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农业经济环境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构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机制,逐渐形成成熟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和体系是目前的焦点。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经济格局,才能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实施将引领整个农业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有效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一)发展高效农业循环经济有利于各产业的融合发展循环农业以产业链延伸为主线,注重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与能量高效转换,在科学安排系统内部及相关产业间的循环与再利用基础上,实现单程式农业增长模式向“资源———产品———再生资源”循环的综合模式转变。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在具有现代农业运作高效性特征的基础上,强化了农业资源的节约性,通过优化组合,实现优势充分叠加而产生集成效应和相互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大力发展高效循环农业对转变农业增长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率、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保障食品安全和日益增长的质量需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实现农村经济和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循环不经济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难题目前,我国农业发展面临资源和环境的双重约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诸多方面全面考虑、整体推进。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一是只注重循环、不注重经济,缺乏在市场经济环境中发展的动力,不少循环农业项目取得较高的生态环保效益,但是不经济。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与农业集聚水平偏低,循环农业缺乏先进适用技术,难以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三是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导致先进技术难以推广,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积极性不高。四是农业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和考核监督机制缺乏,自觉履行社会责任的经济主体不多,经济利益高于一切。五是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能力,国家对循环农业支持力度不够特别是资金投入不足成为重要的制约因素。循环农业建设可带来优良空气、干净水源与优美环境,是一项利国利民的事业。作为对农业部门的补偿,各地应在财政、金融上对发展循环农业予以大力支持。
(三)应寻求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循环农业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关联产业含有不可循环的元素,就能导致农业本身的不循环。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基于生态学、系统论、共生论理念,用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推动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循环农业产业链上各独立经济主体间的协同发展。大农业循环不仅是第一产业内部的循环,而且是第一、二、三产业融合的循环,实现各产业间的良性循环和联动发展。各产业有各自的循环,又有相互间的大循环。在发展大农业循环过程中,将会不断破解发展中的难题,不断有所创新,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大农业循环强调运用现代科学新技术,在循环产业链各环节发挥作用,实现环境社会经济效益最大化、物质能量循环利用最优化、环境社会经济危害最小化。
二、应在发展模式上探索新思路、寻求新突破
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领域包括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涉及的行业包括工、农、商等开放式系统。需要从社会、经济与环境等方面综合考量,明确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目标,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支撑体系和长效机制。
(一)努力探寻有特色的高效循环农业适用模式选择正确、适宜的模式,将使农村在循环经济发展道路上走得更远、更顺畅,为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发展提供科学依据。一是生态循环农业模式。应建立真正意义的种养加生态循环系统示范区,集成应用数字化信息技术、生物工程技术、生态种植技术、生态养殖技术、立体种养技术、沼气发电技术和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技术等,构建生态农业产业体系。二是区域大农业循环经济生产模式,寻求区域内部最佳生态、环境、经济效果。区域内多个子系统或多个单元产业群互相融合、协同发展,可形成紧密结合的有机循环整体,实现物质与能量的交换、转化和循环,为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三是工农业复合型模式。这是跨企业、跨行业、跨地区的循环经济联合体模式,是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趋势。主要特点是在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基础上,实现污染排放减量化、废弃物利用资源化、生产过程清洁化,从而有效缓解经济增长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四是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市场化、商品化和规模化模式。农业废弃物利用面临的主要矛盾表面上看是集中在收集储藏和持续均衡需求的矛盾,实质是经济社会效益的矛盾,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经济价值难以实现,重要的是体制机制问题,农业持续发展、农业废弃物利用并没有引起高度重视。基于大农业循环经济理念,应从一定区域农村经济社会自然复合系统的大循环中,寻求农工商各产业系统集成和资源整合,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基于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和多产业融合的集聚作用,推进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进程。
(二)构建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长效机制发展循环农业存在长期利益和短期利益的矛盾。短期见效慢、成本高、风险大,仅依靠农民自身力量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面临很多难题。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影响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因素越来越多。同时,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高额投入已远远超出农民的承受范围,需要全社会的关注和支持。政策调控是化解长期效益与短期利益矛盾的重要方法。一是需要扶持及顶层设计,促进高效循环农业的推广。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要由市场化途径解决,以市场化理念认识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资源价值,看待其发展前景,以工业化手段推进高效循环农业经济发展,拓宽其开发利用的途径。二是建立促进机制、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等,逐步形成良性循环的长效机制。在搞好地区农业循环经济发展规划的基础上,明确循环农业的发展方向。通过建立相关保障机制,扶持循环农业经营实体。通过建立循环农业开发专项基金,用经济手段规范农业经营主体行为,激励大力发展循环农业的农户和企业。通过征收环境治理费、生态重建费等措施,促进农业经营主体积极从事高效循环农业开发。
(三)产业集群与园区建设是高效农业循环经济开发的有效载体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产业园区的重要意义在于能实现产业价值链集聚,形成集群效应。园区产业链是一个四维概念,指处于研究、生产、销售、消费各相关生产环节中的不同功能企业或产业,在专业化分工基础上,基于园区供需链、企业链、空间链、价值链四维有机融合构建立体网状链条架构。价值链是引导园区产业链形成和发展的重要一环。价值的实现不断引导园区产业链的形成和发展,最终实现园区产业链价值的最大化。一是农业循环经济园区作为产业发展的重要载体和依托,对农业循环产业发展意义重大。园区中各产业集群形成一种新的空间经济模式,在实现基础设施共享、资源高效利用与优化布局的基础上,深化产业合作,建立不同产业基于物质流的循环经济联合体,实现资源低成本、规模化和高效率循环利用,在保护农业资源基础上,带动其他产业及商业活动,为经济交流提供重要平台。二是现代循环农业园区与农业产业集群互相促进、协同发展。农业产业集群作为区域性新型生产组织形式,是由政府主导或依托市场形成的。农业产业集群内的企业彼此间长期保持合作与竞争关系,基于巨大信息流的充分利用,满足区域内市场需求,推进园区农产品品牌建设,进一步提升农产品质量,拓展园区农产品市场空间和农业发展领域,发挥园区产业集群的辐射与带动功能。三是循环农业园区内企业可获得规模经济和外部经济的双重效益。各经营主体在竞争与合作中获得竞争优势,共同创造效益并促进产业发展,进而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带动产业的整体发展。
三、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基本思路
