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日语语言特征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在日本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了协调内部民众间的矛盾与冲突,日本人开始重视良好关系的构建问题。这表现在语言文化中,就是他们更倾向于使用那种含蓄和委婉的表达方式。如果一个个人做出了一些与集体思想相悖的事情,将会被其他人耻笑甚至排斥。因此,日本人十分重视与周围人的关系,有时甚至把别人的观点看的比自己都重要。他们在这种道德标准的引领下,已经形成了一种强调个人与集体关系的良好氛围,并进而在语言表达中呈现出一种更为谦逊的发展趋势。
二、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
日本语言文化的表达特征实际上就是日本人思维模式的集中体现,也是他们性格习惯的根本反映。日语学习者只有很好的了解日本语言与日本文化,才可能真正学好和运用好日语。就现有的状况来分析,日本语言文化最为显著的表达特征就是它的暧昧性,这是日本人克制含蓄的生活态度与行为习惯决定的。接下来,我们将具体分析下日本语言文化的暧昧性特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
(一)强烈的内外意识。日本这个民族有着较为强烈的内外意识,因此,他们的语言中很少使用你、我这样的词汇来进行表达,因为他们认为这样的代词显得有些生疏和死板。换言之,日本语言中常常会使用一些内外分明的措辞或者敬语词汇来表达你我之分。有时,日语中也会通过授受关系句型来表达你我之分。然而,这与中国语言之间的差距性较大,因为我们汉语中没有对应的表达方式,当然也就没有相应的词汇。这主要是因为中日之间巨大的文化差异造成的语言表达差异。当然,日语中还有很多关于天气等礼节性的寒暄语,这在汉语中也是没有的语言表达方式;
(二)委婉的语言表达。日语的最大特色之一就是语言表达时常常有一种委婉客气的感觉,它主要是因为日本人受到了“和”思维模式和“以心传心”意识的巨大影响而导致的结果。因此,当日本人在与人相处的时候,往往会在内心里希望与他人保持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尽可能的建立起一种人与人之间和谐愉快的相处氛围,从而保持一种相对愉悦的心理状态。这就使得日本人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往往会充分考虑到对方的感受,尽可能的运用一些让对方感受到好感的语言表达方式,即使明知道要不符合对方愿望,但依然要使用尽可能不引起对方不满的语言表达方式。鉴于此,在日语中,有很多委婉的拒绝和巧妙的回答等方式,让对方感到情感上不是那么排斥和愤怒。这是因为日本人缺乏一种是与否对立的意识和概念,他们不喜欢在是与否二者间做出一定的选择。他们在与人交往时,常常会力求不伤害对方的情感。因此,他们在语言交流时,不会直接运用赞成或反对这么直接的刺激性语言表达方式。他们会在与人交往时,密切观察对方的行为变化,并以委婉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意愿,有时是一种欲言又止的意思传达。这是日本人为他人着想的思想文化体现。我们在与日本人交往时,必须注意到他们这种语言文化表达方面的委婉性特征,这样,才能够真正理解他们的真实意图,从而促使交流的顺利进行;
(三)模糊的语言表达。日本人的暧昧性还体现在一些模凌两可的语言表达方面。他们在进行语言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采取一种间接的表达方式和不够明确的词汇来表达一种含混不清的意思。听话人很难准确把握住他们的真实含义。比如说日语中有些词汇可以在不同的语境中表达出不同的含义。这就需要听话人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来准确把握说话人的含义。此外,日本人在讲述时间和地点时,也喜欢使用一些模糊不清的词汇和句型,这是日本人给自己的语言留下一定的空间或余地。这就是为什么日本人常常会在一些时间和数字后面加上一些概数词的原因,他们会尽可能的让表达变得模糊不清;
(四)敬语的广泛使用。敬语是日语中较为特殊的语言表达方式,它常常是指说话人根据与听话人等之间的关系来表达自己对对方敬意的一种语言表达方式。应该来说,日语中的敬语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表达方式,是日本人思维方式与交际方式的重要体现,是日本社会文化中的上下级关系的集中反映;
(五)省略的表达方式。日语中也会遇到一些拒绝的交际场景。但是,日本人不习惯直接拒绝别人,因此,他们就常常运用省略的方式来避免尴尬。比如说,在日语中,人称代词和句子成分的省略往往是不明确拒绝的代名词。在日本人初次见面的时候,常常会说“初次见面”,但却会省略掉“请多关照”,这是因为日本人的逻辑里已经会自然而然的加上这个含义了。此外,当日本人在交流的时候,对于一些都已知晓的信息,他们也会省略掉。尽管日本人对于这样的语言表达方式习以为常,但是,中国人或其他语言文化背景的人,不一定能够准确理解其真实含义;
(六)多意的表达方式。首先,日语中有一词两意的表达方式。这就是说日语中有同一个词汇,但是,它却可以有不同的意思,甚至是表达一种相反的含义。这就需要日语学习者根据具体语境来进行正确的判断,否则,就会造成语言交流的失误甚至是误会。我们可以通过说话人的行为举止和面部表情等来分析其真实的词汇含义。虽然日本人是想给对方一种交流的余地,但实际上却增加了交流的难度。我们必须深入体会其委婉间接的语言表达方式,并准确把握住其语言上的余地,真正揣摩到说话人的真实意图。其次,日语中还有一些言外之意需要把握。日本人在交流时,常常重视感情交流,因此,即使不同意对方的意见,也会委婉的表达出来,这就需要对方能够准确体会到说话人的言外之意。这是日本人懂礼貌,有教养的表现之一,是他们换位思考立场的集中体现;
关键词:客家;岁时节日;饮食民俗
客家地区的岁时节日很多,有诸如立春、惊蛰、食新节、立秋、尝芋节、牛生日等农事类节日;有社日、米谷神生日、清明节、沐佛日、六月六、观音升天日、七夕、中元节、冬至等祭祀类节日;有春节、中秋节、元宵节等喜庆团圆类节日;有天穿日、端午节、立夏、重阳节、腊八节等驱邪祛病类的节日,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岁时节日体系。客家人的节日活动内容丰富,饮食活动是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内容。围绕着各个节日展开的饮食风俗成为客家人生活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客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在长期从事田野调查并参考各种文献的基础上撰成此文,试图对客家传统的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及其特色予以阐述。
一、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形成
客家传统饮食民俗的生成受到了客家族群聚居地的自然地理条件的制约,同时,客家族群形成、发展的历史及民间的俗信心理也直接影响了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文化的形成。
(一)自然地理条件
