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施工专业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施工专业

第1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这几年我一直加强政治学习,我一直坚持看新闻报道等新闻栏目或报刊杂志,通过了解国家大事,来更好地学习执行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丰富自己。同时,我一直努力做好自己本职工作,严于律己,并尽力去帮助那些新来的同事,使他们时刻感觉到有人关心、爱护和帮助,尽快转变角色投入工作中去,更好地胜任本职工作。这几年我始终坚守在施工的第一线,能深刻体会到党在人民群众中的作用,施工单位苦、累,并且抛家舍业,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所以,我会尽职尽责,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了企业及国家的建设而奋斗。

二、工作专业技能方面

2006年7月我被分配到常熟滨江花园项目,从此我就开始了我的建筑生涯,进入项目后从实习开始,通过不断的学习和理解,结合自己的专业知识,一步步的配合师傅及项目领导的安排,锻炼自己,慢慢成长,一年后开始独立负责6栋砖混的施工以及随后的收尾工作,在此期间,积累了大量的施工经验,对以后的工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2008年10月份,我被安排到连云港一方山水项目,在这里我担任项目施工员,负责4栋18层框剪施工,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使我开阔了眼界,极大的丰富了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和管理水平,并且培养了我工作严谨的作风,在这里,是不允许有任何失误的,使我受到很好的教育,对我以后的工作影响很大。

2011年10月,本人从连云港新蒲调任至连云港东海聚龙公馆项目担任项目技术负责人,负责一二期4栋18层6栋32层的框剪结构施工技术总负责,这期间,作为一个基本成熟的基层管理者,我始终奋斗在施工第一线,理论联系实践,为项目及企业做出自己的贡献。

2018年至今,本人任成都世纪百合二期项目技术负责人,项目总建筑面积约13.4万平方,地下两层,为人防地下室,由汽车库、非机动车库及设备用房组成。由3栋框架-剪力墙结构高层建筑、4栋框架结构的多层建筑及1个框架-剪力墙结构的大底盘地下室组成其。本项目施工工期短,现场全面施工,减少材料周转次数,现场场地狭小,层次高,跨度大 ,难度大,从开工至今,我一直参与其中,艰苦奋斗,质量高标准的要求,做到超前预控,严格按规范标准要求,对每道工序施工进行质量检查、技术指导,认真对工程施工全过程的质量技术监控。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对现场进行协调,为确保施工顺利竣工,交付使用做出自己最大的贡献。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几个项目做下来,使我进步很大,学到了很多实际的经验,使我的管理水平一步步的提高。

2006年参加工作以来,本人工作过程中不断为自己加油充电,相继取得质检员、施工员、助理工程师、等专业技术相关证件。认真学习相关法律法规、专业技术知识,能将理论同实践紧密联系起来,用理论指导实践,并在实践中总结工作经验,以此来丰富自己的理论水平,取得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人通过系统地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坚持工作在建筑工程施工第一线,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掌握了多项建筑工程方面专业技能。本人能熟练使用office等办公应用软件,熟练掌握Auto CAD建筑制图,熟悉建筑工程预决算、工程资料编写,具备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专项技术方案的业务水平。并掌握建筑工程现场施工、质量管理技能,能够胜任中大型建筑工程的主要负责人现场管理的工作。

第2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 双线并行 工学交替 基于企业岗位技能认证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1创新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双线并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基于广西中职教育在泛北部湾经济区的建设开发中以服务北部湾经济区建设为目标构想,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根据企业的劳动力需求状况,以及企业的工程进度和用工情况,并结合学校教学组织的特点,以学校和企业为交叉并行两线,创新基于校企共同体的“双线并行、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

建设实施要点:

(1) 校企合作共同确立专业人才培养规格,人才培养目标与企业用人标准、确定工作岗位类别,明确典型工作任务和教学重点。

(2) 以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和综合职业素质为目标,以建筑行业、企业为依托,在原有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基础上,加大工学结合的深度,按照职业工作过程营造真实的学习环境,以学校与企业这两条线路构建“双线并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

(3) 在“双线并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框架下,校企共同制定实施弹性灵活的教学组织模式。根据企业的工程进度和用工情况,并结合学校教学组织的特点,每个学期灵活安排校内基础知识技能学习、校内综合岗位实训、校外认知实习、校外顶岗职业能力实训等教学内容交替进行。

(4) 教学团队由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共同组成,安排专业教师到企业顶岗实践,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实践教学能力,同时聘请行业企业的专业技术骨干和能工巧匠到学校担任兼职教师,逐步加大兼职教师的比例,形成专兼职教师共同教学的机制。

2创新基于岗位无缝对接的模块单元化课程体系

校企合作按照行业职业岗位任职要求、专业知识技能形成规律,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模块进行设计,使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成长规律,将岗位技能认证作为教学培养的方向和目标,构建基于企业岗位技能认证的课程体系。

深入行业市场及相关企业,通过调研和考察,校企研讨,了解本区域产业经济、技术发展对技能人才的需求,根据行业职业岗位对毕业生的任职要求、专业知识技能形成规律,对不同岗位职业能力模块进行设计,使课程体系符合职业成长规律,构建基于企业岗位技能认证的课程体系和课程结构。

建设实施要点:

(1) 校企共同制定课程标准和授课计划,共同授课和编写教材。以职业岗位标准为目标,完善课程标准和评价标准的建设。根据企业岗位关键能力的分析,重新调整专业课程结构,根据实际情况划分成若干课程单元模块。

(2) 以职业技能要求为依据,组织教学内容;每一岗位技能由一个系列专业课程(3~4门核心课程+4~6门相应专业技能实训课程)构成,形成“岗位系列课程链”。即把职业岗位要求的一项专门技术看成是一项任务,并设计成一个贯穿教学全过程的课程链,以核心知识课程打好技术和能力基础,以行动导向的实训课程或课程设计项目培养职业需要的技能。

(3) 课证融合。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要求,将职业技能认证要求与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继续加大力度推行“双证书”制度,把职业资格融入课程教学内容中,学生在校期间通过参加相应技术模块的学习,获取专业知识和技能,通过参加施工员、预算员、资料员、中级测量工等考证,获取多项职业资格证书和上岗操作证书,使得毕业生的双证书获取率达到95%以上。

(4) 教学评价体系由学校、企业双方共同完成,学校是评价、考核理论教学成果的主体,企业是评价、考核实践教学成果的主体,通过对每个课程和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把评价的着眼点和落脚点改变到以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轨道上来,并逐步实现评(考)教分离。

