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多样性的价值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首先要明确生物多样性的含义,各国学者对生物多样性的含义有不同的说法,这里引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UNEP) 在1995年发表的《全球生物多样性评估》(GBA)中给出的定义,即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组成的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生物多样性主要包括遗传多样性(或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二、我国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经济因素分析
1、由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公共产品性质及其外部效应等原因,造成生物多样性保护各级主体收益的不一致,进而造成其有效供给不足。
Pigou提出,经济的外部效应是一产品或者行为施加给社会某些成本或效益,而这些成本或效益不能在该产品市场上得到反映。生物多样性所包含的大量生态效益具有明显的公共产品性质,会产生相当的外部效应。为分析的简单起见,假定国际、社会、个人保护生物多样性具有相同的边际成本,显然,由于生态效益的公共产品性质和外部效应的存在,国际、社会、个人三者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边际效用是不同的,考虑下图:
显然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全球的边际效用大于国家,国家的边际效用大于个人。因此形成三个不同水平的均衡点:个人均衡A点,社会均衡B点,国际均衡C点,显然国际均衡C点的保护数量是最高的,个人均衡保护量是最低的。从社会看,如果要求个人增加保护数量达到社会均衡数量Q2,显然在Q2上个人边际成本P2大于边际效用E点,因此,社会应当对个人提供至少曲边ΔABE大小的经济补偿,使个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外部效应内部化,这样个人达到社会保护量Q2才在经济上具有可能性。同理,国际社会必须对一国提供至少ΔBCD的经济补偿,这个国家才有相应的激励把保护量提高到全球水平Q3。
2、由于经济体制和观念等原因,生物多样性的经济价值未能完全体现在经济系统中。
生物多样性具有多种经济价值,而其中除了有明确市场价格的直接使用价值外,其他大量经济价值很难以精确的市场价格加以衡量。而由于计划经济和观念上的影响我们长期没有把生物多样性的价值体现出来。
3、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区域主体保护和利用的成本和收益不一致,经济利益分配不合理。
从区域主体看,显然上游地区与下游地区,西部与东部都存在生态保护收益的不一致。上游地区、西部地区损害生物多样性,破坏生态环境可获得短期经济利益,而造成的负的外部效应大部分不由他们自己承担,而转移到下游和东部。而如果要求上游地区、西部地区放弃短期经济利益保护生态环境,虽然对下游和东部地区产生较大的正外部效应,但是他们自己并没得到相应的经济补偿,因此他们没有激励来保护生态环境,1998年的大洪水就是其长期发展造成的严重后果。
三、几点经济对策
1、建立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经济补偿机制,协调各级保护主体的收益,使保护主体行为的外部效应内部化。具体来说,我国应当以《生物多样性公约》为依托,积极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国际合作,充分利用国际上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基金”。“生物多样性基金”可以在经济上对实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进行一定的补偿,同时此基金还可以促进相关机构在生物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方面的投资。
2、引进绿色GDP概念,建立能反映生态资源成本和生态质量的新的核算体系和市场制度,促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及合理利用。现有的GDP核算体系一方面掩盖了单一的经济增长引发的生态破坏对人类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损害,另一方面,它没有将生态资源包括生物多样性的损耗纳入经济发展的基础和成本核算。
这个国际纪念日的确立,说明生物多样性问题已经引起各国政府的广泛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与环境领域的中心议题。
什么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biological diversity 或 biodiversity)是指地球上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微生物)在所有形式、层次和联合体中生命的多样化,包括生态系统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基因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经过几十亿年发展进化的结果,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这一概念反映了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的相互关系:基因是物种的组成部分,物种是生态系统的组成部分,也是生物多样性的中心。生物多样性作为地球上各种生物赖以长期存在、繁衍、昌盛的基础和社会财富的源泉,已越来越受到人类的重视。
生物多样性为什么如此重要?
