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第1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互动式教学;《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案例教学法

中图分类号:D642.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3-291X(2011)21-0267-02

课堂教学是以教材、教学课件等为媒介,教师的讲授活动为主导,学生的学习活动为目标的三者互动的过程。大学生拥有较强的学习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互动式教学,可以充分挖掘大学生的学习潜力,培育其积极性和创造性,从而最大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

一、互动式教学概述

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以教师为中心,是强调“如何教”的“填鸭式”教育,违背了课堂教学的“互动”性。互动式教学模式则要求在教师启发引导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采用对话、研讨和交流的学习方式,形成和谐的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的学习机制,以调动学生学习主动性,启发学生创造性思维,培养学生能力,塑造学生良好个性。

当前关于互动式教学的含义众说纷纭,张利云(2002)、杨瑞平(2003)、时光(2003)、周毕文(2007)、杨笑红(2010)、曾立荣(2010)等都对互动式教学做了界定。互动式教学应该是教师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和教学方式,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帮助和鼓励学生积极思考、主动参与,促进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全面交流和集体学习,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创新能力的一种教学模式。

互动式教学是包括师生间互动、生生间互动以及人境的互动的全面互动;是灵活多样的,是多种教学手段的综合,是课堂内外有机结合的开放的互动;是各种教学手段相互结合的综合的互动;也是包括引导、交流和应用三个步骤的阶段性的互动。

二、《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方式设计

《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是实践性和互动性比较强的一门课程,针对研究生教育,更应强调理论与实践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旅游经济理论来思考实践、指导实践的能力,因此,需要根据互动式教学的特征和要求,结合《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特性对《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教学做精心设计。

在教学方式方面,由于研究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自学和研究能力,可以更多的赋予他们自主学习的权利,激发其自觉学习的潜力。在教学方式的设置上,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实施“方法研究+专题设置+课堂讲授+案例分析”的方式,在教师的引导下,利用多种教学媒介,充分调动学生在知识获取、信息交流、思想碰撞、实际应用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促进学生和教师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以及人与情境之间的互动。

1.方法研究。课堂讲授摈弃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教师先集中阐释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为本课程的展开做方法铺垫。“理论与实践”是本课程的方法论基础。“现象的本质+人的超常识性智慧=理论”,理论是由本质性概念与本质性规律组成。实践是人类认识自然界的活动,它不等同于案例。案例可以是真实的,也可以是虚设的;而实践,则一定是实实在在需要实地践行的。《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是用理论对应实践,用其在实践中取得的效果来反观理论。这是我们分析问题的角度和方法。这种理论与实践的辩证关系,决定了在重新审视旅游经济学时,应确立一个研究方法前提,即“我思考的旅游经济学”。这种思考,包含几层意义:一是要尽量摒弃人云亦云的套用西方经济学的理论模式,理论与实践是“鸡生蛋、蛋生鸡”的关系,时而会以理论来检验实践,时而又会用实践累积的经验来推导理论,以此得出可能不同于以往的结论。二是生活对我们每一个人而言,都是情感的生活,它需要我们主动的“投入”进去,非如此不能感受生活,非如此不能理解生活的意义。“我思考的”,要求旅游经济学变成我们自己所理解和思考的那个样子,变成每个人用心去接触实践、亲自去感受现象的属于的那个样子,变成独特的“旅游经济学”感受的那个样子。在这三个“那个样子”的实现当中,每个人的角色首先是消费者、体验者,其次才是观察者、研究者。这也是我和大家要共同完成的角色置换,多看、多想、多收集、多思考、多论证,以此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2.专题设置。专题围绕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来设置,根据旅游经济学的本身的特点和研究生教育的特点,本课程的学习目标有三:一是我的旅游经济学。留心身边的经济现象,思考现象本身与旅游的关系;二是快乐经济学。掌握旅游经济学的基本原理,通过理论与实践,开拓眼界,在未来毕业、就业工作中,举一反三,帮助自己和他人作决策,满足受尊重、自我实现的需要,实现更大的快乐;三是创意经济学。创意经济与旅游有千丝万缕的联系,做到“好玩、玩好”,从玩出发,从创意出发,使创意本身成为生产力。

研究生教学不需要从abc开始讲起,在已有学科基础上,分专题深入解析更具有针对性和深度。目前,各国对旅游经济的前沿关注和研究的主要集中在三个大的向度:理论和应用旅游经济学研究;宏观和微观旅游经济学研究;国际、国内和区域旅游经济学研究。由此,根据旅游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和理论基础,将对研究生的课程教育分为十五个专题,分别从三个大的方向进行专题研究。并由学生据自己的研究兴趣和基础选择专题,按顺序对专题进行研究准备,从研究简述、基础理论、发展趋势、案例解析四个角度准备PPT,于课堂进行演讲,占期末综合成绩的50%进入总评。

3.课堂讲授。采取“引入+演讲+讨论+点评”的方式。首先,按照课程设置的顺序,学生预先了解自己下节课将要研究讲述的问题,在上课之前,将自己制作的PPT发给教师,由教师指出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或研究的不足,为学生指定几种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方式,或者提前下发相关资料,完成自学和自我准备的过程。其次,上课时先由选题学生进行演讲,再由教师提问,演讲学生主答,以此判断其对该问题的研究深度和理解程度。进而其他学生对演讲学生补充提问,或讨论式发言。最后,由教师做总体点评,并补充该专题的研究重点、研究热点,同时提出现有研究空白,供学生做深入研究。这种互动性较强的教学方法,很适合具有一定学科基础和研究能力的研究生教学,它抛开灌输式的传统方式,更多的是不局限于教材转换角色,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角,由听转变为讲,由动手转变为动脑,由输入转变为输出,发挥其主观能动性,自主自发自觉地进行学习和研究。

4.案例分析。《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对实践的侧重甚至高于理论,应更多的采取案例教学法、模拟演练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在知识传授时利用简单短小的案例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如讲述旅游经济现象无处不在,列举经济现象的普遍性,分析剩女存在的经济原理,两分看待,一种是实际已婚但因社会压力选择隐瞒已婚事实的“隐婚者”,从经济学上就是信息隐瞒行为,由此隐瞒,在性别歧视的社会中能够得到相应的工作机会和升迁机会等。另一种是真实的大龄“剩女”多为女博士、高级白领、事业有成的人,她们选择晚婚,实际是在进行比较优势的选择。30岁以前,容貌是比较优势;30岁以后,则资历和能力就成为比较优势。选择晚婚的女性,正是认为丧失“容貌资本”的机会成本远远小于丧失“素质提高”的机会成本,毕竟人生不是只停留在20岁里,因此他们才会因增加素质而增长年龄,为未完婚付出代价,这是机会成本的选择。同时,大龄带来婚姻机会成本的增大,选择婚姻也许意味着要放弃很多东西,但若不忍放弃、坚持好强的事业心,在期望值较高的情况下可选择的范围就越小,婚姻就越发不易,从而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用经济学的话说叫“路径依赖”。用这种生动的案例解释看似复杂的经济问题,容易激发学生的兴趣,引起讨论,达到互动式教学的目的。

除了传统的“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外,可采取多元化教学工具。如介绍案例时可采取发放案例材料、PPT演示、视频文件演示等方式;集体讨论除课堂讨论外,课下还可以通过QQ、邮件、面谈、电话等方式,每个小组可分别建QQ群或讨论组,实施资源共享。

三、《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的互动式教学考察方式设计

对研究生成绩考察采取“课堂表现+平时作业+期末论文”的方式,把研究生的学习态度、学习过程和学习结果结合起来,把自学研究、PPT制作和课堂演讲时的表现作为重点,着重考察研究生的研究能力和效果。

课堂表现占总评成绩的50%。其中40分为个人演讲评分,如没人有两次演讲机会评分,每次总分20分;10分为奖励项目,根据演讲人制作PPT的效果、演讲技巧、互动式表现酌情加分。

平时作业占总评成绩的20%。考察两次平时作业成绩,作业可以是知识收集、整理,也可以是案例分析,或者对日常旅游经济现象的分析等。

期末论文考察占总评成绩的30%。由教师出题,要求研究生围绕本课程的十五个专题,任选其一切入,结合旅游经济学理论,谈谈认识和看法。字数不少于8 000字,可以根据撰写情况考虑修改为论文投稿,必须遵守学生规范,在对某一旅游经济理论分析的基础上结合实际进行阐述。

参考文献:

[1]曾立荣.思想政治理论课互动式课堂教学理念的价值及方法探讨[J].教育探索,2010,(3):70-71.

