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高校继续教育培训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高校继续教育培训

第1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过程主要有三个阶段,即开发管理、过程管理、后期管理,每个阶段、过程所涵盖的内容都非常系统、细致。一是开发管理。开发管理是继续教育培训的前提,主要包括继续教育培训的市场可行性分析、明确培训目标、确定培训主要对象、授课教师的选取以及确定招生宣传方案,培训方案、培训地点的选择与确定等相关的问题。二是过程管理。

过程管理主要指教与学全过程的监督与检查,确保规范、有序、有效地完成继续教育培训,对学员来说,主要是对他们的学习情况、作业完成情况、课程考核,以及课程毕业设计等情况进行跟踪、了解、管理,对任课教师来说,主要涉及教学质量、学生满意度情况,进行跟踪、了解、反馈、管理。三是后期管理。后期管理主要是做好培训的总结评估、资料存档工作,培训结束之后的总结必不可少,只有总结才能总结经验教训,才能发现培训过程中的一些优势做法,才能为今后的培训积累宝贵的经验。同时,做好收集工作主要包括培训学生名单、成绩档案、培训授课教案、考试试题等材料。

二、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内容所涉及的三个过程,涵盖面广,牵涉到学校很多个部门,比如招生计划主要由培训处完成,教师的安排由教务处、甚至需要院系来配合,所以培训需要相关部门通力合作,否则很难做好。因为过程复杂,也就暴露出很多的问题,下面笔者结合多年继续教育培训的工作实际,就目前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一是机构身份不明。高职院校关于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身份、职责没有统一的规定,有些高职院校培训机构从属某个院系,有些从属于机关,如果把它作为院系的一个机构,基本上很难发挥它的职能,会出现上下协调沟通不畅,学校资源很难整合,运行效率低,服务水平差的局面,有些高职院校只是把培训机构作为创收的主要来源,无视专业分散、学员学历参差不齐等问题,完全丧失培训机构本身应有的职能,严重挫伤继续教育培训机构的办学积极性。二是管理模式落后。

管理模式落后,最重要的原因就是,部分高职院校没有充分认识到继续教育培训的重要性,没有真正重视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也就疏于对继续教育培训的管理,没有相关的管理制度,或者制度不完善,没有信息反馈的畅通渠道,没有工作的有效监督等等,事实上,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要有规范的管理和优秀的教学质量,才能赢得激烈的市场竞争,因为继续教育培训面临学历水平低、生源构成复杂等困难。三是师资力量薄弱。部分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的师资力量相当薄弱,大部分学校都没有专职的继续教育培训的教师,都是在学校正常教学任务的教师安排好了之后,才会安排继续教育培训的课程教师,没有一支职业化、专业化的继续教育培训师资队伍,另外因为部分高职院校对教育培训思想上不重视,这方面的教师招聘流程标准不透明、不公开,导致管理师资力量也非常薄弱。

三、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完善的有效途径

针对高职院校继续教育培训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这项工作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完善。一是提高认识,加强重视。高职院校要充分认识继续教育培训在构建终身学习型社会中的重要作用,要明确机构所承担职责和历史使命,要给予相应管理机构职权,教育培训机构主要负责人更是要端正认识,充分发挥高职院校在职业教育领域的资源优势,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学校和社会对继续教育的认识。二是完善制度,严格管理。

逐步完善继续教育的管理制度,根据学校实际,可以考虑实行教育培训分级管理架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进行监管,所有的教学组织与管理由下一级的院系继续教育机构完成,学校的继续教育培训机构只是作为职能部门对教学效果、学员的满意程度等进行跟踪、考核,确保教学质量。同时要经常举办继续教育培训的研讨会,总结过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解决。三是加强培训,提高业务能力。为了提高继续教育培训的质量和水平,应该定期组织继续教育的管理人员与教师进行培训,比如讲座、考察、研修等形式,更新知识,更新教学手段,提高师资水平、业务能力,努力建设一支专业化、职业化的高水平的师资队伍。

第2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一、全面发动抓落实。一是广泛宣传发动。我镇分层次、分阶段召开了环境综合整治工作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环境整治及长效管护工作,要求全镇上下提高认识,统一行动,突出重点,狠抓落实,攻克难点,长效管理,集中精力、人力、财力搞好环境综合整治,把八里镇打造成水清、岸绿、街美、村洁的新城镇。我们通过宣传橱窗、标语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环境综合整治的重要意义,让环境整治与长效管护家喻户晓、人人皆知,提高了全镇上下的环境意识和文明程度。二是切实加强领导。为确保环境整治工作的有序开展,我镇成立了由陈宝川书记为组长,党委、政府、人大领导班子成员为副组长,分管负责人为执行组长,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村(居)支部书记为成员的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对环境综合整治的组织实施。三套班子成员、分工到村(居)干部为督查组成员,行使镇村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督查职能。各部门、单位、村(居)相应成立了领导小组。三是层层分解任务。结合八里实际,制定了《八里镇环境综合整治及长效管理工作任务分解表》,明确三套班子成员为相关任务的负责人,有关村(居)、部门、单位组织实施。各村(居)和村建、城管、环卫、水利等部门将工作任务细化到路段、河流、重点部位,落实到班组、中队、人头。四是明确百分考核。我们从组织领导、宣传发动、措施落实、整治成果、长效管护和经费筹措等方面对各村居定期考核;并将考评结果列入八里镇对各部门(单位)、村(居)年终考核的重要内容。年终评出环境综合整治和长效管理工作先进村(居)和环境综合整治达标村(居)。对工作不力,进展缓慢的村(居)、企事业单位进行通报,同时对相关责任人以适当方式予以问责。

二、积极主动抓配套。为改善村民住宅条件,抓住沿江开发的机遇,近几年来拆除了137个零散村庄。按照镇区总体规划,我们积极主动配合扬州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了安置小区。金山花园小区一二三四期工程共建30万平方米住宅楼,已全部安置到户,五期工程20万平方米安置房基本竣工,第二安置小区玉带家园20万平方米安置房顺利封顶。镇区道路、水、电、供暖、通讯、有线电视等设施基本配套,实施了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工程。XX年创建江苏省卫生镇时,我镇建成了垃圾中转站,配套了15个垃圾房、20个垃圾池、250多只垃圾箱。今年以来,垃圾中转站运转正常,6辆拖拉机每天清运垃圾,32人的保洁队伍早晚各清扫一次,保持镇区主干道和小区的清洁,每月清理垃圾240吨。金山花园一村、宜民小区、曹桥、八里、薛巷等村出动200多人次参加环境整治,实行长效管理。

三、突击行动抓到位。一是加大道路庄台整治力度。八里地处沿江开发区,境内有扬子江路、春江路、施沙路等纵横交错的区间道路和通达工程金山路、花新路,境内村庄与厂区比邻而居,环境整治的任务十分繁重。今年以来,我镇城管大队、水利站、环卫所、8个村共出动劳动力1800多人次,投入各类运输机械30多台,清运垃圾XX多吨,与之配套各村累计新建垃圾池50座,通过项目拆迁拆除了一大批猪圈、鸡窝、简易房,并结合实际重点整治了69个集中居住的庄台。我镇由城管大队、市场办公室牵头重点整治了镇区乱停乱放、乱贴乱画乱挂、出摊经营、店牌店招不整齐的现象。我镇由村建科、建管站牵头及时修复了镇区破损的道路、绿化、路灯、路牙、围墙等配套设施,清运了建筑垃圾。二是加强对镇内河流的治理。今年以来,我们由水利站牵头、各村配合,全面完成了15条河道、96个河塘整治任务,共清理水生植物15万平方米,完成土方24万方,铲坡6公里,锯杂树8公里。三是落实长效管护措施。对马港河、玉带河、水泥厂等镇内河道和农桥桥面、过桥路洞明确了专人维护、保洁,确保干净整洁,无堆积物。对公共聚集场所、驻镇单位、沿街事业单位、企业、沿街店面按照领导班子成员分工,严格执行门前四包责任制。

第3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问题与对策;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C

现今社会大力提倡终身教育,随着这种理念的传播与深入,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飞速发展。这种教育方式已经成为高校培养后续人才、建设学习型社会的必要手段。