发展高效循环农业要以大农业循环经济理论为指导,基于工业化手段和现代科学技术,在大力发展生态循环农业的基础上,着力发展区域大农业循环模式,加速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模式创新。在整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分阶段推进。通过技术创新、政策创新、制度创新,形成多途径、多层次、多产业联动发展与融合发展的高效循环农业发展新格局,实现高效循环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一)构建大农业循环产业链,实现产业价值链的顺畅连接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的关键是构建循环农业产业链的网络体系。针对农业生产规模水平偏低、结构不合理问题,构建完整的高效循环农业产业链。循环农业产业链有别于传统的工业产业链,是一条通过物质循环与产业链延伸和反馈,基于农业生态系统以食物链为基础的特殊产业链。农业循环产业链基于农业产业间融合发展与经济主体空间布局,在高效循环中实现产业链的多次价值增值,促进网络系统优化资源配置,实现产业结构日益合理。一是在明确和突出政府对高效循环农业发展主导责任的基础上,强化市场作用,努力完善产业链网络体系动力机制,实现循环农业产业价值链的连接。动力机制包括通过市场发挥作用的内源动力与基于宏观调控的外源动力,两者相互配合共同推动循环农业产业链运行及持续运转。二是依靠价格机制和竞争机制,在物质流和能量流逐级逐层次流动中获得最大限度利用的基础上,使废弃物再利用,实现循环农业价值链有效连接。循环农业产业链组成结构及网络形式直接受价格变动影响。有效利用价格杠杆刺激各相关产业部门基于纵向主导与横向耦合的方式,通过竞争机制优化产业链资源配置,有效协调循环农业产业链各独立经济主体间存在的循环经济目标不一致和行为不协调的矛盾。
(二)加强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促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作为新型管理模式,成为支持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重要路径。构建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可为经济主体提供技术支持与信息化综合服务。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采用政产学研的组织模式,集成区域内优势资源,构建区域性网络化综合服务平台,为经济主体发展循环农业提供系统、权威、高效的融资支持、技术支持、人才培训、项目规划及论证等。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最大的优势就是整合集聚多方资源,在区域范围内经济主体的相互配合基础上,达到辅助区域内经济主体发展的目的。一是政府在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建设中应处于主导地位。政府主导是平台建设发展的外驱动力。区域性企业共生平台是新型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依据政府主导和社会参与的思路,处理好公益与经营的关系,强化和细化政府财力投入与规范化管理的同时,通过政府政策支持和组织引导,吸引社会资本参与平台建设,加快区域性循环农业企业共生平台建设进程。二是通过企业化与市场化运作,保持平台发展活力和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通过完善平台的制度框架,推动平台规范运作的制度建设,提升平台的服务能力和功能。
(三)建设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推动高效循环农业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与经济园区类似,是集约化程度较高的一种经济形态,也是推进高效循环农业发展的有效途径。示范区的主要特征是区域代表性强、产业特色突出,对其他区域起示范和引领作用。一是理顺示范区发展思路,促进区域资源高效循环。发展高效循环农业示范区,要立足大农业循环,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挥示范园区多种功能,在充分利用园区资源优势和环境优势的基础上,共同组成大农业循环经济产业链系统,探索并推广新型循环农业发展模式。二是创新工作做法,在突出特色基础上积极探索可复制、可推广的发展模式。强化对示范区的政策扶持和指导,改变因资金不足和政策空缺阻碍运行的状况,努力实现示范区有害污染物的内部循环,形成集聚效应。如,发展高效农作物种植示范区、现代奶牛养殖基地示范区、农村休闲观光示范区、生态果园示范区与现代设施农业示范区等,为提高食品保障能力奠定基础,带动周边农户致富,对现代农业发展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关键词:农业循环经济 农产品 科技力量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是提供国家生产发展的基础,为此,我们应始终将农业生产放在首位。由于我国耕地有限,人口众多,如何实现农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实现产业化进程,提高农业生产质量,促进农民收入的提高,是社会各界要思考的问题。实践证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大举措。只有促进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建设生态文明体系,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农业经济结构的优化,才能全面提高我国经济发展的速度。
一、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循环经济是我国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
“三农”问题是国家一直在探讨、解决的重要问题。要促进农村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从根本上讲,就是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每一个经济模式都会带来不同的经济效果,而传统农业的“三高一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益)生产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社会发展的需求了,其单一的、粗放的生产模式导致了大量的环境污染,资源浪费,生态问题日益严重。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循环经济是实现我国农业生产稳步、持续进行的保障,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根本手段。
2、循环经济是解决农业资源与环境问题的根本方法
在农业生产中,传统农业生产带来的危害与日俱增,破坏了自然环境,造成了生态污染和资源浪费,如稀缺资源的过度开采使用;农业生产过程中的乱砍乱伐、过度放牧等;我们使用的化学肥料、动物粪便、农用塑料薄膜等都会对农产品造成污染,加上我国庞大的人口数量,农业生产所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十分严峻。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在提高农业生产效率的同时保护环境,维持生态秩序,而要解决这一问题,就必须发展循环经济。
3、可以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质量
我国是农副产品出口贸易大国,这一环节对社会经济建设来说十分重要,但长期以来的“绿色壁垒”在国际贸易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由于我国农产品质量不高,质量检测体系不完善,导致我们在生产时,大量使用化学肥料带来了一系列食品安全问题,很多农副产品农药残留超标,这也是不少国家拒绝进口我国农副产品的一大因素。
二、有效推进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路与方法
1、因地制宜地选择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模式
现代农村要建立和推广生态型家庭经济,尊重自然界食物链规律,构建以“种、养、加”和沼气为主的农业循环生产,村民们利用这些循环,废物利用,解决厕所卫生、畜圈卫生、秸秆气化、排除污染等问题。而我们所熟知的沼气,是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过程中的巨大成功。沼气的使用促进农业向畜牧业转化,同时改变了农业生产能源结构,提高了废物利用率,既清洁又增收。
2、加强循环经济教育,构建新型的循环经济文化氛围
农业生产不能光依靠自然,还要求我们自觉。加强农业生产、管理者的环境保护意识,做好现代农业生产培训、教育,鼓励全民参与循环经济建设,提高公众意识,只有得到全社会的支持和帮助,农业循环经济才能真正发展起来。在实践中,我们应加强对公众进行循环经济教育,从人的内心出发,落实教育,构建完整的、和谐的循环经济环境,帮助人们逐渐树立农业循环经济的生态文化理念。落实循环经济教育,需要我们将之当成是实施可持续发展、维护生态环境健康的工作之一,并将其纳入农业职业教育及经济、管理、环境等高等教育和继续教育之中。教育要从小做起,紧跟素质教育的步伐,从小学开始培养学生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观念,杜绝浪费资源、破坏环境的行为。学校教育是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场所,但我们也不能忽视媒体公众的力量,有针对性地组织社区活动,满足大众的需求,并开展丰富的推广活动,吸引公众广泛参与。
3、建立健全现代农业的科技支撑体系
科技力量是支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基础,现代循环经济与先进的科技水平是密不可分的,我们要重视科技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传统的农业生产技术也有一些可取之处,我们应在实行循环经济的条件下,选择优秀的传统生产技术,融入一定的科技力量,加大投资,让传统技术变得更容易操作,更有利于节能环保,从而为循环经济的研发提供条件,构建完善的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系统。以市场经济为基础,加大宏观调控,注重生产研究,与时俱进。现代研究的重点是如何减少污染,实现农业生产的无公害以及节地、节水、节肥、节能、节材、节人。农业科技能帮助农业生产实现产业化,但这还需要研究人员不断探索,加强农业科技研究。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应鼓励群众积极参加农业生产研究,形成农业循环经济技术推广网络,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奠定基础。
三、结语
促进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水平、质量,同时保护生态环境,为国家工业建设提供坚实的基础,解决三农问题,帮助农业富裕起来。在实践中,农业部门要根据农村自然条件,有针对性地开展循环经济建设,改变传统的农业生产模式,并总结经验,发现不足,建立一套农业循环经济发展体系,为全面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提供示范和借鉴,实现农业循环经济与社会其它经济行业的共同进步。
参考文献:
[1]毛海峰.关于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思考[J].北京农业,2011,(21).
