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教研科研能力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研科研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教研科研能力

第1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教师 科研能力 评价体系

中图分类号: G64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672-1578(2014)9-0078-03

早在2000年,教育部在《关于加强高职高专教育人才培养工作的意见》中就明确提出:高职院校要积极开展科技工作,以科技成果推广、生产技术服务、科技咨询和科研开发为主要内容,积极参与社会服务活动。但是,当前我国有不少的高职院校的科研工作尚处于初级阶段,具体表现为:学术带头人及科研骨干较少、的数量较少及级别不高、获批的科研课题数量较少及级别较低、科研成果转化率低等。以及评价指标单一化、评价标准定量化、评价方法简单化、评价结果功利化等。如何做好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已成为科研管理中的首要问题。教师作为学校科研工作的主体力量,需要有一套客观、公正、有效的评价方法来对其科研能力作出合理的评价, 有利于鼓励其积极性、发挥其创造性;也有利于为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因此,建立一套客观反映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评价体系就成为优化科研管理工作的关键。

1 本科与高职科研定位区别

高职院校作为高等学校的一种类型,与普通高等学校一样,同样承担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大职能。普通高等教育与职业教育在办学模式和培养人才上角色的不同。普通高等院校培养的是研究型人才,教师科研工作重视基础理论研究、基础应用研究。高等职业教育“以就业为导向,以服务为宗旨”,通过“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所谓高端技能型人才,要求培养的对象不仅要具有专业技术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还应具有该专业相应的理论知识。当他们在面向生产一线时,能够解决工作出现的具体问题,同时还应具备为专业服务的创新意识和可持续发展的能力。这显然对职业院校的教师提出更高的要求:他们不光要具备专业授课能力,还要具有服务社会的意识,善于从社会的基本需求和热点问题上寻找课题,从而促进产学研结合。只有注重高职院校与企业联合开展多向的课题研究,才能充分体现出高职教育服务社会的特点。高职院校只有走以社会经济建设为依托,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路子,大力开展应用技术的开发、咨询、培训、推广等活动,才能使其为所在地区社会与经济建设服务的功能得以真正实现。也只有如此,才能构建起职业学院具有自身特点的产学研结合的发展模式。鉴于这种定位,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应有利于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和师资队伍建设,侧重于技术应用性研究、工艺与工程研究等。同时注重把研究成果用于生产实践,并将得以验证的成果引入职业教育课堂,利用新的科技成果不断充实教学内容,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2 教师科研能力调研内涵及构成

科研能力是指一个人在其所从事的专业中,以科学的思维和适当的方法,对未知领域进行科学探索的能力。它是一个人专业知识的深度和广度的综合体现,可反映其发现问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调研高职院校科研工作情况,我们认为,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由三个方面构成:即教育教学能力、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社会服务能力。教育教学能力包括教学设计能力、教学实践能力、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包括信息提炼加工能力、科技创新能力、科技成果的撰写能力、科技成果的推广能力;社会服务能力包括生产技术服务能力、参与企业人才开发能力、参与企业技术创新与开发能力、参与企业岗位人才培养等构成(如图1)。

图1 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构成

2.1教育教学能力

高职教师要具有教育教学理论研究能力,主持、参与专业教学改革,用教育教学理论指导教学。

2.1.1教学设计能力

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影响教师教育教学效果的最直接和最基本的因素。提高教师的教学设计能力是优化学校教育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改善教师教学行为的积极策略,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必要条件。表现为教师能合理确定教学目标、整体把握教学框架、精心设计教学情境。

2.1.2教学实践能力

高职教育是重视实践能力培养的教育,是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因此,高职教师应具有实际动手能力和指导实践教学能力。实际动手能力为能进行专业设计、操作本专业技术设备、现场解决实际技术问题等。实践教学指导能力为指导学生完成本专业相关的加工、制造、检测等实训以及其他社会实践活动等。

2.1.3课程开发与设计能力

现代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职业岗位的精细化分工,对职业院校的课程设置提出了新的要求。开发适应社会需求的课程以适应社会和企业的需要,是对高职院校教师教学与科研能力的一种考量。从管理角度看,职业院校教师通过与企业的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共同制订课程标准、共同编写教材,不仅能够满足企业亟待的燃眉之急,更能够促进教师从理性和感性角度掌握本专业最基本和最前沿的知识,从而在课程设计中体现出较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进而达到全面地实现教学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避免了书本与生产实际脱离的现象。

2.1.4资源整合与利用能力

高职教师应充分利用校内外实践基地,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手段,提高学生职业能力,开展“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2.2技术开发与应用能力

2.2.1信息提炼加工能力

科学技术的规模不断扩大,知识积累量不断增加,信息时代的到来,这就要求高职教师具有以最快的速度、最科学的方法在知识的海洋中接受、分析和加工各种信息的能力,以及吸取最需要最准确的信息内容的能力,以力求掌握最前沿的科技信息和其他信息,把握科技发展的最新动向。

2.2.2科技创新能力

事物的发展在于创新,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需要创新。物质生产创造物质财富,科技研究则创造新知识、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等。所以,高职教师要提高自身的努力,创造新的发现、发明和新的改进。

2.2.3科教成果的撰写和推广能力

高职教师具有项目研究能力、或出版专著能力、获奖能力及成果推广能力,为地方经济服务。

2.3社会服务能力

利用高职院校自身的资源,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发展提供多方面的服务,是教师社会服务能力的一种体现。从服务主体看,教师是高职院校服务社会的主要人力资源,其社会服务能力的高低是衡量一所高职院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突显办学特色的重要参照。作为高职教师不仅是教学专家,还应具备行业专家的经验和能力。能与企业合作进行技术创新、技术开发;参与行业企业的人力资源开发和各类岗前、职后、转岗培训需求;深入企业一线,并依托校内外实践基地为社会提供多方面的技术及咨询服务。

3 教师科研能力特点

高职教育要求产、学、研相结合,通过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形成自身的以应用技术研究与开发为特征的科研工作。高职教师科研能力特点为:①具有综合性、交叉性、渗透性。多学科知识的积累,跨学科、跨行业、跨地域;②具有创新性,围绕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等开展技术研究;③应用性,即针对社会、行业及企业生产实践中具体存在的问题,开展技术研究。

4 科研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高职院校以培养高端应用型人才为目的,所以科研能力的高低是评价职业院校和教师综合能力的一个重要标识。只有建立一套完善的科研评价体系,才能在制度上为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提供保证,为教师创造良好的的科研工作环境,从而激发出他们在长期教学实践中积淀起的科研素养,并通过与企业的需求碰撞出思想的火花,这种评价体系应该具有强烈的正能量。通过对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与教师切身利益挂钩,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师参与科研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形成良好的科研氛围,多出成果,多出人才。

4.1构建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科研能力的评价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对其评价结果是否客观、准确,在制定科研能力评价指标应遵循以下原则:

(1)系统性原则:科研能力本身就是教师综合能力的体现,所以,无论是管理者,或是被管理者,都处于一个相对完整的系统之中。学院在构建评价指标体系时,必然要把决策内容放在一个系统中去考量。在系统整体目标优化的基础上,对各分系统相互间的关系给予全面考虑,使评价系统更加地完整和平衡。因此,评价指标体系尽可能全面、完整,能系统地反映教师科研能力,防止以点带面。

(2)科学性原则:评价指标要符合高职教育的办学特点及人才培养模式,以科学的理论和方法作基础,能公正、公平、科学、客观真实反映被评对象的本质属性、基本水平和总体情况,易于评价者把握。

(3)可行性原则:评价指标设计具有现实的可行性,内容简洁明确,操作方便易懂。

(4)可靠性原则:评价指标能准确反映教师科研能力的真实情况,必须真实可靠,必须针对学院的实际需要来设计。因此,评价指标必须是可靠的,具有较强的针对性。

4.2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架构

根据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的内涵和特点,及构建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包括一级指标3个、二级指标8个、三级指标8个及评价指标(见表1)。

表1 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

根据表1制定的评价指标,对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进行量化评价。

5 乐山职业技术学院教师科研考核实践

为深化我院管理体制改革,充分调动与发挥广大教学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贯彻“科研强院”理念,加强科研工作的规范管理,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高科研水平和科研效益,结合乐山职业技术学院实际,制定了教师科研计分办法。

5.1科研能力考核内容

(1)科研项目:纳入学院科研处计划管理且项目经费进入学院计财处科研账户管理的纵向科研项目;横向科研项目以项目申报书中单位为乐山职业技术学院的主要研究人员为准。

(2)科研成果:以乐山职业技术学院为署名单位的理论与技术成果,具体包括:公开论著、被政府部门或大中型企业采纳的研究报告、授权专利、鉴定成果、获奖成果等。

(3)科技开发:包括成果转让、技术服务、成果推广、科研成果产业化、商品化等。

(4)教育教学改革项目:包括教材编写及教研成果等。

(5)课程建设:包括国家级、省级、院级精品课程,院级优质、重点课程建设等。

5.2科研统计

(1)科研工作考核,由人事、科研部门统一部署。

(2)科研计分统计工作,由各系(部)科研秘书和科研处具体组织实施。每年度统计数据时限为1月1日至12月31日。

(3)论文第一作者、课题主持人、专著作者、专利第一发明人年度计分部分可以结转到下一年度。

(4)教师成果由所在系(部)科研秘书按月登记后报送科研处,院直机关人员直接到科研处登记。统计数据每季度在院内公示一次。

(5)科研工作计分与教师年度考核评定,按学院相关文件规定执行。

(6)科研成果登记弄虚作假者,科研考核以不合格计。

5.3教师科研绩点考核

我院自2009年起,制定了教师年度科研工作量化绩点考核制度,对全院专兼职教师按职称设定达标分值,分:达标、基本达标、不达标、不计等次4个等级(见表2)。按教师年度实际完成情况确认考核等级,基本达标等级的教师失去评优评先的资格,按积分比例计发年度绩效工资;不达标和不计等次等级的教师实行年度工资考核一票否决制,按学院人事管理制度规定处理。

