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安全风险事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品陆续送到该实验室,其中包括国家级、省级还有基层的样品。伴着跳动的火焰、器皿轻触的声音,吴平谷等实验人员描绘着复杂的曲线,以纸笔完成原始记录。
食品安全问题突出的夏季,风险监测的任务量与日俱增。监测设备夜以继日地开动,实验人员白天黑夜地加班。
这是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建设的一个缩影。按照《国家食品安全监管体系“十二五”规划》,到2015年末,每千人口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样本量要达到2件,有着5000多万人口的浙江省,样本监测量一直排在全国前列,计划在2013年年底,每千人风险监测样本量要达到0. 5件,但这距离国家目标,还有4倍之遥。
当下,中国的每一个省份都在推进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国家卫计委公布的资料显示,目前全国共设置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点1196个,覆盖了100% 的省份、73%的地市和25%的县(区),并启动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试点项目。
2013年7月4日,据财政部网站消息,中央财政下拨2013年中央基建投资预算1亿元,专项用于支持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建设项目。覆盖全国的监测体系,如今囊括肉、蛋、奶,应形势之需,还将网购食品等新品种逐步纳入监测名录。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体系,自2010年推进之后,究竟有何作为?面对三聚氰胺、塑化剂、“地沟油”等层出不穷的食品有害因素,监测体系以何种方式,降低其带来的健康风险?监测体系本身又面临怎样的困境,带着这些疑惑,本刊记者近日探访了国家级、省级等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
监测项目不是越多越好
吴平谷2000年大学毕业来到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正赶上中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萌芽阶段。
实验室简陋,最初的监测项目很简单,只有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和微生物的监测。“全省只有四五个人在参与风险监测,因为监测项目过少,一年只能获取几百个数据。”吴平谷告诉《瞭望东方周刊》。
当时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是一个在全国16个省份以课题形式展开的项目,由科技部和卫生部立项,由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按照地域分布及各地实验室能力组成项目组。不少地方疾控中心并不愿意参加风险监测项目,理由是条件有限。
“其实关键是资金有限,刚开始没有任何经费支持,是无偿监测。”吴平谷说。
以课题形式进行几年后,风险监测演变为卫生部的行动计划。“风险监测的规格升级后,全国一年整体投入达到两三百万元,但是,分配到每个省也就5万至10万元左右,监测种类仍非常有限。”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研究员蒋定国告诉本刊记者。
截止到2009年,食品中化学物污染物监测在17个省份展开,微生物监测在22个省份进行。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真正纳入政府工作范畴,是在2009年《食品安全法》颁布实施以后。该法要求卫生部每年制定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省级卫生行政主管部门也要制定相应方案。
2010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在全国31个省份正式展开。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副主任李宁的办公室,记者注意到一份“2012年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计划”(其实就是2013年正在监测的对象)。监测计划包含食品中化学污染物及有害因素、食源性致病菌、食源性疾病等五大项。监测指标有100多项,包括铅、汞、砷等等。
“监测的项目并非越多越好,还得考虑实际监测能力。”李宁说,每年的监测计划都会适当调整。卫生部首先征询各部委以及各省的意见,所有意见汇总到国家风险评估中心,形成最终的监测计划。
“黑名单”制定的速度赶不上违法的速度
各方纷繁复杂的意见,最终能否纳入监测计划,依据的还是优先监测原则。敏感人群的食品如婴幼儿食品以及老百姓消费量大的食品都是重点。
优先监测的项目中,引人关注的还有一些易滥用添加剂的食品,以及非法添加物。日前,已经公布的食品中非法添加物和易滥用食品添加剂“黑名单”有6批,涉及非法添加物64种、易滥用食品添加剂22种。
谈及“黑名单”的出炉过程,李宁从技术层面给出了解释。一类是依据市场上已经被媒体曝光发现的品种,这一类在黑名单的名录中占到50%以上;一类经由全国各地监管人员发现的线索去判定,国际范围内的食品安全问题偶尔也会成为线索。
到现在为止,公布的最后一批黑名单是“塑化剂”(邻苯二甲酸酯类物质),李宁说,未来可能陆续新的黑名单,非法添加剂已经成为监管重点。“我们想努力扩大黑名单,依据此名单,让监管部门加大监管的力度。但是难就难在黑名单制定的速度永远赶不上违法分子制造非法添加剂的速度。”
2010年至今,全国监测了44万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样本,获得300万份数据。李宁坦言,通过这一监测体系查出来的问题很多。有些会向社会公告,进行相关食品产品的召回,比如伊利的汞问题。但是有些健康风险不是很大的食品安全问题,会在监管部门内部进行处理、消化。
“毕竟地方政府不愿意制造恐慌,已经处理好,把风险去掉了,就不对外公开了,比如南方一些地区食品中的重金属污染问题。其实监测体系发挥不少作用,具体不好对外说。”一位不愿具名的食品安全监测机构负责人告诉本刊。
一个逐级上报的系统
婴幼儿奶粉、熟肉制品里是否含致病菌、蛋类蔬菜类有无化学污染物……这些纳入食品安全监测范围的内容通过怎样的过程,才能确认发现并公之于众?这一过程往往是秘而不宣的,其中涉及的不仅是专业监测机构,也有各级政府的作为。
在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本刊记者注意到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这一数据库向全国每一家食品安全风险监测机构开放,各机构可以通过密码进入到这个数据库。数据库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县一级的机构。“县一级监测能力不行,主要负责采样,监测至少在地市一级。”蒋定国说。
在技术层面,各食品安全监测机构可以实现均等化的信息上报。但现实中,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仍是一个逐级上报的系统。
各级监测机构会按要求向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报送监测数据,如发现问题,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辖区省级卫生行政部门报告,后者向卫生部和省级政府报告。
省级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向地方政府报告的同时,也会及时向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输送监测数据。“一旦发现覆盖几个地区的系统性风险,中心就会报卫生部,进行紧急会商、沟通,去年的伊利婴幼儿配方奶粉汞含量异常,今年的贝因美奶粉事件等都在监测计划范围内。这类事件要及时发现苗头,汇报后消除风险。”蒋定国说。
598家“哨点医院”
我国对于传染性的疾病已经形成较好的上报传统,“而对于非传染性疾病,则是从2010年才开始建立报告制度。”李宁说。以搜集信息和数据为目的的全国食源性疾病(包括食物中毒)报告网络自2010年开始建立,最为欣喜的变化,就是强化了食源性疾病中异常疾病和异常健康事件的报告制度。
异常疾病与异常健康事件报告制度是由2008年“三聚氰胺事件”触发而形成的。婴幼儿肾结石的病例早在2008年2、3月份已在一些地区出现,均未引起重视,直到7月才从甘肃报到卫生部。
上述报告制度与医院体制密切相关。这意味着医生不仅要看病,发现异常病例还要有及时报告的意识。医生报给当地疾控中心,疾控中心报给当地行政部门,同时也报给卫生部。若觉有必要,随即启动流行病学调查。
从2010开始,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体系在每省设立了10家“哨点医院”,2013年要求每省至少有30家。目前,全国共有598家“哨点医院”参与食源性疾病的监测,但覆盖范围仍很有限。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推广监测点已不存在技术难题,却有着不可避免的观念障碍。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在培训医生参与监测的课堂上常常听到抱怨:临床已经很忙碌,哪有时间去分析异常病例;异常病例的概念不好划定,无法判断。
李宁坦言,“异常病例”很难定义,有时就是凭医生的敏感性,发现一例就上报一例,如果疾控中心从不同医院或地方,收到类似病例有3例,就开始流行病学调查。
“食源性疾病的监测点,现正在从省市推广到县一级基层,只能依靠行政命令。”蒋定国认为,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报告制度,首先还是需要各级行政部门来协调,如此医院和疾控中心才会配合好。
目前的食物中毒病例的上报率依然是令人担忧的。“本来想统计每年有多少起食物中毒、多少人中毒等信息,为整体预防做信息准备。目前设定好了,结果根本实现不了。大家都不报,我们掌握不到确定的信息。”李宁表示,地方政府对于食品安全中毒事件的上报,还是颇有忌讳,怕影响政绩。
监测机构尚待扩充
因中国现阶段的国情,公众舆论高度关注非法添加剂的监测,而在国际范围的食品安全监测体系中,微生物污染引起的食源性疾病则是多数国家首要的食品安全问题。
美国从上世纪50年代开始设置主动监测网络,一度监测到某批次的香瓜在某几个地区出现污染问题,及时研究判断,发出预警,阻止其销往其他几十个州府,从而避免大规模的食品安全事件爆发。
