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调查研究制度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摘 要 笔者结合自身在寿光市圣城街道财政经管统计站的工作经验,以及相关的财务制度管理知识,进行村级财务制度运行的调查研究,找出当前村级财务管理问题,提出有效的优化建议,旨在推动村级财务的高效管理。
关键词 村级财务 改善状况 管理问题 高效管理
我国社会经济的进步推动村级财务制度的落实,全国各地区农村通过财务制度的运行进行财务管理,改善农村财务管理的不良状况。然而,各个地区的经济状况与管理落实程度不同,使得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管理落实不到位等问题日益凸显,需要有关管理部门的重视并采取政策进行改善。
一、村级财务制度运行现状分析
村级财务制度是各地区的政府为进行农村财务管理而制定的一项有效管理机制。这几年来村级的财务制度在我国各个地区得以落实,然而因为不同的地区财务管理状况不一,使得财务管理问题不断出现,问题尤其表现在资金方面的管理上。
(一)村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
国家有关管理部门重视农村财务管理问题,因此多条政策来监督、控制并调整农村的财务管理。不少没有管理经验以及不具备财务管理知识的村长作为财务主要管理者的角色进行农村财务管理。财务的管理需要用到会计的知识,不少村长并不具备会计知识,这样进行村级的财务管理就容易导致账目的不规范。加上村长掌握着财务管理的主要权利,出现村级相关资金变动无凭据现象,资金使用无法有效管理。
(二)资产的实际管理不符合制度标准
农村的资产使用应该建立在广大村民的利益基础上,进行民主管理与使用,然而当前我国大部分的农村资产使用并不符合相关制度标准。首先,在农村的财务资产承包中,出现承包不按照标准进行的不良状况[1]。不少的公共建筑、农田等农村资产并未让村民得以使用,而是被部分特殊权利的承包者低价承包使用。其次,村级公款使用管理中的问题。部分村级的干部凭借自身的干部权利,私自使用农村公款资产,导致农村应收账款混乱,许多借款收不回来,影响村级资产管理工作。最后,资产存款方法不符合标准。不少农村出现公共存款有许多开户、公共资产存入私人账户等问题,比如许多老式农村进行整改或者土地征用期间,资产存款不规范的问题出现较为普遍[2]。
(三)村级干部不重视财务制度的落实
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大多的村级干部将生产发展视为首要的工作目的,对于其他管理工作包括财务管理制度的落实工作不够重视,误以为财务管理制度的存在与严格落实对于农村的生产发展和经济产生不利影响,使得财务制度成为一项摆设,而无法有效落实。甚至忽略村民所反映的财务管理中的问题,不去开展财务管理问题的改善,种种不重视财务制度落实的现象都会加剧村级财务管理的混乱状况,致使不民主的村级财务管理状况愈演愈烈。不仅如此,在我国的各大农村地区,甚至还出现不少的村级干部不了解国家所颁布的财务管理制度以及相关的管理标准,国家的有关村级财务制度整改也就无法真正服务与农村财务管理[3]。
二、优化村级财务管理制度方案
财务制度的落实有效程度关系这农村资产的使用有效水平。因此,各大农村以及相关的财务管理部门要引起重视,加强农村财务管理。针对我国当前的农村财务管理不良现状,笔者提出以下几点优化建议。
(一)按照制度标准进行村级的财务管理
首先,村级的资产存款要按照标准进行一体开户管理,对村级的现金资产加强管理。在村级干部中设立相应职责和权利的职位,并让专业的会计人员进行财务管理。各个农村的一切收入与来款要及时存入相应的户头中,预留出部分现金资产作为备用资产。其次,把财务的管理和使用权利进行规范分解,改变一个人掌握所有财务管理权利的状况,避免财务使用不明的现象出现,让几个人共同分担财务管理的权利和责任,比如财务使用发票以及收据要经手几名村级干部的盖章,在村级的干部内部形成一个权力相互制约相互监督的作用,这样也能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公款贪污的现象出现。最后,开展持续性的审计制约,村级财务管理者的职业技能掌握水平会对审计操作水平产生很大的影响,因此村级的财务管理单位要积极进行审计工作者的技能培训以及管理知识、会计知识的学习,尽可能提高村级的审计工作人员的专业素质与工作效率。
(二)优化村级财务管理手段
自从改革开放后,我国的农村建立一项家庭承包经营制联合统分制度的生产经营机制,尤其农村的经验形式更是多种多样。多种生产经营制的出现是为了多方面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的方式与手段。所以,村级的财务管理工作要迎合农村的公有制生产形式,进行财务制度的创新与优化管理,整合优秀的财务管理手段,将生产重点从生产转移到管理,油财务管理实现有效的财务使用和控制,实现农村财务的高效分配,进而提高农民收入,带动农村生活与经济水平的发展。
(三)推动村级财务民主管理制度
农村的财务管理关系到每个村民的利益以及整个农村的全面发展,因此每个村民成员都有权利参与农村的财务管理工作。村级财务相关管理人员要坚持推动财务的民主管理制度,投入更多的人力资源与财力资源进行财务管理的完善,并切实进行财务的公开管理,维护各个村民的有关合法权益,特别在较大的财务使用问题上,要集合村民的意见,进行全方位思考和规划之后在进行财务的运行,切实达到透明的村级财务管理,推动农村和谐发展。
三、总结
农村的经济发展水平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构成之一,其发展状况以及财务制度的落实情况会对国家的整个社会的经济发展造成直接性以及整体性的影响。村级财务相关管理人员要坚持国家财务管理政策,实现村级财务的有效管理。
参考文献:
[1]何小定.十年会计委托五创新.农村财务会计.2010(08):52-53.
