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对市场经济的认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对市场经济的认识

第1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 企业管理 人事管理

我国现在正处于一个全面发展的重要阶段,在经济的发展中不可能被忽视的就是大、中、小企业的发展,但是现在企业中不管是在经营上还是管理上总是存在很多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尤其是在人事管理方面,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一支高素质的队伍,所以在解决企业相关难题的时候,首先应该被解决的就是企业人事管理上的问题。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的企业人事管理上遇到的问题

我国是一个有着几千年历史文化的大国,在经济上,深深地受到了过去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国内的很多单位的员工工作中没有自由发挥的空间,单位极度重视上下级制度,甚至还在工作上涉及亲情,利用关系走后门等,这样的现象严重不利于企业可持续发展。再就是从企业本身的不足上来分析,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工作上,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员很少有不加班的,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大企业人力资源部门的HR事务操作者。单一、繁杂的工作,给从业的人员也带来了严重的工作压力。提高人力管理的工作效率,改善人力部门的工作形象,显得越来越重要。一般的情况下,对员工的工作能力进行评判的时候,就是通过对员工的工作进行考核。绩效考核是人力资源管理的一项基础的工作制度,也是企业员工奖励、惩罚、辞退和晋升的唯一标准。但现在的问题是,并没有完善的机制能对员工的工作能力做出科学有效的考核。还有,因为企业领导阶层的不重视,缺乏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对于企业员工的培训是企业在经营、管理上必不可少的,但是现在很多企业并没有重视员工培训这件事情。再就是很多的企业没有形成属于自己特色的企业文化,一个企业有属于自已特色的东西才能彰显自己文化,彰显自己的与众不同,没有自己的企业文化就不能用良好的文化氛围感染自己的员工,就不能提高员工对于企业的深层认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下,对于人事的管理上应该是科学化的,是重视工作效率的,但是很多的单位并没有把工作的效率提上来,工作中互相推卸责任、效率低等等问题频出不穷。

二、应对市场经济体制下企业人事管理问题的策略

一个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外部环境的支持,离不开国家对企业的扶持,更离不企业内部的努力,离不开企业自身管理体制的建设。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对于企业人事管理问题的解决上,也要从这两方面来考虑,一方面是国家的支持与鼓励,另一方面就是企业自身的努力。国家要对企业的发展做好引导的作用,用科学的理论来指导企业的进步,给企业的发展提供良好的空间。再就是从企业上来讲,建立适应现代企业的人事管理制度。企业是从事商品活动的基本经济单位,在企业中对人才进行科学的管理,让他们为企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实现并提高自己的个人价值,科学的管理方式也有利于留住人才,减少人才的流失。在企业的用人制度上要“人尽其才”,要想留住人才,不是把他们安排到某个职位上一成不变,要给员工留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制定完善的奖惩政策,明确各个岗位上的工作责任,定期进行科学有效的考核。

企业中员工的素质高低和企业的各方面培训也是有着直接的关系,要想有一批高素质的员工,就需要企业经常性、持续性地对员工进行教育和培训,让他们能接受到最先进的知识、思想和技能。在提高员工素质这个问题上,值得探讨的是,传统的方式仅限于单项的培训,我们在柔性人力管理方式上提倡的是双向的,或者多向式的教育。不仅要鼓励员工之间多交流、多学习,还增强管理者与员工之间的沟通与学习。在之前我们对世界各国文化的了解中就知道,国外很多国家的用人机制是比较前卫的,就像美国和日本,他们对于员工的管理不会那么的严格,相对来讲是很自由的,这样的方式也是很多的员工所喜欢的。就像很多的知识型人才,他们具有高超的专业技能,在工作上他们是具有很高的自的,不想受到很多的拘束,喜欢在工作上有一个自主的空间环境。这样的方式就告诉我们,把科学新进的管理方式和企业的相关机制进行结合,有可能就会产生很好的管理效果。

在市场经济的体制下,注重的是竞争,企业之间的良性竞争能够促进企业之间的互赢。企业之间的竞争是企业综合实力上的竞争,是整体素质的竞争,归根结底是人才的竞争。所以,在企业中建立高素质的人才队伍是现代企业要想在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必须要考虑到的。

参考文献

[1]张丽君.改进企业人事工作之浅见[J].郑铁科技通讯,2010(5)

[2]丁琴芬.对人事考核工作的几点思考[J].常州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7)

第2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伦理经济;高技能人才市场;市场发展

根据经济学先驱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关于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给出的结论是:市场作为一只看不见的手自动印发着市场参与者的各项行为。这个理论的假设条件就是每个市场参与者都是属于经济人也就是他们会首先考虑自身的利益。根据市场发展的规律也可以看出,在市场活动的交易过程当中,交易双方首先想到的也是属于自身的利益而不是优先考虑伦理道德的问题。但是,作为以人类为主导的发展社会,很多只考虑利益的交易活动会严重忽略伦理道德的问题而使得社会的发展以及经济的发展严重受阻。

自从改革开放以来,以市场为主导的经济发展方式使得我国的经济增长量出现了极大的积累。但是,伴随着很多严重的问题也随之出现。最明显的例子就是经济社会中的堕落现象:失业率的逐年提高,贫富差距的逐渐加大、收入分配不公平现象一直占据着经济发展现状的主导。在现实的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我们最需要做到的就是在各种利益冲突和伦理道德之间做出折衷和选择才能使我们生活的社会实现健康的发展。体会在这两种力量之间不断寻求平衡的发展才能逐渐构建一个和谐发展的社会。

高技能人才市场实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其健康稳定的发展能为我国带来巨大的生产力并转化为我国强大的核心竞争力。因此,高技能人才市场的发展关系着我国的企业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产业链中的具置以及我国的企业和我国综合国力在未来的发展。然而,高技能人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需要符合伦理经济发展的要求。在下文的讨论中我们将通过对高技能人才市场的发育和完善做出详细地讨论,并探讨伦理经济发展潮流为高技能人才市场发展做出的贡献。并对伦理经济发展视角的重大意义做出详细的讨论。

