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文明建设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文明建设概念

第1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关键词:农村;生态文明;实践模式;农村生态文明

Abstract: The practice pattern of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is a systematic project involving various aspects, both material and spiritual. In practice, we should work out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patterns for ecology civilization construction to adapt to the actual situation in the countryside in terms of time and locality.

Key words: 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practice pattern;countryside ecology civilization

生态文明是现代文明的一个象征。农村生态文明的建成是我国进入现代文明的标志,因此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对于我们进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具有切实的指导意义。

一、生态文明与农村生态文明的概念与内容

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所取得的巨大成果,使得中国的社会面貌和人们的精神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在中华大地上,改革开放所带来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累累硕果让我们感觉到了国家的繁荣与昌盛。迅速发展的工业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对中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发生了深远的影响。农村在城市文明的冲击下,面临着是消亡还是进一步深化的历史命运。近几年来中央对“三农”问题的高度关注以及在新的环境与历史条件下如何改变农村的现状措施的出台,对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增加起到了较为有效的保障与促进作用。经济的发展不仅使得城市要向新的文明形式转变,农村也同样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虽然农村的文明进程落后于城市,但在新的形势与条件下,农村的文明程度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当然也更有待于提高和发生质的升华。

人类文明从原始文明到农业文明,再到工业文明,再到现在所认为的后工业文明,也即我们现在说得较多的生态文明,都是人类文明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文明形式的进一步提高,必然要求我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注重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协调发展,特别是生态文明的发展。这也是人类历史发展的一大进步。因此,在现阶段以及未来,生态文明建设必定是我们当前进行经济建设所应达到的重大目标。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注重人自身的发展,更注重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都是生态文明所追求的主要目标。

“生态”在英文中的原义是指“生物之家”。现在,“生态”的原义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它指的是由生物体和非生物体的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所构成的一个能量与信息交换系统。生物体与生物体之间、生物体与非生物体之间的和谐共处和协调发展,是“生态”所蕴涵的内在本质。人作为“生态”中的一部分、一个子系统,在生态系统的构建与良性发展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生态文明的建设与打造,都是由人这唯一被认证过的最高等生物来进行的。生态文明作为现今社会一个受人关注的重要概念,很多学者对它的内涵的把握与理解在形式上存在不同看法。有的学者认为:“所谓生态文明,是指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又主动保护客观世界,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的关系,建设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生态文明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人们通过对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进行生态化的改造以改善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促进生态系统自身的生产能力、自净能力、自组织能力和稳定反应能力的提高,从而为人类的生存与发展提供一个可永续利用的资源环境,这是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二是人们思维方式的绿化、生态意识的觉醒和一系列生态化的大学科群如生态哲学、生态伦理学、生态经济学、生态美学以及生态工程技术等等的崛起,这可以看做是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1]有的学者对此观点不敢苟同,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有学者认为,“生态文明,就是地球生态系统中的社会生态系统(依生态主体或社会实践主体的位置而呈现相应的层次性)的良性循环,既指人与自然的关系、人的社会关系的和谐相济(含整体的和系统分层的以至世代相继的和谐关系),又包容处在这样的自然与社会环境中所取得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一切成果”[2]。当然还有许多的学者,对生态文明的概念有自己的不同想法,本文就不在此作详细的列举了,但无论哪一种观点,都少不了把人与自然、人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作为生态文明的本质内涵。

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中,城市生态文明建设在城市公民生态意识的增强和政府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下,还是取得了很显著的成绩。而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似乎没有城市那样乐观。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在经济发展的巨大浪潮面前面临着巨大的冲击与挑战,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恶化的特征十分明显。按理说,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应比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更具有优势,特别是在先天自然生态条件上,这是城市无法比的。但为何却出现相反的趋势呢?这不得不让我们反思。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以及某些制度的不合理性所导致的各种各样的问题,的确使得农村的状况在相对程度上,与城市的差距变得越来越大。这种由差距所导致的后果,也必然使得农村的生态文明建设进程缓慢,甚至倒退。面对农村这样的处境,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存在的问题与困难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分析,以便找到科学合理的途径与方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和化解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取得实际效果,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和质的突破。只有了解农村生态文明的内涵,我们的工作才能有的放矢,行动才会着实有效。笔者认为,农村生态文明是一个综合性的文明成果,它指的是农民在进行农业生产与生活时,主动、积极地改善和优化农村内部和农村自身发展与自然与城市的关系,以及建设良好的农村生态环境、塑造良好的农村面貌所取得的一系列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因此农村生态文明既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也包括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是两种成果的双发展、双丰收。农村生态文明的物质成果主要是指改善与优化农业生产方式和农村生活方式所取得的物质成果,如农村的卫生环境状况得到改善与优化、农村道路等基础设施的改善与优化、农村村舍的科学合理安排、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善与优化等等;农村生态文明的精神成果主要指的是农民生态观念与意识的产生与增强、农民精神面貌的改善与提高、农村生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程度(指精神方面)等方面的内容。

二、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现状与所面临的困境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村和谐发展,农民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丰富、健康、幸福的重要保障与措施,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最终出路。因此,抓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利国利民的大事。但由于经济快速发展、经济不平衡性发展以及制度的缺陷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使得我国农村经济发展与城市经济发展存在很大的差异,农村与城市的差距,在快速运转的经济中被逐渐拉大。经济发展差距的扩大所带来的负面影响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阻碍,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也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困境。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现状与困境问题,既有内因,又有外因;既有意识层面的原因,又有物质层面的原因。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与困境有: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农村散放式养殖产生的危害,水土流失造成的生态环境破坏,工业产品大量进入农村引发的环境危害,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的危害,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和不良的农村风俗导致的危害等等。

农民自身生态观念与生态建设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一个巨大的精神障碍。农民生态保护意识的薄弱是农民肆意破坏农村生态环境的重要精神原因;农村生态环境基础设施不足和设施建设投入不够,是引发农民生态保护意识不强的重要物质因素,良好的农村公共基础设施,有利于培养农民的环境保护意识和养成良好的生活行为;农村村舍建设的不合理性,严重损害了农村的村容村貌,浪费了很多农村生态资源,也增加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本;农村散放式养殖加快了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和治理难度;农村水土流失不仅造成了农村生态环境的破坏,也加大了农村生态环境治理的难度,其对农村经济的协调、可持续发展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城市工业向农村的转移,使得工业污染更加深入到农村,特别是一些具有高污染性的企业在农村扎根驻营,使得很多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甚至对农民的生命安全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随着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收入的进一步增加,一些很少进入农村的消费品也开始大量进入,由于农村公共基础设施的不完善、不健全,大量的农村生活垃圾得不到及时或有效的处理,特别是大量无机垃圾在农村得不到有效处理而导致农村的环境污染出现新的特点,即由以前的单纯由工业生产导致的污染向多种污染形式并存转变,如农村由于自身消费导致的“白色污染”;农村一些不当的农业生产方式也对环境产生了很大的危害,如农业生产过度依靠化肥导致的土壤酸化、硬化,大量使用农药对农村生态系统的破坏等;农村很多不文明的生活习惯、生活方式以及一些不良的农村风俗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严重的非物质危害,特别是对农民农村生态文明观念和生态文明价值观树立产生了很大的负面影响,如农村的赌博风气、丧葬风俗、迷信观念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的困难与现状,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构成了巨大的挑战,同时也让我们明白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任务的紧迫性与必要性。因此,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现状的科学合理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成为解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面临困难的重要课题。

三、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探索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包括两方面的内容,即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模式和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模式。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针对的是农村生态文明所存在的缺陷与不足,注重对现有农村生态特别是跟生态文明建设相关设施的改造与新建,既包括物质层面的,也包括精神层面的。农村生态文明保护是指对农村已有的良好生态文明形式进行保护和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所要取得的成果进行保护与维持,其同样包括物质和精神两个方面的内容。