在中国境内,当下的监测重点也已转向主动监测。随着物流的发展,包括食物中毒在内的食源性疾病通常在中国的不同地区呈现分散式爆发,通过主动监测网络,可以把信息汇集在一起,通过临床症状、实验室检验加流行病调查三种手段结合,提前判断、预警一些大范围的食品安全事件。一般跨省的监测结果,由国家疾控中心来判断预警,省内的监测结果,由省疾控中心来判断预警。
因主动监测体系对专业技术性要求高,2012年启动后,每省只有10家医院有条件参与其中,多数县级医院还没有条件实现。
主动监测体系需要极大的物资、设备投入,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以九龙治水的方式,归工商总局、卫生部、农业部多家管理,一度陷入资源重复浪费的窘境。2013年3月,随着大部制改革,主要监测体系的整合有了新的可能。目前食药总局正在和卫计委讨论如何合力监测。
主动监测需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监测机构的扩充成为必然。国外多由第三方机构参与,因为它们更具公正性。国内现在主要还是依靠隶属于部门的、事业单位性质的监测机构。“我国第三方机构起步晚,力量比较弱,规范性较差,主要是认证不完善。要形成一定规模,还需要一个过程,也许20年左右能发展起来。”蒋定国说。
目前国内的食品安全监测网络体系并不包括第三方机构。第三方难以参与的另一个原因是他们收费较高,而风险监测目前多是在行政命令下操作,利润过低。
“曾有多家第三方机构申请参与政府监测任务,但这些机构对于某一样本中一个指标的检测费就要收取几百元,而疾控中心等事业单位检测十个指标,才收几百元。”李宁说。
东部地区的纠结
食品安全风险监测针对一个样本,花费基本就在千元左右,而风险监测中所用仪器特别是大型仪器以进口居多,购买、维护等费用之高,更是令不少西部地区疾控中心负责人咂舌。
“海南、甘肃、宁夏、新疆等地监测条件之差,超出想象。”蒋定国回忆,前几年去海南时,在省一级的实验室里,场地拥挤到连小型仪器都没有足够空间摆放,而涉及食品中化学污染物监测最基本的设备如液相磁谱、气相磁谱全都没有。
因为条件差到基本的监测项目几乎无法开展,2010年开始,中央通过财政转移支付,陆续以每年一个多亿的投入,试图改善西部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硬件缺失的局面。经费下达后,最终以县为单位,依据人口来划分拨款额度。除去设备投入,中央还为西部地区的每个省份每年提供200万至300万元左右的监测经费。
在国家的这笔投入中,东部九省市并没有纳入。“针对东部九省市,国家的态度是只给政策,不给经费,毕竟东部的条件比较优越,浙江、广东等地的实验室条件比国家风险评估中心还要好。”李宁说。即使没拿国家一分钱,像浙江这样的东部省份,每年提供给国家的监测数据量都在前列,对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任务都是超额、超量完成。
然而,东部九省对于中央不同的投入力度并非心服口服。蒋定国在全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培训中,时常听到山东、福建省份的风险监测负责人抱怨经费缺乏。
即使在外界看来条件优越的浙江省,也觉得经费投入“有苦难言”。浙江省营养与食品安全研究所副所长章荣华表示,东部虽然比西部发达,但是经费预算的要求更高,如果原来没有列入项目的,要增加一个项目预算都非常困难。而且政府对于食安风险监测这项任务的内涵不是很清楚。直到现在,浙江也没有常规的食品安全监测经费做保障。
2000年以来,浙江省的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费用基本依靠课题费或项目费来解决。“明明需要的是食品中污染物的监测经费,但只能通过别的项目科研经费来调节,打球。用于食品营养研究的工作经费,也会匀出一部分用于监测。”章荣华说。
【关键词】建筑工程;安全风险;管理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显著提升,建筑行业也有了前所未有的发展。但是,在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同时,各种安全事故也不断发生,由于安全事故的危害性比较大,对企业、社会以及个人都造成了严重的伤害。在这一因素的影响下,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重点。建筑安全风险作为重要的经营风险,是风险管理过程中的一项重要工作。
1建筑工程风险分类
1.1施工场所重大危险源
一些活动局限于存在施工过程现场。施工项目对于城市建设施工安全管理组织来说是一个重大的危险源;然而对与企业项目安全管理来说,其包含了若干个危险源。
(1)在分部、分项工程施工运行过程中存在重大的危险源:施工现场的一些设备或者建筑物出现坍塌、倒塌的意外情况;在高空、洞口、临边等作业中,由于安全防护设施与相关的规定不一致,或者没有相应的防护设施,或者人员没有配备相应的系防护绳导致出现人员踏空、滑倒、失稳等意外的发生;进行焊接、金属切割、冲击钻孔等施工过程中,对各种施工电器设备采取的安全保护措施。(2)在施工过程中,没有按照规定对易燃易爆化学物品的临时存放或使用导致发生火灾或人员中毒的意外事件;由于工地饮食卫生不符合相关规定导致出现集体中毒或发生疾病的情况。
1.2施工场所及周围地段存在的重大危险源
施工过程现场存在一些重大危险源,这些危险源对周围社区活动存在一定的影响,社区地址、工程类型及工序、施工装置和物质等都与其相关。危险源对社区会产生危害,一个重大危险源可以定义为一个施工项目,要对其进行辨识与监控。①一些工程在邻街或居民聚集的地区进行施工,比如挖深基坑、修建隧道和地铁等操作,会导致支护和顶撑等设施失去平衡性,出现坍塌的现象,破坏了施工场所,容易引发爆炸、火灾等意外事故。②有些工程开展的基坑开挖或者挖孔桩等操作,导致周围建筑物出现倾斜、开裂甚至倒塌等意外事故。③在邻街进行的施工属于高层作业,由于不具备完善的安全防护设施,导致出现外脚手架失衡坠落将工作人员砸伤等意外事故的出现。④由于设计方案存在缺陷,导致在拆除工程、人工挖孔等操作过程中,严重破坏施工场所及周围的建筑和设施,甚至出现人员伤亡的情况。
2应对风险的措施
2.1回避风险
主要采取以下几种措施对风险进行回避:
(1)项目的放弃。在建筑工程项目投标决策中,通过分析评价风险,项目管理班子发现如果将项目实施,将来可能会面临更大的威胁,而没有有效的措施化解风险,甚至是因为风险太大连保险公司都拒绝承保的时候,放弃该项目的实施就是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防止出现损失巨大人力、物力、财力等情况的发生。
(2)项目的停止。受到各种环境的影响,一些项目在进行了一段时间的运行后,出现了很多的变化,对风险进行再次评价时,发现与原先设定的相比,项目面临的风险大大的增加了,并且没有办法控制此风险或者要花费很大的成本进行控制,此时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将该项目果断的放弃,因为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将损失降低到最小。
(3)项目的转包。一些项目在前期进行了大量的投入,如果停止就会造成巨大的损失,此时转包是一个不错的选择,由于组织和个人具有的优势存在差异,有些组织和个人可以承担的其此类风险,甚至是有些风险对某一公司来说不会构成威胁,但是一定要注意了解清楚相关的规定,此类工程是否属于可转包的范围。
2.2缓解风险
(1)风险损失的减少。为了将风险损失进行减少或者控制可以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目的是对损失继续扩大或其扩展的范围进行控制,将损失降到最低的程度。比如,当业主确信了承包商没有能力完成其委托给他的工程项目时,做出立即撤换承包商的决定;在业主付款期限已经超过了合同规定的时间,那么承包商采取停工的措施,同时提出索赔的措施;下雨天其导致室外施工无法进行时,尽量安排人员进行事室内作业;投资商对内部核算的严格控制,为了将风险损失减少,制定各种资金运作方案。
(2)将风险分散。为了将风险的整体压力减少,将风险承担者增加,以实现共同分摊集体风险的目的就是分散风险。比如,为了将风险降低,采取联合投标的方式,参加工程投标必然面临着风险,在大型工程中承包商为了分担风险带来的损失会相互联合组成一个临时性的或长期的联合承包组织,将各自的优势发挥出来,增加其竞争力。再比如,企业进行内部扩张时,为了将风险分散而增设实体,或者通过企业为了使风险承受能力得到增强实行兼并措施。
2.3转移风险
为了使自身不受风险的影响,项目管理者采取相应的措施把风险的结果和对应对风险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就是风险转移。比较重要并且被广泛采用的一类对策就是建筑工程项目风险转移,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方式:保险和非保险。
(1)工程项目保险。保险人缴纳一定的保险费给被保险人向,如果投保的风险事件发生了,并且导致一系列的财产损失或人身伤亡,保险人就要给予被保险人一定的补偿,这就是工程项目保险。工程项目保险的特点比较多样,如投保人和内容的规定性、险种多样性和阶段性、计费基础和费率的不确定性等。根据保障范围的不同可将其分为多种类型。其中,以建筑工程为标的一种险就是建筑工程一切险,其赔偿的范围也比较广,包括施工期间工程本身、施工机具、工地设备、因施工对第三者造成的财产损失或人员伤亡等。根据工程项目保险实施形的不同可以分为自愿保险和强制保险两类,此方法的要求是投保者要支付一定的保险费用,但此方法的风险损失较小,且风险控制的效率得到提高,一旦被保对象发生风险,就可以得到及时的补偿,可以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2)工程项目非保险风险转移。业主和承包商在工程项目实施中经常采用的非保险风险转移方式有多种。其中,工程担保或履约保函等是风险量不变的风险转移方式,工程联合投标、分包等是风险量发生改变的转移方式,此中转移的方法比较灵活,多数情况下,风险并不能被消除,而是被转移给了他人。但是此种方法会受到相关法律和标准化合同文本的限制,由于其存在一定的盲目性因此支付的费用可能会较高等。
2.4控制风险
控制风险主要是为了降低事故的发生频率、减轻事故的危害程度。一般情况下,危险控制技术有微观和宏观的区分。其中微观指的是对具体的危险进行指导和控制,常常使用管理措施和工程计算措施来对风险进行控制。宏观是以整个系统为研究对象,利用系统工程的园林,控制危险,主要手段有经济奖惩、法制规范、教育措施等。例如,通过建立奖惩制度,可以使施工人员主动规避风险,控制风险,降低风险的概率,保证工程顺利、安全的开展。
结论
总而言之,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中,由于工程涉及到的施工内容比较多,对其造成的影响也比较大。所以,建筑工程具有安全风险多发的特点。在管理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制定完善的安全制度,构建城市的风险评估、识别和预防机制,根据不同类型的风险,设置相应的应对措施,保证工程安全、顺利的完成建设。
参考文献:
[1]袁剑波,刘苇,刘伟军.工程建设项目风险应对策略应用[J].中外公路.2011(01).
