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森林防火调研课题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森林防火调研课题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森林防火调研课题

第1篇: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一、以“四大转变”促学习,学习实践活动取得新成果

我们领导班子率先垂范,带领全局干职工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实现了“四大转变”。

1.由“要我学习”变“我要学习”,增强了主动性。我们不仅把此次学习实践活动当做政治使命,更把它当做一种责任和习惯,召开了动员大会,科学铺排了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将开展此项活动作为促进工作发展,提升个人素质的自觉诉求,完成从被动执行上级任务到主动谋划活动开展的转变,在保证上级规定动作质量的基础上,尊重干部各自学习意向,以评比奖励的方式鼓励搞好自选动作。

2.由“单一培训”变“结合培训”,增强了实效性。一是采取个人自学与集中培训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鼓励干部利用业余时间自学,写出学习心得体会,全局集中学习了6天,中心组集中学习了2天。二是采取“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的学习方式。3月,组织部分干职工参观雷锋同志先进事展览会和宁乡县生态建设;4月21日至23日,在县委党校举办了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暨业务培训班,特邀湖南省林业厅政策法规处莫小林副处长、张运明副处长、陈彪副处长,中南林业科技大学曾思齐教授、吕勇教授等领导专家亲自授课。三是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将本次活动与日常工作、学习、生活等结合起来,将活动要求贯穿于每一项工作中,开展了一次为*发展“献计献策”活动、为林业发展“一人一建议”以及业务知识考试等活动,各位班子成员都自选课题,进行实地调研,完成高质量的调研报告。

3.由“闭门自省”变“开门评议”,增强了针对性。我们坚持“开门评议”,在全县范围内发放征求意见表,真心实意地邀请各单位及群众提出宝贵意见,并全程参与、监督和评价我们的学习实践活动,确保提的问题实、找的问题准,把评议讨论的过程变成既是我们林业干部自我教育的过程,又是充分发扬民主,不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

4.由“分散管理”变“统一管理”,增强互动性。参照《*县科级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学时学分制管理暂行规定》的有关规定,制定适合本次学习实践活动的学时学分制,实行统一管理。全局干部针对大家在学习笔记、心得体会及个人总结中反映出的问题,每月举办一次互动交流会,达到相互启发,提升思路的效果。

二、以务实的态度谋发展,现代林业建设迈开新步伐

我们以实践科学发展观为抓手,促进现代林业建设,上半年业务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1.造林绿化取得新突破。通过全县上下的艰苦努力,优质高效完成造林7200亩。其中,油茶3000亩、国外松3000亩、杨树1000亩、水杉200亩。现已完成高乔大道南接线两厢绿化工程和白箬铺光明村77户庭院绿化设计。植树节期间,为迅速掀起春季造林,局党组先后三次召开全县植树造林动员大会,全县共完成义务植树30多万株,并邀请县五大家领导约80人,在高乔大道南接线斑马湖路段两旁义务植树。

2.资源保护开创新局面。一是严格保护管理林地林木。坚持以生态保护为中心,严格控制采伐审批,细化并公示林木采伐指标,商品材入村到户率为100%;严把征占用林地初审关,完成京珠高速复线、华电扫尾工程等7个项目征占用林地的初审;严肃开展了全县范围内的活立木市场的清理整顿和木材经营加工许可证年检年审工作,查处13家违规单位,补征相关税费10多万元;严厉打击乱砍滥伐、无证运输、违法经营木材等行,目前,共查处各类案件47起,其中刑事案件1起,收缴木材300多立方米,案件查处率为100%。二是加强湿地保护工程建设。去年,团头湖湿地保护与恢复工程获国家林业局批准,千龙湖湿地公园申报成功,目前正筹备资金,着手基础设施等方面的建设。三是推进野生动植物保护工程建设。切实加强野生动植物保护,加强动态监测和进出口管理,实行每日测报,切实做好松材线虫和杨扇蛾等有害生物的预防预测。

3.森林防火搭建新平台。上半年,全县森林防火取得较好的成绩,共发生山火17起,其中一般火灾1起,过火面积为5.83公顷,无人员伤亡。一是加强了宣传教育。县政府《禁火令》5万份送达农户,并在*电视台信息频道和新闻频道滚动播出;通过张贴宣传标语、出动宣传车、设置警示牌等群众通俗易懂的方式开展森林防火宣传,将宣传覆盖面延伸到全县的各个角落。二是加强了对野外火险的排查。采取县包乡、乡包村、村包户、联户联保、农户轮流防火值勤的方式,层层落实野外火源管控责任,健全了野外火源管理规章制度和乡规民约。乡镇、村组组建了巡查队伍,运用地面巡护、野外稽查、设置关卡等多种措施,形成全方位、立体式的野外火源巡控网络。三是实行森林防火“四级响应机制”。实行乡(镇)长、县林业局局长、县级森林防火指挥长、县人民政府县长逐级负责的四级火灾响应机制,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四是建立健全县界森林防火联防机制。与周边兄弟市县协商边界森林防火,建立了分工明确、责任到位的联防机制,在重点防火的县界上,开辟了高规格的防火隔离带和防火绿色通道。五是添置了一大批森林防火器材。县人民政府拨款10万元购置了一批森林防火器材发放到各乡镇,把防火器材武装到村组,在白箬铺镇光明村、大塘村等全县18个重点防火村开展森林防火示范村建设。