赣闽粤三角地带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域内主要以山地丘陵为主,平地面积小,且中小水系发达,因此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这种地理条件为稻谷生长提供了十分优越的条件,决定了本区以水稻种植为主的粮食生产格局,并奠定了以稻米为中心的稻作文化和饮食民俗基础。水稻的广泛种植,催生了客家地区许多以大米为主的风味食品,如粉干、烫皮、粉皮、冻米糖、雪片糕、糍粑、年糕、黄粘米果等。无论是招待亲友,匿是祭祀祖先和鬼神,这些食物都必是必备的,它们充当了节日中必不可少的角色。良好的自然环境为生物的繁衍生息提供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也为当地客家民众提供了种类丰富、数量众多的山珍、河鲜、蔬果野菜及畜禽。因此,客家人节日食物的原料也大都是就地取材,根据季节的变换,适时地出现在客家人的餐桌上。
(二)历史人文因素
1.文化传承因素
首先,在分析客家饮食民俗文化时,不能脱离中原文化这个母体。在思想文化方面,南下的客家先民带入赣闽粤边区的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代表的中原主流文化精神,重道义、守礼节、好学问、讲伦理,是客家民系孕育和形成的主导精神。整个客家地区因受儒家文化和理学思想的濡染,形成了一种尚仁礼、慕理义、敦厚好客的社会风习,这在客家人的年节饮食礼仪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宴席的座次、上菜的顺序、劝酒敬酒的礼节、行各种酒令的内容和方法等,也都有社会往来习俗中男女、尊卑、长幼关系和祈福避讳上的要求。另外,客家许多传统岁时饮食民俗如过小年这天要用甜食祭灶王爷、端午食粽、重阳饮酒等习俗与中原地区传统一脉相承。中国传统医学对客家传统饮食保健习俗也影响深远。《黄帝内经》明确地指出了饮食对于人体的作用:“食气入胃,散精于肝,气于筋;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气于脉。”同时还提出了“虚则补之、药以祛之、食以随之”和“谷肉果类,食养尽之”的理论,把以饮食来疗疾和调养身体相结合。客家地区在开发初期及以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生态环境的恶劣,人们稍不注意,很容易生病,加之当时地处偏远,又缺医少药,因此,这些重视饮食,以食代药,在特定的时候用以食进补的方式来调养身体的思想常常反映在客家节日食俗中。如《赤溪县志・舆地上・风俗》载:“立春日,啖生菜,饮春酒,以迎生气。”;道光《英德县志・舆地下・风俗》卷四:“夏至,砾狗御蛊毒,又谓之解疟。”端午节,以各种草药熬水沐浴,谓之可祛百病,并服用菖蒲酒、雄黄酒驱邪避蛇虫等等这些节日饮食习俗即是客家人在中国传统医学思想指导下,逐渐摸索出适合当地实情的以食防病、以食保健的经验。
其次,由于迁入地与原居地的自然地理位置及人文环境大相径庭,为了能迅速地融入迁入地的生活,客家先民对当地土著民俗的接受、吸纳也就顺理成章。例如,十月初一“牛生日”是客家人为答谢辛勤劳作的耕牛而设立的节日,这一天,牛不穿绳,谓之“放闲”。客家人还会给牛角上挂粉食或糍粑,喂以精制饲料,让牛休息一天,过一个象样的生日。这种风俗在北方地区是没有的,应是南下客家人来到居住地以后受到原住民影响而形成的一种节日风俗。正如罗香林先生在《客家研究导论》中曾说:“客家初到闽、赣、粤的时候,不能不与畲民互相接触,接触已多,要想不与他们互相混化,亦事势所不许。”0客家族群聚居区由于所处的地理位置在历史上被称为吴头楚尾,周边还有湘赣文化、岭南文化、及福佬文化等多个地域文化,与客家民俗文化不可避免地相互接触,相互影响,乃至相互渗透,因此,客家岁时节目饮食民俗的生成必定要受到这些文化的影响。
2.俗信心理因素
客家岁时节日食俗的生成除了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传承等因素起了主导作用,族群的俗信心理因素也不容忽视。正月初七日据说是人的生日,称“人日”。道光《宁都直隶州志・风俗》卷十一载:“人日,以七种生菜为羹,相互饷遗。”这天,客家妇女会早早起床,到园子里采摘芹菜、芜荽、芥菜、葱、蒜、韭菜,和以鱼丸煮羹汤,人们希望吃了七种羹后,勤劳工作(芹菜),会划善算(蒜),聪明敏捷(葱),年年有余(鱼),团团圆圆(丸)。如果谁家没有准备七样菜,这家的妇女就会被人指着脊背讥笑为“懒尸嫡,菜园里摘不出七样菜”。这种由俗众心理而产生的岁时节日食俗在客家地区还有很多,如中秋节到邻居家菜园里采摘青菜,谓之“偷青”。被偷的人家不但不会生气,反而非常高兴。大家相信,“偷青”这件事对偷青的人家和被偷的人家都有好处,能人丁兴旺。
二、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的特征
绵延数百年的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习俗作为一种文化形态,自然有其鲜明显著、独具一格的特征。应当说,这些特征,既是其自身长期发展和演进过程中日渐完善的结果,同时又是其最终区别于其他文化形态的重要标志。
(一)多种文化叠合
客家传统文化是多元文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这是客家族群独特的发展历史造成的。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在分析客家传统岁时节日饮食民俗时不难发现它的这种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它既大量地保留了诸如社日酬神分食社饭、清明节吃冷食等中原古老的传统民俗,又审时度势地对赣闽粤边区的原土著文化和周边文化进行吸纳,融合。正是客家民众这种对各种文化兼收并蓄,消化吸收的开放心态,使客家传统岁时饮食民俗文化显现出多种文化叠合的特征。
(二)与信仰生活结合紧密
客家地区的民间信仰氛围非常浓厚,而且根深蒂固。从一系列的岁时节庆饮食习俗中我们可以一窥端倪。在客家人的传统观念中,自然界的万物皆有其灵魂,无所不在,因此对各路神灵和祖先都需要小心供奉。一年中的大大小小的节日都是对举行祭祀 的好时机,因此,在节日中准备一份象样的食物来祭祀是必不可少的。客家人认为食用用于祭祀过的食物是能受到神的眷顾的,因此被用于祭祀后的食物会给家中成员分食以保全家的平安健康。
节日中客家人的无论是餐桌上食物还是与饮食有关的活动都比平日里丰富许多,但有些禁忌还是必须遵守的,否则就会触了霉头。如大年初一,许多客家人都忌吃荤,认为这样作可“以通神明”,这一天也不能进入菜园摘菜;正月初五是“五谷神”生日,客家人在这一天忌煮食生米,只能在头天晚上煮好夹生饭,第二天早晨再蒸熟,这样才能“五谷丰登”;立秋这日忌采食园中蔬菜,谓之“歇秋”,“不歇息触秋则无收也”。
在客家人的观念中,某些特定的时间的食物还有着可以预知凶吉的功能。如立春日,农人会将五谷(瓜、麻、豆、麦、谷)布撒于田间,然后观察种子撒得均匀与否,以此来占卜当年收成的丰歉。
(三)蕴含大量的仪式和丰富的象征
客家人的岁时节庆饮食民俗中蕴含着大量的仪式和非常丰富的象征意蕴。客家地区是传统的农业社会,人们要靠天吃饭,对自然气候的依赖性很大,风调雨顺是农作物顺利生长发育并获取丰收的重要保障,而水旱灾害、冰雹灾害等则会导致农作物歉收。因此,人们往往要通过一些具有象征意义的特定食物和饮食仪式来表达期待农作物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旧时的立春日的开耕仪式,不但农人们重视,连州、府、县的各级官员在这一天也要郑重其事地行参与其中,用牲果酒等祭品以一套复杂的仪式礼祭“芒神”,以此把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心理意愿表达出来。其它岁时节日中,民俗仪式与象征亦比比皆是,如赣南客家民间有“炒惊蛰”一俗。惊蛰日,人们会将花生、豆子、大米等放入锅中翻炒,并在口中念道:“炒炒炒,炒去黄蚁爪:春春舂,舂死黄蚁公。”人们相信这样能防治谷物的虫害,因此这一天又有“炒虫节”之称。客家人在正月初七人日食“七样菜”以讨吉利;正月二十天穿日吃糖米糍补天的漏洞;八月中秋“剥芋皮”,恶鬼就无法危害人间,等等这些丰富多彩的节日食俗中包含着大量的或繁或简的仪式和意义各异的文化象征意蕴。
关键字:跨文化交际、洋径滨日语、洋径滨汉语
洋径滨语是语言交际中的一种特殊形式,是不同语言使用者之间为了达到应急交流目的,形成的接触性语言。是一种语言接触另一语言时,两种语言相互摩擦斗争或者相互妥协促成的两种语言或者两种语言变体的混合语。本文通过分析洋径滨日语、洋径滨汉语,结合洋径滨英语的先行研究来初步探讨洋径滨语的特征。