1.国内农业信息化发展
我国农业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但发展快,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开展了多种应用于农业、资源、环境和灾害方面的技术性研究,其中包括数据库与信息管理系统、专家系统、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等。随后为推动农业信息化建设,开发了“金农工程”。该工程主要包括建立农业监测预警系统、农村市场与科技信息服务系统、农产品和生产资料市场监管信息系统、开发整合国内外农业信息资源以及建设延伸到县、乡的全国农业信息服务网络,打开了全面开展农业信息化的新局面。政府各部门的政策、科技服务等农业信息也同时向农村延伸,电视、电话、计算机等基础设施逐步推入农村,初步建立起农村信息化的氛围。以电子政务为核心,科技、水利、气象等合作部门或独立地建立了面向“三农”的信息服务和培训网站。如今,我国农业从生产管理,农村从文化教育到文化生活,信息化已逐步得到普及。并且在信息化过程中,可以明显地看到农民获利的痕迹。
1.1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基础理论研究
首先科研工作者要认清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现实意义,并从科学的角度清晰地阐述农业循环经济的概念以及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系,从而为具体开展循环经济的操作方案提供理论支持。
加大宣传教育的力度。针对我国农村的实际情况,充分利用电视广播、宣传标语、板报等多种传播媒介,使广大农民更深刻的认识在我国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必要性以及由此带给农民的好处。从而使农民树立绿色消费、创新生产的观念以及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价值观和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增强政府及企业与广大老百姓的联系,政府及企业应积极鼓励公众参与,引导公众树立新发展观(人与自然、环境和谐相处)、新价值观(自然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是需要我们维系的生态系统)、新生产观(尽可能利用可循环再生资源代替不可再生资源,利用高科技投入来代替物质投入)和新消费观(绿色消费,限制一次性产品消费)。
1.2加强农业循环经济的技术创新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也是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加速器。因此技术创新是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向农业循环经济过渡的关键因素。这就需要各地政府有关部门如环保,科技部门牵头,以支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新技术为重点,进行科研项目的立项与招投标,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及企业研发机构的力量开展科技攻关,用科学技术推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
2.培育农业循环经济的载体
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有效载体是产业集群,政府应通过财税、金融等各种手段,加大对有技能的劳动力群体、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投入,形成植根于本地的农业产业集群。这就需要企业间建立一种学习和交流的机制,即鼓励各企业间建立一定的联系以促进交流和学习,用以增强企业间的承诺和信任。
作为具有悠久历史的农业国家,农业的发展不仅关系到我国的经济,也关乎我国的国际政治地位,十以来,中国的粮食生产依然保持上涨趋势,与此同时,出口和进口食品也在增加。农业是民生的基础,是我们生活的来源,党和国家重视农业的发展。本文就?r业经济的发展问题,站在经济管理的理论高度,在新农村时代的背景下,对我国农村经济进行探讨,行文如下:
一、农业经济管理弊端
(一)农村基础建设水平悬殊巨大
尽管中国早期的农业在基础设施等方面取得了些许成绩,但不同地域之间仍然千差万别、参差不齐,成为我们必须面对的难题。
(二)农业管理服务人才缺失
农业管理思路逐步转向现代管理模式,农村治理人员综合素质薄弱,可能直接导致农业生产和收入的减少。农村的老龄化速度过快,大多数年轻人已经在城市里面工作了,农村劳动力显然是不够的。
二、新农村建设环境
关于新农村建设,在党的第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方针,这不仅为我们新农村的建设明确了目标和方向,也指明了方法,针对农业、农村、农民,从新产业、新村镇、新设施、新农民多个角度给予了指导的意见。
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发展的新农村建设背景下,农业管理体系逐步完善,调整适应地方条件,不断优化和升级产业结构,是中国新型农村农业健康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新局面。农业管理的改革与创新,不仅使许多农民重新审视自己的资源,而且也使农业管理体制的管理与经验的结合。农村经济的发展使许多贫困家庭富裕,也发挥了社会保障的稳定作用。
三、新农村建设农业经济管理的建议
(一)资金保障
要确确实实的加大优化农村生态环境,改善农业基础设施的使用,引入人才和科技等方面的投入,要有政府专项的和配套的政策性资金支持,并通过政策等各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注入,并有相应的监督机制。
(二)人才保障
农业管理人员应具有奉献精神和服务意识。要做好每一项工作,不能杂乱无序,要专业不能自由散漫,除了具备专业的知识技能外,还要了解相关的国家政策。农业管理者应该拥有,与人沟通的能力,特别是与职业经理人交流的能力,可以分享信息,交流资源,学习他人的工作,把精华带进公司,通过改革不断改进创新,在提高自身素质的同时,结交相应的社会资源,建立良好的管理体系,提高工作效率。
(三)思想宣传
提高农民对发展的认识,号召其共同做好服务,进行资源整合,增强各部门合作意识,促进农村工业化建设。在公共事务中,创新越来越重要,重视农业管理的创新,促进农业的进步与繁荣。
(四)体制创新
在这里之所以强调体制上的突破,是因为农业尤其现代农业的发展已发生了诸多变化,传统农业增长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发展需求,新的发展计划和目标的指导下,有新的想法和对策。这就需要我们突破自身局限思维,要有改革精神,对国家政策保持高度关注,在许可的前体下敢于突破壁垒、大胆尝试,在充分的政策理论研究和实践论证下,探索新路子。
(五)制度创新
加强对农业经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和控制体系的制度保障,才能更好促进农业经济、提升抗风险能力,实现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腾飞。在发展的道路上,要有效地消除障碍,就要加强农业各方面特别是支持经济制度改革,只有如此,才能够从制度上和根本上为我国农村社会经济提供有力可靠的发展保障。
(六)产业化建设
采取实施农业产业化的战略的相应措施,可以有效地促进农业发展,促进农产品基地建设。在中国农业相关政策条件下,各种类型的农业经济合作组织和相关的中介服务组织取得了快速发展,受利益的驱使,各种各样的组合和个人也进一步参与进农业生产过程中,进一步提高了农业经济的组织形式和发展水平。例如,土地流转政策驱使下,企业进入农村,与村民签订流转协议,实现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吸纳农民就业,实现科学化、标准化的农业经济管理。
