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屋面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施工管理;模架支撑;坍塌
中图分类号:TU-O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3-153-01
一、工程概述及事后分析
模架支撑体系坍塌工程为某县汽车站工程,坍塌部分位于候车顶棚,该部分为框架结构,纵向4跨,7m柱距,共28m,横向跨度为14m,面积约为392m,柱顶标高为9.44m-10.4m,中柱截面尺寸为500×500,边柱截面尺寸为700×600,角柱截面尺寸为500×700,纵向框架梁边梁截面尺寸为400×1000,中间纵向框架梁截面尺寸为350×950,横向边梁截面尺寸为400×1000,中间横向梁截面尺寸为300×950,屋面板厚100mm,事故发生时混凝土顶板浇筑由高标高向低标高已完成此部分的3/4,屋面瞬间坍塌,造成事故,幸好人员只是受到轻伤没有造成太大的伤亡,但此次事故值得我们深思,为我们今后在施工大跨度混凝土结构敲响了警钟。
经过事后分析,此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主要有:
(一)脚手架立杆地基存在问题
脚手架的地基与基础不坚实,脚手架底部的地基与基础是模架支撑体系的主要受力部位,直接关系到整个体系的安全和稳定,而以上实力在搭设脚手架前没有验算地基承载力,房心回填土为夯实,垫板不规范,是导致本次事故的一个因素。
(二)脚手架体系搭设存在问题
脚手架是整个模架体系的骨骼,也是最重要的部分,而此次实例中,无模板支架安全性能计算书,无布置图,立杆纵距、横距、步距随意性大,不符合规范,平杆、斜杆等水平支撑不规范,支撑系统整体稳定性极差。
(三)施工单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
施工单位未编制专项施工方案,更没有经过有关部门审批和论证,施工组织设计针对性差,施工方随意性大,缺乏规范的施工工艺要求及严格的施工管理。对监理单位提出的事故隐患未能重视和有效及时整改。
(四)监理单位未能制止施工
监理单位对施工单位无专项施工方案采取了默许的态度,发现问题只是进行了提醒没有及时制止,没有进行有效监理。
二、预防模架坍塌事故的措施
通过对模架坍塌事故的分析,得知预防模架坍塌事故应是一项技术要求高、综合性强的系统工作,预防措施应从施工前技术和材料准备,施工期间严格规范施工和各方面严格监理等方面进行实施。
(一)施工前根据现场实际编制切实可行的施工专项方案是十分必要的
施工方案编制完成后应经技术负责人批准,并经监理工程师审查同意,签字认可后方可作为合格的施工方案加以实施。事故发生后施工单位又重新编制了施工方案,方案包括对模板方案进行了选择,对模板的安全性能进行了计算,做出了脚手架的施工方案,并详细制定了模板安装技术措施,模板拆除技术措施、模板技术交底等。
(二)施工前材料准备
施工单位在施工前应根据工程量积极配置施工材料,采用钢管脚手架的工程应仔细检查钢管有无裂缝,壁厚是否达到要求,表面是否光滑并进行防锈处理,确保每个扣件的质量满足要求,扣件不能有裂纹、变形。垫板或其他底部受力构件厚度材质应符合要求,合格材料进场后应按要求分类,按规定堆放,场地不应有积水。
三、施工期间应严格规范施工
(一)脚手架基础处理
在搭设脚手架前验算地基承载力没问题后,应在所有搭设脚手架的地方对地基进行夯实,脚手架的钢立柱不能直接立于土地面上,应加设底座和垫板,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遇到坑槽时,立杆应下到槽底或在槽上加设底梁(一般可用枕木或型钢梁),脚手架地基应有可靠的排水措施,防水积水浸泡地基。
(二)脚手架搭设
双排结构胶售价和装修脚手架的立杆纵距和平杆步距应≤2.0m;作业层距地面高度≥2.0m的脚手架,作业层铺板的宽度不应小于;外脚手架为750mm,里脚手架为500mm,铺板边缘与墙面的间隙应≥300mm,与挡脚板的间隙应牛100mm,当边侧脚手板不贴靠立杆时,应予可靠固定。
(三)连墙点设置规定
当架高≥6m时,必须设置均匀分布的连墙点,其设置应符合以下规定:门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20m时,不小于50m,一个连墙点,且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6m,当架高>20m时,不小于30m一个点,切连墙点的竖向间距应≤4m,脚手架上部未设置连墙点的自由高度不得大于6m,当设计位置及其附近不能装设连墙件时,应采取其他可行的刚性拉结措施予以弥补。
(四)整体性拉结杆件设置规定
脚手架应根据确保整体稳定和抵抗侧力作业的要求,按以下规定设置剪刀撑或其他有互相作用的整体行拉结杆件。周边胶圈设置脚手架当高为6m-25m时,应于外侧面的两端和期间按≤15m的中心距并自下而上连续设置剪刀撑,当架高>25m时,应于外侧面面满设剪刀撑。周边胶圈设置的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当架高为9m-25m时,应按不小于其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5设置斜杆,当架高>25m时,按不小于外侧面框格总数的1/3设置斜杆。门式钢管脚手架的两侧面均匀应满设交叉支撑。在脚手架立杆底端之上100-300mm处一律变设纵向和横向扫地杆,并与立杆连接牢固。
四、施工和监理人员应增强管理意识
关键词:屋面防水工程;卷材防水;质量控制要点
近年来,众多的屋面防水工程问题成为行业关注的焦点,如何保证屋面防水工程的施工质量,是业主满意度的一项重要考核指标,因其质量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物屋盖的使用寿命,还会影响人民生产活动和生活的正常进行。目前市场上推广了许多新型屋面防水材料,但是传统的卷材防水仍然占有很大的使用比例,本文对如何对屋面卷材防水施工质量控制要点进行了剖析。
1 施工准备阶段的控制
1.1 技术准备
1.1.1 图纸审核控制要点
屋面工程施工前,应组织有业主、监理、施工单位技术管理人员会审屋面工程图纸,掌握施工图中的细部构造及有关技术要求,了解屋面防水设计的内容,审核包括防水等级和设防等防水相关要求,是否与屋面施工及验收规范和质量标准相冲突。对设计中出现的遗漏、差错或不明确的内容,要以书面形式向设计院提出,并要求书面回复。
1.1.2 施工方案控制要点
施工单位应编制完善的屋面卷材防水施工方案,内容包括不同部位的防水施工方法、工艺及质量标准,质量保证措施。对重点和关键部位应有可行的防水施工技术措施及质量保证措施,有防渗漏质量通病的措施和应急预案等。业主、监理审查意见要以书面形式及时反馈给施工单位,以便施工单位按要求修改和调整屋面卷材防水专项施工方案,并要求施工单位修改后重新上报方案。
1.2 人员准备
人员准备主要体现在施工队伍的质量控制上,屋面工程的防水必须由专业防水队伍和持有上岗证的防水工人施工,不得由没有资质等级的单位承包,严禁无上岗证的防水工人进行屋面工程的防水施工。在确定施工队伍前业主、监理、总包单位对分包队伍进行认真考察、严格审查,主要审查其资质、业绩、主要作业人员的上岗证持证情况。
1.3 现场准备
1.3.1 材料质量的控制
防水材料进场前,监理、施工单位材料人员要认真审查屋面工程所采用的防水材料的质量证明文件:出厂合格证和出厂检验报告单,并记录生产日期、批号、规格、名称,确保其各项技术指标符合要求;产品必须有国家有关部门的使用证书,认证资料齐全。防水材料进场后,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见证取样送样制度取样复检,在监理单位见证员见证下,由施工单位取样员在现场抽样,共同送到具有国家认可相应资质的试验室进行试验。经复试合格,提交复试报告后方可在工程中使用。严禁在工程中使用不合格的防水材料,不合格材料一经发现即刻全部退场。
