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

第1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中国文化; 会计文化; 建设路径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937(2015)05-0131-03

会计文化作为会计行业价值系统的主体,无论是对会计准则、制度建设的导向,还是对会计人员队伍建设的影响,都是从最为根本的思想层面发挥作用的。虽然在日常会计工作中看不到会计文化所发挥的直接作用,但一旦会计文化建设出现偏差,其潜移默化的影响将是极为巨大的,可能导致的损失也将是我们所不能接受的。会计准则的国际化趋同引入了大量西方做法,造成同自身工作的实际需要不相适应;会计人员“三观”受到极大冲击,一味要求西方宽松的工作环境而忽视了自身工作质量建设的不足;会计报告的披露程度越来越高,一味要求会计信息的透明化,却没做好配套的内部控制措施;文化的影响力可见一斑。面对如此众多影响因素的干扰,该作出如何的路径选择方能打牢会计行业的根基,使得会计工作的方方面面在文化的引导下健康持续发展呢?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本文认为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路径应是:传承与弘扬。

一、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每一个工程在开工建设之前都会将建设要求、建设思路绘入工程的蓝图中去,并以其作为后续工程建设每一步的基本依据。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亦是如此,建设目标就是这张“蓝图”,要想不偏不倚地走好我们所选择的建设路径,实现好对中国会计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并进一步发展会计文化,我们必须首先明确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目标。

(一)坚持继承与创新,构建适合国情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

会计作为记录经济业务的信息系统,受文化的影响,所输出的信息将会呈现不一样的特性。例如西方文化崇尚进取,偏好对未知事物的探索,因而其会计系统特别重视信息的决策有用性;而中国文化则推崇中庸之道,偏好对已有事物的解释分析,会计信息自然而然更加强调信息的可靠性。虽然基础的业务数据是相同的,然而不同的会计处理手段所输出的会计信息是不一致的。从环境的角度来看,两种信息的输出都是在这一阶段最能满足管理者需要的。

由此看来,会计文化的建设路径应符合其所处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要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什么样的会计文化发展模式是符合当前中国国情的呢,细化来说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首先,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树立会计价值观,建设会计精神文化。会计文化的影响力归根到底源于会计工作者在会计工作中所做的不同的职业判断,会计工作者只有树立起符合社会主流的核心价值观,方能在每次作出决断时,坚持原则,不偏不倚。其次,应以我国的经济发展形势为基础改进会计工作方法,建设会计制度文化。会计制度是会计从业者行为的准绳,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于会计工作中的体现,因而建设会计制度文化必须以适应国家的经济环境为出发点,才能让会计制度不仅便于会计工作的开展,也符合国家经济发展的需要。再次,应以中国传统道德观为指引规范会计行为,建设会计行为文化。每一笔经济业务的核算都有着不同的方法,并且最终会对会计账目收入、利润等诸多因素产生影响。随着中国会计准则转向以原则为牵引,会计从业者在工作中的选择判断就不再有刚性的制度规范,因而将传统道德观念中是非取舍融入会计行为文化的建设中去将对会计从业者的职业判断产生巨大的积极作用,为会计信息的可靠性打下坚实基础。最后,应以文化传承的理念为牵引丰富文化载体,建设会计物质文化。中华文化传承了五千年而未间断,可见我国素来重视文化的传承。然而文化是无形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载体才能够得以传承和发展,因而会计文化的发展不能仅仅止步于精神层面,建设适合我国国情的会计文化,还需要丰富会计文化载体,同步发展建设会计制度文化。

(二)传承与发展中国传统文化,建立中国独立的会计文化

传统一词出自于《后汉书・东夷传・倭》,指的是世代的精神、制度、风俗、艺术等,可见传统一词的根源就来自于对文化的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在五千多年的代代传承中已然形成了区别于其他民族文化的鲜明特点,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个性,并且在社会的方方面面影响着每个人的行为。中国会计文化服务于中国经济社会,就必须扎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汲取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方能在当前大量不同文化思想碰撞的洪流中,保持自身的文化血脉,发展出独有的特性。

当前传统文化对会计文化的影响还仅仅局限于对人行为道德的教化,无法将传统文化的思想精髓融入到会计文化的发展中。因而,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我们要更多把传统文化的思想观念运用到会计理论、规范乃至工作中去,真正发展出具有中国文化内涵的会计文化。

(三)挖掘与整理中国会计文化,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

从历史的发展来看,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起始于西周时期,“单式簿记”的萌芽以及钟鼎文的创造为会计文化的萌芽提供了条件。唐代是中国经济社会最为繁荣的阶段,此时会计单式记账方法已趋于完善,会计法规建设也十分健全,从物质、精神、制度、行为多个方面促进了会计文化的飞速发展。宋、明、清时期,“会计录”的出现表明对会计进行科目划分简化的会计处理思想已然逐步完善。中国近现代虽然引进了西方的借贷记账方法,但中国会计文化并未停止发展,以徐永祚为代表的改革派保存中式簿记的核算方法,吸收西方记账方法的优点,将单式簿记改良为复式簿记,该方法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对中国会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从中国会计的发展来看,中国会计文化有着极为丰厚的底蕴。无论是遗留的会计账簿、算盘、交子等物质文化,还是从单式记账发展到复式记账的发展历程的思想精华,中国会计文化本身有着太多值得我们去了解和学习的地方。然而当今,中国会计的发展一味追崇西方做法,忽视了对自身优势的发掘,长此以往,必然是邯郸学步,无法立足。因此,我们要更多地去挖掘与整理优秀的中国会计文化,并以此丰富中国会计文化的内涵。

(四)宣传与推广中国会计文化,弘扬中国独特的会计精神

任何优秀的文化如果缺少受众,无法发挥出其在特定领域所独有的影响力,就必然会被淘汰。会计文化亦是如此,会计文化来源于会计在长期发展中物质、精神、制度等诸多方面的积累,通过人们的总结与发展形成了其独有的会计精神。然而其影响力来自于广大会计人员发自内心的认同,缺少宣传与推广,必然会给会计文化的推广带来极大的阻碍。

文化的力量在于其对广大受众潜移默化的影响,发展中国会计文化不仅要注重自身内涵的丰富,也得发展外在的传播手段。当今高度发达的信息传媒为文化传播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会计文化应抓住这个契机,发挥其特有的文化亲和力,扩大其覆盖范围,培养出一批“粉丝”,进而以此为基点影响会计行业的方方面面。物质终会被磨灭,然而精神的力量却是永存的。会计文化的发展就应该紧抓这一核心,发挥其影响力,弘扬中国独特的会计精神。

二、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经济越发展,会计越重要。在经济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中国会计已然在众多行业中有了一个相当高的地位。然而会计文化的发展却并不像会计本身那样欣欣向荣,究其原因,在于会计文化无法产生直观的经济效益,无法对企业的建设产生激励作用,长此以往,就造成了企业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轻视,并形成了一系列的连锁反应,从多个方面减缓了会计文化的发展。为了扫清会计文化建设过程中的障碍,本文从四个方面分析了中国会计文化建设的影响因素。

(一)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减弱了会计文化建设力度

任何一项建设工程,都是以思想为先导的,思想重视程度不够,必然造成领导引领无方向,成员实践不积极。而这一点,也是影响当前会计文化建设的最为重要的因素。首先,企业的生产运作最根本的是要创造利润,而会计工作在其中起着核算数据、监督资金流动、提供经济信息等许多实践性相当强的作用,因而会计文化由于其影响的外在表现不容易被感知,无法得到管理者的重视,这就造成了会计文化建设无力的一个首要影响因素。其次由于西方经济学理念的冲击,企业对人性的看法越来越趋向于“唯利观”,而文化所注重的以文化人的思想高度的教化方法被弃之一边,思想观念的西化也让对会计文化的建设需求难以深入人心。由此可见,当前会计文化对企业的影响力极为微弱,由此而导致的思想重视不够必将进一步削弱会计文化在企业会计工作中的地位,由此产生的恶性循环将极大阻碍会计文化的发展。

(二)会计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减慢了会计文化建设速度

会计文化是一种软实力,是会计的灵魂、根基,决定着会计发展的方向,是影响会计人员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总开关”,无形中能够改变会计人员的认知与行为。反过来,会计人员既是会计工作的参与者,又是会计工作改革的策划者、推动者,是决定会计文化发展走向的关键性因素。二者是相互促进、相互制约的关系,必须相互配合,才能实现共同提高。然而当前会计人才队伍良莠不齐,对会计文化的建设产生了极大的影响。一方面,大量基层会计人员存在着文化水平不高的问题,在会计文化的建设上缺少好的经验做法,其自身也无法提出好的建设想法。另一方面,许多会计人员本身不注重自身修养的提升,将会计文化视作会计工作的“调味品”,不去主动地认识与学习,更不用提参与会计文化的建设了。

