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生活自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特殊教育;生活化教学;有效性
中图分类号:G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20)-28-183
在特殊教育中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可以使智障学生更容易的建立知识认知,加强对所学学科理论的理解和记忆,并且可以转化为一定的方式方法用以解决实际生活问题,从而使其可以很好地适应社会,寻求到自身真正的位置并发挥价值。
生活教育透过陶行知先生所提出的理论在当前教育教学实践中发挥着其积极作用,并且取得了一定实效,对于特殊教育中生活化教学有效性的实现笔者认为可以从这些方面着手:
一、立足学生实际,利用其生活经验
教师在开展相关教学工作时,需要对自身教学职责和对象有准确全面的认识和把握,立足智障学生实际情况。智障学生多数因为心智上的缺陷表现出封闭、沉默的特点,且和外界的接触十分匮乏,相比于同龄段正常的孩子,他们的生活经验更要减半,很多对于一般小学生比较熟悉的事物或者现象在他们眼中可能是比较陌生的。因此教师在教学时更要注意对智障学生兴趣的开发,提升学生学习热情。以小学语文教学为例,在人教版课文《祖父的院子》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身生活经验,使学生想象童年生活情景。从自己和家人的真实经历中构建和文章描写内容的联系,进而推动学生产生一些感悟,对作者所表达的思想情感产生共鸣。再比如《月是故乡明》一文教学中,学生经过生活中的观察,深入到“为什么作者觉得故乡的月更加明亮”的思考中,学生的探究兴趣被激发的同时,思维层次也可以逐步提升。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教师就可以把语文相关理论知识和学生现实生活相结合,学生对于生活化语文教学的感知和体验也会更加深刻,学习意志也可以得到调动,对于教学目标的实现是极为有利的。
二、整合教材内容,创设生活化情境
语文教师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在充分把握教学内容和要求的基础上换位思考,以学生的角度采用契合学生需要的方式进行教学,根据文本描述将抽象复杂的理论知识以生动、立体的生活化情境呈现出来,营造富有感染力的生活化教学氛围,使学生置身于这些情境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思维到情感上引起共鸣,驱动学生主动积极的投入学习。教师在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时应当避免刻意,尽量做到不动声色,让学生可以在不知不觉、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比如有关语文课文《汉字真有趣》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在课前利用多媒体给学生导入一些关于汉字的发展史、不同民族和国家的语言文字、书法艺术作品等内容,教师可以组织学生进行观察、欣赏,和学生开展讨论互动。比如提问学生“同学们看到这些图片有什么感受?”“同学们通过对比可以发现汉字有哪些特点呢?”“哪一种书法你最喜欢,说明理由?”等等,学生就可以积极踊跃的表达想法。学生学习状态被预热后,教师随即导入规定的生字词的教学,使学生可以进一步理解和掌握一些生字词的含义、写法以及运用,再让学生通过课堂练习加强巩固和记忆,这样学生对所学内容就可以了然于心。
三、落实实践探究,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关键词】 卫校学生;生活质量;WHOQOL-BREF
【中图分类号】R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7484(2013)02-0658-02
卫校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群体, 必须具备良好的生理、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才能更好地适应学习、工作的需要。世界卫生组织 ( WHO) 的定义,生活质量是指不同文化体系和价值体系中的个人对于他们的目标、期望、标准以及与其所关心的事情有关的生存状况的体验。它涵盖了个体的生理健康、心理状态、独立能力、社会关系、个人信仰与周围环境的关系[1],适应了现代生物-心理-社会( 环境) 医学模式。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传统的健康评价方法受到挑战,与健康有关的生活质量的探讨也逐渐成为研究热点。为了了解镇江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我们尝试使用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量表),以期从不同角度评价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状况。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采用随机抽样方法, 抽取镇江卫生学校护理专业2010级6个班,共计324名卫校学生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测试,剔除无效问卷后,共有有效问卷296份,有效回收率为 91.35%。其中男生31人,女生265人。
1.2 方法与内容 采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1], 该量表由26个条目组成, 包括生理、心理、环境、社会关系领域 4 个维度的总的生存质量及总的健康状况,每个条目分别按 1~5 级计分,得分越高,说明生存质量越好。其中第21条“您对自己的性生活满意吗?”不适合卫校学生, 依据高中生生活质量评价办法[2]改为“您对自己青春期的变化适应吗?”。调查由经过统一培训的预防医学老师担任, 在调查员的指导下, 由被测学生自行填写, 调查人员复核, 检查, 及时补漏, 确保问卷合格。
1.3 统计分析 经调查人员核实评分后, 所有数据录入计算机, 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
2 结果
2.1 性别对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从表1可见,男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女生,在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均低于女生,但差别在统计学上无意义(P>0.05)。
2.2 不同来源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比较 结果见表2。来自城市的卫校学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农村卫校学生(P
2.3 自述健康状况对卫校学生生活质量的影响 结果见表3。自述健康卫校学生生活质量各领域及总的生存质量和总的健康状况高于自述非健康状态的卫校学生(P
3 讨论
自南丁格尔开创现代护理专业以来,以女性为主角的护理学得到了迅速发展,形成了独特的研究和活动领域,具备了相应的护理理论体系。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及社会的进步,护理技术不断发展,人们对护理专业的观念也在更新。护理不再被看作是女性的专属,全球每年男性护士的数量在逐渐增加[3]。近几年,我国的护理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我校近4年护理专业招生情况看,选择护理专业的男生越来越多。为了了解他们的生活质量,笔者对其中31名男护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并与265名女护生进行了对比。
不同性别卫校护理专业学生生活质量研究表明,男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女生,这可能与男生生性活泼、好动、喜交际有关。女生在环境领域得分高于男生说明女生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强于男生。
男生在心理领域得分低于女生,分析原因,男护生最大的压力是来自社会各界的偏见,病人不接纳他们,还担心女性护士的歧视。应对他们进行适当的心理干预,使他们认识到从事护理工作男性比女性有着更大的发展潜力,特别是在能体现男性优势的手术室、急诊科、外科等科室工作。以激发他们的工作激情,使他们看到护理工作的价值和发展前景。
来自城市的卫校学生在社会关系领域得分高于来自农村的卫校学生,说明城市卫校学生在社交能力方面强于农村卫校学生,这与他们在成长过程中接触不同人群有关。来自农村的卫校学生在心理领域、环境领域得分高于城镇学生,这与来自农村的学生从小参与了更多的劳动有关,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较强,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好。
自述健康的卫校学生在总的生活质量、总的健康状况及其它各领域得分均高于自述非健康的卫校学生,说明卫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不容忽视,提醒我们需要对卫校学生加强心理健康教育。
根据以上分析,我们呼吁有关部门应重视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状况,有区别地针对不同性别、不同来源、健康状况的卫校学生加强教育,提出一些针对性措施改善卫校学生的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方积乾.生存质量测定方法及应用[M].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0,1.
