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

第1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36-0230-02

一、问题提出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高校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由于高等教育招生规模的扩大和学生总量的快速增长,高校贫困家庭学生的数量越来越多。就目前我国的实际情况来看,近几年来高校贫困生人数呈逐年增多的趋势。据国家有关部门统计,2008年,在我国一般高等院校家庭经济困难的贫困大学生约为20%,特困生约为10%,贫困生以来自农村、小城镇居多,非贫困生以来自小城镇和中小城市居多。2009年,全国普通高校在校生总人数2 285.15万人,其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527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23.06%;家庭经济特别困难学生人数166.1万人,占全部在校生总人数的7.27%[1]。2011年中国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共投入近900亿元人民币用于大中学生的教育资助,其中包括普通高校的奖助学金,国家助学贷款,比2010年增加39亿元,增长5.6%[2]。众多实证研究表明,贫困大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或心理异常表现。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疾患已经成为高校的普遍现象,这不仅直接影响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他们正常的学习、生活,也严重地威胁着学校和社会的安全与稳定。探索出有效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措施和方法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

二、贫困大学生的界定

2007年国家教育部颁布的《关于认真做好高等学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工作的指导意见》里面给出了高校认定贫困生的学生家庭经济情况当地民政部门调查,填报贫困生数据认定表,以及认定贫困生的程序要求。但是由于我国地区差异较大,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在具体操作上高校在认定贫困生当中遇到很多困难。2008年,国家加大了对高校贫困生在名额和金额的资助力度,这在一定程度上给高校认定贫困生增加了难度。如此相对来说,高校贫困生是增加了,那么如何认定贫困生,在实际工作中,各个高校很难采取统一的办法,由此带来对贫困生特殊群体的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偏差。

高校对“贫困生”没有统一的界定,也没有制定贫困生评判的标准。严格界定贫困生和建立相对统一的评判标准不仅能够准确把握贫困生群体对其进行研究,而且对于实际高校学生工作有着重要的实践意义。我们认为界定贫困生可以按以几个指标进行。第一,贫困生必须首先具备当地民政部门出具的其家庭经济情况真实数据,其年平均家庭收入低于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或高校所在区域消费水平,完全无力支付大学学费、住宿费和最低生活费用。第二,在校思想品德表现良好,学习成绩良好。第三,来自所在班级同学的推荐和监督,日常消费无不良表现。第四,经过班主任、辅导员、学院负责领导的调查,与实际情况相符合。

三、贫困大学生心理问题表现、成因及研究路径

研究表明贫困生与非贫困生在心理健康向量表现上存在着显著的差异,贫困学生的心理问题发生率是非贫困学生的1.035-5.984倍,根据具体表现形式,贫困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自卑、自闭、情绪孤独、抑郁、人际交往消极退缩、学习焦虑、压力大、嫉妒、困惑等等。产生这些不良心理问题的既有客观因素也有主观因素:

社会环境因素: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大量的社会刺激对人们的心理健康威胁越来越大,随之出现的一系列社会不良现象也使大学生在心理上产生了很多矛盾,尤其是贫困生。很多农村的学生进入繁华的城市,心理都会受到强烈的震荡。此外,现在很多人的社会价值观倾向于个人主义、拜金主义,缺乏社会公益爱心,甚至看不起贫困者,对贫困人群采取鄙视、厌恶的态度,这些都导致贫困生自卑、敏感性格的出现。

学校环境因素:贫困生在进入高校以后,没有稳定可靠的经济来源,不得不在学习和生活中精打细算,总是处于焦灼不安又难以排解的忧虑之中。贫困生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外语和计算机基础知识差、学生干部工作、人际交往方面的能力远不如来自城镇家庭条件好的学生,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中主要选拔能力强的学生,由此贫困生失去了表现的舞台,能力得不到充分的锻炼,更加重了他们的挫折感和自卑感。贫困生承受着家庭经济压力、学业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和就业压力,容易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

家庭环境因素:由于贫困的家庭经济条件背景的限制,使贫困大学生过早就尝到生活的辛酸。加上文化资本匮乏的成长环境使贫困生的知识面和社交能力普遍落后于一般大学生,使其在大学里很难融入校园的文化氛围和其他同学的生活圈子。贫困生信任感和安全感的缺乏,随着心理发展会逐渐产生一种无助的性格,难以与他人相处,因而容易产生心理异常。

主观因素:过度的自卑与自我否定是贫困生产生心理问题的根源所在。由于自卑,多数贫困生更多地表现为内向、谨慎、孤独、情绪不稳定,与周围人的接触较少,总觉得别人看不起自己,甚至是厌恶自己,容易产生烦躁、焦虑不安等消极的情绪体验。在人格特质上敏感多疑较为突出,这些都是他们不能客观地看待自己,对自己持有不正确的认识造成的。大多数贫困生把贫困当做一种耻辱,把家庭贫困看成无能,丢人的事情,心理引发了心理危机,这种不良的自我认知很可能在其年少时就已经形成,在其成长过程中不良的自我认知是逐步积累的,所以在中小学阶段心理问题并不明显;到了大学阶段,人格特质已经基本定型,同时不良的自我认知也走向极端,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在测量和评价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时,多采用针对不同目标使用不同测量量表的方法。如测试心理症状的“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试抑郁程度的“抑郁自评量表(SDS)”,测试自尊程度的“自尊量表(SES)”,测试焦虑程度的“焦虑自评量表(SAS)”,大学生心理应激量表(CCSPSS),以及团体辅导实验等等。在测试过程中记录下贫困生性别、年级、专业、籍贯、家庭经济情况等详细信息。在众多研究中,我们认为以下几点应当特别关注。

(一)研究采用SCL-90对贫困与非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各因子进行比较,贫困生在SCL-90总症状指数和各因子均值上都明显高于非贫困生和全国常模,尤其体现在强迫因子、抑郁因子、焦虑因子和偏执因子,表明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相对较差。对民族地区高校贫困生进行的调查研究,亦得出与其他地区普遍相似的心理特点。

(二)在差异性检验中,贫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的年级差异,出现“二年级”、“四年级”现象。女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高于男贫困生。农村、城镇、城市来源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人际敏感、抑郁、强迫因子上。特困生心理健康水平高于一般贫困生。是否在单亲家庭长大的贫困生也存在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来自于不同类型高校,不同专业的数据也得出大致相似的调查研究结果。应当根据贫困生心理的不同特点开展与之相适应的心理健康教育。

(三)调查发现,25%的贫困生承认“常常自卑”,52%的贫困生“偶尔自卑”,特困生忧郁症检出率高达51%,其中轻度忧郁者35%、中度忧郁者13%、重度忧郁者3%。胡俊武和张小远在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心理健康的影响研究中得到了与孔德生、林晓桂等一致的研究结果,认为贫困生自尊水平要显著低于非贫困生和常模水平。特困生当中存在相当一部分的高自尊水平的人。在进行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工作的时候,可以针对其自尊水平有的放矢地进行辅导,尤其是对于处于中、低自尊水平的大学生,应通过提升其自尊程度,从而提高其心理健康水平[3]。