我国对这种教育方式进行了一定的探索,但实际效果却不理想,其在实施过程中遇到了诸多困难。一部分原因在于一些高校对其定位不明确,制度不健全,没有形成应有的影响力,不够重视其地位,因此教育资源的分配有所偏差,其配置相应落后;另一部分原因在于这种教育方式大多被私营教育机构所采用,人们对高校所承办的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认知度不高,信任度不够。

虽然现在的情势并不乐观,但高校具有的比如人才、科技、设施等优势也是其他机构无法相比的。高校可以通过进行社会调查的方式了解市场情况,根据市场需要培养专业人才,之后向企事业单位进行推荐。

一、继续教育概述

继续教育涵盖以下四种含义:第一,继续教育实际上是一种非学历的相关成人教育;第二,受教育者自身在学历以及专业技术等方面已经达到一定的水平以及层次;第三,继续教育有关内容包括新技术、新知识、新方法、新理论、新技能、新信息;第四,学习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对知识进行更新补充,从而改进并完善知识结构,扩大视野,有效提升创新能力,进而适应社会进步、科技发展以及本职工作方面的需要。

理解继续教育时一定要将它和成人教育合理地区分开,虽然两者大体相同,但细节之处仍有不同的地方。

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教育对象方面。对继续教育来说,其面对的是全体从业人员;但是成人教育面对的是成年人,其中不但包括全部从业人员,同时也包括了无业人员。第二,有关内容方面。继续教育涵盖了从业人员自身的回归教育以及岗位培训;但是成人教育不但涵盖了全部从业人员自身的回归教育以及岗位培训,还包括无业人员就业方面的教育。第三,层次方面。通常来讲,成人教育以及继续教育在水平界限方面大致相同,只是在起点上有一定的差别。例如,对城镇来说,继续教育的实际层次相较于成人教育的起点要高一些,这是由于文盲或者是小学文化程度人员在就业方面非常困难。两者在定义划分方面具体依据的标准存在不同,不具备严格意义上的可比性。只是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成人教育包含了继续教育。

二、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在各方面的界定

1.教育性质与内容

高校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是在国家统一制定的学制之外的不被授予学位证书的教育活动,入学门槛低,学时不定且不统一举行结业考试。重点在于学习过程以及理解学习内容,对学生的自觉性要求很高。这种教育方式可多次重复,属于继续教育的主要方式,很好地践行了终身教育观。教育内容包括岗位培训、就业培训、专业技能培训、定向培训等,这些内容决定了学生以后就业的情况。

2.教育目标与对象

教育目标主要是对学员的知识、技能进行拓展,扩大其就业可选空间,强化其生存技能,增强其社会适应力,增加其专业知识,促进其意志与人格的完善,使其成为社会的中坚力量。对教育对象并无过多要求,主要遵从受教育者的需求和职业方向,为那些有心学习的人提供受教育的机会。

3.教育手段与课程设置

在师资力量上,兼职和志愿者居多,但多数都是各个学科的专家;在教学设施方面,实验设施、学习资料等方面可满足学员要求,多媒体教学也将广泛用于此处,能达到应有的教育效果。

三、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1.定位不明确,认知不全面

传统教育思想束缚了高校的发展,多数高校对非学历继续教育认知不到位,重视普通学历教育,轻视非学历继续教育,认为高等学校才是培育人才的土壤,而非学历教育只是普通教育的补充,因此把其定位于配角,认为只有教育机构才承办非学历教育,导致其发展缓慢。但是二者应该是相互促进的关系,因此,继续教育应成为高校的一项任务,学校领导要对其加以重视,将其视为自身的责任与义务。

2.教育人员缺乏

继续教育是很复杂的工程,其工作种类繁多,强度大;各个高校都需要投入大量人员,而且为了保证质量,还需要经验丰富的专家,制订合理的课程安排和培训计划。因此,对工作人员、专家和教师的数量有着更大需求,但校方很难保证可以拥有这么多高素质和经验丰富的人才,从而会影响继续教育的质量。

3.管理体制落后

很多高校在继续教育方面还处在萌芽阶段,这种新生事物对传统教育来说是一种挑战,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方面的管理体制不够完善,建设还处于初级阶段;各个学院之间没有有效的交流,只是各自为政,看似多姿多彩,其实都是规模小质量差,资源没有得到整合,使得外界对继续教育非学历培训的认知度不够,阻碍了其发展。所以,高校加大对所有资源的整合力度,不断完善原有的管理体制,以做到真正合理地管理高校资源,使得继续教育得到长远发展。

4.非学历继续教育当中品牌化、专业化发展不均衡

第4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发展路径

中图分类号:G7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22-0074-02

2015年国家出台了《关于引导部分地方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转变的指导意见》,引导一批本科高校向应用型高校转型,把办学思路真正转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上来,转到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上来,从而全面提高高校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和创新驱动发展的能力。教育部统计,2015年全国独立学院共有275所,在校生达260多万人,独立学院承担了全国本科层次人才培养任务的18%,成为国家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2014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迁址靖江办学,本着培养人才、服务靖江经济的原则,努力寻求拓展发挥本校继续教育为靖江地方经济服务的模式,而靖江各企业对各层次人才的技术提升等方面培训有着迫切的需求,校、企、政府三方共建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通过各种途径提升员工综合素质、技能,为靖江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显得非常必要。

一、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现状与共性问题

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是为了满足高校在教育环节的特色化发展,在有效依托高校教学资源和师资力量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教学资源和办学经验来为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提供全方位、多层次、多模式和多类型的教学体系,使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突出市场化的需求特点,以满足市场经济和社会整体的环境要求,使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形成协调分明的运行机制。但是,整体性的规划方针在实际的教育体系建设中还是存在着诸多问题,这就需要在基本的建设方面从共性问题出发和入手,以实现继续教育的效能发挥。

1.基地建设的全局规划和资源配置缺乏整体的协同性。在当前的继续教育状态下,培训基地的建设采用独立的运营模式和状态,在进行基地建设和目标培养、课程设置以及资源配置、效果评估等方面实现整体性的方案设定与规划。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各个环节需要实现有效的合作与协同,在建设中某个环节和部门的建设力度过于繁重时,其他部门和区域需要实现一定的辅助和协同,有效完成各个环节的基地建设。

2.基地建设的培训需求和课程设置缺乏调研的系统性。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环节,需要对培训的整体需求探寻科学的调研活动。这就需要在高校的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中进行主动性的调研,比如上门走访或者电话沟通等方式进行,然后在了解整体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培训课程体系的建设。此外,还需要强化培训基地的对外拓展项目建设,但是,在高校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缺乏有效的主动推广意识。

3.有效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对策。(1)实现社会资源的有效组建,强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及整合。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是有效获取市场资源的整体战场,基础的培训环节是对资源项目的开发利用,在资源强化的过程中实现对潜在客户和师资力量的引进,并在有效的调研活动支持下实现对基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再开发。这就需要在继续教育基地培训建设中为继续教育提供整体化的服务,在完善培训体系建设时,实现培训课程同相关行业和具体企业的专业贴合度,使基地的培训工作实现教育形式的创新,并在校企结合的渠道优势下,开展有效的合作办学,实现各项资源的优化整合。(2)进行培训项目的深入调研,促进人才培训符合实际需求。从院校教育的整体实际出发,通过信息科技的支持在基础设施建设和人才培养等诸多方面实现同企业的有效结合,强化培训基地的建设,使继续教育建设能够从实际出发的基础上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有效融入整体的社会产业链条布局,使整体的继续教育培训同院校的基本建设有效衔接,使最终的人才培养能够符合社会整体的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人才的需求。

2016年常州大学怀德学院经招投标取得江苏国信靖江发电有限公司管理培训项目,根据电厂对员工素质、技能提升的实际需求,通过对培训项目的深入调研,在培训方案的选择、课程的设置、教案的编排、师资的配备上量身定做培训项目,做到人才培训真正符合企业需求、符合地方经济发展需求。

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任务和目标

1.在全新的教育环境和发展背景下,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要同高校的自身优势行业特点相结合,使高校的继续教育同地方经济和行业特征以及企业相结合,使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建设与整体的管理体制和服务模式及运行机制相统一。

