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岁时节日民俗;中医药文化;天人合一;治未病
中图分类号:R29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7-2349(2016)07-0081-04
所谓医俗同源,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特有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中医药学一样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当人们在与自然界相互适应和抗争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面临着生、老、病、死的自然现象,于是产生了和养生保健息息相关的民俗活动,积累了丰富的中医药知识和防病治病的方法。可以说,中医药学的产生、发展与民俗的形成和传承密不可分。其中岁时节日民俗是在具有特殊社会文化意义的日子形成的风俗习惯,包括文体娱乐活动、药物防病活动、除虫除害活动等,这些民俗是人们顺应自然规律而生息的行为,与自然界的阴阳四时,生长收藏的变化相对应,充分体现了中医“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和“治未病”的思想。
1春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春季包括农历的正月、二月、三月。《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春三月,此谓发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夜卧早起,广步于庭,披发缓形,以使志生,生而勿杀,予而勿夺,赏而勿罚,此春气之应,养生之道也[1]。”春季气温回升,人体阳气开始上升,万物开始萌生,养生应该助长这种“萌生”的气息,应该晚睡早起,多去户外活动,呼吸新鲜空气,使肢体放松、心情畅达,从而增强身体活力,以适应春季生机勃勃的特点。
1.1春节春节是我国农历的年节。节期一般从农历正月初一开始到正月十五。云南各地春节的过年习俗不一,但燃放鞭炮却是必不可少的习俗之一,通常从除夕下午开始就要燃放鞭炮,寓意为辞旧迎新。从中医的角度来说,鞭炮声能振奋人的精神,激荡机体的阳气。而正月十五元宵节举办的元宵灯会,猜灯谜等节庆活动,除了增添节日的喜庆气氛外,更能愉悦人们的心情,具有良好的调养身心的作用。云南大理地区在春节期间还有舞龙舞狮的娱乐表演,龙为四大灵兽之一,也是中华民族的图腾。舞龙过程中要不断地展示扭、挥、仰、跪、跳、摇等多种姿势,以大幅度的舞动来表现龙翻腾之美。因此舞龙运动可以改善人的心肺功能,能起到强身健体的作用。狮子在中国古代是吉祥辟邪的神兽,舞狮也是中国民间传统的体育活动,糅合了传统武术、简易体操等运动项目的内容,舞狮的两个人需要默契配合来模仿狮子的各种形态动作,在舞狮的过程中可以充分舒展人的筋骨、锻炼人的身体,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
1.2上巳节三月有上巳、寒食、清明三节,这三节在时间上相近,又都有踏青的习俗。农历三月初三叫“上巳节”,有的地方又叫“踏青节”,在宜良,男男女女在这一天要携酒煮豆,外出踏青。踏青有助于阳气的生发,可以调和气血、舒经活络,改善机体新陈代谢,增强心肺功能,防止关节老化。在少数民族地区“三月三”也是普遍流行的节日。剑川白族在三月三举办梨花会。当地白族结伴到梨园进行野餐,弹起三弦,唱起山歌。壮族“三月三”又称“三月三歌节”,家家户户这一天做五色糯米饭,染彩色蛋。歌节一般持续两三天,对歌以未婚青年男女为主,但小孩、老人可来旁观助兴[2]。云南罗平一带布依族在三月三也有类似的娱乐活动,老人在家宴请宾客,年轻人比赛对歌、游泳,小孩则在河边划竹筏、打水枪等。
民间俗语说:“三月三,蚂蚁上灶山。”上巳节是各种昆虫比较活跃的时候,所以驱虫也是很多地方要进行的民俗活动。通常人们会用荠菜、柳枝或者枫叶等驱避虫蚁。如在浪穹,人们就用荠菜遍插甑釜厨灶,用来制服黄蚁。从中医角度来说,荠菜性味甘、凉,无毒,入肝、脾、肺经,可以清热解毒、养肝明目、治疗腹痛,它的茎加热后可以驱虫,因此也叫“护生草”。在与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人们意识到许多疾病的流行与某些害虫有关,如苍蝇、蚊子、虱子、跳蚤等,这些害虫会叮咬人体,还可以传播传染病,因此岁时驱虫的民俗活动是人们在除害灭害的实践中积累下来的有效措施和宝贵经验。
1.3春季特殊节日民俗花朝节,俗称花神生日,是民间祭花神的日子,时间大概在农历二月份,但各个地方叫法不一,时间也不太固定。云南大姚县昙华山彝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初八,当地称为“插花节”。人们穿上民族的节日盛装,在村前、寨口、路边搭起花牌坊,把鲜艳的马缨花插满房屋,然后一起唱歌跳舞。大理白族的“花朝节”在农历二月十四,节日期间,人们在大理古城的入口,用鲜花扎好牌坊,里面用精美的花盆和名贵花卉垒成花山、花亭和花台,人们在各条花街上观赏和嬉戏。农历三月十五是怒族的“鲜花节”,人们聚集在贡山丙中洛附近的仙女洞,举行盛大的祭祀活动,焚香行礼,向仙女献鲜花。祭拜结束后,人们围坐在山坡上,将食物摆在铺有松针的地上,边吃边喝边唱。《素问・举痛论篇》提到“喜则气和志达,荣卫通利。”中医认为一个人精神愉悦,就会阴阳平和,气血通畅,五脏六腑协调,机体自然处于健康状态[3]。花朝节人们约上亲朋好友一起赏花、唱歌、跳舞,尽情欢笑,这种乐观的情绪对于预防疾病是有积极的作用的。
大理白族的“三月街”是云南最有特色的民俗节日,时间从农历三月十日开始为期一周,赛马、射弩、赛龙舟是最重要的节日活动。云南通海在清明节时还会举行荡秋千、放风筝、斗鸡、拔河、踢球、赛龙舟等娱乐活动。赛龙舟是我国传统的体育活动,比赛时,炮声响起,各水手要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不仅可以舒展筋骨,调和气血,而且还可以促进代谢,排除毒素。中医认为放风筝能“疏泄内热,舒经活络”[4],在春天放风筝能舒展四肢,疏通经络,增进食欲,改善消化功能,此外,还能开阔视野,使人心旷神怡。春季的这些体育活动习俗都是有益身心的运动,可以强身健体,起到祛病养生的作用。
2夏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中提到“夏三月,此为蕃秀,天地气交,万物华实,夜卧早起,无厌于日,使志无怒,使华英成秀,使气得泄,若所爱在外,此夏气之应,养长之道也。”夏三月指的是农历的四、五、六月。在一年四季中,夏季气候最为炎热,此时也是人体新陈代谢最旺盛的时期。中医学认为“心主夏”,即人体五脏之一的心脏是与夏季相应的。夏季属于五行中的火,而人体五脏的“心、肝、脾、肺、肾”对应五行,心也属火,心脏与火的物性是一致的[5]。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人们容易烦躁不安,脾气暴躁,这就是因为心火过旺。因此,夏季要精神愉悦,情志平和,不要躁动,使体内的阳气自然向外宣泄。
2.1立夏立夏是夏天的开始,温度明显升高,炎暑将至,此时毒虫易于滋生,是各种疫病易犯之时。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在云南昆明、景东等地方这一天会有驱虫的习俗活动,人们用灶灰围墙以避蛇虫。清代《浪穹县略志》记载,在大理浪穹(今云南洱源县)一带,人们还会在门上插白杨,用灶灰撒房屋周围,名曰“灰城”,以避虺毒[6]。
