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生态治理新格局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生态治理新格局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生态治理新格局

第1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城市水域;生态景观治理;西安

中图分类号:K9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0)22-0166-01

一、前言

城市水域是城市中重要的绿色开放空间,是城市中自然要素最为密集、自然过程最为复杂的地域,是城市最理想的生态走廊和最高质量的城市绿斑。城市水域由于自然景观的优势,也为城市人文景观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的背景环境,是自然生态系统和人工建设系统相互交融的城市公共的开敞空间。景观生态建设是指通过改造现有景观要素、引进新的景观组分,以改善受胁迫或受损生态系统,从而增加景观的异质性和稳定性,确保景观生态安全。

近年来,国内一些城市大力进行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恢复水域空间,以期恢复优美宜人、充满生机的原貌,创造出适应现代城市生活的城市水域景观。在合理开发利用城市水域,满足其景观、防洪和生态环境功能的同时,依托城市水域景观生态建设中表达出地方精神,挖掘出人文内涵。本文将结合西安市“八水绕长安”水域生态景观治理建设加以讨论。

二、西安基本水域景观生态概况

西安古称长安,是中国古代文明发祥地和政治中心,先后有周、秦、汉、唐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创造了光辉灿烂的文化。这座驰名中外的古城之所以能成为十三朝古都,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八水丰盈绕长安提供了丰富的水源。

西安自古有“八水绕长安”之美称。西汉文学家司马相如在著名的辞赋《上林赋》中写道“荡荡乎八川分流,相背而异态”,描写了汉代上林苑的巨丽之美,以后就有了“八水绕长安”的描述。市区东有灞河、汉,南有河、楹,西有涝河、沣河,北有渭河、泾河,八水之中,渭河汇入黄河,而其他七水原本各自直接汇入渭河。渭河横贯西安市境内约150 km,年径流量为25亿 m3。如今西安正打造国际化大都市,充分发掘自然人文资源。随着城市规模的日益扩大,西安市将形成“东连临潼、西接咸阳、南拓长安、北跨渭河”的发展新格局,昔日的“八水绕长安”将成为西安的城中河,“八水进长安”的城市水系新格局和有水文化特色的魅力城市正在形成,在增强城市防洪排水功能同时,美化城市人居环境。

三、“八水绕长安”治理建设概况

2006年,潆绕长安的8条河流中有7条河流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被誉为“母亲河”的渭河水域生态环境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对此西安市政府以“清水行动”拉开序幕,并推出了“水气同治”的举措。

(一)治理水域源头,净化水域环境

2006年“清水行动”,针对造纸企业采取以关为主的政策,逐步提高造纸企业生存的规模,使全市造纸企业的数量大幅度减少,由61家减少到20家,每年可节约水资源近1.5亿多吨,削减化学需氧量4万多吨。同时关停113家不符合国家产业规定的电镀企业。通过对水源的治理,沣河、涝河、黑河水质主要污染物已达到功能区标准,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污染负荷下降70%-95%不等,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优于入境水质。

(二)重点治理水污染,提高水域水质

市政府加快推进重点流域、重污染河流的水污染治理。2007年以来持续开展皂河、新河、太平河“三河”流域专项整治,“三河”水质达到了近十几年的历史最好水平。加大对涉水企业特别是造纸、化工、淀粉行业的现场执法力度,增加检查频次,严肃查处偷排、暗排和超标排放废水等各种环境违法行为,并督促企业加大工业废水治理力度。伴随着西安的蓝天越来越多,河流也变得越来越清。受益于清水行动,如今一些被污染的河流已经重新碧波荡漾,又见鱼儿游。

(三)制定政策方案,投资水域景观治理建设

市政府颁布了《西安渭河城市段水污染治理工作方案》,明确任务,落实责任,环保部门开展主要河流排污口摸底建档工作,绘制《西安市地表水系及重点污染源分布示意图》。并相继投入资金2.3亿元,用于全市污水管网建设,市政部门新建截污管网737.72公里,全市污水管网总长度已达到1054.83公里,为已建污水处理厂收水运行提供了保障。通过政策方案落实、投资建设,“八水”水体污染得到缓解,生态景观得到恢复,生态功能得到发挥。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生态景观评价

(一)水域景观面积广大

西安市河流众多,“八水绕长安”,境内有渭、灞、涝、沣、黑、石川等54条较大河流。水域总面积约192 038 km2,主河道长度1 708 km。随着“八水进长安”的水文生态景观治理建设,未来的西安将成为中国西部“东有哄惫阍颂丁⑽饔秀愫永ッ骱、南有唐城曲江池、北有汉城团结库、中有明清护城河”的独具特色历史文化与各类水系相得益彰的魅力水城。

(二)文化特色浓郁

渭河流域曾在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中华水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一个重要的角色。从十三朝古都兴衰,到大唐不夜城,水文化一直是西安的精神内核,水渗透了西安的文化和历史,延续着阡陌街巷的生命和活力。水是西安的血脉,晶莹灵动的水为西安注入了活力,也带来了厚重的文化积淀。就像“晚来清渭上,一似楚江边”、“鱼网依沙岸,人家旁水田”,这些充满生机与活力的诗句一样细腻地摹画出了“绕长安”的八水带给人们恬淡、闲适生活的美景。

(三)水域景观治理初见成效

2009年,全市河流水质持续改善,10条河流24个断面中,7条河流、20个断面水质污染较上年同期减轻,综合污染指数较上年下降近40个百分点;新河、太平河、皂河等重污染河流水质更是整体好转,渭河干流西安段4个监测断面化学需氧量降幅明显,入渭的7条支流中,黑河、沣河、涝河的化学需氧量已达到功能区划水质目标,皂河、新河、临河化学需氧量浓度降幅分别为74%、94%、82%。渭河西安段出境水质主要指标优于入境水质。据西安市水务局初步统计,截至目前,西安市共建成各类水面面积37793.2亩。2010年,西安市将开始治理沣河,恢复汉代昆明池,修建6处沣河平原水库,预计还可增减水面1万亩。休养生息的八水正在为古城注入新的生机和活力。

(四)“八水进长安”水域景观缺乏主体特色

随着“八水”的治理建设,水进西安,但西安市的水域景观存在水文化建设主题不够突出,缺乏特色的问题。应加快对太液池、昆明湖恢复建设,打造皇家主题水文化。根据两湖在历史上地位和作用,形成主题突出,特色鲜明皇家水文化主题区,市民在休闲的同时,又可领略雄浑的汉唐文化,追忆辉煌的历史。进一步加快广运潭生态水文化建设,突出生态观光旅游度假主题水文化。广运潭将以其丰富的水资源和绿色资源成为西安的“绿肺”,服务于西安的生态建设,同时也将成为市民休闲旅游的好去处。加大加快渭河流域治理,打造渭河滨水特色文化主题区。渭河是中华民族历史上最辉煌时代的黄金之页,在建设生态特色滨水文化中融入历史文化,突出文化特色。

参考文献:

[l]孙麟.王志芳.遵从自然过程的城市河流和滨水景观设计[J].城市规划,2000.24(9).