2.结合企业和行业的需求,在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实现教学模式的创新,并最大化地实现同学历教育的沟通和衔接机制。

3.同社会经济的发展相适应,使学习者能够在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满足多样化的学习需求,使改革之后的继续教育在教学方法和课程体系以及教学模式等方面实现创新,探索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创新性的人才培养模式,以更好地保障基地教育建设中继续教育的整体发展水平。

4.进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时,需要同现代化的信息技术有效结合,强化数据信息化的教学资源建设和共享,建设整体性的教学资源服务模式和基地教学机制。

据此,常州大学怀德学院与靖江不断完善共建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适时方案和整体目标。

三、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的路径

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进行的技能培训是为了发展服务经济和产业建设,以有效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在继续教育培训建设中提升企业竞争力,实现职工的有效就业。并在基地建设中遵循现今社会经济的整体要求,将培养目标定位在实用型人才和综合技能型人才方面,有效建立运作规范化的多样性人才培养目标,以在继续教育基地建设中实现综合全面性的职工技能培训的全新机制,在专业化的技能支持下实现人人有技能、人人能就业和人人得实惠的继续教育培养机制,以有效促进市场经济的高速发展的人才支持。

1.强化校企联合,共建“新型企业大学”。“企业大学”是在新型的社会环境下所要求的综合技能型人才的建设需求,并在长久的应用中体现了应用的优势。近年来,虽然我国企业大学教育得到了长足充分的发展,但是整体的发展质量并没有一致性和整体性,实际而言,主要是因为我国的部分企业建设中在注重硬件设施建设而忽略了软件建设,导致整体的业务建设和管理环节缺乏稳定性和规范性,一定情况下制约着企业大学的实质性应用和发展,甚至于企业大学只是名义上的“空架子”。在对现实状况进行了解的基础上,继续教育的培训基地可以有效应用现实状况实现自身的发展和补充,在课程体系建设和管理体系方面实现与企业间的强强联合,建立完备的新型企业大学,使继续教育能够在企业的战略转型中起到应有的作用。

2.结合政府建设,开展行业专项合作。在继续教育培训管理中需要在了解政府要求和行业规范的前提下进行基础建设,实现同政府相关部门的合作,并以此为切入点,优化继续教育的教学培训,在同社会状况进行结合的基础上实现校内教学资源的整合与优化,推进基础建设项目的针对性。并且,可以在对各项实际进行了解的基础上将原有的基地建设建设项目改进和优化,并不断地更新挖掘新的项目,然后强化培训力度,体现继续教育的优势。(1)开展城乡劳动者的职业技能培训。在进行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时需要围绕社会经济的整体产业格局,以更好地满足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并对有就业意向和工作能力的劳动者进行有效的基地培训建设,有效完成岗前的职业技能培训,更好地满足用人单位和社会主体对于人才的要求。(2)开展专业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培训。在进行继续教育基地建设时需要有效完善整体性的工作激励和评估机制,在创新式的教学方法支撑下同网络载体结合起来,提升基地的整体培训效能,以完善参与继续教育的相关人员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保障在继续教育的过程中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完善培训机制,使继续教育满足当下环境的现代化和信息化的人才技能要求,以满足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

2016年焊接中心大楼将在常州大学怀德学院建造落成,靖江政府、企业与高校三方将共建开启焊接的合作项目,作为行业专项培训基地为地方培养输送焊接行业人才。

3.依托信息技术,建设数字化的网络培训。在科学技术的要求和推动下,开展数字化的网络培训和建设,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打破固有的传统面授式教学局限,在更加先进和主动的状态下实现继续教育的资源共享,在学校自主安排时间的基础上使培训活动能够更加契合社会的需求,强化继续教育活动的正常有序开展。

四、结束语

员工继续教育培训基地建设面临着诸多的困难和局限,整体而言,社会体制建设和国家政策需求都是局限性的因素,以及基地建设中的自身运营管理模式。这就需要高校在进行继续教育的基地建设中强化自身优势,积极主动地开展问题的解决对策,在新型的社会环境需求下,实现原则性同灵活性的结合,探寻适合自身发展的全面基地建设道路和途径。

参考文献:

第5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地方高校;成人继续教育;改革;实践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发展处于转型期,各校都在积极探索新形势下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思路,菏泽学院通过对各项工作改革研究与实践,继续教育工作成效显著,初步走出了一条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路子。成人高等教育办学层次发生了很大变化,专升本、高升本、高升专3个层次得以健全,招生规模大幅度增加,在校生人数达5862人。录取人数由2009年以前的1500人左右,增加到了2655人。与此同时,通过改革创新发展实践,学院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和非学历教育工作得到了山东省教学专项检查专家组的高度评价;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工作的开展,为学院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立交桥的建设首开先河;围绕继续教育工作进行科学研究等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先后获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等荣誉。

一、地方高校继续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招生工作现状

通过调查发现目前地方高校在成人教育招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越来越突出,例如招生宣传不够,宣传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落实和改革。招生计划偏少,特别是专升本和高起本计划远不能满足学院的需求,并严重制约着录取率的提高。招生计划执行严重不平衡:有的专业报名人很多,有的专业报名及录取人数很少,难以正常开班或组织教学,生源质量逐渐下降。办学层次有待提高,应在现有本、专科招生的基础上开展在职研究生教育。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工作现状

教学管理模式落后,沿用普通高校传统的教学管理模式,基本上没有体现出成人的特点。管理观念陈旧,信息化的教学管理手段严重缺乏,习惯于运用传统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成人教学方法几乎和全日制的相同,这种办学思想忽视了成人高等教育的特性,阻断了成人高等教育与社会的联系,束缚了自身的健康发展。学员自身素质下降,缺乏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成人教学过程监控有待加强,函授站、教学点设置和管理混乱。

(三)成人高等教育非学历教育现状

从全国范围来看,地方高校开展非学历教育的规模较大,大部分地方高校的继续教育学院都有非学历教育培训项目。但从培训项目的创新性及效益看,高校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目前国内开展的主要非学历教育项目是证书培训、行业培训和政府推动的一些培训项目。地方高校存在着对发展非学历教育认识不到位,力度不够,教育模式缺乏创新,定位不准,盲目跟风等突出问题。同时非学历教育的制度保障不够健全,生源面临激烈竞争,质量难以应对市场不断变化的新要求等。

(四)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和机制还没有与市场经济接轨,无序竞争,认可度降低

随着继续教育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迫切需要高校的继续教育机制体制尽快和市场经济接轨。当前,虽然少数高校能做到,但是在大多数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管理中,很难做到,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体制单一,机制不灵活,难于适应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要求。

(五)高校继续教育资源有待整合

高校继续教育主要包括成人教育、远程教育、自学考试、非学历教育等。负责继续教育的学院缺少规范统一的名称,部分高校内部几个学院并存,其办学内容相近、生源相同,只是教学方式不同。事实上,高校继续教育应该是一个统一的整体,不然就容易出现学校内部相互争夺生源与教育资源的问题,在高校经费捉襟见肘的情况下,既造成了人力物力的浪费,也使学校自身的声誉受到不应有的损害。从根本上来讲,就是管理比较混乱,资源利用率低下,给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利影响。

(六)改革不畅

没有突破封闭式的地方高校成人教育管理模式,不能与时俱进,难以持续发展。对继续教育的健康发展认识不足,目标不明,手段落后等现象普遍存在。

(七)继续教育理论研究不够

继续教育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和指导,但是当前社会的快速发展对继续教育的要求越来越高,层次越来越多,类型越来越复杂,继续教育的理论研究显然没有跟上,不仅研究人员少,高质量的成果少,而且重复研究多,创新研究少,整体研究不够深入,不能为继续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指导。

二、地方高校继续教育改革发展探索

(一)继续教育招生工作

无论哪种办学,生源都是基础,市场占有率是发展的前提。多年实践中我们思考最多的首要问题是如何做好招生和服务管理工作。搞好调研和招生宣传,不断拓展生源市场,全方位提供优质服务,规范操作程序,是我们的基本做法。增强责任心,提高奉献精神、敬业精神、团队精神是对继续教育学院全体人员的基本要求。基于继续教育的实际情况及发展趋势,为了使继续教育在现有的基础上取得更大的发展,应采取如下对策。