表2 教师科研绩点考核分

通过教师科研工作量化绩点考核办法的实施,极大促进了我院科研工作和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有效推进学院科研工作的开展。我院教师申报科研课题和撰写论文积极性明显提高,科研成果的质和量都明显提高了。

6 结语

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高职院校教师的科研能力已成为教师职业能力发展的一个重要方面,对高职教师的科研能力评价是各高职院校科研管理水平提升的重要标志。因此,建立一套科学、系统的科研能力评价体系就成为学院优化科研管理,提升内涵建设,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关键。本文依据高职教师科研能力内涵及科研能力评价体系架构建立了一套科学合理、简明易行、操作性强的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体系。不仅有利于科研人员的业务能力的科学评价,也极大地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为实现科研量化管理和规模管理服务。也为科研人员技术职称评定和技术岗位考核等提供重要的参考和评价标准。

参考文献:

[1]教育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Z].2010-07-29.

[2]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Z].教高[2006]16号.

[3]曾祥麒,陈英.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提升对策研究[J].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1(3).

[4]刘霞玲.高职院校教师职业能力评价与能力建设研究[J].宁波大学学报,2011(1):109-111.

[5]欧阳晏,韩先满.高职院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10(32):84-86(12).

[6]吴小妹.高校教师科研能力评价模型构建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0(22).

[7]雷小生,刘淑春.高职院校教师科研素质现状及培养对策分析[J].中国高教研究,2009(5):66-67.

第2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一、认清形势,转变观念

只有重视和加强教育科研工作,充分发挥教育科研实验探索、理论论证和开拓创新的先导作用,注意以先进的教育理论指导教育实践,我们的教育才会获得成功,取得更大的成就。

1.转变科研观念,增强科研意识。长期以来,在教育理论研究和教育实践这两块领地里存在着分工:从事教育科学理论研究的是那些专门研究人员,而从事教育实践的则是第一线的教师,这就使得教师产生了一种错误的观念。他们认为搞教育科研是那些“脱离实践”的专家们的事情,他们不能“越俎代疱”。工作在教育第一线的教师,不开展必要的教育科研,使得许多好的教育经验自生自灭,得不到及时总结,多种多样的教育问题得不到及时解决。脱离教育实践的教育理论往往显得高深莫测却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脱离教育理论指导的教育实践,长期囿于低层次经验摸索,有些甚至常年在原地绕圈子,教育质量提高缓慢,违反教育规律的事屡见不鲜,严重地影响了教育事业的发展。学校必须采取各种措施,转变教师的观念,使教师在认识上把教育科研看作是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进行教育科研是每个教师必须履行的职责,使教师增强开展教育科研的自觉性和主动性,成为教育科研的主人。

2.确立科研观念,掌握科研理论。在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下,不少青年教师认为自己的责任是“传道、授业、解惑”。针对这种想法,就必须在确立科研意识上下功夫,消除对教育科研的模糊认识,确立科研就在身边的意识。教师身在教育第一线,有成功的喜悦,也有失败的苦恼,这就为科研课题的选择创造了有利条件;因为在教学第一线,所以进行教育调查、组织教育实验就十分便利;也正因为在教育第一线,所以就更容易将自己的研究落实在教育理论与实践的结合点上,切实提高教师的理论思维能力和教育教学能力。

二、注重学习,提高素养

加强学习,确保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科学性,从心理学角度看,第二信号系统的发展是人类意识发展的最直接原因。由社会经验总结成的概念和理论较之个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获得的直接印象的经验要丰富得多,广泛得多,对现实的反映也深刻、全面、完善得多。教师欲求得对教育活动的完整而清晰的认识,仅有感性的、实在的、具体的教育活动的体验是不够的,还必须加强教育理论的学习,才可以获得关于教育现实的复杂的完整的有意识的印象,才可以丰富和完善个人经验。

首先,教育科研不仅需要教师具有深厚的专业知识,精湛的教学艺术,而且需要广博的教育理论知识,较高的理论素养。人们对教学的认识,较早和较快地用的是关于认识论的思想。教学论在不断发展、深化,这种发展是得力于方法论的改进。教学是实现人的社会化的一条基本途径,自然应重视教学过程中的人际关系问题,这就涉及到伦理学问题。教师教学实践的创造性决定了教学是一门艺术,看来,教学与美学也挂起钩来……

其次,教师的教育科研能力,实质上是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爱因斯坦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如果教师缺乏与教育相关的理论知识,就不能深入领会教育的实质,就不能从教育哲学的高度分析,评判自己的教育行为,就不能发现教育实践中有价值地问题,更谈不上进行教育科学研究了。可见,当务之急是丰富和调整中小学教师的知识结构。

三、循序渐进,点面结合

教师刚开展教育科研时,水平低一些,理论深度浅一点都很正常。如果要求过高,教师达不到就容易形成失败定势,挫伤开展教育科研的积极性。所以,起步阶段应该要求教师选择一些反思性的经验研究课题。

所谓“点面结合”就是学校要以一部分科研骨干为重点,抓重点课题,对他们重点扶植,重点帮助,使他们得到较快较好的发展,以带动其他教师。同时,学校也要注意面上的普及工作,对全体教师普遍提出要求,把教师科研队伍建设的“点”和“面”结合起来,用“点”上的事例带“面”上的发展,用“面”上的发展促“点”上的提高。

四、注重方法,提高实效

1.抓住一个“学”,即组织教师学习文化知识、教学大纲、教育科学理论和先进教育方法等。通过学习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增强科研意识。

2.体现一个“导”,即对教育中存在畏难情绪的教师进行疏导,对业务不熟练的教师进行指导,对学校教改方向和学科教学思路进行引导。

3.突出一个“研”,即增强教师的科研意识。针对部分教师整天埋在作业堆中,不善于研究、总结和提高的现状,学校应充分发挥教导处的导向作用、教研组的职能作用和骨干教师的带头作用,调动教师参与教育科研的有效性。

4.做好一个“结”,即把教师中点点滴滴的工作体会上升到理性认识。通过教育论文评比、教育质量分析会、教改经验交流会等,认真总结,积极交流,以推动学校教育、教研和教改工作。

五、完善制度,保C运行

1.理论学习制度。不断引进教育科研新信息,把讲座与学习结合起来。

2.课题申报制度。教师首先依据各自实际自选课题,学校统一调控,论证立项。

3.科研奖励制度。通过层层推选,逐级推荐,对成果显著的课题给予奖励。另外,学校每年还要选派一定数量的教师参加诸如教师进修学院、教育学院、师范院校等培训机构组织的培训。培训机构要不断完善培训功能,要改变过去仅限于教育能力、素质等方面的培训,要重视教师教育科研素质的培养,创设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科研培训项目,为教育科研尽力。

通过制度的完善,提高教师开展教育科研的合理性,使教育科研工作产生了竞争机制,增强了教师的教育科研意识,促进了教育质量的提高。

作者简介:

第3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一)基本要素透视

l、对象与目的

学习型案例研究的“原型”来自作为教学工具的案例研究,也即“案例教学”。所谓“案例教学”,是指师生围绕某个取自于真实生活情境、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内含某个值得探讨的重要问题、具有专业探讨价值的案例材料展开相互作用,共同对案例情境中包含的疑难问题进行研讨与分析,以求解决疑难问题,做出相应决策的过程。在案例教学中,师生所要研讨的问题往往是那些复杂的、不存在唯一正确答案的开放性问题。有时候,连问题究竟是什么也不清楚,需要学习者在阅读案例材料的过程中,自己去识别、去发现、去界定。案例教学的主要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判断力,培养和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其次才是学习和了解特定领域里的具体知识内容。同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相比,案例教学最大的特点是,反对教师把现成的知识与结论直接教给学生,主张把学生置于真实的问题情境中,通过自主探究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方式,让学生自己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案与策略。

2、性质与特点

由于学习型案例研究取自于案例教学,因此,它最大的特点是,为学生提供一种研究性学习的机会。换句话讲,这里所讲的“研究”,并不是一种真正的“研究”,而是一种用来促进“学习”的手段与工具,只不过同常规的听讲学习相比,这里的“学习”具有浓厚的“探究”色彩罢了。正是因为这个缘故,本文把这种基于案例教学的案例研究称作是“学习型案例研究”。除此以外,作为一种学习方式,学习型案例研究还具有很强的交互性、合作性特点。也就是说,在案例教学中,学生的学习既表现为自立、自主的学习,同时又表现为合作学习。这里的“合作”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的案例讨论与交流中。有人说,案例教学能否取得成功,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讨论中参与者吸收、利用他人意见的能力,也取决于参与者对他人做出有益贡献的能力。这一点与常规课堂教学中学生之间要么彼此隔绝,要么相互竞争的学习方式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3、程序与方法