第2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关键词]维稳大格局; 社会管理创新; 科学发展

稳定是发展的前提,我省近些年来经济与社会发展来取得的巨大成就得益于稳定的社会秩序和发展环境,今后我省要实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还必须依赖于稳定的发展环境。为此,积极谋求化解矛盾纠纷的治本之策,探寻维护我省社会稳定的长远之计,力求以全新的“维稳大格局”理念和完善的“大维稳”工作理论体系,推动河北“大维稳”工作深层次和全方位大发展,不仅是河北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也是创新河北社会管理的有效之举,这对于破解影响和制约河北维护稳定工作中的体制性、机制,实现河北的稳定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指导意义。

一、构建维稳大格局在河北稳定和谐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加强社会管理创新,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加快河北经济和文化强省的建设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将成为我省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项长期任务。

(一)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建设和谐河北的必然选择。当前我省既处于难得的重要发展战略机遇期,又处于人民内部矛盾凸显、违法犯罪高发、社会矛盾复杂的特殊时期,维护稳定工作领域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新情况、新问题,严重影响了我省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为此,准确把握新时期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产生的各种不和谐、不统一因素,找准当前社会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遏制不断滋生的影响社会稳定的不良因素,力求在发展过程中达到新的维稳动态平衡,必然成为我省各级党委、政府特别是职能部门的重大责任,也是理论工作者不断探索和深入研究的重大理论问题。

(二)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实现河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发展是硬道理,没有发展就没有活力。当前,我省正处于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一些社会矛盾。这就要求我们必须科学处理好稳定与发展之间的关系。为此,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十二五”时期我省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战略重点,积极构建“大维稳”工作格局,为“十二五”时期全省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提供有力司法保障、创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这不仅是实现河北经济社会科学发展的实践需要,也是我省当前的一项重要使命和历史任务。

(三)构建维稳大格局是创新社会管理,提高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客观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这是我省当前推进社会建设,提高政府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的一项重要内容。党的十提出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群众参与、法治保障” 的社会管理新格局,为我省维稳大格局内容的丰富和完善,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法治保障。以十精神为指导,我省积极构建并不断丰富完善“大维稳”格局,努力实现社会发展与社会稳定的动态平衡。就必须跳出“就管理论管理、就维稳论维稳”的思维定势,要以保障与改善民生为出发点与落脚点,以宏观的视野、战略的思维、科学的指导,创新的思路来重新思考和规划维稳工作,构建一个从源头上、根本上、全局上解决问题的“大维稳”格局,不断提升政府社会管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二、当前我省社会矛盾随社会变迁表现出的新特点及其形成原因

社会矛盾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在社会发展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类社会矛盾,而且随着各种社会变迁因素的影响,各种社会矛盾不断呈现出新的发展特点和趋势。

(一)因土地征迁引发的纠纷明显增多。伴随着我省工业化、城市化的加速推进,必然涉及到土地征迁。近些年来,因征地拆迁、补偿安置等利益问题引发的矛盾一直成为影响我省稳定的重要因素,包括拆迁政策不一、拆迁安置异议、工程施工影响、征地补偿分配等引发的各类矛盾纠纷。这此矛盾纠纷因各方利益诉求和其他种种原因,许多没能得到及时解决而搁置下来,加上新的征迁矛盾和问题不断产生,新旧矛盾交织在一起,错综复杂,致使征地拆迁矛盾呈明显增多趋势。

(二)以激化甚至诉诸冲突的方式解决矛盾成为一些人的矛盾选择方式。调查中发现,我省在很多地方社会矛盾的互动方式,也有了很大变化,有些人抱着“小闹小解决,大闹大解决、不闹不解决”的错误心态,将一些普通的民事纠纷,或是通过其他渠道能解决的问题,往往采取激化、尖锐、甚至恶性冲突的方式,如围堵、冲击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或拦截公务车辆;将生活不能自理者遗弃在接待场所;堵塞、阻断公路、铁路交通等种种激化的社会矛盾互动方式,非常影响我省社会经济发展的和谐氛围。

(三)民众空前重视自身权益的维护,民生需求甚于政治诉求。虽然中国现阶段的社会矛盾涉及面广泛、种类齐全,但是,从社会矛盾形成部位的角度看,中国现阶段社会矛盾的形成多集中在与基础民生或民众切身物质利益直接相关的部位。以往我省的社会矛盾多为浅层次的问题,多表现为普通矛盾纠纷和社会治安方面的问题。而近年来,则明显地表现为改善环境生态、维持较高的社会福利水准以及劳资纠纷、医患矛盾甚至影响民众日常生活的物业管理纠纷等,呈现出特殊的时代背景条件下,我省社会矛盾的一些明显特征。

(四)社会的多样化致使矛盾解决复杂化。转型期我省发生的各种各样的社会矛盾波及范围大,影响人员多,社会影响广,涉及的主体利益差别甚至超过很多人的心理承受度,形成稳定共识的难度进一步增大。尤其是往往关系到某一群体或多个群体的共同利益,涉及的范围和人员较为广泛。一件偶发的社会矛盾事件,可能产生连锁反应,出现“交叉感染”,引发多起社会矛盾事件。伴随着突发性和未可预期性大为增加,使得问题变得越来越复杂,增加了矛盾解决的难度。

三、我省构建维稳大格局的路径选择及完善对策

(一)培育社会管理新理念,开拓社会维稳新思路。在培育社会管理新理念构建维稳新格局上,应强调社会治理的公共性,强化“人本、法治、服务”的观念;强调在发挥党委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作用,实现由传统“一元”治理向现代社会“多元”治理转变;实现由治标管理向源头治理、治本管理、系统管理思想转变;针对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共同治理方式和方法,以多头并进、群策群力、社会共同参与治理的全新理念,实现我省社会矛盾的根本治理和有效遏制。

(二)整合各方资源,形成维稳合力。通过着力构建党政统揽、群众参与、联防联动、协调统一的“大维稳”工作格局;进一步建立健全新型维稳运行工作机制;构建综合治理部门、司法行政部门、维稳办、办、纪检监察部门以及大调解领导协调等多个维稳部门协同配合,多种调处方式多管齐下的维稳新格局,督促各级各单位积极主动地做好维护社会稳定的各项工作,逐项分解落实,有效整合各方资源,不断提高协调运作能力,形成化解矛盾纠纷、促进社会和谐的合力,提升维稳工作的整体水平。

(三)加强基层维稳工作,夯实基层维稳基础。维护稳定工作的重点在基层,难点也在基层。我省应以“加强基层建设年”活动为契机,突出加强基层基础工作的导向,坚持做到领导精力上倾注基层,人力配置上充实基层,财力物力上保障基层,政策待遇上优先基层,确保把有经验、有水平的工作人员留在基层,矛盾纠纷尽力化解在基层。从人、地、物、事、组织等基层管理要素入手,夯实维护社会稳定的基础工作。

(四)依法疏通群众诉求渠道,科学调处社会矛盾。在利益主体多元化的今天,各利益阶层充分表达自己的利益诉求,已成为当今社会政治经济生活中的重要内容,相关部门应主动提供多种利益诉求表达和沟通渠道,让各种意见能够在合法、合理的平台上畅所欲言,充分表达,并及时疏通、逐步调解。对社会情绪和社会矛盾的疏导和调处要讲究策略、依法进行,充分运用诉调对接、调访对接、人民调解与行政和司法调解对接等形式,既解开当事人的“法结”、“理结”和“利结”,又解开当事人的“心结”。特别是对于一些较复杂、较难预测的矛盾纠纷,组合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积极引导,充分发挥大调解格局的疏导和舒缓作用,特别是注意调解疏导后的随访工作,以免再次受到不良情绪的诱导和影响。