1.统筹学校教育资源

把继续教育的招生与办学要放在整个学校人才培养规划的大背景下去考虑,整合招生资源,做好招生策划。学校要切实把继续教育重视起来,把既懂业务又熟悉市场的专业技术人员配足配齐。

2.强化招生宣传工作

一是要建设一支过硬的招生队伍,做好宣传工作的基本保障。二是创新方式方法,制定并实施有效宣传策略。三是结合实际,制定以点带面、精耕细作的宣传战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四是加大对县函授站招生工作的督促力度。五是加强与学校各单位的沟通,继续教育资源全校共享,继续教育学院搭台全校教职工唱戏,充分调动学院内部各教学单位及各部门的积极性,让大家认识招生的重要性和迫切性,使全校都来关注和重视继续教育成人招生工作。

3.建立健全招生服务支持体系

第一是基本服务:提供详尽的教学计划和优质教材,并选配好优秀授课教师;加强技术支持和教学管理服务,为学生提供非智力因素的其他方面的服务;了解学生的想法,给予帮助;组织开展学习方法的引导和经验交流,使学生学会学习并产生认同感和归属感。第二是开展专业化服务:要从继续教育的发展趋势来认识和把握学院应达到的服务水准。所谓专业化就是不仅服务热情,更要服务精准,把工作做到服务对象的心坎上。工作的好坏,不仅要看动机,更要看效果。第三是用心服务:所谓用心服务,就是全面展现我们全体员工的精神面貌、专业能力、市场意识等综合素质,体现着教育服务工作者的敬业精神、对继续教育事业的执著和对市场的感悟。所谓用心服务,就是要站在学生的角度,来考虑我们的服务是否到位,是否能够满足学生的实际需要。

(二)成人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针对成人高等教育出现的不良现象,2010年以来,学院按照积极发展、深化改革、加强管理、保证质量的办学指导方针,正确处理规模与效益、数量与质量的关系,进一步用先进教育理念提升成人高等教育的教学水平,以保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质量,规范成人高等教育教学管理工作。

1.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

为实施系统化、规范化管理,使成人教育工作有章可循,继续教育学院不断加强教育管理制度体系建设,对办学的各环节实行全方位规范化管理。经过潜心探索研究和精心试验、实践,制定和形成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各项成人高等教育的规章制度,整理和印制了《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规章制度汇编》。

2.建立一支高素质的专兼职教师队伍

注重师资队伍建设,建有一支既有成人高等教育经验,又有一定学术水平的由校内外专家、学者组成的专兼职师资队伍,为继续教育的教学质量保证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3.进一步修订和完善了培养方案、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

根据教学实施过程中发现的问题,对原有的培养方案、教学大纲、教学计划进行了调整及修订。使教学大纲及教学计划适应时展的要求,满足当前学员个性发展需要,体现出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以及成人高等教育特色。

4.建立长期有效的检查评估制度,加强教学过程管理,提高教学质量

建立和完善了继续教育各类信息反馈、测评体系和相应的教学质量监控组织,加大了继续教育的质量管理和监控力度。通过开展年度检查评估,对成人教育教学全过程进行动态跟踪,并定期检查评估结果,对管理混乱和教学质量低下的教学站点进行限期整改。

5.创新教学方法,加强现代化教学手段的运用

积极创新继续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开展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改革,推广先进的教学理念,开展了一系列教学改革,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技术应用能力。利用现代化教学手段,尝试现代远程网络教学。学院申报的《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与校外学习中心合作模式改革研究》被批准为2011年中国石油大学(华东)远程与继续教育立项课题。本课题的立项研究是学院开展国内校际间继续教育远程合作研究迈出的第一步,将对今后学院与国内高校继续教育远程合作打下坚实的基础,其成果也将为学校继续教育远程化发展提供理论指导。

6.开展特色课程建设

为了全面推进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学院非常重视学科专业建设,选派本校本学科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正教授担任课程负责人,聘任本校副教授以上职称的教师担任主讲教师,鼓励学术造诣高、教学能力强、具有丰富成人教育教学经验的教师参加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已有4门校级特色课程,1门省级特色课程。

(三)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

1.制定教育品牌化发展战略

教育品牌现已成为培训机构赢得学员、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是培训机构竞争力的有机组成部分和重要体现。地方高校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具有其独特的优势,要把潜在的教育资源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优势,转化为继续教育培训的核心竞争力,为此学院制定了一套切实可行的品牌战略发展计划。

2.突出特色,形成非学历教育精品项目

开展继续教育培训,必须考虑培训规模、效益和可持续发展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培训项目开发时,着眼于长远发展,着眼于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的经济建设发展,依托自身学科优势和已经相对成熟的项目,加强研发,形成系列化的特色项目,以及具有市场竞争优势的项目群。努力争取做到应用一批,研发一批,储备一批。在不断研发和深入市场调研基础上,合理安排新项目投放市场。

3.开展校地结合,建立培训基地

构建一个面向社会各界的继续教育培训服务平台,有效开展教育培训领域的合作,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结合学校自身特点,充分利用学科优势,积极推进菏泽继续教育事业的发展,拓宽成人教育的办学空间,实现高校为社会经济、文化、人才培养服务的宗旨。学校新建了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培训基地,进一步提高了非学历教育平台的层次,培训领域由菏泽市扩大到山东省。近年来,依托山东省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菏泽市中小学教师校长培训基地、菏泽市专业技术人员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基地,充分发挥学校的办学优势,围绕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经济发展,着力培养应用型专业人才,大力发展非学历教育,努力构建各类人才成长的立交桥,促进了地方社会经济全面科学发展。

4.创新制度,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

地方高校继续教育培训是建立在经营理念上的。当非学历教育与市场越来越贴近的时候,无经济效益的培训显然难以为继。要进行制度创新,不断完善高校培训管理运行机制,使高校继续教育贴近需求,优势突显,运行顺畅,质量上升。要通过核算,建立有效的教育资源分配管理系统,有效开展继续教育培训服务,构建教育培训资源共享机制,提高教育资源使用效益。

5.立足可持续发展,实施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工程

做好继续教育培训工作有诸多因素,但最关键最主要的是人的因素,人员的素质直接关系到继续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效率。要以能力为导向,制定有效的继续教育人员素质能力提升计划,重点培养、提高其市场需求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策划设计与开发能力、组织优质师资和其他教育资源的能力、沟通协调和培训管理能力等,努力构建一支过硬的继续教育工作队伍。

(四)积极推进自考助学工作

2011年6月,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12个本科专业获批试点招生。这项工作的展开,为学院普通教育和成人教育协调相互发展,开通了新的渠道,也为学院普教与成教立交桥建设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五)强化师资建设,打造高校团队

加强继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深化学习型团队建设,不断丰富继续教育内涵,发扬奉献、敬业的团队精神,建设一支能够适应继续教育发展需要的校内外结合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和管理团队。

(六)结合当前实际,进行继续教育体制机制改革

菏泽学院继续教育学院作为一所地方高校的成人教育学院,地处欠发达地区,继续教育经费不足,广大学员对继续教育的热情始终不高。为此,应采取以下应对措施:一是调整机构,理顺管理体制。二是加强制度建设,理顺管理机制。三是以市场为导向,更新理念,凝练专业特色,增强竞争实力。学校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的把菏泽打造成为鲁苏豫皖交界地区科学发展高地的宏伟目标,主动适应菏泽市产业结构的布局,不断进行专业结构调整,注意职业指向性,办出专业特色,增设了契合六大区域高地发展的成人教育新专业,进一步增加在激烈竞争中的实力。

三、继续教育发展改革研究实践成效

一是通过招生改革措施的应用,招生录取人数由2009年以前的1500人上升至2012年的2655人,连年大幅度提升;调整和新上了20多个社会急需的本专科专业。

二是积极开展普通教育与成人教育的立交桥建设试点。2011年省教育厅批准学院为《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在校生实践课程考核试点院校》,使学院普通在校专科生读本科或本科生读第二专业有了平台,开创了学院普通高等教育与成人高等教育互通的先河,目前自考助学学生600人在读。