[2]谢少安.大学AIDAS互动式教学的心理过程及其策略[J].教育探索,2009,(8):125-127.

第2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创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项目

Iebook新建的文件称为一个电子书项目,项目的扩展名为“iebk”.一个新建的电子书项目包含标准组件、封面、版面1和封底四个元素,这些元素位于“页面元素”列表框中,如图2所示.新建完成电子书项目后必须以相应名称保存.创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首先要定义好电子书项目的尺寸:800×600,然后将电子书项目文件命名为“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iebk”,并且存储到相应位置.

封面与封底的设计与制作

一本电子书如果想要吸引读者的眼球,除了要有优秀的内容外,一定要有一个好的“脸面”,这就是电子书的包装.漂亮的界面对于教学课件应用于课堂是同样重要的.选择好封面的图文,能更好地确定课件的格调,反映课件的主题.为了使封底同封面一样具有概括作用,尽量使封底也简洁明快.在“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的封面和封底设计中,均采用风格相似的蓝色图片作为背景,不仅使电子书格调一致,还能使制作过程相对简便.封面和封底的制作过程较为简单,选定封面或者封底元素,添加相应图片即可完成.

页面设计与制作

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内容结构图看出,页面内容丰富多彩,具体包括文本、图片、视频和FLASH动画等元素.在Iebook中,利用“模板”和“自定义”菜单能够将所有元素融入页面,进而制作“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的所有页面,下面以“生产力”栏目的制作为例来谈谈如何在Iebook中制作内容页.从图“1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内容结构可以看到,“生产力”栏目由三个页面组成,完成效果如图3所示.可以看到,图中三个页面包含的元素分别有标题、正文内容、图片、特效、FLASH动画.

1.标题

选择文字模板中的“文字标题01”样式,将它添加到页面元素界面中“.文字标题01”由“文本0”和“文本1”组合而成,在页面元素中双击“文本0”或者“文本1”,打开文本编辑器,把“文本0”内容删除,把“文本1”替换为“生产力”.设置完毕后,返回至版面中,将标题拖动到左上端,这样标题就以由左方进入的形式出现在页面中.

2.正文内容

正文同样可以选择文字模板的相关样式完成,也可以使用“自定义”菜单中的“插入文本”组件完成,这里使用后者完成正文的设计.鼠标定位至版面中,在“自定义”菜单中插入“文本”按钮,此时可在版面中插入一块文本区域,同时在页面元素中可以看到添加了一个新的文本组件,打开组件中“文本0”的文本编辑器,删除原有文本,将编辑完整的内容添加至编辑器,确定完成后返回版面,拖动文本区域至合适位置,这样就完成了正文文本的添加.

3.图片和特效

页面中的图片要利用“自定义”菜单中的“插入图片”完成;动态的装饰效果分别利用“模板”菜单中的“装饰”和“特效”进行加载.在版面中插入图片的方法类似于其他软件,这里不再赘述.Iebook“装饰”菜单中提供了许多FLASH小动画,一般适合插入版面的边角处装饰页面;“特效”菜单下的特殊效果则给整个页面提供特殊效果,装饰了特效的页面会产生整体的动态效果.在页面中插入装饰或特效,会使得页面内容较为生动,当然特效不要使用太多,否则会影响文本的观看.装饰和特效的使用非常简单,在“模板”菜单中插入选择的对象,然后在页面中调整位置即可.

4.FLASH动画

Iebook中利用“自定义”菜单插入FLASH动画.在插入动画前,首先将制作好的动画播放图片插入页面,调整合适位置.插入到Iebook页面中的FLASH动画格式要求很严格,只有扩展名为“SWF”等为数不多的动画格式才能播放,因此在插入动画前必须进行动画处理.笔者先用动画处理软件给视频添加了播放按钮,然后使用格式转换软件将视频转换为FLASH格式,最后生成FLASH动画“生产力.swf”.将动画插入到页面的方法较为简单,只需在“自定义”菜单中插入“FLASH动画”,将处理的“生产力.swf”动画插入到页面中,然后将动画拖动至播放图片中,将大小调整合适即可.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目录制作

目录是电子书内容的纲领,它摘录全书各章节标题,表示全书的层次.可以说目录是联系电子书与用户的桥梁和纽带,是电子书内容的缩影.要发挥目录的提示作用,就要选好目录模板,合理布局目录.在制作目录时一般选择具有热区响应的目录模板,对用户起到清晰的导航作用.除了链接正文之外,目录还需要对编辑风格、LOGO图片、布空留白等进行设计.制作目录时要先选中页面元素激活“插入”菜单,如图4所示,在此菜单中单击“目录”按钮,弹出目录模板,选择其中一个模板,在“页面元素”列表框中即可显示一个目录页面“.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的目录位置在封面之后,根据“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目录设计,选择“精选目录一”目录模板,插入制作好的目录图片,替换目录标题,添加相应页面的内容标题,即可完成目录页的制作.

“政治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电子书生成与

第3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航空运输经济学》;学科定位;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3)22-0201-02

民航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基础产业,是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有机组成部分,其发达程度体现了国家的综合实力和现代化水平。在2010年的全国民航工作会议上,中国民用航空局党组提出了全面推进建设民航强国的战略构想。可以预期在未来二十年,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与此同时,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面临巨大挑战。首先,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开放程度将不断提高,中国航空运输业面临的国际竞争将日趋激烈,而现状是中国航空运输业在国际竞争中与处于劣势地位。其次,从国内其他交通运输方式发展趋势看,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国内市场受到切割。近几年来,中国高速公路快速发展,尤其是高速铁路建设,都对中国航空运输业的发展带来显著影响。最后,中国航空运输业发展的外部资源环境,比如空域资源等严重不足,同时还存在保障能力不强、基础设施跟不上、管理水平有待提高等诸多问题。

在这样的背景下,总结、完善航空运输经济理论,在形成航空运输经济理论体系的同时应用其系统的分析航空运输实践,从而有效指导中国航空运输实践,就显得尤为重要。

一、《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

运输经济学是经济学的一个分支。运输经济学是以经济学的理论和分析方法,研究探讨与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的一门学科。运输方式通常分为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和管道运输五种,因此运输经济学不是局限于某一特定的运输方式,而是在各种运输方式的运输经济问题研究的基础上,建立的一门跨部门的综合性的经济学学科。虽然经济学的基本原理应该是普遍适用的,但这些原理一般不能随意平移或套用,因为每一个具体领域都存在着使用经济学一般原理的技术约束或体制约束。同样,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水运和管道运输虽然都是运输方式,运营的目的都是为满足社会经济活动对人或货物空间位移的需求,但是其相互之间有很大的区别,各有各自的特点和经营范围。因此,我们认为非常有必要应用经济学的相关理论结合各种运输方式的实践特点分别开创各自的经济学,比如航空运输经济学、铁路运输经济学和公路运输经济学等等。

既然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中居于首要地位,理所当然地也就决定了航空运输经济学在社会科学以及它在运输科学中的地位。令人遗憾的是,关于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到目前为止,中国理论界没有定论,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1)中国民航业的发展虽然十分迅速,但是起步晚,因此,有关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当然会更加滞后;(2)虽然有很多学者就航空运输实践中的一些问题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并且积累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虽然一些民航相关的高等院校开设了《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课程,但是很少有学者站在航空运输经济学这样一门学科的角度去全局、系统的研究。直到今天为止,中国还没有航空运输经济学这样的书籍问世。国外虽然有几本航空运输经济学的著作问世,但是关于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没有给予阐述。我个人认为航空运输经济学不应该作为运输经济学的分支,因为它与运输经济学的区别仅在于研究对象的不同,一个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五种运输方式的共性,一个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航空运输,因此二者的关系不是包含与被包含,而是并列关系,都应该是经济学的分支。同时,航空运输经济学在一定程度上为其他有关航空运输的学科提供必要的经济理论基础。当然,航空运输经济学也必须与有关航空运输的其他学科一起共同发展,只有航空运输经济学与其他学科互相渗透、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探索航空运输经济问题的内在规律,比较圆满和有效率地实现航空运输目标。