第3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进入21世纪,我国总体上已进入着力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重要时期。在工业化加速升级、城镇化加快发展、消费结构快速升级的带动下,产业快速升级,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化,农民阶层快速分工、分化。工农关系、城乡关系快速变迁,既面临着实现工农关系、城乡关系的协调、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历史机遇,也面临着工农差距、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解决“三农”问题难度加大的严峻挑战。构建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体制和机制要求紧迫。不失时机地推进统筹城乡发展的改革,建立新型城乡关系、工农关系,为加快区域现代化进程提供新的动力,已成为各地必然的选择和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统筹城乡发展就是跳出就“三农”来解决“三农”问题的传统思路,把“三农”问题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现代化的全局上来统筹和解决,从城市和农村、工业和农业的内在联系上来推进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促进工业化、城市化与解决“三农”问题相结合。

“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重大战略。农业的基础性、弱质性决定了工业和城市必须对其补贴、支持。但是,一方面农业和农村不只是单向的、被动的接受补贴,以工补农、以城带乡与工农互促、城乡共荣是一个量变到质变、相互推移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我国成功的农村改革使农村经济发展,农民增收,农村对“三大件”的消费需求扩大,带动了轻工业、重工业,乃至整个城市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农业支持工业,城市带动农村的非常生动的发展局面就是一个最有说服力的证明。另一方面,“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不是自然而然的过程。城市的发展不能离开农村和农业的发展,但是城市发展起来以后不可能自然地去反哺农业;也不能通过削弱城市、“平调”工业来带动农村,支持农业。“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援农村” 必须遵循市场经济的规律,打破城市工业化与农村工业化相隔离,城市城镇化与农村城镇化不相连接的格局,通过统筹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促进以工促农、以城带乡与工农互促、城乡共荣之间形成相互推移的良性循环。

破解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我国现代化进程的重大历史任务。城乡“二元结构”既抑制了农业、农村的发展,反过来又使城市发展落后,“三农”问题缺乏解决基础,一个国家和地区实现现代化的过程就是从城乡二元结构向城乡一体化的现代经济结构转变的过程,而农业部门自身的现代化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计划经济所遗留的,以及体制转型中新出现、体制建设滞后所引起的城乡二元体制,是我国城乡二元结构的制度基础。改变城乡二元结构必须釜底抽薪,从改革城乡二元体制破题。要把影响城乡平等的城乡二元体制作为改革重点、率先突破。改革城乡户籍制度,重在改革户籍制度后面的城乡不平等待遇;改革城乡二元投入体制,建立在城乡之间合理分配的投入机制:改革城乡二元环境治理、保护体制,建立城乡统筹的环境保护制度;改革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建立“归属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农村产权制度。

统筹城乡改革要注意选择合理的路径和策略,不搞孤军独进,综合配套推进。治标与治本结合,既解决已经出现的矛盾,更注重治理产生矛盾的根源:既注意改革政策的科学性,又注意改革政策的配套性:既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城乡二元体制,也注意探索分阶段、有步骤的过渡性的形式和制度安排,从而保证统筹城乡的改革全面深入推进。

链接:

2008年初,施行了17年的《城市规划法》“升级”为《城乡规划法》。这部法律的最大亮点,就是城乡规划纳入一体化管理。在经过成都、重庆等城市长达5年的城乡统筹实验之后,全国城乡一体化规划时代正式开始。

第4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当前,世界经济处于深度调整期,我国正面临经济增长速度换挡期、结构调整阵痛期和前期刺激政策消化期“三期叠加”。如何确保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关键就在于能否实现经济转型升级。我们要顺应世界潮流、紧扣时代主题,打好主动仗、下好先手棋。

从国际看,转型发展大势所趋。进入21世纪,特别是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全球经济结构大调整,无论发达国家还是新兴经济体都在通过经济转型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美国奥巴马提出了“再工业化”战略,还采取了政策支持、资本回流等很多措施;英国加大创新投入,支持九个创新制造中心建设;巴西、印度等也了各自的工业振兴计划,力争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抢占制高点。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制造业将面临前有发达国家“再工业化”的堵截,后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追击的双重压力,在此环境下,中国经济必须转型升级才能找到出路。

从国内看,转型发展方兴未艾。当前,我国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少、要素成本上升、产业基础薄弱等诸多问题,若想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就必须尽快转型升级。为此,许多省市强化倒逼机制,加快转调升级,比如,浙江省“浴火重生、腾笼换鸟”,努力转变经济增长模式;广东省推进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取得了明显成效;江苏省继上世纪80年代“由农到工”第一次转型、90年代“由内到外”第二次转型后,目前正在进行“由大到强”第三次转型。在此推动下,我国产业发展模式正在发生重大变革,呈现出许多新趋势、新特征:科技创新引领作用更加凸显,产业转移方式途径更加多元,产业聚集融合态势更加明显,产业发展新兴业态更加完善,产业发展方式更加绿色低碳,等等。由此可见,竞争发展的核心内容已经发生重大转变,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指导上必须与时俱进,增强忧患意识和紧迫感、责任感。

从全省看,转型发展迫在眉睫。近年来,省委、省政府把实施高质高端高效产业发展战略作为抢占产业发展制高点、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总抓手,加强规划引领,完善政策体系,加大投入力度,转型升级取得阶段性重要成果。全省产业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显著提升、创新能力持续增强、区域布局更趋完善、绿色发展深入推进。转型发展永无止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经济文化强省建设的目标要求相比,与先进省市咄咄逼人的竞争态势相比,山东省转型发展的压力依然很大。比如,服务业占比偏低、传统工业占比较高,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聚集度、关联度低,产业链缺乏有效集合;一些行业、企业缺少核心技术、知名品牌和驰名商标,产业竞争力不强;部分产品利润率低、市场占有率不高,质量效益亟待提升;能源结构不合理,对资源环境依赖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等等。上述问题的存在,不仅有创新能力不够强、体制机制不够活等方面的原因,更主要的是思想不够解放、路径依赖性较多,特别是一些地方对科学发展观和正确政绩观的理解不深刻、落实不到位,以GDP论英雄的思维定势还没有彻底摆脱;重速度轻质量、重规模轻效益、重工业轻服务业的传统观念还没有根本改变。由此可见,不合理的能源结构、产业结构、增长结构,已成为推动山东科学发展必须突破的羁绊,必须实现工作指导的重大转变。

二、转型发展是一场硬仗

凤凰涅 、转型发展,是一次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会有短痛和阵痛,也有可能带来长痛和巨痛。早转早主动,晚转就被动。只有经历“痛”的过程,才能实现“凤凰涅 、破茧成蝶”。这不仅需要壮士断腕、浴火重生的勇气,善谋善为、善做善成的智慧,更需要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必须按照省委、省政府的要求,在发展理念、发展定位、发展动力、发展途径、考核导向等方面实现新的转变,坚持科学发展、实施创新驱动,减少对资源投入的严重依赖,提高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效益。必须把握发展大势,遵循发展规律,不“另起炉灶”,不推倒重来,突出特色优势,抓住关键环节,再造新优势,抢占制高点。

