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电子商务会计实操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目前中职电子商务专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数量、质量与社会需求仍有很大差距据iResearch的《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份额报告》显示,到2010年,中国网络营销市场规模有望达到257亿元,同时伴随着企业对网络营销人才的大量需求,由此将产生百余万相关就业岗位。目前,百度、网易、新浪、Google等网络公司都推出大量空缺岗位。其中,在对这种人才的需求中,按层次划分,大量需要的是初级网络营销人才。这就要求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能够培养较多的懂技术,能操作,上手较快的初级网络营销人才,以满足社会的需求。但是中职电子商务专业从全国范围来看多数都是最近三、四年才开始开设的,无论从培养的数量上还是质量上都不能适应目前市场上对这一专业的人才需求。
(二)中职电子商务课程设置混乱由于电子商务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很多学校为了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也为了吸引生源扩大招生,在不具备相应条件的情况下,就盲目开设,专业课程设置比较混乱。根据广州市相关部门调查,广州市全市15所学校开设的电子商务专业中,出现了课程门类多,差异性较大的现象,除基础文化课之外,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达72门之多,每所学校开设的课程门类及数量都不尽相同,随意性较强,缺乏统一性和规范性。有的学校就是把计算机专业的部分课程和营销专业的部分课程拼凑在一起,课程之间缺乏相关性,甚至出现内容的交叉和重叠。这种课程的设置难以体现电子商务专业本身的独有的特色。
(三)中职电子商务师资力量缺乏我国电子商务专业是2001年才开始在全国高校中正式开设的专业,因此,近年来在中职学校中担任电子商务专业教学的老师,绝大部分都没有经过本专业的正规教育,而是由会计、金融、管理及计算机等相关专业的教师转岗或兼任这个专业的教学工作的。有的老师懂营销,但对计算机及网络知识却相当贫乏,而懂计算机及网络知识的老师又从未学过市场营销和贸易方面的专业知识。由此导致这些教师在教学中顾此失彼,或只偏重于某一方面知识的介绍,从而使教学中网络与营销知识难以形成融会贯通,这对于培养复合型电子商务专业人才产生了较大的影响。
(四)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条件薄弱,缺乏技能训练由于是新兴专业,很多中职学校在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设备建设方面底子比较薄弱。受人力、财力所限,有些中职学仅仅是在原有计算机设备的基础上购置安装一套电子商务软件来进行专业实训,缺乏专门的可以进行模拟物流操作流程的场所及软、硬件设备。学生在学习中,理论课多,实训课少,纯粹是“纸上谈兵”。由于学生缺乏仿真模拟实训操作训练,造成了动手能力差,商务流程不熟,网络操作技能不够,学生学习兴趣下降等问题,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远远不能够适应市场需求,学生毕业后也很难满足岗位要求。
二、以就业为导向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建设
(一)明确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培养目标,进行专业岗位细分首先要根据用人单位对各个工作岗位的需要,进行专业岗位细分,明确其岗位能力要求,然后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及学生安置情况确定几个适合本校重点培养的工作岗位目标,在教学中开设相应的课程,以满足岗位需要。
(二)以专业岗位能力为导向,合理设计中职电子商务专业课程体系目前,社会上对人才的要求,已经不仅仅是看文凭看学历,而更加注重的是对能力的考评。尤其是对于中职毕业生,他们所要从事的是生产和服务实践一线的工作,缺乏相应的专业能力,是无法胜任本职工作的。因此,中职学校在培养学生时,必须要重视对学生专业岗位能力的训练,根据不同岗位能力的要求来确定本专业的课程体系。据市场调查分析,中职电子商务专业的岗位能力可以划分为:商贸能力,物流操作能力,网络应用能力,文字处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和职业素养六个部分,可以开设的相关课程。对于开设的这些课程要突破传统课时的分配和教学计划的安排。首先,理论课与实训课要穿行,边学边干,理论课与实训课的比例也要由过去的6:4改为4:6,也就是说实训课的比例要扩大,而理论课的比例要减少,从而加强对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其次,要合理安排必修课与选修课。对于重要的专业课程要设为必修课,课时安排和考试要求要规范严格,对于一些辅课程可以开设选修课,甚至用讲座或课外辅导的方式来代替,不必安排整学期的课程,考试要求也可以相对宽松。
(三)逐步开发适合本专业教学的校本教材校本教材是以本校教师为主体,企业或行业协会积极参与,结合学校教学实际,自主开发、编写的教材。为了使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学能够更加适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水平,并能够积极适应企业及社会用人的需要,各中职学校就要在国家颁布的材的基础上,逐步开发实用性强,内容丰富,形式灵活多样又通俗易懂的中职电子商务专业校本教材。在开发校本教材时要注意:1、要适合中职生使用,文字表述要浅显易懂,难易程度要适当。2、要多穿插一些商务实例,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有助于启发学生。3、要编写一些配套的易于操作使用的实训练习,以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4、教材要反映最新的市场发展动向和网络营销手段、技巧,能够根据市场变化及时更新相关内容。5、要统筹安排各科目的内容,既要避免相关课程之间的相同知识的重复,又要加强课程之间相关知识的融合。
(四)加强多元化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师资是学校的重要教学资源,其力量的强弱直接影响着学校的教育教学水平。职业学校的专业教师不仅要具备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更要具备丰富的专业实践经验和熟练规范的实际操作能力。然而,由于电子商务专业是一门新兴的专业,各个学校都非常缺乏专职的电子商务教师。大多数该专业的任课教师都是由其他专业的教师转岗或兼任的,专业理论知识不全面,理论知识层次低,实操能力差,缺乏实践经验等问题普遍存在。中职学校电子商务专业教师力量不足的问题尤为严重。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中职学校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加强专业师资队伍的建设:1、进一步提升现有专业任课教师的专业理论水平和学历资格水平。学校可以采取积极的奖励措施,鼓励现有的非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参加本专业的深造学习,通过进修或自考取得本专业的学历。对于年龄较大的教师可以督促他们通过专业杂志,报纸,网络搜索等方式进行本专业理论知识的自学,限期要求他们达到相关专业的理论水平,尽快满足本专业的教学要求,否则就要予以转岗分流。2、学校可以通过选送本校年轻教师到企业中去接受短期实践锻炼或参观学习来积累经验,提高实战能力。3、加强与企业的合作,邀请企业中相关部门的负责人来校搞讲座,以扩大教师的社会实践知识的视野。4、从高校招聘本专业毕业的大学生来校工作。5、从社会上聘任实践经验丰富,专业理论扎实的一线电子商务人才作为本校的兼职教师。
(五)、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训练习,开拓多方位的实训基地加强专业实训练习,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后能很快胜任工作而打下基础。电子商务专业的实训可以采取多种形式:1、模拟操作训练。在学生的理论学习过程中,可以通过到电子商务实训室进行虚拟交易的模拟操作。利用电子商务的模拟操作软件进行不同交易模式的模拟交易,让学生了解操作的基本流程,增强对实操的感性认识,有助于掌握商贸交易中的一些基本技能,并促进学生进一步理解专业理论知识。如通过对采购业务模块的模拟练习,使学生掌握了采购订单的填写、确认,采购入库等技能。2、网络实战训练。在淘宝网、阿里巴巴网等网站中进行会员注册,开设网上商店,开通网上银行,自己的商品,进行商品买卖的实战训练。通过网上实战练习,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积累了实战经验,对于增强学生的实战应变能力有很大的帮助。3、鼓励学生利用寒暑假和节假日到商店、公司、企业中去进行短期打工,在工作中磨练自己的意志,感受营销竞争中的紧张氛围,体味工作的辛劳与快乐,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4、教师在教学中搜集各国的经典商战案例,交给学生进行分析、讨论,要求学生讨论后将结果进行总结写成简单的报告上交。教师利用自己的专业理论知识对学生的报告进行简评,以提高学生的市场分析能力。
关键词: 教学改革 课程设置 电子商务 人才培养模式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发展,社会生产方式、企业经营方式和人们的思维方式、生活方式等都正发生根本性变革。自1998年3月中国内地第一笔Internet电子交易成功以来,电子商务发展迅猛,现在,仅淘宝网每天就有2400万笔电子交易业务发生,电子商务已经深入我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成为企业的一种生存方式。据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的数据显示[1],截至2012年6月,国内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38780家,其中,B2B电子商务服务企业达10950家,国内B2C、C2C与其他电商模式企业数达24620家。电子商务高速发展的一个直接结果就是市场对电子商务人才的需求增加,有专家预测,未来10年,我国电子商务人才缺口将达200多万。
在电子商务蓬勃发展的过程中,我国高等院校承担着电子商务人才培养的主要任务,1999年教育部联合联想集团共同推出了电子商务自修考试的大学专科学生培养计划,并在2000年开始全国性招生,2001年,全国有13所高等院校开办了电子商务专业,到2010年,教育部共批准339所本科学校和800多所专科学校开设电子商务本科专业[2],其中一些高校已经开始培养电子商务方向的硕士生、博士生。高等院校在推动我国电子商务发展方面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然而,当前我国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与市场需求之间存在较大差距,其中最突出的问题就是电子商务专业毕业的学生不能很好地满足市场需求,在市场人才紧缺的情况下,很多电子商务专业的毕业生却没法找到合适的岗位,导致其就业率明显低于普通高校毕业生的就业率[3]。本文分析我国高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素质、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探索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并且设计出与该模式相对应的一套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既能保证电子商务学生掌握扎实的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又能为学生提供三种不同拓展方向,同时将实践教学作为一个重要培养环节,有利于高校培养基础扎实、实操能力强的电子商务人才。