人类从生物多样性中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许多药物和工业原料。物种为人类提供了食物的来源,作为人类基本食物的农作物、家禽和家畜等均源自野生物种。野生物种是培育新品种不可缺少的原材料,特别是随着近代遗传工程的兴起和发展,物种的保存更有着深远的意义。
物种是多种药物的来源,随着医学研究的深入,越来越多的物种被发现可作药用。
物种资源能提供大量的工业原料。自然界的动植物能提供给人类所需的皮毛、皮革、纤维、油料、香料、胶脂等各种原料。
以上的例子是人们所熟知的直接价值,而间接价值也非同小可。
物种多样性对科学技术的发展是不可或缺的。仿生学的发展离不开丰富而奇异的生物世界。生物多样性是维持生态系统相对平衡的必要条件,某个(些)物种的消亡可能引起整个系统失衡甚至崩溃。
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主要与其功能有关:固定太阳能、调节水文、防止水土流失、调节气候、吸收分解污染物、贮存营养元素并促进养分循环和维持进化过程等方面都与生物多样性间接相关。许多目前认为无足轻重的物种,可能有着重要的价值。
椐估计,地球上生物约有300万-1000万种以上,但至今有案可查的仅150万种,经人类研究和加以利用的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很多物种还没来得及定名就已灭绝。
不同类型的生态系统面积的锐减,无法再现的基因、物种和生态系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失。如果不立即采取有效措施,人类将面临能否继续以其固有方式生活的挑战。生物多样性的研究、保护和持续合理利用亟待加强,刻不容缓。
由于中国是人口最多的国家,而且80%人口分布在农村,对生物多样性具有很大的依赖性。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和庞大的人口压力给生物多样性造成很大影响,致使中国成为生物多样性受到严重威胁的国家。在《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列出的640个世界性濒危物种中,中国就占了约25%共156种,形势十分严峻。
共2页,当前第1页12
我国是《生物多样性公约》的缔约国,又是多种生物的起源中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工作,己列入政府议事日程,尤其是近年环境保护、污染防治和生态保护并重方针的实施,有力地推动了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进程。
面对全国范围内的生物物种危机,这些努力无疑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全体国民的重视和对物种栖息地的持续改善。
作为普通公民,我们能为生物多样性保护做些什么呢?
关键词:城市规划;生物多样性;挑战;途径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及其与环境形成的生态复合体以及与此相关的各种生态过程的总和,主要分为遗传(基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圈。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作为一种重要的可再生资源,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提升生态承载力和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起着不容忽视的作用圈。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城市范围内的各种非人生物体有规律地结合在一起所体现出来的基因、物种和城市生态系统的分异程度。在经济价值、丰富度、物质循环写能量代谢等方面,城市生物多样性虽然与自然界生物多样性无法相比,但由于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在一个相对狭小的面积上,可近距离直接为城市人口服务,因而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和生态平衡、改善人居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园。
目前,国内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研究主要在景观生态学领域。本文从城市规划专业视角出发,探讨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问题。
1 城市规划与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辩证关系
城市生物多样性是城市发展的自然本底以及最重要的城市公共资源之一。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城市生态环境资源的直接和间接开发利用的目的同样是讲求效率和收益的最大化,但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市场机制却有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一面。因此需要更加重视对城市主物多样性的保护。
另一方面,城市规划也需要通过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在城市生态建设方面有所作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同时拥有物质财富、文化财富和生物财富(生物多样性)三种财富形式圈。城市规划的价值不应仅仅体现在促进城市物质财富的积累、城市文化财富的塑造,还应保护城市生物财富,为城市生态环境的建设贡献力量,实现自身的生态价值。
2 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的挑战
2.1 城市大规模无序开发建设
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人口不断增加,由于缺乏科学合理的规划,在没有充分论证城市发展规模与模式、评估城市区域生态价值的前提下,城市郊区大规模地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学城及住宅区等建设项目纷纷上马,原本完整的自然生态系统被城市建成区和未建成区(闲置土地)侵占并分隔成一个个觖乏联系的裂块,彻底改变了原有的生态格局和地表结构,不再适合本地物种的生存
另一方面,城市内部更新改造(城市再开发)过程中,由于急功近利,对城市内部原有的生态系统往往没有进行很好地保护和延续,而是采取粗暴地推倒重建;而且为了提高土地利用效率,满足现代化城市功能需要,建造了无数尺度巨大的摩天楼,却忽视了城市绿化开敝空间的营造,使城市绿化面积严重不足,城市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城市生物多样性大大降低。
2.2 城市绿化建设的盲目性
在城市快速发展过程中,城市绿化建设往往是将多种相互关联的树种清除,然后种植单一树种,使城市内部的生态系统趋于简化,。这导致了城市绿地生态功能弱化,维护费用增大。
另外,为了改造和恢复生态环境、美化城市景观,盲目引入外来植物,而对本地树种的培育重视不够,也没有考虑依附于这些植物的各种动物的多样性,忽视了从整体上提高城市绿化的生态水平。甚至引进具有攻击性的外来物种,对本地物种造成致俞打击,破环了原本脆弱的城市生态系统,使本地生物资源丧失。
