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网络舆情法律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网络舆情法律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网络舆情法律

第1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一、网络舆情治理对政治稳定的影响

对处于由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转型的中国来说,其政治发展的首要目标和条件就是政治稳定。而网络舆情治理正日益成为影响政治稳定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网络舆情便利了社情民意的表达,缓解了社会矛盾。传统媒介环境下,社情民意由下而上的传达需要逐级传递才能到达党和政府的决策中枢系统,且在这一过程中多有损失。网络的兴起便利了公众意见的表达,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弥尔顿对言论出版自由非常重视,将其看做是一切自由中最重要的自由,“是一切伟大智慧的乳母”。美国社会学家科塞提出社会安全阀理论,认为敌对情绪正如锅炉里因高温产生的蒸汽,若能经由恰当的途径得以发泄,将有助于维护社会稳定,缓解社会冲突。网络舆情的作用正是如此。网络舆情还加强了公共权力的监督。网络舆情对公权力的扩张形成一定的制约作用,有利于形成社会公众对政府的监督。与传统监督制度相比,网络舆情使得公权力网络监督变得更加高效,成本也更为低廉。政府及其公职人员的行为随时处于网络的曝光之下,网民可以对各项事务发表观点,其影响力不容小觑。但网络舆情亦干扰了正常信息判断,扰乱社会秩序。网络信息的往往无法进行有效甄别,良莠不齐,甚至存在纵、别有用心的虚假内容。勒庞曾在《乌合之众》指出,群体易变、冲动、急躁,易受暗示且容易轻信,很少会对主观和客观加以区分,会对自己看到的事件进行歪曲。网络虚假舆情一旦被网民们接受,在传播过程中被歪曲、放大,将会给社会秩序造成无法预估的危害。虽然网络舆情在一定程度上是社情民意的缩影,但所谓网民的“众意”不但无法切实代表公众利益,还会对政府采集民意产生负面作用,干扰政府决策,冲击我国当前的核心文化基因,危害社会稳定。

二、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方面做出了不少有益探索,如建立并完善包括人民网舆情监测室在内的网络舆情监测体系,云南省委组织部组建网民调查团调查网络舆情事件,洛阳市人大和政协尝试吸纳网民参政议政等,但我国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主要问题。

(一)治理理念仍需重新定位一方面,政府若倚重“硬控制”的管理手段,对网络舆情进行全局掌控,不仅容易激起网民的抵触心理,也不利于网络的长远发展;另一方面,政府若只是一味采取“软控制”的引导手段,亦无法实现对网络舆情的有效治理。从人民网舆情检测室给出的案例中可以看到,冷淡应对、不予理睬、寄希望于网络舆情热度的自然降温,仍然是不少政府部门采取的应对措施,显然,这是政府在传统舆情治理中占据绝对主导地位的老旧理念的延续,且这类不理不睬的举措只会让舆情持续升温,激起网民的对立情绪。

(二)信息公开力度仍有欠缺政府在网络舆情治理中向公众及时公开相关信息,既可保障公众的知情权,也可以争取广大公众和网民的理解与支持,对政府网络舆情治理工作有百利而无一害。但诸如2011年河北馆陶29岁县长等案例中,政府应对网络舆情事件时,普遍缺乏信息主动公开意识,甚至公布虚假、失真信息。因此,政府在进行信息公开时需要遵守一定的原则,要尽量保证信息的真实和透明,所公布的事件调查结果要准确、全面,不能为了转移网络舆情的焦点而有所选择的公布信息,更不能未经调查就随意结论。

(三)危机应对机制仍需健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是对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的考验。当前转型背景下,各类矛盾和问题蠢蠢欲动,政府的危机管理能力越来越成为考量政府绩效的一个重要因素。政府危机管理的目标,是可以有效地防御危机,能够妥善地处置已发生的危机。但一方面,网络舆情在我国的发展仍然年轻,多数政府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经验不到位,另一方面,公共危机管理方面的研究传入中国的时间尚短,大多是借鉴西方国家的危机管理经验,因此,我国政府在危机管理的理论、实践、制度上都较为匮乏。网络舆情危机应对机制的缺失,既无法满足政府治理网络舆情的需要,容易扩大网络舆情的事态,且政府的公信力和合法性也会受到冲击。

三、基于政治稳定的网络舆情治理完善

网络舆情治理并不是单纯控制网民在网络中的发言机会与态度,而应该从实际问题出发,寻找恰当的解决方法和路径。这就要求政府从网络舆情自身的特点出发,摸清网络舆情的发生、发展机理,展开相应的网络舆情治理工作。

(一)转变舆情治理理念,明确政府角色网络舆情与传统舆情虽然都源于现实,但二者亦有很大差别。传统舆情主要通过报纸、电视、广播等途径进行传播,传播内容面向公众前都有专门把关人对信息进行审核、监督。此外,报纸、电视等一直被视为党政机关的喉舌,政府在传统舆情治理中有着绝对的主动权。但在网络舆情的传播过程中,信息者已不局限于传统意义的编辑、记者等,普通网民也是网络舆情的传播主体,只要能连接网络,网民便能够抒发所见所闻、所思所想。网络与报纸、广播、电视等相比,既不易掌控,又无法做到对每一则内容的审查,故而网络舆情信息内容参差、良莠不齐。传统舆情在网络中的大变身,加之转型背景下中国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政府更要转换治理理念、把握角色定位。在网络舆情治理工作中,政府应当侧重引导,用“无形的手”掌控网络舆情治理大局,明确网络舆情宜用不宜堵的理念,弘扬核心文化基因的主旋律,坚持用真诚的姿态疏通网络舆情、引导网络良好自治。