(四)研究表明:贫困生最大压力构成排列前三位的依次为个人发展、家庭经济、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和日常生活所占比例较小。贫困认为家庭经济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非贫困生,而非贫困生认为学业压力是最大压力的比例高于贫困生,贫困生和非贫困生面临压力时最愿意求助于知心朋友,其次是父母、男∕女朋友或同学,仅少部分学生选择求助于班主任、辅导员或心理咨询员。贫困生学生均认为积极解决问题是最理想压力应对方式,其次如体育锻炼、放松训练、娱乐等自我方松也是常选择的方式,有少数学生选择听教育讲座和心理热线,仅有极少部分学生选择班主任辅导员求助,希望学校采取合适的方式帮助他们减轻心理压力,超过半数的贫困生和非贫困生希望学校丰富课余活动,另有部分学生希望学校多开展心理健康讲座以增进心理卫生知识,增强自我应对能力,仅极少数学生希望学校开展减压必修课程、团体心理咨询和其他帮助[4]。

(五)在预防干预措施上,有研究经过团体心理咨询活动的干预,贫困大学生和非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均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说明团体咨询能够有效改善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5]。另有研究认为拥有较高的心理弹性结构特征是高校贫困生能否积极应对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的关键,其中包括自我认知、归因方式、情绪管理能力以及心理防御机制等[6]。

四、提高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措施

贫困生是高校中的特殊弱势群体,如何解决从经济脱贫到心理脱贫已越来越受到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们的重视,我们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强高校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削减造成贫困不良心理的因素,使其健康成长。

(一)改进和完善贫困生资助机制

经济资助是开展贫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前提,完善和改进“奖、贷、助、补、减”等为主体的资助机制和措施,改进具体实施的过程中的不足,为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创建物质基础。鼓励一些真正贫困基础较差的学生努力学习,争取获得优秀奖学金;完善校园助学贷款制度,建立专职办理助学贷款机构,保证人员,简化办理程序,减少操作难度,加强诚信教育;创造岗位提供勤工助学机会,积极引导,培养贫困生自强自立意识;加强和完善助学金资助制度,建立行之有效的贫困生认定办法,加强和提高主管领导的责任意识和素质,充分调动班级学生、班主任和年级辅导员参与到贫困生认定工作中,防止“假贫困生”争先恐后争取现象,让真正贫困、自尊心较强的学生受益,改进贫困生公示制度,充分保护贫困生隐私,给贫困生创造温暖资助环境;加强贫困生的感恩教育,正面引导,杜绝享受、依赖思想,使之在获得学校和社会丰厚资助后,懂得感恩祖国,回报社会。

(二)开展积极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高校重视贫困生乃至普通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和咨询工作是解决大学生心理问题的根本途径。高校要开设专门针对贫困生的心理健康教育选修课程,使之纳入学校教务教学计划,选拔优秀专业教师任教,加强贫困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教育,正确引导贫困生对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树立积极的人生理想和学习目标,做一个脚踏实地、心理健康的大学生。同时,针对贫困生普遍存在的心理问题开设相应的心理健康讲座,提供有力的心理咨询服务,如加强对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与普及工作,通过采用团队心理辅导训练、团体咨询与个别咨询相结合的方式,帮助他们克服生活中遇到的各种心理问题,教给他们解决问题的方法。开展积极健康的校园文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让贫困生能够充分参与,在各种各样的活动中去感受和体验,培养人际交往能力、解决问题能力,增强自尊心和自信心,形成积极的心理品质,使其健康成长。

(三)提高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者的自身素质

建设一支专兼结合、专业互补、相对稳定、素质较高的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的培养和培训。班主任和辅导员与贫困生直接接触,直接影响到贫困生的心理情绪和思想,所以高校加强定期开展班主任和辅导员的心理健康知识和业务培训班,提高其素质,使其端正自己的心态,尊重贫困生,及时掌握贫困生的思想、生活和学习动态,与贫困生多沟通、多交流,深入关心他们,用真心来对待他们,使他们感到温暖和爱,帮助他们构建完美人格;让班主任和辅导员切实掌握一定的心理咨询和治疗方法,提高对心理障碍贫困生辅导、救治的师资力量。

(四)建立完备的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高校要成立专门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领导小组,保障高校贫困生心理危机干预体制的正常开展。成立由心理危机干预专家、学生工作部门、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保卫部门、校医院、后勤服务部门和危机学生所在的学院领导、辅导员、班主任、班级学生干部组成的危机快速反应救助小组,救助小组在危机突发状况下进行紧急救助,做到快速反应、快速行动,使危机的危害降到最低。建立由高校二级学院(系)领导、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辅导员、分团委书记、班主任、班级心理委员、宿舍长、全班同学共同参与的贫困生异常情况预警系统和信息反馈系统,加强对学院师生的心理健康与危机预防干预培训,充分唤起教师和学生的心理健康意识,使师生都能结合班务日常工作对学生进行心理引导,提高其对心理危机的识别能力,及时发现有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的学生,及时报告,及时干预。同时,学校要畅通与家庭、社会的沟通、配合渠道,形成联动机制,以便更好地强化干预效果。

参考文献:

[1]胡俊武,张小远.贫困与自尊的交互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08,(8)24:1435-1436.

[2]周正红,周生江,张桂青.贫困大学生心理应激的定性和定量研究[J].农垦医学,2010,(6):239-243.

第2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展望

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人们成长特征,结合人们生理、心理发展需求提供的一种综合性引导式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的方式主要是以关心和引导入手,让学生们具备健康和正面的思想,在拥有良好心理素质的前提下进行各学科内容的学习,并且成为综合性人才。随着综合教育理念的不断拓展,促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成为当下我国社会教育工作的重点,也是实现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本文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展开研究,观察教育现状中存在的问题,希望科学合理的展望教育工作未来前景,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前行。

一、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

本次讨论的重点就是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现状,通过对教育内容、教育路径,以及教育方式进行分析,掌握目前的教育情况现状。首先,观察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的教育内容问题,必须得到充实的素材支持,保证教学的内容是丰富且符合实际情况的元素。面对当下我国专注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现状分析,教育的内容涉及的内容应该包含对学生心智的引导,可以培养学生正确的建立社会人际交往关系脉络,引导大学生拥有健康完善的人格。其次,观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育路径,可以根据不同的路径内容划分为四个方面。第一种是建立心理健康辅导课程体系,为大学生提供学习的途径。第二种是为大学生提供科学的心理辅导和咨询平台,专注为大学生服务。第三种是为大学生建立相对全面的心理健康档案,营造一个健康的生活和学习环境。第四种是科学定期的带领学生参见社会实践活动,鼓励大学生更好的接触社会,实现自身价值。最后,现状中涉及到教育方式的内容。我国当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方式开展取得了相对的成绩,但是还需要不断的努力进取,保证和实践教育生活中的细节联合起来,能够有效的综合并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传递出去,保证教育引导的有效性[1]。

二、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存在问题

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行研究,就能够发现其存在的一些问题。首先,我国面对大学生展开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理论支持上的缺失,因为我国开展相关研究工作的起步比较晚,实际的研究效果没有达成时代进步的要求。其次,我国在大学教育的整体环境中还存在一定体制上的局限,对于大学校园内实际制定的管理制度不能够完善的执行,影响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再者,我国面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先进的信息数据支持,没有良好的环境进行教育理念的交流,缺失了科学的指导性发展建议。最后,由于针对我国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人才缺失,也影响了实际研究工作开展的效果,阻碍了工作的进步效率[2]。