三、以清廉的作风树形象,班子建设得到新加强

我们领导班子成员率先垂范,切实加强自身建设,始终做到“五个坚持”:一是坚持理论武装。积极参加各种学习活动,目前已参加中心组集中学习2次、党员干部集中学习8次,政治、经济、法律等各方面知识不断丰富。二是坚持科学决策。在研究一些重大问题时,如重大财务开支、生态圈建设、植树造林、森林防火等,广泛征求各方面的意见,坚持集体研究讨论决定,确保了决策的合理性和民主性。遇到不同意见,大家能求大同,存小异,一旦党组决定了的事情,全局上下都能不折不扣执行。三是坚持依法办事。在办理林业许可证和处理涉林案件中,严格依法依规,不卖“人情账”,既充分保证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又严厉打击违法乱事的不法行为。四是坚持身体力行。各班子成员在保证抓好分管工作的同时,切实做好所承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做到了人人肩上有责任,个个身上有担子。以开展“创业富民”、“两帮两促在农村”等活动为契机,深入乡镇、村,掌握一手资料,解决具体问题。五是坚持清廉从政。班子成员全面落实党风廉政责任制,制订了林业工程项目招投标、错案追究、专项资金使用监管、重点工程监督办法等,不断完善制度体系,规范办事行为。坚持政务公开和财务公开,将财务情况每季度公开一次并上报县廉政办,对大型采购,建设项目实行跟踪监督检查,如车辆保养维护、高乔大道绿化、征占用林地审批等都实行公开,自觉接受相关部门的检查和人民群众的监督。

第2篇: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一、坚持生态为先,统筹城乡绿化

去冬今春全市共完成山地更新造林面积12100亩,其中迹地更新面积7700亩,人工造林面积4400亩;完成长防林国债项目人工造林2200亩;完成低效针叶林阔叶化改造1万亩;完成环城生态景观林造林、补植5080亩,封育改造3000亩;建设林缘生物防火林带100公里(20米宽50公里,10-20米宽50公里);完成50个村的村庄绿化;建设义务植树基地110个,折合造林面积1100亩;营造农田林网45公里;完成四旁植树135万株;城市新增绿地面积9.8万平方米,新建绿色通道55公里。

1、早字当头,争取赢得工作主动。从去年7月底就开始部署今春绿化造林的相关工作。各地早部署,早动员,抢抓进度,春节前基本完成了造林山场的清理等准备工作。春节过后,各乡镇抓住晴雨相间的有利时机,迅速掀起绿化造林热潮,在一个月时间内基本完成了造林任务。

2、健全制度,确保迹地及时更新。我市已多年坚持“采造挂钩”制度不动摇,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我们进一步细化和完善“采造挂钩”制度,将其延伸到村、队、户,并出台了严格的考核制度,确保了今年7600亩的迹地更新任务如期完成。

3、严格把关,切实提高造林质量。在项目造林招投标前,对供苗圃地苗木进行现场评价,并将评价结果作为评标的重要内容,确保优质苗上山;大力推广容器苗造林,重点工程造林容器苗使用率达60%以上,松类造林容器苗使用率95%以上;严格执行苗木“三证一签”制度,证签不全的,一律不享受造林补助。

4、调整政策,注重发挥导向作用。为鼓励发展高效林业,加大了毛竹、杨梅、马褂木等优质用材、经济树种的造林扶持力度;为提高森林生态功能,取消了松类纯林的造林补助,引导发展混交林和阔叶林。今年新造林中基本没有松类纯林,而经济效益高、生态功能强的竹林、经济林得以较快发展。

5、创新载体,义务植树蓬勃开展。以开展“村庄绿化年”活动为契机,推进“十乡百村”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建设。各地以村庄绿化为主题,以乡镇、村为单位,坚持标准,务求质量,建成10个乡镇级和100个村级义务植树示范基地。并在城区设立了20亩市民义务植树基地,组织自愿参加义务植树的市民前往造林。全市适龄公民参与义务植树人数达30.3万人次,尽责率达93%以上。同时,突出重点,把环城景观林景观林造林补植、长防林造林、村庄绿化作为全年的工作重点,全力以赴加以落实,确保建设成效。在生物防火林带建设、公益林建设、义务植树基地建设等方面建立示范点、示范区,以点带面,全面推进春季绿化造林工作。

二、突出产业为重,提升产业水平

今年以来,我们以竹木加工产业为重点,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为核心,以“广聚资源,外拓市场,内建平台”的思路统揽全局,进一步拓展思路,加大科技创新力度,产业总量迅速壮大,全市新增竹木加工企业11家,实现竹木加工产值12亿元。同时,以实施兴林富民示范工程建设为切入点,抓好其它诸多产业的协调发展。

1、精心设置载体,致力做大做强竹木加工产业。一是做好科技项目对接的前期工作。组织相关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人员深入全市竹木加工企业进行技术难题、技术合作项目征集活动,并在全面分析产业发展现状的基础上,认真细致地对全市竹木产业科技需求情况进行了全面梳理,汇总了8大类共57项科技合作项目,为下一步高起点、宽领域、全方位地寻求各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推进企业科技创新奠定基础。二是精心筹备在北京举行林产品推介会。本次推介会是我市首次组织的大规模全国性林产品推介会,由市政府主办,林业产业协会承办;以“生态江山、与你同行”为主题;重点推介人造板系列产品,包括指接板、细木工板、松木建筑模板、竹胶板、刨花板、欧杉板、庭院木制品等,目前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届时我市将组织近20家木业企业前往参展,推介竹木制品、竹制炭、森林食品、根书根雕艺术品和特色工艺等五大系列50多种林产品。1500平方米的展厅将分为家具世界、门楣生辉、板色相间、竹海茫茫、根艺无边、木之神韵、果色天香和林山秀水八个版块。还将精选96幅以林产品为主要内容的摄影作品,这些作品设计独特、装帧上乘、艺术高雅,突出现场感和视觉冲击力。三是开展林业高等院校前期联络工作。为切实解决企业所涉及到的木材及加工技术方面的问题,一方面把这些技术难题上挂到省网技术市场进行公开技术招标,另一方面积极广泛地开展与全国各林业高等院所的联系,以期就相关木材加工技术方面的问题、难题与高等院所进行学习交流。目前,已与45家高等院所的取得前期联系。四是继续深化业主素质培训工程。将提升业主素质作为提升做大竹木加工产业的着力点,深化竹木加工业主素质轮训活动,继续配合产业领导小组抓好“林工企业经济管理专业大专证书班”培训。上半年,37名竹木加工业主作为首期培训班学员,先后完成了《林业企业管理》等四门课程的学习。