(七)信息化建设
计算机网络对社会的进步的有效实施和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础,大数据在农业技术的应用加快了信息化的过程,农业生产效率大大提高,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确保农业收入发挥了重要作用。大力推进信息化建设,引进一批技术设备,带进一股新思想潮流,学习一批新的管理手段,培养一批信息化管理服务队伍,以技术为突破点,带动农村经济各影响要素全面提升,最终实现管理效果。
1.1循环农业经济认识不够由于循环农业经济理念是近年来提出的一种新的经济发展理念,关于这方面的宣传力度不足,而农村地区缺乏网络信息传播,导致农村地区广大农民对循环农业经济缺乏深刻、全面的认识。农民的农业经济“创富”心理仍然停留在传统农业经济增长模式上,盲目追求近期利益,一味的索取农业资源,造成资源浪费,也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
1.2尚未建立完善的循环农业经济发展制度虽然我国近年来相继出台了一系列关于“环境保护、节约能源”方面的法律法规制度,但由于其中部分条款的概念以及方向较模糊,并不能实施有效的分段治理以及末端管理,与当前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要求并不能达到协调、一致。
1.3市场反应“迟钝”循环农业经济建设与市场密切相连,消费者目前并不了解农业环境污染的严重程度,农产品中有害物质的含量等方面知识,导致消费者并没有形成明确、正确的农产品选购判断能力,结果导致循环农业经济发展与市场缺乏联动机制,并不利于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
2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
现代农业经济发展经循环经济理论以及可持续发展理论与生态系统有机融合,通过不断优化、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实现农业资源的循环再利用,多级重复有效利用,实现低污染甚至零污染农业废物产生和排放,将农业经济活动与农业生活系统进行有效整合,共同构建科学、合理的新型农业发展模式。循环农业经济体系主要以实现农业经济活动与生态系统的高度统一为基本原则,以可持续发展以及绿色GDP为主要导向,以提高农业经济效益为根本动力,遵循“5R”法则,优化、整合农业生产到产品消费的整个过程,充分挖掘自然资源以及环境容量,提高产品的循环利用率,实现有毒、有害因子的零排放,保护生态自然环境,实现农业经济的自然化和生态化。从经济角度分析,循环型农业经济体系实际上可以将不同农业产业与生态系统保护相结合,实现多样化的资源共享,使农业经济具有低耗、优质、生态、高效的特点。实践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需要有效组合资源利用、环境保护以及废弃物排放等多个环节,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成本,使农民农业增收,推进农村经济与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循环农业经济体系将所有与农业相关产业的经济活动都以“资源一成品一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循环模式形成一个闭环流程,在循环农业中,使能量、营养、水资源等一切投入的资源和能源在整个持续循环的过程中充分发挥自身的实际价值,提供资源的优化配置,最大限度的降低农业经济发展对自然环境的破坏。因此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内涵实际上将农业经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实现了高度统一,不仅可以有效弥补自然资源浪费与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还可以有效解决生态农业发展过于重视环境保护,而影响农业经济效益的问题。现阶段,我国的社会现状是人口极度“膨胀”,资源短缺,环境污染恶化,生态蜕变等一系列生态环境问题,做好农业经济发展与自然、资源、环境之间的协调,才可以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3构建我国循环农业经济体系的思路以及策略
3.1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力度为了促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首先应该加强对循环农业经济的宣传力度,让广大农民树立循环农业经济发展理念,可以充分利用宣传车、电视、广播以及现代各种网络技术等途径进行宣传,让循环型农业经济理论能够在农村地区广泛普及,转变农民的农业经济增长观念,认识并明确循环型农业对自身利益以及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意义和好处,从而为推进我国循环农业经济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环境以及坚实的理论基础。其次应该积极引导社会公众树立全新的消费观以及发展观,大力倡导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倡导合理、健康、绿色消费,尽量减少一次性消费,重视人与环境、自然的和谐、和平相处,建立良性循环生态系统。
3.2加强循环农业经济的技术创新科技是循环农业发展的动力,人才是实现创新与发展的根本,因此应重视加强对农业科技人员的循环知识教育以及技能培训。首先应制定科学、合理的循环农业发展人才培养规划,强调训练的短时、高效,能够在短期内即可快速提高农业科技人员的专业素养。政府部门应加大对循环农业经济科技的推广力度以及投入,进一步完善农业科技管理体制,构建多元化的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充分利用一切有利因素创新、改革农业循环经济技术。其次政府应做好带头作用,凝聚全社会人员的力量积极参与、投入农业循环经济创新工作中,促进我国农业循环经济的市场化发展。
3.3建立健全的循环农业经济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虽然加强宣传农民以及社会公众的循环经济发展观念非常重要,但实施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制度是落实人们行为、思维的有效手段。比如可以建立《强制回收的产品和包装物回收管理办法》、《绿色农业生产管理办法》以及《食品安全法》等,通过强制性的法律、法规制度让遵守循环农业经济行为成为一种社会准则,加强人们的法律意识,明确自己的责任和义务。同时应建立科学的奖惩制度,对于一些违反循环农业经济制度的单位及个人应给予适当的惩处,建立农业循环经济制度的严肃性与权威性。
