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经济发展的途径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经济发展的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经济发展的途径

第1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低碳经济;发展路径;可持续发展

目前,全球变暖已经成为全球关注的焦点。我国作为世界第二大能源生产国和消费国,是碳排放的大国。因此,要想解决现状,加大力度发展低碳经济是十分有必要的。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这是一种保护环境与发展经济的双赢形态。但是,在低碳经济的发展过程中,我国还面临着一些问题,所以要想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就必须探索低碳经济发展途径,立足于现状,明确发展目标和任务。

一、低碳经济发展的意义与现存问题

1、低碳经济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随着全球变暖,越来越多的因全球变暖所导致的不良后果影响着全球生物的正常生活。要想应对不良现状,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是必然趋势。为了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要求我国加强对环境的保护和节约资源。目前,我国在环境污染问题上积极采取应对措施,积极发展低碳经济,促进对水能、风能、太阳能等洁净可再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这样不仅有助于我国改变产业结构还能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环境污染对人类的危害。提高能源的利用率,可以很好的降低碳排放,提升了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资源的开发和利用技术,保障了国家的资源可持续发展并改善环境,为全球起到了一个积极的作用。因此,低碳经济对我国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要坚持低碳经济的发展,走科学并可持续发展道路,才能有效的保护环境。

2、科学技术水平比较落后

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中国在科学技术水平方面还是比较落后于国际发达国家的。我国的低碳经济体系建立并不完善,并且,在科学技术方面也比较落后,很多技术只能靠引进。所以,导致我国与其他一些发达国家存在较大的差距。除此之外,我国的一些重工业企业在使用能源方面依然以燃煤为主,很少使用或根本不用新型能源,主要的原因就是我国在新能源研发方面技术比较薄弱,对新能源的利用率不高,并且在使用上消费比较高。所以,应用新型能源的企业比较少。由此可见,我国在低碳经济的发展方面,技术水平的不高,是现存的较大问题。

3、目前能源结构以煤为主

我国是人口大国,由于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的不断进步,我国在使用煤炭资源方面也不断增长。据统计,我国在全球排名当中,煤炭的可采取量排第二,产量排第一。并且我国重工业的不断发展,导致我国是煤炭使用大国,并且在未来几年中,人们对重工业的需求要求着人们对煤炭资源的大量使用,所以,煤炭资源仍是我国的重要资源,如果在能源使用结构中,改变煤炭资源的地位,不将煤炭列为第一资源,那么,将会对一些重工业产业造成很大的危害。但是,如果一直将煤炭资源列为主要地位,就会依然严重污染环境,对人类生存也会造成影响,对实现低耗能、低污染、低排放的低碳经济也是非常困难的。

二、发展低碳经济的途径

1、完善并提高低碳技术体系

我国是人口大国,也是发展中国家。但是,我国在很多方面都强于其他国家,我国正在不断的发展与进步,我国不断进步的主要原因就是我国的人才不断增多。但是,我国在走低碳经济道路中却困难重重,因此,加强低碳方面的人才培养是重中之重。政府要加强对科技人才培养,在大学中设立低碳经济的相关专业,让更多的学生学习并掌握低碳经济的知识。同时,也要对人们普及低碳经济的相关知识,还要对现有的低碳经济企业员工进行相关的培训,加强教育,争取对核心技术的突破。我国还应不断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能力,争取取代煤炭、石油等重要资源的地位。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的道路,提高对新型能源的研发与利用是重要途径。

2、调整能源结构

我国要想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使用低碳能源是关键。所谓的低碳能源就是碳含量少或者不含碳的能源,是一种清洁能源,使用低碳能源可以有效的减少碳的排放量,从而减少二氧化碳对环境的影响。我国目前仍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性较大的资源为主,要想改变这种不良状况,就必须加强对新型能源的使用。我国应该大力调整能源结构,要坚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要节能减排,大力发展低碳能源。低碳能源包括太阳能、风能、潮汐能、水能、核能等能源。使用这些能源可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并且减少其他有害气体的排放,同时,这些能源为可再生资源。利用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可以有效的改变煤炭、石油资源的地位,改变能源结构。因此,大力发展低碳能源是走低碳经济道路的重要方向。

3、积极参与国际合作

近些年来,我国虽然在节能减排上初见成效,但是,仍与国际上的一些发达国家有一定的差距。目前,走低碳经济道路已经成为各个国家的主要目标,很多国家在这方面取得了比较大的成果。可是我国由于技术水平相对比较落后,对新能源的研发利用能力不强,经济实力薄弱,使得在走低碳经济道路过程中困难重重。所以我国还需不断努力与创新,在低碳经济发展方面更多的投入人才与物力,并且要和国际社会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共同发展低碳经济。在学习外国技术过程中,要做到取之精华,去其糟粕。积极学习先进技术,对于一些不足要吸取教训。与此同时,我国还应提升自身的自主创新能力,并与引进的技术相结合,实现低碳经济的良好发展。

三、结语

作为碳排放大国,我国应该积极面对挑战,坚持走低碳经济发展道路,以实现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由于我国目前技术水平比较薄弱,还主要以煤炭资源、石油资源等污染较大且不可再生的资源为主,新型能源的使用效率比较低,使得低碳经济发展难以很好的持续。因此,我国必须立足于国情,加强教育,加大资金的投入,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加大力度投资使用新型能源。

参考文献:

[1]李旸.我国低碳经济发展路径选择和政策建议[J].城市发展研究.2010(02)

第2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村经济;加快;全面发展

随着党的惠农政策不断推进和实施,农民对农业的生产投入不断增加,生产结构不断优化,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但是受自然条件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农村经济发展速度比较缓慢,贫富悬殊愈来愈大,农民增收问题仍然是农村工作的重点问题。因此如何发展农村经济成为大家最关心,也是最迫切要解决的问题。

1.以农民为本建设新农村的具体途径

1.1大力发展农村生产

要加快农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提高劳动生产率,土地产出率,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实现种植区域化、经营规模化、投资合作化、建立高产、优质、高效型农业。要优化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利用各地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形成“一寸一品”的主导产品和主导产业。

发展特色农业,是农民增收的好途径。根据各地的资源优势,发展“一村一品”的特色经济,体现了尊重自然规律和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统一,是较快实现农民增收的好途径。

发展农产品加工业。要真正实现农民增产又增收,就必须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例如,在果树种植业的基础上,发展果汁加工;在奶畜养殖业的基础上,发展乳品加工业等。农产品加工业的发展不仅可以提高农产品的市场价值,还可以解决一部分农民的就业问题,一举两得。

培育农村市场。要使农民真正富起来,就必须建立长效的农民增收机制,培育农村市场,建立顺畅的流通渠道和农业生产市场,完善农业服务体系,具体来说,就是要培植四个主体:一是培植农业生产主体扶植种植大户,奖励扶植农村种养大户,使他们成为致富带头人;二是培植农产品市场开拓的主体,扶植龙头企业,充分发挥其良好的辐射和带动效应;三是培植农业服务主体,扶植农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建立产、供、销一条龙服务体系;四是培植投资主体,扶植民间资本,优化投资环境,激活民间资本,鼓励外来投资。

1.2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农民提供开拓就业渠道,是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现阶段我国农村输出的劳动力绝大部分只能从事简单的体力劳动,是靠体力劳动挣钱,增收有限,因而必须改变这种状况。第一,必须改善我国的教育结构。近年来,我国大力发展高等教育,本科生、研究生的招生规模急剧扩张,这对于缓解当前就业压力和提高人力资源的素质是有其积极意义的。但中等教育特别是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严重滞后,这不利于各企事业单位对各种人才的需求。为了提高农村输出劳动力的素质,必须大力发展中等职业教育。第二,要继续实施“阳光工程”计划,逐步增加经费投入,加大对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培训力度。要进一步提高补贴标准,不断充实培训内容,积极创新培训方式,努力完善培训机制。积极鼓励用工企业和培训机构开展定向;订单培训,并颁发合格证书,实行合格上岗制度。凡是培训不合格的,一律不允许上岗。以此提高农村输出劳动力的技术素质。第三,充分发挥各地劳动部门的作用,为外出劳动力提供各种就业信息,拓宽就业渠道,有目的有组织的输出当地剩余劳动力;不仅要维护外出农民的人身安全和合理的工资收入,而且要对他们开展文化道德等方面的教育,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进而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质量,增加他们的收入。