2、促进林业增效,加快花卉苗木等诸多产业发展。一是建基地。培育湿地松、山杜英、苦槠等容器苗近120万株,年生产能力达到150万株。结合杂交马褂木种子园建设,应用全光雾扦插育苗技术培育杂交马褂木扦插苗30万株。二是抓扩面。结合农田项目改造区的实际情况,遵循适地适树、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的原则,选择以塔柏、速生杨、山杜英、水杉等为主进行林网建设,共种植各类农田林网苗木26000多株,种植林带8万多米。三是提品位。抓好果园常规性管理和果树生产适用技术推广工作。编制完成“华塔早”特早熟蜜桔优质丰产技术研究的实施方案,并选定示范基地,开始进行植物学特征、生物学特性观察记载工作。

三、强化依法治林,维护生态安全

针对林业行政执法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进一步完善制度,狠抓落实,切实提高依法行政水平,全力保障全市森林生态安全。

1、严厉打击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活动。先后组织开展了“绿锋行动”、“清火一号”行动(侦破森林火灾案件大会战行动)、林区禁种铲毒、破案攻坚战等四次专项行动,取得了良好成效。1-5月共查处各类案件64起,其中森林刑事案件3起、林业行政案件61起。依法处罚67人次,其中被追究刑事责任5人(取保候审5人)、林政处罚62人次。

2、不断强化林政资源管理。今年以来,全市共审批木材采伐2714.1立方米(材积,下同),出运木材52.8万立方米,查验登记木材47.04万立方米,依法审核审批林地征占用45起、面积168.5757公顷,调处山林纠纷6起、面积38.5亩,受理林权变更登记申请12起。一是积极稳妥地开展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工作。向市委、市政府提出了《关于在全市开展森林、林木和林地使用权或使用权流转工作的建议》,并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制定了《江山市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管理办法(试行)》。目前,各项工作已基本准备就绪,将于本月在峡口镇开展试点工作。二是做好网上核发采伐证的有关工作。从今年的7月(1日开始,采伐许可证将全部实行网上在线核发。为确保此项工作的顺利开展,1月份开始,行政服务中心林业窗口就在网上试行发证,已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并对各乡镇(街道)签证员进行了相关技术培训。三是规范木材流通市场秩序。新制定了木材加工剩余物再利用材出运指标使用规定和运入我市的境外木材落地后即时查验制度,使木材流通秩序得到了规范,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了保护。四是做好林地征占用审核审批工作。对重大项目做到提前介入,实行全程跟踪管理和服务,主要完成了黄衢南高速公路建设、浙赣铁路电气化提速改造等重大项目的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手续。五是做好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以开展保护野生鸟类为重点的野生动物宣传月暨“爱鸟周”活动为契机,加大对野生动物的保护和管理力度,今年以来,共查获放生野生动物38只,依法查处非法猎捕野生动物案件3起。

3、认真做好森林防火工作。认真贯彻“预防为主、积极消灭”的工作方针,积极落实各项措施,努力保障全市森林资源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半年未发生一起重特大森林火灾,仅发生6起受害森林面积4亩以下的森林火警,受害森林面积20亩,无人员伤亡事故发生。一是深入宣传,浓厚氛围。通过专题会议、广播、标语、宣传车等多种形式,广泛开展森林防火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拓宽森林防火工作宣传教育面,浓厚森林防火工作氛围。全市开展敲锣警示宣传6280次,电视滚动播放宣传标语1500多条次,召开各级专题会议213次、广播会550次,刷写标语2320条,印发宣传资料68250份,宣传车巡回宣传180多次。清明节期间,还专门选用了几个因失火罪而被判刑的典型案例,制作成宣传片,在电视上滚动播放,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三是创新机制,规范管理。进一步强化乡村森林防火工作基础,逐步在全市458个行政村建立森林防火“村规民约”。层层落实森林防火责任制,及时推广村级主要领导森林防火工作风险金责任制、“上坟无火祭”承诺和“田坎草统一烧除”等做法,全市共签订森林防火风险责任制300份、森林防火责任状588份、村与森林防火重点对象监护人的监管协议642份,承诺上坟无火祭1.9万多人,推行田坎草统一烧除做法80多起,焚烧田坎6万多米,审批野外生产性用火90起。四是加大投入,夯实基础。以浙西重点区森林防火综合治理、省万里生物防火林带建设等项目为抓手,全面推进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已建成了对讲机通讯区域网,并已投入正式运行;为10支500人区域性森林消防队伍和1支25人武警江山市森林消防支队添置了扑火基本装备,落实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着手建设远程视频监控体系,建设生物防火林带100公里。加大对森林消防队员的培训力度,对乡镇、村森林消防队员进行了一次全面的培训,参加培训人员650人次,进一步提高了我市森林火灾的应急处置水平和扑救能力。世界秘书网版权所有,