一、伦理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市场的作用

要在高技能人才市场引入伦理经济发展视角的原因在于我国目前的人才市场的发展处于一种不正常的状态。存在的冲突就是,当前我国的经济发展需要大批的高技能人才并且当前我国高技能人才奇缺。但是另一方面又是我国的高技能人才的综合素质同欧美发达国家的人才相比又具有较大的差距。造成当前的原因有很多,例如首先就是教育体制中对人才的培养还不是很全面导致当前的单一的教育体制根本不能培养出适合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人才。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当高技能的人才进入具体的企业无法得到及时的培训以导致他们无法适应当前的企业发展需要等因素。造成高技能人才市场不正常发育和不完善的因素有很多。但是在诸多的原因中伦理道德观念的缺失是很严重的涉及社会经济稳定的一个因素。第一点就是雇佣高技能人才的企业或者单位缺乏相应的经济伦理道德意识,具体的内容是关于高技能人才的录用就存在严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每个人的实力与自己从事的岗位不对等的问题。另外一点就是针对高技能人才没有建立健全的物质以及精神奖励机制使得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内部没有发展的动力。第二点就是教育伦理理念的不合理以及教育体制的问题导致的几乎存在全国各地的顽固的应试教育的局面。教育伦理体制的不健全必然会严重阻碍大批的潜在的高技能人才在未来的成长和发展。第三点就是高技能人才当前生存和发展的社会需要提高伦理道德的意识。具体的内容指的是由于伦理道德的因素导致的关于培养高技能人才的税收以及经费等都被无端地浪费掉,从而使得很多在将来有可能成为高技能人才的学生的大好机会和发展的青春时光也被无端地浪费掉。

二、伦理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市场的规范作用

在我国关于高技能人才的聘用中还存在着较多的伦理道德丧失的问题。最显著的例子就是企业为了实现自身在未来经济上的利益在市场中会存在抢招其他企业的人才的现象。不仅是这样,还以巨大的经济利益为诱导使得这些高技能人才将原来企业的核心技术也随之带出。这种做法和行为不仅严重违反伦理道德底线还为其他企业在未来的发展带来严重的巨大的经济损失。这一现象也严重违背了市场经济发展中公平竞争的原则,使得市场本有的自由竞争也一去不复返。对于某些高技能的人才来说,他们也因为自身的行为使得自己在未来的生活中背负了严重的伦理道德重担。另外一种违反伦理道德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严重后果的就是某些高技能人才在企业的发展中占据着核心的地位以及掌握着整个企业的核心技术以及核心竞争力,但是他们由于私利的原因而导致的背叛能对企业的发展带来致命的危险。这种缺乏社会伦理道德的行为严重的还会使得企业在未来的发展中面临破产的风险。这种违伦理道德的行为不仅仅是会影响到企业的发展还会严重影响到跟本企业相关的其他工作人员以及其他企业等等一系列的大范围内的影响,从而使得整个高技能人才市场也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

三、伦理经济对高技能人才市场的贡献

1.伦理经济促进高技能人才市场对经济整体增长的推动。在高技能人才市场中强调伦理经济视角的重要性可以排除高技能人才市场运作过程中的诸多不道德现象并以此带动各个与高技能人才市场相关的其他领域的健康和谐发展。以此还能使得市场各个要素之间实现优化和整合从而对我国的整个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推动作用并提升我国经济发展的质量。

2.伦理经济增强高技能人才市场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以伦理经济发展视角来掌控高技能人才市场的话可以使得关于人才的培育机制更加合理和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这样可以改变我国当前的高技能人才市场的现状从而实现我国以人才为支撑的经济发展模式。并能保证我国的经济在未来的发展可以实现可持续的健康发展。

3.伦理经济使得高技能人才的社会生态环境得以提升。强调伦理道德的经济发展视角可以对市场中的多重属性进行有效地调解使得涉及到高技能人才的主体之间的关系可以更加和谐。对高技能人才建立完善的管理体制可以使得整个市场中的人才的流通得力顺利地进行从而实现经济交易活动的高效进行。最重要的原因还可以使得整个有关于高技能人才市场的社会风气得以缓和和净化从而使得整个社会大环境更加适合人类和企业在未来的发展。

四、结语

本文从自由竞争的市场调控人类的行为出发讨论了在高技能人才市场中以伦理经济发展视角发展经济的重要性。并对伦理经济视角的重要作用以及其对高技能人才市场的关系做了详细的讨论。得出的结论是:要使我国的经济实现健康稳定的发展就必须强调高技能人才市场的伦理经济发展视角。并且,各个市场中的主体都需要强调这一发展主体趋势才能在未来的发展中实现同周围环境的和谐以及相互促进式的发展结果。同时,要在我国的高技能人才市场实现伦理经济发展视角还有较长的路要走,这需要相关的监管部门以及企业等社会各力量的团结与互助。

参考文献:

[1]王祖山.伦理经济视角下的高技能人才市场的发展[J].全国商情·经济理论研究,2007(5):39-40.

[2]程月明.企业持续发展视角的企业伦理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3]戴涵莘,高小惠.创新经济视角下高技能人才开发策略探析[J].理工高教研究,2010,29(6):130-132.