2.2端午节夏季的五月是仲夏之月,天气炎热,毒虫滋生,古人认为此时邪毒最盛,为了抗拒毒气的侵袭,古代在五月五日这天举行各种活动以祛除恶气,避免疫病的发生。民间在端午节这一天有采集艾蒿、菖蒲、淡竹叶、金银花、土茯苓、甘草等中草药熬水洗澡的习俗。如镇雄的“游百病”的习俗,人们在外出游玩的过程中采摘野草,回来以后用野草煎水沐浴。相传,五月五日是药王的生日,壮族在这一天会举行热闹非凡的药市,上市的生鲜药物有数百种,会有上万人聚集到此来赶药市,因此端午节在有的地方又被称为“药王节”或“沐浴兰汤节”。端午节前后,由于时令气温湿热,正适合各类病虫害滋生,是传染病多发的时候,而此时也正处于阴阳际会,人的免疫力相对降低。每逢端午节,家家户户门口都会悬蒲挂艾,其实这就是一种季节性预防疫病的行为。根据《本草纲目》的记载,艾是一种草本药物,味苦、辛,性偏温,入肝、脾、肾三经,本身带有香气,可以解毒气,中医常用来灸治百病。菖蒲是一种水草,与兰花、水仙、并称为“花草四雅”,其带有特殊的辛香味,可以解毒杀虫,有开窍醒神、化痰健胃的功效。
2.3夏季特殊节日民俗云南很多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历法,也有地方性和族群性的年节仪式。在云南德宏州傈僳族的传统火把节中,除杀猪宰羊、唱歌跳舞等活动外,傍晚时分便要点起火把,从屋内到屋外、从院内到院外熏烧灾虫。老年人边舞动火把边喃喃自语:“烧死跳蚤,烧死老鼠,烧死一切害人虫!”熏灭毒气,是为了驱避蛇蝎之毒,减少或避免疾病的发生。彝族在火把节时还会举行篝火晚会,有赛马、摔跤、唱歌、斗牛、斗羊、斗鸡、跳舞等社交游艺活动。从中医学角度看,这些活动可以舒展筋骨、畅通血脉、促进代谢、排除毒素,达到振奋阳气的作用。由于人体疾病的形成与季节气候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中医在预防疾病发生时会考虑到不同节气的致病特点,顺时、顺人而治。傣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时间在傣历六月,大约在农历清明节后的第七天,俗称泼水节。泼水节的寓意是表示洗去一年的污垢,消除灾病。中医讲究未病养生、防病于先,这些防病消灾的习俗和中医的“治未病”思想是相通的。
3秋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内经》有“秋冬养阴”之说,人体经过春生夏长之后,进入秋收之时,随着天气转凉,阳气渐收,阴气渐长,是阳盛转为阴盛的关键时期。《素问・四气调神大论》说道:“秋三月,此为容平,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早卧早起,与鸡俱兴。使志安宁,以缓秋刑,收敛神气,使秋气平,无外其志,使肺气清。此秋气之应,养收之道也。”秋季人们应该早睡早起,精神必须安静,不急不躁,使秋天肃杀之气得以平和。不使意志外驰,使肺气清和均匀[7]。
秋季最重要的节日是农历八月十五的中秋节,云南很多地方少数民族都有中秋节,如壮族的“拜请月神节”、拉祜族的“月亮节”等,其中赏月是中秋节的重要习俗。拉祜族的“月亮节”和中秋节相似,全家人会聚在室外一边吃菠萝、芭蕉等果品,一边赏月、祭拜月亮,老人们还会到亲友或者熟人家里火塘边唱古歌。布依族在中秋节这一天,有一项娱乐活动“偷南瓜”,晚上月圆之时,村子里的小孩相约去偷地里的南瓜、葵花、花生等,无论偷到谁家的,主人都不会责怪,孩子们把偷到的南瓜等拿回去炒熟食用。在九月九重阳节时,民间还有登高的习俗,人们会利用秋高气爽的日子,进行爬山或攀登高峰的活动。中医认为秋应于肺,在志为忧,再加上秋天草木凋零,这种萧条的景象容易使人产生抑郁、凄凉、悲愁等伤感的情绪,这时候应该多和朋友、家人结伴去户外游玩、畅谈,使情绪安逸、宁静,神气收敛。对少数民族而言,秋季举行的节日活动大多数以收获和感恩为主,其中新米节是最流行的节日,佤族、拉祜族、布朗族新米节是为了庆贺稻谷丰收的节日,除了割新谷、煮新米、吃新米外,还会举行一系列游艺活动,如拉祜族会邀请亲朋好友来共度佳节,新米节全用新鲜的食品,席间,老人咏祝词。宾主围坐在火塘边咏唱古诗歌,青年男女在外吹笙、弹弦、跳笙舞。这些节日活动能愉悦心情,陶冶情操,让人肝气舒畅,心平气和,为进入冬季而保养节气,也就是中医所说的“秋冬养阴”的意思。
4冬季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及其中医药文化内涵
《素问・四气调神大论》指出:“冬三月,此为闭藏,水冰地坼,无扰平阳。早卧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所得,去寒就温,无泄皮肤,使气亟夺,此冬气之应,养藏之道也。”冬三月指的是农历十、十一、十二月,中医根据天人相应的观点,认为冬季自然界都潜藏阳气,要注意多晒太阳保暖,以补充阳气。
冬至俗称“冬节”、“亚岁”等,表示严冬就要到来,此时阴极之至,阳气始生。云南的富源、宣威等很多地区在这一天会宰猪腌肉,以备过年时享用,据说这天腌制的肉不流油、不腐坏,可长期保存,又特别香嫩,具有很好的补养精血的功效,是很好的冬令滋补品。
农历十二月又叫腊月,是一年中的最后一个月,主要活动是为过年做准备,家家户户要择日打扫卫生,一般选在祭灶日,即腊月二十三或二十四进行年终大扫除,拆洗被褥窗帘,清洗家居用具,将家里上上下下每一个角落的灰尘污垢彻底打扫干净,俗称“除尘”或“掸尘”。由于“尘”与“陈”谐音,所以除尘有除旧迎新的意思,把一年积累下来的灰尘污垢清除干净,是为了干干净净过新年,这种卫生习俗一直延续到现在。洱源凤羽白族除了把房屋内外打扫干净外,还要把大街小巷都要打扫干净。在腊月进行扫尘,既可以消灭害虫,又可以预防春季传染病的传播,这种习俗对于环境卫生的改善,保持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
5小结
中医认为自然界一年四季的气候变化,一天昼夜晨昏的变化及地理环境的差异都会对人体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岁时节日民俗活动就是按照一年四季气候变化的规律和特点而形成的调节人体阴阳气血而健身防病的风俗习惯。按季节气候进行户外活动和体育锻炼可以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顺应四时节气讲究卫生、除害防害可以保持环境卫生,预防疾病,减少传染病的发生。这些岁时节日民俗渗透着中医药文化的气息,经过不断发展、补充、完善,至今仍然被沿袭和推崇,并成为引导当地健康文化的有利方式之一。
参考文献:
[1]中国中医科学院研究生院.黄帝内经・素问注评[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1:10.
[2]毛艳,洪颖,黄静华.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概论[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12:115.
[3]王蕊芳,于恒,曹瑛.论中国民俗文化的中医预防思想[J].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2009,11(9):20-21.
[4]陈仁寿.民俗中的保健方法与治未病思想[J].中医药文化,2008,(4):50-52.
[5]郭军华,何清湖.谈四时养生之夏季养生[J].中华中医药杂志,2014,29(9):2731-2733.