一、我国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一)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
电子商务专业是顺应信息科学技术发展,给传统经济活动带来深刻影响趋势而开设的一个新专业,目前,无论是在理论研究上还是在实践上,其都处于探索阶段。电子商务包括网络交易系统的设计、开发、组织、维护、管理和应用,从设计到应用,电子商务包括多个层次。市场需要什么样的电子商务人才,对电子商务人才知识、能力要求是怎样的,电子商务专业究竟要培养哪个层次的人才?对于这些问题,国内很多高校都缺乏深入分析,开设电子商务专业时没有做好市场调研,缺少岗位群细分和具体岗位能力分析,办学目标模糊,定位不明确,学生未来就业方向不清楚。很多培养机构提出了宽泛的培养目标,信息技术、管理学、经济学、网络营销、物流管理等各种知识都学一些,培养出来的学生看似懂得很多知识,实际上很多东西都学得不扎实、不深入,蜻蜓点水,这种复合型人才远远不能满足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要求。有的学校虽然注重学生特长的培养,但太过片面。如一些理工科院校,强调计算机和信息技术能力的培养,忽视经济、管理、营销等电子商务运营方面能力的培养;而一些经济类院校,强调经济、管理、网络营销等方面能力的培养,却忽视计算机和信息技术方面能力的培养,因而培养的学生不符合市场需求。
(二)课程设计不合理。
课程作为教学资源的核心部分,直接影响学校教学质量,制约教学资源的管理和整合,决定人才培养规格,是高校在教学、科研、就业、学生发展和社会服务等方面的指示器[4]。目前,很多学校电子商务专业课程的设置没用充分考虑专业本身的特征和学生学习与发展的需要,开设15至20门专业课程,将信息技术、经济、管理、市场营销等方面的课程简单地堆砌在一起,典型做法是一半计算机技术类课程,如计算机网络技术、程序设计等,一半商务类课程,如市场营销、国际贸易、企业管理等,课程设计的内容选择缺乏系统性,许多课程缺乏相互联系,导致学生学了几年,仍没有形成系统的知识体系,不知道学了什么。另外,选修课比例偏少,不利于学生根据自己兴趣和爱好,就某一领域进行深入学习,无法培养自己的特长,在今后的职场上不能形成独特的竞争优势。
(三)师资力量薄弱。
师资是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最重要的因素之一。由于电子商务专业出现时间比较短,国内各高校电子商务专业的教师基本上不是科班出身,大部分是从计算机、经济、管理等专业转过来的。教师对电子商务知识的掌握,基本上都是通过自学或者有关电子商务的研讨会或培训获得,在短期内难以形成系统的学科教育体系,电子商务教学处于摸索阶段,教师只能边学边教,不断进步。另外,现有从事电子商务教学的教师大多没有电子商务实战经验,在电子商务教学中,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非常普遍,这对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是一个严重的缺陷,导致学生实操能力低,很难满足用人单位的要求。
(四)实践环节不到位。
电子商务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专业,实践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教学环节。国内高校普遍采用的实践教学方式有两种:一是利用学校内的实验室进行实训,由于建立电子商务实验室对软、硬件要求较高,大多数开设电子商务专业的学校没有专门建立与电子商务相关的实验平台,将一些普通的实验室用做电子商务实验,学生没法全面理解电子商务模型。二是通过建立校外实训基地,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实习场所,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由于场地和管理等原因,不愿意接纳学生到企业实训。学生在校期间没有机会接触企业、研究案例,不能利用所学知识为企业解决问题,实验只停留在模拟环境中,这些模拟环境不能真实地反映企业电子商务运营的实际情境,学生不能切实地感受现实中电子商务的应用,电子商务技能达不到企业要求,更不能培养灵活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电子商务人才需求特点
电子商务是以商务活动为主体,以计算机网络为基础,以电子化方式为手段,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进行的商务活动交易。根据社会需求,确定电子商务学生必须具备的能力,是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课程设置的基础,是毕业生能够顺利就业的前提。电子商务作为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管理、信息科学技术等方面的知识,社会对电子商务人才的能力要求也因不同业务或岗位而异。国内学者对电子商务人才有不同的分类方法。周唐[5]根据电子商务涉及软、硬件环境的不同,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硬件层、软件平台、商务应用和电子商务经营管理四个层次,他们的工作职责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下:
1.电子商务硬件层。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了解一般计算机、服务器、交换器、路由器及其他网络设备的功能、性能,掌握网络协议、网络设计、安装、调试、维护和管理能力。
2.电子商务软件平台。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服务器端操作系统、数据库、安全技术、电子商务系统的选择、安装、调试和维护。
3.电子商务应用层。这一层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电子商务的业务逻辑,电子商务平台的设计、开发、维护,包括业务流程的设计、平台前后端的设计与开发。
4.电子商务运营、管理层。这一层次涉及市场、销售、物流和客户服务等,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网络营销、网络推广、供应链管理,具有电子商务全程运营管理经验,能够制订网站短、中、长期发展计划,并加以执行与监督。
陈清华[6]从电子商务就业角度,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技术类、商务类和综合管理类三大类,他们的工作职责和需要具备的能力如下:
1.技术类岗位:技术类岗位包括电子商务平台设计、电子商务网站设计、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和数据分析四类。其中,电商商务平台设计岗位有网站策划、网站编辑,主要从事平台规划、网络编程、电子商务平台安全设计等;电子商务网站设计岗位包括网站设计、开发,主要从事网页设计、数据库建设、程序设计、网站管理和维护等;电子商务平台美术设计岗位主要从事平台颜色处理、文字处理、图像处理、视频处理等;数据分析是一个比较新的岗位,主要从事Web数据和网站相关数据的分析、挖掘,从海量的网络数据中找出对网络经营有价值的信息。
2.商务类岗位:商务岗位包括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物流服务和客户服务,以及电子商务创业等,这些岗位主要是利用电子商务平台,进行网站、产品的推广、交易,以及客户服务。要求从业人员熟悉电子商务运作模式,熟悉网络经营,与客户沟通能力强。
3.综合管理岗位:包括项目经理、部门经理等,主要从事电子商务的规划、建设、运营和管理。要求从业人员有丰富的电子商务行业经验,具有良好的全局把控能力。
从高校培养人才的角度来看,电子商务综合管理、运营人才不可能在学校培养出来,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知识门类较多,要求学校在短短几年里培养出全能型人才是不现实的。学校需要将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知识体系与社会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对电子商务人才进行合理分类,各学校根据自身学科优势、资源优势、师资条件等,确定自己的培养目标,设计相应的课程体系,并付诸教学实践。从业务流程来看,电子商务活动过程包括网站建设、网络经营和物流配送三大环节;从就业岗位来看,企业中的电子商务业务岗位基本按照电子商务技术、网络经营和物流管理来分;从知识体系和能力要求来看,技术类人才、网络营销人才和物流人才之间存在较大的差异。因此,我们认为高校培养的电子商务人才可分为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物流管理三大类,他们的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如下:
1.技术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为重点,除了管理学、经济学、营销学和电子商务基本知识与能力之外,重点掌握电子商务相关知识和技能,包括网页设计、编辑、美工,网站设计、开发、维护,网站数据分析与挖掘,电子商务安全技术等。
2.网络营销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网络经营为重点,除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外,重点掌握利用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进行商务活动的知识与能力,包括市场营销、消费者心理和行为、公共关系、商业谈判、网络推广、网络营销、网站优化等。
3.物流类电子商务人才:这类人才的知识和能力结构以物流管理为重点,除了计算机、信息科学技术、电子商务基本知识和能力外,重点掌握现代物流方面的知识和能力,包括电子交易信息的收集、存储、传递、商品化、仓储管理、运输管理等。
三、以就业为导向的“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
根据上文对电子商务人才的分类,我们提出一种称为“1-1-3-1”的人才培养模式,具体指1个学科基础、1个专业知识、3个选修方向和1个综合实训,这种培养模式要求学生在校期间掌握较宽厚的基础知识和扎实的专业知识,然后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从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电子商务物流三个方向中,选择一个进行全面的、深入的学习,最后参加真实环境中的综合实训。
学科基础知识是每一门学科的基石,关系每一个专业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是学生学习专业课的前提。电子商务是一门交叉学科,涉及经济、管理和信息科学技术等学科,这就要求学生打好这些方面知识的基础。因此,电子商务专业除了开设通识教育课程之外,还需要开设一定数量的经济、管理、计算机方面的课程,包括信息技术基础、高级程序设计语言、高等数学、统计学、线性代数、数据结构、经济学基础、管理学概论、基础会计学、物流与供应链管理、市场营销学等。
专业知识是专业人才必须掌握的专门知识,电子商务从业人员必须掌握计算机网络、数据库、电子商务、信息安全等方面的知识。开设的课程应该包括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原理、电子商务概论、操作系统、信息安全导论、电子商务法律法规、管理信息系统与案例分析、网络支付与结算、多媒体技术、网络营销、电子商务案例分析、网站构建与运行等。