2.3 城市环境污染问题
现代城市空间分隔化现象十分普遍,城市用地被划分为不同层次、不同功能、不同权属的用地区块,由于在城市主态建设上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统一的生态廊道将各区块之间有机地联系起来,使各区块的生态环境资源内部化,造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肢解。这种城市空间相互分隔、各自为政的状态,破坏了城市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城市生物多样性也因此受到影响
3 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实现途径
(1)科学设立并积极开展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2)重视城市绿地系统规划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3)运用生物多样性信息指导城市规划。(4)构建我国城市规划中生物多样性保护框架。
4 结语
党的十报告提出“建设生态文明”,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理念,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正是这一理念的具体体现。城市规划是城市公共资源调控的重要手段,对城市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巨大,因此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离不开城市规划的支持;同时,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是一个综合的长期的过程,需要同相关部门的密切协作。
参考文献
关键词:保护生物学;课程特点;教学策略
中图分类号:G642.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43-0218-03
《保护生物学》是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变化规律及其保护的科学,也是在全球生物多样性锐减的大背景下,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保护意识逐渐觉醒后产生的一门新兴的综合性学科[1]。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不仅有助于学生认清人与自然的关系,而且对于提高学生的生物保护意识、生态文明和道德素养都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2]。很多高校已将该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素质教育课,尤其强调其教学中的情感教育元素[3]。本文浅析该学科的课程特点,并在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情感教育的教学渗透策略,以期为《保护生物学》的教学研究提供基础资料。
一、保护生物学的课程特点
1.学科形成的背景。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生命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人类生存的物质基础。然而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人类改造自然的能力不断增强以及对自然界的过度利用索取,使得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重危机[4]。《保护生物学》是专门研究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的学科,从其孕育到现在不过几十年的历史。1937年,埃林顿和哈默斯特罗姆最早提出了“保护生物学”的名词,但是并没有引起公众的重视和后续的发展。直至20世纪70年代,生物多样性问题已成为许多国家可持续发展的首要问题,环境污染和野生物种的生存危机将成为限制今后人类发展的关键要素之一,许多环保人士自发形成绿色和平组织,最终发展为“绿党”,其最根本的政治学原则是实现生态平衡。但是,有关物种生存条件、灭绝机制以及环境保护的研究多分散于各个基础生物学科中,在解决问题时苦于没有专门研究生物多样性的学科,亟需学科形成和深入的专业研究。1978年,首届国际保护生物学大会的举行推进了专业深入的学术研究,随着相关理论的丰富和发展,标志着《保护生物学》这门学科的诞生[5]。
2.学科特征。保护生物学由基础生物学、应用生物学和社会科学交叉融会而成。作为一门交叉学科,保护生物学不仅研究物种和生境所面临的威胁,而且还包括采取保护行动,因此被赋予独特的特征,表现在它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科学,也是一门价值取向的科学。(1)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危机的决策科学。Soule将保护生物学称之为危机学科[6],将利用直觉和创造力加上现有的信息来比较相似的事例,再参照理论模式进行决断。这显然不符合常规的科学演绎和推理,但是为了处理现有的生物多样性危机,只能先制定一定的保护决策。而检验决策的标准是野生状态下的珍稀物种是否持续发展和存在,或具有代表性的自然生态系统是否保存完整等,因而具有一定的未知性。(2)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科学。生态系统作为复杂的多因素系统是难以预测和模拟的,因此生物多样性问题的答案只能在一定概率水平上进行统计和推测。作为一门处理统计现象的学科,保护生物学家常常不能对一个环境问题提供简单的答案,这是因为不确定性是生态与自然保护问题的固有特征,只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数据,才可尽可能地解决相关科学问题。(3)保护生物学是一门具有价值取向的科学。科学应当是无价值取向的完全客观的东西,不涉及人的观点与愿望,但在这一点上,保护生物学显示出与众不同的学科特点,这是因为保护生物学的研究目的十分明确,其意义就是为了保护有价值的生物多样性,而这样的价值取向使得该学科与人类的愿望密切相关,具有一定的主观性。
二、情感教育的教学策略
我国的教育家们自古以来就已经把情感教育放在十分重要的地位。而大学阶段正是青年学生生理和心理的成熟时期,也是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形成阶段。如果能在教学内容中适时融入情感教育,培养学生为社会服务的理想,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由于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内容中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因此应在教学中将情感教育放在重要的地位,使学生成为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坚决拥护者和执行者。那么怎样在教学中渗透情感教育呢?笔者在教学中进行了以下尝试:
1.渗透生态优先的理念。全球性的生态危机从表面看,是自然生态环境遭到人类不合理的改造后而导致整个自然界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发生失衡,而深层意蕴表达的则是人在自然界面前迷失了自己的本性。为此,要在保护生物学的教学中使学生形成一种人类和自然界相互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强调保护环境和生态优先的理念,向学生强调社会要想健康、协调、可持续发展,必须尊重自然,如果我们人类以自然界主人的身份自居,以征服自然、改造自然为追求目标而自鸣得意,不断地向自然进行索取,这是非常有害的。
2.精选教学内容,贯穿情感教育。教师在教学内容中应着重介绍国际自然保护、野生生物保护潮流以及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原理与方法,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应始终贯穿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和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可以举出某一典型受损物种(如藏羚羊等)为载体,能快速引发学生的强烈共鸣,从中讲解保护生物学的基本理论,不仅使抽象的理论变得生动直观,还可以灌输保护生物多样性的迫切理念,有助于激发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同时,在列举国际著名保护生物学实例的同时,也要注重介绍本区生物多样性的受损情况、保护现状与尚待解决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参与分析讨论,融入角色和学以致用。
3.利用多媒体手段和课堂讨论,使学生感同身受。我国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过:真的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唯独从心里发出来的,才能达到心底。教师应根据与教学内容相联系的背景,利用多媒体手段的直观性和生动性,将美好的生物多样性和遭受损害的恶果展现在学生面前,经常搜集播放一些视频,如关于藏羚羊的《可可西里》和美国前总统戈尔的环保讲座等,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习兴趣,还能提高教学效率,建立优质高效的教学模式。还可以在此基础上组织学生开展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的讨论和辩论,学生进行展示、交流、讨论、答辩和分析等主体活动,不但感同身受快速融会贯通了新的知识点,还有助于同化和调整建构新的知识平台,也充分体现了该课程的时代性和整体性。
4.以作业形式促进学生点击自然保护组织的网页。关于保护生物学的链接网页有很多,要求学生浏览并以作业形式汇报的网页主要包括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国际野生生物保护学会(WCS)、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信息系统(CBIS)等,要求学生了解最新信息,从中找到研究热点,潜移默化地培养学生的自然保护意识,并作为平时成绩的重要考核指标促进学生的知识延伸。
5.鼓励学生参加绿色环保组织。动员学生积极参与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各种活动,鼓励他们以志愿者的身份身体力行地传播绿色文明。通过树立绿色观念,普及绿色文明、生态保护和可持续性发展的意识,展示当代大学生关注社会、以天下为己任的精神风采。总之,《保护生物学》课程是培养大学生绿色环保意识的重要教学平台,应充分发挥这一平台的情感教育作用,改变极端人类中心主义的价值观念,让学生充分认识到生物多样性的价值,摆正人类在大自然中的真实位置和作用,树立人与自然相互平等、相互依赖的生态文明价值观,形成符合生态法则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这也是我们现代大学教育应该贯彻坚守的新理念。
参考文献:
[1]Soule M E.Conservation Biology:The science of scarcity and diversity[J].Sunderl and Mass:Sinauer Associates INC,1986.
[2]蒋志刚,马克平,韩兴国.保护生物学[M].杭州: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1997.
[3]曹丽敏,司马永康,曹利民,等.保护生物学概述[J].云南大学学报,2001,23:65-70.
[4]马克平.试论生物多样性的概念[J].生物多样性,1993,1(1):20-22.
[5]Primack R B,季维智.保护生物学基础.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
[6]Soule M E.What is conservation biology[J].BioScience,1985,35:727-734.
>> 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讨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政治 宜宾市绿地系统生物多样性保护规划探讨 张掖市湿地生态系统植被生物多样性保护探讨 探讨生物多样性保护与扶贫开发 园林生态系统中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 小城镇人居环境中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探讨 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依据范围和措施探讨 湿地生态旅游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对策的探讨 论沙棘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经济分析 生物多样性――淡水的保护神? 森林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及保护 生物多样性保护制度的构建 生物的多样性及其保护研究 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企业路径 浅谈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重要意义 用影像保护生物多样性 浅谈保护城市生物多样性 基于保护植物多样性的营林技术初探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
[5] 张国庆.生态论与经济生态化研究[J].现代农业科技,2012(10):28-29.
[6] 张国庆.生态论:复杂系统研究[J/OL].(2013-03-27)[2013-05-27]..
[8] 熊继宁.系统法学导论[M].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06.
[9] 张国庆.系统企业学[EB/OL].(2013-05-21)[2013-05-27]..
[13] 张国庆.生态健康评价及生态系统管理方法[J].现代农业科技,2012(11):245-246.
[14] 张国庆.生物灾害学[M/OL].(2012-05-25)[2013-05-27]..
[15] 张国庆.灾害学概论[EB/OL].(2012-03-16)[2013-05-27]..