2.改善农民生产生活环境

2.1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建设

一是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提高抗御自然灾害的能力;二是建设农村饮水安全刀:程,确保农民饮用水安全卫生;三是完善农村电网,扩大电网供电覆盖率;四是建设农村道路,解决农民行路难问题;五是实施农村能源工程,为农民提供清洁卫生能源;六是加大农村教育投入,解决农民子女上学难的问题;七是加快农村新型合作医疗体制改革,加大农村医疗硬件投入;八是建立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扶助农村弱势群体。

2.2改善村容村貌

按照“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要求,整治农村居住环境“脏、乱、差”,重点治理好“柴草乱放、粪土乱堆、垃圾乱倒、污水乱排、禽畜乱跑”等“五乱”现象,开展群众国卫生运动,将农村环境卫生管理纳入村务日常管理活动之中,加强检查和监督,使广大农民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以建立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为目标,推广秸秆还田,开发沼气资源,发展循环经济,建设绿色家园。

2.3培育新风尚

提倡文明和谐、健康向上的新生活,形成“崇尚科学、勤劳节俭、诚信守法、乡邻和睦、尊老爱幼”的新风尚。在生产发展的同时,广泛开展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教育,改变落后的乡风旧习,争创“文明家庭”、“文明村组”。坚持开展送文艺下乡和发展农村民间艺术活动,弘扬先进文化,丰富农民的精神生活。另外要加强农村治安管理,开展全民普法教育,加强农民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

3.增加农民人力资本投资

3.1抓好文化知识培训,努力扫除农村青壮年文盲和半文盲

要开办农村各类文化夜校和文化培训班,分期分批分阶段对农村的青壮年文盲、半文盲进行培训。要区分层次,区分对象,明确目标,制定计划,选定优秀教师,采取积极措施,优化教学方法,努力实现文化知识培训“内容、人员、时间”三落实。通过培训,力争使农民的文化程度达到初中毕业水平。同时,还要从娃娃抓起,进一步加大“两免一补”的政策资助力度,使农村中小学生享受真正的免费义务教育,困难家庭学生继续在书本费和住宿费方面享有政府补助,坚决防止新的文盲和半文盲产生。要定期进行检查指导,把提高农民文化水平作为评选农村先进乡镇的硬指标,并实行一票否决制。

3.2抓好实用技术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专业技能

要举办多种形式的实用技术培训班,对务农农民进行技术培训。要结合当地特点,因地制宜、因人制宜的开办养殖业、种植业、加工业等技术培训。要充分调动农村县一级农业部门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他们到农村办班讲学,并将工作成效与职称评定挂起钩来。要充分发挥广播、电视、网络的作用,邀请一部分专家教授举办专题讲座,讲授农业专业技能。要充分利用城市的教育资源,积极动员城市农业大专院校的教师和学生到农村讲学、代职、实习,扩大高等教育资源向农村的覆盖面。要加快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和成人教育,扩大职业教育面向农村的招生规模。通过减免学费、发放补助等形式,相极鼓励有志肯年报考农业大中专院校的种植、养殖、加工等专业,进一步加大实用技术培训力度。

第3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林下经济;发展;有效途径

0.引言

发展林下经济,既可促进农民增收,又可巩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我国有46亿亩林业用地,在林下种植药材、蔬菜、蘑菇、木耳、花卉,养殖蜜蜂、家禽、家畜及野生动物,生产多种多样丰富的绿色产品,相当于我国扩大了几十亿亩的土地利用面积。因此,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我们应加快发展林下经济,进一步拓展农村经济的发展空间。本文就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进行深入探讨。

1.林下经济的涵义

林下经济是指以林地资源为依托,以科技为支撑,充分利用林下土地资源和林荫空间,选择适合林下生长的微生物和动植物种类,进行合理种植、养殖,以构建稳定的生态系统,达到林地生物的多样性,从而成为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为农民增收致富开辟新路子。

2.发展林下经济的重要性

2.1有利于提高林业综合效益

通过发展林下养殖业和种植业,提高单位面积土地产出,可以使林业产业从单纯利用林产资源转向林产资源和林地资源结合利用,起到近期得利、长期得林、远近结合、以短补长、协调发展的产业化效应,使林业综合效益得到不断提高。

2.2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在现有条件下,由于农产品市场价格大幅上涨的可能很小,传统农作物单产增加的空间也十分有限,依靠传统种植业大幅度提高农民收入几乎不可能,在这种情况下,利用闲置林地把农村的一些多种经营项目转移到林下,在不新增占地的情况下,为农民开辟出了一个新的增收渠道。

2.3有利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通过发展林下经济,促使农村农林牧各业相互促进、协调发展,将有效带动加工、运输、物流、信息服务等相关产业发展,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促进农业生产发展。同时,还可以改变传统家庭养殖业污染居住环境、影响村容整洁的问题,促进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林下经济的迅速发展,还将会引导带动更多的农民更加重视学习、掌握和应用科技知识、经营管理本领,必将产生更多的农民技术员和农民企业家,成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强劲动力。

3.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3.1强化政策保障

发展林下经济是一项系统工程,政策很关键。林改以来,我们通过广泛宣传,积极争取政策,逐步建立起以国家项目为引导,资金投入为主体、政策扶持相结合的多元化投入机制,形成推动林下经济快速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加强组织领导,在全省形成政府主导、林业部门牵头、各相关部门有效联动的工作机制,成立了“发展林下经济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全省发展林下经济工作的规划、管理、指导和协调。同时,建立目标考核责任制和激励机制,把目标分解到镇、村(社区),把林下经济工作成效作为考核领导干部政绩的内容之一,严格考核评比和奖惩制度。为更好地促进林下经济发展,一是搭建林权流转交易平台,建立较为完善的林权流转制度;二是搭建林业产业融资平台,提高林权抵押贷款的成功率,为林下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金融支持。

3.2推动林下科技发展

一是狠抓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推广。紧紧围绕林下经济发展,积极引进推广适宜的新品种、新技术,大胆探索林下种养新模式,千方百计增加林区群众收入。二是着力打造林下品牌,重点发展无公害的林(畜禽)产品,打造畅销知名品牌。三是搞好技术培训。依托省内外大中专院校和科研院所,采取“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对技术骨干和示范户进行专业技术技能培训,提高林下经济的科技含量。通过参观学习、技术讲座、科普宣传的方式,对发展林下经济的意义、模式、技术、效益、前景及成功典型进行全面、深入、广泛的宣传,让更多林农了解林下经济,增强其发展林下经济的积极性和自信心。按照“群众自愿、民主管理、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的原则,发展林下经济专业合作经济组织或协会,加强市场研究,建立市场预警机制,提高林下经济产业化组织程度,在标准化建设设计、统一供种(苗)、联合采购、联合销售、加工增值、贮存运销、科技推广、资金筹措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实现了小农户与大市场的良好对接。

3.3优化产业模式

一是“公司+基地+农户”模式。成立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由大型生态养殖公司或养殖大户牵头,建立养殖基地,引导农户积极参与生态动物养殖,风险共担,收益共享。实行农民养殖,公司收购,统一销售,实现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良好对接及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提高了生态动物养殖的组织和商品化程度,保护了广大农户的利益。二是“六统一分”模式。即对加入公司或合作社的农户实行统一动物、统一技术、统一培训、统一饲料、统一防疫、统一销售、分户养殖的新模式。林下放养的生态动物,公司或合作社配送以玉米、草、虫为主的自制有机饲料,确保产品无公害、绿色无污染,提升品质,赢得市场。三是把林下经济与农业综合开发、农业结构调整、扶贫开发、林产业发展、科技推广等项目有机结合,采用规模流转,公司经营,“公司+农户”,“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土地银行)+农户”的方式,支持林下经济发展,切实发挥资金投入的导向和发酵作用。为尽快加大对生态养殖产业生产要素的投入力度,为公司或合作社注入新活力,促进群众从中受益并得到实惠,同时,加强部门间的沟通协调,不断拓宽经费来源。