三、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展望

当下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已经取得了不小的成绩,但是也不能停滞专业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并且需要不断的扩充和拓展其领域涉及的内容。革新后的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已经不再局限于为学生提供心理健康教育,或者是为大学生提供心理辅导,创新的工作格局更加重要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深化到学生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希望能够从平时的点点滴滴中引导学生争取的面对生活中可能出现的问题,也要求学生能够树立正确、全面和健康的心理人格。未来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作展望更希望能够将教育的内容拓展到学生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的课堂中,让学生更多的了解和掌握自身存在的不足,并且积极的面对和完善自身。大学的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更应该侧重于实际的社会实践内容,让大学生了解社会,也愿意积极的参与社会事项,在实际的社会生活空间和环境中成长并成熟。实践的社会经验才是能够培养大学生具备良好心理素质的关键途径,也是促进大学生成为社会有用人才的必经之路。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展望工作,主要是希望能够提升我国的综合国力,在科学的教育环境中培养综合性人才,让大学生具备创新、独立、健康的心理和生理素质,突破传统教育引导的格局,实现新形势和新背景下的教育工作目标[3]。

四、结论

综上所述,面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现状,从教育内容角度入手,观察教育实际路径的情况,分析教育方式上的优势与劣势,希望能够达成教育与人才培养事业发展的双赢局面。在实际分析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的工程中,也不断的发现了存在的各方面问题,积极的解决和应对问题,提出科学的完善建议是必行的教育工作职责。最后针对我国大学生心理教育研究的展望,希望在此领域不断取得进步,能够打破传统教育模式下的咨询和辅导理念,从关心和引导的角度更好的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服务,培养社会需要的全面综合性人才,增加我国社会的综合国力。

作者:史迪 单位:西安航空学院

考文献:

[1]许岱民.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与对策[J].中国科技信息,2011,03:220-222.

第3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 高职院校 心理健康 教育 综述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x.2015.10.081

Review of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search

ZOU Yan, DENG Li

(Suzhou Tourism & Finance Institute, Suzhou, Jiangsu 215104)

Abstra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mprehensive development of students, in the case of the current vocational students employment pressure, increasing competitive pressure, there are more psychological health problems, in this context, how effective vocational colleges conduct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has become an important topic in the field of vocational education. Currently vocational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China is still at an initial stage, regardless of the number of relevant research level, or depth level there is a big shortage, far from meeting the needs of students'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in higher vocational schools. In th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problems more serious Higher Colleges of circumstances, is necessary to strengthen research in this field. In this paper, the existing research results conducted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the analysis, hoping to clear the status quo of existing research, a good grasp of the subject of research trends, enabling it to better carry out academic research to provide some guidance on this subject.

Key words vocational college; mental health; education; review

对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起步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而国内对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更晚一些,笔者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这一课题的研究基本上集中21世纪之后,具体到高职院校这一细分领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研究更是最近几年的事情。随着目前我国职业教育的蓬勃发展,高职学生数量不断增加,高职院校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凸显,很多学生在校期间以及毕业工作以后,都表现出来各种各样的心理问题,这客观上要求学者加强这一课题的研究,为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更好开展提供充足的理论支撑。通过对目前国内外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研究的文献进行梳理分析,可以将现有研究成果归纳如下。

1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研究

之所以高职院校心理健康这一课题成为教育领域一个研究热点,主要就是这些年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越来越突出,这使得学者开始关注以及研究这一课题。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研究,有学者侧重于主观经验层面的总结归纳,有的学者侧重于实践调查。学者张兵、谢德光等,选择了问卷调查的方式来进行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分析,通过选择重庆市5所高职院校1万多名大学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绝大部分高职院校的学生心理状态良好,存在中度以上心理问题的学生所占比例非较低,但是与此同时,绝大部分的学生又都有一定的心理问题。从高职学生个体特征来看,不同群体有着不同的心理状况,女生有心理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男生,农村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城市学生,单亲家庭学生心理有问题的比例要高于的双亲家庭。学者武媛对高职学生的心理状态进行了概括分析,认为由于家庭、社会、学校以及自身的各种影响因素,导致了高职学生群体普遍存在焦虑、自卑、消极等心理问题,即普遍上都处于一个心理亚健康的状态。刘瑞玲选择了潍坊职业学院、山东交通职业学院这两个高职院校进行具体分析,通过基于心理健康症状自评量表的调查,发现一半以上的大学生都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这其中抑郁因子、人际关系敏感因子、焦虑因子等排在首位。张晓冰,王丽霞对三明职业技术学院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研究,通过调查发现该校学生有10%左右具有轻度心理健康问题,被调查学生中在敌对以及恐惧两个因子方面存在比较突出的问题,同时不同年级、性别的学生群体在心理健康维度呈现出来明显的差异性。学者关于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广泛研究深刻地揭示出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这凸显了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迫切性。

2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是多元化,对这些影响因素进行全面而具体的把握,这是做好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性以及前提性工作。对于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的研究方面,目前定量研究以及定性研究都有,定性研究方面,学者胡华北通过对安徽省合肥地区2400名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进行调查分析,发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影响因素主要包括专业满意情况、个人的自我认知、家庭情况、人际交往能力、生活自理能力等等,这些方面的问题极大地影响到了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那些专业满意度差、个人认知水平低,家庭状况不良、生活能力较差、人交际关系能力较弱的高职学生更容易出现心理健康问题,这说明了上述影响因素与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之间的内在联系。学者刘俊娉以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南区基础部心理健康教育中心2012级五年制高职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心理健康状况调查,通过调查发现,人口学因素、生源地、家庭条件、学习情况、人际关系等都会影响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情况。定性方面的研究,学者周婷将目前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因素归纳为人口特征以及自身性格层面的缺陷,举例而言,自我评价的缺陷、自卑、缺少交际能力等等,除了性格层面的缺陷之外,还有学校教学环境不理想、社会就业压力较大、家庭教育滞后等等。从上述分析来看,导致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是非常复杂的,这就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开展需要围绕这些因素,制定切实有效的教育措施以及策略,力争全面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3 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具体策略研究

针对目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的具体影响因素,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以及视角进行了探讨,从国外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情况来看,国外在此方面不仅仅是理论研究起步较早,同时在具体实践方面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理论研究方面,学者莫里斯、利夫顿等学者编撰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测量》、《大学生心理学》等书籍以及期刊,全面而具体地探讨了的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并提出了具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策略。从实践方面来看,目前西方国家大学生心理咨询室属于学校的常设机构,学校都配备了专门的心理咨询师来负责对于学生进行心理疏导,同时在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也相对规范,建立起来了心理咨询师的认证上岗制度。国内学者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研究方面,很多学者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学者黄天贵、蔡小丽认为高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关键就是要高度重视这一工作,为这一工作的开展提供良好的支持以及保障;围绕高职学生的身心特点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设计,确保心理健康教育内容的丰富以及完善,注重发挥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重要作用。学者朱昆阳认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要做到有的放矢,注意针对学生的具体心理健康问题,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重点就是要让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健康意识,掌握一定的心理调适方法,培养学生自信心、积极乐观的情绪、学会做时间的主人。学者余庆兰探讨了拓展训练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要注意利用好拓展训练这一手段,根据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内容确定拓展训练内容以及形式,让学生在拓展训练中,治愈心理健康问题,保持心理健康的状态。林琳,柯晓扬,袁忠霞等认为高职学校心理教育本身是一项系统性很强的工作,需要从心理健康预防保健体系、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心理健康档案、心理健康师资培训、心理健康拓展训练等多个方面着手,综合运用好这些手段来全面的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学者刘淑霞,周兰桂,曾郁林等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探讨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策略,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关键是要运用好积极心理学这一理论,根据积极心理学的要求,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面对所有的学生,教育者要用平等、开放、发展的理念来看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问题,给予学生足够的信任,开展真诚的沟通,高职学生心理健康不仅仅是要破除心理障碍,同时还要形成积极向上的心理健康状态,通过正面情绪的引导帮助高职学生保持心理健康。也有学者从心理健康教育主体角度进行了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的探讨,认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需要学校、家庭、社会、个体等多个主体的不断努力,形成一个立体化、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才能够最大限度地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效果。

综上所述,目前学者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基本上以理论研究为主,实践研究、定性研究、微观研究比较少,既有研究依然不够全面、不够深入,既有研究的不足凸显了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一课题现有的研究进行了一个全面综述,总结了这一课题的现有研究成果,同时基于这些研究成果分析这一课题的研究趋势,希望能够给学者未来关于这一课题的研究指明一个方向,提升这一领域研究成果的实效性以及针对性,从而为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提供坚实的理论支撑。

参考文献

[1] 张兵,谢德光,谢玉兰.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J].重庆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4(1).