第一,在提升现代产业上实现新突破。产业升级是转型发展的核心,坚持走高质高端高效发展之路,提高第三产业比重、提高最终产品比重、提高绿色环保产品比重、提高有记录可追溯产品比重。要大力培育新材料、新能源、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制药、环保设备、海洋装备等新兴产业,提升改造轻工、纺织、机械、冶金、建材等传统产业,积极化解钢铁、水泥、船舶、化工、轮胎等过剩产能,促进工业调高、调轻、调优、调强。要加大政策扶持和资金投入,加快发展信息、物流、文化、旅游、养老、医疗、金融、商务等现代服务业,推动服务业发展提速、比重提高、水平提升。按照总书记“三个导向”的要求,实施农业十大产业振兴规划,推进千亿斤粮食产能建设,抓好产业链延伸、经营体制创新、品牌特色农业工程,努力在发展现代农业方面走在全国前列。

第二,在推动科技创新上实现新突破。未来的竞争,不仅是产业的竞争,更是科技的竞争、人才的竞争。要积极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试点,实施省级科技创新平台发展专项,培育创业风险投资基金,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要落实加快科技成果转化16条政策,抓好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建立产学研协同创新机制,大力推进科技成果转化。要实施专业技术人才伍建设中长期规划,加强创新型人才队伍建设。要点上攻克核心技术,线上打造创新链条,面上提升创新水平,加快由“山东制造”转向“山东创造”、‘“山东设计”、“山东标准”。

第三,在促进提质增效上实现新突破。山东省经济要行稳致远,提质增效是必然要求,应将质效双优导向贯穿于经济发展各方面、推进工作的全过程。要深化投资体制改革,坚持投向、投量、投速、投效相统一,引导资金重点投向社会民生、农林水利、高新技术、现代服务业等领域,组织实施好省级重点项目和“十二五”规划项目建设,真正以大项目好项目,促进经济结构不断优化,质量效益不断改善。要着力培植特色产业集群,通过专业化分工、集中化布局,壮大一批“有根产业”和“税源链条”,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板块经济”。

第四,在推进生态文明上实现新突破。要牢固树立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生态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的理念,更加自觉地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要坚持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实行能源消费强度和总量“双控制”,完善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促进生产、流通、消费过程对资源的减量化、再利用。要加大生态环境治理投入,狠抓大气污染防治、优化能源结构、实施重大生态工程。要健全生态补偿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确保完成节能减排约束性目标任务,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相均衡、经济社会效益相统一。

第五,在保障改善民生上实现新突破。人民群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奋斗目标和根本价值取向。要从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问题入手,“织好网、补短板、兜住底”,加大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促进就业创业、繁荣发展文化、完善社会保障,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人民群众。要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深入推进平安山东建设,确保人民生活更加和谐安定。

三、转型发展是系统工程

转型发展涉及方方面面,艰巨而复杂。必须不断创新思路和办法,进一步调整完善工作运筹、工作手段、工作方式,加快构建大政策、大市场、大协调的工作新格局。

在工作运筹上,突出顶层设计,强化配套联动。在尊重基层首创的基础上,加强系统推进产业转型发展的顶层设计。按照质量效益导向,对相关规划、政策、法规进行修订、完善和充实,并做到方向一致、配套联动,用心着力狠抓落实,确保一张蓝图抓到底,加快形成规划导向鲜明、政策支撑有力和法规保障有据的新格局。

第5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近年来,在城市环境日趋改善的同时,农村环境污染问题凸显,主要表现在:点源污染与面源污染共存,工业污染与生活污染叠加,各种新旧污染相互交织,工业及城市污染向农村转移。笔者以为,综合整治农村生态环境必须城乡统筹,创新机制。

建立目标导向机制。地方政府必须把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放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局中谋划。按照构建“中心城、中心镇、中心村”3个平台的建设思路,科学开展村庄集镇建设近、远期规划,形成有机整体,合理布局环境公益设施,使公共资源的利用达到最佳效益。上级党委和政府要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纳入下级领导干部任期目标责任制中,将考评结果与各级领导干部的任用挂钩,同时对任期内因失职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的责任人追究责任。围绕畜禽养殖污染治理、村镇生活污水与垃圾处理、乡镇工业企业污染治理、农村居住环境整治等工程,建立重点工程的有序推进机制。

建立城乡互动机制。打破城乡分治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格局,按照“规划主导一体化建设、治污采取一体化思路、考核实行一体化机制”的思路,统筹考虑城乡环境整治。一要加快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和污水管网建设。可以将临近城市的农村地区一些污染物纳入城市污染处理、处置系统,提高农村环境技术装备水平,建设和完善城乡一体化的环境基础设施,探索城乡统筹环境基础设施建设新路。二要加快农村垃圾集中处理进度。按照“组保洁、村收集、镇转运、县处理”的模式,逐步推广农村生活垃圾收集转运处理体系,逐步实现城乡环境基础设施一体化。三要有序推进县乡河道疏浚和村庄河塘整治。通过疏浚县乡河道,整治村庄河塘,提高河道水环境自净能力,改善村庄水环境。四要彰显农村生态建设特色。按照基地规模化、产地环境无害化、质量管理制度化的要求,加强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农产品示范基地建设,凸显生态建设优势。

建立宣传教育机制。一是抓好舆论引导,鼓励新闻媒体开展农村生态环境建设的宣传和监督,客观报道农村生态环境面临的严峻形势,增强农民的责任感和紧迫感,消除部分农村出现的“重房屋设施投入,轻环保设施配套”、“重村容村貌外观改善,轻人居环境提升”、“重村庄环境突击整治,轻常态管理机制”、“重传统农业发展方式,轻农业污染减排”的现象。二是推广环境技术。要根据农村生态环境的特点,推广生态循环型农业,将秸秆、杂草等作为资源充分利用起来。要加快农村环保科技创新步伐,建立分区域、分类型的科研示范基地,搭建统筹城乡环保的技术推广平台,尽快形成经济实用的农村污染控制技术推广体系。

建立资金投入机制。资金缺乏、监管缺位是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约束因素。鉴于农村环境的生态脆弱性、区域差异性、阶段性和隐蔽性等特点,要进一步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监管机制。一要建立多元化的投入机制。要以创建生态县、生态镇、生态村为契机,多渠道筹集农村环境综合整治资金。地方政府要建立生态县建设专项基金、生态县建设奖励资金、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专项资金,充分发挥财政在环境综合整治中方面的作用,让城乡共享科学发展的成果。要通过市场机制,吸引和鼓励包括民间资本在内的各类社会资金参与农村环境基础设施建设。二要建立一体化的监管机制。通过充实农村环保队伍,把环境监管触角从城市伸向农村。要统筹城乡环境监测资源,对农村环境进行常态化监测。要通过完善政策激励机制等,调动全社会参与城乡环保的积极性,构建城乡一体化的环境保护新格局,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6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基本原则

改革创新,开放发展。

战略导向,长短结合。

品牌引领,“两端发力”。

全域统筹,多业融合。

主要目标

“六个比重”

到2020年,全省旅游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提高到12%以上;旅游业税收占税收收入比重提高到12%以上;旅游脱贫人数占总脱贫人数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游客“购物”消费占旅游消费的比重提高到30%以上;入黔游客人数占游客总数的比重提高到50%以上;乡村旅游收入占旅游总收入的比重提高到25%。

构建“六大体系”

构建“全景式规划”的旅游分布体系、构建“全季节体验”的旅游产品体系,构建“全社会参与”的旅游共建共享体系,构建“全产业发展”的旅游产业体系,构建“全方位服务”的旅游服务体系,构建“全区域管理”的旅游综合治理体系。

实现“六个转变”

从单一景区(景点)建设向全域统筹综合目的地转变,从旅游资源分散开发向整体开发转变,从观光旅游为主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变,从粗放低效旅游向精致高效旅游转变,从门票经济向产业经济转变,从部门管理向党政统筹推进转变。

