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课题申报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体育教学;环保教育;教学渗透
中图分类号:G642.0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1578(2013)11-0248-01
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国际社会共同关注的重大问题,加强环境保护教育也成为我们体育教学工作者的共识。在体育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开展环保教育,向学生渗透环保意识,培养生态道德观是很有优势的。笔者认为,以下几个方面值得关注:
1.抓习惯养成,增强自觉性
习惯,是在长期里逐渐养成的,一时不容易改变的行为、倾向或社会风尚。生态道德教育要引导学生懂得,保护环境、爱护生态应"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也就是要将正确的生态价值观、生态道德原则和规范转化为学生的自觉行为。一是要充分利用校园环境来培养学生习惯。学生的学习生活大部分在校园度过,整洁美丽的校园对学生环保习惯的形成起着催化作用,要结合学校的环境对学生进行环保教育。
2.抓方法创新,增强灵活性
好的方法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体育课中渗透环保运用适当,才能有良好的效果。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环保教育的方式方法:一是要备好课。从教材和教学任务的需要出发,是否渗透环保教育、创设怎样的环境情景、何时渗透都要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不能搞形式主义。要与教学内容有机地巧妙结合,使人感到合情合理,不能牵强附会,矫柔造作。设计环境教育内容要适合学生的知识基础、认识水平和年龄特点,使学生能弄得懂、想得到、学得会、会运用。不能太成人化,超出少年、儿童的接受力。二是要将环保教育寓于游戏之中。在小学游戏教材中,多数游戏都有一定的目的性和思想性,有情节,又有对抗和竞争,符合儿童的生理、心理特点,很受学生欢迎。根据小学生的特点,在游戏中开展环保教育是十分有利的,因势利导,寓趣味于教育之中。
3.抓内涵延伸,增强时效性
一学期以来,本人在学校各级领导的关心指导下,团结带领政教处成员和全体班主任认真完成学期既定工作计划,现汇报如下,请各位代表评议。
1、进行政教处工作的整体谋划及相关计划、方案的拟定和班级评价等工作。
一学期以来主要完成了政教处学期工作计划,学生军训计划,加强大课间活动的管理规定,迎春学校班主任工作一日常规,学校体验式班会课活动通知等工作的计划方案的制定。认真完成了班级学期评价工作、师德标兵评选工作和每月一次的班级评价等工作。
2、进行德育经验类材料的撰写及各类档案材料的梳理评选。
本学期主要承担并完成了以下材料的整理报送:一是梳理了四学会德育课程并参加市优秀校本课程评选获二等奖。二是对已经结题的“四学会”课题进行了市级优秀教学成果的整理上报。三是重新对“四学会”课题进行总结梳理,并进行了省级德育课题的撰写申报。四是进行了省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的撰写申报。五是准备档案材料迎接了市教育局对我校进行的文明礼仪教育检查指导。六是完成了教育局工会安排的家庭教育档案以及家庭教育论文的整理上报。七是撰写并向市教育局报送了全国德育经验交流会案例材料。八是为学校安全教育迎检、课程实施水平迎检和文明单位迎检准备相关档案材料。对以上材料的整理既梳理了工作又锻炼了自己的写作水平,这是自己本学期收获最大的地方。
3、进行校园文化展板的设计及更换。
上半学期通过加班加点总计完成了各处室、教研组、班级、实验室及迎检展板约15类近300件校园文化版面的设计制作。为节约资金,有近一半的展板自己亲自动手进行了装订和悬挂。同时,进行了中小学班级文化建设评比,评选表彰了文化建设十佳班级。
4、严格按照形象进度组织开展德育工作。
一、搞好两大德育活动:全国首届珍珠班校长、班主任培训活动,市中小学德育校长论坛及“激情体验”德育现场会活动——爱心·信心深入人心
