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科学研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目前,我国高校科技发展较快,特别是“九五”以来,高校的科研经费在总量上逐年增加,承担国家重大、重点项目的数量日趋增多,科技成果转化率不断提高。
根据2003年度科技统计,高校科研人员和承担科技项目经费都有显着增加,约25.6万名科学家和工程师以及12万名研究生参与了科研活动,承担各类科研课题16.5万项,全国高校科研经费总额超过253亿元,项目支出超过165亿元。
全国高校共有3.5万人次出席了2003年度各种国际学术会议,交流学术论文2.6万篇,派遣访问学者1.7万人,接受访问学者1.4万人;出版科技专着6778部,发表学术论文38.7万篇;被国际三大检索系统收录论文63510篇。2003年内地高校获国家三大奖115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奖13项,占全国68.4%;国家技术发明奖11项,占全国57.9%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91项,占全国59.1%23。
在全国科研经费(见表1)投入中,高校从事基础研究与研发经费支出比例是科研院所的2倍左右,全国有1/3的基础研究经费和2倍于科研机构的基础研究人员集中在高校[3]。高校是我国科技论文产出的最大群体(见表2),2003年高校被SCI、EI、ISTP收录的论文数比上一年均有增加,论文质量提高,各项指标远远高于科研机构。由表1、表2数据可以看出,我国高校与科研机构相比在全国基础研究中占有一定优势。长期以来,高校以其特有的身份和竞争力,在基础研究领域得到了迅速发展,并取得了显着成绩,代表基础研究科技成果产出的论文逐年增长,已经逐步成为我国基础研究领域的主力军,同时基础研究在建设高水平研究型大学和提高教师队伍素质方面又起着重要作用;科研院所依靠国家前几年科研投入的政策惯性及早期形成的研发队伍,在科技开发领域保持着明显优势,但是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创新能力不断减弱。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高校在人才、学科、设备、团队等方面具有适应基础研究创新与发展的综合优势,在科技创新中的巨大潜力不断凸显。但是由于资源分配和经费不足等因素,又制约了高校基础研究的跨越式发展。
二、高校基础研究的制约因素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对基础研究的投入逐年加大,投入渠道增多,我国高校基础研究在近期取得了一定成就,在国际上的地位日益提高,但总体来说,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基础研究经费不足,分配不合理
科技投入水平体现着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足够的财力投入是保证科技活动顺利开展的关键。近四年来我国研发经费(R&D)占GDP的平均值为1.16%(见表3),与1993年国家提出的1.5%的目标仍有一定差距,而美日英等发达国家的比例均在25%~3.0%。
世界工业化国家在其经济起飞初期,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呈现超常规增长,研究经费投入占全社会R&D经费的比重均在20%以上。由表3可以看出,我国R&D经费占GDP的比重逐年增加2003已达到1.31%,但是全国基础研究经费占R&D的比重变化不大,2000一2003年分别为5.2%、5.3%、5.7%、5.7%,国外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的比重远远高于我国,2002年度,美国为16.2%,日本为13.8%,韩国为14.1%,英德法均在25%左右。
我国高校基础研究经费占有比例更低,近年来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不足40%,占R&D经费的2%左右,但是这些经费却支持了占全国约70%的基础研究人员。显而易见,在王要从事基础研究的高校中人均占有基础研究经费严重不足,这直接阻碍了高校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
高校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比例失调制约了基础研究的发展。基础研究是应用的先导和源泉,是促进三个研究阶段紧密衔接和良性循环发展的基石。我国高校内部R&D三类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如下:“九五”期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03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55.9亿元、167.4亿元和79.7亿元,三者比例为18%、55%、27%;“十五”前三年,全国高校获得R&D经费395.2亿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的经费投入分别为79.7亿元-213.4亿元和国在1970—1995年期间,大学R&D经费总支出为2726亿美元,其中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比例为68%、25%、7%发达国家研究型大学的基础研究经费占R&D经费比重一般都在60%以上。由以上数字可以看出,我国高校基础研究资源配置和经费投入不符合发达国家验证的“金字塔”型结构,分配比例严重失调,这与大学的研究优势和基础研究实力不相适应,抑制了高校高水平创新成果的产出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作用的发挥。
2. 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竞争激烈
目前,我国高校除科研事业费和科研基础设施建设费以外,主要通过两条途径获得基础研究经费,一是以定向研究为目的的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该计划单项资助额度高,但涉及面窄,每年约30项;二是最具影响力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该基金分为人才培养和项目资助两个板块,鼓励自由探索,是高校科技人员获得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渠道。而地方和社会力量对基础研究的战略性、前瞻性和基础性地位认识不足,经常急功近利,对研究周期长、经济效益潜隐的基础研究缺乏兴趣,不愿为其提供科研经费。
由于资源短缺,从事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将大部分时间浪费在经费的竞争中,甚至扼杀了许多创新性思维,违反了基础研究的发展规律。国外经验表明,基础研究的发展需要多方面的支持和充足的、多元化经费投入机制,这样才能保护科学的多样性和科学探索的自由性。
3. 资源整合不足,高校科技创新潜力难以充分发挥
伴随我国现代科技发展综合化、一体化的趋势,高校科技创新要实现重大突破,就必须在基础研究领域有创新性成果,并增强团队作战能力。我国高校目前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科技资源分割、力量分散、成果不能共享、效率较低等,这直接导致高校‘集团作战”能力较差和重复研究现象严重。由于高校的人才优势和学科优势不能充分发挥作用,使得科技成果的数量相对较少。
三、促进高校基础研究的对策
1.优化基础研究经费分配结构,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
我国现行科技体制是沿袭前苏联模式和计划经济体制的产物形成中科院与高校并行的科研系统。20世纪90年代以前,国家把大量的基础研究任务和科研经费投向中科院,高校以培养学生为主要任务。随着改革开放和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这种体制越来越显露弊端,中科院系统在得到大量科研经费的同时,只有10%的研究人员和10%的经费用于基础研究,而高校因基础研究经费的缺乏不能将教学与科研有机地衔接起来,不能形成创办高水平大学所必须的高水平基础研究成果。国外经验证明,创办一流大学是发达国家取得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的法宝,也是发展中国家赶超世界科技先进水平的捷径。
建立以高校为主体的基础研究模式,是实施科教兴国,迎接知识经济时代挑战的重要举措,是创建一流大学和培养高层次人才的需要,是由我国高校在基础研究领域的实力和优势所决定的。目I前应依据中科院和高校等科教系统的人员配置及运行机制进行合理分工,国家通过政策调节,加大投资力度,改变基础研究经费的投资取向,由高校侧重承担基础研究,中科院等科研机构侧重应用基础研究和共性技术的开发,有效配置基础研究资源,使各部门发挥所长,各尽所能。
2.以政策为导向,实现科技投入多元化
科技经费的多途径来源是科学研究和研究思路多样化的保证。目前,我国大学基础研究经费来源单一,主要靠政府部门的投入,在较短时间内还不能有较大增长。
美国对基础研究给予了多渠道支持,所有与科技有关的政府机构对基础研究给予了重视和支持,并且结合国家总体目标制定各自的基础研究发展规划和评估办法。根据统计,美国政府对基础研究的支持强度逐年递增,1998年美国用于基础研究的经费为379亿美元,其中联邦政府资助202亿美元,占533%企业界资助113亿美元,占29.8%;大学系统自身筹集经费32亿美元,占8.4%非盈利机构提供19亿美元,占5.0%地方政府资助13亿美元,占3.5%。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美国政府和产业部门是基础研究经费的主要资助者。
依据我国目前的实际情况,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80%以上来源于国家的直接投入,并且总量有限。政府部门一方面应提高对高校基础研究经费的投入比重,另一方面应鼓励和引导企业对基础研究投资,并在政策上给予倾斜,使其认识到基业发明创造的重要性,广泛吸收社会 资金,真正实现科技投入的多元化发展。
3. 整合资源,合理布局,构建高校科技创新体系
关键词:食品学科;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多元导师团队
食品工业是关系国家稳定、社会发展和人类健康的重要行业,因此食品科学就是人们孜孜不倦、不断探索的一门朝阳学科。近年来,随着社会和经济的不断发展,食品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但要实现与世界经济的接轨,实现食品工业的发展,就要以科学为支撑,将科学技术融入到食品工业中,同时这也给高校提出了要求,将专业性、高素质、创新能力强等作为人才能力培养的重点。研究生是高校培养的重点群体,肩负着国家现代化建设顺利进入高层次化的重任,影响着国家未来的整体创新能力,因此高校应重视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并将此作为教育培养的核心工作。食品学科不同于其他专业,更具应用性和实践性,因此,在对研究生进行创新能力培养时,应结合这个特点,创建起符合学科发展、真正培养提升研究生创新能力的教育模式。
一、当前高校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现况
近年来,随着食品工业的发展,各大学院研究生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人数迅速增长,但高校却面临着同样的问题:研究生整体质量下降,普遍呈现出创新能力的欠缺。很多科研性的实践活动,研究生参与的积极性及参与度不高,国际学术期刊数量少,高质量的学术成果缺乏,原创性的成果更少[1]。究其原因,可分为以下的几个方面:
第一,培养环境欠缺。高校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但培养环境也是一个重要条件。食品学科实践应用性强,必须经过实践、探索过程才能研发新的技术,食品也才更具健康性和安全性,但当前往往很多高校无法提供这样的条件,这就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研究生创造力的提升。
第二,创造力欠缺。很多研究生缺乏学习能动性,对其他学科知识也了解甚少。食品学科专业很多高校理论课程的安排时间有限,很多知识需要学生自学补充,自学能力及主动性就成为课题中解决问题的关键;而目前主要实施的单一导师制会受到自身创新水平、教育理念和知识面等各方面因素的限制,也很难对研究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引导和拓展。
第三,在高校中,多由教学第一线的教师担任研究生导师,教学任务繁重,有些导师还担负着学校或学院的重要行政职务,用于培养研究生的精力有限,研究生不断扩招,更使部分导师显得力不从心。
为此,高校必须针对研究生存在的问题,建立起创造力培养的教育模式,采用多元导师团队,强化对研究生的管理,从多方面创新高校教学模式,才能为研究生科研开展创造良好的环境,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
二、多元导师团队指导下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一)创建多元导师制
1.基本含义
食品学科的学了要重视理论学习外,实践是重点内容。针对此,我们尝试实行“多元导师制”,通过不同年级、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生群体,将导师细分为不同类型导师,并采用不同组合方式开展导师制,让众多导师智慧与一体“导师团队”来协助研究生,以此实现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需求,全面提升研究生的创造力。
2.设计模式
根据研究生年级的不同对导师进行分类,对研究生进行分专业、分年级的指导,既能满足学生跨部门、跨专业、跨学科、跨行业的培养需求,又能解决现阶段专业教师紧缺的矛盾。多名导师组成的导师团队中资源是共享的,导师要定期组织会议,对研究生辅导情况、活动开展情况及科研进展等做深入的交流和分析。随着研究生学习程度的深化,导师指导的重点也随之转移,配备不同的导师、给与不同的指导,以促进研究生实现阶梯式的个人成长。
