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抽样调查的主要方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抽样方法;现状;定性比较
中图分类号:R2-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5-000-02
一、我国典型抽样调查方法的研究现状
20世纪40年代以后,随着抽样调查理论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抽样调查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推广,其范围涵盖了社会、经济、科技等各领域和人口、工业、农业、市场、交通运输、医疗等各个方面,成为世界各国统计调查的基本手段之一。
我国目前关于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相关研究结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许碧娟[5]曾阐述了抽样调查要想在我国得到进一步的推广要注意的几个问题,例如地位的确立、政府方面的制度建设等。吴远芬[12]发表文章阐述我国目前抽样调查中的一些局限,例如,认识上的不重视、行政干预、数据衡量尺度上的多维化等等。任英华[4]总结了我国在推广抽样调查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和解决措施。胡健颖[1]曾系统的讲述了抽样调查的相关理论及其六种主要的抽样方法的相关概念,同时给出了这些理论应用的条件和方法。
现在抽样调查已成为国际上通用的一种统计调查方法,而且抽样调查的应用水平已成为评价一国统计工作水平高低的标志之一。在我国,过去由于适应计划经济的要求,一直强调全面统计报表的主体地位和主要作用,对抽样调查研究的不多,应用也局限于国家统计系统的农村农产量、城市居民住户、物价调查等少数领域。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社会经济成份复杂了,不确定因素增多了,统计数字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出现误差的现象日益严重,并且市场经济对信息的及时性要求大大提高了,全面统计报表取得的信息远不能适应各级领导和企业经营决策的需要,因而机动灵活的抽样调查方法就得到应有的重视。可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为我国全面实施推广抽样调查提供了客观基础,以抽样调查为主体的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新调查方法体系的建立,为推广抽样调查创造了有利条件。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先后组建了城乡社会经济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不少省、市、县根据需要建立了地方调查队,在不少领域开展了抽样调查,并取得了一定的经验和效果,为在我国全面推广抽样调查奠定了基础。
20 世纪80 年代以后,我国抽样调查理论的研究和应用迎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先后成立农村抽样调查队、城市抽样调查队和企业调查队,分别承担了经常性的有关城市、农村及企业的各种社会经济情况的抽样调查。在联合国统计司的帮助下,又先后进行了第一期和第二期深入的妇女生育力调查。此外我国还在学生体质、交通运输等众多领域进行抽样调查,取得了令人满意的调查结果。
然而,目前我国抽样调查技术的应用仍然主要集中在宏观统计和官方统计的范围,几支专业调查队也仅仅涉及农产量调查、住户调查、物价调查、企业调查等有限领域,远未发挥专业调查队的潜力;另外,在市场统计体系、社会保障统计体系等众多领域的抽样调查还未开始进行;批发、贸易、零售统计采用抽样调查方法的试点工作刚刚开展,工业、商业、固定资产投资、第三产业等领域的抽样调查刚开始进行,仍需进一步努力。
随着认识的深入,我国经济和社会领域对于统计技术的实际应用已经开始重视,尤其是对于典型的抽样技术的应用,以其独特的优点,在质量控制体系、审计、社会研究等众多的课题领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要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统计模式,扩大总体的统计范围,就必然要求扩大抽样调查的应用范围,推广典型抽样方法的应用,在实际应用中不断完善和提高理论研究水平,良性循环,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保证抽样调查的在整个调查体系中的主体地位。
二、典型抽样调查方法介绍
抽样方法原则上可分为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两大类。非概率抽样尽管在某些场合下是有用的,但它却经不起抽样理论的发展的检验,是因为这类方法不包含任何随机抽选的因素。因此本论文只介绍理论完善、应用广泛的概率抽样,并把其等同于一般的抽样或抽样调查。
典型的概率抽样方法包括以下几种形式:
1.简单随机抽样(或纯随机抽样)。从N个单位的总体中抽取n个单位组成样本,若N个单元每一个被抽中的机会或概率都相等,则这种方法就是简单随机抽样。这是一种完全按随机原则从总体中抽取抽样单位的抽样方法,利用这种方法得到的样本称为简单随机样本。简单随机样本的抽选方法有抽签法、随机数表、利用计算机产生随机数等,但本质上都是通过控制随机数的抽选方法来保证按随机原则取样。