1.1基于风险评估原则设计实施监测项目
监测项目的设计实施应基于风险评估的原则和方法。如美国食品安全检验局(FSIS)在进行国家残留监控计划(NRP)设计时,采用了风险评估的思路和分级评分方法,在纳入任何一项监测项目时都需进行科学评估,从安全性、健康关注程度、政府管理需要、检测分析技术、实验室检测能力等诸多方面综合考虑,确保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
1.2选择监测的食品和污染物应基于国家或地区的特点
监测的内容国与国之间应有不同,甚至在同一国家的各地区之间也不应一样,并且随着时间的迁移,环境污染以及食品加工方式、饮食习惯也在发生变化。有些污染源得到控制又可能出现其他污染问题或有新的污染源被检测到。因此,选择监测的内容也在改变。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优先监测的内容选择应重点考虑以下因素:
(1)污染物构成的潜在性健康风险。在评估这类风险问题时,必须考虑可能产生不利后果(如神经毒素、致畸、致诱变、致癌)的严重性。也要考虑关于目前人群接触污染物情况及危险人群的资料;
(2)含有污染物的食品引起人群食物中毒和食源性疾病的发生率;
(3)肉用动物中某些疾病的流行;
(4)在充足数量的样品中,用可靠的方式测量污染物水平的可行性;
(5)食品在全部饮食中的重要性,对主要的食品应加以特别注意;
(6)有关食品的经济重要性及进、出口国家对污染物检测的法规;
(7)污染物在环境中的持续性、普通性以及存在的量。其对降解的抵抗力以及转换成更具毒性的物质及其在食物链中蓄积的可能性;
(8)通过工业产生和来自居住区的空气、河水、近海水域等的污染物数量。以及除食物之外的,在其他环境成分中的污染物水平;
(9)在农业、园艺、林业中应用的农药及其他化学制品的性质及用量,动物饲养所用药物;
(10)在食品生产、包装、运输、销售、贮存及制备中的卫生状况。
1.3采用多样性方式监控食源性疾病
对于食源性疾病监测方面,应当不断收集和分析食品生产链所有环节和人类疾病发病方面的有关数据,以便评价食源性疾病的趋势和来源。监测活动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有关食源性疾病的更可靠的信息资料,主要内容应当有:
(1)了解在人类、动物、食品和环境定病原体的存在及其危险性;
(2)对食源性疾病爆发和散发病例的调查;
(3)核对和解释所获得的资料,取得有效的证据;
(4)快速而有效的信息传递。WHO认为,在国家、区域和全球层面,都应当建立专门的跨学科监测小组,由所有相关部门的流行病学和微生物学专家参与,对监测数据进行分析及反馈。由于主动监测的信息范围不一定涵盖所有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内容,不同实验室数据监测的范围有所不同,因而实施带有管理性质的调查很有必要。要完成以上内容的监测活动,还应当包括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各个部门的协作,如农业、畜牧业、食品加工业、食品进出口管理、卫生和医疗机构等的分工与合作。美国的食源性疾病监控体系以“地方-州-联邦”三级公共卫生部门为基本框架,通过食源性疾病主动监测网络(FoodNet)对食源性疾病进行常规的主动监测,通过国家抗生素耐菌性监测网系统(NARMS)进行食源性病原体的耐药性监测,通过食源性疾病暴发专家网(OutbreakNet)和脉冲场实验室网络(PulseNet)及时获得食源性疾病的暴发信息并参与爆发的调查和控制。一旦确认有食源性疾病爆发,州或地方的卫生部门则通过食源性疾病爆发报告电子系统(eFORS)上报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电子网络体系的建立对提高食源性疾病的应急和处理效率提供了保障。美国通过FoodNet实行了主动监测和相关研究,包括基础实验室监测、临床实验室的调查、内科医生调查、人群调查和配对流行病学研究。
1.4多部门参与和协作
经济有效地开展风险监测需要采取跨学科协调的办法,由“从农场到餐桌”整个环节所有部门参加,还应当包括公共卫生部门的相关专家。为了促进沟通联络和协调,建立一个由相关方参与的协调机构是必要的。1976年,WHO、粮农组织(FAO)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共同努力设立了全球环境监测系统项目(GEMS/Food),旨在掌握各成员国食品污染状况,了解食品污染物的摄入量,保护人体健康,促进贸易发展。有超过70个国家和组织参与该体系。GEMS/Food体系要求每个成员依据本国国情进行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工作,收集相关的污染水平数据,通过电子网页或者电子文档的形式上报给GEMS/Food,并根据各个国家的实验室能力水平制定了一套不同监测水平的参考目录(核心名单、中等名单和全面名单),供各成员国进行选择。在美国,全国性的监测项目几乎全部是由主管部门牵头,多部门共同协作,全社会广泛参与完成的,数据信息可以达到相关部门的完全共享。丹麦通过公共部门和私营行业之间的密切合作,使一系列食品安全监测和控制计划能够得以成功实施。丹麦政府主管部门指定由行业、政府机构和科学界的代表参加的委员会负责监测计划的技术协调,传染病学、微生物学和遗传病学专家积极参加了计划的制定和执行。1994年1月丹麦成立了人畜共患病中心,承担流行病学调查和研究。该中心收集国内所有人畜共患病调查和控制计划的数据,对于“从农场到餐桌”的人畜共患病情况进行不间断分析,包括查明疾病的发生、评估人类食源性疾病来源,并进行基本流行病学研究,每年出版丹麦人畜共患病趋势和源头报告。近年来,其他一些国家或组织,如芬兰、德国、爱尔兰、挪威、瑞典、联合国等也建立了类似机构,以改进调查及促进交流和协调。然而,就当前世界各国监测状况的总体而言,国家和部门之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往往十分脆弱。
1.5有效共享和应用风险监测结果
国际食品安全网络(INFOSAN)和欧盟食品和饲料快速预警系统(RASFF)是将监测数据用于预警和应急管理的成功范例。INFOSAN是WHO与FAO合作建立的,旨在促进食品安全信息交流及国家和国际层面的食品安全当局之间的合作,INFOSAN系统成功运行的关键在于多部门和各个成员国之间的协调统一配合。RASFF是一个覆盖面广、运转良好、反应迅速的食品安全信息预警系统,它通过系统的信息的收集、提供、传递、评估、、跟踪和反馈等,实现提前发现潜在的风险并采取适当的措施避免发生食品安全事故,为保护消费者生命和健康提供了信息保障和依据,增强了欧盟消费者的信任。数据共享是发挥监测数据作用的基础性工作。如美国农业部(USDA)将每年的农药残留监测数据均公布于USDA的官方网站,可被美国环境保护署(EPA)和各联邦州相关机构免费利用,所有的利益相关集团均可共享。EPA将该结果用于农药残留在膳食摄入情况下的暴露评估,也依据食品质量保护法(FQPA)的需求用于农药重新登记等工作,还为该国参与食品法典委员会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持。
2我国风险监测的进展情况
2.1风险监测制度的总体要求
我国风险监测制度建设和实施的目标是主动收集、分析食品中已知和未知污染物以及其他有害因素的检测、检验和流行病学信息,对食源性疾病有害因素做到早发现、早评估、早预防、早控制,减少食品污染和食源性疾病危害。为了提高监测水平和效率,需要充分利用社会各方面资源,综合利用不同专业和技术能力的检验机构,搭建起与国际接轨的食品污染物、食源性疾病和风险评估技术平台、信息共享和分析系统,建立覆盖到各省、延伸到市县的食品污染物和食源性疾病监测网络,提高对食品中污染物、非食用物质和新发现物质的食品安全风险识别、评估和预警能力。在监测工作机制方面,应当建立起能够“先发制人”的监测机制,在食品生产、流通和消费各环节对食品原料、配料、添加剂等开展主动监测。通过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互动关系,及时捕获早期食源性疾病信息。
2.2风险监测仍然面临复杂和高风险形势
我国食品工业长期以来高速发展,近10年来保持了20%以上的增速,成为国民经济和人民生活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同时我国也成为世界最大的食品市场。虽然近年来食品安全工作取得了长足进展,但也必须看到,由于食品生产经营秩序尚不规范,食品生产经营中的掺假等违法行为时有发生,传统的食品污染物尚未得到有效控制,新的食品安全危害因素又不断产生。种种情况表明,目前我国仍处于食品安全事故风险高发期和矛盾凸显期,食品安全监管任务十分艰巨。因此,在控制食品安全风险方面,我们既要面对传统的常规风险,不断加强对传统食品污染物的监测和控制,又要注重防控在食品中掺假、非法添加非食用物质和滥用食品添加剂的违法犯罪行为,有效应对非常规和非传统的食品安全风险,工作任务重、责任大、要求高。
2.3现行风险监测制度难以满足食品安全监管工作的需要