三是成人学历教育教学管理工作不断得到规范。在2011年,在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教学专项检查中,专家组在详细查阅了有关材料后,召开检查反馈会认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成教工作,思路清晰,定位准确;成教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文件规范齐全;教学管理队伍素质高,业务精;教学过程严谨、规范,教学管理井然有序。成人高等教育特色课程建设校级立项4项,省级立项1项。

四是创新模式,积极开展非学历教育培训工作。近两年,面对新的形势和需求,依托三大基地,先后开展了菏泽市中小学教师培训、中小学校长培训、乡镇中心校校长培训、公务员初任培训、中小企业领导培训以及菏泽市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培训等,共计培训20余万人。菏泽公务员在线学习项目的启动,首次开启了学院使用云技术开展E-learning学习的窗口,此项工作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认可。2012年对全市新录用公务员进行培训班期间,创新培训模式,确保了培训质量,得到菏泽市主管部门的高度评价。

大力开展非学历教育工作,成绩突出。2011年学院典型材料在全省企校合作培养人才工作总结表彰大会上交流。菏泽学院被评为山东省企校合作先进单位,并作为先进单位代表上台领奖。

五是围绕继续教育工作的实际,积极开展成人高等教育理论研究,不断提高理论水平和业务能力,为继续教育促进教学和各项管理工作的全面提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三年来共成功组织申报各类继续教育科研课题11项,其中省级立项5项。在各级学术刊物发表继续教育类学术论文80余篇。菏泽学院先后被评为山东省职工教育与职业教育优秀科研单位;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先进单位;山东省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先进单位;两项课题获山东省企业培训与职工教育重点课题研究一等奖,一项获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桑宁霞,丁红玲.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有效需求的研究(上)[J].中国成人教育,2010,(3).

[2]桑宁霞,丁红玲.关于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有效需求的研究(下)[J].中国成人教育,2010,(4).

[3]李鸿江.浅议我国现行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存在的问题及改革措施[J].成人高教学刊,2003,(6).

[4]周先林,张唯聪,张子安.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探讨[J].教育与职业,2009,(6).

[5]白浔,曾青云.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市场博弈分析与设计[J].成人教育,2006,(8).

[6]肖玉梅,卢泽生.我国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的方向与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07,(13).

[7]胡侠,余久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面临的形势和发展趋势[J].成人教育,2007,(9).

[8]马松庭.论成人高等教育招生制度改革[J].中国成人教育,2005,(1).

第6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教育技能;专业;高校教师;培养

1.前言

继续教育“一般是指大学毕业后在职的、非在职的所有人员进行知识更新、补缺、提高的教育。继续教育是继续工程教育的扩展,其教育范围不仅包括工程科技人员,也包括从事社会工作的人员。这种教育是贯穿人的一生中的教育”

通过真实、深入的调查,了解河南高校体育院系履行教师继续教育职责现状、认真分析河南体育院系履行教师继续教育职责教师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发展教师继续教育的科学、合理、有效的措施,为有关部门举办教师继续教育提供切实可靠的资料,对提高河南高校体育院校教师师资队伍水平、发展河南体育事业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2.研究对象与方法

2.1 研究对象

河南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现状

2.2 研究方法

2.2.1 问卷调查法

通过问卷信度和效度检验后,对河南省18所高校体育院系中,经过分析,从综合性大学、专门的体育学院、师范类高校、民办高校中,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抽取10所高校,体育院系的体育专业理论与术科教师(不包括公体教师、专门的辅导员及行政人员),共发放问卷450份,占教师总人数的60%左右,其概率在50%以上,符合社会学调查的抽样人数要求,回收385份问卷,回收率为85.5%,其中有效问卷362份,有效问卷的回收率为93.46%。问卷发放前进行了效度和信度检验,其信度和效度达到了发放的要求。

2.2.2 访谈法

在搜集资料的过程中,就高校体育院系教师师资队伍现状以及各高校对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状况和继续教育配套政策情况,电话咨询高校体育院系领导和教师获取重要信息,就课题的某些问题、观点与有关专家进行了交流,。

3.结果与分析

3.1 河南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配套政策的制定情况

在接受调查的河南高校体育院系中,60%以上的体育院系在贯彻《教师法》、《高等教育法》、《关于新时期加强高等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制定相关配套政策方面做得比较好,但也有40%左右的体育院系对教师培训工作不重视,对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还很模糊,只停留在口头或者被动执行上,至今还未制定相关的政策或规划。这无疑会影响教师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因此教育主管部门一方面采取行政手段实施教师继续教育;另一方面要加大宣传力度,使继续教育逐渐成为高校体育院系培养自己人才、提高本校教师实施素质教育水平和能力的重要途径,得到任职学校的支持对继续教育的稳步发展必将起到积极作用。

调查结果显示,关于鼓励教师参加培训的具体规定或办法,64.69%的院校有并已付诸实施,17.48%的有,但未付诸实施,13.79%的正在制定,3.15%的还没有制定。

有以上几组数据可以看出,河南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继续教育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有些高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只管传达上级精神,而没有采取过硬的措施输送和保证教师们按时按量参加培训。高校虽然十分重视教师的进修工作,但没有具体的政策法规,所以无论从权威性,还是宏观调控力度上看,都适应不了目前大规模教师培训工作的需要。

长期以来,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未纳入法制轨道,带来了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继续教育的考核工作尚未纳入政府和部门、单位任期目标责任制,无形中使其成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因此,一旦某方面利益得不到满足,就会貌合神离,或各自为政,使继续教育工作流于形式。调查结果显示,河南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缺乏有效的激励机制,在教师聘用、晋职、奖励、工资等方面对培训缺少硬性目标要求,不利于提高教师自觉培训的积极性。

3.2 河南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的现状

接受调查的河南高校体育院系中,所有的院系都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院系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这说明我省高校在教师继续教育的组织机构建设方面做的还比较充分,但是有50%以上的学校没有专门的教师继续教育经费,说明在教师继续教育经费方面还很欠缺,各个高校体育院系今后应加大教师继续教育经费的投入,只有经费到位,才能保证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的顺利开展。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的整体素质才会有更进一步的提高,适应当今社会的发展,满足学生的需求。

在接受调查的院校中,大部分院校有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本校教师培训工作,其中由组织人事部门负责的占47.20%,由教务部门负责的占22.38%,由研究生教育管理部门负责的占9.09%,由其它部门负责的占7.69%,不清楚的占6.29%。

4.结论

4.1 河南高校体育院系教师继续教育的法制不健全、体制不完善,继续教育具体实施和管理缺乏明确、稳定的规范依据。

4.2 有些高校对教师的继续教育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支持和指导,只管传达上级精神,而没有采取过硬的措施输送和保证教师们按时按量参加培训。

4.3 教师继续教育工作未纳入法制轨道,带来了很大的随意性,缺乏规范性。一是继续教育的考核工作尚未纳入政府和部门、单位任期目标责任制,无形中使其成为可有可无的软任务。

5.建议

建立完善的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继续教育培训制度和激励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增加教师参加培训的吸引力,调动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教师继续教育要逐步规范化、制度化,学校可以建立教师继续教育证书制度,建立教师培训档案,要坚持和完善岗前培训制度、定期提高培训制度和学术休假、带薪学习等制度。将教师继续教育与晋级、待遇、考核相结合,激发教师积极在教师继续教育方面学校可根据实际情况制定出导向性和激励性政策,积极引导、鼓励教师参加继续教育,将教师培训与教师的聘任、考核、晋升相联系,激发教师自觉培训、提高其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加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力度刻不容[J].中国高教研究,2001(7).

[2]张月铭,陈新忠.谈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重要性[J].煤炭经济研究,2002(11).