(三)会计文化独立不足,降低了会计文化建设认同

最早会计界开始关注会计和文化之间的关系主要源于西方学者对企业文化研究的盛行,因而一直以来会计文化的研究在很大程度上受企业文化研究的影响。虽然企业文化的建设为会计文化提供了借鉴,但是同时也使会计文化出现了独立性不足的弊端。

随着企业的发展壮大,越来越多的企业意识到了文化在企业建设中的重要性,并纷纷开始了企业文化的建设。例如海尔所提出的海尔精神“敬业报国,追求卓越”,联想提出的联想之道“说到做到,尽心尽力”,然而这些文化思想核心都指向企业的管理与用户的体验,少有涉及企业内部会计人员的文化理念。许多管理者认为会计人员作为企业的一员,践行企业文化就好,没有必要再去建设会计文化。这种思想是极为错误的,会计作为企业管理极为重要的一部分,不仅要对企业所有的经济事项进行反映与监督,并且要通过一定的会计处理方法,将这些收集到的经济数据转化为信息,为管理者的决策提供依据,会计人员负责对企业的经济事项进行管理并且在很多时候要以自身理解作出职业判断,这一点同企业其他职工是十分不同的。由此可见,企业文化是无法全面涵盖会计文化内涵的,会计文化的建设不能作为企业文化的附属品而存在,必须增强自身的独立性,进而提高企业对会计文化建设的认同感。

(四)会计文化影响力低,阻挡了走向国际化的步伐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文化强国”战略旨在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加大文化输出,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力。会计文化亦是如此,要想实现中国会计走向国际化,得到世界各国的真正认同,仅仅做到准则的国际化趋同是不够的,必须输出自身特色鲜明的文化理念,提高自身的文化影响力,中国会计才有可能在国际上立足。

然而,当前我国在会计文化的建设方面十分不足,对会计文化的讨论大多还局限于书面,这就导致了会计无法借助文化的影响力实现进一步的发展,极大地阻碍了会计国际化的步伐。

三、中国会计文化建设路径选择:传承与弘扬

会计文化既是一种行业文化,也是一种地域文化,由于民族性格、观念习俗、思维结构,地域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形成了多元的国家会计文化。中国会计文化就是会计文化同中国特有的民族性格、思维方式相结合而形成的文化产物。建设中国会计文化,需要结合其地域特点,以传承民族传统为基础,实现内容的丰富;以吸收新兴文化的优势为助力,推动会计文化创新发展;以其他行业文化发展为借鉴,不断优化自身结构;总的来说就是传承与弘扬。

(一)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会计文化的传承是指会计文化在一代会计人与另一代会计人之间的传递和继承的现象。传承之间就难免会出现两代不同的文化理念的冲突和碰撞,所以对会计文化进行传承首先要注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其主体内容可以概括为:天人合一、礼制精神、以人为本以及刚健有为。中国现代文化则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西方思想的进入,中西文化交融而形成的一种新兴的价值和观念体系,不仅有着对传统文化精髓的继承,更有着适应新时展的多元形态。那么在建设会计文化的过程中,如何协调好二者的关系,在结合二者的基础上,实现在会计文化建设中的二次发展与创新呢?本文认为可以将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共有的价值理念作为切入点,实现二者的融合。虽然中国现代文化有着多元的文化形态,以及多样的文化表现形式,但其许多文化理念还是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例如朱■基为会计学院所写的校训“诚信为本,操守为重,遵循准则,不做假账”就同《管子》一书中“明法审数”、“崇尚节用”等思想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中国传统思想研究的越多就能越好地感受到它在现代社会生活中许多文化现象里的表现,也可以通过这个方法实现在会计文化建设中传统文化同现代文化的融合与再次发展。

(二)注重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随着经济发展的全球化,记录经济事项的会计工作必然随之改变以适应国际贸易的需求。然而,制度与规则的改变仅仅只是会计行业变化的冰山一角,会计行业变化更多地来自与国内会计不一样的核算理念的冲击,也就是西方文化在会计工作中的体现。因而,在中国会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我们必须将西方文化的影响这一关键因素纳入到关注的范围中来,并尝试通过吸收西方文化的精髓,来推动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与创新。

西方文化具有以下特征:强调职业精神和职业主义,偏重灵活性,倾向于激进主义,强调信息透明公开。虽然这些文化特征同中国许多传统观念差异性十分巨大,似乎很难实现同中国文化的结合,但是通过研究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性以及融合时可能产生的相互作用,在研究会计文化的建设问题上我们就能更好地探讨本土会计文化中存在的不足,从而扬弃不适应时展的旧文化。西方文化同中国文化结合最为关键的就是研究二者在会计工作中所提倡的不一样的理念,并通过这些不同的工作方式在实际事项中所发挥的不同效果来研究哪些理念是真正适应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进而找到中国会计文化在建设中哪些方面存在不足,哪些地方需要坚持。对西方文化的融合,更多的是给中国会计文化的发展提供一面明镜,让中国会计文化在发展中有一个对照,避免钻入文化发展的“牛角尖”。

(三)注重会计文化与行业文化的结合与创新

随着商业的不断发展,企业规模的不断增大,越来越多“巨无霸”级的跨海集团让人们交易的范围从家门口走向了全世界。随着经济的发展,会计的触角已经延伸到几乎与交易相关的每一个领域,无论是同信息技术结合所带来的自身的信息化转型,还是同环境、人力资源结合所产生的新兴学科,都让会计的发展显现出勃勃生机。

行业之间的交流带来的思想碰撞,亦是会计文化建设内容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首先,从自身来看,当前会计工作的信息化已然发展到了一定的水平,ERP等会计信息系统将企业财务管理的效率提高了一个等级,信息化的理念已然成为会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会计文化的建设过程中,必须考虑到当前会计工作信息化的性质,将业务集成、信息资源规划等先进的思想纳入到建设工程中来。其次,从会计同其他行业的融合发展来看,不同行业在交易的过程都有着自己的一套规则,这个规则亦是其行业文化的表现。会计在不同行业中应根据每个行业的特点选取不同的核算方法,以期达到真实可靠计量、记录经济业务的目标,这就需要会计人员对不同行业的文化有所了解,从最根本的地方去挖掘不同行业间规则的区别。通过对行业文化的学习,会计人员能够更好地为会计在不同行业的发展提供助力,更能增加会计文化的行业适应力,为会计文化的发展提供一片广阔的天地。

【参考文献】

[1] 苏孜.会计文化与会计信息质量的提高[J].财会研究,2007(2):23-24.

[2] 张云.中国会计文化研究[D].天津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7.

第2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国际课程论专家菲利浦·泰勒指出:“课程是教育事业的核心,是教育运行的手段。”课程缘起于文化传承的需要,课程教育的目的只能以具有客体性的文化为依托才能够实现。社会文化滋养、塑造、制约着课程的生成与解释,它规定了课程生成的途径与内容,设定了课程内在的逻辑与范畴,规范了课程解释的视角与方向。课程是社会文化的适应性产物,课程的价值是以其文化适宜性为前提的。课程以文化为内容,以促使学习者文化经历的转变为目标,其目的在于使个体具有创造新文化的勇气与信念。而课程自身的文化底蕴、品性与自主性也会对文化产生深刻的影响。

还原课程文化本体地位,意味着课程可以根据自己的品位、理想、追求和关怀对文化进行选择、内化,建构特有的课程文化。这种选择、内化和建构蕴含着主体的需要、目的及对一定文化价值和意义的理解。因此,课程不再仅仅是从既有的文化中“拿来”的文化,而是具有了独特性、内在性、创生性等属性的特殊文化。

每次课程改革都是社会文化理想的实践,并影响着社会文化发展的进程。从某种角度讲,课程改革过程实际上是不同课程文化观之间的碰撞、交锋,从而形成“同而不和”或“和而不同”的过程。因此,课程改革的关键是建立与其相适应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建设包括课程文化观念和课程活动形态,如课程思想、课程理想、课程制度、课程体制、课程权力、课程管理、课程形态等内容,它涉及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环节。

