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因材施教原则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因材施教;端正思想;教师素质;强化考核
目前,有关体育考核过程中的作弊现象是触目惊心而又发人深省的。学生为什么要作弊呢?如果每个人都能通过平日的训练达标,作弊问题不也就不存在了吗?本文就从这一角度着眼,提出在体育课上全面贯彻实施因材施教原则。
因材施教是极其重要的教学原则,它是指教师要从学生实际情况、个别差异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有差别的教学,使每个学生都能扬长避短,获得最佳的发展。
首先从思想方面做起。学生基本能进行一定的理论推断,但由于思想上的不稳定性,他们做事常常意志不坚定,缺乏有计划地实现自己理想的步骤,受主课指挥的影响,将体育课搁在一边,学生过早地放弃体育的专门训练,实际是拿自己的健康开玩笑,其后果是严重的。
从体制问题上看,学生之所以不认真上体育课,是在于文化课(即“智”的方面)考核严格,组织严密,而体育考核除达标考核及课堂教学之外,简直就不作真正意义上的考核,随意盖章就行。某些体育教师“违章”开“绿灯”,如此循环,使学生更在思想上“放松”,体育么,不过如此!不上也一样。
要做到“因材施教”,除了端正思想,强化考核还不够,还必须在“材”与“教”方面下力气改革,即组织体育课的复合课,也就是说,体育课内容除一般身体素质基本训练外,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个人兴趣的差异,让他们在体育课中学会“练”,学会“学”。
大家知道,身体素质的提高是人人都需要的,身体健康的学生需要,身体虚弱的学生需要,身体残疾的学生更需要。为此,提出下面几条改革体育教学的建议。
教师素质:教师是课堂直接的组织者、指挥者,教师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体育课的质量。要进行素质教育,必须杜绝不懂体育的老师乱代体育课的现象,体育教师规范化,是因材施教的前提。
统一上课:课的开始部分,原地起跳,原地高抬腿,仰卧起坐以及其他类身体素质的基本训练,一般不超过12分钟,求质不求量。
兴趣体育小组:这是复合课的关键环节。可分为球类组、田径组、体操组等;我要提出的是,要求各兴趣小组订一些体育类的报刊,以球类组来说,可订《篮球报》《中国体育报》,从中体会非同寻常的体育精神,从而增强学生的体育意识。
总之,只要能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形式不拘,也可以提出“参与第一”的口号,让大家活跃于体育课上。
关键词: 江苏牛津初中英语教学 因材施教 创新措施
随着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化和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因材施教这一教学原则重新受到人们的关注。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探索建构素质教育全新模式的时候,积极学习借鉴世界先进的教育思想方法,以信息化带动教育现代化,以课程改革为实施素质教育的突破口进行实践,挖掘因材施教的科学性和合理性,重新肯定这一教学原则的价值。
一、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
素质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理念,其以提高国民的整体素质为目标,以促进每个人的全面发展为宗旨,使每个学生都得到“最优发展”,给现代教学注入新的活力。这个目标没有否认学生差异的客观实际,而是以注重学生个性的发展为出发点,促使每个学生个性得到充分的张扬。这就表明开展因材施教的必要性,只有尊重、承认差异,才能更有效地促进学生个体的更好发展。
柳斌同志在《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中说:“转变教育思想应着重提出两方面:以德育人是大根本,因材施教乃总法则。之所以把因材施教称为‘总法则’,原因就在于它在教育快速发展的今天,其内涵不断丰富起来,成为了有助于每一个国民发展个性和养成健全人格的必须遵循的一条最重要的、最基本的教学原则。”长期以来,因材施教原则在制定教育政策和方针的过程中体现了其重要价值。因此,从某种程度上讲,素质教育呼唤因材施教,因材施教是现代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策略。
二、因材施教的具体创新措施
素质教育的全面推广,为因材施教营造了良好的舆论环境,在新时期大力提倡因材施教的创新教学模式势在必行。笔者尝试从初中英语课程实践中,探索素质教育下因材施教的创新措施,为新时期因材施教的发展添砖铺路。
1.备课分层,实地制定教学目标,设计教学过程,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
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教材和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应按不同层次学生的实际情况,分层次备课,具体制定教学目标,这是一切教学活动的出发点,为因材施教提供支撑。教师不仅要游刃有余、深入浅出地驾驭和讲解教材,而且要因材施教,根据每位学生的实际情况,设计出适合不同层次学生参与的教学内容和课堂提问,调动每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鼓励各层次学生表现自己。此外,训练技能也要注意层次和梯度,从而帮助他们树立学习英语的信心。
2.建立灵活多样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因材施教提供主阵地。
课堂是贯彻因材施教的主要阵地,这就需要教师在良好的教学环境下创建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多尝试情景教学、社会实践教学等新型教学模式,代替传统的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式,由过去单调记忆知识变为将英语融入生活的新型教学模式;多以Pairwork,groupwork形式,开展游戏、辩论、模拟采访、制作海报、英语小品或话剧表演等活动;课程内容可以丰富多样,如生活课堂的开展,教唱一首经典英文歌,阅读报纸,英文写作课,诗歌欣赏,美文摘抄,开设英语角,等等,形成学校特色,这些都在课程建设中发挥着积极的补充完善的作用,为因材施教的实施提供新的场所和空间。
3.适当整合课程教材,为因材施教提供保证。
因材施教内涵的拓展在于人们对“材”这一核心词理解的延伸。一般而言,一所学校同一年级的学生往往接受的是一样的教材、教学进度和教学要求,还没有适合差异化教学的教材,因材施教的理念在教材中也没有具体的体现,那么在这样的环境下要求学校,要求老师们“因材施教”,真有“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之感。所以编写出适应每个学生发展的教材是关键。可以建议以英语教材为核心,利用现有的资源,开拓教与学的渠道,更新教学方式,努力使学生尽可能多地从不同渠道、以不同形式接触和学习英语,亲身感受和直接体验语言及语言运用,积极探索初中英语课程资源的整合的教学创新之路。
4.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实施因材施教的革命性变化。
科学技术发展的现代化,带来教育教学技术手段的现代化,也为实施因材施教提供新的技术支撑,新课程理念下的英语教学,已经不再是传统的教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初中英语新课程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特点,有效利用整合多媒体课件、投影仪、电视、电影等各种学习资源,注重与学生的交流,因材施教,真正达到新课程理念下实施高效英语课堂教学的目的,使得学习效率大幅提高,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充满欢乐。简言之,新技术革命冲击下的因材施教走上了新的发展轨道,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集中注意力,提高学习效率。
三、结语
“因材施教”经历了两千多年而不衰,表现出极强的生命力,对于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因材施教”,位于教育教学“第一阵线”的教师依旧需要不懈努力,积极探索分层教学、小组教学等全新的教学模式,灵活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每一位学生的充分发展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家庭教育氛围,从而更好地为新时代的教育教学服务,在教育史上谱写出新的篇章。
参考文献:
[1]柳斌.三谈关于素质教育的思考[J].人民教育,1996(9).