本学期我们进一步加强了学校底线德育和特色德育建设,通过以上两个活动使全校师生对“爱心·信心”思想认识得更加深刻,从而更规范了同学们的行为,更激励学生努力学习。
为迎接这两个活动我们准备了德育报纸、德育展板,制作了宣传栏对“爱心·信心”德育思想进行了梳理整合,提出了学校品德教育的主导思想,即“一个中心,两个着力点”(一个中心就是以爱心·信心教育思想为中心,两个着力点就是坚持底线德育、坚持特色德育)。
在这个活动期间我们还举办了校课间操比赛,进行了仪容仪表的再规范活动,对餐桌无垃圾工程、说礼貌话等工程进行深化,从而使我校学生的整体风貌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二、开展“母亲,才是生日的主角”践行班会,母亲节系列活动——丰富孝敬教育内涵和内容
本学期高一、二年级都举行了各具特色的令人感动的“母亲,才是生日的主角”的践行班会。通过这个活动学生深刻感悟到父母的辛劳,从而更激发了自己学习动力,同学们懂得了感恩,提升了认识,知道了应该孝敬自己的父母,应该去爱周围的人。
本学期我们继续开展了母亲节系列活动,团委学生会组织了加上制作比赛,“母亲,您的肩是我一生的天”演讲比赛,最令人震撼的是第三届“十佳爱高妈妈”颁奖典礼此活动掀起了整个生日的母亲节系列活动的。
以上活动的举行丰富并深化了我校孝敬教育的内涵和内容。
三、进行高一、高二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丰富学生业余生活,扩展学生视野
本学期我们组织了高一、二年级学生到苏州乐园一日考察实践活动,学生亲近大自然,丰富了业余生活,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增进了彼此的友谊。
平时学生利用周日到社区服务,也作为实践活动锻炼了学生的各项能力,为学生的高中生活增添了许多色彩。
四、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培养德育骨干教师
本学期通过月度班主任培训活动、班主任周例会等形式切实加强了班主任队伍建设,本学期重点对班主任的理论素养进行提升,除了对上个学期末班主任案例撰写进行评比,我们还鼓励班主任积极参加市里组织的“走进心灵,感动你我”的班主任案例评比活动。
本学期全体班主任都参与到了“爱心·信心”德育课题中来,为我校德育课题的申报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五、承办市里德育活动,彰显我校德育魅力
本学期我校除了承办市里德育校长论坛活动外,我校还承办人了“面对现代家庭,今天我们如何做好班主任”的演讲比赛,此次活动得到了教师进修学校宋金华副校长的肯定。在5月份我校还承办了市关工委孝敬教育现场会、市关工委老干部对我校孝敬教育活动给予了赞扬。
承办德育活动,提升了我们自身的能力,也让我们发现不足从而更加努力工作。
六、深化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尤其对受处分学生进行阶段跟踪教育 ——加强学生心理思想教育
本学期校心理辅导室继续开放,每天都有德育导师进行心理辅导,我校专业心理教师沈杰老师,出外调研,也获取了很多心理健康教育的经验,高一有专门的心理健康辅导课,并对高三学生考前进行辅导,今后的心理健康教育应继续加强。
我们对受处分的学生进行阶段跟踪教育,每周给班主任及班委下发反馈表,政教处对学生进行阶段思想教育。
回首2009年,天道酬勤,硕果累累。学校始终遵循“让每一位师生得到和谐可持续发展”的办学理念,在各位同仁的团结协作、辛勤工作下,在全体学生的刻苦努力、不断进取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学校接受了教育信息化督导,评价为“良好”;
学校被命名为区“十一五”期间第二批“校本研修”学校;
学校申报的课题《创建研究型教师团队的思考》被列为区级课题;
学校申报并初步通过了区绿色学校的验收;
学校被评为上海市“家校互动”先进集体。
2009年中考成绩优秀率达58%,合格率达98.6%,有13名学生被四大名校录取(其中10人考取华师大二附中),学校的优秀率和合格率均较前几年有所提高。
在继续深化“品味艺术人生”这一德育课程建设中,组织艺术社团活动,不断提升活动质量,打造社团品牌,铜管乐队、小草文学社、摄影协会已成了学校的品牌社团;学生运动队在参加署运动会中男女各获团体第二名......
再次恭祝大家新年进步,身体健康,阖家欢乐!