二、《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

航空运输经济学研究对象的确定是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学科产生和发展的一个最重要的前提。为了确定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必须清楚地认识民航。

民航是民用航空的简称,是指与人民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航空活动,包括航空运输与通用航空两大部分。它是一个行业,属于服务行业。航空运输又可分为航空客运与航空货运两种业务内容。经营这些业务的都是一些大型企业,提供航空服务可获得一定的利润,所以也被称之为商业航空。商业航空是交通运输业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国民经济的发展起很大作用。通用航空是指某些企业或个人自驾飞机从事的各种活动。一般使用小型飞机或直升机。例如农用播种、灭虫、海上石油钻井平台、空中摄影、旅游、驾驶员学习飞行、私家飞机等等。通用航空灵活机动,用途很多,在发达国家中已是大众飞行的领域,在中国还处于发展阶段。

民用航空从组织体系上主要可分为四种,即政府部门、空管部门、机场和航空公司。机场构成网络的节点,空管部门保障网络路线的形成与正常运转,而航空公司在由机场与空管部门构成的运输网络上,完成航空运输生产,即旅客和货物的空间位移。作为网络性产业,机场与空管部门形成的路网由于大量的资本沉淀及国家空域资源的特殊性等,具有自然垄断性的特点;而在路网之上运营的航空公司则体现竞争性的一面。同时机场、航空公司和空管三者间又相互依存、相互协调,共同完成航空运输生产。政府作为行业管理部门必须按照三者的特点,三者间的关系,制订相应的政策,促进行业的发展。

航空公司处在航空运输生产链的最前端,直接与消费者发生联系,受到的关注最多,对航空公司经济特性的研究也较多。同时,在民航运输生产的整个供需链条中,航空公司处于中心地位,而机场、空管部门的产品则是为航空公司提供的服务。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的研究对象应该是以航空公司为主,即以向公众提供航空运输服务以获取报酬的承运人为主。国际上这一系统包括从最小的“空中的士”到最大的拥有大型机队的航空公司,从包机到定期航班,从货邮运输到旅客运输等所有提供公共航空运输服务的方式,但不包括军事飞行和我们称之为“通用航空”的范围广阔的民用飞行。

三、《航空运输经济学》的主要研究内容

在明确航空运输经济学的学科定位和确定研究对象之后,航空运输经济学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实际上已经清晰了。概括来讲,就是应用经济学的理论和方法研究探讨与航空运输有关的各种问题。具体来讲,就是研究航空运输的需求、供给、市场结构、运价和政策等内容。其中,航空运输需求这一部分注重分析航空运输需求的特征、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构建航空运输的需求函数,进行需求弹性分析和需求预测等。由于民航是属于服务行业,而消费者在服务行业就是上帝,因此,航空运输的需求分析在航空运输经济学中的地位非常重要。航空运输供给这一部分在阐述航空运输供给特点的基础上,重点通过构建航空运输的生产函数和成本函数分析航空运输生产的特征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同时,深入剖析航空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三个特性,并且界定三者的关系。此外,近二十多年来,航空公司联盟发展非常迅速。由于航空运输生产的规模经济、范围经济和网络经济是航空公司联盟产生和发展的根本动因,因此,对航空公司联盟的产生背景、主要合作形式、分类、经济动因和发展现状的阐述也是非常必要的。由于只有在完全竞争的市场上,市场需求和市场供给才会趋于均衡,并且出现均衡价格和均衡产量。而现实经济社会中,完全竞争的市场几乎是不存在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接下来的任务就是研究一个国家内的航空运输市场的市场结构。市场结构决定了市场行为,而市场行为又决定了市场绩效。其中市场行为包括价格行为和非价格行为。在明确航空运输市场结构的基础上,航空运输经济学重点研究航空运输价格的影响因素、制定方式和管理方式等内容。但是,航空运输价格与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相比更加复杂。首先,航空运输涉及国内航空运输价格和国际航空运输价格,而且这两种价格的形成方式不同,其中国际航空运输价格更加复杂,涉及到国家之间的谈判和协商,不是由一个国家所能掌控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侧重于国内航空运输价格的研究。其次,由于航空运输自身的特点,使得航空运输价格具有其他运输方式的价格所不具有的特点,比如多等级票价体系等,这些也是航空运输经济学所要重点研究的内容。最后,与航空运输价格有关的航空公司的其他一些行为比如超订也在航空运输经济学研究的范围之内。航空运输政策对航空公司的影响非常巨大。航空运输政策主要涉及航空公司市场进入和退出、航空公司间的合并和收购、航空运输价格的制定和管理、航线(包括准入、暂停和终止经营)和航班安排等方面。

为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中国央行于2005年7月份进行了以建立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为目的的改革。中国航空运输业的特点决定了汇率变动对其有着很大的影响。因此,对航空公司防范汇率风险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此外,随着经济学中外部性理论的成熟和完善,很多国内外学者对运输外部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是,对航空运输外部性系统的研究工作可以说还没有展开,至少在国内是这样的。因此,航空运输经济学应该系统全面地探讨航空运输的外部性,并且为政府部门制定相关政策(比如为制定机场收费政策)和进行机场投资决策时提供理论指导。

参考文献:

[1] 陈林.航空运输经济理论与实践[M].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2012.

[2] 平狄克,鲁宾费尔德.微观经济学:第4版[M].张军,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3] 耿淑香.航空公司运营管理方略[M].北京:中国民航出版社,2000.

第4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 参与式教学 《旅游经济学》 应用

我国旅游业经过30多年的发展,取得了可喜的成绩,旅游业的快速发展不仅需要研究旅游的理论专家,更需要大量应用型旅游管理人才。因此,旅游管理类专业的相关课程不仅要注重理论知识,更应注重学生独立学习能力及实践能力的培养,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更应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旅游经济学作为旅游管理类专业的一门核心课程,过去由于条件的限制,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法,以书本、教师为中心,忽视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主体作用,学生虽学到了一定的理论知识,但能力低下、素质得不到提升。参与式教学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地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并将知识运用到实践中。本文拟对笔者在历年教学过程中发现的现象和问题进行分析,进一步探讨参与式教学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的实践。

1.参与式教学在旅游经济学教学中应用的意义

1.1有利于更新教学理念,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引入参与式教学,要求教师在具体教学实践中,切实把握新理念,改变传统教学观念,在教学中树立新的教学理念: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即教会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走向社会、走向工作岗位打下良好基础。同时,教师在备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也有压力,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情境,对教材内容进行梳理、挖掘、拓展,运用沟通技巧,唤起学生热情,才能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获得有效的教学效果。此外,教师还要深入社会调查获得相关经验和知识,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这样有利于“双师型”教师的成长。

1.2有利于开创学生的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的个性和潜在优势,老师要最大限度地挖掘每个学生的潜能,鼓励他们独立思考,提出不同看法和见解。在自由、民主、宽松的课堂中,参与式教学法充分整合各种教学资源参与课堂教学,如运用角色扮演、小组活动、游戏和模拟教学、案例分析、辩论等形式,让学生发挥想象、自由思考。参与式教学不是要找到唯一的正确答案,其魅力在于自由发散的思维方式和讨论激发的各种思想火花碰撞带来的成就感,不知不觉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进而提高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和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较强的创新思维意识,为以后继续深造和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1.3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

参与式教学法讲求师生互动与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是动态的。它鼓励学生积极而主动地参与教学活动,并且成为其中的积极分子。这种方法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应用灵活多样、直观形象的教学手段,使学生深刻领会和掌握所学知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能动精神,实现学习由教师“教”向学生“学”的转变,知识由被动接受向学生亲历参与、亲身体验、亲自选择转变。

2.《旅游经济学》教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教学内容滞后于旅游实践。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目前《旅游经济学》的教学内容在诸多方面滞后于旅游实践。大多数高校仍以学科体系的系统性、完整性为主对教材加以讲授,拘泥于对原理条文的苍白解释,而且教材内容的很多理论都移植于西方经济学基本框架,部分章节与旅游学概论、旅游市场学、旅游产品规划开发等课程重复,未能体现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和生命力。对于实践发展的解释和指导作用都难以落实和体现。

