、占用,成为应试教育的牺牲品。其二,教学课程本位化严重。在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所讲授的内容往往局限于音乐领域,缺乏学科之间的串连,对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作用有限。其三,过分注重理论知识。一些学校的音乐教育完全是“以教材为本”,忽视了学生、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导致音乐教学过于死板,缺乏生命力。正是这些落后的理念才导致以往音乐教育的不堪局面。

1.2教学方法较为单一

音乐教育是审美教育、情感教育,要确保课堂教学质量,需要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情绪、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让学生全情投入到音乐的学习与体会之中。而当前中学音乐的教学方法比较单一,局限于教材,缺乏灵活性。音乐课本是丰富多彩的,具有较强的自由性、欣赏性,教师教学的时候本不必拘泥于教材。而就目前的情况来看,许多教师以教材为本,不考虑学生感受,从而引发一个矛盾的问题:大多数学生虽然喜欢音乐,但是却由十分反感音乐课,单一、死板、枯燥的教学方法给学生戴上了枷锁,不但限制了学生音乐学习的深度和广度,也为学生带来了困惑、无奈,对学生的身心发展都产生了消极影响。

1.3师生互动较为缺乏

教学本来就是相互促进、相互提升的过程中,师生之间的互动直接关系到教学质量。中学生正处于天真烂漫的年纪,他们喜欢音乐课,对音乐存在一个美好的梦想;他们渴望教师能够与他们互动,帮助他们实现梦想,和他们一起谈天说地。但是在如今的音乐课堂上,流行色彩被很多教师排斥在外,在不了解学生需求的情况下,盲目开展音乐教学,结果自然是“曲高和寡”。

2.中学音乐教育问题的应对策略

如上所述,中学音乐教育尚存在诸多问题,要改善和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采取如下策略:

2.1更新教育理念

针对中学教育理念存在的问题,应该采取如下措施:其一,保证音乐课课时。很多学校音乐课课时被占用,对学生的音乐学习造成了不良影响。为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应该按照课程安排,保证音乐课课时,避免其他“主科”的占用。学校教务处应该派遣专人监督,避免学生音乐学习权利被侵害,对违规占用音乐课时,却无正当理由的情况,应该加以惩处。其二,开展开放化教育。音乐教育涉及到其他学科的知识、常识,而以往的教学中,教师则未能开发这些资源,一味截取音乐课相关部分予以讲授。实际上,这割裂了事物的联系,是片面的教学观。学科之间的关联,知识之间的衔接,本是加深学生理解,促进知识升华的捷径,而教师的“片面化”教学选择,却让学生丧失了一次升华的机会。其三,理论与实践并重。实践是理论的来源,理论是实践的指导。教师不应该只注重理论知识的教授,而应该结合时代特点、社会发展特征、学生的实际需求,选择一些活泼、与时俱进的音乐内容,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能力。

2.2丰富教学方法

当前教育的方法过于单一:教师传授,学生模仿,笔试考核。这样的教学方法缺乏情感教育,而音乐教育最为看重的就是情感教育,没有感情、没有想象、没有情怀的音乐,理论知识再扎实也像是一张白纸。不顾及学生的情感、审美,局限于教材,限制学生的联想与想象,不语学生交流、互动。那么课堂是死板的、学生是死板的,久而久之,教师也会变得迷茫、彷徨。为此,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教师应该引入更俄为多元的教学方法,诸如小组合作学习法、多媒体学习法、情境学习法、探究学习法等。学习方法是为了更好地实现教学目标、实现音乐教学的价值,为此必须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只有如此,才能让音乐教学变得灵活、与时俱进,才能让学生的潜能得到充分地挖掘。

2.3加强师生活动

第6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中学音乐;渗透;民族音乐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3)12-172-01

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有意识的渗透民族音乐意识,借以全方面的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民族精神。在此,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谈一下如何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渗透民族音乐知识。