探索一条符合我国农村实际情况的切实有效的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必须立足于农村,服务于农民,有利于农业可持续发展。因此,这样的实践模式必须是科学的、实效的、因地制宜的。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不能一刀切,因根据各地的不同情况制定不同的实践模式。城市郊区与城市远郊、远郊与边远地区在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应有所不同,发达地区的农村与不发达地区的农村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更不能走相同的道路。各个地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道路与模式可以不同,但无论走哪种模式与道路,在实践效果上都应有统一的衡量标准,不可在标准上存在差异。因此,本文将从我国农村普遍存在的情况来探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一般性实践模式。我国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模式是一个系统的模式,它包括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模式、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模式、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模式、新农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

探索农村价值观念的转变模式,是农民树立生态价值观的重要途径与方法,其要达到的目标就是实现农民从传统单纯追求农业的经济产值向追求农业生态价值观念转变,从而树立农村新的生态价值观念;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型和农村教育方式的更新,对农民形成生态文明理念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就是通过对农民进行现代科技知识和人文知识、生态理论的教育来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从而形成现代农民意识。农民知识结构的转变既包括对现有农民知识结构的升级,也包括实现农民知识结构的多样化和科学化。要转变农民知识结构,必须要更新农村的教育方式,加大对农民科技知识和生态文明知识的培训力度,如选拔农村优秀青年到职业学校或高等学校进行相关知识与技能培训,充分利用农村现有的教育资源对农民进行培训,把农村中小学校建设成一个既可以对农村小孩进行九年义务教育的场所,又可以成为农民学习科学文化知识与技能的好地方,从而让农民在不影响农业生产、不用离开家门的前提下提高自身的科技文化素质;农业生产方式的改进与创新,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与方法,也就是实现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科技农业、生态农业的转变。农村环境治理模式,即探索怎样对农村现有存在的或潜在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已对农村环境构成的危害进行治理,并制定出解决的方法与途径。它包括对农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与危害的处理、对农民生活与健康有危害的环境问题的治理、工业生产对农村造成的环境危害的处理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环境治理主要是指对农村环境已构成危害的问题进行治理,而对于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与保护来说,则主要指的是对在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问题上存在的硬件与软件方面的不足加大资金与人力的投入和对已有的农村生态文明成果进行保护,如对农村公共产品、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保护,对农村村舍建设的合理规划,农村能源的综合利用,农村生态文化建设与保护等多方面的内容;农村精神面貌的塑造模式,就是要探索怎样提高农民的幸福指数,怎样培养农民积极、乐观、向上的人生观,怎样树立农民的崇高人生理想以及农村生态文明理念的实践模式,另外,还有怎样消除农村落后的生活习俗、封建迷信思想等方面的内容;政府对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投入模式,指的就是怎样能够利用政府现有的资源来更好地建设农村的生态文明的实践模式。它包括政府怎样利用自身的资源对农业生产与农村生活进行有效的技术帮助与指导、建立或进一步完善农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与保护投入机制、农村劳动力的技能培训投入机制等方面的内容。

参考文献

第2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建设方针;新时代;水土保持

党的十提出了关于“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了“五位一体”建设总布局中,强调在以后的社会主义社会建设中,务必要将生态文明建设放到重要位置,准确把握好时代的发展特征,从水土保持下手,不断研究和探索新技术,采取新措施加强我国水土保持工作,促进我国社会总体经济和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下面,笔者就十报告中所提出的生态文明新时代下的水土保持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与探索。

一、生态文明建设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

我国之所以会提出生态文明建设这一概念,主要原因是因为时代背景的影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关键时期,在这个时期我们面临着重大的环境难题,资源匮乏、污染严重、生态系统急速退化等严重阻碍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所以在新时代下,如果想要经济继续向前发展,就必须从环境入手,通过加强环境保护来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另外,在经济增长方面,我国目前也正面临着“中等收入陷阱”威胁,尽管国家GDP指数早在2011年就已经进入了中高等国家的行列,但是在整体经济结构上,我国社会经济结构极不健全,贫富差距严重使得我国经济发展陷入了“中等收入陷阱”这一困境,在接下来的发展中,如果国家经济想要实现继续增长,就必须转变现有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实行生态文明建设,走人与自然、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路径。

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要求

1、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方针

十报告中明确指出,新时代应该做好全面的生态文明建设,且强调实施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到人民福祉、关系到民族未来的重要工作,所以在新时代下,人类必须尊重自然,尊重自然发展规律,并树立保护生态、保护自然环境的文明观念,从节约资源、能源做起,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基本方针,切实做好生态文明建设。

分析水土保持的目的,发现其基本目标是为了保护地球的现有水资源,改善自然生态环境。这一目标和生态文明建设方针相吻合,是我国基本国策的重要组成部分。所以,在新时代下,我们应该全面贯彻实施十精神,加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和修复等建设项目的投资力度,尊重自然及自然规律,坚持保护自然、保护生态的基本理念,切实做好生态环境保护。

2、“五位一体”的布局要求

在新的形势下,中国怎样发展、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十给出了明确答复,它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上再提升,确立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并将其作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十报告指出,在当代中国坚持发展是硬道理的本质要求就是坚持科学发展,要不断开拓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3、新“四化”发展中的水土保持新机遇

十在小康社会目标中提出了新“四化”的要求,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目标是工业化基本实现,信息化水平大幅提升,城镇化质量明显提高,农业现代化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成效显著。水土保持行业的信息化应加快进程,推动管理水平、工作效率的再提高。城镇化质量的提高,也为城市水土保持提供了新的、更高的发展机遇,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不注意城市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保护等问题导致的城市内涝灾害等问题日益突出,应全面开展相关研究并提出城市水土保持对策、措施、技术标准,推动城镇化健康稳步发展。

三、水土保持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作用

1、在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中的作用

国土是生态文明的重要载体,十报告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必须要坚持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生太效益相统一这一基本原则,合理控制国土地资源的开发利用强度,科学调整好空间结构。在这一宏观背景条件下,加强水土保持正好是一项有用的政策,在目标上与十报告所提出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相互重合,实际执行时不仅可以对国土的主体功能区域进行重新规划,还能调整和优化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比如水土保持工作中常见的对农村生活和农田生产环境的治理、对城市内涝灾害的控制等措施,都是对我国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进行调整并优化的表现。

2、水土保持在资源节约中发挥着调控作用

新时代下,我们倡导发展环境友好型、资源节约型社会主义社会,大力提倡保护水土资源,做好水土保持工作。对于人类来说,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必备资源,需要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对其做好全面的保护。当然,在新时代下加强水土保持工作,加大水土资源节约和保护力度同时也是解决我国资源环境约束、加快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速度的一个重要措施,是实现环境与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选择。鉴于水土保持的主要任务是保护水资源和土地资源资源,所以当真正采取治理措施来对两大资源进行保护时,所发挥出来的最大的作用是对资源节约的调控和保障。

3、在生态系统保护和建设中发挥积极推动作用

十报告将生态环境的地位和作用提升到更高的高度,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为此,要实施重大生态修复工程,增强生态产品生产能力,推进荒漠化、石漠化、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生态文明建设需要有一批重大生态建设工程的支撑,特别是“两屏三带”生态安全战略格局建设。两屏三带”既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点区域,也是加强保护、监督的重点区域,我们要在国家主体功能区建设中承担和发挥更大的作用。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中必须要做好的一项工作。党的十确立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将生态文明列入“五位一体”的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之中,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要求。我们应深入学习并深刻领会十的新思想、新要求,准确认识和把握时展特征,研究和探索水土保持新举措,为国家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参考文献

[1] 雷霆,杨玉兰,杨智,宋日升.贯彻落实新水土保持法 推进鄂尔多斯生态文明建设[J].内蒙古水利. 2011(04)