2.2教学方式偏重于填鸭灌输。

《旅游经济学》课程的课堂教学目前大多采用以教师理论讲授为主的单一式教学法,这种教学方法基本是教师站在讲台上当演员,学生坐在台下当听众,偏重于灌输,导致学生完全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教学过程缺乏教与学的良性互动。“填鸭式”灌输知识很难内化成学生的智慧和才能,学生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记录、整理和背诵课堂笔记上,很少主动学习和研究原理背后的原因,更谈不上独立进行调查分析,以解决现实旅游经济问题。

2.3教学手段单一,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足。

在教学手段上,有些学校手段单一,即“一块黑板,一根粉笔,一本书,一张嘴”。部分学校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但由于教师教学观念没有转变,教学理念没有更新,存在对多媒体、网络等辅助教学手段运用不足等问题。通过对学生的访谈和现场观察发现,绝大多数多媒体教学实质上是讲授式教学的改版,教师通常把所要讲授的内容做成课件,利用多媒体在课堂上播放给同学们看,不断点击鼠标,用事先设计的课件流程取代学生思维的发展轨迹,让学生在台下仰着脖子当观众,无异于“穿新鞋,走老路”。

2.4教学效果评价陈旧落后。

传统教学效果评价以闭卷考试为主要考核手段,将考核最大比例放在期末考试上,如总评成绩中平时成绩占30%,期末考试占70%。而期末考试基本是闭卷考试,主要是对知识要点的考核,缺乏对应用能力的考核。这种评价方法的弊端在于从分数判断学习效果,严重束缚学生自身能力的培养。直接导致部分学生学习动机不纯,“混”学分现象突出。如有些同学上课不记笔记,下课拷课件;有的学生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人在心不在;对提问不积极思考回答,参与讨论也不积极;对作业敷衍了事,从网上下载抄袭;考前依赖划范围,考试作弊,并且只注重书本知识的掌握,不重视实际操作能力的提高等。

3.《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改革建议

3.1统筹安排,优化教学内容

《旅游经济学》的课程特点结合参与式教学具体形式的核心问题是统筹安排,优化教学内容。课程教学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任课教师应该思考如何在保证教学效果的前提下,在教学内容上做到典型性与完整性结合;如何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并将理论运用到实践中;如何适时介绍学科前沿的研究内容和方向,营造良好的学术氛围,激发学生参与社会实践的热情。有条件的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可自编《旅游经济学》教材或讲义,可组织经验丰富的教学团队,根据学科前沿理论和当前及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形势,结合现实经济社会生活制订教学计划和大纲。然后优选3~5种《旅游经济学》教材,以某一教材为基础,其余教材为支持,对旅游经济学的体系、内容、案例、习题等进行优化组合,形成全新的自编教材或《旅游经济学》讲义。在实际教学中要不断增删一些内容,密切结合旅游业现实变化和国外先进成果。

3.2改革教学方法,理论和参与形式有机结合。

部分教师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增加了一些参与式教学方法,如提问式教学、研讨式教学、社会实践调查等,但存在的问题是机械地应用这些手段,没有把课程特点与具体教法有机结合起来形成系统的实施方案,随意性较大,流于形式,实施效果很差。教师必须把理论和参与式教学有机结合,在旅游经济学案例教学中,大量选用本地区旅游胜地的素材,运用本地区旅游市场发展数据和案例充实教学内容,在保持课程基本原理、基本框架体系完整性的同时,增加具有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内容以紧扣学生的兴趣点,吸引学生参与到教学中。

3.3注重人才培养,提升教师自身能力素质。

参与式教学法对教师的能力素质提出了较高要求,其知识面、表达能力、思维敏捷度、组织与协调能力等方面应有相应的水准。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任课教师应主动适应旅游教育新形势发展,不断强化自己,主动对接产业,融入行业,把自己培养成合格的全能型教师。学校要主动走出去,加强与政府、旅游企业的深层次全面合作,以市场为导向,以企业为主体,以资源配置为重点,建立人才培训、评估、实习、就业一体化的合作网络平台。

3.4改善教学环境,组织实施好课外实践教学。

改善教学环境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一方面改善课堂教学环境。平等的交流方式及自由、宽松、合作的环境氛围是参与式教学的催化剂。教师作为教学的指导者,应不失时机地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环境为师生互动、生生互动、师生与环境互动架设桥梁。二是组织实施好课外实践教学,积极拓展校外实习基地。在课堂教学中,虽然增加旅游经济热点问题案例分析,能增强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但没有真正做到在工作岗位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应结合区域经济发展实践和理论教学内容选题,对学生进行分组,指导问卷设计。可利用已建立的酒店、旅行社等实习基地和合作单位,组织学生开展相关调研和实地考察,进行实践、实训性教学活动,将对旅游经济活动的感性认识升华到理性认识,在实践体验中中学生进行调查研究、参观访问、撰写调查报告或心得体会。

3.5优化教学评价,转换考核形式。

应付标准化的试卷考试花费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极易磨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且不利于培养自主学习和创造性思维能力。在教学评价中,考核如果不仅强调学生平时上课时在情景发言、案例学习、专项调查、小组讨论、辩论比赛中的参与程度,还注重学生的求知精神和创新能力水平,学生就会从大量参考资料和独立思考中发展自己的思路和想法,甚至能发现课本、文献和权威们某些不甚完善之处。《旅游经济学》运用参与式教学法应以过程考核为主,依据考勤、作业、提问、讨论、测试(或专项调查)等几部分按比重计入总成绩,以此调动、鼓励学生的学科参与性,同时能够综合、客观地反映出学生的学习状况、能力和水平。

参考文献:

[1]范玉翔.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旅游经济学教学改革研究[J].现代商贸工业,2010(20).

[2]胡朝举,高雪,胡朝炳,高等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1(35).

第5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随着制度的发展与演变,新制度经济学中对人的研究有了创新,重新解释了人的行为特征,在新古典经济学研究的基础上有了发展,把人的行为特征总结为三点。

1.人不仅追求物质利益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最大化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都是最大限度追求自己的物质利益的,这也是“经济人”最基本的特点,认为是人对个人利益的追求才促进了社会利益的发展,人们的一切社会活动、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发展,都是为了满足个人的利益。实际上,人对利益的追求远比传统经济学认为的要复杂的多。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行为动机具有复杂性,他们不仅追求物质利益的最大化,也追求精神利益的最大化,具有双重动机,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的分析更加全面。

2.人的理性并不是无限的

传统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是无限的,绝对的,新制度经济学认为人的理性不是无限的,是有限的。这一理论了传统经济学中人的理性无限的理论。针对人的理性是有限还是无限,新古典经济学家马歇尔也进行过分析,但是没有明确提出有限性观点。赫伯特•西蒙明确提出了人理性的有限性观点,他认为人是想要无限理性的,但是这种愿望不能实现,有一定的限制,人只能在有限的理性中追求最满意的经济目标,而不是最大的经济目标,利润最大化、成本最小化的现象实际中并不存在。西蒙的观点突破了传统经济学对“经济人”假设的局限。新制度经济学的人有限理性是在制度分析的基础上提出的,认为导致人理性的有限性有多方面原因,比如人认识能力的有限、环境的有限、信息的有限等等。

3.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

由于人的理性具有有限性,在信息堵塞或者不对称的情况下,人就具有机会主义行为倾向。机会主义是指狡诈的追求利润的利己主义,人总是愿意为自己追求最大的利益,在追求最大利益的过程中,人往往会使用一些隐蔽的手段,甚至是狡黠的手段来达到实现自己利益的目的。人之所以具有机会主义倾向,是由于人对自身利益的最大化追求,因此机会主义倾向是人的本性。由于人具有机会主义倾向,市场交易的复杂性提高了,交易的成本不宜估计。机会主义倾向研究是对“经济人”研究的补充。

二、管理学中的人性研究

管理学中人性研究主要应用于人性化管理中,通过对人的正确认识、实际、人性特点等研究,采取科学的管理方法与手段,对人性提出了四种假设。

1.“经济人”理论

泰勒基于对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的研究,提出了管理学中“经济人”的观点。在当时企业管理体系不完善与管理方法落后的背景下,泰勒“经济人”观点的提出为管理的科学化提供了理论基础。泰勒并不赞同传统“经济人”观点,只是把传统观点作为理论基础,在这个基础上建立管理制度,拟定管理方法,“经济人”理论对管理学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以悲观的观点来看待人,认为人工作的目的就是为了最大限度的追求经济利益,主张对人的严格管理。

