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中华文化根本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论文摘要:面对新的国际形势,弘扬中华文化,正确理解和把握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把中国音乐文化传统作为当代中华音乐文化和音乐教育发展的重要基础和资源,对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Keywords:mothertongue;Chineseculture;musiceducation
Abstract:Facingthewholeinternationalenvironment,weinheritanddevelopChinatraditionalculture.Weunderstandthemeaningandtheviewpointof"musiceducationbasedonnativeChineselanguageandChinesetraditionalculture".Wedevelopmod-ernChinesemusicandeducationbasedontraditionalChinesemusiccultureandbyusingitaskeyfoundationandresources.Thepaperpresentssomeoftheviewsonmotherlanguageteachinginmusiceducation.
0.引言
自上个世纪以来,在“中国音乐落后论”、“全盘西化论”等问题上展开了学术争论。为此,我国音乐教育界提出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本文就我国音乐教育中的母语教育方面谈一些粗浅的看法,以期与大家共同探讨。
1.我国音乐教育现有体制的由来
中国音乐教育在清代以前占主体地位的是中国传统音乐。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的推行和西方音乐文化的侵入,我国音乐教育便走上了西化的道路。西化的表现可以概括为:引用欧美学校歌曲曲调作为唱歌教材、乐理采用西洋乐理体系、教学方法照搬西洋。这时候兴起的“学堂乐歌”便成为我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的起点。
要用辩证的眼光看待中国近代音乐教育的“西化”问题。中国近百年来的音乐教育有得也有失,正如福建师范大学王耀华先生所说,其“得”在于:引进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了系统化、规范化道路;提高了全民族的音乐水准;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促进了东西方音乐文化交流;促使某些音乐形式的诞生,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中国音乐的发展。其“失”在于:在学校音乐教育中,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和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在专业理论方面,以欧洲音乐理论为普遍真理,而取代中国音乐理论;在音乐创作方面,以欧洲音乐体裁为效仿的楷模;在价值取向方面,重西轻中,以西否中。[1]
在对我国近现代音乐教育“得”与“失”思考的同时,也会引起对我国音乐发展的另一个问题——中国音乐文化发展主体性危机的思考。由于受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我国一些人把东西方音乐关系纳入了古今关系,而不是把它作为人类音乐的成果来借鉴和接受。这样,也就使中国传统音乐的心理学、美学等价值被“削足适履”地纳入了西方音乐演进的轨迹。这一切都要求对中国传统音乐的整体的文化价值体系进行重新评价与重构。
由此可见,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是一项严峻的课题,其历史必然性更不容置疑。
2.母语选择——中国传统音乐
所谓“母语”,就是指一个人最初学会的一种方言。[2]806本文这里说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中的“母语”,是借用了语言学的概念。美国语言学家布鲁克和特雷杰认为:“语言是使一个社会集团内部协调一致和任意的有声符号系统”。可以说,音乐也是人类社会“有声符号系统”的组成部分。音乐与母语有着密切的关系。声乐中的歌词本身就是语言,器乐也总是体现着母语文化的特征。另外,“一个民族的传统音乐必须要依靠民族某种具体语言和文字来交流、记录和传播,特别是没有文词依附的传统器乐曲,在民间仍然主要采用‘口传心授’的方法来传承”。[3]39
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中华民族在语言特色、思维方式、生活习惯、审美情趣、民族心理素质等方面在世界上都独树一帜,是中华民族本体、民族尊严、民族意识的标志。如“自强不息”的人生哲学,“富贵不能,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立身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道德品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思想等。虽然中华文化也含有封建性的糟粕,如君主专制主义思想、男尊女卑以及“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特权思想和“天不变,道亦不变”的因循守旧思想等,但占主导地位的还是中华文化中的优秀成分。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母语,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中华文化母体千百年来也孕育了传统音乐文化的成长和发展。
那么,今天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就应该指的是“以在中华民族历代生产斗争、社会生活中所形成的文化为深厚基础和广阔背景而进行的音乐教育”。[4]
当今中国音乐文化处于中国传统音乐、中国现代民族音乐、外国音乐三种体系多元共存的复杂状况。每一种音乐体系都以不同的方式在人们的音乐生活中发挥着互相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各自的文化价值没有高低之分。它们都是人类创造的文化成果,都值得保存和继承。但是,在世界各国,音乐教育首先应该担负起本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与构建。所以,最根本的“母语”选择应该也只能是中国传统音乐,正如当今一些研究中国的西方学者指出:“在中国面临的各种危机中,核心的危机是自信的危机,中国人正在失去中国之所以为中国的中国性(Chinesness)。”[5]梁铭越先生也曾经谈道:“一个民族的文化体系如若失去原生态演艺的存在,其传承也愈接近离失而无形中被埋没了。”[6]263也就是说,如果放弃中国传统音乐体系而选择其他音乐体系,则意味着否定了自我。那么,“弘扬中华音乐文化”就只是一句空话。所以,在“母语”音乐教育中,只能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资源。当然,作出这样的选择,并不意味着排斥其它音乐体系,否定其它非母语因素。相反,还要把世界各民族的音乐文化知识列入普通教育的音乐课中。王耀华先生曾经指出:“以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音乐文化为根本,既注重继承,又重视发展,既继承一切优秀的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使之得以弘扬,又重视对其他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借鉴、吸收。”[7]
3.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现实意义
当今,中国音乐教育界提出的“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观,要求把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作为基点,建立一个有中国特色的音乐教育体系。
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尤其是传统音乐文化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在几千年的发展史中,起着并且至今仍然起着维系国家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支柱作用。若要让这灿烂的音乐文化,得以传承和发展,这一历史重任也就自然而然地落到音乐教育的肩上。