(二)完善政府网站建设,加强信息公开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是政府政务、公开信息的良好平台,是政府展示形象的绝佳窗口,也是政府与公众、社会互动交流的重要渠道。近年来,政府门户网站已发展得较为成熟,对于绝大多数政府网站来讲,政务信息公开是其首要功能定位,且都能做到信息的主动公开,信息公开的程度和范围也有所加深,部分政府部门网站的信息公开更加规范化。但大多数政府网站的信息公开仍然具有很大的随意性,且各部门之间、各地区之间的信息公开缺乏协调性。一些政府公开的政府信息看似丰富,但实质内容不多,并不实用。此外,政府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方法也有待改进,公文式的僵硬公开、敷衍冷淡的回应、虚假失实的报道,都会让公众反感,适得其反。因此,政府应当极力推进门户网站的完善,加强信息公开的建设,提升信息公开的规范性和实用性,各地区、各部门之间的信息在之前充分沟通,做到协调统一,改进信息公开的方式和方法,改变为了公开而公开的状况,做到从公众的角度出发,真诚、真实地向公众提供相关信息。

(三)建立健全危机应对机制,提升危机处理能力网络舆情的危机应对机制,需要设立专门的危机应对机构,其构成人员应为危机应对经验丰富的政府工作人员及权威专家学者、公共危机处理专家、资深媒体人士等。当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爆发后,政府应当根据人民网舆情监测室提出的“黄金4小时”法则,及时信息、引导舆情。在网络的即时性越来越强的今天,只有赢得时间,才能赢得话语权。政府官方妥善事件相关信息、引导舆情态势的同时,火速展开对事件的全面调查,争取尽快给公众一个满意的答复。同阶段还要对网络舆情进行持续监测并预警,充分收集事件相关信息并做出分析,预测态势走向、准备应对措施,防止网络舆情危机事件的负面效应持续扩散。在网络舆情危机事件暂时平息之后,政府仍应重视对相关网络舆情信息的关注、汇总和分析,防止事态逆转或发生新状况。

(四)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设完善法律法规是政府网络舆情治理的保证和基础。但与近年来互联网的发展程度相比,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稍显滞后,政府治理网络舆情时常会出现“无据可依”。法律是社会关系的调节器,对于网络舆情的监管和引导能够提供可靠的依据。因此,完善网络舆情治理相关的法律法规的建设势在必行。孟德斯鸠曾经说过,“在一个有法律的社会里,自由仅仅是:一个人能够做他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被强迫去做他不应该做的事情。”网络舆情作为公民言论自由的体现之一,对其进行监管是为了更好地保障言论自由,在遵循网络发展特性、尊重网络传播规律的基础上,让网络舆情能够健康发展。目前,《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互联网信息服务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条例》等构成了我国对网络舆情进行监管的重要依据。但远远无法满足当前网络舆情治理立法的需要,还有很多空白亟待填补,要全面梳理现有的法律法规资源,尽量做到运用已有的法律法规,避免过多的网络立法对网络舆情治理产生副作用,在制定新的法律法规时,要做到与已有法律法规的互补和协调,且应当保持灵活性与适应性,要能够适用于瞬息万变的网络环境。

第2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关键词】网络舆情;长效策略;联动机制;疏通

【中图分类号】G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6-4222(2015)23-0285-01

1网络舆情处置的重要性

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社会转型如火如荼地进行。但是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阶级矛盾,贫富差距的加大以及社会资源的分配不均都会导致网络舆情。而在一些比较敏感的社会矛盾,例如教育、医疗、环境、社会道德等问题上,网络舆情爆发的频率更高,波及范围更广,对社会影响更大。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以及随意性,这就导致了网络舆情难辨真伪,社会问题体现集中,如果相关政府和机构不能友好、正确处理网络舆情,最终不仅不能让舆情平息,而且还容易导致相关政府的公信力以及权威受到挑战和威胁,升至爆发更加严重的社会问题,严重影响社会的安定团结。例如在2012年夏季关于中日“”事件的舆情问题,由于不能在最短时间里最有效解决舆情问题,最终在国内多个城市发生了严重的“对日敌对行为”,对许多中国持有的日本产品进行了打砸,而且随着舆情不断升级,最终导致境外分裂分子对中国内部进行一系列的分裂行为,严重影响中国经济的发展,还影响中国作为一个世界大国的形象。类似的舆情事件还有许多,从这些事件中可以看出,快速、有效处置网络舆情,不仅可以有效消除舆论所造成的负面影响,而且对于维持和巩固公共秩序,保护绝大部分群众的利益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网络舆情处置的原则

在现今的网络舆情中,主要暴露了民情、民意与社会建设之间的矛盾。而这些网络舆情的产生主要就是政府在行使管理的过程中一些错位,越位,甚至是利用职务之便进行非法交易等。长此以往,公民在与政府的不对等交流中怨气积累越来越多,最终在一定的舆论事件中表达出来形成了网络讨论与共鸣。在政府服务百姓的博弈过程中,由于政府所出台的政策或者自身的行为不能满足或者违背公众的需求,公民借用网络表达自己的诉求,所以最终导致网络舆情的发生。所以往往在处置网络舆情的时候,要促进诉求的最好解决,并防止此类事件的发生,还有提高管理能力。所以在处置网络舆情的原理上可以看到:①要将导致舆论产生的事件尽快平息下来,切断继续传播的途径和平台。②充分理解舆论事件中的诉求,然后有针对性地满足和解决诉求,使网络舆论发挥出其应有的效果。③完善诉求产生所爆发的管理漏洞,做到解决一件事,完善一类事,以防止类似的事件再次产生。所以对于网络舆情的处置需要遵循这些原则,另外在舆情发生过程中,最经济的做法就是在舆情发生的初期就解决,但是网络舆情具有隐蔽、传播迅速的特点,往往不能第一时间发现并处理,所以必须建立快速反应机制,在网络舆情发生前及发生后第一时间预警,进一步减小舆情传播。