4、切实抓好森林病虫害防治工作。在做好国家级马尾松毛虫中心测报点和省板栗病虫害中心测报点工作的同时,对马尾松毛虫、花木病虫害、毛竹病虫害等进行监测和防治。全市实施监测面积5064869亩,监测率达100%,完成预防性防治面积9000亩,防治刚竹毒蛾958亩。同时,根据《江山市外来松木及其制品检疫管理办法》,进一步加强外来松木的检疫管理,共检查电缆线盘32批次。通过上门宣传、张贴宣传画、分发宣传资料等形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防范松材线虫病的意识。

四、推进科技兴林,挖掘发展潜力

以科技创新和科技推广为依托,以林业高效示范基地建设为抓手,深入实施科教兴林战略,大力发展效益林业,不断增强林业发展的后劲。

1、精心组织实施林业科技“410”项目。即推广10项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适用技术,完成10项科研课题,规划10项竹木加工技改项目。目前已完成了有关项目方案的制订,并积极组织实施。

2、兴建35个兴林富民示范点。其中,培育兴林富民示范乡镇5个、兴林富民示范村30个。目前,兴林富民示范点建设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各示范点已完成了相关的规划和论证工作,并启动了基础设施建设、整地施肥、改良土壤、改造树体等工作。

3、做好林业科技服务工作。以林业绿色特色高效示范基地和森林食品基地建设为载体,以科技培训、科技下乡、现场指导为切入点,把林业科技成果和先进实用技术送到千家万户,提高林业科技成果到位率。做好毛竹园深翻垦复林地技术指导,到峡口柴村、柴家,保安、塘源口、廿八都、双溪口、碗窑、张村等地山场进行板栗、猕猴桃、毛竹、油茶等技术培训和现场技术指导。共举办科技培训期数11期,各类现场会35多期,广播会15多期,联系富民示范村10多个,示范大户100余户,印发各类技术资料2300余份。

4、抓好重点项目的实施。启动“10万亩工业原料型毛竹基地林建设工程”。今年计划完成5万亩,新造竹林2000亩。目前已完成3.5万亩的毛竹林抚育改造的作业设计任务,新造林完成2160亩,完成投资129.6万元。同时,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主体,大力推行定向培育的模式,促进毛竹种植向规模化、集约化方向发展,加快工业原料型毛竹工程建设。

五、实施项目带动,实现借力发展

结合各科、所、站、大队的实际情况,分解落实了2006年度招商引资任务,同时制订出台了《江山市林业局关于下达2006年招商引资工作目标任务的通知》,进一步完善深化了2006年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事业单位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及奖励政策,激发全局干部职工的招商引资工作积极性,扎实推进招商引资工作的开展,形成了全员招商的浓厚氛围。1至5月,全局共完成招商引资项目7个,协议总投资7900万元,累计到位资金1200万元,完成全年任务的54.5%。同时,积极做好项目包装和对接工作,有针对性地向上包装项目21个,达成意向资金514.28万元。

下半年工作打算

下半年,我们将紧紧围绕年初既定的各项工作目标,逐项对照,一一抓好落实。

一、抓好“六大”工程,服务兴林富民。抓好长防林、景观林等项目的建设,做好“回头看”,对质量不过关的,及时组织项目实施单位进行补植。联合财政、监察等部门,对公益林及造林抚育补助资金的管理情况进行一次全面稽查,有效规范林业专项资金的使用管理,切实维护生产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切实抓好村庄绿化及义务植树基地的后续工作,做好衢州市级以上绿化示范村的申报工作。同时,积极稳妥地开展兴林富示范工程建设,确保35个示范点在建设工程中,责任、人员、资金、措施等逐一到位。

二、加快科技创新,助推产业发展。一是配合抓好竹木加工产业“410”工程建设。鼓励引导企业通过自主创新,加大技改和扩建力度,进一步延伸产业链,不断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切实转变职能,优化服务,帮助企业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力求项目早建成、早投产、早出效益。二是全力以赴办好2006中国(江山)木业科技洽谈会。对木科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行再分工、再细化,进一步明确责任,抓好各个环节的落实。三是抓好新技术的推广和新课题的实施。重点抓好柑桔“三疏一改”等10项新技术的推广,以及“华塔早”特早熟蜜桔丰产增质技术10项课题的研究,切实提高林业科研成果的转化率,助推林业产业全面发展。

三、突出依法行政,保障生态安全。一是完成森林、林木和林地流转试点并在全市进行推广,进一步激活林业各项生产要素,为全省开展此项工作积累经验。二是以浙西森林重点火险区综合治理工程等项目为重点,全面加强森林防火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森林防火各项保障能力。三是逐步开展林地保护利用的规划编制工作,明确林地主导用途和利用方面,真正做到宜保则保,宜用则用。

第3篇: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一、去年及今年以来的工作开展情况

(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解决制约林业发展的突出问题,加快林业改革发展步伐。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中,林业局注重与贯彻中央、省、市县精神相结合,与推动各项工作相结合,与提高党员干部队伍素质相结合,与真抓、实干相结合,做到学习中实践、实践中学习,确保学习实践活动取得实效。从3月初至到8月底结束,历时6个月的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党员参学率达100%,共召开动员会9场(次),参加人数达450人次;组织专题集中学习5天,累计参加2360人次;撰写学习心得体会246篇;开展调研课题11个,形成专题调研报告11个;编印信息简报28期;共征求意见建议104条。林业局还无偿提供绿化苗木200余万株,与煤炭局“互联共创”合力打造“绿色矿区”成效显著。