【关键词】中国;濒危海洋生物;保护
中国有着丰富多彩的生物多样性,在全球范围内排在第8位。但是,中国所受到的生物多样性威胁也是全球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辽阔的海域、漫长的海岸带,300多万平方公里的领海面积,我国有着多种多样的海洋生物,记录在册的海洋生物有22561种,隶属于5个生物界、44个生物门。我国海域的海洋生物,按照分布情况大致可以分为水域海洋生物和滩涂海洋生物两大类。伴随着人类社会不断开发和利用海洋的强度,最近若干年来,中国的海洋生物多样性受到了非常严重的威胁,而且濒危物种数目明显变多,保护形势依然严峻。
一、濒危海洋生物所面临的威胁
1、海洋生物丧失了生存环境。我国存在着大量的滩涂围垦、海洋工程、航道疏浚以及海岸工程等活动。这样会严重影响海洋生物的正常活动,而且还可能会造成海洋生物丧失了自身的生存环境。例如红树林的生存环境减少就是最好的例子,从上世纪纪70年代至今,全国的红树林湿地面积仍然在持续下降。在它的生态系统中,最少包括55种的大型藻类、浮游植物共计有96种、浮游动物达到了26种、底栖动物300多种、昆虫142种、哺乳动物10种、爬行动物7种。这些红树林面临着濒危境况,对海岸带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峻的恶果,这种生态系统中的多种生物都会失去生存环境,导致了种群消失以及灭绝。
2、过度捕捞导致的恶果。眼下,在海洋上的捕捞船只数量大幅度增加,捕捞手段更加先进,多种渔业资源大幅度下降或者枯竭,多种鱼类根本无法形成渔汛。例如,我国东海渔场曾经富产的大、小黄花鱼、带鱼以及墨鱼都很难发展,面临着绝迹的境况。此外,浪费性的捕捞活动以及渔获副产物都误捕了大量的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与此同时,因为大量海洋生物的观赏价值很高,也能够作为收藏艺术品被珍藏起来,或营养价值非常丰富,成为了口中之物。因此,在利益驱使的情况下,人类无节制地捕捞、甚至是违法偷捕这些濒危海洋生物,这样可能会导致物种资源被严重地破坏,还可能会灭绝,红珊瑚、鹦鹉螺以及中国童等就是最好的例证。
3、海洋环境污染的恶果。因为大量的海洋原油都泄漏到海洋中,海洋运输的污染以及排放懂啊海中的多种陆源污染物也会加剧海洋环境的污染程度,进而恶化了海洋生态环境,使得很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4、外来物种的入侵。随着海洋运输的快速发展、我国引入了大量的海水养殖品种,外来的海洋物种日益变多,这可能会导致海洋生态系统失去了原有的失衡、很多物种的功能退化,生物多样性不均衡现象加剧,再加上很多外来海洋生态物种会(例如美国的大米草)严重排挤其他相似的物种,影响甚至威胁了本地区的海洋生态系统。其次,外来的海洋物种和当地物种不断地杂交或竞争,这样就会极大地改变或者影响既有生态系统中的遗传多样性,还可以导致本土种群绝迹。
二、中国保护濒危海洋生物的措施
1、中国的保护法律及保护行动。我国向来非常注重海洋生物的多样性以及保护海洋濒危生物的相关事宜,而且还主动参加到全球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活动中去。中国先后签署和加入了《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生物多样性公约》、《国际湿地公约》。伴随着我国不断完善和健全海洋濒危生物法律,沿海各个省市先后颁布了本地区的法律法规,加大了保护海洋濒危生物的力度和范围。而且,我国还编制了保护海洋生物多样性的诸多行动计划,而且部分行动规划已经开始逐步实施。例如我国已经开始执行《中国湿地保护行动计划》以及《中国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行动计划》等。
2、中国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我国要不断强化海洋自然保护区建设,可以更好地保存好海洋生物的多样性,进而预防海洋生态的不断恶化,从我国的情况来看,珍贵濒危海洋动物保护区属于我国珍贵濒危动物保护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仅有海洋特别保护区,还有渔业种质资源保护区等。中国当前已经分别构建了30个和17处国家水平的海洋自然保护区以及国家级海洋特别保护区,而且还有60个地方性的海洋自然保护区。此外,我国还运用多种手段来保护红树林、人海河口、海湾、海岛、珊瑚礁以及滨海湿地等脆弱的海洋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我国还建立了若干个海洋特别保护区,重点保护有影响的药用资源、水产资源以及濒危物种,这样不仅可以保证海洋濒危生物的多样性,而且还可以减少和降低人为活动的影响,重点保护、恢复、发展、引种、繁殖海洋濒危生物资源。
3、及时调整保护生物名录。当前,我们要根据具体的国情和资源情况来调整具体的重点保护生物名录。针对部分需要量较大但是又受到严重威胁的野生种群和物种,应该及时将它们划入到保护名单中去。例如,我国的刺参,栉孔扇贝,大牡蛎,石斑鱼,孔鳐,真鲷,胭脂鱼,金海燕等具有极强的医药价值,但是它们还没被列入红色名录以及保护物种名单。还有,部分野生物种具有国际范围的的生物多样性意义,而且还受到了威胁。此类濒危物种应该被列入保护名录之中,以便更好地进行保护。
4、采用代用品和人工养殖品。对于濒危野生海洋生物来说,若是禁止或限制使用的国家重点保护的物种,就务必严格要求限制开发此类濒危物种,尤其是要制约和减少将濒危野生海洋生物当成特殊需要(观赏或者医疗)的审批手续。此外,还要进一步寻找此类濒危物种的代用品,且不断地宣传运用相关的代用品以及人工养殖品。可以运用人工养殖和栽培的方式来获取此类资源,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缓或者防止此类资源的进一步衰退。在此过程中,也可以对濒危海洋野生药用生物进行组织培养、基因库、种质库建设以及细胞培养的深入研究,这样就可以便于人们未来可持续性地开发此类濒危海洋生物资源的价值。