论文摘要: 本文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指出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为了使绚丽多姿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就要发掘民俗文化所包含的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宣扬这些文化内涵。
一
俗话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民俗文化是多姿多彩的。但在经济全球化的同化下,在旅游活动的负面影响下,民俗文化的纯净性也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为了使多样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必须对民俗文化的文化内涵进行发掘及宣扬。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常重视对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保护,《世界文化多样性宣言》(2001年11月2日第二十次全体会议根据IV委员会的报告通过决议)指出:“人类的共同遗产文化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地方具有各种不同的表现形式。这种多样性的具体表现是构成人类各群体和各社会的特性所具有的独特性的多样化。文化多样性是交流、革新和创作的源泉,对人类来讲就像生物多样性对维持生物平衡那样必不可少。从这个意义上讲,文化的多样性是人类的共同遗产,应当从当代人和子孙后代利益予以承认和确定。”[1]而各国民俗文化的多样性正是世界文化多样性的一种反映。
民俗及民间风俗,是广大民众所创造和传承的文化现象,具有民族性与地方性的特征。[2]不同的民族、不同的地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这些各具特色的民俗文化,反映了不同民族、地区的历史发展轨迹,也是一个地区或民族文化不断发展创新的根源。但在经济全球化、旅游活动日益频繁的今天,民俗文化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如许多少数民族地区的民众,尤其是年轻人,已不再愿意穿着本民族的服饰;按古规,苗族的芦笙在每年春种秋收这一段农忙日子里是不能吹奏的,可在贵州雷山县的一个苗族村寨,倘若来了旅游团队,不论什么季节,只要付上300元左右的人民币,就可以观赏到全套表演。[3]从中也引出了一个问题:如何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工作,从而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化?要使民俗文化在一个地区、一个民族传承下去,要做的工作是多方面的,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发掘并宣扬各种民俗文化中的文化内涵。下面就以我国花卉文化为例加以说明。
二
在我国的民俗文化中,花卉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
1.桂花与民俗文化
关于桂花,汉晋以来,有月宫桂树之说。《太平御览》引《淮南子》云:“月中有桂树。”进而有吴刚在月中伐桂的传说。比喻科举考中为月中折桂、蟾宫折桂,且作为成语,至今使用。月亮和桂花的传说还演化出中秋赏桂、饮桂花酒的习俗。[4]
桂花除了与中秋节相关,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彝族剪纸中就有桂花的图样。[2]
2.与民俗文化
重阳节的包含有丰富的文化内涵。重阳节也叫“菊节”、“节”,重阳节与有关的民俗有赏菊、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
《燕京岁时记·九花山子》记载:九花者,也。每届重阳,富贵之家以九花数百盆,架庋广厦中,前轩后轾,望之若山,曰九花山子。四面堆积者曰九花塔。[4]可见清代赏菊的盛况。至今,每逢金秋时分,我国一些地区仍有有展览。
唐李欣《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诗:“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辟恶酒,汤饼茱萸香。”宋代《乾淳岁时记》记载:“都人是日饮新酒,泛黄簪菊,且各以菊糕为馈,以糖肉秫面杂物为之。”[4]在这些记载中可略见古时重阳节饮菊酒、簪菊、食菊糕的风俗。
重阳节与的关系如此之密切,是与我国民众所创造出来的的文化密切相关的。被认为是辟邪之物,《续齐谐记》云:“汝南恒景随费长房游学,长房谓之:‘九月九日,汝当有大灾厄,急令家人缝囊盛茱萸系臂上,登山饮酒,此祸可消。’景如言,举家登山,夕还,鸡犬羊牛一时暴死。长房闻之曰:‘此可代也。’”[5]因传说有此辟邪之功效,所以重阳节簪菊、饮菊酒、食菊糕等习俗一开始不免有辟邪的意思。发展至后来,簪菊有了装饰的作用,而饮菊酒、食菊糕则与其保健作用更多地联系起来。有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将列为百草上品,认为“久服利血,轻身耐老延年”;的药用价值更被追求长寿成仙的道教借用,认为是食之可以不老的仙品,东晋道士葛洪《神仙传》云:“康风子服甘,柏实散,乃得仙。”[5]
除了与重阳节联系密切,在其他民俗文化中也有反映。如壮族的壮锦花纹图样就有等纹样。[2]现在,茶也是大众普遍饮用的饮品。
3.牡丹花和民俗文化
牡丹的栽培历史早在魏晋南北朝时就已有记载。传说唐朝武则天冬日醉酒,令百花开放,唯牡丹抗旨未发,被贬洛阳。牡丹不惧,不畏权贵,不为困苦逆境所折服的品性,正与中华民族的气节相吻合。[6]牡丹的国色天香,更寓意富贵吉祥。锡伯族的门框、窗、屏风、相框上所雕绘的图案就多有牡丹。壮族的壮锦也有“凤穿牡丹”等图样。土家族织的土花被面的花纹也包括了“蝴蝶扑牡丹”、“四凤抬牡丹”等。[2]
4.其他
除此之外,在我国文化中象征多子多福的石榴是彝族剪纸的图样,也是苗族蜡染的主要图样;象征傲雪高洁品质的梅花是彝族剪纸的图样;象征爱情和幸福的羊角花(即杜鹃花)是羌族人民的最爱,也被羌族妇女广泛应用为挑花和刺绣的花卉图案。[2]
三
在我国民俗文化中,花卉包含着浓厚的文化底蕴。要做好民俗文化的传承,避免经济全球化及旅游活动等对民俗文化的冲击,就要在发掘这些民俗文化的同时,做好民俗文化内涵的宣扬工作,主要包括以下两点。
1.避免受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而失去了民俗文化的多样性
经济全球化冲击着多彩的民俗文化。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发掘并宣扬民俗文化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很有意义。比如,现在情人节的玫瑰花、圣诞节的圣诞树等西方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在我国年轻人中间有一定的影响力。但中秋节的桂花、重阳节的等中国民俗文化的象征物却在人们心目中慢慢地淡化。长此以往,很容易造成民俗文化被同化的现象,同时失去本国民俗文化的底蕴,也失去民俗文化创新的根本。在中秋节、重阳节这些传统节日来临之际,如果报纸、电视等媒体适时宣扬桂花、等内在的民俗文化内涵,有条件的公园适时组织桂花展、展,对民俗文化的传承将会起到有益的促进作用。
2.避免旅游活动对民俗文化的冲击
在我国的一些旅游地,“旅游经营者们往往对旅游者持一种迎合的态度,旅游者喜欢什么,他们就提供什么,艺术品、手工艺品,甚至某些建筑样式和风格都以游客的趣味为标准,缺乏恰当的引导和可贵的守护精神”。[3]这样做的后果,就是造成民俗文化的扭曲、失去真我,旅游者看到的也不再是真正的民俗。在旅游活动中,应让旅游者看到原汁原味的民俗文化,并使旅游者了解这些文化的内涵。在广州的茶楼喝茶应可以喝到茶,而不是八宝茶;去彝族看到的剪纸中应有石榴、桂花、梅花图样,而不是玫瑰花的图样;欣赏羌族的挑花和刺绣应可以看到羊角花(即杜鹃花)的图案,而不是郁金香的图案。而且,导游应讲解相应的花卉的民俗文化内涵。这样,游客不仅会对当地的民俗文化有所了解、尊重,认识多样化的民俗文化,而且当地的民俗文化会得以传承、繁荣。当然,在避免旅游活动对我国的民俗文化的不良影响的同时,也要尊重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就拿来说,在德国、法国等国家,是葬礼上用的花。[7]如果在接待来自这些国家的游客时,遇到旅游地适逢展,或预计参观壮锦时会看到花纹图样等情况,都需要导游事先向游客说明我国的民俗文化,说明绝非有心冒犯,并征求游客的意见是否去参观,以表示对外来游客的民俗文化的尊重。
我国的民俗文化绚丽多姿,要在全球经济化的大潮中,在旅游业蓬勃发展的现代,避免民俗文化逐渐式微,甚至消亡;保持民俗文化的多样性,并不断繁荣,就需要我们发掘出民俗文化的内涵,让人们了解民俗文化丰富的内涵。这样,处于这种民俗文化氛围的当地人会珍惜本地的民俗文化,发展本地的民俗文化;而慕名而来的旅人则会欣赏到地道而多彩的民俗文化,尊重这种民俗文化。如此,民俗文化才能保持其多样性。
参考文献
[1]萧放.中央民族大学中国少数民族研究中心.民族遗产(第一辑)[C].传统节日:一宗重大的民族文化遗产,2008.81.
[2]吴忠军主编.中外民俗[M].大连: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2,4,141,140,136,143,142.
[3]姜建春.民俗旅游对民间文化的负面影响[J].泰山学院学报,2010,(32):123-124.
[4]乔继堂.细说中国节[M].北京:九州出版社,2006:180,186,200,203-204.
[5]尹晓红.的雅称及其文化含义[J].汉字文化,2009,(6):80.