(二) 多元导师制创新能力培养模式
1.严格选聘导师
导师团队中一般由校内导师和校外导师组成,这就要求学院要根据学科要求,制定导师选聘标准。①校内选聘导师。校内导师除了具备良好的个人修为、专业知识、道德品质外,还应具备合理的知识结构和较强的科研能力,具备教书育人的能力,在经过学院审核通过后,可入选为导师。②校外导师选聘。校外导师要经过学院的审核,除了具备丰富的行业经验和职业道德外,还要具有较强的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及总结能力,乐于助人。
2.明确导师职责
多元导师制中,导师对学生指导的侧重点是不同的,但总结概括一般都包含了以下的几项主要职能:第一,给与研究生专业性指导;第二,科研指导;第三,职业道德指导;第四,就业指导。
(三)基于多元导师制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策略
1.创新课程设置,改革教授方式
在研究生培养方式上要开设创新课程,以培养研究生的创新思维及掌握创新的方法。在研究生培养过程中,要开设研究生教学的实践教学环节,教师可以适当减少课堂教学时间, 因为相比本科生,研究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和更高的学习能力,老师的授课内容可以不必面面俱到。实践环节的教学让研究生更加深刻地理解所学到的理论知识。同时也为后期研究生的课题研究做好铺垫。
关键词: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科学素质教育
本文为河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研究》(课题编号:S091302)的研究成果之一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2006年我国制定并实施的《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清晰界定了科学素质的内涵:科学素质是公民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质一般指了解必要的科学技术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树立科学思想,崇尚科学精神,并具有一定应用处理实际问题、参与公共事务的能力。提高公民的科学素质有利于满足公民自身发展的需要,有利于促进科学发展观的落实和全面小康社会的建设,也有利于夯实建设创新型国家的社会基础和公民真正参与国家公共事务。科学素质一直是我国素质教育中一项重要内容,但在过去相当长时间内我们在高等教育中更多地关注了理工科学生人文素质偏低的问题,而对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的状况并未给予充分关注,为此有效提高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
一、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调查
我们对河北省部分高校(河北工业大学、河北大学、河北师范大学、燕山大学、河北农业大学、廊坊师范学院、石家庄学院)的文科生科学素质状况进行了大型问卷调查,被调查学生包括大学一到四年级的学生,被调查学生性别比例基本持平。问卷主要涉及对科学技术的关注、科学知识、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科技与社会的关系、提升科学素质途径的看法五个方面的内容。在问卷的基础上,通过座谈会、访谈法等形式对部分学生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调查。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状况如下:
(一)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较低。被调查学生中70%以上不关注科技机构以及科技机构的活动,但存在性别差异,关注这些机构及其活动的学生80%以上是男生。不足40%的学生对科技类新闻及信息感兴趣,被调查学生更关注政治、经济和娱乐类信息。对于了解科技知识和科技动态的途径,83%以上学生都选择网络,其次才是电视、广播、书籍以及报纸,不足5%的学生选择“学校开设的课程”。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主要集中于健康和卫生保健、环境治理和医学科技进展、体育和娱乐三方面,对科学新发现类的科技信息感兴趣的学生所占比例不足30%。对于“最近一年内参与的科技活动”这个问题,被调查学生通过浏览网络上科技信息的占63%,收看电视、收听广播中的科技类节目、阅读科普书籍的占28%,约9%的学生参加过社会及学校组织的科普活动及参观科技展览等。
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学生对科技的关注度普遍较低,但男生的关注度高于女生,普通高校学生的关注度高于高职院校学生,理工及农业院校的文科生对科学技术的关注度高于师范院校和综合院校的文科生,被调查学生感兴趣的科技信息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网络、电视是学生获取科技信息的主要渠道。
(二)对科学知识的理解缺乏深度。对一些基本科学概念、术语,学生普遍能够了解,对于涉及“基因”、“大陆漂移”、“放射性”、“抗生素”、“新材料、新能源”、“航天技术”等基本概念及术语的问题,70%以上学生能够做出正确判断,但通过座谈对部分学生进行深入调查发现,多数学生对上述概念和术语的了解仅仅处于一个比较浅层的状态,不能深度理解和应用。
但对于当前科学技术领域的一些重要问题(人类基因组、纳米技术、基本粒子、燃料电池、空间技术、量子通信、信息高速公路、广义进化论等)的知晓程度,约44%学生的回答是“知道少部分”,39%学生的回答是“一知半解”,仅有4%的学生选择“熟悉”,13.3%的学生选择“知道大部分”。同样,对于科技史上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科技贡献,回答“非常熟悉”和“知道大部分”的不足40%,60%以上的学生选择“知道少部分”和“一知半解”。
被调查学生对于基本科学概念有所了解,但缺乏深度理解,对当前科技领域的最新成果及重要问题了解程度很低,对科学史上的重要科学家及其科技贡献的了解也处于较低水平。
(三)不能熟练掌握科学方法,未能真正树立起科学精神。对于涉及科学方法的一些基础性问题,学生能够基本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程序,如对“科学家判断一种新药的疗效时使用的方法”一题,99%以上学生做出正确选择;“科学研究中要‘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个问题,82%学生“赞同”,17%学生“比较赞同”,近1%学生选择“不能确定”;“科学家的研究会受他以往经验和既有知识的影响,即‘观察渗透理论’”这一问题,54%学生“赞同”,44%学生“比较赞同”,近2%学生选择“不能确定”和“不太赞同”;85%以上学生“不太赞同”和“反对”科学模型是实物的复制品。但被调查学生普遍缺乏对科学方法的深入理解与判断,如“科学不仅能戳穿‘’的谎言,还能解决问题”这一问题,竟然有38%的学生选择“赞同”,47%的学生选择“比较赞同”,选择“反对”与“不太赞同”的不足15%。对“科学研究中的演绎法比归纳法更重要”这个问题,超过70%的学生认为“赞同”和“比较赞同”。
多数学生能够理解科学精神的实质,但缺乏对科学真理追求、捍卫的勇气和决心,不是真生崇尚科学精神。如对于科学精神的核心是什么这个问题,74.8%的学生回答是“求真”,15.7%的学生选择“务实”,5.2%的学生选择“臻美”,4.3%的学生选择“向善”。对于“如何看待布鲁诺为坚持自己的科学立场而遭受火刑的行为”这一问题“97%以上学生都选择了“敬佩”,不足3%的学生选择“不欣赏”,个别学生选择“敬佩并效仿”。
(四)对科技与社会关系的理解有待深入。被调查学生几乎都认为和谐社会建设依赖于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每一位公民都应该理解科学,也认识到自身的科学素质对于生存、就业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持乐观肯定态度的同时也能理解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负面影响。
但对于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之间的区分多数学生事实上并不清楚,对于“下列哪一种是伪科学(选择项包括把水稻由水植改为旱栽、用魔术方法演示“灵异现象”、炼金术、对未经证实的现象给出科学解释)这一问题,学生的错选率高达73%。对我国应优先发展的领域,多数学生选择应用技术,基本忽略了基础科学研究。对我国的高技术研究计划,50%以上的学生不了解。明知道“电脑算命、星座预测、求签和周公解梦”等方式不是科学,但将近40%的学生选择“偶尔”求助于这些方式。
二、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不高原因分析
通过问卷可看出,目前河北省内高校文科生的科学素质整体上亟待提高,笔者认为导致这一状况的原因主要包括如下几个方面:
(一)高中文理分科导致学生知识结构存在缺陷。高中阶段文理分科使得文科生的知识结构存在缺陷,人文社科知识存量相对较高,而科技知识存量极低,对科学技术缺乏兴趣、关注度不高。先生早在1918年就指出中学分科破坏了普通教育的原则,在今天的高校文科生身上这一点体现极为明显。在当今世界各国都极为重视国民科学素质的背景下,缺乏对科技知识的关注,自然不能很好地掌握科技概念与术语及其应用,不能理解和有效运用科学方法,不能真正崇尚科学精神,也不能很好地参与公共事务。
(二)大学期间科技教育不足未能很好地弥补已有的知识缺陷。教育应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高等教育更应担此使命。高等教育是专业化教育的阶段,但日益细分的专业化却如一道藩篱阻隔了学生对自然与社会现象的全面综合认知。这个阶段是学生人生中的重要阶段,也是弥补高中阶段知识结构缺陷的重要阶段,如果在此期间加强科技教育,对于学生、学校和社会都大有助益。
但实际情况是,河北省内高校对文科生的科技教育明显不足。虽然所有学校的文科专业教学大纲中规定有一定量学分的自然科学课程,但有些学校并未开设,一些开设相关课程的学校所开设的课程也存在很多问题:如有学校开设科技创新与开发课程,但事实上并未有效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开设的大学物理课程并不适合文科生,学生倍觉枯燥而且收获寥寥。同时,在专业课的教学中也未能有意识地进行科学素质的渗透,这些都导致文科生在中学文理分科的基础上对科技领域的关注每况愈下,科学素质普遍偏低。
(三)可参与的科技活动少,导致学生不能在实践中认识科学技术。实践活动是能够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科学兴趣的有效手段。但实际中学校针对文科生的科学讲座及科普等活动比较少,被调查绝大学生提到这一点。另外,目前高校中学生社团数量大,涉及范围也很广,但科技类社团的数量却很少,学生不能在校内有效参与科技活动。同时,学生忙于专业课程的学习而不能参与社会上的科技活动(实习、参观科研院所、参加社区科普等)这就大大减少了文科生参与科学实践、真正走进科学的机会,不能在实践中理解科学技术,无法真正认识科学技术的价值。
三、加强河北省高校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的途径
对于高校文科生,提升科学素质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以加强科学素质教育。对于如何加强文科生科学素质教育,提出以下几点措施:
(一)增设以科学史为中心的科学课程。中学的文理分科、大学中普遍的科学课程设置不合理、甚至缺失,影响了文科生的科学素质。加强科学素质最重要、最直接、最奏效的途径就是在文科生的课程体系中,增设相关的科学课程,如目前部分学校开设的“科学史”、“科学文化史”、“现代科学技术概论”、“自然科学概论”等课程。虽然这些课程名称不尽相同,但基本上都是科学史的范畴。科学史具有强大的科学素质教育功能,尤其适合文科生。
国外学者也研究过科学史对科学教育的贡献,马修斯将其归纳为:“激发动机吸引学生投入科学研究、促进学生对科学概念的理解、促使学生认识科学的本质、了解科学知识的不定性与可变性、使学生认识科学方法的本质等”。英国科学促进会认为“科学史是一种‘溶剂’,能溶解由学校课程表带来的文学和科学之间认为的壁垒”。我国台湾的林焕祥教授也总结了马修斯的观点,并强调了科学史课程对于科学素质提升的作用。
国内部分大学已经认识到这一问题,已经开始对学生进行基本的科学素质教育,得到学生好评,得到同行认可,也被其他学校所学习和借鉴。同时,我们可以把课程范围继续拓宽,比如推行STS教育,开设科学哲学、科学社会学等选修课程,让学生深刻理解科学与技术、社会之间的互动关系。
(二)在日常专业课程教育教学中渗透科学内容。今天是专业教育盛行的时代,专业化教育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所学学科的知识,但却不断强化着学科间的界限,不利于学生从总体上认识自然与社会。高等教育要适应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发展并为学生的终身教育奠定基础,在高校文科生的专业教学中,进行科学教育的渗透极为必要。专业课程教学中应弱化学科之间的界限,认识科学的统一性,注重学科之间的横向联系,注重对学生科学思维及科学方法的训练。这样就在提升学生科学素质的同时能将人文与科学在教学中紧密结合起来。
(三)丰富学生课余科学活动。可以通过课余活动中丰富科技类的内容,营造良好的校园科学文化环境。比如,开办文科生能够理解和参与的科技讲座,并注重选择他们关心和能够接受的内容,从能够接受和关注的内容出发培养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倡导科学精神;要鼓励校园内学生科技社团的建设,多方合作组织学生参观科研院所、科技场馆,培养他们的科技意识,使他们了解到科研开发的全过程。
(作者单位:河北工业大学廊坊分校)
主要参考文献:
[1]刘兵,.科学史与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8.