课程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的育人工程,应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育人理念,倡导一种人本、民主、平等、创新、对话、合作、多元、开放的课程文化。课程文化的建设应超越知识本位和学科中心,形成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课程文化;超越权威主义和普遍主义,形成合作、对话、创新的课程文化;超越刚性的、静态的、封闭的课程,形成弹性的、动态的、开放的课程文化。同时,还要全面系统地分析本校的课程文化传统和学校文化特色,创造个性化的课程文化;要整合家庭文化、社会文化和学校文化,使三者融合成整体育人优势。

在课程文化建设中,校长一要能够基于特定的教育哲学和教育思想,创造、理解并表达学校共同的课程愿景;二要在践行自己的教育理念的同时,不断学习新思想、新观念,积极构建本土化、本校化、个性化的课程文化;三要不断提高学校课程文化领导力,使自己成为一个课程领导行家,能把自己的教育思想和课程理念成功地传递给每一位教师,让他们成为课程文化的倡导者和建设者。

二、重建、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

无论是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的再加工、再创造,还是校本课程的设计开发,实际上都是对学校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在教育实践中逐步形成并成为学校师生认同的价值观为核心的群体意识和群体行为规范,是在学校这一特定的环境中生活的全体师生员工的一种共同追求,是学校的精神财富与物质财富的总和,是一种具有时代特征的群体文化,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学校文化与校本化课程建设集中反映了学校的特色与个性,而学校文化又是校本化课程建设的重要资源。校本化课程建设是学校一项具有持续性的专业活动。按照泰勒的设想,任何课程的设计都须解决四个基本问题:一是学校应该达到哪些教育目标;二是学校应该提供哪些学习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三是学校怎样有效地组织这些学习经验;四是学校怎样确定这些目标正在得到实现。简单地讲,就是确定目标、选择经验、组织经验和评价结果。依次对这些问题加以解决,也就形成课程设计的程序。由此可见,校本化课程建设实际上是学校整体发展的一次重新定位和自我设计,是重塑学校形象,重建学校文化的过程。

学校文化重建必须从学校实际出发,以价值观念的变革为核心,强化师生认同,着力打造个性化学校文化;必须要用新课程理念丰富学校精神文化,牢牢树立“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是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价值观,建构以生命生成为核心的现代学校观念文化;必须用新的评价模式健全学校制度文化,努力营造激励创新、民主平等的学校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突破制度化教育的束缚,提高人在制度体系中的主体性;必须用课程资源的理论指导学校环境文化建设,从教育思想变革的高度建设富有生命气息的学校环境文化,发挥学校环境这一潜在课程巨大的教育意义。

每一所学校都有特有的文化传统。重建学校文化必须对学校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化内涵、特征、历程进行考察,剖析学校已形成的文化传统,提炼并凝聚出本校的文化,使每一位师生都能体悟学校文化的精髓,从而构建独特、深厚的学校文化,真正实现对已形成的学校文化的历史传承。

第3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梧州 骑楼城 文化 传承 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59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6X(2013)11-0000-01

1、梧州骑楼城的历史沿革

骑楼是一种商住建筑,骑楼这个名字描述的是它沿街部分的建筑形态。它的沿街部分二层以上出挑至街道红线处,用立柱支撑,形成内部的人行道,立面形态上建筑骑跨人行道,因而取名骑楼。骑楼建筑是结合南方潮湿多雨及多洪易涝的气候特点而设计建造,这样既可以替行人遮阳挡雨,又可以为商铺营造舒适环境。

与别的地方的骑楼有不同之处,梧州骑楼楼房二层一般设有水门,是为备洪水浸街时楼上方便出入用的,临街砖柱上镶嵌铁环高低各一只,亦为备拴泊船艇系缆绳用的,这些都是因为梧州地处三江水口,几乎年年有几次洪水淹街的特殊需要。这一铁环和水门都是梧州水都的标志。目前,梧州已修建好防洪堤,每年屡遭洪涝灾害影响的现象已成为历史,但骑楼这一独特的建筑风格已作为历史的见证保存下来。

2、梧州骑楼城的建筑特色和历史文化特质

2.1 岭南传统建筑与西式建筑风格结合

梧州的骑楼建筑主要是前铺后宅,下铺上宅、住商合一。楼下是人行交通通道,骑楼建筑柱廊外侧是车辆交通通道。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柱间距一般为3米到5米左右。顶饰、阳台、柱头等形式各异,或庄重大方、或精巧别致,或典雅高贵。

骑楼城的建筑风格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仿巴洛克式,这种形式在东南亚和我国南方城市的骑楼中被普遍使用,梧州的骑楼中,巴洛克的建筑装饰符号更加简练,多运用在山花装饰及女儿墙的曲线中。二是混合式这种形式骑楼建筑风格不明显,建筑造型和立面装饰兼有多种风格。三是中国传统式这种形式骑楼延续了我国南方传统居民的特点,底层沿街挑出,长廊跨越人行道沿街布置,楼层正面墙上并排开着两只三扇窗户,立面基本无装饰。最普遍的是现代式,在尺度、结构、材料、造型风格等方面与传统骑楼区别明显。立面处理上舍弃了复杂的装饰,运用了简洁、明快、实用的功能主义的处理手法。

2.2 独特的城市历史文化内涵

历史街区和建筑是城镇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逐渐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完整地体现某一历史时期城镇的传统风貌,很好的反映当地历史文化特质。

一是独特的建筑文化。骑楼汲取了西方敞廊式建筑特征,并与中国内地传统的“檐廊式”建筑形式相融合,杂糅了中西建筑各具特点的立面造型风格,形成了中西结合的建筑特色。二是珍贵的古迹文化。在旧城改造的过程中,许多城市是比较失败的,很多珍贵文物和古迹都被拆掉了,但梧州骑楼城的旧城改造是比较成功的,不仅保护了许多著名的古迹,同时更没有割断我们和祖先之间的文化传承。骑楼城区的新旧建筑,都因骑楼而结缘。三是亲切的市井文化。骑楼城在孕育繁华商业贸易的同时,也诞生了独具韵味的市井文化。这种市井风情成为当时市民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深深地活在人们的记忆中。

3、梧州骑楼城发展面临的制约问题

3.1 物质条件不佳,基础设施不完善。

骑楼城梧州城市文化建设一个很关键的部分,更是代表着梧州的形象。但是骑楼城内商铺的商品档次低、各种三轮车横穿、卫生状况堪忧、商业功能少,以至很多本市市民都不会去骑楼城休闲购物。而骑楼城经过多年发展还是没有当年“百年商埠”的感觉,而且也只有靠近中山路那一段人气比较旺。

3.2 商业经营方式单一,弊端明显。

骑楼城沿用传统的经营方式主要是租用沿街的骑楼店面,实行小规模销售。仓储空间的不足迫使大量内街民宅被租用为仓储,容易导致内街的环境混乱同时也带来严重的消防安全隐患。

3.3 骑楼文化的式微。

富有特色的骑楼建筑需要修缮整饰,未能充分发掘固有的梧州历史文化内涵使其升华为该区域的标志性景观;骑楼狭小的店面与现代化大型商业经营构成了尖锐矛盾,其界面连续性与传统天际轮廓线被不断插入的大型商厦所打破;狭窄的骑楼街道无法充分满足日益增长的交通需要,有政府代表提出把它列为道路拓宽改造的对象。

4、骑楼城的文化传承保护与可持续发展规划

4.1 调整骑楼城产业结构,推动功能转型

多年来河东骑楼城一直凭借位于旧城中心的区位优势拓展大批量的贸易模式,然而近年来随着梧州城市向西向北方向拓展,城市空间结构从原来以老城区为单一中心向多中心跳跃式发展,河东骑楼城向贸易中心这种高级形态发展,从而摆脱大量货流和交通流的聚集,走向集约利用土地,综合使用空间的道路,骑楼城可以很好地结合新的经济形态找到出路,同时又能做到文化传承保护,实现可持续发展。

4.2 探索文化市场的多元合作模式,大力发展骑楼文化产业

城市民间艺术一般都深藏在城市的历史街区。历史街区孕育了地方民间文化艺术,承载了千百年来的民俗和风情,闪烁着民族优秀的人文精神,因而也构成了地方文化旅游景观的精华。