1.3.2 防水卷材施工程序的控制
施工中要求施工单位按施工工序、层次进行质量的三检制度,做好施工记录向监理单位报验,监理单位按照设计图纸和施工规范做好每步工序的验收工作,验收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层次的作业。
卷材防水施工工艺流程图
基层处理砂浆找平层喷涂界面处理剂节点增强处理放线定位试铺铺贴卷材收口处理节点密封清理检查保护层施工
2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2.1 施工环境要求
为保证施工操作及卷材铺贴的质量,高聚物改性沥青及高分子防水卷材不宜在负温下施工,冷粘法不低于5℃;热熔法和热风焊接法铺贴卷材可在-10℃以上的气温条件下施工,这种卷材耐低温,在负温下不易被冻坏。雨、雪、霜、雾,或大气湿度过大,以及大风天气不宜露天作业,否则要采取相应的技术措施。
2.2 屋面找平层的要求
找平层是铺贴卷材防水层的基层,要坚实,不得有突出的尖角和凹坑或表面起砂起皮现象,当用2米长的直尺检查时,直尺与找平层表面的空隙不得超过5mm,空隙只允许平缓变化,且每米长度内不得超过一处。找平层相邻表面构成的转角处,要做成圆弧或钝角。找平层的排水坡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平屋面采用结构找坡不应小于3%,采用材料找坡宜为2%;天沟、檐沟纵向找坡不应小于1%,沟底水落差不得超过200mm。
2.3 基层处理剂的要求
关键词:钢结构高空滑移施工监理
Abstract: This paper introduces Jining Renxing business center project D building steel structure high slip construction process, emphasizes the supervision engineer for high steel structure sliding construction quality supervision points. To effectively guarantee the frame assembly precision and quality, achieved remarkable technical and economic results, accumulated experience for large span high steel structure sliding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Key word. Steel structure high slip construction supervision
[TU393.2]
1.工程概况
济宁任兴商务中心工程位于山东省济宁市任城新区,是一座集办公、会议、商务于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建筑,建筑面积11万㎡,地下一层,层高6.4m,地上九层,层高4.2m,地上分A、B、C、D、E五栋楼体,结构型式为框架剪力墙结构,局部钢结构,其中A、B、C楼为九层办公楼,D楼为四层会议、宴会楼,E楼为共享大厅。D楼四层屋面以上为九层高钢结构装饰屋架,屋架支撑体系为12根∮1000*30圆管钢柱,一端和混凝土墙预埋件焊接。屋架尺寸为110m*23m,跨度为24.3m+32.4m+32.4m+20.5m,单层钢框架,挑空高度最高处为43.35m,钢结构主梁为箱型梁,截面口1000*600*50*50,自重12.56KN/m,次梁为H型钢,截面H6000*200*20*20,自重1.38KN/m,梁体总用钢量约900T。
2.施工工艺过程
2.1 根据现场平面布置情况,D楼北侧为汽车坡道及未进行填土管道沟,硬化道路距离构件最近位置S轴北侧达45m,所以在D楼中间搭设平台方案不可取,而东侧硬化道路距D楼水平距离较近(约12m),在39轴与42轴之间搭设钢架滑移平台,平台下部采用满堂脚手架支撑,架体搭设满堂扣件架支撑系统。支撑体系落在地下室顶板,局部在基础底板上,地下室顶板下采用满堂钢管架回顶。平台尺寸22.1*23.6m,搭设高度最高处为44.03m。
2.2 钢结构采用高空滑移方式进行安装。整个梁体划分为7个滑移基本单元,滑移基本单元在拼装平台上组装完成。所滑移的第一单元梁在拼装平台组装,连接好主梁间的次梁等,成整体后,通过预先设置的滑移轨道和计算机控制的液压同步顶推设备,由东向西滑移到安装位置。再次在拼装平台初始位置拼装第二单元主梁、次梁,拼装好顶推到安装位置与第一单元连接成一体。同样方法,依次滑移完全部一个方向的所有梁。最终拼装平台上最后一单元的梁,进行最后联结。最后焊接完成后进行整体卸载落位。
2.3 由于滑移的屋架钢结构重量大,最大滑移单元重约150T,滑距离长,最远滑距离95m,钢架跨度大,最大跨度32.4m,对滑移施工轨道要求高。轨道设置在M、S轴线,共2条,平行布置,滑移轨道及滑移梁设置在相邻两个柱之间,滑移梁两端与钢柱连接,上部铺设钢轨,下部为钢桁架结构,桁架的上下弦杆和竖腹杆截面采用HN390*300*10*16,斜腹杆采用截面形式为HW250*250*9*14,组成滑移轨道。并在平行的两条支撑桁架间用K型桁架与Q轴钢柱连接,增加桁架的整体稳定性。
2.4 屋架采用整体卸载,卸载油缸采用100T,共需16个100T的卸载油缸,采取同步卸载方式,卸载高度为25mm,电脑同步控制液压油缸,保证卸载的同步性,在钢架的四个方向焊接限位板,防止卸载过程中屋架出现水平偏移,保证屋架的精确就位。
3. 工程主要特点及难点
3.1 拼装平台需搭设高大支撑脚手架,支撑架体整体稳定性要求很高;架体高,跨度大,施工难度大;架体搭设高空作业量大,安全防护量大,安全隐患多。
3.2 分段钢架需要完成高空的对接,如何安全、有效的完成空中的构件衔接成为本工程的一个难点。
3.3 大部分焊接量都需要在40多米高的拼装平台上完成,如何能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大量的焊接成了本工程的一个重要控制因素,同时考虑设计和拼装起拱问题,安装标高的测量显得尤为重要。
3.4 滑移过程中同步测量控制为保证施工质量的关键。
4. 监理措施
4.1 钢结构施工准备阶段监理
1)钢结构承包单位资质审查
钢结构施工前,对钢结构安装承包单位专项设计、施工资质进行严格审查。对其资质等级、业绩、信誉、技术管理水平进行审查。对承担钢结构构件制作单位的资质、技术装备水平、加工设备、能力、业绩进行考察和比较,并对承担钢结构滑移施工的某机电控制技术公司进行了考察和评定。有关专项承包单位通过审核后,方可进行专项承包施工。
2)钢结构专项深化设计
钢结构承包单位对图纸进行深化设计,出具详细节点图,深化设计图纸经原设计单位审核同意批准后实施。
3)施工方案设计和审核
施工单位提出了三种施工方案,经过论证比较最终选择高空滑移施工方案,该方案大幅度减少了脚手架的用量,降低了对现场起重设备起吊能力的要求;钢构件的拼装、焊接等工作集中在拼装平台上进行,作业环境好,效率高,施工质量易于保证,省去了常规吊装工艺中高空补档安装次结构的工序,施工速度快,易于控制;液压滑移系统设备体积小、重量轻、机动能力强,倒运和安装方便;液压同步顶推滑移方式对下部支撑结构的附加动荷载很小,对整个结构系统的安全性有利。
针对选定的施工方案,承包单位对拼装平台支撑体系、滑移轨道桁架、滑移施工工艺流程图、施工图进行了施工设计。
4)滑移施工方案专家会审和审批
依据《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安全管理办法》(建质【2009】87号)及《山东省建筑工程安全专项施工方案编制审查与专家论证办法》(鲁建管发【2010】4号)要求,对本工程高空滑移施工方案组织有关专家进行了论证,并根据专家论证报告对施工方案进行了深化修改和完善。