第3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1.超前消费

作为接受了高等教育的大学生,是一个站在资讯前沿,对青春、时尚、流行元素有着敏感洞察力的群体,这使得他们在消费中追求超前、时尚、个性,讲究花明天的钱,圆今天的梦。吃讲“大餐”,喝讲“洋酒”,穿讲“名牌”,玩讲“潇洒”,将现代人张扬而新锐的消费理念体现得淋漓尽致。据调查,人们对当代大学生的不合理消费和人情消费的关注度,已经达到近20年来的最高点。今天的大学校园已告别寒窗时代,成了高消费和超前消费的大舞台,出手大方的人并不是有钱的富人,而是年轻的大学生,名目繁多的“人情往来”使没有独立经济来源的大学生潮水般地加入到了“负翁”一族,喧嚣繁华背后,很多学生债台高筑,一顿酒后留下的债务至少要好几个月才能还清。

2.超常消费

大学生正常的人情消费在一定限度内有其存在的合理性,但如果超出这个限度就会给社会风气、大学生的生活和心理造成极大的负面影响。在调查中,有近七成大学生的 “人情消费”占月平均消费的比例在10%-30%之间,有14%的大学生在30%以上,约30%的人每月人情消费超过了100元,36.7%的大学生曾因人情消费而欠债,78. 6%的大学生感受到超常的人情消费给自己带来的经济压力和心理压力,82.3%的大学生表示面对越来越多的人情消费,他们只能被动接受,不可能“逆大流而为之”。不少人为了讲排场、摆阔气、要面子,花钱出手大方,脱离学生实际和自己的经济能力,与经济能力的不堪重负形成一对尖锐的矛盾,与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传统美德相背离,甚至一些学生为了满足恶性膨胀的消费欲望,不知不觉走上了犯罪道路。

3.功利性消费

人情消费是人们出于联络感情而引发的消费行为,是某种人际关系在经济活动中的反应。作为一名大学生,人情消费是必不可少的,在这个“交际时代”要想一毛不拔是不合时宜也是不大可能的,但是大学生的人情消费在商品经济的今天,已不再是表达情感的方式,它正转化为一种人情资本,更多地成为一种市场化的投资,带有明显的功利化色彩。调查中发现:80%的大学生认为“人情消费是一种明智的投资”,74%的大学生认为“人情消费是人际交往的必需品”,有了人情好办事,正常途径办不了事,只有通过“人情消费”来解决。调查中,一位大学生谈到:“请客”二字,决非简简单单的一桌酒席,它大有学问,你的人气、交际圈、前途、事业,都靠它打造,毫不夸张地说,它是个人发展的第一生产力。由此可见,大学生是将人情消费当做投资来经营,当作一个人在当今社会生存不可或缺的能力来锻炼,他们想在人情消费中交流感情、得到实惠、寻求归属、实现自尊,交换物化或非物化的资源。这种变了味儿的人情消费无形中滋生了“人情办事”的歪风邪气,学生热衷于拉关系、走后门,而将正常的办事途径阻塞,热衷于学习“关系学”,而忽视自身修养与才识的提高……其后果是可想而知的。

大学生不当的“人情消费”所带来的危害绝对不可忽视。就道德发展而言,大学生在人情消费中所暴露出来的超前、超常消费必然带来盲目攀比,奢侈消费,助长享乐之风,也必将加剧大学生对金钱的崇拜和对物质的无限制追求,甚至会造成物欲控制人性,人类严重异化的局面;就大学生的发展而言,人情消费的非理性也会引发其它行为的非理性,会因透支未来收入引起学习、生活动荡,与可持续发展观念有着根本冲突;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已成为消费群体中一个重要而特殊的部分,这一群体的消费行为呈现不合理的现象,会影响整个社会的消费整体和消费趋势。所以,将这种消费观念作为持续推动经济发展的力量,作为一种时尚被大学生接受和推崇,必将得不偿失。

大学生“人情消费”之所以日盛一日,是由多种原因造成的,概括地讲,是客观环境和主观修养造成的这种现状。一方面,受传统观念中讲人情、重面子的不良影响,从众心理、攀比心理作怪;另一方面,是受社会风气、学校周边商业环境的影响,商业意识渗透到学校的每个角落,学生思想中艰苦朴素的意识不再是主流。因此,对大学生人情消费的引导也必须从外部环境和大学生自身的修养两方面入手,具体讲:

1.倡导健康的校园文化

健康向上的校园文化主导着其精神文化消费的方向,大学要营造强烈的求知、求学氛围,把大学生的关注热点引导到学习上来,强化比学习,淡化比消费,以成绩论英雄,而非以关系论成败。另外,高校应成为育人的净土,教师应成为育人的楷模。学校各级领导、教师应坚决杜绝不适当的人情消费,要通过各种监督机制有效地制止拉关系、走后门等不正之风在大学校园的无限制蔓延,通过言传身教的榜样示范,让学生理解决定成功的因素是个人的努力和实力,而非“关系”,让勤俭自强、信用消费、可持续消费观念被更多的大学生所接受。

2.教育学生正确看待人际交往

人们交往的目的是多种多样的,有为功利的,有为情感的,学校应该通过多种形式,多角度、多侧面地引导学生,让他们意识到功利性的交往固然会让人得到一定好处,但人们生活交往的重心还是情感往,建立在情感交流基础上的友谊才会伴随人的一生,正所谓“君子之交淡如水”,真正的友谊并非靠“人情消费” 来维持。高校要通过多种途径,如开设多门文化素质选修课、心理素质教育课、创业和就业指导课,开展多种社会实践活动等来提高大学生的人格魅力和人际吸引力,为大学生的成长、成功、成才创造条件。

3.引导学生健康消费

大学生的消费行为体现着一个人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大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和完善的时期,如何正确消费,对大学生的成材和人格完善有着极大的作用。首先,要引导大学生自觉地把消费与自身经济状况联系起来,合理地有计划地消费,不讲排场,不摆阔气,精打细算,通盘考虑。其次,要协调好人情消费和其他消费之间的关系。大学生最重要的任务是学习,其主要消费是求知和基本的生活消费,当自己尚有经济余力时再考虑其他的物质消费和娱乐开支。第三,要通过劳动提高自身经济能力,争取自主,一方面减轻家庭的经济负担,另一方面帮助自己完成学业,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