【关键词】 SWOT分析 民俗文化 旅游产业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旅游在休闲方式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文化”已成为我国旅游业的新增长点,而民俗文化旅游由于其与生俱来的雅俗共赏的特点,业已成为文化产业与旅游产业结合的新模式。由于民俗文化资源的地域性等特征,原生民俗文化旅游已经不能满足各地区游客越来越多样化的旅游需求。自上世界末深圳锦绣中华、中华民俗文化村等大获成功,掀起一阵人造文化景观游热潮以来,各地区纷纷效仿,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建造民俗村、主题公园等,以求克服本土旅游资源的不足,促进产业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一种在实践上新兴发展、在理论上尚不成熟的产业,其发展状况与影响因素是近年来理论界研究的新领域。本文从管理学的视角,基于SWOT分析模型,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发展优势、劣势、面临机遇与挑战等角度较为全面地分析其发展状况。
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优势(strengths)
一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新奇性。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它是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创造活动成果,相对于原生民俗文化旅游,更能激发游客的猎奇心理。游客不会知道开发者在其主题园里移植了什么,整合了什么,又创造了什么,景区内的一切对游客而言都是未知而充满新奇感的。此外,该类旅游的创造性也更为中青年一代接受,是一种时尚的体现,对追求个性时尚的现代人来说,有着较强的吸引力。二是移植整合的优势。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最大特点在于其对原生民俗的加工整合,这不仅保持了民俗文化的大众性、亲和性,也使游客在最短的时间、最小的空间范围内享受最大的民俗文化盛宴。这种“集约化”的开发,同样节约了旅游成本,并且能满足游客多种需求,包括不同角度的审美需求、不同层次的文化需求以及不同感受的娱乐需求等。以深圳的中国民俗文化村为例,景区以1∶1的比例将22个民族的25个村寨呈现在世界各地游客面前,并通过民族风情表演、民间手工艺展示、定期举办大型民间节庆活动等多种方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展示出我国各民族原汁原味、丰富多彩的民风民情和民俗文化,使游客有身临其境之感,在最短的时间内收获了最大的民俗文化旅游体验。三是经济、社会效益。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重大优势之一在于其对于社会的重大意义以及巨大的经济社会效益。首先,带动经济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具有其他旅游业的一般特性。伴随着旅游产业的发展,景区的开发直接提供了诸多就业机会,是经济发展的巨大动力。其次,提升了旅游景区所在地的知名度。成功发展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无疑将成为所在地的名片,有利于提升当地知名度,提高当地居民的自豪感与自信心。最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的开发也是对民俗文化的弘扬。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归根到底是借助文化的魅力来发展旅游业。在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景区,对民俗文化进行了移植、整合、创造并进行集中展示,游客在旅游过程中,对民俗文化加以细细品味,甚至亲身体验民俗活动,学习民俗文化知识,感受民俗文化熏陶。旅游的过程,即是领略民俗文化魅力的过程,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是对民俗文化很好的弘扬。
二、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劣势(weaknesses)
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顾名思义,是民俗文化的人为再现,甚至是某种意义上的“复制品”。在其开发过程中,许多开发者并没有很好地处理复制、移植与创造、创新的关系,多为对原生民俗的单纯复制,既失去了原生民俗的本真性,又不能引起游客的文化共鸣。
就其属性而言,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生命周期短促。关于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生命周期问题探讨,山东师范大学邵玲在其硕士论文《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开发研究》中借鉴了加拿大旅游学家R.W.Butler的理论,形成了特色的分析图(图1)。
如图1所示,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主题园年游客人数在开业头几年达到某一峰值后就很难再次超越,并逐渐走上下坡路。我国有相当数量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其园区内参与性娱乐项目少,游客看过一次后大多不愿重复游览,因此重游率较低,景区的旺盛期较短。所以延长生命周期是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必须要逾越的难关。
三、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现行机遇(opportunities)
一是经济的发展繁荣。无论何种旅游产品都并非生活必需品,国民经济发展水平、居民的可支配收入是影响旅游产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世界旅游组织研究表明,当人均GDP达到1000美元时,大众型观光旅游需求就将急剧膨胀;人均GDP达到2000美元时,休闲旅游将获得快速发展;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需求出现爆发性需求,旅游形态出现以度假游为主时期;人均GDP达到5000美元时,步入成熟的度假旅游经济,休闲需求和消费能力日益增强并出现多元化趋势。二是人们观念的转变,对文化旅游的追求。随着现代人知识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升,节假日互相吃请的风气已经转变,更多的人愿意出外旅游。在旅游目的地的选择上,除对自然风景区的持续关注外,人文历史景区、民俗风光被越来越多的人所青睐。三是国家政策方针等的支持。这首先体现在国家“十二五”发展规划中,强调要“推动旅游业特色化发展和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全面推动生态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深度开发文化旅游,其重点无疑是以优秀的民族文化为核心。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是对优秀民族文化的挖掘与弘扬,是国家政策支持的方向。其次在具体的政策法规中国家也对文化旅游产业给予了支持。以2009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为例提出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丰富旅游文化内涵。推动旅游产品多样化发展具体方面有: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依托国家级文化、自然遗产地,打造有代表性的精品景区;积极发展休闲度假旅游,引导城市周边休闲度假带建设,有序推进国家旅游度假区发展;规范发展高尔夫球场、大型主题公园等;继续发展红色旅游。丰富旅游文化内涵强调:把提升文化内涵贯穿到吃住行游购娱各环节和旅游业发展全过程;旅游开发建设要加强自然文化遗产保护,深挖文化内涵,普及科学知识;旅游商品要提高文化创意水平,旅游餐饮要突出文化特色,旅游经营服务要体现人文特质;要发挥文化资源优势,推出具有地方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演艺、节庆等文化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博物馆、纪念馆、体育场馆等设施,开展多种形式的文体旅游活动。由此,必须集中力量塑造中国国家旅游整体形象,提升文化软实力。
四、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发展面临挑战(threats)
一方面,全国各地盲目开发、规划不合理,导致许多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开发质量不高。有很大一部分呈现移植性民俗文化的主题园,只是把表现民俗文化的某些有特色的东西东挪西搬,再简单地排列拼凑,无所谓创造,也毫无文化魅力。这种缺乏文化内涵积淀的充分挖掘,必定流于表面和肤浅,呈现给游客的不过是一些毫无内涵意义的文化符号。加之在20世纪90年代全国范围的以移植文化为特色的人造景观开发热潮下,形成了以广州、深圳为代表的珠江三角洲地区,以上海、无锡、苏州为代表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以京津以及大连、烟台、济南为代表的环渤海地区三大区域的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布局集中、重复建设、杂乱无章现象,削弱了彼此的景区独特吸引力,景观的客源市场随之缩小,退化为地区级或是更低级景观,对于旅游资源的整体性开发和旅游市场的经营管理,都极为有害。
另一方面,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作为旅游产业中的一个分支,必然受到其他类型旅游方式的冲击与挑战,例如不可复制的独一无二的自然景观,在现代都市人眼中有着独特的吸引力,游客愿意寻求返璞归真之旅,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得到身心的彻底放松。在财力、物力、精力有限的情况下,不同的旅游方式之间必然地存在竞争,其他旅游方式就成为乐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品的替代品。因此,发展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也应该将本地区所有类型的旅游资源纳入整个系统加以考虑。
五、总结建议
首先,把握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特质。作为一种新型旅游方式,其在旅游大行业的发展必须有其区别于其他的、能够激发旅游需求、产生旅游效益的特质。该产业的相关实践人员及研究人员都应明确把握这一点。由于景观的模拟性、可复制性,使得开发者能够将不同的旅游资源整合,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内呈现给游客最大的旅游享受,可以在科学的市场调研后,开发更为游客喜闻乐见的旅游内容。同时要注意克服其产品周期的短暂性。其次,进行科学合理的整体规划、选址和定位。移植性民俗文化旅游产业的特质对旅游景点的宏观规划等也提出了相应要求。此类景区的选址,在城市印象上尽量避免刻板固定印象深厚的地区,最佳的选址既要有便捷的交通、多级规模较大的客源市场,又要有较为便宜的土地资源可供开发。移植性民俗文化内涵广泛,景区的特色定位应综合考虑各种客观条件,走出别具一格的发展道路。最后,提高经营管理水平。作为一项产业,高质量的经营管理是其发展繁荣的必备条件之一。提高经营管理水平要求保证景区良好运营,从各个层面满足游客需求,做到从人员层面及物质层面的全面提高。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产业从业人员必须加强自身队伍管理,不仅注意专业知识和素养的提高,同时关注服务意识和态度的提高。作为产业运营的公司,可以定期对员工进行培训,在绩效考核中参考顾客满意度因素,培养出一支高素质的员工队伍。另一方面,提高对景点的管理水平。充分挖掘移植性民俗文化景区的景点文化内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如完善景区内旅游路线图、增加景区休息场所、加快安全设施建设;延长产业链,加快饮食、住宿、购物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形成以民俗文化为核心的复合式开发管理。
(注:本文属于安徽师范大学2011年创新性实验计划(编号cxsy11021)的部分研究成果。)
【参考文献】
[1] 吴必虎:中国民族文化旅游开发研究综述[J].民族研究,2004(8).
[2] 张玉文:基于SWOT分析的客家民俗文化旅游开发[D].江西师范大学,2006(6).
[3] 田里:论民俗旅游资源及其开发[Z].中日民俗文化研讨会交流论文,1997.
[4] 张丽:人造景观地区旅游产品的选择与切换[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2003(5).
[5] 叶涛:关于民俗旅游的思考[J].东岳论丛,2003(5).