统筹城乡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个全面系统工程。如何在实现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富裕的同时,使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和谐发展,使我们的社会不仅是物资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的社会,同时还是生态文明的社会、生态安全的社会,是一个现实和长期的命题。农业生产与环境保护关系密切,对农业的多功能性及其在保护环境中的意义、作用的认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国家经济和社会文明的发展进程。在人口增长巨大的压力下,中国农业过去几十年一直把产量作为发展的第一目标,社会效益尤其是生态效益被忽视。农业生态环境日益恶化,农业面源污染已经成为中国水体污染严重流域的主要污染来源,其贡献率大大超过来自城市生活污水的点源污染和工业的点源污染。尽管中国目前农业面源污染的程度已十分严重,但各主要驱动因素仍然有增无减,农业和农村发展引起的水污染将成为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最大挑战之一(张维理等,2004)。有机农业具有经济、社会、环境生态三大效益,正逐步得到社会的公认。有机农业有利于水土保持,保护生物多样性,减少地下水污染,保护地表水水质以及控制温室气体排放等(谢标等,2002;席运官等,2006)。有机农业是环境友好的替代农业模式,是生态农业的一种具体模式,同时兼顾了经济、社会和环境生态效益,发展有机农业对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现有文献大多是从技术角度研究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卢东,2003;任杰,2004;王国成,曹娴,2007),而从生产者(农户)对环境效益的认知角度分析有机农业的环境效益的文献不多见。本文通过调查问卷分析有机水稻生产者(农户)对有机水稻生产环境改善情况的理解和接受程度,从生产者层面探讨有机生产环境效益。
二、数据来源说明
本文数据是作者在黑龙江五常市民乐乡对100余户有机水稻种植户的入户调查数据。黑龙江是中国大米的主要产区之一,五常市是黑龙江优质大米产区,也是有机大米面积较大的地区,其中,民乐乡有机水稻种植面积近3万亩。本次调查102户,有效样本100户,有效样本比重占98%。对因种植有机水稻改善环境状况所希望的补偿意愿与因环境改善而愿意的支付意愿针对不同农户进行调查,主要为了避免给被调查者造成混乱。补偿意愿调查70户,支付意愿调查30户。调查采取调查员入户询问的方式进行,由调查员根据问卷向被访问者提出问题,被访问者自己回答问题,调查员负责解释其不明白的地方。
三、农户对有机农业环境效益认知情况的统计分析
被调查样本中认为对环境改善和自身健康有和非常有好处的达到92%,农户对于有机农业生产对环境改善和自身健康影响的认知程度是比较高的。在实现有机生产的村庄里,看不到脏乱现象,闻不到畜禽粪便的气味,农户切身感受到有机农业生产给周围环境带来的变化。有机农业生产需要大量的有机肥料,原先造成环境污染的畜禽粪便以及农业废弃物变废为宝而加以利用。从事有机生产者最直接的感受是不用担心农药对自身身体的不良影响,稻田里的小动物种类和数量逐渐增多。在政府是否应该鼓励有机农业生产来改善环境时,被调查的70个样本中有69个认为政府应该鼓励有机农业生产并给予一定补偿,占到被调查样本的98•57%,这在一定程度上表明农民意识到有机农业对环境的改善是一个公益性的事情。在由于有机农业生产对环境的改善带来多大好处的问题上,被调查的30个样本有29个认为有好处,26个样本农户认为每年带来的好处大于300元,认为超过500元以上者有21人,达到70%,说明有机农业生产能给生产者带来能够感知到的变化,对生产者来说,环境效益切实存在。在假设公司不存在的情况下,由政府补贴来促使其从事有机水稻生产,其补贴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理解为由于有机农业生产对改善环境所付出成本的一种补偿。从表3看,500元也不愿意从事有机水稻生产的样本有8个,这些农户就不是完全出于经济效益来选择有机生产了,虽然有机水稻生产成本高于常规水稻生产,产量低于常规生产,但500元/亩足以弥补有机水稻生产带来的成本增加和产量降低的损失。其一可能是销路和技术。如果没有公司高于常规大米收购,农户就不愿意种植有机水稻,而公司所提供的技术服务是农民规避风险的重要途径;其二可能是,因当地土地流转比较普遍,部分农户可能有放弃农业生产的打算。从表4可以看出,土地逐步集中的趋势比较明显,并且该地区户均耕作面积比山东要大得多。政府如果补贴300元/亩,有60%的样本农户愿意从事有机水稻,也就是说40%的农户认为有机水稻生产由于成本增加和产量减低带来的损失大于300元/亩,以样本户均33•23亩有机种植面积计算,如果不能溢价销售的情况下,从常规水稻生产转到有机水稻生产户均损失9900元以上,这可以近似看成为环境效益所发生的成本。调查样本中,认为环境的改善能给自己带来800元/每年的只有36•67%,也就是说,63•33%的农户认为环境改善给自己带来的好处小于800元,这和改善环境所付出的成本之间存在巨大差异。综上所述,生产者所享受的有机农业生产带来的环境效益无法弥补有机农业生产所投入的成本,也就是说,有机农产品必须通过市场溢价或政府补贴才能维持其持续生产。因此,增加政府对有机农业的支持力度,提高消费者对有机农产品的支付意愿,是推动有机农产品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四、有机水稻生产者环境效益的支付意愿和所希望得到的补偿意愿的计量分析
(一)意愿调查评估法(CVM)的原理
意愿调查价值评估法(Contingentvaluationmethod,CVM)也被称作条件价值评估法、虚拟市场评估法,它是典型的陈述偏好技术,利用效用最大化原理,通过构建虚拟的市场来获知人们的支付意愿(Willingtopay,WTP)或接受补偿意愿(WillingtoAcceptcompensation,WTA),从而以支付意愿和接受补偿意愿反映人们的偏好。CVM经常用于估计环境效益改善或环境质量损失的经济价值,与市场价值法和替代市场价值法不同,条件价值评估法(CVM)不是基于可观察到的或预设的市场行为,而是基于被调查对象的回答。直接询问调查对象的支付意愿既是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特点,也是条件价值评估法的缺点所在(张志强等,2003)。CVM的经济学原理是:消费者(有机水稻生产者)对某产品(或环境改善带来的效用)具有消费偏好,其对该产品的消费量用x(受消费者支配)表示,产品用q表示(不受个人支配),消费者的效用函数可以表示为:u(x,q),消费者对该产品的消费受其可支配收入y和该产品价格p的限制。在一定的收入限制下,消费者力图达到效用最大化的消费Maxu(x,q):,其中,∑pixi≤y。受限的最优化产生一组常规需求函数:x=h(p,q,y)(1)消费者的效用u=(p,q,y)可用间接效用函数表示v(p,q,y)。假定该产品价格p,消费者收入y不变,当该品q从q0(环境状态)到q1,相应地,消费者的效用从u0=(p,q0,y)到u1=(p,q1,y)。假设这种变化对消费者效用是一种改进,即q1≥q0,则:u1=(p,q1,y)≥u0=(p,q0,y)(2)这种效用变化可以用间接效用函数来测量:v(p,q1,y-c)=v(p,q0,y)(3)式(3)中的补偿变化c,即是当q从q0变化到q1而效用在变化后与变化前保持不变时所要推导的个人所愿支付的金额,即CVM调查试图引导的回答者个人的WTP或WTA。
(二)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的计量模型
本文采用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double-boundeddi-chotomouschoicemodel)计算支付意愿,即问卷中要对消费者进行两次的二元选择。在问卷调研中,第一阶段对消费者提问“愿意对环境改善或政府补贴的支付意愿为T元吗?”,如果回答为“愿意(yes)”,则在第二阶段给出一个高的提示金额Th;如果回答为“不愿意(no)”,则在第二阶段给出一个低的提示金额T1,T1<T<Th,具体示意图见图1。因此两阶段二分式选择法最后得到的回答有四种,即“愿意(yes)/愿意(yes)”,“愿意(yes)/不愿意(no)”,“不愿意(no)/愿意(yes)”,“不愿意(no)/不愿意(no)”,得到的消费者更为细致、信息更准确的支付意愿或接受补偿意愿。
1.1猪+沼+果(菜、稻)+灯模式
该模式以户为基本单元,以沼气为纽带,把畜禽养殖和林果、粮食、蔬菜种植业结合起来,每户建一座沼气池,养殖2~10头猪。猪粪尿排入沼气池发酵,产生的沼气作能源,用于日常生活照明、煮饭;沼渣、沼液用作农作物底肥、追肥;在果园、菜园或稻田悬挂诱虫灯诱杀害虫。据统计,使用此模式,每户1a可节约能源开支1000元左右,节约农药肥料开支300元,产出的产品品质好、价格高,667m2增加收入300~1000元。模式集养猪、沼气生产、农作物种植、产肥为一体,农业资源在系统内循环利用,实现了农村养猪污染物零排放,解决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和农民生活能源燃料问题,减少了化肥农药使用量,提高了农产品品质。经济效益显著、社会效益良好、生态效益明显,实现了经济与环境效益的双赢。
