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中音乐学科素养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音乐 课堂教学 兴趣 素养
怀着对教育的理想,对教学的热情,每天认真去备课,认真去钻研教材,目的就是想让我的课能上的精彩,让学生喜欢我,由此更加喜欢我的音乐课。
1. 现实情况
在我精心准备好一堂课,希望通过我的赏析,让学生步入音乐的殿堂,能从音乐中获得精神上的享受。然而,理想的美好与现实的残酷,反差却是如此之:当课只上到一半,大部分学生已经游离于课堂,或聊天,或写作业,或看课外书,由我一人唱独角戏。刚开始我以为自己的教学模式不够新颖,于是试着改变教学模式,可效果也不尽人意,学生只要一听内容是“古典音乐”“民族乐曲”,就已哀声一片,在学生心里,语数外等科目永远是主角,音乐课则被认为是副科被忽视。面对这样的现实我们不能无奈的苦笑,只要抓住学生喜欢音乐的心理,能让学生在课堂上调节学习压力,你就可以享受每一个音乐课堂,那么每一节音乐课也会上的精彩。
2. 剖析教材
新的初级中学音乐课程强调音乐学科的人文属性,有鲜明的时代感与民族性;内容紧密围绕“三维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来进行表述的,体现“以人为本”理念,强调学生是课程的核心,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音乐实践,发展学生的创新能力与实践能力;突出审美教育新理念,同时也突出课程的整合。音乐课标中还提出音乐学科的评价指标不仅要涵盖音乐不同的教学领域(感受鉴赏、表现、创造、音乐与相关文化等四个领域),更应该关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情感态度,还要有利于学生了解自己的进步,发现和发展音乐的潜能,建立音乐学习的自信心,促进音乐感知、表现和创造等能力的发展。教育部新近颁布的《基础教育改革纲要》指出:“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学生有无学习内部动力是是否能让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的根本原因。而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为此,只要掌握学生的兴趣所在,就能很好的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所有老师都知道教材不是目的,而只是方法和手段,我们可以用各种不同的方法和手段来实现教育的目的。教材里的很多音乐家在他生活的那个年代也是当今所谓的艺人,是众人追捧的偶像,他们创作的作品都是和那个时代相关的,反映那个时代人们的心声,表现他们的心态,有优秀的也有粗俗的,优秀的作品随着时间的推移而传承下来;对于教材里的当代音乐内容几乎空白,这种音乐和现代音乐脱节,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那我们只有抛开束缚教学思维的教材,寻找适合自己也适合学生的教学之路,慢慢品尝到教学的乐趣,让学生学会享受课堂。
3. 积极实践
当前,中学生音乐素质水平低下,音乐教育存在着很多问题。音乐教育的重要性在大多数中学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学生的音乐素质及对音乐课的态度、对音乐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等基本上都是一片空白。任教以来,我一直不断地通过互联网等途径收集新颖的音乐文化资料,主要还是视频资料,以便让学生多听、多看、多接触优秀的作品,从而增长见识,获得更多的美感,及时捕捉音乐信息。利用学生喜欢的一些人或者故事作为素材,让学生更好的接触音乐:
3.1 偶像效应。据调查,学生比较喜欢周杰伦,所以在课堂上借用周杰伦作为教学素材非常合适,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能让所有学生参与课堂讨论。为此我平时就有意收集一些相关资料,深入了解,之后像介绍贝多芬或者莫扎特的教学方法来讲解周杰伦,布置学生事先了解周杰伦的生平经历、性格、教育情况,主要作品风格特征、作品价值等。而这些平时学生都有了解,如果有不明白的地方学生就会主动去查阅相关资料,从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掌握学习的方法和学习途径。
介绍周杰伦的音乐风格就可以让学生了解一系列音乐知识及相关文化,比如最为主要的风格就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等,学生如饥似渴想知道什么是rap说唱及节奏布鲁斯,则又可以展开一系列课题,如黑人文化的起源与形成,就得涉及到历史地理等相关学科。还有节奏创作课。近年来周杰伦音乐风格略有转变,将西方音乐和中国民族音乐结合起来,可以展开一堂关于中西音乐的辩论课。另外,可以把周杰伦的音乐作为当代通俗的典范,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黑人文化如此受中国青年的青睐,从而让学生深入解当代社会现状及青年人的心态。
3.2 了解不同的音乐元素。学生喜欢课外的音乐种类很宽泛,也可根据这些内容,适当教学。如:当代通俗歌曲里面融入许多不同的音乐元素,如民歌元素:王力宏的《在那遥远的地方》、梁静茹的《茉莉》、周笔畅的《浏阳河》等;京剧元素:王力宏的《心中的日月》、刘欢的《情怨》、陈升的《北京一夜》等歌曲都收入大量的京剧风格,我想学生不但印象深刻,也会有收获。
3.3 名人故事,坎坷经历。
【摘要】对于高中生来说,他们面临的学习压力无疑是巨大的,与其他索然无味的课程相比,音乐学科就具有着巨大的优势。但当前的现状为,高中对于音乐的教学形式单一化严重,教学效率低。因此,针对该现状,高中学校要切实关注起音乐学科的教学,不断改革教学模式、丰富教学方法。
关键词 高中;音乐学科;单一;教学模式;教学方法
音乐于人为灵魂,不仅可以沟通人类的思想和感情,还可以减缓压力,提高个人修养,放松身心等。而高中生生活在巨大的学习压力下,面对高考的五指山,高中学校仍不放弃开设音乐学科就可以看出音乐对于高中生来讲所具有的重要意义。本文旨在探索提高音乐教学中的课堂效率。
一、造成高中学校内音乐学科课堂效率低的因素
(一)思想上的疏忽和不重视
无论是高中生还是老师以及家长都将高中学习的主要任务置于考取一所优秀的高校上。高考对于他们来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他们在思想上认为只有一门心思的把高考中所要考的学科学好才是当务之急,而其他学科包括音乐学科都是不必要的。除此之外,学校为了谋取自身的发展,赚取升学率,也一味的将高考学科作为重中之重,对于其他学科则是持有忽视或者不重视的态度,相应的,对这些学科的投入也就大大的减少。此外,于老师来讲,面对学校的不重视,音乐学科的教师也逐渐降低了工作的积极性,难以将自身完全投入到音乐学科的教学之中,因此在这种背景下师生都是很难从心理上以及情感上受到音乐的感染的。
(二)落后的教学模式
当前情况下,高中学校音乐学科的教学模式单一化极其严重,仅仅是由老师一股脑儿的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们也仅仅是在讲台之下被动的接受。而该种单一化严重的模式确实现如今高中学校内较常见的教学模式,灌输教育即以教师为主体,学生只可以被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因此,在该种模式下,教师的功能也就大大的被夸张化,极大的忽视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而对于教学课堂,学生不能够仅仅作为一个被动接受者,更应发挥其主体地位,这样学生才会有更高的学习积极性。
(三)单一的教学方法
上文中讲到落后的教学模式,相应的高中学校音乐学科的教学方法也是过度单一的,即老师教,学生学的教学方法。面对学校的压力和不重视以及资源上的不投入,教师们通常将教学的可信放于理论课和声乐课之上,由于教学西苑的缺乏,器乐课很难进行。针对该现象,广大音乐教师们也就采取将就教学的方式,干脆直接全凭教材的引导,声乐课中也只是教师照着教材唱一句,学生也是随声附和,因此,当老师完全放手由学生自己唱的时候,学生通常会表现为手足无措。
这种单一的教学方法,极大的阻碍了课堂效率的提高。
二、如何提高音乐学科教学的课堂效率
(一)从思想上重视起音乐与高中生的意义