3网络舆情合理处理的长效策略建议

针对目前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社会,政府对待网络舆情的长效策略应该是由紧急处理转化为常态处理,建立长期机制,联合众多部门进行联动。对于一些社会建议类的网络舆情不能堵、截、避,而是要敞开大门进行疏、补和引导。引导群众以后再有相关问题可以通过正确的途径进行申述,不能利用过激的行为或者做法来制造舆论,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和稳定团结。在网络舆情处置的形式上,需要建立制度化,规范网络舆情的处置机制。在这方面要尽快进行立法,在我国现今的舆论立法中,还没有一部法律明确提出来关于网络舆论的处置意见。所以往往面对这种网络舆情无论在主体上,还是在细节之处都会是漏洞,毫无处置办法。虽然在2013年通过的《解释》中对于一部分网络舆情做出明确的认定与定性,但是由于在中国舆情处置过程中所涉及的部门和机构相对较多,所以只有完整出台一部关于网络舆情的规范法律才能保证在网络舆情中涉及的人与事得到合理的解答和处置。对于舆情的合理处理的长效策略应该是要不断总结,对成功处置了的网络舆情进行总结和归纳,再在研究的基础上总结出舆情处置的模式,这样可以对下一次舆情爆发后的处置工作做到胸有成竹。对待网络舆情的处置需要建立责任制,这样可以加强对网络言论的监督和管理,在各级政府部门中,要明确舆情处置的责任,将网络舆情的处理纳入工作考核中,对在网络舆情处置中表现优秀的工作人员需要进行奖励,但是对于在网络舆情处置中失职的人员也要追究其责任。这样既可以激发工作人员的工作热情,同时还能有效约束工作人员的不作为行为。

4结束语

网络舆情处置需要建立完善的法律,相关部门需要建立长效联动机制,将网络舆情处置常规化,才能制定出网络舆情处置的长效策略。资助项目: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专项资金项目“自治区网络舆情对自治区政府形象的影响研究”(13BSH002);自治区重点科研计划项目“基于纹理合成的破损藏式古壁画/唐卡图像修复算法的研究”(Z2013B28G28/02);本文受助于:信息协同化创新中心。

参考文献

第3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关键词:高校;突发事件;危机干预;网络舆情

一、高校突发事件的定义及其性质特征

高校突发事件是指在高校内突然发生的,以大学生为主导、以高校师生为主体,对高校教学管理工作和生活秩序产生一定影响或危害的事件。高校突发事件具有突发性、复杂性、危害性、参与主体的特殊性等特征,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类。政治类突发事件:这类事件有强烈的政治色彩,如大学生以爱国为名义参与非法集会、罢课、游行等活动;治安安全类突发事件:如师生人身意外伤害、校园暴力、失踪、盗窃等;公共卫生类突发事件:如传染病、流行病、食堂食物中毒等;自然灾害类突发事件:指地震、洪灾等引起的突发事件;学校管理类突发事件:因高校自身管理问题引起学生对抗的行为,如群体性考试作弊、学籍管理问题等。

高校突发事件在网络舆情的推动下,近年逐渐呈现复杂化和多样化的上升趋势。“2011年上半年高校应对网络舆情能力推荐榜”显示,2011年上半年十大高校舆情热点事件都属于舆情危机事件,其影响力都超出教育系统,影响整个社会。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如何利用高速传播的网络舆情及时处理,对于维持校园稳定、构建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意义重大。

二、网络舆情对高校突发事件的影响机制

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是指人们在互联网传播方式下对具体高校突发事件的所有认知、态度、情感和行为倾向的集合。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特征有:传播扩散迅速,社会关注度高;舆情效果不可控,危害性大;舆情信息失真,引导难度大。

在新媒体广泛使用的背景下,网络舆情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网络舆情监控能有效防范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利于高校维稳工作、构建和谐校园;另一方面,网络舆情可直接诱导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或加速高校突发事件的恶性发展。由于大学生自身固有的心理特点,且部分学生的辨别能力较弱,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发展的过程中,容易引发他们强烈的情绪共鸣,如果不及时对负面网络舆情进行控制、引导和管理,很可能导致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演化和升温。

三、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策略

1.加强舆情监控,完善舆情危机预警机制

预防和预测是应对危机事件的重点。各高校结合高校突发事件特征和本校实际情况,树立集信息收集、加工、分析和预警等于一体的科学监督体系。在信息收集、加工和分析环节,高校管理者应及时全面掌握学生信息、判断危机事件可能发生的征兆,并对高校师生进行正面引导和教育。同时,高校管理部门可运用一定的网络技术和方法24小时监测各网站,尤其是重点网站和重点论坛的舆情内容,并及时了解、掌握和分析网络舆情的动态,避免高校突发事件的发生。同时,各高校必须为随时可能发生的危机事件做好准备,重视应急预案及其他各项预备、预警准备工作,如设立高校突发事件管理小组或应急机构等。

2.完善信息报送机制,及时处理舆情事件

在高校突发事件发生后,往往容易因沟通不畅导致信息失真,造成谣言和恐惧,耽误突发事件干预和处理的最佳时机。因此,学校要和学生、媒体形成合力,完善信息报送机制,整合校内外各种资源优势,透明公开,尊重客观事实,将事件发展向积极的方向引导,有效且快速解决高校突发事件舆情带来的各种问题。

3.加强应急知识教育,完善法律制度

目前,仍然有不少高校不同程度地缺少突发事件相关的应急知识教育、处置和舆论引导等制度规范。高校应把突发事件引发舆情危机的相关应急教育纳入教学内容,且形成稳定的教育制度规范,如加强对师生使用各类网络媒体平台及应对新闻媒体方面的规章制度引导等,此外,应完善高校突发事件引导规章制度的建设,构建完整的引导策略法律体系,用法律法规来保障和推进高校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引导工作。

参考文献:

[1]李佐卫,陈庆华,张学忠.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类型、特征及成因探析[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2004(2):11-15.

[2]陈少平.高校网络舆情危机的研究及处置对策[J].中国青年研究,2012(3):5-9.