第3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1农村生态文明文化生态建设现状

文化生态研究源于生物系统与人的关系。在国外,关于文化生态研究起步比较早,并形成了比较系统的理论。但是,关于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却比较少,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研究也还刚刚开始。特别是高等农业教育与农村文化生存抵抗的关系,可以说还无人问津,在国内也亦如此。因此,曹静、黄正泉[3]率先在国内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进行研究,并发表《论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与高等教育》一文。从理论层面上来说,通过对“农村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的改造与理论提升,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概念的内涵;研究高等农业教育与文化生存抵抗二者之间的互动关系,将丰富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内容;从高等农业教育改革的视角,研究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和农村生态优化的规律、原则、途径,将生态智慧贯彻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中,拓宽文化生态学研究视域,进一步加深教育文化生态学的研究深度。从实践层面上来说,从优化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优化农村文化生态的角度,重新确定高等农业院校办学的方向、目标,一方面可为高等农业教育专业的调整、课程设置的改革提供理论指导,另一方面可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理论指导,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将文化生存抵抗概念纳入到生态位关系,并融入到对农村文化生存的现状分析,使从农村文化生态学的研究视野不再局限于农村文化内部,将高等农业教育发展与促进农村文化生存抵抗功能首次结合起来,透过对两者发展现状的分析来深入探讨两者的本质联系,将农村文化生存抵抗这一概念再细分为农村文化生存潜能、农村文化繁殖潜能、农村文化保护和抵抗潜能等,并结合高等农业教育的实际来探索社会主义农村文化生态建设的各种原则和有效途径。北京、贵州、四川等省市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与调查显示,农民受教育程度低、生态文明意识淡薄,基层领导干部对生态文明建设认识不足,推行力度不够,是制约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所在。农村人口受教育程度低,不仅使生态文明的理念难以深入人心,而且对于农村地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的难度加大,这两个方面都会对生态文明建设产生不利影响。

2农村信息化生态文明建设现状研究

无论是在英国、美国、法国等发达国家,还是在南非、马拉维、坦赞尼亚等发展中国家都出现了大量旨在考察农村居民信息需求结构的研究,并将需求的满足程度作为衡量服务能力的重要依据。研究显示,农村具有广泛的信息需求,涵盖了医疗卫生、农业技术、教育、经济和法律等众多领域;同时,几乎每一个研究对象都有自身特色的信息需求。杨美英、徐春、黄友兰研究指出,当前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在服务设施、手段、内容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仍难以满足“三农”发展需要。王宝庆基于宁夏回族自治区村级视角的调研指出,样本村的信息服务总体水平较好,信息资源建设等评价一般。孙素芬、罗长寿从农村信息需求、信息资源建设、传输手段及组织体系方面,对中国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赵静、袁志超从“菜贱伤农”典型案例分析基层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各个环节,认为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低下导致“菜贱伤农”。刘世洪等采用层次分析法、专家估测法、德尔菲法等,研究创建了农村信息化发展水平的“综合指数法”,并对我国农村农业信息化建设水平进行测评。胡昌平认为,以区域农业特征和用户需求为导向,针对特定区域的网络农业信息资源进行集成,可以形成集成化信息服务能力。徐学东,张春玲指出,提高农村农业信息化服务能力必须明确发展战略重点、加强组织与领导、建立健全法规与标准、加快农村信息资源整合、创新投入与营运机制和加强信息意识与人才培养等。贺玢认为,农业信息化服务补贴的实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信息化发展,提高农业信息化服务水平和农民的信息意识。

3城乡生态和谐建设现状研究

城乡生态和谐是指城市生态系统与农村生态系统之间的平衡。无论在城市还是在农村,人类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都是普遍存在的。各国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基本上都经历过城市生态环境恶化、城市对乡村生态的毒化和城乡生态相互毒化的过程。我国工业化进程中的生态环境恶化也正经历着与其他工业国家一样的历程:城市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同时,农村生态环境也正遭受严重破坏,且城市生态恶化正出现向农村转移的趋势。农村生态恶化的原因有两个方面:一是来自城市的转嫁,二是来自农村自身的积累。王雨辰认为,没有生态文明,一切文明就没有享受的前提,生态文明是人类文明的基础。生态文明的本质要求是人与自然的辩证统一。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造成资源浪费、环境污染,人类开始反思人与自然的辩证关系;在城乡二元格局下,各自以自身为中心,使资源的分配利用不能统一协调,进一步加剧了资源衰竭、环境污染的进程,所以生态文明应在城乡统筹中实现。生态文明既是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也是前提;统筹城乡发展是建设生态文明的必然选择。农村实现生态和谐面临着各种矛盾:环境保护重城市轻农村,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农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形成恶性循环,城乡发展资源不均衡导致农村环境环境问题。

4农村生态文明法律制度建设现状研究

陈志尚认为,我国农村生态环境保护法律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1)环境立法不完善,没有一部独立的农业环境的法律、法规,农药使用造成环境污染等领域存在立法空白的问题;2)农村生态环境执法不严;3)农村土地等资源产权关系不明晰;4)缺乏环境知情权与环境事务参与权;5)环境教育落后,公众环境意识欠缺。邹冬生,高志强认为,我国政府在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方面存在制度缺失,主要包括干部政绩考评任用机制的缺失,农村环境污染防治法律体系的缺失,监管体制的缺失,财政保障体制的缺失,科技支持保障机制的缺失和公众参与机制的缺失等。姬振海[18]认为,长期以来,我国无论在环境立法还是在环境执法上均存在着明显的城市中心主义。环境立法上的“城市中心主义”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农村环境立法供给严重不足。二是农村环境法律的不适应性。环境执法中的“城市中心主义”,也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环境管理设置中的城乡差别和环境保护投资商的城乡差别。城乡环境二元趋势导致城乡环境不正义问题的出现,将进一步加深农村地区的环境恶化。

5结语

第4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内蒙古农业大学,内蒙古 呼和浩特 010018)

全球范围内的生态文明理念,兴起于20世纪70年代西方社会环境保护运动,1995年美国著名作家莫里森在他的书中提出“生态文明”的概念,并且提议所得税应该以污染税来代替。进入21世纪以来,人类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不仅导致环境承载力不断下降,以及接连不断的环境恶化和全球范围的气候异常带来的极端气象等诸多问题,而且现代工业文明发展模式也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质疑。我们党在十七大报告中明确提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的战略目标,并且在党的十报告中更是强调有关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重要环节,即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如何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前提就是要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而正确认识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离不开对生态文明内涵和制度内涵的探讨。从现实的状况和研究成果来看,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对于丰富可持续发展理论并且探索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道路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一、生态文明的内涵

原始的“生态”一词的概念,是指生物与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关系与存在的状态。环境是相对某一中心事物而言的,与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该中心事物的环境,生态就是各种生物有机体以及环境的相互联系。生态是一个关系的范畴,包括人类与环境的相互作用,生态环境系统的存在和发展的关键是要解决好人与自然的和谐问题。而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离不开人与人的和谐,人与人的和谐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特征。

所谓文明是人类文化历史发展的成果,是人类在实践生活中改造世界的物质与精神文明的成果,也是人类社会发展进步的标志。生态文明是人类对工业文明继承和发展的先进成果。生态文明是以“生态”为特征,高度重视生命系统与非生命系统之间的交互作用、人文活动与自然活动之间的交错运动、科技效应与制度效应之间耦合效应的文明形态。它以尊重和维护自然为前提,以人、自然、社会之间和谐为宗旨,以建立可持续的社会经济生产方式为内涵。生态文明不仅追求人与自然的相互依存、相互促进,还追求人与人之间的和谐。而实现人与人的和谐相处,关键在于制度建设,而对于制度来说其内涵的研究至关重要。