加强课题研究,确定国学生活化的具体内容
我校德育课题组提出“让国学走进孩子生活实践的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国学教育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让学生的品德形成、习惯养成富有儿童生活气息。德育课题组的老师在长期组织学生诵读国学的基础上,把国学经典中不必变、不该变的教育主题找出来,比如爱国、孝悌、立志、惜时等,它们贴近少年儿童的生活实际,容易学、也容易做,是与现代文明相协调的德育内容,完全可以渗透进孩子生活的每个角落和每个细节。
我们遵循小学生道德教育一般规律,结合校本教材《少儿国学读本》中“爱国、好学、明志,诚信、勤俭、自强、敦亲、奉公、审势、荣辱”这10个主题,依据“明规则――懂事理――悟哲理”的修养目标,组织低、中、高年段的老师申报校内德育小课题,针对不同年龄的学生,采用不同的道德教育方式,制定不同的教育目标。如低年级的小课题――《中对规范学生个人生活习惯的联系研究》,找出《弟子规》中与学生个人生活习惯相符的内容,把它具体化;中年级的小课题――《国学教育对养成孩子团结互助的良好交际行为的作用研究》,明确提出“学习《论语》,帮助学生养成十个好习惯”的研究目标;高年级的小课题――《百善孝为先――国学教育促进孩子孝顺父母传统美德的养成》,让学生逐步领悟父母对自己的爱和付出,顺利地度过青春叛逆期。至此我校形成了低、中、高年级分别侧重培养学生的行为习惯、交往能力、公民意识的具有梯度的德育内容体系。
深化主题体验活动,拓展国学生活化的实施途径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在儿童天性未染之前,善言易入、善心易导、善行易养,我校把握好先入为主的原则,用国学中的育人精髓影响学生。我们通过“颂、吟、演、舞、唱、和、评”等方式,开展了以“民族精神代代传”“做一个有道德的人”“我为祖国唱赞歌”“学会感恩”等为主题的一系列活动;将《弟子规》与开展“传承中华美德,争当‘礼仪之星’”评价活动紧密联系起来,树立了校园文明礼仪新形象;开展“与经典同行,让书香伴我成长”读书节活动,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和人文修养;开展“反腐倡廉,厉行节约”“垃圾分类,从我做起”等活动,培养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的主动性。
凝聚三位一体合力,营造国学生活化的育人氛围
关键词:社会实践活动;中职;德育教育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3)-04-0002-02
德育是中职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职学生正处于青少年时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处于形成时期,德育工作更显得尤其重要,而当前中职生源的素质却越来越差,文化层次相对较低,但他们精力充沛,充满好奇心,好表现自己,思维活跃,动手能力强,所以,如果只是简单的说教教育,较难取得良好的教育教学效果。笔者通过多年德育教育教学实践,探索出一条利用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来拓展和延伸德育教育的新模式,收到了良好的教育效果。
一、中职生思想状况特点
1.学习目的不明确,缺乏主动性
中职学生绝大部分是中学应试教育的失败者,他们因初中阶级学习成绩不理想,出于无奈从而选择中职学校。由于缺乏有效的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或师生关系不够融洽,家长未能给孩子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等,从而导致这些中职生缺乏学习动机。而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他们也没有明确的职业兴趣和职业理想,不了解在中职阶段应掌握哪些专业知识和技能,这些因素导致了中职生学习目的不明确,学习积极性、主动性不高的现状。
2.自我观念强,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我国实行计划生育基本国策和人民群众自身生育观念的转变,使中职生队伍中独生子女的比例逐年上升,他们在父母的溺爱中形成了较强的自我中心性格,遇事先考虑自己,不会换位思考,缺少对别人的理解,很难理解体谅他人,导致其集体观念淡薄和只讲权利不提义务,只求索取不讲奉献的思想品质和行为习惯。而网络的普及,也容易导致中职生整天沉溺于虚拟的网络世界,以自我为中心,缺乏团队合作精神。
3.自我认识不足,缺乏自信心
中职生在家庭中的核心地位与因学习成绩不理想而成为中考失败者的角色形成非常大的心理落差,容易导致他们自信心不足,产生强烈的自卑感。这往往成为他们自暴自弃、恶意违纪以引起人们注意的原因所在。而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生理、心理急剧变化,身心逐渐成熟,自尊心也不断增强,他们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和认可,对别人的评价敏感,害怕别人谈起他们的不足,这也使他们缺乏自信心。
4.精力充沛,实践能力较强
与普高生相比较,中职学生在认知能力和智慧水平、已经掌握的知识层面上相对较低,但他们个性特征更为突出。他们思维活跃、精力充沛,对社会充满好奇心,好表现自己,动手能力强,喜欢参与性较高的学习模式,在实践操作和活动能力上较有优势。