第7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职业生涯规划;高校教师;继续教育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要求,进一步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教师整体素质,保证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和教育质量的提升。高校教师作为培养各类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者、开展科学研究的主导者、社会服务的推动者,其自身的道德水平、心理健康、专业技术、创新意识及实践能力等综合素质直接影响着教书育人的质量,影响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素养,影响高等教育的可持续性发展。因此,分析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借鉴国外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经验、探索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我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对策,对构建高校教师终身学习的有效机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一、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与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

(一)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内涵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根据自身的主观因素,再结合高校人力资源规划的需求,通过高校提供的教育、培训机会,充分发挥教师自身优势,提升专业水平与个人能力,实现教师个人职业生涯目标与高校发展目标的一致性,最终实现高校教师与高校的共赢,乃至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1](二)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内涵高校教师的继续教育是通过“教育创新,服务社会”的办学宗旨,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互补的形式,区域间和国际教育协作,项目合作并举的合作教育或是网络教育,进一步完善教师的知识结构,通过继续教育来建设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人才,构建网络化、数字化、个性化、终身化的高校教师继续教育体系。[2]

二、职业生涯规划视域下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分析

(一)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环节。职业生涯规划与继续教育相辅相成,高校教师依托完善的政策、法规,科学地规划继续教育,个人职业生涯目标得以实现,高校教师整体素质得以提高,终身学习理念得以实施并取得实效。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实现个人价值的目标,继续教育是高校教师实现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没有继续教育的实施,就没有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的完善与实现。(二)职业生涯规划是高校教师终身学习权利的保障。高校教师专业技术的发展,个人能力的提高,都离不开终身学习。树立生涯规划意识,学习生涯规划方法,增强自我认知水平,增进生涯探索,提高自身素质修养,增强生涯规划实践能力。通过继续教育,学习前言知识,借鉴经验教训,提高教育教学以及科研水平,完善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实现深化终身学习的目标。(三)继续教育是实现高等教育可持续发展的保障。“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传播对我国高等教育提出了国际化的需求,高等教育的内涵和外延也在追求国际化的步伐中不断丰富和完善。只有通过加大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力度,注重先进科学技术的延伸和传承,适应持续更新的教学内容、飞速变化的教育形式和日益多元的教育评价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才能促使高等教育有效匹配新形势下的各种需求变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宏伟目标。

三、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现状分析

(一)教育法制不健全。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是终身教育的一个范畴,贯穿于高校教师整个职业生涯,在高校职业生涯规划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当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没有完善的法律体系来保障,高校教师参与继续教育缺乏经费支持,缺少时间保证,缺少政策制度支撑,缺少激励机制的导向作用。(二)教育模式欠多样化。目前,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课程内容以理论知识更新为重点,缺乏对高校教师师德、创新意识、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形式以学术研讨会、大型的学术讲座等形式为主,缺少行之有效的、多样化的教育形式设置。教育方式方法或是教师主导的线下教育,或是网络主导的线上教育,缺少两者的有机结合。同时,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考核方式更多的是以试卷笔试为主,缺少实践技能的考核。在整个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教学环节,缺少企业这个高等教育人才的需求主体以及技术创新的驱动主体的参与。[3](三)教育主体缺意识。整个社会缺少终身教育、继续教育的氛围,高校教师自身缺乏终身教育理念和继续教育意识。无论是高校管理者,还是高校教师都视继续教育仅仅是一种流于形式的学习过程。高校教师既是高等学校某一学科领域的专家,又是高校教育教学工作的承担者,高校教师继续教育有益于高校教师自身职业生涯规划、有益于高校未来发展、有益于整个经济社会的蓬勃发展。

四、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国际经验

(一)“强有力”的法制化建设。1918年,美国首次正式提出“继续教育”这一概念。1980年,美国国会颁布《继续教育法案》。如今,美国各级法律也对公立高等教育院校、私立高等教育院校,乃至教育研究机构提出明文规定,就是必须对所属教师进行定期的教学技能培训。通过监督高校教师继续教育工作的开展,完善高校教师的职业生涯管理与规划,实现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英国的继续教育在全世界享有盛名,有着“继续教育之乡”的美誉。继续教育成为初等教育、高等教育之后,第三大国家性的教育体系。以英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出发点,相继颁布了《继续教育和高等教育法》《继续教育和培训法》等法律法规,把提高继续教育的质量作为重点,加大对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培训力度,明确中央教育机构与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在继续教育管理中的分工。德国的《职业教育法》和《继续教育法》、墨西哥的《全国成人教育法》、日本的《终身学习振兴法》都通过立法确立继续教育乃至终身教育的合法地位。(二)“本土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1.美国的专业发展学校培养模式。1906年,施耐德教授提出并实施了“学工交替”继续教育培养模式,后来发展为经典的“合作教育”模式。如今的美国教师的继续教育是以中小学为基地,由大学的教育学院与一所或多所中小学合作,集教师职前培养、在职培训和学校改革为一体的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培养模式。美国采用教师研讨交流会、教师导师制等多元的培训形式,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提高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有效性。[4]2.英国的“以校为本”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模式。早在1992年,英国就开始了“工学交替”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1994年,又成立了专门的教师培训机构,该培训机构以提高高校教师的整体素质为目标。英国的教师继续教育模式是“以校为本”,国家教育部、地方教育行政部门、教育机构以及企业等利益相关者都是英国高校教师继续教育的参与主体。积极组织教师到学校和企业进行双重的学习,分别接受“教师”与“师傅”的指导与实践,发散型的参与机制使高校教师的理论和实践得到充分的提高,继续教育得到可持续的发展,高校教师个人职业生涯规划目标得以最大化完善。[5]3.德国的“全程化”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德国一直以来注重教师的全程培养,注重教师执教能力的培养,更注重教育科学课程的重要性,将高等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和专业教育等诸多内容融入到教师培养课程体系。相关的法律条令中明确规定在职教师有责任而且必须参加继续教育。4.日本的“远程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方式。日本利用计算机互联网科技来实施“远程教育”教师继续教育培训。这一培训模式的实施,使日本的教师教育呈现了全域化、同步化的状态,从而使教师的发展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为教师发展提供了更为优质的发展条件。高校教师利用“远程教育”继续教育培训方式,通过产学研合作,促进科研成果迅速转换为生产力。

第8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关键词] 医学继续教育;医学高校继续教育;医学教育管理;卫生人才

[中图分类号] R-05 [文献标识码] C [文章编号] 1674-4721(2012)03(c)-0142-02

随着20世纪40年代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提出,其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都把它作为发展国民经济、增强国家实力的重要举措,中国也不例外。但与此同时,在发展的同时,也存在着不少问题,本文正是基于对厦门市医学工作者(包括医院和医学院)继续教育现状的调研而来的,目的是想为厦门亦至福建省的医学继续教育工作贡献一份力量。

1 医学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1.1 政府和政策因素

政府在鼓励医学继续教育发展、规范医学继续教育办学方面力度不够,配套的政策法规等也不够完善。虽然也有一些关于继续教育的规定条例,但基本上是本着鼓励的原则,靠继续教育本人的自觉,而不是采取一些强制性的手段,虽然职称晋升时继续教育作为一个必备条件,但也只是看一下有没有学分,对于学分是如何取得、实效如何没有采取一些监督手段或保障手段,不利于本地医学人才的继续教育发展,总的来说,对医学继续教育还缺乏有效的经济激励机制和政策保障体制。

1.2 医学院校因素

医学高校更倾向于关注学历教育和科研成果,对继续教育工作重视不够。甚至因为这是教师晋升的必备条件而认为这是教师个人自己的事情,无论是政策还是资金方面给予的支持都较少。正是这种观念,导致许多教师对继续教育不够重视,应付了事,甚至是花钱买学分,这样一方面造成了医学院校继续医学教育资源的闲置和浪费,一方面也形成了医学院校医学继续教育不好的风气,从而严重影响了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发展。

1.3医学继续教育人员自身因素

医学继续教育接受人员(主要指医院)的观念不正确,思想认识不到位,未能形成良好的学习氛围[1]。很多医学工作者因为种种原因,比如工作繁忙、压力很大等,即便认识到了接受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在具体的学习过程中,虽然单位也给创造良好的学习机会,但总能找各种借口不准时参加,只是最后快结束时签到领学分,至于培训内容可能未学习。假如没有晋升的这种条件的限制,很可能不接受继续教育。这样长期以来,不但不利于个人知识的更新和技术的发展,总的来说,更不利于整个地区卫生事业的发展。