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需要学习多门学科的知识,由于每一门学科都是博大精深的,要求学生深入掌握电子商务涉及的每一门学科的知识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认为应该将电子专业的知识体系划分为技术、营销和物流三个方向,一方面,学校可以根据自身条件有侧重地培养某个方向的人才,另一方面,让学生根据自己兴趣、爱好,从中选择一个方向进一步系统、全面、深入地学习,这种分方向的培养模式不但可以避免电子商务专业人才培养中定位不明确的问题,而且将人才培养与具体的就业岗位结合起来,学生的就业方向变得非常明确。技术方向的课程包括面向对象程序设计、高级数据库系统、电子商务安全技术、软件工程、电子商务系统规划与设计、商务数据分析与利用、Web技术、移动电子商务;营销方向的课程包括网络经济学、网络广告学、网络推广、商务信息检索、消费者心理与行为学、电子商务策划、网络经营、客户关系管理、市场调查与分析、商务沟通与谈判技巧;物流方向的课程包括供应链管理、采购管理、仓储管理、配送中心运作管理、物流成本管理、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企业资源计划(ERP)、电子商务物流管理、连锁经营管理、物流信息系统。
综合实践教学是实现高校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良好对接的重要环节。电子商务专业的综合实践教学包括校内实训和校外实训两种形式,校内实训是指利用高校的网络资源平台,不同方向的学生组成团队,按照电子商务的整个流程分成三个小组,分别进行网站设计、开发,网站注册、备案、推广网上交易实现和线下物流配送。对不同小组采用不同考核方式,网站设计、开发小组的考核按照软件工程和客户体验等指标进行,网站经营小组按照网站经营业绩指标进行考核,物流配送小组按照物流成本、配送效率等指标进行考核;校外实训是通过校外实训基地,让学生参与到校外企业的电子商务业务中,在相应的岗位上从事具体的工作,按照企业要求进行考核。
“1-1-3-1”的人才培养模式将学科基础知识、专业知识、能力拓展知识和实践能力培养纳入电子商务专业的人才培养体系中,下图展示了与这种人才培养模式对应的课程体系。
四、结语
本文分析了我国高等学校电子商务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结合社会电子商务的业务流程及社会对人才知识、能力等方面的要求,将电子商务人才分为电子商务技术、网络营销和物流配送三大类,提出了“1-1-3-1”电子商务人才培养模式,以及相应的课程体系。这种培养模式的提出,有利于高校结合自身办学定位、学科优势,整合资源,选择适合自己的培养方向,办出自己的特色。对学生而言,既能打好学科基础和专业基础,又能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爱好选择其中一个方向进行全面而深入的学习,从而形成自身的就业优势。按照“1-1-3-1”模式,不仅能够培养出宽基础、厚专业的人才,而且能够培养出适销对路的电子商务人才。
参考文献:
[1]中国电子商务市场数据监测报告(2012上).http:///.
[2]马强.高校电子商务本科专业教育模式研究[J].新西部,2009(2):162.
[3]蔡小忠.电子商务专业1.5+1.5+10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5(6):499-502.
[4]张娅莉.从大学课程设置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J].学园:教育科研,2010(019):38-39.
[5]周唐.电子商务人才培养趋势分析[J].电子商务,2011(1):76-76.
关键词:Photoshop;非设计类专业;教学方法
Photoshop作为一款功能强大的图像处理软件,集图形设计、绘画创作、色彩编辑、图像整饰、图像合成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它不仅应用在网页设计、广告创作等专业领域,在贴近人们生活中的其他领域也应用得非常广泛,如数码相片的后期处理、个人名片制作等,所以在中职学校中,它不仅是计算机专业、广告设计等专业的必修课,也是一些相关的非设计类专业,如,电子商务、旅游、机电等专业的必修课。
由于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大部分没有美术功底或计算机底子较浅,所以在学习本课程的时候会有一定难度,为了能让学生很好地掌握这门课程并灵活运用到以后的行业或生活中,我在教学中主要采取这些措施:
一、进行学前分析
(一)了解开设本课程的必要性
一般人认为Photoshop是计算机专业或者是广告设计专业的课程专利,一些非设计类专业:电子商务、旅游、机电等与本课程没有多大的关系。其实不然,这些专业毕业的学生在今后的相关岗位中常常要利用Photoshop进行图片处理、宣传网页制作、简单图形设计等。如电子商务专业,此专业的学生从事的工作主要依靠互联网为交易平台,交易过程中图片展示起到很重要的作用,Photoshop强大的图片处理功能是整饰交易图片的重要手段;又如机电专业,此专业的学生可利用Photoshop进行图形设计、绘画创作等功能设计模型、制作图纸。
只有深入了解非设计类专业学习Photoshop的必要性,才能对此类专业的学生进行针对性的教授。
(二)以就业岗位为导向,端正学生学习态度
非设计类专业学生大多数美术底子薄,计算机的知识面也只局限于计算机应用基础方面,并且观念上觉得这是计算机类专业学生的课,与他们无关,所以在学习Photoshop的时候会产生排斥的心理,上课不认真听讲、不主动发言是常见的现象。端正学习态度是学好Photoshop这门课程的首要条件,我在课堂上进行实例教学时,会找贴近本专业工作岗位的典型工作任务以说明Photoshop的相关性和实用性;在课后与学生交流时,会将已毕业的同专业学生的就业经历告诉他们。学生在了解了学习Photoshop的重要性之后,很快端正了学习态度。
只有端正的学习态度,才能增强学生学习Photoshop这门课程的兴趣,提高学习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三)进行有效的课程设计
非设计类专业开设Photoshop这门课程的教学要求较设计类专业低,主要学习:懂得使用Photoshop的常用工具,如选框工具、画笔工具、修补工具、图章工具、滤镜等,并懂得利用这些工具对图像进行各项基础处理,如,图像的合成、图像的瑕疵修复、图像的特效制作、图像的简单绘制等。而较复杂的钢笔工具的使用、通道操作等章节将不作深入的讲解。本课程开设一个学期,共计80课时。
针对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特点,对课程进行有效的设计是促进学生更好地掌握本课程的重要条件。
二、多样的教学方法
(一)制订好教学目标
根据非设计类专业学生的情况,我将教学目标分为两部分:(1)根据Photoshop在生活中的应用,以推广Photoshop基本功能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基本的应用:①了解Photoshop的基本功能;②掌握Photoshop里各项常用工具的基本属性及使用方法;③掌握常用滤镜的参数设置方法和操作要领;④能对图像进行基本的编辑、合成;⑤能进行简单图形的制作。(2)根据学生的兴趣与爱好,以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为目的,要求学生掌握Photoshop更深一层的绘制设计功能:①懂得图像的色彩理论;②理解路径的基本概念与特点;③掌握钢笔工具的使用方法;④理解通道的基本概念,并熟悉与之相关的各种操作。
(二)多种教学方法交叉使用
1.理实一体化教学,打下坚实的基础
Photoshop的掌握主要以实际操作为主,但一些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和一些Photoshop基本组成元素的功能与意义如果一边实操一边掌握:①会浪费实操时间;②学生理解能力参差不齐,掌握的速度快慢不一。例如“图层”的概念,图层是图像的载体,所有对图像的处理与绘制操作都在图层上进行,理解图层的概念与操作方法非常重要,如果只是在实操中边讲实例边浅显地对图层概念进行讲解,学生会对图层概念理解不够透彻,这对于今后学习更复杂的图像处理会带来影响,所以讲这类的基础理论还是要通过专门讲授的方式来表达。在讲授的同时我还会通过多媒体进行演示,这样可以加深学生对Photoshop一些基本概念的理解,边听边思考,边看边思考,使学生从最初的“照葫芦画瓢”自然地过渡到独立操作。
2.案例教学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大部分非设计类学生学习的课程与Photoshop的关联不是太紧密,所以很多学生认为学不学Photoshop对将来的就业无关紧要,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我在讲课前总是拿出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例子,比如,对景物图片的颜色进行调整、制作个性LOGO等。在讲解时,我先让他们感受到案例中的原图与效果图之间的差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进而让他们思考、讨论、提出问题,最后由老师引入课程内容进行解答。这些实例会让学生觉得Photoshop更贴近生活,更实用,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3.任务驱动教学法,增强学生的思考能力
利用Photoshop将一幅图像进行合成、修改,不是利用固定或单一的步骤来完成,可以有多种方法来实现。如果每节课只是老师讲,学生按照操作步骤完成,不仅局限了学生的思想,课堂也一定是枯燥、乏味的。所以每一次我在讲解完本节课必学的实例后,还会给出一个与实例相似的例子,让学生独立完成,而比较突出的作品,会进行全校展示。我还会引领学生进入“猪八戒”之类的网站,参与网站上的案例设计,并获得相应的报酬。这种教学方法不仅让学生巩固了本节课的知识点,又进行了知识延伸,学生很有成就感,从而增强了信心,提高了学习Photoshop的兴趣。
4.分组竞赛,相互评价,产生良性竞争
Photoshop以实践为主,但Photoshop需要的不仅是“跟着做”,还要“自己做”,只有不断尝试、不断思考、灵活应用,而不是机械刻板,才能有所进步和提高,所以进行竞赛是很有必要的。竞赛的内容可以分两类:一类是样式效果图,即给出素材与效果图,以最快的时间达到与效果图最相似的为胜利;一类是创意图,即给出素材,以最快的时间给出自创的效果图,以最谐调的图像为胜利。这种竞赛形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增强理解图像的能力、巩固基础知识、提高学生的创造性,最重要的是在竞赛中产生了良性竞争,让学生看到自己的优势加以发扬,发现自己的劣势而加以改进。这种形式很好地检验了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效果。
三、校企密切联系,积极拓展学生的社会视野
将学生带到各公司去参观,可以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到Photoshop的实用性,从而了解学习Photoshop的重要性。如,带到广告公司观看有关人员利用Photoshop设计名片或宣传画;带到旅游公司观看相关人员利用Photoshop处理网页的版面设计;带到电子商务公司观看相关人员利用Photoshop对图像进行处理等等。看到各类行业充分利用Photoshop开展工作会让学生开阔视野,从而对Photoshop这门课程产生更强烈的学习欲望。
四、考取等级证书,提高社会竞争实力
由于中职学校的学生毕业后大部分将走上工作岗位,而现今一些单位界定刚出校门的学生能否胜任相应部门工作最基本的条件就是看其专业资格证。例如,电子商务专业的学生相关资格证有会计证、电子商务证,如果再加上Photoshop中级证书,会让其在竞选工作岗位的时候占很大优势。用鼓励学生参加考取Photoshop中级证书的形式来推动学生学习这门课程的动力也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以上就是我对非设计类专业的学生进行Photoshop这门课程教学时所采取的措施与教学方法。中职学生有自身的特点,只有教师自己多思考,多学习,多创新,了解课程,了解学生,才能将最实用、最有用的知识传授给学生,为学生将来走上社会打下坚实的基础,学生才能在社会上大展拳脚。
参考文献:
[1]郭万军,李辉,李军.计算机图形图像处理Photoshop CS3中文版.人民邮电出版社,2008-11.