第4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关键词]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识码]A

近十年来,信息技术迅猛发展,随着网络媒体的崛起,网络观点碰撞日益激烈,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习惯、思维方式,甚至在无形中改变着当代青年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活动的重要参与者,通过互联网关注各种社会事件,表达自己的情绪、观点展开讨论并引发网络舆情。如何避免大学生受有害舆论影响,正确引导大学生网络舆情,提高高校对突发网络事件的应对能力,成为高校学生工作研究的重要内容。

1大学生网络舆情的特点

1.1舆情主体的相似性

与其他舆情主体相比,大学生群体具有高度相似性,他们从小在教育系统框架下学习,所接受的教学内容、知识结构都高度相近,在进入高校以后,大学的生活环境、利益冲突、面临的压力都极其相似。大学生由于绝大部分群居在校园,受社会的影响较少,但是地域影响因素强烈,大学生群体内部交流频繁,且形成独特的语言表达文化,相互影响性大。目前在校大学生以“90后”为主,年龄集中在18至22岁,处于青春萌动时期,思维活跃,心思细密,喜欢展示自我,维权意识重,富有集体荣辱感和正义感,希望得到他人的认同。接受过系统教育,大多数学生在表达观点时能理性分析,但因为社会阅历浅,他们心思敏感却单纯、心理在逐步迈向成熟过程中,容易情绪化。在这种成长历程高度相似的大环境下,大学生热衷关注的时事类型、价值偏向也比较接近,一旦遇到感兴趣的热点事件,极容易产生共鸣,形成舆情。

1.2舆情内容的范围偏向性

大学生好奇心重,个人时间充裕,平时关注的网络内容涉及面广,但并不是所有关心的事件都会形成大学生网络舆情。舆情的形成需要群体的参与,这就要求事件性质能引起广泛大学生关注并且触动其情感,这样的事件多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以及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面临的问题。对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矛盾事件的讨论,参与的大学生出发点往往是源于自身的爱国情感以及身为公民的责任感,通过观点表达对社会弱势群体的同情、对社会不公事的蔑视。较于国家和社会热事,大学生现实生活中所产生的突发事件更容易引起大学生网络舆情群体性突发事件,学校硬件设施、教学质量、学院安全、管理服务、师生沟通等等都涉及到大学生自身利益,一旦出现突发问题,学生容易惯性地当事人的身份与校方对立,形成负面言论并传播,甚至非理性的借机宣泄各种不满情绪。

1.3传播发展速度快

大学生个体之间有着班级、社团、干部机构等组织相连接,形成一个复杂的网状交际圈,而且大学生群居在校园,由于区域的局限性,舆论极容易传播,随着4G网络和无线通信设备的开发应用,校园信息呈星网状传播,网络的即时性和联通性无限扩大了舆论传播的范围及速度,舆情在极短时间内爆发而难以控制。

2大学生网络舆情监控策略

2.1建立完善校园网络舆情监测机制

大学生拥有较强的操作能力和较高的科学文化水平,是最活跃的网络群体之一,引起舆情的触发点多样,要做好校园网络舆情监测,就要求信息员能够及时地甄别出容易激起大学生情绪的信息,如具有敏感性话题、煽动性言论、诋毁性谣言等等。高校信息员需要持续且广泛地对大学生日常网络舆情动态进行监控,排查校园内热点网站、论坛、微博、微信朋友圈,在舆情萌芽期,能够预测到的网络舆情的发展和走向,在重要的时间节点,如新生入学、大型活动、毕业实习、期末考试、国家敏感时期,甚至是周边工程动工期间等,更应该加大监测力度,一旦有突发事件引起群体性舆论事件,要立即采取应急预案。

2.2改变传统的网络管理观念

随着移动通信技术的发展,校园网的追踪管理优势正逐步消失,高校传统的网络舆论“封杀”或者搁置等舆情消失的处置方式显得粗暴而被动,在知情权越发被重视的现今社会,这样的管理往往只会激起大学生的不满情绪以及对学校的质疑,甚至导致了舆情危机的爆发。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观念必须要有所更新。2.2.1打造官方信息平台,及时、正面、全面地消息公开全面的信息能提升学生对学校的信任度,避免片面舆论影响学生的判断,有利于舆情走向的控制;抢占网络舆论的主导权,能让学生产生先入为主的心理暗示,在往后讨论中都以校方消息作参照依据。2.2.2建立网络时事评论队伍,掌控舆情发展方向随着舆情发生的日常化,“水军”成为了网络热词,正如成语“三人成虎”,出色的舆论公关可以改变整个舆情走向,建立一支有技术、有素养、有写作分析能力的网络评论队伍,可以在消极舆情形成以后进行舆论导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注重宣扬正面的观点,唤醒大学生的素质责任意识。

2.3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

通信技术的迅猛发展,若只靠网络过滤技术和现有管理法规难以控制网络有害信息的传播,必将导致法律实施和行政的成本的无限提高。要在根本上提高大学生的舆情水平应从大学生的内在素质提升着手,加强大学生的自律教育,鼓励大学生响应《文明上网自律公约》的号召,从自身做起,以积极态度促进互联网健康发展,承担起应负的社会责任。大学生正义感强,是网络活跃群体,通过爱国教育、自律教育,培养他们的网络道德感,唤醒他们的社会公民意识,促使他们成为网络秩序的维护者,能改变网络舆论群体的群体素质结构,从根本上提升大学生网络舆情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毅.网络舆情研究概论[M].天津人民出版社,2007.

[2]张迈曾.传播学引论[M].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第5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 我国食品安全网络舆情监测技术体系探析 食品安全网络监控系统设计研究 新媒体时代食品安全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论健康教育在食品药品安全网络舆情应对中的运用 “一票通”构筑甘肃食品安全网络 浅析食品安全网络服务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 信任重塑与协调共生:食品安全网络化治理的逻辑 增强对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免疫力” 食品安全网络谣言的治理对策初探 我国银行业监管与安全网构建 我国食品安全报道研究综述 我国食品安全政府规制对策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的政府监管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问题监管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体制研究 我国进口食品安全问题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犯罪法律控制研究 我国食品安全监管模式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l,2011-04-11.

[9]丘盘连,王荣,李晓峰.从网络舆情中“淘宝”,服务和谐社会建设[J].新闻知识,2006,(12):9-10.

[10]张丽红.试析网络舆情对网络民主的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7,(3):60-62.

[11]王来华.论网络舆情与舆论的转换及其影响[J].天津社会科学,2008,(4):66-69.

[12]刘泽西.科学面对网络舆情[N].西安日报,2009-01-19,(010).

[13]汤晓寒.传统媒体如何应对网络舆情[J].视听纵横,2010,(3):55-56.

[14]朱恒民,李青,洪小娟.网络舆论生成危机的诱发因素[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科版,2011,(2):16-19.

[15]Ajzen I.The Theory of Planned Behavior[J].Organizational Behavior and Human Decision Process,1991,(5):179-211.