[2]苏霍姆林斯基著,杜殿坤编译.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5.
[3]冯建华.因材施教新论――[M].理论及其教育学意义.教育研究与实验,1996(2).
关键词:辅导员 大学生 个性化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4)08(a)-0251-01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提出这样的要求:“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尊重个人选择,鼓励个性发展”。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笔者认为在当前多元化的发展时代,大学生的个性彰显活跃,要想真正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必须要对其实施个性化教育。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施有利于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那么,究竟如何对大学生实施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呢?下面,笔者总结其中的几点论述如下。
1 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离不开辅导员的情真意切、情理结合。假如辅导员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不能有效做到情理结合,那么即使辅导员说的再对也很难打动大学生的内心,触动他们的心灵。辅导员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过程中不能仅仅对大学生进行空洞的说教,更不能摆出一副高高在上的姿态。更需要做的就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以理服人”以及“以情感人是我们辅导员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所常用的两种方法。笔者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发现:部分高校辅导员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往往只喜欢讲一些大道理,却把“以情感人”的教育理念抛之脑后;还有一部分高校辅导员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做到了“以情感人”,但是却没有有效做到“以理服人”。上述两种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可以说都是不正确的。“情”与“理”的辩证关系是我们辅导员必须要搞清楚的,“情”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基础,而“理”则是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向导。寓情于理才能真正有效的实施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2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
尊重个性、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古至今都被教育界所普遍推崇。早在古代,我国著名教育家孔子在具体的教育实践中就采取了因材施教的方法,他根据学生的资质以及个性发展,对其分别进行“六艺”教学,培养出各具特色的人才。例如,御马术超群的冉有,武艺高强的子路以及文才出众的颜回等。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也应该遵循因材施教、尊重个性的原则,要充分的认识和了解每一位大学生,了解他们的个性特点,然后因材施教。在具体的工作实践中笔者充分的感受到:每一位大学生的生活经历、智力水平以及他们的性格特征都各不相同。所以,辅导员在对其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必须要根据他们的性格、气质等实施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例如,对于那些调皮捣蛋的大学生,辅导员应该采取刚柔并济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那些内心比较自卑的学生,辅导员应该采取鼓励性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对于那些性格孤僻的大学生,辅导员应该采取循序渐进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等。于此同时,我们辅导员在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时候应该充分的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人格,尊重每一位学生的个性。尽量遵循“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的原则对其进行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如此以来,才能真正有效的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为他们个性才能的施展提供广阔的发展空间。
3 德育为先,心育为主
十报告中明确提出:应该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基本任务。笔者认为,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亦应该以德育为先,心育为主。马加爵以及药家鑫的杀人案至今还令人记忆犹新。当我们重新对马加爵和药家鑫两位大学生进行审视的时候,我们很容易发现:他们二人的性格都比较内向,甚至可以说非常腼腆。那么,究竟是何种原因致使他们杀人的呢?对此我们不做深入分析。但是笔者可以说当时确实很少有人能够真正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他们的性格孤僻,缺乏人与人之间的基本交往,更缺乏对生命的尊重和敬畏。对于这部分大学生来说,我们辅导员必须要对其多些人性化以及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真正走进他们的内心深处,与他们进行心灵沟通。
基于此种情况,我们辅导员应该多学习一些心理学方面的专业知识,并利用自己所掌握的心理学知识对大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及时帮助他们解开心灵的困惑,帮助他们打开心扉之门。于此同时,笔者认为我们辅导员还应该建立大学生的品行档案材料,通过品行档案材料的建立来及时了解大学生的思想状况,对于存在思想问题的大学生我们辅导员必须要对其进行更多的关爱。例如,我国高校著名辅导员初世红老师,在具体的思想政治教育实践中就积极推行“以尊重学生为前提”的德育模式。她还建立了“暖暖语吧”的谈心平台与大学生实施零距离的沟通和交流,进而全面了解他们的内心世界,在此基础之上,她运用专业的心理学知识帮助大学生答疑解惑,这无疑等于给大学生的心灵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洗涤,帮助大学生正确对待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困难。
4 结语
总而言之,辅导员在对大学生实施个性化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时候,必须要做到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尊重个性,因材施教;德育为先,心育为主。相信只要有效做到上述三点,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会得到质的提升,个性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一定会大放异彩。
参考文献
[1] 贺曲.新时期高校辅导员如何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J].科教导刊(上旬刊),2011(1).
[2] 陈士勇.增强高校辅导员工作实效性的几点思考[J].黑龙江畜牧兽医职业学院学报,2009(1).