2.系统抽样。它是事先将总体单位按一定顺序排列,先随机抽取一个单元作为样本的第一个单元,即起始单元,然后按某种确定的规则抽取其他样本的单元的一种抽样方法。系统抽样有两种基本的取样方法,直线等距抽样和循环等距抽样。直线等距抽样的具体做法是先假设总体单位数为N,样本容量为n,记K=N÷n,称为抽样间隔,将总体单位从1到N编号,从1到K中取一个随机数字,记为R,则与R对应的单位为第一个被抽中的样本单元,以后每隔K个单元取一个,直到抽出n个单元为止。而循环等距抽样是将总体的N个单元排成首尾相接的圆形,从1到N中随机抽取一个数字记为R,与R对应的单元为第一个入样单元,之后每隔K个单元抽取一个,直到抽出n个样本单元为止。
3.分层抽样(或类型抽样)。它是先将全部总体单位按某种特征或某种规则划分为不同的层,然后再在每一层中随机或机械等距地抽取被调查单位。分层抽样中,各层的样本可以采用同一种抽样方法,也可以采用不同的抽样方法。例如,某市学生的学习成绩调查,可先按(学生所隶属的)学校将学生分成若干组,然后再在每个组(即学校)中随机或等距抽取调查单位;对某校学生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时,可先将该校部学生划分成若干个年龄段,然后再对每个年龄段中的学生进行抽样。
4.整群抽样。整群抽样是将总体划分为若干群,然后以群为抽样单元,从总体中随机抽取一部分群,对选中的群中的所有基本单元进行调查的一种抽样技术。从方法上看,整群抽样是由一阶抽样向多阶抽样过度的桥梁。在第一阶段抽样中,如果抽出群后即对其中的所有单元进行调查,就是单阶段整群抽样。如果抽出群单元后,进一步从中按低一级的单元抽取子样本,即两阶段抽样。依次,也可以进一步三阶段抽样等。最后一个阶段抽取的单元可以是最终基本单元,也可以仍然是群体。
然而,在进行实际的抽样调查时,上述的各种方法也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结合起来使用,以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同时又可以尽可能地节省时间和费用。
三、典型抽样调查方法的定性比较
1.简单随机抽样是一种最基本的抽样方法,它的特点是简单直观,在抽样框完整时,可以直接从中抽取样本。由于各单元的入样概率相同,用样本统计量对目标量进行估计及计算抽样误差都可以直接简单算术平均,比较方便。但简单随机抽样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一些局限:首先,它要求编制一个包含所有总体单元的抽样框,当N很大时,构造这样的抽样框并不容易;其次,根据这种方法抽出的单元很分散,给实施抽样调查增加了难度;最后,这种方法没有利用其他辅助信息以提高估计的效率。所以在规模较大的调查中,很少直接采用简单随机抽样,一般是将这种方法与其他抽样方法结合在一起使用。简单随机抽样是其他抽样方法的基础,它研究问题的思路和基本结论都成为其他抽样方法的研究前题。
2.分层抽样以分组法为基础,把具有相似特征或标志的单位归为一组,自然就缩小了组内被调查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再通过加权平均可以缩小全部调查单位之间的差异程度,因而其结果具有较高的准确性。此外,分组往往是以客观存在或某些明显的标志为依据,因而也容易实施。这些显著的优点使得分层抽样在实践中被广泛地采用,特别是当总体的单位数目很大、单位之间的差异较大时必须使用它。如果层内样本是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的(即分层随机抽样),则对于每一个层内样本来说,具有与简单随机抽样相同的性质。
3.系统抽样的最大优点是简便易行,简化抽样手续,这种方法可以保证被抽中的每一单元在总体中的分配比较均匀,缩小各单元之间的差异程度,提高抽样调查结果的可靠性,并且容易实施,还能节省大量的时间。但它也有突出的局限性:首先,如果总体单元的排列存在周期性的变化,而抽样者对此缺乏了解或者缺乏处理的经验,抽取样本的代表性可能就会很差。其次,系统抽样的方差估计比较麻烦,一般系统抽样都没有设计意义下的无偏估计量,并在很多实际应用中所采用的系统抽样都不是严格的概率抽样,这就给方差估计带来很大的困难。系统抽样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整群抽样,也可以看成是一种特殊的分层抽样。
4.整群抽样的特点在于每次抽取的不是一个单位或个体,而是一群单位。例如,对某市的教育质量进行调查时,以自然形成或客观存在的班、年级或学校作为抽样对象,在被抽中的班、年级或学校中对全部学生即单位或个体加以调查。这种方法有以下特点:首先是抽样框编制简单,只需编制群的抽样框;其次是这种方法比较简单易行实施便利,也可以节省费用。但调查结果的准确性较差,抽样误差较大有时并不能代表总体特征。它主要适用于具有某种特殊结构的总体,这种特殊结构就是,总体中各个群的结构相似,例如一般家庭成员中都有男性、女性,如果估计男女性别比例,以家庭为群,采取整群抽样,估计的精度要比直接抽取个人进行估计的精度高。
整群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之间的差别仅在于抽样单位的不同,如果把研究标志的群总值或群内均值看成基本单位的标志值,那么整群样本就与简单随机抽样的样本具有相同的性质,可以把整群抽样看成是以群为抽样单位的简单随机抽样;在系统抽样中,如果抽样单位是基本单位,而且总体的排列顺序是随机的,即各个抽样单位的标志值与抽样单位的排列序号之间没有相关关系,则等距抽样可以看作是一种简单随机抽样;如果按等距抽样的方法构造“群”,并且从总体的N群中采取简单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一群作为样本,这样的整群抽样实际上就是等距抽样,因此,等距抽样也可以看成是样本容量为1的特殊的整群抽样。
然而,抽样方法除了以上的四种,经常用到的还有多阶段抽样、二重抽样以及复杂抽样等多种形式。在实际的抽样调查的处理中,经常会将几种方法综合起来应用,因为实际的数据是复杂的,并不是能够满足某个具体方法的使用条件,只有将两种或者以上的方法混合起来,才能在抽取样本量一定的情况下进一步的提高估计精度,例如分层抽样与简单随机抽样的结合,分层抽样与多阶段抽样的结合等。
参考文献:
[1]胡健颖.抽样调查的理论方法和应用[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年6月第一版.