二、制度的内涵

美国学者萨缪尔·亨廷顿把制度视为一种模式,认为制度有一定的文化意义,说明制度给人提供了某种行为标准和准则。我国学者陈颐进一步阐述了这一观点,他认为,制度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自然形成并创造出来的,是决定人们行为的文化现象。而美国学者诺思从经济学的角度给出制度的定义,他认为,制度是人类设计的,构造着政治、经济和社会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约束,在他看来制度是对人的一种约束,制度是一个社会生活中的游戏规则,或者可以说他们是为决定人们的相互关系而人为设定的一种制约。与其他思想家定义制度的视角不同,没有就制度谈制度。马克思和恩格斯在他们的论著中并没有将制度专门作为一个范畴进行讨论,但在他们的唯物史观中,制度却作为一个至关重要的概念贯穿整个社会发展过程。马克思曾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一书中提到:“现存的制度只不过是个人之间迄今所存在的交往的产物”,这句话虽然简短但却抓住了制度的核心“交往的产物”。因此,制度是规范化的社会联系和社会关系的总和,社会结构和国家与个人生活其中的社会之间的关系密切相关。制度更是整个社会生活中的人们共同遵守的规程和行动准则,人们在社会交往中要依靠制度来约束和衡量自己的行为。

人生活在制度中,而且生活在不同的社会关系的制度中,制度作为一种社会关系的规范形式,不是一开始就有的,而是社会发展的进程中的产物。制度的产生逻辑是:生产活动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在生产活动中,人们之间有着交往的关系,而在人们交往实践中,交往主体的交往目的都不同,甚至是对立的,这就有了人们之间的冲突矛盾,为了使人们在冲突中不至于同归于尽,必须把这种矛盾约束在一种规则内。就是说人们在社会生活、社会交往中,必然会有些冲突,而为了解决这些冲突或矛盾必须制定相关规则把这些冲突限制在一定范围内,即制度。由此可见,制度的产生并非偶然,它是由一定的历史背景和人们日益变化的社会交往和生活环境而产生的,它也正是在矛盾和缓和矛盾的交织中产生出来的。

制度的实践主体是人。无论是社会生活中的个人还是社会生产关系中的集团和阶级都需要某种规则制度来维护和缓和利益矛盾及冲突,而制度建设是人的实践活动的一种社会化的表现形式,一定要符合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制度建设必须与社会发展相协调,也要符合科学标准和价值标准。首先,制度是一种利益分配方式和权利表达方式,制度建设要发挥这种功能,引导约束人们有效地利用社会资源并合理分配资源,形成公正和谐的社会秩序。其次,制度在限制人的某些行为的同时也在倡导另一种价值取向,并且鼓励人们的这种正确的行为,这必然是有利于社会发展,最终也是有利于整体的人的发展,所以,制度建设的最终目的不是约束人,而是满足人的需求和利益追求。从生态文明视角来看,能否使人类走出工业文明的环境破坏陷阱,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需要构建生态文明制度规范人类的行为理念和实践活动,这就需要我们进一步了解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三、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及其特征

生态文明制度是指以生态环境的建设和保护为目的,调整人、社会、自然之间相互关系的规范准则的总称。生态制度是把社会发展制度体系纳入到生态文明建设的全方位,使生态文明理念和精髓与社会制度保障体系结合。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是在充分考虑生态系统要求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制度和政策体系,规范人们的社会活动,强化生态文化教育制度、落实生态环境保护法制,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提供相应的经济、管理和法律等方面的先关制度安排。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既涉及自然资源与环境系统的结合,还涉及经济制度、政治制度、文化制度和社会制度的构建。因此,它既要求全新的认识与协调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其他制度建设之间的关系,又要求启蒙并推进其他制度建设向生态化方向的变革,还要求以法律制度体系的方式促进生态文明实践方案的实施。显然,比起其他制度建设来说,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更具有复杂性、艰巨性、创新性、探索性。而从最终目标来看,生态文明制度建设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一脉相承。因此,要把制度体系的构建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途径,即借助制度体系把生态文明转化为物质力量的行动。

正确分析生态文明制度的内涵不仅要把握其概念定义,更要准确理解它的本质特征,这样才能够更准确的建立与生态系统相应的生态制度保障体系。但是对于生态文明制度本质的分析不能局限于制度本身,应该从制度存在的更广泛的社会历史环境中把握和理解。制度的本质不是自由契约,而是社会整体中不同集团、阶层和阶级的利益关系,一定的制度形成过程就是一定的社会生产关系的建立过程,以及维护这种社会生产关系的规则的建立过程。因此,生态文明制度有以下本质特征:

首先,生态文明制度是共性与个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的共性是指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具有不依赖于任何人的一般规律。在建设生态文明过程中,只要社会生产中存在着人与自然的关系,就一定会有生态文明制度发挥作用。而且这种制度不仅适用于所有人,还适用于所有形式的社会生态活动,任何个人以及集团都生存在一定的生态制度的约束下,任何与自然环境系统有关的行为都必须遵守生态文明的一般规律。生态文明制度的个性是指某一具体的生态文明制度形式都有一定的适用时域和地域,它会随着环境和人们的价值取向的变化而变化,任何具体的生态制度都有它特定的生态环境适用范围和适用对象,调整某一生态文明制度适用的某一区域的自然环境系统。

其次,生态文明制度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工程,包括了各种具体的部分制度。生态文明制度建设要求我们在这整体的制度体系内,推动各个具体制度形式的合作协调相互促进。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不仅要注重整体制度的完善和推进,也要促进包括生态补偿制度、资源产权制度、环境产权与补偿制度、公众参与制度、环境法律监督等具体制度的相互协调、相互衔接、相互制约共同发展。

最后,生态文明制度是科学性与价值性的辩证统一。生态文明制度对社会和个人的存在和发展都具有重要作用,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需要制度来调整,生态文明的成果也需要制度来保护。生态文明制度的科学性意味着要遵循客观规律,生态文明建设以效率为核心,以有用性为目的,以科学的方法设计并建构,追求精确的计算和逻辑演绎,使生态文明制度的每个环节都形成一个逻辑衔接的体系。这种科学性还显示出生态文明制度的设计、建构的方法和原则、由谁实施、怎样落实、怎样监督等都有严格的规定,并且派出任何个人感情、利益、习惯等主观因素的干扰。生态文明制度的价值性既追求制度对人的意义和价值,更重视制度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价值,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宗旨在于生态文明制度的构建和运行满足人的合理需求,维护、发展、实现人的根本利益,促进人的解放和自然的解放,最终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四、结语

生态文明制度的建立和运行,旨在为人们行为的规范性、稳定性构建一种扩展的合作秩序。生态文明制度的核心就是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提供保障,是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支撑,也是自然界有续发展的生态化制度保障。生态文明制度必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制度建设的一个最重要的组成部分,要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制度的建设,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康目标的实现,最终实现建设美丽中国的宏伟目标。

参考文献:

(1)张春华.中国生态文明制度建设的路径分析[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3(2).

(2)孙洪坤.生态文明建设的制度体系[J].环境保护与循环经济.

(3)冯倩.浅谈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J].华人时刊(中旬刊),2013(2).

(4)徐民华.生态思想与中国生态制度建设[J].江苏行政学院学报,2011.

(5)董焕景.和谐谁会视域下的生态文明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3.5.

(6)林坚.生态哲学智慧探析[J].学术界,2013(5).

(7)黄晓云.从制度上保障生态文明建设[J].特集:美丽中国与生态文明.

(8)张克难.把建设生态文明的点子敲在制度创新上[J].党的十七大《报告》学习体会.

(9)徐斌.制度建设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3.