主要任务

打造“一程多站式”国际旅游线路。

推动省内综合保税区建设国际免税店,力争在旅游购物免税、贵阳机场72小时过境免签、支线机场口岸设置、旅游落地签证等方面取得突破。

支持重点旅游城市开通和加密国内及国际和地区航班航线,增加高速铁路车次运力,形成开放型旅游经济新格局。

加强“山地公园省・多彩贵州风”旅游品牌宣传推介,拓展入境市场。充分发挥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作用,促进国际山地旅游大会办会机制常态化、国际化。加强与世界旅游组织、亚太旅游协会等国际旅游组织的交流与合作。

编制实施《贵州国际山地旅游试验区总体规划》。

加快构建以高速公路、高速铁路为线、干支机场为点、点线支撑的山地特色旅游产业带,串联带动全省100个旅游景区、100个山地户外运动旅游基地和1000个特色旅游村寨,打造20条省内环行及联通省内外的重点精品线路

以“旅游+”推动形成多产业融合发展新格局。

以“旅游+农业”促进农旅一体化。以“旅游+工业”促进特色食品等产业提质增效。以“旅游+文化”提升旅游产品内涵。以“旅游+水利”促进旅游地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以‘旅游+航空’促进航旅协同发展。以“旅游+城镇化”促进产城景融合发展。以“旅游+大健康”培育一批康养旅游基地。以“旅游+大扶贫”促进增收致富、精准扶贫。以“旅游+大数据”促进智慧旅游和现代监管。以“旅游+生态文明建设”,发展生态旅游、绿色产业。

具体措施

1、打造一批世界级山地旅游产品。

2、加快构筑山地旅游产业集群。依托100个旅游景区建设,支持创建一批国家4A、5A级旅游景区,力争2020年达到100个以上,其中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特色旅游示范基地10个以上。

3、力争2020年全省创建国家级、省级度假区20个以上,带动我省旅游业由观光游览型向休闲度假型拓展延伸。

4、推动我省优质白酒、烟草、茶叶、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和“黔系列”民族文化产业品牌向旅游商品转化。探索建立贵州“旅游首选商品”名录,培育建设一批地标性旅游商品示范性生产基地,力争到2017年全省开发旅游新商品1000种以上。

5、发展山地康体养生旅游。

6、、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设生态体验旅游步道2000公里以上,打造富有特色的山地户外体育旅游休闲示范项目3-5个,建成汽车露营基地20个以上、家及省级森林(湿地)公园100个、生态体育公园100个和山地户外体育旅游精品线路100条。

7、打造一批省级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基地。

8、积极开发适合老年人特点的体育健身、休闲旅游、健康养生、精神慰藉等养生度假产品。大力引进国内外社保基金以及国际著名养老机构开发养老社区项目。

9、全域发展山地特色乡村旅游。

10、探索完善“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东”的旅游“三变”新模式,为参与旅游产业的贫困户提供财政扶贫资金全额贴息小额特惠贷款。

11、实施“百区千村万点乡村旅游扶贫工程”,力争到2020年全省建成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示范村寨100个、重点村寨1000个,示范和重点建设经营户10000个,带动全省100万以上贫困人口脱贫。

12、构建旅游信息化支撑体系。2017年实现全省各地机场、高铁站、游客服务中心、乡村旅游扶贫示范村、4A级景区、4星级以上酒店等重点涉旅场所无线网络全覆盖。

13、支持旅游企业电子商务平台建设,积极推动景区、餐饮点、购物场所、娱乐场所的消费支付电子化,实现在线旅游收入占全省旅游收入比例逐年提高。

14、优化旅游配套服务功能。2020年实现重点旅游景区、旅游城市、旅游线路咨询服务全覆盖。

第7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一)坚持稳中求进总基调,发展步伐更加稳健。全年地区生产总值达到2050亿元(预计数,下同),比上年增长8%。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200亿元,增长13.5%。完成财政总收入201.4亿元,增长8%;税收占比达到71.7%,比上年提高6.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6.5亿元,增长11%。进出口总额28.5亿美元,增长31.7%。引进内资332.5亿元,增长17%。利用外资12.34亿美元,增长16.9%。

(二)打好转型升级持久战,产业动能更为强劲。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积极推进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群、老工业城市产业转型升级示范区等平台建设。两大千亿计划全面发力,装备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达到400亿元,“1+4”特色产业占全市规模工业增加值达到了70%。狠抓产业项目的招商和开工,2016年招商签约项目开工率达到84%。全社会研发经费占GDP比重达到2.1%。编制完成军民融合示范区建设规划。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通过预验收。

(三)落实城市发展新理念,城市建设更重内涵。《湘潭市城市总体规划(2010-2020年)》修订获国务院批准,编制完成教育、医疗等5项专项规划和九华等9项片区规划。全面加强城市设计与风貌管理,淡雅有致的城市风貌渐入人心。湘潭迈入了颜值更高、品质更佳的发展阶段,城市向心力、美誉度大为提升。

(四)紧扣城乡统筹总抓手,农业农村更有活力。创新农业农村投融资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落实粮食安全责任制,推进农村经营体制改革,加快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启动实施城乡统筹供水项目,农村违章建筑和破败空心房专项整治有序推进,交通干线两厢绿化、美丽屋场建设成效明显,第二轮农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全面完成,美丽乡村的图景正在徐徐展开。

(五)把握深化改革主旋律,发展要素更显活跃。经济社会发展领域的105项改革任务顺利推进,资金、土地、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发展活力和创新活力,在湘潭这片红色土地上竞相迸发。

(六)聚焦人民群众身边事,民生事业更具温度。稳步推进脱贫攻坚,扎实推进扶贫“六件实事”。加强食药监管责任网格化、检查格式化、管理痕迹化,提质改造小餐饮199家、生鲜超市23个。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实现“双下降”。加快建设领域历史遗留问题处置,妥善解决了16个开发合同遗留问题,为1.1万户办好了不动产权证。强化社会治安防范,深化平安创建,刑事治安案件大幅下降,人民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全面完成省9件12项、市10件27项民生实事,兑现了对全市人民的庄严承诺。

(七)始终坚持党的领导,自身建设更见成效。综治工作、计划生育、安全生产、打非处非等多项工作获评全省先进或优秀等次。

2017年,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我们在统筹推进各项工作的同时,突出重点、集中力量办成了几件大事。

一是成功创建全国文明城市。

二是战胜了特大暴雨洪涝灾害。

三是取得了优化发展质量的良好开局。

四是打响环境治理攻坚战。

五是全面铺开精美湘潭项目建设。

二、2018年工作安排

2018年,是贯彻落实党的精神的开局之年,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施“十三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是开启湘潭基本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重要一年。

面对新机遇要有新作为,开启新征程要有新状态。新的一年,我们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指导,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按照高质量发展的要求,根据中央、省委、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大力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主要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8.5%左右;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以上;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长8%左右;财政总收入增长7%以上,非税收入占地方收入比重控制在42.8%以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左右;进出口总额增长16%左右;引进内资增长14%左右,实际利用外资增长12%左右;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我们将开展好五大主题年活动。

一是产业项目建设年。重点围绕“1+4”特色产业,持续推动装备制造产业千亿倍增计划和汽车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启动军民融合产业千亿行动计划。全年引进500强企业15家,开工10亿元以上产业项目10个,重点产业项目投资突破800亿元;规模工业增加值突破1000亿元,规模工业企业突破1000家;装备制造产业产值突破1200亿元,汽车产业产值突破600亿元,军民融合产业产值达420亿元以上。