日语文献关于洋泾浜语的论述,总结如下。
洋泾浜语是语言接触所产生的混合语言。是一种语言现象的称谓,不能指向某一特定的语言。例如,以英语为基础,和其它语言混合而成的叫做洋泾浜英语:以法语为基础,和其它语言混合而成的叫做洋泾浜法语。「日本大百科全書(小学館)
〔名〕(洋泾浜为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不同母语者,为达到相互交流所形成的接触语言的一种,为跨文化交流的应急手段。「日本国語大辞典
(pidgin(洋泾浜)为中国人发英语business这个词的讹音)殖民者在殖民地和当地人使用的混合语。经常提到的是在中国、东南亚、美拉尼西亚等英国旧殖民地形成的混合英语、洋泾浜英语。没有特定的母语者,有语法简单、单词量小等特定特征。「広辞苑
为更近一步探究洋泾浜语的真实面目,本论文分析洋泾浜日语、洋泾浜汉语会话例子并结合洋泾浜英语的先行研究展开论述。
洋泾浜日语又叫协和语。所谓的协和语,满洲建国初期所使用的简单日语。可以例举如下例子:
私日本人アルヨ。(我是日本人。)
姑娘(グーニャン)きれいアルネ。(姑娘很漂亮。)
あなた座るの椅子ないアルヨ。(你坐的椅子没有。) アイヤー(哎呀)! (惊叹时的感叹语。)
分析以上洋泾浜日语例句,可以得知。洋泾浜日语句末「アルヨ、「アルネ等助词。但「アルヨ、「アルネ等助词并非日语的助词,而是为达到跨文化交际目的临时制作的。虽为临时制作的语言,多人多次使用后,逐渐定型,并形成一种处在这一洋泾浜语境下的人共同认同的固定语法格式。这些固定语法格式逐渐增多,有形成系统的趋势。同时可以看出,洋泾浜日语的语法规则所使用的助词数量较少,相对于日语语法简单。
洋泾浜日语吸收了其他语种的语言要素。「 “グーニャン”和“アイヤー”是用日语假名标注的汉语 “姑娘”、“哎呀”发音,借用汉语的发音和词义。「座るの椅子的「の明显是跟日语语法规律相悖,但是它却迎合了汉语的习惯表达。“座るの椅子”的日语表达应为“座る椅子”,而汉语会很自然的说道“坐的椅子”,所以在说洋泾浜日语时加入了汉语习惯在“座る”和“椅子”之间加上表示“的”的“の”。这可以看做是洋泾浜语为混合语的特征显现。
洋泾浜汉语是指在中国被殖民时代,外国人为达到和中国人交流目的,模仿汉语发音而成的汉语讹音。引用『国語文化講座 第六巻 国語進出篇中所记载的满洲国洋泾浜汉语实例如下:
日本官吏的妻子和满洲国当地中国人的蔬菜买卖会话。
ニーデ、トーフト、イーヤンデ、ショーショー、カタイカタイ、メーユー?(你的、豆腐と、一样的、少少、固い固い、没有?)
ニーデ、チャガ、ダイコン、ナカ、トンネル、ターター、ユーデ、ブーシンナ!(你的、这个、大根、中、tunnel、大大、有的、不行哪!)
トンネル、メーユー!(tunnel、没有!)
分析以上的洋泾浜汉语例子,可以得到如下结论。
同一句子,混用汉语和日语的语言要素。“ニーデ”、“イーヤンデ”、“メーユー”、“チャガ”、“ターター”、“ユーデ”、“ブーシンナ”都是汉语讹音。 “トーフト”、“ショーショー”、“カタイカタイ”、“ダイコン”、“ナカ”、“トンネル”、“ない”则是根据日语单词或短语而来表意的,分别对应日语的“豆腐と”、“少々”、“固い固い”、“大根”、“中”、“トンネル”、“無い”。实际上是利用汉语单词和日语单词混合表意的方式来呈现句子意思。从句子中单词的排列顺序上来看,是采用日语的语法体系来排序的。对比日汉单词使用数量,汉语单词使用较多。由此可以判断洋泾浜汉语将汉语单词配上日语语法使用的大体状况。
使用跨文化交际策略。在交际双方没有办法使用“コンニャク”(魔芋)进行交流时,回避使用“コンニャク”,利用其它单词来间接表达。由于日语的“トーフ”跟汉语的“豆腐”发音相似,利用豆腐来间接表达魔芋是一个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根据语境,可以推断当时会话场景中双方均能看到“豆腐”这一事物而进行的交谈,这也可以认定为一个跨文化交际策略。
发音清晰明了。“ニーデ”、“イーヤンデ”等,都是以长音。这实际也是一个跨文化交际策略,将音拉长,使发音清晰明朗,利于达到交际目的。这是实现跨文化交际的有效策略,其类似故意放慢说话速度,以便让对方听清楚。
在国际交流频繁的现代社会,洋泾浜语更是跨文化交际的急先锋,洋泾浜语新词不断涌现。随着中国实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的力量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跨文化交际,那么洋泾浜汉语就会更多的出现。
参考文献:
1.《広辞苑》,岩波書店, 6版, 2008/1
2.《国語文化講座 第六巻 国語進出篇》,朝日新聞社、1998/6
【关键词】专业日语高级教材跨文化交际体裁题材
1研究背景与研究目的
步入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专业日语教育,由以往单纯重视语言教育,转向重视语言和社会文化内在联系,出现了着眼于社会文化,自然环境以及异文化交流的动向(修刚2008)。专业日语教材的目标和内容,曾经经历过重视知识,重视理解到重视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三个阶段的变化(曹大峰,2011)。2001年,《高等院校日语专业基础阶段教学大纲(改订版)》当中,第一次提出“外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具有跨文化交际的能力”的目标。2010年公布的《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计划纲要》中提出,“加强国际理解教育,推动跨文化交流,增进学生对不同国家,不同文化的认识和理解”的方针。正是在以上日语教育和日语专业教材迎来转折期的过程当中,2005年,作为普通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新世纪高等学校日语专业本科生系列教材《日语综合教程》应运而生。
2007年9月,天津外国语大学日语学院率先采用该教材作为高年级精读教材。随后在天津开设日语专业的12所高校当中,共有七所高校采用了该教材作为日语精读的主教材。但是,遗憾的是,至今为止,关于《日语综合教程》专业日语高级教材的内容方面的研究还很欠缺。特别是从语言社会学的视点围绕新教材的文化社会特征展开讨论的研究尚不多见。
分析专业日语教科书的研究,一般重点放在词汇,语法上,分析专业日语教科书的题材和体裁的研究不多见。专业日语教材落后与时代,脱离社会现实,脱离生活实际的问题,已经被研究者清楚指出。因此,教材的体裁和题材是改善教科书的方向,基于以上原因,针对教材的体裁和题材内容,详细分析和考察的实证研究,显得尤为重要。专业日语教材的发展的新趋势,将会具有以下三种含义,第一,改变教科书模式,固化概念,变为具有灵活性和流动性的,宽泛的学习资源概念。课堂资源与课外资源统一在一本教科书上。第二就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以往的教育与学习的模式,即所谓的单方向教和学的固化模式。双方向互动,教学双方协助互动,教师的作用是由主导向辅助的方向转变。
语言教材变成文化教材,更加强调语言的应用和作用,语言从主导地位变成辅助位置,词汇,语法和句型,作为技巧更依靠一级考试的影响。教材内容,话题和讨论。重视跨文化交际的信息和受众意识,在忘掉母语语境当中进行教学活动。以往学习词汇,语法和句型等语言知识为主要目的,教师主导,教室内的教学活动转变为学习者在掌握语言知识的基础上重点加强异文化理解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提高上。利用远近法,从横向纵向等方面构筑大学专业日语教学模式。