5、开展保护区科学研究与监测。相关部门要将海洋保护区当成最好的科研实验室,这样就可以比较深入地研究绝大多数海洋濒危物种、自然遗传变异、物种多样性、种群、关键种与其他物种、还有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等。相关单位要借助保护区来进行多种类型的科学、研究以及监测,这样就可以从整体上把握海洋自然保护区中的海洋濒危生物的具体生存状况。尽可能真实地反映所保护的海洋濒危生物与海洋保护区之间的关系以及相互作用,这样就可以为制定和颁布海洋濒危生物的管理政策提供精准的数据库。从当前情况来看,我国当前所设定的绝大部分海洋自然保护区旨在确保生物多样性、海洋和海岸生态系统,在此基础上,本文建议相关部门设立以生态监测为主的海洋自然保护区监测体系。
三、结束语
当前,在建设海洋强国中,要切实强化海洋生态环境的管理工作,大力保护海洋濒危海洋生物。不仅要普及海洋濒危生物知识,还要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在享受开发利用海洋资源权利的同时,也要履行保护海洋生态环境以及海洋生物资源(尤其是濒危生物资源)多样性的义务。这样才能更好地促进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从而实现海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关键词:园林植物;多样性;规划;原则
1 地带性原则
地带性的植物是当地气候条件下自然选择的结果,具有最大的适应性和稳定性,能够全面反映所在地带的自然地理和历史条件。城市绿化的应用植物物种选择,要基本切合本地区森林植被地理区中所展示的植物品种分布规律。一般来说,植物的地带物种对当地土壤、气候条件适应性强,有地方特色,应大力开发利用地带性的物种资源,尤其是乡土树种,有节制地引进域外特色物种,构筑具有地域区系和植被特征的城市生物多样性格局。
2 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原则
适地适树是指绿化要根据本地区气候,栽植地的小气候和地表及地下环境条件,选择适于本地区生长的植物种类,以利于植物的正常生长发育、最大限度地抵抗自然灾害、保持较稳定的绿化效果。每种观赏植物,尤其是树木对环境条件都有严格的选择性,即树种选择中要遵循的“适地适树”原则。
3 注重生态价值,坚持物种多样性原则
生物多样性是生物和它们所组成系统的总体多样性和变异性,是促进城市绿地生态系统稳定和生态功能高效的前提。因此,为了使植物能够在城市生态环境中持续、健康的存在和发展,在物种选择上必须坚持生物多样性原则,以当地的植物生态系统及乡土植物群落为基础,在重点应用大量乡土植物种类的同时,再适当引入已驯化的外来物种作为补充,这样才能体现出物种的多样性和植物景观的多姿多彩,建立相对稳定而又多样的园林植物复层种植结构,才能使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发挥出最大的生态效益,达到较为理想的景观效果,真正实现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4 注重园林绿化景观价值
为提升绿地景观品质,城市绿化中应注重突出观花、观果植物种类应用,同时加强叶色变化的树种使用,在城市中构成不同的色彩,是园林绿化景观价值重要体现。观花乔木选择尤其重要。观花乔木是指以观花为主,具有明显主干的景观树种,它是园林里地位最显著的植物。作为具有生命个体的植物,以其品种繁多、多姿多彩个性,春观花,夏观叶,秋观果。能够给人们视觉心理上的愉悦外,还在城市绿化中提供阴凉,遮挡风沙。防止水土流失,降低噪音,清洁空气。观花乔木在现代城市绿化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能够给社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综合环境效益。
观果树种是指果实形状或色泽具有较高观赏价值树木的总称。它的运用,不仅可以大大丰富园林景观的内容,而且形成引人入胜的景观。对于秋季的植物景观,人们习惯于用秋色叶树种来表现,其实,秋季的累累硕果更能让人们体会到春花秋实、丰收富足的收获喜悦。此外,还有一些经久不落的果实可以弥补冬季植物景观的单调。在提高园林绿化水平时,还可为单调的秋冬园林绿化景观增添生机和活力。
5 优先选择抗性强、病虫害少、对环境污染抵抗力强的树种
对城市环境中工业、交通等设施排放出的三废和土壤、气候、病虫害等不利因素适应性强的植物品种应在园林植物规划中占有相当的比例。特别是针对衡水市土壤偏盐碱的状况,优先选择耐盐碱的植物尤为重要。
6 树种配置的科学性和与艺术性相结合原则
城市绿化种植配置应遵循植物生态习性以乔、灌、草、藤相结合,注重近中远期效益相结合的原则,常绿植物与落叶植物相结合,慢生树、中生树与速生树相结合。
城市植物群落也应追求自然美,优化物种、群落外貌、形态和色彩等组合,重视植物的景观、美感、寓意和韵律的效果,产生富有自然气息的美学价值和文化底蕴,达到生态、科学和美学高度和谐的效果,并与城市景观特色、建筑物造型相融合。
7 节约性原则