第5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新概括

战略任务更加系统化、完整化和理论化

生态文明的理念在十七大报告提出,经过五年的思考与实践,在十报告中,系统化、完整化、理论化地提出了生态文明的战略任务,这是我们党对资源和环境保护、节能减排一系列方针和战略思想的新概括与再升华。生态文明就是一种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文明境界和社会形态,应主要把握三点:

一是人与自然和谐。生态文明要求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在此基础上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化。

二是文明新境界。生态文明倡导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的文明,不是物质财富增加而自然受到伤害的文明。

三是社会形态。生态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状态,不是单纯的节能减排、保护环境的问题,而是要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发展的全过程。

十为什么如此特别突出生态文明建设地位?这是因为,只有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国经济发展面临越来越突出的资源环境制约,突出表现在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其中有我国国情、发展阶段的原因,有体制机制方面的原因,还有需求结构、产业结构、要素投入结构等发展方式的原因。从源头上、从根本上跨过资源环境这道槛,不仅要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还必须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只有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才能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生态产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概念。30多年来,我国物质产品生产能力极大提高,但生态产品生产能力却在减弱。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物质产品的需求相对减弱,对良好生态环境、优质生态产品的需求越来越迫切。需求结构变了,生产结构、发展方式就要变,否则就难以满足人们的需求,就违背了发展的目的。从长远看,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方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新内涵

融入现代化建设各方面全过程,

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十报告系统地提出了今后五年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首次提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

生态文明建设内涵非常丰富,包括思想理念、本质特征、国策方针、途径方法、重要目标、根本目的六个方面。

第一,摒弃人定胜天的思维方式,按照人与自然和谐的要求,在生产力布局、城镇化发展、重大项目建设中充分考虑自然条件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第二,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中,推动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

第三,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政策和根本方针。

第四,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这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途径和方式,也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任务和重要内容。

第五,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努力形成同传统工业文明的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大量占用自然空间不同的经济结构、社会结构和发展方式。

第六,从源头上扭转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目标是建设既富强又美丽的中国,不仅要增加GDP,也要提高人民生活质量,要有清新的空气、清洁的水、茂密的森林、广袤的草原。既要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又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

新任务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节约集约利用资源

今后五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有四点。

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加快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这是解决我国国土空间开发中存在问题的根本途径,是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当前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任务。要根据《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推动各地区严格按照主体功能定位发展,构建科学合理的“三大战略格局”。

全面促进资源节约。总体要求是,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加强全过程节约管理,大幅降低能源、水、土地消耗强度,强化水、大气、土壤等污染防治,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

第6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生态文明是在工业文明对生态环境造成极度破坏的背景下提出的。西方社会在创造巨大生产力的过程中引发的生态危机,使得学术界不得不把研究视线放在超越工业文明的新的文明形态上。20世纪中期随着福特主义的推行和后福特主义的粉墨登场,工业文明带来了西方社会劳动者工资收入的大幅度增加,曾为少数富有人群享有的消费特权开始进入大众消费市场,消费社会逐步形成。消费社会以工业文明创造的大量消费品为基础,以消费主义消费方式为主要特征。消费主义把消费作为人生的终极目的和追求,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消费行为造成了数量巨大的社会资源的不必要耗损(简单来说就是浪费),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极大地破坏了人和自然的和谐相处。此时学术界对消费主义这种消费方式的批判不绝于耳,对超越工业文明的新型文明形态的向往跃然纸上。埃里克•诺伊迈耶指出,弱可持续性(假定资源可以替代)不能彻底缓解环境压力,强可持续性(假定资源不可替代)则能从根本上降低人类活动对自然界的伤害。后工业社会的发展是一个从弱可持续性向强可持续性渐进的过程。埃里克•诺伊迈耶把消费模式的转型看作是实现生态文明和人类永续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内对生态文明的大量研究基于经济发展造成了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的社会现实。近年来国内关于生态文明的研究涉及生态文明和生态文明建设两大部分,关于生态文明,学术界主要从历史演变和要素构成两个角度对其进行了认识。从人类文明形态的历史演变来看,生态文明是继原始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后的一种新型文明形态,是对工业文明摧残自然环境的反思和文明重构。也有学者认为,从中国现实的国情出发,工业文明和生态文明的并行才是未来中国社会发展的应有状态。在从理论上对生态文明进行探讨的同时,学者们也看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问题。不管是生态意识的确立、生态制度的形成,还是生态行为的体现,都绕不开人们的消费问题。消费是社会产生的基本环节,是人类得以延续的基本活动,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在于推动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关注消费,关注科学合理的消费方式的确立。生态文明建设不是简单地指生态的恢复与建设、环境的治理与保护,而是一个庞大复杂的大系统。当前世界自然资源衰竭,生态环境破坏,都与人们不健康的甚至是有害的生活方式有关,并直接反映在消费上。生态文明消费观及其模式的确立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子系统,要确立“以人为本”的消费观和全面发展的消费模式、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消费观和绿色消费模式、和谐消费观与公平消费模式。

二、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消费

一个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正视社会发展中出现的任何情况。私挖乱采、过度开发等生产消费问题和攀比消费、奢侈品消费、浪费等生活消费问题必须引起社会的高度重视。这些行为严重地浪费了社会资源,破坏了生态环境,影响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党的十报告明确地把生态文明建设列入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凸显生态问题的严峻性。生态问题与消费紧密相关。消费涉及生产、生活两大领域,是整个社会的联动。人是消费的主体,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在西方消费主义汹汹攻势下,在大众传媒的推波助澜中,中国消费者在一望无垠的商品海洋中弱化了自我选择的能力,日渐消磨其主体性。人在消费中主体性的缺失必将导致生态文明建设的主体性不足。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是要形成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共生。消费中存在的向自然界过度索取原材料、向自然界大量排放废弃物等行为,无疑直接与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相悖。生态文明建设需要能实现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共生的消费。这样的消费应该是科学的、合理的、适度的、生态的。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前期阶段,主要是强调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即弱可持续性消费为主。在弱可持续性消费取得显著成效的阶段,在已有成果基础上及时大力度转变人们的消费观念就成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步骤。弱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本可以为人造资本代替,利用人造资本部分地替代自然资本,提高单位自然资源的利用率;强可持续性强调自然资源的不可替代性,要求改变消费观念、消费内容、消费方式,根本上降低消费者的物质消耗量,以实现资源利用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平。从我国现实的国情出发,现有消费模式向弱可持续性消费,最终向强可持续性消费转变,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一条必经之路。文化消费是可持续性消费。文化消费不但包含专门的精神、理论和其他文化产品的消费,也囊括了消费工具和手段的消费;既包含对文化产品的直接消费,(如电影电视节目、电子游戏软件、书籍、杂志的消费),也包含为了消费文化产品而消费各种物质消费品(如电视机、照相机、影碟机、计算机等),还需要各种各样的文化设施,如图书馆、展览馆、影剧院等。经济文化化和文化经济化的趋势日见端倪的21世纪,文化以其特有的强大的社会引导和整合功能,在当今经济市场化过程中将释放出巨大能量,文化已经成为一种软实力,在日益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成为综合国力的象征。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目标:“中国未来的经济模式将由投资、出口主导型向消费主导型转变。”这种转变过程中,文化产业必将逐步发展壮大。通过文化产业的全面升级与创新,让消费者走进剧场、电影院、音乐厅,尤其是着力发展电影、动漫、游戏、演艺等文化产品,将“文化蛋糕”做大。文化消费是经济、社会发展到高级阶段的必然产物。根据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和奥德费ERG论,当人们的基本需要得到满足后,必然追求身心健康、精神充实、自我完善等高层次的精神需要。文化消费需求的增长总是受制于社会的生产力水平的发展。因此,文化消费水平能够更直接、更突出地反映出现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程度。在生态文明建设的进程中,必须推动文化消费,在文化消费中促进“文化立国”。引导文化消费可以带动国家和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文化消费活动发展、成熟、规模的扩大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剩余产品规模的大小以及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引导文化消费,促进个体文化消费支出的增加、文化修养和素质的提高,有利于塑造良好的社会环境。重视引导文化消费是一个国家基于文化而具有的自信心、凝聚力和生命力的体现,有利于进一步整合民族精神,提升文化影响力,提高国家的综合国力。在促进科学发展方面,文化消费使得消费不仅仅是因变量,而且也可以是一个自变量,一个导致某种社会结果的原因可以促进人力资本提升与人的全面发展,文化消费影响个人日后的生活机遇和生活质量。文化消费的质和量会直接影响进行消费体验的受众群体,后续影响消费者的消费行为模式与文化素养需求。因此,文化消费本身也必然要求构建不断提升的高品质文化产品和高雅文化内涵服务的内容与载体。文化消费是高层次消费,人们的消费不能以“物质福利”为满足,不能以“必需品”为满足,而应该满足日益丰富的、高层次的享受和发展的需要。人的能力的培养必须通过文化消费,特别是通过接受教育和技术培训等高层次精神文化消费,才能使他们变成“各方面都有能力的人,即能通晓整个生产系统的人”。同样,人的价值观的构建、思想品质的塑造、科学文化水平的提高、艺术修养的培育等都有赖于高品位的精神文化消费。受到良好的熏陶,人的素质就会发生潜移默化的良好变化。因此,必须十分重视健康的精神文化消费,使物质消费与精神消费达到有机统一,提高消费质量,促进人全面发展。