关键字:收费制度 考研 家庭年收入
2013年2月6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建立研究生教育收费制度,决定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面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会议要求,现阶段全日制研究生收费标准,原则上每年硕士生不超过8000元、博士生不超过10000元,全日制研究生已按规定实行收费政策的研究生暂执行原收费政策。早在2006年,我国教育部就已启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试点,到2014年实行全面收费政策,是必然的发展趋势,同时也会对大学生考研意愿、方向等方面造成一定影响。基于对全面收费政策对大学生考研的影响问题,我们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对此进行了研究,调查情况如下:
一、调查基本情况
(一)调查对象及其基本情况
本次调查对象为湖北省高校在校大学生,年级为在校大四学生,其中男生与女生的比例为1:2.。于从2014年秋季学期起面向所有纳入国家招生计划的新入学研究生收取学费,所以选择大四学生可以反映出研究生收费政策的最直接的影响。
(二)调查时间及方式
本次调查主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进行。于2013年10月在问卷星网络调查平台发放随机问卷调查,截止2013年11月10日回收有效问卷112份。
二、调查结果分析
(一)学生家庭年收入对考研选择的影响
1、家庭年收入对学生放弃考研的影响
由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考研自费政策改变了一部分家庭困难的考生的考研意愿。在我们的调查中,低收入家庭中33.3%的学生会因为成本上升而放弃考研,相比之下,他们更倾向于选择直接参加工作,提前获取大学本科的投资回报(具体的薪资水平见下面附表)。另外37.5%的人认为实践比读研更重要,其中包括了部分想早点就业、减轻家里负担的贫困学生。从这个角度看,考研自费政策促使那些徘徊在考研与工作的寒门学子提早走上工作岗位。
数据显示,年收入在中等水平范围内较低和较高的家庭由于收费政策而放弃考研的人数分别占15%,12%,这充分说明大部分经济条件相对较为优越的考生的考研意愿不会由于自费政策而改变。还分别有35.59%,36%的学生认为实践经验重要,这得益于我们高校教育的考研政策导向:考研不仅是加强自身的理论素养的一种选择,更是能提升自己综合能力。高收入家庭中成本因素所占比重很低,但也有32%的人想直接工作,一方面说明了有经济能力的人能够自主的选择考研与否,这体现了经济社会的进步;另一方面也折射出目前毕业生工作难找大家急于求稳的一个心态。总而言之,考研自费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打消了低收入家庭学子的考研积极性,而对高收入家庭的学子几乎无影响。
2、家庭年收入对报考情况的影响
(1)对拟报考院校的影响
由于拟报考院校具体的城市不同,其整体消费水平、物价水平以及公共基础建设等社会福利、保障制度也不尽相同,不同报考院校的奖学金制度及收费标准也有所差异。这些因素对学生而言,所产生的的经济负担也不同,因此,家庭收入水平成为了本科毕业生选择意向学校时的主要考虑因素。
一般而言,东南沿海以及重点省会城市的经济发展较好,消费水平也会比中西部城市的更高,且国家985、211等院校分布主要集中在这些较发达地区。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显示:年收入水平在2万至7万的比例最多,达到52.88%,其次是7万至25万的人数,达到22.32%,结合下图的交叉分析结果显示,这部分来自所占收入水平比例最大的学生,首选是国内高等院校,尤其是211院校,高达38.98%,这意味着中等家庭的经济条件下,学生更倾向于选择成本相对较低、选择范围更灵活、准备难度相对较小,且回报率、认证度较高的国内顶尖大学,这也是目前大部分准备考研学生的共同选择。而所占比例达22.32%的中高等收入水平的家庭条件使学生选择出国留学的比例更高,其经济实力与经济耗费成正比,其中,国外留学的人数多达20%。
(2)对学生拟报考专业的影响
对于6000及以下的学费,由以上表格数据中可以看出,基本上在所有收入段都是持平状态,没有明显的大幅度增长和降低。考研学费6000-8000元,大部分的选择人群还是聚集在年收入为2万―7万、和2万元以下。考研学费在10000元以上的,我们可以看出,从年收入超过7万时大幅度增长。增长速度是最快的。对于年收入超过25万的家庭,10000元以上的报考专业在此部分权重所占是最多的,约占总人数的50%。
对于年收入为2万及以下的家庭中,大部分是体力劳动者,他们更希望自己的孩子可以凭借较高的学历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因此,这一部分的考研同学的动机更加的明确,他们有着更强大的动机。所以就费用方面而言,只要在可以接受的范围内,他们会看好这种方案未来的投资收益,即改变自身情况的愿望和所付出的各项成本在未来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对等的。同时,我们也可以看到收入在2万以下的家庭基本上不会选择学费为年收入50%的学校和专业。
年收入为2-7万的家庭,约有40.68%选择学费在6000-8000元的费用区间。这一部分的家庭状况算中等水平,相较于2万元以下的家庭而言,不会过多的考虑学杂费用。然而在一定程度上,不同的学费标准对于这类家庭具有较大的制约作用。从表中可以看到学费在10000元以上所占比例在这一区间的(15.25%)是最小的。
对于年收入家庭在7万―25万和25万以上的家庭,他们对于学费的选择没有相对固定,但是根据图表,我们仍可以看出10000元以上的学费标准在这一区间所占比例最大。这部分家庭状况相对而言比较殷实,父母有较有力的物质基础创造条件。因此,更多的同学选择的也是相对而言较需要花钱或者是某个高校的王牌专业。诚然,这部分学生在专业的选取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根据自己兴趣特点。
(二)研究生收费制度与生源地的关系
生源地并不直接与考研意向选择挂钩,但是生源地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的整体经济及社会发展状况,即宏观社会环境对每个微观个体会产生部分影响,从而影响家庭的年收入水平及考研意向的选择。根据我们的抽样调查显示,大部分受访者来自湖北地区,其中武汉市、宜昌市以及十堰市人数最多(比例分别为8.93%、24%、16.07%)。在省内比较,这几个地区为教育相对发达的地区,且经济基础较好,所拥有的优质教育资源较多,可选择机会及发展平台较大,选择的多样性与差异性比较明显。湖北中西部考研人数明显多于东部地区人数。
由此可说明在考研学生中,中西部偏远贫困地区的学生更加注重考研的成本,他们对目标院校的选择会侧重其不同专业设置的收费标准、研究生奖学金制度、国家对该校的扶持建设力度以及所在城市的人均消费水平等经济因素。而东南沿海地区,中北部等特大城市的学生则侧重于目标院校的发展前景、学校软硬件资源、基础设施建设等文化软实力,以及所在城市的发展机遇、就业机会、国家建设政策等因素。
(三)研究生收费制度与学生学业状态的关系
分析图表,我们可以看到对于一本院校校学生而言,考研人数和无意向考研人数基本持平在50%左右,而二本院校中考研学生人数明显大于无意向学生人数,三本中虽然考研人数和无意向考研人数持平,但是考研人数比无意向人数略低。因此,笔者认为在一本同学中,部分同学可能认为一类院校的本科文凭可以使他们比较好的找到工作直接就业,所以关于考研政策的改变对他们的影响程度并没有很大。在二本院校中,由于当今严峻的就业形势,学生为了提升自己的竞争优势,可能需要考研来提高自己的学历水平,让自己的就业起点得以提升。而三本院校学生,可能综合考虑了当前就业形势和考上研究生的难度,故考研人数少于二本院校。
2、学生在校成绩对考研的影响
60.71%如上表,我们对调查对象在校是否获得奖学金,以此说明调查对象在校的学习状况,39.29%的学生获得奖学金,可以说明该生在校学习较为认真,成绩较为优异,而在这部分学生中仅有11.36%会因为担心自己学业成绩不理想,考不上,这些学生也可能多半为自信心不够强,没有挑战自己的勇气。然而,在60.71%没有获得过奖学金的学生中,会有29.41%的学生因为成绩放弃考研,这一比例远远超过得过奖学金的同学,充分说明在校成绩会对对自身学习能力信心不足的同学有较大影响,因而使他们有强烈的愿望直接就业充实个人工作经验,而不会选择考研这种方式继续深造,同时,即将全面实行的研究生收费制度会加深这部分同学不选择考研的想法,毕竟考研的成本和读研的机会成本会让他们觉得放弃考研选择实践更有意义。
结语
总而言之,考研之路注定不平坦,它既是对体力和毅力的考验,更是对智力和眼界的挑战。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如何摆正考研心态?如何选择考研专业和学校?如何协调日常生活和考研备考的关系?这些都是值得你我深思的问题,但是无论如何,是考研还是工作,一旦一旦选择都要努力给自己的良心一个交代。
参考文献:
论文关键词: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制度实践 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论文摘要:通过对山东省临沂市罗庄区、苍山县、郯城县三个区县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运行情况的实地调查,结合临沂市正在运行的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可以看出,现行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根本属性.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甚远;市政府还需加大力度进行制度建设和财政投入,探索科学的养老保险城乡衔接机制.建立新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一、问题的提出
山东省临沂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从1992年6月开始,按照1992年民政部制定的《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以下简称《基本方案》)开展此项工作,该项事业发展较快(见表1)。但从调查的总体情况看。如今的制度建设还存在诸多的困境和难题。问题的复杂性和艰巨性突出存在于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构建过程中。
二、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情况与存在问题分析
(一)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践情况实地调查首先,临沂市三个区县的被调查者都表示“愿意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而明确回答“不愿意”的仅占13.12%。此外,2/3以上的被调查者表示知道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但不了解其具体内容。
其次.虽然大部分被调查农村居民表达了对其他养老方式的需求,但更为现实的想法仍是“靠自己”和“靠子女”来养老,选择“靠社会养老保险”达到养老目的的仅占17.19%。