关键词:公共实训基地;可行性研究;配置方案;南通市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5)10-0150-03
一、概述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推进职业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是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促进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提高国际竞争力的重要途径,是调整经济结构、提高劳动者素质、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必然要求,是拓宽就业渠道、促进劳动就业和再就业的重要举措。职业教育担负着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专门人才的重要使命,职业教育的根本任务是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实践训练是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关键环节,实践训练环节是通过实训基地来完成的,实训基地建设水平的高低、师资队伍的配备和教学水平的高低,就决定了学生实践能力和技术技能培养水平的高低。
南通市现有高等职业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共近20所以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若干,各个学校所开设的专业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具有公共性。为了满足教学的需要,各个学校都在建设专业的实验实训室,但由于各学校都是独立的单位,各学校的实验室相互之间不可共享资源,这就造成大量的重复建设,造成教育资金的严重浪费,有比较多的教学设备需要投入几万、十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然而它的使用率却很低,一学期只用了十来天时间,如数控车床、财经类贸易类实训软件等。各学校实验实训师资力量不足,不同学校老师缺乏交流,教学业务水平和实践技能难以得到提高。
那么,如何来解决前面所述问题呢?建立公共实训基地是一个比较好的途径。
二、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基本情况
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以政府为主导,联合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开放给辖区内各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使用。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内拟建设财会手工实训室、税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中小企业ERP实训室、ERP沙盘演练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物流设备实训室、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建筑面积约6 000平方米,需投入资金约7 000万元,其中建筑及其相关费用约5 000万元,实训室软硬件设施费用约2 000万元。
三、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功能定位
公共实训基地是提高职业培训和培养技能人才水平的重要平台,主要面向区域内各类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开放,具备服务性、公益性和公共性等特点。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的建设有利于提高辖区内高等职业院校、中等专业学校的办学水平,有利于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
南通市是国家教育体制改革试点项目“地方政府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试点市之一,依据南通市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综合试验区实施方案,正在大力推进南通市职教集团建设,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是南通市职教集团建设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学校和企业三方合作共同促进高职教育改革和发展,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的一个平台。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有利于促进当地高职院校与企业之间的合作,促进他们之间合作办学、合作育人、共同发展,同时也促进学生就业。
四、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必要性
公共实训基地具有开放性、公益性、服务性的特点。它的开放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项目由院校和企业共同开发,依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而设置,被行业所共享,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更新,这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它的公益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应以政府为主导,联合高职院校和相关企业共同建设,不以盈利为目的,免费开放给辖区内各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及社会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使用。它的服务性体现在公共实训基地是公共资源,它的服务对象是高职院校、中等职业学校以及有需求的各类企业、社会培训机构。在我国已有多个城市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如深圳、青岛、上海、广州、无锡等城市,每年培养出大量的高技能人才,为地方经济建设作出重要贡献。同时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可以将各个学校的实训老师集中起来,又可吸纳行业或企业高技能的技术人才来实训基地任教或指导,有利于老师之间的相互交流,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形成一支高水平的实训教学团队。
当然,建设公共实训基地也会给学校和学生带来不便之处,如学生须往返于学校与公共实训基地之间,交通方面有所不便,同时给学校的学生管理工作带来一定的压力。但总体来说,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利大于弊。
五、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的可行性
(一)经济可行性
公共实训基地是为培养当地经济发展所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而设立的政府公益平台,为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提供实训条件,集技能培训与鉴定和职业指导服务于一体,并对产业升级、技术开发起到引领作用,通过配备高端技术和设备,成为社会的高技能实践场所。鉴于公共实训基地的上述特征和要求,只有政府投资建设,才能确保公共实训基地的实训条件能够真正符合当地经济发展、产业结构升级的需求,也才能保障实训基地的可持续发展。由政府全额投资建设公共实训基地,并没有增加政府的财政支出,而是将原本政府拨给各高职院校的相同实训基地建设经费集中起来,由政府统一资金管理、统一建设,这样做一方面避免了资金分散后的投资效益低下,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因学校自身条件不足无法建设一定规模的实训基地的缺陷问题。因此,从经济上来说是可行的。
(二)技术可行性
众所周知,经贸类专业实训室是由计算机+专业软件构成的,只有少数的实训需要专业设备。也就是说,建设经贸类实训室需要的设备有服务器、PC机、专业软件、网络连接设备和一些专业设备,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服务器、PC机、专业软件、网络连接设备及一些专业设备都可以直接购买到,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也是成熟的网络技术,因此在技术上是可行的。
(三)管理可行性
1.基地的开放模式。为体现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公共性和公益性,基地免费开放给辖区内所有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使用,基地与各使用单位签订使用协议,明确双方的责任、权利和义务(协议的具体内容这里不便详细叙述),不收取任何单位任何费用。实训使用的材料和实训指导教师由社会培训机构或职业院校提供和派出。基地负担管理成本、设备维护与更新费用,职业院校、社会培训机构或企业需成担因实训课程开出需要的实验材料成本、教师上课费用、交通费等。
2.基地的日常管理模式。机构,基地可设有基地管理办公室和实训室管理办公室两个部门,基地管理办公室设主任一名、办事员两名,主任负责基地全面工作,一名办事员负责基地与各职业院校方面的事务,另一名办事员负责基地与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方面的事务,实训室管理办公室设3名工作人员,他们负责管理和维护实训室设备,这三人实行轮休制度(每天两人上班,每人上4天休息2天,每天工作时间10小时(即从8:00至21:00点,剔除中间休息时间,与基地开放时间相吻合)。基地实行全年无休(重大节假日除外),每天10小时开放制度,从周一到周五白天通常安排给各职业院校使用,晚上、周末以及寒暑假通常安排给各社会培训机构和企业使用。实训指导老师有使用单位派出或聘请,基地协助考核。
3.基地的实训项目的开发模式。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的每一个实训项目都可在劳动局组织牵头下,由各职业院校的实训指导老师、社会培训机构老师和企业相关技术人员组成课程开发团队共同开发的,依据行业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而设置,被行业所共享,并且随着社会发展和技术进步而更新,这有利于提高学校办学水平,提高学生和社会培训人员的实践技能,从而更好地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基地的软硬件实验设备就是根据实训项目的需求而配备的,并且随着实训项目的更新、项目需求的变化而更新。
因此,在实训基地管理上来说是可行的。
六、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实训设备配置方案
南通市经贸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内拟建立如下实训室:财会手工实训室、税务实训室、会计电算化实训室、审计实训室、中小企业ERP实训室、ERP沙盘演练实训室、市场营销实训室、国际贸易实训室、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物流设备实训室、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等12个实训室。关于实训室数量、软硬件设备配置、可开设的实训项目等情况具体如下:
财会手工实训室:配备财会手工模拟实训设备3套,可开设基础会计实训、成本会计实训、会计报表分析实训。
会计电算化实训室:配置PC机180台,安装会计电算化软件,开设会计电算化实训。
审计实训室:配置6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审计实训教学软件,开设审计实训
ERP沙盘演练实训室:配置用友ERP沙盘3套,开设企业沙盘模拟应用实训。
中小企业ERP实训室: 配置PC机180台,服务器1台,安装ERP软件,开设财务软件实训、ERP软件应用实训等。
国际贸易实训室:配置PC机120台,服务器1台,安装国际贸易实训教学软件、外贸跟单实训教学软件,开设进出口业务实训、单证实训、外贸跟单实训等。
市场营销实训室:配置6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市场营销模拟教学软件,开设市场营销实训等。
电子商务综合实训室:配置PC机100台,服务器1台,安装电子商务模拟教学软件、劳动部电子商务师认证考核系统、网页制作软件、图像处理软件等,开设电子商务实训、电子商务师考证实训、网页制作实训、网店经营与管理实训等。
旅游与酒店管理实训室:配置3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酒店管理模拟教学软件+客房一间及相关设施+中餐厅及相关设施+西餐厅及相关设施等,开设酒店管理实训、餐厅摆台与管理实训、客房布置实操等。
现代物流技术实训室:配置50台PC机,服务器1台,安装物流模拟教学软件、劳动部物流师认证考核系统等,开设企业物流运作实训、物流师考证实训等。
物流设备实训室:配备货架、叉车、升降机、包装机械、仓库、输送机、工作台、起重设备等,开设物流设备操作实训等。
按照上述方案建设,南通市经贸类专业公共实训基地将拥有八百多台计算机,基地内计算机网络结构采用三层交换式网络结构,以H3C S5500-28C-PWR-EI企业级三层交换机作为主控设备,以H3C S1526二层交换机作为连接设备来连接实训室计算机,将所有交换机、服务器、机柜等设备集中放置在设备控制间,三层交换机通过光纤与基地内路由器相连,二层交换机通过网线与计算机等设备连接,将每一个实训室设置成一个单独的VLAN,既可独立管理,又可各实训室之间相互连通,路由器连接防火墙,再连接到Internet。
七、结论
综上所述,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从经济上、技术上、管理上来说都是可行的,从服务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地方教育来说是必要的。
参考文献:
[1] 马新年,倪红耀.公共实训基地运营管理模式的探索――以南通市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为例[J].邢台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5).