施工方案经专家论证并由施工单位公司技术部位审批后,报监理工程师审核,由总监理工程师审批通过后方可实施。
4.2 材料、构配件制作检查、验收
[论文摘要]:文章分析了造成屋面防水卷材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相应的质量管理对策和建议,供大家参考。
1. 前言
屋面防水工程是房屋建筑的一项重要工程,工程质量好坏直接影响建筑物的寿命、居住、生产和生活。我市(瑞安市)地处浙江南部,气温高、太阳辐射强烈,台风、暴雨频繁对建筑的侵袭危害日益加剧,特别是屋面防水问题,如渗漏、开裂,经常发生,犹如多发病,常见病一样。屋面漏水投诉有增无减。我市几乎所有房屋的屋面防水均采用防水卷材。屋面施工、房屋避雨确保不渗漏的功能主要由防水卷材承担。由于防水工程市场管理比较混乱,一些伪劣产品混进工程中,施工人员操作未按标准,导致渗漏,所以屋面防水质量普遍存在着不容忽视的质量隐患。
据不完全统计全市几乎90%屋面发生漏水现象。因此防水卷材质量问题已成一些有识之士关注的焦点,同时不得不引起有关部门的重视。为此切实采取有效措施,加强对屋面防水卷材质量管理乃是当务之急,现就防水卷材质量现状及采取的对策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几点建议。
2. 造成屋面防水卷材的主要原因
(1) 目前的防水卷材市场基本状况是鱼龙混珠、良莠不齐、真假难辨,假冒伪劣产品屡禁不止,而且有进一步蔓延趋势,特别是主导产品假劣产品充斥市场,我市每年使用十万平方,根据不完全统计约占我市70%以上比例。如果任其泛滥,我们将没有可靠的防水卷材可供选择。
(2) 屋面防水卷材设计人员对防水材料性能认识不足,根据我市气温高、台风暴雨时有发生,屋面坡度大面设计选择耐热性能差的卷材。有的屋面防水卷材暴露出选择抗紫外线、耐穿刺、热老化或耐腐烂性能差的卷材。有的设计对防水材料注明不清,如注明采用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类型可分为SBS、APP、自粘沥青橡胶沥青防水卷材,改性沥青聚乙烯胎防水卷材、沥青复合胎柔性卷材,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等6多种,而高聚物防水卷材可分为十多种。另外各种防水材料胎基、型号、性能、厚度等不同,设计人员忽略产品性能等特点,对防水材料认识不足,误导设计应用。
(3) 现在的建筑承包体制是建筑总承包,屋面等防水工程分包,使用本来不高的防水工程费用层层剥皮,所剩无几,导致防水分包单位在利益的驱使下,不得不采用低价伪劣材料。另外施工分包单位的资格不具备等一系列因素。根据建筑规范规定,专项分包单位必须有相应的资质,而我市目前尚无防水资质施工队,他们在承接业务时相互压价,形成不合理的无序竞争结果,导致工程卷材施工粗制滥造,偷工减料为代价。
(4) 从业人员责任低下,也是引起屋面质量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防水项目承包者,本身没有经过正规培训,技术素质差,质量意识淡薄,更谈不上按图纸施工,这些施工队伍未按施工专项方案执行,不懂操作规范,不按技术标准施工,随意偷工减料,再加上设备差,技术不到位,势必使工程的质量低下。
(5) 建筑施工单位、监理单位对屋面防水工程不像主体一样重视,忽视屋面防水卷材的重要性,把防水工程项目完成了就什么都不管了,只要经过有关部门的通过就行,这样没有考虑房屋施工交付后屋面防水卷材的防水效果和耐久性。监理单位未对施工方案,承包企业资质,人员技术素质,材料三证等进行检查或者检查不到位,现场材料抽样复验未按规定进行,试想这样的屋面怎么能保证质量呢?
3. 对屋面防水卷材的质量管理对策和建议
3.1 市场急需规范
有关管理单位应加强对屋面防水工程管理力度,需要从生产、销售、设计、施工、标准等环节颁布有效政策和措施,加大对防水材料生产许可证管理力度,加强宣传力度和监督手段,客服无序竞争,规范防水卷材市场。从材料、设计、施工三个环节入手,杜绝假冒伪劣产品,确保防水卷材的质量。另外,国家已颁布全国建筑防水卷材生产许可证实施细则,有关管理单位应严格按照许可证外防水卷材行业市场准入的基本要求。对防水施工承包商建立准入制度,必经由防水专业队伍施工,严禁无防水资质或防水资质不够的队伍进行施工。特别是对防水卷材施工资质社会信誉,工程业绩进行调查,建立有关屋面防水质量把关制度,并且进一步针对性编制不可操作的管理细则,逐步使其管理规范化。
3.2 提升防水材料质量
现在存在一种不正常的倾向,档次或质量较差的产品(大部分国家禁止类或限制类淘汰防水卷材)用量大于档次或质量较高的产品。如SBS改性沥青卷材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复合胎,但复合胎的市场用量大于聚脂胎和玻维胎,不少厂家以添加胶粉等价廉材料降低SBS用量,我市各种胶的市场使用量排序:
聚乙烯丙涤纶复合防水卷材氯化聚乙烯PVCEPDM。与质量和档次正好相反。
因此新型防水材料的推广中,应采取适当的措施和政策,保证优质和推荐产品产品。
3.3 切实开拓市场治理工作
规范建筑工程屋面防水卷材价格(信息价格每平方造价偏低,如SBS改性沥青卷材信息单价3mm厚 17元/㎡,实际按国标出厂价成本单价大于该价.而实际承包给防水施工单价仅10元/㎡甚至更低).要求特定出一个切实可行的指导性造价规定.严禁施工承包商在承接业务时相互压价,坚持公平、公正、公开原则,货比三家择优录取把工程防水专项工程(从主体结构中划分出来),工程招标效果会好得多。
3.4 尽快实施防水工程质量保证期制度,技术交流制度,
建立防水保证期制度是许多发达国家普遍实行以保证防水工程质量制度,效果好。根据《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已将屋面防水保证期改为5年,我市施工合同局面保修全部的5年,建议建筑业全在签订屋面面保证期时提升6年及至10年不等,确保屋面防水,设计施工,适用材质耐久性,同时与国际接轨(国外保证期10年),加强对设计、施工、管理之间技术信息交流,有利于质量管理,同时建设成立“防水协会”。通过该组织进行学术交流,请有关专家,工程师对屋面漏水通病的防治知识进行学习。对全面提高我市局面质量起到积极作用。
3.5 各部门紧密配合
现场监理人员应紧密的配合施工技术部门,施工结构质检员和监督部门做好下列工作:
① 原材料、半成品需有三证,并按规定进行复检合格,无三证或不合格材料应及时清退出场;
② 审查防水工程专项施工方案,专业施工队伍是否具备施工资格,检查操作人员上岗证,对不具备施工资质的队伍和不合理的防水工程及时停工整理和清理退场;
③ 工序检查:为防止上道工序存在后患被下道工序覆盖,应做好记录。
总之,要想使屋面防水工程做到零投诉,需要各单位对材料,施工队的选择,施工工艺的选择的
监督大力度,使生产出来的产品经的起各方面的考验。
参考文献
【关键词】高支模施工;安全风险管理
0.前言
现阶段我国在高支模施工体系尚不完善,无论是设计规范还是技术标准都难以满足当前高支模施工安全管理需要,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只能借助以往的施工经验开展施工,安全技术规范也很不合理,给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带来了一系列困难,稍有不慎,随时都有可能导致模板坍塌事故发生,这给工程项目和社会发展带来的损害是不可弥补的。《建筑法》第二十八条,建筑施工企业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应当根据建筑工程的特点制定相应的安全技术措施;对专业性较强的工程项目,应当编制专项安全施工组织设计,并采取安全技术措施。《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条例》第一十六条,施工单位应当在施工组织设计中编制安全技术措施和施工现场临时用电方案,对达到一定规模的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并附具安全验算结果,经施工单位技术负责人、总监理工程师签字后实施,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监督。对涉及深基坑、地下暗挖工程、高大模板工程的专项施工方案,施工单位还应当组织专家进行论证、审查。这些对高大模板工程进行的相关规定,可见对其的重视程度。所以,现阶段我们必须重视高支模施工的安全管理问题,采取相关对策最大程度上降低高支模坍塌事故的发生。下面从高支模的形成过程开展,结合本人安全监督工作,探讨了高支模施工的主要安全风险及其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