1.2蔬菜地综合利用模式
以淮山(套种瓜、豆)+灯+青蛙模式为例。该模式采用套种套养方式,种养结合,在不影响主栽作物基础上,利用主栽作物生长空余地面与空间,套种一茬或多茬作物,套养一批或多批动物,净增一次或多次收入,是传统耕作与现代科技相互渗透、相互融合形成的叠加农业、叠加产出模式,可解决农业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模式内生物彼此协作,相辅相成,农业资源在小系统内循环利用,最大程度地实现了生态、经济、社会效益的统一。模式操作:春季种植瓜类、豆类蔬菜,收获中后期,套种主栽作物淮山。利用淮山畦沟贮水放养青蛙,每667m2放养青蛙1万~2万只。田间悬挂诱虫灯诱杀昆虫,青蛙在作物间吃昆虫,配合适量饲料补给,3个月左右长成商品蛙。此模式在不影响主栽作物产量和收入的前提下,667m2套种一季瓜类、豆类作物,可增加产量700~800kg;套养青蛙1万只,可收获300~400kg。
1.3桑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桑园+套养鸡+冬季套种蔬菜模式为例。根据桑园的生产特点,合理安排放养鸡的时间,使放养的鸡不影响桑园生产。桑园放养鸡时间以4~10月为宜,小鸡孵化后在鸡房饲养至半个月大后放入桑园放养,桑园用1m高的尼龙网圈起,桑园杂草和害虫作为鸡的主要饲料。每667m2桑园每批放养鸡100只左右,每只获利20元以上,667m2增收2000多元。需要注意,桑树剪枝后至抽条前不宜饲养鸡,以免鸡啄食桑芽影响桑园产量。桑园冬季套种蔬菜品种以低秆类蔬菜为主,如白菜、芥菜、菜花、萝卜、葱蒜类、莴苣、马铃薯、豌豆等,一般在10月下旬秋蚕结束后翻耕土地,施足底肥,667m2施腐熟农家肥1000~1500kg或复合肥50kg。在桑园行间套种,追肥2~3次,注意浇水。翌年1月中旬可以收获,每667m2桑园套种蔬菜可增收1500~2000元。对蔬菜采收后剩余的菜头、枝梗、黄叶等废弃物进行压青,用作绿肥。桑园养鸡,一是可以将鸡粪作桑苗和蔬菜的肥料,二是杂草和害虫可作为鸡饲料,这样既节省了锄草劳力,减轻了病虫杂草为害,还可减少化肥农药用量。据统计,一般每年每667m2可节省农药、肥料成本约150元,桑园内因套种套养每年每667m2增收3000~4000元。
1.4果园综合利用模式
以果园+牧草+鹅模式为例。利用果树间隙种植牧草饲养食草动物鹅,鹅为果园除草,且鹅粪含丰富的氮、磷、钾肥,可为果园施肥,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改善土壤理化性状,每1只鹅年排鲜粪150~200kg。一般每667m2果园养鹅100只左右,每只鹅获效益15元左右,667m2增收1500多元,既保证了水果的生产,又有额外收入。也可采取果园+鹅+鱼综合生产模式,即利用水面养鹅,并在果园树下草地放牧,以鹅粪喂鱼,各取所需。通过种养有机结合,形成农业系统内物质的良性循环利用。
1.5水田作物套养模式
水田作物套养采用水稻+青蛙、莲藕+青蛙、茭白+泥鳅、水稻+鸭、水稻+鱼等模式。利用水生作物田间空隙地养蛙、鱼、泥鳅、鸭等,使水田作物和套养动物形成互相利用、互相促进的生态循环系统,并用诱虫灯诱虫作为套养动物饲料,减少虫害。水田作物是套养动物的天然栖息遮荫场所,且水生物丰富,适宜套养动物生长,而套养动物则起到松土、肥田、除草、除虫作用。以水稻+青蛙为例,选择水源充足、排灌方便的稻田,四周设1m高防逃网,挖“田”、“日”字形沟,沟宽1~1.5m、深0.5~1m。水稻选抗倒伏、抗病力强的良种,秧苗栽插5~7d后、气温稳定在20℃时放养蛙苗。田面水层保持5~10cm,防青蛙逃逸。防敌害,一般667m2放蛙苗2万只,可收获青蛙750kg左右。2.6农业废弃物综合利用模式以农作物秸秆(或林木加工剩余物)+食用菌+优质稻循环农业模式为例。该模式利用水稻秸秆、玉米秸秆、桑枝条、中药渣和木材加工产生的木糠及边角料等废弃物,经加工后作为培养料生产食用菌,菌渣经特殊发酵后用作农作物肥料。模式应用效果:①生态效益好,资源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提高产品品质;②经济效益好,产值高;③社会效益显著。农业资源得到循环利用,是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2讨论与结论
2.1发展循环农业模式势在必行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农业在发展观念、发展模式上的一场革命,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农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节约资源、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提高资源利用率,应用循环农业模式十分重要。农业生产中应用循环农业模式能实现人与自然的长久和谐,生态、经济、社会与环境协调发展。选择模式应当从实际出发,可以选择一种模式,也可以多种并用。
2.2社会服务体系必须完善
关键词: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农业经济发展;有效措施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及技术创新概述
环境友好型农业是指基于生态环境保护理念下的农业经济生产建设和发展,这是一种可持续性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首先就要遵循自然发展的客观规律以及避免环境污染的铁律,通过加大农业技术研发和投入的方式进行创新发展,在对农业生态提供充足保护的同时,大幅提升现代农业的产能。农业技术创新是在环境友好型农业发展的指引下以实现环境资源和农业生产平衡发展为目的的农业生产技术研究,进而实现农业经济、技术和受益的稳定、持久发展。我国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对农业科研的投入以及农业技术人才的培养都低于发达国家,技术人才储备不足以及研发基础设备短缺是当前我国农业技术创新所面临的主要难题。
二、环境友好型技术创新在推动农业经济增长时的发展现状
(一)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难度大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起步较晚,多为模仿国外的先进技术,由于我国对农业技术创新研发的重视程度不足,且投入的资源有限,使得我国农业技术发展并没有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对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理解不深入,因此,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创新难度较大。
(二)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性不足近年来,我国的农业技术发展从传统的农业生产方式快速向创新型农业技术方向迈进,但由于发展起步较晚,对国外技术的依赖性过强,导致我国自身农业技术的创新型发展不足。此外,我国农业发展经历了几千年的历史,传统的农耕思想制约了我国农业创新人才的培养,我国农业人才梯队建设不够完善,导致创新性发展不足。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经济收益风险较大由于环境友好型的农业技术创新研发投入需求较大,需要通过大量的实践和应用加以佐证,研发的成果往往会出现不适应的现象,使得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的长信具有较大的经济收益风险,影响着农业经济的边际效益。此外,土地是农民经济收入的主要来源,农业创新技术的应用效果容易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增加了经济收益的不确定性。