第6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近些年,随着网络的飞速发展,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事件时有发生,并且对社会造成了许多不良影响。所以,如何建立舆情事前预警机制成为了各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校园网络舆情内涵的介绍及舆情管理工作状况的深入分析,提出了几点舆情预警机制的建立及完善对策。以期通过明确工作权责、加强规范制度、丰富管理工作队伍来做好校园舆情预警工作。

[关键词]

高校;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机制

一、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内涵

所谓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是一个较为宽泛的概念。一般而言,高校的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来源于论坛(BBS)、QQ群、E-mail、BLOG(博客)、微信和微博等网络传播载体,其内容大多围绕着高校学生自己的日常学习生活和一些周围的见闻,牵涉到学生自身的根本利益。然而,由于学生本身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差异,加之利益出发点也存有迥异,所以,就会对某个事件在网络媒体传播平台上滋生出带有群体性的行为及意见,并且会蔓延出各种情绪,形成我们所认为的“舆论场”。在高校,校园网络舆情主要涵盖以下几点内容:一是突发舆情事件和偶发性事件;二是我国国内时事政治热点以及国外舆论评价问题;三是与学生自己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事情和动向。平日在网站贴吧上,经常可以看到大学生们所发表的带有浓烈情绪的意见,网上的争论也很是激烈,其内容涉及面也非常广泛,大到国际政治经济焦点或国内时事热点、小到食堂的菜价或宿舍的热得快都是他们所议论关注的话题,他们通过语言文字或图片视频来表达想法、抒感,在不知不觉中便形成了许许多多正负面舆论影响。加之,随着校园网络技术水平的进步和网络终端服务的完善,大部分学生们用手机基本上随时随地都能够连接上网络、接收网络信息,而且越来越多的学生都拥有自己的电脑,所以,一旦发生网络舆情事件,几乎都会飞快地传播开来,无论舆情本身是否真实,学生们都极易被网络上的舆论或意见所影响,在思想情绪上被舆论倾向所左右,在心理心态上被舆论评价所动摇,例如集结游行、群体集会等等,更为严重的是,甚至会导致学生们的一些极端行为、乃至危及到生命安全。

二、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之现状

(一)校园网络舆情管理主体不明、权责不清

网络社会是一个虚拟社会,网民们在网上言论、表达意见都可以匿名,有些网站连身份注册都不需要,而网站的日常管理和负责工作自然而然就落在了网站创建者们的头上,他们便是目前网络舆情管理的重要主体。然而,网站的创建者们对待网站运营工作的态度和想法却是千差万别的。有的创建管理者采取几乎完全放任网站上各种言论的态度,这使得网民们更有了发挥的空间,他们不需留下任何有关个人的真实信息,所以在潜意识中认为自己不需要对的信息、发表的言论承担任何法律责任。这种貌似能够让网民高度发挥自由性、表达真实性的做法让网站管理主体者对于网民的管控和约束越来越无从下手,社会舆论监督工作也难以全方位有效地开展。在大学校园内,对于学生网络舆情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也不太够,许多高校都没有设立专门的校园网络舆情管理机构,舆情管理工作的开展更多的是依靠辅导员或班主任等一线学生工作部门的人员,这样也造成了舆情管理主体不明确,舆情管理的权力赋予和责任追究都没有清楚的界定。目前,大多高校的网络舆情管理工作还是刚刚起步,舆情问题一旦发生就容易产生惊慌失措的局面。许多学校现在仍然处于过度依赖学生自律性的状态,并没有从管理方式方法上展开探究。由于学生素质参次不齐、许多“90后”的价值观更加多元化,所以为高校网络舆情工作带来了新的挑战。对于管理舆情工作的主体务必需要进一步明确,不然则会直接导致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无从管理、无从调查、无从究责、无从监督、无从控制以及无从应对这“六无”局面,使得舆情工作遇到突发危机时、战线极易崩溃,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和影响。

(二)校园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制度不健全

“学生管理,制度为纲”,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是校园网络舆情安全的保障。现在的在校大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几乎都有自己的身份证,但是,在虚拟的网络社会里却没有真实的专属“ID”,这也为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带来了困难。因为,在我国,网络全面覆盖的时间并不长,也暂时没有完善的法律制度对网络言论进行限制和责罚。大学生本身就是最为活跃却在思想上不够成熟的一类网民群体,他们缺乏法制观念、生理心理上又处于青春叛逆期、思想上易于情绪化,所以,一旦网络上广传某种负面信息,高校校园内就十分容易引发舆情问题和信任危机。最重要的是,许多高校目前还处于网络舆情管理的萌芽期,甚至没有任何明文规定的网络舆情日常管理制度。而所谓的一系列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主要包括:网络舆情管理规范制度、网络舆情管理领导制度、网络舆情管理监督制度、网络舆情管理责任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审查制度、网络舆情管理汇总制度、网络舆情管理反馈制度以及网络舆情管理突发处理制度等等,这些都需要去着手建立和完善。而类似于:管理程序、管理条例、管理规章、管理守则、管理规程等等的章程在许多高校里则是难见到踪影。

(三)缺乏校园网络舆情管理预警机制

瞬息万变的网络时代已经来临,网络舆情的传播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也如同离弦的箭一般——一旦发出便不可收拾。通过网络传播的舆论比一般口口相传的社会舆论在速度和辐射层面上来说都要更为迅速、更为广泛很多,具有极强的影响力、渗透性和群体效应而网络舆论社会在自由程度和开放程度上与现实舆论社会相比则更具有直接性、突发性和不实性等特征。许多负面的虚假信息和违背伦理道德的言论似乎很迎合现在“90后”大学生的猎奇心理和口味,对大学生们的思想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了诸多不良影响。而我国现在依然有许多高校几乎没有成立网络舆情监管机构,也拿不出系统化的高校网络舆论突发事件应对处置的应急机制和预警机制,换而言之就是没有足够的网络舆情防范能力。一旦危机降临,后果往往不堪设想。因此,在网络舆情危害蔓延整个校园之前,我们必须打好预防针,只有通过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的预警机制、在危机突发时进行合理的处置安排,才能使得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局面得到控制,为舆情应对工作排忧解难,未雨绸缪,维护校园网络环境的和谐、保证校园舆情的安全。