(二)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理顺林业生产关系,解放农村生产力。稳定促进步、改革谋发展,林业局本着“还权于民、还山于民、还利于民”原则,明晰集体林地所有权和使用权,放活经营权,落实处置权,确保收益权,使农民成为森林的主人,做到“山定权、树定根、人定心”,极大地调动了广大农民保护森林、发展林产业的积极性,为林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改革至今,全县集体林地面积161.1万亩已确权154.69万亩,确权率96.02%;完成731个村民小组70907户确权工作(涉及林改人数31.74万人),确权宗地66183宗;发放林权证26349本,发证面积113.45万亩,发证宗地51327宗,宗地发证率77.55%,面积发证率73.34%。集体林均山到户面积137.72万亩,均山到户率85.5%;集体商品林均山到户面积82.07万亩,均山到户率80.2%,集体统一经营的公益林签定责任书落实管护责任到户面积55.31万亩。共排查纠纷564起,涉及面积6.77万亩,调处548起,调处面积6.59万亩,起数调处率达97.2%,面积调处率97.3%。接待林业来信来访37件,处理36件。

(三)加强林业生态体系建设,改善生态环境,提高资源利用效率。以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退耕还林工程、生物多样性保护工程、城乡绿化工程、中低产林改造、石漠化治理工程、防护林建设工程及农村能源建设工程为生态建设的主要载体,加大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五大基地”建设力度,推动了林业全面的发展,森林资源状况呈现出总量持续稳步增加、质量不断提高、结构渐趋合理的良好态势。2009年全县林业系统育苗580亩,出圃苗木2350万株(川滇桤木1000万株、核桃100万株、油茶100万株、杉木600万株、南酸枣200万株、红椿50万株、喜树200万株、其他树种100万株);完成天保公益林建设16.5万亩(人工造林7.5万亩、封山育林9万亩);巩固退耕还林成果造林1.5万亩;以杉木、川滇桤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12万亩(杉木5万亩、桉树3万亩、川滇桤木2万亩、马尾松1万亩、其它1万亩);核桃基地建设10.77万亩(12月底前完成);油茶基地建设0.11万亩,建沼气池257口,合格率100%,节能改灶1600眼;义务植树143.7万株,占计划100万株的140%,成活率94.9%。

(四)推进林业产业体系建设,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农民就业和增收。

1、林业经济良性循环,运行质量稳步提高。2009全县林业经济运行平稳,森林资源培育稳步推进、林产工业迅速崛起、第三产业快速发展,林产经济结构不断优化、产业升级步伐加快,呈现质量、效益齐头并进的良好态势。据统计,全年预计实现林业产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第一产业1.3亿元,第二产业完成0.5亿元,第三产业1.3亿元;产业结构比为41.9:16.2:41.9。

2、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林业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显著。全年累计投入林业发展经费4350.91万元,预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537万元,占计划9350万元的112.7%。其中速生商品林基地建设投资2250万元,核桃基地建设投资3560万元,油茶基地建设投资450万元,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建设投资2000万元,退耕还林投资1361万元;国有林区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投资800万元,农村能源建设投资100万元,林木林地流转交易中心综合服务楼建设完成投资16万元。固定资产投资在林改、扩大内需项目建设的带动下,林业各项工程建设进程逐步加快。

(五)强化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维护生态安全,

确保社会稳定。2009年,林业局始终把依法治林贯穿于林业经营生产和管理全过程,结合林改,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强化林木林地管理,实行森林采伐管理试点,建立健全了森林资源管护制度和“林政、公安、检疫”三支执法队伍,形成和加强了“森林防火,有害生物防治,制止乱砍滥伐林木、乱垦滥占林地、乱捕滥猎野生动物、乱采滥挖野生植物”三防体系,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安全。一是森林资源林政管理明显加强。197.8万亩森林管护任务完成;审核上报审批征占用林地7件,面积957.12亩,审批临时占用林地22.65亩,收取森林植被恢复费194.31万元;区划省级公益林14.6万亩,完成新增国家重点公益林7万亩的校核;非商品材采伐蓄积0.16万立方米,商品材采伐蓄积7.99万立方米(材积5.5万立方米);办理木材国内材运输6.87万立方米,再次运输原木1.47万立方米、锯材3.2万立方米。查处刑事案件17起,抓获犯罪嫌疑人32人,治安案件1起,治安拘留1人;查处林业行政案件358起,教育处理违法人员413人,没收木材1125.69立方米。二是森林防火任务圆满完成。全县发生森林火灾12起(一般森林火灾3起,较大森林火灾9起),火场总面积152.88公顷,受害森林面积79.68公顷,受害率为0.51‰,控制率为6.64公顷/次,损失林木10251.2立方米,火案查处率为91.67%,发现卫星热点12个,其中境外卫星热点2个。三是有害生物防治与检疫成效显著。病虫害发生8.5万亩(松纵坑切梢小蠹8.46万亩、板栗瘿蜂0.04万亩),防治8.34万亩,防治率98%;苗木产地检疫面积525亩,检疫率100%;调运检疫木材3.56万立方米,调运苗木检疫27.63万株株;开展了松材线虫病疫情调查,组织了县、乡、村级森防员培训。

(六)探索国有林场(森工企业)改革,盘活国有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依托国有林地资源优势,积极探索改革,创新发展,采取系列林业发展有效措施,既保护了国有林地,又盘活了林地资源,同时密切了企业与林区干部群众的关系,促进林区和谐稳定发展。南盘江林业局和五洛河林场在不改变林地所有权的情况下,积极探索多种经营,鼓励职工承包荒山造林3000余亩,与当地群众联营造林1.7万余亩,培植珍贵树种红花木莲1.5万株;充分发挥林地资源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养殖土鸡、旱鸭3000余只、养殖蜜蜂300余箱,调动了职工自力更生、自主创业的积极性,盘活了林地资源,促进林区和谐发展和社会稳定。