3改革教学模式与方法手段

教学中鼓励采用任务教学法、项目教学法、一体化教学法等利于“老师做中教,学生做中学”的教学方法,推行工作任务实践早介入,真正体现动手操作为主,理论为辅的教学模式。同时,组织开展相关模拟教学实训,模拟建筑施工项目对各岗位需求,使教学与实际工作岗位相互渗透、教学目标更明确、学生更快适应岗位需求。

参考文献

第3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装饰工程;专业分承包管理;合同管理

在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管理中,工程专业分承包管理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不仅直接关系到整个装饰工程项目能否顺利进行,同时还关系到整个建筑装饰项目的质量和应用效果。随着建筑装饰工程市场开放程度的进一步提高,专业分承包管理政策、法律、法规也逐渐走向国际化,国外建筑装饰工程投资商和承包商也逐步进入中国市场,使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专业分承包管理体系得到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另外,以顾客为中心的建筑装饰市场需求,也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装饰工程项目专业化分承包管理向专业化、规范化等方向发展。同时,专业分承包管理中的分工专业化施工管理,对于整合整个装饰工程中的资源、降低成本、提高施工进度、提高工程建设质量和效益等方面均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由此可见,工程项目专业分承包管理模式将是我国建筑装饰工程市场专业化、规范化发展的必然方向,对专业分承包管理必要性、现存问题、以及对策进行研究分析,就显得非常有工程实践意义[1]。

1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专业分承包管理体系的必要性

1.1 市场决定工程需进行专业化分承包管理

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市场竞争的进一步加剧,分工更趋向于专业化、精细化、精益化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市场,早已成为卖方市场,夺标激烈的竞争,给装饰工程施工企业提出了更高的技术、应用效果、经济效益等方面的压力,只有不断提高其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方能在建筑装饰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建筑装饰工程施工企业为了提高其在市场环境中的竞争力,重点要在集中提高其专业技术能力、承包管理能力、以及服务水平,即要结合建筑装饰市场发展趋势,尽量提高其在建筑装饰专业方面的知识信息深度,在产品的附加值上通过规范专业化的分工管理体系,对工程项目展开激励竞争。市场的专业化、规范化程度越来越高,其对建筑装饰工程项目专业化分承包管理也提出了专业化运行管理发展要求。

1.2 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推动专业分承包管理

随着市场信息共享化程度的进一步提高,对于顾客而言,其建筑装饰结构功能、美学性、艺术性、绿色环保性、节能经济性要求,以及其所掌握的建筑装饰工程知识也在同比增长,标准越来越高、专业性越来越强,总期望实现价值功能、经济效益的最大化。以顾客为中心的管理理念大力推动了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专业分承包管理,专业化分承包管理一方面可以提高装饰工程施工企业自身的技术管理水平,生产出质量较高和应用效果较为良好的产品;另一方面,专业化分承包管理,可以充分发挥各专业的能力,有效提高实际装饰设计、施工、建设管理等方面的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投资成本。对于顾客而言,在开放的建筑装饰市场环境中,其将选择对其来说非常有价值的装饰工程供应商,这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装饰企业向工程项目专业分承包方向发展。

1.3 国家政策法规促进分承包管理体系的建立

将促使专业化的分承包体系完善,新的建筑资质的划分,也说明了高层次的向专业管理型建筑综合承包商发展,低层次的向专业化的分承包企业发展的趋势。新颁布的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规范,也预示了项目管理的发展,要求建立完善的分包体系。

2 建筑装饰工程专业分承包管理模式探讨

2.1 发包模式

发包模式是整个工程项目承包体系管理的重点,按照其发包方的层次不同,可以分为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和项目团队式组织发包两种发包形式。其中,公司集权式的发包方式是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市场环境中较为广泛的专业分承包发包模式;而项目团队式发包模式,是根据装饰工程项目的实际功能、应用效果、以及经济效益等方面的需求,由项目团队自行寻找或选择专业分包商,即由公司直接授权给项目团队,由项目团队与专业分承包商签订分包合同,分承包专业项目管理由分包商直接进行管理。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模式,由公司直接掌握工程项目信息渠道,使得整个装饰工程的采购发包和合同管理更为规范化、专业化、和程序化,同时又能与专业分承包商间建立长久合作关系,有利于公司对整个建筑装饰工程项目的宏观控制。但由于在具体项目执行过程中,存在权责不清、现场管理信息不明等问题,形成“难管”局面,不利于工程项目的顺利开展。而项目团队发包模式,不仅发包便捷,更贴近工程专业分承包管理需求,尤其对于一些突发性事件处理方面,会取得较为良好的效率和效果。但此种发包模式,由于专业分承包中存在的自身局限性,很难从宏观上对整个建筑装饰工程承包进行有效控制,尤其对于交接面或发生恶性事故时,会出现互相推诿甚至失控等不利局面。从大量建筑装饰工程专业分承包管理经验,笔者认为在实际专业分承包管理过程中,对于大中型的、复杂程度较高的、合同额较大的建筑装饰工程项目,应由公司进行集中控制;而对于小型的、简单的、合同额不大的工程项目,则可以采用项目团队自行处理、公司审批管理模式。也就是在专业发包模式上,应以公司集权式组织发包为主,以项目团队式发包为辅,通过两种类型相互结合对项目专业分承包进行宏观调控和实施管理。

第4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 识图能力 软件建模 认识实习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ki.kjdkz.2016.09.017

The Course Refor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in Architectural Engineering

YIN Xupeng, JI Zhongkai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ngineering, He'nan University of Urban Construction, Pingdingshan, He'nan 467036)

Abstract Building engineering knowledge practice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course system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and it is an important way to cultivate the ability of knowledge map, and it is an important process of the 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 Improv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practice course content understanding, combined with the trend of social development and will GMT civil modeling software application and students knowledge map and field knowledge of organic combine based on, is a useful exploration of the practice of curriculum reform of engineering project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Key words age recognition ability; software modeling; cognition practice

1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方式

1.1 建筑工程认识的意义

工程管理专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安排在大二上学期,在学习建筑制图(画法几何)和建筑材料、房屋建筑学的基础上,在即将学习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等其它专业知识时所进行的为期两周的一次实践教学环节。通过识读工程建筑施工图纸、结构施工图纸,并进行现场比较,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提高识读工程图的能力,通过参观实际建筑,进一步提高学生对建筑文化、建筑知识以及建筑施工、建筑材料的认识,巩固所学理论知识,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今后从事生产技术管理工作奠定基础。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只是教师带领学生到施工现场参观,以及在教室里看图纸图集。

1.2 当前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所面临的困境

传统的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模式中,学生的积极性持续时间短、安全问题突出、识图能力难以得到提高,具体操作起来有诸多的不足:

(1)安全问题突出是认识实习所面临的最大问题,我院工程管理专业每届120人的规模,实习之前往往认真讲解施工现场安全知识,但是学生数量过多,安全问题始终是最令人担心的事情,学生的安全问题也是建筑企业不情愿接纳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的理由。

(2)联系施工现场是学生认识实习中指导教师面临的又一困难,虽然我院与诸多建筑企业签订实习基地合作协议,但是协议企业施工现场距离学校较远,学校附近施工现场较少,给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开展带来了困难。

(3)缺少现场指导教师也是建筑工程认识实习面临的突出问题。一是指导老师数量少,120名学生只拥有5个指导教师,致使指导教师的压力较大;二是有经验的指导教师更少,现在学校通过专业课教师工程实践岗位培训等方式来提高青年教师的实践能力。

(4)对学生识图能力无考核标准是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过程中,学生动手操作少,没有一套完整的考核标准,对学生识图能力的培养很不利。

2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实现途径

2.1 课程改革的实现途径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主要分三个内容:识读施工图纸、建模软件绘制土建模型及参观已建成或正在施工的各类建筑工程。各部分安排的情况如下:

(1)指导教师下达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任务书,并安排发放图纸,讲解实习的方案、目的、意义和任务,共2个学时;

(2)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的识读,并将图纸中工程概况信息、梁板柱、墙、过梁、圈梁、构造柱、基础、楼梯、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制表以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使学生带着问题识读图纸,共10学时;

(3)采用GMT三维土建建模软件完成所识读图纸的土建建模部分,用先期培养的六名同学分别指导两个小组学生学习软件建模,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将成果发送到指导老师信箱完成成果提交,共12个学时;

(4)学生根据自己的情况,对软件建模和图纸的识读,对之前所做的工作进行回顾和总结,对房屋建筑学知识加以深入理解,巩固已学专业知识,指导老师对学生问题进行答疑,同时为学生到现场进行认识实习打下理论基础,共4个学时;

(5)指导教师安排现场认识实习工作,主要针对学生在施工现场的安全问题和现场重点关注的内容进行讲解,采用PPT的形式图文并茂地展现安全教育内容和关注点,共2个学时;

(6)带学生到施工现场进行认识实习,选择现场时,要考虑住宅、工业厂房、教学楼、酒店、市政设施等,丰富教学内容,一般上午安排去现场、下午安排学生写实习日记并加以总结,共30学时。

2.2 课程改革的成效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的实践证明,改革取得了明显的成效。首先,安排内容较多,形式丰富,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自始至终都很高;其次,通过将识图、软件建模、现场实习的有机结合,做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程度;最后,改革虽然增加了教师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对教师是种挑战,但改革效果明显,提高了教师的综合能力,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很高。回顾整个过程,建筑工程认识实习课程改革有几点可以借鉴:

(1)考核形式多样,学生收获很大。改革后学生要提交的资料除以往要求提交的实习日志和实习报告外,还应提交识读施工图过程中识读的梁、板、柱、雨棚、台阶等构件数量、类型的信息表,还要提交由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建立的项目三维模型。整个过程做到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任务,每个阶段都要提交成果,学生学习目标明确,虽然工作量较大,但学生普遍反映他们的收获很大,实习过程很充实。

(2)基于GMT软件的BIM技术得到应用是我们在改革中的一个创新。以往学生在识读施工图过程中对二维图纸到三维实体的理解存在困难,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不高,学习效果较差。GMT土建建模软件将二维图纸转换成三维模型,学生在识图后根据图纸内容建模能加深对图纸的理解,看到自己建立的三维模型有很大的成就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在将三维模型与在现场中看到的实体建筑相比较时,会有很大的收获,实践表明这是适应学生的学习方式。另外,随着BIM技术应用的不断深入,在教学过程中引入基于GMT的BIM应用是建筑技术发展应用的必然需要。

(3)为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采用全班同学一套图纸,识图和软件建模一套图纸,目的也是为以后的专业课学习奠定基础。就这样一套图纸,在大二时作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的识读建筑施工图和结构施工图,在大三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和建筑平法识图与钢筋算量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土建算量和钢筋算量,在大四中安装工程计量与计价中使用该图纸进行安装算量。另外,GMT土建建模软件是BIM土建算量软件的建模部分,教师在讲授建筑工程计量与计价上机部分时,可直接讲解套做法部分就可以,也为工程管理专业开展项目化教学奠定基础。

3 课程改革的优化

3.1 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

课程改革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尽管这次改革对教师和学生而言收获都比较大,但在内容上和形式上还需要改进。在内容上,图纸既要有公共建筑、住宅,还要有工业建筑、道路桥梁工程、市政工程,并鼓励学生在完成一套图纸(一个项目)的任务量后可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一套不同用途的图纸,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见识。在形式上,如在提交软件建模成果过程中可以分两次提交,可以在第一次定时提交后,让学生在经过软件的学习,将自己最好的成果以指导教师为单位提交刻盘,这样可以促进学生更加努力地学习软件。在建模软件的使用上,除采用现有广联达土建建模软件GMT外,还应该采用Revit、ARCHICAD等建模软件,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

3.2 积极参加专业比赛,以赛促学

针对目前以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中国建设教育协会为代表主办,由软件企业联合高等学校承办的各类BIM应用比赛为契机,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通过“以老带新、以赛促学、以学利改”的模式,充分发挥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BIM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本次改革以学生提交的成果作为校内选拔依据,再由老师针对比赛内容进行专业培训练习,学生在第一届识图建模大赛中取得了很好的成绩。现在学院不断加大学生团队建设的投入,鼓励更多的学生参加全国性质的专业比赛,以“以老带新”的形式促进学生团队的建设,以赛促学,这种模式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专业素质的提升起到重要作用。

3.3 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丰富教学内容

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的必要性,是我们在这一次课程改革中的深切体会。建筑工程认识实习对指导教师的识图能力、钢筋平法、BIM软件操作及相关理论、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建筑工程质量与安全管理、钢筋混凝土等的知识要求较高,特别在软件操作、施工现场经验和专业能力的要求更高,通过不断提高教师的工程实践能力,用丰富的实践经验、熟练的软件操作技能和鲜活的案例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教学内容的实用性。目前,学校针对青年教师开展工程实践岗位培训,促进青年教师工程实践能力的提升,丰富教学内容。

3.4 加强学生BIM团队建设,做好校企合作

学生BIM团队在建筑工程认识实习中起到很大作用,成为教师的得力助手,也促进了课程教学改革的顺利开展。不断加大课堂教学改革力度,需要一批专业知识扎实、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团队,学生通过参加中国建设教育协会和住建部专业指导委员会等主办的BIM应用技能比赛,实现“以赛促学”的目的,学生BIM团队将成为课堂教学改革过程中的重要力量,也为企业“量身打造”BIM专业人才,促进校企合作的深入开展。