3.4抓好林下种养

实践证明,同一片树林,林下养殖的单位面积产值,往往相当于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林木林果单位面积产值;林下种植的单位面积产值,也毫不逊色于传统模式经营的林地甚至于耕地,呈现“副业赛主业”的可喜态势。与林外种养相比较,林下种养产品更健康无害,经济效益也更好。更喜人的是,在林下种养特别是养殖,还能增加林地肥力和减少林木虫害,从而大大提高林木林果的单位面积产出。总之,在保护生态前提下科学发展林下经济,能实现主副相辅,长短结合,大幅度提升林地的综合产出水平,使之成为农民增收的主渠道。同时,还要抓好林下产品如菌类、松脂、草药等采集加工,利用生态景观发展森林旅游;同时,林下种养也要向加工、服务业延伸。林下经济实际上横跨一二三产业,牵动经济发展全局。做足林下经济发展,不仅对于发展农村经济,而且对于发展整个林业经济,都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以林为主、保护第一,集约经营、规模发展,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将林下经济发展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来谋划,来推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快发展林下经济,可提高林地的利用率,有利于解决林、牧、菜、药等争地的矛盾,缓解占用基本农田问题,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实行农林间作,不仅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还可以通过对农作物的管理,促进林木生长。因此,在土地资源特别是耕地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充分利用林地资源,重视立体种植,大力发展林下经济,增加经济效益显得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第4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新农村;农业;财政工作

一、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财政工作间的关系

新农村经济发展与农业财政工作间的关系较为密切,两者间更是相互影响。一方面,新农村经济发展为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指明了新的方向,一定意义上来说,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也成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一个基础性目标;另一方面,农业财政工作开展对新农村经济发展具有很强的促进作用,农村地区经济基础往往较差,且经济结构较为单一,无论是经济基础的强化还是经济结构的多元都需要农业财政上给予足够支持。可以看出,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需要围绕着新农村经济发展来进行,其自身的支持、保障与促进性作用也应当得到较为充分的发挥。需要认清的是,新农村经济发展的紧迫感不断增强,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压力,并暴露出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存在着的一些不足。对于农业财政工作主体而言,如何围绕着促进新农村经济发展目标,进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上的调整与优化也是值得思考的现实性问题。

二、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建议

(一)明确农业财政工作重点

相当长一段时间里,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机械性特征都较为明显,缺乏重点与主次也导致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实际有效性处于较低水平。戏新农村经济发展视角下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突出重点,而促进农业产业经济发展,重点扶植一些优质的产业经济发展项目则可以成为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例如,杭州市下辖某县在农业财政工作中,便将农业产业项目引进、扶植以及配套的农业产业经济发展作为了重点。在前期进行了农业产业经济发展调研的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就如何进行农业产业经济发展的扶植,以及扶植力度的大小等进行了明确,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重点较好明晰后,专项财政资金的利用效率更是有了明显提升。农村地区产业经济发展同新农村经济发展间的联系较为紧密,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中能够以产业经济发展促进为重点时,农业财政工作在开展上的方向性和目的性能够更为明确,且可以为新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更多支持。

(二)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

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预算是相关工作开展的一个有效指导,同时也是一种具体规范,严格执行农业财政预算是新时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需要遵循的一个基本原则。从新农村经济发展的角度看,农业财政预算的严格执行也具有重要意义。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主体每年可以结合新农村经济发展进行农业财政预算的编制,其也可以结合重点的产业项目,进行项目预算编制。在此基础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要对预算进行严格的执行,并在全面预算管理的基础上引入预算绩效考核机制,确保农业财政资金能够切实被应用到新农村经济发展的促进上。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也要对预算执行状况进行常态化评价与监督,避免财政资金被套用、冒用和挪用。在每年年终时,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则应当对农业财政预算执行状况进行系统性总结与回顾,并在参考下一阶段新农村经济发展实际需求的基础上,在农业财政预算编制上进行一些调整与优化,提升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与新农村经济发展需求间的匹配程度。

(三)多角度提升农业财政工作质量

农业财政工作的质量需要更好提升,这也是其对新农村经济发展促进作用更好体现的前提。在农业财政工作质量提升上,农业财政工作制度需要得到进一步完善,除了进行相关工作开展的权责关系明晰外,更加要对工作目标、原则、一般内容等进行明确,使得基础性制度能够更好指导与规范各个层面、各个时期的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与此同时,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方式方法较为单一,这不仅严重制约了农业财政工作开展的进程,也导致相关工作在开展上的固化性特征十分显著。信息技术当前已经十分成熟,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的信息化建设可以成为不错的创新选择,通过信息技术的应用,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更是可有对相关数据进行较好采集、整理与分析。从制度建设与方式方法选用等层面促进了农业财政工作质量较好提升后,农业财政工作开展中存在的很多问题都能够得到及时解决。而农业财政工作在较好良好的状态下开展后,其对于新农村经济发展以及新农村整体建设也可以提供更多帮助与支持。

第5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1.用先进理念引领农业

发展现代农业,首先要树立新理念。要树立用现代工业推动农业发展的理念。要用办工业的方法办农业,打破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集约化经营、企业化管理、区域化布局、市场化运作,逐步实现农村工业化、农民工人化、农业现代化。要树立按比较原则参与新一轮市场分工和合作的理念。要通过不断比较、调整、改进、提高,着力打造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产品,培养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做强做大农业龙头企业,逐步形成农民跟着产业走、产业跟着“龙头”走、“龙头”跟着市场走的良性发展轨道。要树立抓农业就是引导农民走向市场的理念。要通过解决农民待遇不公、信息不灵、市场把握不准等问题,引导农民进入市场,改变农民身份,促使农民从产品生产者转变为商品生产者。

2.大力推进农业清洁生产,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生物质产业发展,推广秸秆综合利用、测土配方施肥、农业面源污染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等再生利用技术,大力推广“绿色种植-产品加工-生态养殖-沼气能源-有机肥料”、“绿色种植-生态养殖-食用菌栽培-有机肥料”等生态循环模式,优化循环农业产业链条,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排放,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3.要加快产业化步伐

实施龙头带动战略,从财政、税收、信贷等方面落实对龙头企业的扶持政策,重点培育与农民建立稳定产销协作关系、对农民增收带动力强的龙头企业,促其上规模、上档次发展;实施品牌整合战略,按照市场运作规律,围绕我区主要农产品和特色产品,在积极开展“无公害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申报工作的同时,加大品牌整合力度,以品牌带动产业发展;实施农产品流通战略,着力抓好农产品专业市场和批发市场建设,积极参加各类农产品博览会和展销会,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

4.培育新型组织模式,加强服务体系建设

4.1创新经营主体,培育扶持新型组织

在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保证农民合法权益的情况下,积极培育农民专业合作组织、家庭农场、专业大户和农业企业四种新型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加快制定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的认定标准,并在资金扶持、政策补贴等方面给予倾斜,加快农业发展方式向产业化、规模化、集约化转变,带动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完善土地流转配套政策,逐步形成土地流转的长效机制,促进土地集约、规模化经营,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4.2加快推进合作化进程,规范合作社管理

建立、培育一批规模大、发展前景好的专业、互助、经营、股份等多种形式合作组织,带动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社迅速发展;打造产业基地(园区),强化合作组织与龙头企业、合作组织与农户的利益联结机制,形成“企业+合作社+农户”合作发展的产业体系,推进全市农业专业化、规模化发展;加大合作社的规范化管理,实施必要的行业监督,提高合作社管理的程序化、制度化、法律化水平,促进合作社健康规范发展。

4.3培育专业服务组织,完善社会服务体系

培育壮大专业服务公司、专业技术协会、农村经纪人、龙头企业等各类社会化服务主体,提升农机作业、技术培训、农资配送、产品营销等专业化服务能力;加强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管理,规范服务行为,提升农村经纪人、专业经纪公司、专业营销公司服务管理水平,解决农业生产与消费脱节的问题,促进农业社会化服务市场健康发展;搭建农业信息平台,提供种植信息和农产品销售信息,鼓励农机专业合作社、农机大户等开展代耕、代播、代收等专业服务,鼓励大型机械跨区作业。

5.要加大支农惠农力度

5.1要继续加大“财力支农”力度

建议政府加大相关配套资金的投入,不断开辟新的农业投入渠道。抓住当前有利时机,以“以煤补农”为突破口,逐步建立“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的三农投入保障机制。要将生产救灾资金列入预算,增强农村防灾救灾能力。

5.2要切实加快“科技兴农”步伐

要依靠科技“做大”,推广农字号规模产业;要依靠科技“做强”,鼓励各乡镇发展富有地方特色、具备市场竞争优势的农字号产业;要依靠科技“做精”,借鉴蚕茧产业的发展经验,在“向科技要质量,以质量打品牌,靠品牌生效益”上下功夫,切实按照十七届三中全会提出的“高产、优质、高效、安全”的要求,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