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是增进中华民族情感交流、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进程的需要。在中国传统思想文化整体结构中,“乐”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孔子的乐贵移风易俗观,荀子的“夫声乐之入人也深,其化人也速”,《乐记》更是充分肯定了“乐”的美育社会功能,可见音乐的民族凝聚力十分强大。同时,建立这样一个体系也是增进中华音乐文化内部交流、继承发展中华民族音乐文化优秀传统的需要。如果没有把民族传统音乐文化保护好的话,就不能为人类音乐文化发展做出贡献。另外,在世界音乐教育界也出现了重视各民族传统音乐教育的趋势。面对这一世界音乐教育的共同趋势,我国的音乐教育要如何进行改革,不仅是音乐教育界,而且是整个音乐界应该重视的问题。
4.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困难和可能性
尽管对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充满着信心和希望,但是,这一体系的建立也不是一蹴而就的,还有一系列亟待解决的困难和问题。
其一,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摆脱西方工业文明价值观及音乐教育价值观的影响,建立新的音乐教育价值观。
其二,必须改变中国传统音乐非系统化的现状,总结出适合我国音乐教育的中国传统音乐理论作为教材。
其三,要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必须打破原有模式的约束,寻求新的教学方法。必须找到中国传统音乐教学方法和当今世界先进教学方法的契合点。
其四,必须培养具有中华文化意识的音乐教师。虽然存在这么多的困难和问题,但实现“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又有其现实基础。
在对历史的反思中,建立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已成为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共识。通过大多数音乐工作者的努力,也取得了一些奠基性的成就,比如,对古文献、古乐谱、古乐种的研究、整理及中国传统音乐的研究已取得丰硕成果。1985年,国务院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35条,明确提出了“加强美育”,全国教育工作会议提出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1999年,全国第三次教育工作会议上,对“美育”又作了更进一步强调。这一切都将会对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的实现具有实质性的意义。
5.结束语
弘扬中华音乐文化,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良的音乐文化传统,是我国每位音乐工作者的崇高历史使命。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弘扬中华文化的一个重要方面。当然,弘扬中华文化仅仅依靠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是远远不够的。但以中华文化为母语的音乐教育体系的建立将与西方体系形成一种平等的对话,为世界音乐文化沟通、互补与发展做出贡献。
参考文献:
[1]王耀华.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的得与失.音乐研究,1994,2
[2]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编.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1983
[3]伍国栋.民族音乐学概论.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
[4]王耀华.根深扎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乐府新声,1996,1
[5]管建华.重建比较音乐学.中国音乐,1995,1
一
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发展或许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最为生动、最为复杂、最为悲壮的章节,这种丰富多彩、复杂多样构成了雄浑而又深厚的文化生态景观。以文化的名义,文化应是人的“定在”与“此在”的统一,是人类社会形态统一性与多样性在生活哲学层面上的复写、摄影、反映,它体现着偶然性与必然性的辩证统一,遗传与变异或可作为文化传承与流变的根据。
穿越历史时空回眸文化发展线索,一切都成了思维中由“过去——现在——未来”穿成的实践事件之珠。散落的、连带的、破碎的、暗淡的、熠熠生辉的、光彩照人的……雷动着悠悠岁月之心,激荡着物我来去。
科学的严谨及求理求真流淌人文的血液,脉动人类的血脉,成为文化的风景,身心体悟可矣,何饶舌也。
给你身心,教你说话,育以读写,口传身授,格物致知,代代相传,语言、血脉、情感胜过几度风吹怒号、电闪雷鸣、大雨滂沱。
文化的时空在于人类心灵的律动,心相通,心相异。
二
人类文化的座座古堡已经并正在经受着轮番洗礼。越发强大的商业帝国文化蚕食并营造新的古堡文明,诱惑人的身心,考验文化内外的守望。
人类文化的宗教情怀在此生活语境中日益凸显着其别具一格的先天优势,成为文化守望的“软实力”,商品拜物教几欲融入文化的核心圈层。世界舞台时刻演绎着“婴儿与洗澡水”的哲学新神话。
按照马恩的需要动力论,在红色文化主导的文明国度,面前的一切还不够疯狂,合力论控制着事态的发展。文化正按辩证的否定观引领总体性与整体性际遇。
身为父母所育,心为文化负载,脚踏大自然坚实的背脊,头顶苍穹的斑斓与绚丽,以文化的名义,探究文化之在,追问人类的命运。
如前所述,“文如其人”“物以类聚,人以群分”,文化的传承与流变规律同样遵循自然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人的发展规律,尤其是人与自然的发展规律。
世界事物是相互区别相互联系的多样性统一,人与动植物既各有各自发展的特点,又有其一致性。迄今,任何知识,在普遍联系与永恒发展的物质世界面前都是狭隘的、片面的、苍白的。沿着科学的线性逻辑,靠着生活在一定历史时期和一定社会发展阶段所造就的人类理性,对文化与宗教的解释无疑是无力的,人类关于文化与宗教的认识也自然是有限的。
线性与非线性,混沌与分形,无序与有序,开放与闭合,人类理性在对物质世界认识上的进军注定是低效率高能耗的,对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注定是笼统的易变的,人类理性只能被认为是社会的个人心灵进化的一个环节,人类活动亦不过是无限发展宇宙中“某一微型剧场短暂的综合汇演”。
品味这演出的姑且认为是西方人心中的上帝,中国人心中的老天爷,人类或可理解成生来即是为着他的“定在”与他的“此在”。因此,人类的一切活动的意义、价值、效益,先需叩问心灵与上苍,再行类聚之旨,如此日月轮回,概莫能外。
宗教作为文化的现象,根系于斯,融寓于斯。科学与宗教亦生之同源,秉承人类的本质、品格与禀赋,文化的发展,凯歌高唱,谷风劲吹。
科学、宗教、艺术……人类总体性与整体性上文化地生活,其主体性命运及主体际遇正经受新的拷问。同源同质、同源异质、同质异源的民族文化正遭遇空前的客观性和主观性对立统一下的新融合。
开放的世界,文化势必融合,亦在走向融合,融合是文化的理想境界,仅此而已。
各民族独立,主权与,在现实政治上是进行或将来时,但在一体化背景下,在经济与商业意义上已然成为过去时,以人的留守与流动为特征的时代,文化的守望、文化的传承、文化的流变已经成为人类文化与民族国家面对的现实和情势。
三
20世纪是科学技术空前辉煌和科学理性充分发展的世纪。相对论、量子论、信息论和基因论的形成,标志着科学技术沿着微观和宏观这两个相反的路径,不断走向极端和本原,走向复杂和综合。孟德尔遗传学定律揭示了生物学性状特征的遗传变异规律。根据孟德尔定律,遗传是一切生物的基本属性,它使生物界保持相对稳定,使人类可以识别包括自己在内的生物界。变异是指亲子代之间,同胞兄弟姊妹之间,以及同种个体之间的差异现象。生物的遗传与变异是同一事物的两个方面。显然,此说对于研究文化的传承与流变现象有着诸多启示。
首先,文化的传承根据在人,世系传承当为核心。血浓于水,血脉相连,血亲、血缘是文化传承的坚实之基;精心养育、把手习得、知书达礼,是文化化成天下的最根本途径。就中华文化而论,五千年的多民族族群的争斗与妥协,交往与通婚,磨合了大中华民族的禀赋、品格、个性与气质,是永葆中华民族文化生命力和先进性的根本所在。
其次,中华文化根须深实、基础广泛、元素杂多,具备天然的抗倒伏品质,具备化成天下的历史条件和前提。由此,中华文化自然怀有“目的论”品格,具有海纳百川、汲养润物、尚仁顾人的豪迈气概。
再次,中华文化的枝节易于移植或嫁接,涉洋渡水,远播海外,气度不凡,溢于言表。