对于高中生的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来将,音乐都会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关于该点是广大高中师生、学校以及家长应该认识到的。尽管高中阶段的主要任务时督促各高中生努力学习,在高考中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从而可以上一所优秀的大学。但在漫长的人生中,高考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一个人的发展要具有全面性,还要不断的提高自身修养和综合素质,在这其中,音乐就会发挥极大的作用,因此,在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也是同等重要的,只是与其他学科相比,音乐学科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在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中更是要将理论和鉴赏相结合、将器乐和声乐相结合,这样的音乐教学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自己全身心的投入到音乐之中,同时还能在一定程度上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
(二)不断改革和创新音乐课堂的教学模式
要想有效的提高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效率,就要从根本上改变单一的教学模式。在课堂上要注重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将原先的灌输性教育转变为互动性教育,同时还要发挥学生而对主体性,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多多听取学生的想法和意见,或者围绕音乐教学展开各种讨论,只有在交互的过程中,才能协调师生关系,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从而更好地提高课堂上的学习效率。
(三)不断创新高中音乐学科的教学方式
要善于在音乐教学中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提高教学环境中高科技的利用率,以此来有效的保证良好的课堂效率。在研究中发现以前的音乐教学大多运用较为落后的磁带和光盘,因此仅有几种固定的音乐,无法为学生创造一种感同身受的感觉,无法调动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此外还可以多多组织各种音乐活动,以此在课堂教学的基础上向外拓展更多的学习方式,增加学生们的实践机会,例如,可以通过开展各种音乐比赛、组织各种音乐会的方式来丰富学生的音乐学习,在这过程中塑造学生良好音乐素养的形象。
参考文献
[1]吴少敏.浅谈如何提高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J].大众文艺.2012(24)
[2]邵海燕.如何提升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考试周刊.2012(40)
[3]张莹.新课改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浅议[J].才智.2010(07)
[4]滕海燕.影响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因素[J].儿童音乐.2009(10)
关键词:师生互动;高中音乐教学;多媒体
音乐学科相比专业课程,其最大特点在于艺术性十足,在学习方面,学生除了掌握必要的音乐知识,还需要拥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新课程标准下,高中音乐课程教学需重视师生互动,不断培养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帮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获得良好的音乐体验,以此全面提升学生的欣赏能力和音乐素养,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夯实基础。同时,音乐课程除了要求学生具备先天的音乐天赋,还需要其在后天加强学习,并持之以恒,这样学生才能取得良好的音乐学习成绩。但是高中音乐教学情况不容客观,教学效果欠佳。因此,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广大师生需高度重视高中音乐课程的重要性,教师要在实践中重视教学方式的优化,以此打造音乐高效课堂。基于此,笔者将结合湘教版高中音乐教学案例,对高中音乐教学现状、师生互动对音乐教学的作用、音乐课程教学策略三个方面进行简要论述,以供相关人士借鉴。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占比有待优化高中音乐课程虽属于艺术范畴,但是教师仅进行简单的理论教学是无法有效提升学生音乐素养的,需要学生经过长期学习,将音乐理论知识应用于实践,这样才能有效提升自身的音乐素养。而在当前高中音乐课程教学过程中,受制于传统教学思想,大量音乐教师在授课中侧重音乐理论知识传授,忽视了实践教学,造成学生虽习得了扎实的音乐理论知识,却无法将其应用于实践[1]。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音乐素养难以提高,并且直接影响了高效音乐课堂的构建,与新课程理念相悖。
(二)音乐课堂教学模式有待优化教学模式是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合理的教学模式在提高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鉴于音乐课程与其他专业课程教学不尽相同,音乐教师在授课期间,唯有整体把握音乐课堂,彰显课堂灵活性,才能有效调动学生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帮助学生缓解高中学习负担,促使学生更好地应对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并积极参与音乐学习,保障音乐教学效果,并有效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2]。而在当前高中音乐教学实践中,由于音乐教师受制于传统思想,其采用的教学方式缺乏创新性和灵活性,制约了学生音乐学习积极性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音乐课堂教学效果自然欠佳。
(三)学生音乐学习缺乏热情当前,高中教学主要以文化学科教学为主,轻视音乐等课程,无论是课程、课时安排,还是师资力量配置等方面,音乐课程占比较少,使音乐教学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音乐教师在教学中普遍持有敷衍态度,学生学习缺乏热情,进而影响了高中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除此之外,教师采取的教学方法僵硬化,使本身娱乐性较强的音乐课堂变得十分枯燥乏味,致使学生音乐学习主动性下降,长此以往,学生逐渐丧失了音乐学习兴趣[3]。另外,教师在授课期间,由于对音乐教学重视度不足,仅是运用传统教学方式进行音乐理论教学,缺乏灵活性,这也不利于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二、师生互动对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的作用