第6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关键词]农业;经济;发展

[DOI]10.13939/ki.zgsc.2017.02.048

中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自我改造能力比较弱,需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和龙头企业。加快农业经济转型升级,用现代流通和经营方式改变传统网络。针对我国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的薄弱环节,积极开展各种农产品促销活动。主动运用互联网技术改造传统农业,培育发展以农民为主体的农产品营销组织。形成全新的农业生产经营模式,引导和帮助农民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经济组织、农民经济队伍。利用智能技术实现农业生产过程精准干预、精确记录,加快乡镇企业体制、机制和科技创新。

1 农业经济发展概述

农业是我国发展其他产业的前提条件之一,需坚持“以人为本”。加快发展农业经济,发展特色经济并提升传统产业。作为世界级的农业大国以及人口大国,要引导和扶持农村各种经济组织。加强对农业的重视程度,调整农业结构。改善高投入、粗放式的发展,发展有特色、有市场、有效益的名特优产品与绿色食品。

第一,我国是传统的农业大国,要特别注意保护基本农田。引入“可持续发展”的概念,深化农村改革并培育主导产业。随着当前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要建立和完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并发挥区域优势。避免乱砍滥伐的现象,推进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并提高科技含量。按照家庭的人口数量平均分配土地,推广科技、信息、市场一体化的经营组织形式。国家将土地赋予长期的使用权,进一步解决农村经济困难。以国家强制力作为保障,严格坚持保护耕地。改善我国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当中存在的结构性矛盾,发展规模化的种养业生产基础。农业经济当前也在向着科技化、高效化发展,以市场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动力。加快农业经济,实现提高单产,增加总产。

第二,土地经营权的流转有利于农户之间的合作,加快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鼓励民间的市场化或半市场化的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的组建和协作,培训新型农业组织,大力扶持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龙头企业。发展集体经济,延长农业产业链。打破传统的以家庭为单位的生产经营模式,提高农业的综合效益。保障每个人都均等地占有土地资源,强化基本农田保护监管力度。以维护农民对于土地的长期使用权,高度重视和解决好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增强市场竞争力。丰富土地承包的经营关系和内容,加大财政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扶持力度。提高农村土地社会化的程度,稳定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新的生产关系的形成创造物质条件,引导龙头企业与农户建立稳定的产销关系和“风险共担”。

第三,在农业结构调整中,实现土地经营权流转。推进规模化和集约化经营并加强土地管理,改变结构性矛盾,探索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流通体制。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集中投入劳动力的同时加强对农业机械的使用程度。认真落实好各级政府在农产品加工、市场营销、融资条件方面的支持政策和措施,提高农业生产的根本效率,为构建和谐社会而奠定基础。积极扶持发展中介组织,对农业经济的有序发展造成直接影响。完善征地审批程序,鼓励农民参c加工、销售、出口等经营活动,为农业经济的飞跃性发展提供坚实的保障。

2 基于新形势下农业经济发展的有效途径

当前农业经济发展当中还是存在着一定的结构性矛盾,还需加强农村基础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保障农民在土地承包上拥有的合法权益,确保耕地占补平衡。改善当前农村土地承包后续工作的瓶颈,加强土地管理。改善农民的土地采取荒废搁置,合理开发土地。避免无偿将土地转交给他人耕种的现象,强化以农村交通和水利工程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

第一,土地家庭承包责任制在进行土地承包时,要鼓励涉农科研单位、农技推广机构和农业科技人员积极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实现利益最大化,推进农产品标准化生产。将土地划分成为优、中、差三个档次,加强农民科研和技术推广。按照人口数量进行平均分配,鼓励农技人员离岗从事农业产业化经营。由于农村劳动力向外流动趋困难,需积极开发和推广以良种良法为重点的各项农业先进适用技术。改善分散的土地经营阻碍农村生产力的发展的现状,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土地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对农业生产过程进行精确记录并巩固“两基”成果。

第二,在当前的环境下,加快发展农村基础教育。实现农村土地承包权的流转,完善农技推广体系。保证现有土地关系不发生变化的同时,通过技术服务、技术转让等形式获取合法收入。实现土地经营权的转移和流动,提高农业科技水平。实现农村土地关系的稳定,完善农产品的检验检测。稳定土地承包关系,完善安全监测及质量认证和推选农产品原产地标记制度。切实抓好安居温饱工程,打造品牌农业。大力推进重点扶持村,保障农村现有的土地承包关系的长期稳定,建立农产品生长过程追溯体系并提高农产品的品牌意识。在保证土地承包关系的基础上,发展农广校、农函大等各类职业教育。

第三,土地经营权的流转必须要公开公正,大力实施“民工培训工程”,加强扶贫工作。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要坚持有偿自愿的原则,加强对农民实用科技培训。在流转的过程当中,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改善贫困地区生产生活条件,积极推进以天然林保护、农村能源等为重点的工程建设。尊重主人的意愿,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切实抓好安居温饱工程,打造品牌农业。深入挖掘产品价值,优化城镇供水结构。土地流转作为一种市场性的行为,满足农村对水质、水量的要求。发展要经历一个从自发到自觉再到有序监管的过程,加强对野生资源的开发、利用和保护。

第四,农民在通过土地流转获得收益之后,完善充实和强化与农业等部门密切配合。通过自主合理的支配收益,促进贫困地区社会发展。对土地经营权进行转让,健全和完善土地征用补偿机制。稳定土地关系,提供全方位服务。在根本上调整经营关系,并接受相关部门的监督与审计。适应农村人口变动的需求,实现生长过程可追溯并加强农村交通运输、能源、科技推广设施、通信、环保设施建设。从根本上解决当前农村土地人与地之间的利益矛盾,抓好农村剩余劳动力有序转移。批量实现农业生产资源的有效配置,开展销售业务。使农产品能够迅速走进消费者的视野,与市场的联系更加直接。

3 结 论

在我国农业经济发展中,要明确职责,强化服务。依靠常规方法,规范土地征用行为。各个领域和产业利用互联网加快发展,大力发展民间营销组织。在由互联网引发的新一轮产业融合和调整中,坚持为农服务宗旨。抓住千载难逢的机遇,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应用互联网技术深度改造农业全产业链,带动能力强的各类农村专业经济协会。实现农业产业模式的根本变革,为农民提供及时准确的信息服务。促使农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强农村信息网络建设。使生产效率、产品质量不断提高,提高农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和竞争力。

参考文献:

[1]李心合.论传统农业及其改造[J].农业经济问题,2015(4):39-44.

[2]杨彩莲.论“互联网+农业”的新经营策略[J].中国集体经济,2015(19):63-65.

第7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一、制约农村经济发展的矛盾和问题日益凸显

农业结构不合理,传统农业向高效农业转化力度不够.近两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近两年,农产品供求关系发生了变化,市场需求向多样化、高品质方向转变,农业结构越来越显得不合理。一是产品质量不高,大路货多,名优产品比例低;二是一般性品种多,专用品种少;初级产品多,加工产品少,精深加工产品更少;三是虽然农业生产的区域化分工有了很大进展,但区域比较优势尚未充分发挥出来,区域性结构不同程度存在大而全、小而全问题。由于结构调整滞后,农产品供给结构与需求结构脱节,从而导致部分农产品“卖难”和价格下跌。由于农业生产的低效益,农村中稍有文化素质,有一技之长的青年男女,纷纷外出,不愿从事劳动强度大的种植业,而留在农村的老年劳动力和妇女劳动力,因缺文化、见识窄,对新技术、新生事物接受慢,宁可固守低效益的传统种植业,不愿向畜产品、水产品、蔬菜、植物饮料、花卉等具有价格竞争优势的高效农产品转型,影响了农民收入的提高。

农民群众观念陈旧,市场意识不强。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主体。在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向市场经济转换的过程中,注意培育农民的市场经济意识,把农业推向市场,把农民引入市场,对于实现农村经济的腾飞,加快农民致富奔小康的步伐,无疑是十分重要的。传统农民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作息生活的影响,时间观念淡薄,松散拖沓,不讲效率。“一壶茶,一包烟,小茶馆里泡半天”的慢节奏的田园式的悠闲松弛生活方式极大地影响了工作效益。具有较低文化素质的农民,思想观念陈旧落后,市场意识不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市场经济,不能正确分析当地的资源优势,抓住市场竞争强的支柱产业和名牌产品,只是盲目跟从,盲目投资。还有的村庄,镇、村干部千方百计从外地引来外资项目,给农民提供最优惠的政策和服务,但大家就是脑袋不开窍,不配合,致使成型的好项目无法落实

