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

第1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施工企业; 项目成本; 管理体系

        一、工程概况

        呼和浩特市引黄供水工程排泥场项目,主要承建排泥场坝体土方和排泥管道的安装,主坝体全长8.9公里,副坝体长12.4公里,排泥场工程施工总投资2986万元,其中坝体土方工程2506万元。

        二、项目成本管理的实施

        (一)重视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

        排泥场项目成立之后,组建了精简高效的领导班子,但项目职工对成本管理的认识不尽相同,有深有浅。因此,项目领导很注重对各管理层的人员进行成本管理意识的培养。让成本管理的观念深入到每个职工的脑海里,并将其贯彻到具体的工作中去。同时培养职工具备先进的成本管理理念:战略观、人本观、系统观、效益观和科技观,运用科学有效的成本管理方法。

        (二)建立了完善的成本管理保障体系

        1.建立完整高效的组织机构

        项目成立之后,即建立了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组织机构,形成了一个高效的组织管理系统。规范各部门的工作并加强部门间的协作关系,使得成本管理能较好地实施。

        2.明确各部门及各职员的职责分工

        项目成本管理领导小组——管理小组及项目成本管理体系,对项目最终经营结果进行评审、考核并实行奖惩。

        工程管理部门——项目责任成本预测,提供施工组织设计,安排项目施工生产计划。合同预算报价部门——审核和签订分包合同,落实分包成本,编制施工图预算和工料机分析;计算、分析、落实和审核项目责任成本和各期项目成本收入。人财部——人事管理和财务管理。主管工程师——负责施工项目组织设计,优化施工设计,协助编制用料计划。

        三、成本管理实施

        在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实施的过程中,排泥场项目充分考虑了项目成本的各影响因素,制定出相应的对策和办法,将现代成本管理理念融入其中,同时,排泥场项目还根据项目自身的特点,将目标成本法穿插使用,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一)目标成本的确定

        在排泥场项目中标之后,施工企业根据施工组织设计和中标后预算以及企业的整体情况,下达了一个目标利润,即要求排泥场项目实现利润的最低限。但是,排泥场项目并未根据这个目标利润制定目标成本,而是在考虑了当前市场状况和项目综合实力的基础上,重新确定成本目标。

        1.结合项目的实际状况和当前的市场价格,重新做出施工预算,确定施工项目的预算成本。

        2.在综合考虑了项目整体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之后,对施工预算成本中各分部分项工程以及重要工序再次进行分析,找出能够降低成本的关键点,进行资源配置的合理优化,并根据其重新确定目标成本。

        (二)成本目标的分解

        成本目标的分解必须是在对部门、岗位、班组及其作业进行综合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

        1.按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成本目标分解。整个工程项目是由各个分部分项工程组成的,确定了项目的总体成本目标之后,要根据施工预算和施工组织设计,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费用的归集,并在对各分部分项工程进行分析、剔除不必要的作业的基础上,确定每个结构工程的成本目标。如表3。

        2.按工程进度进行阶段成本目标分解。排泥场项目的合同工期是8个月,在项目中标之后,必须尽快做好工程进度总体规划,排出进度计划。成本目标确定之后,就可以结合工程进度计划,将成本目标按照季、月进行分解。

        (三)成本目标的阶段控制与分析

        目标成本的确定与分解是对成本管理的总体规划,而真正使目标成本指标在各层次和个人都具有约束力,并准确及时予以反馈及控制,就必须实现成本全过程的动态管理。

        坝体土方工程施工成本分析:坝体土方工程的实际成本比目标成本降低了42.1万元,达到2.1个百分点。在坝体土方工程的施工中,人工费超过目标成本较多,主要是由于天气原因,影响了施工的进度。排泥场项目为了保证坝体土方工程能按进度计划完成,不影响整体工程的进度;不得不加班赶工,工人加班费用上升,导致人工费成本超支。排泥场项目材料费的节约有两个原因:一方面是由于对材料实行了严格的控制,对材料采购、保管、发放以及仓储都有严格的制度。另一方面是排泥场项目与供应商取得了长期合作的协议,在价格方面享受了很多优惠。机械费的节约主要是因为项目对机械的配置结构进行了优化,从配合使用的角度进行综合考虑,提高了机械的使用效率,降低了机械费用。其他费用的增加是由于赶工造成的,增加了管理费用。

        另外,在成本管理的过程中,每月按费用进行成本归集,并将其与目标进行比较,分析原因,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如上例,排泥场项目坝体土方工程实际成本与目标成本相比较,总成本降低了,但就各分项成本来看,人工费、其他费以及间接费用均超过了目标成本,而材料费、机械费则略有降低。排泥场项目就每项成本的节超进行了分析,找出了原因,并针对找出的原因,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对成本项目及其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改进和完善,使其更具有可控性。

        (四)项目实际成本核算与分析

        排泥场项目成本汇总表如表5。由表5可以看出,排泥场项目的总成本比预算成本降低了173.6万元,比目标成本降低了51万元。人工费比目标成本超支8.5万元,主要原因有以下两个:一方面是因为物价上涨引起的人工费单价差,在制定目标成本时,对物价上涨的影响考虑得不到位;另一方面是因为赶工期间,人工加班工资要比平时高,而且对一些临时用工控制的仍然不够严格。

        材料费比目标成本降低了6.2万元,主要原因是与主材料供应商达成长期合作的协议,使得材料的价格上涨幅度比计划的要小得多;同时,排泥场项目对材料的管理也做得较好,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浪费,在很大程度上节约了材料费用。机械费比目标成本降低了58.7万元,在燃油费上涨的条件下,机械费用仍然降低的原因,主要是项目部加强了对机械的管理,尤其是对机械配置结构的优化,提高了机械的利用率,降低了机械成本。其他费用比目标成本超支了5.4万元,主要是受到物价的影响,现场经费有所增加,同时项目部管理费用也有超支。在项目经理部全体管理人员的共同努力下,采取的成本管理方法和手段得到了有效的实施。排泥场项目发生的工程实际成本为2272万元,比预算成本2445.5万元降低了173.6万元,比项目目标成本2314.3万元降低了51万元,实现了总体成本降低的目的。

第2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学生为主体;教学设计

作为一线教师,每天从事着课堂教学实践,但如果没有研究的意识,就会对一些有价值的研究题材“视而不见”,上课也就成了枯燥乏味的重复工作。俗话说“小处大文章,细节定成败”,只要我们能够细心的收集平时教学过程中的案例,时不时的进行分析和总结,就能发现平时难以发现的优点和不足,就能将课堂中鲜活的“案例资源”加以挖掘放大,从而捕捉到有价值的研究的问题。

下面笔者就自己平时教学过程中的两个实际案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在一次上完“安全用电”课后,有一位学生对测电笔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问了我这么一个问题――如果穿着绝缘靴与地面绝缘后能否使用测电笔来辨别火线?