1.4 继续教育培训形式因素

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形式比较单一,不能适应日益发展的要求。目前医学继续教育偏重于人员的晋升,主要采取短期培训班的形式来进行,教学手段和形式比较单一;在教学过程中,多采用传统的授课方式,学生处于被接受的地位,师生之间互动较少,这很难激发学员的兴趣,更不要说提高学习积极性。另外,现有的医学继续教育更倾向于讲授理论知识,较少进行实践知识的培训,但在工作中实践知识是非常重要的,尤其是基层的临床人员,需要的更是实践知识,而培训没有将层次区分开来,也没有很好地利用医学高校或一些实力医院的平台,使得教学效果较差,达不到预期的培训效果。

2 开展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对策和建议

2.1 转换观念,提高对医学继续教育的正确认识

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还是医学工作者本身,都要转换观念。一要认识到医学继续教育的重要性,是现代医学发展必不可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要认识到医学继续教育的终身性[2],即医学继续教育对于医学工作者来说是一生的事情,而不是今天认真学习明天可以中断的事情,应该变医学继续教育为“一辈子的学习”[3]。在知识快速更新的今天,“终身学习”或“终身教育”已成为人类的共识。著名学者格罗斯认为,“终身学习是一个过程,通过这个过程,人们在一生中可以不断增长自己的知识,技能和观点”,只有转换观念,才能真正促进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从而推动福建省医学的发展。

2.2 发挥医学高校的重要作用

第一,医学高校要把医学继续教育作为自己的职能,而不是把其作为自己附带的工作任务,可有可无。医学继续教育应当成为医学高校的重要职能,这既是社会公共卫生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因为高校只有发挥好这个职能,才能更好地促进高校自身的发展,充分调动其发展的动力,从内在方面促使其发展起来。第二,充分发挥医学高校在医学继续教育工作中的优势。虽然医学继续教育成为医学高校的一个重要职能已势在必行,但现状是上级管理部门并没有因此而给予学校财政上和人事上的大力支持,因此学校只能利用现有的资源来进行医学继续教育工作,做到人尽其用、物尽其用、财尽其用。当然许多学校目前的资源也可承担起继续教育的责任,关键在于如何利用。以厦门医高专为例,校本部及其几所附属医院均有着丰富的继续教育资源,只要结合实际充分利用起来进行继续教育,就可以起到很好的社会效益。

2.3 做好监督管理工作

管理部门在引导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方面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因此一定要引起重视。首先,管理部门应结合本地区的具体实情,制定适合本地区发展的有关医学继续教育的办法或条例,使得医学继续教育管理起来有章可循,有法可依,给本地医学继续教育的发展提供一个良好的政策环境[4];其次,管理条例或办法形成以后,要加大执行力度,并进一步细化各环节的工作流程,建立相应的标准,使得这项工作比较好操作;再次,管理部门要加大对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支持管理,无论是从资金、人才或政策上给予一定的支持,比如可以利用学医学高校的资源,再给予一定的资金,成立专门的厦门地区的医学继续教育部,配备专门的人员来负责此事。这样就可以很好地促进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的进展,使其能够适应厦门地区不断发展变化的卫生需要。

2.4 建立区域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基地

具体来说,可以通过以下途径:首先,行业主管,校院合作,构建医学继续教育培训体系。即由卫生行政部门牵头,并负责管理和指导,以本区域内医药高校为依托(闽南地区可以以厦门医高专为依托),联合区域内大中型医院,包括综合医院和专科医院,建立一个教学和临床兼容的并突出卫生行政部门与校、院三方紧密合作的医药卫生人才培训基地[5]。这样的一个体系形成的培养方案无论从理论还是从实践都会让被培训的人才受益匪浅,促使大家认识到继续教育的重要性和实用性,会越来越认同医学的继续教育事业。其次,基地建立后,政府管理部门要给予足够的重视和经费保障,以健全它的运行机制。具体来说,政府间要加强工作联系,把医学继续教育工作纳入到当地卫生事业工作发展的任务中去思考,与此同时,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应设置专项经费,将培训基地的设置、培训和管理等的各种费用纳入政府财政预算,从资金上给予支持,以保证基地的良好运转,在前两项工作保证的基础上,形成一些完善的关于区域卫生人才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的制度建设[6]。再次,培训基地形成后,要重视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队伍是人才培训的领头羊,如果不重视他们的建设,不更新他们的知识,不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就很难让被培训者有学习的热情,即使政府给予再多的支持,也会让整个培训流于形式,是为了培训而培训。因此,应当根据医疗卫生的发展,有计划地让培训人员去进修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要定期去基层锻炼,只有这样,他们所提供的知识才会是大家所需要的,基地成立的目标也才能真正地实现。

3 充分发挥网络作用

一方面,医学工作者(特别是医院)比较繁忙,很难抽出较多的完整时间来进行学习,但医学又是门很深奥的学问,需要经常学习研究;另一方面,网络本身的特点决定了它在医学继续教育中不可替代的作用。在网络继续教育中,在职的医学人员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自己掌握学习进度,这就从根本上解决了医学工作者因为工作忙而不能参加继续教育的问题,同时网络医学继续教育由于得到计算机网络技术的支持,信息来源快,知识更新速度快,医学工作不仅可以获取所学专业的最新知识,而且可以了解整个医学的最新发展动态,为他们更新知识创造了良好的条件。而且在网络医学继续教育中,学生还可通过邮件等与教师进行互动,得到个别辅导,从而提高学习效率和质量,迅速提升学习者的知识水平。

4 合理设置教学课程

对于培训者来说,一方面要扩大课程门类和选课范围,实行小班授课,吸引真正对这类课程感兴趣的对象听课;另一方面要设立一个合理的继续教育课程学分标准,使得部分受教育者不必为拿学分而勉强听课,又对他们有一个基本要求。与此同时,在整体课程体系基础上,认真制订课程内容范围,进行多学科研讨,兼顾交叉学科与边缘学科,真正体现继续教育课程的特点,同时以项目带管理,实现教育管理现代化。

当然,这一切的实现,需要多行业的合作及主管部门的支持。相信在多方的努力下,整个医学继续教育的氛围会有所改观,效果会有所转变,亦越来越能适应不断发展变化的公共卫生要求。

[参考文献]

[1] 彭清华. 加强继续教育提高卫生专业技术人员素质[J]. 中国公共卫生管理,2007,23(5):417-418.

[2] 莫若琦. 开展继续医学教育工作的实践和体会[J]. 医学动物防制,2009, 25(9):715-717.

[3] 庄冬云,汪慧萍,谢波.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管理促进医院可持续发展[J].卫生职业教育,2007,25(16):123.

[4] 谢萍,张晖. 加强继续医学教育监督管理,提高继续医学教育整体水平[J]. 继续医学教育,2007,21(32):5-8.

[5] 方铁红,陈家应. 关于发挥高等医学教育资源优势加强基层卫生人才培养[J]. 中国卫生事业管理,2010,2:119-120.