4.加强校园周边环境的管理

消费是经济生活、文化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连接点,当代大学生是整个消费群体中较为特殊的一部分,有着巨大的潜在市场价值,有市场就有投资,有投资就有消费,学校周边过多的娱乐休闲、奢侈消费场所为大学生的人情消费提供了便利条件。因此,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整治,为学生营造一个健康、宁静、和谐的校园环境也是迫在眉睫要解决的大事。

5.建设健康、和谐发展的情感型社会

大学生的人情消费不可避免地受社会风气的影响,要帮助大学生建立正确的人情消费观,从根本上讲,建设健康、和谐发展的情感型社会才是治本之策。

第4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是整个人类文明的成果之一。我国经济改革的整体绩效表明,市场机制的引入为国民经济的发展注入了强有力和持续的活力,以市场作为改革的取向是正确的。按照规范的经济学理论,要使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良好的经营效益,产权明晰是必要条件之一,而产权私有是明晰的最好形式。但在我国,这种观点面临着两个现实的障碍其一,公有制的存在是一个历史事实,国有上市企业的财富是由全体人民的辛勤劳动创造和积累起来的,无论从伦理上,还是从技术上,把国有上市企业的财富转变为私人所有,都是不可行的;其二,对一个经济转型的国家来说,在相应的法律制度建立健全之前,匆忙地实行私有化,必然造成一部分权势利益集团攫取全民财富的后果,变成“掌勺人独占大锅饭”(秦晖教授语),或“保姆成为东家财产的所有者”(郎咸平教授语),这是由“经济人”的本性所决定的。市场化的趋势和公有制的现实迫使我们在吸取以往改革经验教训的基础上,采取一种新的改革策略,目的是既能做到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又能培育起国有上市企业市场竞争的内在动力源。

因此,从这个层面出发,在科学技术快速发展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国有上市企业经营与决策,人力资本的作用越来越凸现重要。同时这也决定了下一步国有上市企业的改革,关键点还是在经理人这一层面。鉴于我国的国有资产已经设立了专门的管理机构,同时,在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过程中,一批具有现代企业管理知识和经验,积累了一定货币财富的经理人群体逐步形成,我认为试行“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已经具备了条件。

所谓“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是指国有资产的管理人为确保全民财富的增值,通过一整套法律程序,从市场选择经理人来管理企业的一种经营模式。而所谓“激励对称”,就是经理人如果完成合约规定的经营指标,可以获得预期的收益;如果企业未获利润,则经理人要扣除原先规定的报酬;一旦企业亏损,则经理人必须按比例赔付损失。因此,为了优化企业经理人素质,使“激励对称”具有可行性(即负激励的可操作),应该建立和培育“经理人”市场,使那些具备经营才干,又积累了必要的可抵押资本的管理人员经过市场竞争进入国有上市企业的领导岗位。这一制度的理论基础是市场经济的假设和定律,同时考虑到我国的所有制框架和体制改革渐进性的条件约束。

与以往的企业改革方式相比,“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及预期效应:首先,“激励对称”(通俗地讲就是成功者赚钱,失败者赔钱)是市场经济的根本规则,而我们过去的改革方案都是只讲正面激励,负面激励是虚的,为了提高经营效益,管理层的报酬不断加码,老总年薪互相攀比,企业亏了本,最多把管理层调整一下,“埋单”的还是国家(实际上是纳税人)。而实行“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可以使经理人的切身利益真正(按一定比例)与企业经营状况联系起来,在为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的同时,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其次,以往的国有上市企业改革制度,经营者的产生都是非市场化的,即使有所谓的公开竞争、择优选拔,大多走过场,徒有形式而已。实行“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目的在于完全打破传统的人事制度,从市场上选能人。这些人既有能够证明自己才干的业绩履历.又有良好的诚信记录,还有必要的可抵押的非人力资本(这也是证明其经营能力的一个重要依据)。现国资委已出台招聘海外管理人才的办法,而大量国有企业管理人才的发现应该在国内市场。第三,由于市场经理人的激励是对称的,所以他们为了实现自己利益的最大化,必然内生地抵制上级部门对其经营活动的行政干预,尤其对于国有上市企业而言,他们的终极责任是利润最大化。维护股东的绝对权益;而国有企业作为上市公司的大股东为了防止市场经理人的道德风险,也会切实地与企业主管部门加强配套市场制度(如审计、社会诚信体系等)的建设和实施。割断了作为大股东与经理人之间的非市场联系,可望在它们之间建立起正常的委托关系,互相监督、互相制约,从而在规范的利益博弈中产生最佳的经济效益。

国有上市企业的改革是我国整体改革的有机组成部分。因此“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的实施和效果有赖于相关改革的推进,如政府职能的转变、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腐败现象的治理、法治的健全,等等。另一方面,“激励对称的市场经理人”制度也是国有上市企业改革的一种试验性举措,其实施步骤和管理规则需要精心设计,不断改进完善。在我国的市场化程度得到实质性提升以后,这一制度还可进行调整。或为新的更有效的制度安排所取代。

第5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广场协议 日元升值 人民币升值。

一、对当时日本经济的思考。

广场协议前,日本经济高速发展,GDP总量已达到世界第二。而美国经济却面临着逐年增加的贸易逆差和急剧扩大的财政赤字。为了缓解这种状况,美国开始对其它主要经济体国家施加压力,要求它们升值本币,日本首当其冲。

在日元升值后,日本经济出现了短暂的衰退,但在1986年底就恢复了增长,日本政府却认为日本经济将面临大衰退,在1986年1月到1987年2月间,连续5次降低利率,把中央银行贴现率从5%降低到2.