根据现行《食品安全法》有关国家建立风险监测制度的规定,原卫生部于2010年会同工业和信息化部、工商总局、质检总局、国家食品药品监管局联合印发了《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管理规定(试行)》(卫监督发〔2010〕17号),该规定是目前开展风险监测的具体制度规则。在此基础上,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国务院其他有关部门制定、实施年度国家风险监测计划,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国家风险监测计划,结合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组织制定、实施本行政区域的风险监测方案。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会同有关部门逐步构建起相关工作机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承担具体的技术工作,初步形成以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为核心,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医疗机构为主体,其他部门技术机构为补充的全国风险监测评估体系。虽然上述体制和机制已在全国成功运行,但与国际先进国家相比,仍存在风险监测计划的系统性设计不足,监测的内容和信息收集尚不够全面,风险监测结果的作用发挥方面尚不够理想等问题。
3对完善我国风险监测的对策建议
结合国内现行做法和国际经验,本课题组认为,以下3个方面的工作应加快实施。
3.1制定国家层面风险监测工作总体规划,逐步完善风险监测制度
风险监测是一项需要较大经费和技术投入的活动,我国人口众多,地域广阔,地区发展不平衡,如何利用合理的投入取得理想的风险监测结果,是牵头部门的一项重大课题。从食品安全风险评估的需求来看,需要通过风险监测提供高质量的危害特征描述数据和高质量的暴露数据,前者如人群健康危害数据、剂量-反应数据,后者如食物消费数据、食物成分数据、食物分类、职业暴露数据等。从指导政府监管方面,需要了解与风险控制相关的不良行为及对危害程度的影响等数据。从指导食品企业和消费者正确经营和消费方面,需要监测不同食品类别、不同食品链阶段的食品污染状况以及不良加工方法所导致的食品危害等。而从目前风险监测计划和方案的实施情况看,还难以满足上述需要。与此同时,监测的一些内容又存在重复浪费的问题,如全国污染物监测计划中的农药残留监测与农业部门的农药残留监测的工作重复。因此有必要根据监测工作的需要,研究制定国家层面风险监测的总体规划,同时,制定每一项监测活动的针对性目标和效率评价标准,合理分配和设计相关参与部门的监测任务,尽量减少部门间的重复劳动和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成本,增加效益。为进一步完善风险监测制度,应从以下方面考虑加强风险监测的总体规划:
(1)根据风险监测的目的和作用,进一步规划国家风险监测的阶段性目标、任务及实现方式;
(2)细化监测项目的分类规则、技术要求、数据格式、汇总和沟通方式;
(3)明确国家层面、地方层面以及部门之间的分工合作机制,实现“从农田到餐桌”全过程监测设计;
(4)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验室网络,充分利用部门、大专院校和有关科研技术单位的现有资源;
(5)提高实验室数据、监督管理信息以及食品行业发展信息的收集效率和汇总分析能力。
3.2完善多部门参与和信息沟通机制,进一步丰富风险监测内容
现行监测计划只包括部分对人体健康直接相关的环境中化学性危害物、生物性危害物和放射性污染物等,而对农产品种植和养殖过程的农业投入品、人畜共患病危害、食品生产加工过程污染物等尚没有在现行监测计划中体现,缺乏食品源头污染方面和产地环境的长期、系统的监测资料,势必影响风险监测制度的完整性,难以满足风险评估所需要的科学系统的数据要求。扩大风险监测内容势必要求相关主管部门的积极参与。为完善风险监测的部门协调和参与机制,建议进一步完善多部门参与风险监测的工作机制,重点加强以下方面的工作:
(1)在国家层面成立风险监测专家委员会,负责建立国家数据标准化框架,并分别设立消费数据专家组、环境和化学污染物专家委员会、农业添加物和食品添加剂专家委员会等,负责指导数据的收集、分析等技术工作,为科学设计和利用风险监测数据提供技术平台;
(2)将风险监测扩展到食品链各个阶段,收集食品链各阶段与食品安全相关的危害因素。根据现行部门分工,食品监管、环境保护、水利、农业、林业和畜牧业、进出口食品监督检验等部门的相关监测内容都应当纳入到国家风险监测计划中来,相关监测内容可由专家委员会向主管部门提出技术建议;
(3)建立风险监测绩效考核机制,将风险监测工作纳入相关考核和经费审计范围,将信息收集和资源共享、协调配合成效作为食品安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
(4)建立国家风险监测统一数据库框架结构,建立一个有多部门共享的食品安全监测数据平台,为信息报告、交流和共享提供技术条件;
(5)最大限度公开风险监测信息。风险评估和食品安全标准的制定都要求其工作内容的公正、公开和透明,这就要求其采用的数据也应当是科学、公开、可追溯的,同时也为风险交流提供数据支撑。风险监测信息公开,也有利于食品生产经营企业对高风险危害实施针对性食品安全控制措施。
3.3加快完善食源性疾病监测的相关工作机制,增强系统性风险防范能力
食品安全性与食品链各个阶段是彼此密切关联的,为保证食品的安全和更有效地预防食源性疾病发生,就必须充分理解与食品链各阶段相关的危害因素及其发生的风险,这也是国际上积极开展的危险性分析的原则。食源性疾病的监测应当由疾病报告系统、实验室主动监测系统和暴发事件的流行病学调查3部分组成。按照现行分工,食源性疾病的监测、报告、分析等工作分布在传染病管理、食物中毒、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以及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监测等内容中,并且分别由不同机构按照不同机制进行管理,尚未建立符合食源性疾病监测所需要的工作机制,存在数据整合和分析利用困难,食源性疾病致病因素数据库难以完整建立,一些重要食源性疾病尚缺乏基本发病数据等问题,难以掌握目前食源性疾病整体情况及对社会经济造成的损失,也没有很好发挥食源性疾病对食品安全监管和交流的指导作用,食源性疾病监测体系亟需进一步完善。针对目前问题,应当开展或改进以下方面的工作:
(1)加强全国性食源性疾病的监测规划和管理,明确与食源性疾病相关的机构和部门信息管理和汇总机制。按照不同危害的性质,配套建设实验室网络,提高与食源性疾病有关的致病因素监测和信息收集能力。会同农业、畜牧业等部门,收集与人类食源性疾病有关的动物和植物疾病或污染数据;
(2)改进食源性疾病报告和核实调查机制,提高对食源性疾病的调查水平,尤其是加强对食源性疾病散发病例的调查。建立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和食品安全监管机构的互动关系,及时捕获早期食源性疾病信息机制,实施更加快速有效的食源性疾病地调查、信息处理和传递系统;
(3)提高食源性致病因素实验室检测能力,尤其是提高对新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针对性提高食源性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尤其是提高对新致病因素的检测能力,针对性加强技术研究和储备,加强检测手段的研究和更新;
(4)将食品消费数据、食品成分和分类、职业暴露数据、食源性疾病监测与食品污染物数据同步规划,提高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和利用能力,更好地发挥风险监测对食品安全系统风险的预测预警作用。
3.4以改革和探索的精神不断改进风险监测管理的方法,提高监测资源的利用效率
(1)改革风险监测计划的制定方式,实施固定项目与临时项目相结合的监测计划。将国家层面需要的持续性监测内容,结合国家规划的实施,每5年印发并修订一次。在规划基础上,根据国内外食品安全情况的变化,以年度为期限制定补充监测计划,同时根据应急工作需要制定临时应急监测计划。这样有利于监测技术机构做好技术准备,稳定工作安排,又减少国家层面的工作量,提高科学水平;
(2)进一步扩大不同部门和地方监测内容的灵活性。我国不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差别大,食品生产、加工、消费的方式和重点品种有很强的地域性差别,以往发生的“阜阳劣质奶粉事件”“生鲜乳三聚氰胺掺假事件”以及诸如“大米镉污染”“皮革水解蛋白镉污染”“多宝鱼含硝基呋喃药物”等事件,反映出食品污染问题很难通过事先设计的计划来发现。应当树立只有各地方及时发现问题,才能实现全国的食品安全的理念,在监测计划中为不同主管部门和地方政府留出一定的可利用资源是非常必要的;
[关键词]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中图分类号:TU8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6)30-0183-01