村级干部素质偏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主体是农民,农村基层干部是农民脱贫致富的领头羊,是团结带领农民奔小康的骨干力量。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村干部素质低,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已经越来越凸显出来。因此,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迫切需要解决村干部素质不高、后继乏人的问题。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总第539期2014年第07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有些镇.村干部,整天忙于应付日常事务,精力难以集中到经济建设上来,还有的偏重于显性的政绩,乐于做“形象”工程,对“高、大、外”项目的战略性投入思考较少。素质偏低。一方面表现在思想保守,观念陈旧,缺乏开拓进取精神,面对各种新情况、新问题措施不多,方法不活。另一方面表现在畏难情绪严重,工作主动性差,进取心不强。尤其是在农村取消农业税后,工作只停留在上级怎样安排下级就怎么执行的简单传达贯彻的层面上。面对当前农村工作出现的矛盾和困难,不去主动解决,影响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

二、创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新思路

完善农业产业结构。积极组织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着力支持粮食主产区重点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基本农田;发展农区畜牧业和农产品加工、储藏、保鲜、运销业,促进粮食加工转化增值;继续推进农产品优势区域布局规划,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优化农产品品质结构,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推动畜禽养殖小区建设,加快畜牧业养殖方式转变,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大力培育良种畜禽,提高品种质量,不断提高优势农产品的地区竞争力。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必须要加快农业科技进步,大力开展新的农业科技革命,通过建立完善的农业教育培训体系,不断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要积极推广先进实用技术,有计划、有重点地培育一批农业科技示范场,使之成为农业新技术试验示范基地、优良种苗繁育基地、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在结构调整中发挥带动作用。

提高农民市场经济意识。首先,发展要有新思路。既要从国内外市场需求方面有效拉动农业增长,更要大力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改善供给,提高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既要根据制度环境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调整乡镇企业发展战略,又要改革城乡分割体制,加快城镇化进程;既要稳步推进税费改革,减轻农民负担,又要建立起根据基础教育、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等基本需求向农村贫困地区确定转移支付的制度。其次,加强对农民群众的科技培训,切实为农民群众搞好服务。一方面,政府要努力加大农村科技教育投资,采取各种形式对农民进行种、养、加实用技术培训,另一方面,要进一步改革农村教育体制,加强农民职业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和接受新事物的能力。此外,各级政府部门要牢固树立服务经济意识,扎扎实实为农民增收致富提供服务,要为农民送项目、送资金、送技术,搞好产、供、销一条龙服务。

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村级政权是我国农村最基层的政权,是党和政府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村干部工作在基层一线,生活在群众当中,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在农村贯彻落实的具体执行者,是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骨干力量。提高农村干部素质,教育是根本,优选是关键,但管理必不可少。即使选任的干部很好,监督管理跟不上,时间一长也可能发生蜕变。因此,在对村干部严教、优选的同时,还要加强监督管理。针对村干部相对分散的特点,应打破"少数人管少数人"的旧格局,克服上级管理"鞭长莫及"、针对性不强、连续性差等缺陷,把民主管理和监督的权力交给群众,形成人人管理,事事监督的局面。

第8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一、循环经济模式对会展业的影响

循环经济是以市场驱动为主导的产品工业向以生态规律为准则的绿色工业转变的一次产业革命,它要求运用生态学规律,将人类经济活动组织成为“资源――生产――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实现“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进入生产和消费系统的物质和能量,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达到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相协调并且符合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目标。

循环经济为会展经济的健康发展开辟了开发与保护的途径及解决措施,使环境保护理念运用于会展经济的发展中。在会展活动中,必须遵循新循环经济的3R原则,利用智力资源产生的科技和会展活动所带来的资金对会展废弃物和环境资源进行重新规划,实现会展经济的循环利用。因此,发展循环经济是21世纪会展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

二、“绿色会展”的含义

借鉴“绿色饭店”的定义认为“绿色会展”必须符合三方面的要求:(1)绿色会展是指那些为参展商等提供的产品与服务符合充分利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要求和对人体无害的展览;(2)“绿色会展“是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软硬措施,使展览对环境产生最少的影响,同时节能消耗,降低展览的运营成本,做到环境保护与展览经济效益的和谐统一;(3)“绿色会展”的经营和发展必须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构成危害。

孙明贵从循环经济的角度认为所谓“绿色会展”是指在发展经济的同时,遵循循环经济原则,采取保护环境与合理开发和利用各种会战资源相结合的方针,实现会展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为人类提供包括适宜的环境质量在内的会展物质与精神文明。同时,还要考虑把会展的局部利益和整体利益、眼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

笔者认为“绿色会展”的关键就在于强调发展会展经济不应以对环境的破坏为代价,是“保护性会展”和“可持续发展会展”的结合体。

三、会展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1.会展活动对大气和水体的环境质量影响

会展为客人创造的是优雅舒适的环境,但这却是以向外界排放大量的废气等为代价的,因为会展场馆的任何活动都离不开相应的服务设施,其中供热、供能系统的锅炉煤烟、空调的排气等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烟尘,对区域的大气质量影响十分严重。

同时,在会展活动过程中大量未经过适当处理或稍作处理的生活污水流入地下水道,进而进入河流、湖泊等水体,给水体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和破坏。有数据显示展览的日用水量平均为250吨,也就是说一座展览馆一年的排放污水近10万吨,这个数据非常有警世作用。

2.会展活动的垃圾污染

展览会的性质决定了它要制造大量的垃圾。一项由国际展览联盟进行的调查表明,2001年各展览会制造的垃圾从60到1.2万吨不等,平均制造垃圾2934吨。此外,2001年由英国823个主要展览会执照的垃圾耗费高达7.3亿美元。塑料业公司协会对有6.3万人参与的每三年举行一次的国际展览进行垃圾回收,2003年举行的NPE100万平方英尺的展览会场清理掉垃圾151942公斤,所有的这些垃圾存放在36辆卡车用以进一步回收。更令人关注的是其中一次性展具的消耗问题也十分严重。

3.会展活动的能源消耗

展览消耗的能源量是很大的,调查表明,展览场馆总的能源费用要占到展览营业收入的8%~16%。展览场馆单位建筑面积的年用电量为100KWh~200KWh/m2,是一般居民住宅楼用电量的10到20倍。一般展览馆多采用中央空调系统,而空调用电量占全年总用电量的50%~60%,展览的照明用电占到总用电量的25%~30%。

四、发展“绿色会展”的意义

1.有效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消耗

从国外会展业的成功经验看,“绿色会展”的建设过程中所采用的大部分措施在减少废物排放的同时,降低展览的日常消耗(比如能源消耗,一次性展览用品的节约等),这样就相应地降低了展览的运营成本,使展览更具有竞争力。

2.有利于环境保护

“绿色会展”是在满足会展发展的前提下,关注对环境的保护,从事对环境影响较小的会展活动。因此首先“绿色会展”具有限制功能,因为“绿色会展”将会展活动置身于环境和社会可承载的范围内,避免过度会展导致的负面效应;其次从“绿色会展”的内涵来看,保护功能一直是“绿色会展”的核心所在,可以保证会展可持续发展的最佳途径。

3.倡导绿色消费,树立良好形象

根据调查显示,90%的美国人在消费时更愿意购买绿色产品,66%的美国人甚至愿意支付更高的价格购买绿色产品。在青少年消费群中,也有大多数的消费者更愿意购买倡导绿色环保意识的企业的产品。可见在国际市场上,绿色消费已成为主流。“绿色会展”树立了会展企业具有较高的环境法制观念和环境道德观念以及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这样的企业更能获得政府的支持及消费者的信赖和好感,有助于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