三、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之制度建设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们既要保证网络运行环境的规范化,又要保障学生舆论发挥的自由度,所以如何来把握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制度建设的这个“度”成为了重中之重。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校园网络上的论坛管理、网站建设、网络宣传、交际平台都需要从安全保障、信息来源、权限、舆情反馈等方方面面进行管理制度方面的完善。可以继续巩固校园网论坛用户实名制注册,出台校内上网场所的相关管理规定,备好校园网络舆情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网络舆情工作的督查等等。下面,我就网络舆情管理制度的建设工作提出三点建议:

(一)引起重视,成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小组

我国政府在应对突发灾难事件时,通常首当其冲要成立一个临时应急危机处理指挥部。这种做法有着很强的指导作用,对于我们高校处理校园舆情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只是运用到高校舆情管理制度建设中,我们要结合实情,可以将临时应急危机处理指挥的功能充分运用,成立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小组,并且可以将这个小组设为一个常态化的领导组织。其主要职能有:一是要随时监测、收集、报告有关信息,二是对获取的有关信息进行调查分析,预测突发舆论事件的发生概率和影响覆盖度,三是定时在校园内有关舆情事件或话题的发展情况和处理结果反馈,在相关信息报道方面不断跟进。所以,这个舆情管理小组作为制度建设的一部分是必不可少的。

(二)推陈出新,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

根据目前的高校网络校园生态环境情况的分析,我们需要特别就校园官网建设、论坛管理、舆情监控等方面,从保障校园和谐的角度出发,来不断完善网络信息安全制度。实名制注册的立场要坚定不动摇,但是也要在信息安全保护方面打破传统思路,不断创新方式方法。在学生课堂上可以加入网络安全教育的课程,提高学生的网络安全意识和觉悟。在网络宣传方面,也要倡导上网文明,制定网络失范行为处罚标准,加强信息安全制度建设,净化校园网络环境。

(三)加强沟通,建立网络舆情预警制度

高校校园网络舆情预警制度是建立在校园内外良好沟通的基础之上的。我们可以将舆情预警机制分为四个部分:一是舆情监测管理机制。舆情的有效监测可以及时为网络舆情发展的导向和趋势提供有效依据,可以提醒校方对网络舆情突发事件早作准备,提高舆情应对处理的效率,提升舆情处理的针对性,最终以达到又快又准的处理效果。二是舆情汇总分析机制。监测到网络舆情动态之后,便可以面向师生招募一批舆情信息员,来做好舆情收集和汇总工作。建立起舆情汇总分析机制,通过调研常用的文献调查法、案例分析法、调查问卷法、实验分析法等方式,以得到量化的数据,提高判断的精准度,做出科学的预测。三是舆情警报机制。根据政府经验,在预测突发状况前都会产生预警级别的梯度。在处理高校校园网络舆情时,也可以建立网络舆情预警警报等级体系,以让学校师生们心中有数。例如可以将重大校园网络舆情事件归为高级预警,并表明预测出的发展趋势及影响,为校方领导部门的决策提供关键的事实信息依据,以正确把握住舆情处理方向。四是舆情控制引导机制。除了预计舆情发展方向,还有一个重要的责任便是要对校园网络舆情采取更有作为的态度,对负面的舆情早作控制引导,以避免恶性发展或导致悲剧。所以,一定要建立起规范而理性的网络舆情引导。对于舆情问题的源头进行深度的发掘,做好大局的控制和把握,对舆情发展的跟踪不可松懈,通过科学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来实施控制引导工作,以达到化险为夷的良好效果。

四、高校校园网络舆情工作之管理队伍建设

舆情工作的实施说到底,离不开人。所以,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管理者的队伍建设显得十分迫切。那么,为了实现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正确把握和引导,必须要形成一套完善的队伍考核体制。可以建立以校党委宣传部门、学工处、团委、保卫处、辅导员、班主任为主的多方舆情责任制,修订系统的规章制度,指明岗位职责,加强贯彻落实力度。与此同时,可以在这批管理队伍培养一股既具有较高的政治理论水平、熟悉宣传教育工作规律,又能较熟练地掌握和运用网络技术的中坚力量。通过高校舆情工作管理队伍的培养建设,可以更快更准地发现并引导学生群体中的倾向性意见,在沟通和交流中不断帮助他们排除负面情绪,灵活应变,大力宣传和推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校园网络正能量,不断推动校园网络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五、结束语

随着网络信息的飞速发展,新媒体时代的来临使得网络舆情愈加地复杂化。虽说影响高校校园舆情现状的因素是来自各个方面的,但是,作为每天奋战在学工一线的我们,应该全力以赴去探索寻求一条适合于校园实际情况开展网络舆情防范处置工作的道路。当然,这个过程必然是充满棘刺、坎坷不平的,但我们依然要鼓足勇气不断研究并实践,从实践中去总结更好的经验。

参考文献:

[1]许益锋.网络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领域[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08,(1).

[2]陈均土.高校网络舆情问题及其破解[J].思想教育研究,2010,18(11):84-87.

[3]王学俭.当前高校校园网络舆情的逻辑分析[J].中国高等教育,2010,36(10):19-24.

[4]刘强,张殊凡,耿宏.高校网络舆情管理研究[J].中国校外教育•理论,2008(29).