[2] 陈桂兰,张秋艳.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研究――以厦门城市职业学院为例[J].厦门城市职业学院学报,2012(4).

[3] 武媛.高职院校学生心理健康现状与教育模式[J].中外企业家,2015(9).

[4] 张晓冰,王丽霞.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现状调查与分析[J].江西青年职业学院学报,2013(3).

[5] 胡华北.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现状、差异及影响因素调查研究[J].科教文汇,2013(27).

[6] 刘俊娉.五年制高职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影响因素研究[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5(2).

[7] 聂淼.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调查与分析[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28).

[8] 周婷.高职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析[J].才智,2014(9).

[9] 刘瑞玲.心理健康教育是高职教育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潍坊高职院校大 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分析[J].职业,2015(8).

[10] 林琳,柯晓扬,袁忠霞.提升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思考[J].教育教学 论坛,2014(18).

第4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G444

心理健康既是指一门科学,也是指一种实践活动,又是指一种心理状态,是探索和研究人的心理健康的形成、发展、变化的规律,以及如何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学问???。

当代激昂快速的生活节律,既锻造了人们的进取心、耐力和韧性,同时也必须付出高昂的心理代价。对于特殊的社会群体-大学生而言,也不可避免地面临着这种威胁。况且,

在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中还有许多属于他们自己的特殊问题,诸如:新生适应新环境的问题、对专业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适应性有待提高的问题、情感强烈却缺乏稳定性以及毕业后的就业问题等?2?。如果这些问题处理不当,将必然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造成不良后果。因此,关注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发展已经成为一个时代的课题。

一、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概况分析

大学生对时代具有更敏感的触角且自身处于特殊的成长阶段,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据全国数据统计,在校大学生中心理不健康或处于亚健康状态的约占30%,出现心理障碍倾向的约占20%-30%,有较严重的心理障碍者约占10%,有严重的心理异常者约占1%,而且心理不健康的比例有上升趋势?3?。2005-2007年武汉科技大学学生工作部(处)连续对在校学生所做的心理测试发现,20%左右的学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05级的潘扬完成的一项在北京8所重点大学实施的有关重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调查显示,在接受调查的790名大学生中,从情绪方面看,有近2/3的大学生保持充满激情或平和的情绪,但是仍有1/3的人处于郁闷无聊、迷茫的情绪中。复旦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于2004年对本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进行了调查,有近20%的学生感到苦恼?4?。2010年10月在中北大学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对4734名大一新生进行了SCL-90心理普测,普测结果显示其中12.5%的学生呈现出异常?5?。2008-2011年,我院新生入学心理健康普测结果显示,每年均有10%左右的学生的呈现出心理问题,从2008年到2012年,一共有2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而导致休学一年,1位学生因为心理问题退学。根据统计,目前大学生退学的人数中,约50%是因心理问题而退学。

二、目前大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适应性问题

长期学生工作经验发现:一些刚入大学的新生在步入大学校园后,在与同学、老师交往、适应环境、自我认识等方面需要进行较大幅度的调整和适应,相当大一部分学生会表现出失落感和茫然感。连简单的劳动都不愿从事,衣服找人洗、被子请人洗。这些问题不仅表现在独生子女身上,也同样表现在困难大学生身上,困难学生家长感到不能为孩子提供足够的经济支持已经很觉得对不起孩子,作为一种补偿,不让孩子干更多的活,因此这部分大学生生

作者简介:于向军,女,汉族,出生年月:1968年3月,硕士,副教授,党委副书记。

活能力依然较弱。丢失毕业证书、户口等事件每年都有发生,这从一个侧面反映出大学生适应新环境、处理日常事务能力的不足。

面对未来就业制度的改革带来的机遇与挑战,很多大学生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担心受

挫,调查表明困难大学生在独立性、未来方向感、自信心等方而比普通大学生更容易受挫折。

(二)人际交往问题

良好的人缘关系是大学生成长与社会化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持良好心态。

由于大学生个体在认知、情绪和人格等因素上存在的差异, 导致有相当大一部分人未能妥善处理自己的人际关系。调查数据表明,30%的新生认为"没有朋友",23%的大学生感到"孤独、寂寞",对与人主动交往,45%的大学生更希望自己成为交流的对象而不是交流的直接发起者?6?。与此同时,由于个体间的正常的交往不够,又易引发猜疑、妒忌等,不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三)学业心理问题

在大学,学习目的、学习方式和内容等都与高中有很大区别,大学的专业学习具有自主性、专业性和探索性特点。一些学生未能掌握正确合理的学习方法,以至于经常性考试失败、多门科目补考甚至陷入退学的境地,导致厌学、焦虑、自卑和缺乏自信等心理状况出现。一些学生虽然明白读书的方式和目的,但功利性极强,目光短浅,不考虑长远发展。此外,还有一些学生没有明确的学习目标,难以形成学习兴趣,学习压力较大时,往往容易自暴自弃,继而产生焦虑、紧张等心理问题。

(四)情绪困扰问题

大学生处于情感发展最为关键的年龄层次。这一时期的社会情感丰富、强烈,具有一定的不稳定性与内隐性,表现为情绪波动大,喜怒无定。会因一点小小的胜利而沾沾自喜,也易为一次考试失败、情感受挫而一服不振,甚至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反应。爱情、友情以及亲情的困扰往往容易出现急躁情绪,感情用事。多数在校学生远离家庭和父母,彼此年龄接近,容易在感情上形成互动,但由于缺乏生活阅历和经验,意志力薄弱,把男女之间的爱情看得过于简单,往往是自讨苦吃。

(五)就业心理问题

大学生就业难是报刊杂志、广播电视常常讨论的一个话题。随着我国高校招生规模不断扩大,每年的毕业生数量激增,求职市场呈现出人才过剩的现象。现阶段,我国就业市场发展还不够成熟,许多问题有待解决:存在着隐形性别歧视现象;用人单位"重男轻女"问题严重;部分高等院校教育模式陈旧,学科设置不合理,并且没有形成必要的就业指导体系;一些家庭对子女要求过于严格;由于大学生接触社会机会不多,往往难以正确认识自我;对待就业、融入社会等问题缺乏必要的思想准备;...种种因素相互交织,使相当一部分大学感到巨大的落差和失落,容易由此引发各种心理问题。