二是园区发展提质年。完善各园区产业规划,探索“一园一链”“多园一链”等特色化、统筹化园区发展模式,深入推进赋权强园,理顺园区管理体制,支持园区各项改革。完善园区考核办法,加强对工业产值、财政收入、投资等经济指标的考核,加大规模工业增加值、税收占比、产业投资、科技投入等质量指标的考核权重。力争全市80%以上的规模工业增加值、8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值、80%以上的财税收入来自园区,努力实现增速更稳、效益更好的高质量发展。

三是环境治理攻坚年。重点打赢蓝天保卫战,统筹推进碧水攻坚战和净土持久战,全年空气质量优良率达到78%以上,水环境质量稳定达标,万元GDP综合能耗下降3.6%以上,全面完成污染物排放总量削减省定目标,守住环境质量只能更好、不能变坏的责任底线。开展环保综合督查,强化环保综合执法,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强生态文化建设,推进生态修复工程和全域绿化行动计划,努力形成保护、治理、修复并重的生态文明建设新局面。

四是精美湘潭深化年。切实巩固和深化精美湘潭建设成果,重点开发建设窑湾、万楼、宝塔、竹埠港四大片区,打造“一江两岸”城市主轴。深入开展国家新型城镇化综合试点,统筹推进城市双修、海绵城市、智慧城市、地下综合管廊、新一轮棚户区改造和城市管理标准化等各项工作,提升城市生活品质,实现更有内涵、更有质量的精明增长。深入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国家森林城市、全国交通畅通模范城市,建设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全国文明城市。

五是行政效能优化年。以执行力建设为主线,开展政务大督查,全面落实依责承诺、尽责践诺、问责督诺、全责履诺。深化“放管服”改革,积极推进多评合一、多规合一、多图联审和行政许可标准化,完善智慧政务平台,建立“马上就办”和“最多跑一次”工作机制,行政审批提速率达15%以上。有效解决“脸好看、事难办”“不贪不占也不干”等“”问题,着力为就业创业降门槛,为市场主体减负担,为激发投资拓空间,为公平营商创条件,为群众办事增便利。

重点抓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工作:

(一)抓优势产业,加快形成先进制造业集群。突出“1+4”特色产业,更好发挥智能制造等企业联盟作用,培育壮大海工装备等新兴优势产业链,推行核心企业担任“盟长”、市级领导担任“链长”的配套协作机制。严格兑现企业引进产业链和本地采购系列奖励措施,推进核心企业订单融资、应收账款融资,有效提升本地配套率,推动引链补链强链。鼓励企业发展直接融资,启动企业上市“蝶变”计划,重点支持10家企业加快主板上市步伐,鼓励中小企业股改,培育上市企业后备梯队。编制军工城建设专项规划,推进军民深度融合,积极创建国家级军民融合创新示范区。深入实施质量强市战略,创成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

(二)抓创新引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深入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争创国家创新型城市。深化智造谷建设,加快智能化改造专项行动,积极申报“中国制造2025”国家级示范区。力争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2%,新增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总数突破180家,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4%,推进湘潭制造业迈向中高端。加强企业孵化平台、协同创新平台、国省双创示范园区等平台建设,加快文化创新步伐,落实产业人才系列政策,持续推进校地深度融合和产学研合作。

(三)抓开放崛起,不断拓宽发展空间。立足长株潭核心增长极,落实“五个对接”行动,加快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大力发展商贸物流业,支持岳塘经开区打造长株潭中央商贸区。依托区位优势和“互联网+”,衍生跨界融合、智能营销等新模式,努力打造智慧物流2.0时代的长株潭物流中心和中南地区物流枢纽。加快湖南健康产业园核心区建设,支持昭山创建国家级文化产业示范园区。深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城市,不断提升热度、做旺人气。

(四)抓县域经济,构建竞相发展新格局。完善全市县域发展规划布局,启动县域经济发展五年行动计划,研究出台支持县域经济发展的系列政策。加快建设韶乌线、伏林大道、G320绕城线,拉通县域快速通道。出台县域经济发展考核奖励办法,对在全国县域经济排名中实现进位赶超的县市,加大政策支持和资金奖励力度。继续实施乡镇经济上台阶奖励政策,推进经济较发达乡镇扩权强镇试点,实现“一镇一业、一镇一品”特色发展。努力构建园区经济、县域经济、乡镇经济竞相发力的新格局。

(五)抓环境治理,全力推进绿色发展。着力打好蓝天保卫战,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力争空气优良天数稳步增加,空气质量指数持续好转。以河长制为抓手,深入推进湘江保护与治理第二个三年行动计划,确保河流水质稳定达标、县级以上集中式饮用水100%达标。强化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推进农村垃圾处理体系建设,加快禁养区内畜禽规模养殖场关闭退出,完成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中心建设。加大重金属污染耕地修复治理力度,打造竹埠港土壤修复样板工程。严守生态保护红线,推行领导干部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坚持自然恢复为主,让两岸苍翠守护一江绿水,让一江清水滋养湘潭大地。

(六)抓城市品质,建设更加精美的宜居家园。始终坚持在长株潭城市群的大格局中谋划湘潭的城市建设和发展,加快实现城际干道互联互通。严格执行新版城市总规,实施历史建筑和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条例,打造精致精美的城市气质与特色风貌。加快建设“千里湘江第一湾”、万楼片区“一馆五中心”、宝塔片区、竹埠港片区,全线贯通湘江两岸防洪景观带,集中力量打造城市主轴。启动新一轮棚户区改造三年计划,年内完成1万户改造任务。努力打通西南二环与东北二环,完善城市骨架。有序推进城市双修,继续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和垃圾分类处理设施建设,让城市生活更加和谐宜居、更加幸福美好。

(七)抓乡村振兴,推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完成年度减贫任务,实施省定贫困村振兴工程,落实稳定脱贫长效机制。加快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启动实施“三乡”工程,大力推进能人回乡、产业兴乡、市民下乡,鼓励企业家、能人到乡村投资兴业,引导市民租用农村空房空地发展乡村旅游、居家养老等产业,推动资源、资金、人才回流农村,振兴乡村。实施农村双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完成电网改造三年行动计划,全面解决农村“低电压”问题。

(八)抓民生事业,切实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推进教育强市三年行动计划,完成滴水湖小学、湘乡起凤学校等4所学校建设,启动建设湖湘小学、万楼中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推进医联体建设,积极发展中医药事业,深入实施文化惠民工程,加强对高等院校毕业生、返乡农民工等重点人群带头创业的政策扶持力度,加强人口计划生育工作,积极应对老龄化,打造湘潭养老服务品牌。稳步增加企业退休职工养老生活补助和养老金,稳定提升城乡低保、最低工资、基本医疗保险补助、特困人员供养等社会保障标准,完善医疗救助、急难救助、临时救助和慈善援助为主体的贫困救助系统。全力办好“厕所革命”、四好农村公路、老旧小区改造等10件民生实事,把一桩桩好事、一件件实事办到人民群众的心坎上。