2.“社会人”理论

人际关系学说代表梅奥提出了“社会人”的概念,对人性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为行为科学的建立奠定了基础,也为管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随着“经济人”假设受到的质疑越来越多,社会需要一个更符合人性的管理理论,“社会人”理论应运而生,引起了很多心理学家的加入。“社会人”理论的进步之处在于不仅认识到人具有追求物质的需求,还有追求尊重的社会心理需求。管理者只有从人的内心需求出发,才能起到激励员工的作用,从而提高工作效率。美国管理学家认为人的行为是由本性支配的,“社会人”理论有利于对人本性的正确认识,促使管理者在管理的过程中逐渐以人为中心。

3.“自我实现人”理论

“自我实现人”理论是对人性认识的重要发展,起源于马斯洛提出的自我实现是人的最高层次需要的理论,与麦格雷戈的“Y”理论相对应。“社会人”理论提出了人不仅具有物质需要,也有社会需求。“自我实现人”理论在此基础上认识到人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人都想通过自身能力与技术的发展实现独立,能够进行自我控制,该理论认识到人在工作中的主体地位,更加促使了“以人为本”思想的确立。

4.“复杂人”理论

埃德加•薛恩在研究“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复杂人”的理论,他认为人具有个性差异,不同的人在不同的时期,面对不同的事情,处理方法与管理手段都是不同的,因此对人的管理手段不能局限于一种,而是应该因人而异。“复杂人”理论是对“经济人”、“社会人”、“自我实现人”理论的总结,认识到了人性实现的多元化,促进了权变管理理论的发展,使管理理论更加丰富。

三、经济学与管理学中人性研究的比较

(一)研究内容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一直把“经济人”理论作为经济学研究的基础理论,虽然“经济人”理论不断受到质疑,内涵也不断扩大,但它一直是传统经济学的理论基础,而对“经济人”理论的修正是为了对人的实际行动与经济现象进行分析,因此传统经济学中的人性理论具有统一性特点。新制度经济学丰富了传统经济学的“经济人”理论,增强了“经济人”理论与现实的联系性,解释力也更强,提高了经济学的解释力,对制度问题的分析、修正对人性的假设等都有重要作用,因此新制度经济学对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现实性。管理学本身就是研究对人的管理的一门科学,研究内容决定了它要从人的实际问题出发,重视对人的社会属性的研究,并根据人的差异性来确定管理方式,因此管理学关于人性问题的研究具有多维性。

(二)研究范式存在差异

传统经济学中“经济人”是经济学研究的前提,“经济人”理论的提出是为让经济学家对经济学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所以“经济人”理论的研究越简单越好,经济学中的“经济人”理论概括了所有对人性的研究,这就是把问题简单化的一种表现,这种研究方法虽然简单,但是却脱离了现实。新制度经济学是从人的实际出发来对人进行研究,认识到人在经济活动中的地位,希望通过对人的研究来分析影响工作效率的原因,解释交易费用理论。影响交易费用的因素有交易的不确定性、交易发生的频率、资产的专用性,涉及到人的就有两个因素。因此,要想研究交易费用就要研究人,具有一定的被迫性,但也是为了纠正传统经济学的弊端。管理学对人的研究具有主动性。管理学研究的内容本来就包括对人的研究,管理的目的本身就是对人的管理,管理学的核心始终是人,管理学理论中的线索之一就是对人性的探索,从基本的人性角度出发,来创新和发展对人性的研究。

(三)与现实的贴近程度存在差异

第6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旅游者;旅游经济;旅游业;旅游经营者

1、旅游经济研究的对象

1.1、旅游者

只有当满足旅游者出游的条件时旅游者才可能出门旅游,旅游者出门旅游的条件: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水平、闲暇时间它们二者缺一不可。当旅游者有欲望又有可自由支配的收入时才可能去旅游,旅游者的欲望与闲暇时间依然缺一不可,旅游者不能出门旅游就不能促进旅游业的发展。旅游者的需求欲望与旅游者自身文化、身体素质之间的关系,一些旅游者因自身文化、身体素质不高而没有旅游需求的欲望。或因他们的不文明旅游而破坏环境影响旅游经济的发展。

1.2、旅游经营者

各类旅游企业之间既相互竞争又相互独立,现在各大企业之间实行的强强连手就是如此,这样既保证了他们的利益又相互竞争。旅游部门与非旅游部门之间看似无联系其实息息相关,他们之间的关系好比生态中的食物链。旅游企业收益与成本可能成反比也可能成正比,劳动消耗与劳动成果亦是如此。经济越发展劳动消耗越低,劳动力被机械所替代。

2、旅游经济学研究的内容

旅游产品的产生与供给与旅游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和旅游经营者的服务态度、产品质量有关,旅游产品的生产与供给是成正比的供给越多经济效益越高。

旅游产品的价格和旅游产品的消费与旅游者的数量、产品的质量和旅游者的可自由支配收入有关。旅游收入、分配与效益与旅游者的可自由收入、经营者、决策者、投资者皆息息相关。旅游资源与旅游产品越丰富旅游着越多,经济效益越高,旅游产品质量越好种类越多经济效益也越高。

3、旅游经济学的形成与发展

国外对经济学的研究最早从统计开始,如1899年意大利统计局局长博迪奥发表的《关于在意大利的外国人的流动及消耗的费用》,1923年意大利尼切福发表的《在意大利的外国热人流动》,1926年意大利贝尼尼发表的《关于旅游者的移动计算方法的改良》等论文都是用统计的方法来分析外国游客的流动规律、消耗的费用等来指导本国的旅游业的发展。1933年,英国学者奥格威尔出版的《旅游活动》用数学统计方法科学地研究了旅游者的流动规律。

旅游业以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最多样化的经济产业,1950―1990年期间,国际旅游业的客流量年平均增长率为7.3%,而游客的消费年平均增长率为12.7%,游客人数年平均增长率达到4.1%,而消费的年平均增长率达6.3%。南北美洲在旅游业中占27.4%,再全世界客流量中占19.7%,东南亚和太平洋地区,在旅游业收入中占19.0%在全世界客流量中占14.3%。

游客之间无论是有相同目的地,还是相同动机是团队或是散客出现在同一个景区景点,都有可能形成一个临时的团体关系。游客之间的影响和互动,这一特殊的、短暂的关系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旅游的质量,包括旅游目的地的期待、休闲的满意程度、对不同文化的体验程度、知识和教育的广度等。

旅游是涉及各学科、各理论与各研究路径最广的领域之一。旅游活动涉及旅游商品的购买与服务、制造与使用、供给与需求,因此旅游经济与经济学、管理学和营销学密切相关。旅游是一个经济、历史、社会、文化、地域、资源混合的领域。旅游是受旅游者的价值取向、社会观念与社会环境所影响的一个行业。

4、旅游经济的产业结构

旅游业对经济增长的重大贡献使得旅游业的发展成为全球普遍关注的焦点。我国目前的旅游经济增长靠市场改革带来的产业结构优化所导制的。产业结构变迁旅游经济呈下降趋势旅游业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比较大但在不同的时期旅游产业结构变动对旅游经济增长又有不同旅游产业结构优化是旅游经济发展质量和水平的重要标志同期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旅游经济的增长小于同期旅游产业结构变迁对经济增长的贡献。在区域旅游产业结构调整过程或优化中,各地旅游产业发展不同,对地区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

从表中可看出各产业结构不同对旅游经济增长的贡献也不同随着经济的增长产业结构也在不断增长。随着经济不断发展旅游产业结构的比重和收入都在不断增加。

5、结论

旅游经济是一种综合性的服务行业,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经济产业。旅游经济是以旅游活动为前提,以商品经济为基础。旅游业是既有经济性又有文化性的服务行业。旅游产业结构是影响旅游经济的关键因素。旅游经济会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而不断发展。(作者单位: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参考文献:

[1]李云.滇西北民居客栈游客满意度研究――以丽江古城、大理古城和香格里拉古城为例[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04).