本研究的目的,以我国沿海大城市天津各高校专业,日语高级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当中的课文以及课外读物,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语言社会学视点出发,利用语言教育与教育社会学的观点和方法,分析和探讨该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与题材的内容特征,及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为今后编写日语高级教材提供实证分析素材,为日语专业一线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2 日语高级教材的特征
首先,从该教材编著成员的构成阵容来看,以在京津沪独立设置的外国语大学为中心,集中了清华,复旦等我国一流大学日语教学与研究的顶尖级专家(注)。然后,从教科书的内容来看,如表1所示,教材当中的各课课文题目,其原作的体裁与题材,出版年代以及被日本中小学语文课本选用的比例等等信息,反映了该教材的所具有的代表性,科学性和专业性的特征。以下就以上内容进行简要说明。
注释:以上一览表根据《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结合网上信息制作而成
3课文题材内容及特征
第一项内容,从教材课文和课外读物的体裁来看,随笔所占的比例最高,达到了33%,随后是小说,说明文和游记,比例均为17%。童话和议论文也占有一定的比例。另外,随笔的广义概念应该包括散文和游记,所以散文的比例应该占到课文全体的50%。第一项内容,从教材各课的题材内容来看,所涉及的题材领域空间广,历史跨度长。她们包括了自然环境,历史地理,语言文学,社会文化,科学教育,建筑文化,童话故事,人物传记;涉及到了生物学,建筑学,语言学,社会学,环境学,文学,建筑学等众多学科。表现了人与大自然的亲密接触,说明了如何理解人与大自然的关系,人与自然的共生关系。
第二项内容,从课文原作的出版年代,以及在日本学校语文课程中的使用情况来看,《日语综合教程》(自然第五册)的文章,一般集中在从八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初之间。而且,几乎全部出自日本中小学校语文教科书的内容。因此,教科书的选材内容,一方面可以与日本母语语言教育保持同步,为日语专业学生参加日语能力水平一级考试,也为学生留学日本,以及报考日本的大学提供借鉴和参考。甚至说能为将来升入研究生院,从事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化专业领域研究,起到启示和引导的作用; 另一方面,日语专业在非母语情境下开展教学,教师的日本文化理解程度,直接影响学生掌握日本语言和文化背景等知识要点,完成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目标。如何实现新教材的教育目标,保证新教材的教育质量是今后长期的课题。本研究的深层意义也正是在于此。
第三项内容,从课文内容题材的具体表现来看,描写日本自然界景物与人的自然感觉的作品较多。以下举例说明。例如,在《大海里面有母亲》(第一课)当中,作者将自己对大海的爱和对母亲的爱紧密结合,“我为了独自一人能尽情享受大海的喜悦,选择了四等船舱”。因为“文明的舒适感常常会切断和大自然的直接接触”。揭示了人欲与自然共生,必须与自然亲密交流的哲学。在文章最后作者明确点题:“大海啊!在我们所用的文字(汉字)里,你的里面有母亲。”
又如,在《日式庭院》(第四课)一文当中,作者把庭院看作是位于室外,但对室内气氛也会产生不小影响的居住设施。作者认为庭院的作用在于:“院内净是杂树,反而更能敏感地反映出四季应时的变化,让人感到非常惬意。望着这些,往往会使自己焦躁不安的心情平静下来。” “力求庭院内能反映四季的变化,并在凝望庭院过程中寻求庭院的最大意义,我总觉得这就是日本人特有的庭院感受”。这种感受,“归根结底,来源于不把自然当做要征服的对象,而是当成可以亲近的环境的日本式的自然观。”
再如《红山樱》(第七课)的作者描写专业摄影师拍摄红山樱时的敬畏之心。“不管怎么拍也拍不出像样的”,“每当看到这种景色的时候,(我)觉得把她收进照片这样小小的方框里简直是太傻了。但只好下跪了,背着三脚架来回跑动”。摄影师常常被东北和北海道的樱花的顽强所震惊。他认为:能够拍到最好状态的樱花一年之中只有一天,在那一天之中又只有一瞬间。他早晨一个人与山中的樱花面对着的时候不由得想:“啊!现在,只有我和樱花两个人共享着时间和空间。(中略)。如果(我)叫一声“呀”,她也会回一声“呀”的感觉。她那种不匆不忙,渗透到我的心灵深处,有一种把我潜藏在心中的疙疙瘩瘩彻底溶解掉的感受。”
综上所述,本稿以日语专业高级教材《日语综合教程》(第五册)作为分析研究对象,从语言社会学视点出发,分析和探讨该教材所选文章的体裁与题材的内容社会文化的特征,及其对培养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作用。由此得出以下结论,第一,直接体现作者个性和同时反应社会时代风貌的随笔和散文比率最高,因此,日语专业学习者可以随着作者以其真实体会日本社会文化,犹如亲身感受作者的经历。散文体裁不单纯是记事写景,即景生情,将日本人在此时此景的心境,通过文学手法浓缩提炼和升华,概括出日本文化固有的特征。第二,从课文题材内容来考察,描写日本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触景生情,抒发热爱自然,敬畏自然思想感情的篇章尤其印象深刻。人与自然,人与植物的沟通与交流,反映出自然是有生命力,有感情的世界,人为自然动情,动心和动容。这种全身心的体会自然的活动,不单纯是把自然当作身体外部喜欢的对象,而是变成身体内部的东西加以呵护。这一点值得教育和学习者细心体会。第三,正是基于《日语综合教程》选材内容原因,学习者通过学习该教材,有望在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方面得到提高。但是同时,教师的日本文化理解程度,以及语言教学传统意识的转变程度,直接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最为今后的研究课题,应该对该教材的课文连同课外读物一起,展开更加详细具体的综合性考察,摸清和解明教材整体理念和教学目标,为日语专业高年级教学实践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关键词】 高职;商务日语;问题;课程建设;改革
文章编号:ISSN1006―656X(2013)09 -0135-01
随着中日经贸往来与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社会对日语商务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要求。高职院校是商务日语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之一,它对商务日语人才的培养不同于一般院校,除了要提升学生日语水平外,还要将之与商务业务知识相结合,提升学生日语实际应用能力。要凸显高职日语专业“商务”特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日语应用性人才,需要我们不断加强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研究,客观认识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在实践中推进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大胆构想。
一、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高职商务日语专业教学反思,跟踪调查高职商务日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发现高职商务日语专业课程建设存在下列一些问题:
(一)课程定位有待明确。