当前我国建筑行业发展的宗旨是用最少的土地资源,赚取最多的经济利益,来满足广大群众的住房需求。因此,高层房屋建筑的安全管理显得尤为重要。通过相关梳理不难发现,当前我国高层房建工程施工中存在着以下几个方面的风险问题:地质、环境、高空作业、设备、材料以及人员安全等内容,属于高风险项目之一。纵观我国高层房屋建筑安全问题,大多数工程项目都属于高空作业或露天作业,施工环境非常危险,且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安全设备配置不齐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因此,相关生产部门要制定合理完善的安全风险监管制度,创新施工工艺,树立安全意识,从根本上提高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
1.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的问题及其原因
1.1 缺乏人为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其施工主体是建筑工人,也是引发安全隐患的高危人员。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依靠施工队的综合素质与高超的施工技术来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以及整个施工的质量。但是,在高空作业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高空坠落、机械起重伤害以及物体打击等安全隐患,造成上述施工问题的主要原因在于施工人员乱扔废弃物。且大多数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薄弱,加上承建单位为了尽可能多的节约施工成本,使得施工现场的道路高低不平,机械设备摆放混乱,整个施工环境一片狼藉,使得安全隐患无处不在。另外,没有对施工现场进行封闭式管理,安全警示标志也没有摆放在相关位置,加上施工环境较为恶劣,一旦遇到突发事件,这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就会引发严重的安全事故,进而造成重大损失。
1.2 缺乏协调配合
在高层房建工程的施工中,大多数的施工环境都是高空作业,传统的施工技术与施工方式已不适应现代建筑的施工要求。因此,需要施工各部门之间加强沟通交流,积极协调配合,才能有效规避高层房建工程的施工安全风险。对此,对施工队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是,当前高层房建工程的管理能力较为低下,施工队的施工水平也不高,且各种施工设备的配置不齐全,各部门之间的沟通交流以及协调都仅仅只是流于形式,加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使得高空坠落的安全隐患进一步增加。
1.3 安全设备配置不足
建筑单位为了节约成本,对高层房屋建筑施工的机械的配置重视程度不够。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需要用到大型的起重机、挖掘机等机械设备,如果机械设备配置不齐全,会影响到整个施工的进度与施工质量。在实际的操作中,一些承建单位为了节约建筑成本,一些施工队伍往往采用一些较为落后的施工设备,加上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不高,操作判断能力低下,使得安全隐患增加。另外,加上机械设备的配置水平低下,也会增加安全风险的发生概率。
1.4 现场安全管理落实不到位
在高层房屋建筑过程中,科学的现场管理与有序的施工管理显得极为重要。但是,由于受到施工水平、施工环境的限制,当前大部分施工现场布置都缺乏科学性。加上现场安全管理不完善,只注重大型机械设备施工作业的操作,而忽略了小型设备的作用的安全管理。尤其是在电气设备的管理方面,临时用电的线路设备的杂乱无章,一旦遇到紧急事故,往往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加上现场管理缺乏科学性,不太注重用电安全距离,使得操作失误的现象实有发生,极大程度上增加了安全事故的发生。加上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大大增加了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
2.提高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2.1 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
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原则,加大对施工人员安全意识的培养,并不断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对此,就必须加强对施工人员的业务能力的培训,建立健全的安全培训管理机制,严格控制施工现场管理,并根据施工现场的特点加强安全管理,把建筑材料分门别类的归置好。另外,还要保持道路的畅通,有利于进一步规范高空作业。在施工现场的出入口要设置警示标语,严格要求高空作业人员佩戴安全防护装置,并建立专门的奖惩机制,规范施工人员的操作行为,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
2.2 加强现场规范安全防护的检查
加强施工现场规范安全防护的检查,尤其要对进行施工现场的机械设备以及建筑材料等进行严格的检查,全面检测机械设备的性能、配件以及功能等,一旦机械设备投入使用后,要对机械设备进行备案登记制度,要详细记录机械设备的每一次故障时间,维修时间以及保养细节,从根本上全面掌握机械设备的运行方式。另外,还要对电气设备等线路进行定期的检查,确定在投入使用的过程中不出现安全事故。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还要对高空吊篮、架子平台等进行检查。另外,还可以选择一批责任意识强的施工人员作为现场安全管理人员,能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
2.3 严格安全考核制度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按照科学的程序严格规范施工工序,加强施工技术管理,从根本上降低安全事故发生的概率。另外,相关部门还要制定严格的安全风险管理机制,使得整个施工过程都能够有序进行。如果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事故,也可以根据制定的风险管理应急机制及时进行处理,把安全事故的概率降到最低。另外,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执行安全管理考核制度,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安全风险教育,表扬那些在施工过程中安全防护工作搞得好的人员,如果及时发现其中的安全隐患,要立即停工,加强休整力度,只有检查合格后,才能够继续进行施工。
3.探索安全管理新方法
3.1 细化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
在高层房建工程施工中,相关管理人员要不断创新与探索新的安全管理办法,积极采用新工艺、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机械,不仅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顺利完工,也需要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好全方位的安全生产知识教育,创新安全管理方式。对此,还需要推广新技术,做好安全管理防范措施。对此,还需要结合实际情况,综合考虑各方面的因素,制定出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保证施工质量,控制安全隐患,进一步提高企业的安全管理能力。
3.2 转移安全风险管理
在转移建筑施工安全风险中,必须把风险环节集中起来,并分o其它单位来承担,从而达到降低安全风险产生的概率,使得主要施工单位或者承建单位尽可能少的承担安全风险。一般而言,在建筑公司管理素质低下,技术水平落后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工程建设承包的方式进行,从而弥补公司管理水平、技术水平等方面的不足。另外,还可以采取购买保险的方式规避风险。一旦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安全风险,就可以由保险公司去承担,这也是有效规避安全风险的一种常用手段。
4.结语
综上所述,为了提升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能力与水平,就必须转移安全风险管理、细化高层房建工程施工安全风险指标体系、严格安全考核制度、加强现场规范安全防护的检查、加强施工人员的安全观念,才能够从根本上控制施工安全风险。
参考文献
[1] 肖清龙.高层房屋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6,(09):124.