关键词:儒家 思政教学 以人为本 因材施教
依据新课程标准,思想品德课是一门德智共生的课程,它由师生、教材、课堂和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活动方式等诸多要素组成,并以此为依托言近旨远地讲授和学习的哲学、经济学、政治学、文化学、心理学、伦理学、法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以及我国的国情国策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常识,其根本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思想政治、道德法律素质和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加强和深化德育内涵、德育本质、德育目的、德育功能、德育内容及其发展也是思想品德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以哲学与人文社会科学常识的为智力支撑,发挥思想教育的德育功能,是思想政治课区别于日常德育工作的内在特性。在我国的思想政治教育不仅要求其社会成员明确政治立场、政治观念、政治行为,还要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儒家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最重要的组成部分,集中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其中蕴藏着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论, 它所提出的有关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原则、方法等方面的观点, 对当前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具有启迪与借鉴作用。如何在中学思想品德课课中渗透这一思想,我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起。
1、以人为本
说“人”这个概念。“人”在哲学上,常常和两个东西相对,一个是神,一个是物,人是相对于神和物而言的。因此,提出以人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神为本,要么是相对于以物为本。大致说来,西方早期的人本思想,主要是相对于神本思想,主张用人性反对神性,用人权反对神权,强调把人的价值放到首位。中国历史上的人本思想,主要是强调人贵于物,“天地万物,唯人为贵”。《论语》记载,马棚失火,孔子问伤人了吗?不问马。说明在孔子看来,人比马重要。在现代社会,无论是西方还是中国,作为一种发展观,人本思想都主要是相对于物本思想而提出来的。
其次是“本”这个概念。“本”在哲学上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世界的“本原”,一种是事物的“根本”。以人为本的本,不是“本原”的本,是“根本”的本,它与“末”相对。以人为本,是哲学价值论概念,不是哲学本体论概念。提出以人为本,不是要回答什么是世界的本原,人、神、物之间,谁产生谁,谁是第一性、谁是第二性的问题,而是要回答在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上,什么最重要、什么最根本、什么最值得我们关注。以人为本,就是说,与神、与物相比,人更重要、更根本,不能本末倒置,不能舍本求末。我们大家所熟悉的“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以及“学校教育,学生为本”等,都是从“根本”这个意义上理解和使用“本”这个概念的。体现在当前的中学思想政治课堂上,就是要坚持以人为本,充分体现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激发其学习潜能和兴趣,提高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促使学生由被动学习转向主动学习,以达到课程教学效果最优化。
2、因材施教
因材施教的概念,是朱熹在总结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的相关思想时提出的。在现代教育中,仍是一个重要的教学原则。正如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世界上也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就学生群体而言存在着个体差异,就学生个体而言,存在着自身差异。差异是客观存在的。因材施教原则是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在教学中的反映。一定年龄段的学生,他们的生理、心理特点既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又具有一定程度的可变性和特殊性。这是因为一定年龄段的学生,在生理上,特别是在大脑和神经系统的发展上都要经历一定的过程;他们所掌握的社会经验、知识和行为规范的深度也都有一定的顺序性,这就使一定年龄阶段的学生在生理上和心理上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典型的共同特征。又由于各个学生的生理条件、生活环境和所受教育的不同,同一年龄阶段的各个学生,在心理发展速度和面貌上又具有显著的不同,形成了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别差异。所以教师必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别差异,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才能让每个学生都能获得成功,才能让每个学生鲜亮的个性得以张扬。
孔子主张教育方法因人而异,要因材施教。根据教育对象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合教育对象的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
就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进行不同的教育。所谓“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论语・雍也》),孔子弟子众多,所好不一。颜回好仁,子路好勇,子贡好商,冉求好政。孔子根据其不同的兴趣爱好分别设立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这样便使其特长都得到了充分发挥。将这点借鉴到当前的中学思政课堂上,在评价学生时,不仅要考虑到其智力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还要综合考虑其在品德、美术鉴赏、体育等方面的成就。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不能单从智育上来判断一个学生的素质,应鼓励学生在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取得全面发展。
《论语・卫灵公》:“子曰:‘有教无类’。”其大意是:对待教育对象,要一视同仁,不能按照人为标准将其他们分成三六九等。主张教育没有类的差别,不论贫富、贵贱、善恶、智愚,这是一种教育平等思想。当前,教育已成为全体公民的需要和共享的权利,教育资源也应做到全民性和普及性。在思政课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对学生一视同仁,这种一视同仁并不是否定“因材施教”,而是指要把学生看成平等的学习主体,他们是各有其灵魂,各有其人格尊严的人。不仅要在教学资源上做到平等和共享,还要在心灵上给予同等的尊重。
3、内心自省
关键词:主体性原则贯彻道德需要因材施教自律意识
马克思说:“人是主体,客体是自然”,“人始终是主体”。所谓主体性原则,在高校德育的意义上,就是指要以大学生为主体开展德育工作,发挥大学生的主体功能。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是现代德育发展的趋势,也是德育工作富有成效进行的重要保障。那么,在高校德育工作中,应如何贯彻主体性原则呢?下面笔者拟就这个问题发表一点粗浅的看法。