案例教学的开展一般遵循以下三个步骤:(1)课前的案例预研活动。预研的任务包括:熟悉案例材料和案例情境,列出主要的案例事实:借助案例分析,识别案例情境中包含的关键问题;拟订解决关键问题的初步方案或策略。(2)课堂上的案例分析与讨论。讨论的过程一般包括:在小组内或全班同学面前呈现自己对案例问题的理解与分析,给出自己所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说明选择这一方案的理由与依据。接下来,充分听取同伴的评议意见,并根据同伴的评议意见对原有的问题解决方案进行修订。(3)课后完成的案例作业。案例作业实际上是对前两个阶段案例学习的再思考与再加工。案例作业的内容一般包括三个组成部分:一是识别案例问题,对问题进行明确的界定;二是列出可供选择的问题解决方案或策略;三是对各种备选方案进行评估,在权衡利弊得失的基础之上,确定一个最佳的问题解决方案,并详细说明实施该方案的过程与步骤。

4、优点与缺点

学习型案例研究所具有的优点即是案例教学所具有的优点。它包括:增进学习者对学习的责任,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内在兴趣:在识别和解决案例问题的过程中,学会运用知识和检验知识:培养学生的判断力,锻炼学生的分析技能与决策技能:缩短真实世界与书本世界之间的差距,籍此加深学生对书本理论知识的理解,提高学生适应工作世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表达与交流技能、交往与沟通技能,形成相互学习、共同成长的学习共同体等等。当然,案例教学也有它的局限性。比如,它比较耗时费力,常常给人一种投入大、收效低微的感觉;案例教学对教师的专业素养、教学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用于研讨的案例常常是教师觉得重要而不是学生觉得重要的材料:学生基于少数案例的学习得出的认识很可能是“过度概括化”的认识;由于案例学习的开放性.使得案例学习的评估容易变得较为主观化。还有,不是所有的学生都对案例教学感兴趣,也不是所有的学科都适合于案例教学。

(二)应用于教育的两个变式

学习型案例研究应用于教育的变式主要有两个:一是在高校教育学院面向在职教师的继续教育中,以开设“案例研究课程”的形式加以应用;另一个是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加以应用。由于前者与上文所讲的案例教学完全相同,无须再作进…步的展开,这里只对后一种形式的学习型案例研究稍加说明。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学习型案例研究,实际上是对应用于法学院、商学院的案例教学课程的一种“效仿”,但这种“效仿”又不是对大学课堂上所搞的案例教学的完全照搬。不同之处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用于校内教研活动的案例素材,既可以是反映课堂教学如何开展的“课例”,也可以反映教师如何教育学生、如何与学生打交道的“教例”,还可以是教师在开展行动研究或案例研究中产生的“研例”;既可以是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亲身经历和体验过的事例,也可以是发生在其它教师身上的事例;既可以是过去某段时期已经发生过的事例,也可以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例:既可以是包含着成功经验的的事例,也可以是包含着失败教训的事例。在大学的案例教学中,被编入教材的案例素材通常不太可能是学员或学生自己亲身经历过和体验过的东西。再说,被编入教材中的案例素材通常记述的是过去所发生的教育现象,而不是当前正在发生的教育现象。

(2)发生在大学课堂中的案例教学往往具有较强的学术色彩。相对来讲,在中小学的校本教研活动中,由于参与者工作重心放在教学实践上,而不是放在专门的研究上,因此,不太可能要求他们按严格的学术标准来开展案例研讨活动。对他们来说,研讨活动的开展可以采取更加灵活自由、更加多样化的形式。时间可长可短,形式不拘一格。只要每个参与者都能够热情地投入进去,真诚地表露自己的想法与看法,只要每个人都能够从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思”,就达到了研讨的目的。当然,作为校本教研活动的案例研究,并不是随意的“聊天”或“讲故事”。它的有效开展也需要以某种形式加以组织。常见的一种组织方式是以“问题”为中心展开的。比如,教研活动的主持人(如教研组组长)可以向参与者提出以下三类问题,要求他们围绕这些问题展开互动与交流。①分析与解释性的问题。它要求学习者找出案例材料中包含的主要问题、关键问题是什么?这个问题的性质如何,它有什么特点?它是如何产生的?如果问题得不到解决,将会给当事人或有关方面带来怎样的影响?②实践与应用性的问题:假如你是案例材料中的主人公,你会怎么做?如果再给你提供一次机会,你打算怎样处理这件事?你对解决案例中的关键问题有什么好的建议?从案例材料中,我们可以学到些什么?如何把案例素材中提供的经验教训运用到自己的日常实践中去?③评价与反思性的问题:这类问题要求学习者根据特定的价值标准,对事物的合理性或意义作出价值判断。比如,你是否同意或赞成案例材料中有关参与者的行为与做法?为什么?对照案例材料中主人公的做法,你觉得当前自己正在从事的教育实践有何不足?有哪些地方值得改进?

(3)从实施的条件来看,作为中小学校内教研活动的学习型案例研究,有着某些不同于高校案例教学的困难之处。比如,在以教研组为单位开展以“课例”、“教例”、“研例”为载体的教研活动时,光靠教研组组长发挥带头作用或引领作用是不够的。还必须让更高层次的专家或学者参与进来共同研讨,才能取得扎扎实实的成效。又比如,开展校内教研活动必须要有一套完善的体制与机制予以保障才行。就拿“课例”研讨来说,它的开展要求:全员参与,即每个教师都要敞开教室的大门,接受同事的听课与公开评议;其次。被听、被评的课应当是“家常课”,不能是预先经过精心准备和演练过的所谓公开“展示课”;学校必须为各个教研组开展案例研讨活动,预留固定而充足的时间,而且要确保这个时间不被随意侵占或挪用;每次教研活动应当配有主持人、特约嘉宾(或专家评论员)、记录员等;对参与教研活动的教师如何观察课堂、如何评课提供必要的指导等。除此以外,构建一种同事之间相互尊重、相互鼓励、相互帮助、相互学习的友好氛围:允许教师失败和试错也很重要。

二、研究型案例研究

(一)基本要素透视

1、研究的对象与目的

作为研究工其的“案例研究”(Case study research),研究的对象可以是某个个体、小团体(如某个家庭或教学班)、社会机构(如某个学校、企业或医院)、较大的社群(如某个小镇或村落)等。但案例研究真正的对象是以问题的形成出现的。美国学者罗伯特.K.殷认为,案例研究最适合如下情况:研究的问题类型是“怎么样”(how)和“为什么”(why);研究的对象是目前正在发生的事件;研究者对于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不能控制或极少能控制。根据这一点可以把案例研究与其它研究法区别开来。例如,尽管实验法、历史分析法也以“怎么样”和“为什么”这类问题作为研究的对象,但实验法需要对研究的过程进行控制,历史分析法研究的对象并非当前正在发生的事。又如,问卷调查法、档案分析法研究的对象并非“怎么样”和“为什么”这类问题,而是与“什么人”、“什么事”、“在哪里”、“有多少”有关的问题。

作为研究工具的案例研究,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解决实践问题,而是为了“描述”、“理解”和“解释”发生在真实生活背景中的案例事件或现象。美国学者C.M.Charles认为,案例研究的目的主要有三个:一是提供“描述”,运用人类学家所倡导的“深描”(thick description),提供有关特定个案的生动描述;二是提供“解释”,探寻特定个案现象、事件、行为产生的原因,了解某一现象与其它现象之间的联系等:三是提供“评估”,对涉及个案的项目计划、环境状况、行为方式等进行评估。也许有些人会说,人类所有的研究或多或少都具有“描述”、“理解”和“解释,’的功能。那么,案例研究有没有它独特的功能呢?回答是肯定的,比如,案例研究常常把促进“理解”作为自己主要的目的,而其它一些研究往往把作出“因果解释”作为自己主要的目的。芬兰哲学家Georg Henrikvon Wright在《解释与理解(Explanation and Understanding)》(1971)这本著作中指出,人文学科的研究旨在促进“理解”(Understanding),自然科学研究旨在对事物的因果关系作出“解释”(Explanation)。“理解”不同于“解释”的地方在于,“理解”具有心理学的特点,与人类的‘意向性’(intentionalitv)联系在一起,而对客观世界的因果“解释”却没有这种特征。与此相联系,案例研究所追求的“解释”,往往表现为“个人诠释”(personal interpretation),而不是超然的、非个人的客观化解释。Frederick Erickson认为,定性的案例研究中提出的“解释”与其说是一种“发现”(findings),还不如说是一种个人的“观点”或“断言”(assertions,),也即个人的“建构”。

2、研究的性质与特点

案例研究尽管有着不同的类型,但总体上讲,它们都有着某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征包括:(1)案例研究不是一种具体的研究“方法”(method),而足一种研究“策略”(approach)。由于案例研究运用了多种具体的研究方法(如观察、访谈、文献与实物分析等),因此,把它称之为一种研究“策略”更合适。(2)案例研究在不脱离现实生活背景的情境下研究当前正在发生的事件或现象,注重把理论建立在大量的经验材料的基础上。因此,它是一种实证研究。(3)案例研究不遵循“抽样法则”。也就是说,在案例研究中,研究者所选取的“案例”并不是从“总体”中抽取出来的、为了说明总体属性的“样本”,而是根据特定的研究目的或问题挑选出来的。正因为如此,人们常常把案例研究看作是一种“微观研究”(microscopic study),而不是“宏观研究”(macroscopic study)。(4)案例研究重在揭示单个事物存在的特殊性与个别性,而不是用来揭示和反映事物的普遍性与一般性。例如,RobertE.Stake把案例研究定义为针对特定个案的特殊性(particularity)和复杂性(complexity)而进行的研究。他以为,“对案例研究来说,真正重要的是揭示事物的‘特殊性’(particularization),而不是它的‘一般性’(generalization)”。此外,使用多种证据来源收集资料;重视站在参与者的角度,去理解当事人对自身行为的看法:注重对经验材料的整体把握与归纳建构:关注事件发生的“过程”,而不是仅仅关注事件的“结果”,也是案例研究不同于其它类型研究的一些重要特点。