“商务日语课程就是把商务知识与日语语言结合到商务活动中,培养学生商务技能和日语技能的一门课程。”[1]不少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教学没有与一般日语教学区别开来,商务日语、普通日语、科技日语等专业定位不清晰,“商务”特征不突出,它的应用性、实用性没有充分凸现出来,导致高职院校培养出的日语人才不能满足社会对商务日语专业人才的需求,与社会需求相脱节。
(二)课程结构针对性不强。
当前不少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针对性不强现象,核心课程普遍较少,商务日语专业课程缺乏系统性,不够完善,例如缺乏就业指导、日企企业文化、企业语用习惯、商务礼仪等。
(三)课程建设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趋势加剧,形成了大商务格局,它需要培养出一大批复合型商务日语人才。学生既要熟练掌握日语应用能力,同时具有商务操作能力。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过于注重系统性、学科性,淡化高职教育职业性特征,导致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相脱节。
(四)课程设置整合程度不高
当前,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理论还不够成熟,处于探索阶段,理论与实践脱节的现象普遍。商务日语课程只是简单的进行结合,日语语言与商务整合度不够,实践课程与理论课程衔接不够、课程与职业技能整合程度不高。
二、高职院校商务日语专业建设与改革
(一)调整课程结构、准确定位
高职商务日语课程结构安排要从高职商务日语零起点学情入手,坚持市场导向,切实增强课程教学的针对性,从基础日语学习开始,在掌握基础日语的基础上设置商务日语教学;要施行双线两种教学模式,即日语语言教学与商贸课程。一方面打好学生的日语基础,另一方面突出商务特点,引导学生掌握国际贸易以及商贸进出口等日语语用情境。两条线有有机融合,突出学生日语语用能力的提升。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定位要着眼于培养学生日语语言基本功,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能力,同时能够根据企业商贸对日语语言应用能力要求培养学生语用能力,“高职院校要树立为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为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培养高技能人才的指导思想,在设计专业课程时,结合地区产业,以实用内容学习为指导,以实际应用能力培养为中心,注重一般语言交际和涉外业务交际应用能力的培养。”[2]保证学生能够正常的运用日语处理涉日商务工作,能够胜任学生未来岗位要求。
(二)改进课程教学计划
教学计划对高职日语课程教学具有很强的导向性,我们要通过改进课程教学计划,推动商务日语课程建设:
首先,突出学生日语语用能力培养
高职教育的特征就是培养应用性人才。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要以培养学生日语语用能力为核心,突出商务特征,要保证学生日语语言能力。在此基础上开设其他相关专业,培养学生综合素养;在课时安排上,要确保日语教学课时,充分保证学生基础日语、商务日语课程教学时间,体现商务日语函电、商务日语会话、商务应用写作等日语语用特色,且根据社会的发展不断调整教学计划,以满足社会对日语人才语用能力的要求。
其次,开设选修课满足不同学生需求
由于学生在学习能力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性,为了满足不同层次的学生对商务日语学习的需求,我们要尝试在高职开设选修课,选修课的开设要紧紧围绕“商务”语用方向,要有助于提升学生商务日语应用能力,选修课程要尽量丰富多彩,有利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三)加强课程整合
为了提升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我们要加强高职院校商务日语课程整合,提升课程效应。
首先,基础课程与精读课程整合。不少学生起初报读商务日语专业时,只凭着主观感觉,也有部分学生认为日语不像英语,发音较为简单,却没有认识到日语中包含着许多汉字、假名、句尾、词尾等,而且日语语法变化较多,这些都给日语学习带来一定的难度,不少学生因此失去了日语学习的兴趣,个别同学甚至产生厌烦心理。针对上述现象,我们要加强课程整合,可以将精读课程与基础日语进行整合,整合成综合日语。
其次,听、说实训课程整合。高职院校不同于普通高等院校,平时学时较少,训练机会不多,如果单独设立课程,单科训练的时间更少;且单一训练容易使学生产生疲劳感;随着课程设置的增多,考查的科目也相应增多,容易使各科目之间产生隔隙,缺乏有机衔接,给学生一种无所适从的感觉。我们可以将听力与口语整合起来,使听力与会话互相促进,从而提升学生的日语应用水平。
第三,日语课程与国际商贸课程整合。在实行双线教学时,要注意不要将日语基础教学与国际贸易实务类课程隔离开来,以免出现重视日语忽略商贸或者重视商贸淡化日语等现象。我们可以尝试在中级阶段将日语与商贸课程结合起来,开设一些实用性较强的课程,例如经贸日语、日语贸易函电等。
(四)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
商务日语专业不是一门纯语言学习课程,它不仅要求学生学好日语知识、商贸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熟练的把握日语语系相关的文化、历史、习俗、商务礼仪等相关知识。这些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课堂、教材、教师等。“由于商务日语课程的授课时间比较短,课堂上仅仅能为学生提供一些简单的商务知识或概念,这从学生今后的就业需求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因此合理安排商务日语的课程时数,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探索商务日语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成为首要的任务。”[3]所以我们要不断改革教学内容与方式。
首先,教师要改变传统的授课方式。课堂教学要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转变教师角色,切实增强课堂师生之间的互动;要善于创设商务日语语用氛围,通过情景创设为学生创造运用日语的机会;要善于运用现代教学媒体,发挥现代媒体形象、直观等优点,例如通过观看纪录片,了解日本风俗、生活习惯等。
其次,不断完善校企合作实践教学方式。要引导学生走出去,为学生创造与日企、日中合企与涉日商务企业家接触的机会,通过走出去,了解行业特征,了解商务日语实际语用情境;也要请进来,可以定期举办商务日语课程建设与改革研讨会,邀请涉日经贸领导、日企高管等参与学校课程建设与改革,丰富学生的实践知识。
总之,高职商务日语课程建设要体现其职业特点,要以培养商务日语应用人才为目标,在课程建设与改革中不断提升高职商务日语人才培养能力,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要求的商务日语人才。
参考文献:
[1]胡纬纬.关于商务日语课程设置的思考[J],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7):178-179
绝海中津研究现状述评
日语语序的灵活性与严格性
重视心灵理解的日语教育
东亚“实学”与朱子学的内在理路
战后中日民间贸易问题与风见章
定中结构短语型情感隐喻的汉日对比
日语他动性研究史的考察
关于日语会话课的调查报告
现代日语语态的语法特征及其研究
从日语教科书看文体与语体的教学