一是建立有影响力的影视摄影基地。梧州骑楼城是全国保存最完整、最具岭南特色的骑楼建筑,其建筑风格和特色具备了拍摄民国时期岭南风貌和现代岭南人文风情影视剧的最佳场景条件。梧州骑楼城影视摄制基地的成立,将为影视文化的交流和发展搭建一个新的平台,对促进广西影视产业的发展,促进梧州文化、旅游等的发展,丰富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起到推动作用。二是营销文化旅游和美食一条街。除了一年一度的宝石节期间举办的旅游嘉年华外,骑楼城本身就应融合梧州发达的饮食文化来发展文化旅游产业,骑楼城即使再模仿步行街等的商业模式也是无济于事,因为游客已经疲惫不堪,这是需要的不是继续购物打“疲劳仗”,需要静态的具有休闲调剂功能的场所和环境。三是打造民间艺术文化乐园。艺术总是人们追求的对象,只是不同群体所求各异而已。梧州的市民和各地的游客同样希望能找回属于自己的民族民间文化艺术天地,骑楼城就是最好的选择,实现民族民间文化艺术的民众回归,是发展民间文化产业的很好途径。

4.3 建立专门部门,制定行之有效的管理法规

应成立强有力的历史街区保护领导机构,集中协调有关部门的工作,可以仿效欧美的成功经验,设立专门的专家委员会,由来自不同领域包括历史文化保护、文化产业发展、法律、房地产开发等专业人士组成,共同推动骑楼城改造发展的规范化运作。

5、结语

骑楼建筑的形态和空间环境不仅体现了一种物质空间结构,还在不断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人们特定的社会生活模式和组织交往结构,这些都同当地居民的生活紧密相联,并作为其所处社会环境的独特映像而留存在人们的记忆之中。

参考文献:

[1]阮仪三,王景慧,王林.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理论与规划[M].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1999,55

[2]周岚,陈闽齐,王奇志,等.城市空间美学[M].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1:231

[3]申洁,许泽凤.城市文化传承视角下对历史建筑保护的思考[J].中国知网.2009.12

[4]郭湘闽.传统骑楼文化延续―广州市一德路传统骑楼商业街区可持续更新研究[J]湘潭大学自然科学学报:2004,26(3)132-137

[5]邓忠民.试论骑楼商业街的发展和保护―兼谈梧州市旧城改造的一些探索[J]广西土木建筑:2002,27(4)278-279

第4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文化传承;城市建设

一、仰韶文化概况

1921年,瑞典地质学家安特生和我国考古学家袁复礼在河南省渑池县距县城9公里的仰韶村首次发现了仰韶文化,古老的渑池因此名声大振,闻名世界。

仰韶文化是黄河中下流地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距今5000-7000年之久,主要颁布在黄河中下流一带,以秦晋豫三省为中心的中原地区,以陕西省大部、河南西部和山西西南的重要地带为中心,东至河北北部,南达汉水中上游,西及甘肃洮河流域,北抵内蒙古河套地区。

仰韶村遗址的发掘,第一次证实了中国在阶级社会之前存在着非常发达的新石器时代文化,并从此开始把考古学的研究领域扩大到旧石器时代、青铜器时代和铁器时代。传说中的炎帝、黄帝、帝喾等大的部落的真实的经济生活和文化活动,都可以以仰韶文化为依据来进行探讨。仰韶遗址的考古与发掘,无可辩驳地证明了中国不但有新石器时代的遗存和文化,而且相当发达,使过去宣扬的“中华文化西来说”不攻自破。

仰韶文化的发现,虽不能替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史,但却是中国国家起源史和中华民族起源史这座大厦的一根擎梁柱。仰韶文化的发现影响到了世界各国对中国的认识,使世界认识了中国有自己的新石器时代,也加深了世界对中国是文明古国的认识。

仰韶文化的发现,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学习、研究、传承和发展仰韶文化是我们渑池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2011年11月,“首届国际仰韶文化节暨仰韶文化发现90周年纪念大会”在渑池隆重举行,真正达到了“弘扬仰韶文化传承华夏文明,提升渑池对外美誉度和稳定度”的效果。

做为仰韶文化的传承人,作为仰韶文化遗址所在地的渑池,如何让仰韶文化助推城市建设,如何在城市建设中将仰韶文化传承下去,渑池人做了很多的工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并将此项工作永久进行下去,让城市更加美丽宜居,仰韶文化更加光辉灿烂。

二、仰韶文化在城市建设中的应用

1合理调整区域规划,凸现仰韶文化生命力。仰韶文化首次在渑池发现,极大地提高了渑池的知名度,仰韶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主要元素符号,仰韶文化已融入到城市建设的方方面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将仰韶文化村所在的庄子公社改名为仰韶公社,后改为仰韶乡,2006年撤乡建设镇后命名为仰韶镇,仰韶镇政府所在地已成为《渑池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中“一城两翼”中重要的一翼。

2建设一批以“仰韶”及相关内容命名的建设项目

①将上世纪80年代将县城新建的一条东西向主干道命名为仰韶大街;将渑池县唯一的商业中心命名为仰韶大厦,在一定时期内带动了渑池经济的发展;将目前正在建设的连接渑池―义马的东西向主干道,命名为韶州路。

②先后建设了仰韶花园、仰韶花园新区两个居住小区,目前正在建设一个占地面积达88亩的仰韶社区。

③建成了面积达2.4万平方米的仰韶广场,该广场位于仰韶大街中段北侧,给旧城区人民提供了休闲娱乐的场所。

④在城区主要位置建成了以仰韶文化为内涵的两座雕塑,极大地诠释了仰韶文化,提升了城市的品位。一个是位于城区中心位置中花坛 的大型雕塑《源》,整个雕塑高16.2米,主体造型为旋转舞动的丝绸,寓意中华民族文明灿烂的文化由此起源。镂空金属板上镌刻的仰韶特色纹样,象征着代表古老文明的仰韶文化薪火相传。另一个是位于会盟广场北侧的雕塑《仰韶记忆》。整个雕塑以两个十字相交的圆,矗立在高耸的基座上,寓意蓝天和大地,时光和空间、历史和当下、梦想和现实的碰撞、交织,圆环内镂空的的纹饰采用仰韶文化的元素,唤起了人们对远古无限的追思和记忆。

⑤在仰韶文化遗址村建成了仰韶博物馆,该馆占地43亩,建筑面积4700平方米。始建于2009年1月,2011年10月28日竣工,具备开馆条件。该馆由清华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关肇业先生领衔设计,设计独特新颖,布局科学合理,文化特色厚重。整个主体建筑为一个开裂的陶器,主色调为黄土陶泥的的颜色,开裂的绳纹,简化为镂空的窗口,既可通风透光,又可起到美化的效果。

三、广泛应用在城市建设宣传上

在城市建设中,宣传仰韶文化、传承仰韶文化已成为城市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尤其是从2013年5月以来,随着渑池县开展“四城联创”活动以来,在城区的大街小巷、显著位置,设置了十多个大屏幕LED显示屏,对仰韶文化进行了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在沿街围墙上,喷绘关于仰韶文化的宣传画,宣传口号,真正达到宣传仰韶文化,传承仰韶文化的效果。

四、在园林绿化方面的应用

在公园、在广场,在街头绿地内、在庭院绿化中,园林工作者更是时时留意、处处留心,将仰韶文化元素以各种形式体现在绿化建设中,把对仰韶文化的敬重、崇拜,充分表现在园林建设中,真正达到仰韶文化无处不在、无时不有,时时处处散发着仰韶文化的气息。

1以仰韶文化为内容,做为景点。比如在会盟广场内采用残破的陶罐、陶盆、陶片组成微缩的仰韶文化景观,在渑池仰韶酒业集团内采用艺术的彩陶坊酒瓶、陶盆及流动的泉水、 凝重的石块,构成了一个个具体的仰韶文化片段,体现了渑池厚重的历史和沧海桑田般的巨变。

2将仰韶文化内容作为构图元素,体现在布局谋篇的园林景点中。在中州国际饭店沿街绿化及小寨沟生态公园东侧绿化的局部景观,采用造型奇特的立柱,上面点缀了了的几只仰韶文化代表陶器,仰韶古韵的风格立时显现。而在仰韶酒业集团的内部绿化中,将植物修剪成造型别致酒坛形状,充满生机的植物造型,既显示了仰韶韵味,又体现了酒厂的性质,真正起到了以小见大,见微知著的作用。