3、研究的程序与方法

(1)确定研究的目的与问题

确定研究的目的,然后根据目的提出所要研究的问题,是案例研究的基础与前提。为了找准问题、阐明问题的焦点,研究者有必要事先对已有的研究文献进行审查和评估,以便了解在此之前其他人是否意识到或研究过这个问题,研究到什么程度,还有哪些问题是他们没有提出或没有能够回答的。然后,将所要调查研究的问题以“怎么样(how~)”或“为什么(why)”的形式表述出来。在这一阶段,有的研究者还会针对研究的问题提出理论假设,并以此来指导研究的设计和资料的收集工作。

转贴于 (2)挑选案例并为资料的收集作准备

案例的选择应根据研究的目的或问题来进行。一般来讲,被用来研究的案例现象必须具有一定的复杂性、独特性或代表性,具有学术探讨的价值或实践上的重要性才行。至于收集资料的方法,主要与证据的来源渠道有关。案例研究的证据来源主要有“文件”、“档案记录”、“访谈”、“直接观察”、“参与性观察”和“实物证据”六种。确定了资料收集的方法后,接下来还要做许多准备工作。比如,对参与研究的调查人员进行必要的培训;制定有关案例研究的计划书;完成一个先导性的、试探性的“预研究”(pilotstudy),以便使调查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提前得到暴露和排查。

(3)接近案例现场实地搜集资料

在案例研究中,大部分的资料数据都是由研究者本人与个案的近距离接触与联系而直接收集的(必要的时候也可使用测量和问卷的方法)。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研究者要能够提出好的问题,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要具有足够的灵活性与伸缩性,既要牢牢抓住问题的本质,时刻提醒自己不要偏离最初的研究目的与方向,又要根据预料不到的新情况及时调整和修改原有的研究方案;既要投入自己的主观性,又要尽力克服和摆脱自己的先入之见或偏见对研究的影响。

(4)对收集到的资料进行分析和评估

对调查搜集到的资料数据进行分析和评估至关重要。这里所讲的“分析”是指,运用定性和定量分析的手段,对调研搜集到的原始资料进行分类、排序、汇总和编码;使用“三角互证法”、“反证法”等,对原始资料及结论的真实性、可靠性进行鉴别、分析和评估。所谓“三角互证法”实际上是一种资料比较法,即把来自不同渠道的信息资料放在一起进行比照,看看它们是否能够相互印证;所谓“反证法”是指,在已经收集到的资料证据中,有意识地寻找那些对既有的理论假设构成威胁和挑战的“反例”,如果存在这样的“反例”,就要对原有的理论假设进行修订。

(5)撰写研究报告表达研究的成果

开始撰写研究报告时,最好要考虑一下报告会有哪些读者(如学术界同事、政策制定者、学位论文的评审人、项目资助者等),然后根据读者的需求来决定研究报告应当怎么写。研究报告初稿出来后,还应当把它交给案例事件的参与者和信息提供者加以检查和确认。至于研究报告的结构,常见的安排是:开始陈述研究的目的与问题,说明与研究有关的背景,并对有关的文献资料进行综述;接着研究者陈述自己所使用的研究方法,说明自己是如何进行研究的;最后是报告研究的结果,并对研究的结果进行分析与讨论。

4、研究的优点与缺点

案例研究的优点是十分明显和突出的。概括起来讲,这些优点主要表现在:它能帮助人们整体性地、有深度地理解复杂的问题或事物,不断拓展和加深对人类事务及活动的理解程度:它承认现实的复杂性、多样性与隐蔽性,能揭示事物内部或事物之间本身所特有的细微差别,能揭示和反映事物存在的个别性与独特性;它还可以被用来证实或挑战某种既有的理论假设或信念,帮助人们不断改进和修订对事物的原有认识。当然,案例研究也有它自身的局限性。在所有对案例研究的指责中,最常见、最猛烈的批评与指责莫过于两点:一是认为案例研究得出的结论往往缺乏普适性和代表性(即“外在效度”),不能提供科学推论的基础;二是认为案例研究缺乏严密性和精确性,研究者常常把自己个人的主观偏见带到研究中,导致研究丧失客观性。此外,人们还常常抱怨说,案例研究的报告篇幅太长,资料往往比较庞杂,难以组织和加工整理;它只适用于在微观层面对事物的个别性、特殊性进行考察,不太适合在宏观层面揭示事物的共性与平均状况等。

上述这些批评从某种意义上讲都是对的。不过,人们对案例研究的批评有时也包含一些误解。比如,人们对案例研究缺乏“代表性”的指责并不总是正确的。如果我们设计的研究属于多案例研究:如果我们挑选的案例本身很有代表性;如果在研究的设计阶段,我们运用某种在先的理论来指导研究的设计,那么,研究的结论就肯定具有某种代表性。更何况,从哲学上讲,对任何特殊个案的深入研究,也会有助于加深人们对事物普遍性的理解。PierreBourdieu评论说,“正如伽利略没有必要不断重复比萨钭塔实验来构造有关物体的自由落体模式,一个构造良好的案例也不再是一个孤立的案例。”我国学者陈向明教授指出,“研究越是能够深入了解一个人或几个人的体验,就越能够在这个人或这几个人的体验中找到与世界上其他人的共通点。对社会现象的理解并不一定需要一个很大的样本,对一个人或几个人深入细致的探究有可能发现大多数人的深层体验。在条件有限的情况下,如果我们希望了解人类体验的深处,就必须从少数个案入手。”至于案例研究缺乏严密性的问题,并不是没有办法加以克服。为了克服主观偏见给案例研究带来的消极影响,提高研究结论的可靠性,罗伯特.K.殷建议,在资料的收集阶段,制订“案例研究计划书”,建立案例研究的数据库,利用多种渠道收集证据;在资料证据的分析阶段,对各种来源的证据进行相互的交叉分析,考虑各种不同的观点或竞争性解释,运用多种视角对同一资料进行解释:在撰写案例研究报告阶段,要求有关参与者或信息提供者对案例研究报告的初稿进行检查和核实。

(二)应用于教育的几个变式

l、描述性案例研究与解释性案例研究

根据研究目的的不同,可以把案例研究划分为“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和“解释性的案例研究”。“描述性案例研究”旨在对处于真实生活背景中的特定现象或事件发生的过程和结果,进行完整而详尽的“描述”;“解释性案例研究”旨在对当前正在发生的、研究者不能控制的现象或事件产生的原因或事物之间潜在的因果联系进行解释或归因分析。

以下是一些侧重于描述的案例研究的适例:如果我们想要了解和评估当前中小学开展教育科研的实际情况,研究人员就可以选择一所或几所中小学开展调查研究。研究的问题包括:在被调查的学校里,是否所有的教师都愿意搞科研,哪些教师愿意搞科研,他们对搞科研是怎么看的:哪些教师不愿搞科研,他们对搞科研又怎么看:在这所学校里,教师所搞的科研是指令性的还是自发性的?他们研究的课题来自哪里?采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课题的开展通常采取什么形式?有没有开题报告和中期评估,如果有的话,是怎样做的;研究成果的表达与结题通常采用什么方式?同专业人员所做的研究相比,他们所做的研究有什么特点?他们对科研项目的申报、评审和评奖有什么看法?在从事教育科研的过程中,他们最大的困惑和苦恼是什么,他们最需要得到的帮助是什么?诸如此类的描述性案例研究还可以举出许多。如果我们想要深入了解信息技术在当前中小学教学中是如何得到运用的;或者当前中小学是如何开展以“教研组”为载体的校内教研活动的;或者不同类型的评课者(如学生、授课者、教研员、教育研究人员等)对同一节课的评价有何不同,都可以通过描述性的案例研究加以回答。

侧重于解释的案例研究主要有两类:第一类是对某些重要的教育现象发生的原因作出解释。例如,在现实中,许多中小幼教师经常抱怨说,做教师越来越累、越来越难,越来越没意思,不少人盼着早点退休。教师对职业生涯的满意度为何如此低迷?为了探明原因,研究人员可以在某个学段(如幼儿园或小学)选择几位流露出上述倾向的教师开展个案式的调查研究。在研究之前,研究者假定“低薪”、“外部环境恶化”(如缺乏来自家长和社区的支持)、“学生越来越难教”(如缺乏纪律和对学习的兴趣)、“教学人员没有地位”等因素,可能是导致上述职业感受的原因。为了弄清上述这些因素中哪个因素起主要作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研究者决定围绕被研究学校所处的外部环境和管理制度、教师的教学负担和工作量、学校的风气和纪律状况、教师在学校的地位和待遇、教师的生活方式与专业发展等展开调查研究。又比如,在我国许多名牌大学,每年总有不少学生试读或退学,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试读或退学?围绕这样的问题所开展的案例研究便是十分典型的解释性案例研究。第二类解释性案例研究主要是,对已知的两个教育变量之间可能存在的因果联系作出解释。例如,某所学校为了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满足少数天才学生特殊的学习需要,决定对这类学生实施天才教育计划。为了查明该计划的实施效果,找出该计划的优点与不足之处,研究人员决定围绕以下这些基本问题展开调查研究:计划是在什么背景下出台的,天才学生是怎样鉴定和选拔的,计划是如何实施的,实施的效果如何,如果效果不尽人意,原因又是什么等。可以说,凡是涉及教育改革过程及其效果的研究,都属于解释性的案例研究。