日语专业学生的课外学习策略研究
训读的起源与汉文文化圈的形成
汉日语邀请信的语用特征分析
日本人非语言表达的文化学释义
从多视角透视日本的自杀现象
粤剧《胡不归》与新剧《不如归》
谋求日语教学研究领域的重大突破
行而不知归——论夏目漱石的《行人》
从“鬼”的寓像浅释日本文化的混合性
日语反义二字复合词的词法特征考察
对日本参考书中的汉语寒暄语的几点探析
空间纬度词“高/低”的日汉对比研究
从价值观看中日两国法律发展的异同
汉语日译时人称代词的省略与显现
汉日同形词的概念、概念化和操作化
日语使役句在会话中的意义和功能
公共机构性谈话的会话分析方法与课题
论日语汉字词拟声拟态词的语义变化特征
社会语言学视野中的近代日语省略型祈使表达研究
自动词使役句和使役性他动词句的对比研究
从日语的语音特点看日本的国民性格
结果副词与动态静态句——从汉日比较的角度
日语拟态副词的表词特色——以四音节词为中心
以《明暗》为例试析夏目漱石手稿修改的原因
“畅销书”的策略:透视《不如归》的帝国主义话语
视听资料在《基础日语》教学中的实践运用
关于日语外来语现状及对未来日语影响的研究
论基础阶段《教学大纲》中跨文化交际内容的不连贯性
日语被动构式的句法假说——以边缘化现象为中心
“中日文学关系研究”的本体论意识
基于联想实验的「上和“上”的意象图式研究
论日本女性主义文学文本中女性形象的嬗变
日语计算机自适应性考试综述与考察
青年荷风汉文素养小考——以《上海纪行》为中心
中日同声传译过程中的“问题词”——基于训练实例的分析
试论中世说话《宇治拾遗物语》的艺术价值——贴近庶民的世界
“爱八”的艺伎形象——中西礼《长崎小调》的人物形象解读
关键词:日语基础教学;文化导入;策略研究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12-0047-02
随着语言研究的深入,人们越来越认识到语言与文化之间密不可分的关系。对外语学习者来说,如果不了解目的语的文化背景就很难正确使用所学语言,日语学习也是如此。但是,在日语初级阶段教学中普遍存在重语言能力、轻文化内涵的问题,这种将语言教学从文化中剥离出来的教学方法是违背语言学习规律的,不利于学生外语综合使用能力的提高。日语教学除了完成大纲规定的内容外,还应加强文化的导入,突出日语教学中的文化因素,加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语言综合能力和人文素养。
一、文化导入内容
从广义上讲,文化包括物质文化、习俗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次,文化因素从一开始便渗透至语言的各个方面,文化是语言的内容。而语言是文化的表象特征,不同民族的语言体现着其民族的心理、自然地理环境、社会历史等方面的特征。文化内容在教学中的导入包括语构文化、语义文化、语用文化。
1.语构文化。语构文化即与语言结构相关的文化,是指词汇、句子、篇章的构成所体现的文化特点,不同的文化背景会造成不同的语言结构。虽然中国与日本的语言文字同属于汉字文化圈,但是从语言结构分类来看,汉语属于汉藏语系“独立语”,而日语属于阿尔泰语系“粘着语”。汉语的句式是主语-谓语-宾语,而日本的句式则是主语-宾语-谓语。语言结构是由民族心理和民族思维方式的不同决定的,在日语基础教学中如果能够加强对具有内在支配力的民族思维和民族心理的导入,对以后日语学习者的学习会起到很大的帮助。
2.语义文化。语义文化是指因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心理背景,各民族语言包含所特有的文化内容和文化精神。词汇是语言的基本构成要素,在语言中最为活跃、最有弹性,与文化的关系最为紧密。词汇语义文化包括以下几种情况:对应词的有无,词义范围大小有差别,词语褒贬意义不同,词语的引申义和比喻义,成语典故、谚语、俚语包含的特殊含义等。例如:日本人在就餐前总要说“ぃただきます”,而中国人没有这个习惯。因此,这句话很难译成贴切的汉语;日语中的“放心”是精神恍惚的意思,与汉语中“放心”意义截然不同;“樱花”是日本的国花,日本人常把“樱花”比作人生,意为人生虽然短暂,但应活得精彩;在日语中“老人”表面意为上了年纪的人,但是也常用“老人”指没有生活能力、不能自食其力的人,所以在日本如果称呼上了年纪的人为“老人”“年长者”会让对方觉得“我老了,不中用了”的不。
3.语用文化。语用文化指语言使用的文化规则,也就是把语言社会背景和人际关系相联接起来所应当遵循的规则。各种交际场景包括称呼、寒暄、介绍、拜访、慰问、邀请、拒绝、提问、道歉、致谢、赞扬、抗议、告别等。日本人在与人的交往中谨慎而小心,在各类交际场景中的日常用语划分的非常详细。中国人熟人见面通常会问“吃饭了吗?”,其实并不是真想知道对方是否吃过饭了,只是一种打招呼的方式;而日本人熟人见面通常以谈论天气寒暄。这与两国的文化背景有很大的关系,中国人“吃饭了吗?”的打招呼方式源于经济不发达时代“民以食为天”思想意识,表达的就是对温饱的关注;而日本人一般不会问别人的隐私,而日本的天气却变化无常,所以谈论天气便成了最好的寒暄方式。我们在接电话时通常会问“你找谁?你是谁?”,日本人无论接电话还是打电话,常常先通报自己的姓名或单位名称,然后再进行交谈,否则视为失礼。
二、文化导入途径
1.培养学生日语思维能力,教学中注重文化背景。中日文化交流历史源远流长,中日语言有较为接近的文化背景,这是我们学习日语的一个优势,但是日语与汉语属于不同的语系,每一种语言都有内在的规律,中日文化背景的相似也会干扰日语学习者的学习,要突破这种语言学习干扰必须培养学生的日语思维能力,增强学习者的日语文化环境,了解日语文化背景。在教学中使学生明白语言学习不是孤立的,了解日本文化知识、了解日语文化背景、掌握日语扩文化交际能力是学习的目标。学校可通过在学校举办日本文化节,组织中日学生交流学习,开展赴日短期学习交流活动,增强学生对日本文化的切身体现,继而提升文化感受。另外,教师可引导学生阅读日本经典作品,观看日本优秀影视作品,关注日本社会文化事例并进行分析等,使学生了解日本民族的心理和思维特征。
2.加强文化对比,摒弃文化歧视。语言文化背景相似的情况下可加强双方的对比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文化中的不同点避免用自己的标准去衡量和要求别人。也可通过对比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掌握日本文化,通过双方文化的对比消除对新接触文化的陌生感。多角度多方向文化对比可增进学习者对日本民族文化的进一步了解,进而增强学习趣味性。另外,在学习中应客服“民族主义”的偏见,用辩证客观的问题看待异国民族文化,不可因为中日邦交发展中的历史阴影而歧视日本文化。
3.改革日语课堂教学课程。日语课堂教学应加强社会文化课程的设置,改变以语言教学为中心的课程设置系统,增加社会文化课程的比重,语言教学与文化导入放到同等重要的位置上;在基础课和理论课中增加文化因素的导入,例如将日语中的习语、典故、日常生活言语行为及非言语行为作为微观的文化因素融入课堂教学,将日本人的价值观、思维模式、民族心理特征等作为宏观的文化因素体现在日语教学中。
4.改革教学方法。日语基础教学中的文化导入关键是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如何去实践。教师在教学中改革创新教学方法是关键。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模拟生活场景自编对话练习,举办日语演讲比赛,开设日语专题讲座等,刺激学生的学习兴趣。另外教师在教学中应积极利用先进的对媒体技术辅助教学。集文字、声音、影像于一体的教学方式可使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日本的民情风貌,增加学生的认知体验和学习兴趣,从而显著提高课堂效率。
5.提高学生课外学习的意识。课外学习是补充文化知识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几十分钟的学习时间不足以把握足够的日语文化,引导学生课外学习可弥补这一不足。现在互联网发展迅速,教师可引导学生正确使用网络资源进行自主学习。现在高校或多或少都有日语外教,外籍教师可言传身教地介绍日本的社会情况、文化生活、风俗民情,鼓励学生在课下多和日语外教老师交流沟通。