二、中职德育面临的问题
职业教育就是就业教育,职业学校担负着向社会提供德才兼备的专业人才的任务,但目前大部分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面临如下问题:
一是理论性教育。大多数中职学校的德育教育主要依赖于德育课教学,而德育课教学又大多采用“以教为主”的传统德育教学模式,重理论轻实践,脱离学生生活实际。
二是灌输性教育。教学方法单一、落后,以课堂教学和教师讲授为主,这种灌输性教育忽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强调学生对知识内容的掌握,忽视学生经验与体验的获得;缺乏有效的针对德育教育的设计活动,教学效能低下。
这些原因导致了中职学校的德育失去了吸引力,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能提高中职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也不利于为社会培养高素质的专业人才。
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特色和效果
社会实践活动,既是一种科技创新的活动,又是一种能让学生深入社会实践的学习体验活动。它是一种探究性的学习过程,学生发现问题、提出疑问,并在实践中进行调查研究,提出建设性的解决方案。这种活动方式注重学生的参与性,重视学生的主体性活动,拓展和延伸了中职德育教育,培养了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科学精神、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从而具备在未来社会生存、发展的决策能力、应变能力和创造能力。
1.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生在开始选择、确定活动主题时,教师结合德育课的相关内容,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选择关乎国计民生的课题,明确其肩上的责任,重点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并引导、鼓励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抱负。如在开展“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的调查”时,学生通过了解活动主题的背景以及对课题研究目的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肩上的责任和历史使命,提出要“增强学生责任意识,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强化了学生的爱国热情和报国之志,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2.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时,学生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收集调查资料。这种深入一线的实地调查方式,可以近距离地接触社会、了解社会,很好地培养中职生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如在开展“中职生就业心理与就业观念的调查”时,学生通过实地调查,就深入地了解到中职生的就业心理和就业观念与用人单位的需求之间存在差距,学生真实地感受到就业形势的严峻,从而实事求是地面对自己的就业能力,并通过改变就业观念来拓宽就业渠道。
3.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活动,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发挥创意,设计并组织各种主题活动。通过参与活动,学生尝试去解决遇到的各种难题,在实践中形成了发现问题并独立解决问题的态度和能力。如在开展“中职学校社团活动开展情况的调查与研究”时,就举行知识竞赛、演讲竞赛、辩论比赛、专题采访活动、创建论坛和微博等主题活动,这些主题活动的策划和实施既活跃了学生的创新思维,又提高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4.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精神
社会实践活动是以个人兴趣为引导的团队活动,以小组的形式开展的。整个活动的每个环节,从制作调查问卷、进行实地调查、开展主题活动、整理调查数据到撰写调查报告,都离不开小组成员的集体协作,这就要求成员们必须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懂得互相关心、互相支持与合作。如开展“中学生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情况调查”时,就举办“爱心送关怀”系列活动。而在号召本校学生捐物、与汕头福利院联系并探访孤儿等活动的策划与开展过程中,都遇到了不少的困难,小组内的成员面对困难互相鼓励、互相支持,最后终于使问题迎刃而解。学生们的沟通能力和协调能力在实践中慢慢得到提高,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5.