植物与传统文化密不可分,植物不仅影响传统文化的产生和形成,同时又是传统文化的载体。人类文化与植物界的关系具体表现为:语言文化、信仰文化、景观文化、医药文化、农耕文化、饮食文化、民俗文化和道德文化。我国五千年的文明史和五十六个民族长期生息繁衍于广袤的国土上,孕育出灿烂辉煌的中华文明,其中与植物有关的传统文化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中国最古老的诗歌集《诗经》里记载了二百多种植物,在《周南・关雎》中一首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这首诗生动地描绘出动植物、环境与人的情感世界,而生长于水中的荇菜,据吴征镒先生最近考证,是分布于我国南北各地的沉水草本植物――眼子菜科的菹草,解开了国人长期以来对荇菜考证之疑团,同时说明中华文明之博大精深。对我国历史上记载数以千计的植物进行科学考证,正本清源,对解读民族文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国是多民族、多元文化一体的国家,同时又是生物多样性极其丰富的国家。文化多样性和生物多样性的共存,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和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民俗与植物的关系,是生动、具体、经久不衰的民间文化现象。民俗是长期形成的风俗和习俗,包括民间信仰、口传文学、神话谚语、故事、歌谣、节日典礼、传统艺术等等。民俗具有传承性、变异性和历史性等特征。民俗文化的产生和形成脱离不开人们所处的自然环境,离不开人们对自然界动植物的认知,因此可以说民俗文化产生于人与大自然的物质世界相互作用的结果,正如文化人类学研究指出:人类创造了一系列与物质和精神相关的民俗文化,表现出对生态环境的适应和利用,进而创造出更高境界的物质文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传统知识共同构建了伟大的人类文明大厦。
传统节日是我国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很多民俗节日的象征都是以植物为标记或用植物要素表意而构成节日象征。本期“植物与中国传统文化”为读者展现出我国传统文化中丰富多样的植物及其社会功能。不仅表现出我国南北地域植物之多样性,而且说明植物在民俗、宗教、医药、文学、饮食、园艺、色彩艺术等领域的独特文化功能、保健功能和社会功能。文化多样性与生物多样性共同编织出的中华文化之网,具有强大的生命力,体现出民族之气常存的人与自然和谐之美。九九重阳登高揽胜,插茱萸,食蓬饵,饮菊酒是汉文化民俗植物与人相互作用的生动写照,其文化意境是求吉避灾,祈福安康;其生态学意义是人与自然界植物的亲密无间,和谐共存。人类对植物的传统利用,包括文化利用一般来说都是有利于物种的保护。现代生物多样性保护应该而且可以从传统文化中学到一些有益的东西,用于生态系统和物种的保护。
人与植物的关系自远古时期就已经建立起来,表现出多层次、多方面和多样性的相互作用关系,广泛存在于人们日常的生产、生活、信仰和习俗之中。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不同民族,在认知、利用和保护植物的文化也不尽相同,有时甚至存在很大的差异。因此需要进行深入调查、研究、分析、比较不同民族与植物之间相互作用的关系的各个方面,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有价值的信息与支持。虽然科学价值体系与文化价值体系是不同的社会认知系统,但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同的功能,共同担当着人类文明发展和进步的责任。科学价值观是以物质世界为基础,排斥精神因素的作用,然而文化价值观和传统知识价值观对世界的认知体系包括自然性和精神性两个方面,具有显著的包容。毕竟人类活动改变生物多样性的生存状态是由文化价值观决定的,文化表达人与生物多样性的互动关系,在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方面,文化担当着关键的角色,一个失去了传统文化的民族,等于失去了与自然和谐共存的道路,失去了大自然的人类,族群也必将消失于大自然之中。
1水土保持的价值
水源涵养林具有固持水土、保育土壤肥力、防止土壤流失及防止泥沙滞留和淤积等功能。森林遭到破坏后,土壤失去保护屏障,一旦发生降水,土壤便遭到雨水冲刷,造成水土流失,土地养分流失、肥力下降。而水利工程将由于携带泥沙的径流流入,造成泥沙淤积,使用寿命缩短。根据影子价格法,可测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林木保育土壤的价值总计为2万4004元/a。
1.1减少土壤损失的价值据北京市园林绿化局研究结果表明,北京市土壤耕作层平均厚度为30cm,每km2山杨林、落叶松林等林地比无林地平均每年减少土壤流失量335.75t/hm2。林地土壤平均容重为1.1t/m3,则森林可减少土壤流失量相当于减少土地废弃面积0.1017hm2/km2。怀柔水库一级保护区水源涵养林面积为3.13km2,森林减少土壤流失保护土地价格为5480.50元/hm2,由此得森林减少土地损失的价值为1745元/a。
1.2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据研究表明,北京市森林地表层土壤有机质含量平均为3%,其中全氮含量为0.19%,全磷含量为0.02%,全钾含量为0.08%,由森林减少土壤流失量实测值335.75t/(hm2•a)可以算出,森林减少土壤有机质、氮、磷、钾的损失量分别为10.070、0.638、0.067、0.268t/(km2•a)。用等效的化肥价值作为森林保护土壤养分的影子价值,可计算出森林减少土壤肥力损失的价值为1万6070元/a。
1.3减少泥沙淤积和滞留的价值(1)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同无林地相比,有林地平均减沙率为80%,减沙量为335.57t/(km2•a)。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每年减沙总量为1050.33t,相当于减少库容损失807.92m3。按单位库容造价5.71元/m3计算,可得减少泥沙淤积的价值为4613元/a。(2)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采用挖取泥沙的费用作为影子价格,根据挖取1t泥沙的市场价格1.5元计算,可得出森林减少泥沙滞留的价值为1576元/a。