(六)网络依赖问题

随着信息技术革命的到来,网络的使用在全世界飞速发展。与此同时,与网络使用有关的问题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当很多人面对大量的信息感到困惑和茫然时,另一些人则因为他们在网上的新发现而欣喜若狂,甚至不愿离线。也就是说,有人非常依赖网络,就像赌博上瘾一样。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依赖"。根据2004年7月CNNIC(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报告,中国现有互联网网民8700万人,其中1505万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占网民总数的17.3%。大学生网络健康问题显得尤为突出?7?。有的学生说,网上无论何时都有人听你的倾诉......有的学生描述,在网上虚拟空间内打游戏很有成就感,可以互动,很有趣、很刺激,没有包袱,没有压力。可知,网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学生的压力。但不少网吧为迎合学生的需要,不断增设种类繁多的新奇游戏,使玩游戏者乐此不疲,一次一次的强化,许多学生逐渐把网络游戏作为逃避问题的手段。

社会疏离感与对网络的依赖性存在正相关系。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但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还没有完全形成,没有足够牢固的精神屏障和辨别是非的能力,其行为易受影响。网络中的垃圾文化的传播会导致大学生价值冲突,使其价值取向多元化,从而弱化了主流意识形态对大学生的教育功能。

三、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力度的对策

(一)构建家庭、学校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

心理健康教育要延伸到每个学生家庭,应培养家长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建立一种以学校为主导,家庭、社会共同参与的"三位一体"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目前,学校与学生家庭之间没有做到很好的沟通,学生从原来家庭中带来的各种心理问题或人格缺陷,辅导员并不能完全掌握,而家长也没有意识到自己的教养方式与家庭关系对孩子健康人格的影响有多么重要。因此构建学校与家庭心理健康教育的新模式,要以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提高心理素质为中心,坚持以心理健康教育课和心理咨询与辅导为核心的专门途径与以学科渗透、活动贯穿、宣传媒体、营造氛围为内容的非专门途径相结合,搞好师生合作、师师合作、家校合作三个合作,确保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

首先,要发动、指导家庭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学校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联系,让家长了解到学校正在开展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以及成效。其次,使家长参与到学校对学生心理健康的辅导与管理中来,邀请家长观摩、参与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调动家长和学校双方的积极性,共同参与探讨学生成长中遇到的问题。再次,通过每年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结果的了解,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给予特别的关注,对有异常结果的学生,采取主动靠上去做工作的方式,及时向家长反馈信息,解决一些比较突出的问题,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健全心理健康教育、干预、咨询服务体系

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阵地、主渠道来抓。高校应结合大学生在心理方面的需求,分阶段、分层次、有针对性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如开设《大学生心理学》、《大学生心理卫生学》、《大学生心理障碍与防治》等等课程。针对大学生可能产生的各种心理问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让大学生掌握必要的心理基础知识。

建立规范有序的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机制。"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及干预"是当发现学生出现心理危机及心理问题时各级相关人员要预先发出警报,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及时的保护,防止过激行为和严重侵害发生,达到最大限度地降低损失的目的。

建立专门的学生心理健康咨询机构,心理咨询室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补充,心理健康教育是解决学生心理认知水平问题,而心理咨询则是解决学生深层心理问题,二者互相补充、缺一不可。为每一位学生建立心理档案,定期开展学生心理健康评价活动, 构建起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干预、跟踪和控制的一体化工作机制,及时发现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纠正和干预,实现心理问题的有效控制。

(三)依托校园文化,创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氛围

加拿大教授斯蒂芬利考克在《我见之牛津》中深有感触地说":对大学生真正有价值的东西,是他周围的生活环境?9?。"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能给大学生以积极的情绪影响和精神启迪,能使大学生感受到温馨柔美的文化气息,缓解因学习、生活、工作而带来的心理压力,有效地调整心理状态。

校园文化是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也是物质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良好的校园文化对于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够促进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帮助和支持,使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能够和谐,从而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对于大学生中的特殊群体尤为重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改造校园环境,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自然与社会环境;同时加强对校园文化的价值导向,寓思想政治工作于校园文化活动中,加快校园文化制度建设,强化校园文化理念,提升校园文化层次,引导学生心理向健康的方向发展,提高在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己经引起了社会各界有识之士越来越普遍的关注,努力构建和谐校园,优化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大学生的心理水平和心理适应能力,全面推进大学生素质教育,是新形势下对于教育工作者的本质要求。结合多年学生工作经验与我校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沟通、座谈中了解的情况以及国内的相关研究文献,对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特点和现状进行综述,提出了当前大学生存在的主要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增进大学生心理健康的途径和方法,对新形势下深入推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参考。

参考文献:

[1]樊富珉,王建中主编:《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程》,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2]李群,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及教育对策.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J].2001年第3期第Ⅱ卷

[3]李文玉.新时期我国大学心理健康教育探析.[J]经济师.2003.270

[4]肖永春, 刘明波, 高山川. 大学生心理健康素质现状分析[J] . 复旦教育论坛, 2005, 3(2) : 50- 55.

[5]张丽花,罗建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J],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4 No.7 Jul. 2011

[6]朱樱琼.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的分析与教育.[D].江西师范学.2006.5

[7]侯佳伟,刘俊彦.中国青少年发展状况统计数据分析报

告。(2005) [J].中国青年研究.2006 年第1 期

[8]张丽花,罗建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Vol.24 No.7Jul.2011

[9]转引自杨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及思考.[J].卫

生职育.2006.19

参考书目:

谢春玲.当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现状、问题及对策.[D].东北师范大学.2006.5

第5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合作学习;篮球;心理健康

大学生是社会中文化层次较高的群体,被认为是最活跃最健康的群体之一,但在独立面对各种成长和发展问题时,心理上表现出较多的不适应。大量研究表明,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担忧,培养身心健康的大学生已成为全社会重点关注的问题。为了探讨合作学习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系以及为能否通过这一手段来改善大学生心理卫生状况提供可行性依据,笔者进行了本次实验。

一、对象

随机抽取校二年级篮球选修班的同学共100人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50名,女生50名,平均年龄(19.3±1.6)。对照班为同级平行班。

二、方法

实验班和对照班分别采用合作性学习和传统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对比实验。实验前对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基本身体素质和篮球基本技术(运球、传接球、投篮)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二者无显著性差异,符合实验研究工作的要求。按均衡、自愿的原则进行分组,适当调整,使各小组成员在掌握程度的排序上形成一定层次梯队,有利于相互的帮教活动的开展,使小组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两班均由同一教师执教,实验中尽可能保证实验班和对照班的授课时数、场地器材、测试标准等条件相同。采用临床症状自评量表SCL-90 评定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实行0~4分计分法,得分越高,心理健康水平越低。测试数据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教学操作流程如下:

对各组的成绩进行统计与评价,作出相应的表扬与总结。

三、结果

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实验班实验前与对照班比较SCL-90因子水平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教学实验后的测试成绩为考察实验班试验前后心理健康状况,将研究对象SCL-90的各因子进行比较,结果显示各因子得分中,主要表现在人际敏感、抑郁、焦虑三项因子上存在显著性差异,实验后各项心理因子得分交织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见表1)。

表1 实验班实验前后SCL-90因子分比较

2.男女生心理健康状况比较

表2显示实验班男生与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得分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合作学习锻炼均能产生良好的心理健康效应。

