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

第1篇:初中音乐教育教学论文范文

【关键词】音乐 教学 知识

【中图分类号】G623.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8-0221-01

一、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

新世纪理想的音乐教师应具有高尚的品格、娴熟的教学技能、丰富多样的教学方式与教学手段、创新的教学观念等优秀教师的独特素质。第一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学科内容,积极探究教学内容;第二是优秀的教师应该关心他们的学生,还应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生理及心理特点;第三是优秀的教师必须要热爱教学工作,对于自己的专业和社会地位应该有着积极的态度;第四是优秀的教师必须合理的运用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

(一)音乐教师要有全面的文化基础知识和系统的专业知识结构

当今世界是一个知识与信息的时代,文化基础知识越多,系统性越强,个人的眼界就越宽。所以音乐教师必须具备政治、经济、哲学、历史、社会学等多方面的基础知识才能够全面深入地理解音乐作品,才能高瞻远瞩赋予音乐教学新的内涵,才可以引导学生欣赏、表现与创造音乐。作为一名音乐教师,必须具备系统的音乐学科本体性知识,它包括:音乐基础理论知识、声乐知识、器乐知识、民族民间音乐知识、音乐史常识等。音乐教师还应该具备丰富的艺术学、教育学、美学、音乐心理学等学科知识。

(二)音乐教师要重建教学知识结构,创新教学组织形式和组织方法

音乐教师的专业发展与个人成长要多与同行交流,既能提供丰富的精神和物质资源,又能消除孤独感,获得心理支持,能获得比个人努力更多的成绩。教师要多参加各类培训,要同别的学科一样积累很多教学案例,有助于在特定环境下找到切实可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怎样进行唱歌教学?音不准怎样进行听觉训练?怎样进行识谱教学?怎样解决具体的歌曲重点、难点,用什么教学手段更好?音乐教师要能弹会唱会写,要能组织课外音乐活动和开展全校性的大型音乐活动。

(三)音乐教师要具有网络信息技术的运用与音乐整合能力

新课改下的新型教师应具有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运用系统方法的能力等,信息时代要求提高课堂教学的信息量。过去旧的课堂教学,音乐教师只有依靠教材和教参及配发的辅助资料就可以了。新课改以来,随着网络教学手段的运用,多媒体技术运用熟练的教师能够在课堂教学上运用多种手段,扩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

(四)音乐教师要具有积极乐观的健康心理

一个好教师的标准不可能有完全一致的评判标准,但成功的音乐教师除应具有友善、理解、温暖、敏感、系统、热情等人格魅力外,情绪上的成熟性应是成功的教师应具有的另一重要品质。这意味着音乐教师在课堂上不要让个别学生的行为扰乱了自己的情绪,如果教师表现出被学生的行为所困扰,这只能使事情变得更糟,而且会使那些故意找茬的学生感到幸灾乐祸。

二、教师课堂教学应具有创新精神和鲜明的个人风格

(一)教师课堂教学应具有创新精神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创造是发挥学生想象力和潜能的音乐学习领域,是学生积累音乐创作经验和发掘创造思维能力的过程和手段,对于培养具有实践能力的创新人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个教师要培养有创造性的学生首先自己要有创新精神,应具备即兴音乐表演、自制简易乐器、编配伴奏音型等的能力。

(二)教师教学的个性风格对课堂教学的作用

教学风格是教师执教时所表现出来的独特技能、手段和方法,它既是教学工作成熟的体现,也是教师个人才华、个性的一种显露。教学艺术的高效功能是指教学艺术能卓有成效地提高教学效率,使学生在较少的时间内,学到较多的知识,并充分发展其认知能力,以保证学生在“认知”和“发展”两方面都能高效率地达到预期效果,高效率地实现预期目标。教学艺术之所以具有高效功能,是因为能有效地提高学习兴趣和能更有效地因材施教。

三、音乐教学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处理好掌握双基与培养能力的关系

新课改实施以来,我们常看到这样一些现象:知识学习与技能的训练普遍被淡化,教师在音乐课上所花知识学习与技能的时间越来越少,好像这样才能体现新课标的精神;学生离开音乐教师就不会完整唱课本上的歌,教师在课上教唱歌一带而过;由于教师教学方法不得当,认为简谱不如五线谱重要等,导致会识谱的学生凤毛麟角。另一现象是,乐器教学成了出力不讨好的事,很多教师课堂上不教乐器。课程改革要求教师运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学习音乐知识技能,应把音乐知识与技能的学习,放在丰富具体的音乐实践活动中,同情感、态度、兴趣、智慧等因素紧密结合,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等方式和过程来完成。

(二)处理好综合性与音乐课的本体性的关系

音乐与音乐文化的教育是音乐课程改革中提出的教育新理念,这也体现了现代教育的一种发展趋势。音乐与相关文化、相关学科的综合可以加深学生对音乐与自然、音乐与生活、音乐与社会的人文感受和人文理解。但是,音乐课程的综合是以音乐为本的综合,是为学生音乐审美体验服务的。教师要掌握学生音乐学习心理特征,不同年龄阶段和不同性别的学生,随着生理的变化和音乐知识学习的积累,音乐学习心理也将具有不同的特点,音乐教师了解和掌握这些特征对制定教学计划、确定教学内容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三)教师要处理好学生与教材的关系

兴趣是指人对事物或活动所表现出来的积极、热情和肯定态度,并将由此产生参与、认识和探索的心理倾向,甚至带有感彩和向往的心情。学生在音乐课上最喜欢的活动是听音乐,其次是唱歌。学生最喜欢的歌曲是流行音乐,流行音乐铺天盖地,广泛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学生会唱的流行歌曲比课本上的多得多,这不能不引起音乐教育工作者尤其是音乐教师的深思,一味的排斥不如正确的引导。教师应引导学生正确看待流行音乐并合理引进课堂,要选择有充分的感受力、想象力的音乐。需要强调的是,一些内容空洞、思想苍白、形式粗糙甚至低级趣味、无病的流行歌曲对没有足够鉴别力、喜欢盲从的青少年是一种毒害。

四、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校本课程就是由学生所在学校的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本校内部环境的基础上,针对班级制定的学生群体,编制、实施和评价的课程。当今社会广播、电视、VCD/DVD等大众传播媒体以及家庭和社会的音乐环境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音乐教师应了解学生课外有无参加少年宫、文化馆等学习唱歌、乐器或舞蹈,要给这些孩子展示自己音乐才能的机会,可以在艺术月文艺汇演中或在音乐课上让他们上台表演。

参考文献:

[1]施婧. 音乐教育教学浅论[J]. 大众文艺,201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