(一)优化传统课堂教学师生互动状况,深化教学内容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音乐教学主要以音乐教材理论知识讲解为主,即教师在预设教学任务的指导下,以主导者身份开展教学活动。这种教学方式虽可以在课堂时间内完成音乐教学任务,但是学生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状态,学习积极性不高。产生上述现象的本质原因在于传统“灌输式”教学模式具有强制性、机械性等特点,无法调动起学生音乐学习的兴趣。同时,在这种教学模式下,学生难以在学习期间快速明确教学重难点内容,学生对部分音乐知识掌握不足,影响了音乐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而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则可以有效消除上述因素的影响。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核心是互动、交流,将这种教学方式有效运用于音乐教学,音乐教师就可以依据音乐教材内容或学生提出的相关音乐问题,与学生展开激烈的交流和讨论,及时帮助学生解决学习期间的一系列问题,使学生充分掌握音乐知识点,最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除此之外,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让学生围绕问题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有助于学生各项能力的提升,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师生关系传统教学模式下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者展开“灌输式”教学,整个教学过程中,学生被动接受音乐理论知识,以达到高中音乐教学目标。这种教学方式虽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教学任务,但是无法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与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相悖。传统教学方式除了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之外,还由于教学方式的僵硬化,制约了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传统教学模式之所以出现上述问题,是因为教学过程中过于强调教师的主导性,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难以在短时间内消化和理解枯燥的音乐理论知识,进而影响了音乐教学效果的提升。而素质教育和新课程理念强调“以学生为本”,强调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加强师生之间的有效交流,以拉近师生距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为全面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夯实基础。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应用,可以进一步缩短师生距离,加强师生之间的交流,有助于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进而有助于课堂学习效果的提升。综上,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有效运用,可有效解决传统音乐教学中的一系列问题。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将会对高中音乐教学产生较为深远的影响,因此,广大音乐教师需加强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总结,将其应用于音乐课堂教学,以此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
三、师生互动在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实践策略
(一)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环境鉴于师生互动教学模式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有着显著的优势。因此,音乐教师在授课期间,需高度明确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优势,并全面了解和掌握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要点,掌握好师生互动教学实践策略,因地制宜,做好音乐教学工作,以此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笔者认为在高中音乐教学中,要想在真正意义上贯彻落实师生互动教学模式,教师需重视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提高,不断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热情,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运用有效的教学措施制定特色教学任务,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需营造和谐的音乐课堂教学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为加强师生互动交流夯实基础。同时,针对学生在音乐教学中存在的问题,音乐教师需细心教导,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积极发言,与学生进行有效交流,共同解决音乐课堂中的问题,从而营造出和谐、友好的教学环境,为提高音乐教学效果夯实基础。例如,进行湘教版《辽阔的草原》教学时,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播放《辽阔的草原》片段,并让学生辨别该歌曲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在此期间,教师需积极参与学生讨论,并范唱学生熟悉的《牧歌》等,从而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二)深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点音乐教师要想整体提升音乐教学效果,则需要在授课之前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音乐课堂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而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在此过程中,音乐教师需充分利用师生互动方式深入讲解音乐理论知识,并构建师生平等教学关系,从源头上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例如,进行湘教版《牡丹汗》鉴赏教学时,教师可运用多媒体播放《牡丹汗》片段,让学生围绕《牡丹汗》片段,辨别这是哪个少数民族的音乐风格。在此基础上,教师需及时与学生进行互动,告知学生维吾尔族民间音乐的风格和特点,尤其是富有特色的切分音节奏型,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双手拍击的方式掌握相关知识。同时,音乐教师还需组织学生复听音乐,并让学生与教师互动,让其以双手拍击本曲节奏的方式进行伴奏,以此帮助学生掌握音乐风格、节奏等相关知识点,有效提升音乐教学效果。
(三)加强多媒体设备的应用在信息化时代,多媒体设备在优化课堂教学效果方面发挥着积极的作用。因此,高中音乐教师在运用师生互动教学模式进行教学时,可尝试运用多媒体设备,以此进一步优化师生互动教学效果,如制作教学课件,教师可以在课件中插入与教学内容相关的音频软件,让学生在浏览课件时掌握音乐重难点知识,最终有效构建高中音乐高效课堂。例如,进行湘教版《歌唱美丽的家乡》教学时,教师可在授课之前制作相应的教学课件,并在课堂上播放出来,在此基础上提出问题:《歌唱美丽的家乡》与《酒歌》在民族风格特点上的异同,并让学生通过网络自行查阅相关资料,然后让其交流讨论并确定答案,最后音乐教师借助多媒体进行总结,并播放《歌唱美丽的家乡》,加深学生对课堂知识的理解,以此有效提升教学效果。总之,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有效运用对音乐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因此音乐教师需加强对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研究和实践,不断提高师生互动教学效果,为有效提升高中音乐教学效果夯实基础。
参考文献:
[1]朱伟民.高中音乐课堂师生互动教学模式的探索[J].北方音乐,2019,39(6):149-150.