5%,为当时主要国家最低。过度扩张的货币政策,进而造成资产价格上涨。低利率一直保持到1990年。但此时,提高利率等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却直接挑破了经济泡沫。因此造成日本经济泡沫的重要原因是政府决策错误。

二、中日经济对比。

今天中国的经济会与上世纪八十年代的日本经济有许多相似之处。二者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大,都处于经济转型时期,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国。但中国经济与日本经济仍有许多不同之处。第一是经济体制不同。战后日本的经济体制有相互持股制、终身雇佣制等,这些制度已完全不适应当时日本经济发展。而我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同时已逐步建立了现代企业制度,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进行了股份制改革。这些体制的改革与完善,为防范经济危机奠定了基础。第二是国内需求潜力不同。在上世纪80年代,日本已进人了后工业化阶段,地区、城乡差距非常小,国内需求已趋于饱和。而目前,我国除沿海地区经济较发达外,中西部、东部发展潜力巨大,尤其是广大的农村市场。这在一定程度上为拉动内需,促进经济增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第三,当时日本实行的是浮动汇率制,不易控制资本流入。

目前中国的汇率制度依然是在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下的汇率制度。如果人民币汇率短期内出现极端波动,央行干预的可能性会非常大,以保证人民币汇率的整体稳定。中国目前以出口为导向的经济状况决定了人民币在短期内不能出现大幅度升值,中国可以发挥资本管制的作用,遏制投资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流入。

三、人民币升值对中国的影响。

人民币升值对中国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首先分析人民币升值的好处。人民币升值有利于引进资本密集型产品,加快技术进步,有利于调整产业和经济结构,实现经济从外向型到内外平衡型的战略转型。

其次,有利于抑制通货膨胀。通货膨胀的主要现象就是物价上涨,我国目前的通货膨胀部分原因是由于国际原材料价格上升,从而导致进口企业成本上升。人民币升值可以降低企业的进口成本,这样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降低产品的价格,减小外贸顺差,从而减少基础货币投放,缓解通胀压力。同时,人民币升值抬高了外资在中国大陆的购房成本,降低购房需求,有利于房价调控。另外,人民币升值提高了企业在国外市场投资能力,有利于其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提高中国经济的知名度与竞争力;加快中国企业国际化步伐。

人民币升值的挑战有首先,与日本相同,二者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对外依赖度大。2010年3月,中国的对外依存度一度达到60%,而日本在2000年以前最大的对外贸易依存度才为25.13%(1985年),人民币升值,中国的出口行业势必会受到打击。通过粗略估计,人民币每升值1个百分点,作为中国出口主力的劳动密集型行业的净利润率就将直接下降1个百分点,而这些行业当前的平均利润率仅仅为3%—5%。如果按照彼得森国际经济研究所估计,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被低估了41%,那么中国的出口行业将无法生存。其次,人民币升值后,我国外汇储备大幅缩水,同时可能引发美国国债下跌和热钱大量进入,推高人民币计价资产价格,造成经济过热。另外,人民币升值还将增强对人民币再升值的预期,进而激发短期流动资本的投机冲动,。目前,多种投机机构已进驻香港,寻找中国内地的投机机会。这种“热钱”大进大出势必影响中国乃至全球金融秩序的稳定。

四、建议。

根据巴拉萨一萨缪尔森效应,一个强势经济体必然引发一个强势货币,即带来汇率升值。事实上,近几年,我国经济实力迅速提高,人民币升值问题已成为经济发展过程中不可逾越的瓶颈。中国应早做准备,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立足于中国的实际情况,按照主动性、可控性和渐近性原则,在合适的时机进行适度的升值。目前,我国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主要是来自美国。因此,要排除外来因素的干扰,防止本币过度升值而引爆泡沫经济,同时要采取各种措施早做预防,消化升值的压力。 保持国内货币政策的独立性。根据“蒙代尔”理论,货币政策独立性、资本的自由流动和汇率稳定这三个目标不可能同时达到,因此,政府必须在三者之间进行选择。在政策选择方面,要维护国内货币政策的自主性。在广场协议后马克升值,德国央行坚决奉行独立的货币政策,国内产出和物价都比较稳定,而日本试图利用货币政策稳定汇率,最终汇率没有稳定,却引起了国内通货膨胀和泡沫经济。日德两国的经验表明,只要维护好国内物价和产出稳定,汇率浮动并不足以破坏国内经济。 继续加强金融管制,实行账户开放需要逐步进行,建立起相配套的监管框架及风险约束机制。其中,要特别注意对短期资本流入的监管,以免造成经济的大幅波动。目前,中国的汇率制度依然是在资本项目存在管制下的汇率制度,这点决定了中国可以遏制因人民币升值预期而大量涌入的短期资本。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强技术创新,加快国内产业结构调整。德国在马克升值后,大力促进竞争力强的产品出口,尽量减少成本因素的影响。从中国经济长远发展看,加大自主研发投入,不断提高出口产品的技术含量和附加值,逐步实现从劳动密集型产业向资本、技术密集型产业过渡。 加强区域货币合作。区域货币合作的理论基石是最优货币区理论,在此区域内,支付手段或是单一的共同货币,或是几种货币,这几种货币之间具有无限的可兑换性,其汇率互相钉住,保持不变;但是区域内的国家与区域以外的国家之间的汇率保持浮动。区域货币合作有利于汇率的稳定,减小成员国面临的外汇风险。中国应积极参与东亚货币合作,努力发挥在该区域中的影响作用,提升人民币的地位,加快人民币的国际化进程。

[1]综合开发研究院(中国·深圳)。认真研究日本泡沫经济发生的经济教训防范国民经济出现过度波动。脑库快参:2007(5)。

[2]王健,黄健。以国际视野调整货币政策治理通货膨胀。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8(5)。

[3]朱博。人民币汇率升值的利弊分析[J]。今日财富:2008(6)。

[4]崔莉,梁青。日本泡沫经济产生的原因及其对我们的启示[J]。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09,26(9)。