在高校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就必须把德育充分地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
首先,这是由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在其品德结构中所处的地位决定的。大学生的品德结构,从形式上来看,包括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两个子系统。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大学生对客观存在的道德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反映,它以道德这种客体对象之必然的或现实的形式呈现,也就是说,它是体现道德客体尺度的一种意识形式。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对具有道德意义的客观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需要和利益的一种反映。这种反映所包含的内容不是客观事实、现象本身“是什么”、“怎么样”,而是主体自身与这种客观事实、现象之问“要不要”、“该不该”的关系。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和道德态度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前提条件,没有一定的道德认识,没有对客观道德事实的一定了解,就不可能有任何的道德态度;大学生的道德态度则对其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定向和动力作用,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知识的接受,往往要经过已形成的道德态度的过滤、筛选和折射。另一方面,这两个子系统又是相互独立,不可相互取代的。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虽然是形成其道德态度的一个前提条件,但又不是充分条件,认识不能直接转化为态度。反过来,态度也不能取代认识。在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发展中,虽有态度的参与,但其道德认识具有自身形成和发展的规律。
然而,不管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还是道德态度,都离不开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这个更为根本性的东西。因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认识的出发点和归宿。这可从两个方面来理解:(1)大学生的道德认识的形成是建立在其已有的道德需要的基础之上的。因为具有相应的对象是需要的基本特征之一。在大学生道德认识形成的过程中,只有当有关的道德要求成为其需要对象的情况下,他才可能对“要求”进行认知。在这里,需要成为认知活动的动力,使大学生积极地认识道德教育要求并理解其意义。大学生的道德认识乃是一种有意义的学习过程。这种学习的实质,就是建立新知识与大学生认知结构中已有知识经验的联系。为此,它要求大学生具备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学习心向,与新知识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以及促进新旧知识相互作用、获得新的道德认识的积极主动性。这三种心理条件,便是大学生已有道德需要在道德认知方面的动力系统。以学习向来说,当外界的道德教育要求向受教育者提出时,它则表现为接受学习的心理倾向性,没有它,学习将成为不可能。然而,有了学习心向,如果缺少与道德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上述新旧知识的实质性的联系也无从建立,因而具备与要求相适应的知识经验,就成为形成新的道德认识的重要的内在心理依据。(2)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的道德认识向道德行为转化的中介。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行为的源泉和内在动力。大学生已经形成的道德认识和相关的道德价值观念能否最终落实到其道德行为上,关键看其是否转化为其道德需要。
同时,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还是其道德态度的核心。“道德态度是一个复杂的系统,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信仰以及道德理想等等都属于道德态度的范畴。”大学生的道德态度是大学生完整品德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大学生即使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已经了如指掌,但如果还没有把这些原则、规范和要求作为一种内在尺度、一种内在的道德需要时,他将仍然不会自觉地去遵循这些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在大学生道德态度这个复杂系统中,大学生的道德需要始终处于核心地位,因为上述不同层次道德态度的形成与培养,归根到底是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发展。大学生的道德情感是对客观的道德事实、现象是否符合其道德需要的一种情绪体验。当大学生的认识和行为符合其道德需要时,便会产生肯定的情感体验,感到道德上的满足;反之,就会产生否定的体验,感到遗憾或后悔。大学生的道德意志则是大学生将其道德需要、愿望综合为道德目的的一种心理表现。大学生的道德信念、信仰则是大学生对某种道德现实、观念持有深刻信任感的精神状态,它所揭示的内容总是同受教育者所应持的态度等等有关,而且也总是产生于对信仰对象的需要、情感、意志、追求等等的心理过程之中;大学生的道德理想是大学生以一定的道德需要为基础的道德目标体系。
其次,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是大学生道德活动发生的主体动力。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是由其道德动机驱动的,而其道德动机是在其道德需要心理与客观的社会道德情境因素相互作用的情况下激发出来的。当大学生面临并受到可能使自己的道德需要得到满足或部分满足的客观的道德情境或对象条件的作用时,就会产生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愿望。这种愿望在大学生其他心理活动因素的综合作用下,会得到进一步强化和发展,从而转变成为大学生发动和维持满足自己道德需要的活动并导致该活动朝着一定目标进行的道德动机,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起着引发或抑制、强化或转化的作用,驱使大学生的道德行为活动朝着一定的目的、目标努力。
传统德育所以难以取得实效,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忽视了‘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而一味地强调灌输,把大学生置于被动的、无条件服从的地位。在这种状况下.大学生不是带着积极自觉的态度去理解、选择、追求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也不是以高度的责任感去审视、分析、评价道德现象,而只是消极地接受和被动地服从。结果.无论他的言谈举止多么符合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处在他律水平的被动服从者。事实上,人是道德的主体,道德是人自身的创造物。人类发生史的考察表明,道德最初并不是一部分人发明出来控制另一部分人的工具。道德是为适应处理人的需要或利益的个体性和整体性的相互关系这一人类社会生活的必然要求而产生的。道德包含着人的追求活动,而且,道德规范本身也是反映和体现人的发展需要和意向的东西。人们创造道德并不仅仅是为了约束和限制自己,而是为了确证、肯定和发展自己。道德虽然具有约束性,但重要的是它具有激励作用。它不是某种纯粹外部的、抑制人的枷锁,不是社会用来对付个人、反对个人的工具,不是同人的自由自觉的生命本质相对立的异己力量,而是人的需要和生命活动的一种特殊表现,是人探索、确证、完善自己的一种重要方式。它在本质上与人的创造精神、自我实现、自我发展的内在需要是一致的。因此,在德育工作中,片面地强调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强制性和约束性而忘iET大学生内心的道德需要,是难以收到预期效果的。