其三.有些被调查者只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意愿,而由于种种原因,他们并没有参加社会养老保险。受调查区的养老保险实际参加者占回答“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者的比例为48.15%。
其四.调查点67.56%的农民对制度能否持续和能否保障养老尚存疑虑。显然,农民渴望有新型养老方式来满足未来养老的需求.而目前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办法却作用有限,并未得到农民的完全认同。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虽然大多数村民了解并愿意参加社会养老保险,但是人们并不指望通过这种方式来达到养老目的。村民对“养老方式”的选择方式及其所占比例如图1所示。
可见,该地区传统的养儿防老观念已发生了一定变化,但同时对社会养老保险尚有很深的疑虑从表1得出,2004年,该区人均养老金月领取额不到50元。2008年人均养老金月领取额不到70元。就该区农村生活水平看,绝大部分投保者领取的养老金不能真正解决其老年基本生活问题。65%的参保农民认为“只当是补充”。正是由于该方案在缴费标准的设计上并没有达到保证农村老人基本生活的目的。动摇了农民对这一制度的信心,抑制了他们参保的积极性。目前全市投保人数60.89万,约占应参保人数的8%.距山东省拟定的“2010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障体系初步建立,适龄农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到70%”的目标还有很大距离。
(二)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分析
1.制度设计不完善,体现不出社会保险的根本属性。(1)在制度设计上,由于缺少法律依据,实施制度仅作为一种行政行为,加之政策缺少连贯性,因此在具体实施中就带有随意性。(2)社会保险的基本特征是国家立法、政府强制组织实施,正在实施的《基本方案》规定政府组织、引导与农民自愿相结合,没有体现社会保险的强制性特征,难以形成制度。而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也没有行政法规,影响了政策落实的效果和执法监督的力度。(3)现行制度缺乏公平性。主要表现在:第一,《基本方案》规定保险对象的参保年龄为1周岁一60周岁,对于超过60岁的老年人并没有像城镇职工养老保险那样予以补偿。他们成了制度的“真空”人群。第二,《基本方案》采取个人缴费为主、集体补助为辅和国家政策扶持三方相结合的原则,劳动者由于个人能力不同,收人有高有低:集体补助主要依靠当地乡镇企业,而乡镇企业经济实力也有很大差别,因而参保农民的个人账户积累额相差较大。第三,参保的绝大多数村和乡镇只补助干部。不补助群众;少数村即使补助所有参保者,也存在干部多补、群众少补的情况。(4)现行制度缺乏社会保险应有的互济性。《基本方案》采取个人账户积累制模式,由于大部分地区集体经济逐渐弱化,农村集体补助资金缺乏保证,再加上政府没有对投保者有最基本生活保障的承诺,现行农民养老保险类似于商业保险,实行的是个人自我平衡,养老金既不能实现代际调剂,也不能实现同代人之间不同收入者之间的调剂。
2.贫困群体未能从中分享经济发展成果,社会经济资源配置离帕累托最优状态甚远。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很多农民反映目前的生活仅够维持家庭的日常开销。并没有富裕的钱拿来参保。农村养老问题的重心在“经济收入问题”。低收入农户和贫困户是大多数农村地区的社会阶层中的“弱势群体”.农村老龄化问题在相当程度上正是这一群体的问题。穷困者不能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受益,参保群体与未参保群体所占受调查总人口百分比和年家庭人均收入分别为11%、0.54万元和85%、0.134万元,这无疑违背了社会保险制度再分配的根本原则。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的群体基本上是较为富裕的农民,而经济状况较差的农民则不能从社会保险制度中获益。
3.没有建立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制度衔接机制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在城乡之间不能相互衔接,限制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的发展空间。在市场经济体制下,农村居民、失地农民和农民工在农村和城市间流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如何转移和衔接,《基本方案》没有明确规定,这使得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与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相互隔离,给今后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和城镇居民养老保险制度合并造成制度障碍。
三、构建临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思考
(一)构建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需遵循的原则
1.强制性原则。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强制性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筹集必须以法律的形式进行强制性规定.以保证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有稳定的财政基础;并且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资金的分担比例、运用以及管理也要用法律进行规制:二是对农村社会保障各方主体的权利和义务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
2.互济性原则。互济是社会保障制度思想和意识基础。农民个人抵御风险的能力非常有限,社会养老保险基金在受保成员之间调剂使用,通过互济将极大地提高农民整体的经济福利水平.从而促使整个社会经济效用最大化。
(二)构建临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政策建议
1.增强政府财政支持力度。首先。加大政府对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的直接财政投人力度。据资料反映,北京市大兴区政府每年拿出1500万元,对全区符合参加农村社会养老保险范围的24.6万人进行保费补贴和建立储备金,使政府补贴真正落到农民身上。这一经验显示政府对制度建立的支持,可以为构建新型的临沂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资金筹集提供有益的启示。其次,取消提取管理费,农村社保机构经费由财政拨付。应尽快考虑修改现行制度中从农民缴纳的社会养老保险基金中提取3%管理费的规定,由财政按机构正常运行需要拨款。这一方面可以增加农民的投保收益,有利于落实“政府积极扶持”的原则;另一方面也可降低经办机构因经费不足、借支基金而造成的管理和基金运营风险。第三.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为了避免和应对这些风险的发生,市政府应每年从财政收人中提取一定比例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风险基金,并专户储存。提取比例建议按当年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收入的1%~3%左右确定。
2.尝试建立国民年金制度和农村养老保险与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衔接机制。农村居民和流动人口的养老保障制度是建立城乡统筹养老保障制度的关键所在。对于农村居民,应当根据“反哺”的基本策略,建立非缴费型的国民年金制度;对于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人口,在短期内可为其建立劳资双方共同缴费的个人账户制度。在长期内可通过完善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使处于流动状态的非农劳动者进入“统账结合”的基本养老保险制度。
摘 要 目的:了解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实施情况的满意度及对活动的建议。方法:通过半开放式问卷,对52名医学生志愿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稍有不足,认为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与培训、明确志愿者工作范围和义务等方面应进行相应改进。结论:应加强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与培训,明确医学生志愿者的服务内容和义务,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长,将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与医学人才培养相结合。
关键词 医学生志愿者 满意度 调查
Analysis on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bout the Volunteer Service
Wan Qijiang,Hou Weiwei
Xinjiang Shihezi city People's Hospital,832000
Abstract Objective:To study the satisfaction of medical students about the volunteer service and suggestions for activities.Method 52 volunteers of medical student were surveyed with semi-open questionnaires.Results:50% of medical students considered the volunteer service was very good.23.1% considered it was poor.They maintained that there should be appropriate improvements on aspects of volunteer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and clear scope of work and volunteer obligations.Conclusion:We should strengthen the management and training of volunteer medical students and make it clear about medical students volunteer services and obligations.Volunteer medical students specialty is implemented,and we can combine the service of society and medical personnel training of medical students.