2、单案例研究与多案例研究

第4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高职院校,会计师资队伍,科研能力

培养高端技能型会计专门人才,除了需要教师具备过硬的实践技能,还对教师的科研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进行科学研究是高职教师的任务与职责。

一、高职院校加强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重要性

(一)科研是高职院校提高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高等职业院校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培养高端技能型人才的定位决定了高职教育必须紧密地依靠市场,根据市场需求办学,要为区域经济服务,为用人单位服务,为人的全面发展服务,走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道路。高职院校只有积极参与企业技术服务活动,破解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一线的难题,同时为企业提供科研成果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现实的生产力,才能唤起企业积极投身于校企合作办学的热情。高职院校开展科研活动,既保证和促进了校企结合可持续性发展,也有利于提升学校办学水平,促进自身发展。

(二)科研是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的有效保障。科研工作对于教师践行高职教育理念,理清教学思路、改进教学方法、改善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质量、解决教学难点等方面都会起到重要作用。另外,面对学科发展的新情况,教师需要不断跟踪学科发展,及时掌握最新发展动向和国内外发展趋势,更好地了解所教课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丰富讲课内容。在这个过程中,科研工作始终起到重要的支撑和保障作用。

(三)科研是高职教师提高自身水平的重要途径。开展科研工作除了可以拓展教师专业知识、提升学术水平、增强教学能力、实现职称晋升外,最重要的是能够培养教师主动学习的积极性。在科研工作中,教师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去思考教学中的诸多新问题,更加广泛地猎取新知识,更加积极地探求解决之道。正是在不断进行科研的过程中,教师自身的素养和能力才得以提升。

二、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科研的内容

(一)教育教学研究。作为教师,科学研究不仅指一般意义上的科研,还包括教学研究。如教学改革问题、自己所从事专业的教育科学问题。既可以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研究,也可以对教学资源和教学环境探讨。要结合学校办学定位和专业人才培养目标把自己所执教的学科领域内的新内容传授给学生;要结合学生的个性差异,利用现有的教学条件,选择适应的教学方法,完成教学任务;要根据课程性质和授课需要建设教学资源,构建教学环境。

(二)专业学术研究。随着会计准则与国际的接轨,会计专业知识更新的速度加快,从事会计教育的教师必须关注本专业发展动态和空间,认识和理解新的经济形势给本专业带来的影响,掌握本专业最新学术动态、学术成果,提高自身专业知识及相关专业知识水平。高职院校会计教师要结合当地区域经济发展需要,积极开展科研活动,为企业发展提供人才培训、管理咨询等服务,充分发挥会计在社会经济和企业运营中的重要作用。

三、高职院校会计教师科研现状

(一)教学任务繁重,科研精力不足。在当前高职院校招生生源逐年下降的严竣形式下,财会类专业出现了报考考生人数不减的局面。各大高校财会类专业招生规模的迅速扩张,导致师资力量紧张的矛盾进一步加剧,明显加重的教学任务使得高职院校会计教师每天忙于应付日常的教学工作,从而导致教师主动进行科研的的积极性低,科研氛围不够浓厚。

(二)科研能力薄弱,科研兴趣不大。当前高职院校的会计教师多数是从本科院校毕业后直接走上讲台的,虽然大多数教师通过在职研究生进修取得了硕士学位,但普遍没有经过系统的科研训练,科研能力较为薄弱。另外,在高职院校中很多教师只是为了职称晋升而突击搞科研,他们只按照职称评定标准要求搞科研,一旦职称晋升就失去了继续进行科学研究的兴趣。还有部分教师对科研课题的选题、申报、评审、组织实施、验收等环节不了解,不知道如何运作,屡次受挫后产生了畏难情绪。

(三)科研方向不明,科研质量不高。不少高职院校会计教师只追求科研项目的数量,并不关注科研成果的质量;只关心职称评定的要求,并不在意是否能够提高自身科研素养。部分教师科研选题范围跨度很大,甚至与教育教学和自己所任教的专业毫无关联,这既是对自己工作的不负责任,也不利于高校教师队伍素质的提升。

四、加强会计教师科研能力培养的措施

(一)转变观念,学习提高。针对高职教师对科研缺乏重视和对科研工作存在畏难情绪的情况,学校要通过对高职院校功能定位的文件学习、专题研讨、高校专家学者宣讲、培训进修等形式,尽快转变教师的观念,让教师深刻认识到提升自身的科研素养和科研能力,对于推动高职教育教学改革、推动师资队伍建设、推动产学研结合,进而实现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目标方面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激发教师积极跻身于科学研究的热情。

(二)团队协作,联合攻关。团队合作往往能激发出团体不可思议的潜力,集体协作干出的成果往往能超过成员个人业绩的总和。高职院校应注重科研团队的建设,积极组织团队研讨活动,增强教师之间的学术合作,不断提升团队的专业水准和科研水平。通过科研团队的协作与配合,加强重大课题的联合攻关,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的科研质量和科研水平。

(三)创造机会,加强交流。学术交流活动是教师获取学术信息的重要途径之一,高职院校应鼓励和支持会计教师参加会计学会、会计师资研讨会等活动,以使会计教师能够有一个相互交流、沟通的机会。鼓励教师在会上交流学术观点,发表学术见解,同时获取最新学术动态,了解国内外同行的新经验和新做法,这对于开拓视野,提升教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崔玉祥、袁云沛.产学研合作师资队伍建设研究.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11.3

[2]王瑜. 高校学习型师资队伍建设研究.教育与职业.2012.3

第5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应用型本科;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

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背景下,我国对高校分类发展的需求也在不断扩大。近年来,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发展引起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要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型人才,关键还在于教师的素质,尤其与教师教学能力密切相关。为此,对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展开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文献综述

目前国内学者就如何培养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主要从教师队伍建设、教师素养提升等方面展开研究。在教师队伍建设方面,陶秋燕通过对教师胜任特征及其培育途径的研究,指出胜任特征由个人特质、教学能力、研发能力和合作开拓能力四个维度构成,进而提出提升教师职业道德素养、注重应用型大学教育观念的转变和提升教师的科研能力三个方面的培养措施。[1]蔡敬民等基于应用型本科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提出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明确办学定位的立足点、加强教师职后培训和增强教学实践性等措施。[2]孙裕金通过对“双师型”教师队伍存在问题的分析,提出人才引进、完善培养和使用的机制、构建教师激励机制等培养途径。[3]在教师素养提升方面,杨艳梅在对美国新任教师素养提升的研究中,提出培训内容注重实践训练环节、评价体系兼顾教学能力、环境营造重视教育氛围等举措。[4]陈琳等通过对教师完成工作所必备的条件及其组合方式的分析,提出教师应具有高尚的思想道德素质、先进的教育理念、精湛的专业能力等素养。[5]从上述研究成果来看,研究者主要侧重于对存在的问题和培养路径的探讨,较少以定量化方法从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的角度展开研究。为此,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为例,选取该校管理类教师作为样本对象进行问卷调查,整理数据后,通过因子分析法确定该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进而对其展开分析,以期为提升此类高校教师的教学能力提供有益借鉴。

二、研究设计

(一)方法选取

本文主要采用文献法、问卷调查法及因子分析法。首先查阅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相关研究;然后通过调查问卷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教学研究四个方面获取调查对象的样本信息;最后用因子分析法确定影响教师教学能力的主要因素。

(二)实证分析

1.调查问卷的设计、信度效度检验及数据汇总(1)调查问卷设计调查问卷主要由问卷指导语、教师基本信息及问卷内容三部分组成,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及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设计调查问卷的内容,采用李克特5级量表计分。(2)信度效度检验在信度方面,本文以重测法对随机抽取的20个样本进行检测,结果显示收回问卷各相关系数的信度系数为0.9132,表明本次调查问卷具有较高信度。在效度方面,本文以逻辑分析检验方法,通过5位专家对问卷逻辑有效性进行审核。结果显示,“可行”占比65.7%、“基本可行”占比34.3%,表明本次调查问卷的内容和结构设置与调查对象的特征具有一致性。(3)数据汇总本文以重庆科技学院管理类教师为调查对象。发放调查问卷75份,实际收回68份,回收率为90.7%。其中有效问卷66份,有效率为88%。2.因子分析为准确掌握应用型本科高校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因素,本文从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维度进行问卷调查。但由于收集变量较多,不仅增加了分析工作的复杂性,而且因变量间的相关性会导致信息重叠现象的发生。因子分析法通过对原始变量的重新组构,很好地实现了以较少相互独立因子变量代替原有变量的绝大部分信息,达到具有较强可解释性的目的。为此,本文将采用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四个方面展开定量分析,确定公共因子并对其分析,最终确定各公共因子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程度的排序。(1)教学意愿、教学准备、教学知识和教学研究的因子分析在对调查问卷数据进行标准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因子分析,结果见表1。教学意愿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4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7.46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意愿因子”,用F1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7.527%。教学准备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20,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3.021,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2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准备因子”,用F2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5.311%。教学知识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3,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1.020,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知识因子”,用F3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6.816%。教学研究指标的因子分析过程显示KMO统计量为0.711,大于0.7的可接受水平。同时球形检验的卡方值992.004,自由度为45,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0.05,表明数据有效性高,所选数据适合进行因子分析。依据特征值大于1的原则,选取1个变量作为公共因子,命名为“研究因子”,用F4表示,其可解释原变量总方差的88.071%。(2)公共因子分析基于上述结果,采用如下评价模型(对公因子计算并得出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影响因素,具体排名见表2):Fi=ΣwiFj(i=1,2,3,4;j=1,2,…,7)其中,Fj为j指标的综合得分,Fi为i主因子的得分,wi为i主因子的权重。wi计算方法为:根据因子得分系数和原始变量的值可计算出每个观测值的各主因子的分数,然后对四个主因子的权重进行归一化处理,从而获得各主因子权重wi。