相互作用分析,是由美国精神分析学家柏恩于1959年创立的一种心理治疗的理论和方法。柏恩把人的自我状态分成三种:父母状态(P)、成人状态(A)和儿童状态(C)。父母自我状态是由父母或父母型人物的行为内化来的,是一大堆装在脑子里的个人早年获得的、印象深刻的外部经验,包括“必须”和“应该”。父母自我状态是“权威的”、“教诲的”。儿童自我状态的特征是“情绪的”、“冲动的”、“自发的”,常常凭感觉。成年自我状态的特征是“理智的”、“逻辑的”,注意事实资料的搜集,能够站在客观的立场上冷静地分析,而不受“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的干扰。人作为独立的个体常常在这三种状态中进行变化。相互作用分析理论认为,成人状态不像儿童状态那么脆弱、冲动、情绪化、忧虑,也不像父母状态那么陈旧、恪守惯例。成人状态能够预计到事情的结果及延续下来的喜悦,更关心维护个体发展。因此,相互作用分析的目的是帮助人们建立一个强有力的成年自我状态,从而促进人的成熟成长,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二、相互作用分析的治疗技术
在心理治疗中,相互作用分析的基本目标是“帮助来访者能有脚本自由、策略自由,成为有自主性的人;能选择、达到他们想要成为的人;帮助他们检验早年的决定,并能在有意识的水平上作新的决定”。因此,相互作用分析的治疗技术主要包括以下两种:
(一)重新做决定
该技术由Goulding首先应用并推广,现已被全世界的心理治疗师所广泛使用。根据该技术,相互作用分析治疗师要求患者违抗父母自我状态的命令,给成人自我状态以充分的自力,从而使患者健康地生活。当患者的父母自我状态起来反抗时,治疗师可以说:“如果那个家伙(父母自我)把你逼到难受的境地,你可以来找我。”具体的做法是,让患者先以儿童的自我状态重新体验早期的经历或挫折,然后让患者回到现在,以成人的自我状态摒弃早期儿童自我状态所做出的决定,重新采取一个有理智的、有逻辑的决定。该决定一般在团体成员建议的基础上产生,当团体对该决定一致表示赞同时,决定被强化。
(二)自我表达
治疗师让患者“表达他们在早期生活的重要时刻所希望做到或经历过的,而团体成员可以帮助患者发现并表达他们曾经希望做到却未曾做到的”。例如,一个女高中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经常受到母亲的批评。一次,跟母亲发生争执后,她回到了学校。刚到宿舍就接到家里的紧急电话——母亲因车祸意外身亡。该名女高中生从此哀伤不已,日日沉浸在对母亲的愤怒与内疚的矛盾心情当中。愤怒的是母亲未接受她的道歉就去世了,她感到很不公平;内疚的是还来不及对母亲尽孝心。治疗师让她把两张椅子当作两个矛盾的“我”——“愤怒的我”和“内疚的我”,然后向这两个“我”表达内心的真实感受。在对两个“我”倾诉之后,她慢慢地意识到,母亲的过世是不可改变的事实,只有让自己好好的活着才能让母亲在天之灵得到安息。换句话说,该名女高中生在自我表达后,逐渐建立起一个强有力的成年自我状态。
三、相互作用分析理论在团体心理治疗中的应用
有这样一个案例:35岁的张某是某部队一名副团职干部。当他走进咨询室时,面无表情,目光中流露出一种疑虑和害怕。自述工作压力很大,常常感到肌肉酸痛。在咨询中,咨询师了解到,张某是家中的长子,有一个弟弟和一个妹妹。父亲是一家之主,脾气暴躁,教子严厉,对待张某尤为冷漠,常常鞭打他。关于其母,张某言语不多,只是对她从未在父亲打骂他时站出来保护他的做法深表不满。
在第一次个别面谈中,治疗师给患者讲解有关自我状态的理论,患者认识到对于成人自我来说,其父的行为并非一个真正的父亲所具有的。在成长的过程中,为了保护自己不受到伤害,为了适应严厉的父亲,他把自己封闭起来,既不敢表达炽热的情感,也不愿和其他人交往,缺乏自尊、亲密和。针对张某的情况,治疗师建议到:“对于你这种情况,除了个别面谈,建议你参加团体心理治疗,它会给你带来帮助的。在团体中,你会看到其他与你问题相类似的人,你会看到其他人是如何战胜苦难,适应生活的。其实你已经适应得很好了,相信你能够继续适应得很好。但是,你也看到,为了保护你自己不受到伤害,你已经付出了代价,因为你失去了自尊和亲密。的确,把自己封闭起来可以保护你自己免受父亲的伤害,但对于改善你和父亲之间的关系没有任何帮助。相反,这种封闭使你失去了生活中所必需的快乐和爱。”经过第一次个别面谈,患者表示愿意参加团体心理治疗。
在第一次团体心理治疗中,张某静静地坐着,目光从一名成员转移到另一名成员身上。面部表情依旧冷漠,不主动参与活动。
在第二次团体心理治疗中,张某依然静静地坐着。当治疗师询问他本人是否想发言时,他拒绝了。在接下来的个别面谈里,治疗师回顾张某在前两次团体治疗中的表现,询问其保持沉默的原因。患者微笑地回答说:“可是我当时真不想发言。”当治疗师询问他是否觉得其他团体成员对他有帮助。患者回答:“在这一段时间里,我越来越发现,原来很多人都同我一样,有着相类似的问题!”
在第三次团体心理治疗中,张某继续保持沉默。其他团体成员开始注意到他,并对他表示好奇,开始向他提出问题。于是,他开始发言,告诉其他成员有关其工作的情况。团体成员对他在工作上的成绩表示出极大的兴趣。当他们得知张某不久前刚刚被晋升为培训部经理时,纷纷向他表示祝贺。张某非常高兴。
在之后的个别面谈里,张某表示如果在团体中谈论有关他家庭的问题会让他觉得不舒服。治疗师告诉他,其他成员在自我暴露之前也曾经历与他相类似的感受,但随着团体聚会次数的增多以及团体成员之间相互信任感的建立,这种疑虑会慢慢消除。张某表示愿意尝试在团体中自我暴露得更多一些。
在第四次团体心理治疗中,患者告诉其他成员有关他家庭的情况。成员们立即表示忿忿不平,个别女性成员甚至大声责备张某的父亲。患者感到被同情与理解,因此更加愿意开放自己。
在第五次团体心理治疗中,患者提到他最近尝试让其母看到他的处境,希望她能站在他的立场上来帮助他、支持他。团体成员纷纷给出具体建议。治疗师问到:“你的父母曾经在教养子女的方法与方式上发生过争执吗?”患者回答:“从来没有,所以我现在试图让她早日明白,父亲的教养方式是错误的!”治疗师在地板上放了一张垫子,让患者把这张垫子当作他的母亲,鼓励他用他不断增加的成人自我力量来重新做决定。患者在治疗师和其他成员的帮助下,表达了自己的想法,并努力去实践。
一、在高中语文教材中适时有效地渗透法制教育
高中语文教材中有很多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文章,同时也渗入许多法律知识。教材中的课文能帮助学生树立法制观念,利用课文的内容有效的向学生渗透法律知识。例如我在上《诗经》两首中的《氓》这课时,就向学生渗透了《婚姻法》。《氓》是一首抒情的叙事诗,他通过一位弃妇的自述,激昂、生动的描写她和氓恋爱、结婚、受虐、被弃的过程,表达了她悔恨的心情与决绝的态度,深刻地反映了古代社会妇女在恋爱婚姻问题上受压迫和损害的现象。《氓》主要讲述氓和女子结婚后,尽管女子守妇道,起早贪黑、不辞辛苦地操持家务,却得不到氓的好感,甚至还遭到氓的毒打。如按照现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二条“实行媚^因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婚姻制度……”第四十五条“对实施家庭暴力或虐待、遗弃家庭成员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学习《氓》这一课后,学生知道了恋爱、婚姻、家庭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我顺水推舟地教育学生不要过早地谈恋爱,否则自酿苦果,到时悔之晚矣。
《陈情表》叙述了李密既要终养袓母以尽孝道、又要躬奉圣命尽忠国家的窘境。我在上这课时,首先让学生找出描写“孝”的句子,然后再叫学生带着感情去朗读全文,学生朗读时,几乎是带着哭声读完全文的,学生被李密对祖母的孝深深地震撼。我抓住时机及时向学生渗透了中华传统美德“孝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菌宪法》第四十九条“父母有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扶助父母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老年人权益保障法》第十一条“赡养人应当履行对老年人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照顾老年人的特殊需要”。作为高中生,就应发扬“孝道”这种优良传统。让学生懂得当自己的父母及长辈年老之时,就要去赡养他们,去尽孝,而不应嫌弃,甚至拋弃。
二、引导学生读有益的书去感受法制教育