[2]彭利荣.大学生科学素质的现状及对策研究[M].武汉:武汉理工大学,2008.
一、教育教学对高职科研的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的教育教学对科研提出了新的服务需求,主要表现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产教融合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由于创新已经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动力,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生存与发展的根本,企业的创新尤其是中小企业的创新往往注重新产品开发、新工艺革新,这些是高职教师的科研内容,也是高职教师的强项,企业需要这样的一支科研力量来帮助他们转型升级。对学校而言,产教融合,就要从企业的需要出发,利用科研的创新功能,将学校与企业融合在一起。高职院校的产教融合大多从科研开始。
(二)教师成长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高职教学以校企合作的实践为主要形式,教师的专业成长始终与企业的产品、工艺、市场等实践要素相关联,因此,教师的专业发展只能随着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革新等科研实践活动而不断成长。教师在职业和其他方面的成长也需要利用科研功能。科研是教师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专业建设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高职院校依据产业的发展调整专业设置,开展专业建设,因而需要将专业融入到产业之中,使专业成为有根之木、有源之水,使专业与产业互为依托,共生共长。但是,由于产业的发展依赖于新产品的开发、新工艺的革新,即依赖于科研与创新,所以,学校只有利用科研才能将专业更好地融入到产业之中,科研是专业建设的方向盘和动力源。
(四)学校管理工作对科研的服务需求
进入二十一世纪之后,高职院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要求不断变革,管理内容不断丰富,管理模式不断创新,而且随着社会大环境的变化,社会、家长和学生对学校管理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这些内部、外部的变革,倒逼学校只能借助科研的力量,研究学校的管理方式、方法、内容、要求,提升学校管理水平,使学校管理更加科学、高效、合理。
二、高职科研的服务方式
为使科研更好地服务教育教学,取得更大的服务成效,科研应做到“四个融合”,即:科研与教学融合、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
(一)科研与教学融合
科研与教学融合表现在“研中有教”、“先研后教”、“以研促教”。
1.研中有教。“研中有教”是指科研与教学的内容融合。高职院校不同于专业研究机构,高职教师的科研不仅仅是新产品开发、新工艺革新,还应有教育教学研究,由于新产品、新工艺的开发影响的仅仅是经济收益,而教育教学的研究关系到学生的成长,所以,对教师而言,教育教学的研究比专业研究更重要。研究的内容包括教学思想的对与错,教学要求的高与低,教学内容的增与减,教学方法的兴与废,教学手段的合理与不合理,教学管理的过程与目标;研究学生的共性与个性,学习的兴趣与习惯;研究校企合作、校校合作、校政合作。只有将研究渗透到教学的各个过程、各个环节,才能做到谨慎施教、科学施教。
2.先研后教。“先研后教”是指科研与教学的形式融合。应首先对教学内容的合理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手段的可行性进行科学研究,而后再将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在实践中验证研究结果的正确性与有效性,再将实践的成效重新进行研究分析,查找不足,充实完善,形成新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再将新的教学研究结果应用于教学实践。这种“研究、教学实践”“教学实践、再研究”的循环往复,正是认识、实践、再认识、再实践的螺旋式发展过程,每一次循环往复,都使育人水平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科研与教学是育人中不可或缺的两个环节,科研把握着育人的内容与方向,教学践行着育人的过程。
3.以研促教。“以研促教”是指科研对教学的推动作用。对教学内容的研究能够提升教学的专业水平,使教学与产业发展保持同步,与行业、企业实现对接。对教学方法手段的研究能够吸引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习积极性,改变高职学生学习精力不集中、不重视学习的现象。对教学思想的研究能够更好地把握育人的目标,并在专业教学中充实素质教学、创新教学与创业教学,做到高素质与高技术、高技能并重。对教学模式的研究是为了更好地弥补高职学生理解能力不足,发扬动手能力强的特点,扬长避短,实现人人皆可成才、人人皆能成才的教学目的。对文化的研究,是为了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改善学生的人文素质,改变一味埋头苦读或是颓废不争的精神面貌,形成朝气与活力。总之,科研与教学的融合,既丰富了科研,又有助于教学。
(二)科研与专业建设融合
科研与专业建设的融合包含了“与专业应用领域的融合”、“与专业结构调整的融合”、“与专业特色形成的融合”,将科研与专业、产业、产品、市场融合在一起,互为支撑,形成合力。
1.科研与专业应用领域的融合。科研以专业为基础,将专业知识、专业技术、专业技能应用于产业,为企业开发新产品、改革新工艺。科研的过程其实是专业在产业中应用的深入和专业应用领域拓展的过程。以科研为平台,将专业与企业、产业、产品、市场结合在一起,在服务产业的同时,提高学校的专业水平和专业应用能力。
2.科研与专业结构调整的融合。学校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或增补专业技能,或调整专业内容,或扩大专业规模,或减少招生数量,或增设相关专业以构建专业群,或取消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要的专业。同时,学校还应根据企业生产的发展、设备的更新、生产方式和加工工艺的更新,及时更新实验设备、实训内容和实训要求,使教学与生产同步。但是,唯有与企业、产业紧密关联的科研才能使学校和教师始终了解产业的转型升级、生产的发展变化。所以,要求教师在科研的同时及时将企业、产业、产品、市场的动态信息反馈到学校的专业结构调整与专业建设中。
3.科研与专业特色形成的融合。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有其历史沿革与产业积淀,有其传统产业和特色产业,这些传统而有特色的产业往往具有相对完整的产业链、较大的生产规模、较强的产业竞争实力,较多地影响着地区经济的发展。高职院校的专业要与这样的特色产业对接,才能更好地服务区域经济建设。但是,由于高职院校建校时间较短,专业实力还不够强,许多高职院校在与特色产业对接的初期,没有能够对产业起到很好的服务作用,反而是依靠特色产业来帮助学校形成专业特色,再以特色专业反哺特色产业。那么如何让特色产业帮助学校形成专业特色呢?最直接的方法是科研,通过科研让学校和教师了解特色产业的特色技术、特色技能、特色加工工艺、特色产品性能,再将这些特色内容融入到教育教学和专业建设中,进而形成专业特色。而且这是一个动态的过程,不仅仅在与产业对接的初期需要两者的互相推动,在专业特色的加深与特色产业的发展中,也需要相互推动,共同发展。科研与专业的融合,既有利于专业特色的形成,又有利于特色产业的发展。
(三)科研与教师成长融合
高职教师的科研固然应当服务产业发展,但也应注重教师自身的成长,教师通过科研使专业、职业得以快速成长,使特长爱好得以发挥,在服务社会的同时实现教师自身的成长。因此,教师在开展科学研究时还应注重三个目标追求:对专业成长的目标追求、对职业成长的目标追求、对爱好特长得以发挥的目标追求。
1.对专业成长的目标追求。高职教师的科研不能奢望涉足尖端的科技领域和高深的技术理论,但是,在对产业的应用能力、对产品的开发能力、对产业发展的研判能力以及专业水平的提升方面应有一定的目标追求。可在科研选题和成果创新方面设立一定的技术目标位,通过这些技术目标位的实现来提高教师的专业水平,而且随着研究的深入,技术目标位应不断提升,专业水平也将不断提高,创新成果会不断增多,对产业的贡献也会不断增大。
2.对职业成长的目标追求。高职教师的职业能力不应局限于教学和教学管理,还应扩展到生产经营、企业管理等方面,这是高职人才培养的需要,也是教师提升育人能力的需要,是教师自身职业成长的需要。科研是提升教师职业能力的有效方法,通过科研,教师能够提升产品研发能力、生产经营能力、市场开拓能力、企业管理能力。应使科研与教师职业成长互相融合。
3.对爱好特长得以发挥的目标追求。教师的科研应尽量选择与自己兴趣爱好相匹配的内容,这不但从事科研的过程令人愉快,而且往往能够取得很好的科研成果。高职教师开发的新产品、新工艺等科研项目的难度小,周期短,易成功,在成功的时候往往会产生成就感,这种因成功而产生的成就感其实正是爱好与特长的培育过程,多次的成功会逐渐变成爱好,形成特长,进而成为专长甚至专家。因此,教师应选择有利于发挥爱好特长的研究内容,并有意识地培育成就感。
(四)科研与学校管理融合
科研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其实质就是通过科研使学校管理更加高效,减少管理中的从众性、盲目性与权力至上现象,增加管理的科学性与合理性。
1.科研是管理的基础。管理是政策与制度制订和执行的过程,要使管理科学、合理,必须要做到政策、制度的科学、规范、合理,因而需要对政策、制度进行科学研究。科研是制订科学的政策、制度的前提。近几年,各级政府职能部门都在进行制度建设与权力下放,实施力度之大、决心之坚定是改革开放以来绝无仅有的,作为直接实施教育教学管理的高校职能部门,也应进行制度建设,并使制订的政策、制度更科学、更合理。但是,科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和时间,当职能部门的人力、物力不足以支撑又多又复杂的政策、制度建设课题研究时,发挥教师的聪明才智,让教师参与学校管理问题的研究成为必然的选择。这一做法还有更深层次的含义,因为教师本身就是政策、制度实施的受体,也是学校民主思想的源泉,教师将意见建议融合在政策与制度中,或能提升政策与制度实施的可行性。
2.科研是确保政策、制度与时俱进的依仗。无论是政策的实施还是制度的落实都存在一个渐进的过程,都需要多次反复,这是形成科学政策、科学制度的客观要求。而且,一个政策或一种制度在当下是合理的,经过一段时间,当其他条件发生变化之后,这一政策或制度就会变得不够合理,因此需要有教师对政策、制度保持长期的研究,做到随时可以从不同角度和不同层面对政策、制度提出新的见解,为领导提供决策依据,使政策与制度与时俱进。
3.科研是管理成效的衡量尺度。政策的好坏,管理水平的高低,管理质量的优劣,不应有领导界定,也不应有少数出于个人利益和个人喜好的人来界定,客观的衡量方式应是在科学研究之后得出结论,即由科研来界定。当学校在总结政策和管理成效好坏的时候,可以将总结的任务提交给课题组研究并给出结论。已经有一些研究机构在承担类似的研究任务,国内比较著名的麦可思研究机构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他们形成的对一所高校办学质量的评价体系受到了大多数专家的肯定,“美国的USNEWS”和“英国泰晤士报高等教育副刊”对全世界大学办学质量排名的指标体系也得到了大多数人的认可。自2000年以来,大多数高校“成立了院校研究所(室)、发展规划处、教学评估办公室等院校研究机构,着手开展院校研究,开始为学校提供数据和决策支持”,“中国院校研究案例库”、“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基本状态数据库”,都是对高校教育教学和综合管理成效的研究,每一所学校都应很好地利用科研的力量衡量学校的管理成效。科研融入到管理中,将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功能。