关键词:音乐鉴赏;高中;教学现状
一、高中音乐教学现状
在高中教学中,音乐课一直是一门不被看重的学科,由于高中生的课业繁重,而音乐课却是一门不需要参加高考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一直存在被数学、语文、英语等科目占课的现象。同时在音乐课的教学中,由于学校的不重视,导致在教学器材方面的提供达不到教学标准的要求,也对高中音乐的教学造成了很大程度的影响。
在高中生的学习生活中,要始终承受着来自高考的压力,把绝大部分的时间都用在了考试科目的学习与练习上,无暇顾及音乐的学习。另外,在音乐的教学中,教学形式单一,教师只进行一些专业知识的介绍,导致音乐课堂枯燥无聊,W生不能在课堂上欣赏音乐,久而久之,也就是去了学习音乐的兴趣。
同样的,在一些学校的音乐教学中,教师完全放弃了教学,只是单纯的让学生欣赏音乐。虽然通过音乐欣赏可以帮助学生陶冶情操,提升音乐鉴赏能力,但是用音乐欣赏完全取代音乐教学的方式是绝不可取的,这样的做法虽然让学生听到了音乐,但却无法完全理解音乐中的含义,并不能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二、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盲目延伸教学内容
在新的音乐教学课程标准中,提倡学科综合的理念,这也是现代教育发展趋势的体现。在音乐教学中合理的运用学科综合可以拓宽学生的审美视野,给学生更广阔的音乐学习空间,对于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有着极大的帮助。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误解了学科综合的概念,盲目的延伸教学内容,让学生进行一些关于历史文化、戏剧表演等方面的社会调查,这样的课堂延伸往往偏离了主题,对于音乐教学并没有很大帮助。比如在介绍云南彝族的民歌时,教师给学生过多的介绍了云南彝族的民族服饰和风俗习惯等知识,教学内容缺乏音乐性,显然这样的教学方式是不正确的,也偏离了学科综合的本意。
(二)学生缺乏参与感
音乐鉴赏作为一种艺术类的学科,其本身的特性与其他学科有很大不同,因此教学方式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学习音乐是一种获得直接经验的过程,只凭借教师的讲解很难取得好的教学效果,必须让学生真正的参与其中,才能体会到音乐的美妙。在目前的音乐教学中,学生和教师双方都不够重视学习的效果,导致在学习中得过且过,敷衍了事,虽然也按照课程教学标准完成了教学,但学生却并没有得到能力的提高。
(三)课堂氛围沉重呆板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中,教师往往都是根据教学内容提前备课,在课堂上按照提前设计好的思路进行教学,只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而不关心学生的学习效果。在音乐的教学中,应当给学生营造活跃的气氛,通过设计更多活泼新颖的教学方式,在教给学生基本知识的同时让他们感受到音乐的魅力,这样才能达到最好的教学效果。让学生在学习音乐的过程中得到放松,既有助于缓解他们考试的压力,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学习音乐的兴趣。
(四)知识体系陈旧单一
音乐鉴赏课程的教学要想得到好的教学效果,仅仅凭借对课堂知识的讲解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结合多种的教学方式,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传统的音乐教学知识体系,往往都是以教材为根本,配合一些相关音乐的鉴赏,教学内容单一,很难引起学生的兴趣,也使得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三、音乐鉴赏教学的对策
(一)教学中以音乐为本
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要始终保持课堂的音乐性,坚持以音乐为本的原则。合理的运用学科综合的理念,在音乐鉴赏的教学中适当的结合作品的背景,对作品进行深入的分析与鉴赏。但不能一味地追求教学内容的丰富而忽视了对音乐本身的讲解,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开阔学生的眼界,帮助他们把握音乐作品的内涵,提高自身的音乐素养。
(二)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要提高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体,就需要转变教学方式,开展互动式的教学。在教学中要给学生提供更多的亲身实践的机会,教师扮演一个引导者来帮助学生去研究和感受音乐的内涵,从而激发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自发的去学习音乐、感受音乐和创造音乐,真正的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
(三)增加教学的灵活性
教师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考虑到不同学生之间的差异性,在教学中因人而异。在遵循教学原则和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更多的发挥学生的个性,有助于挖掘他们的创造力,培养他们对于音乐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达到更好的效果。
四、小结
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是面向全体高中学生的,可以很好地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在高中音乐鉴赏的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教学的方法和效果,注重对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通过科学合理的教学方式,让学生体会到音乐的魅力。
【参考文献】
[1]潘来好.分析高中音乐鉴赏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J].成功(教育版),2013,(16):376.
[2]刘杰.高中音乐鉴赏课教学的现状及策略[J].软件(教育现代化)(电子版),2015,(1):88-88.
关键字:多元智能理论;高中音乐课程;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随着我国音乐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正在进行之中,广大音乐教师对音乐新课程展开了积极的教学实践,取得了一定成果,同时也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评价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笔者就这四个方面进行现状分析。
一、现状分析
1.对教学目标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课堂教学对学生情感世界的熏陶不够,缺乏对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的培养,音乐作品脱离实际,教学目标不明确;而且,音乐教学没有升学考试的外界动力,学生对音乐的兴趣便成为他们学习音乐的主要动力。没有兴趣的音乐课,则形同虚设。
2.对教学内容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繁、难、多、旧,有些教学内容出现过杂、太乱、知识无序的情况,没有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学科之间缺乏综合性。
3.对教学方法的现状分析
在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音乐教师单纯的灌输音乐知识、学生被动接受。教学方法与形式过于外在和花哨,与教学内容相脱节。而音乐的学习过程则是一种对音乐的感受、体验、探究和创造的过程,这些已不适应时代的发展;人们往往采用没有突出音乐艺术特点、与其他学科相同的教学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教学过分知识化、理性化,重视教师的讲授,轻视学生的参与体验;重视教学的结果,轻视教学的愉悦过程;重视知识技能的教学,轻视音乐实践活动的开展;教学方法单一,教学效果不好。几乎所有的学生都喜欢音乐,可却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喜欢上音乐课。