作为一位语文教师,应引导学生多读书,读好书,使之养成一个终身受益的良好习惯。鼓励他们利用寒暑假去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红楼梦》《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平凡的世界》等古今中外的文学巨著。此外建议学生利用业余时间阅读《特别关注》《读者》《法学论坛》等优秀刊物杂志。学生通过长期的阋读,丰富了自己的知识,陶冶了情操,拓宽了视野,从而使学生的心灵得到洗礼与净化,思想得到升华。
三、在法制教育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
我们学校每一个学期都邀请分管我校的法制校长到我校上法制课。法制校长根据我校教学实际情况的需要和行政部门的要求,开展了一系列生动、直观的法制教育活动。如开展了“相信科学,反对”“珍爱生命,远离”“树立理想,远离网吧”等知识的讲座,图片的展览,法律知识竞赛,演讲等有趣的活动。当法制校长讲了“相信科学,反对”的知识,并列举了发生在社会生活中的许许多多鲜活的事例后,学生的心灵受到了很大触动。有的学生说:“我们髙中生不仅要相信科学,反对,还要向家人、亲人、朋友宣传的危害。”让他们不信瑶,不传谣,相信科学,在生活中要用科学知识武装头脑,避免受骗上当。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法制教育活动,增强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知法,守法,不犯法,会用法来保护自己,从而达到法制教育的目的。
四、在作文教学中渗透法制教育
运用学生的作文进行法制教育可以起事半功倍的效果。在作文教学中引入法制事件,诱发学生思考、分析、议论、比较、反思、总结,不仅可深化学生的思想认识,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而且还可以规范学生的法制行为。例如:我引导并鼓励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观看中央电视台的《今日说法》《道德观察》《天网》《法制在线》等深受观众喜爱的法制栏目,这些节目选题贴近生活,讲述真实生动,弘扬道德风尚普及法律常识。学生可以从电视法制栏目以及日常生活,报纸、书刊杂志中去收集、积累写作素材,要求学生每个星期进行一次作文训练。他们写出的文章内容生动、具体、鲜活。我每次选出好的作品当范文在班上朗读,甚至选去参加各种作文竞赛。这样激发了学生写作的兴趣,学生也更加去关注生活。
在教授《诗经•氓》时,笔者结合教学内容有效地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较好地实现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的整合。下面是笔者教授《氓》的课堂部分实录:
一、出示教学设计
《氓》选自“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必修2的诗歌单元。其内容是通过女主人公的自述,诉说了一个爱情悲剧。由于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对于异性或多或少存在好感,但他们对于爱情究竟是什么却知之甚少甚至一点都不知道,因此,在教学中,有必要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从而保持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
二、教学过程
首先,播放邓丽君的《在水一方》,用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让他们迅速进入上课状态。然后,我激情讲述:“五千年的华夏文明,源远流长,一脉相承。当我们唱起邓丽君这首缠绵幽怨的《在水一方》时,我们就会想起《诗经•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听苏芮唱起那曲情意殷殷的《牵手》,听赵咏华唱起那首《最浪漫的事》,我就想起《诗经•邶风》里的句子:‘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我们锦心绣口的先民啊,爱也歌唱恨也歌唱,苦也歌唱,乐也歌唱!今天,让我们走进《诗经》,听听从远古传来的回声,听听我们祖先的歌唱”。
接着,学生听配乐朗诵,注意朗读节奏。听完后,我提问: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历程怎样?经过讨论,学生明白了:第1、2段,相恋,欢快和幸福;第3、4、5段,婚后生活,痛苦、悲伤和无奈;第6段,分手、决绝。由于是回忆,一切都成过去,女子口气里,该有对自己无尽的悔恨和对氓轻蔑的嘲讽。
学生反复朗读课文后,我要求学生从课文中找出使用比喻的手法的句子,分析其表达效果。
“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前一句用桑树的枝繁叶茂比喻女子正值青春芳华,后者以叶枯叶落,比喻女子红颜已老,青春不再,感慨良深。“于嗟鸠兮,无食桑葚!”女主人公用桑葚甜美,吃多了会上火,斑鸠贪吃,以致昏醉来比喻甜美的爱情就像桑葚,沉湎其中难免伤神。
然后,启发学生尝试用文学性的语言讲述“氓”的故事。学生讲完后,老师出示参考答案:至今,我还记得当初你追求我的情景:抱着布,借口换丝,找我商量婚事,你笑嘻嘻的,傻傻的样子。我不答应,你生气了。我说,婚姻大事,不可儿戏,要明媒正娶。我送你回去,送一程,再送一程,一直送到淇水河畔,长长的河水,像我们的情意。我说,秋天吧,秋天我嫁给你。热恋的日子,我常常登上那倒塌的墙,翘望你来的方向,等不到你来,我泪水涟涟,哭得好伤心。哪一天你来了,我便笑逐颜开,心花怒放。吉日良辰,迎亲的队伍来了,载上我,还有我的嫁妆。我怀念那短暂的幸福时光!我们那样年轻,像枝繁叶茂的桑树。生活那样甜蜜,像熟透的桑葚。我醉了。时光消逝,你变了。你忘了我们相爱的岁月,忘了自己的誓言。我恪守妇道,任劳任怨,你还是背叛了我。你打我、骂我,苦日子没有尽头。家兄讥笑我,我只有黯然神伤。原想与你白头到老,现在看来这个心愿是不可能实现了。我得走了,到了和你分手的时候了。又是一个秋天,桑叶飘落,就像我凋落的红颜。我走在回家的路上。又过淇水,淇水打湿车帷,那是我辛酸的泪。
学生看完这段电脑投影内容后,教室里鸦雀无声,有些同学若有所思,有些同学眼中噙满了泪水。
接着,让学生谈谈对高中教材中选编爱情诗的看法,继而讨论我们该如何对待早恋。学生热烈讨论后,我总结说:“将爱情写进高中教材,是时代的发展和教育的进步,它不是要教会学生去恋爱,而是要教育广大高中生要正确地认识爱情,理性地对待爱情。高一学生情窦初开,有些同学陷入早恋,其实早恋不等于真正的爱情,早恋就像一朵美丽的罂粟花,美丽而又充满神秘和诱惑。面对美好的爱情,我们是选择理性面对,成为爱情的英雄,还是在美丽的爱情中沉沦和毁灭,成为爱情的奴隶呢?我想,没有谁会拒绝追求美丽,但只要能理解爱情的真谛,只要懂得珍惜,就不会在美丽的诱惑下沉沦和毁灭。”
总结起来,这堂课我将心理健康教育与学科教学进行了整合,做到了以下几点:
1.整合教学目标,纳心理教育于教学计划之中。
在学科教学中有意识地把心理教育纳入一节课的教学目标,是实施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前提。心理教育成为一节课教学目标的一部分,教师就会在教学中从无意识到有意识地实施心理教育。这节课中,我确立了“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从而保持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的目标,上课时,目标明确,有的放矢。
2.优化教学过程,在学科教学过程中实施心理教育。
(1)用心理学相关理论指导教学
用心理学指导教学,就是在教学中尊重教育教学规律、学习规律、思维规律等学生心理发展的规律。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讨论对高中教材中选编爱情诗的看法和正处于青春期的我们该如何对待早恋,注重了对学生思维品质特别是思维创造性的培养,符合学生心理。
(2)以学生为学习主体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以学生为主体,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这节课中,我并没有把现成的结论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提出了“抒情主人公的情感变化历程怎样”的问题加以引导,通过自主分析、讨论,最后得出了结论,让学生主动学习,学习有所学,有所得。