[5]单飞。中日货币对美元升值的影响:比较与启示[J]。经济与管理,2008,22(12)。

第6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理想,是培养学生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生奋斗的有实现可能的目标。它具有非凡的魅力,人们赞美它,向往它,追求它,因为他给人们带来希望和力量,使人们对未来充满信心和希望。在浩瀚的人生中,理想决定着一个人努力的方向,大的理想决定着一个人的存在价值。在当前改革开放的形式下,树立远大的理想是开拓进取,变革现实,战胜邪恶、抵制腐朽思想侵蚀的精神支柱。所以强化理想教育,将理想教育与政治课教学融为一体、置于一身,成为政治课教学的重要课题。在进行思想教育中,举办各种形式的报告会、讲座、展览,以英雄为榜样,使学生认识到我们先烈不惜牺牲一切,不是钱的动力,而是他们对祖国、对人民的无限热爱。那么多的科学家不被金钱的诱惑,拒绝重金聘请,毅然从外国归来参加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多么高尚的情操啊!金钱的诱惑力,只能在意志薄弱、心理不健康的人身上起作用,而当代的青少年应如何对待金钱和事业的关系,怎样选择暂时的优裕生活和长远的理想的现实,在学生中引起反响。他们基本上能确定地认清了学习目的,对自己的理想抉择也有了方向。

二、商品经济意识的培养

意识是行为的先导。培养学生良好的商品经济意识,为将来参与商品经济发展与竞争做准备一个地区规范较大的市场,它应该是该地区经济发展的基地。有意识地组织学生去参观,从服装、餐饮、百货、建材等市场,学生看到市场的繁荣景象,了解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经济的状况,然后组织学生对家乡的市场进行调查,从历史上看这个仅占一隅之地的小市场到现在的规模诺大的大市场;从十几年前的小草房到现在青砖大瓦房和一栋栋拔地而起的五、六层住宅楼,学生都会深感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学生根据从工商部门得出各种数据,确信未来社会将是市场经济更加繁荣发展的时代。市场经济的大潮中需要勇敢的竞争者,怯懦自卑只能是时代的弃儿。我们应该让学生认识到在市场经济运行机制中,各行各业都存在竞争,优胜劣汰。要参与竞争,就要有实力。所以从青少年时期就要练习与同学竞争,与自我竞争,不断自我完善。当然也要强调社会主义的竞争与资本主义竞争本质区别。学生将来要参与市场经济竞争,培养他们的质量意识和良好的信誉观念是当务之急。组织学生参加工商部门举办的打击伪劣假冒商品现场会。会上,工商部门领导介绍当前市场伪劣假冒商品大量出现的现实,不法商贩销售伪劣,假冒商品给人们造成的危害,将使学生认识到质量在市场经济发展中是竞争者成功失败的关键。更主要的是这些不良风气是缺乏社会公德和违法行为,使学生懂得以质量求生存,以信誉求发展的经上准则。结合思想政治课教学进行强化教育,开展“怎样提高学习质量”的讨论会,教育学生要提高商品质量必须提高人的素质,具备一定的知识水平,必须提高学习质量。要竞争就要拼搏进取。在商品经济的大潮中,注定要有恶浪险滩,这就需要竞争者具有坚韧不拔的意志,不甘居中游,更不甘落后,要进取就要拼搏,在逆境时要拼搏,在顺境时也要拼搏,防止松口气的盲目乐观和骄傲自满情绪。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利用他们的事迹对学生进行教育,能起到良好的效果。

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加强学生思想素质教育

第7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市场经济;关系

进入21世纪以来,社会经济迅猛发展,市场经济全面进步,世界大市场逐步开放。市场经济的全面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促进了社会建设的发展,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就是在市场经济全面推进的背景下发展而来的。企业是人力资源相对集中的地点,内部人员的体育文化水平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凝聚力,是企业加强管理、促进生产的重要手段。文化是企业的软实力,是企业上层建筑水平的重要指标,而体育文化又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企业实力的重要一部分。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下,如何搞好企业体育文化建设,促进工作人员健康发展,就成为了企业关注的焦点。

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含义

想要明确了解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密切关系,并促进企业体育文化建设水平的提升,首先就要明确什么是现代企业体育文化。顾名思义,现代企业文化是现代化背景下产生的文化,它不同于传统的体育文化,其文化内涵更具个性也更加多元。它是市场经济飞速发展下的重要产物,其中既包括企业的体育文化理念,也包括企业管理、内部建设,是多元的文化载体。与此同时,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形成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它需要长时间的积累和完善,通过一个企业的体育文化情况能够切实了解该企业的整体运行情况,是企业自我展现的重要窗口。

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同市场经济的关系

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不同于以往的企业体育文化,它是经过长时间的积累和发展而成的。与此同时,它的产生也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与市场经济的逐步深化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

一方面,市场经济的出现推动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我国传统的经济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党和国家占据经济的主导地位,该体系下的企业体育文化较为单一,无法调动员工的体育热情。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了文化在竞争中的重要作用,认识到了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在市场经济背景下,企业之间的竞争异常激烈,体育文化建设也成为了衡量企业整体实力的重要指标。因此,市场经济的推进促进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我国在改革开放,尤其是加入WTO组织以后,市场经济全面开放,多元文化被引入到了社会经济之中,而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丰富了市场经济形式,促进了经济的多元发展。综上所述,两者有着非常紧密的关系,它们互为补充又互相促进,是社会主义经济全面发展的重要体现。

三、在市场经济全面发展的背景下如何促进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发展

从上述内容中,我们已经清晰直观的看到了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的紧密关系,并了解了企业体育文化对企业发展的重要意义。为了切实提升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水平,就一定要找到行之有效的对策予以完善。