[2] 马新年,顾培中.南通市公共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以经贸类公共实训基地建设为例[J].南通纺织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4,(1).
[3] 揭平英,赵良梅,周华.建设公共实训基地,搭建区域高技能人才培养平台[J].济南职业学院学报,2011,(6).
[4] 张海兰.打造可持续发展的公共实训基地――对国内五种典型实训基地建设模式的比较研究[J].职教论坛,2009,(12).
关键词:会计电算化 计算机辅助审计 信息系统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们处理工作的思路、程序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自动化、信息化、电子化、集成化的信息系统是一个无穷无尽的数据库,它打开了人类的大脑,也解放了人类的手脚,真正实现了人机结合。企业信息系统和会计电算化的实施,使审计工作也随之发生了前所未有的突破,计算机审计作为这一时代背景下的产物,是审计行业历史上的一次飞跃,这也对审计提出了严峻的考验。是否能顺应时代潮流,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提供更好的审计服务,是当今审计人员需要完成的课题。
一、我国会计电算化审计现状
1、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性差
当今,在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要求形成一个无限集成、兼容的大数据库,以避免信息不对称带来的危害。但在我国,除了公安系统建成公民身份的联网系统,其余领域基本没有实现数据的共享联通。计算机审计的开展需获得与被审计单位有关的所有资料,但是目前各业务系统之间的数据接口并没有完全打开,各系统之间的应用也不兼容,注册会计师无法直接获取第一手的审计证据开展工作,电子数据的缺失成为计算机审计发展的一大瓶颈。
2、审计准则、法规不健全,缺乏统一标准
计算机审计的一大亮点在于在数据审计的基础上增加了对计算机系统的审计,而计算机因其虚拟化、程序化、隐蔽性的固有限制,在会计处理过程中容易发生不按审计准则行事、恶意篡改程序导致整个处理偏离企业目标等情况,而目前我国缺乏信息系统的审计标准,原有审计准则不适用当今环境,借鉴的国际信息系统审计协会(ISACA)标准无法完全契合中国环境,暂用中注协的相关规定又比较笼统、概括,利用计算机进行贪污、舞弊的可能性大。
3、缺乏高素质人才
计算机审计要求配备一批兼备财会知识与信息系统网络知识的复合型人才。而目前我国的财会行业呈现出中低端人才广泛、高端人才严重匮乏的状况,大部分经验丰富的审计人员缺乏计算机知识,难以适应计算机审计,年轻的审计人员又缺乏审计经验,欠缺专业素养和职业判断能力。我国仅有国际承认的CISA(注册信息系统审计师)2000多人,无法满足计算机审计建设的需求。
二、会计电算化对审计提出的新要求
1、加强事前、事中审计,参与信息系统设计、测试
依赖于计算机进行会计处理的被审计对象,要求审计从企业信息系统的整个生命周期展开审计,而不是仅对会计流程的结果进行审计。因此,审计人员应该参与企业会计信息系统设计、研发、运行、维护各个环节,全面了解被审计单位的网络环境和内部控制。在对产生信息系统的监督过程中,注册会计师有权对研发团队进行审查,并要求其为将来审计工作的开展预先设置控制点,提供相关数据接口,同时对测试结果达不到要求的系统有否决权。
2、重视内部控制审计
在会计电算化环境下,注册会计师应该重点关注以下几方面的内控:首先,风险评估。注册会计师应运用穿行测试、系统测试等方法来了解管理层是如何识别、评估、管理与财务及非财务报告相关的风险,企业是否建立了某种机制来应对各种潜在风险的威胁等问题,以此来降低审计风险。其次,不相容职务分离控制。纸质文件被电子文档替代后,相关岗位责任人的业务处理不易留下痕迹,因此应该加强人员的分权、授权控制,数据访问要加密,严格分离岗位职责,用制度来约束人的行为。
3、开发专用审计软件
会计电算化软件是专门针对企业会计处理的软件,但现在市面上还缺乏专门的审计软件。开发专业审计软件,可以方便审计人员用统一的模式对不同的企业进行审计,有助于降低财务软件的差异性对审计工作的影响,利于事务所的复核管理与风险控制。并且运用专门的审计软件能够完善电算化审计的体系建设,为相应规范性准则的制定提供了对象。
4、进行网络、网站审计
随着电子商务环境的普及,大多数企业与消费者越来越愿意选择进行网上交易,以避免现金、实体交易的不便。针对这一全新且市场份额较大的交易类型,注册会计师可以通过企业授权,在企业的官网和第三方交易平台等有关站点进行网络网站嵌入控制点检测,加密后直接将网站上的数据导入审计系统,运用函证、抽样、统计分析、数值分析等方法调查异常事项,展开审计。
5、将审计技术与现代信息技术有机结合
数据采集时运用快照、并行审计技术、穿行测试等技术。数据分析时建立数据库管理系统,综合运用专业的分析工具,如Excel、Access、SQL Server、IDEA等,对输入的冗杂的原始会计数据作详细的归类、记录、计算和分析,并且以直观的图表输出,可以给注册会计师提供高质量的审计证据。
在进行会计人才培养时,应加强计算机技术的培训,多开展数据库管理和编程方面的课程,培养会计学员的逻辑思路、实操能力。同时,事务所应更多地吸收计算机专业人才,提高自行研发专业审计软件的水平,为审计工作的转型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结语
在会计电算化的当今社会中,传统审计日益显现诸多弊病,顺应时代潮流、紧跟时代步伐是审计突破困境、向前发展的唯一出路。审计理论研究人员和操作人员都应该积极对时代变迁做出回应,认真拓展并加深个人的业务能力,时刻准备接受职业继续教育,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通过将传统审计与计算机、网络、通信相结合,发展健全的电算化审计,更好地为企业服务。
参考文献:
[1]中国注册会计师协会.审计[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5.3.
[2]张新平.ERP环境下企业会计信息系统内部控制浅探[J].会计信息化,2012(1):120-121.