笔者当时也没有细想,只是带了一句话,你不妨去做做实验。恰巧这个学生的家长是大学工科老师,于是她回家就问父亲,她的父亲也不大清楚,就带她来到了实验室,穿上绝缘靴做了这个实验,结果发现穿上绝缘靴用测电笔接触火线氖管是发光的。第二天学生将结果告诉了我。她和他的父亲交流过以后,觉得可能与交流电有关,但是却没有什么时间继续探究下去。但笔者意识到这是个很好的研究案例,可以引发学生的思维碰撞,于是将这个现象拍成录像放给全班同学看,让全班同学一起来利用课后时间来探究。一石激起千层浪,全班同学对家庭电路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有回去请教家电维修人员的,有向电器厂商发EMAIL询问的,也有在网上发帖子的,也有去图书馆查询资料的。有不懂的就来问我。刚开始我还能回答一些同学的问题,但随着问题的深入,我渐渐的发现学生在某些方面的研究能力是超出我的想象的,他们的问题有很多我根本不懂,甚至是一无所知!面对这种情况,我没有端架子,而是直接告诉学生我不知道,然后和学生一起查资料,上网问。由于我的加入,学生的兴趣更浓了,设计了很多实验,查询了大量的书籍,终于把测电笔的工作原理搞清楚。同时对于初中本不需要掌握的交流电有了很深刻的认识。无形之中为后面发电机的讲解做好了铺垫工作。

通过这个课例使我认识到:学生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教师对思维活动过程的展开,不能代替学生自己的思维活动,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种把知识内化的特殊认识过程。因此,教师在设计活动时要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实际水平和学生所能接受的活动方式出发,精心设计学生活动程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参与感。使不同层次的学生的认知结构、个性品质在参与中都得到发展。

而且物理课堂教学活动必须为不同水平的学生提供各不相同的学习物理的机会。在制定活动策略时,要鼓励个别化学习及同学间的相互交流,充分发挥学生的“个体作用”和“群体效应”,创造一种个体和群体相互促进的活动氛围。这样,才会尽可能的让更多的学生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在一次赛课比赛的活动,笔者的课题是《安全用电》。为了使学生对安全用电有更好的理解,我设计了一个分组试验――让学生自己组装三线插座和插头,原本以为是一个比较简单的活动。可实际的结果却大大出乎我的意料,大多数学生不能完成组装试验,有的学生居然将导线直接卡在弹簧触点上而不知道要将其固定在接线螺母上。甚至有的学生特别是女生居然连插座都没有拆下来。这样的结果是让我很震惊的。现在的学生动手能力弱我是知道的,但没想到居然会到这种程度!

回到自己班级后,我又做了一个测试,我问了学生一个问题:家里的电表装在哪里,是机械的还是电子的,结果班上有49(全班57人)位学生回答不知道。这一现实引起了我深深的反思。

我想我们面临着一个重大的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针对这一课题,我设计了很多生活中的物理实验以假期作业的形式布置给学生回家完成:如“修自行车”、“更换一次保险丝”、“一次煮饭过程中有哪些物理知识?”

假期结束后为了检测活动效果,我安排了一节力学复习课,课题就是“自行车中的摩擦力”,并且要求学生将自行车拆开还要组装回去,绝大多数学生显得兴趣很高,将自行车拆下按类放好,并基本上能组装回去。(实验共分10组,5-6人一组,除一组丢失一些弹子,其他组都能把自行车完整装好,最后由老师对装好的自行车进行调校)为了进行一次对比,我又将一个没有进行这方面训练的班级上同样一节课,结果10个组仅有2组完成组装,其他组均失败。

由此使我意识到教材中的许多知识内容都是学生动手进行实际操作的好材料。如果能鼓励学生把书本知识与通过实验渠道获得的知识结合起来,既能使学生获得知识,又能增强他们的动手能力。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对学生进行动手训练,不能只局限于课堂上的教学,而应努力把课内活动延伸到课外,组织具有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游戏、小实验等各种各样的课外活动,为学生创造动手的契机。对于物理学科来讲,给学生创造各种各样的动手机会就是要以学生为主体,在活动中充分的激发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是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教和学又是一种矛盾关系。对学生来说,教师的教是外因,学生的学是内因,外因通过内因才起作用。所以,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把学生放在主体的位置,教师要为学生服务。要摆正教与学的关系,首先做到尊重学生。教师要放下“师”架子,视已为普通一员置身于“主体”之中。教师还要具有科学的态度,从实际出发,按着学生认知规律组织教学,让学生在学习实践中体验到进步和成功的快乐。教师还要照顾好后进生,课堂不要有“被遗忘的角落”;其次做到多向交流。教学中要变教师讲学生听的单向结构为教师讲学生听、学生讲教师听和学生之间交流的三维结构。要做到环境宽松。教师在课堂上要交换角色,使学生产生平和心理,从而形成一个无拘无束、和谐融洽的教学环境,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最佳氛围。

【参考文献】

[1]徐加明.《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德清三中

[2]《中学物理课型与教学模式研究》.广州市教育局教学研究室编著

【作者简介】

第3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E42 文献标识码:A

案例介绍

某市一土建工程施工,因为工程规模较大,需要投入大量的劳动力,工程建设中需要消耗大量材料,需要动用很多机械设备。但是该工程在建设之初,并没有建立相应的安全管理制度,只是口头宣讲了安全问题。现场也没有设置相应的安全防护措施,施工现场存在个别施工人员不佩戴安全帽等问题。施工机械上也没有注明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在一些危险施工位置并没有树立明显的安全标志。所有施工人员在上岗前也未进行系统培训。在施工过程中,由于高处工作的施工人员擅自移动了跳板,使得跳板发生坠落,而掉落的跳板致使下方通道口一民工致死。通过对事故现场调查发现,该施工单位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人员施工中的安全意识不足,同时,通道口的防护标准不合格,原本应该长6米的防护棚现场只设置了2米。

一、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一)施工人员安全意识淡薄,整体素质不高。目前,土建施工工地上上的多数工人都是农民工,没有受过系统正规的教育,安全意识淡薄,自我防护意识较差,并且在出现事故时,不知道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按照规定,新进的工人必须接受三天的安全生产教育,经过考核合格后才可以上岗,而多数单位在这方面做的明显不够,只是随口一交代就完事,另外,部分施工人员操作水平不高,也是造成安全事故的主要原因。