4.对教学评价的现状分析
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评价与其他学科教学的评价相一致,都是由于我国长期的应试教育导致重分数,轻素质,不仅教学效率低下,而且也增加了课业负担,严重影响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妨碍了学生的个性发展;教学评价单一,基本以书本知识为核心,忽视对过程的评价,多“以智商式思维”为理论依据,以纸笔测验为唯一方法的学校评价等等。
二、以多元智能为指导的高中音乐教学对策
教学是学校永恒的旋律,新的时代呼唤新的教育形态,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实践也将进入新的阶段。由于我国传统的课堂教学已不适应当今社会的迅猛发展,面对我国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我们应该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进行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1.在教学目标方面
高中音乐课程是一门独立的课程,学校教育的最终目标是: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目前我国素质教育的本质意义也是人的全面发展教育。高中音乐课程的性质是:促进学生全面地、有个性的发展。
多元智能理论认为每个人都拥有多种智能,都有自己的智能强项和弱项,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内容和方法。只要有适宜的课程和学习环境,每个学生都能得到相应的发展,课程目标应该面向全体,追求全体学生的全面发展。普通高中新课程标准的教学目标是培养学生爱好音乐的兴趣,发展音乐鉴赏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提高音乐文化素养,丰富情感体验,陶冶高尚情操。从“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三个层面具体表述。多元智能课程的目标就是符合每个学生的兴趣目标,学校重视的不是课程开发,而是人的发展。因此,笔者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实践研究,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目标,即以兴趣爱好为动力、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重视音乐实践、鼓励音乐创造。在教学实践中,音乐作品应该贴近生活,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表现、审美能力,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浓厚兴趣。
2.在教学内容方面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及可能性的特点,应把全体学生的普遍参与和发展不同个性的因材施教有机结合起来。课堂教学突出音乐的艺术特点。多元智能理论强调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掌握和理解——为理解而教。因为,教学内容可以促进多种智能的发展;在不同的教学内容中可以发展某种特定的智能,高中生具有很强的求知欲,和较广的知识面,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自觉地选择相关的学习内容,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为学生提供基础性的、丰富多彩的内容和信息,拓展艺术视野,使音乐学习更有趣、更容易。充分体现课堂教学多元化。培养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
3.在教学方法方面
教学方法是教师和学生共同为实现教学目标,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在教学过程中所采取的教学方式、途径和手段。它既包括教师的“教”的方法,也包括学生的“学”的方法。随着教学理论的发展和新的教学手段的运用,教学方法还将不断出现。多元智能课程的方法就是一种努力发展每个学生的智力强项的方法。“运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手段和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使学生获得审美愉悦,做到以美育人、以美感人。”多元智能理论进行的“艺术推进项目”认为:“当我们把音乐当作一种智能来看的时候,我们所进行的音乐教育就和音乐教育课或音乐技能训练有所不同了。我们应该本着全面发展的原则,通过表演、欣赏、创作及思考等形式培养学生对音乐的积极态度,并理解音乐和学习的关系,促进学生音乐能力的发展。”多元智能教学是通过尽可能丰富的教学方法、以学生开启学生的多种智能,已达成有效乃至高效的教学目的。
4.在教学评价方面
课堂教学评价是指依据教育方针、一定的教学目标,利用可能的评价技术,对教学效果和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等做出价值上的判断,以期改进教学工作。课堂教学评价是教学工作的重要一环,它对提高教学质量、促进教学改革起着日益显著的作用。在多元智能的评价中非常重视真实测验。加德纳指出,我们测试学生多元智能的最好方法是,观察学生如何运用每项智能的符号系统。例如,你可以观察学生如何玩逻辑游戏、如何操纵机器、如何跳舞,或在合作学习小组中如何处理争执。在自然的环境中,观察学生就解决问题或制作产品的方式,是提供学生在各科目方面的能力的最好情境。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改进与完善课程评价机制。评价对象包括学生、教师、教学过程三个层次。着眼于评价教育、激励与改善功能,淡化和摒弃排序、筛选等做法。
三、结束语
多元智能理论是我国近年来关注的国外教育思潮之一,加德纳把智能定位为我们今天素质教育所强调的实践能力和创造能力,为我国今天的教育改革特别是课程改革提供了一个理论上的新支点;同时提出了智能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我们的教育观应该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呼唤我们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跟上时代的步伐,根据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不同区域而随之变化。鉴于笔者研究以多元智能理论为指导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获得了一些启示:
1.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培养学生各种能力
高中音乐课程改革应该紧跟时代,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情况具体对待,真正做到与时俱进、因地制宜。在高中音乐课堂中,一定要把实践能力与创造能力放在首要位置。重点培养并考察学生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和进行初步创造的能力。
2.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开发学生的多元智能
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同时,关注并培养学生的优势智能领域——智能强项或特长,使音乐课堂教学成为发现差异、培养特长的课堂教学,从而进一步成为尊重差异、平等互助、合作探究和培养学生表现力、创造力的高中音乐课堂教学。
3.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在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关注学生情商的培养
传统的智力概念是用智力商数“IQ”来表示的,它是可以通过测验而量化的,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用“MI”来表示,是发展每个学生的强项,人人成才;情商用“EQ”来表示,是个体的重要生存能力,指一个人在社会上要获得成功的情绪智能,占80%。是对高中学生的发展与其社会生存能力的促进。因此,音乐教师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对开发学生多元智能的基础上,更应该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与培养,尤其在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审美能力的培养,对体现高中音乐课程目标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培养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具有一定启示。