五、在传承仰韶文化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目前,在城市建设方面,宣扬和传承仰韶文化还存在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传承面不够大,传承深度不够高,传承形式不够多等方面的问题。我们要在今后的城市建设中克服这些不足,总结以往的建设经验教训,高起点规划,多渠道建设,全方位管理,让古老璀璨的仰韶文化为城市建设提供源源不断的推动力,让质朴苍桑的仰韶文化在蓬勃发展的城市建设中焕发生机。

结合渑池实际,认为在传承仰韶文化方面亟需解决以下问题;

1深度开发仰韶文化遗址。围绕仰韶博物馆,对仰韶文化遗址公园进行全面建设,将仰韶文化体系的不同时期、不同器物、不同特点、不同意义在遗址公园中全方位的体现出来,采用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增强群众的参与热情和参与程度,让群众亲身体验到仰韶文化的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激发群众的自豪感和成就感,从而自发地宣扬仰韶文化,传承仰韶文化。

第5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传统诚信 现代企业文化 诚信机制 建设

诚信既是规则要求,也是文化表现。我国素以信义之邦著称于世,诚信自古以来就是百姓信奉和实践的准则,“君无戏言”、“言必信、行必果”成为为政为事的准则,曾参“杀猪取信于子”、商鞅“立木取信于民”等经典史事传为佳话。历史上的晋商和徽商,恪守诚实守信、货真价实、童叟无欺经商道德成为中华商人的楷模。“人无信不立,商无信不财”,是中国古已有之的俗语,多少年来华夏文明形成的道德准则规范着人们的行为、支撑着人们的信念、维系着商行的公正博弈,然而在今天的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物欲的冲击使市场道德严重缺失,企业之间交易欺诈、相互拖欠、假冒伪劣商品、虚假信息、逃避债务等失信行为屡禁不止。市场经济愈发达愈要求诚实守信,这是市场经济发展的道德要求,也是保证现代市场秩序的刚性法律法规。由于经济领域中普遍存在诚信缺失现象,近些年不少企业在经济交往中放弃现代信用模式,重新选择了以货易货现金交易等传统交易方式。显然,当前我国所面临的企业诚信问题冲击了市场健康的运行规则,它使经济运行的摩擦力加大,交易成本加大,企业的资金流通速度减慢,效益下降,甚至影响了我国在国际市场上的信誉。加强诚信教育,建构和谐企业文化已成为刻不容缓的任务。和谐企业文化是遵守社会法度和道德、充满公平正义、诚实守信的文化、是职工团结友善爱岗敬业担当社会责任的文化。诚信是和谐文化的支点,没有诚信一切无从谈起。企业要把诚信作为建设现代和谐企业文化之魂。中国传统诚信思想有着丰富的内容,借鉴其思想有助于建设现代和谐企业文化。

一、诚信是中国传统的商业道德

诚信是华夏民族优秀的道德传统。中国传统文化认为诚信是做人的根本。孔子说:“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孔子认为一个人失去了诚信就犹如车辆失去了稳定车身的木销子,将无法在世上行走。孟子说:“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至诚而不动者,未之有也;不诚,未有能动者也。”(《孟子・离娄上》)荀子曰:“天地为大,不诚则不能化万物;圣人为知,不诚则不能化万民;父子为亲,不诚则疏;君上为尊,不诚则卑,君子养心莫善于诚”(《荀子・不苟》)。诚信是道德根基,做人根本,以儒学为主的华夏文化所建构起的诚信做人准则对形成中国古代良好的商业道德起到了奠基作用。诚信是事业成功的保障。“学者不可以不诚,不诚无以为善,不诚无以为君子。修学不以诚,则学杂;为事不以诚,则事败;自谋不以诚,则是欺其心而自弃其忠;与人不以诚,则是丧其德而增人之怨。”(《二程集・河南程氏遗书》)诚信是立业的根本,是成功的保障,是和谐人际关系的纽带,只有确立诚信思想固守诚信道德才会有君子人格,才会有事业成功。

诚信是华夏民族优秀的商业道德。中国传统的诚信思想对华夏民族古老的商业文化起到了向导作用,许多优秀的商贾无一不受儒学的熏陶,以致社会形成了“非诚贾不得食于贾”的共识。一旦社会形成一种稳定的价值观念就会指导人们的思想规范人们的行为。“货真价实”、“童叟无欺”、“守义取利”成为中国古代商贾遵循的商业道德。中国历史上许多优秀的商贾不仅遵循以上商业道德,更是视诚信为自己企业的生命。中国最早的票号日升昌之所以在清朝能风行天下靠的就是诚信。史载清朝末年,山西平遥有个讨饭的老太太有一天拿着1200两的汇票到日升昌兑换白银,那张汇票已历时三十多年,但日升昌查验无误后立即将本息全额兑付。原来这个老太太年轻时丈夫在张家口做皮货生意,赚钱后把钱办成了汇票藏在身上却不幸在回家途中染病身亡,30多年后老太太从丈夫惟一的遗物夹袄中无意摸到了这张汇票。正是这种“诚信为本、童叟无欺”的经营作风使以日升昌为首的晋商称雄商界五百余年。再如举国皆知的同仁堂店训“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正是这种严谨的作风使同仁堂三百余年金字招牌不倒,至今其精神仍是商界楷模。以“勤俭、诚信、谦和、好学”著称的徽商之所以能在近代中国辉煌四百余年靠的就是良好的商业道德。

中国传统商业文化以诚信立足,以诚信发展,继承弘扬中国传统诚信文化对建设现代和谐企业文化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二、诚信是现代和谐企业文化建设的基石

1.诚信是和谐企业文化的价值导向。诚信是一种价值观,是企业的一面镜子,一种形象,是企业处理各种关系指导各项工作的坐标。离开坐标,企业文化就会失去方向。日升昌一致持这种观点:一日耍奸可以欺市,二日耍奸可以愚民,但没有哪一家商号可以数年数十年靠耍奸混迹于世。荀子说:“商贾敦悫无诈,则商旅安,货财通,而国求给矣”(《荀子・王霸》)荀子从更高的视野指出诚信无诈的商业行风对国泰民安所起的重要作用。纵观现代著名企业没有哪一家不是靠诚实守信发展壮大起来的。如著名企业海尔,就是靠过硬的质量和诚实守信的售后服务享誉全国走向世界。一个企业只有把诚信作为全体员工的价值观并恪守诚信道德,才能建立和谐的企业文化。

2.诚信是和谐企业文化的根基。诚信是企业成功经营的根本,也是和谐企业文化的根基。良好而深厚的企业文化必然植根于一以贯之的诚信品格。市场经济不仅是优胜劣汰互为对手的竞争经济,也是信用经济、道德经济,要打造百年企业,首先要造就企业的百年诚信,并以此构筑企业百年文化内核。排行全美五百强企业榜首的沃尔玛一贯推行的理念之一就是“以客户为中心的诚信理念”。诚信是和谐文化的基石,也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保障。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必须建设起一种能保证企业生生不息的文化,这个文化的内核就是诚信。当顾客不仅买到了满意的商品,而且还能由衷地对企业产生认同感和信任感时,企业就如同一棵大树已根深蒂固,她将迎来繁花似锦的春天。

3.诚信是和谐企业文化具有内聚力的源泉。“诚信”是企业的市场“通行证”,是企业生生不息的内在力量。古人云:“诚招天下客,誉中信中来。”,诚信便是企业无形资产中最核心的资产。任何一家知名企业首先是一家诚信的企业,金杯银杯不如用户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用户的夸奖,用户的认可是企业在市场上立足的根本。可口可乐公司总裁伍德拉夫曾对世界宣布:即使公司在一夜之间化为灰烬,凭着可口可乐的品牌资产仍会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可口可乐之所以能在很短的时间内重建帝国其原因就是因为可口可乐拥有巨大的无形资产,这资产就是企业诚信造就的内在力量。相反一个缺少诚信的企业即使她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一旦失去社会信誉也会被淘汰出局,如走过八十八年历程的南京冠生园食品公司就因“陈馅月饼”事件信誉丧尽最终导致破产。“仁者以财发身,不仁者以身发财”(《大学・中庸》)可见建立起企业诚信文化是多么重要,它是企业立足、生存、发展的命脉,是企业重整旗鼓的内在力量。