1.专项施工方案编制
专项方案的编制是高支模施工的基本。
1.1安全风险分析
(1)专项方案中永久荷载和可变荷载取值未考虑工程结构、支撑体系和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高大空间结构往往存在梁板结构构件尺寸和配筋量偏大的现象,模板水平支撑在杆件截面尺寸和杆件布置间距上都较普通模板支撑体系要大和密,但方案编制中,设计人员未考虑这一实际情况,只是简单依据通用规定确定荷载标准值,造成设计荷载小于实际荷载,导致支撑体系承载力不足。
(2)专项方案中立杆计算未考虑实际壁厚,选用理论值准48. 3×3. 6mm,导致支撑体系实际承载力小于理论计算值。
(3)专项方案中无细部节点详图,无立杆平面布置图,剖面图等,方案的操作性较差,造成支撑体系搭设时杆件布置的相互位置混乱、连接和拉结节点方式多种多样、支撑体系荷载传递多样化。
1.2安全控制措施
(1)根据高大空间梁板结构构件的实际尺寸和配筋、模板水平支撑杆件截面尺寸和布置间距,结合(JGJ162-2008)的规定综合确定恒载和施工活载标准值,确保设计荷载与实际荷载相符。
(2)专项方案制定时必须对所使用钢管的壁厚进行调查,按较小壁厚计算确保安全。
(3)专项方案中除文字外,对细部节点构造,支撑立杆与水平拉结杆、剪刀撑杆的相互位置关系,拉结节点的做法、位置及数量等要附必要的平、立、剖面详图说明。
2.高支模安装
高支模的安装是对专项施工方案的具体落实。
2.1安全风险
(1)高支模的安装由未经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
(2)高支模安装过程中使用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深的划道及严重锈蚀等缺陷的钢管,使用有裂缝、变形、螺栓滑丝的扣件。
(3)支承立杆的回填土基础未夯实、支撑立杆底部未设置垫层、支撑立杆底部垫板厚度不足、垫板平面尺寸偏小,造成支撑体系下沉。
(4)未按技术规范规定在高支模支撑体系外侧的四周及中间适当的位置连续设置竖向剪刀撑或在适当的水平位置设置水平剪刀撑或剪刀撑设置数量太少,降低了支撑体系的整体性、刚度和承载力。
(5)高支模体系未按技术规范规定在四周及中间适当的位置与结构设置拉结或拉结点偏少。
(6)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对高支模的安装未能按照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流于形式。
2.2安全控制措施
(1)肚口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设工。架设工应持证上岗。凡患有高血压、心脏病、贫血病、癫痈病以及其他不适于高空作业的,不得从事架搭、拆作业。高支模安装前,应做好安全技术交底、佩戴好安全帽及安全带,方可作业。
(2)高支模安装过程中应选用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复试报告的钢管和扣件,应杜绝劣质材料的进场。
(3)立杆的回填土必须夯实,立杆底部必须设置混凝土垫层,无论是支承于土层上的垫层还是支承于楼面的支撑立杆底部均应设底座,底部木垫板厚度不小于50mm,垫板平面尺寸除计算有特别要求外不小于200mm×200mm。
(4)高支模支撑体系在架体外侧周边及内部纵、横向每5~8m,应由底至顶设置连续竖向剪刀撑,剪刀撑宽度应为5~8m;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应设置连续水平剪刀撑。当支撑高度超过8m,或施工总荷载大于15kN/m2,或集中线荷载大于20kN/m的支撑架。水平剪刀撑至架体底平面距离与水平剪刀撑间距不宜超过8m。
(5)高支模支撑体系应在架体四周外侧及中间所有结构柱的位置按水平间距6m~9m,竖向间距2m~3m与结构设置拉结点。
(6)施工单位与监理单位应严格按照高支模相关规范要求进行验收手续,验收合格后,方能进行下一道工序。
3.高支模拆除
高支模的拆除是高支模施工的最后一道防线。
3.1安全风险
(1)高支模的拆除由未经考核合格的施工人员进行。
(2)高支模在混凝土强度未达到100%时强行拆除。
(3)违章进行拆除作业。
3.2安全控制措施
(1)肚口手架安装与拆除人员必须是经考核合格的专业架设工。架设工应持证上岗。
(2)高支模支撑体系及模板应在同条件养打‘试块强度记录达到规定要求目办理了相关拆除手续,方可拆除。
(3)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分立面拆架或在上下两步同时进行拆架;拆架时应划分作业区,周围设置警戒线,地面应设专人指挥,禁止非作业人员进入拆除现场;拆下的杆体、零配件和工具,应传递而下,严禁抛掷。
此外,本人在日常安全监督过程中发现一些关于高支模的经验。例如:在浇筑高支模的斜屋面时,应对称浇筑混凝土,以防高支模不均匀受力造成高支模坍塌。
关键词: 建筑工程 施工 安全控制 安全监理 管理
中图分类号:TU198文献标识码: A
前言
建筑工程是一项极其复杂及庞大的系统工程,施工进行阶段的危险源众多,如果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危及施工人员的人身安全。所以施工企业必须提高施工中安全管理的水平,提升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及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及素质,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同时按法规、规范要求严格安全监理,只有这样才能真正的做好工程施工中的安全管理工作,从而确保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
一、建筑工程施工中安全控制管理的必要性
1、减少或防止建筑安全事故
当前,我国的建筑工程规模在不断扩大,施工过程中的安全事故也频频发生,给广大群众的人身安全及财产带来重大损失。加强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控制是当前最有效最直接的管理办法。这样才能及时地发现施工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并及时整改,消除隐患,保证工程安全、顺利开展。
2、提高建筑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水平
对安全生产而言,施工单位在整个施工的安全生产中占据重要地位,是负责施工现场的主要管理人,也是多数安全事故的直接负责人。多数施工单位在工程施工过程中,存在操作行为不规范、安全管理工作不到位、安全生产资金投入不够、作业人员无证上岗或未经培训等问题。因此加强对施工现场的管理,通过审查、监督等手段,促使施工单位加强工程的安全生产管理,可有效提高施工现场的生产安全管理水平。