(3)让学生体会成功
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体会成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每位学生都渴望成功。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谈谈对高中教材中选爱情诗的看法,继而讨论我们该如何对待早恋,问题刚提出时,教室里一片沉默,经过我反复鼓励,有个胆大的学生说了几句后脸上流露出焦躁不安的表情,我为他的勇气鼓起掌来,受到鼓励后,他继续谈自己的看法,他一讲完,教室里立即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这位同学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一下子,课堂活跃了,同学们各抒己见,本来比较难解决的问题一下子有了答案。
三、充实教学内容,找准心理教育与学科内容的结合点。
教学实践过程中,结合学科教学的具体内容,努力挖掘心理教育素材,使课堂教学内容更加充实与丰富,也借助相关具体内容将心理教育目标落到实处。这节课中,我让学生谈谈该如何对待早恋,使“让学生懂得如何处理与异性的关系,从而保持同学之间真挚的友情”的教学目标得以落实。
关键词:强迫症 心理咨询 家庭治疗
中图分类号:B849 文献标识码:C DOI:10.3969/j.issn.1672-8181.2014.17.026
1 强迫症概述
1.1 强迫症的概念
强迫症( 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简称OCD)是一种源于自我且又违反自己意愿而重复出现缺乏现实意义的、不合情理的观念、情绪、意向或行为,是以强迫症状为主,具有有意识的自我强迫和反强迫并存且冲突强烈,虽力图克制但又无力摆脱为特点的神经症(傅安球,2001)。强迫症已成为影响人们身心健康的一个严重精神类疾病,有研究显示,普通人群患有强迫症的概率在2%―3%,仅次于抑郁症、酒精依赖和恐怖症。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主要是强迫症状,国内一般分为三类:强迫观念、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在傅安球主编的《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一书中则将强迫症状分为四类:强迫观念、强迫情绪、强迫意向和强迫行为。国外则普遍分为两类: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其中,强迫意向被归入强迫观念中。无论怎样划分,其实都是一种表面分类,因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总是相互伴随的,有研究者指出,强迫行为是对强迫观念的典型反应,临床也常见强迫观念患者同时出现强迫行为。
强迫症状不同于强迫症,在非临床样本中有80%的人报告有过强迫观念,而约55%的人报告曾有过强迫行为(Muris等,1997)。有研究证实,大多数人都经历过与临床强迫观念非常相似的强迫观念,但是二者在强度和频率方面有很大区别。非临床被试与强迫症患者所报告的强迫观念的内容和形式很相似,但是强迫症患者经历的强迫观念更加强烈、更加逼真以及持续时间更长。也就是说,强迫症患者与非临床样本的强迫症状相比在几个方面更严重:第一,更加频繁(平均每天超过一小时);第二,更加强烈(严重影响个体的学习和生活);第三,带来更多的苦恼和焦虑,严重削弱了各项心理功能。由此可见,当强迫症状引起当事人显著的焦虑、不安并且(或者)显著干扰其正常的学习和生活时,就形成强迫症。在这个意义上说,强迫症是指强迫的严重状态,这是精神病理学研究的一个重点领域。
强迫症患者的症状多样,可能害怕自己或他人被危险物质如排泄物、污垢或化学药品污染;或是怀疑某个动作是否完成得精确、适当;亦或是害怕遗忘、丢失某件相当重要的东西,甚至是对某些图片、噪音、单词、数字的强迫记忆与重复,这些症状让普通人听起来有些不可理解,可是却真实存在,给患者带来相当程度的痛苦而无法摆脱。有研究做过统计,强迫症患者还存在其他共病状态,如焦虑障碍(46%)、重度抑郁障碍(32 %)、酒精依赖(24 %)、其他(18 %)、惊恐障碍(14 %)、精神分裂(12 %),并且常常具有强迫型人格障碍特征。
1.2 强迫症的发生原因
大量分子遗传学研究一致认为基因在强迫症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目前流行的生理学理论认为,5-羟色胺代谢异常、多巴胺功能异常和神经递质代谢基因异常可能与强迫症的发病有关。
社会心理因素也是强迫症重要的诱发因素。诸如由于工作、生活环境的变迁,责任加重,处境困难,担心意外,家庭不和或由于丧失亲人,受到突然的惊吓等等。有些正常人偶尔也有强迫观念但不持续,但持续受到社会因素的影响下则可能形成强迫症。
另外,越来越多的研究指向强迫症患者所经历的生活事件。作为应激源,生活事件与病理心理的发生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关系,尤其对儿童和青少年,应激情境或突发事件常常会引发强迫症状。这类生活事件主要包括教育方法不当、家庭气氛紧张、受到惊吓或是不良学校刺激。对高中生来讲,学习负担过重,经常性考试失败,父母关心少而管束多和自身不良习惯等也常会促成强迫症状的出现。即使是在正常人群中,强迫症状也与负性生活事件有关,应激事件与强迫症状呈正相关。
2 个案资料与治疗
2.1 个案背景
男,19岁,大学一年级学生,汉语言文学专业,性格较为敏感,过分追求完美和细节,独生子。2012年5月首次就诊于某市医院,自述正值高考期间,无法集中注意力,反复思考同一个问题不能正常上课,入睡困难。经医院诊断为强迫症,并接受药物治疗2个月,症状好转。2013年11月再次发病,症状表现为注意力难以集中,反复思考同学对自己的评价,1个月后出现被害妄想症状。在学校心理咨询中心接受心理辅导,同时在市精神卫生中心接受药物治疗。
第二次学校心理咨询时接受量表测验。SCL-90测试总分234分,其中JSB单项分28分,均分3.0;躯体化23分,均分1.91;强迫症状30分,均分3分;人际敏感25分,均分2.77;抑郁症状30分,均分2.30;焦虑症状31分,均分3.1;敌对症状11分,均分1.83;恐怖症状16分,均分2.26;偏执症状22分,均分3.66;饮食睡眠19分,均分2.71。
表1 个案SCL-90的廓图
从SCL-90测试结果及上表可以看出,来访者心理症状严重,尤其在偏执、焦虑、强迫和精神病性因子上分数较高,均超过3分,提示个案突出症状为偏执、强迫和精神病性症状,并伴随有焦虑、饮食睡眠等方面的症状,考虑可能存在轻度精神分裂。
个案首次接受心理咨询时是因为强迫症导致无法集中注意力,笔者与来访者的访谈中并未发现精神分裂症状,量表测验结果吻合来访者自述。起初来访者症状只见强迫和焦虑表现较为明显,拒绝药物治疗,只在每周接受心理咨询。在第四次咨询中,来访者报告总是感觉路人在笑话自己,并要加害自己,这是早期的被害妄想症状,笔者建议来访者心理咨询的同时接受精神科医生药物治疗,以控制精神分裂症状和强迫症状。来访者同意接受药物治疗一周后被害妄想症状消失,强迫症状缓解。
2.2 个案人格特征与防御机制
来访者注重细节、行为力求准确完美、爱整洁、多疑虑、在人际关系中较为偏执。多采取退缩等消极防御机制,不过在咨询中,也发现来访者有意识选择较为成熟的应对方式,如升华、积极面对。
2.3 个案采用的心理咨询取向
了解来访者的症状及家庭成长背景后,笔者决定从家庭关系的角度协助来访者分析和看待其问题,与来访者探讨强迫症与家庭关系间的联系。来访者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在家,夫妻间关系较为冷淡。来访者与母亲关系更为亲近,与父亲关系疏远。母亲为了弥补父亲的感情空缺,几乎把所有的注意力都集中到儿子身上,对其可谓百依百顺,亲力亲为。来访者自述任何事情从来不用自己操心。随着年龄增长,来访者希望有更多的个人空间,可是总也摆脱不了母亲的干涉。在家庭治疗师的眼中,强迫症往往是对母亲过度关爱的有力反击。这个“被认定的病人”其实并不是真正的病人,而是错位的家庭关系的“替罪羊”。母亲把精力从夫妻关系上转移到儿子身上,而儿子本应该有属于自己的生活圈子,可是母亲的眼睛死死地盯着儿子,让这个本该活蹦乱跳的青年没有一点自由活动的余地。因此,家庭结构错位对来访者的症状有重要意义。对这个男孩子来讲,父亲的爱的缺失使他不能对母亲撒手,可是母亲过度的关爱又着实让他透不过气来,想要挣脱束缚,就好像这强迫症――强迫爱却又反抗爱,就这样纠缠不休,停不下来,多像这个男孩与母亲之间牵连不断的纠结。