最后,中华文化在当下全球化进程中必将经历迎风送雨、观闪听雷的适应过程;鉴于前述特质、品格和气质,中华文化自然会吸纳各外来元素,走向人类文化的中心。根据遗传与变异原理,中华文化也必然经历传承和流变相辅相成的阵痛,必然会以更崭新的面貌闪亮登上人类文化的中心舞台。“历史大潮,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一、精彩的课堂需要科学的预设
所谓“预设”,简言之就是上课的设计,是教师在上课之前对教学目标、教学策略、教学评价等进行事先的设想及安排。“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教学作为一项复杂的活动,需要教师在课前作出周密的策划,基于科学取向进行教学设计。预设体现着对文本的尊重,体现着教学的计划性和严谨性。科学的预设要体现如下的要求――
(一)准确叙写教学目标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教学目标是预期的学生学习的结果。我们在设置教学目标时应坚持“行为主体+动词+名词或词组”的叙写范式,通过不同行为动词的使用,关注认知的过程和方法,同时界定运用学科知识应该达到什么样的认知水平。根据课程标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内容表现标准为:辨析中华文化的区域特征,说明中华文化是中国各族人民共同创造的;展现博大精深、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延续和发展的重要标识。很显然,课程标准的这一表述较为笼统,必须将其细化、明确化和可操作。
基于此,《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目标可描述为:目标1.学生能回忆中华文化丰富内容,理解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的作用、特点、地位;目标2. 学生能理解中华文化的区域性形成的原因和不同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目标3. 学生能够理解各民族文化与中华文化的关系及各民族文化对中华文化的贡献;目标4. 学生能理解包容性的含义和意义;目标5. 学生能认同中华文化博大精深,领会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增强民族自豪感、自尊心、自信心。这样叙写教学目标,使用了回忆、理解、认同、领会等行为动词,在表述上落实到了具体的知识点,对学生在知识、技能掌握和能力、情感、态度发展的水平层次上进行了科学、准确的描述,教师和学生对“我们要到哪里去”有清晰的认知。
(二)恰当选择教学策略
布鲁纳认为,有效的学习只有在具有结构性的情境下才能够发生。策略是为目标服务的,我们需要针对不同类型的教学目标确定选用合适的教学策略,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呈现方式与教学策略相匹配,更好地达成教学目标。基于《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的教学目标,笔者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位的理念和重视课程资源的整合,尤其重视乡土资源的挖掘的理念来组织教学,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究、体验、感悟、成长。为此创设了环环相扣的问题链组织教学:
问题情境(一)“你认为谁最适合担任中华文化的形象代言人?”(意图是激发学生的兴趣,并充分利用学生的知识储备,获得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一个感性认识,对应目标1);问题情景(二)“四大名著中的人物,你最喜欢哪一位?为什么?你能不能向外国朋友介绍一下中国文学艺术有什么特点和作用?”(需要学生运用其语文知识储备并结合课本回答,意图是让学生从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知道中华文化在世界文学艺术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对应目标1);问题情景(三)“中国的四大发明对世界产生了怎样的影响?中国历史上领先于世界水平的科技成就还有哪些?中国古代的科学技术有什么特点?”(需要学生运用历史学科知识并结合课本观点来回答,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对应目标1和5);问题情景(四)“在科技的发明创新方面,今日之美国跟古时之中国比较,你有什么看法?(意图是拓展教学时空,告诉学生我们有辉煌的过去,而近现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乏善可陈,要奋起直追,今天的中国完全可以再创辉煌,我们要有这样的民族自信心,对应目标5);问题情景(五)“播放《2010年广州亚运会开幕式》视频并展示问题:这段视频中展现了哪些岭南文化元素?这说明了中华文化的什么特点?(开幕式堪称经典,意图是通过充分挖掘乡土资源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一方水土养育一方文化”,对应目标2);问题情景(六)“请你谈谈公元前302年赵武灵王的‘胡服骑射’改革的文化意义?(需要调用学生的历史学科知识,意图是让学生了解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形成都做出了重要贡献,对应目标3);情景设置(七)“为什么中华文化能博大精深?你能阐释包容性的内涵和作用吗?请举一例。”(紧扣课本,进一步加深学生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对应目标4)。上述问题情境通过多媒体教学平台呈现,并与教学目标一一对应、层层推进,既体现了预设的科学性和严谨性,又有必要的弹性和开放性,为学生的探究、交流、对话等活动提供了足够的机会和空间,为动态生成预留了“空白”。
(三)正确开发评价方式
教学评价要坚持评价与教学目标的匹配这一重要原则,通过评价检测,判断学生是否达到了预期的目标。教学目标对教学评价应有导向作用,也就是说教学结果的测量必须是针对教学目标的测量,教学评价所要测量的方式应与教学目标的设置相一致。教学评价与教学目标相统一,才能保证教学的有效性。基于教学目标的能力要求,笔者在教学评价方面设计了选择题、问答题各一题,考查教学重点:1.单项选择题 [2014・天津卷.10]印度佛教自汉代传入我国后,便与中国固有文化相互影响和融合。在隋唐,外来佛教适应中国的文化习俗,演变为以禅宗为代表的中国化佛教,形成中华文化儒、释、道并存的格局;至宋后,传统儒学吸收佛教的有益成果,衍生出新儒学即宋明理学,使以儒家为主导的中华文化发展到新的高度。这一史实表明:①中华文化具有极大的包容性 ②不同文化的融合导致文化差异性的消失 ③学习借鉴外来文化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④文化交流借鉴是推动文化发展的根本途径。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2014・广东卷.37]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三:粤港澳地相近、人相亲、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但是,由于历史与现实的原因,三地文化也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当前,三地交往更加深入密切,加强文化合作意义重大。(3)结合材料三,运用文化生活中文化交流和中华文化的相关知识,谈谈在文化合作上应该持有的合理态度。
二、精彩的课堂源于动态的生成
所谓“生成”就是在教学过程中,根据课堂的具体情况,灵活地使用或改变自己设计的教学方案。生成是相对于“预设”而言的,生成体现着对学生的尊重,体现着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生成的过程,再好的课堂预设,也无法预知课堂的全部细节以及课堂所能够达到的教学效果。
(一)动态的生成要求教师创新教法
学生是课堂上学习的主体,是极为宝贵的课程资源,他们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思考、灵感、兴致参与课堂活动。因此,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对“预设”剧本不能原封不动地照搬,要关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差异性以及创造性,保持教学的弹性和灵活性,注重学生的发展。为此,教师要采用互动教学方式,在互动中让教师、学生的思想观点不断交汇碰撞,推动认识不断提高、体验不断加深、情感不断升华。课堂上的“互动”和“生成”相得益彰:互动是生成的基础,课堂动了,学生活了,生成才有可能,一个以讲为主的课堂,不会有精彩的生成;生成是互动的升华,生成了疑难困惑、奇思妙想、独特见解,教师可点拨引导、组织讨论和表扬鼓励。这才是把精彩留给学生,这样的课堂才是精彩的课堂!