3、实现建筑工程的目标控制与工程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工程施工过程的控制其实是:投资、质量、进度。虽未提出安全控制,但这三大目标的实现及控制离不开安全目标。首先,工程的质量与工程的施工安全是不可分割的,质量存在隐患,易造成安全事故。安全事故又影响工程质量,因此施工质量与安全是相辅相成的。其次施工投资和进度也和施工安全紧密相连。保障建筑工程的施工安全需要投入一定的资金,虽增加了工程的总投资,但在施工过程中,通过对施工安全的控制及管理,不仅可有效减少和防止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相对减少建筑工程的总投资,还保证施工的进度按原计划顺利进行,促使工程的竣工,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实现建筑工程的目标控制与工程投资的效益最大化。
4、法律、法规赋予施工安全监理责任
GF/T50319―2013《建设工程监理规范》对“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法定职责”做出了最好的诠释:一是根据法律法规、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履行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职责,并应将安全生产管理的监理工作内容、方法和措施纳入监理规范及监理实施细则;二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现场安全生产规章制度的建立和实施情况;三是严格审查施工单位报审的专项施工方案;四是严格要求施工单位按已批准的专项施工方案组织施工;五是巡视检查危险性较大的分部分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实施情况;六是在实施监理过程中发现工程存在安全事故隐患时,及时签发监理通知单要求施工单位整改,情况严重时及时报告建设单位及有关主管部门。
二、建筑工程施工安全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安全施工关系着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施工部位,每个施工过程,下面只介绍施工过程中常见的危险性较大的几项分项工程。
1、高处作业
(1)安全帽
安全帽是防冲击的主要防护用品,每顶安全帽上都应有制造厂家名称、商标、型号、许可证号、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及工厂检验合格证;佩戴安全帽时必须系紧下颚帽带,防止安全帽掉落。
(2)安全网
应重点检查安全网的材质及使用情况;每张安全网出厂前,必须有国家制定的监督检验部门批量验证和工厂检验合格证。
(3)安全带
安全带用于防止人体坠落发生,从事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按规定正确佩戴使用;安全带的带体上缝有永久字样的商标、合格证和检验证,合格证上注有产品名称、生产年月、拉力试验、冲击试验、制造厂名、检验员姓名等信息。
(4)临边防护
临边防护栏杆应定型化、工具化、连续性;护栏的任何部位应能承受任何方向的1000N的外力。
(5)洞口防护
洞口的防护设施应定型化、工具化、严密性;不能出现作业人员随意找材料盖在预留洞口上的临时做法,防止发生坠落事故;楼梯口、电梯井口应设防护栏杆,井内每隔两层(不大于10米)设置一道安全平网或其它形式的水平防护,并不得留有杂物。
(6)通道口防护
通道口防护应具有严密性、牢固性的特点;为防止在进出施工区域的通道外发生物体打击事故,在出入口的物体坠落半径内搭设防护棚,顶部采用50mm木脚手板铺设,两侧封闭密目式安全网;建筑物高度大于24m或使用竹笆脚手板等强度材料时,应采用双层防护棚,以提高防砸能力。
(7)悬挑式物料钢平台
悬挑式钢平台应按照方案设计要求进行组装使用,其结构应稳固,严禁将悬挑钢平台放置在外防护架体上;平台边缘必须按临边作业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止出现物料滚落伤人事故。
1、模板支架体系
(1)施工方案
模板支架搭设、拆除前应编制专项施工方案,对支架结构进行设计计算,并按程序进行审核、审批。按照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建[2009]38号文件要求,模板支架搭设高度8m及以上;跨度18m及以上;施工荷载15KN/m2及以上;集中线荷载20KN/m2及以上的专项施工方案,必须经专家认证。
(2)支架基础
支架基础承载力必须符合设计要求,应能承受支架上部全部荷载,必要时应进行夯实处理,并应设置排水沟、槽等设施。支架底部应设置底板和垫板,垫板长度不小于2倍立杆纵距,宽度不小于200mm,厚度不小于50mm。
(3)支架结构
采用对接连接,立杆伸出屋面水平杆中心线至支撑点的长度:碗扣式支架不应大于700mm;承插型盘扣式支架不应大于680mm;扣件式支架不应大于500mm。支架高宽比大于2时,为保证支架的稳定,必须按规定设置连墙杆或采用其它加强构造的措施。
(4)支架稳定
立杆间距、水平杆步距应符合设计要求,竖向、水平剪刀撑或专用斜杆、水平斜杆的设置应符合规范要求。
(5)交底与验收
支架搭设前,应按专项施工方案及有关规定,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交底应有文字记录。支架搭设完毕,应组织相关人员对支架搭设质量进行全面验收,验收应有量化内容及文字记录,并应有责任人签字确认。
2、满堂脚手架
(1)施工方案
搭设、拆除满堂式脚手架应编制专项方案,方案经审批后实施;搭设超过规范允许高度的满堂脚手架,必须采取加强措施,所以专项方案经专家论证。
(2)架体基础
基础土层、排水设施、扫地杆设置对脚手架基础稳定性有着中烟影响;脚手架基础应采取防止积水浸泡的措施,减少或消除在搭设和使用过程中由于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的架体变形。
(3)架体稳定
架体中剪刀撑、斜杆、连墙件等加强杆的设置对整体刚度有着重要影响;增加竖向、水平剪刀撑,可增加架体刚度,提高脚手架承载力,在竖向剪刀撑顶部交点平面设置一道水平连续剪刀撑,可使架体结构稳固;增加连墙件也可以提高架体承载力;在有空间部位,也可超出顶部加载区域投影范围向外延伸布置2~3跨,以提高架体高宽比,达到提升架体强度的目的。
(4)杆件锁件
满堂式脚手架的搭设应符合施工方案及相关规范的要求,各杆件的连接节点应紧固应可靠,保证架体的有效传力。
(5)脚手板
使用的挂扣式钢脚手板必须有挂钩,并带有自锁装置,防止松动脱落。
(6)交底与验收
脚手架在搭设前,施工负责人应按照方案结合现场作业条件进行细致的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完毕或分段搭设完毕,应由施工负责人组织有关人员进行检查验收,验收内容应包括用数据衡量合格与否的项目,确认符合要求后,才可投入使用或进入下一阶段作业。
3、塔式起重机
(1)载荷限制装置
塔式起重机应安装起重力矩限制器。力矩限制器控制定码变幅的触点或控制定幅变码的触点应分别设置,且能分别调整;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其最大变幅速度超过40m/min,在小车向外运行,且起重力矩达到额定值得80%时,变幅速度应自动转换为不大于40m/min。
(2)行程限位装置
回转部分不设集电器的塔式起重机应安装回转限位器,防止电缆绞损。回转限位器正反两个方向动作时,臂架旋转角度应不大于±540°.