咨询师引导来访者看清他的家庭结构,探讨自己所处的位置以及和母亲的缠结关系,使其明白强迫症状的功能和意义。来访者逐渐意识到,自己似乎是用这样的方式来反抗母亲过度关爱,是期盼父亲回归家庭的有力呐喊。症状并非总是不良信号,急切地摆脱强迫症状于事无补。最重要的是放下自己扮演的“父亲角色”,使父亲归位、自己归位。接下来的几次咨询,主要协助来访者重塑家庭结构,构建个人生活系统,并学习独立面对与处理问题。
家庭治疗尽管并非直接针对来访者的症状,但是提供了如何看待来访者问题的视角,为症状的出现作出解释,并赋予心理学意义。在这种情况下,来访者通常能理解并积极转化问题,这也是积极心理学意义所在。
在随后的咨询中,来访者的强迫症状依然存在,但是强迫记录显示,症状出现的频率减少。咨询师也积极推动来访者阅读传统文化书籍,在本市传统文化协会做志愿者等方式拓展自我,提升自我修养,以开阔心胸,学会宽容。
3 治疗方法的探讨及思考
本案例采用家庭治疗的取向,针对强迫症状和精神病性症状接受药物治疗。目前个案强迫症状有所缓解,但是未痊愈。研究表明,接受药物治疗对40-60%的强迫症患者有效,而这也只是症状的减轻,并非完全消失。
学者对强迫症的关注由来已久,早期有关治疗研究主要采用集中在认知行为治疗(CBT)方面。有研究表明使用认知行为疗法是治疗强迫症的有效方法,其中有咨询师陪伴的暴露反应预防(ERP)的治疗有效率达到50%。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运用行为疗法最多只能暂时抑制强迫观念,过一段时间症状又会反复。这可能源于行为治疗只是针对表面问题行为,而内在隐藏的心理层面仍然存在问题。
认识领悟疗法对强迫症的治疗也产生一定效果,它主张用病人理解的、符合他们生活经验的解释,使病人理解、认识并相信它的症状和病态行为的幼稚性、荒谬性和不符合成年人逻辑的特点,可以达到真正的领悟,从而使症状消失,然而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
近些年来,家庭治疗逐渐兴起,并在一些临床领域诸如强迫症、进食障碍等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效。家庭治疗是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而不是将其单个成员作为干预目标的一种治疗技术。在家庭治疗者看来,个体的问题反映了家庭的问题,个体的症状是功能失调的家庭系统的症状,因此,治疗的目标是改善整个家庭功能。当家庭结构趋于合理,功能得到完善,个体的问题也随之得到缓解直至消失。家庭中出现的那个“被认定的病人”实则扮演了“替罪羊”的角色,他们往往挣扎于功能失调的家庭结构当中不能自拔,因而调整家庭结构才是解放“病人”的良药。然而家庭治疗需要家庭成员的参与,“一个人的问题变成一群人的问题”,这让家庭有些难以接受。尤其是要扰动整个家庭,破坏原有失调的家庭功能,这对咨询师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家庭成员间扯不断理还乱的关系经常给咨询师制造一个又一个陷阱,对经验不足的咨询师来讲,一不小心就会成为“家庭事务的判官”。
纵观强迫症治疗领域,不论选取何种视角或是方法,临床上强迫症治疗效果不稳定是个事实,这可能与强迫症患者的遗传基因及人格因素有关,因此强迫症的治愈一直是个难题。笔者认为,任何心理问题的出现都有其特定的社会文化原因,当我们都摩拳擦掌去攻克问题的时候,其实忽视了“预防”这个重要的环节。就像申荷永在研究沙盘游戏治疗中提到的,用心理治疗去“安其不安”是医心,用心理教育去“安其所安”是安心,而用文化去浸染国民,达到“安之若命”,则是让一个人明心。一个人心性得到了发展,那么问题也就少得多了。
参考文献:
[1]傅安球.实用心理异常诊断矫治手册[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2]范红霞,申荷永,张敏.近20年国内外强迫症心理治疗研究进展及动态[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06,(14):6.
[3]赵岩.“情绪-认知-行为”心理干预方法对强迫症干预效果的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7.
关键词:绿色化学实验;二氧化硫;五味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4-0030-03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j.issn.1008-0546.2017.04.011
所谓“绿色”[1],是指一种保护环境,保护资源,可持续发展的理念。化学实验绿色化是以绿色化学的理念和方法为核心和基本原则,对化学实验进行改进,使化学实验过程达到绿色化的方法。实现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首要条件是提高学生的绿色实验意识。而培养学生的绿色意识,需要各学科教师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化学教师的责任尤其重要,既要懂得绿色化学原理,掌握教育方法,又要身体力行,为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探索路径。同时传统的化学课堂仍然是以化学知识单方向传授为主,没有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学习化学的乐趣,更缺乏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和联系。所以笔者尝试在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的课堂中尽量引入一些其他学科的元素,让化学课堂更加丰富起来,不仅要把化学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真正让学生不把学习当做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享受,一种认知社会的手段和途径。
一、教材分析
“SO2的性质和用途”是人教版新课程高中化学必修 1 第四章第三节“硫和氮的氧化物”中的教学内容。首先,本节教学内容的主题是了解环境污染的原因和树立环境保护意识,因此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主线应该立足于S(H2S)SO2SO3 H2SO4这一氧化还原知识主线上。在本节课之前,已经学习了硫的性质,本节课之后将要学氧化硫的污染,所以关于二氧化硫的教学重点是在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防治有关的性质上,为以后探讨二氧化硫的污染和防治做好铺垫。其次,为了辩证地看待二氧化硫的利与弊,教材中介绍了二氧化硫制取硫酸的原理以及用作漂白剂和消毒杀菌剂。其中,SO2的漂白机理未作深入介绍,教师有必要将二氧化硫的漂白特点与其他的一些漂白剂作简要对比。第三,本节内容首次介绍了可逆反应的概念以及两个典型例子(二氧化硫和水的反应、二氧化硫的催化氧化),正确理解概念,为今后学习化学反应的限度、化学平衡以及硫酸工业等奠定基础。
二、课堂实录
1. 给化学课堂引入多一些“文学味”
有创新的课堂引入,不仅能让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更能激发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传统的二氧化硫新授课教学中,引入课题常采用有关酸雨的视频及图片,让学生首先就直观的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笔者认为这种引入方式存在以下缺点:人为地给二氧化硫贴上有害的标签,让学生只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缺少q证看待事物的思想。所以本文突破传统的课堂引入模式,将二氧化硫以第三人称的形式,自述心中的委屈和不平,以一首打油诗的形式引入,给化学课堂添加少许的文学味。具体操作如下:
引入:
同学们,请大家一起有感情地朗诵这首诗,老师给起个头,致人类,预备起……
致人类
酸雨汹汹来势猛,无限委屈在心中;
怨天怨地怨酸雨,不如反省人自己;
烧煤燃油不脱硫,尔等不知天上愁;
礼尚往来伤不起,这雨酸得有道理;
古往今来多少难,而今由你来评判。
师:好,大家知道这首诗描述的“主人公”是谁吗?