第8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省县,是国定重点扶贫开发县。长期以来,这里曾干旱连年,一度陷入水土流失、土地瘠薄、生活贫困的恶性循环怪圈。近年来,该县实施“水利水保”工程,通过十几年持续不断的治理,全县已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多处。同时还实施了退耕还林、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等工程。这些措施的实施为大面积开展生态自我修复工程创造了良好条件,积累了丰富的治理管护经验及建立了良好的群众基础。笔者结合在县水利局工作多年的实践,就水保生态修复工程进行了探索与思考。

县在此项工作中的主要做法:一是深入调查,科学规划:二是全面封禁,狠抓管护。(1)强化预防监管,加强水保行政执法。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件件有人查。(2)建立管护责任制。以水保局为核心,建立县、乡、村、社四级监督管护网络,逐级签订监督管护责任制,严格落实监督管护一票否决制。(3)分类管理,重抓实效。切实增强封禁管护的透明度,提高禁管质量。(4)建立技术岗位责任制。(5)明确林权归属,激发群众的参与热情。县把生态修复与林权办证和退耕还林相结合,推行林权预定制,坚持“谁封育,谁受益”的原则。群众参与生态修复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三是植树造林,全面绿化;严格按照“政府组织、群众投劳、招标采购、项目补助、分段承包、统一标准、专人负责、强化管护、加强督查、逗硬奖惩”的原则,将任务落实到村、到户、到人、到山头、到地块。实现了农业生产面积减少不减收。

在工作中,笔者结合实践认为:首先解决好一个矛盾;生态修复的成败取决于能否妥善解决好生态与农民增收之间的矛盾,即首先要解决好修复区群众的生活问题、收入问题和经济发展问题,才能确保封得住,有效果,不反复。因此,必须采取综合措施,改善水土流失地区农业生产条件,提高生产力,促进群众脱贫致富,才能实现小范围高效开发利用、大面积封育保护的目标,才能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协调发展。我们主要是通过建设高效基本农田、配套小型水利水保设施等措施改善生产条件,开展庭园水土保持美化生活环境,同时辅以发展绿色无公害食品、特色林果、农家民俗旅游、水产养殖等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措施,把增收贯穿于生态建设的始终,这样农民基本上不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能持续稳定增收。其次重点抓好两个结合;一是生态修复与精品治理相结合。二是生态修复与生态搬迁相结合。从根本上解决了生态修复区的退耕问题。同时着重处理好四个关系;一是封与用的关系。二是封与牧的关系。饲养牲畜是农民增收的支柱,如何做到既不破坏植被,又能养畜增收,二者同步发展,我们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偿试。三是封与育的关系。在封禁修复区常年补植种草,并经常采取修枝疏伐、防治病害、浇水施肥、禁牧禁伐、禁止火种进山等抚育防范措施,逐级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培训,普及封山育林、生态农业、植树种草等科普知识,建立技术服务网络,为围封抚育创造良好条件,逐步形成针阔树种混交、养灌草层次搭配、长短结合、多层次优化配置的具有最佳生态功能的林分。四是封与建的关系。大力宣传,严格执行《水保法》、《森林法》等法规,首先对修复区所有生产建设项目进行调查模底、建档立卡、清理整顿,对诸如修路等必不可少的建设项目坚决执行水保方案报告制度和“三同时”制度,对采石取土、乱堆乱弃、乱垦滥伐、滥挖中草药等破坏活动一律予以取缔,依法促进全县生态修复工作有序、规范、持续推进,年年出成效。并狠抓建立四种机制。

就贫困山区水保生态修复工程存在的问题笔者认为:一是认识上的片面性。生态修复的合理实施,确实能收到很好的效果,具有事半功倍、费省效宏的优点。当前出现了一股生态修复的热潮,生态修复成了人们谈论的时髦热点话题,好像生态建设不搞生态修复就落后了,就不是与时俱进,片面地认为生态修复是一劳永逸的万能措施,不需要坡改梯、坡面水系等工程了,任何水土流失地都可以通过生态修复来治理,以致不实事求是、不因地制宜、不因时施策,出现盲目乐观、急功冒进、重修复轻治理、以修复取代一切其它措施的浮躁心态。对水土流失的严重性、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认识不够,以致缺乏紧迫感、威机感和责任感。二是措施上的局限性。群众对生态修复的认识不够,简单地把生态修复等同于封禁治理。违背了生态修复的初终,致使生态修复的效果欠佳。三是科研上的薄弱性。但对县一级来说大多不具备设备、技术、人才等条件,监测工作相对滞后,有的监测小区不符合水土保持技术规范,监测的因子、项目也太单一等,观测数据有偏差,对分析结果可能存在一定影响。三是资金上的不足性。国家对开展生态修复试点的县,每年只有区区3.00105万元的投入,的确是杯水车薪。

应对措施我认为:一是全面理解生态/!/修复的丰富内涵。充分发挥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大面积恢复植被和改善生态系统,是与时俱进的重大新举措。它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水保部门牵头、政府组织、全社会参与、各部门积极配合,多管齐下,各种措施一齐上。二是开展山水田林路园房综合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是水土保持的灵魂,是实践经验的结晶,是生态建设的法宝。三是加强生态修复的科研监测工作。生态修复工程试点建设是一项探索性的工作,目的是为大面积推广提供经验和模式,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为科学决策提供依据。因此,在工程建设的同时,开展对生态修复效果的实时监测和科研,认真总结试点建设中的成功经验十分必要。四是进一步加大水保机制创新力度。进一步制定优惠政策,完善有关政策措施,推行产权确认制,明确治理成果产权归属,项目建设引入竞争机制,因地制宜推行“三制”,引进专业队进行治理,规范和强化项目管理。形成了一套治理有权、管护有责、开发有利、产权清晰的治理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各方面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使水土保持更加充满生机和活力,形成治理主体多元化、投入来源多样化、资源开发产业化,多渠道、多层次投资治理水土流失和全社会办 水保的新格局。

第9篇:生态治理新格局范文

ABSTRACT: Datang Jixi ThermoElectron Corporation ash storage field for the mountain ash field, hydraulic ash, ash mixed evenly, in front of the dam in ash, now covers an area of 168 hectares. The ash field was built in 1979, put into use in 1982, for the 3 time the ash field capacity design, to the end of 2010 7 ash storage capacity will be full of. The ash storage field in the four aspects of capacity, water, ash, dust, there are outstanding issues, Jixi ThermoElectron Corporation from plain grey field management experience, change the ash field increase capacity investment direction, use a small amount of land requisition, the ash field original covers an extended three-dimensional space, to achieve the purpose of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through the valley ash field plain after comprehensive management, and achieved remarkable results.