关键词:电商节 财务管理团队 财务工作管理
一、电商节简介
我校从2006年开展的校园“电子商务节”,经过三年的成长与完善,已经成为我校的特色节日。在实训中,每个班分成若干组,每组学生8人。以组为单位组成团队,每个成员投资50元以成立一个真实的商铺,这是一个独立的有亏损风险的“企业”,我们为学生创造了较为真实的商务环境。
实训活动是学生对所学科目进行融会贯通的学习过程,能够了解资金的各种形态与流动过程;学会对库存进行预算和控制。从前期准备、中期销售环节和后期的财务结算,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教学模块。
二、电商节财务小组的组成及其职责
电商节中,财务团队是由三个部分组成的,分别是会计、出纳、仓管。
1. 仓管的职责
电商节中,仓管主要的工作是保管好货物,每天营业前和营业结束对货物盘点并将其资料登记入库存单、出库单,其后配合会计对账单,对账时如出现库存单和出库单不符可时应在当日查明原因。如果出现货物丢失的情况,仓管要负责赔偿。
2. 出纳的职责
电商节中,出纳主要的工作就是管钱,所有牵涉钱的事务,都一律由出纳负责,工作包括接收销售时的收入、发钱给采购人员、店铺内外的支出、店铺的流动资金、每天清点店铺的开支和收入对现金日记账进行登记。出现库存现金与账面数不平衡的话必须立即查明追究责任保证最后做到开支账面平衡。
3. 会计的职责
电商节中,会计主要的工作是编制凭证和对账,包括对采购人员、仓管、销售人员、出纳等收集原始凭证等票据。对经营活动财产有关的业务进行记账核对并开出记账凭证,最后根据记账凭证编制出账簿和报,并将得出的会计数据提交给CEO,并和全体小组成员根据财务情况商讨经营策略的改进方案。
三、财务小组各岗位工作遇到的主要问题及其优化方案
在电商节中,财务管理工作是各项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经常会有出错的情况,而且学生并不知道出错在什么地方。下面,本人以在电商节中指导的07电商高工2班“棋乐悠游”小组为例,分析财务工作中常见的问题及提出优化的方案。
1. 仓管遇到的问题及优化方案
问题1:商品名称混乱
在第一周销售之前没有统一好商品名称,仓管、销售人员只写大概名称而造成一货物有好几个名,导致了记账时出现一物多名情况记账时出现货物名称混乱造成错误。
优化方案:设计商品对照表
应在第一次进货时统一好货物名称,设立一张商品对照表。列出商品型号、商品名称、成本价格、售出浮动价格,作为财务小组成员和销售人员的填写规范参照。这样可以统一货物名称和型号,销售人员在填写销售小票时就不会乱填货物名称,还方便了财务小组计算成本和销售人员查价。
问题2:促销赠品的领用出现混乱
电商节的经营销售过程中要用到一些营销策略。例如:买一件或两件商品可免费赠送一件精美小礼品。销售人员在营业前到仓管处领了9件赠品,在销售过程中送出了7件,余2件。 赠品的领用是由销售人员向仓管领取的,领用时没有要求要填写任何的落实责任的资料,没有做好领用人、领用时间、领用数量的登记,没有相应的领出归还项目,导致在仓管一时粗心大意,忘记将商品重新入库的情况下,造成会计和仓管对账时发现账面的不平衡,盘点时发现货物少了,连销售人员是否有归还也不清楚,无法追究其责任和查明原因。
优化方案:设计商品领用单
设计商品领用单,用作落实领用责任人的依据,在发生盘亏时可以追究其责任和查明原因,更好地反映领用物件的去向及其消耗了在那里,在什么时候消耗的。并作为库存单的附件,在每次填写此单时做好库存单的出库、入库登记。
自制领用单除了有品名、单位、数量、出库单价、出库总价这些基本元素之外,还有领用用途、领用时间、归还数量、归还日期并且每次领用和归还时都要签名确认。
2. 会计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1:需填写的表格太多容易发生漏填和对账混乱
在电商节中,会计除了要填写凭证外还要填写日销量单、分类账、十三栏账、利润表、利润分配表、科目汇总表、资产负债表等,并要和出纳和仓管进行现金日记账、出库单、库存单的对账工作。在实操的时候,学生面对大量的报表,会出现某些表格漏填错填,忘记对账,造成对账的重复和混乱,降低了工作的效率。
优化方案:设计日工作完成表
本人设计的日工作完成表主要是针对对账工作的,在所有的必须填写的表格凭证填写完毕并确认无误后,会计开始和出纳、仓管对账,在根据对账的进度完成无误后,就在表格对应处打“√”,如有误就要立即处理查明出错原因,最后直至完成所有的工作,这样就可以大大避免了漏对和重复对账的现象。
3. 销售人员遇到的问题的解决方法
问题1:简单销售小票难以清晰反映营销策略的优劣
在电商节销售的过程中,每件商品卖出都需要填写销售小票,以便记录每天经营交易的情况作为记账的依据。学生们在外面购买回来的销售小票(如下图所示)设计十分简单。
这些简单的销售小票相对于销售的过程产生的折扣、优惠、赠品造成填写时的混乱,也难以反映经营活动营销策略的好坏。
优化方案:设计售货登记表
本人设计了一份售货登记表,是让负责销售的学生在交易完成后根据存根联的立即填写的。这张表的设计能较清楚地反映出商品的原价、折扣、优惠、赠品的情况,并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小组营销策略的成效。
4. 财务信息与营销策略决策的关系
在电商节中,财务小组的学生会认为,只要完成自己的基本工作职责即可。其中忽略了一个重要的因素:财务会计信息作为店铺管理的一个重要的纽带,其质量的改善和提高,会令店铺经营活动营销策略的决策带来更好的影响,才能为投资者带来最大的收益。如何将财务工作与销售策略有机地结合起来,本人从以下两方面对学生作出指导。首先,对销售情况作出统计。其次,将上述统计数据进行折线图分析。再次,结合上面两个图表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第十三周是电商节销售的第一周。小组没有做较多的优惠活动,但是销售成绩依然理想,因是因为顾客都对产品有新鲜感,有较高的购买欲望。
第十四周销售后统计,虽然运用了打折优惠,但利润只是上周的37.9%,表明了顾客的消费欲望明显下降。此时,本人指导学生根据顾客的消费欲望做市场调查问卷和对市场进行分析,根据问卷统计数据作出相应的营销策略调整。
第十五周的营销策略根据上周的数据分析和市场调查后,更改为赠送赠品。并且不断增加新的赠品。实践证明,这个星期的销量突飞猛进,主营业务收入比第十三周多出21%,净利润和第十三周持平。证明了本周赠送赠品的营销方案是成功的。
第十六周是电商节最后的一周,为了避免会留下太多的存货,让资金回拢,所以使用的是降价出售商品赠送赠品。但是从消费心理的角度来说,顾客对促销活动刺激是呈边际递减效应的。经过前三周的销售,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量是呈下降趋势的,更重要的是,没有更具吸引力的新产品的推出,唤起不了顾客的消费欲望。所以,整体销售量和利润并不理想。
经过了上述的数据分析,学生对会计的基本职能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理解到会计信息反映出来的数据为店铺确立良好营销方案,获得经济利益起到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任兆英:会计理论教学与模拟实训的衔接问题探析.会计之友,2006,(11)
[2]强锦:关于《会计学基础》教学的思考.中国乡镇企业会计 2007,(01)
基础会计课程在非会计专业教学中面临的困难
(一)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
不少教师仍照搬高职会计专业本课程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掌握会计基本核算技能为出发点,不分析非专业学生的特点,在教学时惯性地将账务处理作为教学重点传授给非专业学生,导致学生花费了不少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做账和做分录的学习,最终却因难度大、兴趣衰减而收效甚微,甚至放弃学习。非会计专业学生,在初次接触《基础会计》课程时,由于专业差异和对会计的不了解,急需专业教师有明确的教学目标给与其正确的引导。教学目标是否明确,定位是否精准,直接影响着本课程的教学效果。
(二)学生基础薄弱、重视不够
同是基础会计课程,同样的教师,同样零起点的学生,往往非会计专业学生学习效果较会计专业学生有较大差异,其中原因,值得深思。非会计专业学生对财务知识、会计信息知之甚少,甚至主观认为会计与其所学专业并无联系,以后也不会从事会计相关工作,学而无用,从思想上就不重视本课程的学习,自然学习积极性也不高。如若对这种现状听之任之,教师在教学中的安排设计,互动效果都会受到严重影响,从而导致教学失败。
(三)课时紧张,缺乏后续课程支持
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大多只开设一个学期,周课时2节或4节,学期总课时32或48课时,相比较一般专业课的64课时,有限的时间里要使非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专业术语深入理解,的确让部分学生感觉吃力。而且很多专业后续基本不再开设其他相关的会计类课程,致使学生学习带着走马观花的想法,缺乏学习动力和后劲。以青岛职业技术学院为例,上述提及的专业,大多是32课时,只有市场营销等个别专业是48课时。后续安排相关课程的只有酒店管理专业开设了酒店财务管理和休闲管理专业开设了会计报表分析。课时紧张、课程孤立的局面,让会计思维指导学生自身专业学习的作用发挥有限,也使基础会计课程教学设计陷入困境。
(四)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
目前,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教学没有结合到各专业特色,教师对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等缺乏必要的了解,选用的会计入门教材和会计专业的入门教材基本一致,所以安排的教学内容也大体一样。专业覆盖面大、理论性较强的教学内容,给进入高校后首次遇到会计专业知识的非专业学生不小的压力。教师对账户设置、复式记账、分录处理、凭证账簿等内容讲解过细,反倒因课时有限,到了最后的报表环节匆匆带过,有关财务信息分析内容根本不提。缺乏针对性的教学内容安排,使得许多非会计专业学生学完本课程后认为会计就是编会计分录,忽略了阅读财务信息、分析财务数据等内容,无法实现培养学生利用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
(五)教学方法手段陈旧单一
会计本身理论性较强,同时受到教师业务水平高低的制约,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方法,在非会计专业本课程的教学中还屡见不鲜。加之在有限的多媒体教室资源分配中,属于公共专业课的基础会计可利用的先进教学手段受限,不能有效充分地运用好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极易出现以黑板和粉笔为载体、以书本为中心的"满堂灌"局面。单一的教学方法、落后的教学手段都无利于调动学生对会计问题思考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更不利于培养学生的职业开拓精神和创新精神。
进行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教学改革的思考和建议
(一)优化教师队伍,准确定位课程教学目标