(二)安全配套设施的不健全影响安全管理。主要表现在施工企业不重视安全管理,现场安全条件差。施工企业负责人片面重视经济效益,对于安全生产的法律法规、安全生产文件只是口头上重视,行动上贯彻落实不到位,安全管理都是为了应付上级检查所做的表面文章,施工现场违规、违法、违章的行为时有发生。主要表现在施工现场管理混乱,安全设施经费欠缺、安全设施建设和安全防护不到位,有的项目即使采取了一定的防护,但也远远达不到国家规范标准要求,起不到应有的防护作用。安全实施不按照相关的规定设置,十分随意,缺少规范。例如,施工机械上的安全防护措施不到位,工地用电时电线不按照规定进行架接,在危险位置缺少必要、明显的标志等等。另外,不注重施工人员的培训,使得一些农民工未经培训教育就上岗作业,不具备安全施工的资质。

(三)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影响安全管理。建筑施工现场必须要有健全的安全管理体系。但一些建筑施工企业通常为图省事,抱侥幸心理,没有建立科学、合理的安全管理体系,或是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而没有认真落实安全管理制度,这使得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问题难以及时发现、解决,给建筑工程安全埋下了安全隐患,对建筑工程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带来了威胁。也使得一些没有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责任而发生事故的责任人存在侥幸心理,认为违章指挥、违章操作和监管不力不会受到责任追究,不会受到严肃处理,使其他一些相关企业及责任人不能认真吸取经验教训,因而导致同类安全生产事故再次发生。

二、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的要点

(一)注重宣传和培训,提高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首先,加强施工安全意识宣传,提高施工人员安全意识,保障操作安全,并制定相应的奖惩制度。建筑工程安全事故的发生往往是由于偷工减料、不当操作等因素造成的,对施工安全意识的教育不仅限于一线的施工人员,更要对管理人员加强教育,避免偷工减料现象的出现;同时,要加强对施工现场的操作管理,提高施工人员的素质,保障合法操作、依规操作,并加强监督,避免因疏忽大意或不当操作造成的安全事故。

其次,对施工队伍进行安全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在建筑施工中,建筑施工单位要严格筛选施工人员,要选择有施工经验的施工人员。对于农民工,则要进行岗前培训,增强建筑队伍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同时,要加大对建筑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和监督检查的力度,把安全教育作为建筑工程的首要任务来抓,经过培训考核合格以后才可以上岗工作。

(二)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和监察制度,严格落实安全责任。

1、建立一套行之有效建筑工程管理条例是建筑工程安全管理的重要保证,实行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专人负责,建立责任,权利,相结合的安全管理体制,落实安全责任追究和奖惩办法,制定奖罚分明的激励制度,不断完善考核制度,充分调动建筑员工参与安全管理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依法落实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责任,从严执行安全生产许可条例,加大政府检查监督力度,实施并且落实建筑行业监管领导与安全生产综合监管相结合的工作机制。

2、建立健全的安全监察制度,定期做好安全检查,责任到人,并定期汇报。一方面,施工企业应当定期做好施工安全宣传教育工作,从思想上强化安全意识;另一方面,施工企业应设立专门的安全监察小组,每天进行安全检查,实名记载,实行个人归责制,从小处着手,保障建筑工程施工安全。

3、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实施第三方监督。施工企业应当在自我检查、监理方监督的同时,自觉提出第三方社会公众的监督,社会公众对施工企业建筑工程建设可能的不安全因素及时举报和提醒,对施工企业因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安全隐患有权提出诉求,从而全方位的监督施工的安全,保障建筑工程项目安全进行。监督机构要发挥其监督作用,加强对建筑施工中典型问题,安全隐患和安全事故的查处力度。监督机构对各类典型问题应严格检查、杜绝安全隐患,对于无视工人安全生产、管理混乱、责任不落实、存在严重安全隐患的企业,要与经济挂钩,依法对其进行行政处罚,尤其对于不整改的,要加大处罚力度。对于造成发生重大安全事故的单位和主要责任人,查清事故原因,加大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做到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真正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权”,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和遏制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完善安全防设施,加大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力度。首先,要确保安全设施投资到位。建筑施工安全设施投入不能节省,如果发生安全事故,造成的损失要比安全设施的投入的费用多得多,并且造成的不良社会影响很大。因此,要完善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设施,并按规定进行设置,充分发挥其安全防范作用。比如在建筑实行封闭,设置安全网,在危险处设置危险警示和标志等。其次,要做好施工现场安全检查工作。安全员要落实到位,要有专职安全员,定期组织各所有安全员对施工现场的安全进行检查,对违规操作班组、违章人员给予相应的处罚。公司安全管理部门经常定期不定期组织相关人员到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或专项检查。另外要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管理方针和加强建筑施工现场安全的标准化管理,确保企业施工安全的正常进行。

(四)做好机械设备的日常检查、维修、保养工作,保证设备安全。及时检查更新安全设施以及机械设备是预防建筑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措施,加大安全管理资金投入,及时更新安全设施,尽量减少或降低安全事故的发生。对于机械设备要做到及时检查,并进行修理和维护,该淘汰的淘汰。总之,在建筑施工过程中要加强施工安全的防范意识,做好安全准备工作。

结语:综上所述,加强土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是非常重要的,要找到现场安全管理的关键点,并加以控制,确保土建工程的质量。对于施工现场管理的薄弱环节要着重加强控制,提高土建施工现场的管理水平。

参考文献:

[1]文雅晋.分析土建施工现场理性管理[J].中华民居(下旬刊). 2013(02)

第4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脱硝氨站;安全管理;措施

中图分类号:TM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9-914X(2015)35-0047-01

脱硝氨站是火力发电厂中重要的构成部分,脱硝氨站中的脱硝系统能够有效的达到净化氨氧化物质的作用,从而起到保护环境的目的。火力发电厂中的脱硝系统在运行的时候,需要借助到液氨原材料,虽然该系统可以对液氨产生的有毒氨氧化物质进行净化,但是液氨本身就是一种有毒的物质,在应用的过程中,会因为一些因素的影响,而使得液氨出现泄漏的情况,这样就会对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威胁,同时也会导致环境被严重的污染。因此,采取有效的措施,针对火力发电厂脱硝氨站进行安全管理就显得尤为必要。