三、“四个融合”的服务成效
如果能够将科研与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很好地融合,则应能在以下几个方面更好地体现科研的服务成效。
(一)有利于形成育人合力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科研尤如融合剂,具备将教学、专业建设、教师成长、学校管理等各种教育教学要素凝聚在一起的属性,而且是一种有机的融合,使教育教学各要素之间既各自独立又互相支撑,并形成合力,在提升教学质量、加强专业建设、培育教师成长、提高管理水平的同时,推动学校的快速发展。科研还能将学校育人与经济社会发展融合在一起,使两者互为渗透,互相推动。
(二)有利于形成特色
高职院校的科研能够通过与特色产业的结合,较好地形成学校的专业特色,不仅如此,通过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与学校管理的融合,在不断提升教育教学质量,凝炼办学思想的同时,形成学校自己的教学特色和育人特色;科研还能帮助教师形成专业特长和职业特长。
(三)有利于更好地发挥科研的引领作用
关键词:中美高校;专业教学;比较研究
中图分类号:G40-059.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9-4156(2012)11—187-03
众所周知,美国的高等教育在全世界瞩目,世界一流的高校很大比例都出自美国,这与美国高校高等教育的方式方法存在很大的关系。笔者自2004年至今一直在国内从事管理专业的教学研究工作,期间曾在美国一所高校做访问学者,并在该校管理系从事了一年多的专业课教学工作,对美国的高校专业课教学有一定的认识。由于教育理念和文化传统的不同,中美两国高校教育的整体教学模式有很大不同,本文将从课程设置、课程考核、教学方法和手段,以及课程评估等方面对中美两国高校管理类专业课教学进行比较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专业课教学提供一些参考。
一、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共性
(一)教学目标明确,专业性强
高等教育的任务就是力争培养专业人才。因此,高校的教学计划、课程设置、教学活动、社会实践都是围绕培养一定的专门人才这个目标而安排的。随着社会竞争加剧,学生就业难度加大,因此如何使学生在就业市场上具备竞争力,学习到社会中需要的基本技能和本领,也对高校的专业教育提出了严峻的要求。此外,科学技术的发展迅猛异常,学科间相互渗透、相互交叉十分广泛。一方面学科的分化越来越细,出现许多分支学科;另一方面学科之间又越来越综合,出现许多边缘学科、交叉学科、横断学科。学科问的渗透交叉、综合分化,向学校教育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改革学校的专业和课程设置,以适应现代科学技术综合与分化的发展趋势。
因此,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要求高等学校教学过程必须在加强基础课教学的基础上,逐步提高专业化的程度。
(二)教学内容力求新颖,与时俱进
高等学校的教学内容虽然仍以传授人类长期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为主,但是教学内容要将最新的学术发展状况渗透到教学中去,要与时俱进,既保证知识的高应用性,也力求知识的新颖性和创新性。
首先,教学内容具有一定的前沿性。高等学校的教学不仅要向学生传授已经有定论的科学知识和专业知识,而且还要向学生介绍最新科学成就,各种学术流派和学术观点和未来学术的发展方向。其次,教学活动具有一定的科研性。教师在授课过程中会把科学研究引入教学过程,培养学生从事科学研究的习惯和能力。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之中,一方面会使教学内容更为丰富和充实;另一方面还可以逐步培养学生科学研究的意识和从事科学研究的兴趣。
(三)教学手段、教学形式的多样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除了按照教学计划进行系统的课堂教学,还要组织学生参加与专业相联系的现场教学、社会调查、社会实践、生产实习、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等多种活动。从教学活动方式来说,高等学校除了在课内传授系统的科学知识,还要在课外广泛开展各种学术活动,如建立各种学术活动小组、聘请国内外学者专家讲学、定期举办学术讲座等。这些活动不仅拓展学生的知识范围,培养研究兴趣,及时吸收科学最新成果,而且扩大了学生的知识领域,使学生学会将理论知识用于实践从事科研工作。
(四)教学主客体间强调互动性和相对的独立性
高等学校的教学强调教师和学生间的互动。教师需要借助各种教学手段引导学生进行思考,通过传授知识,让学生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然后独立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教师的独立性体现在教师按照设定的教学目标的要求,准备课程,并结合自己的科学研究和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内容的充实。学生有较多时间去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各种参考资料,完成教师布置的论文及其他作业,并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择自己喜欢的选修课及课外活动。
二、中美高校专业课教学的差别
基于以上高等教育的共性,我们将从下面七个方面来对比中美高校在管理类专业教学上的区别,以便充分发掘美国高校管理类教学的优势,为我国高校的专业课教学提供一定的参考。
(一)课程设置
中美高校的管理类专业都采用学分制的方式进行选课,但是中美高校管理专业的课程设置在学分制的灵活性上存在很大的区别。
中国大学实行了学分制,然而我国的学分制结构中必修课程的学分通常在75%-85%,一些系里要求必须选的选修课也占据了一定的比例,剩余的公选课,学生实际上修读课程的自由度很小。而且基础课(思想政治,,数学,英语)的比例占到总体学分的35%-40%,比例严重失调。所谓的学分制成了有名无实的一种设置。一般来说,我们的管理类专业要求本科生四年毕业,学制相对固定。
美国大学传承的是一种“自由教育”。学生在大学期间除了主修几门必选课,还可以跨越不同学科,从道德哲学、伦理到数学逻辑,从自然科学地人文科学,从历史到其他文化研究都广泛涉猎。学生自由选读课程的权限很大。而且美国的学分可以在多年内完成,学生只要修够学分,并且必修课和选修课比例符合要求,就可以申请毕业。
(二)课程考核
中国大学对于学生成绩的判定倾向于期末一次的考试成绩与平时成绩的综合。普通的必修课,一般占到总成绩的80%,平时成绩20%。选修课的期末论文或考试成绩一般占到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30%。这种考核方式较为单一,对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缺乏评价。这种期末成绩占绝对百分比的方式会使得学生放松平时的学习和积累,将“赌注”压在最后一次期末考试上。
美国大学注重在评定学生成绩时能反映出其综合学习能力,在评定过程中引人多元化标准,以确保评定的准确和客观,因此,在考核学生时更强调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方法和手段
我国高校管理类专业在具体教学过程中,比较注重教授知识,使学生构建一个知识体系,因此,方法多以课堂讲授为主,辅以案例分析。现在多媒体教学基本普及,但是满堂灌的方式仍比较普及。正规大学采用网络教学的方式仍旧比较少,网络教学多应用于成人教育学院。
在美国,教师的任务不是教给学生什么,而是帮助学生如何构造知识。教学过程更重视学生思维的自主性,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提纲挈领地讲解重点难点之外,更注重提出个人的见解,并启发学生的自身思维,鼓励他们形成自己的观点。多媒体授课、网络授课相当普及。同样一门课程,学生可以选择通过网络学习,或者通过课堂学习的形式。教师也可以借助网络的方式,随时将辅助材料、新的案例、与课堂教学相关的科研成果等与学生共享,并可以采用网络的形式进行课堂讨论、答疑、小测验以及期中和期末考试。
(四)教学大纲
我国高校在一门课程开设之前,都要有一个教学大纲,内容包括课程的教学目的,基本内容、要求及学时分配,与其他课程的联系与分工,教学方式,成绩评定方法,教材及教参。教学大纲经过领导和相关部门批准后,教师根据教学大纲中课程内容以及学时分配来准备教学计划,学生很少能见到教学大纲。甚至学生在修课之前,根本不知道本门到底要讲授些什么内容。
美国的教学大纲制定的非常细致。教学大纲一方面是教师的教学依据,另一方面是学生选课的关键。美国高校会在下一学期开始前二三个月将拟进行的教育任务公布在网上,每门课程都要附上相应的教学大纲,和讲授教师的介绍,学生可以自己任意下载。在了解了本门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学要求和教学内容后,来决定是否选修这门课程。此外,教学大纲是学生学习该门课程的一个重要依据。教学大纲里明确了本门课程使用的教材、参考资料,每次考试(包括测验)、作业的类型、所占分数、考试时间,以及评分标准。学生根据这些具体的要求来进行学习,并需要在规定的时间之前提交作业。否则,视为学生没有按照教学要求完成课程。此外,美国的教学大纲还是教师和学生在出现意见时,裁定教学问题的一个重要依据。所以,美国教师力求将教学大纲写得非常详细,以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五)对于作业的管理
中国高校专业课教师很少为学生布置论文类作业,有些选修课的结课作业采用论文的形式,但学生的抄袭严重。教师凭自己的经验明明感觉作业大部分都是学生借鉴别人的,却往往因为没有判断的依据很难处理。现在对于研究生的毕业论文,很多学校采用了复率的中文软件,但是并没有在教学中进行大规模的推广使用。
美国高校教师普遍采用第三方平台进行学生作业的比对。学生很清楚自己哪些地方需要修改。教师可以限定一个重复比率的最高值,当超过这个比率时,学生必须修改自己的作业重新提交,否则作业按抄袭论处,记0分处理。
(六)对于师生课程出现问题的解决方式
国内高校师生间的关系一般比较融洽。学生相对于教师而言,还处于弱势地位,学生投诉教师的事情鲜有发生。学生如果对期末考试成绩有异议,也只会通过私下里的协调来解决,很少通过官方渠道,因为这样往往会适得其反。
美国高校的师生间关系是平等地位。学生尊重教师的专业素养,而并不是教师本人。如果学生认为教师对他的作业和考试成绩评定存在异议,可以首先跟教师沟通,如果沟通后学生仍不满意,则可以进一步向教研室主任投诉。教研室主任根据教师的教学大纲、教师的反馈信息,以及学生的陈述进行综合判断,然后给出自己的裁决意见,通知双方。如果双方中的任何一方对意见不满,仍可向院长进行投诉。院长会召集院领导班子对投诉做出最终裁决。这绝不是形式,每个学期都会有这样的投诉发生。学生据理力争,希望采用各种手段得到分数。
(七)如何看待学生对教师的评价
国内大学目前在课程结束后会要求学生填写对于教师的授课意见与建议,并对教师进行打分。对于得分很低的教师,学校甚至要求教师进行重新培训学习才可以继续上课。学校在组织评优和教师评估时,必须要所授课程全部获得“优秀”的教师才有资格参与教学优秀的竞选。
美国高校每一门课程进行两次类似的调查,获得学生对教师的意见和建议。第一次发生在开课一个多月后,旨在了解教师对于课程的准备情况、教学内容的合理性,以及学生对课程和教师的满意度,学校会把调查情况及时反馈给教师。第二次在期末考试后,期末后的这次调查和建议仅供领导和教师参考。笔者曾经咨询过主管教学的领导,如何看待对于学生给教师的评分。学校并不希望教师为了获得学生的好评而降低对学生的要求,因此要得分过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不完全是好事。
三、美国大学教学的借鉴
笔者认为,应借鉴美国大学课堂教学的成功经验,对我们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进行认真的反思,并由此做出相应的调整。