一、有意识的展示民族音乐的魅力

我们知道民族音乐映射的我国中华民族的文化形态,包含着各个民族的精神、生活方式、民族追求、民族审美情趣等等,内涵丰富多样,有着很强的地域风情特色。民族音乐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地位,首先表现在它与传统文化互相交融、互相联系、共同发展、共创辉煌的主要特质。在音乐课教学中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教育,学习民族音乐,让学生学会用歌声去歌颂我们的祖国、人民,去赞颂英雄人物,去赞美祖国的大好河山,对学生有一种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在音乐课教学中,长期对学生进行民族音乐的教育,对学生民族情感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渗透作用,让民族情感之花在学生的心中生根,它是向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最好内容,是加强学生的民族情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教育的目的所在。民族音乐是国家的象征、友谊的桥梁、增进相互了解的共同语言。中国民族音乐为其他民族、其他国家打开了了解中国、认识中国的窗口。加强中小学民族音乐教育,在校园内外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义务,这不仅仅是在于向学生传授民族音乐知识,更是要让中小学生认识到它在世界音乐宝库中的重要地位,增强中华民族的自豪感。在教学中,教师应有意识的渗透民族音乐知识,让学生感受到民族音乐知识的魅力,激发学生自主学习民族音乐知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笔者在教学中,运用民族音乐来丰富学生的业余生活,开拓学生的音乐文化事业,借以提升学生的音乐欣赏水平。如:笔者以学生最喜欢的流行音乐为基准点来切入,首先激发学生欣赏音乐的兴趣,即:现在流行的周杰伦的歌曲都带有明显的中国民族风,还有组合“女子十二乐坊”是将民族音乐特点与流行音乐相融合,还有凤凰传奇等等都可谓是民族风的典范。这样以现在流行的音乐能够很好的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进而在逐渐渗透,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艺术魅力,最终形成学生主动的学习民族音乐。

二、以民歌入手,引导学生初步认知和了解民族音乐

民族音乐教育说起来让学生很容易感受到陌生,尤其具有民族特色的乐器对于初中生来说都是比较遥远的。鉴于此,笔者以民歌入手,即:以学生熟悉的、间接的、旋律优美的民歌为基准点,来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有个初步的认知,借以来调动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如:笔者在音乐教学中,选取了学生最为熟悉的《茉莉花》、内蒙民歌《牧歌》、山西民歌《想亲亲》等来让学生感受民族音乐的魅力,缩短学生与民族音乐的距离。之后,笔者让学生自主的寻找本地区或者自己熟悉的地域民歌或者民族音乐经典来唱歌大家听,学生很快开始回忆、 总结自己熟悉的民歌, 诸如: 《桃花红杏花白》 、《山西牧歌》、《三十里铺》、《山西莲花落》等等,并总结了我国著名的唱民歌的歌唱家,如:阿宝、宋祖英、阎维文、谭晶等等,可谓是“民族音乐大综合”。同时,笔者还让会唱民歌的学生轮流担任“音乐教师”,教给全班同学唱民歌。促使学生热爱民族的情感形成和提升。

三、采取多元化的方式来加强民族音乐教育

民族音乐属于民族大众的共同成果,是最宝贵的音乐艺术,其内容、形式、内涵都有着自己民族的独特性。现如今,学生受西方音乐的影响,大都热衷于流行音乐,尤其民族音乐内涵较为丰富,不像流行歌曲学起来那么简单,很容易产生抵触心理。对此,笔者采取多元化的方式、途径来渗透民族音乐教育,引导学生进行感受、体验民族音乐,强化学生对民族乐曲的深刻了解。同时,笔者也开展多样的课外娱乐活动,来加强民族音乐的教育,诸如:民族专题演唱会、民族歌曲欣赏会、民族歌曲比赛、民族合唱演唱会、民族音乐知识竞赛等等。将中学民族音乐教育由课上延伸到课外,促使学生更好的感受和领悟民族音乐。此外,笔者还运用校园文化环境来构建民族音乐氛围,为学生创造特定的民族音乐环境,诸如:带头并鼓励学生组建民族乐队、开办民族合唱团、运用校园广播宣传民族音乐并播放民族歌曲、举办民族娱乐活动、邀请当地的民族音乐爱好者来学校开办座谈会、讲座等等,引导学生对民族音乐产生深刻的兴趣,并逐渐形成自主学习民族音乐的意识,深化中学音乐教学。