三、当前我国文化消费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第7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生态理念;重要性

中图分类号:F0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2)02-0-02

党的十七大首次把“建设生态文明”写入政治报告,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项重要目标。这是党在对经济社会发展规律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势深刻认识的基础上作出的重大决策,标志着党的发展理念的升华及对发展与环境关系认识的飞跃。

一、什么是生态文明

(一)生态文明的概念

生态文明,是在深刻反思工业化沉痛教训的基础上,人们认识和探索到的一种可持续发展理论、路径及其实践成果。从广义上讲,生态文明是工业文明之后人类文明发展的一个新的阶段。生态物质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的客观规,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克服改造过程中的负面效应,积极改善和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建设人类社会整体的生态运行机制和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取得的物质、精神、制度方面成果的总和。

(二)生态文明的特征

生态文明同以往的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即具有相同点,又存在着明显的不同之处。它们都主张在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发展物质生产力,不断提高人的物质生活水平。它们的不同之处表现在,生态文明遵循的是可持续发展原则,人们树立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新的发展观是它独特的要求。它以尊重和维护生态环境价值和秩序为主旨、以可持续发展为依据、以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为着眼点,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重视资源和生态环境支撑能力的有限性,实现人类与自然的协调发展。从对立型、征服型、污染型、破坏型向和睦型、协调型、恢复型、建设型演变是生态文明运行的生态轨迹。从维系人与自然的共生能力出发,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际和代际之间的公平性、共生性的原则出发,从文明的延续、转型和价值重铸的角度认识,生态文明必将超越和替代工业文明,也必然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体系的应有之义。

(三)生态文明的内容

生态文明主要有三个方面构成,即生态意识文明、生态法治文明和生态行为文明。生态意识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观念形态。生态法治文明是人们正确对待生态问题的一种进步的制度形态。生态行为文明是一定的生态文化观和生态文明意识指导下,人们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各种推动生态文明向前发展的活动。

(四)生态文明与其他三个文明及和谐社会的关系

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生态文明共同构成文明建设的整体,协调发展,相互影响,相互制约,是一个完整而全面的文明体系。物质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人与自然的关系。政治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社会过程中处理的人与人的关系。精神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主观世界的过程中处理的主观与客观、人与自我的关系。生态文明体现的是人类在改造自然过程中处理的自然与社会的关系。生态文明为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生态基础,没有生态文明,就不可能有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脱离生态文明单纯地去抓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建设,不仅不会成功,反而会使这三大文明建设变得越来越空泛虚浮和不能实现。同样,离开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生态文明也不会有真正的发展。

同时,生态文明建设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应是人、社会、自然三者的统一。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建立在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生态文明“四个文明”建设基础上的和谐社会,是“四个文明”总和基础上最高层次的社会形态,因此,只有“四个文明”一起抓,并发挥其内在有机联系效应,才能实现社会的和谐。

二、为什么要建设生态文明

(一)建设生态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

党的十七大对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从五个方面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建设生态文明”既是目标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更高要求”的保障。总的看,我国物质文明建设成就卓著,但也面临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巨大压力。1998年长江特大洪灾,2006年12月松花江水污染事件,2007年5月江苏无锡太湖蓝藻事件,都给人以深思、启示和警示。不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中华民族将难以从根本上满足长远发展的生态条件和发展空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任务也难以实现。

(二)建设生态文明是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迫切需要

长期以来,由于主要依赖投资的增加或者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我国产能消耗量较大,总消耗速度快。我国每万美元的GDP增量,能源消耗量是世界水平的3倍,而人均资源占有量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走新兴工业化道路,重视发展低碳产业,开发低碳技术,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科学发展、和谐发展、绿色发展,逐步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与增长方式,走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生态文明建设之路。

(三)建设生态文明是市场经济体制发展的必然要求

当今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商品是现今市场经济的主要载体,而商品则来源于自然资源的转化与再生。接下矛盾则产生了,世界中的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但当今社会状态下利益追求确有无限性。因此协调好二者之间的矛盾便成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切实有效地加强生态文明建设,树立人们的生态保护观念,使其正确面对资源的“有限性”和利益的“无限性”,自觉维护生态平衡。在经济活动做到在开发中保护,在保护的基础上开发,转变以往多年的资源开发主导型战略,坚持生态主导经济型战略,走生态经济型发展道路,进而长期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与生态环境和谐发展。

(四)建设生态文明是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素质提高的必然要求

我国环境恶化难以根本好转,与人们的生态道德文化缺失有直接的关系。近年来,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态意识、环保观念日益增强,参与生态治理、环境保护的积极性明显提高。但是,生态道德理念尚未普遍植根于人民大众。通过建设生态文明,将进一步引起各级领导和广大群众对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的重视,提高生态意识,树立破坏生态环境就是破坏生产力、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观念,从而促进全民族生态道德素质的提高和社会主义建设全面、健康、协调、有序发展。

三、怎样建设生态文明

(一)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础工程是:强化生态道德教育,培育生态文明理念。当今社会科技飞速发展,媒体成为最主要宣传工具,因此为建立完善生态教育机制,各工作单位应广泛运用各种宣传方式,运用媒体大力宣传并支持绿色产业、绿色消费、生态城市等科普知识,将生态文明理念普及到人民的生活点滴,渗透到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层面,进而增强人民生态保护意识,树立人民生态文明观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与希望,因此学校需特别注重学生的生态环境教育,培养孩子们正确的生态意识观念。

(二)倡导绿色消费,促进可持续发展

对物质消费的过分追求,必然导致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这样不仅不会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反而会造成生态危机。因此,需要建立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发展与保持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活方式,以节俭方式代替浪费习惯,以适度消费代替过度消费,推广绿色环保产品,拒绝使用一次性用品;倡导对废旧物品分类回收和循环再利用;倡导绿色出行,兴建节能住房,开展生态旅游等,使绿色生态观念深入人心。