五、发展“绿色会展”的途径

发展“绿色会展”是一项需要多方位立体操作的系统工程,笔者认为无论是政府、企业还是社会各个层面都有义务参与“绿色会展”的建设。

1.政府应加强对“绿色会展”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和合理布局

政府应该改变各个部门封闭地、分割地显分别制定和实施会展政策的做法,提倡在科学原则周密地考虑社会、经济、环境等因素。

2.加强对生态型展馆的建设

随着人们对生态与节能技术的不断开发,“绿色会展”开发商在开发会展相关场所时应该注重对新型能源材料的运用。在美国杂志《Beyond Borders》的全球最佳会展中心中,澳大利亚凯恩斯会议中心以其“绿色环保”的建筑被世界各国所关注。凯恩斯会议中心是澳大利亚第一座严格按照环保标准设计建造的大型公共建筑,曾经多次获得节约能源和环境保护方面的奖项。会议中心采用特殊设计的双层褶状顶棚,可以收集大量雨水,直接输入储水箱。这些雨水,可以使会议中心草坪和花园的全部灌溉用水节约50%。会议中心的所有水龙头都安装了特殊装置,可以节水25%~30%,太阳能热水器满足了会议中心30%~35%的热水需求量。会议中心的建筑旁边安装了特殊的遮荫设备,它能随着阳光照射的角度不同,不断自动调整方向,以最大限度地保持室内阴凉,这项措施据说能节约5%空调用电量。在会议中心的所有制冷设备中,还统一采用了新型致冷剂,不会破坏大气臭氧层。所有这些绿色环保措施,使凯恩斯会议中心完全突破了人们对会展场馆的传统观念,会展中心也名副其实地成为“公共设施”。这恐怕是凯恩斯会议中心对于会展业的最大贡献。

3.引进国外会展业的“6R”理念,发展“绿色会展”

国外会展业在办展过程中遵循的“6R概念”很值得我国的会展从业企业学习和借鉴。

(1)Respect(尊重原则):就是一种在展览工作中尊重自然的理念和思维的方式,即在展览工作中尽可能地减少对环境产生负面的影响,包括对场地和人的影响,减少对资源和能源的过度使用。比如说每个展馆面积最好控制在1万平方米左右最为合适;展馆尽量不要设计为透明玻璃建筑物,这样做华而不实,因为制冷、供热及维护等花费金额不菲。

(2)Renew(使用可再生材料和新材料):在展览施工中尽可能多地使用可再生性材料,鼓励对新材料、新产品和新技术的使用。

(3)Reuse and Recycle(可再利用和可循环利用的材料):会展要在确保设施和服务不降低标准的前提下,尽可能地把一次性使用变为多次反复使用或调剂使用。比如说德国展览协会AUMA就建议,尽可能采用可以重复使用的方块叠拼地毯。当物品丧失使用功能之后,将其回收把它重新变成可以利用的物资。

(4)Reduce(减少废弃物和污染物):强调减少展台施工对环境的负面影响,包括减少使用对人的健康有害的物质,使用无害材料、节能、减少污染和废弃物。比如在我国会展剧本过程中,“促销印刷品满地”的现象是非常普遍的。其实主办方可以劝阻参展方不要带大量的印刷品参加展览,因为这些印刷品参展结束后展览者大都不想将其运回,而参加者为减轻负担也可能将其扔在途中,从而使得大量精美的印刷品最终变成垃圾。取而代之的是参展商可以在展览结束后从办公室向客户邮寄材料或提供网上展览服务等方式,这样既可以节省印制昂贵的促销单费用,也可以节省高昂的运输费用。

(5)Remember(加强记忆和教育):对可持续发展的宣传,包括理念的更新,要有全社会的积极参与和支持。因此首先要在全社会倡导“绿色消费”的观念,使“绿色消费”成为一种受人尊重的社会行为,从而促进“绿色会展”的迅速发展。

相比较而言国内会展施工仍延续采用粗放式的运作模式,很多方面暴露出的问题都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比如在主张绿色环保的展会上因展台搭建而制造污染。走近“6R概念”,可以让我国的会展行业从硬件开始趋向专业化、国际化方向发展。

在会展业迅速发展的今天,会展业所面临的环境问题也显得日渐突出,我国会展业应该遵循循环经济的3R原则,摒弃原来的“先污染,后治理”的老路,通过发展“绿色会展”从而使会展经济系统和谐地纳入循环经机的物质循环过程。

参考文献:

[1]:节约型社会中的绿色展览发展路径分析.中外会展论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87-95

[2]凯西・布莱顿:国际展览业现状及发展趋势.中外会展论述,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P25-26

第9篇:经济发展的途径范文

一、循环经济的概念和内涵

1、循环经济的概念

循环经济的思想萌芽诞生于上世纪60年代的美国,80年代末90年代初,循环经济的理论体系和实践模式在西方主要工业国家成熟和完善起来。90年代中后期,循环经济的概念和理论开始被环保界人士引入我国。

关于循环经济的概念,国内学者在定义时,大都把国外的基本定义――“物质闭环流动型经济”作为关键词,但在进一步解释时,由于各自的认知和阐述的角度不同,给出的概念也不相同。据不完全统计,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有40种之多。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同志2004年9月27日在“全国循环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了《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讲话,其中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给出了一个明确定义:“循环经济是一种以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为核心,以“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为原则,以低消耗、低排放、高效率为基本特征,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是对“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大量废弃”的传统增长模式的根本变革。”本报告认为这一定义是迄今为止最接近循环经济本质、最能为各方所接受的概念,因此,本报告把马凯同志关于循环经济的定义作为我们的基本概念,并以此为基础展开论述。

上述概念包含了循环经济的核心、原则、特征,同时也指出了循环经济的本质――符合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经济增长模式。在这里,“循环”是相对于传统的线性增长模式而言的。线性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这意味着创造的财富越多,消耗的资源越多,产生的废弃物也就越多,对资源环境的负面影响就越大;循环经济模式中物质的流动方向表现为“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可以更有效地利用资源和保护环境,以尽可能小的资源消耗和环境成本,获得尽可能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从而使经济系统与自然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过程相互和谐,促进资源永续利用。

2、循环经济的基本内涵

(1)“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的原则(3R原则)。“减量化”(reduce)是指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尽可能减少资源消耗和废弃物产生,核心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在生产中,减量化原则常常表现为要求产品体积小型化和产品重量轻型化。此外,要求产品包装追求简单朴实而不是豪华浪费,从而达到减少废弃物排放的目的。减量化原则属于输入端方法,旨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过程的物质量,从源头节约资源使用和减少废弃物的排放。“再利用”(reuse)是指产品多次使用或修复、翻新或再制造后继续使用,尽量延长产品的使用周期,防止过早地成为垃圾;再利用原则属于过程性方法,目的是提高产品和服务的利用效率,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以初始形式多次使用,减少一次用品的污染。“资源化”(resources)是指将废弃物最大限度地转化为资源,变废为宝、化害为利,既减少自然资源的消耗,又减少污染物的排放。资源化原则属于输出端方法,要求物品完成使用功能后重新变成再生资源。

“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在循环经济中的重要性并不是并列的。循环经济不是简单地通过循环利用实现废弃物资源化,而是强调在优先减少资源消耗和减少废物产生的基础上综合运用3R原则,3R原则的优先顺序是: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

(2)循环经济的框架和基本模式。循环经济在微观层面上,要求企业节约降耗,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减量化;对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进行综合利用,并延伸到废旧物资回收和再生利用;根据资源条件和产业布局,延长和拓宽生产链条,促进产业间的共生耦合。循环经济在宏观层面上,要求对产业结构和布局进行调整,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各环节,建立和完善企业间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具体地说,在产业体系上,包括了工业、农业、服务业三大产业体系;在流程上包含了生产、消费和回收三大环节;在纵深层面上,包括了企业、区域和社会三个层面。

西方国家在长期的实践中,逐步摸索形成了发展循环经济的四种基本模式:

①企业内部的循环经济模式。推行清洁生产、资源和能源的综合利用,通过组织厂内各工艺之间的物料循环、延长生产链条,减少生产过程中物料和能源的使用量、尽量减少废弃物和有毒物质的排放,最大限度地利用可再生资源;提高产品的耐用性等。

②区域生态工业园区模式。按照工业生态学的原理,通过企业间的物质集成、能量集成和信息集成,形成产业间的代谢和共生耦合关系,使一家工厂的废气、废水、废渣、废热成为另一家工厂的原料和能源,建立工业生态园区。

③在社会层面上废物的回收再利用体系。建立废旧物资的回收和再生利用体系,实现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提倡节约型消费模式和“可持续消费”理念,建设节约型社会。

④社会循环经济体系。如日本政府为推动循环经济的形成,提出了到2010年要达到三个方面的目标:资源投入产出率比2000年提高40%,资源循环利用率提高40%,废弃物最终处置量减少50%。