Key words Volunteer medical students;Satisfaction;Survey
随着医学模式向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变,现代医疗活动也逐渐成为一个融生物医学、心理学与社会人文因素于一体的综合实践,要妥善解决医疗服务中存在的社会问题,满足患者多层次的服务需求,仅靠医务工作者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医学生志愿者是志愿参加医院组织的各种为患者义务服务的人,他们提供的服务是促进现代医学技术与社会人文精神紧密结合的良好媒介与助推器,对于改善医疗服务、促进医患和谐具有重要推动作用[1]。志愿者对自己在医院服务的满意程度及评价是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实践效果的侧影,会影响志愿者的服务意向,进而影响整个组织的后续发展状况。只有及时掌握他们对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心理感受才能真正地及早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从而使该组织长效而可持续地发展下去。因此,本研究从医学生志愿者自身角度出发,对在医院服务过的志愿者就服务的满意度与建议展开调查,以期不断改进医院志愿者服务的管理,提供多元化的服务。
资料与方法
研究对象:在某二甲医院参加过志愿者服务的在校医学生。
方法:调查采用整群抽样的方法,整群抽取参加2011年7-8月该医院组织的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大学生,向其分发问卷,最终收回有效问卷52份。调查工具为自编的《医院志愿服务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内容主要包括调查对象的一般情况(年龄、性别、民族等)、志愿者对服务时间的评价、对医院工作人员的评价、参与服务的整体感受以及对服务的组织管理的评价。共包括17个项目,其中2道题为开放式问题,剩余15道题目的问卷总体内部一致性系数0.795。
质量控制:为确保调查数据的质量,调查人员和审核人员由经过统一培训的专职调查人员担任。在调查执行阶段,由调查员事先讲解目的和注意事项,发现问题及时纠正;每天调查结束后,审核人员对调查问卷进行复核,保证数据搜集的完整、准确。
统计学处理:全部资料回收并经审核和逻辑检查后,使用EpiData3.1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利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主要采用基本描述和卡方检验,检验水准α=0.05。
结 果
调查对象一般情况:本次研究共调查52名医学生志愿者,年龄19~22岁,平均(20.23±0.94)岁;男10人(19.2%),女42人(80.8%);民族以汉族为主(94.23%),回族2人(3.8%),土家族1人(1.9%);志愿者提供较多的服务项目是:协助患者做检查(75%),协助患者生活护理(67.31%),整理床单位(66.38%),回答问询(55.77%);志愿者服务时间52~750小时,平均(114.63±113.59)小时,其他情况,见表1。
志愿者服务满意度评价:总体看来,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较差,不同性别志愿者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3.506,P=0.33)。服务时间方面,65.4%的志愿者表示满意,34.6%的志愿者认为部分满意;关于每天的服务时间,40.4%的志愿者建议应为8小时,32.7%的志愿者认为5小时较合适,23.1%的志愿者认为4小时较好。对于所在科室老师指导的评价,44.2%的志愿者完全满意,34.6%的志愿者满意,21.2%的志愿者表示部分满意。医务人员对志愿者的态度方面,61.5%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友善、很亲和、很欢迎”,34.6%的志愿者认为他们“一般友善”,3.8%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忙,没工夫理我”。
78.8%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很快乐,7.7%的志愿者认为“感受很复杂,说不清”。98.1%的志愿者表示“收获很大,以后会继续参加”,1.9%的志愿者表示“毫无收获,肯定不会再参加”。志愿者服务对未来职业的了解方面,42.3%的志愿者认为“有了很进一步的了解”,44.2%的志愿者认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11.5%的志愿者“有了一点了解”,1.9%的志愿者“没有进一步的了解。”
对志愿者组织管理评价方面,51.9%的志愿者认为“勉强满意”,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48.1%的志愿者认为“满意,做得不错”,不同性别志愿者的评价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χ2=0.238,P=0.626)。51.9%的人对志愿者组织的培训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36.5%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7.7%的人要求是如何沟通的培训,11.5%的人要求是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5.8%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和服务项目的培训,1.9%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和如何沟通的培训,1.9%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1.9%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1.9%的人要求是服务项目的培训、如何沟通的培训和行为要求、医院文化的培训,7.7%的人要求是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和如何沟通的培训。
问及志愿者对此次服务的建议时,40.74%的志愿者认为应加强志愿者管理,增加培训,完善服务体系;25.93%的志愿者认为各科室应明确志愿者的工作范围和义务;22.22%的志愿者认为应根据志愿者意愿分配科室,多转些科室;7.41%的志愿者认为应分时段进行志愿者服务活动;3.7%的志愿者认为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可以允许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见表2。