2固碳制氧转化太阳能的价值
森林通过吸收大气中的CO2,将其固定和储存,并释放出O2。本文采用造林成本及煤炭热值价格作为影子价格来核算出林木固碳制氧价值。
2.1固碳制氧的价值据“十一五”森林资源普查结果显示,相比“十五”期间,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立木蓄积增长量为1万9.99m3,相当于每年固定CO21821.81t,提供O21341.33t。折算成造林成本,固定CO2和提供O2的单价分别为273.3元/t和369.7元/t,可计算出固碳和提供O2分别为49万7907元/a和49万5890元/a的价值。
2.2转化太阳能的价值计算据测算,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主要树种油松、侧柏、刺槐、柳树及杨树的平均热值为2万kJ/kg,年干物质生长量为118.82t,相当于年转化太阳能2.38万kJ。用煤炭价格作为林木转化太阳能的影子价格,可折算出转化太阳能的价值为1806元/a。
3净化空气的价值
3.1吸收SO2的价值据《中国生物多样性经济价值评估》中的数据,森林对SO2的吸收能力为:针叶林215.6kg/hm2,阔叶林为88.65kg/hm2;另据《中国生物多样性国情研究报告》,我国每消减100tSO2的治理费用为6万元,即SO2的治理成本为0.60元/kg。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的针叶林面积为201.02hm2、阔叶林地为111.67hm2。采用SO2的治理成本作为林木吸收SO2价值的影子价格,可以得出吸收SO2的价值为4万9280元/a。
3.2吸收氟化物的价值据北京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的数据,毛白杨、刺槐和加杨等阔叶树的吸氟能力最高,达4.65kg/hm2;侧柏、油松等常绿树的吸氟能力为0.50kg/hm2。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面积为201.02hm2,其中阔叶林地111.67hm2、针叶林地89.35hm2,采用燃煤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0.16元/kg作为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林木吸收氟化物的价值为99元/a。
3.3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据相关机构测定,森林对氮氧化物吸收量为6.0kg/hm2,采用中国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1.34元/kg为林木吸收氮氧化物价值的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吸收氮氧化物的价值为2514元/a。
3.4滞尘的价值据测定,阔叶林的滞尘能力为10.11t/hm2,针叶林的滞尘能力为33.20t/hm2,采用燃煤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污收费等筹资性标准的平均值0.56元/kg作为林木滞尘价值的影子价格,可计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的滞尘价值为4370元/a。
4景观游憩价值
作为京北的标志性景观,怀柔水库以优质的生态环境和优美的景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游客前来怀柔参观旅游。这不仅为怀柔区创造了一个宜居的生态环境,也为怀柔区旅游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助力。根据北京市测算出的全市年平均森林最大游憩收益为2174.50元/hm2,可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为怀柔区带来的旅游收益即其景观游憩价值为67万9944元/a。
5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直接使用价值、间接使用价值、选择性价值、馈赠价值及存在价值等。核算生物多样性存量及价值是一项非常复杂和困难的工作。为此,本文中只核算野生植物资源、野生动物资源及水源涵养林的使用价值。怀柔水库区生态群落稳定,库区山地、滩地、浅水区及水域等各种地形元素丰富,陆生乔木、灌木和水生植物配置丰富,结构健康合理,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提供了一个优良的生态环境。根据北京市82.9149km2森林生物多样性价值核算结果49.349亿元计算,怀柔水库一级保护区312.69hm2林地的生物多样性价值为186万1056元,见表3。
6结论与建议
怀柔水库一级区内生态公益林具有多方面的价值,本文根据相关研究数据,对其部分主要价值做一测算。水库一级保护区内生态环境及生物群落相对稳定,上述生态价值也是大体稳定的。因此,对上述各项的价值量进行贴现,求出现值。取贴现率r=10%,根据公式:现值P=11V(V为年产出量),可以得出怀柔水库一级区内水源涵养林总价值为1亿1583万元。其中环境价值为0.84亿元,占总价值的73%。各价值依大小顺序依次为:涵养水源、生物多样性、固碳制和转化太阳能、景观游憩、净化环境、保育土壤。由此可见森林环境价值在其诸多生态价值中的重要性及水源涵养林生态价值的构成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