4.学科综合是目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指导思想
高中音乐课堂教学体现了学科综合,对于深化音乐课程改革,提高音乐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将理论运用于实践是一个无止境的探索过程
借鉴多元智能理论指导高中音乐课堂教学,应该立足于我国的教育改革尤其是课程改革,与我们自己的教育教学融合,创造出适合我国国情、符合我们学生的教学实际,突出音乐学科特点,而服务于我们的音乐教育改革。
参考文献:
[1]钟启泉总主编、胡知凡主编.艺术课程与教学论[M].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
[2]高慎英、刘良华著.高中新课程教育丛书-有效教学论[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
关键词:高中阶段 音乐课程 素质教育
1、优化音乐课堂教学,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重点是课程实施,而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是课堂教学。课程改革尝试工作,主要是探索如何把课程设计和教材改革的成果落实到课堂教学的改革中,并加以发展。建立和形成旨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也是音乐教学改革的核心任务。高中教育阶段课程改革实验的经验证明,把过程方法作为课堂教学的重要目标,突出过程和方法的地位,努力实现学习方法的多样化和个性化,是转向现代的发展性教育的有效突破口,在实施过程中,要认真学习领会课程标准提出的教学建议,灵活运用在教学实践中。
1.1体现学科特点,突出听觉体验
高中音乐课程教学中要体现学科特点,强调听觉体验是音乐审美和音乐学习的基础,在音乐教学中要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将听觉体验渗透于音乐教学不同的模块中,贯穿于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强调学生对音乐形态与音乐情感的积极体验。要在音乐审美的听觉体验中学习掌握音乐知识与技能,在音乐情感体验与音乐艺术表现中引导学生把握音乐的表现形式与情感内涵,领会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音乐是表现的艺术,教师要精心设计艺术化、情感化的教学氛围,用自己对音乐的感悟和表现激起学生的情感共鸣。要善于发挥自己的特长,善于在师生互动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对音乐艺术的热爱,充分发挥音乐教育“以美感人、以美育人”的魅力。在技能性较强的选修模块教学中,尤其要注意音乐的审美性和体验性、参与性与实践性。在实践体验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审美能力,发展特长爱好和音乐技能。
1.2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因材施教
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关键是培养“音乐的耳朵”。因此,首先要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的教学。学生的学习需要和潜能,应看作是亟待开发的“第一课程资源”,要使每一个学生拥有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意愿自主选择的机会,力求使每个学生得到关怀和鼓励,使他们充满自信地、富有乐趣地参与个性化的音乐活动。要重视对具有音乐特长的学生进行鼓励和指导,为他们提供进一步发展才能和在集体学习中发挥积极作用的机会。教师要丰富和提高自身素养,尽快适应新开设的选修模块的教学,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积累因材施教的经验。
高中音乐教学应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内容与生动活泼的教学形式,注重信息技术与音乐课程的整合,帮助学生打好基础,发展学生的能力。
1.3师生平等互动,引导学生自主实践
高中音乐课程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提倡自主学习和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将体验、比较、探究和合作这四种突出学生主体作用的学习方式列为过程与方法目标。在音乐学习中,要运用比较的方法促进综合,拓展背景,有效地发展学生们鉴别与评价的能力;引入开放式和研究性的学习方法,发展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加强以音乐为媒介的合作交流,增强学生协作的能力和集体主义精神。要坚持体现“以人为本”、“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突出强调“在教学中建立民主、平等、交流互动的师生关系”,体现“教学的本质是交往”这一当前教学改革的重要思想。教师不但要爱护和尊重学生,还必须自觉地完成角色的转变,由居高临下的知识传授者、技能训练者和伦理说教者,转变为发掘学生主体精神和音乐潜能的音乐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和学生的知音者。
2、结合学科特色,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是高中阶段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是面向全体学生的必修课程。从音乐课程的性质出发,高中课程标准提出了新的课程理念:以音乐审美为核心,培养兴趣爱好;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的发展;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
各级教育主管部门要向一线教师明确课程的基本任务,即提高学生音乐素养,使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得到开发,并为其终身享受音乐、学习音乐奠定基础。课程目标的设计,要求实现三个维度(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的整合,围绕人的培养目标,体现了现代课程的价值观。高中音乐课程的改革,应努力适应社会发展需要,体现高中课程的时代性、基础性与选择性。
笔者认为,高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不仅要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以学生为主体,将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音乐活动的参与放在重要的位置,而且要比义务教育阶段更加关注学生的音乐特长和特殊爱好,要为学生提供发展个性的可能和空间,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要。为此,课程内容应该体现多样化与可选择的特点,教学的方法应把“普遍参与”和“因材施教”结合起来。
高中音乐课程强调创造性的艺术实践。这是学生获得音乐审美体验和学习音乐知识技能的基本途径。要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和创造意识,重视艺术实践,开发学生创造潜能。
除此之外,“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元文化”是高中音乐课程又一重要理念。课程标准强调了音乐作为人类文化的重要形态和载体的功能及作用,教师应力求使音乐的学习更具有人文性和丰富性。
3、结论及建议
很多知名音乐家和教育人士都表示,音乐让人生中多了一种美的享受,生命中不能没有音乐。伴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音乐课程正开始以全新的姿态成为每个人高中学习阶段美好一笔的缔造者。作为一门在教书育人中都发挥着突出作用的特殊课程,音乐课程素质教育环境的构建成为高中教育改革的重要转折,势必继续担当高中阶段引领“快乐教育”和全面教育的先行学科!