4 结语

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是实践环节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起点,是将传统教学模式、BIM技术及后续学习课程相结合,知识内容承前启后,丰富了课堂教学内容,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优化了课堂教学效果,提升了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不断加强建筑工程认识实习教学的课程改革,使学生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能力不断增强,让学生在“玩”中学,学以致用,通过以赛促学,不断提高学生的专业素质,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提升毕业生的就业竞争力。

第5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姓名: - 国籍: 中国 无照片

个人简历网

目前所在地: 广州 民族: 汉族

户口所在地: 广东省 身材: 170 cm 63 kg

婚姻状况: 未婚 年龄: 28 岁

培训认证: 诚信徽章:

求职意向及工作经历

人才类型: 普通求职

应聘职位: 建筑/房地产/物业管理类:土建工程师 工程监理 总监代表

工作年限: 6 职称: 中级

求职类型: 全职 可到职- 一个星期

月薪要求: 3500--5000 希望工作地区: 广州 广州

个人工作经历: 公司名称: 广东华鸿房产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7-06 ~ 2008-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工程部部常务副经理

工作描述: 在华鸿房产陶金家园配套项目二期工程施工中独立处理施工的整个流程事务,并协调各部门工作,主持工程部日常工作。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茂名市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起止年月:2004-04 ~ 2007-06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现场监理工程师

工作描述: 先后在电白丽涛花园住宅楼工程、电白人民路改建工程、茂名电信大楼工程。 担任现场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等岗位职务。

离职原因: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预结算兼资料员

工作描述: 负责该工程的预结算及资料填写整理。

离职原因:

公司名称: 广州电白二建起止年月:2002-08 ~ 2003-10

公司性质: 所属行业:

担任职务: 施工员、资料员

工作描述: 施工员---工程施工现场组织管理,放线,质量、进度监控等。 ---主要业绩:番禺雅居乐。资料员---工程试验品送检,工程验收记录、资料归档,竣工资料制作等。 ---主要业绩:和平家园。

离职原因:

教育背景

毕业院校: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最高学历: 大专 毕业- 2002-07-01

所学专业一: 建筑工程技术 所学专业二: 工程管理

受教育培训经历: 起始年月 终止年月 学校(机构) 专 业 获得证书 证书编号

1999-07 2002-07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 建筑工程技术 大专

2004-04 2004-07 广州大学 工程监理 全国监理工程师上岗证

2006-09 广东工业大学 工程管理 本科

语言能力

外语: 英语 一般

国语水平: 精通 粤语水平: 精通

工作能力及其他专长

本人2002年大专毕业即进入广东电白第二建筑工程公司工作,先后担任番禺雅居乐工程、广州和平家园住宅楼工程施工员兼资料员工作,在工作中虚心向项目部的其他同事学习,掌握了工程施工的基本程序并能妥善处理施工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2003年进入中山第一建筑工程公司工作,在中山火炬开发区复盛机电有限公司二期工程担任预结算兼资料员,负责该工程的预结算及资料填写整理归档。

2004年进入茂名建筑工程监理有限公司工作,先后在电白丽涛花园住宅楼工程、电白人民路改建工程、茂名电信大楼工程担任现场监理工程师,总监理工程师代表等岗位职务,工作踏实认真,责任心强,较好的完成了公司指派的任务;2004年-2007年年连续三年被评为公司先进监理工作者。

在工作之余本人通过不断学习,参加了全国成人高考并进入广东工业大学建筑施工管理专业本科学习,明年7月毕业。

2004年本人参加了广州大学全国监理工程师培训学习,并取得全国监理工程师上岗证,2007年本人参加了建设厅、省市建委、监理协会等部门组织的各类培训考试,获得了省监理员、见证取样资格证、旁站监理员等证书,2007年11月通过工程师资格认定。

2007年6月,本人进入广东华鸿房产有限公司陶金家园项目工程部,担任工程部部常务副经理的职务至今,在华鸿房产陶金家园配套项目二期工程施工中主持工程部日常工作,并使工程能顺利地交房。该工程为33层住宅精装修工程,且本工程被评为优良工程。

自我评价:

从参加工作至今,本人一直在施工现场但任各种管理职务,有较丰富的施工现场管理经验,对于施工现场的相关事项的处理、对各方面的协调能力也较强。工作认真踏实、责任心强,同时又有施工、监理、房地产开发商这三种行业的从业经验,相对而言更能适应该份工作,因此,我相信贵公司给我一个平台,我将为贵公司创造一片蓝天。

第6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一、“2+1”教学改革思路

明确方向,科学定位,确立了构筑校企合作的“2+1”人才培养模式。以建筑行业对人才的需求为导向,面向建筑岗位职业,优化课程体系,改革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强化“特色”教育。在课程体系上突破传统的学科体系,理论上依照“必需、够用”的原则,专业课教学紧紧围绕培养学生“懂技术、能施工、会管理、善经营”这一目标,强化对学生岗位能力的培养。围绕“一个中心,两个阶段,三个体系,四项建设”,面向生产第一线,积极探索大三学生到企业“带薪顶岗”实训的路子,以期实现“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一个中心即以能力培养为中心;两个阶段即2年以理论教学为主的校内教学培养阶段,1年以职业能力培养为主的校外工程实践培养阶段,即“2+1”培养模式;三个体系即构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四项建设即搞好双师型队伍建设、实验室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和教材建设。

二、“2+1”教学改革实践

1.“2+1”教学改革实施方案。两年的校内教学以专业基础理论教育为主,重在知识的传授和基本素质的培养,各项技能训练为辅;以施工类课程为主线,以设计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两翼线,依照“必须、够用”的原则,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淡化理论课程的系统性和学科性,强化对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突出教学过程的应用性和实践性,注重教学效果。理论课教学注重四结合,即校内教师与校外教师相结合,专业教师与基础课教师相结合,典型工程讲座、媒体教学与现场教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与课堂讨论相结合。

一年校外教学以能力培养为主,知识传授为辅。结合学生就业意向,采用“分流制”培养方式,实行“自愿报岗,岗前培训、顶岗实训、穿插讲座、定期汇报、校企共管”。具体实施方案如下:(1)自愿报岗。每位学生根据今后的就业意向填报志愿,确定实训岗位。所设置的岗位有建筑、结构设计,建筑施工,建筑监理,施工预算,建筑测量,材料检测,专业营销。(2)岗前培训。实训前,在校内进行为期四周的设计、施工组织、施工预算、施工监理、建筑测量等岗前培训。(3)带薪顶岗实训。以技术员或工程管理人员的身份参加实际工程的施工和管理,并获取一定的报酬。(4)穿插讲座。学生在实训期间每周日返校,结合实训过程中接触到的问题和工程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讲座。(5)定期汇报。要求每位学生每周日返校时提交本周的实训报告,并根据指导教师所掌握情况随机抽取实训学生进行实训汇报。(6)校企共管。学生在实训过程中,一方面由用人单位按照本单位职工进行管理,另一方面由指导教师对其实训过程进行全程指导和管理。