讨 论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现况:志愿者满意度,是志愿者对志愿服务工作的实际感知和期望之间的差值。差值越小,其满意度越高;差值越大,其满意度就越低[2]。据调查,无法在志愿活动中找到价值感、满意度低是志愿者流失的主要原因[3]。通过对志愿者满意度的调查,组织者可以发现他们在服务过程中尚未满意的地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调整,从而吸引和留住更多的志愿者参与到医院志愿者服务中来,这是促进和改善医学生志愿者管理的手段之一,也是志愿者活动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本文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医学生志愿者进行调查,结果表明50%的医学生志愿者对此次活动的评价为很好,23.1%的志愿者则认为较差,说明医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的满意度有待提高。
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影响因素:服务时间方面,34.6%的志愿者认为部分满意,说明部分时间需要调整。进一步调查发现,关于每天的服务时间,40.4%的志愿者建议应为8小时,32.7%的志愿者认为5小时较合适。医学生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人员应考虑志愿者的意愿,每天服务时间可定为5~8小时。
医务人员对志愿者的态度方面,有34.6%的的志愿者认为他们“一般友善”,3.8%的志愿者认为他们“很忙,没工夫理我”,说明尚有一部分志愿者在工作人员对他们的态度方面的心理感受并不好,这会影响医学生志愿者对服务满意度的整体评价。只有志愿者有一种组织对他们的接纳感和组织归属感,他们才能以一种更好的心理状态和工作态度来提供志愿者服务。
51.9%的志愿者对志愿者组织管理“勉强满意,还有很多有待完善的地方”。说明医学生志愿者认为此次志愿者的组织管理仍有改进的空间。由于医学生志愿者在一线服务,他们对患者所需的服务内容最有发言权,管理者应加以重视。分析志愿者培训项目的需求表明:志愿者对如何服务的培训、服务项目的培训需求水平较高,组织管理者应重点加强这方面的培训管理;其次为医院文化的培训、如何沟通的培训。
医学生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的感受会影响其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在一定程度上还影响志愿者服务的稳定性。本次研究表明,78.8%的志愿者表示参与服务很快乐,说明大部分的志愿者对志愿者服务活动的感觉良好。但是,值得注意的是仍有7.7%的志愿者认为“感受很复杂,说不清”。志愿者活动是一种奉献活动,不计报酬、不讲回报,要求志愿者在服务的过程中有良好的心态,如果心理感受不好,势必会影响志愿者服务的效果,管理者应对志愿者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分析,从根本上杜绝导致志愿者心理感受不好的因素,同时也要加强对志愿者进行有关心理素质培养方面的培训,提高志愿者的心理素质,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提高志愿者对服务满意度的评价。
建议:本次调查结果显示50%的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评价较好,说明医学生志愿者本身的投入是很多的,认为自己为患者做出了一些贡献。问到收获的时候,98.1%的志愿者 “收获很大,以后会继续参加”,80%以上的志愿者对未来的职业有了进一步了解。国内有研究表明[4,5],参加志愿者活动可提高在校医学生的综合素质,本研究结果与之类似。本研究表明:仍有部分志愿者感觉稍有不足,为了提升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满意度,可以根据志愿者对服务的建议进行持续改进。①加强志愿者管理,完善服务体系:有效的培训与管理是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国内学者研究表明培训对志愿者岗位表现有着较强的正向作用,而志愿者在岗位上的表现又是整个志愿者服务的重点。说明医学生志愿者的管理部门一定要将培训作为重点,将培训做好、做扎实、做得更实用,例如培训志愿者如何服务、如何沟通以及医院的文化等。培训的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越强,志愿者在岗位上的服务效率就会越高,为患者提供的服务质量就会越高。在医学生志愿者管理方面,可融入志愿者的意愿,例如可根据志愿者的意愿及临床需求分配服务科室,服务期间能够在不同的科室进行服务,实现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社会和自我培养的双赢局面[6]。志愿者管理方面,目前国内已开始采取现代化网络管理方式[7],网站设立了诸如“志愿者之家”、“志愿者风采”、“志愿者感言”等板块,既符合志愿者自主参与的特点,又能有效地节约人力管理成本。对于参与服务的志愿者还可建立志愿者服务档案,与医学院校联合将志愿者服务纳入学分制管理,可作为对医学生德育方面的考核。医学生寒暑假的临床见习或社会实践也可与医院志愿者服务管理融为一体,将其纳入到医院志愿者的培训、指导与反馈等,促进医学生的职业培养。②明确志愿者的服务范围和义务:组织者事前应进行精心设计,周密安排,加强医院志愿服务组织的规章制度建设。建立―个长效机制,认真做好服务的筹备工作,为每次志愿服务安排好时间、地点、服务人员和服务对象,界定出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服务内容和义务,将志愿服务工作不断推向深入[8]。③发挥医学生志愿者的特色:开展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活动要充分发挥医学院校的特色和优势,医学生志愿服务的开展应立足于围绕医疗卫生工作中心,紧密结合行业特色和专业优势,如在带教老师的监督下可以允许其做一些简单的技术操作。只有充分发挥医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才能稳定医院志愿者队伍,取得更好的社会效果。另外要注意加强医院志愿服务活动的效果评估和总结,积极推进医学生志愿者服务的经验交流。只有通过科学的组织管理,使医学生志愿者服务在培育人才、服务社会方面收到切实的成效,医学生志愿者服务才具有持久的生命力。
参考文献
1 时秋芳.医学生志愿者管理探讨[J].医学信息,2010,(4):965-966.
2 奥运会志愿者调查―基于北京奥运会天津赛区志愿者主观满意度分析[D].天津财经大学,2009.
3 严育,施建农.无锡地区志愿者幸福感和个人困扰研究[J].2010,13(6):1778-1781.
4 贺林,邓洁,刘娟,等.护理本科生“爱心义工活动”实施情况的调查[J].护理研究,2010,4(9):2291-2293.
5 赵弘.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服务提升就业能力的实践探索[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2,(1):134-136.
6 朱修明.医院志愿者管理工作实践与探索[J].中国医疗前沿,2011,6(12):90-91.