(二)动态的生成需要教师智慧把握
课堂生成具有即时性的特点,强调的是机智灵活,借助的是教师的智慧。课堂上学生的顿悟、灵感、困惑、错误等构成了丰富多彩的动态教学资源。在课堂教学中这些动态资源很容易“流失”掉,稍不注意很可能就“一滑而过”。因此,教师必须具有足够的教学智慧和把握生成的意识。课堂上有生成并不是目的,生成是否有效、成功与否的标准是预设目标的达成度。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把握教学契机,合理地开发、利用即时生成的动态资源,让它临场闪光。例如,在探究问题情景(三)时,有位学生发表了个人看法:“中国古代科技具有实用性和整体性的特点,但不重视基础研究,尤其是自然科学的重大发现以中国人命名的实在不多,许多原理、定律几乎都是西方人发现的。可以说我们中国只有发明而鲜有发现,实用有余、原创不足。我们中国科学家至今与诺贝尔奖无缘是有文化传统方面原因的。”一石激起千层浪,我为这个学生的观点所震撼,确实有道理,近现代中国在科技发明方面的贡献与我国的文明大国地位很不相称。于是,我借机抛出“钱学森之问”让学生开展讨论,并就此问题联系国家的科教兴国战略阐述了我的看法,激励学生要更加努力地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学生对中国古代科技存在不足的评价是本节课最出彩处。一堂课下来,预设的三维目标达成度高,既落实了基础知识,又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升华了情感。
文化繁荣发展靠什么?靠的是内容、是创意、是精品。
内容为王。文化是内容产业。文化的传承发展,靠的是内容;文化的教化熏陶,靠的是内容;文化的交流借鉴,靠的是内容。有了丰富多彩的内容,才有了绚烂多姿的文化;有了思想深邃的内容,才有了浸润心田的文化;有了美不胜收的内容,才有了引人入胜的文化。从这个意义上说,文化的生命力首先在于内容、根本在于内容。内容离不开形式,任何内容都要有一定的形式来表达,要实现内容与形式的统一。马克思说:“如果形式不是内容的形式,那么它就没有任何价值了。”现在需要注意的问题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往往注重用绚丽的外表、豪华的包装来找卖点,对形式的追求压过了对内容的在意。所以,我们强调文化越商业,越不能忘了文化的根本。注重内容,要注重大众的内容而不是小众的内容,文化是大众的文化,要立足大众发展文化,而不能只立足小众发展文化;要注重发展真善美的文化内容,而不能发展假恶丑的文化内容。
创意至上。创意就是创造,就是创新。创新是文化的本质特征,是文化的内核。文化的生命力在于文化的创造力。文化是最需要创新的领域。一部人类发展史,实际上是一部文化创新史。中华民族之所以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培育和发展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根本原因就在于中华民族有着旺盛的文化创造力,善于在继承前人文化创造的基础上、在借鉴世界各国文化优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新的文化创造。文化创意或创新,根本的在于保持文化的两个特色。一是时代特色。一切优秀的文化创造,一切传世的精品力作,都是时代的产物。要始终保持文化的与时俱进,既为时代鼓与呼,弘扬伟大的时代精神,又从时展中汲取丰沛的动力源泉。二是民族特色。民族的不一定都能为世界所接受,但为世界所接受的必须具有民族特色或独创性。从这个意义上说,只有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要始终立足中华文化丰沃土壤,始终体现强烈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精品取胜。文化精品,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的文化水准,代表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的高度。一个文化精品,就是一座文化丰碑。精品纷呈、佳作迭出,是文化繁荣昌盛的最重要标志。什么是精品,就是要思想性艺术性观赏性相统一,就是要经得住历史、人民、实践的检验,就是要叫得响、传得开、留得住。现在,文化产品数量不可谓不多,规模不可谓不大,但质量问题不可谓不突出,文化垃圾不可谓不多。时代呼唤精品,人民期待佳作。精品需要积累、需要磨砺、需要沉淀,要去浮躁、浮浅、浮夸。要有“十年磨一剑”的精神,要有“板凳要坐十年冷”的意志,要有文化上的“殉道”志向,笃定恒心,心无旁骛,矢志不移,孜孜不倦,勇攀艺术高峰,倾心打造精品。
关键词:中原文化;基本特征;思考
中图分类号:G1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8500(2013)02-0012-01
中原文化历史悠久,内涵丰富,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在岁月的洗礼下,积淀下了不少宝贵财富。一个地区文化的形成于发展会深深的打上本地区的烙印,中原文化特征的形成,既是这个地区文化长期累积的过程,也是以自己的文化底蕴为基础,对周边文化的吸收和融合的过程,是历史发展的时间和地理环境的空间的结合体,是文化内在逻辑演变和文化空间形态变迁的统一。为了提升我国的文化软实力,提升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党和政府就要积极探索,寻找扩大中原文化影响力的有效措施,为扩大中华文化的影响产生推动作用。
一、中原文化的基本特征
1.类型多样性
在中原文化的发展过程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交流日渐频繁,中原地区自身独特的地理优势,更促进了各种文化在此地的交融。多样性是文化因子富集和活跃的标志,更是文化生命力的基础,在交融与发展之中,中原文化的多样性特点日渐突出,现在的中原文化大致可以分为十八类别,文化的多样性涵盖了整个文化系统的大部分,充分证明了中原文化深厚的历史积淀与文化高度。
2.空间广布性
空间的广布性是指在一定的区域内,文明均衡的覆盖到域内的人群。中原地区自古以来就是兵家必争之地,地理位置十分重要,也是重要的政治和经济中心,人口稠密,工业、农业、手工业都十分发达,借助得天独厚的优势条件,中原文化的辐射效应十分强大,只要有人类活动的地方,就有中原文化的身影。以史为证,全国古都河南占据四个,以洛阳、郑州、开封、安阳为中心,中原文化辐射到了整个河南的重要城市,历史古都有着深深的文化烙印,记录了历史发展的痕迹,在空间上,四大古都形成了一个文化辐射网络,使得中原文化在河南境内的辐射范围基本没有死角。
3.群体覆盖性
群体的覆盖性是指文化的分层界限不明显,即很多文化产品不是垄断性的,中原文化的根本特点是族群共享性。中原文化在发展过程中,不断与其他地区的文化发生碰撞与交融,形成了多种多样的中原特色文化,中原文化具有很强的群体覆盖性,几乎无孔不入地深入中原人民的生活之中。中原的戏曲文化来源于生活,得到了民众的广泛认可,具有浓重的乡土气息,民众在生活劳作中,借助戏曲来表达自身的情感,不拘泥于一定的形势,表达形势多样。中原的民俗文化特色鲜明,体现在饮食、服饰、礼仪等诸多方面,这些民俗文化在民众的日常生活中得到了很好的体现,文化的共享性大大增加了中原人民对中原文化的认同感,使得中原文化永远年轻,充满活力,这种文化的共享性增加了民众之间的交流,有助于和谐中原的建立。
4.精神传承性
精神的传承性是指地域文化的核心价值能够稳定的进化和代际延续下去。中原文化的成熟首先表现在有一个突出的核心价值,这个核心价值就是以儒家文化为核心,整合各家思想的传统文化思想和以红色文化为核心的现当代文化。中华文化的发源地就是中原地区,中原文化在整个中华文明体系中具有发端和母体的地位,夏、商、西周的文化发源于河南,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诸子的思想,究其根本也是发源于河南,在今天,诸子思想仍在传承,大到治理国家,小到修身齐家,正是文化的传承性使得文化的财富可以造福一代代人民。
5.稳定开放性
内在结构的稳定是文化在交融碰撞时保持独立性的根本前提。河南占据独特的地理位置,是文化的重要聚集地,然而中原文化能够在众多文化冲击下保持中原文化特色,靠的就是中原文化的稳定开放性。中原地区几经朝代变迁,在岁月的磨砺中,逐渐形成了中原文化特有的结构与制度,正是文化的结构稳定性才保证了传播过程的稳定。
二、如何提升中原文化影响力
1.“请进来”与“走出去”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河南的地理优势,举办文化交流会,积极申请承办国际知名赛事,积极宣传河南,吸引更多的外国友人走进河南,了解河南;河南政府可以从中原特色文化出发,例如将“梨园春”推向世界舞台,将河南戏曲送上世界知名歌剧院,将少林功夫借助于电影等多种形式进行传播。
2.文化节会与经贸交流相结合
河南政府要充分利用中原文化的丰富性与多样性,举办多种类型的文化节,达到文化与经济的双重交流,以文化交流推动经济发展。文化节可以分为民间节会、寻根节会、特色节会等,例如:信阳茶文化节、安阳殷商文化节、鹿邑国际老子文化节、开封国际清明文化节等。河南举办文化节时应注意选择与中原经济区建设相吻合的项目,逐步实现“官办节会”向“民间节会”的转变,进一步提升文化节的档次与质量。
3.品牌建设与活动推广相结合
中原文化内容丰富,涵盖面非常广。在进行文化建设的过程中,河南政府要充分考虑中原文化的品牌效应,努力打造文化品牌,牢牢树立品牌意识,这样的文化发展更具有长久性。文化的传播与推广需要借助于现代化的技术与手段,中原文化的传播更应该借着传媒技术不断发展的东风,进一步扩大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河南政府可以将“梨园春”打造成中原戏曲文化品牌,抽出专项基金进行扶植与发展,扩大河南戏曲文化的影响力,还可以将“少林寺”打造成中原功夫品牌,在世界范围内举办交流会,开设武馆,进行宣传,吸引更多人来学习少林寺功夫,扩大功夫文化的影响力。
三、结语
中原文化具有类型多样性、空间广布性、群体覆盖性、精神传承性与稳定开放性等特征,在新时期,河南政府通过多种手段,实行多种有利于文化发展的政策,定能够不断扩大中原文化的影响力。
参考文献:
文化又是人们的一种素养。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文化生活第三课知识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
1、文化多样性的表现
民族节日 ,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文化遗产,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它们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2、怎样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正确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2)坚持的原则。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反对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3、为什么要正确对待文化的多样性
(1)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也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意义)
(2)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实现本民族文化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必要性)
(3)文化是民族,又是世界的。(关系)
4、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1)文化传播的途径: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
各国之间互派留学生和访问学者,则是一种更为直接的文化传播方式;
总之,小到亲朋聚会、外出旅游,大到各种经济、政治、文化活动,都可以成为文化传播的途径。
(2)文化传播的媒介:
①传媒的形式(略)
②标志 :印刷媒体的推广
③大众传媒的特点和地位: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大众传媒能够最大程度地超越时空的局限,集中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日益显示出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大众传媒已成为文化传播的主要手段
(3)文化交流为什么---------------文化交流的意义
①从“走出去”角度讲,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有利于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 (文化在交流中传播)