1.转变人们的观念,做好体育文化的弘扬工作

想要从根本上提升现代企业的体育文化建设水平,就要转变人们的思想,让全体员工认识到体育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并了解其与自身发展与企业未来建设的紧密联系。具体而言,企业要加大宣传力度,让全体员工都了解体育文化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对企业凝聚力的提升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是企业屹立不倒的基础。

2.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完善建立企业体育文化制度

俗话说“没有规矩不能成方圆”,想要做好任何事情都要有健全完善的制度体系作基础,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建设发展也是如此。各企业要发挥体育文化的魅力,在市场经济竞争中处于不败之地就要结合员工的实际情况,完善体育文化的规章,细化具体的体育项目、时间等内容,将与体育文化的魅力展现出来。例如,某企业观察到员工在下午3点左右大多处于疲倦期,于是在每天的这一时间段,都会带领员工做简单的健身操,这样一来既锻炼了人们的身体,也提升了办公室活力。

3.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做好体育设施建设

大多数企业都有属于自己的场地,各企业领导要明确体育文化对企业未来发展的重要意义,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体育设施建设,为企业员工提供一个健身锻炼的良好氛围,潜移默化的培养他们的体育文化意识,使企业更加顺应使市场经济的潮流。

四、结束语

总而言之,现代企业体育文化与市场经济具有非常紧密的关系,随着我国大市场的逐步开放以及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完善现代企业体育文化建设已经成为了大势所趋。为了切实提升企业的软实力和体育文化水平,各单位要加大资金投入数量,完善设施建设,并健全相关制度,结合员工特点开展多种体育文化活动,从而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繁荣。

参考文献:

[1]郭建平,李艳翎.社会转型期我国现代企业体育文化探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5,01:26-28.

[2]许迎伟.浅谈现代企业体育文化的功能及发展模式[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09:81-82.

第8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市场经济;民商法与经济法;关联

一、市场经济、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基本概念

(一)市场经济的基本理念

根据我国经济发展的大环境来说,具有社会主义特色的市场经济是最适合我国发展经济的经济制度,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性:第一,这种经济制度能够为企业在发展过程中有一个公平的市场竞争平台,并且保障了市场在人才竞争方面的机遇;第二,能够在最大程度上保障参与市场经济所有人的合法效益和经济方面的收益;第三,在企业开展市场经济活动时,国家能通过相关法律实现对经济的控制性;第四,最大程度上给予企业自主权,提升了各行业的创新能力。

(二)民商法的基本理念

通过对民商法进行深入研究可以看出,民商法就是民法和商法的有机结合,比如,公司法、民法等都是民商法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市场经济的角度来说,民商法起到了对市场进行微观调控的作用[1]。换句话说就是调控和解决单一经济活动的独立经济体间的利益方面的问题。在当前时代背景下,民法与商法也在进行着协调统一的工作,但是这两种法律之间的独立性是显而易见的。换个简单地说法就是两种法律在重点方面有着一定的差异,拿民法来说,其主是以市场经济为前提,实现各平等的个体间在签订合同时的自治意识;而商法的重点关注对象则是调整市场经济活动,并保证这些市场活动都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

(三)经济法的基本理念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我国对经济法的相关理念已经有了较为细致的认识,但是由于我国经济法建立的时间较短,因此导致在构建经济法时极易受到来自市场经济多个方面的影响,其具体内容的含义也极易被曲解。经济法对于市场的重要意义是能对市场进行宏观上的调控,这点与民商法大不相同。换句话说,经济法完善了民商法在调控市场经济时产生的不足,并且经济法所涵盖的内容也更加广泛,并对国家调控市场经济的水平和效果起到了强化的作用。

二、市场经济环境下民商法与经济法的差异

(一)调节目标存在差异

从市场经济的角度出发,民商法与经济法在具体落实时都会面临着差异性的问题,例如,民商法的主要内容是描述出各个法律保护对象存在的关联性,如:人身财产具有的关联性;而经济法则不同,其作用的关键是调整国家市场的运转在经济环境中的关联,因此,经济法并不涵盖人身关系方面的调整。

(二)调控手段存在差异

根据民商法和经济法在市场经济中的具体落实情况来说,二者最主要的差异是进行市场调控的手段不同。首先,拿经济法来说,当法律行为在具体调控目标身上落实后,常常使多样性和整体性产生共存,与此同时,还会展露出一定的社会特征和激励方面的特征;其次,从民商法的角度来说,其在进行调控工作时重点关注的是调控目标自身的特点,其主要研究的也是对各调控对象存在的联系性的调整,主要目的是为了在开展工作时体现出社会所拥有的个体特征。

(三)社会效力存在差异

在当前市场经济的大环境下,民商法和经济法在价值定位方面存在着极大的不同,因此也导致两者在社会效力方面有着明显的差异。民商法自身主要的社会效力基本体现在保证商品交易具有公平性,并且民商法的主要服务对象是公民和社会,其社会效力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很好的保障主体自身的权益,因此作用范围也有很大的局限性;经济法则与之不同,其涵盖的范围更加具有多样性,在社会效力的内容方面也更加宽泛。

三、市场经济环境下民商法和经济法的联系

(一)民商法和经济法内容具有相似性

民商法和经济法的相似性主要体现在内容方面,两者都是国家颁布的明文法规,两者的颁布都完善了国家监管和控制市场的方式,两种法律的差异性也主要是职能和适用对象的不同[2]。简单来说,经济法能够更好的完善市场经济资源的分配,从而更好地保障了企业的权益;而民商法的与经济法在这个方面有着较大的不同,其民商法主要是保护个体的权益,从而实现对整个市场的权益进行管理。

(二)民商法和经济法都是发展的保障

民商法和经济法都保障了国家经济发展的质量,因此,两者具有统一的目标。从两者的具体内容方面来说,其保护和服务的对象也并不存在较大的差异,受到保护的群体也都是我国公民,这点特征也是我国众多法律共有的特征,其都是为了保护或维护弱势群体的相关权益。因此,无论是民商法还是经济法,主要目的都是为了保护参与经济活动的个人或组织的经济权益。