1、脱硝氨站存在的主要危险有害因素

1.1 化学性爆炸

所谓的化学性爆炸就是氨气在高温环境下,或者是在遇到明火的时候,氨气出现化学反应,从而出现爆炸的现象。通常而言,在空气中压力以及温度都处于正常状态的时候,氨气也会出现爆炸反应,而这种爆炸出现的几率在27.4%范围内,也就是说,这种情况下,氨气出现爆炸的几率相对较小。而如果空气中氯气以及氟气等各种可以与氨气发生反应的气体达到一定标准时,或者是出现了一定的反应条件,那么氨气出现爆炸的几率就会大大增加。

1.2 化学性灼烫

液氨本身就是一种有害气体,同时其自身所具有的腐蚀性也较强,如果其溅入到人的眼睛里或者是皮肤等脆弱的区域,那么就会使得人体出现灼伤的情况。而且,这种灼伤对于人体的危害具有延迟性,也就是说,液氨在对人体造成灼伤后,如果不采取及时的治疗,会使得人体的皮肤创伤口逐渐的增大,人体的皮肤很难会生长出新的肌肤。

1.3 中毒和窒息

液氨在应用过程中,会形成大量的氨气,而氨气对于空气具有污染性,其混合到空气中,会使得空气的质量下降。同时,氨气具有极强的刺激性,在人体吸入大量的氨气之后,就会使得人们出现咳嗽以及流泪的问题。长期吸入氨气,还会使得人体内的肺部出现水肿等各种问题,最终会导致人们出现严重呼吸困难的情况,从而引发呼吸道疾病。当空气中的氨气含量严重超标,人体在吸入450mg/m?的氨气后,就会使得患者的喉咙部位出现严重的水肿症状,并且在氨气与唾液相融合后,会使得人体呼吸道粘液的分泌量大大的增加,如果人们的体质过差,就会出现轻微的中毒反应。在这时,如果没有及时进行治疗,就会使得人们出现严重的中毒现象,最终会因为窒息而死亡。

2、对火力发电厂脱硝氨站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想使得火力发电厂中的脱硝氨站可以安全的运行,就需要针对该站运行的各个阶段以及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管理,采取相应的措施来保障脱硝氨站运行的合理性,这样才能够使得火力发电厂能够正常的运作。而对火力发电厂脱硝氨站可以采取的安全管理措施,主要就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2.1 脱硝氨站液氨接卸过程的安全措施

首先,要对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系统的培训,只有接受过严密培训的工作人员,才能够正式上岗任职。针对火力发电厂中脱硝氨站的工作人员,应加大培训的力度,不仅要使得这些工作人员可以掌握必要脱硝氨站运行常识,同时也要对其管理技能进行有效的提升。保障工作人员能够熟悉和了解液氨的应用原理,清楚认识到液氨在何种情况下会出现爆炸问题。锻炼相关工作人员的应变能力和突发事件处理能力,使得其能够在液氨出现泄露的时候,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的措施对该问题进行解决,从而保障脱硝氨站可以正常的运行,同时也保障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和生态环境的平衡。

其次,要在确保脱硝氨站运行正常的情况下,再对液氨进行接卸处理。在对脱液氨进行接卸处理之前,一定要确定液氨运输的安全性,针对一些可能存在的主观以及客观影响因素,要进行合理的分析和掌控,而在液氨运输到现场之后,接卸人员也要检查运输人员所出具的操作危险品凭证,只有保障运输人员所出具的凭证真实可靠的基础上,才能够正式对液氨进行接卸处理,如果检查过程中,发现运输人员所出具的凭证存在缺失,就严禁对液氨进行接卸。

2.2 氨站运行过程中的安全措施

(1)先培训后上岗。与接卸工作人员一样,所有负责氨站运行监督与管理的工作人员都必须要求先培训合格后才能够上岗。确定负责氨站运行管理的人员所有的工作,如巡查等都需要按照标准运行规定进行,决不能随意根据自己的经验和感觉进行巡查和判断。

(2)把确定漏氨报警当成进入氨站前的硬性习惯。为了保障自身的安全,氨站运行工作站的所有工作人员在进入氨站之前都应该有一种要首先确认没有氨气泄漏报警。所有负责检测氨气泄漏的仪器和报警装置需要定时排查故障,确保这些设备每天都能够正常工作,为保障工作人员安全创造最好条件。

(3)开展远程监控。为及时了解氨站运行过程中氨气各种运行参数的变化情况,值班人员需对这些参数进行必要的远程监控,一旦发现任何异常就能够尽快采取处理措施。比如当发现氨罐的温度过高,超过40℃,则有可能存在爆炸危险,需要立即使用喷淋系统实施冷却处理。

(4)确保所有设备都正常工作。为了能够在出现爆炸威胁或者其他问题时能够尽快使用其他设备进行处理,运行值班人员必须要确保所有的仪器和设备均正常工作。比如喷淋系统,为了检查是否正常工作,工作人员应该定期对该系统进行一次手动操作,若发现操作过程中有任何异常症状则需要立即修理好。

(5)开展应急处理演练。为提高氨站运行工作人员的应急事故处理能力,应该不断对工作人员进行培训,并最少每半年安排一次演练,确保所有工作人员都能够独立应对突发事件,有应急处理的经验。

2.3 氨站检修过程的安全措施

(1)先培训后上岗。所有负责检修的工作人员必须在进入氨站之前做好专项培训,了解整个脱硝系统运行概况和液氨的基本特性,确保在事故苗头出现时能够及时发现。

(2)做好安全防护。由于开展检修工作大多是与氨站泄露等事故有关,所以检修时工作人员必须要穿戴好防护用品。

(3)随时检查报警和应急装置,确保这些装置都能够在关键时刻发挥作用。

3、结语

总而言之,为了提高火力发电厂脱硝氨站的安全管理水平,保障周围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必须要在液氨接卸、氨站运行以及系统检修等多方面做好安全防护工作,确保从全过程抓好安全管控工作。

参考文献

[1] 朱冲,耿桂淦,腾建军,宋正华.火电厂脱硝的尿素制氨技术概述[J].中国环保产业.2012(10).