②从“引进来”角度讲,有利于学习与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中华文化文化的创新与发展,,促进本民族文化发展,增强我国文化竞争力,提高国家的文化软实力,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文化创新,需要博采众长)
③有利于世界各种文化相互借鉴,取长补短,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与发展。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的措施(如何正确对待外来文化)
A、通过商业贸易、人口迁徙、教育多种文化传播活动,促进文化的交流与合作。(文化传播)
B、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文化多样性)
C、在文化交流、借鉴与融合的过程中,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既要有海纳百川,,又要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
D、坚持正确的原则,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封闭主义”。
E、坚持正确的态度。我们既要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的传播,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中外文化交流的友好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交流态度)
高中文化生活第四课知识传统文化的继承
1、传统文化是什么?
(1)含义 :传统文化是在长期历史发展中形成并保留在现实生活中的、具有相对稳定性的文化。
(2)形式(继承性的表现)及 各种形式的影响:
传统习俗的继承:是传统文化的基本形式,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影响。
传统建筑的继承:建筑,被称为凝固的艺术。成为展现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标志
传统艺术的继承:中国传统文艺,以古代文学、传统戏曲、传统绘画等为代表,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传统思想的继承:对今天中国人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社会发展具有深刻影响。
2、传统文化为什么---
--传统文化对人们生活、社会发展的影响--------传统文化的基本特征
①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对人们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产生持久的影响;对今天人们的价值观念、生活方式和中国的发展道路具有深刻影响。
②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传统文化是民族文化发展的根基,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今天仍能激起人们强烈的民族认同感。
③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只有正确对待传统文化,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才能兴旺发达,社会才能发展进步。
3、如何看待传统文化
(1) 正确态度: 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
(2) 具体要求:面对传统文化,要辩证地认识它在现实生活中作用,分辨其中的精华和糟粕。
(3) 要发挥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克服传统文化的消极作用
(4)必须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 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就能够作出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5) 反对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与全盘肯定的守旧主义。
4、影响文化发展的因素
(1) 社会制度的更替影响文化发展(经济、政治决定文化)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往往催生社会变革,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5、综合认识教育的作用
A、教育有利于提高人的文化素养,展示文化的力量。
B、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教育有利于推动科技进步,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推动经济发展。
C、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教育能够促进民族文化交流,发展本民族文化,繁荣世界文化。
D、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功能,在人的教化与培养上始终扮演重要的角色。
E、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必须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和增强民族创新能力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
高中文化生活第五课知识文化创新——文化发展的实质
1、为什么要创新
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文化创新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2、如何进行文化的创新
(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
(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一。必须不断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
(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这是文化创新的基本途径之二。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既要做到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又要做到海纳百川。
(4)发挥人民群众的主体作用。文化创造要充分发挥亿万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5)坚持正确方向,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与“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
(6)要推动文化内容、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这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四个关系
A、继承与发展的关系: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B、社会实践和文化创新的关系: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基础,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是检验文化创新的根本标准,是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文化创新源于社会实践,又引导、制约着社会实践的发展。
C、继承与创新的关系:
(1)不能离开传统文化,空谈文化创新。漠视对传统文化的批判性继承,就会失去文化创新的根基.
(2)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文化创新,表现在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的努力之中。
D、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
创新是指以现有的思维模式提出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见解为导向,利用现有的知识和物质,在特定的环境中,本着理想化需要或为满足社会需求,而改进或创造新的事物、方法、元素、路径、环境,并能获得一定有益效果的行为。下面小编给大家分享一些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点,希望能够帮助大家,欢迎阅读!
高中政治文化创新的知识1、我们为什么要积极开展庆祝民族节日的活动?
①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和各种形式的文化活动。
②民族节日,蕴涵着民族生活中的风土人情、宗教信仰和道德伦理等文化因素,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的长期积淀。庆祝民族节日,是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也是民族情感的集中表达。
③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本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
④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和相对稳定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2、为什么要保护文化遗产?(地位+意义)
①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人类共同的文化财富。
②保护文化遗产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
③保护文化遗产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
④保护文化遗产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3、为什么要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2)特点: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文化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3)现状: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交融。
(4)意义: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会丰富多彩,充满生机和活力。
4、怎样尊重文化的多样性?
(1)要求:尊重文化多样性,首先要尊重本民族的文化,培育好、发展好本民族文化。
(2)原则:必须遵循各国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平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3)态度: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尊重世界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5、为什么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1)文化是世界的,世界各民族的社会实践有其共性,有普遍的规律,在实践中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民族文化也有共性和普遍规律。
(2)文化又是民族的,各民族经济的和政治的、历史的和地理的等多种因素的不同,又决定了各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
(3)文化是民族的,各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个性和特征。文化又是世界的,各民族文化都是世界文化中不可缺少的色彩。
6、为什么要进行中外文化交流?