三、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促进农业经济增长的有效措施
(一)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发展关乎到我国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以及民生领域的方方面面,加大资金和研发力度是最为直接有效的方式。然而,科研人员也要注重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创新技术成果的转化应用效率,加大技术成果的应用率,切实解决当前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所遇到的困难,对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提供良性指导作用。
(二)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机制我国要想摆脱传统农业思想的束缚,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经济建设的发展效果就必须完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机制。依靠完善的政策法规以及行政体制来规避单纯依靠人为自觉性的弊端,进而在制度上给予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方面的研发支持,为农业技术创新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健全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资金投入制度关注和重视只能提升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资金的投入力度才是提升农业技术创新效果和转化科研成果的有效途径。通过构建健全的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资金投入制度可以将技术创新由理论落实到实践,将理想转化成现实,通过资金环境的优化来提升农业技术创新的积极性和参与度,吸引社会各界广泛参与到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的发展中来,进而对实现我国环境友好型农业技术创新发展有着良好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 循环经济 循环农业经济 可持续发展 生态经济
一、关于循环农业经济的理解
1.循环农业经济的形成、内涵与原则
“循环经济”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它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开始深刻地认识自然、重新改造自然的产物,是人们遵循自然规律和探索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的产物,是对生产和消费活动的高度理性认识的结果。
循环农业经济是以农业资源循环利用为途径,以保护环境、节约资源、能源为重点,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再思考为原则,把农业经济活动组织成一个“农业资源――农产品――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的生产模式。提倡从依赖资源消耗的线性增长的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实现农业经济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赢”是循环经济型农业的总体目标。发展循环农业经济是促进农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转变的重要方面,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循环农业经济的运行应遵循四个基本原则:以农业资源投入最小化为目标的减量化准则;以废弃物利用最大化为目标的资源化准则;以污染排放最小化为目标的无害化准则;以生态农业经济系统最优化为目标的重组化准则。即学者们普遍认为的,循环农业经济“3R原则”,即资源利用的减量化(reduce)原则、产品再利用(reuse)原则、废弃物再循环(recycle)原则和发展路径再思考(reconsider)原则。
2.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必要性
首先,人类文明进步史的内在要求。人类在经济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三种模式:第一种是传统模式,18世纪以来的传统经济是一种“资源―产品―污染排放”的单向线性过程;第二种是“过程末端治理”模式,以“先污染,后治理”为典型特征,比第一种模式有了很大的进步;第三种就是循环经济模式,是个“资源―产品―再生资源”的多重闭环反馈式循环过程。而目前我国的农业生产经营中存在明显的高投入、高消耗、低产出、低质量、低效益和过度利用、生态退化、环境恶化为特征的粗放型发展特征。“产品高价,资源低价,环境无价”,事实已经证明这种价格格局是不合理的,是对自然资源自身价值的忽视。不可以只承认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成本,不承认自然资源天然的自身经济价值及生态价值,提倡生产资源的循环利用,推行农业生产过程的循环经济模式再所难免。
其次,自然承载力对掠夺式经济发展提出了警告。农业跟自然生态有着天然的联系,是一种生态产业,传统农业或者说现代农业掠夺式的开发已经使我们看到了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的苦果,社会生态危机开始出现,环境质量开始下降,农业生产自身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开始下降,自然灾害出现的频率与程度开始加大。有关资料揭示,我国10%以上的耕地受化肥、农药的污染,程度较重的已达133万公顷,耕地由于大量使用化肥已使土壤有机质含量降到1.5%的水平。另据资料揭示,我国畜禽粪便每年已达24.85亿吨,且相当一部分没有起到返田之用;全国约有1亿多人每天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农村有3.6亿人喝不上符合标准的饮用水;75%的湖泊出现富营养化,酸雨区约占国土面积的三分之一。
目前,我国干旱耕地面积已达40万km2,年减产粮食0.3亿吨左右,干旱缺水已成为制约我国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形成了一方面农业缺水,另一方面水资源利用率低、用水浪费现象普遍存在的困境,而由用水浪费导致的污染也十分严重。由节水灌溉农业和旱作农业构成的节水农业其核心是提高自然降水和灌溉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能适应气候、地形、水文和土壤等相应的环境要求,成为21世纪实现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之一。
再次,是增强国家综合实力,提高农产品国际市场竞争力和全面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和谐社会的本质内涵与必然诉求。
3.政策启示
通过对循环农业经济的理解使我们感受到,在今后发展农业经济过程中必须摒弃以“高消耗、高排放、高污染、高产出、低效率”为特征的传统农业发展模式,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为原则,按照自然规律、经济规律,利用科技手段构建新的生态经济体系,使资源可持续、永续利用,使农业经济发展步入循环经济轨道。