第7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一、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中国旅游经济的研究起步较晚。20世纪20年代,学者们对旅游经济的学科性质与特征、研究内容及对象、作用、旅游经济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但由于中国当时的旅游业发展水平不高,各方面存在很大局限而无法做深入的研究。

1980年,于光远在第一次全国旅游经济座谈会提出要建立中国旅游经济学,1982年第一本《旅游经济学》教科书出版。目前,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本课程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首先,虽然有多个版本的旅游经济学教科书,但教材建设普遍滞后于旅游经济发展实践,教材内容不能充分反映、体现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更缺乏基于专业特点的理论思考和研究,大多流于空泛,难以落实和体现对旅游经济实践发展的分析和指导作用。也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该课程学科地位。教材内容或某些章节甚至机械移植或生搬硬套西方经济学、计量经济学等的基本框架和内容,充斥满纸的公式和模型,除了华丽的形式,并没有多少实际意义可言,难逃为了深刻而深刻之嫌,更不能体现旅游经济学的学科特点。这往往也会让学生看不懂、学不会,望而生畏,对旅游教育无多大裨益。其次,国内的旅游经济理论研究基础薄弱,对快速发展的旅游经济运行过程中的现象及问题,现象描述更多于对问题的深入分析及解释,缺乏从经济现象揭示本质,从本质规定说明经济现象的系统研究。另外,教师的教学方法大多禁锢于课堂讲授,似乎更注重讲授了什么而非学到了什么,很少顾及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教学气氛沉闷,影响课程的教学效果,也令学生缺乏学习主动性,失去课程乃至专业学习的信心。

中国旅游业的发展,不仅需要前沿的理论研究,更需要复合型的、应用型的旅游管理人才。因此,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创新意识及能力、沟通协调能力、实践动手能力应该成为旅游经济学这门课程的一个目标,且很有必要围绕此目标进行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

二、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已经有一些教师、研究人员开始思考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并且提出了各自的改进措施和改革意见,积累了一些成果。他们研究的领域比较广泛,涉及课程教学模式改革、教材的革新、课程教学设计、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等内容。如探讨高等院校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的路径问题,并提出优化重组教材体系及内容、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探讨重复、交叉、争议内容的教学方法;探讨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改革并提出建立高水平的实验室、培养全能型教师;探讨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方法的改革,指出要准确定位课程并提出深层次启发式教学方法;探讨在旅游经济学本科教学中纳入研究性教学方法的问题;对在旅游经济学本科教学中案例教学方法的应用问题进行了探讨;主张在旅游经济理论与实践课程中应用互动式教学模式。

三、参与式教学方式的应用

许建领对大学参与性教学进行如下界定: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教学理念,它强调学生对教学全过程进行认知、情感、行为方面的投入,既包括学生的个体神入活动,又包括学生与教师、同学、群体之间的交往活动,以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大学参与性教学是一种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参与,以发展其主体性的教学观,具体来说,大学参与性教学是指在民主、平等的教学氛围中,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充分发扬主体精神,发挥主体作用,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中,从而学会学习,学会合作,学会思考,学会创造,使其在道德、知识、技能、身心等素质上得到全面提高的一种教育理念。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和行动》第十条中指出参与性教学的范围:国家和高等院校的决策者应把学生及其需要作为关心的重点,并应将他们视为高等教育改革的主要参与者和负责任的受益者。教学过程中的参与包括师生的共同参与:教师要赋权于学生,令学生充分投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生积极搜寻资料、主动参与讨论及课程总结。整个教学过程体现对学生主体性发展的重视。笔者从事旅游经济学课程教学已近十年,在授课过程中笔者意识到传统的教学方式已不太适合旅游经济学这门理论性、应用性都很强的课程。于是在2009年开始尝试参与式教学模式。

(一)应用形式

在教学过程中,尝试将旅游经济学课程内容分为两大模块。第一模块为理论教学部分;第二模块为实践教学部分,包括:案例分析、情景模拟、旅游新闻播报三个板块。理论教学部分占课程总学时1/3,以教师的讲授为主。在讲课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思考,带着问题听课,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实践教学部分占此课程总学时2/3,分三个板块,如下:

1.案例分析。

选取恰当旅游经济案例是案例教学方式成功的关键。通过分析紧密联系旅游实践并具有时效性的案例,会使学生获取某一方面的提升。笔者选取了三个案例,每个案例都安排在相应的章节之后,是本章内容的具体化及延伸。每个案例分析的侧重点不同,有的注重文献搜集、有的注重几个知识点的深入分析和探讨。学生对每次案例,按要求分组查找资料,制作PPT,课堂演示,其他小组提问、评价,师生共同评论。三个案例分别为:国外著名旅行社集团攻略、旅游纪念品对旅游业发展的贡献及发展前景、中国知名旅行社的一体化行为分析。通过此部分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结合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及主动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2.旅游新闻播报。

此环节注重对旅游动态信息的关注及表述。每次课四位同学播报,要求提前搜集一周最新旅游新闻、编辑整理新闻,课堂播报。既能使学生了解旅游时事动态,又能锻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规范学生的言行举止。

3.情景模拟。

此环节注重在老师设置的具有导向性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应该是已有理论知识点的延展,有一定的理论铺垫,并具有一定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没有权威性的标准答案。教师要始终掌控讨论的重点和方向,进行适当的点评。鼓励学生提出不同的观点,还要指出其中的不足,这样才不会使讨论环节冷场,并能逐步深入进行。学生思考之余还要运用已学知识动手设计,可以极大促进其主体性的发展。笔者在此环节设置的问题分别是:一批来自南方某兄弟院校的师生来呼市游玩,行程二天,就此设计一条易操作的线路,并就某一处旅游景点进行简单解说;国内旅游景点门票在十一黄金周期间涨价的这一策略能否有效调节客流量,缓解游客集中于某一景区景点的压力?学生分组,形成组内观点。从课堂表现来看,这一环节学生的参与主动性最强。

(二)课程考查方式

对学生成绩考查采取实践教学表现60%+期末闭卷考试40%的方式,把学生的学习态度、过程和结果结合起来。实践教学60%中,30%分为案例分析评分,20%为情景模拟,10%为旅游新闻播报评分。其中,PPT制作和课堂展示表现作为重点,着重考察学生的资料搜集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8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1.1有助于计量经济学课程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

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以培养高水平的应用型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计量经济学教学亦因此定位于培养学生利用计量经济学模型和定量分析手段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计量经济学有初级、中级和高级之分,教师所讲授内容以初级为主,中级的部分仅涉及到多元线性回归和联立方程模型的基本概念;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以讲授基础理论知识为主,课堂时间绝大部分用于模型参数估计的推导、假设检验的构建和理论结果分析。在每一章的最后部分,通过简单的经济学案例,如:收入消费问题、旅游市场预测问题、定性变量引入问题,展示各类计量经济学模型的具体应用。教学案例的引入便利了学生将抽象的计量经济学理论、符号和公式还原到经济问题中,从具体问题的角度理解计量模型。同时案例分析加深了学生对已有经济理论的理解,使得学生能够利用相关软件,进行适当操作进行经济学分析,实现了培养应用型人才的基础目标。案例分析有助于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与学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是一致的。

1.2使理论具体化,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计量经济学理论

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中,文科背景和理科背景的学生大概是1:1,有的专业如金融理财、国际金融等文科生所占比重更大,因此学生数理分析能力和对数理模型的接受程度相对较弱。大部分学生对大学一年级和二年级先修课程(数理统计学、统计学)的学习中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先修知识的理解远远不足以支撑计量经济学学习的需要。在学生投入学习时间不足的情形下,如果计量经济学课程内容过多涉及理论推演和公式推导,学生会无法跟上教师授课的节奏,学习兴趣会降低、听不懂内容的越来越多。在每一章节及时辅以案例,学生能够通过经济问题中的具体例子感知利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建立模型、进行数据分析和对结果进行计量经济学检验和经济学检验的过程,降低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畏难情绪,进而提高学习兴趣。