关键词:建筑安装工程;安全风险;评价;管理;施工
Abstract: The safety and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is not only associated with the overall quality of the construction work, but also directly associated with construction workers as well as the user's life and property safety, and thus much community concern. This article will brief analyzes and discuss the security risk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for the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Keywords: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works; safety risk; evaluation; management; 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 F407.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随着科技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生活质量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建筑物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更好地适应市场发展所需,建筑业务必要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切实可行地提高建筑物的质量水平。
一、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科学合理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是进行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安全评价的基础和关键所在,在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情况复杂多变,交叉作业繁多,各式各样的危险源、危险要素交织在一起,是极容易发生安全事故的。从系统工程的角度为建筑安装工程定义,它是一个复杂多变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主要是受人为、机械、环境以及管理四方面的深刻影响。因此,务必应该严格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以及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状况进行的调查和分析,并基于人——机——环境——管理系统的角度,根据人、机、环境、管理各个要素对安全状况的影响程度,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
二、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要素
工作人员严格依据《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以及《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等有关要求,并紧密结合《重大危险源辨识》的相关原理,谨慎考虑工程性质、施工工序、施工设施、机械设备、等各方面,其内容主要包括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给排水及采暖工程、建筑电气工程、智能建筑工程、通风与空调工程、电梯工程等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相关的危险源进行识别。具体的识别方法如下:
(一)加大和施工现场的操作人员或者具备操作经验的人员的交流,他们常常能准确地指出施工的危险源,这样一来就能够初步分许出施工中存在的各种危险源。
(二)通过对工程施工现场的仔细观察,能够发现一定的危险源,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务必要保证进行现场观察的工作人员具备相应的安全技术知识,能够全面地熟悉并掌握工程安全施工的相关法律法规。
(三)查看企业的安全事故、职业病等记录,从中获取施工危险源信息。
(四)工作人员可以从类似企业、类似工程、文献资料、专家咨询等各方面获取危险源信息,并加以整理、分析、讨论,以便更为准确、更为快速地识别出安装工程施工的相关危险源。
(五)利用已经编制完成的施工检查表,加大对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检查工作,从中识别危险源的存在。
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和评价
风险分析是风险管理的关键,处于核心地位,其目的是达到风险的定量分析。而风险评价指的就是评价已识别出来的风险的危险程度,明确工程不可承担的危险,对所有风险进行顺序排列。尤其是对于那些重大危险源的控制而言,风险评价工作是极为重要的一步,利用定量或者是定性的手段,整理、分析所有的危险源,评估它们的风险大小,明确工程能够承受的风险的大小,进而从所有风险中筛选出工程优先控制的危险源。对建筑安装工程来说,施工现场的风险分析以及评价是科学合理地进行施工安全风险管理的基础,是决策的关键。
(一)划分危险源的等级
危险源是安全风险的根源,危险源转化为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以及安全事故后果的严重性决定了安全风险的程度大小。划分危险源的等级就相当于对危险源进行初步评价,一般情况下,工作人员应该按照事故出现的可能性以及危害程度来划分危险源的等级,对危险源的严重度与概率水平进行分级、评分作业。
(二)选用适宜的定性风险分析法
当前,建筑工程往往使用安全检查标法、预先危险性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事件树、事故树等定性风险分析法,对于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现场的风险分析而言,安全检查表法应用得最为广泛。此方法要求相关的工作人员事先分解所要检查的对象,将大系统分解为多个子系统,通过提问或者打分的形式,对检查项目列表进行逐项、无遗漏的检查,以此来找到工程中机械设备、施工材料、操作管理、组织措施等危险源。需要注意的是,在编制安全检查表的时候,如果存在有类比工程经验的工程,应该参照相关的成功经验,若是没有类比工程经验的工程,评价人员就应该充分地查阅资料,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来编制安全检查表。
结语
总而言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着多种不易识别的安全风险,其评价和管理工作是建筑业当前所面临的技术核心难题之一,所以,对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的研究是势在必行的。本文从三个方面来探讨了强化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评价和管理工作的具体措施,即建立健全建筑安装工程的安全评价指标体系,识别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安全风险要素,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危险源的风险分析和评价,以此希望建筑安装工程能够有效地控制施工安全风险,进而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水平。
参考文献:
[1] 解涛.地铁建设项目施工安全风险综合评价方法与案例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保定),2011.
[2] 谢加青.论建筑工程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与防范[J].总裁,2009,(5):171-172.
关键词:道路建设;风险管理;程序;改进策略;分析
Abstract: since the reform and opening up, China's road construction have made remarkable achievements, but still the occurrence of various risks and accidents in the construction process, therefore, the road construction in time, cost, benefit and quality are usually and the expected design goal has a certain gap. At present, the grim situation of road construction safety risk, countries in recent years to strengthen the safety management of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establish and improve relevant systems. Therefore, this article carries on the discussion to the existence of security management of road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oblems, how to analyze the safety risk management of road engineering construction.
Key words: road construction; risk management; improvement program; strategy; analysis
中图分类号:U455.1
一、道路施工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
道路交通事故不仅造成惨重的人员伤亡,而且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据估计,道路交通伤害的经济损失在低收入国家约占国民生产总值的L%,在中等收人国家为1.5%,在高收人国家为2%;每年全球道路交通伤害的损失估计为5180亿美元。同时,道路交通事故给家庭的经济状况造成沉重负担。许多家庭由于主要收入者死于道路交通伤害,或要照料残疾的家庭成员而导致贫穷,并引发一系列的社会问题。残酷的交通事故,严重地威胁着人们的生命和身体健康,破坏着社会财富,已经成为人类社会的一大公害。交通安全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的必要保证之一。因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将其列入重大社会问题进行研究。
(一)对安全事故重视不足
目前,很多企业采用了自主经营的管理模式,很多施工企业都以追求经济利润作为主要目的,因而忽视了对于工程建设的安全管理,造成工程事故过程中安全事故的频发。
(二)对安全管理投入的资金有限
加强安全防护,尤其关注高危施工作业区,确保这种情况下的施工能够顺利进行。常见的高位施工作业区如:水上、高空、高边坡下、隧道开挖的道坑内,高边坡下等地区。
(三)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足
1)施工管理人员自身缺乏安全意识,没有起到很好的带头作用。
2)施工劳动主体缺乏安全意识,施工劳动力主体多为务工农民,文化素质低,流动性强,缺乏应有安全培训,难以控制。
3)缺乏施工的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和培训,安全制度和监管流于形式,机制本身不完善,施工人员流动性强,导致无法正常进行培训。
(四)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关于道路建设工程安全保障体系的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的制定,安全施工方案的制定往往脱离项目施工的具体情况,实用性不强,难以贯彻落实。
二、风险与道路交通安全风险
人类认识到风险的存在已经有很长时间,但直到近代人们才科学、系统地研究它。一些学者提出了风险的概念,我国学者刘新立在《风险管理》中对风险的定义为:风险是指客观存在的,在特定情况下,特定时间内,某一事件导致的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这个定义强调了客观性、损失性和不确定性三个特性。由于风险与损失有关,制定相应的措施就变的必要,不确定性要求人们对风险要进行识别、分析,这样才能制定出合理有效的对策。根据风险的定义,可以将道路交通安全风险理解为客观存在的,由于各种原因(人的不安全行为、物的不安全状态、个人因素和环境因素)导致人们在进行道路交通活动中最终损失的不确定性。
三、道路建设安全风险管理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制度
完善交通道路施工安全风险管理体系,需要规范安全生产的程序和管理,健全各项相关制度。坚持“安全第一,以人为本”的安全管理理念与方针。
1)道路施工企业需要建立专门的管理部门进行安全管理,培养专门的安全管理工作人员,负责监理道路施工现场相应的安全管理。起到预防安全事故的作用,发现问题应该及时处理,应该做到每天都进行检查“日毕日清”。
2)按照不同的岗位和权力或者职责,制定相应的安全责任制,责任到人,签订安全管理和生产的责任书,层层把关,层层负责,扫除安全管理的死角,持证上岗。