(七)加强林业自身建设,树立新形象,增强队伍凝聚力和战斗力。2009年林业局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契机,强化教育、完善制度,在思想上加强,在制度上健全,在措施上着力,从整顿思想、作风、纪律着手,大力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培养了林业系统上下为人民服务的良好风气。一是建立健全林业队伍内部的监督约束机制,抓好了队伍思想、组织、作风等方面建设。二是整合林业人力资源,加强了森林公安及林业综合执法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了基层林业工作站在政策宣传、资源保护、生产组织、技术推广和社会化服务等方面的职能和作用。三是强化宣传,全面展示了××林业发展成果和林业队伍饱满的工作热情。四是关心职工,为职工办实事。2009年林业系统投入经费10余万元,组织职工体检,慰问困难党员、困难职工、离退休干部和退伍军人。南盘江林业局投入经费320余万元强化基础设施建设,解决了林区职工用水、用电及住房等问题,确保林区职工生产生活稳定。南盘江林业局、五洛河林场还积极鼓励职工发展林下养殖,增加职工收入,提高了生产、生活水平。五是积极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结合工作,林业系统举行了“迎国庆”篮球比赛及知识竞赛,还积极组织参与县举办的篮球运动会和市“林业杯”老年门球运动会,既活跃了文化生活,又沟通了职工之间的感情。

二、存在的问题

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国有与集体之间林权争议多,国有林改革正处于探索阶段,制约林业改革发展;林业科技服务体系不够完善,科技服务水平和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林产业基地建设水平不高,传统生产和粗放的经营方式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中低产林所占林地比重大,林地产出率低;林业产业政策不配套,对产业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政策支持;产业中介及林业发展协会作用发挥不明显等问题。是下一步统筹城乡发展亟需研究解决的突出问题。

三、下步工作计划

(一)继续深化集体林权制度主体改革及综合配套改革,逐步建立现代林业产权制度。建立健全林权流转评估交易、科技、林业融资和社会化服务体系,巩固和完善森林资源管理及林产业市场体系功能,搭建林业服务平台,促进林业科学发展。实施森林采伐管理改革试点,充分落实林农的经营自和林木处置权。创新农村林业经营体制,提升科学发展水平,提高林业产业质量。

(二)加速推进造林绿化,努力改善生态状况。结合中低产林改造,抓好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推行绿色通道绿化,推动重点区域、重点项目造林绿化,稳步推进生态公益林、速生商品林、核桃、油茶、绿化苗木基地建设。2010年计划改造中低产林6.5万亩,发展以杉木为主的速生商品林10万亩、核桃5万亩、油茶1万亩,建设林业样板基地8片;培育绿化苗木500万株;义务植树100万株;建设农村能源沼气1000口、节能改灶2000眼,建示范村2个。

(三)全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和管理,巩固生态建设、产业发展及林改成果。宣传和落实《森林法》、《森林防火条例》等法律法规,启动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工程,严格保护管理林地,规范木材经营加工秩序,加强森林资源监督管理,推进“三防”体系建设,促进依法治林。重点抓好森林防火、松材线虫、小蠹虫等重大危险性林业有害生物防治及打击破坏森林资源违法犯罪行为,确保生态安全。

(四)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做大做强林业产业。加快发展速生商品林、木本油料林等种植产业,稳步壮大以龙头企业-华海木业为主的木材深加工产业,积极打造以生态旅游为主的林业服务业,构建相互衔接、相互带动的生态经济圈,2010年力争实现林业总产值4亿元,使农民收入有一个大的提高,使我县城乡一体化建设有一个深层次的突破。

(五)着力改善林区民生,切实抓好林业基础建设。高质量按时完成棚户区改造工程及林区管护房建设,继续推进标准林业站建设,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解决林业职工民生问题。

(六)加强组织领导,提高林业部门科学执政的能力。

1、认真抓好政治思想建设。巩固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成果,全面提升林业干部职工推动林业科学发展的能力和水平,把发展现代林业、建设生态文明、促进科学发展的总体要求转化为广大林业干部职工的自觉行动。

2、切实落实工作责任。实行局班子领导、事业单位及股室负责人、专业技术人员联乡、联地块责任制,把任务分解到乡、到人,切实落实目标责任,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奖惩机制,做到领导力量到位、工作部署到位、工作责任到位、监管措施到位,确保工作落到实处。

第4篇: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一是制定计划,明确责任。按照市政府法制办的要求,结合林业工作实际,制定和下发了《市林业局2009年依法行政工作要点》,把今年全局要开展的工作和责任分工进行了精心安排和部署,为全年工作的开展奠定了基础。

二是健全机构,落实人员。为有效推进林业依法行政工作,局成立了由局长任组长,分管领导为副组长,各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依法行政工作领导小组,确定专门办事机构,明确人员负责日常的具体事务工作,确保了林业依法行政工作扎实有效开展。为了确保工作需要,我局法制科配备了2名兼职工作人员;同时,又确定了具有行政复议资格的兼职人员3人开展行政复议工作,确保了依法行政工作的正常开展。

二、广泛开展法制宣传教育和学习。

一是切实加强领导干部和林业干部职工法律法规学习。把《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实施纲要》和《行政许可法》、《行政处罚法》等内容作为党组中心组和机关公务员、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学习、培训、教育的重点,不断提高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依法行政意识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的能力和水平,基本做到集中学法时间不少于80学时。各地还充分利用农闲时节、集中宣传活动等有利时机,向广大群众,特别是林农宣传《森林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森林防火条例》、《退耕还林条例》等林业法律法规,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和生态保护意识,引导群众自觉爱好森林资源,并积极举报破坏森林资源的违法犯罪行为,形成全社会重视林业的氛围。