大力弘扬民族音乐,提高学生的民族音乐素质;对加强爱国主义教育,使学生领略中国传统音乐之美,了解华夏优秀文化之伟大和丰富,增强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操,还能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总的来说,渗透民族音乐教育是我国中学音乐教育的重要方向之一,而“传承本土音乐,弘扬民族文化”更是我国当前音乐界研究的新课题。因此,作为中学音乐教师应顺应时代的发展,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不断探究渗透民族音乐教育的途径,推动中学音乐教育出现创新的局面。

参考文献:

[1] 姚思源主编.中国当代学校音乐教育文选 [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 江明淳.中国民族音乐欣赏.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

[3] 冯增俊.教育创新与民族创新精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2.

第7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高中音乐教学 成绩 评定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推进,高中音乐教学也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是依旧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教育改革步伐的问题,如教学理念、评价方式、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等,其中最薄弱的环节就是高中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定。多年来,高中音乐教学中对学生成绩的评定,无论是观念还是方式方法都没有根本性的改变,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与教育发展的步伐很难实现合拍。在新课程标准逐渐推进和教育改革日渐深化的今天,如何改进和完善高中学生音乐成绩的评定标准,推进高中音乐教育建设和音乐课程体系的完善,促进美育的发展,已成音乐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十分重要的挑战。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及问题分析

(一)高中音乐课程定位不符合义务教育要求

目前高中开设的音乐课程名称为“艺术欣赏课”,课程内容仅局限于“欣赏”,而义务教育阶段的音乐课程内容包括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可见现行的高中音乐课程定位与义务教育的实际要求相距甚远。这种形式的音乐课程开设使得高中与中小学阶段音乐教育不能实现正常的衔接,导致基础音乐教育无法形成完善的课程体系。相对应的,音乐教学中关于学生成绩的评定自然不是完善音乐教学体系下的合格评定。

(二)高中音乐课程学时少,开课率低

由于传统应试教育思想的根深蒂固,大部分人对高中音乐课的开设持不赞同态度,认为音乐不作为普考生的高考内容,音乐课在高中可有可无,甚至部分教师和学生会担心音乐课的开设会占用高考科目的学习时间。这种思想使得高中音乐课时偏少,甚至有些高中学校不开音乐课,直接导致学生音乐成绩评定无从谈起。

(三)高中音乐课程呈现应试化倾向

传统应试教育使得许多高中学校的音乐艺术欣赏课堂失去了开设的初衷,逐渐不再是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视听鉴赏课,而变成了少数音乐特长生的准专业音乐课,成了实际形式上的高考音乐专业预备班。音乐教学内容也逐渐随着高考要求被调整或变更,欣赏内容也被专业的高考音乐加试内容所取代。这不但不符合国家开设艺术欣赏课的初衷,更不符合普通音乐教育的目标,更阻碍了学生综合音乐素质的提高和审美能力的培养。

(四)高中音乐课程依旧采用传承式教学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采用一贯的讲解和分析音乐的传承教学法。这种教学法不利于音乐课程自身魅力的展示和体现,难以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高中音乐教师的传统音乐教育理念也影响着高中学生音乐成绩的评价。

二、高中学生音乐成绩评定的弊端

在传统的音乐教学中,很多音乐教师只是通过一首固定歌曲的演唱而对学生做出成绩评定,有的音乐教师甚至仅凭自己的感觉和学生的基本演唱情况对学生做评定。这种做法是既不科学又不全面的:首先,这种做法导致学生对音乐学习有不好的印象,让学生认为音乐学习只是局限于演唱几首歌曲,而没有音乐文化的涉猎。其次,这种做法使得音乐教学效果不能够得到有效反馈,音乐教师对学生音乐知识的掌握程度不能做到有效评价,不利于音乐教学中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效率的提升。再次,这种做法使得学生的音乐特长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而让那些平时课堂表现不佳的学生有了侥幸过关的机会,体现不出成绩评定的真正目的和意义。