日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形式、结构的同时,必须对语言所附属的文化背景有相当的认知,这样才能正确地运用日语来进行交流,从而提高跨文化交际的能力。因此,在日语教学中不仅要做好日语基础知识的传授,也要做好日语文化的导入,使学生成为优秀的跨文化交际人才。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本民族;日语;民族性;意识;习惯
中图分类号:H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32(2012)-09-0285-2
语言是人类交流思想和感情的工具,往往带有很浓重的民族色彩。当然,像英语这类被许多国家作为自己本国国语来使用的语言,其本身民族的东西并不突出,可日语就大不相同了。日语是“单一国家、单一民族(虽有少数民族,但为数极少)”使用的“单一语言”,与其他语言相比,有很多特点,但其中有的东西却只属于日本民族,这就是日本人在语言生活中所表现出的思想性和民族性。
1 意识与语言
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一种语言的产生、发展以及这一语言的特征,除了自然界赋于它们的灵感之外,还取决于该语言社会。语言就像一副有色眼镜,使用这种语言的人就像带上了这副眼镜,因此,世界上的各民族对于世界的认识也不尽相同。在笔者与日本人交往中,常听他们抱怨说,对同一件事,中国人和日本人所表现出来的常识不一样,有时难以沟通,我想这话也不无道理。中国人和日本人毕竟是两个国家、两种语言,即使在翻译时不能找到相对应的意思,但却有内涵与色彩上的差距;不仅中文与日文是这样,东西语系中也有这种现象。这里,引用铃木孝夫举的一个例子。他说,日本的孩子在画太阳时涂的是红色,而西欧的孩子涂的却是橙色或橘黄色。这一差别并不是各民族对色彩的感受不同,而是用于表达这一感受的语言不同,语言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一本旧的日本国语教科书中就曾有这样一段话:“あかい、あかい、あさひ、あさひ”,因此,孩子们从小就在脑子里形成了一生都不可能改变的印象——太阳是红色的。在日语里,“青”和“绿”的概念也许不够清楚,因为日本人在过马路时常说:“青になったら渡ろう”之类的话。对此,细心的人会感到担心,“青”和“绿”本是截然不同的两大色,给人们的感受也决不会是等同的。当然,“青”灯已成了人们约定俗成的东西,而且还把交通灯的“绿”与树木等的“绿”从理论上制定了界限,认为交通灯的“绿”可以发出一种自身的光,而树木的绿则不能。
又比如,日语里敬语和女子用语作为日语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存在着,而在中英文中却并非如此重要,如果谈到语法上的性与性的分类,中文和日文又大为逊色。由此可见,一种语言的特征一旦被人们所接受,他们的想法和认识也就被限定起来。在人们不断地接受这个特定的语言信号的过程中,人们也在不知不觉地按照这个语言的特征去塑造白己和社会。大家都知道,日语中用来形容日本人人际关系的词很多,敬语和人称代名词的复杂的使用方法就属于这一类。在与人际关系没有直接关系的语句中,表达方式的背后也同样存在着与人际关系特殊的思考方式或潜在意识。例如:“我看见了一座山”这句话,英语是“I see amountain,而日讲则不说“私は山が見える”,只说“山が見える”。这一表达方式表面上只是单纯地省略了主语,而在背后却潜藏着规定日本人人际关系的思考和顾虑。据日本“NHK”的调查表明,日本人为照顾人际关系而特别慎重地使用语言的比例就占70%以上。人们说话时必须考虑至少三方面的关系:①纵向关系;②调和关系;③内外关系。“纵向关系”指对上级、长辈、下级的支配关系;“调和关系”一般指横向的人与人之间、集团之间的协调关系;“内外关系”指大大小小的集团、集体的内部与外部的关系。
比如,敬语和谦语、敬体和简体等自然都属于第一种关系的范畴,那么下面一段对话又该归哪一类呢?
A“今日は非常にいいお天気ですね”。
B“ええ、そうです ほんとうにいいお天気です”。
这段对话很常见,据说日本人之所以喜欢谈论天气是由于日本四面临海,从事海洋作业的人很多,故大家对天气也就特别关心,也许这有一定道理。但从人际关系的角度看又别有用意。记得有一位日本朋友向我介绍他的工作方法时说:“日本人不善于吵架,而是以智慧,幽默、谈一些与主题毫不相干的、对谁都无关痛痒的话来避开直接矛盾,出奇制胜”。当然,这是日本人解决问题的一种办法,但是否也直接或间接地表达出日本民族的一种谋求人际关系的理想化、情绪上的一体感、抵抗语言气氛的冷淡和敌意的心态呢?从这种意义上来说,有关天气的对白,也是调和气氛、达到心理上自我保护的一种心理行为。那么“Isee a mountain”与“山が見える”又有什么根本意义上的不同呢?这还得从日本民族特有的考虑方法上理解。
据说,基督教的神话里告诉人们,是上帝创造了世界,强调的是“つくる”,而在日本的神话里强调的却是“なる”,因为世界是“在内存的神力的作用下的具体体现”,而不是人为的创造。所以,在“A(例えば世界)”中,除了A以外,还应有“だれが”这个主语。而“なる”强调的是自生、自长,“A”自身就是主语,若再生出来一个“だれが”岂不麻烦?甚至,按“なる”的观点来看,“I see mountain”这一人类的认识活动的第一意义是“える”,其次,才是“だれがえる”。有人给这种思考方式下了一个定论,说这是日本人“还没有意识到人际关系以外还有抽象的、独立的个人”。更有趣的是,如果问欧美人什么是“人际关系”,他会说“人际关系就是上面可以站人的大地”,而日本人却说“它就像勉强能伸出头来的大海”。此话显得夸张,却意味深长。日语语言生活中各种关系的考虑和用心就像一张大网,它紧紧地笼罩着日本人和日本语。不少学者指出,这一特征是现代化还不成熟的表现,当然有这方面的原因。但是,是否当有一天日本社会已达到高度现代化时,日本人就会获得同欧美人一样的语言心理呢?回答是否定的。只要还是日本民族,他们固有的性格就永远不会改变,如同日语中“ぼく”、 “おれ”、“私”有三个“我”,而英语中只有一个“I”一样。当然,一种语言的发生、发展除了与这个民族的独特的对事物的认识和理解有关,还与习惯有关,这也是我将要谈的第二个问题。
2 习惯与语言
人类创造了语言,但并不等于人类可以随意改变它,这里存在着一个民族的、社会的语言习惯问题。引用野元菊氏的话来说:“语言,是在一定的社会集团中通用的习惯体系的一种”,它贯穿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因此,我们很难分辨出是习惯统治了语言,还是语言统治了习惯。不仅如此,在人类思想感情的交流中有时也很难分清语言行为和非语言行为,习惯帮助语言沟通社会,当然还有社会中的人。比如,当我们看到一部日本译制片时,即使不了解它的全部,仅从语言和动作的特点便可想到“这好像是日本片”。记得在一次日本人举办的宴会上,当宴会接近尾声时,一位学中文的日本翻译说:“吃好了吗?”,话音末落就招来上级的斥责:“没礼貌!这是对孩子说的,怎么能对中国的大人物说呢?!”为此,我特意查了不少日本和中国编辑出版的有关对照文章,在宴会结束时的“いかがですか”大都译为“吃好了吗”。
又如,日语中有个常用词,译成中文意为“寒暄”、“寒暄语”。但在日语中这个“あいさつ”用途相当广泛。比如一天中问好、道早安、晚安都用这个单词,在各种场合的开场白、致辞、一般性的拜访也是“あいさつ”,它的作用远比‘寒暄语”大得多。
日语感叹词“はい”、“いいえ”表面上看来与英语的“Yes”、“No”还算接近,但实际运用起来,其用法却有很大的差异。比如,当问到“君は学生ですか”时,伦敦的学生会以为这是受了屈辱,马上回答“いいえ、学生です”。这说明伦敦的学生还不习惯日本式的思维。日本式的回答是“はい、学生です。”即,日语的正确回答是,对提出的问题表示同意时就用“はい”,不同意时就用“いいえ”。而英语的习惯是对一种态度或判断肯定时就用“はい、”,否定时就用“いいえ”。 在日语中,同意、肯定、无疑义用“はい、”、“ええ”、“うん”表示。日语的““はい”、“いいえ”是针对对方说的话给予肯定或否定,所以只要同意对方的意见,就必须使用肯定式,而不是否定式。日本人和欧洲人交往不少,据说每当听到“はい”、或“いいえ”时,都要再认真观察一下对方的表情,不要轻易相信自己的耳朵,否则会经常有误。在我们学习日语中经常遇到这样的句子:
Aこれから 山田さんのところへ行くつもりですが、あなたもいらっしゃいませんか。
B山田さんのところへは まだあがったことがありませんが どこですか。
A上野から浜松という所で下り二丁目ぐらい歩いたところです。
Bそうですね。私は今日すこし????を見ておきたいと思いますので
读到这里,B到底去不去山田那里呢?这个问题不是所有学日语的人都能明白的。日语里这样句子很多,有的学者指责这是种不关心语言的表现,说“好像关心语言的日本人就不是日本人了”、“日本人本来就不善于清楚地表达一件事,有时到最后还没说清楚的事情是很多的,语言不是一切”,“以心传心,以对方明白为目的”。但是,如果不是在语言环境中,就无法以心传心,无论如何也不解其意。比如“いいです”中的“いい”这个词在很多字典中的解释大都为“好”、“同意”、“肯定”之意,可在句子中,如果脱离具体的语言环境,不了解这句话的前后关系,就很难说出这句话的具体意思。
例如,A、B两人正在品尝风味小吃,A问“どうですか”,B答“いいです”。这个“いいです”是表示“味道不错”等赞美之意;而A指最后的两个蟹黄包说“どうですか”,B一摆手说“いいです”,这时的意思是“怎么样,还能否干掉它?”,“不,不行啦”的意思。除此以外,诸如“けっこうです”、“けれども”、“どうも”、“なるほど”、“ねえ”等,都属于这种情况。王渊哲副教授称日语的这种特点为“场所的依存性”。当然,把这些归结为日语的“あいまい”。暧昧性来论述的也不乏其人,但从另外一个较广泛的意义上来说,都和语言的、社会的、传统的、民族的习惯分不开。因此,也可以说学习日语这种语言比英语、法语等要困难得多,特别是外国人学起来就更困难,这是因为除了语言本身,还须了解日本人的很多民族的东西。
日本民族是一个伟大的民族,日本语作为一种语言有很多特点。我们着眼于日语的这一特征,其目的绝不在于说明日本民族的优劣高低,而在于尽可能多地了解日语、了解日本人,同时也了解语言的局限牲,让更多的人都有机会获得一个完整的世界
参考文献
关键词:日语文化 日语教学 文化特点
一、引言
独特的地理条件和文化发展历史,形成了别具一格的日本文化。日本文化的发展过程中,有着矛盾和对立的现象,同时兼具和谐统一的特点,从而形成了一种独特地东方文化―日本文化。
语言既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又是文化的载体, 每一种语言都与某一特定的文化相对应。外语教学包括语言、文化和言语教学三大内容。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密不可分, 二者结合的越紧密, 学习者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就越强。不了解文化要学好语言是不可能的。学生只有理解了语文所包含的文化内涵, 才能做到正确地使用语言。由于不同民族的文化、习俗、心理意识、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都存在很大差异, 所以对于外语学习都会存在交际障碍和困惑。因此一个好的日语教学过程应当不仅教授不同语境下日语的语言表达, 还应该引导学生领会不同语言表达背后的文化内涵, 使学生在对其文化的理解中加深对语言现象的领悟。只有将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互相渗透, 才能达到提高学生语用能力的目的。
本文从分析日语语言特点入手,探讨我国目前日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然后研究如何将日语文化与日语教学融合的日语文化教学模式。
二、日语文化特点
日本文化可以追溯到公元前数千年的绳文时代,以此经历了原初文化、封建社会文化和近现代文化等历史发展时期。从古至今,日本文化的发展有着它独特的特点,有许多不同于中国、西方文化的发展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文化体系。在日本的文化中,有许多看起来矛盾对立的现象,然而又和谐统一在一起。这种发展历程促成了当代日本文化别具一格的特点。
谈到当代日本文化,首先需要提及的日语的暧昧。日语中的暧昧性表达在生活中随处可见,并在日语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在语言上主要表现为委婉性表达,使用温和、婉转、间接,向听者表达弦外之音、言外之意。
日本文化的开放性也是相当罕见的。日本文化以一种罕见的开放态度,在其历史活动中,先是吸收了中国的汉文化,特别是先秦孔儒的实践理性精神,后又消融了西方欧美文化,铸成了本身的开放机制。然而,日本文化的开放性并没有使其成为一锅煮的大杂烩,在其对外开放、广泛吸收的背后, 还存在着一个更为深刻的内在的文化容纳选择机制和交融。
日本文化集自卑感与优越感于一身。近代以来,西方国家发展迅速,日本拜倒在西方文明的脚下,开始走欧化的道路,对西方列强在日本的强权百般忍让,体现出日本文化的自卑感;然而在另一方面,他们又用从欧洲学到的东西来向东方国家炫耀,对东方国家大动干戈,不断地向亚洲国家显示其优越感。
三、当前日语文化教学存在的问题
随着日语教育人士对将文化因素导入语言教学重要性认识的逐渐深入, 当前国内多所高校在日语专业设置中除了开设传统的日本语言和日本文学课程外, 还开设了日本概括之类的文化介绍类课程, 涉及关于日本的地理、历史、政治、社会、宗教、思想文化等多个方面。从这些课程设置中可以看出, 文化教学在语言教学中的重要性已逐渐被日语教学界所接受, 但是也不难发现其中还存在一些问题。
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的分离设置。结果使得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不能很好地融合在一起, 无法即时作用于对方。使得学生很难将文化课中学到的文化内涵渗透到语言习得的过程中, 也就发挥不出文化内涵对语言习得的辅助理解作用。
对文化教学的内涵存在理解偏差。目前各高校的文化概况课程所介绍的日本地理、历史、政治、风俗等都还停留在表层文化上, 而能被日语语言所用的应该是能体现日本民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的深层文化内涵, 所以如何将深层次的文化内涵贯彻到日语教学过程中, 这个问题还有待解决。
四、日语文化教学模式的建议
根据日语文化特点以及目前日语文化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给出日语教学模式的建议如下。更新教学理念,认识文化教学在整个日语教学中的重要性。在教学中、作为日语教学引领者的教师,首先要深刻认识到教授一门语言。的同时也是在传授一种文化。教师应该引导学生在使用日语时能自觉地排除母语文化的干扰,遵循日本的文化习俗。文化教学应具有密度和深度。教师要把文化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内容, 树立语言教学和文化教学相结合的观念, 不仅要教授学生语言基础知识, 还要引导学生理解语言现象中的文化内涵。只有让学生领会日本人的思维方式, 才能将所学的语言知识真正融合, 提高语用能力。树立学生文化相对论的观点,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意识。采取灵活多变的文化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文化差异意识。在课程设置方面增开一些影视欣赏、文学鉴赏这类的课程, 通过一些好的电影和文学作品, 扩大文化内涵的层次, 加深学生对日本民族思维方式和心理特征等深层文化内涵的理解。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