(3)保护装置
对小车变幅的塔式起重机应设置双向小车变幅断绳保护装置,保证在小车前后牵引钢丝绳断绳时小车在起重臂上不移动;断轴保护装置必须保证即使车轮失效,小车也不能脱离起重臂。
对轨道运行的塔式起重机,每个运行方向应设置限位装置,起重包括限位开关、缓冲器和终端止挡装置。限位开关应保证开关动作后塔式起重机停车时其端部距缓冲器最小距离大于1m。
(4)吊钩、滑轮、卷筒与钢丝绳
滑轮、起升和动臂变幅塔式起重机的卷筒均应设有钢丝绳防脱装置,该装置表面与滑轮或卷筒侧板外缘的间隙不应超过钢丝绳直径的20%,装置与钢丝绳接触的表面不应由棱角。
钢丝绳的维修、检验和报废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的规定。
(5)安拆、验收与使用
塔式起重机安装(拆卸)作业前,安装单位应编制塔式起重机安装、拆除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由安装单位技术负责人批准后实施。
验收程序应符合规范要求,严禁使用未经验收或验收不合格的塔式起重机。
三、加强安全隐患的监控,全面落实安全责任
1、抓住监控重点隐患,以点带面实施安全管理
《条例》明确了监理在建设工程中安全生产的责任,同时也对监理人员的技术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加强学习安全管理常识和相关业务知识
要搞好安全生产的管理,就必须掌握安全管理的相关知识和必要的专业知识。比如相关的安全法律法规、各类工程安全技术措施、各类机械的安全操作规程等。在审查专项施工方案时必须掌握必要的专业知识,如对脚手架方案、模板支撑方案、井点降水方案、深基坑支护方案等专业施工方案要有系统的认识,并熟悉计算方法。
3、加强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增强安全监理防范意识
监理单位必须设立安全管理职能部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确定危险源,不定期的到施工现场检查安全工作的落实情况。工程监理部在实际工作中不可能将工作分得很细,往往是一人兼做许多工作,但必须将各项安全管理工作落实到人,让每个监理人员都有安全监理的防范意识。监理规划和监理细则必须明确各专业工程师的安全管理责任。比如电气专业工程师必须负责监督现场施工用电和电气机械设备的安全检查工作;土建专业工程师必须负责监督模板支撑体系和脚手架的安全检查工作等。
4、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
监理人员在工程的管理中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位置,一方面受业主的委托对工程实施“三大控制”,同时又要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负责对工程中各方主体的不安全的因素进行监控和督促,将安全监理的风险控制在最低水平。风险防范的主要措施就是:对施工过程中的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进行检查,实行计划、实施、检查、改进的PDCA动态管理模式,不安全管理的工作落实到实处,全面提高安全管理工作的成效。
5、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
协助施工单位建立安全管理机构,加强对其安全工作的监督。检查施工单位的安全资料、安全生产许可证、人员资格证书、特殊工种上岗证、操作证等,形成经常性的安全巡视制度和定期安全检查制度,形成书面的记录,并将检查整改意见通报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做好安全管理的事前控制工作。
结束语
总之,要将安全生产的责任落实到建筑工程的每一个参与者身上。只有真正的做好建筑工程施工的安全管理工作,才能切实的做好工程施工的安全生产,才能促建建筑行业的将康发展。
参考文献
[1] 王斌,唐鹏,王福来.安全监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 安徽水利水电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9(01) :75―88
【关键词】:渗漏、控制
中图分类号:TU745.5文献标识码:A
现在住宅工程存在很多质量通病,如墙体开裂、地基下沉,、现浇板裂缝、窗户、墙体渗漏、屋面渗漏等。但比较而言,令人头疼的渗漏问题一直是业主投诉的重点,困扰着施工单位。
住宅工程渗漏往往出现在屋面、外墙、门窗、卫生间、阳台及地下室等部位。究其原因很多,如设计失误,选材不当、施工工艺不规范、细部做法不认真,自然环境条件的影响等,当然有可能是多方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渗漏的存在还在于管理不严,施工工艺不规范造成的。一旦出现渗漏,后期处理比较麻烦,且效果不如施工过程中严格控制效果好。
所以施工质量管理非常重要,贯穿于整个施工过程。
一、事前控制
施工技术人员要在施工前仔细阅读图纸,并把有渗漏的部位及节点作为质量控制点。
(1)屋面各细节部位节点是否明确,做法是否规范;
(2)阳台、露台、空调隔板等细部节点是否满足规范要求,是否满足现场施工要求;
(3)地下室细部节点做法是否满足规范要求,地下室的混凝土是否添加抗渗剂。
(4)门窗工程图纸是否有相应资质设计的专业门窗设计单位进行深化设计;
施工技术人员仔细阅读图纸后,深入分析,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并对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
现场施工中,往往防水施工会转包给专业的施工队伍。这样一来,很多项目施工技术管理人员往往会当甩手掌柜。充分的相信“专业”队伍,而忽略了对专业防水施工人员进行技术交底;或者是交底流于形式,交底内容不彻底,交底人员不全面。技术交底起不到实质性的作用。
现场的样板施工是很好的施工方法,它能够使技术标准直白明了,使操作人员更容易理解,质量管理人员更容易看出施工人员的工艺是否符合规范及不足之处,便于质量控制。例如,屋面阴角倒角施工、屋面防水施工,管根处理、卫生间墙体的止水带、门窗的安装固定,门窗发泡剂的施打,门窗土建收口等关键部位,施工质量管理人员应进行重点检查,不能疏忽,往往一些小细节就形成渗漏隐患。
施工工艺的好坏影响着施工的质量,但是没有合格的材料作为基础,工程质量也只能是空中楼阁,没有任何保证。所以对材料要严格把关。以下材料就是防水施工中的关键控制材料。
(1)地下室的止水螺栓:此材料一般不引起重视,有可能是过细,止水翼环焊接不饱满,在浇筑振动过程中断裂,造成地下室穿墙螺栓处大量漏水。
(2)止水钢板:有些止水钢板的宽度和厚度达不到设计要求,且在施工过程中造成钢板下的混凝土振捣不到位,有气泡压于钢板底部,形成空隙。
(3)橡胶止水带:检查其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保资料是否齐全。
(4) 门窗发泡剂、耐候胶:重点检查其型号规格是否符合设计要求,质保资料是否齐全。
(5) 防水涂料、防水卷材:必须进行复试合格后才可以使用,要现场严格检查其卷材厚度。水泥渗透剂结晶的使用要看其保质期限,及使用标准厚度。
合格的材料是施工质量合格的基础,但是要想有合格的施工质量,规范的施工工艺也是不可缺少的。
二、事中控制