三、高中学生音乐成绩评定的正确方式与方法

音乐教学中成绩的评定欠缺绝对尺度,学生音乐的成绩评定决不能取决于书面测试的统计。对学生音乐成绩评定手段运用不当,可能会直接影响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和欲望,更不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培养。中学音乐教育目标是教育和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专长,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美的享受和陶冶,而不是为了培养音乐专业人才,更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音乐教师应当结合教学的实际情况,通过与学生的交流搜集学生的建议,通过经验累积和探讨,总结出适合时代要求和学生需求的开放的音乐成绩评价方法和标准。音乐教学中学生成绩的评价内容与评价方式应给结合具体情况作出具体对应的选择,不能一味地采用一种固定不变的评定模式和评定标准。学生一段时间的音乐学习绝不是靠一首歌的演唱或者一张试卷的答辩就能评定出真正的学习效果的,音乐教师要将学生的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成绩评定相结合,更科学合理地评定出学生的学习效果。

第8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音乐艺术:中学音乐教育;突破

【中图分类号】G633.951

传统的中学音乐课堂不重视对学生音乐能力的培养,只重视课本内容的讲解,不重视课本之外的延伸,并且落后的教学方式呆板、沉闷无法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不能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为了适应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为了培养中学生形成系统的音乐知识体系,就需要对现有的音乐教学政策进行改革,增加在音乐教学相关领域的突破,寻找出新的教学策略,增加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最终走出这一时期音乐教育的瓶颈。

一、 重视情感教育,强调对音乐自我感受的表达

因为音乐具有多种表现形式,并且音乐要表达的多是抽象的内容,用语言很难描绘清楚,这在无形中增加了授课的难度也增大了学生的理解难度。中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虽然在以前的工作学习中对音乐知识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和认识,但是对音乐知识方面的了解还停留在欣赏的阶段,所以对音乐各方面的认识比较肤浅没有深入的了解。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中学老师不仅要让学生听,还要重视学生在唱、看和表演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各方面的理解能力。在音乐的教学中,要让学生真正的处在音乐的氛围之中,运用各种器官对音乐所要表达的各种情感进行充分的理解,重视对音乐所要表达的情感的理解。

例如,在进行音乐欣赏前,可以先进行与音乐相关的音乐录影带或是短片的播放,这样做可以让学生先对这首音乐形成自己的想象,在脑海中形成一个关于这首音乐的画面,然后进行音乐的播放,这样做能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学生将这首音乐作品与之前想象的画面进行结合,从而帮助学生理解、记忆,这样做在很大程度上也能激发学生对学习音乐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轻松的氛围里开展对音乐的学习。

二、 重视音乐内涵,强调音乐本身的表现性

每一首音乐作品都包含着音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和灵魂,只有充分理解了音乐作者所要表达的内容,才能充分的了解音乐的内涵,但是这一阶段的学生由于自身音乐欣赏水平的局限性和音乐知识方面的匮乏,很难了解作者的表现意图,所以中学音乐老师就要发挥对学生的引导作用,音乐老师本身就拥有很高的音乐素养和专业的音乐知识,所以在对音乐作品进行理解时能很容易的了解音乐作品所要表达的意图。中学老师要发挥自己的专业长处,在理解困难的音乐作品上帮助学生理解音乐所要表达的感情,明白音乐的内涵。

三、重视音乐的实践性,强调音乐的创造性

最初的音乐都是从人们日常的劳动实践中产生的,这充分说明了音乐具有很高的实践性,所以在日常的音乐教学中也不能脱离了实践生活,不能采用原有的脱离实践的教学模式,要强调音乐的创造性,使音乐作品的创作者能够充分传达所要表现的思想和感情,与听众形成共鸣。