第5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方法

安全问题是所有工程建设中都必须重点关注的问题,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也应努力做好安全管理工作,将安全管理纳入到日常管理工作的重要位置上,并采取有效的措施强化安全管理的效果。市政道路施工一般是在交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会给施工带来一定的难度,容易引发交通事故。因此应提高对市政道路现场安全管理的重视程度,强化安全责任意识,保证施工安全。

一、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必要性

在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安全管理是十分重要的组成部分,安全管理的效果将对整个市政道路工程的建设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市政道路工程建设的范围比较大、工程任务比较多,管理工作的难度也相应增加,而且大多数的市政道路现场施工都是在交通正常运行的情况下进行的,这也给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带来一定的不利影响,使市政道路施工阶段成为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阶段。近几年来,我国由于市政道路施工而发生的交通安全事故比较多,由于施工道路没有在明显的位置设置警示牌、施工人员没有根据施工建设的标准进行施工建设等都是造成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因素[1],给人民的生命以及国家的经济造成了巨大的损失。因此应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强化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掌握安全施工的技能,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始终,促进市政道路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保证市政道路的安全性。

二、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对安全管理的认识不足

市政道路施工中,对安全管理的认识还不足,不了解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在现场施工中不能将安全管理制度落到实处。而且在施工建设中,施工人员没有按照施工的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导致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性得不到有效的保障,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流于形式。

2、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不高

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的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但是目前的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还不高,他们的专业知识不高,实践技能比较差,在实际的安全管理中不能够严格按照安全管理制度进行,导致安全管理效果不理想[2]。还有一些安全管理人员不能每天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巡查和管理,不能及时了解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安全管理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意识不强,就会造成安全管理工作流于形式,造成安全事故的发生。

3、材料安全管理不到位

在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中,材料是道路工程施工建设的前提和基础,材料的质量和效果将对整个道路施工安全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努力加强市政道路施工材料的管理。但是在实际的施工建设中,材料的质量以及安全管理并不到位,在采购材料时并没有全面调查材料供应商的实力、资质、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情况,导致采购的材料存在着严重的质量问题,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安全性和整体质量[3]。

三、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的管理方法

1、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

为了促进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安全管理效果的实现,应努力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提供保障。在制定安全管理制度时,应根据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制定安全管理的计划,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的管理制度进行安全管理,保证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应根据相关的法律法规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机构,强化安全管理责任的划分和落实[4],保证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加强安全监管技术和方法,全面对市政道路现场施工进行监管,保证施工安全,避免安全事故的发生。

2、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

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中,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对于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管理效果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因此应努力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加强对安全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保证安全管理人员都能够具有一定的资质,促进安全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提高,强化安全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管理人员能够认真细致的开展安全管理工作,促进安全管理效果的提高。建立完善的奖励机制,给予安全管理人员一定的物质和精神激励,满足管理人员的实际需要,促进安全管理效果的实现[5]。

3、加强材料的管理

在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管理中,为了加强安全管理的效果,应努力提高施工的材料管理效果,材料是极为重要的组成部分,对于整个市政道路工程建设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在采购材料前,需要全面调查材料供应商的实际情况,了解材料供应商的资质、实力、材料质量以及售后服务等情况,货比三家,选择物美价廉的材料,采购完毕进入施工现场前,还需要再次对材料进行质量检查,保证进入施工现场的材料都符合质量标准和要求,保证市政道路施工的顺利进行。同时应做好材料的放置工作,根据不同种类、型号的材料进行区别放置和管理,避免材料受潮、变质,影响市政道路施工的整体质量和效果,保证道路安全性的提高。

4、加强施工现场的管理

市政道路现场施工应根据工程的危险系数进行等级划分,加强对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位置进行安全标志的摆放,从而引起进入施工范围人员的重视,在施工设备上也要贴上醒目的标语,使人们远离机械设备,避免出现意外造成人员受伤。同时施工人员应做好安全防护工作,配备安全防护用具。施工建设企业要加强相关法律法规学习,施工前需要进行技术交底,全面了解市政道路施工建设的安全知识和内容,加强各部门的统一协调和配合,对于违法安全管理的行为要严厉制止,保证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顺利、高效、安全进行。

结束语:

市政道路施工是城市发展的重要内容,能够为人们提供安全、良好的出行环境,保证人们的出行安全。市政道路施工现场,应提高对安全管理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将安全管理贯穿于整个道路建设的始终,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市政道路材料、安全等管理,提高安全管理人员的素质能力,强化安全管理意识,坚持安全第一,确立安全管理责任,使每一位施工、管理人员都能够积极避免安全隐患的发生,使市政道路现场施工的安全得到有效地保障。

参考文献:

[1]薛生根.加强市政道路现场施工中的安全管理[J].商品混凝土.2013.8(1):87-88.

[2]王育平.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13.19(1):199-200.

[3]李重甫.市政道路施工安全管理的有效措施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3.8(19):84-85.

第6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 建筑工程 现场施工 安全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引言:

近年来我国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和施工技术的不断进步,在建筑工程的施工管理当中,安全管理已经不知不觉地发展成为了一项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而所谓的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的安全管理,指的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项目的整个施工过程中,所有与现场施工安全挂钩的施工管理与组织工作。换句话说,建筑施工的安全管理,主要就是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对其中影响到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所有因素进行严格的管理,从而有效地减少甚至是完全杜绝这些不安全因素对工程现场施工安全所造成的影响,并由此而实现发生一般安全事故可能性的有效减少和重大安全事故的完全避免等的现场施工安全目标,最终圆满完成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本文简要地阐述了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并对其安全管理工作的一些具体措施进行了浅要的分析和探讨。

当前我国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安全管理机构的缺失以及安全管理人员的缺乏

当前我国的一些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仍然只是配备了项目经理以及施工员等寥寥数人来进行建筑施工的现场管理,从而导致了管理人员的大部分精力都投入到工程的施工进度、施工质量、施工造价等方面的管理当中,有些施工现场根本就没有配备专职的安全员。

2. 施工现场的规划布置混乱以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淡薄

对于施工现场的区域划分缺乏足够的合理性,办公区、生产区和生活区犬牙交错,同时办公区和生活区的各项指标也无法满足消防安全要求,且其环境及卫生条件也往往被忽视。

3. 施工人员的安全教育难以落到实处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大部分施工作业人员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安全教育,对于一些基本的安全生产知识也是极度匮乏,从而导致其安全生产的观念和意识也就异常淡薄.