生:二氧化硫。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他就是二氧化硫。本节课我们就探究二氧化硫性质和用途。
板书:二氧化硫
2. 给化学课堂设计多些“逻辑味”
本节教学中,以物质的通性和氧化还原反应规律为主线,以多媒体为辅助手段,通过自主阅读、演示实验、小组交流、分组实验等多种活动,创设问题情境,预测二氧化硫化学性质、设计实验验证方案,用于引导学生构建二氧化硫的主要化学性质――酸性氧化物的性质、还原性和漂白性,调动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为学生主动参与和交流互动提供了时间和空间。同时培养学生树立辩证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学会客观地分析事物的两面性。具体设计如下:
3. 给化学课堂实验多些“绿色味”、“生活味”
绿色化学实验,也是新课程反复强调的重要内容。“化学课程标准”在课程性质中明确指出,要让学生懂得运用化学知识和方法去治理环境污染。在教学中实施绿色化学教学,引导学生往绿色化学实验方面努力,让他们从化学启蒙教育的初始阶段就受到良好的绿色行为的熏陶。因此,中学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关键之所在,必须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整个过程中。中学化学实验,直接反映化学与环境的关系,是进行绿色化学教育的前沿阵地。在本节课探究二氧化硫化学性质的实验环节中,为了强化学生的环保意识,我们采用了日常生活中装蓝莓和糕点的盒子,按封闭式、接近微型化、绿色化的标准,自制实验反应装置(图1),使二氧化硫的逸出量控制在允许的范围之内,让同学们真正感受化学实验的绿色化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保护有一定的积极作用。同时在制作过程中也引导学生对日常生活中的废物利用,实现小型实验的家庭化和生活化。具体操作如下:
通过自制的实验装置,学生快速地完成了实验内容及相关实验现象观察,既提高了实验效率,又让学生体验了利用生活中一些简单易得器材,能在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的指导下设计完成一些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相关实验。同时,在课堂教学中,老师可以继续激发学生的思维,利用自己的生活常识及生活经验,能否再设计其他的实验装置来完成该实验,让学生真正体会到生活与化学密不可分。通过该实验的设计和实施,让同学们进一步深刻认识到绿色化学实验的设计理念,真正地将绿色化学思想贯穿于中学化学教育尤其是化学实验教学整个过程中。
4. 给化学课堂多些“哲学味”
众所周知,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植物、纺织品、建筑材料、历史古迹等都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还能造成酸雨现象,使环境酸化,破坏生态环境。老师通过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展示,让同学们直观的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危害。但二氧化硫就没有好的一面吗?老师通过设问引发同学们的思考,并用多媒体图片展示了二氧化硫对人类的贡献,让同学们利用辩证的思维看待事物。所以在本节课最后阶段,笔者通过一场辩论赛的形式让同学们充分认识到二氧化硫的利和弊,让学生学会辩证认识事物的两面性的哲学观点,树立良好的食品安全意识、法制意识,逐步树立合理应用化学物质的科学观。具体操作如下:
师:同学们,我们知道二氧化硫是大气污染的有害气体之一,同时二氧化硫对人体健康、植物、纺织品、建筑材料、历史古迹等都具有极其严重的危害性,还能造成酸雨现象,使环境酸化,破坏生态环境。(通过多媒体图片及视频展示)
过渡:在哲学中,我们知道世界万物都是矛盾的统一体,要用一分为二的思想来看待世间万物,难道二氧化硫就没有好的一面吗?集中展示图片二氧化硫对人类好的一面。
师:下面我们就以“二氧化硫的功与过 ”为题,来一场双方辩论,请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及老师提供的相关信息,提出自己的观点,并用相关事实加以佐证。
生:学生激烈讨论,勇于发言,并充分利用日常生活中的一些具体事例及现象为论据,让自己对二氧化硫的观点站得住脚,锻炼自己从辩证的角度认识问题。
三、课后反思
1. 精心创设引入求知情景,激发学习兴趣
以全球瞩目的三大环境问题之一“酸雨”为切入口,采用文学味较浓的第三人称手法,以诗的形式引入课题,使学生感到亲切又渴望,亲切的是化学课堂中竟然有语文的身影,同r渴望求知二氧化硫究竟有怎样的委屈。引入富有新意而不失化学的灵魂,激发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
2. 化学实验装置设计接近生活化、绿色化
秉着化学实验绿色化的设计理念,在设计实验装置过程中尽量选择生活中一些易得的用品,让学生自己动手组装实验装置,这样既能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又能充分体会绿色化学实验理念。然而,目前高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存在许多问题:(1)有一定数量的有毒物质的制备和性质实验(如氯气的性质和制备实验,二氧化硫的制备和性质实验,硫酸、硝酸的性质实验,有机物的制备和性质实验……),这些实验对老师和学生身体健康的影响和对环境造成的污染是不可忽视的。(2)目前学生数增多,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药品用量、化学仪器及实验后的废液、废气大量增加,所造成污染也愈加严重。另外,中学化学实验所用药品种类繁多,试剂变化多,排放的污染物成分相当复杂,而且浓度高,累积的污染严重。实现绿色化学实验,无害化处理实验的废弃物,争取达到零排放,已是迫在眉睫的事。因此,必须用绿色实验观点,从节约资源和防止污染的角度来重新审视和改革当前的化学实验教学。
3. 给化学课堂添加一些“催化剂”
化学和其他的学科一样都是中学之中的一门基础学科,怎样在课堂教学之中提高教学的趣味性,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是每个化学老师值得深思的问题。笔者认为给化学课堂添加不同的“催化剂”是提高化学课堂趣味性的有效手段。笔者在过去的教学实践中,经常采用以下方式来提高课堂的趣味性和高效性:(1)设计实验,激发学生的好奇心。(2)巧设疑问,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热情。(3)巧用比喻,增强学生对知识的记忆。(4)融入化学史料及不同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5)联系生活,将有趣的日常现象引入课堂。
摘要:中职学生普遍存在学习动机不明确、意志消沉、学习态度不端正、纪律散漫等问题。班主任负责学生的思想、学习、健康和生活等方面的管理工作,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值得深入思考。
关键词 :中职学校班主任学生管理
中职学生是一个特殊群体,中职学校的班主任管理工作具有独特性。中职学生大部分是各中学筛选下来的文化基础较差的学生,也有社会青年,造成了学生素质参差不齐,管理难度加大。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直接参与者,班主任的文化修养、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等决定了班级管理工作的成败。做好班级管理工作,首先要了解学生,才能因材施教,才能教育学生会做事、会做人、会学习。
一、中职学生存在的突出问题
中职学生与普通高中生相比,整体素质较差,自卑心理严重,自信心不足,进取心不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动机不明确,意志消沉
许多中职学生认为只有升入普通高中,才是优秀学生,进入中职就认为自己学习基础差、学习能力差、前途渺茫、自暴自弃、意志消沉,遇到挫折就更难以承受。学生就读中职学校后,仅仅是为了混文凭,对任何事情都没兴趣,学习动机不明确,没有学习动力,得过且过,消极度日,虚度青春。
2.学习态度不端正,性情懒惰
中职学生在中学阶段没有打下良好的基础,造成学习困难,许多家长因为孩子年纪小,不愿让孩子过早地进入社会,便把学校当成了保姆,孩子不得不待在学校学习,他们学习态度极差,出现上课捣乱、晚上上网、白天睡觉、拖欠作业等现象,性情懒惰,对学习没有兴趣,学不进去,以致厌学。学生在中学时代体会最多的是失败,得不到老师的关爱,有时还得面对老师的冷眼和同学们的嘲笑,自尊心受到严重的伤害,性情也变得格外“倔强”,他们喜欢显示自我,希望获得别人的关注和尊重。