1.3有助于教学相长

案例分析课堂上,教师通过具体操作和相关结果分析为学生解读具体的动手实践过程,学生因其兴趣的提高也主动参与到了教学过程中,而不再仅仅是扮演“观众”。操作过程中出现各种“状况”时,教师会给学生思考和讨论的时间,这稍稍突破了“满堂灌”的传统模式,给了学生共同探讨问题的空间,在某种程度上能够促使学生进行独立思考,提高表达能力,这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目标相符。同时,学生活跃的思维使他们能够从独特的角度重新认识和分析经济问题,学生踊跃的发问有助于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丰富教学内容。为了更好应对学生的“奇思妙想”,对教师的备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教师教学水平的横向提升和纵向拓展。

2现阶段计量经济学案例分析中存在的问题

目前,案例教学对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重要而积极的作用已被充分认识,计量理论结合案例分析授课的方式对计量经济学教学起到了一定积极的作用。然而,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从开展到现在也只有十几年的时间,案例分析进行的时间更短,在对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理解、开展方式、素材等方面,还存在一些亟待提升的地方,案例教学法还未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发挥其应有的效果和作用。就教学过程中笔者的一些认知,目前计量经济学教学过程中的案例分析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2.1方式单一受限于课时少、实验室资源有限等客观原因

目前案例教学仅仅是利用简单的经济学例子进行简单计量经济学模型展示,目的在于辅助学生理解计量模型的相关指标,还未曾深入涉及到案例教学的实质,或者说是初级的案例教学。课堂上,教师演示软件的操作过程并辅以相关分析,这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案例教学过程,而只能称为“例题分析”。教师通过布置课后作业的方式给学生操作实践的机会,学生在课外时间遵循教师的操作步骤和手法做简单模仿,并形成实验报告。由于学生人数众多,教师仅能通过抽检学生实验报告而非逐份批阅来掌握学生掌握的情况。总的来看,虽然在教学的过程中辅以教学案例分析,但是所采用的案例和数据类型都较基础和简单,案例穿插在理论教学过程中,所采用的教学方式仍然以教师讲授和操作为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没有被充分调动,参与课堂教学的程度并未有显著提高。因此,笔者认为,目前案例教学法的精髓还未被充分应用到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

2.2案例内容简单抽象,专业区分度低

选用案例质量的高低决定了案例教学法开展的效果。一般来看,计量经济学课程中所采用的案例是教材上所给案例,且通常设置在每章的最后部分,用以辅助学生对于章节教学内容的理解,综合性不足。然而,实际案例分析特别在运用面板数据进行经济问题分析时,截面数据和时间序列数据常常导致异方差、序列相关等问题同时出现。另外教材中的案例简单陈旧、缺乏代表性和时代性、数据都较简单、描述的经济问题不具备代表性,甚至同一个案例贯穿了整个学期的内容。另外,教材中案例未能根据不同专业特点进行设置或者给出备选案例,学生对案例的新鲜感逐渐降低,参与课堂教学的兴趣不高。这些导致学生在学完计量经济学课程之后,仍然有大部分人不会根据计量经济学方法设定不同专业领域的计量模型,更无法进行相关的经济学检验和分析。有些教师为丰富案例库,直接借鉴和引用经典国外教材中的案例。由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教师很难结合中国实际对于案例进行修正以适合我们的课堂,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案例内容不能充分理解,也削弱了学生利用计量模型解决中国实际经济问题的能力。

2.3资源有限

普通高等学校的扩招使得教师队伍的扩张远落后于学生数量的增加,计量经济学课题教学一般采用大班上课的方式。教师在开展案例分析的过程中既要进行实际操作,又要注重接收学生的反馈并做出及时的讲解,所以在人数众多的课题上很难顾及到每个学生,学生的疑问也不可能都会得到教师的反馈,这严重影响了案例教学实施的效果。计量经济学案例教学的开展离不开相关计量软件的实现和应用,而扩招导致学生数量与学校实验室资源的极度不匹配,使得学生仅能利用个人PC机在课外的时间进行计量软件的操作和实践,效果得不到保证。在开设专门Eviews软件课程的专业中,采用小班授课方式,任课教师是本班讲授计量经济学的教师,教师对学生的熟悉程度高,了解学生的先期计量基础,能够适度调整教学内容和进度。从学生期末提交的实验报告和毕业论文的角度看,单独开设Eviews案例分析实验课程的班级好过未开设的班级。

2.4案例部分在成绩评定中所占比重较低

在资源紧张和有限的情况下,多数高校计量经济学课程考核方式采取的是平时成绩与期末考试成绩的加权平均,平时成绩主要考察平时作业和出勤的情况,期末考试则是以闭卷方式考察学生对计量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和方法的掌握情况。这种成绩评定方式无法体现对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解决经济问题能力的考核,有碍于学生对计量经济学软件学习的积极性和案例教学实践的开展。

3必须处理好的几类问题

要在计量经济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案例教学实现计量经济学课程的教学目标,必须探索适合应用型财经类本科院校的独特的教学思路和方式,要处理好以下问题。

3.1案例分析与计量经济学理论的关系

在计量经济学的教学实践中,笔者经常碰到这样的学生,由于没有理解计量经济学基本模型和理论,即使教师讲解了案例并进行了分析,但更换了案例后,他也是无从下手不知所措。强调案例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并非意味着计量经济学基础理论的弱化,而是促进和加强。在有限的教学资源下,既要完成计量经济学的教学任务,又要适当开展案例分析,这就需要教师精心设计教学内容,突出重点和难点,强化“必需、必讲”内容,弱化推理、计算内容,体现计量经济学的经济学特征,而非数理推导特征,逐步降低学生对课程的畏难情绪,提高其学习兴趣和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在条理明晰、重点难点鲜明的基础理论学习后,辅以适当的案例分析更能加深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进一步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为未来更深入知识的学习做好准备后,课堂教学效果会显著改善,形成良性循环。

3.2教师素养的提升

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师对计量经济学基本原理的熟悉程度,还受限与教师的经济理论功底和统计数据处理能力。目前奋斗在计量经济学教学一线的教师背景主要有两类:一类是经济学类专业毕业且在某专业领域应用过计量经济学方法进行相关研究,一类是统计学或者数学专业毕业精通计量经济学数理基础。经济类背景教师精通计量模型的应用,但是对于计量经济学数理特征把握有欠缺,数理背景的教师对于经济学理论的理解却存在不足;或者即使有的教师两方面兼备,但对授课对象专业背景的理解较薄弱,这都使得教师无法较好的掌握经济学各专业领域的现实特征、学科发展动态,也不熟悉各专业相关指标的特征、数据处理技巧、计量经济学方法选用和计量经济学指标特征。教师计量经济学专业素质的高低,决定了案例分析开展的水平和效果。

3.3案例选取是否恰当

第9篇:旅游经济学的研究方法范文

关键词: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 旅行费用法 资源价值评估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4914(2010)07-064-02

环境与资源价值评估是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的一个非常活跃且发展迅速的领域。在众多的环境资源价值方法中,属于揭示偏好法的旅行费用法(Travel Cost Method,TCM)是目前较为流行的资源价值评价方法,被广泛地应用于休闲娱乐场所、国家公园、旅游景点、具有休闲娱乐功能的森林和湿地,以及兼有娱乐及其它用途的江河、水库、大坝和湖泊等地的价值评估。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学者应用TCM陆续开展了一些案例研究。但是,总体来说,我国在该领域的研究还相对薄弱,处于探索阶段,距离为区域开发项目进行经济评估、为环境政策与措施提供决策咨询,为时尚远。因此,就现阶段而言,积累研究案例,探讨TCM存在问题的解决办法,显得十分重要。

一、旅行费用法的经济学基础

TCM的设想最早是美国经济学家霍特林(Harold Hotelling)于1947 年提出的。他认为,可以应用经济学的需求理论,按照游客到达国家公园的旅行距离和对国家公园的访问率之间的经验关系,估计出人们对国家公园的需求,进而计算国家公园对游客产生的总效益,总效益应该等于游客的旅行费用支出加上消费者剩余。本文就是在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游客进行问卷调查以及森林动物园近年来的统计资料基础上对其资源价值进行分析,以期评价这种没有市场价格的自然景观及资源的价值,并希望对旅行费用法的应用进行深入探讨。