必要性:
地位: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基本特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
特点:文化是民族的,文化又是世界的。
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尊重文化的多样性是繁荣世界文化的必然要求。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
意义:
(1)对内:
①有利于促进中华文化的发展和进步,维护民族文化。
②有利于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扩大中华文化在国际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提高我国的文化竞争力,增强我国的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
③有利于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促进我国文化的创新和发展。
④有利于我国建设全面小康社会。
(2)对外:
①有利于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和发展,维护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②有利于加强两国人民的友谊,发展友好合作,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建设和谐世界。
7、如何推动中外文化交流?
①我们既要更加热情地欢迎世界各国优秀文化在中国传播,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又要更加主动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做传播中华文化的使者,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②利用商贸活动、人口迁徙、教育等途径,发挥大众传媒的作用,推动文化传播与交流。
③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在文化交流中,要尊重差异,理解个性、和睦相处.共同促进世界文化的繁荣。
④在中外文化的交流借鉴与融合中,要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⑤正确处理外来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坚持正确方向,反对错误倾向,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封闭主义等。
8、传统文化的特点
(1)传统文化具有继承性。传统习俗、建筑、文艺、思想的继承。
(2)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它的内涵又因时而变。
(3)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9、传统文化的双重作用:
(1)在社会发展过程中,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政治的变化,传统文化的相应内容如果能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就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2)如果一成不变,传统文化也会起阻碍社会进步、妨害人的发展的消极作用。
10、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的态度:
(1)继承角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用。对于传统文化中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积极向上的内容,应该继续保持和发扬。对于传统文化中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落后腐朽的东西,要“移风易俗”,自觉地改造或剔除。
(2)发展角度: “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
(3)创新角度: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积极吸收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我国传统文化。
(4)加强中外文化交流,推动我国传统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我国传统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5)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11、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是什么?
(1)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在继承的基础上发展,在发展的过程中继承,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
(2)正确处理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推出体现时代精神的新文化,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把握好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批判地继承传统文化,不断推陈出新,革故鼎新,才能进行正确的文化选择,成为自觉的文化传承者和享用者。
12、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1)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运动,社会制度的更替对文化发展的影响是重大的。
(2)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
(3)思想运动促进文化发展。
(4)教育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
13、全面认识教育的作用:
(1)教育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与经济相互影响、相互交融。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支持和人才保障。
(2)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之一,教育也是影响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3)教育在文化传承中的作用:教育是人类特有的传承文化的能动性活动,具有选择、传递、创造文化的特定功能,在人类文化传承中产生重大影响。
(4)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教育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先导性、全局性、基础性作用,必须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14、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
(1)文化发展的实质,就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是社会实践发展的必然要求,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2)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与活力的重要保证。文化创新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是一个民族文化永葆生命力和富有凝聚力的重要保证。
(3)文化创新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期的时代要求。
15、如何进行文化创新?
(1)根本途径:立足于社会实践。
(2)基本途径:
①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②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融合外来文化优秀成果。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3)主体角度: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进行文化创新要走与人民群众的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4)文化创新要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反对“封闭主义”“守旧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