2.“渗透型,三体系”计划。面向职业优化课程体系,将课程体系分为理论教学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和素质教学体系。理论教学体系整合为一条主线、两条辅线。以施工类课程为主线,施工类课程包括建筑材料与检测、建筑识图与构造、建筑测量、建筑施工技术、建筑计量与计价、高层建筑施工、建筑事故分析与处理等课程。以设计类和管理类课程为两条辅线,设计类课程包括建筑CAD、建筑力学与结构、土力学与基础工程、计算机辅助设计。管理类课程有建筑施工组织、建筑工程质量验收、工程项目招投标与合同管理、建筑工程监理、建筑工程法规、建筑工程技术资料、计算机辅助施工管理。

实践教学体系包括基本技能―专业技能―工程实践能力三个阶段。基本技能包括识图能力、材料检测能力、测量能力、计算机绘图能力、预算能力、结构验算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专业技能包括实验、实习、课程设计、毕业设计(论文)。工程实践能力是指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施工能力、施工管理能力、事故分析及处理能力、经营能力。

素质教学体系包括入学教育、法律基础、思想道德修养、体育、外语、高等数学、计算机应用基础、实用公共关系、心理学、就业指导。

上述三个体系是相互渗透的,主要表现在:在整个教学计划中,各环节统筹考虑、有机结合。在2年的校内教学中,结合理论课程安排一定量的技能训练,在1年的工程实践过程中,安排一定量的专题讲座。

3.能力培养平台。为保证“2+1”双体系方案的实施,通过以下措施提供良好的能力培训平台。(1)建设高质量的双师型队伍。采用引进、聘请与送出培养相结合的方式,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2)重视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与省内外大中型企业联合,建立了20余个校内外实训基地,已基本构成集建筑公司、设计单位、监理公司、造价咨询公司、工程质量检测机构于一体的校内外教学实践基地。(3)成立专门的实训机构,负责实训计划的制订、实训场所的落实、实训学生的管理等事宜。(4)积极推行“双证书”制度,强化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毕业生取得“双证书”的人数达95%以上。

4.加强课程建设。课程建设与改革是提高教学质量的核心,也是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文件的精神,积极与行业企业合作开发课程,根据技术领域和职业岗位(群)的任职要求,参照相关的职业资格标准,改革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优化课程结构,进行课程整合、内容重组。建立了突出职业能力培养的课程标准,规范了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提高了课程教学质量。

通过近五年来在建筑工程专业及城建专业推行“2+1”教学改革,构建了学校、行业、企业三位一体的“2+1”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校企联合培养,变短期实训为长期实训,变课堂教学为现场讲座,变跟班学习为定岗工作,变缴费实习为带薪实习。实训方式的这些改变,一方面便于实训单位对学生的管理,另一方面也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增强了学生的责任心。“2+1”教学模式培养的毕业生,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受到了施工、监理等用人单位的广泛欢迎,很多学生在实训期间就和用人单位签订了就业协议,实现了“零距离上岗”的教育目标。

第7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协作

建筑工程项目规模庞大,自然条件和技术条件复杂,参与建设方众多,资源投入数量大,建设周期跨度大,因此需要多方面、多工种、多技术的共同协作和配合,很多人认为协作与效率之间整体上不存在什么必然联系,只是局部施工中的要求,但则不然。管理的目的就是统筹安排,减少资源的损耗,从而提高效率。但是实际操作中,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这个本来的目的,究其原因就是,大家没有很好地理解管理和效率是什么样的关系。所以要想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效率,首要的就是从建筑施工的通力协作和管理下手,搞好管理,效率的提高才能实现。

1 对设计单位的协调管理

设计单位的主要工作是把建筑工程项目从虚拟概念转变为具体详细的数据、图纸和实施方案。设计工作质量的优劣直接关系到项目实施过程中的进度、成本和质量。由于建筑工程涉及的专业面广泛,施工环境错综复杂,因此工程设计单位在设计阶段就要正确协调好项目自身的土方、采暖、电气和通风排水等各个专业之间的协作与配合工作,及时与各个专业项目部进行协调沟通,成立设计管理部和专家咨询组,咨询并选择采纳工程部和业主各方面的意见,集思广益。设计方案与图纸应符合有关法律法规的要求,在提高整体设计质量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避免设计错误,减少设计变更,提高质量、降低成本,使建设过程合理有序,进度正常,确保如期交工。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建立由总工程师办公室牵头,联合专家咨询组、施工单位、业主、承包单位等相关人员参加的设计审查组,从设计方案的构思阶段开始,对设备选型与购置、各专业外包工程等进行详细的调查和取证,力保设计方案最优,设备经济实用。

1.2 按照建筑工程各个项目的进度安排,各设计单位提供具体明确的设计进度计划和供图计划,并由设计管理部严格检查实施。设计管理部对各项目的设计进程进行追踪管理,所提供图纸必须经过总工程师办公室专家组审核合议并确认正确无误后,才能由设计管理部安排图纸的发放。由于现场其他因素导致按原施工图不能正常施工的,应由设计管理部拟定设计变更联系单并联系设计单位据实再制变更图,并经由总工程师办公室相关专家签字盖章后,设计管理部方可安排设计变更文件的下发。

1.3 设计管理部协助监理单位做好施工过程中与设计单位的联系和协调,及时处理施工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与设计单位及时沟通。同时确保设计单位与设备制造单位的沟通与协调,这将起到横向协调的效果。适时引入激励机制,对设计单位进行全方位的考核,奖优罚劣,敦促设计单位不断提高其设计水平,提高其为工程服务、为施工单位服务的思想。

2 对施工单位的协调管理

2.1 多个施工单位之间的协调管理

为约束施工单位应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使施工单位的工作有章可循,从而实现安全施工,如时完工的目标。对于施工过程中存在相互冲突的施工单位,应及时反馈到主管部门,由上级领导根据施工进度的安排与现场实际情况进行协调,尽可能避免或减少交叉作业相互之间的干扰,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能够平行作业。一个普通的建筑工程单项作业就有100 多个,各个单项作业之间不可避免会存在冲突或交叉作业,从而导致施工进度受阻,工程无法正常进行。比如作者以往参与的一些建设项目,两个单项工程分别分包给两家施工单位,工程同时施工,进度安排基本一致,这就会使其中一个工程项目的施工受到阻碍。为避免类似的情形出现,建筑工程建设指挥部通常是工程管理部应该指定专人负责协调,并由主管施工现场的副总指挥督导,在尽量考虑双方需要的情况下,分清轻重缓急,保证工程顺利完工。