【关键词】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行政机构
传染病的发生会给整个社会造成极大的危害,所以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国家对传染病防治实行预防为主的方针,防治结合、分类管理、依靠科学、依靠群众。卫生监督是预防传染病的有效措施,对保障人民身体健康起到积极的作用。我国目前针对传染病的防治工作已经制定了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对卫生监督工作的重视程度也在不断提高,但是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受到很多不利因素的影响,在实际的工作中存在的问题还很多,国家相关部门必须针对这些问题,采取科学的改善措施,减少社会中传染病的发病几率,保证人民大众的健康。
1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卫生监督是有效防治传染病的方式,我国已经成立相关机构专门开展监督工作,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对传染病防治产生了很好的效果,但是卫生监督工作的现状还是不尽如人意,存在的问题是非常多的。
1.1医疗卫生体制存在严重的问题
虽然我国为了适应时代的发展,对医疗卫生体制进行了很大的改革,但是在卫生监督工作中发现卫生体制中存在的问题相对还是较多:第一,主要部门职责不清。根据目前我国的相关法律,卫生监督的主体是卫生行政部门,其下属的卫生监督部门是真正的执行机构,卫生监督部门在工作的过程中没有规范性的文件对他们的工作内容、岗位职责以及工作标准等进行明确。另外,对于公办的医疗卫生机构监督存在漏洞,因为公办医疗卫生机构既是卫生行政部门开办的,又需要卫生行政部门监督,这样就导致在卫生监督中很难做到一视同仁,对公办医疗卫生机构存在的问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1.2相关法律法规的缺失
目前我国法制化进程在不断加快,在卫生监督方面国家出台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规范,如《传染病防治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医疗废物管理条例》、《消毒管理办法》、《医院感染管理办法》、《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与传染病疫情监测信息报告管理办法》、《传染病防治日常卫生监督工作规范》等,这些法律、法规的出台很大程度上保障了卫生监督工作的顺利进行,但是对卫生监督中的一些具体的实施办法涉及较少,缺乏针对性措施,一些处罚的标准混乱,卫生监督工作很难有序、科学的进行。例如,对于谎报、瞒报门诊日志的,在相关法律中规定要进行处罚,但是如果医疗机构不建立门诊日志,则无从查起,也就不能进行处罚。
1.3人员经费、培训问题
由于卫生监督的对象涉及行业比较多,包括医疗机构、公共场所、学校及托幼机构、消毒产品生产单位等等,这些单位的分布较广,卫生监督的工作量较大,卫生监督人员缺乏。对不同的场所卫生监督的标准不一样,涉及的监督内容不一样,而目前与传染病执法相关的法律法规门类是最多的。专业化的传染病监督人员比较少,缺少临床医生的加入,对待专业性很强的如《处方管理办法》的执法等,卫生监督的效果很难提高。另外,对于基层卫生监督单位来说,单位性质不明确统一,经费问题也是影响卫生监督工作顺利进行的一大问题,很多卫生监督机构的经费严重不足,往往只能依靠创收来维持单位生计,严重挫伤了卫生监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卫生监督员特别是传染病卫生监督员在面临许多新的传染病监管时,对疫情情况、诊疗方案、指南、防控方案等培训滞后,业务能力下降,不能及时掌握疫情新动向,造成工作被动。卫生监督员的形象未能得到全面提升,未能体现传染病防治的效益外在性。
2如何加强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
2.1加快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完善相关法律
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中,要对卫生监督部门、行政部门以及疾控中心三者的关系进行协调,使其形成良性循环。卫生行政部门主要制定相关的传染病防治方案和规划。在发放《医疗机构许可证》之前,设置前置程序,与卫生监督部门一起现场对重点环节进行把关审批。卫生监督部门即卫生监督所具体执行监督工作,对于违法行为给予相应的处罚,并通报各相关单位。疾控中心则需要对各种传染病防治规划具体执行,同时对于相关的法律法规也要进行不断的完善,吸取实践中的经验,及时进行信息反馈,增强法律的实践性,使其能在卫生监督工作中有更强的操作性。
2.2增强卫生监督机构执行力
卫生监督机构的独立性必须得到保障,卫生监督机构从属于卫生行政机构的同时,必须要高于普通医疗卫生机构,明确其参照公务员管理的性质,让卫生监督机构保证其执法地位,在执法监督过程中能保证中立地位,不偏不倚。传染病防治监督中具有专业化的队伍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在配备足够的卫生监督人员的同时要加强他们的专业素质建设,加强相关业务培训,引进新鲜血液如法制、临床、药品专业人才,对卫生监督中出现的漏洞能及时发现和解决。另外,在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中,执行机构要针对具体执行情况制定严格的标准,明确奖惩措施。例如,加强对执行队伍的管理,采用绩效考核的办法考核监督工作等等, 从整体上提高监督队伍的素质,保证日常卫生监督工作的有序进行。
2.3重视传染病信息监测
重视传染病的常规性数据和一时性数据的收集。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要对每年开设的肠道门诊、发热门诊的开设情况,设施、设备、人员常抓不懈;要对重点单位如微生物实验室,重点科室如内镜室、供应室、医疗废物暂存间等加强检查、抽检;要对疫情发生时指定医疗机构的预检、分诊、门诊、观察室、病房等设置情况重点检查,找出存在的漏洞,从而防止医院中感染的产生。传染病爆发时的卫生监督是非常重要的,在传染病流行期间通过对疫情的动态及时掌握,从而能保证采取有效的措施。在疫情爆发之后,卫生监督机构应及时跟进疫情,对疫情展开恰当的处理,其中包括病人的转运、隔离、消毒等等,同时要将本地的疫情情况及时上报,让上级机构能对本级卫生监督情况进行评价和分析,对不到位的措施提出整改意见。另外,在传染病防治中卫生监督单位还应该主动与治病、防病机构、健康教育机构联合起来,形成纽带,全方位控制传染病疫情扩散。
3 结语:
总之,当前我国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相比以往有了很大的进展,无论在预防还是在控制疫情方面都有较为完善的控制措施。但是面对一些突发性传染病的时候,我国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不足就显露出来。为了提高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工作的质量,有效控制传染病疫情的发生,相关部门首先要完善传染病控制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定卫生监督规划和方案,建立高素质的卫生监督队伍,对目前卫生监督工作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善。
参考文献:
[1] 韦雪芳.传染病防治卫生监督现状调查研究[J].医学信息,2011,24(8):4230-4231
[2] 张冉燃.卫生监督如何落在实处[J].望,2012,12(52):50-51
[3] 黄文光,石健.传染病分析和预测及其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的作用[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1):46-49
>> 职业学校女生性知识、性态度、的调查分析 当前大学生性态度及婚前心理调查研究 大学生的性知识与性态度现状及其关系 安徽大学生性健康知识\性态度与性相关行为研究 广州市医学院校学生性态度与性教育状况调查 中职女生性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成都市大学生性态度特点及其与恋爱关系适应的相关性研究 大学生性观念和性知识的调查分析与思考 大学生性知识来源和性教育需求的调查与分析 医学生性知识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苏州市大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国地质大学学生性知识态度行为调查 中职学生学习态度的调查研究 青年官兵性态度与艾滋病预防知识现状调查 对中职学生上网状况的调查研究 女大学生性知识与性健康综合调查报告 中学生性知识的来源及教育需求的调查分析 军队医学院校学生性知识掌握情况的调查 上海高职学院女生性态度调查分析报告 新疆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学生营养知识、饮食态度的调查研究 常见问题解答 当前所在位置:.
[6]张蒙,吴冬梅,王应平.中、高职护生性健康知识教育干预效果的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5):40-42.
[7]人口研究编辑部.羞答答的玫瑰如何开?——关于青少年的性教育.人口研究,2002,26(6):21.