二是重点开展专题业务培训。通过参加省林业厅举办的专题培训班和市局举办的继续教育培训班,加强林业有关法律法规的培训,进一步规范林业行政执法,提高林业系统干部职工的素质和水平。全年共培训林业专业技术人员140人。

三、规范健全科学民主决策机制。

一是执行科学决策的调研制度。我局高度重视决策前的调查研究,年初结合工作实际、紧扣发展目标确定了加强林业法治建设、推进林业依法行政、完善林业窗口建设、优化服务发展环境等重点课题,在广泛征求意见后组织相关科室、单位深入开展调查研究。

二是完善民主决策的工作制度。坚持行政措施和规范性文件制定的事先广泛征求意见、组织论证听证和领导集体决策制度,进一步完善了重要文件的立项论证、跟踪检查以及征询县区林业局、有关部门等意见的工作机制。凡重大事项、具体行政行为,均由具体行政科室和主管领导集体讨论提出初步意见,提请局长办公会议共同研究,法制机构参与确定。

三是强化重大决策的审查制度。充分发挥法制机构的参谋助手作用,重大行政决策过程均由法制机构参与研究把关,比如森林防火预案修订工作,较好的兼顾了工作实际和依法行政的要求。在林业系统内部实行依法决策、依法行政、依法管理,法制机构在具体行政行为审核率达100﹪。

四、深入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

一是依法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义务。我局作为市级林业执法主体部门,一直把依法行使法定职权、履行法定义务作为全市林业法制工作的重点。在日常的林业执法过程中,严格落实行政执法主体资格制度,继续执行持证上岗、亮证执法制度,严格林业执法程序。使林业执法的质量有了明显的提高。

二是完善制度,加强监督。为进一步推进林业部门依法行政,规范林业执法行为,提高林业执法水平,对我市林业系统的执法行为进行进一步规范,同时也将我市的林业执法工作纳入到规范化工作程序当中,按照规范化要求进行管理。切实完善监督机制,对群众举报投诉的、上级交办的林业行政违法案件,严格追究,切实加强监督。从今年自查的情况看,无举报和投诉案件,办案质量和办案纪律执行的比较好。

三是制定和完善了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及配套制度。为了贯彻落实行政执法责任制,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行为,保证全市林业系统在实施行政处罚时公平、公正的行使自由裁量权,确保行政处罚的合法性,合理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和市政府《关于规范行政执法自由裁量权的实施方案》(六政发[2008]78号)文件精神,我局结合林业行政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制定并出台了《××市林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执行标准》和市林业局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细化标准相关配套制度。对重大行政处罚实行备案审查,有力的保证了行政处罚的公开、公平、公正。

四是认真开展林业行政处罚案卷评查工作。为推进林业部门依法行政,强化林业执法监督,规范林业执法行为,提高林业行政处罚案件办理质量和案卷制作水平。按照省林业厅、市法制办对行政执法案卷评查的通知要求,及时组织林业执法人员到舒城、霍山等县区对林业行政处罚案卷进行评查,为提高全市林业执法人员的办案质量起到了促进作用。

五是强化执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查阅案卷、暗访等形式,对全市林业部门的林木采伐、木材运输、征占用林地审核审批等行政许可、行政审批和行政处罚等执法行为的监督检查,全面、客观、公正地评价行政执法全过程,监督执法人员更好地依法公正执法。2009年全局未发生一起执法犯法、越权执法等行政行为,也未发生一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案件。我局一直把加强林业执法队伍自身建设作为常抓不懈的工作,警钟长鸣。从办案质量到执法行为,严格程序,严明纪律,没有出现行政不作为,违法乱作为的现象。

五、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

一是拓宽信息公开的渠道。加强电子政务建设,通过××林业信息网,把政务公开的任务要求、政策规定、措施办法以及服务承诺、责任追究等在更大的范围,以更加快捷的形式,及时、全面地向群众和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使政务公开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严格按照政府信息公开指南和目录的要求让群众自由选择获取政府信息的形式,得到人民群众的普遍欢迎。

二是提高信息公开的实效,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凡是保留的行政许可事项,公开办事程序、承诺时限、收费标准等。凡涉及群众切身利益的收费,一律实行公示,并公开举报电话。

三是规范信息公开的制度。建立了信息公开工作的依申请公开制度、考核评议制度、责任追究制度等一系列制度,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反响。

第5篇:森林防火调研课题范文

1.1林业科技机构建立情况

咸宁市及其6个县(市、区)林业局均为政府组成部门,每个乡(镇、办)设有林业工作站(赤壁除外)。市、县两级单独或同时设立了林科所、推广中心。2013年,咸宁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正式更名为咸宁市林业科学院。

1.2林业技术人员配备情况

20世纪80、90年代咸宁林校和湖北林校培育出一批又一批的大中专生,以及各个时期零星加入的林学本科生,成为咸宁林业发展的中坚力量。专业人员主要由林业局业务骨干、林业科技单位技术人员、林业工作站营林员组成。近几年,市林科院平均每年从华中农业大学、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等高校引进1名本科生或硕士生。据统计,全市在职职工中现有技术人员近700人。