要纠正传统德育中存在的弊病,走出“灌输模式”的误区,就必须转变观念,实现由客体德育向主体德育的转化,把德育充分建立在大学生的道德需要上。德育活动作为一种对象化活动,本质上就是一个客体主体化和主体客体化的有机统一过程。客体主体化,实质上指客体的内容转化为主体性的要求。它是实践客体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对实践主体所产生的一种反向性作用和影响,是客体在主体身上映现自身、确证自身和实现自身的过程。主体客体化,实质上指实践主体通过各种积极形式作用、影响和改造客体。在主体客体化的过程中,主体将自身的本质力量和要求渗透、融合到客体中去,使客体成为一种属人的存在,成为主体的“化身”和“投影”;使客体确证和体现着主体的本质,成为主体结构的有机组成部分。在德育活动中,大学生和道德原则、规范要求等道德文化信息处于双向转化之中。这种双向转化就是大学生对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选择和接受的过程,即大学生出自道德需要对道德文化信息反映与选取、理解与解释、整合与内化以及外化践行的求善过程。客体的主体化可使大学生的需要受到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改造,成为道德的需要;主体的客体化可使冷冰冰的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通过大学生的选择而化为人性的内在要素。德育活动的这一双向转化,目的在于把代表社会要求的道德原则、规范转化为大学生的道德需要。所以,德育工作必须注重培养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要看到大学生的道德积极性总是在满足自身迫切和内在的道德需要过程中产生和发展的。在德育工作中,如果我们对大学生的道德需要茫然无知,对其精神世界无所洞察,仅凭着一腔热情和想当然的品德教育,难免有“空言托钵”之嫌,大学生是很难产生认同感和有效回应的。“从道德上讲,任何道德原则都要求社会本身尊重个人的自律和自由。一般地说,道德要求社会公正地对待个人,并且不要忘记,道德的产生是有助于个人的好生活,而不是对个人进行不必要的干预。道德是为了人而产生,但不能说人是为了体现道德而生存德育工作惟有着眼于大学生道德需要的培养,才能使大学生把对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的遵从逐渐从他律转变为自律;使他们不是把各种道德原则、规范和要求视为约束和限制,而当作自我确证、肯定和发展的需要;使他们不是把道德视为一种异己的、外在的力量,而把它看成自身的主动追求,是一种与自身不断完善化、理想化相一致的力量。
在德育工作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也必须因材施教,即根据大学生的个性差异来开展品德教育。据《论语·先进》记载,当子路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有父兄在,如之何其闻斯行之?”;当冉有问“闻斯行诸?”时,孔子说:“闻斯行之。”对此,公西华感到迷惑,于是,便道:“由也问闻斯行诸,子日‘有父兄在’;求也问闻斯行诸,子日‘闻斯行之’。赤也惑,敢问。”孔子解释说:“求也退,故进之;由也兼人,故退之。”这就是说,冉求做事胆小畏缩,而仲由胆大、冒进、好胜,因此,对冉求要教育他敢于前进,不要畏首畏尾,抓住时机立即行动,而对仲由则要教育他先退一步,不要冒失行事,等请示父母同意后再行动,以免做错。明朝时期的思想家王守仁说:“吾辈致知,只是各随分限所及。今日良知见在如此,只随今日所知扩充到底;明日良知又有开悟,便从明日所知扩充到底,如此方是精一工夫。”这就是说,教人“致知”,要根据学生的觉悟程度而循序渐进,不能“躐等”。就像栽培树木一样,要根据树木的生长程度灌溉适量的水,“若些小萌芽,有一桶水在,尽要倾上,便浸坏了他”。]同时,教育还需如治病一样,要对症下药,因材施教。他说,良医治病,初无一定之方,而是“随其疾之虚实强弱,寒热内外,而斟酌加减,调理补泄之,要在去病而已,……君子养心之学,亦何以异于是?”孔子和王守仁在这里所讲的都是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对我们如何在德育工作中贯彻主体性原则,做到因材施教有着非常重要的启发意义。那么,我们在德育工作中究竟应如何做因材施教呢?在德育工作中做到因材施教,至少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的因素。
首先,要考虑大学生的需要和心理。例如,为他们提供的榜样应切合他们的实际,具有可学性,即榜样的行为不要太复杂、太神秘、太崇高,一般人只要通过一定的努力就能模仿到,就能仿效他;具有典型性,即榜样具有可辨别的最基本、最重要的特征,能吸引道德主体的注意,产生学习、效仿的愿望;具有可信性,即所树榜样的痕迹不能太重,缺乏人之常情的喜怒哀乐、七情六欲,缺乏真实感和感召力;具有贴近性,即贴近道德主体的生活、志趣、专业、气质甚至年龄等。
还应当考虑他们的情绪体验。所谓情绪体验,这里是指大学生在多种刺激下所产生的复杂感受。大学生的情绪体验有积极和消极之分,积极的情绪体验能把大学生的情绪中枢与理性中枢连接起来,使其智能得以有效发挥,从而推动着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有效地进行,而消极的情绪体验会抑制大脑皮层的高级心智活动,使人的意识范围狭窄,大脑的判断力减弱,从而对大学生的道德接受活动产生阻碍作用。所以,重视大学生的情绪体验对德育工作来说是非常重要的,教育者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使受教育者在接受道德信息的同时,也获得情绪体验方面的积极感受,以提高道德接受的效果。
其次,要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在不同的年龄阶段,受教育者所接受的社会环境和参与的实践活动是不断变化和深入的,受教育者的道德品质发展水平也是随着年龄的增长而不断提高的。因此,德育工作中应充分考虑大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大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大学生一般都处在18-23岁之间,这个时期被称作青年后期,著名的心理学家贺林渥斯称为“心理上的断乳期”。随着年龄的增大、文化的增长、社会道德的介入和影响,他们的逻辑思维能力显著增加,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科学见解和评判能力,能够认同和理解各种道德规范,然而在认知结构上,还缺乏内省力和自觉性。道德的主观分析判断表征占主导地位,其分析判断带有明显的理性思维和哲学思考的成分。针对这个时期个体的特点,教育的重点应放在帮助其理性地分析、梳理、判断、选择道德理念和道德行为上,在手段上则以启发自觉为主。
再次,要考虑大学生的道德接受能力。所谓道德接受能力,主要指大学生在道德接受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对外来道德信息进行反应、理解、辨析、推理和选择的能力。实践证明,道德接受能力的高低程度如何,往往从根本上决定着外在的道德要求、信息向个体道德需要转化的程度,一般来说,道德接受能力越强,对外在道德信息的接受水平就高,反之,接受水平就低。如在观察学习中,榜样在何种程度上能为个体所观察和仿效,往往取决于个体的道德接受能力。道德接受能力高的个体往往能较深刻地理解榜样,并有效地模仿榜样,并通过这种有效的模仿,使相应的社会道德要求成为他们自己的内在需要。
最后,考虑大学生的结构和条件。“个体的需要(包括道德需要)并不是由他人的主观意识所决定的,而是根源于不同个体的结构与条件的特殊规定性。”一个个体自身有什么样的结构与条件,就会对客体产生什么样的道德需要,建立什么样的道德关系。只要个体的结构和条件不改变,别人就无法用其他的需要去代替他的需要。所以,品德教育,就不能单凭说理、说教甚至强制的方法来进行,而应当重视大学生自身结构和条件的变化,如让缺乏社会实践的大学生适当参加社会实践活动,以培养其献身社会的道德需要;让大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集体活动,以培养其为他人、为集体服务的道德需要;等等。当然,个体结构与条件的改变是一个综合工程,需要家庭、学校和社会的协同努力才能得到充分实现。