(一)提高教师教学的自由度
教学是一个师生知识创新的过程,严格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教学,会扼杀掉教师和学生的创造性,也会使课堂教学变得索然无味。教师在教学目标的引导下,应该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动用自己的专业素养,采用灵活的手段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教学方式更新
毫无疑问,课堂教学仍旧是重要的教学方式。但是国内高校也应该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实地教学来丰富高校专业课的教学。而且,教师可以将自己的科研成果,以及教学辅助资料在网上与学生共享。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为学生安排案例分析、撰写论文等作业,学生在仔细分析教学材料,查阅相关文献后在网络上提交,也便于教师审核和批改。如果能借助第三方平台进行,则一方面学生会更加自律,受到软件的约束不能过多地抄袭,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来完成作业;另一方面教师在批改作业时,也会减轻一部分非智力性工作的负担。
(三)将教学的主题从教师向学生转化
美国的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如何分析和解决问题,很多教材上的内容教师并不讲解,而是留给学生课下自己阅读,教师会提出一些供学生思考的问题,在学生读书后到课堂上来讨论,并在讨论的过程中,点明知识点和注意的事项。这种师生互动效果良好,不仅达到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教学效果,也使得教学过程不那么死板和乏味。
关键词:科研;教学;高校教师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7)28-0005-03
当代高校承担着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双重责任,学术性与教育性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中同样重要的两个方面。一般来讲,教学是教师传授知识的过程,包括为人才培养所展开的一切工作,例如备课、授课、作业检查、考试等。科研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发现与创造知识,是通过研读文献、资料收集、深入调查、精准实验等获得知识的创造性工作。与科研相关的活动还包括课题申报、论文写作等。科研与教学的关系一直是教育界关注的话题,虽然随着时代环境的不同,两者的关系应该加以具体分析,科研与教学在高校内部的最佳状态应该是和谐统一、相互促进的;但随着时代的发展,高校内教学与科研彼此分离的趋势越加明显,两者之间的界限也越加明晰。不可否认,任何时代高校作为为国家培养高等人才的主要阵地,教学这一基本职能不应该被忽视。然而现实中我国高校普遍存在一种“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从国家到高校,包括教师个人对于科研与教学的定位都存在一定程度的失衡。
一、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现象
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成为国家发展的重要动力,同时科技水平也成为国家综合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基于此,政府对于科学研究工作给予大力支持,而高校作为我国科学研究的主要阵地之一,也获得了很多平台与机会,国家还出台了大量政策措施引导并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目前高校负责和承担了全国超过半数的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以及部分科技攻关项目。然而关于高校教学,国家只是在一些政策法令中强调了教学的重要性,但是相关的具体政策以及项目则是寥寥无几。就资源配置而言,我国在高等学校的财政支持方面也表现出了重科研轻教学的倾向。在我国,高校办学经费的主要来源是国家经费拨款与科研经费,其中国家经费拨款的主要依据是各高校学生的人数,国家科研经费则是高校依据自身的科研水平与科研力争取获得。由此可见,与人才培养相关的教学质量与高校所获得经费多少没有关联,但是高校却能够通过提升科研能力获得更多的资源。因此,这种依赖国家政府投入科研经费的体制使得高校必须注重科研能力的提升,以期得到更多的资源与机会,对于教学的关注自然有所不足。
当前我国高等教育也在逐渐走向大众化,高校之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高校需要依靠重大的、有影响力的科研成果来提高自身的社会地位以及社会声望。基于此,在高校内部科研与教学的相关制度中也表现出了重科研成果轻教学激励的现象。目前很多高校将教师的科研成果划分为若干等级,对于各个级别的成果给予相应的奖励,研究成果等级越高,奖励也越多。很多高校对科研成果的奖励是教师教学课时费的数倍。在教师职称评定时最重要的标准也是教师的科研成果,而教学能力往往被忽视,或者仅仅作为参考。此外,高校内部对于科研与教学的资源分配也存在较大的差异。很多高校将大量经费用于科学研究,缺乏专项经费用于教学工作。
大多数高校教师认为科研与教学之间并不矛盾,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高校教师难以很好地两者兼顾。在国家与高校普遍重视科研的环境下,高校教师面对这样的压力不得不将主要的精力集中于科研工作中,而教学工作则难以全力以赴。由于科研与教学都需要教师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而教师很难真正地做到两者兼顾。目前,我国高校教师对于教学工作严重缺乏动力,教师对于教学积极性不高,很难做到以学生为中心,课堂上缺乏热情,照本宣科,与学生之间关系冷淡,缺乏足够的沟通与交流,对于教学的课前准备、课后辅导与监督往往重视不足,有些教师甚至将教学工作当作是负担。
高校中除了教师之外,另一个重要的主体就是学生。大学生在经过高考的洗礼之后对于未来的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除了大学校园内自由轻松的生活之外,对于自己所选择的专业、所遇到的老师也有着无限的期待。但是,由于高校内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学生对于高校教学的期望与现实存在一定的落差。高校教师没有投入足够的时间与精力进行授课准备,教学内容难以充分满足学生的需求,教学方法无法做到因材施教,而且大多数教师在课堂上缺乏激情。这样的授课不仅无法真正达到教学的目的,而且会影响学生的积极性,代签到、玩手机、睡大觉成为大学课堂中学生的普遍状态。很多大学生对教师授课评价并不高,抱怨课堂内容乏味,气氛沉闷,对上课缺乏热情,学生的不满意与高校对教学的忽视不无关系。
二、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原因
大学的主要目标在于培养具有专业知识的高级人才,同时也是国家进行科学研究与知识创造的重要基地。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国家提升综合国力与国际竞争力的主要依托。在科技之上的环境中,政府必然会在一系列针对高校的政策中强调科研的重要性,同时也加大对于高校科研工作的支持,投入大量资源用于高校的科学研究。国家以“211”、“985”院校以及重点学科建设等各种形式的项目鼓励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相对而言,国家对于高校教学工作的关注则较少,缺乏一些实质性的措施。
截至2015年,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2560所,比2005年的1792所增长了42.86%。高校数量的增加也加剧了高校之间的竞争。对于高校之间的评估与比较也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国校友会网大学排行榜以及武书连高校排行榜是目前我国较有影响力和公信力的高校评估体系,在这两个不同考核体系中与科研相关的指标占据了较大的比例。当然其中不乏存在科研指标相对更容易量化与测量的原因,但是这样的评估标准设计更多地反映出当今社会对于高校科研能力的重视。高校科研能力的高低、科研成果的多少直接关系到社会大众对于高校的定位与评价。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以及信息传播的广泛性,家长与学生对于高校的选择越来越慎重。知名度高、排名靠前的高校成为广大学子的奋斗目标。因此在巨大的压力之下,高校势必会高度重视科研工作,从而提高自身的地位与声望。
我国高校自1999年开始进行扩招,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人数由2005年的1561万人增长到2014年的2547万人,涨幅达到63%。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高校规模也不断扩大,对于教师的需求也越来越大。高校教师不同于中小学教师,中小学教师长期以来都有相应的专业设置对其进行与教学相关的专业训练与培养,但是高校教师大多是由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特长的专业人士来担任的,没有明确的院系或专业可以专注于高校教师的培养,所以有可能成为高校教师“候选人”的大多专业能力出众,但教学技能欠缺。由于高校在招聘教师时注重候选人的学历、毕业院校以及科研能力,更加倾向于选择具有较强科研能力的候选人,以提高自身的科研水平,对于那些已经拥有一定科研成果的候选人更是青睐有加。经过这样筛选进入高校的教师大多擅长科研多于教学,对科研的兴趣也高于教学,科研带给个人的成就感也高于教学,因此很多教师在进入高校之后自然地将主要精力用于科研,而对教学缺乏足够的重视。
高校教师肩负着教学与科研的双重任务,其中传道授业解惑应该是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职责,而且与基础教育不同的是在高校中学生学习的是某一学科的专业知识,大多数学生进入高校前对于自己所学专业的专业知识所知甚少,这就尤其需要高校教师给予认真的引导与教育,为学生打下坚实的基础。但是国家以及高校对于科研的重视远远超过教学工作。高校内部对于教师的评价、绩效考核、评奖评优等大多也都是以教师的科研成果作为主要的标准,拥有丰富科研成果、突出科研能力的教师比教学经验丰富但科研成果平平的教师更加容易获得校方认可,在职称评定薪资奖励方面也更加具有优势。也就是说教师获得报酬、荣誉与地位的主要途径就是科研,而专注于教学所带来的利益非常有限。科研与教学所带来的收益相差甚远,很多教师在心理上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失衡,有些教师认为教学工作的付出与收获不成比例。因此教师纷纷转向可以为自己带来更大收益的科研工作,甚至有些教师在社会上兼任了很多职位,教师为校外兼职所付出的时间与精力都远超过其为教学工作所付出的。
三、改善我国高校科研与教学失衡的措施
高校作为国家实施高等教育的主要机构,其资金来源主要依靠国家财政。为了加强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应该对高校的财政资助形式进行创新,增加针对人才培养的资金投入与支持。目前国家对高校的财政投入主要是以高校的运行需求为依据,实行基本支出预算加项目支出预算的一体化资助方式。对于用在教学、科研、行政等方面的费用分配没有详细的规定,因此很难保证国家的财政资助真正落实到对高校教学工作的支持上。因此我国可以向英美等国家学习,对高校拨款进行用途限定,保障高校确实将财政经费用于教学工作。同时对于高校的支出统计应该要求其明确表明各项资金的用途,从而可以对高校的教学投入进行有效监控。