(5)必由之路: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
提高政治成绩的答题技巧1、高中政治选择题的技巧。
选择题题干在情境设计和设问上多种多样,题肢往往似是而非,迷惑性强,稍一疏忽,后悔莫及。要想解答好选择题,首先要在平时的学习中注意准确把握概念和原理,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是选择题主要考察内容,否则巧妇难为无米之炊。
其次,养成好的习惯:做题习惯,如建立错题本,或在资料中对不同难度的题做不同的标记,对反复出错的题进行重点分析;总结选择题的干扰方法、做题的好的经验习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好的思维不是老师教出来的,而是练出来的。
2、问答题解题技巧。
要注重切入语,观点要明确,能分段就分段能分点就分点,标清大小点,提取材料有效信息,引用材料关键论述。
3、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技巧上,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4、启示类启示型的设问有“给我们什么启示”,它包括经济学、哲学、政治学的启示等等。
回答这种设问的题目时,我们可以采用以下答题技巧,一般先提出理论依据,然后再提出应该怎么办,针对材料中的问题,寻找措施。答案要做到观点与材料相结合。
在政治答题时要避免哪些问题1、急于求成。
不审题,不构思,怕时间不够,想一句写一句,结果不是错解题意,用错原理,就是重重复复,颠三倒四,该回答的没回答好,不用回答的却写了很多。
2、照本宣科。
不理会题目的具体要求,不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不紧扣题意进行回答,只是一味地按照复习资料或辅导老师给的相似题的答案答,结果由于答题的针对性不强,得分率不高。
3、表达不准确、不科学。
原理表述不准确,分析用词不当。
在中国大陆,一般都认为,“华文文学”的正式命名,始于1996年在庐山举行的第六届世界华文文学学术研讨会。这里有一个曲折的过程。1982年广州暨南大学召开的第一届香港台湾文学研讨会,标志着这一领域的研究逐渐从零散的个人的学术行为,转化为有计划有组织的学科性建设的开始。但很快人们就意识到,最初被作为“台湾作家”研究的诸如聂华苓、於梨华、白先勇等,他们更确切的身份是从台湾移居美国的美籍华人作家;与此同时,正在复苏的东南亚华文文学,也进入与东南亚诸国交往密切的广东、福建学者的视野。于是,1986年深圳大学召开的第三届学术研讨会,便在“台湾香港”(第五届的中山会议增加了澳门)之后,添了“暨海外华文文学”,以示研究视野的拓展。然而,“台港澳文学”是中国文学,而“海外”则是别国的文学,二者并置既拗口,也易引起争议。于是,便有了第六届会议以“世界华文文学”的易名。但重新命名后的“世界华文文学研究”,并未脱离原先“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研究框架和轨迹,无论观察与分析的对象、视角或方法,并没有产生具有结构性意义的改变。
在海外,对漂离母土的华人及其族裔文学的关注和讨论很早就开始,但大都是对于具体作家创作的批评和介绍。1989年在新加坡举行的“华文文学大同世界国际会议”,其“大同世界”的会议主题,和包括中国(大陆、台湾、香港)在内的与会者的广泛性,使它具有了整合性的视野和意图。在这次会上,提出了一系列有关华文文学整合性建构的论题,诸如“多元文学中心”、“双重经验书写”等等,对后来华文文学的研究实践,产生深远影响。稍后,美国柏克莱大学的亚裔系,连续两届以“开花结果在海外”为主题,举办了华人文学国际学术研讨会。虽然如会议主题所示,关注的重心是“开花结果在海外”的华人文学书写,但参与者的广泛性和论题的深入前所未有。2006年春天,由王德威主导的美国哈佛大学东亚系,邀请来自美国、台湾、香港、马来西亚的华文作家以及留学美国的中国学生,又举行了一场题意深远的“华语语系文学研讨会”,从另外一个视角,与中国大陆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展开对话。其论题包括中国经验与中国想像在地域、族裔、社会、文化、性别的移动与转化,华裔子民移徙经验和典籍跨越,翻译与文化生产,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的世界想像等等,对“华语语系文学”概念的内涵,提出了新的理论阐释。
回顾从国内到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进程,有几点想法:
一、华文文学是一个发展着的概念。从对其命名到诠释的游移不定,歧义互见,都说明它尚不成熟。不同的论者,不同的视角,常会有不同的诠释。即使同一论者的前后表述,也常有不一致,甚至相左的地方。这是一个新的学科必然经历却又急需走出的过程。
二、国内和海外的华文文学研究,存在着认识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的某些差异。就其对象而言,国内的研究往往把中国大陆的文学摒除在外。这自然有着“世界华文文学”这一概念缘自“台港澳暨海外华文文学”的学科背景。然而,中国大陆本土文学的“缺席”,不仅使号称“世界”的华文文学研究成为一种“不完全”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它意味着,在世界华文文学格局中,中国大陆本土文学与其它地区和国家的华文写作“对话”的缺席。而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中,这种“对话”十分重要,是华文文学研究必须具备的条件。王德威在其“华语语系文学”观念中,就十分强调这种“对话”。实际上,由“对话”所呈现出的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创作的差异,正是它们获得独立生命和价值所在。
三、国内的研究往往不将华裔的非华文写作包含在内。在国内的学科谱系中,华裔的非华文写作,主要是外文系学者关注的对象,因此,便有了“华文文学”还是“华人文学”的命名之争。尽管这种现象近年已有所改变,但它仍然说明,国内的华文文学研究,是以华文书写为界定的。其关注的中心,是语言所承载的文化传统在文学书写中的回归与变异。而华裔的非华文书写,核心不在语言而在创作主体的族性,更多关注的是华人族属身份所包容的文化、在异文化土壤中的隔代生存与变化以及如何将华族的文化身份转化为一种文化资源,从而在多元文化的网络中构建华族的文化地位。
四、无论国内还是海外,文化都是华文文学研究者关注的重心,只不过其侧重面各有不同。中国大陆的学者最初更关心海外华文书写的中华文化传承,中华文化在异文化时空环境中的融合与变化,是近年才逐步得到重视的主题。而海外“新移民”作家,如陈瑞琳所表述的,是在生命的“移植”中对母体文化进行“放弃”和“寻找”,在摆脱“家国文化”的心理重负中,“重新审视和清算自己与生俱来的文化母体,从而在新的层面上进行中西文化的对话”。*而王德威的“华语语系文学”观念,是在中文书写的越界和回归中,作为一个辩证的起点,探讨“中文书写如何承载历史中本土或域外书写或经验,多元跨国的现代经验如何在歧异的语言环境中想像中国―华人―历史”。简言之,中国大陆学者更多注意的是文化传承与变异中的异中之“同”,而海外学者的观察,更多的是集中在文化延播与变异中的同中之“异”。
五、方法论的问题越来越受到重视,特别是比较文学方法的引入,使华文文学研究者的视野不断扩大,获益颇多。随着年轻一代学者的不断加入,受到关注的方法论问题对华文文学研究学术质量的提升,有着重要意义。
中国大陆与世界其它地区和国家华文文学研究的某些认识上的不同,是一种客观存在。但是,差异是对对象不同侧面和层面的认识,差异可能是一种“片面”,但由此产生互补的需要,提供对话的空间,从而使对对象的认识立体化。
华文文学是一种“离散”文学
华文文学是一种“离散”的文学。这里所说的“离散”,是指华文文学散落在世界不同空间的存在状态。它根源于华人离开母土的世界性迁徙和生存,这是华文文学重要的发生学基础。
华人在海外的生存,经历了从华侨到华人再到华裔的身份变化。华人身份的每一变化,同时也反映在华文文学与其文化母体的错综文化关系之中。20世纪中叶以前的中国海外移民,保留着“双重国籍”的政治认同,不论其是否加入移居国国籍,也不论其是否数代不归,都被视为中华子民,即为华侨。此时他们的文学书写,是华侨文学,是中国文学的海外支脉,其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是一致的。20世纪中叶以后,中国政府取消了“双重国籍”的政治认同,海外华人为了生存和发展需要,大多选择加入所居国国籍,他们的身份由华侨变为海外华人,成为所居国多民族构成的一个成份――华族。在政治认同的国籍改变之后,在文化认同上却无法完全改变,实际上存在着华人对自己母体文化与对所居国本土文化的双重认同,或者不同程度地在自己族裔文化基础上融吸所居国的本土文化,从而形成了具有所居国文化特色的华族文化。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的不完全一致,是这一阶段华族文化的特点。而他们数代之后的华裔,已经融入所居国的社会文化环境之中,政治认同与文化认同趋于一致。在许多情况下,缘自父祖的无法改变的族裔文化身份,正逐渐变为一种身份文化,成为他们参与所居国多元文化建构的一种资源。无论他们用华文写作或非华文写作,他们是透过自己已经认同的所居国文化,来重新辨识和书写自身的华族文化――尽管这种“辨识”,充满了误读和重构,却成为华裔文学书写普遍性的特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中国的海外移民,成为散居于世界不同政治空间中独立存在的中华族裔,而反映他们生存经验的文学书写,却难以完全割断母体文化的精神脉络,在双重文化的认同、融吸和重构中,既相联系又独立地呈现为所居国少数族裔(华族)的文学存在。华文文学客观的“散存”状态,是我们观察和思考并重新进行对话、比较和整合时无可回避的事实。