在德育工作中贯彻和运用主体性原则,还必须注重大学生自律意识的培养。所谓自律,就是指道德主体借助于对自然和社会规律的认识,借助于对现实生活条件的认识,自愿地认同社会道德规范,并结合个人的实际情况践行道德规范,从而把被动的服从变为主动的律己,把外部的道德要求变为自己内在良心自主的行动。
孔子是自学成才的平民教育家,一生从事教育工作。春秋时代已经有相当于目前高等教育的太学,孔子开办的学校比太学的层次低,但不属于启蒙型的初等教育,应该相当于中等教育。据考证,其学生年龄均大于十五岁,基本上都是成年人,最大的学生子路小孔子九岁。学生地域分布比较广泛,涉及到鲁国、卫国、陈国、吴国等,相当于现在的山东、河南、江苏一带,但还不是全国性的学校。其教学规模在100人以内,平均学习时间1年以内,除了孔子外,应该有类似助教的辅教学人员,多由其学生兼任。招收学生没有录取标准,也没有毕业考核,应该属于来去自由型的“本期学不会下期免费再学”的中等职业培训学校。在此基础上,我们讨论一下孔子的主要教育理念。
一、关于教师素质和能力
孔子提出:“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强调教师的不断学习、不断提高,并加强自身修养。孔子说“当仁不让于师”,其中的“仁”在辞海中的解释为以“爱人”为核心,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第一,告诉学生一个事理,即在仁义的面前,老师也没有特权,有了过错,你们不要迁就、谦让,要大胆、勇敢地站在仁义一方,对老师的错误加以抵制、批评,仁义高于师尊。第二,表明一种态度,即孔子是一个开明的教诲者,而不是一个压制学生的专权者,给学生话语权的广阔空间。这种气度更显示孔子的高尚品格及科学的教育理念。第三,有趣的是大约孔子这些话约百年之后,在希腊也有人说过相似的话。希腊哲学家亚里斯多德因与老师柏拉图意志有分歧,他说:“吾爱老师,吾更爱真理。”所不同的是,孔子主动向学生说出这话,亚里斯多德是以学生的角度,近于被迫说出这话,应当说孔子的见识更高人一筹。
孔子是一位自我要求极为严格的老师,注重身教重于言教,并且“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保证了较好的教学质量。
二、关于教学内容
孔子的志向是推行他的治国理念,因此他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公务员考前培训”,德智并重,以德为先,可以归纳为“文行忠信”。文是指历史文献如《诗》《书》《易》等可称为有字三书,学了文可增加各种知识;行是指社会实践即通过对外界――自然、社会、人的观察、分析、综合来获得知识,这属于读无字之书,“文行”仅两个字就把获得知识的两个重要途径都包括其中了;忠是指尽职尽责、以诚相待,信是指诚信守法。德育为先主要体现为志向教育,教育学生要对社会做出应有的贡献。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教育学生将“文行忠信”有机结合在一起。
三、关于教学方法
首先,孔子善于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而不是填鸭式的灌输法。其次,是群体教学与个体教学相结合,孔子不仅是教师更是导师。上述方法的集成就是因材施教,在对学生透彻了解后进行一对一的启发式教学。孔子说“中人以上,可以语上也;中人以下,不可以语上也。”意思是“中等水平以上的人,可以向他讲高深的学问;中等水平以下的人,不可以与他讲高深的学问。”这是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教学方法的深切体会与经验总结。从中可以得到以下几点认识。第一,基于对每个学生的深刻了解,老师能将学生分出等级差别,可见孔子作为一个育人者的敬业精神。第二,人的水平、悟性有别,一般可分为上中下三个等级,中等为合格的标准。对三种不同等级的学生,要传授与其水平、悟性相应的知识、事理。第三,对中等以上(包括中等)要讲最高的学问,使中等以上的人在学习上要超前而行,具有积极向上的施教原则。第四,学生等级不是固定不变的,知识的积累、悟性的提高每个人都可以依次升入上一等级。第五,对中等以下的人是暂时不讲,待他们升入中等水平以上后再讲授。由此可知孔子因材施教、循序渐进加以育人的良苦用心,当今的育人者应深为借鉴。
四、孔子的教育理念对当今的职业教育的借鉴意义
第一,要提高职业教育的办学水平。职业教育夹在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之间,社会重视程度不高,比如当前的“蓝翔技校风波”,反映出职业教育诸多缺陷。提高办学水平的关键之一,就是提高教师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第二,教学内容要有针对性。教学内容要紧凑,各个方面要高耦合性,知识体系完整,使学生掌握之后立即学以致用,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
【关键词】德育渗透;音乐;课堂教学;得力工具
【中图分类号】G430.21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326-3587(2012)12-0065-01
音乐教育作为艺术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既是素质教育的内容,也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它是以有组织的音乐为材料,以审美为核心,进行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有设施并独具特色的育人实践活动。它的这种独特的表现方式和接受方式,在激发人的感情方面比其他姊妹艺术来得更直接,更迅速,且效率更高;而它的非语义性,又给欣赏者提供了更为广阔的思维空间,促其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在音乐艺术的天空。
中小学音乐教育不是以培养音乐家为目标,而是通过古今中外各种类型经典音乐作品的演唱、演奏和欣赏等教育教学活动,引导学生仔细聆听、认真体验,使其内心情感渗透到作曲家所表现的丰富的情感世界中去,在高雅艺术(音乐)的熏陶下,其身心就不断地得到愉悦,从而使心灵得以升华,并由此逐步实现完美人格的创建和全面素质的提高。
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教化作用。用血肉丰满的艺术形象浸润学生的心灵远胜于空洞的说教。音乐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在塑造美好的心灵、陶冶儿童高尚的情操方面产生着巨大的渗透力和内化力。音乐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主要是通过艺术形象去感染儿童的心灵,启迪儿童的心里智慧,从而去美化儿童的内心世界,培养健康的心理品质。
如何在音乐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呢?最主要的是因材施教,然后是利用有效的手段去实施。这里所讲的因材施教,一方面是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施教,另一方面是根据学生实际情况施教,中小学生是祖国的花朵,,民族的未来,我们有责任、有义务把他们培养成具有完善人格的人。由于学生的年龄、性别、个性、先天素质、审美心理等方面存在差异,它影响和制约了实施素质教育的一致性。比如,性格开朗的学生往往善于表现,先天素质好的或有一定学习基础的学生对音乐课的学习往往会产生极大的兴趣和愉。另外,男女学生之间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异。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必须采取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和谐发展的教学原则。既能让一般的学生学到知识,达到素质教育的目的,又能使音乐素质较好的学生在这方面的才能得到提高和发展。
一、培养奋发向上的精神和活泼乐观的情绪
现行音乐教材中有不少儿童喜爱的好歌(乐)曲,针对学生的孤独、自私、脆弱等性格特征,可利用教材中积极的音乐形象,培养学生奋发向上的精神和乐观活泼的情绪。如《海鸥》、《鹰》、《我爱沙滩,我爱大海》、《天地之间的歌》等,这些歌曲体现了不怕困难、奋发向上、积极进取的主题。教师可充分利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潜移默化的教育。