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为学生提供了实现自我价值的平台,让他们充满自信和希望。由于活动开展方式的多样性,使每个小组成员都能发挥自己的特长,成为主角,使学生的潜能得到开发,自信心得到提高。而多元化的评价方式,在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也增强学生的自信心,促进学生健康人格的健全与完善。如通过自评,学生如实地评价自己,看到自己的优点和不足,从而扬长避短,增强自信心。通过互评,学生可以学习其他组员的优点,扬长补短,学会彼此欣赏、支持与合作,。通过师评,指导老师可以看到学生的成长,激励学生,激发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不断增强自信心,从而达到德育教育的目的。
四、社会实践活动的实施方法及策略
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主要通过在德育课堂教学中贯穿创新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热点问题,通过印发社会实践活动资料以及讲授实践方法,激发学生的创新欲望和创新意识,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然后各班进行活动小组分组,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申报项目。在各活动小组上报活动项目后,指导老师将依据活动主题需体现的创造性、科学性、可行性等要求对申报项目进行筛选,特别要求选择的主题必须可操作性强,立足现有的或经过努力可能具备的主观和客观条件。
接下来,在主题确定后,各组将定出活动计划表,开展为期约一学期的调查研究,将通过发放调查问卷、组织相关主题活动、网络交流活动、定点采访和随机采访等多种形式进行社会调查,活动开展过程基本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进行适时指导。在开展相关主题活动中,也主要由学生完成方案的设计、活动的组织、活动的总结整个过程,教师在此过程引导学生根据活动主题,发挥创意,开展多种形式的活动,包括知识竞赛、演讲比赛、黑板报比赛、手抄报比赛、辩论赛、宣传手册、创建论坛和发起微博等。在完成调查研究后,各组将在整理调查数据的基础上撰写调查报告,整理调查数据就是将调查过程中所得到的原始数据制成表格或图表进行整理归纳并加以分析;撰写调查报告的内容主要包括活动的背景、目的、实践方法、实践过程、实践体会和实践结果等。
最后,在调查活动结束和报告撰写完毕后,就需要对整个活动过程进行评价,包括自评、互评和师评。学生评价自己通过此次社会实践活动在思想方面的启示、在知识方面的收获、在能力方面的提高,同时,指导教师也需根据学生在整个活动过程的表现进行评价,包括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团结协作精神、创新能力等。
通过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将德育教育延伸至社会实践,学生通过亲身的体验和创作,不仅掌握了相关知识与技能,更培养了其勤业、乐业、敬业的良好职业品德,培养了吃苦耐劳、热爱劳动、团结协作的精神,大大提高了中职德育的教育效果。
参考文献
[1]宋卓辉.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增加学校德育途径[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0,(1).
各中师设的教研室或教科室,人们都说是闲置人员的养尊处忧的科室,人们轻视,口碑不好。而我们的教研室,在学校的重视下,尤其是在我们的本能的主动积极的努力下,实现了这个科室应有的自身价值。在社会和省内外同类学校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如果举例说本能和主动,我仅从工作的一个方面就可说明。我们在工作设计上,总是主动地往自己身上压担子;在工作的运作时,我们总是主动出击,又总是多方面进行认真考虑,力图把每项工作做得尽善尽美。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上着,就是在这样的努力中,这个科室和个人的价值才得以展示。接触我们的各个方面领导,都十分赞赏学校领导眼光长远,教研室人员求生欲强望烈。同行们羡慕不以,学校也成了人们关注的亮点。
近几年来,由于形势的发展,我们工作的重心逐渐由校内的小打小闹向关系学校生存发展的问题上转移。原创:下大气力探索和实践着招生的问题、树立学校形象的问题等。
在探讨招生就业的问题上,我们除平时的研究外,还组织了两次大型的招生调查,深入到全市各县区的所有学校、外三县的民族学校,深入到社会各界,深入到考生家长中。在去年月的调查报告中,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就是如何能招得来,如何能留得住,如何能送得出。我们提出了应采取的措施,更注重探讨了它们之间的关系。我们认为,三者之中,招得来是根本,留得住是重点,送得出则是关键。在不分配的情况下,只有能送得出,打通了人才出口,才能给人以希望,才有吸引力,招得来,留得住才可能成为现实。至于招得来、留得住的另外条件,则还要靠外塑学校形象,内强教师素质来实现。今年月的调查中的许多事实证明了我们的这个结论。在今年月的这个调查报告中我们提出了解决这个问题的相关建议。可以说,给领导的决策提供了可资参考的有价值的资料,学校生存的研究在竞争的时代是一个相当有价值的研究课题。