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要多带学生进行实践活动,比如在进行有关春天的音乐知识的讲授时,可以带学生到大自然中去感受春天、观察春天,对春天的各种事物有了亲身的实践了解之后,在进行音乐学习时就能将实践中观察到的画面与音乐要表达的画面相结合,就能很好的理解歌曲所要表达的对春天的感情。

通过音乐老师的引导,并且重视在音乐学习中的实践性,就能培养学生对音乐创造的能力、理解的能力,提升学生对音乐的感受能力,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具体包括对音乐各要素的感受能力,对音乐不同意境的感受力,对不同音乐风格的感受能力等各方面的能力,这些能力的提升不仅仅能促进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更能提升学生的创造能力、想象力的能力还能陶冶学生人格情操,使学生自身的整体素质得到提升。

四、 重视音乐情感性与情趣性的结合

音乐是音乐作者内心深处情感的表达,当与作者有同样情感的人听到这首音乐作品时,就会与音乐形成共鸣,在这种情况下就更加容易理解音乐的相关知识了。所以,在教学过程中音乐老师要重视对学生情感的挖掘,与音乐作品形成共鸣。刺激学生的感情,在音乐的学习过程中这样做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将音乐中的情感表达出来。音乐中的情趣也能很好的表达,将二者进行结合然后在教学中充分运用,自然就加深了对音乐作品的理解。

中学老师要重视学生的情趣培养,重视对学生的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是学生能否学好音乐的关键,由于这一时期的中学生正处在青春期,所以中学老师在进行教学时,要抓住这一时期学生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多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运用新颖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不仅要重视学生听的能力还要鼓励学生经常的唱,将听与唱相结合,增加教学方法的灵活性,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动力,刺激学生的求知欲,让学生主动学习而不是在老师或是家长的逼迫下学习,让学生对音乐学习能够真正的产生兴趣。还要重视潜移默化对学生的影响,重视教学内容和方法上的连续性,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对音乐的创造能力、想象能力、感受能力和鉴赏能力,最终提升中学生的整体音乐素养。

总结:

中学音乐这门课程虽然不是中学课程中的主要科目,但是音乐素养对人的一生的发展都起着重要的作用,不仅能陶冶人们的性情,还能提高人的审美水平,提高人的道德修养,培养人们积极地生活态度。所以要重视对中学生的音乐教学,规避原有的传统的教学方法存在的弊端,寻找新的教学方法,刺激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参考文献:

[1]陈瑶.论新课标下的中学音乐教学[J].小作家选刊:教学交流(上旬),2012(10)

第9篇:中学音乐教学总结范文

关键词:音乐;欣赏教学;探究方法;运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633.95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6)06-0396-01

欣赏是中学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根本目的是以审美教育为核心,培养学生健康的审美情趣和感受,提高体验鉴赏音乐美的能力,促进正确审美观念的形成与树立。在教学中注重发挥学生学习主体的作用,进行探究性学习会有效地提高教学的效率与质量。本文仅对此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

1.探究式方法的实践意义

1.1 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认知特点。学起于思,思源于疑。中学生好奇心强,对学习的知识喜欢提出问题,也喜欢回答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设置一些有一定难度的思考题,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判断、推理探究新的知识。这样,既发挥了学生潜在的能力,又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发展。另外,青年时期也是世界观、审美观和道德观初步形成的基础时期。在审美欣赏中,他们不仅能够对审美物的外在形象与表面的美等方面做出分析,而且能在形式、内容结构等方面做出评价,因此,在中学音乐欣赏课的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对作品的形式、内容、内在情感等进行探究,以培养学生形成高尚、健康的审美情感,丰富他们的内心世界,满足他们情感上的要求。