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设计者,教师对保证教学效果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应从观念上改变认为非会计专业的基础会计课程不是其专业主干课,随便上上就行的想法。端正教学态度,树立爱岗敬业的师德风尚,从自身重视非会计专业的会计教学,同时努力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研究所教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特色,将教学经验和企业研修实践经验,创新地融汇于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教学中,研究教学、教法。学院可以从开展优秀课竞赛和师资培训投入方面,给予教师适当的奖励和支持,以促进教师队伍素质的提高。高职是以能力为本位的教育,非会计专业的能力教育目标应包括:1.理解本专业的经济业务事项如何在会计核算中表现。2.能通过阅读会计报表了解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等财务信息,对企业经济活动状况有一定的评价分析能力。这也就指明了非会计专业基础会计课程的教学目标。教师应深刻把握这一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并正确引导非会计的经济管理类专业学生,让他们认识到在实际工作中他们不需要生产会计信息,而是作为会计信息的使用者,需要具备分析和利用会计信息的能力,提高自身综合素质,达到学以致用。
(二)提升学习兴趣,实现快乐学习
非专业学生对基础会计与自身所学专业的关系认识不清,对课程认同度低,加之入门原理比较枯燥,学生易产生厌学情绪。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抓住最佳时机,在学生对课程建立初印象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就显得非常关键。把握好第一次课,结合社会经济发展形势,身边优秀毕业生、创业者实例,谈谈会计工作在经济管理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介绍不同工作岗位往届非会计专业毕业生的成功案例,帮助学生树立学好本课程的信心,从而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1]接下来,教师还可以拿往届会计专业学生实训的凭证、账簿等实物,给非专业学生增加感性认识。并采用联想启发的方式将会计专业术语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深入浅出地引导学生入门。如讲到企业固定资产,就可以联系家庭的房屋、家具、家电;讲到无形资产,就可以联系家庭成员的学历、绝活儿;讲到原材料,就可以联系维持家庭生活的柴米油盐学生对专业术语产生了亲近感,自然就更容易参与到教学互动中来,使学生主动从“要我学”转变为“我要学”,进入快乐学习的状态。
(三)合理安排课时,因材施教,建立后续课程有效支持
非会计专业学生对本课程学习的兴趣、需求逐渐表现出多样化的特点。其中一部分学生学习情绪高涨,理解力好,甚至想通过努力考取会计岗位准入的敲门砖——会计从业资格证,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但还有一部分学生缺乏学习兴趣和动力,越深入学习越觉得困难。最终出现一些人“吃不饱”,而另一些人又“吃不了”的局面。最好的办法是因材施教,进行同专业分层次教学,对于想学会计、学有余力的学生,可以适量增加课时,多讲授会计专业知识,同时利用课余时间提供给他们选修财经法规与职业道德课程、会计电算化课程等更多学习会计知识的机会,建立后续课程有效的支持,给他们创造取得第二专业职业资格证书的条件。对理解力有限、学习吃力的学生,教师则可调整教学内容,适当减少理论学习,增加动手技能的训练,满足岗位认知要求。总之,教师应从“让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理念出发,合理安排,使学生各取所需。
(四)整合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效果
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非会计专业应区别于会计专业,结合自己专业的特点,形成教学特色。会计教师在了解物流管理、酒店管理等非会计专业的培养目标、专业特色的基础上,针对专业需求,合理地整合添加设计与其专业相关的行业处理特色的会计教学内容。教学侧重点也不应该再放在如何进行会计核算的内容上,而是要让学生熟悉基础地位的会计规范,着重分析会计报表反映的信息,理解会计工作的本质,增强学生借助会计信息来分析本专业相关问题的能力。[2]尝试打破传统章节结构,设计模块化的教学内容。模块一:解析会计学基础原理。介绍会计基本前提的工作规则后,直接进入六大会计要素,解释各要素间的勾稽关系,引出两大会计等式,提前引入以六大要素为基础的资产负债表、利润表。模块二:简要掌握借贷记账法。借贷记账法是全世界通用的记账方法,要理解会计实务,必须明白借贷记账法。本着“够用”原则,将初学者认为非常难学的借贷符号结合不同会计科目的变化部分进行简化教学,围绕筹资、采购、生产、销售、利润的形成和分配等环节做基本的业务介绍。模块三:凭证、账簿技能模块。让学生着重理解凭证、账簿的处理流程,以及其与报表编制之间的关系。运用实务票据加操作业务案例的形式,让学生生动形象地认识会计岗位实操技巧。模块四:把握财务报表分析。首先是财务报表编制,注重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主表结构的把握;其次是财务报表分析,通过报表案例展示,介绍财务报表分析的方法,引导学生对如何利用会计信息的思考。
(五)采用多样化教学手段和方法,提高教学效率
关键词:中职;会计专业;专业建设陈登职业技术学校位于广东省佛山市顺德区乐从镇,学校立足乐从“商贸立镇”的区域经济特点,确立以财经类专业为骨干专业,加以大力发展。会计专业在学校“百分百成才”的职教理念指导下,坚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围绕师资队伍培养、实训场室建设、专业课程改革、校企合作、中高职衔接等方面开展了系列卓有成效的专业建设实践,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一、加强师资培养,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培养一支高素质、双师型的专业师资队伍,是专业建设的关键。学校采取多种措施加强师资培养,致力打造敬业爱岗、团结务实、力争上游的专业教师团队。
1.学习提升,建立学习型组织
学校采用“走出去”和“请进来”的方式,促进专业教师学习提升。每年有计划地派送教师下企业锻炼,组织教师走访企业,进行社会调研,加强专业教师与行业企业的联系。组织教师到知名职校参观交流,邀请专家到校指导,及时更新专业知识和职教理念,鼓励教师考取行业职称。近三年,学校派送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进修、学习达60多人次,开阔了专业教师视野,提升了理论水平和专业技能,“双师型”教师比例达80%。
2.科研引领,提高教科研能力
专业教师参与了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职业学校课程设置改革与校本教材开发》、广东省教育厅教改项目《高职教育会计类专业标准与课程标准的建设与实践》、佛山市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职业教育专项课题《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校企合作模式研究》、中央电教馆重点课题《基于跨省联盟的职校会计专业课程资源库建设与应用研究》等多个课题的研究,不断学习、提高教科研能力。专业教师主持佛山市中职学校网络精品课程《财务会计》《基础会计》《推销实务》的开发。通过精品课程的建设,带动了专业课程改革,同时促进了教师能力的提升。专业教师结合会计岗位工作内容,开发了《会计综合培训》《会计电算化实训》《财经四合一实训》《贸易企业会计真账实操》等10余种校本教材,参编公开出版教材3本,已投入使用,受到学生的欢迎和同行的称赞。
3.以赛促教,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学校每学年组织教师专业技能竞赛,组织校级、镇级及区级骨干教师、学科带头人、名教师的评选,通过各种渠道方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近几年,专业教师在专业能力、教学能力、科研能力等方面提升迅速,2人次被评为佛山市优秀教师,3人次被评为顺德区骨干教师,10人次被评为国家、省赛优秀辅导教师和区金牌教练,专业教师参加各级各类论文、教学设计、教学案例、课件评比,累计获市以上奖励100多人次。
二、建设实训基地,创建优良的实训环境
功能完善的专业实训场室是教师开展实践性教学的基本条件,是专业建设的基础和保障。
1.加大投入,改善实训教学条件
学校不断投入资金,加强实训场室建设,建成了配套设施较为完善的财经实训教学中心,总面积达1255平方米,实训工位536个,专业教学设备总值约324万元。现有会计电算化室、财经综合实训大厅、模拟证券交易大厅、企业经营实训室等功能场室,配备了用友U8财务软件、畅捷通T3财务软件、网中网会计教学软件、福思特会计教学软件、模拟证券交易等教学平台,为实训教学保驾护航。
2.资源共享,专业教学辐射同行
学校于2005年被顺德区教育局确立为区中职学校财经类专业的综合培训考核鉴定点,完成了区内勒流、陈村、北、龙江、李伟强、容桂、胡锦超等多所职校5000多名学生的毕业前综合培训与考核鉴定,学生技能合格率为100%,受到了送培学校师生的高度赞赏。学校多次承担佛山市和顺德区财经类学生技能竞赛及广东省赛选拨赛的赛场服务工作,起到了骨干专业在区域内的示范与辐射作用。
三、践行课程改革,培养技能型财经人才
职业教育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为宗旨,大力开展课程改革,培养技能型人才,是专业建设的方向。
1.开展社会调研,明确培养目标
专业教师深入企业,开展社会调研,了解企业对财经人才的需求状况。调研结果显示,该地区现代商贸和物流业兴旺发达,家具、钢材、塑料三大专业市场享誉全球,注册的各类工商企业有20000多家,社会对财经专业人才的需求量相当庞大。有被访企业家表示,商务英语专业人才需求急不可待;市场营销和会计人才需求经久不衰;电子商务、物流管理是新兴专业,未来人才需求前景可观。 立足调研结果,我校及时调整专业培养目标,使其更符合企业的用人需求。
2.访谈行业专家,分析专业能力
为制订会计专业教学标准,学校召开了会计专业职业能力标准分析行业专家研讨会,乐从供销集团、祥和税务师事务所有限公司、金鼎财会咨询有限公司等10家知名企业的代表应邀参加。能力分析会由省内教育专家主持,对会计、出纳、仓管、文员四个岗位的工作项目、工作任务及职业能力进行了认真的分析与提炼,使岗位职业能力分析的脉络更为清晰,内容更加丰富,并与实际工作内容接轨,会议的研讨成果是会计专业职业能力分析表,后续将进行会计专业教学标准的制订、课程结构的分析、课程标准的撰写、教材的开发及实施教学。
3.围绕培养目标,改革课程设置