对于学校的发展问题,我们遵循的是“争一流,创名牌”的目标,把主阵地放在我们自己的科研岗位上。我们以“争一流,创名牌”为着眼点,抢占先机,“再扎扎实实,步步为营”为策略开展工作,这个策略简单地说,就是搭好框架好桥,然后一个一个地充实起来。
九五期间,我们完成了几个与教学改革相关的市级重点课题。两个国家级重点课题的子课题,还有省级的两个子课题的研究。我们还根据课题和提高教师科研素质的需要,正式出版了近万字的两本论文集。我们说,虽然有的课题完成的质量不高,但我们却争取了机会,创造了环境,浓厚了科研气氛。如果再向深入研究方向引导,那么就能获得理想中的效果。
秉承“以人为本,特色立校,为学生的一生奠基”的办学理念,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学校内涵发展”为指导思想。坚持为教育教学服务,以抓教学质量为目标,以常规教研为基础,以发挥市区校级骨干教师辐射示范作用为突破口,深入开展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课题研究,加强学科基本功竞赛,充分发挥教科研在教育教学工作中的先导作用。
二、工作目标
1、以教师队伍建设为中心,强化落实各级各类培训,形成“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2、完善校级小课题申报、考核、评价制度,增强教研活动、备课活动的实效性。
3、深入宣传学习推广教研组建设阶段成果“三员、三查、三评、三识”尽可能把研究行为转化为相应部门的管理行为。
4、借助网络教学随笔的形式,以评价和展示教科研成果为核心,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三、工作要点及思路
第一、进一步完善教师“团队带教”的相应机制。
到校三年以内的青年教师,以备课组为单位,开展“团队带教”。
具体措施:
1、每月随堂听同组教师的课或同科其他教师课4节以上,(含教研组教研活动课)备课组长组织教师听青年教师课每月1节以上,根据听课发现的问题,及时沟通确定带教的主题。听课记录及心得交教科室每月检查一次。
2、认真参加各级优质课,竞赛课活动,同组教师关心指导。
3、青年教师积极参与网络教研(教学随笔等)认真总结教学得失及教学问题。
4、每期结束前一个月,通知教科室上1—2节汇报课(所在组教师、教务主任,科研室主任、分管校长参加)
5、统一考学科青年教师承担月考、半期试题命题工作。备课组长组织全组教师认真审核修订保证试题质量。
6、制定“团队带教”考核办法,对团队带教成绩突出的发放荣誉证书并给予备课组物质奖励。
第二、进一步强化市区级骨干教师在学科领域的辐射引领作用。
具体措施:
1、开学后落实市区骨干教师承担讲座等多种形式的校本培训任务。
2、根据自愿和学校确定的形式落实对学科团队建设指导任务,签定责任书,落实具体责任。学年末召开学科团队建设经验交流会,考核市区骨干教师辐射引领效果,推广成功经验。
3、按照市区骨干教师对非规范级学校的要求,加强对骨干教师过程管理(示范课2节/年;网络教学随笔、调研报告、课题申报等)组建考核队伍,并真正落实考评职责。
第三、完善校级骨干教师培养考核机制。
具体措施:
1、在学校新领导班子面前,重新梳理修订校骨干教师考核评选指标体系和教育科研奖励办法。再审订通过后加强宣传,提高知晓度。
2、协助学校相关部门完善教师科研评价指标,形成相应与评职评优相关联的系列制度。
第四、以校本教研为中心,深化课程改革。
具体措施:
(1)强化各学科“集体备课”研究
在个人独立备课的基础上,根据学科特点备课组长自行组织备课组成员集体备课、同时派专人进行本学科教学资源包的建设,学年末展示学科资源包建设情况。
(2)加强新课程改革理论学习
基础教育课程的改革,要求教师全面更新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课程观、教学观、学生观、人才观、质量观,适应新课程,真正走进新课程。每一位教师都要加强学习,重视培训,提升理念。为此,我们必须继续开展新课程改革的校本学习,努力提高教科研能力。
学习方式主要有:
其一、通过教科室博客校本培训栏目,个人学习。
其二、通过教研活动时间观看有关课改的优质课录像、交流体会等方式集体学习交流,提升教育理念。(每月1次)
(3)关注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性,将研究深入。
具体要求如下:
(1)研究课备课组首先应该集体备课,准备好相应听课资料(人手一份),在教学设计中要特别提出观课建议,让听课教师明白观察点是什么?教研组长事先应该安排教师录像,要安排好观察任务,评课教师围绕自己承担的观察任务评课。
(2)会后教科室把录像上传,上课教师反复回放,围绕大家提出的问题在博客上写出自己的教学反思。
第五、规范教科研工作管理制度,继续推进课题过程管理与研究
(1)本学期将进一步规范课题的过程管理。并做好课题的研究工作。
以“校级小课题申报”为重点;做好德育课题和校级课题的开题工作以及农村教研组建设的深化研究。
(2)积极展示教科研成果,继续做好教师教学随笔和教科室博客的网络管理工作。
四、月度工作安排
9月
1、制定本学期教科室工作计划。明确指导思想、落实工作重点,清晰工作思路。
2、制定本学期校本培训计划,绘制电子表格,报教师进修校审核批准。
3、做好三评工作(新骨干教师评选、上届骨干教师考评、优秀学科团队考评)
4、校级小课题启动。
5、校本培训
10月
1、市区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左右)
2、校本培训
3、讨论农村中学教研组建设的研究计划
11月
1、校级骨干教师教学示范周示范课展示活动。(半期后)
2、校本培训
4、校级小课题的研究过程检查
12月
1、青年教师汇报课展示活动