有一点需要辨析,即华文在世界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流播与存在,不是“殖民宗主国”的“文化遗蜕”。华文伴随19世纪以来华人的海外迁徙大量播散世界。其时中国正面临着世界殖民主义的侵扰,迫于生计而无奈谋生异邦的华人,无论是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还是到同样处于殖民压迫下的欠发达国家,都是弱势族群,华文在所居国的语言和环境中,也都是弱势语言和弱势文化。即使由于华人的刻苦奋斗,经济发展取得成功,甚至在某些国家,华人经济成为具有影响力的强势经济,仍无法改变华人在所居国中语言和文化的弱势地位。这一状况在华人政治、经济都处于弱势的欧美诸国,或者在经济略居强势的某些东南亚国家,都是一样的。华人的华文书写,是一种母语书写;而其它受到西方殖民的国家对宗主国语言的书写,是一种被迫的非母语的书写,是殖民者强加于被殖民者的语言霸权。二者有着性质上的根本不同。
不同地区的华文文学
有独特的性格和色彩
然而,华文文学概念的提出,是一种整合性的视野,是面对“离散”的一种想像的建构。其实,所有后设的文学概念,都是一种想像的建构。从本质上说,文学书写是个人化的书写,每个作家都根据他独特的人生经历和审美体验,进行个人化的创造。正是作家个人化的文学书写,同时成为一种社会化的行为,才使文学研究作为普适性的想像的建构成为可能。
国家或者区域的文学史书写,是在政治疆域的边界之内,对文学发展进行跨时间的建构。这种建构虽然有着历史书写者各自的性格和特征,但总的说来,他并不能摆脱家国叙事的背景,或者就是家国叙事的一个部分和侧面。
然而华文文学是超越政治空间的想像,它打破疆域,是超地理和超时空的整合性的想像。
中国的海外移民,使华人成为一个世界性的“散居”的族群。事实上,并非每个移居到世界任何地方的华人,都“单个”地生活着,不管他愿意与否,他都生活在、或被视为生活在某个族裔的网络之中。他的肤色、语言以及文化――从心理到行为,是一种无形的纽带,将他们“归纳”在一起;更何况还有有形的“唐人街”,成为他们族裔和文化存在的象征。海外华人的“散居”,实际上是一种“离散的聚合”。“离散”是相对于他们的母土,而“聚合”则是相对于他们在海外的生存方式。中华文化随着移民的携带而传播世界,也成为一种“散存”的形态。“散”是指其流播,而“存”则是文化延续的存在状态。海外华人是通过一系列的文化行为,从华文教育、华文报刊到华人社团等等,不断地实现这种族裔和文化的整合,以保存和抵御异文化环境对自己族群和文化的压迫与销蚀。在这个意义上,华文文学书写也成为一种文化政治行为,是华人对自己族裔的历史记忆与生存状态的铭刻与建构。在记录自己独特生存历史与经验的文学书写中,不同国家和地区的华文文学,不仅有了迥异于母体的独特性格与色彩,也有了自立于母体的文化与文学的价值与生命。
“有创新”,是对文章立意、选材、结构、表达等方面的要求。它包括“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新巧”“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和“有个性特征”。
其中的“见解新颖”,就是要能“言他人之所未言,发他人之所未发”,在别人司空见惯的事物上发现美,而不能人云亦云、老生常谈。
写作指导
“千古文章意为高”“意犹帅也”,这些论述道明了立意的重要性。文章立意首先应求准,进而求新。新奇的立意,独到的见解,能使作文个性鲜明,给人以心灵的撞击,精神的鼓舞。要使见解新颖,主要有以下三种途径。
一、反向立意
即转换思考方向,对大多数人的见解说“不”。具体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不全部认同,而作辩证的否定,也就是肯定一部分否定一部分。比如2000年全国卷要求以“答案是丰富多彩的”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的是“答案丰富未必多彩”,这就是肯定了“答案丰富”而否定了“答案多彩”。另一种是相对的否定,就是在一定前提下,完全否定某一常式观点。比如2001年全国卷要求以“诚信”为话题作文,有位考生写的是“谎话有时更美丽”,这就是建立在某些特殊情况(“有时”)之下的对“诚信”的反弹。这两篇文章因其观点独特,在众多考场作文中脱颖而出,均获得了很高的分数。
又如2006年高考天津卷命题作文“愿景”,绝大多数考生都是从正面去理解和阐释的,而有一位考生见识过人,大胆地运用逆向思维,振聋发聩地喊出:“学校成了折磨学生、煎熬老师的刑场……‘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花园里花朵真鲜艳’,如今真的成了‘愿景’。”作者对“基础教育‘扭曲变形”’的现实有着痛彻入骨的体验,对造成这一后果的原因也有深刻独到的认识。文中不乏警策之言(如“直到把命拼得油干灯枯,活力耗尽,可能那时才真的实现了‘愿景”’),使读者从中获得有益的启迪。
二、新异立意
作文题目的内涵往往是多层、多义、多向的,大都具有多层次、多角度开发的可能性,这就需要我们认真分析,仔细梳理,将混沌的具体的表象加以分解,对构成事物的各个侧面、各种因素以及各个发展阶段上的相互转化作具体的剖析。尤其是在千万人写同一考题的情况下,要想一想别人可能会怎么写,自己能不能有更好的选择,能不能写出与众不同的见解。
以2007年上海卷作文为例,与绝大多数考生泛谈“高考是道坎”“生命中的坎坷是道坎”等不同,有位考生写的是“文章的内容比技巧更重要,写作必须跨过华而不实的文风这道坎”,全文笔力集中,主旨鲜明,立意上和阅卷标准相吻合。由于作者巧妙地变向立意,别出心裁,赢得了阅卷老师的一致赞赏。
三、高远立意
一般同学在把握题意后,往往会产生一种求稳、求保险的心理,即顺着题意很“自然”地进入到某一惯常的思路中,于是考场上出现了大量立意肤浅的平庸之作。而那些精品作文,则往往用一种更加高远的立意使题旨得到深化与发展,从而占据了思想上的制高点。
比如2003年全国卷(话题为“感情亲疏和对事物的认知”)优秀作文《情感―认知―文化》,作者以“中华文化”为论述对象,开篇将自己对中华文化的热爱之情寄托于“《诗经》中的一汪清水”“仙乐飘飘的大唐华章”“古长城的细细青苔”“岳麓书院的依依夕阳”等具体的形象之中,给人以无穷的想像空间。接下来通过对比,清晰地展示中华文明与西方文明之优劣,让读者从情感中冷静下来。在多处点明“情感”“认知”“理智”的基础上,中心论点水到渠成:“不能因为情感而影响对文化的认知,不能用愚昧代替了理智”。结尾以“远处,传来‘关关雎鸠’的乐声,依旧那么传神、清晰、生动……”照应开头,同时暗示中华文化重新焕发出生机与活力,可谓言有尽而意无穷。全文切中时代的脉搏,表现出难得的大气。阅卷教师读到这样的佳作,怎能不拍案叫绝?
考场佳作
当文化火炬印上了商标
广东一考生
人类在传递中生生不息,人类文化的火炬也随之传递不已。一个民族的文化是这个民族的灵魂,是它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根本。中华文化的火炬已在世人瞩目中传递了五千年,然而,令众多学者担忧的是,它在商业大潮中似乎有点变味了。
其实我以为,为了更好地传递文化火炬,给它印上商标也无妨。
要让文化活下去,就必须让文化生存着,否则无益。要让文化活着,就必须让它扎根于群众之中。文化归根结底是百姓创造的,如果一味强调“出污泥而不染”,宁可孤芳自赏也不迎合世俗,那就难免落入曲高和寡的尴尬境地,而这对文化而言是致命的,因为它失去了社会意义。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写道:“东坡之词旷,稼轩之词豪,无二人胸襟而学二人词,犹东施之效捧心耳。”在文化领域,东施效捧心的例子可谓俯拾即是。右军书风“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后世临习者如恒河沙数,然而盛唐之后再没有能如此飘逸者,为何?原因不仅在于书家自身的性情,更在于时代已变,没有东晋令文人觉醒的土壤,也就没有飘,逸的东晋文人。唐诗也是如此。为什么有人说“唐后无诗”?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了唐时的社会土壤。在唐代,诗人的社会地位很高,这使得诗人涌现成为可能。在近代,虽然也有人写古诗功力深厚,近乎唐诗,但不被百姓认可,也就失去了活力。
一代有一代的兴趣,不可强求。要让文化火炬传递下去,应当让它符合平民的兴趣,否则无论学校怎么教育,政府怎么宣传,终究不能使文化活在人民心中,就仿佛一具尸体,保存得再好,也只是恒温箱里的一具死尸,不是活人。
现代人的兴趣是什么?说得俗点,就是钱!那我们要让文化与钱套近乎吗?某种意义上说,是的。
西方在这方面早已走在前头。维也纳能成为音乐之都,一方面在于音乐家“物以类聚”,另一方面在于钱。有钱人愿听音乐,于是,为了钱,乐师来此求饭碗;为了钱,商家广建音乐厅;为了钱,乐团经纪人请音乐家作曲,然后巡回演出。现实也是这样,美国文化冲击全球,好莱坞大片为何挖空心思打入国际市场?不是为了传播文化,而是为了钱。但是,这些“俗”的举动,却是传播文化最有效的方式,它使文化更接近人民。
把钱作为目标不可耻,当年柳永不就靠卖文字为生么?前两年有大学新开了文化贸易专业,希望这趋势能发展起来,让文化火炬传递不衰!
把文化火炬印上商标吧,然后再传递下去。
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