(三)结果及评价

根据表2可知,教学意愿对应用型本科高校管理类教师教学能力的影响最大,尤其是教师能否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上,以及对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的重视程度;教学研究对教师教学能力培养的影响次之,其中能否有效定期开展教学反思及经常开展教学研讨应予以重视;教学准备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有一定影响,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定期参加岗位培训;教学知识对教师教学能力的培养影响相对较小,但对教师的教学过程及其客观评价仍要给予重视。

三、对策建议

(一)培养敬业精神,鼓励管理类教师争做重品行重实践的人

敬业精神是社会对人们工作态度的一种道德要求,其本质是奉献。作为“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践行者,管理类教师是否具有敬业精神,不仅关系到学生能否健康成长,而且关系到教育事业能否长远发展。为此,一是要引导管理类教师树立科学的职业价值观,增强职业情感,筑牢职业理想和信念。同时激发自我主体性,提高自我成就感。二是要完善教育机制,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提升管理类教师的实践教学能力。三是要健全奖罚和激励机制,从正反两面提升教师的敬业精神,增强管理类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完善考评体系,引导管理类教师重视提升实践教学能力

作为人力资源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考评体系不仅是对教职工工作实绩的考核,而且也是组织进行管理不可缺少的机制。完善考评体系已成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前提。为此,一要结合目标一致性原则,在对管理类教师思想品德、工作态度及教学能力进行考核的同时,对其专业技能、实践教学能力及其效果也要进行考核。二要注重考核工作信息反馈,通过跟踪考核过程、反馈考核效果,完善考核方案。三要坚持“三公开”原则,成立专门考评机构,以“双师型教师”为导向,细化目标开展考核工作。

(三)开展教学反思,通过效果分析完善自身教学行为

教学反思是指教师在教学实践中以自己的课堂情境和教学活动为认知对象,对教学行为及其过程进行有意识的、批判的分析与再认识的过程,它是一种有效提升教师教学行为和专业发展的重要方法。[6]为此,校内学科教研组首先要定期组织学习和探讨本学科优秀期刊论文、教育名著以及资深教师的先进经验和方法;其次要定期组织管理类教师开设实践课来反思自身及他人的教学行为和教学理念,及时学结;再次要引导管理类教师通过现代教学手段再现教学过程的方法,以旁观者的身份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过程来明确教学改进方向和措施,提升教学能力。

(四)健全培训机制,提升培训工作的系统性和实效性

教师是高等教育构成的基本要素之一,改变教师才能改变高等教育的本质。教师培训作为提升教育水平和质量的重要措施,其是否科学有效直接关系教师教学能力能否得以提高。为此,一要转变培训观念,淡化行政色彩,确立以提升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为主要目标的观念;二要结合学校定位和管理类教师的岗位特点制订科学、系统的培训方案;三要健全职前职后培训体系,紧扣管理类教师教学过程,实现管理类教师教学水平和质量的提高。

(五)构建教学督导和评价体系,通过过程跟踪和效果评价

实现教学能力提升教学督导及其评价是分析教师教学能力及其存在问题的重要手段。采用这一方法,不仅能通过教学过程评价教师教学水平,而且能发现教学中所存在的问题。因此,一要构建“五位一体”的教学督导制度,即人才培养目标、人才培养方案、教学实施过程、教学评估、信息反馈与处理,通过对教学过程的监督实现管理类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提升;二要强化教学督导和评价工作的执行,严格按照督导制度和评价标准开展工作,确保落实到位;三要完善教学与科研并重的教学评价体系,通过对教学能力、教学质量、教研项目及其成果设定硬性规定,使应用性在管理类教师的教学工作中得到进一步凸显。

作者:江燕玲 单位:重庆科技学院

参考文献:

[1]陶秋燕,张芸.应用型大学教师的胜任特征及培育途径[J].辽宁教育研究,2008(12):94-96.

[2]蔡敬民,余国江.关于应用型本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5):32-34.

[3]孙裕金,束仁龙.应用型本科高校“双师型”师资队伍建设的思考[J].池州学院学报,2011(6):112-113.

[4]杨艳梅.美国新任教师专业发展的新尝试———康涅狄格州“TEAM计划”评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0(19):28-30.

第6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交叉学科 科研创新 电子科学与技术 人才培养

1 引言

交叉学科是指在科学研究中,发生了两门或两门以上学科间理论的交叉、融合和渗透,形成具有内在逻辑的、独立的知识体系的学科。交叉学科已经成为当代科学发展的时代特征,是产生创新的沃土,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趋势[1]。

河南工业大学是一所以粮深加工与综合利用、粮食机械与储运、粮食经济为特色,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农学等7大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大学。我校的信息学院电子科学与技术专业是在电子信息工程专业基础上,进一步拓宽专业,为满足社会人才需求的发展趋势而设立的。新专业进一步完善了专业知识结构,加强电子信息基础、重视外语能力、计算机应用能力,研究开发与设计能力的全面培养,为培养高水平和高素质的高级工程人才打下坚实基础。

2 交叉融合学习,促进学科发展

2010年4月,河南工业大学首届教师专业知识交叉融合学习班开班。共设5个系列专业知识讲座,涵盖粮油、土建、信息、经济等多个方向,由我校相关专业领域教学一线的教授主讲。迄今已经开办多场讲座。举办学科交叉研讨与培训班,是我校探索教师培养工作新途径的一次积极尝试,通过研讨和培训,促进相关专业教师了解不同学科的发展态势与需要,把基础理论与自身原有专业知识、学科研究思路相结合,挖掘科研深度,创造高水平教研成果。是我校大力加强师资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旨在让广大教师更好地了解不同专业的研究状况及发展态势,开阔学术视野,拓展学术思路,进一步提升教师的创新能力,为学术交流和合作研究搭建良好的平台。

就电子科学与技术而言,当今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极大地丰富了本专业内涵,使传统的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与其他学科如信息学科、材料学科、能源学科、自动化学科和仪器仪表学科的边界越来越模糊,相互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以本校主设专业为例,电子测量技术在粮食检测、食品加工、仓储、化工等方面的应用,电子通讯设备在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应用都很值得研究,加强各学科间的沟通交流是很有必要的,也是切实可行的。

交叉融合学科学习班结束后,教师之间的交流很广泛。信息学院与粮油食品学院、经济贸易学院、土建学院分别在仪器检测、图像处理、数据处理等方面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学院在讲座时,就专业交叉方面、本专业无法解决的疑难问题一一列出,激起广大教师浓厚的兴趣。一系列科研课题相应设立,在学校特色粮油食品方面,分别就地沟油、矿物油电子检测设备、黄曲霉素检测及图像数据处理、粮食储藏过程虫害检测、霉变检测、粮仓温度控制等方面成立跨学科课题组。

3 培养创新人才,促进教师学生共同发展

学生只有掌握了广博的知识和深厚的理论基础,才有可能创新。因此,在进行复合型人才培养时应尽可能通过教学和科研实践拓宽他们的知识面,引导和指导他们在进行科学研究的过程中尽可能运用多学科进行综合研究,开阔他们的视野。教学的过程是各系教师知识综合、汇流并更新的过程。专题讲授是主要的教学形式,并采用“渗透式”的教学方法。而渗透式的方法不讲究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它允许跳跃,这是研究前沿学科必不可少的一种方法。结构上侧重于本校的特色专业,打破原以学科专业或系所为独立研究单位的格局,有机地进行学科间的交叉。

在教师制订课程教学计划时,要根据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的需要,不断调整各门课程的学时比重,其专业面向不仅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边缘或交叉行业,使学生具有较宽的知识面和交叉学科方面的创新。所以相对宽厚的电子科学与技术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知识面是创新能力培养的前提。学生在四年的学习中,其专业面向不仅要适应与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密切相关的行业,也要适应电子科学与技术学科的边缘或交叉行业。所以,加强基础是拓宽专业面向的前提。以交叉研究促进创新人才的培养,而创新人才又反过来促进交叉研究的运用。

如何提高创新人才培养,笔者总结几点建议:

(1)成立团队,加强团队合作精神

利用学校学科齐全、以特色学科为依托的特点,在优化学科结构的同时,成立具有交叉学科性质的团队,建立一批跨学科的研究中心。时代呼唤团队合作,团队合作精神在科研中是必须的。创新型人才一定有着强烈的团队意识和精神,通过团队合作完成创新目标的过程是在多学科交叉中培养创新型人才的优势条件。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过程中,跨专业导师组(导师团队)来联合指导一个学生团队是一个非常有效的途经,各个学科专业发挥特长,所需各专业资料相对齐全,容易形成完整的科研项目与方向。