第7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充分发挥网络监督的作用,推动作风建设,切实解决好广大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按照“快速反应、及时回复、强抓落实”的原则,建立健全科学、规范、有效的网络舆情工作长效管理机制,推动计生工作全面、有序、协调和可持续发展,全面提升工作质量。

二、网络舆情工作内容

围绕网上热点、难点问题,加大对本地网民关注较多的热点网络板块以及信息量相对集中、访问频繁、关注度高的网络媒体的巡查力度;针对网民提出的问题及时组织落实和回复;针对有关建设系统的网上不实言论,适时以发贴形式主动进行引导、疏导,消除负面影响;全面推行规范运行、主动服务、限时办结、责任追究等制度,完善网络舆情工作的公开透明、高效推进和监督制约机制,对办理结果及时整理汇总,做好统计上报工作。

三、工作要求

(一)进一步建立完善网上社情民意工作机制。由于网上传播主体泛化分散的特殊性,同时网上信息能够得到广大网民的重视并予以接纳,因此必须采取有效措施对网络舆论予以正确的引导。我镇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完善网络舆情工作机构,明确网络舆情专职工作人员,实行分级负责制,明确工作重点和任务,针对网络舆情反应强烈、内容集中的问题制定应对措施并细化工作目标,做到责任到人,确保网络舆情工作落到实处。

(二)严格网上社情民意办理时限要求和工作质量。

1、明确办理时限。必须在网民发帖后3小时内,对网民反映的相关问题予以回应(含休息日、节假日);对能够迅速解决的一般问题,要在网民发帖后18小时内作出正式解答;暂时不能办理的,必须在回复中说明理由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凡办理时限不能办理的,必须在回复中说明理由并承诺办理时限,但办理时限最长不得超过5个工作日。严格落实集中汇总上报制度、网络舆情员例会制度和集中网络舆情会制度。

2、规范回帖内容。加强对回复内容的审查,确保相关回复内容既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又符合镇党委、政府相关文件要求,同时坚决杜绝在回复内容中出现错字、别字、以及语意不通等问题。要增强回复内容的针对性,确保回复内容简明扼要,又切实可行,坚决杜绝用应付式、程式化语言回帖或含糊其辞的现象。

3、严肃工作纪律。做好群众反映问题的搜集、整理和落实工作,负责回复内容的初步确定,经单位主要负责人的最终审核并签字确认后报党政办办公室统一上网回复。条件许可情况下,主要负责人要亲自参与回复和办理工作。

4、进一步强化横向沟通。网络舆情工作采取以块为主、条块结合的方法进行,认真排查梳理与我镇有关的网民提问之外,要加强与系统内相关单位的沟通。

(三)要加强对网上社情民意办理工作的督查。

第8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四川省突发事件总体应急预案》、《关于印发〈达州市涉及劳动保障方面群体事件应急预案〉的通知》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要求,我校根据实际,建立网络舆情应急预案。

一、 目的与原则

网络舆情是通过互联网传播的公众对现实生活中某些热点、焦点问题所持的有较强影响力、倾向性的言论和观点,主要通过BBS论坛、博客、新闻跟贴、转贴等实现并加以强化。由于互联网具有虚拟性、隐蔽性、发散性、渗透性和随意性等特点,越来越多的网民乐意通过这种渠道来表达观点、传播思想。当今,信息传播与意见交互空前迅捷,网络舆论的表达诉求也日益多元。如果引导不善,负面的网络舆情将对社会公共安全形成较大威胁。加强对网络舆论的及时监测、有效引导,以及对网络舆论危机的积极化解,有利于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县经济社会跨越发展营造良好的网上舆论环境。按照“积极发展,加强管理,趋利避害,为我所用”的方针,强化事件的权威报道和快速反应能力,做好网上热点敏感问题、突发事件的处理和舆论引导工作,争取第一时间准确权威信息,有效引导网上舆论。

二、组织机构

1、网络舆情领导机构成立学校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在教科局统一领导下开展工作。

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朱红担任,副组长由副校长吴应述担任,成员由办公室、政教团队负责人员担任。

2、网络舆情应急领导小组工作职责组织有关部门人员集中办公,统一对外口径,确定对外内容,通过各种方式,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澄清事实、批驳谣言、引导舆论。

3、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团队办,负责网络舆情的监管、搜集、整理工作。 

三、分级响应  

1、特别重大网络舆情  根据需要,经应急领导小组组长向上级部门主要领导请示,应急领导小组具体负责开展应急工作。  

2、重大或较大网络舆情  由应急领导小组领导,由信息股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3、一般网络舆情  经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请示,由小组办公室会同相关股室开展应急工作。  

4、影响较小的网络舆情  由舆情内容涉及的相关股室在应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指导下开展应急工作。  

四、工作机制  

(一)网络舆情检测 

1、日常监测  将网络舆情监测作为一项日常工作不间断进行,随时掌握网络舆论的导向、特点和趋势。一旦发现不利于社会稳定的负面舆情或重大的虚假舆情,及时反馈到有关部门,为有关部门提供社会舆情方面的决策支持。  

2、突发事件监测  当发生群体性突发事件时,组织对网络舆情进行24小时不间断监控,及时、全面掌握与该事件密切相关的各种信息,给决策者在较短时间内做出正确决策提供有力支撑。  

(二)网络舆情预警  

1、制定危机预警方案,针对各种危机事件,制定比较详尽的判断标准和预警方案,以做到有所准备,一旦危机出现便有章可循、对症下药。  

2、密切关注事态发展,保持对事态的第一时间获知权,加强监测力度。  

3、及时传递和沟通信息,即与舆论危机涉及的相关部门保持紧密沟通,并建立和运用这种信息沟通机制。  

(三)网络舆情应对  

1、针对网上出现虚假不实报道,及时上报采取措施,与刊登不实消息的相关网络媒体进行沟通,积极主动消除不利消息。  

2、针对突发事件产生的网络舆情,及时汇集、整理、分析,及时与相关办公室或部门会商解决对策,及时做好与相关网络媒体沟通工作,在第一时间内发出学校声音,有效引导舆论,最大限度缩小突发事件产生的不良影响。  

五、后期处置  

第9篇:网络舆情法律范文

论文摘要:关注网络舆情;成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新的重要领域和课题;高校应高度重视网络舆情对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性;并认真分析其形成原因;准确把握其特点;采取有效措施和方法;加以规范和引导,着力做好网络舆情视角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论文关键词:高校;网络舆情;思想政治教育;引导与规范

一、高校网络舆情与思想政治教育

网络舆情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空间内,围绕中介性社会事件的发生、发展和变化,民众对社会管理者产生和持有的社会政治态度。在网络环境下的舆情信息的主要来源包括新闻评论、BBS、微博等。网络舆情的迅速形成会对高校本身和社会产生较大影响,在这时候任何不适宜行为,都容易对高校本身的公信力和执行力产生一定程度的冲击,导致高校网络舆情会出现一些令人不愿意看到的现象,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危害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例如:“学生集结滋事”,网上热炒一些绯闻,这在一定程度上破坏了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因此,我们要看到网络舆情的负面影响,加以规范和引导。