4. 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不符合规范要求

建筑工程施工过程当中,对于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工作十分随意,远远达不到规范化的要求。施工现场的各项安全防护设备和设施不到位,各种施工机械的安全防护不规范,施工临时用电搭接混乱,且缺少基本的安全警示标牌和标志等。

5. 施工机械设备的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中,现场投入的施工机械设备品种和型号繁多,较为常用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就有稳定土施工机械设备、土方施工机械设备、建筑基坑施工机械设备、路面施工机械设备、垂直施工机械设备等,而且同一种类别的施工现场机械设备又存在多种型号,因此,在施工过程中想要保证工程质量就必须考虑好如何管理和组织这些机械设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管理体系由作业管理、安全管理和维护管理三大部分组成,要进行有效的机械设备管理,就要使施工各部门之间紧密配合,规范施工、严谨施工,从而保证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进度。

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具体措施探析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着力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意识与安全操作技能水平。施工现场堆放的各种物料要分类放置,确保通道畅通,要对“四口五临边”进行严格保护,建筑进行全封闭保护,拉挂合格安全网,设置安全标志牌。进入施工现场的所有人员要佩戴安全帽,高处作业人员要佩戴安全带,发现违反者,立即制止,耐心教育并严格按章处理,施工人员充分认识现场施工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2. 落实建筑工程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施工作业人员的安全教育工作落到实处。鉴于施工作业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要在安全教育工作中区分层次、突出重点。对特种作业人员,必须进行岗前安全教育,取得特种作业操作资格证后,方可上岗作业

3. 实行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责任制度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将安全管理落实到每一个岗位和具体人员,将安全管理责任制度贯穿到施工生产过程的每一个阶段、每一个环节之中。通过责任制度的落实和安全体系的建立,把各职能人员联系在一起,重点监督检查项目施工过程中设施的安全性、防护的有效性,使管理人员增强管理意识,认真为安全管理负责。

4. 对建筑工程施工过程进行有效的安全监控与巡查

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加强施工现场的安全监控与巡查,做到平时检查要与定期检查相结合。在施工高峰阶段和冬雨两阶段要组织专项检查。围绕高处作业、电气线路、机械等方面进行重点检查,防止发生高处坠落、触电、机械伤人事故的发生。

5. 实现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防护的规范化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当中,要严格执行设备进场的性能检查,严抓设备就位后的安全调试,坚决淘汰已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购买使用的设备要实行备案制度,记录设备使用过程中的故障、维修、保养情况,禁止对外运行中的设备违章指挥和违章操作,以保障设备的正常运行。在施工临时用电方面,严格执行规范要求,编制专项方案,坚持做到三级配电、两级保护。

6. 完善建筑工程施工机械设备的安全管理措施

要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作业管理工作,首先就必须建立完善合理的操作管理制度。而进行机械设备作业管理的首要任务则就是选择合适的机械设备作业人员。因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机械设备结构复杂,种类繁多,如发生误操作不但会造成机械设备损坏,影响施工的进度,可能会造成人员的伤亡。所以作业人员应当经过严格的培训和统一的考试,合格并且持证方能上岗。在作业人员确定之后就要进行人机定位,并把机械设备的使用和保养落实到个人,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机械设备的完好率和使用效率,且有利于培养作业人员对机械设备的熟悉程度。从外在的环境来看,应严格选用燃、润油,油品应当满足要求,禁止使用不满足要求的油以及劣质油,发现问题应立即停机更换,不然严禁该机械设备的运转;监督作业人员对于机械设备作业技术规程和作业注意事项的执行情况,对违反的应立即纠正;核查机械设备的安全装置是否齐全、

有效、可靠、灵敏,严禁机械设备带故障施工;监督核查配件的备用数量和质量,避免因备件不及时供应或者备件质量差而造成机械设备不能正常的运转;监督核查作业人员的作业记录,确保真实准确。在机械设备进场应当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新机械设备购进应及时并做好记录,而现有机械设备进行技术状况的彻底恢复或者全面维修保养之后也应做好记录,以便以后的安全检查;而对于作业中的机械设备,现场作业人员也应坚持例保以及间隔小时的保养,并对查出的问题进行记录,同时综合考虑机械设备状况及工程情况作停机或着班后的处理决定,对于机械设备表现突出的也相应做好记录,作为安全监察的参考之用。

结语

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工作,首先就要紧扣其中的“管”和“理”这两大主题。详细来说,就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既要有计划地做好劳动力与施工机具等方面的组织与分配工作,又要理顺施工全过程中的各项施工工序的工艺技术与工艺流程及其之间的相互制约关系。其中,对于建筑工程的现场施工安全管理而言,首当其冲就是建立健全一个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保证体系,

第7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建筑市场也呈现出一片繁荣的景象。但是建筑市场的繁荣也加剧了建筑施工企业间的竞争,建筑施工企业必须通过多方面的建设与完善提高自身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以此保障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其中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是企业管理工作的重点,其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的提高有着重要的影响,是企业保障施工质量提高成本控制效果的关键。施工现场管理作为施工管理工作的具体执行步骤,其对施工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有着重要的影响。如何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已经成为现代建筑施工企业的首要问题。

1.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重要性分析

质量、安全、成本、工期是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要考核指标,对企业综合市场竞争力有着重要的影响。

其各项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企业以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为基础,将工作重点放在施工现场,通过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保障各项管理目标的实现。以施工安全管理为例,施工过程中露天高空作业,多工种联合作业,人员流动大,是建筑工程事故隐患多发地段。通过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提高安全防护设施的检查力度、强化施工人员管理,有效降低施工施工安全事故的发生。另外,施工现场管理还是施工成本控制的基础,通过施工现场管理能够有效的改善人、物、场所的结合状态,减少或消除施工现场的无效劳动,能减少施工材料的消耗,促进企业成本控制的实施。其是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的重要体现,是建筑施工企业各项管理的基础工作。

2.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科学实施

2.1本文如何做好施工技术准备工作,提高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保障施工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前,施工企业要组织现场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对施工设计方案、施工质量控制点等进行深入的分析与讨论,使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施工技术要点、施工质量控制要点、安全管理要点等,为施工现场管理的开展奠定基础。通过施工现场管理人员对各项管理要点的熟悉,保障施工过程中管理人员能够及时发现施工、操作等工作存在的不足,保障管理目标的达成。在进行技术准备工作过程中,首先要使现场管理人员熟悉施工图纸,针对施工各个工序的要求,对每一道工序的控制重点等详细了解,并在施工过程中贯彻执行,保障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有效实施。施工企业还要加强建筑工程各项管理工作的分析以及控制要点的论证,根据施工图纸详细分析现场管理工作重点,确保施工过程处于严格的受控状态下。

例如:在施工前对建筑工程图纸中表明的楼梯口、电梯口、预留洞口、出入口进行熟悉,确保现场管理人员及时对上述地点进行检查,确保安全防护设施处于完好的状态,保障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科学实施。