3.集体荣誉感不强,纪律散漫
部分中职学生不能全面、辩证地看问题,做事以自我为中心,没有集体主义观念,纪律观念淡薄,从乱扔垃圾、不交作业、上课不听讲、出口成“脏”到抽烟、喝酒、打牌、打架、早恋等在他们身上都有表现,他们知道不能违反学校纪律,却明知故犯,甚至出现敲诈、偷窃、勒索等违法行为,他们明知违法,但自控能力差;对反感的事物深恶痛绝,怀着睚眦必报的心理,容易出现偏激行为。
二、加强中职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措施
学校是培养人、塑造人的场所,面对的是生动、具体的青少年。目前,中职教育滑坡,学生基础较差、思想觉悟不高,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做好他们的思想道德教育工作尤为重要。
1.尊重、信任、理解、宽容学生,不断地肯定、激励学生
班主任在对中职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时,要把尊重、爱护、信任学生放在首位,同时要严格要求学生。首先,教师要多了解学生,多和学生谈心、谈班级、谈理想、谈社会、谈家庭等,充分了解每个学生的学习、思想、家庭情况,了解他们的才能、兴趣爱好等。其次,在谈心过程中,教师必须从内心深处把学生当成自己的亲人,从真正关心他的角度做思想工作,不能简单粗暴地训斥学生,要让学生感觉到老师的教育是为自己好,是出于对自己的关心,从而受到鼓舞与教育。最后,要不断地发现学生的长处,及时对他们做出肯定,哪怕是简单的一句话,或一个赞许的微笑都可以得到学生的信赖,便于班主任工作的顺利展开。
2.以身作则、言传身教,不断地感染、引导学生
中职学生有许多的不良习惯,例如,不交作业、迟到早退、随手乱扔垃圾等,学生思想素质较差,如果得不到教师的正确引导,就会越来越放纵自己,从不良习惯慢慢发展成违纪事件。在教育学生时,班主任要经常告诫学生“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口头教育可能没有多大的作用,最有效的方法就是教师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发挥班主任的楷模作用。笔者始终相信身教重于言教,班主任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例如,教育学生保持环境卫生时,笔者坚持每次看到有垃圾,就捡起来扔进垃圾筒;每次大扫除时,笔者总是和学生一起做清洁,一起劳动,长此以往,班级的卫生清扫工作开展得就比较顺利,学生也基本做到了保持环境卫生。又如在纪律方面,笔者坚持每天按时上下班、上早自习,查早操时,笔者会提前几分钟到操场等着学生,再冷的天笔直也坚持和学生们一起跑步,绝不掉队或中途放弃。这样,笔者在教育迟到或中途放弃的学生时就可以理直气壮,学生也口服心服,不会有抵触情绪;在教育学生遵守日常行为规范的同时,笔者也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充分准备好每一节课,认真上好每一节课,及时批改作业,不发脾气,笔者的一言一行学生都会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3.寓教于乐,寓教于学,不断地凝聚、培养学生
中职学生还不能完全清楚地认识自己,传统的说教式班会课对学生思想境界的提高微乎其微,教师应充分利用班会课,帮助学生找到自己的兴趣爱好,发现自己的才能,同时还要结合专业,充分发挥学生的力量和聪明才智。例如,幼师班的班会课可以放手让学生组织策划,使学生成为班会课的主角,开展各式各样的主题班会。第一种是演讲式主题班会,新生入校的第一次班会可举行“我的自述”主题演讲会,请每个学生上台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特长及家庭情况等;节假日来临时,可以准备相关的主题班会,还可以开展系列主题班会,例如,“集体与我”“构想未来燃烧青春”“好习惯与坏习惯”“考试与诚信”“停止抱怨,学会感恩”“正视自己、改变自己”“正确处理男女同学的交往”“人生的明灯——友谊”“少年辛苦终身事,莫向光阴惰寸功”等主题。在开展演讲式班会时,教师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锻炼他们的写作能力和演讲能力。第二种是知识测试性主题班会,这种班会可以以小游戏的形式,或者挑战的形式进行,要求教师要认真备课,组织班干,发动群众,集思广益,收集材料。也可以开展专业知识竞赛,既能丰富学生的知识,又能锻炼他们的综合能力,寓教于乐。第三种是结合节日举行生动活泼的文艺活动。这种主题班会在幼师班最受欢迎,给了学生施展才艺的机会。通过组织一系列的主题班会,可以融洽师生感情,使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接受知识和教育。
4.实践教学、结合专业,不断地端正、培养学生
中职学校的核心是培养技能型人才,向企业输送具有较高素质的一线技术工人。大部分学生目标明确,学得一技之长,三年中职学习生活结束后,直接谋求一份比较理想的工作。因此,学校在开展德育教育时,应以专业道德规范为切入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德育工作,引导学生在实践中了解社会对该专业人员的道德要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搞好实践教学是中职教育的重中之重,例如,幼师专业每学期都有见习周,组织学生到幼儿园学习观摩,班主任应利用这一机会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努力提高专业技能,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巩固和提高学生的专业知识和专业能力。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班主任的工作是长期、繁琐、具体的,中职学生思想状况的改进不能一蹴而就。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不应拘泥于传统的管理模式,要积极探索,大胆创新;要抓住现象、分析本质、对症下药、总结归纳,真正做到教书育人、管理育人。
参考文献:
[1]汪永智等.中职班主任工作艺术[M].广州:广东音像出版社,2013.
[2]李迪.做一个优秀的中职班主任[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
姓名:孙一丁
性别:女
毕业学校:吉林毓文中学
高考成绩:678分
最想报考的学校:北京大学
随着2006年吉林省高考分数的揭晓,一个女孩5年来的心愿算是圆满完成了,北京大学的校门已经徐徐地向顽强执着的孙一丁敞开了,她也由此露出了欣喜的笑容。这个女孩有点特殊,她有着健康的体魂,更有着坚韧的意志,为了心中的一个“北大梦”,她两次选择了复读,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06年取得了圆满的结果。
孙一丁所在的吉林省是考前报志愿,考后老师让她自己看一下答案,看做得怎么样。孙一丁本人也急切地想估摸一下能得多少分,可是对答案时发现很多错了,她差一点哭死。“后来我才发现不一定错那么多。”原来是开始的答案对错了。孙一丁开始估分比较低,她想保守一点,因为高考的时候生病了,上吐下泻,怕是没有发挥出最好水平。
“等到出分的时候,我不在市区,查分用座机打,一个小时之内不停地接到我同学告诉我他们的分数,并问我多少。我不知道,因为怎么打都打不过去,一个多小时查不到,后来学校给我打电话,因为怕我今年考不好,心理承受不了。”最终还是孙妈妈接的电话,回忆起得知分数的那段对话,孙一丁至今记忆犹新:“我妈妈说678,我说618?还说什么?我妈妈说是678!校长一直对我比较好,知道成绩了我告诉校长是678,校长特别冷静,说没事了,这个分数还能有什么事?还说你知不知道你位次,我说不知道,不是还没下来吗。你全省第一知道吗!真的假的,别逗我,真的?确定呀,我已经确定过。我说谢谢,电话就啪一下子挂掉了。”
“这次绝对是咸鱼翻身,以前总是差那么一点,我中考之前就有一个省三好的加分,中考加三分给我,但是被人家顶走了,结果中考的时候就差3分。”孙一丁回想起自己坎坷又莫名其妙的求学之路,不免自嘲一下。她最后来到了毓文中学念高中,在吉林市这是一个以文科见长的学校,只差3分没有考上理科最强的吉林一中,这让本来高中想学理科的孙一丁着实郁闷了好一阵。
用孙一丁自己的话说:“我3年都是空的,就一个北大,北大。”今年孙一丁报的是北大光华管理学院。孙一丁之前已经获得北大艺术特长生的考试,在填报志愿的时候,填的是编导专业。不过北大对高分的考生有一个政策,就是可以进校后任选专业,这条政策帮了孙一丁。