(三)改革生产方式,做强生态产业

对现行的生产方式进行生态化改造是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手段。工业方面:一要大力开发和推广节约、替代、循环利用和治理污染的先进适用技术,发展清洁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提高能源资源利用率。二要以治污治散为重点,搞好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和治理整顿。三要继续推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按照国际通行的“绿色”标准组织生产,提高产品竞争能力。四要关停并转能源消耗大、经济效益差、环境污染重的企业。农业方面:要研究开发生态技术,防止土壤肥力退化,进行植物病虫害综合防治,实现生活用能替代和多能互补、废弃地复垦利用和陡坡地退耕还林,发展农村绿色产业和绿色产品,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促进农村生态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生态工程建设,改善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问题,不仅是经济问题,同时也是社会问题。要重点加强水利、林业、草原建设,加强荒漠化治理,促进生态修复,继续加强天然林保护,继续开展退耕还林、退木还草工程,加强防沙治沙、防护林体系建设、野生动植物保护等生态工程建设,提高森林、草原的覆盖率,努力恢复生态环境,确保我国的生态安全。同时,在鼓励使用可再生资源的同时,控制可再生资源的利用率不能超过其再生和自然增长的限度,提倡少用或不用不可再生资源。

第8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关键词: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优化途径

引言

当前,为了缓解经济、环境的发展压力,政府提出了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作为当代社会的产物,其规划发展重点强调了人与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关系。从我国环境发展现状来看,其水污染、雾霾天气等人与自然不和谐的景象随处可见,所以,政府致力于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有利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工作,为文明社会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1生态文明规划概述

在生态文明社会构建过程中,将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理念与“多规合一”及“海绵城市”结合观念进行整合,有利于更好地实现城市的生态文明建设。下面我们就简单介绍一下生态文明规划、多规合一、海绵城市:

1.1生态文明规划

生态文明主要由三大部分组成:

第一,是人与自然之间的协调发展。在社会不断发展过程中,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是保证人类生态环境的关键,只有充分认识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才能为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提供可能。

第二,生态文明与现代化社会文明之间的和谐关系。在人类历史发展长河中,生态文明本身是人类现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其也是建设政治、经济文明的前提。

第三,生态文明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建设过程中,做好生态文明的规划与建设工作,能够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从而为经济的稳定发展提供必要的资源与能源。可以说经济发展离不开生态文明的概述,同时,其也是促进生态文明改善的动力。

以生态原理的相关理论为基础,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融为根本,在最大限度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的基础上,合理地规划、保护自然,是实现生态文明的一个重要途径。

1.2多规合一

从我国城乡规划体系的编制、审批和实施看,推进“多规合一”还应溯源而上,从规划体系结构出发,建立一套纵向衔接、横向协调的规划体系,并由此牵动相应规划内容的调整,联动相关规划协调机制的建立,督促规划编审机制改革,从而逐步推进各类规划的有机协调。

1.3海绵城市

海绵城市概念的提出,为城市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调配提供了保障。通过建立城市海绵体系,能够有效缓解城市洪涝压力,削弱污染给发展带来的阻碍,实现水资源的可循环利用。同时,城市海绵体系的构建,也能够有效调节城市气候,改善各类景观设计,最终实现循环可持续发展的健康目标。如,在海绵城市建设过程中,海绵城市应对灾害的能力更高,当干旱与洪涝灾害侵袭时,通过水系统循环能够有效发挥收缩韧性解决问题;随着海绵城市的开发建设,海绵城市体现可持续发展思想,其能通过调整存蓄水,保障水资源高效应用,从根本上保护生态发展。

2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研究

2.1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现状

在当前的红河州绿化造林之中,速度不断加快,森林资源也在不断的增加。利用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天然林保护等方式,该地区的生态环境逐渐得到改善。红河州森林面积年均增加近80万亩,活立木蓄积每年净生长约80万立方米;森林覆盖率达45%;活立木总蓄积量达8600万立方米。

2.2优化红河州生态文明规划建设的途径

2.2.1转变发展理念

在“多规合一”的全过程中将生态文明理念充分融入,大力突进循环发展、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对水、土地一级能源等资源加强集约节约,对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不断强化,最大程度地降低对自然的损害与干扰,从而形成一个绿色低碳的城市建设运营模式与生产生活方式。以生态文明理念为指导,创新规划理念,将规划空间结构逐渐从扩张性转向限定城市边界,对城市的生态形态与功能定位进行科学地确定,管制城市的开发利用空间,对城市的开发边界、城市规模以及保护空间等进行合理的确定。与海绵城市建设的相关要求结合,对城市建设中的各项绿化指标与要求严格执行,以达到下雨时能够渗水、吸水、蓄水等目标,并且将蓄水合理的释放出来,加以利用。

2.2.2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在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依据当代社会及环境发展现状,转变经济发展模式是非常有必要的。新常态经济的发展对我国经济发展战略、理念以及途径等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其不仅强调经济的增长效益,同时,还强调了经济增长、环境与资源之间的协调发展关系。因此,红河州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应不断鼓励发展第一、第三产业,放缓淡化第二产业。

以红河县库博公司为例,该公司探索实行的“公司+基地+合作社+农户+市场”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使流转土地集中经营,变废为宝,能够有效治理荒山地,改善当地生态环境,带动集体经济发展,使群众持续增收、共同脱贫致富。

以泸西高原足球训练基地为例,该基地是集体育教学、足球训练比赛、体能训练、康复疗养、休闲度假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训练基地,项目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在保护环境中求发展。以泸西县黄草洲生态湿地恢复建设项目为例,该建设项目是集城市旅游核心区、城市综合功能区、康体休闲度假区、城市居住区为主的片区,项目建设追求的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以环境承载能力为基础,以遵循自然规律为核心,以绿色科技为动力,坚持保护优先、开发有序,合理进行功能区划分,倡导环境文化和生态文明,追求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的社会体系。

以上建设项目符合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理念,应大力倡导,并在今后城市生态文明建设过程值得借鉴。

2.2.3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

在生态经济发展过程中,处理好经济、社会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因为,经济的发展离不开环境的支持,同时,经济结构的平衡也离不开社会环境的构建。政府在生态文明构建过程中,只有将资源支撑力、人口承载力以及生态环境承受力进行充分的考虑,处理好社会、环境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统筹当前发展与长远发展目标,才能做好文明建设工作,推动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走出一条生态发展良好、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2.2.4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

核心是提高资源的利用率,重点是发展清洁能源、综合利用资源、节约资源,措施是促进技术进步、调整结构以及加强管理,从而大大的降低废物拍房、资源消耗,大大的提高劳动生产率。按照改造更新与保护修复并重的要求,健全城市机制,引进海绵城市规划建设新思路,优化城市生态景观功能,全面改善人居环境。

结束语

在新常态经济下,为了实现经济与环境的协同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好生态文明建设工作是非常重要的。因此,政府及相关部门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规划的制定,致力于循环经济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发展,处理好社会、经济与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与发展理念,抓住生态文明建设的良好契机,引导全社会共同参与全市生态文明建设。

参考文献: 

[1]杨天走.推进红河县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今日民族,2015(11):55-57. 

[2]李晶燕,马勋.对加强红河州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红河探索,2015(5):50-54. 