三、以诚信为基石的和谐企业文化的培育和建设

1.树立企业的诚信价值观。建设和谐企业文化首先要树立诚信价值观。企业要把诚信价值观融入到日常的经营和管理中去,企业只有在经营活动中遵守诚信理念才会拥有广泛的客户,从而占领市场使企业高效益持续发展。当企业把“实现利润最大化”作为企业的价值观时,虽然可能在短时期内获得一定的利益,但从长期利益看则是一种自我毁灭。如上世纪90年代初郑州最辉煌的企业亚细亚,在取得了长足发展后只重视市场利润忽略了和谐企业文化建设,导致企业诚信缺失,最终使一个原本很有希望的企业走向了毁灭。荀子曰:“先义而后利者荣,先利而后义者辱;荣者常通,辱者常穷;通者常制人,穷者常制于人,是荣辱之大分也。”(《荀子・强国》)荀子在这里说出了古今皆通的哲理―见利忘义是自取灭亡。对现代企业来说确立以诚信为上的价值观是企业常荣的法宝,市场经济是诚信经济,缺少诚信价值观就等于“先利而后义者辱”,企业的结局只能是自生自灭。因此,企业要想长盛不衰必须树立起诚信价值观。

2.企业决策者要树立诚信形象。一个企业的价值观要企业决策者率先实践,一个企业的诚信形象也是由企业决策者率先树立的。中国传统文化认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论语・颜渊》)“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论语・子路》)不论从企业的管理角度还是从领导者的人格角度,企业领导者率先垂范是端正行风树立企业形象的根本。决策者的一言一行无不对企业起着导向作用,企业领导者的诚信就是企业的诚信,没有哪个企业是因为职工的不诚信而倒闭的。孔子曾提出著名的“去食、去兵”而保留诚信的论述,他认为“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论语・颜渊》)孔子从治国的角度提出政府诚信形象是立国之本,从现代企业和谐文化建设来说企业决策者的诚信是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之本。

3.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提高企业诚信文化水平,关键是提高高层管理者的诚信文化素质。企业高层管理者是企业生存发展的中坚力量,是企业和谐文化的具体实践者和护卫者,对外他们代表企业洽谈业务,对内他们代表企业行使权力,他们的诚信素质如何直接关乎到企业形象,许多企业的失信行为都与高层管理人员直接或间接有关。另外,高层管理人员的言行也直接影响到一般员工的价值取向,一个讲诚信的管理层会带出讲诚信的员工,反之一个不讲诚信的管理层带出的员工也不会讲诚信,优秀的企业家要充分认识到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对企业发展所起的重要作用。企业家要把提高高层管理人员的素质放在首位。

4.加强企业职工诚信教育。企业和谐文化需要全体职工的倾心打造,没有全体员工的支持和参与,企业和谐文化是不可能建立起来的。和谐文化是合声共振文化“音之起,由人心生也。人心之动,物使之然也。感于物而动,故形于声。声相应,故生变;变成方,谓之音;必音而乐之,及干戚羽旄,谓之乐。”(《礼记・乐记》)和谐文化如同和谐音乐,乐有心生,音有声应。如果把决策者比作指挥,把管理者比作领唱,那么员工就是合唱,员工的合唱出了杂音,再好的指挥和领唱也不能构成和谐之音。员工的素质反映了企业文化品位,提高员工素质是和谐文化建设中的重要任务。

5.建立有效的诚信管理制度。建立有效的诚信管理机制不仅可以提高人们对诚信文化的认同感,更能从制度上规范人们的行为。目前我国的诚信管理机制尚未健全,这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诚信管理机制建设应包括以下方面:一是建立诚信管理制度,并把其内容落实到各管理层和企业职工。二是完善管理人员的岗位考评制度,对管理人员的绩效考评除了要求经济指标达标外,还要评价他们的决策是否符合企业诚信标准。三是建立诚信档案,让每一个人和企业都懂得诚信将是伴随他们终身的号码,是否具有诚信品德将决定他们未来的人生发展。四是建立相应的责权部门,严格考核管理层和一般员工的经营行为,对遵守诚信管理制度的给以奖励,对违反诚信管理制度的给以严惩,让失信成本远远高于守信成本。

十六届三中全会指出:“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诚信既是现代市场必须的道德原则,又是保障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企业要长盛不衰,必须建设起以诚信为基石的和谐企业文化。

参考文献:

[1]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规范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2]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名言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3]罗国杰:《中国传统道德・理论卷[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

第6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传承与借鉴

中图分类号:H31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349(2016)07-0159-02

语言和文化的关系一直是语言研究的重点。20世纪80年代,学界普遍认同,学习一门外语就是学习另外一种文化,对目的语文化的导入是学习外语的重要途径。20世纪90年代,伴随“跨文化交际”教学模式的引入,文化导入研究开始从单向度的“目的语文化学习”转向“目的语文化”和“母语文化”交互问题研究。伴随着加强英语专业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呼声,当今学者开始关注“本土文化”在外语专业中的地位和作用。

一、研究现状

首先,英语专业唯“工具论”逐渐被外语专业应强调“人文素养”培养的呼声所取代。2015年新国标明确提出了“英语类”专业的说法。英语类专业即英语专业、翻译专业和商务英语专业。并对孙有中教授提出的英语类专业建设应加强学生思辨能力和人文素养的培养做出明确回应。即批判性思维方式、苏格拉底式的反问是英语学习者在掌握语言技能时,应同时具备的文化敏感度和认知方式。这方面的研究成果突破了语言工具论的枷锁,但没有明确提出如何提高文化敏感度,其根源和路径尚且不清。

其次,英语类专业教学中的文化失语现象。2000年,从丛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中国文化失语:我国英语教学的缺陷”一文,高一虹、袁芳、刘长江等学者从实证调查、理论分析等角度对英语类专业应加强本土文化的导入做出了客观和较为全面的评价。但对文化失语现象的理论分析居多,系统的建议措施较少。

再次,从继承发展优秀传统文化层面,虽然出现了一批较为有影响力的著作,如张继功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张岱年的《分析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优缺》、张岂之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核心理念读本》等,但能直接与英语类专业建设和学生素质提高相关的研究还不多见。

二、研究目标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英语学习者容易对外国文化理念形成亲近感或主观认同,对本土文化产生疏离感和比较差异,更容易主动接受该门语言所阐释的看法或观点。因此有必要在英语类专业教学中加强优秀传统文化在外语专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为树立当代大学生的文化自立意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

三、英语类专业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性

优秀传统文化与英语类专业的关系,说到底就是在中西文化比较视角下界定英语类教学的本质和内涵。自觉地理解和掌握中西文化的区别,并能对中西文化之间的差异进行反思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第一步,没有思考的传承必然要流于形式。

首先,现有英语类专业的教学大纲中其课程设置安排未能保障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有学者对英语专业教材中精读课本的语料做出了量化分析,其中95%以上的文章是以经典西方社会文化为内容,涉及中国文化的文章主题很少。本土文化是一个人的文化之根,没有继承好本族优秀传统文化的语言学习者,极有可能在多元文化中迷失方向。

现阶段英语类专业的课程设置为:大一大二是针对扎实语言基本功的《精读》《语音》《听力》等技能训练课;大三大四阶段开设《英美文学选读选读》《英文报刊阅读与写作》等学科平台课和选修课,由于阅读量和时空的限制,以及学生认知能力和水平的局限,加之很多学生热衷于过洋节、看大片、追逐国外流行文化时尚,很有可能造成对传统文化的冷漠。

四、理论语言学视角下优秀传统文化和英语类专业建设之间的理据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是本土文化的价值观源头,更是包含能够提高人民思维能力,促进社会文明发展,推动社会进步的具有重大价值的优秀精神成果。以往跨文化英语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多从各自本体文化的引介入手,如对各自经济社会文化的宏观介绍,如英语类专业的专业必修课《英美概况》和介绍中国文化的《中国文化英语教程》《中国文化概况》。但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绝非通过对习俗、制度和思想精神的简单概括和总结就能自动生成的。英语类专业学生要具备人文素养和思辨能力需从思想层面入手,对优秀传统文化中“天人合一”“和而不同”“自强不息”“爱重为公”“尊师重教”等优秀传统文化予以提取;并与西方思想体系中“自由”“民主”“平等”“理性”等文化精髓相较,从“西为中用”等角度传承和借鉴各自思想文化体系中的“法”和“道”,引导学生在对比和思辨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学习语言,避免文化移植和文化的“濡化”现象。

五、构建传承和借鉴优秀传统文化英语类专业教学实践平台

首先,教学方面应积极开拓适合英语类专业的英文版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和教研方案。要制定适合不同院校和学校所在地相关的特色课程。切忌千校一面。在开课之前,应做好两个方面的调查研究:

一是要对本院校的英语类专业学生的中国传统文化英文表达能力进行测试,并对这些学生进行问卷调查,探查他们对中国优秀传统哲学思想体系的了解程度。

二是要构建适合本院校英语类专业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语料库。这是基于上一个调查结果的拓展性研究,因为学生素质和外语专业性质的限制,对语料难易程度的分级和形成相应的英汉平行语料是保证学习效果和达成研究目标的关键。

其次,具体介绍构建适合英语类专业优秀传统文化英文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从语料的甄别、语料库的设计、语料库的建库流程以及针对某一个优秀传统文化如儒家思想,如何构建子语料库,从而方便教学。

再次,构建辅助优秀传统文化教学的实践教学平台。经过前期的实践成果,加强英语专业教师和辅导员协同育人机制将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新平台。通过协同育人平台的建设,构建了英语专业、学生个体、社交媒体、学院文化相衔接的日常化教育方式,完成了由学院辅导员和专业教师外在干预到学生个体自我教育的过程选择。以每学期都会举行的辩论比赛为例,辅导员会在专业社交媒体上公告,如“才女和潘康牟畋稹保大家可以自由发表评论,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做出总结,提交给专业教师,再由专业教师根据本学期的优秀传统文化课拟定相关的辩题,辅导员和学生会共同决定辩题,这个过程加深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并且做出深入的思考,起到潜移默化育人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张继功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概论[M].西安: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

[2]李申申等.传承的使命:中华优秀文化传统教育问题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3]张岱年.中国文化优秀传统的生命力[J].中国文化研究,1993,01:78-79.

[4]高一虹.生产性双语现象考察[J].外语教学与研究,1994,01:59-64.

[5]刘长江.谈外语教育中目的语文化和本族语文化的兼收并举[J].外语界,2003,04:14-18.

[6]袁芳.试析外语教学中“母语文化”的地位和作用[J].外语教学,2006,05:67-70.

[7]张为民、朱红梅.大学英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J].清华大学教育研究,2002,Z1:34-39.

[8]廖志英.中国文化概况[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9]李海洋.论文化自觉与文化界限[J].南阳师范学院学报,2010,05:45-46.

[10]方文.转型心理学:以群体资格为中心[J].中国社会科学, 2008,04:56-57.

[11]姜军.自觉,自信,自立:应对文化全球化的战略思考[J].民主, 2005,08:98-99.

第7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 比较文化模式;英美文学;对比研究

英美文学是各高校英语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但是目前该课程的教学现状并不乐观,学生对文学的学习兴趣逐渐减弱,不能深刻认识到该课程对于语言基本功、人文素质提升以及增进对西方文化的了解的重要意义。国际文化交往的日益频繁要求传媒人才具有文化包容性和比较文化视野。作为传媒类院校的英语专业,找到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与传媒人才培养目标的契合点,才是使该课程走出被边缘化困境的最佳途径。

一、英美文学课程设置与比较文化意识的关系

对于英美文学课程教学目标,《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规定:英美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在于“培养学生阅读、欣赏、理解英语文学原著的能力,掌握文学批评的基本知识和方法。通过阅读和分析英美文学作品,促进学生语言基本功和人文素质提高,增强学生对西方文学及文化的了解。”在传统教学中,重文学史常识和文本分析能力,对于实现该课程的语言目标有显著的效果。而在全球化的今天,随着中西方文化交流的进一步深入,文化目标的实现对该课程教学有着重要意义。

作为传媒类院校的英语专业,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对语言学习者而言意义重大,而中西文化的比较意识是跨文化交际能力培养的重要基础。文学是各种文化的呈现载体,英美文学课程通过呈现典型的西方文化,培养学生对英语国家文化的理解和适应,通过语言能力和理解能力的提升来提高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是其他课程所不能比拟的。

二、英美文学课程改革与比较文化意识的培养

1、教学内容改革

教学内容改革首先体现在教材的选取上。我们采用文学史和作品并重的方法,并且针对性地选择了《英国文学新编》和《英美文学教程(美国卷)》。在课时处理上,对文学史的讲解更多地结合文学作品进行。

首先,强调文学作品是社会历史文化的产物,将文学史放到社会历史环境中分成主要的几个阶段。将不同阶段的文学史以当时的文学流派串联起来,将文学背景和历史背景相结合,以典型作品的典型形象作为分析的重点,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多地了解历史文化。

其次,对于文学作品的研读,适当导入文化语境。无论英国文学还是美国文学,都有其深刻的文化源泉,如希腊神话、古罗马神话和圣经故事等等。这些文化源泉是贯穿文学史的主要脉络。教师对于这种文化语境的分析和讲解会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更好地吃透作品的文化内涵,并且激发他们对于中国文化的联系和比较。

2、教学手段改革

为了更好地解决该课程“课时有限,内容庞杂”的问题,并且充分结合传媒院校学生“课业较轻松,对新鲜事物兴趣浓厚”的特征,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强化了网络平台和第二课堂的作用。

在主课堂之外,建设英美文学课程网络资源平台,挖掘丰富的教学资源,满足学生个性化的学习方式。网络资源里包括文史知识、名作赏析、影片欣赏、互动话题、作品展示等各种资源。

第二课堂的构建改变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百科全书”的认识,增加学生的自主学习与自由讨论。分学习小组布置资料查阅工作,并且由学生进行简要的评述。这样可以很好的提高学生协作能力和批判性意识,并且通过不同视角的文学鉴赏活动提高比较文化意识和分析能力。

3、强化对比研究

对比研究是英美文学教学中比较文化意识培养的有效手段。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要强调对比学习的重要性,可以将不同时期的文学作品、时代特点或者写作风格与中国文学加以对比研究,或者设计相应的讨论题,提高学生对文化背景的了解和对作品内涵的把握。另外,教师可以采取多种文学艺术形式的对比研究,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比如,将经典文学作品的原著与电影或者电视剧的改编版进行对比分析,就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兴趣和提高分析能力。

4、改进考核方式

侧重对文学基础知识的掌握不能充分监测学生在初步掌握文学作品的基础上对于作品的理解和批评能力。因此在试卷考核的基础上加入学期论文的考核,使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充分表达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并作出评论是有效提高学生研究意识和批判性思维能力的方式之一。文学输出不只是运用文学批评方法完成写作,还体现在知识竞赛、作品翻译、角色扮演、剧本改编等活动中。这些都能很好的结合传媒院校学生的优势,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

三、结语

比较文化意识是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基础,这是英语专业合格毕业生的重要衡量标准之一。英美文学课程在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比较文化意识方面有独特的优势和重要意义。因此要强化其承载的文化培养目标,并且切实改善课程设置,真正做到与传媒类人才培养目标的有效对接,才能使传媒院校英语专业培养出具有国际视野、具有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并且能进行中西文化进行比较研究的合格人才。

参考文献:

[1]高等学校外语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英语组高等学校英语专业英语教学大纲.2000.

[2]张慧荣.英美文学多维度文化导入教学范例[J].外国语学院学报,2006(06).

[3]胡文仲,孙有中.突出学科特点,加强人文教育――试论当前英语专业教学改革 2009(05).

第8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关键词:高校文化建设;功能价值;文化育人;

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更加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广泛开展文明校园创建,开展形式多样、健康向上、格调高雅的校园文化活动。河南师范大学历来十分重视文化建设的育人功能,特别是2009年《河南师范大学文化建设纲要》出台以后,学校文化建设走上了制度化、工程化、规范化发展的轨道,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高校文化建设的功能价值

高校是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基地,担负着文化传承创新的重要职能。文化是高校育人的重要载体,在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我们要充分认识文化之于高校的功能价值。(一)以文济世,担当传承创新社会责任大学文化凝结着大学人共同的价值观念、思想意识、行为规范等,是一所大学的灵魂、血脉、精神支柱和精髓所在。河南师范大学始终牢记文化传承创新的社会责任,并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贡献和服务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二)以文凝力,引领价值追求行为方式一流的大学文化铸就一流的大学。它代代相传,历久弥新,潜移默化地感染、陶冶、塑造着师生的人格。河南师范大学在90多年的办学历程中,逐步形成了具有自己特色的师大精神,反映了全体师生的愿望和价值追求。(三)以文化人,促进学生全面自由发展大学文化实质上就是育人文化,立德树人、培养深厚文化底蕴的“文化人”是大学教育的根本任务。以文化人,言传身教,做出表率,促进学生形成良好的人文素养,进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四)以文强校,提升学校综合竞争能力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国际化的不断深入,特别是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方案的实施,高校发展迎来了新的机遇,但面临的竞争也更加激烈。文化是大学最具魅力和传承价值的无形资产、精神资源,是大学软实力的象征。