为圆自己的“北大梦”,孙一丁在自己的第三年“高三”毅然决定报考北大的艺术生作为提招志愿。她是那种尽力做一件事就要做到底的人,包括第三年考艺术特长生也是,在报考之初,周围说什么话的人都有,去年8月份北京特别热,那天孙一丁是坐着硬座从吉林到北京去北大咨询招生的事情。当时抱着希望到其他学校也走一走。那时候她已经是复读的第二年,真的是有点神经崩溃。那天她知道北大招影视艺术特长生采取自荐报名的方法,一共报了几万人,抽三千去考。孙一丁对自己一点信心都没有,复试通知下来了也不敢查。等她知道自己通过了的时候才开始练手风琴,但是等到去考的时候,难听的话更多了:你高考都考不上,还考这个?“艺术特长生这种东西大家都觉得不可控性更大了。但是我妈妈仍旧带着我去考,考完回来,知道可以降分录取了,我才敢报北大,要不然很可能会改变学校。”孙一丁想起那时的经历虽然觉得有些赌气,但这终归是过去的事了,也不要随便地歧视复读生,因为不管是一年考上,还是几年考上,都是自己努力的结果。
孙一丁出生在一个平凡的家庭,母亲是她最好的朋友。她感谢最多的是妈妈,给她支持最大的也是她的妈妈。小时候,一丁非常喜欢拉手风琴,可是家里很穷,家里都不同意她学乐器。可是只有妈妈支持,妈妈说,不指望她能学出什么,但是只要她喜欢学,就愿意培养她,让她提高自己的兴趣爱好。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就这样贫苦的家庭,供小一丁坚持学习了8年的手风琴,直到她学习功课太紧才停止。
孙一丁说,我小时候妈管我非常严,比如我要什么东西,我妈的原则就是你要我绝对不给你买,如果听话,才允许。我记得很清楚,有一次去买雪糕,我说妈妈想吃雪糕,我妈说不买,我哭闹也没买,这也是被她锻炼出来的。很多的原则在小时候规矩好了,等到大了以后父母就挺信任我了,不用让他们操心了,自己开始干自己的事。最重要的很多决定必须我自己做,从小到初中、高中到上大学,都是自己决定的,我想走哪步就走哪步。5年高中苦读,孙一丁说她的妈妈为她付出的太多太多,妈妈为照顾她,很少出门。她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在开学前带妈妈去一次北京,去看看北大,去看看未名湖。
孙一丁连续两年高考都是报北大,心理压力特别大,父母也都十分担心。她第一年没有报北大,第二年犹豫过,有很多原因加在一起又报了,但是没有上。孙一丁觉得要不留遗憾,她觉得并不是自己非要达到什么样的标准,而是觉得文科和理科不一样,文科一定要上北大。很多人都知道不能冤枉自己,只要尽力一回,再用一年的时间实现自己多年的愿望。她说:“我宁可这样,也不愿意走一条别的路。”
孙一丁用自己5年的高中生涯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她认为这也是一种历练,她从中学会了珍惜,也学会了乐观,更学会了面对挑战应有的心态。高考总算完了,她想好好调理自己的身体,但也不会忘记学习的,特别是英语。她说英语不学会生疏的,她会每天坚持学习半小时的。
兴趣爱好
看书,看碟,拉手风琴。
孙妈妈眼里的一丁平时就很听话,什么事做错了,只要一点拨就会明白,而且会尽力做得最好。一丁永远是妈妈眼里的骄傲,而一丁最崇拜的人是妈妈,这就是母女之间最幸福的写照吧。
“孙一丁是一个好强、坚韧的孩子,她为了圆她的北大梦,为了两分之差,复读了两年。很多人都说,不错了,有一个好学校就可以了,为什么非要上北大?可一丁就是要坚持用自己的实力证明给别人看。”那时候只有孙妈妈能理解自己女儿的心思,因为妈妈知道那是女儿的梦,所以她会尽自己的全力去支持一丁圆这个梦。就这样,母女互相鼓励着,终于在今天把一丁的梦圆了。孙妈妈说,在知道这个消息时,两个人激动得抱头痛哭。这泪水中更多的是一种幸福,是一种快乐。
状元自述
注重基础
文科注重基础,我很喜欢有连续性地学习一科,这样可以连贯地串起这门学科的各个知识点,而且这样学习可以使前后看到的内容相互提示,记忆更清晰牢固。比如看地理,看一个小时过去,别人看来我似乎没有看什么,一般人完成90%,我看50%就不错了,我看书是越看越慢,每一课要扎扎实实地落实基础。不怕慢,而是尽量要求详细和准确。高考考的都是书上的知识点,记住了就没有什么大不了。基础不好,思维再清楚,再有创造力也弥补不了,如果基础好的话,考试就会很好。
数学也是这样,数学做题并不是越多越好。一样的题做一百遍都是一道题,与其如此,不如把精力放到解题的方法上。做题时应该注重不同类型,把同类的题归纳到一起,反复熟悉同类的题型,最后高考决不会出了你总结的题型范围。尤其很多文科生会觉得数学很难,其实做好了总结的工作,就会发现,原来数学就是那几样题来回考,再没有什么不会做的了。
时间分配
我的数学平时的练习连一套题都没有完整做下来。这是因为我把做数学题的时间都拆分开了。选择题需要经常练,要提高正确率。但是做选择题需要的时间也不多,集中精力20分钟做十几道题。再对一下答案,就达到了有效练习的目的。至于大题,并不需要总是花许多时间去把步骤写清楚,平常我只看一下答案,看看思路是不是自己熟悉的就可以了,熟悉的就往下看,不熟悉的再仔细琢磨,或标记下来,有时间自己做一做。毕竟大题思考起来、写起来都是相当费时间的。而对于文科生,我们要背书,而且要不停地背,最后历史书上某些很重要的小字,我都会原文背下来。文科更注重连续性,哪怕这一课只看20分钟,也要天天看,要不然三天以后就都忘掉了。所以要把每天大量的时间用来背书,而且是每一科都要兼顾,每天每一科的每部分内容都要检查检查自己是否还能记得。这才是最耗费时间的,所以就要合理安排时间,把能挤出的时间都挤出来,专攻这一大块内容。
听老师的话
我这些年的经验得来的重要规则就是,复习中一定要跟老师走,这点非常重要。我复读了两年,在高考复习中仍然紧跟老师的步伐。一点不敢超前。因为我知道,我即使有两年的高考经验,但还是不如经历了十几年高考的老师经验丰富。老师安排的进度是最合适的,老师的要求也是对自己最有利的。有人觉得有些老师讲的自己已经会了,就可以看一些自己的东西,但是我见过很多学习不好的同学,都是因为自己太有主意了,结果倒把自己坑了。
另外,记笔记也很重要,老师讲到的我都认真地记笔记,我的那几本地理笔记。几乎正反面都写着很小很小的字,所以显得密密麻麻。我觉得,做好笔记可以帮助自己有条理地记忆,也可以通过老师的讲解帮助自己找到最重要的部分,抓住重点,这样就比自己在书上一点一点地找,挑拣着背效率高多了。由于文科要记要背的东西非常多,没有笔记就很难回忆起那么多的东西,也就没法一遍一遍有效地复习。所以跟住老师,记好老师总结的精华,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点。
心态很重要
我在第二年重读的时候,身边什么难听话都有。但是我觉得别人说什么话都不要在意,出自无心的伤害也好,真的有些人落井下石也好,都不要听。当时全省排名第二的那个同学和我的关系特别好,我比他高两届,他高一的时候我高三,他管我叫爷爷,正好他们班有一个重读生,他叫父亲,他就是孙子了。我回到学校后第一天他就说“爷爷孙子三代都聚全了”,当时那一句话没把我恨死,我有点情绪失控,那么厚的《新华辞典》照着他就打过去了,现在回想起来当时我真的很暴力,从那以后得了一个绰号叫“暴丁”。但是老师特别体谅我,说你先回家,先调节一下。这个时候的人心里都十分的敏感,但一定要注意调节,我还好性格开朗一点,就很容易挺过这一段心理压力很大的时期。其实现在想起来真的没有什么了,但是挫折似乎教会了我很多东西,不论在什么状况下心态的调整都十分重要,经历了这段漫长而难忘的高考岁月,我的心态也日渐成熟,为我高考的时候以及今后的生活都打下了一个好基础。
高考数学最后两道大题很难,计算量也很大,我就和自己说,我不会做的,其他人也不一定会做。第一科考完的时候天气突然就不好了,我出考场时被大雨淋到了,就感冒了。下午的数学答得晕晕乎乎,一直想千万不要吐。可是就因为大雨淋的,吉林市区的考试很多人在考试吐了,我们班一个高个子1.90米,下午答题的时候一会就出去呕,一会又出去呕。我也吐得厉害,家人担心得不得了。可我认为没有问题,而且第二天的文综我自认为考得最好,就因为及时调整好了心态,我想自己那么多大风大浪都经历了,这点小病不会影响我的,更何况很多人都是这样,就算受影响,也有那么多人陪着我,我吃不了多大的亏。心态好了,病也算不得什么了。要是我当时总是在想自己怎么这么倒霉,是不是天生就不是高考的命,就没法享受今天的幸福了。在身体得病的情况下,在遇到超难的考题时,以及一切突发的状况下都要保持镇定的状态、积极的心态。因为你要知道如果为了这些外界因素,无谓地影响了自己的心情而造成发挥失常是多么不值得的事呀,而只要你保持了好的心态,你就能有平时的发挥。心态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而是要在高考的准备阶段就不断磨炼自己,所以不要怕失败,只要失败没有发生在高考时就应该庆幸自己又多了一次锻炼的机会。把握每一次机会,历练自己,对高考、对自己的人生都是有好处的。高考状元有运气成分,好成绩则需要平时的锻炼和良好心态。
考前心理
我们吉林省的学校都是在考前报志愿,考前报非常折腾人,因为不知道自己会考成什么样子,所以心里就忽上忽下,特别难受。但是不要把这看成是负面的因素,我就觉得那段日子对考生特别有用,因为所有考前报的考生一定要在高考前保持一种高水平的状态,正是有了这样的压力,我才能把良好的状态一直延续到高考,不放松,不退步,也是我拿到状元的重要原因。而且我的学校对待高三考生非常有经验,有直到高考前都不给放假的习惯,就是因为怕学生会松懈。而且每天晚上上课到11:30,我回到家都是第二天的凌晨。也正是由于充足的学习时间,以及良好的状态,我们这届学生的成绩都不错,全省第二就是我前桌。
经验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