参考文献:
[1]金亚文.高中音乐新课程案例与评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一、不断提高教师的音乐素养
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首先要有“一桶水”。这就要求高中音乐教师,必须拥有丰富的音乐专业知识,有熟练的音乐技能高中技巧。只有拥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才能灵活驾驭课堂。音乐教师拥有丰富的本专业知识和技能技巧是教好高中音乐课的必备条件。除此之外,音乐教师还应有作曲知识、中外音乐史及重要音乐作品、作家等方面的音乐理论,同时对文学、历史、美学、地理、哲学、教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诸方面的边缘学科知识也要有所了解。总之,音乐教师只有博学多才,教学时才能运用自如,才能改变那种迂腐陈旧、形式呆滞的课堂教学模式,唤起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启迪学生的智慧,陶冶学生的高尚情操。因此,只有不断地学习,努力提高自身素质,才能真正胜任高中音乐课教学工作。
二、采用灵活的音乐教育教学艺术
新课改强调学科综合,让学生从多方位、多角度来接受音乐教育。音乐是一门综合艺术,它常常同其它艺术门类,如诗歌、戏剧、舞蹈、影视、美术、建筑等结合在一起。因而,音乐教学中音乐教师应加强与语文、美术、地理、外语等学科的横向联系,使学生全方位地把握作品的艺术风格,扩大自己的文化视野。如在欣赏我国著名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时,我结合语文课的特点训练学生配乐诗朗诵,让学生更深刻地体验音乐与朗诵相结合,可产生相得益彰的效果,更快进入歌曲的意境中,这样做的结果也提高了学生的文化素养。
高中音乐课内容繁多,涉及到古今中外各种各样的音乐作品,受阅历和知识的制约,学生不可能对这些内容都很感兴趣。他们往往是根据个人的兴趣、爱好,对不同的乐曲采取不同的学习态度。喜欢的就抱积极的态度去欣赏;不喜欢的,就表现出厌烦情绪,以消极的态度去应付,不认真听,不动脑想。签于这种情形,在教学中,我采用灵活的音乐教育教学艺术。比如在教民歌部分时,为提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前我做了大量的准备工作,搜集资料,设计方法。上课一开始,我就出示了两句乐谱:一句是《沂蒙山》的民歌,另一句是《十五的月亮》,先让同学们视唱,并分析、比较它们的异同点,然后说明,《十五的月亮》是以山东民歌为基础,演变加工而成的。这说明民歌是音乐创作的源泉,它在音乐创作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后,教师出示问题,同学们带着问题通过欣赏民歌、课堂研讨等形式进行学习。这样,同学们的兴趣被调动起来,顺利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三、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质量
1.通过多媒体展示进行音乐教学
音乐是声音的艺术。法国一位著名演员曾说:“嗓音的力量是不可估量的,任何图画的感染力,远远比不上舞台上正确发出的一声叹息那样动人。”由此看来,音乐教学使用现代化教手段显得尤为重要。例如:《中国,中国,鲜红的太阳永不落》、《保卫黄河》、《欢乐颂》等这些曲目,既有齐唱、轮唱、也有合唱等歌曲,如果由教师一个人范唱、是不能表现齐唱的雄壮有力、轮唱的此起彼伏、合唱的丰厚和声效果的。所以,教学中我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设施,使学生学生愉悦地进入构成音乐的两大要素――节奏和旋律的环境中,感受美、理解美,从而培养了他们培养他们对音乐的鉴赏力及美的表现力和创造力。
2.通过课件展示,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音乐是一门融思想性和艺术性为一体的学科,音乐教学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和审美教育是音乐教学最重要的任务。音乐教学中的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教学,根据歌词等内容,虽然可以通过说教对学生进行性格情操的陶冶,思想感情的净化和道德行为的规范,但远不及设计绘制课件后来演示教学内容及用视频文件来指导学生观看教学内容所获得的效果好。如欣赏《铁蹄下的歌女》这首歌,除制作、演示《铁蹄下的歌女》的投影片外,我还给学生放映了当今“舞台上的歌星”的画面。在画面的对比下,让学生感受到:同是歌女,因处在两个不同的社会,因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境况,使学生产生了一种强烈的民族自尊感,受到了一次深刻的爱国主义情感教育。
3.通过PPT演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音乐教学同其它学科的教学一样也有板书设计和适量的习题。我们如果把这些内容在备课时写入课件,就可以减少课堂上板书的时间,增大教学容量,完成更多的教学任务。例如我在教《谁不说俺家乡好》这首歌时,通过幻灯映出“青山、白云、河水、梯田、果树、松柏、麦浪”背景的同时,播放歌曲的演唱录音,学生置身于一个有声有色有情有景的艺术氛围里,其情绪受到感染,进一步激发了学生热爱自己的家乡的思想感情。
再如在欣赏民族器乐合奏曲《春江花月夜》时,我根据乐曲内容,把它制成“江楼钟鼓、月上东山、风回曲水、花影层叠、水深云际、渔歌唱晚、涧澜拍岩、矣乃归舟”等八幅PPT,学生在欣赏时,既有听的,又有看的,情致盎然。接着,我说“大家能否试一试听音乐作文呢?”,当我再次播放录音时,同学们纷纷拿起了笔。一位学生曾写下这样一段不错的文字:“从委婉、恬静乐声中,我仿佛听到了悠扬的渔歌;清丽淡雅、神奇辽阔的画面中,我仿佛看到了明月的盈盈笑脸,白帆飘荡的怡然,橹桨划开浪花的潇洒,水天一色的和谐,此刻,我完全置身于云河仙境之中了,真是听之心旷神怡,观之赏心悦目,想之回味无穷”。从这里可以看出音乐在激发写作兴趣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实践与体会
欣赏,是一种对客观事物或现象进行体验、感悟和审美的积极性心理状态。它不仅能激活兴趣、促发热情、增强意志,还能催生相应的探究欲望和创造精神。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我们应把提升学生对以音乐为中心的欣赏能力水平作为根本目的和手段,促使他们“学习音乐从学会欣赏开始”,逐步迈向音乐殿堂的美妙胜境。
一、高中生学会音乐欣赏的重要性
音乐欣赏是提高学生音乐兴趣、培养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对推动和发展素质教育发挥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一是调节高中生的学习生活。高中学习任务繁重,精神压力很大。学习之余,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听音乐来舒缓紧张节奏,调节疲劳神经,减缓心理压力,给校园生活增添一丝活力。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发挥课间音乐的效能,精心设计、安排好课间音乐帮助学生调节情绪,使学生身心愉悦地投身学习活动,激发音乐学习情感,提高音乐教学成效。二是培养学生的思想情操。在高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富含生活哲理、催人奋进的美妙歌词,激越昂扬、震撼人心的优美旋律,悦耳动听的歌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各种音乐教学活动,在音乐实践中体验成长、体会成功,这对正处于各种价值观形成时期的高中生来说,不仅能通过获得音乐表现的思想意境陶冶情操,帮助并促进他们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意识和能力,培养爱憎分明的道德情感和自觉的道德信念,还有着潜移默化的塑造功能和激励、净化作用。三是发展学生的智力素质。音乐欣赏能使学生在提高音乐素养的基础之上,逐步增强理解、观察、记忆和想象能力。通过训练学生的“音乐耳朵”, 能促使他们在听懂音乐、感受乐美的同时,开阔视野,追求美好事物,从而促进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为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智能素质推波助澜,通过欣赏音乐,让学生喜欢音乐、爱上音乐、学习音乐,通过学习音乐知识不断提升自身的审美意识、人文素养、认知水平。