目前,我国高校用于科研的资金主要是通过申请科研项目的方式获得的,而科研项目的申请大多是竞争机制,这就导致高校科研能力越强,其可以争取到的科研项目越多,所获得的科研经费也就越多,这种竞争机制激发了高校进行科研工作的积极性。而我国高校的教学经费主要是固定拨款,国家根据各高校在校学生人数给予财政支持。因此高校很难依靠高质量的教学获得额外的资金支持,高校缺乏改进教学品质、进行教学创新的动力。在美国设有学历教育发展基金,专门为教学提供支持,这一基金主要是帮助能够提高教育质量的改革项目的顺利实施。我国可以设立有竞争性的教学拨款,提高各高校对于教学工作的重视程度,加强各高校进行教学创新的积极性,在关注科研的同时做好高校教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本职工作。
教师在科研与教学的“厚此薄彼”最直接的原因在于高校内部的晋升聘任、绩效考核、奖金荣誉等都与科研有直接的关系,而且教学对于教师获得更好的发展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因此高校应该对教师评价考核机制进行改革,增加教学在考核机制中所占的比例,提高教师对教学工作的积极性。在高校中学生是教师授课的主要对象,对于教师的教学质量而言,学生是最有发言权的对象之一。因此,学生评教是对教师教学工作最直接的监测手段,高校应该加强学生评教在教师考核中的作用,真正发挥学生评教在评价教师教学工作的作用。高校应该设置合理的指标体系以及评测方式,评测内容应该包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各个方面,例如教学内容的翔实性、教学方法的合理性、师生交流互动的程度等,评测内容要反映教师对教学工作投入的时间精力,以此对教师形成一定的压力,使其对教学工作加以重视。另外,对于学生评教的结果应该与教师进行沟通,对于重视教学工作的教师加以奖励,学校对于教学质量不过关的教师也应该采取一定的措施,加强这些教师对教学工作的重视。
在当前的高校环境中,教师依靠科研能力与科研成果能够获得更好的收益、更大的荣誉、更高的地位,但是高校教师与一般的科学研究人员不同,他们最基本的一个角色是教师,其在高校从事科W研究也是在这一基础之上才能实现的。所以传道授业解惑是高校教师的首要职责,这是当前高校教师需要明确的。当今社会略显浮躁,大众对于金钱、荣誉、地位的追求更加强烈,但是高校教师需要在这样的环境中保守本心,时刻谨记自己不仅仅是科研人员,更是一名教师,教师不同于其他职业的特殊之处就在于其教书育人的职责。只有加强教师自身对于职业的认同感,才能真正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才能完成教师这一职业的使命。
不可否认,高校教师面临着科研与教学的双重压力,有些高校为了增强自身的科研水平甚至强制性地为教师设置科研任务量,这也为教师带来了不少的压力,但是教师并不能以此为借口敷衍教学工作。面对这样的压力,高校教师更应该认真思考如何将科研与教学有机结合,将两者冲突的关系转为相互促进的关系。高校的教学内容不同于基础教育,其内容具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知识的更新速度很快,除了专业所必需的基础知识之外,教师可以实现科研与教学的融合。一方面,教师在进行教学内容设计与安排时可以结合自己所在的研究领域,将这一领域的教学资源分享给学生;另一方面,教师在选择研究方向与研究问题时也应该考虑到教学工作,在科研过程中引导学生加入,在进行科学研究的同时完成人才培养的任务。
⒖嘉南祝
[1]卞军.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孰为熊掌孰为鱼?[J].教育教学论坛,2013,(8):5-7.
[2]曹如军.高校教师教学与科研关系:问题及对策[J].现代教育管理,2011,(1):52-55.
[3]田有,冯t,刘财.科研与教学并重成就优秀的大学教师[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3,(2):33-35.
[4]尹先清,梅平,付家新,郑延成.科研与教学结合促进人才培养[J].中国高校科技,2012,(6):43-44.
[5]肖伟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30(4):81-84.
【关键词】高等院校 创新型人才 科研教学
党的十六届五中、六中全会作出了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决策。建设创新型国家,对人才的要求则是适应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对高等教育科研教学互动研究,必将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现实应用价值。
一、找准定位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从目前情况看,在相当多的高校中科研与教学之间存在尖锐的矛盾。尽管也有一部分高校教师能够做到教学与科研并重,但是也应看到,在为数不少的高校里存在着“教学与科研”关系处理不当之倾向。目前,根据教学与科研在学校工作中的定位不同,本科院校一般可分为研究型大学、教学研究型大学以及教学型大学。研究型大学一般把科研放在学校工作的首位,往往科研实力雄厚,有众多的国家重点学科带头人和国家重点实验室,侧重于研究生的培养和国家重点科研项目的攻关,科研与教学内容的切合度较小,这种类型的大学往往是重科研轻教学。教学研究型大学研究生教育本科生教育并重,学校对教师在专业方向上有比较明确的要求,教师所从事的科研项目与教学内容有一定的切合度。教学型大学一般是指以培养本科生为主的地方性大学,包括刚升格本科不久的地方性大学,教师的科研容易和教学改革相结合,在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这种类型的大学往往是重教学轻科研。不同类型的大学,应该找准定位,发挥自身优势,弥补自身的不足,正确处理好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二、高水平的科研能够带动教学水平的提高
首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有助于更新教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学生学习的主要参考书是教科书,但现有教科书实例或资料性内容较少,使得学生在学习时感到枯燥,缺乏学习兴趣,自然会影响学习效果。科研工作有助于科研成果进课堂进教材,使学生及早接触学科前沿。教师积极开展科研工作,不仅能比较有效的解决书本和时代要求之间的知识断层,而且“教师通过自己的科研创新,还可极大地丰富和更新所教学科的知识体系”这样有利于学生及时获取最新的科研成果。科研成果及时充实到课堂教学,不仅可以拓宽本科生的知识面,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也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教学效果的提高。
其次,科研工作有助于提升教师品位,提高教学水平。“科研是具有高度创造性的更为复杂的脑力劳动,它不仅需要科学的思想方法,而且需要严谨审慎的治学态度,细致缜密的研究程序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因此,高等院校的教师积极进行科学研究,既可以提高科研水平和学术品位,又有利于更新教师的知识体系,还有利于教师把在科研中养成的治学态度、思维模式、创新意识、探索精神以及怀疑精神向教学转化,从而提高教学水平。
三、高水平的教学又促动科研水平的提升
高校教师的科研动力,往往源于教师的教学活动及教学改革的需要。一方面,时代需要的创新型人才,所应掌握的应是处在不断更新之中的知识,而大学教材上的知识却是固定的,常常满足不了培养创新型人才的需求,这中间的断层就需要教师来填补。而要胜任这一教学任务,教师就必须使自己能够站在学科前沿上,不断地汲取学科领域最前沿的学术成果丰富自己的教学内容,这就促使教师不得不进行科学研究。另一方面,大学生正是充满好奇的年龄,教师面对他们提出的层出不穷的新问题,要想处于不败之地,就不得不思考并努力解决这些新问题,这也促使教师要不断地进行科学探索。可以说,师生互动的教学对高等院校教师从事科学研究起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发现问题,课下进行有针对性的研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又可以使自己的科研不流于低级的为做科研而科研,提高科研水平。
总之,高等院校科研与教学“不应该是一对矛盾,大学教师参与科研,从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精神诸多方面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在教学中亦能发现问题,成为科学研究的课题。”
四、科研教学互动有利于创新型人才的培养
科研工作有助于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高等院校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问题是科学研究的起点,也是创新的生长点,问题意识是促动主体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内驱力,是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的基本素养。但是,尽管当代大学生出生成长在一个相对多元化的社会环境里,相对具有更为开阔的思维和视野,但长久受制于应试教育而形成的被动学习习惯使他们在进入大学校园之后仍然不能摆脱应试性学习思维,大部分学生既提不起发现问题的兴致也缺乏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技能。在这样的背景下,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重传授广博的本学科科学知识,而且,要把自己在科研中形成的发现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意识、实践精神、好奇心和进取心,独立探索的自觉性,以及不满足和怀疑精神等。”传授给学生,积极尝试有益的探索和改革,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提高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的创意能力。
总之,以科研带教学以教学促科研,不仅是提高大学教学质量提升科研能力的重要途径,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素质,提升学生创意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师提升科研能力后,不仅能够及时了解学科的最新动态,掌握学科最新成果,有利于增强教学的深度,有效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也有助于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校科学研究 现存问题 解决途径
一、中国高等学校科学研究发展状况
随着世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进入上世纪80年代后,中国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科技转化为生产力的步伐开始加大。我国大学除了承担培养高级专门人才的职能外,其作为开展科学技术研究基地的地位也日益凸显。尤其是近几年来,在加快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时代背景下,大学依靠雄厚的人才和技术资源,参与高新技术开发区建设,积极创办科技产业,并根据实际情况创办大学科技园,从而使自己的辐射能力进一步发育和完善。