2.2 单个施工单位内部的协调管理

参与建筑工程建设的各个单位与部门,必须对其单位的内部工作做到管理有序,井井有条,并且解放思想,创新管理,形成一套适合于本单位本部门的科学管理体系,加强内部各项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进行组织协调与控制。对进入施工现场的工作人员要进行规范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生产规定教育,建立健全每项安全生产责任制,详细规定,分工明确,落实到人。项目内部对分部分项工程应有指导性地进行安全技术交底,并履行逐级签字程序;施工现场的各类特殊工种作业人员和专业性管理人员必须按要求持证上岗,无证人员绝不允许从事施工作业;施工现场要按规定设置质检员,跟踪管理,随时检查,实时监督,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整改,严肃制止违章作业;日常化、制度化的进行安全生产的宣传教育,重点在施工现场的主要施工部位、作业点、危险区域、人行通道中必须悬挂警示牌或标语;工地要保存好详细完整的安全生产管理资料,并做到项目齐全,内容符合要求。总之,只有建立一套科学的项目管理方法才能够保证项目的建设质量,确保项目的顺利进行,尽量的缩短工期,节约建设成本。

3 设备制造、供货过程的协调

建筑工程主体项目和配套服务设施的设备采购,以及其他相关物料采购,一般有将近100 个合同。各级供货商遍布全国各个省市,按照工程如期交工的进度要求,自开始到结束,将会有大量的设备和物料需要保质保量、安全有序地完成其制造、运输、安装和交货四个过程。在这些过程中,供货时间和质量保证是业主最关心的,因此建筑工程管理部在供货过程中要重点把握以下两个环节在各供货商之间进行协调与配合。

3.1 运输协调

加强运输协调,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实现准时并且保质保量供货,这一环节的协调工作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要经常对承运单位进行督促,还应及时与地方交通管理部门取得联系,共同组建一个协调小组,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确保信息交流通畅、运行程序高效。这一协调机制的建立将有效地保证建筑工程建设设备及物料的安全和快速运输。

3.2 供货商之间的协调

各个供货商由于利益与出发点的不同使其对项目也有着不同的追求与期望,项目目标的实现与每个单位的关联性也各不相同,行为动机的不一致使项目管理者在强调项目的总体目标基础上,更要认真考虑各方面的利益,因此增加了协调难度,僵持现象时常发生。为避免这样的情形出现,项目管理者必须在合同中明确厘清各单位承担的范围、接口、协调内容以及责任方所在,根据实际情况的改变不定期的召开协调会,解决供货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并协调各方立场,争取妥善解决,避免僵局出现。工程各管理部要针对不同的专业设置专人负责制度,准确提供设备生产情况和信息,将实施结果和遇到的难题及时反映给上级,寻求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法。

参考文献

[1]吴志勇.建筑施工中各专业的成功协作方略[J].山西科技.2009(04).

[2]刘笑权.探讨加强施工各专业协调管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J].现代经济信息.2009(09).

[3]田伟.协调管理在大型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的重要性分析与具体措施[J].中外建筑.2009(10).

第8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关键词: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师;业务能力

abstract : is the management of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engineers working on the project of the implementer, is at the grassroots level construction and installation construction task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job, in the construction business, project plays a very important role in normal operation process. This article from the professional engineers positioning, their own quality and responsibility system elaborated to the enterprise business ability, and puts forward three innovative ability, the concept of nine basic skills.

key words : construction enterprises; Professional engineers; Business ability

中图分类号: TU7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专业工程师是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工作在项目上的具体实施者,是完成建筑安装施工任务基层的综合管理岗位。专业工程师在项目施工全过程中的主要任务是以成本管理为核心,结合现场施工条件,把参与的施工人员、施工机具、建筑材料和构配件等,科学、有序地协调组织起来,并使它们在时间和空间上取得最佳的组合,使得项目取得较好的效益。

1 专业工程师的定位

1.1 称谓的历史沿革

专业工程师作为建筑施工企业在施工现场重要的工程技术人员,称谓发生了数次变动。从栋号长、施工员、工长(主管工长),到如今的专业工程师,反映了建设行业对职业地位与素质要求的变迁。

1.2 专业工程师的定位

专业工程师是项目经理部各项管理体系运行的执行者,是联系项目经理部与分包单位的桥梁与纽带。专业工程师既要当好工程工期的执行官,也要当好安全、质量的执行官。

2 专业工程师的素质

专业工程师作为施工现场重要的工程技术人员,其自身素质对工程项目的各项管理有很大影响。建筑施工企业专业工程师应具备身体素质、知识素质、道德素质、协同素质、技能素质、学习素质等六大素质,才具有从事好本职工作的基础。

身体素质。1)工作环境差:专业工程师不同于行政管理人员,可以整天坐在办公室里办公。2)工作强度高:“白天跑现场,晚上做资料”。

知识素质。专业工程师应掌握以下知识素质:1)掌握相关的文化基础知识。2)掌握强制性条文。3)掌握主要工程材料、工程机械设备的性能,使用要求、相关规定。4)掌握工程图示方法,领会建设工程的构造方法。5)掌握常用的工程测量仪器和工程检测、试验仪器设备的基本原理、使用方法。6)掌握施工工艺流程、施工方法。7)熟悉四新技术。8)熟悉施工组织和工程造价的基本知识。9)熟悉计算机办公软件。10)了解合同管理基本知识。11)了解项目管理基本知识。

道德素质。专业工程师应具备以下道德素质:1)严格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建设职业道德规范。 2)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认真工作。3)对企业忠诚。4)对项目负责。

协同素质。最能体现专业工程师能力与水平的一项指标。专业工程师施工现场管理不能单纯的理解为安排班组干活、催促施工进度,而是科学、有序地组织人、机、料、法、环等各项生产要素。

技能素质。专业工程师的技能根据阶段及高低划分,可以分为3个层次;根据管理对象及内容划分,可以分为9项技能。称之为:3大能力 ,9大基本功。

1)3大能力:执行力、大局观、预见性。

(1)何谓执行力?专业工程师的执行力是指能严格执行公司及项目部领导的工作安排,保质保量地完成每天的工作任务。执行力最大的敌人是在困难面前畏缩,为自己寻找借口与理由。执行力是专业工程师职业成长的重要基石!