2、校本培训
1月
1、陈中教师教改科研成果登记、汇总、通报。
2、本学期教科室工作总结。
一、班主任工作,争做学生的良师益友。
作为一名小学班主任,我时刻谨记“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条古训。要求学生做到的,我自己首先应做到。在过去的一年当中,我时刻注意从小事做起,对学生进行言传身教。比如,同学们要到专用教室去上课,临出教室时,我悄悄地把灯关掉,把门关好。学生看在眼里,记在心里,经过几次下来,同学们也养成了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不开无人灯,教室没人要关好门窗。通过这种无声的教育,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同时也拉近了学生与老师之间的距离。在过去一年的工作中,我安心教学,把主要精力放在班集体建设和教育教学工作上,服从学校工作安排,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政治业务学习和集体活动,尽自己的力量为学校出一份力。对待学生,我尽量在学习上和生活上帮助他们,增强为学生服务的意识,把学生与家长作为服务的对象。我在平时经常与学生沟通,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现在的家长对学生的期望值都很高,家里经济条件好一点的家长想把孩子送到城里的学校去读书,在我们班就有这样的情况,我知道这一信息后,选择适当的时机首先做学生的思想工作,尽量留住学生,使学生能安心在这里读书。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为学生的自身发展着想。
二、学科教学工作,走进新课程。
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我深深地体会到教师必须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提高自身的科学文化素养。在平时的工作中,我边教边学,利用学校为我们安排的外出听课的机会,向其他学校的老师学习,吸取他人先进的教育教学经验,了解现代教育教学的新理念。学习现代教育教学理论,学习新课程标准,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组织教学。尽量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让每个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经过一年的教学实践,我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平时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教学研究活动。在课堂上,我时刻注意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创设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环境,多给学生一些表现的机会,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遗憾的是,我们班还有个别学生没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态度不够端正,学习上有掉队的现象。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还需不断地改变策略,以便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三、教科研工作,争做得力助手。
自担任学校教育科学研究员以来,我在教科研工作中学到了许多东西。通过阅读有关教育科研方面的书籍,从中学到了许多教育科研理论知识,弄清了教育科研的整个过程,从课题申报到成果发表。在这一过程中,包括课题的选择与申报,主要研究环节与方法,以及成果总结与发表。我认识到了教育科研的重要地位。
按照学校教科室制定的教育科研工作计划。我积极协助教科室主任开展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为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学校内涵发展的认识,进一步加强对教育科研与教师个人成长的认识,实现学生有特长,教师有特点,学校有特色的发展目标。开展了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提高科研水平。
教科室印发了一些教师理论学习的记载材料,把教师参加理论学习作为教育科研的一项日常工作,特别是新课程改革的正式启动,没有广大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实施新课程也就没有实质的变化。教师通过理论学习,努力实现理论创新,为我校教育科研工作注入了活力。
第二、加强各级各类课题的研究工作。
我校的国家级子课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的评价研究》已完成了前测工作进入构建阶段,为此,我校的课堂教学评价采用了新的评价表,并构建了课堂教学中教师角色行为《评价表》。我校的常州市级电教课题已完成了结题工作。
第三、课题的申报立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