二、高校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

高校文化建设必须做好顶层设计,系统规划、精心实施。河南师范大学文化以师大精神为核心,以校训、校风、学风、教风为主要代表。2009年以来,学校对文化建设做出整体安排,实施系统工程和项目运作,促进了文化建设发展。(一)出台文化建设纲领文件2009年6月,河南师范大学出台了《文化建设纲要》《文化建设实施方案》,成立了文化建设委员会,此后又制定了《校园文化管理若干规定》,为文化建设提供了制度和组织保障。(二)实施文化建设系统工程从2009年下半年开始,河南师范大学每两年规划一期文化建设工程,从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环境文化、行为文化、学术文化和形象文化6个方面,由浅入深、由点到面,分步实施、循序推进。(三)全力推进文化中心建设文化软实力孕育着一所大学的品格所能达到的高度。建设好文化中心,要坚持从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上发掘文化与精神,坚持将文化和品格追求与学校改革发展相结合,在学校发展中服从服务国家战略、区域发展、行业需求。

三、高校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高校文化建设也取得了骄人成绩,在育人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认识理解存在偏差有人认为“文化建设是某某部门或某某单位的事”;有人认为“文化建设无非是添几块石头、立几块宣传牌,或者办几次文化活动”;有人把大学文化等同于校园文化,对大学文化的社会认识不够;等等。(二)文化建设内涵不足整体而言,高校文化的内涵建设还有待加强。例如:机制建设不完善,规划落实力度不够;与学校发展战略、人才培养目标联系不够紧密;效果评估较少,功能发挥不充分等。(三)文化个性不够鲜明由于体制制约、政策导向和思维习惯等因素的影响,一些高校的文化个性不够鲜明。例如:学校没有标准色,建筑物缺乏统一风格,形象标识系统不完备等。(四)文化建设合力不强文化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然而,有的高校文化建设合力还不强,还未完全形成齐抓共管、全员参与的工作格局,未完全形成各部门联动、各工作衔接、各层面协同的联动机制,未完全在观念上达成共识、情感上产生共鸣、工作上引起共振。

四、高校文化建设的努力方向

第9篇:文化传承与文化建设范文

摘要: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是中华文明的积淀,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学、历史学、民族学、美学等的文化结晶,以民众最能理解和传承的模式,在千百年来不断被积累及被丰富,继而作为源远流长的民间艺术文化表现形态,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在世人面前的一种艺术文化表现形式。文中尝试从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需求角度,分析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方式和途径,借此来促动其传承、创新、保护及有序发展。

关键词:新农村文化建设;农村民间文化;传承保护

不可否认的是,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及保护始终是与农村文化建设相辅相成的。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构成部分,新农村文化建设促动了民间艺术的保护、发展、继承、挖掘。也正因为如此,如何正确梳理并认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优点及发展现状,如何精准锁定并分析其目前在新农村建设中所面临的问题,如何有效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及保护成效等,不仅直接回影响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生产和发展,还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文化建设的成效。

一、常态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基本途径

近些年来尽管我国极为重视优秀民间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但是依然存在很多地区因为对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的重视度不高,传承和保护的技巧、专业人士不足、传承保护环境恶化等导致的传承和保护成效有限的问题。以上问题归根到底,还是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缺乏社会舆论及资金等的支持。基于此,建议如下:

1.1逐步完善法律条款,做好民间文化保护名录。建议立足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萌发起点,结合其发展及传承方式以及在新农村建设中的实际保护和创新需要,进行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完善。以便做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成果有法可依,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可被有效展开等。具体而言,建议在现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保护法》、《传统工艺美术保护条例》、《文物保护法》等的已有框架下,结合各个区域实际农村建设中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利于当地实际情况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及传承法律,这就需要相关部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加大沟通力度,有的放矢的设计和制定方法、计划及措施,并保障监督和执行效率等。民间文化艺术保护名录可作为辅助各层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统一管理的基础。同样需要相关部门自下而上的逐层级调查、归纳、论证、补充、撰写等。分层级的归纳和调研工作可同时展开,建议广调研,精准审核,准确评估,及时对外公布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名录。在此过程中,农民的力量需要被调动起来,可发动民众的力量成立农村明见研究会、文艺协会等,鼓励各基层的社会力量参与进来,献计献策,提供资金支持等。当然,各层级政府的力量和优势必须良好利用起来,为挖掘、保护、整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提供基本保障。

1.2培养自觉传承和保护意识,建设传承保护队伍。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与传承,其关键点就在于保持传承者的专业性及不竭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意识及传承人队伍建设,对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保护极为重要。从现有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现状及问题来看,因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者日渐缺失,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不得不出现断层进而导致很多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形式流失的情况并不少见,以故宫修复为例,纪录片《故宫》中有多集曾提到因为民间老艺人的自然死亡,后继无人,导致很多传统技艺流失甚至消亡,再次依靠传统工艺修复故宫已经很难被期待了。正因为如此,如何通过宣传来提升民众自觉承担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继承、发扬、创新的责任,如何自觉创造和运用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就应该成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中的重点。对此,建议培养农民群众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开放性意识,加大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宣传推广力度,使之认识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此外,还需要将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培养与利润挂钩,使其成为可以为广大农民带来切实利润值的重要元素,如绣品、民族舞蹈、与农村旅游密切挂钩的各类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表现形式等。当农民群众看到并感知到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和发展,创新和实用为自己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利益之后,自然愿意打造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精品,提升农村民间文化艺术自主创新的积极性,这也是不断丰富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内容,提升民众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

二、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传承和保护的补充途径

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作为民间文化运作机制的重要构成,需要以继承为前提,以发展为必然要求。对于农民民间文化的自身发展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是内在要求,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继承和传播的过程中都需要贯穿文化创新精神。从根本而言,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创新和传承是我国农村现代化建设中社会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文化建设的重要之一,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工作之一。故而,作为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的保护和传承的重要辅助,在新农村建设要求下,建议补充途径如下:

2.1强化民族记忆,创建各类民间群艺团体。植根于农村的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伴随农村的建设和发展,不断吸纳广大农村群众的智慧和喜怒哀乐,民间文化艺术的动态发展与传统文化建设糅合起来,创造出符合各个时代审美特征的民间艺术及传统文化。农民作为新农村文化建设的参与者和服务对象,其中的文化能人和民间艺术人均可被树为典型,利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组合形式,现身说法并展示其精湛的技艺,用实际效果来感染民众,提升农民愿意参与农村民间文化艺术创新、传承、发扬,甚至使之进入国际市场中与国外农村民间文化艺术竞争。此种充分发挥文化能人及民间艺术作用的形式,很有可能造就并培育出一大批来自民间的艺术能人,此过程也是提升农民科学文化素养,促进农民创办民间文化艺术产业的重要过程。具体可借鉴河南汝南县新农村文化建设和民间文化传统优势融合,保护、引导、培育当地民间文化能人,创建群众乐意参与,又符合当地特色和文艺爱好者喜好的民间群艺团体,如乐队、合唱团、曲艺、豫剧群众性团体等的案例。

2.2丰富农民民间文化艺术内涵,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并非完全保持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一成不变性,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传承是需要保持其新鲜性和生命力的。建议继续开发农民民间文化艺术的潜能,如借助民间文艺队伍开发群众身边熟识的文化典型,虽然部分民间文化艺术的表现形式被认为不登大雅之堂,如河南淮阳泥泥狗、洛阳的皮影戏和泥娃娃、朱仙镇的木版年画等,以及卢氏木猴和虞城的泥砚,都可以伴随民间艺术的创新及非物质文化保护工作的有序开展,逐步被提上文化产业的创建议程上。为推进创建各类民间文化产业的发展,可建立起多元化投资融资体制,逐步拓展融资渠道,运用资本市场融资、金融信贷、投资控股以等方式,并逐步改善依靠文化企业积累扩大再生产及政府财政投入等方式,促动并加快农村民间文化艺术产业文化投资公司、基金组织及资本市场融资的发展。

参考文献

[1]赵东,李月云.民间艺术传承保护与大学文化建设以桥马戏、泗州戏的传承保护和宿州学院大学文化建设为例[J].宿州学院学报,2013(6):1-4+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