1.3林业科技单位履职情况

科学研究有成果。近几年,先后承担课题和项目50多个,发表科技论文近30篇,出版林业专著2部,修订技术标准5个,审(认)定新品种或良种6个,登记科技成果10余个,荣获省、市政府科技进步奖或科技成果推广奖7项。技术推广有影响。据统计,2010~2014年累计编印楠竹、桂花、油茶、意杨、泡桐丰产栽培、退耕还林、森林防火、灾后重建等技术手册40多种,举办楠竹丰产培育、竹腔施肥、油茶芽苗砧嫁接等实用技术培训班100余期,培训生产管理人员和林农2万多人次,有关媒体还对送科技下乡活动作了报道。科普宣传有场馆。市、县两级林业科技单位在创办各类示范基地的同时,选派骨干力量参与桂花博览馆、竹子博览馆、油茶博览馆等工程的新建和潜山桂花园、竹种园等科研基地的改扩建,收到实验研究、科普展示、旅游观赏的多重功效。咨询服务有声音。积极参与林业发展思路、规划、专题调研材料的编写,围绕咸宁打造中国香城和创建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绿化模范城市等中心工作大胆建言献策。据统计,近几年参与咨询服务50多次,有1名高工被委任为市政府咨询委员。

1.4林业科技工作面临的新任务

建设现代林业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林业是生态建设保护的主体,重要的绿色经济体。发展生态林业和民生林业是全国林业的总任务。无论是保障国土生态安全、应对气候变化,还是提供丰富的林产品、实现兴林富民,迫切需要依靠科技的进步。建设林业强市必须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市委、市政府把发展林业作为改善生态环境、建设鄂南强市的重要抓手,持续推进“山上再造”、“绿满鄂南”行动,高位推动百亿元竹产业、百亿元油茶产业、百亿元茶产业发展,市委四届四次全会作出加快实现绿色崛起的《决定》。增加林业生产加工的科技含量,成为林业科技单位的当务之急。

2基层林业科技单位存在的主要问题

2.1工作条件较差

调查结果表明,科技经费严重短缺。县(市、区)林业科技单位及林业工作站均为差额拨款或自收自支单位。市林科院直到2014年才进入财政全额预算。有关主管部门每年安排的科研和推广项目经费也十分有限。科技单位仪器设备较少、试验基地较小,无法满足林业科技创新的需求。有的地方,推广中心与林科所分设,造成科技经费吃紧、人力资源分散。

2.2专业人才短缺

调查结果显示,林业技术人员出现结构性短缺。一是“老龄化”,基层新进大学生很少,有的单位近十年未进1名专业人员;二是“陈旧化”,观念和知识更新慢;三是“机关化”,争当公务员的多,在企事业单位的少。据统计,全市林业科技单位只有技术人员90人,占职工总数的43%。引不进也留不住林业大学生、青黄不接的问题急需解决。

2.3作用发挥不够

由于基础差、底子薄、历史包袱重,科技单位整天为生存而奔波,科技人员安不下心来搞研究或推广,多数变成了“苗圃场式生产单位”。加之创新意识不强、服务手段落后,适用成果较少,社会影响较小。科技创新,离不开经费、人才、装备(仪器设备、试验基地等)。必须通过体制和机制上的改革,走科技兴林的道路,实现兴林富民的目标。

3推进林业科技体制改革的几点建议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实施科技兴林,地方政府和林业主管部门要放水养鱼,夯实林业科技基础,不断提升科技单位创新能力。

3.1加强科技机构建设

确立公益性质。市、县两级林科所和推广中心作为集科学研究、技术推广、生产示范、生态监测于一体的面向基层、面向林农的事业单位,应全部划定为公益一类、纳入财政全额预算。如果地方财政紧张,可先加大差额拨款单位的经费包干基数,或改自收自支单位为差额拨款单位。整合科技资源。合理确定在科研、推广两方面的业务比重,市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应用性研究、兼顾技术推广,县级林业科技单位应侧重技术推广、兼顾应用性研究。已建林科所和推广中心的地方,实行合署办公即“一套班子、两块牌子”。尚无林科所或推广中心的地方,迅速恢复或申请设立。完善基础设施。采取多种途径,争取各方支持,有效突破“实验室没有、仪器设备缺少、试验基地偏小”的瓶颈制约。市林科院要抓住“湖北幕阜山竹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主站设在潜山的机遇,提升硬件装备水平。

3.2加大林业科技投入

大幅度增加林业科技经费。各级有关部门每年要多安排几个科研和推广项目,并逐步提高资金额度。尤其在围绕地方特色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加大财政科技经费的支持力度。切实增加林业建设的科技含量。加快林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将林木良种、技术规范、先进工艺、质量标准等科技因素植入林业发展的全过程,尤其在林业重点工程、林业骨干企业、林业重点乡镇中更应广泛应用,提高科技贡献率。

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

大力引进专业技术人员。完善事业单位招考办法,及时补充新鲜血液,基层招录对象可放宽到大专生。继续实施招硕引博等特殊政策,重点引进栽培和加工方面的高层次人才。加强科技人员的教育培训。组织必要的进修培训、观摩考察、学术交流等活动,注重科技人员的知识更新和思维、意识更新,抓好现有大学生和年轻人的锻炼培养,不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3.4完善科技创新机制

支持产学研单位联合攻关。林业龙头企业、骨干企业是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品牌创建的主体,应围绕地方主导产业(如楠竹、桂花、油茶、茶叶等)、依托行业主管部门、联合知名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组建若干个“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的特色产业研发中心。加强市林科院科技创新平台建设。积极争取上级支持,推进国际竹藤中心咸宁竹产业创新设计研究院项目的顺利落户。通过国家、省、市三级联手,将该院建成立足湖北、面向中部五省,集技术研究、产品开发、咨询服务于一体的以软件为主的科技创新平台。

3.5优化科技单位管理

相关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