(2)加强导师队伍建设

借助信息技术发展交叉学科,改造传统的理论学科,开拓新的学科领域。导师培训要制度化和专业化。导师是人才培养之本,一流的师资才能培养出一流的人才。通过专业性培训不断强化以培养人才为导向、以项目为手段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理念,同时各学科积极交流人才培养技巧。鼓励学科交叉团队建立,建立导师组联合指导机制。学科交叉成绩往往难以立竿见影,团队攻关更需要经费支持。建立专门基金从财力上支持交叉合作研究,改建导师制度,鼓励多导师联合挂名培养综合创新型人才。

(3)培养人才,促进教师教研双收

要成立团队,就要求教师首先刻苦进行创新型学习,全面掌握相关学科动态,主动了解与课题目标相关的知识和信息线索。各高校为此搭建技术、科研平台,改善研究条件,加快师资队伍培养,促进学科发展。只有有了坚强的后盾,强健的师资力量,才能更好的丰富学科内容,准确定位研究方向。只有教师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能更好的教育学生。因此,改善研究条件,培养了创新性人才,为学生的就业也创造了条件,同时提高了教师素质,给教师科研创造了基础和方向。

4 结束语

早在河南工业大学交叉学科班开办前,我院电子系教师已经成立了电子制作小组,电子检测仪器研究小组等。小组成员从电子系大三、大四年级学生中选取,采取自愿兴趣报名或任课老师举荐的方式。目前已经完成包括“基于SOPC的智能隔离式安全栅研究”、“基于专家知识农作物培养人工温室控制系统”、“移动式粮仓测温装置”等多项省部级科研项目,学生在做项目过程中锻炼了能力。相应改革课程和实践性教学环节已为学生开出。我们将继续完善前进过程中的诸多问题,努力提高自己,力争多学科结合,突出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建设高水平大学而努力奋斗。

参考文献

【1】 葛朝阳,夏文莉,杜尧舜.关于学科交叉与创新研究的探讨[J]. 中国高教研究. 2002年第10期,60-61

【2】 陈景春. 学科融合:合并高校学科发展新的增长点[J].黑龙江高教研究. No.2 2005,140-142

第7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中小学教师 科研 课堂教育教学 培养

一、中小学教师科研与课堂教育教学工作的关系

教师在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中遇到了新问题、新现象,就要思考如何去解决,即教科研研究的课题;针对某一现象或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和研究,分析问题产生的根源所在,最终寻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并将其应用到课堂教育教学实践中,收到良好的课堂教育教学效果,就是教科研的过程、结果和意义。时间久了,教师就会形成一种探究精神、探究习惯和探究思维,提升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在课堂教育教学工作中遇到各种问题都会轻松解决,教师素养得到整体提升。教师的科研成果还会对其他教师有所启发,对教师队伍整体素质的提升起到促进作用。

二、加强中小学教师开展科研工作的思路

做科研,会使教师的眼睛变得更敏锐,思维更敏捷,能够发现别人发现不了或视而不见的问题;心思更缜密,能够对教育问题和现象有深入的、独特的思考,并能够探索出解决问题的创新之法。

1.强化科研意识。要做好科研,首先要强化科研意识。中小学教师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任务繁杂,既要教学,还要做好班级的管理工作。之所以大家都那么忙碌、忙乱,恰恰是因为我们缺乏科研意识、不做科研导致的。磨刀不误砍柴工,做科研有利于改进教师的工作方法,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花费点时间还是非常值得的。

2.善于观察和思考。做科研首先要有课题,也就是问题。没有科研意识,就很难发现问题,或者看到了问题也不会做系统深入的思考,和没发现问题一样。摆着架子做科研是做不出什么科研的。做科研,首先要学会留心。

3.要有创新精神。做科研,还要加强学习,并树立创新意识。有些问题我们看到了、思考了,也想到了一些解决办法,但是,总觉得效果不是很好。这是因为我们缺少创新精神,我们给出的方法多是囿于传统的观念。

三、利用课堂教学加强中小学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1.立足课堂教学。没有课堂教学的实践体验,教研只是纸上谈兵。落实常规教学的学生观、时效观和评价观,精心设计每一堂课,认真上好每一堂课,这是确保优良教学质量和效果的前提,也是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和能力的必经之路,更是教学科研的源泉。

2.重视课后反思。就教研而言,课后反思尤其重要。要及时回顾和总结每课的心得体会,并写出教学后记,记录教学中的成功与不足。只有这样,教师的内在因素才能起作用,才能提高自身素质。反思内容主要有以下四方面:(1)教学中的失误,包括过程和结果,这是反思的首要内容。(2)成功的教学经验,包括教学方法的选择、运用以及如何适时变换教学法,如何自然、恰当地导入新课,如何充分准备教具,为讲解重点和突破难点选用了什么典型例句、创设了什么情景和意境,发现并解决难点的有效方法等。(3)回忆和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困惑。(4)回忆和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突发灵感以及临场变通或调控的闪光点。课后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教学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课后反思既是教师总结教学经验、摸索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又是教师自身剖析、提高教学质量和深化教学改革的有效途径。

3.虚心听课,诚心评课。虚心听课、诚心评课是提高教师教研能力的重要途径。教学之余听课评课是学习交流的好机会。经常去听同年级或跨年级新、老教师的课感受不同,受益匪浅。各级各类的公开课价值更大。只有广泛汲取众家精华才能快速完善自我、提高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各级各类的观摩课、展示课和公开课呈现的是共性化、典型化的学习资讯,靠互动交流达到预期目的。而同事之间的随堂听课获取的是更为切合实际、真实有效的个性化教学技能技巧,靠自己去感悟――分析、思考、评价、判断。一般说来,公开课包括三种类型:示范型公开课,研究型公开课和竞赛型公开课。公开课通常是有组织的、有一定规模的、有特别准备的开放课堂,它为听课者提供一个真实的研讨情境,大家一起听课,学习、交流、研讨某一课题或教学模式并从中找出可供教学实践参考和借鉴的有效元素。在这个过程中,大家既有发现的快乐,又有创造的快乐。

四、结束语

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是课堂教学与教育管理工作,同时也有一定的教科研任务。教科研是为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服务的,课堂教学和教育管理工作又为教科研提供了研究的课题和实践检验,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

参考文献

[1]李瑛 我国教师发展阶段论及其启示[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2006。

第8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关键词】英语教学;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理论;建议

一、前言

创新人才是知识经济时代社会最需要的人才,谁拥有更强的创新人才优势,谁就能在日益激烈的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科研创新精神和能力是创新人才的重要表征之一。高等学校是培养科研创新人才的基地和摇篮,肩负着重要的历史使命,必须全方位更新观念,把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作为教育改革的核心。培养大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学生的需要,是社会的需要,也是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创新型国家的需要。英语专业本科生是发展我国英语事业的重要力量,把一批批英语专业本科生培养成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又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英语人才已成为英语教育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这既是英语事业发展的需求,也是信息化社会发展的需求。教学与科研是高等学校培养高素质人才的重要途径,两者缺一不可。作为新升本科院校,其英语专业本科生的数量越来越多,然而,大多数学生对科研意识淡漠,对科研能力的培养认识不清,根据社会对英语专业本科生的市场需求和学生对科研能力培养的认识,着眼于职后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个人发展,高度重视在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意识和加强培养在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和迫切,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理论研究在当今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实际价值,对于增强民族自主创新能力有着深远的社会意义。

二、调查结果

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及其任课教师有关“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看法的调查,发现: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的任课教师绝大多数都拥有硕士学位,并具有很强的科研能力和丰硕的科研成果,他们的学历和经历使他们能够清醒认识到结合英语教学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能够正确看待英语教学与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也能把二者紧密结合起来,而英语专业本科生却没有这么清醒的认识,他们中约60%的学生对其重要性朦朦胧胧,约30 %的学生表现出无所谓的态度,约10%的学生认为:他们虽为本科生,但在大学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为时尚早。他们甚至想当然地认为:他们在工作中根本就不需要科研能力。大学里,学知识是第一重要的,课堂上老师就应该讲知识,学生掌握的知识多了,自然就能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到工作单位,用到哪个能力就转化成哪个能力,不必在课堂上浪费时间专门培养科研能力。即使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有朦胧意识的学生也不能将“英语学习”和“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结合起来。总而言之,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他们的科研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生重视课堂上知识的讲授,轻视科研能力的培养;学生科研知识匮乏,科研技巧贫乏,科研积极性不高,科研能力低下,从指导英语专业本科生毕业论文的过程中学生及其论文的情况就能得到旁证。

虽然老师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有清醒的认识,并能将二者紧密结合起来,但他们也有担心。比如:因为课堂时间有限,仅利用课堂时间穿插或渗透或潜移默化培养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方法、技巧、训练,势必会使课堂上知识的讲授量受到限制,甚至会影响知识的广度、深度和透彻度等,鉴于这种顾虑,老师们还不敢放开步子大胆去做。

三、建议

鉴于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重要性的认识跟不上,再加上老师们的顾虑,现建议如下:

1、要正确理解“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这句话

“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既指在课堂上老师有意识有计划地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也指在课下本科生按照老师课堂上的要求和指导自觉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如果这样理解,就可消除老师们课堂上知识传授量受限制的顾虑。不仅如此,还可促进知识的深化、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