KEY WORD:Ash field, plain, comprehensive treatment, and capacity of design, capacity

关键词: 山谷型水力贮灰场平原灰场设计分区功能增容改造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1概述

发电厂贮灰场位于厂区西部约厂区7Km,三面环山为山谷型水力灰场,于1982年建成并投入使用,2005年增容扩建时,设计灰坝标高为234.70m,实际坝高24.70m,坝长580m,顶坝宽4m,灰场征地标高为231.50m,总占地面积为168公顷,总库容为1468×104m3。公司现有2Ⅹ125MW供热机组,灰渣混排,水利输送,灰水澄清后由回水泵送到厂里重复使用,继续做冲灰用水,年排灰渣量约50万m3。由于灰场储灰量逐年递增,使得灰场储灰、蓄水库容逐年减少,灰滩增加,贮灰场剩余库容将尽。如不解决贮灰场增容问题,将直接影响到正常发电和冬季供热。电厂开拓思路,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借鉴平原灰场的建设思路,改变灰场增库容的投资方向,利用灰场原有的占地面积,扩展立体空间,通过规范化管理、合理调配灰水排放方式、增加灰场的贮灰高度,来达到综合治理的目的,经山谷灰场平原化综合治理后,取得了明显成效。

2 贮灰场存在的问题

该贮灰场存在五大突出问题。一是贮灰场库容问题,随着灰场贮灰量逐年递增,贮灰场库容贮量将满;二是贮灰场回水问题,由于深水区变浅,回水量少、回水混浊,水量、水质均无可靠保障;三是贮灰场排灰问题,传统的坝前定点均匀排灰方式,已不能兼顾目前贮灰与回水的需求;四是贮灰场扬尘问题,近几年随着贮灰场干滩逐年增加,干滩扬尘现象日益加重,给周边的居民耕地及自然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五是征地动迁问题,贮灰场周边建筑物增多,树木数量多,征地补偿费用大。

3 贮灰场综合改造方案

发电厂致力于“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企业”建设,坚持生产与环保并重的原则,对灰场的综合治理高度重视,以“科学规划、注重安全、兼顾环保、减少投资”为指导思想,开拓思路,总体规划、合理布局,借鉴平原灰场的管理经验,改变灰场增库容的投资方向,利用灰场原有的占地扩展立体空间,通过规范化管理、合理调配灰水排放方式、增加灰场的贮灰高度,来达到灰场增容的目的,实现山谷灰场平原化管理。

3.1 构建向上立体贮灰新格局

在主坝与主隔坝间建立灰渣贮灰区,占地面积10.51万平方米;在库区东侧现有的干滩的位置,完成膜袋修筑灰坝6.04万立方米,修筑坝长3560米,新建1、2、3号贮灰格,总占地面积59.90万平方米;通过排灰管路延伸,充分利用库区远端五个边角库容贮灰。通过“建立一区、三格,用活五边角”,构建向上立体贮灰的新格局。

3.2 拓展向下立体蓄水新空间

将库区内的干滩、水区实施分隔管理,对灰场贮水区的沉积灰渣进行清掏,在库区西侧现有的贮水库容位置建立深水区,拓展向下立体蓄水新空间。同时在2号深井处建立了人行通道,使回水量调整更加安全、便捷。夏季利用船载泥浆泵、冬季利用挖掘机对贮水区内淤积的灰渣进行了清掏,由2号深井向南经3号井纵向延伸1000m、横向扩宽100m,进行水下沉积灰渣清掏,清掏平均深度≥2.00m。使库区贮水量达到30×104m3以上,确保冬季用水贮量及回水的顺畅供给,也满足了夏季蓄洪能力的要求。

3.3 管路延伸开辟排灰新途径

将坝前现有的1根DN350mm排灰管路改变走向,在坝前出口处沿原主隔坝向西延伸敷设550米DN350mm排灰管路,实施灰水单向排灰。原库区DN400mm排灰长管路继续向南延伸1200m,至灰场最南端的深水区内。在库区1号贮灰格主隔坝前垂直于主隔坝向南延伸1080m的隔坝上敷设DN400mm的排灰长管路1000m。经排灰管路延伸,可以合理的调整灰水排放地点,使灰水排放趋于规范化、合理化,确保灰水排放、回水回收的顺畅。

3.4 多措并举治理扬尘

贮灰场综合治理一期工程进行坝坡水泥砂浆护面3.37万平方米,修筑排水边沟180米,进行坝顶覆土1万平方米;二期工程利用有效的管理方式,采取贮灰格内建立浅水层,局部干滩采用水喷淋及土方覆盖、种植植被等方式,抑制灰场的扬尘,多措并举,使灰场变成绿洲。

4 综合效益比较

原“征地增库容”方案,预计工程总投资3770万元,可增库容350万立方米。但从2009年6月至2010年2月间,贮灰场库区周边2米高程拟征土地范围内,又新增总面积为1108平方米的民宅住房9户、鱼池3个、耕种大棚21亩、树苗2万株、占地面积210平方米休闲度假山庄1个,按照地面附着物补偿费计算,累计增加征地投资235.64万元,总投资将增至4005.64万元。

目前采用的“山谷型灰场平原化综合治理方案”,工程总投资3121.46万元,较征地增容方案可节省资金884.18万元,多增库容36.66万立方米,多延长灰场使用年限0.9年;同时还增加了以下三方面效益,一是工程竣工后,灰场主坝坝前干滩由原来的200m增至为500m,坝体的安全可靠性提高了;二是目前采用的方案为湿式贮灰,能够有效的抑制扬尘,环保功能更强了;三是可减少征用民宅65户、耕地306亩,社会综合效益更大了。

表1 两个方案综合效益数据统计比较

方案 投资总额 增加库容 使用年限

征地增库容 4005.64万元 350万m3 9.1年

增容综合治理 3121.46万元 386.66万m3 10年

效益比较 -884.18万元 +36.66万m3 +0.9年

5贮灰场综合治理取得的成效

发电厂因地制宜对贮灰场实施平原化综合治理,解决了一系列突出问题,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

5.1实现了“建立一区、三格,用活五边角,完成一征地”的总体设想,构建向上立体贮灰的新格局,灰场贮灰、贮水、排灰、泄洪、防尘综合功能增强,贮灰场增库容综合治理工程,增加贮灰容量386.66万立方米。

5.2形成深度贮水区,贮水量达到30万立方米以上,满足冬季灰水回收重复利用冲灰水量和夏季防洪需要。清挖灰水回流通道,防止冬季排灰口灰水改道结冰造成回水中断,排灰水流程延长,保证了灰水沉淀澄清效果,回收的灰水水质清澈,减轻了水泵和管道的磨损。

5.3向上贮灰,向下贮水,减少了灰场贮水面积,主灰坝前干滩面积增加,限制灰场贮水面高度,灰坝体浸润线降低,灰场主坝更加安全。

5.4节省资源,充分利用了灰场的有效空间,减少征用民宅65户,少砍伐树木5万余棵,节约耕地306亩,综合社会效益显著。

5.5改善环境,采取贮灰格内建立浅水层防尘,局部干滩用水喷淋防尘,个别区域土方覆盖、种植植被等方式抑制灰场的扬尘,多措并举,减轻了灰场污染,灰场周边环境大为改善。

5.6节省资金,减少了征地费用,多措并举防治扬尘,减少了环保污染补偿费用,采用模袋筑坝新工艺,降低修筑灰坝造价,科学谋划,细化管理,控制费用,综合治理工程投资比征地扩容节省资金884.18万元。

致谢

感谢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院在我公司山谷型灰场平原化综合治理过程提供的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徐州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灰场安全运行及管理,百度文库

[2] 杨光煦.粉煤灰坝及其地基的渗流控制[A]. 第十三届全国水动力学研讨会文集[C]. 1999

[3] 郦能惠.灰渣的贮放和利用[J].岩土工程学报.1988年05期

[4] 王义波.凡威.水力贮灰场设计与管理.中国电力出版社ISBN:9787508398433. 2009-12.

[5] 武鸿鹏 火力发电厂干灰场的运行管理内蒙古电力勘测设计院,内蒙古石油化工, 2006(4): 34-35

[6]刘娟;娄大伟;姜森绿色生态法治理火力发电厂灰场扬尘,黑龙江电力2010年04期

[7] 黑龙江省电力勘察设计研究院.大唐鸡西热电有限公司灰场腾库容综合治理建设工程设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