表2 实验班男女生SCL-90因子分比较

四、讨论

合作学习营造的学习氛围,保证了学生在宽松、愉快、和谐的人际关系中学习,结合篮球运动的集体性和对抗性特点,注重小组成员之间的愉快合作性和行为的合理性,伴随着情感的体验和意志力的磨练如流畅体验, 运动愉跃感等, 这些都具有促进形成良好心境的功效, 这种功效具有一定的迁移作用,其激烈竞争的过程使参与者在与同伴的团结协作和融洽相处中,发挥个人潜能和创造性思维活动,体验体育的精神和乐趣,从而获得一种深层次的心理成功感。对实验前后的心理因子进行差异性检验以及后测各项心理因子得分较之实验前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表明合作学习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具有较明显的改善作用。建议在高校体育教学中,针对性地开展合作学习教学,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大学生进行锻炼,从而培养出身心俱佳的优秀大学毕业生。

【参考文献】

[1] 邵伟德. 体育教学模式论[M],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 2005

第6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国内外关于笔记的研究综述

元记忆监测研究综述

浅议班干部轮换制

少数民族大学生自我同一性的发展特点研究

大学生自我同一性、时间管理倾向和网络成瘾的相关关系研究

试论冯特心理学中的几种对立倾向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

儿童情绪认知研究综述

情绪表达冲突研究综述

孝道的本土心理学研究综述

浅谈弗洛伊德的人格发展理论对儿童教育的启示

试论中国古代科学观及其对中国古代心理学思想的影响

儿童焦虑障碍影响因素研究

灾后心理危机干预的现状及优化体系

家庭心理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

大学生“宅文化”的心理探究

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社会技能的关系研究

责任伦理与医患关系

民营企业流水线工人心理健康影响因素探究

超文本阅读绩效研究述评——认知的视角

积极情绪的研究现状初探与展望

从负载特异机制理论来理解选择性注意

青少年抑郁症产生的原因分析——认知、自我、人格的观点

基于心理契约的企业员工忠诚管理策略研究

儿童和青少年品行障碍的干预研究进展

名字启动对女性容貌吸引力的影响

震区中学教师应付方式、主观幸福感及其关系研究

大学生公正心理初探

大学生网络依赖与人际关系研究

大学生创造力特点及其与家庭环境关系的研究

大学生主观幸福感与人格特征的关系

监狱基层男性警察情绪智力调查分析

儿童被忽视特点及其对孤独感的影响

初中生心目中理想教师的问卷调查

512重震区儿童青少年心身健康与应对特点及关系

大学生应对方式、应对效能与心理健康的关系

同性恋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对于开展大学生心理沙龙的初步探索

浅析小学儿童孤独感的因素及辅导

孔子的人格

中国儒家文化中的人性观

不同的文化,不同的“人”——人格模型之文化阐释

元认知及其新进展

黑格尔“存在即合理”的哲学思想在心理咨询中的应用

风险倾向的跨文化差异研究综述

儿童心理理论能力质理解的研究

依恋研究简述

“白骨精”的社会心理效应

青少年生活满意度国内研究进展

结构式家庭治疗的理论及其应用评析

社会环境与青少年学校适应的关系研究

中学生学业倦怠状况及量表编制

大学生抑郁情绪与成人依恋的关系研究

浅探贫困大学生受助施助的行为与心理特征——一项关于贫困大学生受助与施助过程的质的研究

一个残疾人的心理自我分析

大学生的国家科技成就刻板印象

社会认知视野中的自尊研究

第7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校-医合作”模式;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中图分类号:G63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9-0223-03

一、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存在的问题

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起步,发展迅速、成果显著,然而存在的问题也不容忽视。近来国内高校频繁发生校园暴力、大学生自杀等负性事件,大学生中因心理健康问题退学的人数占整个退学人数的30%左右,且这一数字呈逐年递增趋势。同时,与发达国家的心理健康教育相比,我国的理论研究差距明显,教育体制存在一定的制约作用,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缺乏足够的认识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在我国高等教育中比例较小,教育人才匮乏、专业化程度较低。其中,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队伍的规模和质量是影响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的最大问题。从人员数量上看,我国内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人员与学生的比例大致为10000:1,这与国外的400:1相去甚远;从专业程度上看,我国内地心理健康教育队伍中具有硕士或博士学位的不足2%,而美国的心理咨询从业人员87%具有心理学或哲学博士学位;从人员构成上看,多以思想政治教育背景、心理学背景和医学背景为主。心理健康教育是一项细致、专业的工作,不仅需要足够的人员应对广大学生的众多心理需求,而且对从业人员的品质素养、知识结构、专业技能和工作经验也有严格的要求。早在2002年,教育部社政司就指出,加强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关键在教师,当前,应把队伍建设放在突出的位置抓紧抓好。因此,如何在短时间内有效解决从业人员数量和质量问题,加强队伍建设,促进我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发展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道难题。

二、相关研究综述

关于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建设和管理,目前的研究提出了一些建议。例如,建立科学、规范、有效和全国统一的培训体系,严格准入制,强化评价、监督机制,加大心理健康教育相关本科专业和研究生学位点建设,培养心理健康教育专业人才等。这些研究从国家、学校、行业、专业等多层面,积极探索如何提升已有队伍的质量,同时也对如何壮大优质队伍的规模提出了自己的建议。但不得不承认,这些建议有其自身的局限性。第一,这些措施要行之有效,需要一个较长阶段。无论是对已有从业人员的培训,还是对相关专业学生的培养,掌握理论知识、锻炼实践技能、积累工作经验,不可能一蹴而就;第二,这些建议需要得到国家多个部门、整个行业以及相关院校的支持与配合,尽管存在可能性,但却是一个难度大、涉及面广的巨大工程;第三,它们大多处于构想阶段,并未形成系统、规模的工作模式,如何实施与操作等具体问题仍亟待解决。

关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已有众多研究成果。在教育对象上,形成大学生个体和群体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目标上,形成治疗型心理健康医学模式、普及型心理健康保健模式、提高型心理健康训练模式三者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途径上,形成课程、活动、咨询、干预、科研相结合的模式;在教育主体上,形成高校、家庭、社会和学生相结合的模式,而校内又可形成学校、学院、班级相结合的模式;在工作队伍上,形成德育、心理学、医学相结合的模式。这些模式为了解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的各种问题,逐渐出现了多元化、立体化的整合趋势。但是,就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的难题,仅有崔波的“德育、心理学、医学相结合”模式,提到了对德育工作者的心理培训和吸取心理学专业的教师,但是对于模式中的“医学”因素并未作出明确的解释。

有关“校医结合模式”,最初是由江立成在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绿色通道”建设的研究中提及的。他认为,有些心理危机如精神分裂症需要相应医院的介入,辅以相应的药物治疗。同时,他强调,在寻求医院协助时,要避免走上纯医学道路,防止心理健康教育医学化。这是对高校和专业医疗机构合作必要性、合作领域以及合作程度的初步探索。然而,二者以何种方式合作、合作需要遵循什么原则、是否存在除心理危机干预之外的合作领域等问题仍值得进一步研究。

第8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 心理危机干预 工作实效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中的地位

(一)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中的地位

目前我国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主要体现在三个层面,即学校、院(系)、班团组织,通过三级危机干预体系实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与预防。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面对全校学生的工作,需要多部门共同协调、合作完成。首先,在学校一层需要专业的心理团队系统化、专业化地指导开展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从事学生群体的心理普查、心理教育、心理咨询等工作,并通过课堂教育、心理约谈、健康讲座等形式来实施。然而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由于受到各种条件的限制,心理干预无法直面学生群体,产生信息不畅通,工作不深入等问题。因此,在学校统一部署下,建立非专业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危机干预组织以配合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中心的工作体系十分必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需深入学生日常生活和学习的管理中,对学生的管理主要在各院(系),院(系)就是在学校层级下第二层心理危机干预组织。然而,在三位一体的干预体系中辅导员处于院(系)下“班团组织”这一最直接的环节,也是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三层级,最直接地掌握着学生的日常动态和心理变化。各院(系)辅导员组成以非专业人员为运作主体的心理危机干预人员,把心理危机干预落实到班级、团组织,直面学生群体,并根据各种渠道搜集信息,通过谈话、侧面了解、群体辅导等方式密切掌握学生真实情况,关注重点学生,加强信息传递。可见,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处于最基础性的地位,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二)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阶段性角色