3)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奖罚制度。将安全管理和个人利益直接挂钩,使“权、利、效、责”紧密结合。
4)建立约束领导部门有效进行安全管理的机制。将安全生产作为考核领导业绩的重要内容,与领导的提升和奖罚挂钩,遇到事故发生,可以责任到人,直接追究负责人的领导管理不力的责任,并按照有关法纪,根据情节的轻重缓急,进行严肃的追究处理。有法可循,违法必究。是安全生产能够得到有效地控制。
(二)加强施工团队的安全意识
针对施工主要劳动力素质低下,流动性大等问题,施工项目应该定期组织开展普遍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提高所有劳动力应对危险等问题时的应对能力。并且组织考察教育培训的效果,比如知识竞赛或者笔试考试等很多方式进行检验。对于考试成绩好的,学习效果不错的职工给予一定的物质和精神上的激励,对学习效果非常差的员工给予一定的惩罚,做到奖罚分明,有奖有罚。提高所有劳动者学习安全知识的积极性。通过考试和竞赛的形式,不仅能够更好更有效的传递安全教育的知识,还能起到加强宣传安全制度力度的作用。其他的宣传手段还有设置宣传栏,分发安全手册,举行定期的安全演习等。
关键词:食品安全;检验检测;风险监测
近年来,我国频频发生重大的食品安全事件,例如三鹿奶粉事件、地沟油事件以及瘦肉精事件等。食品安全问题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关系食品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影响整个食品产业链的生存和利益,由此产生的一系列经济问题和安全问题都有可能演变成政治问题,不仅影响社会和谐稳定,还有损国家和社会形象。因此,在构建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过程中,要理清不同食品检验主体的职能,明确相应的生存发展关系,使食品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更加规范化、标准化,从而构建相互制约、统一协调、有序发展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确保我国食品安全问题得到有效控制和处理。
一、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存在的问题
(一) 出厂检验不到位
首先,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够,致使产品出厂后无法有效执行检验工作,或者片面地认为出厂检验与产品质量没有直接的关系,只要保证产品原料的质量,就不会出现太大问题。这种错误的想法和观点,使得食品生产企业只有等到出了问题后,才会后知后觉,这种不负责任的表现才是影响食品安全质量的根本原因。其次,食品生产企业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忽视了产品出厂的检验工作,同时缺乏专业的检验技术人员,为了通过生产许可部门的审查工作,往往是临时安排人员培训,检查过后就不再继续培训工作,致使企业专业的检验人员培养流于形式。最后,在食品生产过程中,很多企业对产品检验设备和仪器的投入较少,或者不愿意在这方面增加成本投入,只是为了应付相关检查才不得已配置检验设备和仪器,而且一般都是配置非常低,检验效果较差的设备仪器。
(二) 规划布局不合理
虽然相关部门都在建立自己的食品检验机构,但是多数部门都是从自身的角度考虑问题,没有顾及整体的规划布局。这样就造成各部门之间的检验工作无法协调统一。同时,食品检验机构建设较多,出现重复建设的现象,投入的资金费用不少,但是从单个检验机构来看,其检验能力和效果相对不足。另外,各地区资源分布不均匀,无法有效利用当地资源,加上基层地区缺乏较强的技术力量,致使我国不同地区的食品检验检测工作存在较大差异,无法实现整体的检验管理。
(三) 风险监测体系无法满足实际需要
当前,我国食品安全风险监测能力和水平尚无法满足实际需要,其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食品生产企业和餐饮行业发展速度加快,产业集群数量逐年增加,致使食品安全风险监测的工作量增加,加上相关安全质量控制不完善,环境污染严重,食品生产和消费环节存在诸多食品安全隐患,致使食品风险监测工作量日益繁重;第二,企业设备能力分布不均衡;第三,专业技术人员不足;第四,食品安全质量控制体系不健全。
二、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的完善对策
(一) 落实出厂检验的主体责任
随着食品工业化和产业化发展速度加快,为了满足食品组织的各方面需求,对食品安全进行相应的检验工作,因此食品的检验主体责任应该以食品企业为核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根据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出厂检验和生产许可的相关管理制度要求,对企业自行检验能力进行考核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实践考核过程中,应将企业自行检验能力的考核机制纳入食品安全检验工作体系中来,并明确其法律效应,按照相关机构的认证和管理以及相关规定,使食品企业自行检验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第二,食品企业检验人员的日常管理执行效率与食品安全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要进一步加强检验人员的技术管理,在食品检测技术、规范标准以及数据处理等方面提高食品安全质量,确保食品检验的科学性和有效性。检验人员要明确自身职责和权利,严格按照检验工作的操作流程和相关管理文件执行任务,避免出现漏检的现象。同时,还要加强对检验人员进行职业道德和社会素养的教育培训工作,增强检验人员的社会责任感和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确保食品检验工作的合理性和公正性;第三,食品企业的安全检验工作好坏取决于企业承担的社会风险因素,首先,由于食品种类较多,消费者对食品质量问题了解较少,而商家对食品质量信息的了解却非常透彻,这样就导致商家和消费者之间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其次,质量不达标的食品,所承担的违法成本较低,违法收益与违法处罚不对称,致使更多的商家都或多或少的掺杂着假冒伪劣的产品销售。
(二) 科学构建政府检验机构体系
针对我国当前的食品安全问题,政府食品检测机构必须充分发挥管理职能,采取科学合理的方法和措施,综合各方面的食品安全质量现状,以推动检测机构健康稳定发展为基础,将各项检验工作的内容落实到位。在原有的检验工作上,进一步完善检验机构体系,统筹全局,突出重点,明确职责和权益,为构建科学、合理、有效的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提供坚实的后盾。
(三) 统一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食品安全检测方法
近年来,我国对食品安全问题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为了满足相关法律法规的要求,统一食品安全标准、规范食品安全检测方法是现时期迫切需要改善和提高的重要问题之一。食品安全管理部门、监督部门以及检验检测部门等相关部门都要做好交流工作,尽快修订出新的食品安全标准,使其能够统一化、合理化。对于存在缺陷与不足的地方,要补充说明具体的标准形式。同时,要借鉴国外先进标准体系,结合我国实际情况,充分考虑食品安全风险问题,在此基础上完善和更新食品安全检验标准。另外,要提高食品安全标准的指标水平,确保食品安全标准的可靠性和有效性。
三、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食品安全问题的严重性,我国必须明确“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的重要方针,保证我国食品产业健康稳定发展。当前,我国处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阶段,有效做好社会管理工作,是解决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的根本途径,在社会管理工作落实不完善的情况下,食品检验工作承担着更大的社会责任,必须任重而道远。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食品安全检验检测和风险监测体系将逐步完善和提高,也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现代化建设发展的战略目标的道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肖伦,李大兴.食品安全检验检测的现状调查及对策研究――以重庆市九龙坡区为样本[J].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2(11).
[2]韩锋,王越.泰兴市食品安全检验检测资源调查分析[J].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10(12).
【关键词】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风险管理;现场管理
中图分类号:TU7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在建筑施工中,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建筑工程的质量与成本管理是同等重要的,安全管理的效率与工程质量与成本直接相连,高水平的安全管理将有利于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保质、有序进行,同时避免出现安全事故,促进建筑工程成本花费的有效降低。因此,建筑工程管理人员在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也必须提高对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并积极思考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结合施工现场实际施工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计划,实施适宜有效的安全管理策略,以保证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进行。
1. 建筑项目施工现场安全风险与现场管理问题
1.1施工问题
施工现场的特点是多个工种立体交叉作业,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决定了生产设施的临时性,作业环境的多变性,人员、机械设备的流动性,施工生产过程的复杂性,造成施工现场安全事故高发。施工现场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施工人员缺乏安全意识、违反规程、忽视安全、忽视警告、违规操作; 使用不安全设备,未正确使用个人防护用品,用具,物体存放不当,对易燃易爆等危险物品处理错误等,由于人的不安全行为,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2)作业场所的缺陷,作业面临边防护不到位或不符合要求,预留洞口、楼梯口、电梯井口,未采取防护措施或设施不符合要求或不严密,通道口未搭设防护棚或防护不严,地下室照明光线不足; 通风不良、危险区域未设置安全警示标志。
1.2管理问题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极其复杂的工作,它涉及到的工作人员、施工技术、工程物资等数额都是较大的,任何一个不确定因素,都会影响施工现场的安全,导致建筑工程出现施工安全事故,所以,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是极其重要的。但是目前,我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中依然存在以下问题:
(1)要想有效保证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效率,就必须构建科学的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管理工作的有序进行。但是,我国很多建筑工程施工单位对此的重视度不够,缺失安全管理组织与管理体系,没有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安全管理流于形式,难以形成有效的管理模式,也难以实施科学适宜的安全管理手段。
(2)任何管理工作都需要在一定制度的约束下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工作也不例外。但是,建筑工程施工单位侧重于工程施工质量的管理,在管理制度的建立上也多以质量管理制度为主,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缺乏安全管理的主动性与计划性,导致安全工作无立脚点,跟不上建筑工程的发展。
(3)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项目很多,需要工程管理人员加强管理力度,以便实现保障施工现场安全的目的。但实际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过程中,部分工程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高,对施工现场的管理不严,同时对施工技术了解不深,无法对施工中的安全隐患进行有效检查与防范,从而导致施工现场安全性较低,影响建筑工程安全管理效率。
2 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主要措施
2. 1 依法贯彻建筑安全法规制度,落实安全生产责任