3、发展循环经济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重要基础和主要途径

循环经济的创立和完善过程就是一次深刻的范式革命,是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变革。①循环经济范式扬弃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观,认为人类应是自然的一部分,人类在维护自身利益的同时负有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的使命。②循环经济主张重新认识自然资本的作用,“末端治理范式”利用人力资本、金融资本和加工资本开发自然资本,而循环经济从强调重视提高资源生产率,将不可再生的自然资源作为“资本”和“生产要素”纳入经济制度和运行机制中。③倡导人类福利的代内公平和代际公正。④循环经济模式主张将制度、体制、管理、技术、文化等因素通盘考虑,在道德规范、政府管理、社会生活等方面进行观念的创新,以实现积极、和谐、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发展循环经济是建设节约型社会的主要途径。我国的国情决定了不可能像发达国家那样,通过挥霍资源的高消费(浪费)拉动经济增长。西方古典经济学早有“节约导致衰退(如蜜蜂寓言),奢侈浪费带来繁荣(如碎窗理论)”的理论倾向。当代宏观经济学的“消费拉动投资―促进经济增长―提供就业机会”逻辑线索,一方面是以所有权和分配不公制度为前提,同时也是以假定资源节约原则和繁荣目标的替代关系为前提。而可持续发展要“兼顾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环境保护”,要求改变大众传统的消费意识,本身包含着对西方主流经济思想的冲击。这可能是比范式革命更深刻的理论挑战。

二、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意义

目前,我国的经济增长从总体上仍没有脱离“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低效益”的粗放型模式,这对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构成严峻的挑战。

1、我国面临严峻的资源环境形势

(1)资源、能源严重短缺

我国资源、能源严重短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①水资源。我国人均水资源量只有2220立方米,约为世界平均值的1/4,有16个省(区、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低于联合国确定的1700立方米用水紧张线,其中有10个省(区、市)低于500立方米严重缺水线。目前我国662个城市中,有400多个城市常年供水不足,其中 110个城市严重缺水。

②土地资源。2000年,我国人均耕地仅0.1公顷,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分别不到俄罗斯、美国、印度的1/8、1/6、2/3。

③矿产资源。按已发现的(171种)和探明储量的(158种)矿产资源看,我国矿产资源总量约占世界的12%,居世界第3位,但人均占有量仅为世界人均占有量的58%,排名第53位。45种主要矿产资源人均占有量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一半。

④森林资源。我国人均占有森林面积、蓄积量仅为0.128公顷和9.048立方米,分别相当于世界人均占有量的21.3%和1/8。

⑤能源。我国常规商品能源资源占世界总量的10.7%。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用能源消费翻一番支撑了GDP翻两番。到2020年,要再实现GDP翻两番,即便按能源再翻一番考虑,要保障能源供给也有很大困难。

(2)经济增长方式粗放,资源浪费严重

①资源产出率低。按现行汇率计算,2003年我国GDP总量为1.4万亿美元,约占世界的4%,但重要资源消耗占世界的比重却很高,石油为7.4%,原煤31%、钢铁27%、氧化铝25%、水泥40%。我国用水总量与美国相当,但GDP仅为美国的1/8;消耗每吨标准煤实现的GDP为世界平均水平的30%。

②资源利用效率低。能源转换效率:我国单位GDP产品的能源加工、转换、贮运和终端利用的效率约为34.3%,发达国家20世纪90年代初的效率水平为41%。单位能源效率(GDP/kg标准煤):1999年,我国这一指标是0.81美元,日本5.58美元,法国3.24美元,韩国1.56美元,印度0.72美元,世界平均值为1.86美元。主要耗能设备能源效率:如风机、水泵平均设计效率比国外先进水平低5个百分点,系统运行效率低近20个百分点。机动车百公里油耗比欧洲高25%,比日本高20%,比美国高10%;载货汽车百吨公里油耗比国外先进水平高1倍以上。单位建筑面积采暖能耗相当于气候条件相近的发达国家的2―3倍。

③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我国矿产资源总回收率为30%,比国外先进水平低20个百分点。我国木材综合利用率约60%,也比发达国家低20个左右百分点。

④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率低。2003年我国钢铁工业废钢利用量为5800多万吨,占粗钢产量的比例为26%,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3%;再生铜产量93万吨,占铜产量的22%,而世界平均水平为27%;再生铝产量145万吨,占铝产量的21%,而世界平均水平为40%。轮胎翻新量仅占新胎产量的4%,而发达国家一般为10%,其中轿车轮胎基本不翻新,而欧盟翻新率达18.8%。此外,我国每年还有大量的废旧家电和电子产品、废有色金属、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没有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循环利用。

(3)生态环境破坏和污染日益严重

①水污染。根据全国环境统计公报,2003年全国废水排放总量达到460亿吨。大量未经处理或不达标的废水直接排入江河湖库,我国七大水系、湖泊、水库、部分地区地下水和近岸海域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有机污染普遍,生活用水源污染日益突出。

②大气污染。2003年全国烟尘排放总量近1000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2159万吨,居世界第1位。全国酸雨面积占国地面积的1/3,已形成华中、西南、华东、华南等多个酸雨区,尤以华中酸雨区为重。1999年对我国338个城市环境空气质量状况统计结果表明,66.9%的城市超过满足国家环境空气质量级标准,其中超过三级标准的有137个城市,占统计城市的40.5%。

③固体废物及城市垃圾污染。2002年,全国660个建制市生活垃圾产生量1.36亿吨,集中处理率仅为54%。1999年固体废物总产生量为8亿吨,其中包括许多危险废物。

④土地污染和退化。化肥农药运用不合理。我国化肥平均施用量是发达国家安全施肥上限的2倍,中东部地区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地占灌溉面积的20%,全国受工业“三废”和农药污染的耕地已占耕地总面积的1/5,土地退化日益加剧。我国“三化”(退化、沙化和碱化)草地面积达1.35亿公顷(20.25亿亩),并且每年还在以200万公顷(3000万亩)的速度增加;全国水土流失面积为367万平方公里,约占国土面积的38%,同时全国每年新增1万平方公里(1500万亩),引起河湖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已达262万平方公里(39.30亿亩),且每年还以2460平方公里(369万亩)的速度扩展。

2、发展循环经济,是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从根本上缓解资源约束,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选择

(1)发展循环经济是实施资源战略,促进资源永续利用,保障国家经济安全的重大战略措施。加快发展循环经济在节约资源方面大有可为。如到2005年工业用水重复利用率若达到60%,可节水580亿立方米,相当于2000年工业取水量的50%左右;如果采取强化节能的措施,大幅度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到2020年使万元GDP能耗由2002年的2.68吨标准降低到1.54吨标准煤,能源消费总量就能控制在30亿吨标准煤以内。又如预计到2015年我国木材供需缺口达1.4―1.5亿立方米,如果木材综合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就可弥补供需缺口的30%。到2020年我国再生铝比重如果能从目前的21%左右提高到60%,就可替代3640万吨的铝矿石需求,节电1365亿千瓦时,节水9100万立方米。

(2)发展循环经济有助于缓解对国外资源的过分依赖。预测未来15―20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增长,大量利用国外资源以弥补国内资源缺口是必然的。但是全球资源也是有限的,世界石油和天然气的可采储量,其静态保障年限分别仅为40年和60年,我国正面临现实的能源危机。又如世界探明的铜的经济可利用储量为3.4亿吨,我国未来20年铜的缺口为6000万吨。如果世界其他地区也照此速度消费,20年后全世界将无铜可采。

大量进口存在市场和价格风险、运输能力的制约和进口安全保障等问题。近年来我国石油和大宗原料进口迅速膨胀,对世界市场构成不可忽视的冲击。面对强国对我国的遏制,面对全球日益紧张的资源形势和由此导致的国际政治的复杂化,我国经济增长方式必须不失时机地转型,大幅度提高资源生产率,减缓对国外资源需求的过快增长。

(3)发展循环经济有利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就业率。通过区域循环经济的发展,提高资源的潜在价值,防止城市污染向农村扩散,能够明显改善贫困地区和农村地区人民的生活质量和水平。同时,与循环经济相伴生的环保产业和资源回收行业是劳动密集型产业,为下岗职工和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新的就业机会。据2002年统计,我国再生资源回收企业有5000多家,回收网点16万个(未登记注册或临时的回收网点有近40万个),回收加工处理工厂3000多家,从业人员140万人。随着循环经济的发展,这些数字将成倍增长。