首先质量管理人员自身要有质量意识,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必须在场进行全过程控制,只有施工单位质量管理人员的意识提高,整个混凝土施工质量才能保证;要控制渗漏的发生,对产生渗漏的关键节点必须加强质量控制,质量管理人员要在现场不断的监督检查。
现场施工人员必须严格按照混凝土浇筑方案安排混凝土的施工浇筑顺序,避免出现施工冷缝。对浇筑的混凝土现场进行查看混凝土的配比,是否添加抗渗剂,并制作试块。
在浇筑混凝土的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好振捣度,严防振捣不实,漏振,过振。振捣的间距、振捣的时间、伸缩缝、止水钢板、钢筋密集处严格按混凝土施工方案进行。
对隐蔽工程施工时,尤其要重视施工过程的控制。隐蔽工程一旦施工不符合要求,就造成渗漏的隐患,在以后的返修过程中,处理代价较大,且施工麻烦,处理效果不理想。
地下室混凝土的止水钢板安放位置是否准确,钢板接头处是否焊接严实,二次浇筑前止水钢板处混凝土浮渣是否凿除,垃圾是否清理干净。
伸缩缝处钢筋细部构造是否按照相关图集进行安放,橡胶止水带安放位置是否居中、搭接位置及长度是否符合规范要求。
地下室外墙防水施工前对蜂窝麻面是否采用水泥砂浆进行修补,穿墙螺杆是否割除彻底、是否采用防水砂浆进行封堵处理,其封堵面是否超出结构面。这些都是防漏的质量控制点。
门窗洞口尺寸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门窗固定件厚度及间距是否符合规范要求,门窗发泡剂施打是否连续饱满,溢出部分是否按入窗框内,门窗胶水是否打在涂料层上,土建窗口的收口坡度是否符合规范,否则出现倒泛水现象。窗楣是否设置滴水槽或做成鹰嘴式。滴水槽在后期的墙面涂料粉刷中易被堵塞,起不到滴水的作用,要注意检查。窗框下框中是否留有泄水口,否则在雨水较大时,容易向室内渗漏。
卫生间的管根处是否封堵密实,地漏处周围是否进行防水处理,处理是否符合规范。
近年来高层建筑外墙渗漏现象不断发生,其原因大致是高层建筑因框架结构与砌体间连接出现裂缝而渗水,特别是由那些空心砖作维护结构的建筑物。空心砖防水防裂效果都比较差。因此质量管理人员要严格杜绝现场出现此种现象。
屋面渗漏是渗漏部位中比例较高的,因此施工质量非常关键。屋面的混凝土浇筑的季节、养护的情况、浇筑时的振捣等都与渗漏密切相关。有时在冬季施工,气温较低,养护不当,造成屋面基层砼强度较低,出现起沙、开裂等现象,致使以后的卷材铺贴不能够很好的连接。屋面的坡度是否合理,排水是否顺畅。屋面是否存在积水现象。而在铺设卷材的过程中,基层潮湿、起沙、凹凸不平,卷材烘热温度不够,卷材烘热面积不充分,造成卷材与屋面贴接不牢,屋面墙角阴角、管根处未做附加层等。落水管、烟道管根处防水不规范等等都容易造成屋面渗漏。
【关键词】土建管理人员;节能;控制
前言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进步,科技的先进发达,中国经济更是飞速发展的同时,能源要求也随之快速增长,中国能源面临的形式已经十分严峻。为了能满足大众要求,中央提出了 “节能优先,结构多元环境友好,市场推动” 的中国可持续能源战略。 在各行业中建筑业不但能耗大,而且增长快,特别是能源浪费最严重的部门,建筑节能已经提到严格执法高度要求。
1.土建管理人员在建筑节能中应掌握的技术及拥有的责任
1.1管理人员应该掌握的技术
(1)新型节能墙体和屋面的保温 隔热技术与材料;
(2)节能门窗的保温隔热和密封技术;
(3)集中供热和热电冷联产联供技术;
(4)供热采暖系统温度调控和分户热量计量技术与装置;
(5)太阳能 地热等可再生能源应用技术及设备;
(6)建筑照明节能技术与产品;
(7)空调制冷节能技术与产品;
(8)其他技术成熟效果显著的节能技术和节能管理技术
1.2土建管理人员具有的责任
管理工程师的审查是一种第三方审查,这是建立在施工单位内部审查已获通过并批准的基础之上的审查。 根据合同或授权,管理工程师的审查可以代替建设单位的审查,因而,管理单位和施工单位对施工组织设计所承担的责任是不同的。法规的规定是说管理单位 “承担管理责任”。有人认为,管理机构对施工组织设计的审查属“ 程序性审查”。 即便是程序性审查,仍存在管理责任的问题 。不过施工单位没有理由认为自己的施工组织设计等文件经过管理审批或未得到管理审批要求管理方分担自身的责任。
2.土建管理人员从设计阶段开始重视建筑节能的质量控制
管理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就建议建设单位重视建筑节能,设计单位应当依据建设单位委托及节能标准和规范进行设计,保证建筑节能设计质量。 只有这样当工程投入使用后综合经济效益才能达到最大化。
3.土建管理人员应加施工阶段建筑节能的质量控制
管理工程师对施工组织设计在程序上严格要求,一些管理工程师在审批时不注意施工单位内部审批手续是否完成。 对方的技术负责人还未签字,管理却批了;有时只要见到签字就算数,不注意核对其编制和审批人员是否与事前报来的公司或项目机构技术质量保证系统的名单相符。更须注意的是,施工组织设计或一些危险性和技术难度较大的专项施工方案,批准人必须是施工单位的技术负责人。
3.1 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
建筑工程施工必须使用已有施工图设计审查机构批准的符合建筑节能设计标准的施工图。 工程项目施工前,设计文件在图审的基础上组织设计交底和图纸会审,施工单位和管理人员要充分了解节能设计的意图、标准和要求;提出疑点和需要解决的问题,形成会审纪要,经参会各方签字认可后执行。
3.2严格控制节能设计的工程变更
建设各方均不能擅自随意变更节能设计内容,降低节能标准。 如需变更须由原设计单位负责变更,并报原施工图审查机构重新审查,审查合格后报建筑节能管理机构办理备案手续。
3.3审查承包单位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中的节能措施
施工单位要对建筑节能工程制定出专项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施工方案。重点看施工方案是否符合节能标准、规范和工程建设强制性标准的要求,看施工方案在技术上是否可行是否切实可行保证工程质量。建议专项施工组织设计的内容应包括:按相关标准图集设计出的门窗框外侧洞口、填充墙、封闭阳台、伸缩缝、沉降缝等保温细部详图。
3.4审查施工试验检测单位和试验人员的资质
负责节能检测项目的试验检测单位按 《规程》 中提出的检测项目配备有完善的保温材料、保护层材料(抗裂剂等)固定材料(胶粘剂等)的检验设备;试验人员熟悉保温体系材料的标准及试验方法,并经过试验标准方法的培训取得资格。
3.5加强保温材料 保护层材料和固定材料的进场检验及工程试验
进场的保温材料 保护层材料 (抗裂剂等) 和固定材料 (胶粘剂等) 必须有产品合格证及有效期两年的型式检验报告。 主要材料进场后,要按批次见证取样送至检测试验单位复试,复试合格方可使用,确保保温材料的性能指标符合设计规范、标准要求。
3.6 加强巡视和旁站管理,实施工序过程控制
坚持施工单位自检制度,上道工序不合格和没有工序自检,管理工程师不予验收,不能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 具体控制要点和措施应认真落实 。特别注意事项有:
(1)分格线 滴水槽 门窗框 管道槽盒上的残存砂浆应及时清理干净。
(2)移动吊蓝,翻拆脚手板应防止已抹好的墙面 门窗口 边角垛损坏其棱角,采取好保护性措施。
(3)各构造层在凝结前应防止水冲 撞击振动,以保护其有足够的强度。
3.7 要有效的防止外墙外保温施工质量通病
(1)伸缩缝 (沉降缝) 内墙体未做保温层。