课程改革遵循“以能力为本位”的指导思想,构建以培养职业能力为核心的课程体系,配合学分制改革,专业课程设置采用“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结构模式,突出职业技能训练,强化职业岗位能力培养,实践教学时数占总教学时数30%以上。每学年根据实际情况滚动修订各专业的实施性教学计划,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与时俱进,既注重学生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培养,又保证学生可持续发展所需的文化基础和综合素质培养。
4.加强实践教学,培养技能型人才
结合中职生思维比较活跃,动手能力比较强、精力旺盛等特点,在专业教学中淡化理论,强化实践,积极创新实践教学的方式方法,吸引学生把精力放在学习、实践锻炼上,为就业、创业打下基础。
(1)注重实训教学,加强教法研讨。根据教育部中职学校会计专业教学指导方案的要求,开足专业实训教学课时,《基础会计》、《财务会计》、《会计电算化》等主干课程每学期均有为期1周的校内实训教学,第五学期有为期1个月的综合实训,实践教学课时充足,实训内容接近就业岗位要求,学生在做中学,教师在做中教,实操效果良好。专业教师学习并探讨了项目教学法、五步循环教学法、任务驱动教学法、情景模拟教学法等教学法的应用,践行以学生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高教学效率。
(2)创新实践方式,搭建锻炼平台。学校创设条件,搭建平台,使学生在校期间就开始了创业及企业经营的实战演练。建立营销实训中心,指导学生参与进货、理货、售货、盘点、记账等实质性的经营管理活动。开辟校内创业园,创建“小老板创业街”。创业街的商铺以班为单位集资成立股份制公司,学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结合相关课程内容,指导学生进行店面装修、商品采购、推销策划、财务管理等工作,理论结合实践,让学生在实际经营中体验、感悟所学的专业知识,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
(3)举办技能节,营造学习氛围。学校每学年组织财经技能节,开发了会计书法、点钞、计算器翻打传票、会计知识竞赛、手工做账、会计电算化、创业实践、顶尖推销员、商务礼仪、企业经营(沙盘模拟)等多个技能竞赛项目,并进行技能汇演,让学生在交流、展示中提高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营造学生学技能、练技能、赛技能的专业学习氛围。
四、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
培养适销对路的会计专业人才,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是专业办学的出路,开展校企合作、实现校企共赢是专业建设的有力支撑。
1.建立实习基地,开展顶岗实习
学校与本地区的家具、钢铁、塑料等专业协会紧密合作,先后与广东进发钢铁有限公司、顺德区日龙贸易有限公司、乐从顺客隆商场等企业签订合作协议,共建实习基地。企业为学生提供营销、仓管、财务及店面管理等实习岗位。学校根据师资、场室、设备等资源,为企业提供员工培训,实现校企互助双赢。
针对会计专业学生对口实习困难的现状,学校与乐从中介行业协会签订了校企联盟合作协议。在乐从中介行业协会的统筹下,会计学生专业对口实习实现了重大突破,从以往的零散型实习走向了规范集中型实习,从友好式合作走向了制度化合作。日后将逐步扩大校企合作的范围,在学生实习、产学合作、教师实习等方面开展深度合作,校企共同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师资培养、开发教材、实施质量评价等。
2.紧密联系税局,实行税宣互动
顺德区国税局、地税局为学校开通了“小税通”第二课堂,由税务部门的业务骨干不定期地送税法进校园,为师生及时更新税收知识。学校成立了顺德区校园税收宣传志愿者总队,组织学生协助开展税宣活动,培养学生诚信纳税意识,渗透职业素养教育。
3.成立指委会,聘请客座讲师
根据专业发展需要,学校成立了财经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定期召开专业人才培养研讨会,请企业行家为专业建设出谋划策。聘请知名企业家担任客座讲师,有计划地邀请客座讲师回校举办专题讲座,为师生带来最新的行业信息,加强教学的针对性。
4.承接专业培训,服务社会需要
学校承担了校内外《会计从业资格证》、《会计电算化证》、《统计人员上岗证》等证书的考试培训工作,历年的考证通过率在全区领先。学校还承担了会计和统计人员的后续教育、创业教育等,历年来共培训学员20000多人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
五、中高职衔接,搭建人才培养立交桥
提高学生的培养层次,适应社会对不同层次人才的需求,是专业建设、打造品牌的发展之路。学校会计专业是广东省“中高职三二分段”的试点专业,与顺德职业技术学院对接,此项举措打通了我校会计专业人才培养的直升通道,提高会计专业人才的培养档次,增加了专业吸引力。
学校与顺职院共同研讨中高职衔接会计专业的人才培养标准与课程标准,初步构建了会计专业“三二分段”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确定了《会计实务》《会计电算化》《成本核算》《纳税基础》四门课程为中高职衔接课程。初步设计了中高职衔接三二分段“4231”的模式,即第1-4学期学习基础性课程,考取会计从业资格证;第5-6学期学习中高职衔接课程,为转段作准备,完成中职学段学习任务;第7-期学习职业能力提升课程,考取初级会计职称;第10学期为顶岗实习,完成高职学段学习任务。
六、结语
经过多年的专业建设和改革实践,会计专业办学成果显著,在顺德区内具有很强的示范作用,专业影响力辐射省内外,会计专业于2011年通过评估,被评为广东省重点建设专业。
会计专业学生深受用人单位欢迎,就业渠道顺畅,学生多在家具、钢材、塑料、房地产等专业市场就业,主要从事会计、出纳、仓管、文员、业务、跟单、部门助理等工作,近两年毕业生一次就业率均达100%,其中更有一批优秀毕业生已经走上家具、钢铁、塑料等行业企业的财务主管岗位或自主创立企业已初具规模,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学校坚持科研引路,继续加强专业建设,拓展校企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和校企合作伙伴,紧贴当地人才市场需求,制订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人才培养方案,研讨校企合作培养人才的创新模式,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打造品牌专业,致力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要的财经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经济。
(作者单位:佛山市顺德区陈登职业技术学校)
参考文献:
[1]刘庆.对职校会计教学改革的几点思考[J].职业,2012(32).
[2]崔晓婷.中职会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法分析[J].新课程研究(中旬刊),2010(5).
一、用人单位对财经人才的职业能力需求
职业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就业的,因此必须时刻关注用人单位对人才能力的需求。对企业来说,良好的职业素养、突出的R涤τ媚芰Α⒘己玫男作精神以及环境适应能力等都是员工非常重要的素质。就拿职业品质来说,用人单位无一例外都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职业操守、严谨的敬业精神和细致的工作作风,这是做好财经工作必备的基本素养。再拿协作精神来说,这是对复合型人才的必然要求。现在企事业单位的分工越来越细,每个人都是工作的一部分和任务的一分子,单枪匹马、单打独斗的工作方式已经不适应现在的时代了,团结合作、灵活沟通、同舟共济才是完成任务的基本条件,也是职业人的必备素质。
二、专业课程教学欠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
中职学校学生普遍存在基础较差、成绩不理想的问题,他们上进心不足、自制力较差,学习中畏难情绪较重。在专业课程教学中,很多老师满足于按部就班地完成工作任务,缺少对学生相关职业能力的培养,这既有老师实务能力有限、知识与实际工作脱节的原因,也有教材内容不符合中职生实际、缺少对能力培养关注的原因。而老师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法陈旧、单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兴趣。这些原因都影响了教学的质量和实际效果,影响到中职生职业能力的提升。
三、优化课程教学,加强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措施
1.更新教学理念,优化课程知识
统计课程虽说是专业基础课,内容一般变化不大,但老师的思想观念应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既要研究教学内容的更新,也要研究学生的现状,不能照抄照搬老一套。尤其是面对学习不积极、上进心不强的中职生,教师必须结合学生实际,寻求适合当代学生的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在课程知识传授过程中,老师也要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整合优化相关的教学内容,突出能力培养,加大教学内容与工作实践之间的联系,改变以往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
2.创设高效课堂,提高教学效果
在具体教学组织中,教师应该根据中职学生实际,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使课堂教学更适合学生的职业能力发展。例如,教师可以引进大量的统计案例,精心设计讨论主题,围绕实际问题来调动学生主动参与的意识,结合具体任务来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设置导学案,培养学生的自学精神,并把课堂展示作为提高学生能力的重要舞台,给予适当的指导和鼓励。把小组学习当做重要的抓手,通过对学、群学来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3.开展项目教学,学做融合一体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要把能力训练作为主线来抓,首先是基础知识和单一技能训练。这需要教师提炼教材里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设计训练任务,在学生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培养基本的能力。面向职业的统计课程应该紧贴用人单位需求,教师要把行业的真实任务进行教学改造,开发基于工作实际的专项实训和综合实训项目,如超市的销售情况统计与数据整理、企业经营情况的综合指标分析、厂家产品的抽样判断等等。然后组织或指导学生练习,在做中熟悉和掌握知识,内化成个人能力。这些来源于工作过程的问题解决,对增强学生的实操能力、培养职业素质、提升职业竞争力非常有帮助。
4.加强综合考核,重视全面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