(三)两者具有一定的互补性

两者在促进市场经济发展时拥有一定的互补性。在市场经济的基础下,民商法和经济法都能够保障调控市场的效果,最终实现资源科学分配的目标。分开来说,经济法管控的范围更大,并且更加注重国家的整体调控,以此来保证对市场经济的最终调控效果[3]。另外,经济法通過与民商法的融合,以协调配合的方式,更好的促进我国市场经济的稳步发展。

第9篇:对市场经济的认识范文

关键词:工商管理;市场经济;发展

工商管理既是市场经济的一大产物,又是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的制约和监督体制。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逐渐凸显出来。在当今时代,市场经济对工商管理的影响日益增大,与此同时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离不开工商管理的制约和监督,不断地完善工商管理体制有利于调整市场经济结构,完善市场经济体制,促进市场经济又好又快、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工商管理的职能

1.规范市场经济行为

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行为健康有序的一个重要保证,可以有效地规范市场经济行为。在现实社会的发展过程中,我国与其他各国的经济交流日益密切,规范市场行为刻不容缓,一个完善、健全的制约管理机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良好保障。在我国市场经济的实际发展过程中,工商管理能够有效地管理市场经济活动,调节市场经济行为,确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稳定发展和长治久安。

2.调整经济发展措施

调整经济发展措施是工商管理的另一重要职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下,社会经济日新月异,市场环境也随之沉浮辗转,这就需要我们对经济发展措施也随之进行不断的调整,以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一方面加快对市场资源的整合和优化,及时地帮助企业走出困境,寻找正确的发展方法。另一方面,有效地控制一些企业和商家在市场生产和交易的不良竞争手段,建立公平公正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环境,达到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蓬勃发展的目的。

二、工商管理推动市场经济发展

1.保障经济发展格局的稳定

在工商管理的监督下,能够有效地促进市场经济下相关的企业和执法部门的相互协调与合作,规范市场经济行为,改善市场经济环境。有效地保障市场经济发展格局的稳定,是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基础前提,这就要求工商管理应要充分发挥其自身职能的作用,一方面在加大对市场的监督管理力度,加强对各个企业集团的监督管理,明确制约和管理机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市场经济竞争环境。另一方面要在紧紧抓住促进国家经济发展这一原则的前提下,优化管理市场经济下的利益追求,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和切身利益,打击市场经济中某些不良企业的违法行为,防止商业诈骗、贿赂、盗窃、虚假广告等不良竞争手段,规范市场经济行为,维护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格局的稳定,积极促进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2.促进企业交流发展

在工商管理监督下,能够有效地保障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主体地位。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的改革也在不断深入,市场经济体制下的各个企业、行业和集团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紧密,利益的趋向在加强一些大型企业集团地区跨度和企业延伸的同时,也削弱了企业、行业之间的自主交流,这些大型企业集团各行其政,阻碍了企业之间的交流和发展。此时,需要工商管理能够充分地发挥其职能作用,深化市场经济流通体制改革,以促进企业的交流和发展。工商管理能够有效地将企业从市场经济中的各种限制和束缚中解脱出来,打破企业的地区、行业等限制,协调企业与其他企业或政府部门之间的利益纠纷,加强企业之间的自由联系和行业之间的相互结合,从而促进各个企业之间的交流发展,推动企业和各部门之间的社会经济的双赢发展,这样更有利于维护市场经济的繁荣稳定。

三、市场经济推动工商管理的发展

1.改进工商管理格局

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不仅给人类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推动了社会各色行业的发展繁荣,更是对工商管理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当原有的工商管理格局已经不能适应新兴的市场环境和经济发展时,就会影响工商管理的职能发挥和工作效绩。面对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局面,工商管理的格局也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而不断改进,使得工商管理能够跟得上社会经济发展的步伐,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的有效工商管理制度,由此可见,市场经济的发展对促进工商管理格局的改进具有极其重要的推进作用。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要求工商管理能够不断地净化市场环境,改善市场经济中的一些不良风气,优化调整市场经济的产业结构,这就需要工商管理的格局需要不断随之进行合理的改进,相应国家建立资源节约性、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号召,更好地促进市场经济的又好又快发展。

2.改革工商管理体制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工商管理体制的改革也势在必行,工商管理体制改革不仅仅是工商管理的内在需要,更是市场经济不断发展对工商管理所提出的新的要求。不断加快的市场经济发展步伐,带动了工商管理体制的不断革新,工商管理体制的改革和健全,能够有效地改进原有体制中的漏洞和缺陷,建立与社会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新的工商管理体制,完善工商管理内容和机制,为市场经济的更好更快发展保驾护航。

3.提高工商管理效率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工商管理在市场经济中的作用也越来越明显。目前我国还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市场经济还有很长的一段发展空间,市场经济的发展同时也时刻激励着工商管理效率的提高。面对市场经济日新月异的变化,就要求工商管理及时地作出相应的政策调整,在市场经济的推动下,不断加强工商管理各部门之间的沟通和协调,深入研究市场经济的发展水平和基本状况,逐步提升工商管理的效率,确保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

四、结语

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是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市场经济是工商管理的前提和基础,在新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不仅对工商管理提出了新的要求,更为工商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另一方面,工商管理是市场经济发展繁荣的保障,工商管理能够净化市场经济环境,稳定市场经济发展格局,促进市场经济的繁荣。正确地认识二者之间的关系,在工商管理中规范工商管理,在工商管理中加快市场经济的蓬勃发展,更有利于促进国家社会的更好更快发展。

参考文献:

[1]张诗慧.浅谈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J].品牌月刊,2015(11).

[2]路宜昌.工商管理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6(5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