二、发展循环农业经济的路径思考
1.扩大宣传,提高循环意识
发展理念决定发展模式,要通过行政手段和各种舆论宣传,改变现阶段公众对于循环经济理念认识还不够深入的现实,使各级政府、农村经济主体、广大农民认识到,现行的农业经济发展模式是:资源――生产――消费――废物排放――生态环境破坏――资源短缺(至枯竭),对资源的利用是粗放的,大量污染物、废弃物排放到水、空气和土壤中,对自然生态环境破坏严重,直接危及生存空间,必然导致经济停滞、下降。而且农民市场适应能力差,组织化程度低,缺乏市场理性,信息意识较弱,易受传统观念和现有条件束缚。因此,有必要借助各种宣传手段,扩大宣传的力度,进行农业循环经济知识的普及宣传与教育,改变公众对于循环经济知识较为缺乏的事实,提高公众应用循环经济理念的意识,增强他们接受新品种、新技术、新生产方式的能力。
2.转变发展理念,树立可持续发展观
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努力实现速度和结构、质量、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和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具体而言,要严格限制高耗能、高耗水、高污染和浪费资源的产业,以及开发区的盲目发展,限制和淘汰能耗高、物耗高、污染重的落后工艺、技术和设备;另一方面,要加快低耗能、低排放产业的发展。真正做到将“谁污染,谁治理”的模式扩充为“谁污染,谁治理;谁治理,谁受益”的模式,激励社会实体积极、主动参与环保生产、污染治理、资源高效利用与再利用,达到经济循环、效益持久。
3.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健康
现在生态环境质量问题已经成为危及经济发展和人类生活质量与健康的可视性问题,实现资源与能源的科学开发、高效利用,提高生态环境质量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工业、农业、服务业、技术产业等领域。如,农业废弃物问题。农业废弃物可分为有机废弃物和无机废弃物,其中数量较大的有机废弃物,如畜禽粪便、农作物秸秆和谷壳、饼粕、蔬菜及瓜果的副产品、各种渣类、藤蔓等含有丰富的氮、磷、钾等营养成分,是优质有机肥料和饲料的主要来源,可以构建“腐屑”有机生态农业,开发“腐屑”食物链,变废为宝,使资源和能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城乡工业及生活垃圾的处理和利用问题。城乡垃圾的合理处理要靠多个环节的合作,进行系统地开发、利用和管理,推进垃圾的减量化、无害化处理,实现资源化、产业化利用,促进良性循环,实现城乡垃圾零排放、零污染;在农业作业环节降低负效应问题。为保障农业资源生产力的持久性,在农业生产中要贯彻循环经济理念,从点滴做起,大力推广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和推行配方施肥、测土施肥、精准施肥等方法,逐步减少化肥和农药的施用量,减轻农业污染程度,节约资源和能源而取得经济效益的新经济模式。
4.建立土地的自然承载力可持续性发展机制
所谓土地承载力是指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一定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之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根据,一个国家或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人多地少,可利用耕地资源更少之更少,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一个严重国情,显然,保证现有耕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尤其可持续性利用,缓解从子孙后代口中抢食行为的延展效应是对现在人的最基本的、最低层次的要求与规劝。目前,土地尤其可耕作利用的良田逐年锐减,存在的土地土壤流失、肥力下降的严重,土地沙化、碱化、荒漠化加快,土地复耕能力降低。因而,重视保护土地资源,培育耕地自然承载力应该受到国家的重视。严格土地它用的审批程序,加强荒漠治理力度,适度提倡土地休耕,取消有毒农药、农膜低税率的规定,倡导绿色生产、健康作业,做到“藏粮于土”、“育粮于地”,同时保障粮食生产稳定有增,确保国家粮食安全。
5.建立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
传统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主要使用国内生产总值(GDP)统计方法。GDP作为一项一国的经济水平与经济实力的综合指标具有重要作用。由于传统GDP不能准确反映一个国家财富的变化,不能反映某些重要的非市场经济活动,不能全面反映人的福利状况,特别是不能反映经济发展给生态环境造成的负面影响,因此,国内外学者对如何衡量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生态环境保护,开展了有关研究。研究的目的大多是扣除经济发展中的生态损失、环境损失,以求得真实的增长率。绿色GDP受到特别的关注。绿色国内生产总值(EDP)等于国内生产总值减去产品资本折旧、自然资源损耗和环境资源损耗(环境污染损失)之值。建立循环经济要求改革先行的经济核算体系,从企业到国家探索一套绿色经济核算制度,包括企业绿色会计制度、政府和企业绿色审计制度、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等,与传统核算体系并行,或者以此为主,以达到结合环境因素和消耗量全面和客观地评价经济状况。
6.政府部门加强组织与领导
如果说在工业领域发展循环经济就困难不少的话,而在相对薄弱的农业领域搞循环经济则困难要更多一些,它更是即要求符合生态循环的自然规律,同时又要求符合社会经济再生产的客观规律,更需政府和有关部门的重视,宏观方面加强领导,提供多方面的综合配套政策;具体工作中多予主动支持、少予盲目干预,达到官民一心、协同努力。尤其在当今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运动中,应将实施循环农业经济作为一项指导性方针进行贯彻,以保障农业现代化沿着正确轨道健康发展。
三、结论
发展循环农业经济能够体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本质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可以加快扭转农业发展中生产模式与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适之处。
参考文献:
[1]陈淑萍 刘保庵:对东北老工业基地发展循环经济的思考.工业技术经济,2007.07
[2]何 焱:发展循环农业经济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光明日报,2006~08~18第011版
[3]李辉作 曹玉霞:试论黑龙江省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战略模式问题――从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角度探讨循环经济模式.农业经济问题,2007.05
[4]章力建 朱立志:我国“农业立体污染”防治对策研究[J].农业经济问题,2005.02
[5]李建林 严泰来: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热点领域与技术.地球信息科学,2007.02
[6]吕冀平 冯 雪:黑龙江省农业循环经济发展的创新思考.东北农大学报(社科版),200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