[6] 李东风:论民间文化资源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J].经济师,2009(3).
在日常生活中,人民能够通过民俗文化来丰富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体现出世代相传的文化习惯。民俗文化主要包括着民俗戏曲文化、民俗饮食文化、民俗节日文化、民俗音乐文化以及民俗歌舞文化等。而幼儿作为我国未来的希望,就应该从小班开始了解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传统,从而能够在将来更好地继承与发展我国的节日民俗文化,培养幼儿的民族自信心与民族自豪感。幼儿教师可以通过多种形式丰富教学方式,从而对我国节日民俗文化的传承起到更多的积极作用。
一、挖掘民俗内涵,还原民俗特色
每一个节日背后都具有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能够促进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以及人与自我内心世界的和谐。虽然每个民俗节日都蕴含着丰富的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但是节日中承载的文化底蕴与传承的理念和意蕴都是不相同的。例如,在春节要吃团圆饭,主要是体现出合家团圆的理念;给长辈拜年与发压岁钱,能够体现出互敬互爱的美德;而在清明时给先人扫墓和祭祀,都能够体现出对于生命的颂歌等。在进行幼儿的节日民俗教育时,只有抓住了民俗内涵,才能够更加深入的让幼儿了解节日的意义,从而达到节日民俗文化教育的意义,在今后起到传承与保护节日民俗文化的作用。
首先,幼儿教师在选择教学内容时,就应该先突出以人为主体的节日,充分的了解到不同节日的民俗文化内涵,才能够找出更多可以开展教学活动的素材,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利用多种形式来帮助幼儿更加深刻的理解节日的内容与习俗。例如,幼儿教师可以选择春节拜年作为教学内容,先让幼儿模拟日常拜年的方法,再创设一个情景教会幼儿怎样拜年才是正确的,教会幼儿多种表达祝福的方式,比如可以自己动手制作贺卡、给长辈打电话或者发送电子邮件等方式。
其次,由于现在的节日民俗都是经过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的文化传承,每个节日中间都蕴含着非常丰富的文化内涵,教幼儿教师在展开教学活动时,就不能够脱离这些节日民俗本来的文化内涵,应该把传统节日的文化还原出来,体现出节日中原有的民族特色。例如,在元宵节可以邀请学生家长参加制作灯笼、猜灯谜等活动,在中秋节让家长带着幼儿一同赏月,能够在幼儿学会了文化知识的同时,也体会到节日的民俗乐趣。
二、丰富民俗形式,体验民俗趣味
由于我国的传统节日民俗都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有很多节日当中都包括着特定的活动与饮食,例如,在元宵节应该吃汤圆猜灯谜、在冬至时吃饺子、在端午节划龙舟等,通过带领幼儿领会到这些具有趣味的民俗活动,不仅能够在民俗节日中增添更多的色彩,也能够让幼儿真正的体会到节日民俗中的乐趣,促进节日民俗文化更好的传承。
首先,由于幼儿的天性比较爱玩,教师在开展教学活动时,可以把节日民俗改变成为适合幼儿参与的趣味游戏,吸引幼儿积极的参加游戏。例如,幼儿教师在讲解端午节的民俗活动时,可以先给幼儿讲述划龙舟的具体操作规则,然后把游戏改编成为用长木板绑住五个幼儿的腿,通过五人两足的方式,让学生感受到集体合作精神。
其次,在为幼儿讲解节日民俗习惯时,最直接、效果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幼儿真正地参与到情境体验当中,从而获得更加真实与全面的认识。但是因为真实的情境一般都比较随机化与生活化,所以幼儿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就应该创设更加适合体验民俗活动的情境,使幼儿更加真实的体会到节日民俗的特点与乐趣。例如,在讲解元宵节时,教师就可以为幼儿创设一个猜灯谜的情境,虽然幼儿的知识还不够全面,教师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问题或者是幼儿感兴趣的问题,鼓励幼儿积极参与;而在讲解春节时,教师就应该创设一个与春节相关的情境,比如教会幼儿贴春联、挂鞭炮等,真实的还原出过年喜庆的氛围。通过营造这些活动,能够让幼儿体会到更加丰富的节日民俗内涵,提高对节日民俗的喜爱度,从而从更深的层面理解节日民俗的文化内涵。
三、寻找民俗传统,传承民俗魅力
我国传统的节日民俗往往具有非常丰富的仪式,具有传统性、多样性与群体性相结合的特点,但是随着越来越多外来文化与时尚流行文化的冲击,加之对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有很多传统节日的民俗活动都已经淡化。例如,传统春节中晚辈需要当面给长辈拜年,现在都逐渐被短信、电话或者外出旅游所替代;原来在春节需要放烟花炮竹,出于对环境保护与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考虑,也逐渐的被禁止;而在传统的清明节中,出了扫墓还有放风筝、踏春等活动,都已经逐渐的被人们所淡化。这些传统节日民俗习惯的消失,也会造成后人对传统节日中所蕴含的文化内涵不理解,从而逐渐的丧失对于节日民俗文化的尊重和敬爱之情。
幼儿教师可以通过查找资料或者是询问当地的老人、专家,对当地的节日民俗习惯做出更加深入的了解,从这些节日当中选择一些有意义的、便于场景模拟操作的节日民俗活动融入到日常的教学活动当中,让幼儿真正的感受到传统节日民俗文化的意义。例如,幼儿教师在清明节可以组织幼儿去烈士林园扫墓,并且组织踏春和放风筝的活动,让幼儿理解和感受到传统节日中的民俗文化内涵,传承淡出的民俗文化。
结束语
关键词:浅析;新时期;油画创作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全球文化交流也日益频繁,这为我国的文化事业发展壮大创造了条件,奠定了基础。尤其是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发展格局,将文化建设作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内容,这也为我国的油画创作和发展开启了崭新的时代,我国油画创作也进入了一个新的春天和全速发展的跨越期。在这样的新时期和大背景下,我国的油画创作必须要承担起继承和发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任,又要不断地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创作理念和方式,让中国的油画创作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为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1 必须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文化
油画在中国传播和发展已经有近百年的历史了,油画虽然发源于西方,但是,油画传入中国后就产生了本土的气息。因此,中国的油画事业要不断发展壮大,与时俱进,就要不断吸收借鉴优秀的民族文化,走继承和发展民族艺术的发展道路。要不断尝试与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艺术表达方式相融合,促进油画创作的民族化、本土化特点,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油画作品的自身竞争力。
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油画创作,更要在浩如烟海的知识宝库中,不断吸取养分,促进自身发展。油画创作要尽量立足中国传统文化中,在继承传统中吸取营养,注入活力,将神秘的东方文化和华夏精神内涵,融入到崭新的西方艺术表现形式之中,用油画的艺术语言表达东方的神韵,也只有这样,才可以创造出更多更好的,富有中国独有文化内涵的油画作品。道教思想一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思想,老子的清静无为和庄子的天人合一的哲学理念,以及其中体现出来的崇高的生命意义与价值解脱境界,都为中国油画艺术创作和发展提供了重要的精神依据。如果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哲学,宗教,绘画等各种元素吸收进去,为我所用的话,将会促进中国的油画艺术自身的大发展和大繁荣,将为中国油画的创造提供重要的精神基础和价值理念。所以说,油画从走进中国的那一刻起,就注定了要在中国广袤的国土上生根发芽,与中国五千年文化息息相关,与华夏儿女的生产生活一脉相承,与中国文化血脉相通,也只有这样,中国的油画创作才能深入人民大众,才能植根于中国的传统文化,才能焕发出勃勃的生机与活力,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发展。在新时期、新阶段,油画艺术创作必须要借助民族文化的发展平台,不断讴歌主旋律和快节奏的现实生活,才能在中华大地上不断的茁壮成长,焕发出强大的生命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
2 必须吸收中国民俗文化思想
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五千年灿烂文化的文明古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灿烂的伟大民族,中华民族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造就了中国丰富多彩、博大精深的民俗文化。这些扎根于民间的民俗文化,在经过数千年的文化积淀后,产生与广大人民群众悠久的社会生产生活实践中,这种文化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综合,是民风与艺术的完美结合体。民俗文化的主要作用在于,可以完整而真实地再现特定民族的生活习惯、心理特征、行为方式、伦理理念等民族特点。中国民俗文化博大精深,丰富多彩,这为中国的油画创作创造了重要条件。