二、对高中生实行音乐欣赏教学的基本环节
1.聆听音乐。生活中经常听到这样的说法:“我没有什么音乐细胞,五音不全,不会唱歌,对乐器也一窍不通,只是听听音乐还可以。”其实,这是对音乐才能的片面理解和错误看法,它只是把掌握和表演音乐作品能力视为音乐才能的唯一标准,而忽视了感受、体验和悟解也是音乐才能的重要方面。这正是高中音乐欣赏教学的目的所在,主要就是从听赏的角度发展学生的音乐才能。湘教版高中音乐共分六大模块,只有音乐鉴赏是高考必考的,而在这三年所用的音乐鉴赏综合课本中,第一单元讲的就是“学会聆听”。对音乐才能实行粗线条划分,它包括对音乐的鉴赏能力、对音乐作品的表现能力和音乐作品创作能力三个方面。按照逻辑推理,如果把鉴赏说成是音乐才能的基础,那么学会听赏则是音乐才能的起步之作。典型如《三国演义》第九十五回《马谡拒谏失街亭 武侯弹琴退仲达》中,才能卓绝的司马仲达就是从诸葛亮的渺渺琴声中“听”出了其中隐藏的腾腾杀气被迫退兵而走。这是说明“乐为心声”的道理。再说,艺术评论家不一定就是演唱高手,生活中只会“听”歌享受而不会表演唱歌的人比比皆是。
2.文化欣赏。高中音乐不仅是一门教学课程,更是一种情感艺术文化。要注重把与音乐相关的艺术文化贯穿到音乐教学之中,既提高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又促进学生对音乐作品的理解、把握和感悟。如湘教版高中音乐教材音乐鉴赏第四单元教学目标明确写道:“能够阐述中国古代、近代音乐作品所处的不同的时代背景,能够说出西方各乐派音乐的风格特点,以及有关音乐家的生平简历。”这就是音乐文化的学习与欣赏。还有,在音乐欣赏教学过程中,应当把它与有关学科知识综合起来,如历史、地理、文学、美术和政治等学科,促进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紧密渗透、相互衬托、融会贯通,从而促进他们音乐文化素养的提升,加强情感艺术的塑造功能。历史上许多革命歌曲都是应政治时代而生,《义勇军进行曲》鼓舞了亿万人民起来保家卫国,《延安颂》号召了多少热血青年前赴后继地涌向革命圣地延安,投身到洪流滚滚的人民战争之中。著名钢琴协奏曲《黄河》是一部流传史册的经典作品,以为背景,黄河象征伟大的中华民族,热烈歌颂中华民族的雄伟气概和中国人民生生不息的英勇斗争精神。诸如此类的音乐作品,对我们来说,又是一部部政治历史文化。
基础性、多样化和选择性是这次高中新课程方案的显著特点,也是对各学科课程结构的共同要求,《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在模块设置上体现了这一要求。音乐课程结构的基础性,首先体现在音乐鉴赏模块的设置及对这一模块的突出强调。普通高中音乐课的性质不是为了培养音乐家,不是为培养少数有音乐特长的尖子,不是专业的技能教育,而是面向全体学生,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设置音乐鉴赏模块,就是为学生提供获得音乐文化素养的渠道。因为在社会生活中,不可能要求人人都有动听的歌喉,都会演奏乐器,但却应该具有基本的音乐文化素养,应该有健康的生活情趣和高尚的情操。故此,音乐鉴赏模块的设置就是致力于这一目标。
多样化与选择性是紧密联系的,没有多样化的课程结构,就不可能实现选择性。高中音乐课六个模块,涉及音乐鉴赏、表演、创作及综合艺术(舞蹈、戏剧表演)等方面,供学生根据自己的情趣爱好和需求自主选择修习。这种多样化和选择性的课程结构,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特长和形成自己的个性,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基础。同时,在课程的内容结构方面,将当代音乐文化生活中现代科技对音乐的影响及大众关注的音乐表演形式纳入音乐课堂,增加音乐课的时代感及对学生的亲近感。这种多样化的课程结构,改变了以往高中音乐课仅以“欣赏”为教学内容的单一化面貌,也为突破原来“整齐划一”的学习模式提供了可能,为学分制的顺利实施提供了保障。关于多样化课程的设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探讨:
第一,采用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原则。高中音乐内容六个模块的教育功能和作用,虽有不同的侧重,但对于绝大多数高中学生来说,“音乐鉴赏”作为增进学生基本音乐文化素养的主要渠道,在普通高中音乐课程中应首先得到突出和强调。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实施原则,结合学校现有高中音乐教师所学专业特点、音乐教学设施的实际情况,能够开设“音乐鉴赏”和“歌唱”模块的学校占大多数,因此可以采取对不同模块分步实施的方法。总的原则是: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例如我们可以在普通高中统一于高一年级行政班的学段,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必修模块,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音乐鉴赏”课程每周1课时,全年共36课时,学生通过考核可获得2学分;“歌唱”与“演奏”模块则可于高二面向学生开课,学生根据自己爱好选择其中任一模块学习,完成《音乐课程标准》所规定的18学时的学习任务并通过考核,便可获得1学分。“音乐与舞蹈”、“创作”、“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则待完成专业师资配备和培训之后,方可为学生提供选择和开设。
第二,转变教学方式。高中音乐新课程给音乐教育最根本的变化是以教学方式的转变促使学生音乐学习方式的转变,这一点,也正是音乐课程改革所追求的主要目标之一。新课程改变以往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影响,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强调学科的综合性,加强课程与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能力。
首先,音乐教育方式要创新,追求一种无权威、和谐、双向交流的教学氛围。从更深的层面上来说,音乐教育方式的创新应体现较强的民主意识,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人格,维护学生在音乐学习方面的自尊心与自信心。音乐教师要从传统的角色中跳出来,变“教书匠”为“教学设计师”、“指导者”、“合作伙伴”,为学生的音乐学习创造宽松、融洽的人际环境。音乐课堂上,学生可以说不,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允许质疑,鼓励探索,尊重学生对音乐的不同体验与独立思考。从而建立平等互助的师生关系,形成和谐、自由的教学环境,为学分制的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