[8]代玉文.女大学生性知识与性健康综合调查报告.中国性科学,2012,21(2):37-38.
[9]蒋芳,刘松青,韦先超,等.高职院校学生性教育现状的性别差异及对策探讨.中国性科学,2012,21(9):64-66.
[10]刘薪.青少年同伴间性话题沟通的研究综述.中国性科学,2012,21(5):43-44.
[11]陈昌霞,张洪峰.家庭早期性教育对青少年健康人格形成的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45-51.
[12]沈莉.大学生性知识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6):45-49.
[13]魏寒冰.网络对大学生影响研究.中国性科学,2012,21(4):58-61.
通过对德庆县城乡中学教师进行问卷调查,有利于了解城乡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之间的差异,进而提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措施,以促进德庆县范围内教育的公平发展。
一、研究方法
(一)研究工具:《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调查问卷》,问卷分为领导与管理、环境与资源、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工作压力等七个因素,采用李克特的五点计分法,正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5、4、3、2、1,反向题由“非常符合”到“非常不符合”依次计分为1、2、3、4、5,中等强度值为3。分值越高则表示满意度越高,分值越低则表示满意度越低。
(二)研究对象:香山中学、孔子中学、德城二中、高良中学、凤村中学、九市中学以及斌山中学的217名教师,其中,前三所为县城中学,共有124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57.1%,后四所为乡镇中学,共有93人接受调查,占总人数的42.9%。
(三)统计工具:spss17。
二、结果
根据调查数据可以看出:
(一)在总体满意度上,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为2.9734,略高于乡镇中学教师的2.9534,均低于中等强度值,表明德庆县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均不高。
(二)在资源与环境、学生与家长、同事关系等方面,县城中学教师满意度依次为3.1815、2.8780、3.6624,均高于乡镇中学的2.8831、2.8575、3.4747。其中,在同事关系方面,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而在资源与环境方面,县城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明显高于乡镇中学教师,两者的差异达到了极其显著的程度。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依次为2.8510、3.2734、2.5637、2.6882,均高于县城中学的2.7938、3.2200、2.3445、2.6048。其中,在付出与回报方面,乡镇中学教师满意度明显高于县城中学教师,两者之间的差异达到了显著性程度。
三、讨论与分析
(一)县城学校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学校建设及学生素质等方面都比一般乡镇中学要好,在这些学校工作的中学教师也会产生优越感,满意度相对来说会高一些。
(二)县城中学的条件比乡镇中学要好一些,对学生的入学条件也更高一些,这使得县城中学学生素质相对较高;而相对来说,县城学生的家长文化水平高,对学生成绩的关注度也高,倾向于积极配合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香山中学、孔子中学与德城二中是县财政投入最多的学校,硬件条件远远好于一般乡镇学校,学校的教学环境及教师获得的教学资源都比较高。
(三)在领导与管理、职业认同、付出与回报、工作压力等方面,乡镇中学教师职业满意度略高于县城中学。经分析原因可能有三:第一,城乡结合部和乡镇消费水平较城区低,住房更是要比城区占有优势,相对于城乡结合部和乡镇的工厂企业来说,教师职业毕竟是稳定的,且收入是有保障的,这些造成了该区域教师付出与回报一项的满意度水平较高;第二,相对于县城中学来说,城乡结合部和乡镇中学的生源压力、教学质量压力等较小,这也使得他们对领导与管理、工作压力等方面的满意度较高些;第三,在乡镇有一份正式工作,收入有保障,虽然不算太富裕,但相比于以体力劳动为主的农民来说,幸福感更强一些,而在县城,这种优越感可能会小一些。
四、对策与建议
(一)完善乡镇中学的硬件设施。学校基础建设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学校教学事业的发展,目前,德庆县城乡中学之间的硬件水平存在很大的差异,这不利于教育的均衡发展,对乡镇中学的学生与老师都是不公平的。因此,要想提高乡镇中学的教学质量,提高乡镇中学教师的职业满意度,促进县域内基础教育的均衡发展,就必需加大对乡镇中学的资金投入。
(二)提高县城中学教师的生活补贴。中学教师的付出与回报,会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他们的职业满意度。在德庆县,中学教师的工资由县财政统一发放,没有体现出地域的差异,同等条件的县城与乡村中学教师所得工资是同样的。而在实际生活中,县城的物价水平、生活支出等都远高于乡镇,这使得县城中学教师的相对收入就会低于乡镇中学教师。因而,在基本工资之外,有必要给县城中学教师发放一定数量的生活补贴,缩小城乡中学教师在付出与回报方面的差异。
关键词:志愿填报 调查 问题 宣传
中图分类号:G455
文献标识码:C
D01:10.3969/j.issn.1672-8181.2015.03.179
由于就业形势的变化和信息技术的发展,学生填报志愿时的观念,以及影响填报取向的因素都会发生一些变化。为了确定招生宣传方针政策,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参考,我们在学生高考志愿填报取向及满意度做了调查研究。
1 调查方法
按照调查目的,设计了回答七个问题(见表1)的多项选择问卷调查表,统计出选择项所占比例(%)。本次研究共调查了1984人(其中医学类744人、化工类212人、生物类68人、机电类151人、师范类102人、建筑类281人、电子信息类145人、经济管理类281人)。
2结果分析
对于问题1,调查结果见表2。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选择高职院校的理由主要是看中是否公办院校、声望如何和有没有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问题2,调查结果见表3。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主要是自己选择学校,老师对学生选择的影响力较小。
对于问题3,调查结果见表4。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选择专业,因个人喜好的占近50%,有30%多是父母决定的。
对于问题4,调查结果见表5。从调查结果来看,在网吧填报志愿的最多,其次是在自己家和同学、朋友家,在学校填报的很少。
对于问题5,调查结果如表6所示。从调查结果来看,学生了解高职院校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和省上统一印发的报考指南,其次是同学和家长、亲戚;从学院所发的招生传单中了解学院的只占10%;从高中教师了解院校的很少。
表6报志愿前了解高职院校的途径
对于问题6,调查结果见表7。从调查结果来看,绝大多数学生进院校网站了解过情况,1/5左有的学生咨询当地招生的老师或给招生办打电话咨询,也有不少学生专程到高职院校考察,参加招生咨询会的只有很少数学生。
表7报志愿前所做了解院校的事情
3 对策建议
3.1 招生宣传应突出院校的性质和重点专业
学生选择学校,主要看是否是公办院校,是否有自己喜欢的专业。所以在招生宣传中,应突出学院公办性质、业绩和有实力的重点专业宣传。
3.2 要充分发挥学生在招生宣传中的作用,重视对家长的宣传
学生选择学校和专业,除自己判断外,对其影响最多的是同学和家长。应重视利用假期等时间让在校学生去原来的中学,在低年级的同学中宣传的方式。还要注意策划针对学生家长的宣传,让学生家长认可学院,认可相关专业及实力。所以,可以在招生的关键时期开放校园、开放重点实验实训室,供高考学生及家长参观,展示实力,扩大宣传。
3.3 必须办好网站
学生了解报考学校的情况,70%以上的学生在填报志愿前进人院校及系部网站。所以,办好学院主网站及各系分网站是宣传学院实力最好的办法。鉴于现在网络比较的普及,学生在课余时间可以方便地上网,有1/3的学生自家也有电脑,除为了宣传学院外,对学生的学习答疑、心理辅导等也应充分利用网络来进行,方便快捷,事半功倍。
3.4 要重视统一印发的报考指南中的招生宣传
除网络外,考生利用最多的高考志愿填报参考资料是省教育厅统一印发的“高等学校报考指南”,要抓住机会,重视宣传,尽量多用版面,精心设计。
3.5 填报志愿时的招生宣传重点应在网吧
学生志愿填报要求在网上进行,由于一般高中校内条件所限,大多在校外进行,其中40%以上的学生在网吧填报。因此,填报志愿时的招生宣传重点应在网吧,要注意同网吧管理人员协调好关系,及时发放宣传资料,解答考生的疑问。
参考文献:
【1】刘建峰.加拿大高等职业教育现状及启示【J】..中国电力教育,2013,(34):14-15.