油画从传入中国的那一刻起,它的发展壮大就一直离不开中国文化,尤其是与民俗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密切联系。中国民族中的饮食文化,礼仪文化,伦理文化、祭祀文化、节日文化等等,丰富的民族元素,为中国油画创作提供了众多的素材。中华民族民间文化中的幸福、欢乐、美好、顺利、健康、吉祥、财富、平安等等精神追求和现实愿望,也给了中国的油画创作更多的灵感来源。要想将民俗文化完美地融入到油画创作中,我觉得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对民俗文化有深刻的理解。油画艺术家要能够主动参与到各种民俗活动中去,真实感受民俗文化气氛特点,从中深刻领悟民俗文化的深层含义、精神意义、社会价值、人文关怀等因素,在这些民俗文化和活动过程中,发现创作的灵感和源头,并用油画创作真实而完美的展现出来。其次,要保持对异地风俗的高度的好奇心和探秘感。油画作家不能紧紧局限于本地的风土人情和民俗习惯,还要随时关注自己熟悉地区以外的地区,甚至是少数民族地区的生活和民俗习惯,并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去发掘,去探索,去追寻,不断地深入异地边疆地区,进行采风活动,为油画创作注入活力。再次,要积极培养对民族文化的喜好之情。创作灵感大多处于喜爱。中国丰富民间艺术和作品,丰富多彩,内涵深刻,影响深远,贡献巨大,而且与中国民族的发展成长息息相关,要开启创新思维,用油画作品展现美好的民族文化。要怀着对中国民俗文化的强烈热爱之情,在探索的过程中,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不断克服前进路上的困难和挑战,不断解决前进道路上的新问题,对中国油画发展的民族化奉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3 丰富油画创作的文化内涵
如果油画的表现力比做一棵树的话,那么丰富的内涵就好比是土壤中的养分,虽然我们无法用肉眼看到,但是我们可以通过油画作品的风格特点,感知油画作品的内涵。美术本身是文化现象和文化事业的一种,它运用现代的视觉艺术来表达文化的吸引力。所以,美术要具有广阔的时空内涵,才会有强大的生命力和感召力。那么,油画作为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它只有植根于中华文化的肥沃土壤中,才能生根、发芽、成长、开花、结果、繁荣、兴盛。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油画创作也必须要有丰富的内涵和自己的独有特色,这种特色往往来自于中国的民族文化,这就要求我们加大对本民族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拓展力度和方式运用和表达于油画的创作之中,从而形成具有中国油画创作的鲜明特点的本土化、民族化作品。
党的十提出了五位一体的总格局,强调了文化兴国战略的主要意义和地位作用。油画作为美术的一种重要表现手段,作为文化的一个重要发展载体,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必定要发挥重要的作用。中国油画创作的根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中,中国的油画创作只有顽强地根植于我国的本土文化和传统文化以及民俗文化之中,才能不断地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之处,不断汲取中国民俗文化的养分,积极吸收借鉴现代艺术的成熟观念与先进画法,在创新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只有通过这样的顽强努力,中国油画艺术才能真正滴的满活力,充满朝气,充满魅力,才能在世界油画发展史上,书写中国油画发展的浓墨重彩的一笔,确定中国油画在世界油画发展史上的重要地位。
总之,在新时期、新阶段,中国的油画创作一定要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和民俗文化之中,以民族文化和民俗文化为根为魂,不断提升自身的文化价值和丰富内涵,不断提高中国油画的发展动力和独特魅力,最终不断提高中国油画的竞争力和影响力,为中国油画的发展做出新贡献。
参考文献:
[1]马筱,顾静洁.对新时期油画创作的思考[J].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9).
[2]孟刚.浅谈新时期油画创作[J].大舞台,2012(03).
摘 要:语文;民俗化;渗透
一、民俗文化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意义
(一)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在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知识,能够让学生我国的民俗文化、风土人情有一定的了解。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立足之本。在世界各国都强化本民族传统文化、以民族文化彰显国家软实力的时候,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为主题,深入挖掘中华传统文化、民俗文化的精髓和各地的人文底蕴,展示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内容十分丰富,有体现在有形的物质方面的,有体现在精神方面的。中华民俗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是民族精神,特别是优秀的道德传统。了解我国各民族各地域文化特色,历史源流能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二)民俗文化,能陶冶道德情操,提高人文素养。优秀的民俗文化作品,本身就具有歌颂和倡导真善美的内质,从中发挥出健康上的文化效应,通过文化社会教化作用,对中小学的人文素养,道德情操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反之,低级趣味的民俗文化作品,必然会产生许多不良影响。优秀的民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思想、智慧、道德、伦理、审美具有不可忽视的社会意义。文化具有熏陶作用,民俗文化能有效陶冶中小学生的道德情操、提升人文素养达到一个新的台阶。中小学语文教学合理引入民俗文化资源,能更好的充实语文课程的学习,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风土人情,人生百态,陶冶情操,提高自己的人文素养。
(三)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知识,了解各地风土人情。中国民俗文化内容丰富、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涵盖于各民族的生活方式、精神渴求,,人文素养、地域特色等,民俗文化它根植于中华五千年的历史渊源,经过一代代的锤炼,成为中华民族兴国安邦、炎黄子孙安身立命的文化根本。民俗文化反映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人民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是在普通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物质的、精神的文化现象。它具有普遍性和传承性和变异性。中国民俗文化记住了几千代中国人民劳动和智慧的结晶,通过民俗记录下来。中国民俗文化为后人了解古人留下了历史证据。民俗文化真实反映了56个民族的生活状态和精神文明面貌。中小学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能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了解各地风土人情。
二、中小学语文教学民俗化的渗透
(一)透过经典篇目教学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中小学语文课本中,许多经典篇目的内涵往往是通过具有民俗风情的事物来表达的,这些经典篇目传达出美好的民族情感,能够滋润学生的心灵。例如《端午的鸭蛋》通过对端午风俗的描写和对家乡高邮鸭蛋的介绍,表达出对儿时生活的怀念以及对故乡的热爱之情。正因为他对传统文化的挚爱,因而在创作上追求回到现实主义,回到民族传统中去。在语言上则强调着力运用中国味儿的语言。《社戏》作者以饱含深情的笔墨,刻画了一群农家少年朋友的形象,表现了劳动人民淳朴、善良、友爱、无私的好品德,其中文章对“乐土”和“赵庄看戏”的描绘体现出了浓浓的绍兴的乡土气息。
(二)通过古典诗词进行民俗文化渗透。在悠久的中国文学史上,古诗词以其独特的情感寄托、丰富的描写内容、奇妙的韵律节奏让多少文人墨客倾心于它们的创作,让多少百姓醉心于它们的品读。它的价值趋向、情感意境,直接表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人文精神。《九月九日以上东兄弟》写异乡异土生活的孤独凄然,因而时时怀乡思人,遇到佳节良辰,思念倍加。“登高”、“茱萸”这些都是民俗文化的终要体现。《清明》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此刻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传统文化备受关注。《九年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是人文性和工具性的统一”,“在语文学习过程中,要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取民族文化的智慧。”民俗文化是人类优秀文化中能体现各民族的价值观、信仰、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民俗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民族的瑰宝,也是学科课程建设的根本依据。正如我国著名民俗学专家陈勤建教授所述:“我们民族文化的DNA,存在于民俗、民间文化之中”。 目前,中学语文课本大部分篇目都或多或少地蕴含着传统民俗文化,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渗透。 语文课程作为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阵地,要深层开发和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丰富语文课程,培养学生综合语文素质。
一 民俗文化:语文教学中重要的人文教育资源
“语文”从前称“国文”、“国学”是汉语文学的总称。新课程中的语文教学必须把对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放在首位,而传统的民俗文化,对广大青少年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振奋民族精神,起着积极作用,所以,要利用民俗文化资源作为校本教材来充实语文课程。
民俗文化是语文课程文化之根,也是解读语文课程的必经之路。鲁迅说:“歌、诗、词、曲,我以为民间物,文人取而为已有”。从课程文化角度看,语文课程既是“语文”的,又是“文化”的。文化的源流表明,民俗文化本身是社会文化的集成,它含盖着政治的、经济的、人文的文化范畴。语文课程作为具体文化载体的一部分,反映了不同时期、不同社会、不同民族、不同区域的文化特点,也浸透着传统的民俗文化的内涵,语文课程的内涵结构也是民俗文化的集成。因此,语文课程就必须重视传统文化,挖掘民俗文化。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例如我国古今名著──曹雪芹的《红楼梦》、鲁迅的《阿Q正传》、《祝福》、《药》、老舍的《茶馆》、沈从文的《边城》等作品涉及大量平凡的民俗生活相描写,要真正读懂这些作品,只有从地域特点的民俗生活相描写中,来分析人物艺术形象,拓展主题思想,从而领会作品的独特风貌。