1.2 符合现代教育理念。现代教学论强调:学生学习的性质是开发创新,课堂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能力,要变"以教为中心"为"以学为中心"。教学过程不单纯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和运用知识能力的过程;现代教育对受教育者的要求已经不仅是"学到什么",更主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了。探究性教学法是一种按照教学规律进行的,在教师指导下,学生学习探究知识、提高能力的教学方法。运用"探究性教学法"进行教学,重视发展学生的智力,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整个教学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积极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的思想。

2.探究式方法在音乐欣赏中的实施策略

2.1 注重探究式教学结构的构建。其教学过程可以概括为 "提出问题--学生探索性学习--教师指导学生再探索-- 解决问题。"探究性教学法既有教师讲解,学生看书或查阅资料,也有师生谈话,也有学生做练习。要把几种基本的教学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构成一个最优的组合。

2.2 创设问题情境,引起兴趣,激发动机。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总是在特定情境中发生的,离开了一定的情境,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愿望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木之本。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须将那些不知与知、浅知与深知之类的需要学生解决的矛盾问题带到一定的情境中去,以激发学生的探求兴趣。由于音乐具有形象性、情感性等特点,教师创造问题情境时可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选择情绪感染力强、音乐形象鲜明的乐曲来营造课堂的氛围和问题的情境,迅速集中学生学习的注意力,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愿望。教师可将音响、画面、语言等进行组合设计,创设一定的问题情景,让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受到刺激,引起兴趣。如我在教学琵琶独奏《十面埋伏》一课时,首先让学生观看柴可夫斯基的《 1812 序曲》中描绘战争场面的一段录像,并提问:"该段表现战争场面的音乐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 请你想象一下,如果只用一件乐器演奏,能不能表现出战争的壮观场面 ?" 思维的定势会导致学生认为不可能,但问题又意味着存在一定的可能性,从而激起学生的探究动机。这样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激发学生探究我国民族乐器琵琶及我国琵琶古曲的强烈愿望。本课学习后,我又要求学生课后去访问民间艺人,了解我国琵琶古曲的情况,形成研究课题,增强了探究深度。

2.3 注重合作,共同提升。(1)小组探究。当学生在教师创设的问题情境中情绪被感染,兴趣被激发以后,可以放手让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和能力或结合教科书的提示,有时还可布置学生在课前查找一些相关的资料,如查找有关音乐家的资料等。在课堂教学中,将学生按四人一组分成若干个小组,每组确定一名组长,并让各组组员合作进行一些尝试性练习,即让学生自己先找一找(资料),唱一唱(主题),奏一奏(旋律),议 一议,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教师到各小组了解情况,并参与学生讨论,倾听学生的观点,进行点拨和指导。这既创设了和谐的课堂氛围,又使学生掌握了必要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2)合作表演,小组探究之后,师生进行合作表演,将欣赏的氛围逐渐引向。如在小提琴协奏曲《梁祝》的教学中,学生根据在我国已是家喻户晓的"梁祝"故事,将情节分成"草桥结拜"、"同窗三载"、"长亭惜别"、"英台抗婚"、"楼台会"、"哭灵投坟"、"化蝶"等几个部分,各小组又根据派发的谱例进行尝试性练习。之后,我请班上会拉小提琴的学生演奏《梁祝》的爱情主题 ( 有时是一小组用竖笛演奏主题 ) ,教师钢琴伴奏,其他同学演唱这段优美的主题旋律。当师生合作将这段优美的旋律演绎出来之后,学生甚感愉快。这样,既使学生了解了塑造音乐形象和表达音乐情感的基本要素,同时为后面完整地欣赏作品,感知作品的音乐形象做好了充分的准备。

2.4 讨论交流,归纳分析。学生在初步体验音乐的情感、尝试探究知识以后,让各组学生进行充分的交流,由各组派代表发表本组讨论结果。然后教师引导学生进一步分析音乐的特点和内在联系,推理概括出抽象的概念性的理论知识,将"双基"教学落实在探究性的学习过程之中,为学生今后欣赏、分析音乐作品提供理论性的指导,从而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