(4)发展循环经济是防治污染、保护环境的重要途径。我国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排放量的急剧增长已引起世界各国的瞩目。发展循环经济,实施清洁生产,促进废弃物的回收再利用,是保护环境的治本措施。据测算,我国能源利用率若能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每年可减少二氧化硫排入450万吨左右;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每提高1个百分点,每年就可减少约1000万吨废弃物的排放;粉煤灰综合利用率若能提高20个百分点,就可以减少排放近4000万吨。

传统的高消耗的增长方式,向自然过度索取,导致生态退化和自然灾害增多,给人类的健康带来了极大的损害。据有关部门测算,受大气污染影响,我国大约有1亿多人呼吸不到新鲜空气,因空气污染导致每年约有1500万人患上支气管炎。水污染成为一些地方疑难怪病和职业病产生的重要原因,给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发展循环经济、加强从源头控制污染,能够让人民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洁的空气、吃上放心的食物,在良好的环境中生产生活,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

(5)发展循环经济可以增强企业竞争力。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转变增长方式,走内涵发展道路。发展循环经济,可以降低产品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使企业的竞争能力得到增强。目前,我国工业产品能源、原材料的消耗占企业生产成本的75%左右,若降低1个百分点就能取得100多亿元的效益。循环经济的发展,将引导新能源装备、工业节能和“三废”回收等技术装备工业、新型民居、交通运输产业以及资源再生产业和环保产业的发展。这为企业节能降耗、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企业成本提供了技术和装备保障。

近几年,资源环境因素在国际贸易中的作用日益突显出来。“绿色壁垒”成为我国扩大出口面临最多也是最难突破的问题,如欧盟在2003年2月,颁布了《废弃电子电器设备指令》和《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某些有害物质指令》,规定:从2005年8月13日起,生产者负责回收处理废旧电子电器设备;2006年7月1日开始,在欧盟销售的10大类100多种电子电器设备中,限制使用铅、汞、镉等6种有害物质。欧盟的两项指令所涉及的范围,不仅包括我国电子电器设备产品,还涉及到零部件、原材料行业,基本覆盖了我国对欧盟出口的所有机电产品。目前,我国已成为“绿色壁垒”等非关税壁垒的最大受害者之一。面对日益严峻的非关税壁垒,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应对,尤其要全面推进清洁生产,大力发展循环经济,逐步使我国产品符合资源、环保等方面的国际标准,增强我国企业在国际上的竞争力。

三、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总体思路与对策建议

1、发展循环经济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1)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为主线,以优化资源利用方式为核心,以提高资源生产率和降低废弃物排放为目标,以技术创新和制度创新为动力,加强法制建设,完善政策措施,形成政府大力推进、市场有效驱动、公众自觉参与的机制,逐步建立适合我国国情的、有利于循环经济发展的宏观调控体系和运行机制,形成中国特色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推动整个社会走上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全面实现十六大所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

(2)基本原则。①政府规制与发挥市场机制作用相结合、依法管理和政策激励相结合,充分发挥企业、中介组织和消费者的积极作用。②发展循环经济和发展知识经济相结合。③要以系统工程的思想指导循环经济发展。④实行渐进发展和跨越发展相结合的循环经济推进策略。⑤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

2、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

根据上述我们对循环经济的本质要求、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我国资源和生态环境状况以及经济增长模式的分析,我们认为,我国发展循环经济的重点领域应在下述四个领域:①资源瓶颈领域、战略矿产领域、优质资源领域;②高耗能、高污染、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领域;③参与国际竞争的生产领域;④对公共生活和社会稳定有重大影响的领域。

具体说来,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重点分布在如下行业和领域中:①工业生产的重点行业:冶金(钢铁)、电力、化工、煤炭、有色金属、建材、造纸、食品;②再生资源领域:废旧汽车、废旧机电、废旧家电、废旧橡胶、生活垃圾资源化处理、中水回用;③农业领域:种植业、养殖业、农产品加工业。

3、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和措施

(1)促进观念转变,大力开展循环经济的宣传教育。发展循环经济,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必须更新发展观念,理清发展思路,辨证地认识物质财富的增长和人的全面发展的关系,转变重物轻人的发展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转变把增长简单地等同于发展的观念;必须辨证地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转变单纯利用和征服自然的观念。在发展思路上要彻底改变重开发、轻节约,重速度、轻效益,重外延发展、轻内涵发展,片面追求GDP增长、忽视资源和环境的倾向,加快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切实推进循环经济发展。通过有系统、有组织的宣传教育工作,加快观念的转变。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组织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培训活动,普及循环经济知识,宣传典型案例,引导全社会树立科学发展观、建立起循环经济的发展理念。要将循环经济理念和知识纳入基础教育内容,做到以教育影响学生、以学生影响家庭、以家庭影响社会,增强全社会的资源忧患意识和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责任意识,把节约资源、回收利用废弃物等活动变成全体公民的自觉行为,逐步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活方式和消费模式。

(2)建立和完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法律、法规体系。根据发达国家先进经验,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应在三个层面进行立法:第一层面是基础法,例如日本的《促进建立循环社会基本法》,德国的《循环经济与废弃物管理法》。一般包含政府、企业、社会公众在循环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责任、权利、义务的规定,发展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总体目标。第二层面是综合性领域的法律,例如日本的《固体废弃物管理和公共清洁法》和《促进资源有效利用法》。第三层面是根据各种产品的性质制定的具体法律法规,如日本的《促进容器与包装分类回收法》、《家用电器回收法》、《建筑及材料回收法》、《食品回收法》及《绿色采购法》等。主要是对每种产品生产、回收制定具体的技术、目标要求。建议首先制定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核心法律――《循环经济促进法》,根据这一基础性法规抓紧制定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项法规,包括《资源综合利用条例》、《废旧轮胎回收利用管理条例》、《包装物回收利用管理办法》等。

(3)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从制定“十一五”规划开始,把发展循环经济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中。按照科学发展观和“五个统筹”的要求,在编制总体规划和各类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以及城市规划的过程中,把发展循环经济放在重要位置,要加强对发展循环经济的专题研究,加快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等循环经济发展重点领域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改革和完善现行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探索建立绿色GDP为主要内容的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加快研究建立以资源生产率、资源消耗降低率、资源回收率、资源循环利用率、废弃物最终处置降低率等为基本框架的循环经济评价指标体系及相关统计制度,并把主要指标逐步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明确工作目标和重点。

(4)深化改革,建立配套的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①价格改革。研究并落实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价格和收费政策。完善自然资源价格形成机制,调整资源性产品与最终产品的比价关系,更好地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②补贴改革。取消扭曲能源、资源价格的补贴,利用“绿箱政策”和《反补贴协定》,对农业的科研服务和结构调整、对企业技术改造进行补贴。利用“黄箱政策”规定给予发展中国家特殊差别待遇,对生态农业投资给予补贴,对从事资源收集和回用的中介机构和环保产业给予一定扶持。③税费改革。其一,建议国家提高企业排污费的征收标准,实行多因子收费,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进行资源的回收再利用,减少污染排放。其二,建议国家对企业征收新鲜材料税和产品包装税,促使企业少用原生材料。其三,建议国家征收特别消费税。对散煤、含铅汽油等不利于环境的能源,一次性木筷、塑料包装袋等征收特别消费税。其四,推动居民垃圾处理费和污水处理费的征收。其五,建议全面实行电池、有毒有害物质的包装物或容器、非日光灯管、饮料容器等的押金返还制度。④建立循环经济产品的标示制度,鼓励公众购买循环经济产品,推动政府绿色采购。推动企业进行IS014001体系和环境标志认证。通过政府信息网站和媒体,定期公布通过认证的企业和产品名单。⑤按照“污染者付费、利用者补偿、开发者保护、破坏者恢复”的原则,大力推进生态环境的有偿使用制度。⑥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政府投资的重点领域,对一些重大项目进行直接投资或资金补助、贷款贴息的支持,并发挥好政府投资对社会投资的引导作用。⑦建立有利于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企业组织结构。打破企业间单向式线性生产方式和“大而全”、“小而全”的组织结构,鼓励企业根据社会化分工和产品生产的内在联系,研究制定有利于建立符合循环经济要求的生态工业网络的经济政策,增强关联度,提高资源效率,减少废弃物,延长产品使用周期的产业链条,促进企业间共享资源和互换副产品,为推进循环经济发展奠定良好的微观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