2.2针对施工管理各项控制因素进行现场施工管理

加强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主要是针对影响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施工安全、施工进度的各项因素在施工现场进行管理工作。其中,施工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与管理是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的基础,也是传统施工现场管理的重点。建筑施工企业要加强施工技术人员对工程情况的掌握,以此为基础进行施工现场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有效保障工程施工质量。现场管理不仅仅是施工过程各项技术参数的控制,还需要对施工材料进行严格的加盐与管理。在进行施工现场管理工作中,施工企业首先要注重对施工材料进场、存放、使用前复核的管理,切实保障施工用建筑材料符合施工设计要求,为工程施工质量奠定基础。在注重上述两方面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同时,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现场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注重施工现场人员管理、注重施工现场设备操作管理、注重现场施工操作管理等工作,以此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需要注意的是,传统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中,技术人员、质量管理人员以及现场管理人员等往往忽视了现场安全管理。对于施工人员安全帽的佩戴、安全防护绳的使用、安全防护网破损、施工设备操作等问题视而不见,认为这些事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工作职能而不进行纠正。这样的情况导致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仅通过施工安全人员进行管理的局面,造成了施工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管理力度严重不足的局面,造成了施工现场安全隐患严重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现代施工现场管理理念指出,施工现场安全管理工作不仅仅是施工安全管理人员的职责,其更是施工过程中所有参与人员的首要职责。施工过程中技术人员、施工人员、质量管理人员、设备操作人员在发现安全隐患时,必须及时进行制止,并由现场安全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处理后方可继续施工,以此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通过全员参与的安全管理工作,减少建筑工工程施工安全隐患,保障建筑工程施工人员、设备的安全,降低施工企业事故成本。

3.完善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办法,促进工程的顺利施工

为了全面促进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建筑施工企业必须加强施工现场管理办法的完善。对施工现场人员、设备、质量、安全等工作进行提高管理,将保障工程的顺利开展。例如:对现场人员的管理,要求进入现场施工人员佩戴胸卡、使用专用通道,严格执行人流、物流管理规程,保障施工人员安全。同时对于进出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要求戴好安全帽,进行高空作业的人员必须系好安全带。对与施工过程中需要进行加班的,必须严格履行申请审批制。工程施工企业还要加强施工作业人员的培训工作,使其明确自身的工作职能,明确施工过程管理架构以及管理流程,明确岗位标准操作规程等,保障施工过程中有关人员严格按照规章制度进行。并通过现场管理人员的监督作用,提高施工效率,保障施工质量以及施工目标的实现。

4.结论

综上所述,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各项管理工作的基础,其对建筑工程的顺利开展、施工企业经济利益以及施工人员安全等工作都

有着重要的影响。建筑施工企业必须认识到现场管理的重要性,通过对工程实际情况、施工企业资源情况等进行分析,优化建筑施工企业现场管理体系与制度,促进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保障工程施工质量、保障施工安全、保障施工成本处于受控状态。通过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的科学开展,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管理能力,提高施工企业综合管理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的综合市场竞争力,促进建筑工程施工企业的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

第8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离岸金融市场;SWOT分析

一、概述

(一)内涵

离岸金融市场是指主要为非居民提供境外货币借贷或投资、贸易结算,外汇黄金买卖、保险服务及证券交易等金融业务和服务的一种国际金融市场。离岸金融市场的出现,使信贷交易实现了国际化,为国际金融中心的扩散创造了重要条件。有关离岸金融市场的理论研究是伴随着离岸金融市场的产生而产生的。

(二)特点

1.业务活动很少受法规的管制,手续简便,低税或免税,效率较高。2.离岸金融市场由经营境外货币业务的全球性国际银行网络构成,被称为“境外银行”。3.离岸金融市场借贷货币是境外货币,借款人可以自由挑选货币种类。该市场上的借贷关系是外国放款人与外国借款人的关系,这种借贷关系几乎涉及世界上所有国家。4.离岸金融市场利率以伦敦银行同业拆借利率为标准。一般来说,其存款利率略高于国内金融市场,而放款利率又略低于国内金融市场,利差很小,更富有吸引力和竞争性。

二、起源与发展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和东欧的一些国家为防止美国冻结其资产而将其巨额美元资产由美国转移至欧洲国家的银行账户,遂形成最初的欧洲美元。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元危机的频频爆发驱动各国利用离岸金融市场来稳定其储备价值的稳定,这时的离岸金融市场出现了市场币种多样化的特点。经过80年代美国国际银行设施和日本东京离岸金融市场的重大突破,到90年代离岸金融市场开始步入成熟期。

三、离岸金融市场的主要形式

根据离岸金融市场的市场运行方式的不同,可以分为三种形式,特点各有不同:

1.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

代表着国际离岸金融市场发展方向,和国内金融市场享有同等国民待遇,证券、外汇等金融市场几乎完全开放,资金出入境不受限制,所以这类离岸金融市场须具备较高金融发展基础和管理水平。

2.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

主要由政府推动,与国内金融市场基本分离,国际金融机构进入内外分离型离岸市场必须开设离岸业务专门账户,所有离岸交易都凭借该账户开展,金融机构在税收、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等方面没有限制。在一定程度上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伦敦促使了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的形成。

3.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

完全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向混合型离岸金融市场过渡的中间形式,国内部分学者也因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是过渡形式,将其归类于内外分离型离岸金融市场之中。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同样设立离岸账户,将本国居民和非居民业务分开,但分离渗透型离岸金融市场根据经济发展的实际引资需求,允许金融机构账户资金在一定限度内渗透。

四、离岸金融市场的发展必要性和可能性分析

(一)必要性

首先,是我国金融国际化的客观需要,顺应全球金融业的发展趋势。在现有资本项目控制和人民币外汇管制条件下,建设离岸金融市场有助于维持金融体制现状,有助于弥补国内金融市场发展不足,有助于加快我国金融发展和国际接轨。

其次,可以推动国内金融业的发展。我国金融业与国际金融业相比还存在着很大差距。在开展离岸金融业务的过程中,我们可以为我国的利率市场化做准备。

再者,可以为我国当前巨额的外汇储备减压,增强我国国内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我国已成为世界上外汇储备最多的国家,但目前缺少消化外汇储备资产的有效渠道,这不仅给人民币造成很大的升值压力,建立我国离岸金融市场让中资银行开展离岸业务可以释放离岸业务在维持国际收支平衡方面的潜力,为外汇储备消肿,进而增加宏观经济政策的有效性。

最后,提高吸引外资的效率,减少外资对宏观经济政策的冲击。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在吸引外资方面不仅可以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外国投资者的投资环境需求,实现国内资本市场和国际市场的完全对接,为国内企业提供高质量的资金来源保障。

(二)可能性

对比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条件,我国具有建立离岸金融市场的内外有利条件。从外部条件看,优越的国际环境为我国建立离岸金融市场创造了有利的条件,经济重心逐渐向亚洲转移为我国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提供了新机遇。具体地,我国构建离岸金融市场是swot分析如下。