(2)大局观?专业工程师的大局观指应对项目的整体目标有深刻认识,充分了解作业面、分包队伍、工序之间的逻辑关系,不应眼中只有自己所管辖工作面、分包队伍或工序,从项目整体目标出发组织施工生产,服从项目部的整体施工部署。 大局观是专业工程师职业成长的必修素养!

(3)预见性?专业工程师的预见性指对项目的整体工期能详细分解,能编制科学可行的年进度计划、月进度计划、周进度计划、日进度计划,能提前预见后期的工作安排、能提前预见分包队伍的选择及进场、能提前预见安装设备的采购招标、能提前预见工程材料的采购、能提前预见工序穿插、能提前预见大型机械设备的安装及拆除、能提前预见平面布置对后期作业面的影响、能提前预见施工过程可能出现的隐患与危险等。预见性是专业工程师职业成长的必备能力!

2)9大基本功:施工组织、识别图纸、编制计划、使用软件、(安全)技术交底、编写资料、办理签证、安全管控、质量检查。

学习素质。当今世界,知识日新月异,新技术推陈出新,作为专业工程师应保持旺盛的学习热情,才能不落伍,被人称作“out”了。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只有永远把自我认知当做半杯水,才能源源不断补充新知。

3专业工程师的职责

3.1工作流程

了解合同熟悉图纸、施组(方案)编制进度计划 编制资源需求计划技术交底 施工过程控制组织自检、交接检存在问题落实成本核算 工作总结。

3.2 工作要点

1)进入施工现场后,首先应熟悉施工合同及设计图纸,了解工程概况、设计意图。

2)进一步研究施工合同及投标文件,掌握工程承包范围、质量工期目标,以及工程主要施工方案。同时应熟悉自己所分管的分部分项工程设计具体要求、标准做法、规范相关规定、质量检验标准、环境与职业健康要求等,确定工程特点、难点、亮点。

3)根据项目部工期要求,编制周进度计划、日进度计划,保证总进度计划的有效分解和落实。当实际进度与计划偏差较大时,应查找原因并判定是否对总工期造成影响,如有不利影响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偏。

4)根据作业进度计划,确定所需要的劳动力、施工机械、工程用料、设施等,并编制书面计划,保证及时进场。

5)分部分项工程施工前,应对操作班组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内容包括分部分项工程工作内容、工程做法、施工准备、工期要求、工艺流程及操作要点、关键部位控制、质量标准、安全质量保证措施、环境保护措施等,交底必须有针对性,必须全员参加,履行签字手续,使每个操作人员明白“干什么、怎么干、应注意什么问题、干到什么程度、什么时间干完”。

6)作业过程中,应经常到作业面进行巡查,巡查内容包括作业方法是否正确、进度能否达到预期目标、是否存在违章操作、有无质量安全隐患和材料浪费现象等。

7)每一层(段)工作完成后,应组织班组进行自检,合格后通知质检员报验,通过验收的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工序交接时,应组织工序交接检,及时消除隐患,并做好成品保护工作。

8)对检查存在的问题,应组织操作人员进行原因分析,制定整改方案、定人、定时间整改完成,必要时需制定预防措施。

9)机械、周转材料等资源使用完毕,应及时组织维修保养或退场工作。

10)应根据项目部要求,分阶段进行已完工作总结,内容包括工期、质量、文明施工与预期目标相比完成情况、阶段成本情况、经验教训等。

3.3 工作标准

专业工程师应认真做到“4个必须”、“7个到位”、“8大工作记录”。

4个必须。1)必须编制日作业计划,做好在施工中的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的计划、申请、安排、进场、使用。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交叉作业,施工难点、关键部位等技术问题要在当天及时处理。2)必须按施工图纸、图集、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变更、工程洽商、技术交底组织施工,禁止随意改动。3)必须按技术标准、管理标准严格管理施工质量和安全,坚持“三检制”,不得妨碍安全员、质检员的工作,不合格的工序不得移交下道工序。4)必须组织班组、分包单位学习以下规章制度并有记录:各工种安全技术规程、公司及项目部制定的奖罚规定及各种规章制度、对班组长、作业工人落实安全质量责任制。

7个到位。1)图纸、方案学习到位。 2)人、材、机、工作面准备到位。 3)(安全)技术交底资料签字手续到位。 4)当日进度情况检查到位。5)质量、安全问题检查并落实到位。 6)各种检验批、隐蔽工程的检查验收资料齐全到位。 7)《每日情况报告》填写到位。

8大工作记录。专业工程师在工作过程中,应提供(或保存)以下工作记录:1)周、日进度计划。2)各类材料申请表(计划)。3)作业面每日情况报告。4)安全技术交底。5)隐蔽工程(检验批)验收记录。6)分项工程技术交底卡。7)施工日志。8)施工试验通知单。

每日10件工作。1、做细施工准备。合理安排劳动力、材料、机具、设备的使用,合理安排流水作业、交叉作业。2)做好安全交底。执行安全技术措施及安全操作规程,针对生产任务特点向班组进行书面安全技术交底,履行签字手续,随时纠正违章作业。3)验收安全设施。经常检查所辖班组(分包单位)作业环境及各种设施设备的安全状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解决。4)组织质量检查。组织施工班组的工序自检、互检、交接检,参加各类验收。5)做好文明施工。材料、机械设备工具按照平面布置图进行堆放,材料进出场安排合理有序、不损失、不丢失,耗料清楚,有原始记录。6)及时上报事故。发现质量、安全事故或重大隐患应立即向项目经理报告,不得隐瞒不报或擅自处理。7)技术资料及时同步。8)重点部位旁站监督。9)及时办理签证。10)做好管区内的综合管理。

4 结论

第9篇:建筑工程施工专业范文

业道德和职业素养教育的良好途径,也是当前职业教育面临的难点。本文从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顶岗实习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其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同时结合河南建筑业的行业背景,阐述了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观点和建议。

关键词:顶岗实习;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高职教育

中图分类号:文献标识码:文章编号:

顶岗实习是高职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其他各教学环节的继续、深化、补充和检验,是学生走向社会和上岗前全面提高职业能力的必经阶段,它对于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道德、熟练的专业技能、较强的可持续发展能力等具有重要意义。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毕业前进行顶岗实习是培养施工、管理、服务一线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的重要手段,是培养学生职业工作能力的必备过程,是学生毕业即能上岗就业的根本之路。近年来,我校高职建筑工程技术专业面向工程施工一线技术与管理岗位群,依托行业,联合企业,深化校企合作,推进专业建设,创新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积极进行顶岗实习的研究与实践,取得了较好的效果[1]。