第9篇:高校继续教育培训范文

一、我国继续教育发展趋势

我国继续教育目前有六个发展趋势,即终身化发展趋势;信息化发展趋势,市场化发展趋势:社会化发展趋势;国际化发展趋势;立体化发展趋势。

(一)终身化发展趋势。随着、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终身学习的理念逐步深入人心。根据有关资料,当代一个大学毕业生在学校所学的知识5―8年后即可老化。因此,每个人必须不断学习,才能保持自身不被时展所淘汰。继续教育正是面向从大学毕业(22岁)到退休(60岁)近四十年时间跨度的人群,甚至对每个人来说继续教育将伴随终身。

(二)信息化发展趋势。通信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为继续教育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和教学方式。现代远程教育在国内蓬勃发展,继续教育将有可能借助信息技术通过现代远程教育为广大学员提供随时随地参加学习的机会。

(三)市场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是依赖市场而生存,国家资金投入很少,主要依靠继续教育机构自筹资金、研发和推出满足市场需要的教育培训项目并得到市场认可获得回报,从而滚动发展不断壮大。

(四)社会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主体工作是非学历非学位、以提高素质和能力为主的各类培训,从国家管理部门来讲,除教育部以外,国家各部委、各个行业管理部门、各级政府都可以进行管理,从培训单位来讲,除学校外,公司、企业等各单位都可以搞培训,属于完全社会化的教育活动,因此,竞争也显得尤其激烈。

(五)国际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的内容已经逐步跨越国界,它包含各类职业教育,为国际间交流沟通与协作奠定了基础,并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继续教育将逐步同国际接轨。例如:中国建筑企业要进入国际市场参与竞标,就要具有国际认可的注册建造师、咨询师、监理师、项目管理师等职业资格,就要求业内广大从业人员接受相关职业培训获得国际认可的职业资格证书。

(六)立体化发展趋势。继续教育在发展中也逐步与传统的学历学位教育相交融,在―些学校,继续教育的一些课程已成为学历教育的选修课程,学生通过选修继续教育的课程可以获得学历教育的一定学分,这样就构筑起了“多入口,多出口”的立体化的教育体系。教育管理部门正在研究并鼓励探索构建多种教育模式之间相互贯通的立交桥。

大学的功能体现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三个方面,继续教育是学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大学服务于社会的重要窗口,是将知识与教育输送到有需要的人群、地区、组织中去的重要手段,是大学联系社会的桥梁和纽带。

清华大学一直非常重视继续教育,将其视为学校跻身一流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王大中校长曾明确提出:本科教育是基础、研究生教育要上水平、继续教育要增强活力。本科教育、研究生教育、科学研究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继续教育也不光是服务,也要瞄准世界一流目标。

二、我校继续教育发展现状

2003年我校举办的培训班数量和培训人数大幅度增长,从 2002年,全校举办各类培训班251个,培训学员17300余人次,发展到2003年,全校举办各类培训班 459个,增加了200多个,培训学员27000余人次,其中,继续教育学院举办各类培训班190个,培训10263人次。2003年全校培训班数量和人数分别比2002年增长83%和56%,发展很快。去年全校教育培训收入总共2.7亿元,培训收入超过500万元的就有7个单位,其中继续教育学院收入约11933万元。

随着我校教育培训工作的快速发展,已形成一支拥有400多人的教育培训管理队伍,但其中占学校事业编制的教师只有30多人,主要是各院系继续教育主管领导或者是教育培训机构负责人,而且多数还是兼职的,其他管理人员绝大部分是外聘的合同制人员,他们主要从事教育培训项目的策划、组织、服务和市场推广等工作。我校教育培训工作占用的校内教学资源很少,没有因继续教育的发展,而影响到学校的教学和科研工作。

当然,我校继续教育目前还存在着一些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加强和提高,主要包括:第一、在对市场需求的调研能力、招生渠道及市场开拓能力、培训项目的策划设计和开发能力、组织校外高水平师资的能力等方面有待进一步加强和提高。在这方面各个院系发展不平衡,做得比较好的院系,他们的继续教育层次高、规模也比较大。第二、教育培训班中管理类项目多,占55%,人文艺术类占30%,技术类项目少,只有 15%。而我校理工类学科很强,但相关的科学技术类培训班却比较少。第三、与行业、政府密切结合的长期项目少。第四、与职业资格证书相关的培训项目少。第五、社会影响大的项目少,缺少可持续发展的培训项目。

总体来看,我校继续教育目前与创建清华教育培训品牌的目标尚有一段距离。

三、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

我校发展继续教育的指导思想是:以高层次从业人员为主要培养对象,以大学后继续教育为重点;以科学研究与技术攻关的新成果、新理论和新技术为重要教学内容:用灵活多样的办学形式为构建我国终身教育体系、形成学习型社会贡献一份力量。继续教育要积极发展、规范管理、保证质量、提高效益。坚持“三高三不;”原则,即:高层次、高质量、高效益;不搞学历教育、不挤占学校紧缺教育资源、不影响学校声誉。也就是清华要淡出成人学历教育,集中精力于非学历非学位的教育培训。用继续教育来扩大我校各学科在相关领域中的影响;促进国际合作,引进国外优秀的课程、教材、师资为我所用;为学校多渠道争取横向科研项目服务;为教师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窗口,促进其教学水平的提高;为校内教学实习和实践活动开创基地;增加对学校的经济回报。因此,继续教育的功效不仅仅是社会服务,还要支持学校的教学和科研。

四、理顺和改革继续教育管理体制

首先、按照政企分开、管理和办学分开的原则,理顺我校教育培训管理体制。教育培训管理处作为学校的行政职能管理部门,对全校成人学历教育、远程教育和各类培训实施归口管理。

第二、教育培训管理处的主要管理职能包括对全校教育培训机构、培训项目进行审批;对合作协议、招生广告进行审批,全部培训经费纳入学校财务管理;统一发放各类培训结业证书:检查与监督办班质量,对专业证书项目组织专家论证以及对培训机构实行年报年检与评估。

第三、实施封闭式管理。如外单位冒用清华名义办班,教育培训管理处将协助知识产权管理办公室去处理;校内单位与个人违规办班,严重的将交纪委处理,其他由教育培训管理处通报其所在院系处理;财务管理将与财务处协调、互通信息;涉外培训将与国际合作交流处共同审批,研究生进修将与研究生院共同审批;住房和教室将与后勤联办共同管理。

继续教育管理体制改革总体上应按照:规范工作流程,实施封闭管理,明晰投入产出,实现宏观调控;引导办学方向,创建培训品牌,推动我校教育培训工作规范健康发展。

五、我校继续教育的发展思路

(一)不同办班单位应该有不同的工作定位。

1、继续教育学院是我校专门从事非学历非学位教育的办学主体,学校将重点扶植,全校各院系采取积极的态度与继续教育学院合作。

对继续教育学院来讲,以培养大众化实用型人才为目标,以市场为导向,依托清华优秀的教育资源,旨在为在职人员更新知识、提升能力提供继续教育的机会,同时借助清华大学的影响力,组织校外和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据国内继续教育市场的需求热点,灵活组织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教育培训项目。继续教育学院虽没有办班范围的限制,但从维护学校声誉出发,本着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集中精力打造自己培训品牌。

我校远程教育不搞学历教育之后,将集中精力于非学历培训。清华大学是教育部批准的第一个现代远程教育试点高校,实际上也是我国现代远程教育的发起单位。现代远程教育是终身教育体系、学习型社会最合适的教育形式,因此,清华的远程教育只能搞得更好。另外,我校远程教育运行部门虽然行政上隶属于继续教育学院,但它代表的是清华大学的远程教育,它不仅整合继续教育学院内部的教学资源,也将整合全校的各培训单位的教育资源,甚至国内外优秀的教育资源,发挥自身在技术与传播渠道方面的优势,通过“直播课堂”、“清华远程教育频道”和“清华网络学堂”等教学平台,为我国学习型企业、学习型行业等学习型组织提供服务。

2、学校鼓励各院系开展有利于学科发展和科研合作的各类教育培训活动,院系力、班的内容必须与学科相一致,应该以高层次、高质量求效益,而不能以规模求效益,否则容易挤占学校紧缺教育资源。

3、整合办学资源、实现优势互补,为没有学科背景,但有生源优势的我校校外办学实体服务。由我校与地方政府联合设置或我校参股的以“清华大学”或“清华”冠名的企事业单位独立法人机构,在开展相关的教育培训活动时严格遵守学校的管理规定,不做影响学校声誉的事。

(二)整合社会资源,努力开拓市场途径。

我校继续教育工作需要进一步整合资源、开拓市场,整体思路是:

1、与政府部门、行业协会、考试认证机构合作开展职业资格认证培训。开发人力资源,实行职业资格认证和水平认证。

2、与境外考试认证机构、教育机构合作开展专业人才的国际化培训。尤其是我国稀缺的高层次国际金融、商务、财会、法律方面的国际通用人才的培训。

3、与劳动力市场、人才市场合作开展技能型人才的智能化培训。依照政府颁布的紧缺人才目录、高技能人才需求信息,使不能马上就业的大学毕业生通过培训转变成具有高学历、高技能的劳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