五、模式选择

结合国情,选择合适的离岸金融监管模式。实践中,国家应根据本国的金融业发展水平和金融监管水平来选择具体的运行模式。在这三种模式中笔者认为,我国目前应该采取的是内外分离型的市场运行模式。因为,内外分离型模式要求离岸金融市场与国内金融业务相分离,进入离岸市场的金融机构必须开设离岸业务专门账户,而所有的离岸金融交易必须在此账户内进行,而且必须是境外与境外的交易。可以看出,这种运行模式与与其相配套的监管模式既方便管理当局对国内业务、在岸业务和离岸业务分别加以监控,又可以有效地阻挡国际金融市场投机活动对国内金融市场的冲击,从而也对处于起步阶段的我国离岸金融市场有着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第9篇:市场细分的案例分析范文

关键词:高职教育;市场营销;应用;案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2)31-0283-02

一、市场营销教学中运用案例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 能够满足高职院校培养学生的营销技能

市场营销学中采用案例教学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方面,现实中,营销案例本身很丰富,跟人们的消费实践联系很密切,这为营销案例教学提供了大量的素材。另一方面,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整个过程,要求将学生置于模拟的商业环境中,并且担任一定角色,分析企业内外部环境,针对所面临的问题,做出一系列的决策,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符合高职教育的“以能力为本位”的教学理念。

(二) 有利于提高学生参与度

案例教学能够最大限度的调动每一个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在课堂上,教师将更多地作为支持人而不是授课人引导讨论,并且让学生就他们的观点畅所欲言,学生充满自信地发言,并且提出独到的见解。在讨论、辩论和解决问题中,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参与度,活跃了课堂气氛,实现从“要我说”到“我要说”的转变。

(三)增强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

案例教学的最终目的是要将学生的知识转化为技能。案例教学通常是以小组形式进行,在讨论前,小组分工合作,搜集资料并制定方案;在讨论中,要求学生学会聆听、劝说及与人打交道的技巧;在案例讨论完后,写出案例分析报告。整个教学过程是一种群体活动,大家一起讨论,集思广益,正确看待别人及正确评价自己,树立理解和包容的意识,提高了与人合作共事的综合能力。

二、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关键环节

(一) 收集真实典型案例,正确把握教学重点

在课前,教师要做好充分准备,全面了解案例主题,把握教学知识点。案例选择要尽量紧密联系现实企业营销实践,收集真实的、典型的案例来进行分析和运用,理论联系实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提高分析和理解能力,又可以了解社会营销实践,为以后走上工作岗位打下基础。

(二)明确教师角色定位,联系实际更新案例

案例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真正让学生自主地研究、学习和锻炼能力。在课堂上,教师的角色首先是主持人,说明教学目标和要求、学习程序和操作方法,然后引领案例讨论过程。在这里,教师既不能无所事事,任课堂讨论自流;也不能严格控制讨论过程,不让学生说出自己想说的话。其次,教师是启发者,通过教师一个又一个提问,推动学生思考,将问题引向纵深,一步步朝着解决问题的方向发展。针对学生的案例讨论明确告诉他们应用到了哪些理论及知识点,如何进行创新和改进。最后,教师是案例更新者,要使案例教学跟上时代的要求和反映当前的教育实际。

(三) 提高学生认可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长期以来,学生习惯了教师站在讲台上传授知识,而当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时,他们或表现得不积极,或表现得很拘谨,总认为只有听老师讲课收获最大,其他同学的发言不值得听。因此,教师在采用案例教学前,一方面要对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识进行疏导,明确案例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综合技能的重要性,提高学生对案例教学方法的认可度。另一方面引导学生的积极参与配合是必须的。学生课前必须仔细阅读教师指定的案例材料,进行认真分析和思考,据以做出自己对真实生活的决策和选择,并得出现实而有用的结论。在课堂上,积极发言,讲出自己的思考和结论,并与他人展开争辩。这样,学生学到的知识就是活的知识以及思考、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三、对高职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几点建议

(一)提高教师教学能力,完善继续培训制度

教师的案例教学能力和水平的高低直接(下转295页)

(上接283页)决定案例教学的效果和质量。针对目前情况,需要对教师进行必要的培训,提高其案例教学水平和能力。设立高职高专教育师资培养培训基地,提高专业课教师的专业技能,更新教师知识结构,以适应教育教学改革对教师提出的新要求。鼓励教师走出校门到企业锻炼,增强感性认识,增强动手能力,提高案例教学的水平。

(二)建立本土化案例库,匹配高职教学特点

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处在高速发展阶段,我们在现实中遇到的许多问题都与国外的不尽相同,本土化的案例能很好地表现当前中国企业的文化、机制和企业所处的社会环境,更具有现实意义。市场营销案例教学需要解决案例建设问题,建立本土化案例库是当务之急。

结合高职高专学生具有的特点,只有选择与他们现在或将来密切相关的案例才能真正引起他们的兴趣和思考,才能达到教学目的。在选择案例时应注意以下问题:第一,案例的选择要难易结合,与高职高专学生的特点及教学目的相匹配。第二,案例的选择要具有时效性,使营销理论能与实践相结合,最大限度地贴近实际,以减少理论的滞后性。第三,案例的选择应具有典型性、趣味性,激发学生对案例教学的兴趣,加深学生对营销理论价值和实践的认识。

(三) 建立学生实习基地,提供实践教学场所

案例教学以讨论为主,靠教师、学生的想象来进行教学,缺乏真实感。要让学生更好地掌握营销知识,必须要有一定数量的实习实训基地,让学生去了解、熟悉营销实践,因此,实习基地的建设就显得非常重要。学校要鼓励建立固定的专业实习基地,为学生提供实践教学的场所。虽然案例教学应用已经比较普遍,但因高职院校的地位、特点及发展所面临的问题,高职案例教学也存在一定的困难。随着生源、师资力量、办学条件的改善及政策、机制的完善,案例教学在高职高专教育中会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和重视,值得进一步的探索和研究。

总之,《市场营销学》的教学中应用案例教学法能够使我们体会到,案例教学法缩短了教与学之间的距离,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其他教学方法所不能比拟的优越性。但案例教学法也不是万能的,有其自身的局限性。只要每位承担此课程的教师精心设计好每一堂课,尽可能地开启学生的思维,创造生动、活泼的课堂教学氛围,就能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采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为社会培养出合格的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 徐国伟.市场营销案例教学的体会与探讨[J].商场现代化,2006,(21).

[2] 武文珍.案例教学在高职市场营销教学中的应用与探索[J].沙洲职业工学院学报,200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