1 顶岗实习现状

1.1 教学计划设置

在我院建筑工程技术专业教学计划中,顶岗实习一般安排在最后一学年或者是最后一学年的最后一学期,根据学制的不同,安排27~30周或12~15周时间。大大超过了半年的时间要求,不仅符合建筑工程施工生产周期较长的特点,而且可以帮助学生针对具体岗位工作的内容,从岗位实践中探讨毕业设计(论文)课题,将专业理论知识综合应用于工程实践中,从而提高毕业设计(论文)和顶岗实习的质量。

1.2 学生实习岗位分布

建筑工程技术专业学生的顶岗实习岗位与毕业后的职业岗位基本一致,主要是工程施工一线的施工员、质检员、材料员、安全员、资料员和监理员等,再结合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能力培养目标,要求学生在实习过程中,具备二级建造师助理工作的能力。因此学生顶岗实习的单位也就集中在施工企业、监理企业、造价咨询企业和少数的房地产企业。而建筑工程的单件性、固定性和施工生产的流动性,又决定了学生顶岗实习的地点遍布全国各地及不同的施工场所。在长达半年以上的的时间里,许多学生的实习岗位还会因工程的进展、岗位的适应性、毕业就业等原因发生变动。

2 顶岗实习中存在的问题

2.1学生对顶岗实习认识不到位,岗位适应能力较差

顶岗实习期间,学生要扮演学生和员工两种角色,接受学校和企业的双重管理。顶岗实习的学生一方面要接受学校的统一管理,另一方面也要受到企业的相关规章制度和企业文化的约束。对比之下,又觉得企业对他们的要求太高、太严,难以适应。再加上大多数企业在为学生提供实习报酬时并不是按正式员工的标准进行,可能会造成学生心理失衡。部分学生过高估价自己,“眼高”现象较突出,一是由于一些学生认为自己已受高等教育,让其从事具体的操作,有“大材小用”之感,工作中缺乏主动性、责任心和上进心;二是部分学生对顶岗实习的认识不清,认为自己在其中输入了一定的劳动,要求以相应的工资与自己的付出相配套,在思想上有片面追求实习报酬的倾向,而现实与其要求不符,则在行动上表现不积极,实习质量难以保证。

2.2师资力量不足,管理难度大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建筑工程技术专业专职的实习指导教师少之又少,尤其是“双师型”实习指导教师极为稀缺,仅有的几个实习指导教师除指导实习外,还要担任其他班级的授课任务,对实习指导往往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学校只能派出非专业人员协助,这些非专业人员对具体的技术环节不能做具体的专业指导,不能有针对性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只能起一般的组织作用。此外,学生实习岗位种类多、人员分散,指导教师到各个实习点指导学生不够深入,往往只能起到巡视、监督、信息反馈的作用。

2.3企业配合力度不够、顶岗实习的企业不够稳定

建筑施工现场危险性较大,很多建筑企业发展良好、工程建设任务繁重,出于安全生产、管理、生产效率以及新设备与工艺技术保密等自身利益的考虑,不太欢迎接收没有实际工作经验的学生来企业顶岗工作。即使是允许某些特殊关系的院校学生实习,很多岗位是不敢让学生真正顶岗操作的。因此很多院校学生实习变成了到企业参观和调研活动,真正体验式顶岗实习的学生很少。

2.4顶岗实习考核体制不健全

顶岗实习实施过程中,往往在开始阶段安排得井然有序,而在实习结束后的成绩评定、内部交流、总结等环节,由于受时间和其他客观因素制约,往往比较草率,对学生在实习过程中的收获和教训不能进行系统的收集、归纳和总结,对取得的成绩不能上升到理性。校外实训基地管理对学生顶岗实习很重要,但现行评价方法往往忽略校外实训指导教师的有效参与,使得评价内容缺失了重要环节,难以保证评价结果的完整性[2]。实训基地的评价往往是一纸公文或寥寥几句评语,无法全面衡量顶岗实习成果。

3 提高顶岗实习质量的建议

3.1加大顶岗实习的宣传教育力度,增强学生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首先要做好实施顶岗实习的动员工作。学生到企业顶岗实习,会在较长的一段时间内脱离学校环境,处在完全不同于学校的社会环境中,繁重的生产劳动、复杂的人际关系、严格的企业管理,以及种种无法事先预测的人和事,会使学生产生许多想法,甚至产生很多不适。所以,必须加强对学生的敬业观教育和责任感教育,使他们能敬业爱岗、安心本职工作。对于单位的选择,应充分尊重学生意愿,从学生自身发展角度出发,考虑学生的愿望和职业规划。此外,由于学生的家庭背景、对职业的认知、知识技能储备、身体状况、沟通协调能力和心理承受能力的不同,到企业顶岗实习一段时间后,学生的个体差异会比较大。我们尊重这些差异,对学生做好心理调适的同时,注重因材施教、适度分流[3]。

3.2加强校企合作,建立稳定长久的优质实习基地

顶岗实习需要企业的积极配合,需要建立一批相对稳定的能满足顶岗实习需要的优质校外实习基地。要找准学校与企业的利益结合点,本着“双赢”原则,建立长期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在目前建筑企业参与合作积极性普遍不高的情况下,学校应充分利用自身条件,探索多种校企合作模式。譬如学校可优先为合作单位提供优秀毕业生,利用自己的师资、设备为企业进行员工培训等。同时专业教师深入学生顶岗实习的企业参与技术攻关,与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一起为企业解决一些技术难题,这将促进企业更乐意接受学生的顶岗实习。

3.3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顶岗实习的技术支撑

一方面,从校内选派经验丰富、责任心强的教师具体负责学生在顶岗实习期间的日常管理,以及与企业的沟通协调,管理部门要在实训人员组成和资金方面给予适当倾斜,保证一定数量的“双师型”专业教师进入实习一线,为实习目标的实现奠定坚实的基础。另一方面,要舍得花大力气从企业聘请理论水平和技术水平较高、热心人才培养工作的专家和技术能手作为兼职指导教师,具体负责指导学生在企业的顶岗实习。

3.4创新考核评价体系,确保顶岗实习质量

顶岗实习由于实习地点、实习项目、指导教师等诸多因素的多样性和差异性,所以必须创新考核评价的办法,采取定量考核和定性评定(包括职业资格的认证、优秀顶岗实习生的奖励)等相结合的办法,分别确定定量和定性的权重。定性评定包括:思想政治表现、敬业精神、社会适应能力,实习日志、周汇报、转岗小结、实结、论文答辩等“结果性”评定,评价的主体有自我评价、小组互评、指导教师评价、实习单位评价等。定量考核包括:针对岗位能力目标、实习任务内容而进行的“过程性”考核。

参考文献:

[1]殷翔文.中等职业学校学生顶岗实习制度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33).

[2]张雁平,成军.高职学生顶岗实习评价体系的研究和实践[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5):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