【关键词】雾霾;问卷调查;认知程度
近两年,京津冀地区持续出现雾霾天气,给人们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更对人们身心健康造成不容忽视的不良影响。唐山是一座典型的资源型重工业城市,依煤而建、因钢而兴,是雾霾污染的重灾区,长期为全国空气污染指数排行榜的“座上宾”。2016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即将在唐山举行,改善环境空气质量尤为迫切。大学生作为国家最有生命力和创造力的主体,不仅要深入认识雾霾,更应肩负起治理雾霾的重任。因此,文章对唐山市大学生的雾霾认知程度进行了调查研究。
一、调查方法与样本统计
本研究主要采取问卷调查的方法,将调查组成员分散在华北理工大学、唐山学院、唐山师范学院的教学楼、宿舍楼以及食堂门口等地方,随机抽取调研对象,尽量做到调研对象的分布合理化、调研信息的丰富全面化。向学校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随机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 485份,回收率为 97 %。本次研究的调查样本按性别、原居住地、年级、政治面貌四个类别进行划分,样本在各类别分布均匀,具有代表性,有效问卷的调查对象基本信息见下表:
二、调查结果与分析
雾霾状况的关注程度方面,84.1% 的同学表示他们非常关注,10.7% 的同学表示比较关注,5.2% 的同学表示只是偶尔关注雾霾天气,而没有被访者不关注唐山的空气质量。调查中,64.3%的同学表示雾霾天气发生时感到身体或身心上的不适,83.5%的同学都认为雾霾会影响自己的出行、身心健康和引起疾病。但对雾霾天气会导致哪些疾病52.4%的同学表示不了解,33.4%的同学表示有所了解,仅14.2%的同学表示很了解。
关于唐山市雾霾的成因,调查结果显示,工业排放、建筑粉尘以及汽车尾气的选择率分别为 98.1%、95.3% 和 89.1%,而认为绿化不足和露天烧烤导致雾霾的同学分别占 54.4%和44.5%。工业生产、建筑粉尘和汽车尾气的选择率均大于 89%,反映出唐山污染物排放量大是导致雾霾形成的重要原因。另外,绿化不足的调查结果则反映出同学对唐山的城市规划并不十分满意。
对于雾霾可以采取的防护措施方面,外出戴口罩、少开窗的选择率分别为73.4%和55.3%。可见佩戴口罩成为了同学们最普遍的外出防护措施。但是针对市面上在售的防尘口罩规格、标准以及防尘效果,79.2%的同学表示不了解。具体到行动上,仅有 21.4% 的被访者表示雾霾天气出行会佩戴口罩,37.5% 的人外出归来后立即清洗面部及其他的肌肤,28.5% 的人注意合理开闭门窗,25.6% 的人选择有针对性地调节饮食,而65.2% 的同学表示不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您的户外运动是否因为雾霾天气的发生而减少?”问题上,31.8%的同学表示没有减少,40.4%的同学表示有所减少,27.8%的同学表示雾霾天会停止一切室外活动。可以看出,只有少数的同学采取了积极的防护措施。
在问到“针对雾霾产生的原因,自身可以采取的措施时”,参加节能环保宣传活动、尽量乘坐公共汽车出行以及选择购买节能环保产品的选择率均大于74%。但问到“如果学校针对雾霾知识定期进行讲座您是否愿意参加”,49.9%的同学选择了愿意,29.3%的同学选择了不愿意,20.8%的同学选择了视情况而定。
雾霾的认知途径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的同学表示他们同时通过电视、网络、报纸以及广播等方式了解相关知识。但通过网络了解有关雾霾知识的同学中有86.6%的人选择了“上网时顺便阅读相关网页”。可见大学生获取雾霾信息的主动性较差。
校园雾霾宣传教育方面,在问题“是否知道学校有关于防治雾霾的课程及讲座?”中,只有25.6%的同学注意过学校举办的相关活动。当问及“觉得学校防治雾霾宣传教育工作做的如何?”时,只有33.4%的学生认为学校工作做得很好,21.9%的学生对学校工作表示认同,但认为仍需努力,而44.7%的学生认为做得不好。一方面说明大多数同学参与相关活动的主动性较差,另一方面说明学校的防治雾霾宣传教育活动力度不够,缺乏和同学们的互动。
在“您是否会因雾霾而毕业后工作不选择唐山”问题上,73.8%的同学选择了是,19.4%的同学选择了否,只有6.8%的同学选择了不是关键因素。说明城市的雾霾问题会对吸引人才产生严重制约。
另外,调查结果发现,大学生对雾霾认知程度与他们的年级无显著性差异。但与性别、原居住地、政治面貌有显著的相关性。对雾霾的认知程度方面,女生较男生要强,来自城市的同学较农村的同学要强,党员、预备党员的认知程度更高。
三、结语
作为唐山的一份子,大学生都对唐山雾霾状况表示了不同程度的关注。从调查结果看,对防治雾霾,唐山市大学生有较强的意识,但实际行为相对薄弱,呈现出“知强行弱”的不对称性;另外高校雾霾宣传教育也亟待加强。控制污染是全社会的责任,除了政府、企业要有所作为外,高校作为培养人才的摇篮,应注重深层次的教育。只有全民发自内心去爱护自己的生存环境,从自我做起,共同抗击雾霾,未来才会变得更美好。
参考文献
[1] 赵俊平,李亚军.如何积极有效地防御雾霾天气[J].科学之友,2009(5):1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