二 民俗文化:丰富语文课程文化的重要资源
在语文新课程教学中,许多精品篇目能借助民风民俗理解教材内容和经典文本尤为重要。这能消除学生的认知断层,贴近民间生活,从真实的民俗文化氛围中去领会作者的思想和创作意图,从中得到知识和教育。在课改背景下的语文教学必须开掘民俗文化资源,学好有丰富民俗文化内涵的精典文本。 鲁迅的作品占有很大的比例,授课时不能总是强调其反传统反封建的一面,忽视了民俗文化的一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中长妈妈给“我”讲的关于“美女蛇”的民间故事,是民俗文学中“人・鬼・神”相斗这一典型模式的体现。课本中诸如牛郎织女、宋定伯捉鬼、封神榜、西游记等文学故事最终结果都是人定胜天,真善美战胜假恶丑。又如端午节,形式上是吃棕子、划龙舟,但在本源上却蕴含屈原忧国忧民的情怀。中学语文教材中选的近当代著名作家老舍、沈从文、赵树理等的作品,都是中国民俗文化的集成,都是从自己熟悉的风俗习惯、风物民情入手,塑造人物形象语言风格。如老舍作品里北京风味的大杂院、小胡同、铺户、茶馆、戏园、市场、各行各业人员的服饰、四合院的建筑式样;茅盾笔下蚕乡特有的“糊箪纸”“蚕箪”“蚕花”“蚕房”等。以高一语文一册14课《胡同文化》为例,北京胡同是北京建筑的特色,胡同代表着一种封闭的文化,这种胡同文化折射出北京人的易于满足,安分守己,逆来顺受心态与思想意识,进而影响到其生活方式。民俗文化就类同于“胡同文化”、民居文化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习俗、人格及其生活方式。就像北方甘肃等地的窑洞、蒙古包也形成了民居文化。
三 民俗文化:衍化语文校本课程的载体
关键词: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对策
我国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各民族在服饰、饮食、居住、交通等各方面都大不相同。所以,各民族形成了其独特的民俗文化资源。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概况
(一)民俗文化资源的内涵
民间风俗泛指一个国家、民族、地区中集居的民众所创造、共享、传承的风俗生活习惯。主要包括民间信仰习俗、生活习俗、人生礼仪习俗、节日习俗等[2]。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特征。民俗文化资源是具有多种属性和特征的文化现象,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社会性。民俗文化资源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反映了不同阶级社会、不同地域、不同民族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形态。民俗文化资源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发展。2.多样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多样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民俗文化资源的种类多,二是民俗文化资源的表现形式众多。3.传承性。民俗文化资源的发展过程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是人类世世代代相传的。4.时代性。民俗文化资源是某个时代特定的产物。不同时期的民俗文化资源具有不同的特征。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的开发过分商业化。在开发过程中,由于追求片面的经济效益而使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价值逐渐流失。(二)外来文化侵入带来的冲击。社会的进步与经济的发展是一把双刃剑,外来文化在促进各民族文化融合的同时也侵蚀着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三)重开发,轻保护。一些景区单纯地追求经济利益,无限制地对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而忽略了民俗文化资源的保护,这是与当代“可持续发展观”背道而驰的。
三.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的对策
(一)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应遵循的原则
1.尊重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保持民俗文化资源的原始性和真实性。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它最淳朴的本色,不经任何刻意的修饰,不跟风模仿。2.坚持开发利用与保护相结合。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开发的过程中,以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为先导和前提,不单纯追求眼前的利益。3.正确认识我国民俗文化资源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在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过程中,与外来民俗文化相互融合、相互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二)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的具体措施
1.加强国家宏观调控、指导和政策性扶持(1)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严格化、科学化。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开发之前,应向有关部门提交可行性分析报告、开发方案、效益预测报告等书面报告。相关部门对其评估,并严格审批。(2)完善管理制度,加强相关部门的监督作用。相关部门对已进行旅游开发的民俗文化资源进行监督。对那些合理开发利用的,相关部门应鼓励并给与大力的支持。对于那些不科学的开发利用,应依法取缔。(3)加强立法保护。通过制定相关法律法规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进行保护。(4)加强宣传教育力度,引导大众树立保护意识。加大宣传力度,使广大群众了解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重要性,让他们主动地、自觉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
2.科学合理地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
(1)因地制宜地进行旅游开发
根据当地的客观实际情况进行考量,充分考虑当地的自然条件、经济条件、交通运输条件及区位优势等。利用当地现有的民俗文化资源,将其自身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2)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其他资源的开发有机结合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开发,不能只是单一的,仅仅包括风土人情,而应涉及衣、食、住、行各个方面,并与其他类型的旅游资源进行有机结合,增强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吸引力。
(3)重视质量,走精品化道路
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不能只停留在表面,应该深入挖掘其深厚的历史文化内涵。注重“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着重突出我国的民俗文化特色,走精品化道路。
(4)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当今社会,“可持续发展观”已成为时代的主流,在对我国民俗文化资源进行旅游开发时,也应该贯彻这一观念,实现民俗文化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3.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创新
(1)思维创新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旧的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新的时代需求。所以要求从思维上打破常规,勇于创新,推出主题性较强的民俗旅游。
(2)方式创新
包括民俗文化资源的旅游开发方式、旅游线路设计方式、旅游内容安排方式等。资源开发方面,可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单独资开发或中外合资开发的方式。
(3)科学技术创新
虽然民俗文化资源本身与科学技术并无关系,可是这里所说的科技创新包括两个方面,一是运用科技更好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二是运用科技再现我国的传统民俗文化资源。
4.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从业人员
国家和政府的宏观指导固然重要,可培养专业的民俗旅游人才才是问题的关键。培养专业的队伍,运用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对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及民俗旅游进行全面地、系统地分析,才能更有效地保护我国的民俗文化资源。在出现问题时,在最短、最快的时间内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问题。
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的前景较为可观,但也存在不少问题。所以,当前首要便是处理好我国民俗文化资源旅游开发与保护两者之间的关系。在保护我国民俗文化资源的前提下对其进行科学合理地开发,使其获得经济、社会等多方面的效益,促进我国民俗旅游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法)列维・斯持劳斯.历史学和人类学――结构人类学序言[J].哲学译丛,1976(8).