1.心理危机干预预防阶段的组织宣传与追踪者

构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预警,通过一定的筛选和控制对学生各种心理现象进行诊断和甄别,在预防阶段为心理问题预警与应急提供前提和基础,避免危机事件的产生。每年新生入校,学校心理健康中心都将组织新生普查,建立新生档案,了解学生的心理状态,掌握可能产生心理危机的学生。同时,每学期也将对其他年级在校学生进行心理复查,掌握学生心理状态的变化。辅导员作为第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在心理建档过程中,组织学生参与心理普查,解答学生疑问,同时掌握普查结果,密切关注学生动态。根据心理健康中心测评结果建立以班级为单位的学生心理档案,适时更新学生心理状态,通过主题班会、团组织活动、简报、网络等形式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心理危机预防知识的宣传。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的特点设计心理活动主题,帮助学生解决生活与学习中的实际困难,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积极心态,在学生群体中营造温暖友爱、团结互助的良好氛围。做好宣传工作的同时,协助心理健康中心对处于或可能处于危机状态的学生进行追踪,深入学生,了解学生的动态,定期与重点关注学生谈话,充分发挥学生自助和信息沟通渠道,带领心理委员与室长把我潜在问题学生的心理动态,行程及时汇报制度,必要时将关注状态升级。

2.心理危机干预治疗阶段的心理辅导与转介者

在对学生进行危机干预的过程中,辅导员要注意区分问题学生的不同程度,对于轻度问题学生可以通过一对一沟通的方式真诚地去了解学生的想法,帮助学生化解心中的苦闷与情绪,并寻找自身资源,找到其擅长和在意的方向重新建立信心,并持续给予关注和关怀,使他们能够渐渐地进行自我调节和探索,获得自身的价值和意义。然而,由于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结构的特殊性和其专业的局限性,对于心理问题较为严重的学生辅导员应及时转介到心理健康咨询中心,以确保学生能够得到尽快的咨询与治疗。在这之前,辅导员要深入学生的生活和学习,通过走访寝室、与专业教师、心理委员和室长沟通等多方渠道了解学生情况,必要时还可跟学生家长进行沟通,在对学生进行转介时能够较为全面和真

地反映学生情况。

3.心理危机干预事后阶段的处理与善后者

辅导员与学生接触紧密,对学生最为了解,往往是第一个发现学生有问题的老师。学生一旦处于心理危机状况中,根据程度的轻重辅导员负责成立以心理委员、学生干部及学生好友不少于三人的学生监护小组,对学生进行安全监护,并24小时以书面形式向学生处报告情况,同时请家长前往学校,向其说明情况并与其确定治疗方案。在学校与学生家长作安全责任移交之前,辅导员对该生进行24小时监护,并将该生情况随时向家长反馈。辅导员对危机干预进行善后处理,重点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同时也尽量减小危机事件带来的遗留问题和不良影响,对学生进行危机后教育,调查分析、反思与调整,存档与学习,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优势与不足

(一)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优势

首先,辅导员作为第一线学生管理工作者与学生关系最为密切。辅导员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与学生年龄相仿,和学生一起面对学习生活中的各种问题,与学生共同参与各项活动,易跟学生打成一片。学生往往愿意与辅导员交心做朋友,接受辅导员的建议,这样有利于辅导员了解青年学生的真实想法,充分发挥心理健康工作的主动性。其次,辅导员能够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辅导员就是辅导老师,就是要用自己的知识、经验和感悟辅导学生,做好专业课程教育之外的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特别是大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变化的关键时期,辅导员发挥着特别重要的教育和引导作用。最后,辅导员可以通过各种媒介和形式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辅导员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第一线,辅导员要紧密围绕大学生学习、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开展课堂以外的心理健康活动,将心理健康引导渗透到各项学生活动中,培养学生骨干协助开展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指导开展各种专题教育活动。  (二)高校辅导员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不足

首先,辅导员自身专业的局限性。高校辅导员往往来自不同专业,缺乏心理专业知识储备和实践经验作支撑,在处理较为严重的心理危机干预事件时缺乏系统性和专业性的能力与技巧,因此在处理的过程中易出现一些处理不当的行为。其次,辅导员年龄层普遍年轻。心理危机干预要求参与者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其中包括丰富的人生阅历和心理咨询经验,而这往往是年轻辅导员所欠缺的方面,大部分高校辅导员在处理心理危机事件干预时缺乏经验,感觉力不从心,情况严重的甚至情绪会收到学生的影响。最后,高校辅导员所带学生的数量过多,精力有限,无法兼顾到每位同学,不能全面的掌握所有同学心理状况的转变,使得心理危机干预的针对性减弱。

三.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实效的途径

(一)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干预能力

1.建立班级多层管理体系,结合角色特点做好心理危机干预阶段性工作

辅导要明确认识自身在心理危机干预中的实际能力和作用,针对不同的阶段开展工作。在预防阶段,开展大学生心理问题筛查工作,建立大学生心理档案。通过班级心理委员、宿舍社长、班主任及班干部反应的个体情况,及时提供信息。辅导员在筛查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作为实施测验的主试,在经过一定的培训后组织学生进行心理检测,并在施测前进行心理健康知识的宣讲。充分发挥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等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不同作用,开展如学习经验交流、职业生涯规划、搭建就业平台、开展就业指导等活动,为大学生心理减负减压。在治疗阶段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宣传活动,营造增进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开设心理健康方面的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讲座及工作坊、举办心理健康宣传日或宣传周活动、构建学生学生工作干部和心理咨询专业人员三级工作机制。开展心理咨询,为大学生提供专业的心理咨询服务,对情况较为严重的学生及时转介。辅导员要正确区分思想政治工作与心理咨询工作。二者的不同主要表现在工作的出发点不同。思想政治教育者的工作立场是以国家和社会全局利益为出发点;而心理咨询则是以来访者的利益为出发点,其价值观是中立的。在善后阶段配合学校、学院等相关部门做好心理危机后干预,同时对相关学生进行危机后教育,调查分析、反思与调整,存档与学习,避免危机事件的再次发生。

2.加强专兼结合的辅导员心

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项科学性、专业性很强的工作,需要建立一支专兼结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大多是从事思想政治工作,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的学习,这制约着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开展。辅导员参与危机干预的每一个环节,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系统的心理学知识和运用心理学理论和咨询技能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目前很多高校都加大对辅导员心理专业知识及心理咨询师资格等相关培训,通过各项专题讲座、开设辅导班、系统教授心理健康教育知识,了解大学生常见心理障碍及特殊群体发展的一般规律加强辅导员队伍的心理专业能力建设,提高辅导员心理危机识别、心理危机处理等必备的职业能力,掌握基本的理论和技巧。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高校的重视。高校的心理危机干预不仅限于心理咨询师的工作内容,在干预的整个过程中,辅导员要全程跟踪,危机前参与预防与宣传工作,危机初期参与识别与应对工作,危机中参与辅导与转介工作,危机后参与补救与善后工作。作为干预中的主力军,辅导员的工作不容忽视。