(2)聚苯乙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保温 填充墙未做保温层。
(3)门窗框外侧洞口女儿墙 封闭阳台未做保温层。
(4)外墙采用外墙保温层,阳台采用内保温。
(5)现浇聚苯乙烯混凝土保温层,平整度和垂直度控制较差。
(6)现浇聚苯乙烯混凝土保温体系混凝土剪力墙,每浇注层截面上窄下宽。(7)保温板的密度 厚度质量不合格。
(8)耐碱玻璃丝网格布不合格。
(9)面层(保温材料保护层) 产生裂缝。
4.强化施工验收对建筑节能达标的要求
4.1 施工组织设计必须具备建设部颁布的 《项目管理规范》、 《建设工程施工现场管理规定》 中规定的内容,审批中还可参考《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这一标准和其关联文件对于 “产品实现的策划”、“ 质量计划指南” 的要求。
4.2要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目前流行一些施工组织设计的“范本” ,这些“范本” 质量不高,但备有也未尝不可。 应当注意的是不能生搬硬套,必须结合工程实际予以取舍。
4.3 重点、难点。 一项不复杂的工程可能只用常规的施工方法即可完成,则这类施工组织设计审查时不会引发过多争议。
关键词:立体交叉作业 风险 控制 探讨
中图分类号:TU74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
1成都东站主体结构施工概述
由于征地拆迁以及成昆铁路既有线改造对工期造成影响,站房主体施工打破了基础—主体—装饰的施工顺序。在完成高架站房底板施工后,即进行钢结构的吊装作业,而后进行承轨层结构及站台等土建工程的施工。从施工顺序上钢结构先吊装完毕,土建后施工,整体结构为“错层逆作”施工。该施工方式与常规的自下而上逐层施工方式比较,可提前创造多个层面的施工作业面,各层间、各工种采取立体空间交叉作业,可缩短工期约1/4。
由于投资大,工期紧,技术要求高,在建设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各样的不确定因素的干扰。加之施工顺序的改变,不可避免地面临着各种风险。
2风险特点
2.1风险来源众多
该项目造型独特、结构形式复杂,建筑难度大;新材料、新设备、新工艺等高度聚集,风险源多。
2.2风险关联度高
一方面,成都东客站建设过程中,具有多因素、随机性的特点。某一风险因素的变化会引起其他因素乃至整个系统风险的变化,因果关系复杂,风险后果难以预测。另一方面,风险因素动态变化程度高,时时发生着风险源的产生和灭失,风险特性的改变,作用关系的变化。这种动态变化性使风险关系更为复杂,预测难度大。
2.3风险不能完全识别
主体施工风险来源众多、关系复杂,难以科学、完整、定量的描述,具有高度的不确定性。
2.险影响巨大
成都东站建成后服务于全社会,具有重大的现实和社会意义,一旦风险发生,损失巨大、社会影响面广。
3施工风险识别
成都东站建设风险分项目外风险和项目内风险,项目外风险分为自然风险、政治风险及经济风险。本文只讨论项目内风险。按技术因素对项目风险的影响,将内风险分为技术风险和非技术风险。
3.1技术风险
技术风险是指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可能的风险。主要表现在方案选择、设计、施工等过程中,在技术标准的选择、分析计算方法的采用、安全系数的确定等方面上出现偏差而形成的风险。引起技术风险的因素可分为设计、施工等方面,而引起技术风险的事件又很多。表1.1作为示例,给出了与技术风险因素相对应的风险事件。
3.2非技术风险
非技术风险是指在计划、组织、管理、协调等非技术条件的不确定而引起工程项目质量、进度、成本和安全目标不能实现的可能性。表1.2给出了非技术风险事件示例。
表1.1技术风险事件示例表
表1.2非技术风险事件示例表
在成都东站建设中,由于采用逆作法施工工艺,大面积立体交叉作业。极大的增加了施工技术风险。因此,首先要找出能预见的质量风险及安全风险:
(1)施工方案的专家论证可靠性。
(2)施工过程中由于各层施工荷载超越设计荷载对主要承重结构的影响;地铁换乘区域及出站厅层中间支承柱的施工;导致结构处于不安全状态。
(3)根据施工特点,需解决三个问题:大体积混泥土的浇筑;竖向构件的上、下连接和混凝土浇筑;梁板支撑的沉降和结构变形。
(4)施工过程中材料运输对钢柱、混凝土柱、临时支撑等竖向受力构件的撞击风险,底层由于采光及通风条件差带来的施工精度能否满足要求及人身安全的风险。
(5)钢筋的原材料、锚固、搭接;钢构件缺陷、垂直度、变形、脆断、疲劳破坏、失稳破坏、锈蚀、连接可靠性等风险,钢网架屋面结构拼装、变形、标高、杆件失稳、安装挠度差,安装平面扭曲等。
(6)脚手架选型、构造及搭设,吊装工程的重物失落,钢结构施工中的触电风险,立体交叉施工过程中重叠作业所带来的安全风险等。
4成都东站施工风险控制
在整个建设中风险是客观存在的,但并非不可控制。在对项目风险识别、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以项目总体目标为依据,根据具体的风险性质及潜在影响,规划并选择行之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有效地控制风险,将风险所造成的负面效应降低到最低限度以减少损失。
采取的措施主要有以下几种:
4.1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是风险控制的重要途径。东站建设过程中采用工程法、程序法和教育法进行风险管理。工程法以工程技术为手段,程序法是以管理方法为手段,教育法是以人为因素为控制点的管理方法。三种方法有机结合的方式。可以减弱甚至消除风险的威胁。
4.1.1科学编制施工组织方案
编制详细的施工方案,由建设、设计、监理及施工单位共同组织专家进行审核及可行性论证以便决策。
4.1.2设计结构检算为依据
对施工荷载超出设计荷载以及中间支撑住、屋面钢架、桁架等结构受力构件由设计单位介入,进行评估及验算。用于指导施工。
4.1.3混凝土浇筑
砼的输送采用混凝土泵,用输送管直接输送至浇筑地点。或采用自密性砼外。构件顶部的模板做成喇叭形。对梁板支撑的沉降和结构变形,施工前做好详细的施工方案及应急预案,施工时重点旁站和观察。
4.1.4在运输过程中,详细制定运输路线以及对竖向承重构件采取保护措施。
对中间支承柱及重要的结构构件应保护和红白横条油漆标志,施工现场做好照明和路标设施,防止车辆、机械碰撞混凝土结构或支撑系统。
4.1.5严把材料质量进场关
加强进场材料的监管,严把材料进场关。加强对主要承重构件的巡视,制定应急预案。
4.1.6增加安全防护措施
高空作业下方水平设置安全网;楼梯口、电梯井口、预留洞口、坑井口等设置围栏、盖板、安全网等。
4.1.7教育法
人员的行为不当是构成项目风险极大因素之一,要减轻此类风险,就必须对项目人员进行风险和风险管理教育。东站建设过程中,加强了一线操作人员的教育,建立教育档案。教育的内容包括工程经济、技术、质量和安全等方面。
4.1.8通过程序法规范建设管理行为
程序法要求用制度化、规范化的方式管理以保证风险因素能及时处理,并发现随时可能出现的新的风险因素,降低损失发生的概率。
4.2减少风险损失
减少或控制风险损失是指在风险损失己发生的情况下,采取各种可能的措施以遏制损失继续扩大或限制其扩展的范围,使损失降到最低限度。
4.3风险转移
风险转移是项目管理者设法将风险的结果连同对风险应对的权利和责任转移给其他经济单位以使自身免受风险损失。如东站总包单位将自己企业不擅长的钢结构吊装专项工程分包给专项作业公司,给予农民工缴纳意外险和工伤险,以及建筑工程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