二、进行“五爱”教育
现行音乐教材中编入不少关于“五爱”教育的歌(乐)曲,如:表现尊师重教、文明礼貌的有《甜甜的秘密》、《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咱们从小讲礼貌》;表现热爱劳动、珍惜劳动果实的有《拾豆豆》、《粉刷匠》、《劳动最光荣》、《小牧笛》等;表现英雄人物和人物优秀品质的有《赖宁——共和国的小英雄》、《歌唱二小放牛郎》、《我们要做雷锋式的好少年》等;表现热爱祖国的有《中国人民共和国》、《八月桂花遍地开》、《我们美丽的祖国》等;表现热爱集体、团结友爱的有《团结就是力量》、《一根竹笛容易弯》、《大鹿》等。这些音乐作品都是极好的教育素材。教师在音乐教学活动中应灵活运用教材,对学生进行思想品质教育,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三、陶冶情操,树立远大理想
在音乐教学活动中,教师利用歌(乐)曲中的艺术形象,帮助学生通过审美来达到陶冶情操、培养积极进取精神、树立远大理想的目的。如:《小白船》、《时间像小马车》、《划船》、《水晶般的心》、《赛船》、《小骑兵之歌》、《我是人民小骑兵》等作品,表现了少年儿童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表达了他们对理想的追求。教师在培养学生感受音乐、表现音乐等能力的同时,利用音乐形象的思想性,适时激发学生的思想情绪,充分调动其积极的因素,因势利导,使其自觉树立一种生活的信念,即对美好未来的追求。
四、音乐能育德
音乐教育的德育功能是不言而喻的。任何思想品德教育如果没有情感基础,只能成为空洞的说教,音乐在实现其思想教育的作用时,并不靠灌输,是依靠音乐对人思想感情激起的强烈共鸣,潜移默化地产生教育作用,使学生把美好、崇高的境界作为追求向往的目标,而追求美的目标必须影响着学生道德意识的形成和行为规范。爱美必须择善而行,“从善”必“弃恶”,“爱美”必“痛丑”,所谓“知美导”、“识善恶”,有了美与丑、美与恶的爱憎分明的态度,良好道德品质的培养就有了情感的基础。
古语曰:文以载道。教师之道就是:传道、授业、解惑。子曰:"学而不厌,诲人不倦",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时候,应该时刻牢记这一教训,要认真备课,精心上课,耐心面对每一位学生。孔子思想进校园也是让学生深刻领会其思想的博大精深,从而懂得求学之道,全面贯彻素质教育,传承和弘扬民族文化,把民族文化和现代教育有机融合,打下牢固的中华传统美德的思想根基,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孔子教育思想蕴含着极其丰富的人文内涵,以“成人成才”为目标,主张面向全体,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意识和能力,关注学生的品行修养,从而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有教无类”和“六经皆艺”体现了教育对象的广泛性和内容的丰富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面向全体,实现全面发展
孔子提倡的“有教无类”矛头直指“学在官府”,与“氏所以别贵贱”、“氏所以别愚”相对立,宣告教育不再是贵族的专利。“夫子之门何其杂也”即是有力的证明。孔门弟子来自广泛的社会面,社会地位也十分复杂,如颜回身居陋巷,过着一箪食一瓢饮的清贫生活;公冶长曾是犯人;子路食藜藿,曾百里负米供养母亲。在孔子的著名弟子中,出身贵族世家的仅孟懿子和南宫敬叔,最富有的是子贡。 孔子提倡的“六经皆艺”,从对人的发展作用而论,礼、乐侧重智,射、御重体,乐又有美育的作用,“六艺”则是诸育兼顾。“艺”还突出了智能兼求的特点;“礼”主要指社会生活规范和道德规范。孔子上承西周的敬德思想,明确提出德治论,主张以德治国、以德育人。其德育内容丰富且富有层次,如道、德、仁、艺就是逐渐递减的四个层次,“志于道”是最高原则,“据于德”是道的具体表现,“依于仁”是德的具体内容,“游于艺”是仁的实际运用。他认为要做道德高尚的人,必须“学以致其道”;要成为具有完美人格的“成人”,不仅要学道、适道、立于道(即守道),而且应灵活地推行这个道。素质教育强调思想品德、文化科学、身体、心理、劳动技能以及审美素质的有机统一,而思想素质是首位。
二、“因材施教”、“教学相长”和“启发诱导”体现了教学方式的灵活性和多样性,要求我们的教育重视发展学生的个性
孔子强调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告诉我们:如果学生不努力学习,那么灌输再多也没多大用处。素质教育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并由此出发,针对不同的个性特点,施以有区别的教育即因材施教,使受教育者的个性得到健康和完善发展。
“教学相长”反映的是教与学的相互关系。孔子在主张发挥教师主导性的同时,倡导向受教育者学习。他曾赞扬子夏与子贡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孔子也曾批评颜回:“回也非助我者也,于吾言无所学说。”
素质教育强调从重视教法转变为教法和学法并重,其中启发诱导是关键。孔子就认为必须承认学生的心理和认识差异,教师施教的依据是学生的学,教学活动应以学生的学习为主体。这一原则着眼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握学生的学习机制,其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他反复强调:“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即启发诱导应以学生的学为基础,既以学为依据,又以学为归宿,他所提倡的“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则揭示了求学的三种心理状态及其对学习的影响。教师不应是单纯教给学生现成的答案,而应通过教学活动使学生提出值得通过后续努力去解决的疑惑,让他们真正“会学”。
三、“学思结合”、“温故知新”关注学习方法的迁移性和创新性,要求我们的教学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孔子认为学是求知、求能的起点,“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其所说的学,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多见”、“多闻”的感性认识与经验。孔子同时认为学离不开思,思有助于学,因而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考习惯,“君子有九思”、“君子有三思”,要求学生做到“视思明”、“听思聪”,以培养推理和归纳能力,“闻一知二”、“闻一知十”、“举一反三”、“能近取譬”、“告诸往而知来者”,做到善于演绎和推理;他还要求学生在博学的同时,坚持“一以贯之”,通过归纳将散乱的知识形成体系,即“由博返约”。
孔子也注重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主张“默而识之”、“多说而识之”。其提倡的“温故而知新”从很大程度上说就突出了创新。他在编定六经时,坚持了“述古”的客观态度,对保存远古文化遗产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而在运用西周礼学思想时,则大胆地进行了损益,“以述为作”,体现了很强的创新精神。
关键词:小学体育;素质教育;教育质量
中图分类号:G623.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4)09-0079-02
一、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的意义
国民体质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良好的精神状态和健康的体魄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加强体育锻炼,增强国民体质早已成为人们的共识。体质的提高应该从少年做起,只有从小养成良好的锻炼习惯,打下良好的体质基础,才能保证体质健康的系统性和可持续性。小学体育教学作为学生形成终身体育习惯的初始阶段,对于打好身体素质基础和保障身心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和终身体育教育思想的贯彻,我国小学体育课程改革已取得很大成就,对于促进小学生体质提高和综合素质提升有明显成效。但目前在小学体育教学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阶段性培养目标不明确、教学方法单一、“一刀切”教学忽视学生发展状况,不能做到因材施教等。这些问题不仅导致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降低,甚至使其对体育教学出现排斥心理,严重影响了其身心健康和成长。