二、高校网络舆情的成因

(一)校园内外突发事件的网上讨论。影响高校网络舆情的校园内外突发事情,主要包括在社会上和校园内突发的与学校有关的或者是学生比较感兴趣的事情,学生在网上开展讨论,不顾后果妄加指责。

(二)与高校师生员工利益密切相关事情的网上诉求。校内学生评先评优、入党、就业以及人事、财务、住房分配和职称等制度改革也容易形成网络舆情,同时教学管理改革、学生就餐、住宿、水电供应等后勤管理与服务常常是网上诉求和民意集聚的热点和焦点。前段时间网上热炒的复旦大学学生宿舍装空调的事情就是网络舆情的一个小的缩影。

(三)大学生自身的特殊性。大学生群体具有相互交往频率高、相互影响和人际吸引大、相互关系持续时间长、群体认知和群体目标共性强等心理特征,易构成特定的群体心理情景,更容易就某一大家都感兴趣的热点事件达成共识,从而引起热议的连锁反应。

(四)高校网络存在漏洞。高校网络道德规范还不够成熟,网络言论方面的管理仍然存在缺陷。学生不需要为自己在网络上的非理性行为承担任何责任,是造成他们肆意宣传,大发“感慨”的主要原因之一。

三、高校网络舆情的特点

(一)自由性和限制性。网络改变了传统媒体推出信息的单一方式,由受众自由拉出信息,扩大了人们获取信息的自由度,但同时也使得传者和受者的界限愈加模糊,为人们提供了发表言论的最大自由。使得以网络为基础而形成的高校网络舆情具有自由性的特点。但在一些情况下,有些学生也会顾虑学校的严格制度,稍微有所收敛,程度上起到了限制作用。

(二)群体性与开放性。在网上持有一种思想政治态度的人数集聚到一定的量,集中反应一个群体的态度,就能引发一种网络舆情,使得网络舆情具有群体性特征。同时网络也是开放的,每个师生员工都可以通过网络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对校内外热点事件进行评论,公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三)隐匿性与多样性。网上表达的舆情信息虽然公开透明,实实在在、时时刻刻都在影响着受众,但是信息的人一般都不署其真名,具有隐匿性、虚拟性。而且师生员工关注的热点不相同,关注的内容也有差别,这必然使网络舆情出现了多元化的特点。

(四)实时互动性。网络舆情形成速度快、时间周期短,而且参与方便,容易彼此交流,灵活互动。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进行沟通和互动,便捷程度大大加强。

(五)可控性。利益主体、价值观念的多元化决定了体现不同利益的主体必然在开放性的网络空间相互碰撞,然而校园网络舆情可通过积极、健康的方式和办法来引导、控制,使其始终朝着正确的方向发展。所以,即使网络舆情出现一些令人不甚满意的情况,只要规范引导也能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

四、高校网络舆情的规范与引导

(一)加强网络舆情的监控

1、提高网络舆情监控的技术水平。网络舆情信息的技术管理主要体现在利用技术手段对网上包含不良和非法内容的舆情信息进行封堵和过滤。高校网络舆情的技术管理要使论坛有专职版主值守,来负责对所有用户发言进行及时审核,同时要加强硬件与技术保障,并应用现代网络技术,加强校园网站管理,特别是要注重在网络舆情智能监测平台的开发与网络舆情模型库、案例库等基础数据库的建设上加大工作力度。 转贴于

2、制定完善的规章制度。目前,我国制定的与互联网相关的法律规章制度还不够成熟、健全,需要在实践中进一步完善。因而,高校的校园网络制度建设没有完备的指导方针可参照,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摸索研究,不断修改完善,建立健全校园网络舆情监控制机制,规范校园网络。

3、加强网络舆情管理队伍建设。校园网络论坛是学生网民交流讨论最活跃的场所,这要求我们既要保证学生的言论自由,又要防止有害舆情信息的散布,由此看来论坛版主的管理作用就显得十分重要。版主除了制定本版的版规外,还要对一些热点问题进行设置和引导,对论坛内容进行审查,对不合要求的帖子进行删除。全力打造一支思想水平高、网络业务强、懂网络技术、会监控处置网络问题的校园舆情监控队伍。

(二)注意网络舆情的预警

1、收集信息。高校网络舆情信息收集的总体要求是迅速、准确、深刻。管理者在收集信息的时候反应要快,能够迅速地为学校决策者提供必要的信息;同时不能含含糊糊,也不能掺杂个人主观意见,要主次分明地反映信息;而且反映的信息要揭示大学生思想上深层次的问题,给校方的决策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2、分析舆情。高校网络舆情工作者在对相关舆情信息汇集整理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技术来把握高校网络舆情的本质,从而全面了解学校网络舆情,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

3、准确预测。在及时掌握校园网络舆论动态,探索舆情的产生和变化规律的基础上,预测校园网络舆情的发展,对校园生活所能带来的影响进行评估,及早制定相应的消除负面影响的措施。

(三)重视网络舆情的引导

1、培养提意见的领头人物。校园论坛管理员在校园网络中发现培养一批固定的网络,通过他们吸引一批忠实的读者,集中反映群众的意见。对于一些争议较大的网络问题,校方可以组织理论功底较好的老师来撰写相关文章或者进行访谈,通过他们对大学生网络舆情进行引导。

2、确立正确的参照人物。在不少情况下许多大学生仅依据自己的信念和经验尚不能明确自己应当对某些热点问题持什么观念和态度,因而在表达观念时有意无意地总是需要参照系。通过学校媒体的新闻报道和新闻评论为校园舆情发展提供参照系,营造正面的校园舆论环境,引导大学生正确对待网络舆情,规范校园网络环境,引导网络舆情健康发展。

3、加强网络道德教育。要重视对师生的网络道德教育。一些学生在寻求网络表达自由的同时,忽视了自由的界限,校园网络舆情酿成的群体性事件,与部分学生在校园网上发表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有密切的关系。学校的管理者可以通过网络道德教育,引导学生在使用网络过程中切实增强法制意识、责任意识、政治意识、自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自觉维护良好的网络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