2、提高本科生对培养其科研能力的认识

从调查结果看,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认识问题是存在问题中的根本问题,必须首先解决,否则后面的实践问题将很难解决。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认识模糊,根本原因是本科生对国家培养人才目标和本科生人才定位的认识模糊,为此,需让本科生明白:在争夺创新型人才、科研人才的年代,哪个国家拥有更多的科研创新人才,哪个国家就会快速兴旺发达,本科生在科研能力虽比不上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但在数量上却占优势,且科研能力日益增强的本科生很有希望一步步成为硕士生、博士生和博士后,所以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快速兴旺发达的关键因素之一,所以,本科生要提高对培养自己科研能力重要性的认识,树立远大目标,心系国家,以国家的繁荣昌盛为己任,天将降大任于那些有准备的人身上,不要做“书到用时方恨少”、“能力用时还没有”的无谓的慨叹。

3、摆正“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关系

摆正“知识”与“科研能力”的关系就是要转变本科生重知识的学习而轻科研能力的培养的观念,另外,还要消除学生“知识多能力自然就有”的认识误区,社会上“高分低能”的现象恰好就能有力驳斥这些同学的错误观点,知识多,固然重要,但并不等于能力自然就有,能力需要培养,需要知识的转化,尤其是科研能力需要培养。本科生不同于专科生,知识的牢固掌握是最基本的,科研能力的培养也是必须的,这是时代和国家对本科生的要求。此外,还要使学生明确“知识”和“科研能力”并不是矛盾对立的,而是协调统一的,有了扎实的英语专业知识,有利于提高本专业的科研能力,也有利于结出本专业丰硕的科研成果,反过来,本专业的科研能力日益提高,本专业知识就会越扎实、越牢固、越融会贯通、越易接受新知识或本专业前沿知识,这样形成螺旋式上升的良性循环态势。

4、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

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不仅要求老师而且也要求本科生摆正二者的关系。课堂上,英语教学始终是师生的主要任务,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始终是恰当穿插或适当渗透其中的,且不可脱离英语教学实际而空谈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那样的话,“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不仅不能有效持续培养本科生的科研能力,而且也将使必备的英语专业知识遗忘殆尽。

摆正“结合英语教学”与“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关系,不仅对老师而且也对本科生的课上课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课上,老师要更加周密安排授课时间、授课内容,精心规划、组织和安排学生活动,在不减少授课量,进而还要保证知识广度、深度和透彻度的前提下,潜移默化学生的科研意识, 不失时机地向学生介绍英语方面的前沿知识,因势利导,把科研的前期准备工作、科研过程、科研途径、科研方法、科研步骤等恰当地穿插或渗透到教学中来。同时,学生也不要仅指望课堂上老师对自己科研能力的培养,也要在课下自觉有意识地培养自己的科研能力。

通过对新升本科院校英语专业本科生进行的为期一个月的有关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思想教育和认识澄清,通过教育前后的调查和访谈结果的对比,发现学生对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科研能力的思想不仅通畅了,而且认识也清晰了、提高了,对科研知识的学习变得刻苦、勤奋和自觉,因而也就掌握了一定的科研技巧,具备了一定的科研能力,由此可见,结合英语教学培养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科研能力是高校为社会培养英语创新型人才的有效手段之一,它将有助于师生以教学促进科研,以科研深化教学,形成教学与科研的良性互动,更重要的是它将有助于培养一批批既具有良好的专业能力、又具有科研意识、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高素质的创新型本科生,有助于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有助于满足我国英语事业发展的需求和中国对创新型英语人才的渴求。

基金项目:

本论文是洛阳理工学院2011年度教研重点项目“结合英语教学培养学生科研能力的研究与实践”(立项编号:11-JY013)的研究成果之一;项目主持人:韩慈红。

第9篇:教研科研能力范文

1 新课程改革对物理实验素质的新要求

2010年以来,根据教育部规定,我国在全国范围内开展高中新课程改革工作.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之一是让学生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

物理实验是物理学科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在培养学生基本技能、基本方法以及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综合实践能力等方面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因此物理实验部分的教学在新课程改革中越来越被重视.纵观近几年的高考物理实验命题,会发现高考对物理实验部分的考核也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思想,考核不仅越来越细致、深入,而且对基础性和方法性的要求越来越高,考核内容和形式更是越来越“活”,除了对实验过程和数据处理方法进行详细考核这样的常规考法外,近几年出现更多的是将实验的某个环节进行拓展,或者将几个相似的和相互关联的实验进行“拼装”合成一个综合实验来考核,也有只给出基本的目的或要求,由学生设计完成实验方案的情况.即侧重对创新和综合实践能力的考察.这些都反映出新课程改革对学生活学活用、学以致用、整合创新的更高要求.为达到这样的要求,不仅需要学生能够灵活掌握实验原理和实验过程、熟悉实验之间的联系,更应该具备改造实验、拓展实验和根据要求设计实验等综合实验素养.

而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验素养,就需要物理教师尤其是未来的物理教师自身首先具备这样的综合实验素养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

2 改变教学方法,培养师范生的综合实验素养

《中学物理实验研究》是为物理师范生开设的一门选修课,旨在强化他们规范使用中学常用实验仪器、处理实验故障等技能,同时提高他们灵活运用各种实验方法、改进实验方案的基本思维能力.为了更好地培养未来物理教师――物理师范生的综合实验素养,笔者在教学中强调了以下几点:

2.1 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

中学物理实验的原理往往对应于一个公式或一条定律,显得比较简单.所以很多人对此没有“深究”的习惯.对实验原理的深入研究和挖掘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实验方案和实施细节,避免实验的盲目操作;深入探究实验原理还可以透析物理规律或公式的得出过程,其探究方法可以迁移到其他的物理问题中去,对于实验设计和实验创新也是大有裨益的,更可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方法和能力上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课程中引导师范生从实验原理的核心公式出发,把挖掘出来的问题绘制成思维导图.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师范生逐渐养成了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的习惯,也具备了深入研究和挖掘实验原理的能力,受益很大.

2.2 关注实验细节和实验间的联系

无论是演示实验还是分组实验,学生往往更加重视实验结果,而一些实验细节往往被忽略,以至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得不到有效提高.以《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为例,一提到这个实验,学生很容易想到“平衡摩擦力”和“保证小车质量远大于悬挂重物质量”这两个关键步骤,但为什么如此、是否必须如此等细节问题,很多学生都不曾仔细思考.

为了提高师范生对实验细节的关注度和讲解能力,我们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中有意设置了关于实验细节的分析、讨论和交流环节.通过分析,以往需要刻意记忆和复习的诸如“为什么要平衡摩擦力”、“用什么力平衡摩擦力”、“平衡摩擦力时是否悬挂重物连上纸带”、“怎样确定摩擦力是否平衡恰当”、“摩擦力平衡过大或平衡不够会出现什么现象”、“改变小车质量或重物质量时是否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什么情况下不必平衡摩擦力”、“什么情况下不必满足小车质量远大于悬挂重物质量”等问题变得水到渠成、迎刃而解;通过交流和讨论,师范生们还发现如果不平衡摩擦力,反而可以测量出接触面的最大静摩擦力和动摩擦因数,达到深化和拓展实验的效果.可见关注实验细节,可以提高实验探究的深度、广度和精度,真正提升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分析能力和整合创新的能力.

物理知识和规律通常都不是孤立的,而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联系.物理实验也是如此,一些关键性的实验器材、实验步骤,实验方法等往往都是相通的.比如必修部分有多个实验都要用到“一端附有定滑轮的长木板”、“打点计时器”等实验器材;《探究加速度与力、质量的关系》实验和《探究功与速度变化的关系》实验都涉及“平衡摩擦力”;很多电学实验都需要选择“分压式电路”等.关注实验间的联系,可以触类旁通,顺利地完成知识和方法的迁移,切实提高师范生利用物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而这种能力恰恰是新课程改革所提倡的,有助于他们更多地学习与生活、科技相联系的“活”的知识.

3 鼓励实验创新和教具研制,培养师范生的实验教研能力

师范生是未来的师资力量,对于他们来说,“会教” 比“会学”更重要.所以在《中学物理实验研究》课程中,我们鼓励师范生以模拟授课的形式进行实验分析和交流,更引领和鼓励他们进行实验创新和教具研制,以培养和提升其实验教研能力.

3.1 拓展和创新实验内容或方法

实验拓展是实验创新的第一步,也是师范生比较容易实现的.实验拓展不拘泥于分组实验,演示实验的拓展具有更高的自由度和发散性,同时具有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实际意义.如超重和失重是《高中物理必修1》中比较重要又不太直观的知识点之一,恰当的演示实验可以提高学生兴趣和理解程度,但针对此知识点又适合在课堂上演示的实验不多,而现象直观明显的实验更少.师范生利用力学实验的拓展,将长木板和力学传感器相结合开发了半定量的“失重超重演示实验”(图1),将硬弹簧和串联电路相结合设计了“失重超重演示电路”.

在实验拓展过程中,往往还会派生出实验的创新方法和创新设计.如 “天平法测量磁感应强度大小”实验和“楞次定律可视化展示”等实验都是师范生实验拓展时的创新型收获.

在实验创新过程中,师范生将亲身体验从“提出实验课题”、“确定实验方案”、“选择实验器材”到“设计实验步骤”、“反复实验改进和创新方案”等研究过程, 其经历对今后的教研和科研都有巨大的借鉴和指导作用.

3.2 以比赛为依托,改进、自制实验器材和教具

教具是展现知识(原理)产生、演变过程,实现信息传递与交换的载体,同时也是促进知识的媒体.新课程离不开合适的实验器材和自制教具.近几年,笔者以“全国大学生与研究生自制教具与设计实验展示(比赛)”为依托,鼓励并指导师范生改进实验器材和自制教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