第9篇:生态文明建设概念范文

关键词:生态文明;可持续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D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198(2015)21018102

生态文明的根本宗旨在于尊重与保护生态环境,它是人类文明极其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可持续发展道路是一种注重长远的发展方式,它强调既满足当代人的利益,也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发展,它与生态文明建设是相辅相成,相互交融的。党的十提出要大力推动生态文明建设,面对环境污染、生态环境急剧恶化等情形时,要加快落实科学发展观,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紧密结合在一起,善于抓重点,先解决主要矛盾,再逐个解决次要矛盾,并将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紧密联合,努力为民族的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选择一条适合于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可持续发展路径。

1可持续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含义

可持续发展指的是既满足当代人利益,又不损害后代人利益的一种长远发展模式,强调制约的相对性,人类可以通过技术发展与资源的有效管理改善制约。

生态文明指的是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之和。它开创了人类发展的新阶段,是人和人,人和自然,人和社会和谐发展的一种社会形态。与我们长期倡导的环境保护相比较,生态文明更加注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文明建设本身具备十分丰富的科学内涵,我们不能贸然的将生态文明简化,它是一个多元丰富的概念,其科学内涵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

1.1发展是生态文明的重要前提

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是发展,因而生态文明建设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实行。只有坚持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在总结各种发展规律的基础上大胆创新,转变生产与发展模式,坚持良好的发展理念。

1.2人类生活品质的提升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目的

生态文明建设应该以人为本,解决人民群众最为关心与最为迫切的问题,做到时刻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现阶段,环境污染与环境破坏已经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活质量,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应该抓住这一主要矛盾,创造出适合于人与自然共同发展的生态环境,使人类不再过度脱离自然环境。

1.3强化生态环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本途径

生态文明意识的形成对生态文明建设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民群众只有自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才会主动改变不利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生产与生活方式。故而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要在全社会大力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倡导人民群众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通过亲身践行,体会到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性与严峻性。

1.4人与自然的协调发展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

人和人、社会的和谐相处的重要前提是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倘若人与自然之间不能够和谐相处,那么人与社会以及人之间的相处必定会处于不和谐的状态。只要生态环境被严重破坏,人类生产与生活秩序必定会打乱,能源、经济与资源之间的矛盾必定会变得十分尖锐。

2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分析

我们要正确的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用辩证的观点对它进行分析,我们既要肯定取得的成果,也要发现它存在的问题。随着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经济、社会、文化各个方面都取得了发展。但是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生态环境也随之不断恶化。党的十重点提出要进行生态文明建设,但是要想完全改善生态环境,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事情,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政府与人民群众的共同努力。

2.1注重经济发展,忽视生态恶化

近年来,人们将发展的重心放到了单一的经济发展上面,认为经济的快速发展才叫做发展,于是GDP的增长成为了发展的唯一指标。往往在发展的同时忽略了对生态环境的破坏,高投入、高消耗的粗放型经济对生态环境会造成致命性的破坏。我国一直以工业大国闻名于世,发达国家将中国视为世界工厂,将高投入、高污染的产业转移到中国,这对我国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我国粗放型经济模式所带来的后果是空气质量的急剧下降。人们只会一味地向生态环境索取,而忽略了生态环境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

2.2人口基数大,整体素质偏低,缺少生态文明意识

在全世界众多人口中,中国人口数量占了比较大的比重,而中国14亿多人口中,农民所占比重较大,农民的受教育程度整体偏低,生态文明建设意识相对较弱,与西方国家相比还存在比较大的差距。多数情形下,人们破坏生态环境并不是有意而为,却在无形之中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伤害,由于人类对自身生产生活的生态效果缺乏认识与了解,一味地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从而没有形成强烈的环境保护意识。在生态文明的建设上,一直是以政府为主导,人民群众参与甚少,于是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公众便丧失了话语权,只能遵循政府意志,公众的参与意识与表达意识相当薄弱。2011年,我国经济增长率占全世界的10.48%,却有60%的水泥消耗率,20.3%的能源消耗与48%的钢铁消耗,在我国大多数城市我们都可以见到一种现象,许多楼房建好了,在很快的时间内又被拆毁,然后又进行重修,马路中间的花坛建好了又拆了重修,这种大规模的建房又拆房工程,需要消耗大量的钢筋水泥,水泥的制造有需要消耗大量的电能与煤炭,公众对于资源的错误认识,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造成了资源的浪费,不利于践行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

2.3资源短缺,浪费严重

我国作为世界资源大国,资源总体数量较多,但人均资源却相当匮乏,我国森林资源仅为全世界人均水平的14%,水资源为28%,主要矿产资源不到世界人均水平的50%,我国资源的分布较为分散,成不均衡的状态,并且资源的浪费现象随处可见,根据统计可知,美国单位国民生产总值所消耗的能源与资源不足中国的1/3,日本不足中国的1/6,发达国家对于钢筋水泥、木材的消耗不足中国1/8,通过比较发现,我国对于能源资源的消耗十分大,其浪费现象也十分严重,按照这种方式计算,我国本来就短缺的资源在不久的将来便会枯竭,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也将受到资源短缺的制约。

2.4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现象严重

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不断掠取与过度开发利用,土地沙化、水土流失等现象越来越突出,数据表示,到目前为止,我国水土流失的面积达到了198万平方公里,每年约有50亿吨的土壤因为水土流失而丢失,环境污染现象也随处可见,生态破坏的范围也逐渐由城市向农村蔓延,其破坏程度也越来越深,工业化所带来的影响是一味盲目的追求经济的增长,对于经济增长对生态环境所造成的破坏却置之不理,环境污染不仅会威胁到公众的生命安全与健康,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带来经济损失,换句话说,用破坏生态环境换取的经济增长是得不偿失的,是不符合科学发展观与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的。

3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

3.1由征服自然转向尊重自然

在传统社会中,人们不会对自然进行无止境的掠夺,而是将自然环境视为他们赖以生存的重要场所,他们对待自然的态度是平等与尊重的。工业革命以后,经济飞速发展,人们为了获取更大的经济效益,开始对自然进行掠夺与开发,对生态环境没有应有的尊重与珍惜,从而造成了生态发展的不平衡。生态文明是一种致力于改善人与自然环境关系的新文明,它倡导人们在追逐经济发展的同时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类不再做自然的主宰者,对资源不再一味掠夺,而应该充当生态环境的管家,更好的促进人与自然的融合,为人类的生存发展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3.2树立生态文明建设意识

生态文明的建设需要全人类、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人们应该树立主人翁意识,自觉地投入生态文明建设,培养生态自觉意识,一个人只有意识到某件事情关乎到自身切实利益时,才会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积极努力地参与。其中,从政府方面来说,应该普及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建立规范系统化的文明教育体系,大力宣传生态破坏给人类的生产与生活带来的危害,让其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与迫切性。

3.3倡导绿色消费,节约资源

绿色消费作为人们日常消费的一种方式,应该被大力推广,鼓励在消费的过程中对垃圾进行妥善处理,提倡购买绿色产品,减少随手乱丢垃圾的现象,积极引导人们在追求舒适方便的同时,节约资源,做到可持续消费,这不仅能够满足我们当代人的消费需求,也为我们后一代的消费节约资源,为他们的生存创造一个安全健康的环境,公众也应该相互监督,对资源浪费,生态环境破坏等现象给予严肃批评,政府要及时主动的公开生态环保信息,让公众共同参与,保障他们的知情权与参与权,让公众在生态文明建设这一块变无声为有声,并用自身的实际行动践行科学发展观。

3.4创新生态文明建设方式,重视网络整合

目前,我国对生态文明建设的主要宣传途径为学校、政府、大众传媒等,但随着时代的进步,互联网的飞速发展,我们享受着信息时代带来的诸多便利,生态文明建设应该通过大力的宣传使之成为一种潮流,互联网具有高度整合的作用,具有及时性、互动性、整合性等特点,其影响力已经远远超过了传统的大众传媒,应使其成为宣传生态文明建设的中坚力量,统计数据显示,到2014年为止,中国网民数量已经超过了6亿,中国社会已经开启了大规模网络化模式,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网络传播这一平台,传播生态建设的重要意义及举措,同时广泛收集公众对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看法及建议,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使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深入人心。其次,生态文明建设不应当只是简单的保护环境,政府可以通过手机微信等平台定期对外信息,关注民生,整合各方面的人力物力,发挥网络宣传的积极作用,推动生态文明建设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4结束语

生态文明建设,我们每个人都应该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当前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的现象越来越严重,这不仅仅是一个社会问题,也是一个观念问题,我们要走可持续发展之路,就必须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做到不仅为当代人谋福利,也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留下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参考文献

[1]赵成.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到生态文明[J].思想理论研究,2014,(04):38.

[2]张高丽.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努力建设美丽中国[J].求是,2013,(24):7.

[3]彭向刚,向俊杰.中国三种生态文明建设模式的反思与超越[J].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25):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