1民俗文化在街区景观中的价值体现
1.1艺术审美价值将民俗文化通过物质实体(景观造型、材料材质、色彩变化)巧妙地运用到街区景观建构中,使传统的审美表达与现代审美展示相融合,是弘扬和传承民俗文化的重要途径之一,对于彰显地域特色有着重要意义,因此应该深入挖掘民俗文化的精髓,经过艺术手法的提炼以提升街区景观的文化内涵[2]。如中国绘画、中国戏曲、禅宗美学和中国古典园林等的艺术表现形式讲究的是以于方寸间展现人间百态,以简约的物质形式指代无限丰富的精神内涵,常以情景交融、托物言志的方式抒发个人情感,将情感体验以符号化的形式表现以传达深远意蕴。民俗文化在城市街区景观的建构可运用以上手法,通过景观的外在形式和空间布局营造出诗情画意之美,浩渺幽远之境,使观赏者触景生情、陶冶情操。
1.2历史文化价值景观作为历史文化的载体,担负着记忆历史、创造历史、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大使命。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难忘故乡情”,民俗文化的景观建构唤醒了人们的思乡情怀和浓厚的本土气息。中国传统文化得以传承发展的精神动力来自民俗文化丰富多彩的历史积淀和故土情怀,所以,街区景观的建构就应该更加关注与民俗文化相关的景观。通过物化的艺术手法再现这些民俗文化符号,如街区的活字地景景观、水车模型景观、桑蚕景观等,不仅可以满足人类纪念性的本能,记录历史和传承文化,而且可以加大文化资源的整合力度,做到都市与人文完美结合、天然与人工完美结合,保持历史文化序列完整及特色鲜明,使人们休闲于城市的街区就可以体味到独特的文化气息,产生亲切感、认同感和归属感。
1.3科普教育价值将科普教育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不仅丰富了城市街区景观的表达内容,达到了教育、启发、益智的目的,而且塑造了城市崇尚科学、现代时尚的良好形象。例如可将民俗文化中某些民间艺术的生产、制作工艺过程通过电子屏幕或标识牌展示,雕塑小品呈现或组织人们参与体验等活动;在街区绿地建构一些拼图游戏,拼图方式可以设计成平面(地景)和立面(景观墙)等多种形式,图案造型有中国地图、戏曲脸谱、动物(十二生肖)和汉字等形式,让人们随意地改变它们的形状和色彩,增强其主动参与的兴趣和探索精神。另外,还可以通过全方位、多渠道地集中展示某一民俗主题,加深人们对民俗文化景观内涵的理解和记忆,激发人们的好奇心,并从中得到科普文化的滋养。
1.4旅游经济价值民俗文化独特且深厚,在一定程度上能满足人们对异质文化神秘性的需求。神秘性能使受众在景观场所空间的交换过程中得到移情于景的满足。因此,基于人们的好奇心理,街区景观在今后的民俗文化景观的建构中要做好神秘的形象创意,要充分考虑民俗文化景观造型的特色性,把神秘的物质生活民俗风情场景、民间信仰、饮食民俗等文化融入街区景观的建构中。以民俗文化元素为素材建构街区景观,无疑是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吸引游客的,能给人们产生视觉上的新鲜感和猎奇心理,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通过对街区景观进行合理有序的开发利用,在确保城市交通和其他功能安全运行的同时,挖掘、营造具有丰富文化内涵、独具特色的民俗景观,才能满足本地居民和外地游客的审美需求。也只有这样的景观环境才能长久地吸引游客,持续地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带动景区乃至一方经济的发展,形成休闲旅游的良性循环,提升城市的品牌形象。
2民俗文化在街区景观中的应用与创新
2.1传统文化对现代景观设计发展的启示中国传统文化在对待人与自然的观念方面有别于西方文化,它反映出本民族与自然共融和谐的追求及“天人合一”的理念。因此,后人难以绕过“虽由人作,宛自天开”的古人所追求的造景理念。例如风水学是中华民族对于人居环境审美的独特感受,风水理论数千年来深深植根于民俗文化中,体现出法天象地的景观规划特色。在这个前提下合理地利用自然,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注重城市景观营造的多样性和生态性,从而获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4]。有了这样的根基和造景理念才能更好地满足现代人对城市景观环境在使用功能、艺术审美、地域特色、本土文化等方面的综合需求。而开放式的街区景观不同于传统的私密性园林,因其公共性,街区景观更贴近大众的生活需求,所以,势必承载着更多地域特色的历史文化,反映出当地的人文景观。诸如建造园林所用的植物、山石等都应考虑到地方特色,从而有利于产生地域文化的归属感和自豪感。所以,这些传统特色应该得到很好的继承和弘扬。另外,现代城市景观设计在设计原则上要多考虑“人性化”,但由于它的公共性特点,又要舍掉部分个性化因素,才能使现代城市景观环境不至于成为东拼西凑的无章之物。在整个设计过程中,设计师应始终围绕着可持续发展的自然生存空间来考虑问题,在自然和人类社会的关系中找到一个设计平衡点,这是大智慧和胸怀的体现[5]。2.2街区景观表现手法赋予民俗文化新的生命力随着社会的发展,民俗文化的某些内容也会被淘汰或发扬光大。这就要求景观设计师在充分了解当地民俗文化的过程中,对其各种象征符号进行一定的继承与创新,经过材料材质的转换,物体造型的创意和整体布局的把握,将古老文化、传统美学和现代生活有机地完美结合。通过各种造景手法和艺术表现方式对其进行重新建构,物化地再现民族文化的精髓,达到“形致”“传神”的审美效果[6]。具体而言,主要通过以下三种表现手法将民俗文化符号融入街区景观的创意之中。
2.2.1引借该手法将民俗文化中某种元素或符号的造型直接引用到景观设计中,以展示景观特定的内涵,建立与受众共同的认知。例如图1是位于深圳锦绣中华街区入口处的生产劳动民俗符号———水车模型景观。勤劳智慧的华夏民族从古至今就是以农立国,与农业相关的科学技术取得了卓越的成就,水车是先人们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创造出来的引水灌溉的劳动成果,设计师正是利用这一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为创作元素,运用引借即模仿再现的造景手法,将整个景观作品分别由底座(水池)、框架、机械齿轮和汲水轮四部分以环保材料木头加工组装成形,两个汲水轮有大小之分,前后错落布局,色彩上以浅黄、中黄、褐色搭配,远处以四季常青的灌木和高大的乔木为背景,地面铺满开着多种花色的草本植物和灌木丛,塔状的小灌木点缀其间,迂回的小栅栏与之形成充满浪漫气息的完美画面,吸引来往的人们不停地驻足拍照留影。整个景观空间环境层次分明,色彩对比强烈,材料材质沉稳大气,充满了现代和时尚感,也赋予了景观环境特定的文化内涵,满足了人们视觉和心理上的艺术享受。图2是位于杭州街区以民俗符号(采桑等场面)为素材、将雕塑和壁画相结合的景观,作品由雕塑和景观墙构成。前面雕塑部分所反映的是两组青春靓丽的采桑女悠闲工作的情景,左面表现的是三位采桑女手挎装满桑叶的竹篮满载而归,小孩相随而行,小狗尾随其后,一路说笑、其乐融融;右面的两位女子一站一坐,干着农活、聊着家常,好不惬意。景观墙上面表现的是一幅高浮雕壁画,内容所反映的是种桑、采桑、喂蚕、收茧、缫丝、丝织等工作流程及赏丝情景,场面宏大,内容丰富,人物形象生动传神,惟妙惟肖。两组作品材料分别采用青铜铸造和大理石雕刻,前后深浅对比强烈,主次分明,把当时杭州古荡桑蚕民俗日常生活情形表现得淋漓尽致。
2.2.2夸张该手法将民俗文化中的表现对象有目的地放大或缩小,以增强景观局部的表现力吸引受众的注意。例如流传于陕西关中地区的民谣中唱道:三秦面条真不赖,擀厚切宽像裤带;面香筋道细又白,爽口耐饥燎得太[7]。由于关中地区盛产小麦,那里的父老乡亲餐餐不离面食,久负盛名的当属裤带面,不仅碗大、量足,而且味道爽口。如图3裤带面景观雕塑所表现的就是关中劳动人民日常(饮食)的生活写照。古往今来民以食为天,设计师以关有的生活民俗符号———裤带面为表达对象,造景手法夸张到了极致,真可谓粗犷、壮观、大气、实在,寓意关中人民的宽广胸怀和朴实可爱的处世之道。图4是河南淮阳太昊陵广场中的景观———泥泥狗景观雕塑。设计师运用夸张的艺术形式,形象地表现出了泥泥狗的造型特点,将泥泥狗的尺寸放大数倍,材质、色彩及展示空间都进行了夸张放大,拓展了由原来的精神心理需求(祈福纳祥)到视觉欣赏的功能性转化[8]。
2.2.3转换该手法选取一种或多种民俗文化符号,融入其他元素,通过材料材质的转换,运用拼贴、镶嵌、融合的艺术手法重新排列组合,形成具有创造性的全新的景观作品,给人以新奇感。这种景观作品既是对历史文脉的传承,又不失本土文化的韵味,体现了现代人文特征,从而给街区景观注入新的血液。例如杭州钱江新城街区以民俗经典符号仿青花瓷和现代材料不锈钢所构成的海螺造型的景观(图5),表达了来自岁月痕迹传递的遥远的回声及传统与现代相互融合的视觉空间,在现实与想象之间获得独特文化的审美愉悦,以此突出和深化新的主题内涵。再如杭州南宋御街的地景活字模型景观(图6),就是以空间转换的造景手法,将中国四大发明之一的活字印刷术作为创作元素,设计师巧妙地将活字存放空间位置、材料材质和尺寸大小进行了改变———由原来的铅质材料转换成灰色大理石雕刻及数十倍地放大原来狭小的存放空间,配以周围热闹非凡的商业街区,使受众在不同的方位和角度与其进行零距离的接触与对话,改变了传统上人们只能在一定的时空范围内使用和观赏活字的局限。这种造景方式最为直观形象地展示了中国活字印刷排版工艺,以此突出和深化新的主题内涵,更是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3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