截止到2008年底,全国理工农医领域高校从事科技活动的人数是39.2万人,其中“R&D”活动的人力达到33.5万。2008年全国高校共获得科研经费总量达到654.5亿元,较上年增长20%,其中来自企事业单位委托项目的经费占到一半。目前依托高校建设的国家重点实验室占总数的63%,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占总数的39%,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占总数的27%,国家工程实验室占总数的33.3%,国家技术转移中心占总数的70%,国家大学科技园69个。2008年,高校主持完成自然科学奖占总数的47%,技术发明奖占总数的81%,科技进步奖占总数的37.9%,这显示了高校科技工作的成绩和潜力。[1]
特别是近些年来,一批依托著名高校科研体系形成的科技企业和企业集团渐次涌现,北大方正、清华紫光、华工科技、同济科技、复旦光华等成为其中的佼佼者。它们给我国的高新技术产业注入了新的活力,为市场经济多元化增添了一抹新亮色。这些经济和社会效益都较为显著的高校科研的领军企业最为重要也最突出的三点经验是:首先,它们把大学的科研优势与市场需求紧密结合起来,形成了适销对路、知名度较高的拳头产品;其次,培养了一批能开发、懂经营、擅管理的科研企业家;最后,善于调配中央、地方和校方三级优势资源为我所用,同时,也注重企业效益对高校科研的“反哺”,较好地处理了高校科研“孵化器”与科技企业“助产机”之间的关系。更为可喜的是,不少地方的大学科技企业已成为当地新兴经济的骨干力量,它们在带动本区域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激活市场经济活力的同时,也实现了初步整合大学智力资源的目标,探索出了一条大学科研、教学和产业相结合的有效途径。
二、我国高校科研工作面临的问题
随着市场经济改革与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进行,高校科研工作出现了崭新的面貌,但也面临不少问题。这些问题的存在和出现是外部因素和内部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而作为高等教育的学习与研究人员,我认为首先应当把关注的焦点放在问题的内部因素上,在高校体制改革中着力把因为内部因素产生的问题首先解决好。这些问题突出表现为以下几点:
(一)科研激励措施乏善,高层次科研人才流失严重。
科研激励措施的缺失与不当,关键在于科研管理中缺乏明确的指导原则,这就使得科研激励成了“盲人相马”,毫无头绪。至于具体表现,这里不妨借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2]对目前我国高校科研进行衡量。赫茨伯格把能促使人们产生工作满意感的因素称为“激励因素”,相应地称另一类促使人们产生不满意的因素为“保健因素”,这两种因素彼此独立的并且以不同的方式影响人们的工作行为,此即“双因素理论”。透过这一理论不难看出,一方面高校对科研人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关注不够,例如,在工资水平、住房、福利待遇、组织管理制度、工作环境、人际关系等一些问题上还存在着很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另一方面高校科研人员对本职工作的满意度不高,积极性不强,而这与高校不注重在科研工作中提供具有挑战性、丰富感的工作,科研人员的工作长期得不到认可,以及缺少发展的机会等问题息息相关。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健全,企业对“R&D”人员越来越重视,企业同高校间的人才竞争将进一步加剧。高校如不能充分重视科研工作的激励措施,那么在两者争夺高水平科研人才的竞技场中,高校势必会在企业所开出的优厚的待遇、快速的晋升、丰富的研究资源、先进的研究设施、融洽的工作环境等条件面前败下阵来。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优秀的中青年科研人才流失严重的状况只会愈演愈烈。
(二)科研评价体系不健全,高校科研人员竞争乏力。
这主要表现为,不少高校缺乏全面发展性的高校科研人员评价体系。科研的评价指标日益倾向数量化、等级化。一方面,在实际考核中过于强调科研论文的比重和数量,而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科研项目的前瞻性、科研成果的社会价值等因素的综合测评;忽视了对科研人员的人文关怀;忽视了他们的个体差异及不同学科之间科研规律。另一方面,由于不少高校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离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因而职务的“终身制”往往导致一部分科技人员在获得了高级职务后便淡化了进取精神,争取科研项目和经费的积极性明显下降。与此同时,由于职务指标有限,一些有事业心、科研成绩突出的中青年骨干又不能得到及时评聘。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人员的职务评聘没有分离,聘任目标不明确,竞争机制不健全,并缺乏相应的解聘措施。[3]而这些不当的评价体系给高校的科研人员,特别是青年科研工作者在生活和情感等方面带来了很大的负面影响,造成他们情感上不同程度的抵触,不利于科研工作的开展。
(三)科技经费投入不足,高校科研工作亟待“补血”。
长期以来,高校科研经费不足,已成为困扰和阻碍高校科研工作进一步发展的重要因素。究其原因,一是由于历史延续的因素,国家财政用于支持科研的经费历来不够充足,而对于高校的科研投入更少;二是由于市场经济的影响和高校自身固有的特点,多渠道筹集资金的可行性受到制约;三是经费分配的错误倾向制约了有限经费的合理利用。常见的经费分配的错误倾向无外乎两种,一是大量的项目经费与科研资源集中追逐于一些知名的“科学权威”,而那些精力旺盛又极具创新能力的中青年科研工作者却难以申请到项目经费或总是处于从属地位;二是把有限的科研经费“福利”分配式地“撒胡椒面”,各个部门,各个项目都分一点。[4]这种“化整为零”的方式在实际过程中,衍生出一大批毫无价值的所谓的科研成果,造成科研经费的极大浪费。由于科研经费的到位时间多滞后于科研工作的开展时间,经费由到位到支出有一个较长的周期,因而学校每年都积压了一定数量的科技经费,这部分经费在特定时间内成了“死钱”。如何充分利用这部分经费,提高使用率,以弥补高校科技经费的不足,则是一个现实问题。[5]
(四)科研结构不尽合理,高校基础研究受到负面影响。
相较于主要使科技转化为物质生产和直接为社会生产实际服务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基础研究则主要是以探索自然现象、社会现象和物质运动基本规律为目的的研究。开展这方面的科研工作,实际应用一时不易预见,同时基础研究一般周期较长,投入较大。正是因为基础研究的这些特点,部分高校在对待基础研究时往往表现出无关轻重的态度,它们更愿意把有限的科研经费和科研力量配置到投入少、见效快、周期短的科研项目上来。但是,一个不争的事实是,基础研究是一所高校综合科研能力的最终体现,它支撑着几乎所有的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离开了厚实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发展研究也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纵然,一些高校在短期内可以实现科研工作的丰厚回报,但长远看,这种“一条腿”走路的状况恐怕难以持久,更为严重的是,基础研究的缺乏,最终失去的不仅是科技转化的收益,而且会使整个学校的综合学术水平受到限制和影响。
三、高校科研工作问题的解决
针对以上问题,我试从以下几个方面提出建议,以便商榷。
(一)完善激励机制,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健全和完善有效的激励机制,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作为指导。这其中,“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应是重要原则。“以人为本”是指科研工作的第一要素是实际参与研发的科研人员,要把调动科研人员的积极性放在主导地位,衡量一项科研机制是否合理、科学,关键是看大多数的一线科研人员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全面协调”是指,全面客观地做好科研激励的整体规划,建立起一个合适的包括多方面、多层次的激励机制,并与高校的其他工作有效地衔接,同时在管理的过程中做到公开、规范。“可持续”是指要建立起一整套长效的科研激励机制。一方面,在物质奖励上不能“寅吃卯粮”,另一方面,在精神上不能奖励乏善。具体办法,同样以赫茨伯格的“保健―激励双因素理论”为参考,探讨高校科研人员的激励工作。调控好“保健因素”是完善激励措施的前提。这不仅要求高校应尽可能地筹措经费,提高科研人员的工资水平,改善住房条件,完善职称评审制度,而且要求高校实施规范、科学的管理规章制度,营造健康向上的校园人际关系,从而为高校教师创设良好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设置好“激励因素”是完善激励措施的关键,这就要求高校做到为科研人员提供具有丰富性、挑战性的工作;在实际的科研工作中,引入竞争机制,建立高校科研人员的发展性评价制度;在科研管理中,尊重科研人员的工作成效,发挥奖励手段的激励作用,从而促进科研工作的健康发展,激发高校科研人员的潜能和创造性。
(二)建立全面发展性的评价体系,提高高校科研人员的竞争力。
首先,要对科研人员实施全面评价。全面评价就是要对科研人员的职业道德、学科知识、文化素养、科研能力、参与意识、合作能力、创新能力等内容进行全面评价,克服以往评价制度存在的片面注重科研论文考核的弊端。其次,要采取定量评价与定性评价相结合的考评办法。将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相互结合,使科研人员工作的质与量都体现出来,提高评价的科学性,也为科研人员的教学工作提供更具针对性的分析和建议,增强评价的实效性。再次,要注重信息的反馈。通过评价者向科研人员提供有关其工作表现方面的信息,使科研人员借以不断改善自身的工作表现。最后,要注意把科研评价与科研目标相结合。切合实际的科研目标,可以使科研人员有明确的努力方向和奋斗目标,提高他们的科研竞争力,同时也会相应提升科研评价的等级和效率。
(三)调整高校科研经费投入模式,变“输血”为“输血”与“造血”并行。
国家财政一要加大对高校科研工作的投入力度,特别要保持用于基础研究方面的科研经费应占一定比例。二要改变以往高校科研工作对于经费的“等、靠、要”的被动局面。这就要求高校加强科研工作的转化力度,提高科研产品的成熟度,并要面向市场,研究客户信息,提高高校科研产品的营销手段和技巧,真正为高校科研产品找到适销对路的市场,从而让高校科研经费摆脱单纯的“输血”局面。只有让高校科研自身“造血”的功能逐渐强大起来,高校的科研工作才能越走越远。三要严把预算关。不能一味地为“权威是从”,更不能搞一刀切,平均化。应该把自我申报、专家评审和行政估算等多种方式综合起来得出较合理的预算方案。四要加强制度管理,转变思维方式,切实提高经费的使用效率。一方面在广泛征求一线科研人员的基础上,把科研经费的管理制度明确化、科学化,严控收支两条线,另一方面经费的管理部门和管理人员应该转变角色,树立为一线科研人员服务的意识,尽量减少让项目等经费的时间。
(四)调整高校科研结构,提高基础性研究的地位。
一方面要加强对基础研究的扶持力度,调配优秀高校人力资源补充基础研究的力量。另一方面要制定区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人员的评聘制度。实际操作,可以将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研究人员的工作绩效、职务评定予以分流,实行两类不同的评聘体系,以最大程度地保护不同类型的科研人员的工作积极性。比如,对于基础研究的科研人员主要应以其、专著、承担各类基础性研究项目和取得的理论成果为主要评聘标准,这部分应占评聘标准比重的70%左右,或者更高。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2009年第8次新闻会介绍高校发挥科技支撑作用促进经济发展有关情况.2009年4月27日教育部网站.http://.