1.效用价值理论。价值是公众的态度、爱好和行为的反映,人们可以用“支付意愿”(WTP)表达自己对事物的爱好。WTP指人们为获得一种商品、一次机会、一种效用和一种享受而自愿支付的货币资金。WTP由商品价格为X时的实际支出值和消费者剩余组成。WTP是西方经济学中一个极为重要而又广泛应用的概念,被认为是“人们行为价值表达的自动指示器”,是一切商品和效益价值的唯一合理表达方法。因此,商品、效用和服务的价值可以通过人们对该商品的意愿支付表示任何商品的价值。

2.消费者剩余理论。人们对商品的支付意愿与人们购买费用支出是不相同的,并且前者大于后者,二者之差就是西方福利经济学中著名的消费者剩余CS(Consumer Surplus)。因此,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就是支付意愿与消费者实际支出的费用两者的差。如果消费者剩余可以忽略,那么消费者的实际支出就等于支付意愿,并且可用消费者对商品的费用支出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即可以用商品的价格作为商品的经济价值;如果商品价格为零,则实际支付为零,商品的消费者剩余即为支付意愿。

二、旅行费用法评价方法

旅行费用法的基本原则解释是,尽管这些国家或地区的风景区可能不要旅游者支付门票,但作为旅游者为了参观,却需要承担交通费,花费自己有限的时间,因此,可以将旅游者付出的代价看作是对这些环境资源服务的实际支出消费者的支付意愿等于消费者对某一商品或服务的市价支付和消费者剩余之和,要确定旅游者对环境资源的支付意愿,其关键就在于估算旅游者获得的消费者剩余。一般而言,距离资源评价地点最远的旅游者,其消费者剩余最小,而距离资源评价地点最近的旅游者,其消费者剩余最大。

1.划分旅游者的出发地区,以评价区域为中心,向四周拓展并按距离远近分成若干个区域。距离的增大意味着旅行费用的增加。

2.在评价区域设点对旅游者进行抽样调查,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每个旅游者的出发地点、区域、费用、收入水平以及旅游人次、旅游者从事的职业等相关信息。

3.计算每一区域内到此地旅游的人次(或旅游率)。

4.求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对不同区域的旅游率和旅行费用以及各种社会经济变量进行回归分析,求出第一阶段的需求曲线,并找出旅行费用对旅游率的影响:

Qi=f(Cti,X1,X2,…Xn)(函数式)

Qi=α0+α1Cti+α2Xi(回归方程)

5.确定评价区域的市场需求曲线。根据前面的信息,矫正每一个出发地区在前阶段的旅游函数,求出每一个区域的旅游人数与旅行费用之间的关系。

6.计算每个区域的消费者剩余。我们假设风景区的门票为0,则旅游者的实际支付就是他的旅行费用。进而通过门票费的逐渐增加来确定旅游人数的变化,就可以求出不同区域的消费者剩余。

图1 评价区域的旅游者需求曲线

(A点时不受门票时的最大旅游人数)

7.将全体旅游者在评价区域的总消费者剩余与全体旅游者在评价区域的总旅行费用相加,即可得出全体旅游者在评价区域的总支付意愿,该支付意愿就是评价区域的资源价值。

三、旅行费用法在北方森林动物园资源价值评估中的应用

1.北方森林动物园资源价值评估方法。在发达国家旅行费用法是一个比较成熟的方法,主要用于对风景度假区、自然保护区、海滨休闲区等自然价值的估算,一般包括许可证和标签费、食物费用、住宿费、向导费、时间花费等,预测人们对这些资源保护、利用和改善所产生的社会经济价值,这一方法要求从调查中收集足够的数据,并且要精心设计估算程序。该方法有助于当局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比如为确定国家公园的门票提供科学依据,预算国家自然保护区的投资规模,合理配置与有效使用自然资源的保护资金等。因此将此方法应用在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资源价值核算上,希望对旅行费用法的进一步探索有所帮助。

2.旅行费用法实施步骤。

(1)确定旅行人次与旅行费用之间的关系。为了获取旅游者从出发地到森林动物园之间的行程和旅行费用等相关资料,现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咨询游客,然后将旅游者的出发地按照行程的远近分为4个旅行费用不断增加的区域,在取得每个区域的人口总数,将所获得的相关数据列入表1。

如果该森林动物园不收门票,在特定范围内,每个区域的旅游人数是旅行费用和相关经济变量的函数。旅行费用一般包括交通费、住宿费和比日常生活多消耗的食物、卫生费等。对北方森林动物园抽样调查结果的数学分析和整理之后,旅游人数与旅行费用之间建立了如下的线性关系式:

V/7.2=150-C(其中V是每年的旅游人数;C是年平均旅行费用)。

上式的经验曲线表明了旅游者到达该旅游目的地的市价支付意愿。

(2)确定消费者剩余。当森林动物园的门票为0元时,一年中来此地游览的总人数是1080万人次,得到图1中的需求曲线的A点。设门票费用是10元,把门票费加到旅行费用上,来自第一区域的旅行者,其每次的旅游费用就变成了40元(旅行费用30元+门票费用10元),依此类推分别是60元、90元。根据上式得函数关系式,可以计算出每一个对应区域的新旅游率。如表2所示,由此可见,年旅游总人数下降到360万人(近似值)。如表2所示。

表2 年旅游人数与旅行费用的相关信息(基础门票10元/人)

分别设门票的费用为20、30、40、50、60、70、80、90、100、110、120元时,利用旅游率与旅行费用之间的关系计算出年旅游总人数,如表3所示。

表3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增加门票费用时的年旅游总人数的

变化门票费增加值 (元/人)

绘制图2所示的需求曲线,计算出总消费者剩余,(求出曲线以下的面积)这里采用分区积分法来计算。(由于画图的精度要求,在此只提供了部分门票费用增加数的曲线变化点)

图2 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经验需求曲线

(需求曲线以下的面积为总消费者剩余)

分区积分法从全经验需求曲线导出总消费需求曲线,然后对此曲线求积分求得森林动物园的资源价值。

(1080-360)÷2×10元=3600(万)

(360-310)×(10元+20元)÷2=750(万)

(310-260)×(20元+ 30元)÷2=1250(万)

(260-211)×(30元+ 40元)÷2=1715(万)

(211-162)×(40元+ 50元)÷2=2205(万)

(162-112)×(50元+60元)÷2=2750(万)

(112-63)×(60元+ 70元)÷2=3185(万)

(63-46)×(70元+80元)÷2=1275(万)

(46-29)×(80元+90元)÷2=1445(万)

(29-11)×(90元+100元)÷2=1710(万)

(11-6)×(100元+110元)÷2=525(万)

(6-0)×(110元+ 120元)÷2=990(万)

根据以上方法计算出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消费者剩余价值是21400万元,现在把所有的消费者剩余与旅行费用相加,就可以得出所有旅游者在森林动物园的总支付意愿,即该地区应有的资源价值。

四、结语

以上运用旅行费用模型对哈尔滨北方森林动物园的资源价值的典型消费者需求函数与收益进行了估计。结果及推论过程表明了门票价格的高低或者交通成本的升降等都会影响总的旅游需求。如何在评价旅游业导致的外部性损害的同时,也考虑到旅游活动带来的消费者福利,从而科学地选择最优规模的旅游开发水平,合理确定旅游门票价格等,对进一步开发资源和扩大目标市场客源,提高旅游目的地形象等都是具有借鉴意义的。此外,通过对特定景点的旅游者的问卷调查,可以获取个体消费者行程费用数据,得到旅行费用的准确指标,从而可以通过该模型对景点需求函数进行更为准确的评估。旅游景点的需求函数可以给景点的管理者提供重要信息,基于景点价格的需求弹性,管理者可以更有效地制定景点的门票价格。基于景点需求函数的收益评估可以为旅游景点开发投资项目提供收益评估的重要信息。

参考文献:

1.谢贤政.旅游资源经济价值评估[D].北京:中国人民大学,2005

2.张世秋.环境损害和效益的价值评估方法.环境与资源经济学概论[D].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9

3.吴章文,罗艳菊.鼎湖山风景区森林游憩价值评价研究[J].林业经济,2002(9)

4.赵非,曾会欣,邹俊万.我国居民旅行支付能力的预测与分析[J].中国铁路,1999(1)

5.谢贤政,马中.应用旅行费用法评估黄山风景区游憩价值[J].资源科学,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