(二)充分发挥理想信念的教育功能

社会结构的变化、经济的快速发展、全球化进程的加快、新媒体技术的广泛应用,对当代青年人的心理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和深刻的影响。如果一个人缺少了家庭、同伴和社会的支持,以及正确的信仰、理想和价值观,一旦遭遇挫折,就有可能发生自伤或自杀等极端行为。就“80 后”、“90 后”的年轻一代而言,存在严重心理障碍的年轻人,其共同特征是价值观单一甚至扭曲、理想与信仰缺失。这是由应试教育等诸多问题造就的共同问题。这种缺乏利他、利国和自我肯定的理想和价值观,以金钱收入为主要甚至唯一价值取向的群体,其心理支持是非常脆弱的,也比较容易陷入焦虑。因此,加强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对避免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具有根本性意义。结合当代大学生存在问题的实际问题,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怀揣梦想,拥有信念,从而为追寻自己人生价值而努力,从根源上肩上心理危机事件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朱枫,朱以财.“三位一体”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初探[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7,(6).

[2]杨璐,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机制的构建[j].昆明学院学报,2009,31(2).

[3]林瑛,高校辅导员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j].教学园地,2011,(16).

第9篇:大学生心理健康综述范文

关键词:田径训练;大学生心理;影响

一、前言

田径是体育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奥运会在内的各种大型体育赛事均将田径运动作为主要项目,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田径运动都受到体育爱好者深深的喜爱,尤其是大众体育,很多人把跑步作为全民健身的手段,并且在锻炼过程中增进人体健康起到了非常大的作用。田径运动对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锻炼意志品质、改善人体机能、增加人体免疫力和耐力等具有重要意义。从健身的角度来看,田径运动可以帮助青少年促进生长发育,对于老年人则可以延缓衰老。从整体上来说,田径运动除了强健人的体魄之外,对于锻炼人的心理也是一个重要途径。在参与田径运动的过程中,人们的心理发育得到进一步完善,心理健康得到进一步健全。而根据联合国世界卫生组织(WHO)对于人类健康的界定,健康不仅是指的身体上没有缺陷和疾病,同时在生理上、心理上以及社会适应能力上都应该是完整健全的。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心理健康是人体健康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心理的正常发育和人格的妥善培养。因此,在锻炼身体的过程中,人们不仅要关注身体和生理机能的训练,同时还要注意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培养。

同样的,根据WHO对于人类心理健康的评价标准的界定,人类的心理健康应该是指的身体、智力与情绪相互协调;在人际交往中能够做到虚心克制;在日常生活中能够产生幸福感;在从事的工作中能够从中实现自身价值,在整个生活工作和学习过程中都能够更加有效率。田径运动对于人类心理健康的调节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二、大学生心理健康概述

大学阶段是人的一生最为关键的时期,大学生在这一阶段逐步形成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并且对于世界和人生有了自身的认识。在这时候,心理健康对于大学生的影响是长久的、深刻的、严肃的,甚至可以说大学生的心理发展情况可以直接影响一个人的一生。而处于人生重要转折期的大学生往往在情感与理智、独立与依赖、开放与封闭、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感到困惑甚至迷失自我。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主要表现在对于学习、生活的焦虑,对于人际交往的不知所措,在物质消费上的攀比和从众以及由于恋爱给自身带来的其他困扰。

对于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设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说:首先是正常的智力水平。这一点不必细说,大学生应该具备的观察力和学习能力都应该是正常的。其次是较为稳定健康的情绪。大学生已经逐步形成了自身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在情绪波动上应该得到控制而不能任性使气为所欲为。再次,大学生的人格应该是完善的。对于自我和身边的事物应该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对于社会事件能有自己独立的判断,对于生活能有较强的掌控能力,对于自己的行为能够与心理相协调。此外,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还理所当然地包括了对于健全人际关系以及坚强意志品质的要求。大学生的人际关系应该是稳定且广泛的,既有老师、同学的广泛交往,又有知己哥们儿的深厚情谊,同时要善于接受别人的意见。无论在何时何地大学生的意志品质都应该是坚决果敢且坚忍不拔的。

为了能够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在大学体育活动和课程中不断引入田径训练可以起到重要作用,田径训练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是积极的、全面的、持久的。

三、田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

1.消除心理障碍。大学生由于多种原因的交互影响往往会产生剧烈的情绪波动,近些年屡见不鲜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以及其他由于心理问题造成的社会事件诸如马加爵事件等都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类似的事件还有很多,据教育部资料统计,上海高校2003年自杀22人;湖北高校2003年自杀38人,死亡24人;北京高校2003年半年中自杀15人。除影响较大的高二学生徐力杀母事件、大学生杀手马加爵事件等外,2003年4月,浙江大学农学系一毕业生因怀疑招录工作的公正性,持刀杀死一名负责招录工作的经办人。

田径训练对大学生心理发展的影响首先就体现在能够帮助大学生消除心理障碍上。通过田径训练,大学生的负面情绪得到宣泄,心理状态得到改善,包括经常出现的抑郁、苦闷、烦躁、沮丧等不良情绪都能在田径运动中得到缓解和释放。通过转移机制、内啡肽释放机制等对于大学生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进行治疗已经被大量实践所证明了其有效性。

2.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由于田径运动有着统一的评价标准,其竞赛规则也都是公开透明的,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田径训练时,可以享受到平等地追求真善美、挑战极限、超越自我的权利。自然而然地,大学生原本所被动接受的“他律”变成了“自律”,在这一过程中可以形成坚持不懈、不屈不饶、坚忍不拔的良好心理素质。同时对于大学生的团体意识、团结意识以及纪律意识都是很好的锻炼。

3.提高适应社会能力。由于田径运动多以集体形式出现,因此,大学生在参与田径训练时可以有效地锻炼其人际交往能力、处理矛盾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同时,田径运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社会竞争的一种模拟,在运动中大学生能体验到挫折后经过自身努力而成功的喜悦,处于劣势时通过坚持不懈而实现超越所带来的满足,将原本认为不合理的训练方式通过自身实践而证明其合理性给自身带来的冲击。

因此说,大学田径训练中,教师通过积极引导,让学生在训练过程中能够通过这种身体的体验去感知社会、了解生活,并且引导学生将在运动中所得到的经验和教训升华到信念和世界观的层面上,让运动员的心灵通过田径运动得到陶冶、心理素质通过田径运动得到提升。

四、结论

本文中笔者针对我国目前高校田径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进行探究。首先对于新形势下我国的高校田径教学进行了概论性的论述,接着针对目前我国高校田径教学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讨论,最后针对本研究所提出的问题分别给出了解决策略。

参考文献:

[1]吕慧敏,刘刚,张海龙.大学生健身运动的适宜运动负荷研究的文献综述[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1,(04).

[2]乔柱.田径运动对大学生心理效益影响的分析[J].郑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03).

[3]蔡衍,姒刚彦.湖北省U-17年龄组男子足球运动员比赛前后心境变化的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04,(06).

[4]翟贤和,丁利和.高校田径运动队队员与普通大学生身体成分的比较分析[J].科教文汇(下旬刊),2011,(05).

[5]章晓俊.太极柔力球运动对大学生身体自我概念、心境的影响[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11,(03).

[6]郦楠,丁利和.系统田径运动训练对大学生身体成分影响的研究[J].科教导刊(中旬刊),20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