[2][美]赫茨伯格著.张湛译.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7.序言.
[3]李新荣.高等院校科研管理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4:154.
研究性学习的概念及必要性
研究性学习不仅是指教学方法,更是一种重要的学习理念。与传统的以教师讲授为主的班级授课制教学方法不同的是,研究性学习是以问题为载体,通过学生主动探究对他们来说是未知的事物。虽然离不开教师的指导,但主要是以学生自己进行研究和学习的形式,以达到促使学生学会学习、形成创新能力的目的。正如美国教育家斯金纳对教育的诠释:“如果我们将学过的东西忘得一干二净时,最后剩下来的东西就是教育的本质了。”学校和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学习知识的同时如何运用知识、培养学生创新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以达到“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目的,才是教育的真正本质。大学教育更应该如此。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近年来受到许多非议,在于它的课堂教学实效性达不到预期的目标。
就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而言,与其他专业课教师相比,由于教材和教学内容已有明确的规定,几乎没有自由选择和发挥的空间;而且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大都是大班教学,教学的重心在于教,师生间互动交流的重要环节往往被忽略。由于多方面的原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师资力量根本达不到教育部规定的师生比例,缺少的那一部分师资便只好由行政人员兼任或者通过外聘、返聘来解决,这一部分的师资队伍并不稳定,且不易进行有效的统一管理,也难以对他们进行专业知识方面的培训。就专职教师而言,也存在着部分教师知识面狭窄,对所教学科发展的前沿知识和发展动态缺乏了解,不能在教学内容上进行认真筛选和整理,更不可能对学生进行针对性教育的现象。由于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掌握了主动权,故可能出现在授课的过程中,教师对自己熟悉的内容或者容易讲清楚的问题就不厌其烦地反复讲述,而对于自己不熟悉的内容或者较为复杂的问题、牵涉到较为敏感的话题就少讲或避而不谈,或者仅凭自己的感受和见闻作肤浅的解答或片面的分析,缺乏理论层面上的研究,不能使学生信服,而这些恰恰又是学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
于学生一方而言,普遍对思想政治理论课学习缺乏正确的认识。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远没有专科课程重要,与就业、前途没有多大关系,学习这门课程甚至是浪费时间。有些大学生认为,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说教的多,内容抽象、空洞,与社会实际和自己所关心的切身利益存在较大差异,因而学习态度消极,提不起兴趣。于是,上课时出现了教师在台上口若悬河地讲,学生在台下玩手机、看书、睡觉、听音乐等现象。
长期以来,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批评声音是:传统的思政课教学活动教学目标单一,过分突出了教师传授知识的中心地位,忽视了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教学内容理论性过强,说教的内容多,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考试时不注重知识和能力的迁移应用,仅仅要求学生将某些知识点进行复述。学生的考试分数是评价学生学习成绩的唯一维度等,这样的教学很难促进大学生思维能力和创新力的提升,导致思想政治理论课出现了投入大而收效小的局面。由于研究性学习所具有的特点是主体性、开放性、实践性,从而将研究性学习引入到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在这种学习中,变化最大的是教师角色,由知识的占有者和传授者转变成学生学习过程的指导者、参与者、合作者的角色,教师不仅要重视知识的传授,还要重视培养大学生的各种能力。面对学生研究学习的许多内容,教师几乎毫无专业知识方面的优势可言。就师生关系来说,师道尊严的传统关系趋于淡化,更强调的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教学过程方面,则更注重于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用集体合作方式进行有意义的建构学习。由于是以学生关心的问题为载体,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乐于探究、主动求知,从而能增强他们的问题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他们主动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研究性学习的教学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重在学生的学习和研究,但也离不开教师的指导。其教学方法可以是多种多样。参照其他学科的教学方法,结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点,笔者认为,社会调查法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较为常用的方法。
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社会调查研究方法,是学生在教师布置的任务或提出问题的前提下,围绕研究对象,系统地搜集有关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综合、比较、归纳,以发现社会现实状况、历史状况或存在的社会问题。一般来说,这包括三个步骤:首先是提出问题,即提出是什么社会问题;然后是为什么的问题,即寻找造成这个问题的原因;最后是解决问题,也就是提出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案。其成果形式为调查报告,比如《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这门课程中“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章节,学生可以根据教材内容,结合自己身边的生态文明的状况,首先提出目前我国生态文明中存在的问题,即发现问题,提出为什么会这样的问题,以确定调查研究的专题;然后,围绕造成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进行调查研究方案的设计,确定调查的对象和范围,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整理、分析和统计,对造成目前生态环境恶化的原因得出结论;最后是解决问题,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依据和建议。社会调查法运用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中,其优点是显而易见的:
一是有利于培养大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兴趣,关注社会时事,用、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等理论去指导分析、观察社会。
二是能促进学生自我调查能力素养的学习与提高。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理论联系实际最为密切也最为生动。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社会调查,在提高了自身思想政治理论素养的同时,也认识到了社会调查的意义,掌握了社会调查的基本程序,开拓了视野,课本以外的知识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从而培养了他们的实践能力及创新精神,使他们初步具备了“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说,社会调查法是教育与社会实践相结合的最佳途径,不仅符合教育发展规律,也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
三是适用广泛,调查形式上可以不拘一格。高校思想政治理论所开设的《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形势与政策》等课程中的很多章节主题,都可以使用这种方法。就调查形式来说,既可以通过测验、收集书面材料等途径来进行,又可以通过座谈访问、问卷等方式来进行。调查研究基本上可以不受时间、空间的等条件限制。其中有些内容,比如涉及到社会生活方面的,学生可以利用假期进行。
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步骤
根据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教学内容、特点和要求,研究性学习一般遵循以下几个步骤:
第一步:选择课题 选择一个合适的课题,是研究性学习成功开展的重要前提和基础。教师可以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当前国际国内形势发展和学生的知识背景准备等实际情况,指导性地和学生共同讨论确定研究课题,并对课题的研究价值和可行性进行判断论证。对于学生而言,对研究性学习往往还缺乏感性认识,故选题时要注意选择与学生生活紧密联系、切入口较小的问题作为研究课题。以学习《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中“注重道德传承,加强道德实践”这个主题为例,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从几个方面思考:道德起源的社会基础是什么?道德的本质是什么?道德的功能和作用有哪些?道德与法律的区别和关联?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道德观的异同?教师只是起引导作用,创设一种类似学术研究的情景。至于选择哪个研究课题,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的相关背景知识,去自主发现和确定研究课题。课题需具有探究性、开放性、实践性和现实性的特点,其结论不是预设的,而是研究后得出的。课题小组是研究活动得以顺利开展的组织保证。学生可依照自己的兴趣、优势互补的原则自由组成课题组,人数取决于课题工作量的大小,一般为5人至7人左右。
第二步:制定方案 研究方案就是为研究小组将要开展的工作做计划,是实施研究的前提。研究方案虽然在实际工作中可以不断调整,但是主体的结构需要事先制定。通过制定研究方案,学生们培养了研究工作的计划意识、明确了工作目标,这对下一步做好研究工作十分重要。选定课题之后,学生在教师指导之下,开始着手对课题研究进行整体的构思和具体的安排,包括:规划研究的目的意义和主要问题,研究所采用的主要方法、步骤和程序,课题组成员之间的分工,内容与方法、目的与步骤之间的关系,结题时间和结题方式,研究成果等。方案要具有科学性、可行性、易操作性。
第三步:组织实施 这是研究性学习中最重要的主体性环节,是方案具体实施的过程。课题小组成员在获取大量原始资料、数据信息的前提下,进行汇总、整理、归纳与分析,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形成自己的独特见解和鲜明观点,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和建议。学生在此阶段培养了科学的态度和科研能力,以及观察问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由于思想政治理论课的特殊性,教师还需把握学生正确的思想政治方向,避免得出违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错误结论,或者钻入“死胡同”。
第四步:总结反思 进入课题研究最后阶段,课题组成员对整个研究过程进行认真总结和反思,包括研究方案、方法、成果以及课题组成员的体验等各方面。在必要的时候,将研究成果制成多媒体课件,以便将研究成果借助多媒体课件形式展现出来。课件内容应包括课题名称、研究的目的、方案设计、成果内容、研究体会、研究中涉及的科学术语及资料的来源与出处等。最后是各课题组利用多媒体展示各自的研究成果,进行交流讨论,取长补短,从而获得收获和进步。
参考文献
[1]杜东平,唐新明.研究性学习和研究型课程的实践与探索[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2.
[2]张建林.大学本科研究性学习的内涵与特征[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05(4).
[3]崔军.高校研究型教学模式及其教学活动探析[J].高等理科教育,2008(1).
[4]刘湘辉,常丹.基于研究性学习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四环”教学模式研究[J].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1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