二、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对策探讨
提高教学质量是实现教学目标的有效途径。为更好地实施教学计划,提高教学质量,深刻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以及终身体育教育观念。教师有必要积极思考研究,以便提高小学体育教学质量,有效地促进小学生的体质提高和综合素质的提升。笔者将针对目前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提高小学体育教育质量提出个人见解及应对策略。
1.加大小学体育教育投入,促进体育教学设施创新。设施是小学体育教学开展的物质基础,是顺利完成学校体育目标的有力保障。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体育教学内容的不断丰富,原有陈旧的体育场地和器材已经不能满足体育教学的需求,因此应加大对体育教学基础设施的投入。体育教学要求设施具有充足性、完备性、安全性、适宜性等特点,应在满足这些特点的基础上对小学体育教学设施进行创新:首先,应遵循教育性原则,突出体育教学对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性作用,使其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其次,应遵循科学性原则,设施的创新要遵循物理原理和人体生物原理,体现出设施创造、制造和使用的科学性,要符合小学生特殊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的需求;再次,设施创新要遵循实用性原则,不能盲目追求华丽进行不切实际的创新,要结合学校、学生和教学的实际进行创新;最后,设施创新要遵循生态性原则,要注重将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等理念引入,注重设施的环保性和安全性。
2.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促进体育教学模式变革。在进行小学体育教学课程设计时,应充分考虑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可塑性大,模仿能力强,尚未形成固定的兴趣爱好,但又往往在活动、行为方式上表现出其个性特征,针对小学生这一特殊群体,应该有一套适宜该年龄特点和素质教育要求的体育教育内容、方法和手段,来为其发展身体,增强体质,培养兴趣,为终身体育和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应该选择对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有益处、能促进同学感情交流、培养合作精神的项目,采用故事情景法、合作学习法、游戏法、竞赛激励法和信息法等教学模式,使学生能够体验到体育运动带来的愉悦和成就感。
例如,在小学体育教学中采用游戏法,体育游戏是体育教学中一种常见的手段,它集知识性、教育性、健身性和娱乐性于一体,符合小学生身心发展的实际需要。如丢沙包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学生的灵敏度,还具有一定的运动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有效激发学生身体和神经快速进入状态,活跃课堂氛围,达到寓教于乐的目的。
(1)重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为终身教育打下良好基础。德育和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是相辅相成、协调发展的,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促进小学生身心健康,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因此,要在体育教学中把握好德育的时机,如在体育器材的使用和借还时,向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爱护公共财物的教育;在分组轮换教学时,向学生进行自觉遵守纪律、团结协作、互相尊重的教育;在耐力跑教学中培养学生顽强意志品质;在跳跃、障碍跑等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在球类项目等具有集体性和竞争性的项目教学中,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应变能力、团结合作和集体主义的精神;在竞技性较强的游戏项目中,灌输友谊第一、比赛第二的道德教育。通过这些有意识的引导,在体育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可以使学生掌握正确的思想、理论和观点,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可以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遵守纪律、团结奋进的集体主义精神,尊重他人,诚实、公正、谦虚、有礼貌的高尚道德品质;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创造性、自信心和拼搏进取的精神及顽强的意志品质;还可以培养学生豁达开朗的性格和不服输等良好的心理素质。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
(2)小学生的生理特点有一定的共性,他们骨骼系统中软骨多,关节灵活性欠佳,手(足)部骨尚未完全骨化,小肌肉群及其控制活动的神经机制尚未发育成熟,因而在体育活动中表现出动作不协调、易疲劳等特征,所以对小学生进行体育教学时不宜进行精细度高或运动负荷大的活动。同时,由于先天体质和成长发育快慢的不同,同一年级的小学生也会出现个体化的差异,瘦小的学生难以达到健壮学生的标准,“一刀切”的教学模式会导致部分学生对体育形成担忧、恐惧等不良心理,参与体育学习的积极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开展小学体育教学时,应注重因材施教进行分层教学,依据不同学生的身体素质与体能等个体化的差异,安排循序渐进和从易到难的教学内容,使运动强度和评价标准符合小学生个体实际需要,促进全体学生整体素质得到提高。
小学生具有所在年龄段的心理特点,他们不喜欢被动地接受教育,而是期望能够更加积极、主动、有选择地接受其喜欢的教育。因此,在小学体育教学中,要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成为教学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能够极大的提升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小学生个性化发展。此外,在体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让学生加深对体育原理的理解和对运动的体验,从而帮助学生树立自我锻炼的意识,培养自我实践的能力。
总之,小学体育教育对于促进学生体质提高和意志锻炼等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广大教育工作者应该提高对小学体育教育的重视力度,通过加大小学体育教育投入、丰富小学体育教学内容、重视体育和德育相结合、开展分层教学因材施教等措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参与体育训练的热情,帮助学生树立“快乐体育”、“终身体育”的观念,使其在快乐、安全的体育教学中健康成长,从而为其终身体育打下坚实基础。
参考文献:
[1]宋绍辉.浅谈小学体育游戏教学与素质教育[J].当代体育科技,2013,(23).
[2]谢波.如何增强小学体育的趣味性[J].剑南文学(经典教苑),20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