近年来,国家对安全生产工作日益重视,先后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和行业规范制度,项目部必须严格执行。比如项目部、劳务班组应依据工程规模配备符合《建筑施工企业主要负责人、项目负责人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管理规定》数量、能力的专职安全管理人员; “管生产必须管安全”,项目负责人施工现场带班作业; 每周依据《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进行安全检查,分项检查评分表无零分,汇总表得分值应在 70 分及以上; 安全防护、文明施工措施费用专款专用,为员工办理工伤保险,有效降低不可预见性的安全突发事件的成本; 安全专项方案编制、审批、批准符合《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经政府主管部门审核施工现场达到安全生产条件后,方可组织施工。
2. 2 加强施工队伍的安全教育与培训,建立良好的企业安全文化
安全管理首先是人的管理,安全培训要从员工的行为入手,对员工的安全教育培训,首先要提高项目管理人者及员工安全生产的责任感和自觉性,内容以安全生产法律知识和安全技能为主,不断提高安全业务素质,增强人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规范人的行为,实行规范化作业,杜绝工作凭感觉、靠经验,使施工人员形成一种程序化、标准化的工作习惯。其次是普及和提高员工的安全技术知识,严格落实入场安全教育,对各工种进行专项安全技术交底。
2. 3 抓好施工前与施工中的安全管理
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必须以“预防为主”,做好施工前的准备和施工过程中的监督与管理。施工前编制专项方案,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开展班前安全活动,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规定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 基坑支护与降水工程,土方开挖工程,模板工程,起重吊装工程,脚手架工程,拆除爆破工程等) 必须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专项方案编制应当包括以下内容。
( 1) 工程概况: 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概况、施工平面布置、施工要求和技术保证条件;
( 2) 编制依据: 相关法律、法规、规范性文件、标准、规范及图纸( 国标图集) 、施工组织设计等;
( 3) 施工计划: 包括施工进度计划、材料与设备计划;
( 4) 施工工艺技术: 技术参数、工艺流程、施工方法、检查验收等;
( 5) 施工安全保证措施: 组织保障、技术措施、应急预案、监测监控等;
( 6) 劳动力计划: 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特种作业人员等;
( 7) 计算书及相关图纸。对于超过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如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等的专项方案,还应当由施工单位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方案经企业技术负责人和总监理工程师审批签字后,才能实施。对方案实施过程进行动态管理,严格检查,及时发现、纠正违规操作和违纪行为,确保施工过程的安全。
2. 4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质量,合理安排施工时间
工程材料质量是工程管理的重点,所以工程管理人员必须从采购、仓储、使用等各个方面进行综合监测与管理,严格控制工程材料质量,为提高施工质量与材料安全性能奠定基础。对于气候天气等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工程管理人员可以采用合理安排施工时间的方法降低不良气候天气对安全施工的影响,尽量避免在大风、雷雨等天气施工,提高施工的安全性。
3 结语
建筑工程是一项时间较长、涉及专业技术较多、工程量较大的工作,很多因素都将影响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的安全。因此,工程管理人员必须提高认识,积极分析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与管理要点,并实施科学、合理、有效的管理策略,从而提高施工现场安全管理质量与效率,促进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有序、保质、按时完工,并最终实现企业安全管理的目标,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信,随着安全管理手段的不断创新,建筑工程施工必将向着安全化、可靠化、技术化、经济化的道路迈进。
参考文献:
[1]杜春宇,陈东科. 论建筑事故经济损失的分担[J].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2005,2( 5) : 30-33
[2]佟连山.建筑施工安全管理问题探讨与剖析[J].科协论坛(下半月),2007,98(08):57- 58.
关键词: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践创新
煤炭行业,中国于2011年成立第一个安全管理体系标准,也可以说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这样可以看出煤矿安全对我国来说是非常重要。我国现阶段的煤炭企业的生产和运行运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是非常合适的,这对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1 构建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重要意义
在我国煤矿企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煤矿的安全问题一直是个重要的问题,这也是国家和社会都非常关注的问题。通过相关数据可以看出,从2013年开始,我国煤矿企业的安全事故发生率同前几年相比下降了22.5%,人员伤亡的情况也在逐渐减少。即使如此,煤矿企业依旧是发生安全事故的重要企业,这就需要建立一个合理的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更好的促进煤矿企业的发展。风险预防管理体系是借鉴各国先进的安全管理思想和模式,取其精华,再与我国煤炭企业的自身特点相结合,从而创建一个适合自己煤矿管理安全体系。要把A防和控制作为重点,通过对风险的识别,预测,和检测对煤炭企业中存在的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
2 应用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2.1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制管理系统的综合应用,可以有效地提高企业的安全生产效率
采掘总体钻井条件良好,但也有较薄的基岩、采煤压力、顶板和破碎容易崩落、破碎的砂和塌陷经常发生在矿井水和煤层埋深严重的缺点,如渗漏和部分瓦斯煤矿。为提高生产效率,必须具备安全、规范的操作标准、清晰、清晰的管理流程,使公司的管理和岗位员工可以做到一切与标准、处处有流程。风险控制管理系统是企业遵循和信任管理工具的基础,是成熟和标准化的操作系统,促进企业安全管理有序实施,减少安全隐患和不安全行为,规避安全风险,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效率。
2.2 深入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是实现企业科学发展的内在动力
长时间以来,影响安全生产的主要因素限制煤炭企业整体的发展,安全生产,可以更好地适应的客观趋势煤炭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可以大大提高企业的抗风险能力,增强其核心竞争力在同一行业,甚至整个行业。企业只有科学发展理论的指导下,企业每一个员工的自我控制能力和企业组织工作危害重大危险源控制系统测试的能力,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实现的“试金石”,使安全生产的思想固化的潜意识,我们所有的员工每个管理活动和作业任务,实现安全稳定发展的企业,也会有无尽的力量,让它勇敢的潮流。
2.3 有效发挥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效能是实现企业安全生产的必由之路
全面落实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管理要素,高起点,高要求,促进企业安全生产,科学管理,后期处理提前预防,将有利于促进安全生产,从根源上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避免各类安全生产事故,事件,实现企业安全发展。
3 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构建
3.1 危险源识别和风险评估
危险源是导致煤矿事故发生的主要因素,确定危险源是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当务之急。危险源有可能在煤矿企业生产、建设和改革中每个环节都是有可能的,他们以不同的形式出现。对这些存在煤矿生产当中的安全隐患,其中也包括人为因素,环境因素,不正确的管理方式,这就需要我们利用相关的设备和专业技术进行识别和检测,提前针对问题进行分析,确定风险的危害性,然后进行整理记录,进行上报,形成一个全面的安全管控系统。
3.2 管理标准和管理措施
危害识别和风险评估后,要根据企业的生产特点和管理水平,制定相应的风险管理标准。在制定标准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国家政策、行业规范和企业自己的标准,及时消除危害。在拟定管理措施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采取有针对性的方法来辅导安全出产作业,有效减少煤矿安全事故的发生。
3.3 风险监测与预警
煤矿在安全管理过程中应该使用监控实时动态信息系统,对危险源的状态实时进行监控。对检测出来的危险进行监控并采取相应的控制措施,还要对可能出现的新的危险进行防御和监控。当危险到达一定程度没有办法控制的时候,要能立刻预警,立即想办法进行解决,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还要建立一个完善的事故预警系统,在要有危险要发生时,及时发出警告,能够第一时间对危险程度进行判断,然后依据危险程度采取相应的措施,给人们的安全提供更好的保障。
3.4 提高信息系统的应用水平
应用数据应按系统形式或格式完成,信息应真实、及时、标准化、准确。上级单位和集团有限公司,五人小组,煤矿团队,煤矿动态测试结果,煤炭部门的专项检查办公室,团队三级信息隐藏参数内容应当完整输入信息系统,实现闭环管理,安全问题和人员不安全行为的进行了具体描述,相应的标准和风险来源应该是准确的,录入工作应在检查后2d完成考试。当现场的安全问题与评估标准和危险源不相对应时,系统应及时地进行解决。
4 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的创新策略
4.1 更新安全风险预控的管理理念
想要建立煤矿本质安全化管理新系统,第一步就是要更新安全风险预防的管理理念,树立正确的管理理念,建立起以人为本的思想理念,做到事故可以避免;还有就是要在原始管理方式上进行不断地创新,做到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总结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经验,有效的归纳到本质安全化管理体制中。
4.2 加大监督检查,以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强化机电管理和考核
业务部门和专项技术人员需要对现场的工作人员的检查和考核力度加大。生产过程当中对已经识别出的危险源需要定时进行检验。充分发挥风险与控管理体系中的考核功能,一旦发现问题的存在,要第一时间录入安全管理信息软件中进行预警,在录入的过程中需要对问题进行分类,根据不同问题进行不同的整改。各部门在工作之前都需要对信息系统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及时的改造,减少或避免在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隐患,并及时对改造的问题进行上报。依据根据风险水平和发生频率可以制定相应的措施,月末对风险预控管理体系中记录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上报,从而更好的提高经济效益。
5 结束语
与传统的安全管理理念和模式相比,现代安全管理的概念更加注重人们的安全。风险预控管理系统可以使安全事故的发生率减少,使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都得到保证。所以我们要大力宣传风险与控管理的教育的好处,建立更加完善的管理制度完善相关制度,保证风险预控管理系统的有效实施。
参考文献
[1]折红霞.浅析如何推进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建设[J].内蒙古煤炭经济,2016,Z1:40-42.
[2]陈星海.浅谈煤矿安全风险预控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问题[J].科技与创新,2016,08: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