[2]杜子芳.抽样技术及其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3]李金昌.应用抽样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许碧娟.抽样调查方法在我国的应用[J].现代商业,2007(04):62-62.
[5]王亚雄,张鸿武,王芳.我国抽样调查方法改革刍议[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3):32-35.
[6]李金昌.确立抽样调查主体地位 建立现代抽样调查制度[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4(03):8-13.
[7]俞纯权.抽样调查理论与方法的哲学诠释[J].统计与信息论坛,2006(02):15-18.
[8]李俊霞,孙凯.提高抽样调查工作质量的措施[J].中国管理信息化(综合版),2006(03):10.
关键词:抽样调查;非抽样误差;原因;措施
非抽样误差是抽样调查误差中的一部分,其与抽样误差在性质上存在明显的不同,实际产生条件具有一定的复杂性,难以进行有效的计算和控制。非抽样误差不会随着样本量的增大而减小,此种情况下,非抽样误差会对抽样调查的整体效果产生严重的影响。在此种情况下,积极对非抽样误差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 非抽样误差的原因
1.1 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导致误差出现
部分抽样调查工作的设计阶段没有进行精准合理的调查分析,导致问卷初稿的实际使用出现误差。与此同时,抽样调查的问卷设计前的准备工作不充分,尤其是探索性调查工作不充分,甚至抽样工作对调查对象认识不足,导致非抽样误差较大。
1.2 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
在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具有一定的多样性,实际形成原因比较复杂,不合适的抽样方法是首要原因,样本实际覆盖情况不佳,导致样本所包含类型不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需求,并且样本构成存在局限性,在此种情况下导致系统性偏差出现,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的形成。其次,是调查问卷的设计存在不足,尤其是问卷内容比较复杂且庞大,需要耗费被调查对象较多的时间,这就导致被调查对象不愿因接受调查。甚至部分调查问卷中的某些问题涉及到被调查者的隐私,被调查者拒绝回答,从而导致非抽样误差出现。再次,调查问卷设计目的不明确导致被调查者不了解设计人员的设计意图,使得实际分析报告与所需资料相背离,导致比较严重的非抽样误差出现。
1.3 调查阶段出现的误差
调查员工作过失和故意舞弊引起的误差,工作过失方面,调查员凭个人的主观判断决定样本单位的取舍,结果是违背随机原则,造成误差;调查员工作疏忽所产生的错误和漏报,没有按规定对现场的实物进行观察,只听信被调查对象的口头回答等等。故意舞弊方面,调查员没有按规定进行调查,而是擅自编造和篡改调查资料,以达到自己省时省力的目的。被调查员的态度引起的误差,表现在对一些敏感性问题,如涉及被调查者个人隐私、利益问题或调查者没能同被调查对象进行有效的沟通、提问方法不当,导致拒报而引起误差。实施调查主管工作失职造成的误差,表现在没有对调查员进行挑选,包括个人基本素质、思想品德、职业道德等方面,以及调查之前没严格按要求对调查员进行培训或培训没达到所要达到的要求。
1.4 资料汇总阶段出现的误差
主要是工作人员对原始资料进行编码、分类、汇总,通过编辑改变资料形式过程引起的非抽样误差。这类误差是各种混合因素的结果,其一是组织者思想上的放松,没有严格的按计划进行;其二是使用统计分析的理论方法不当;其二是进行数据汇总分析的工具落后;其四是不同的编码者或编辑人员对样本资料进行汇总、计算、编码、储存等过程方法有很大的差异;其五是统计结果的篡改、虚夸、隐瞒等造成统计数据失真的现象等等引起的误差。
2 非抽样误差的控制措施
通过对非抽样误差产生的原因的具体分析,笔者对如何尽可能控制和减小非抽样误差的方法做一些探讨。
2.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
2.1.1 调查设计阶段的误差控制对设计人员有着较高的要求,那么实际设计过程中应当在掌握调查对象的分布情况的基础上,对样本单位进行科学的分配并选取适宜的抽样方式,以保证抽样工作的顺利进行。积极对调查方案进行设计,并与相关专家进行商讨,结合调查工作的实际特点进行适当整改。
2.1.2 对调查问卷设计不科学所产生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确保问卷设计质量满足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在"容易回答,逻辑性强,便于整理"原则之上,确保问卷设计的提问和备选答案易于理解且愿意合作,确保问卷调查的内容前后衔接一致并且相互对应,以避免调查员出现作弊情况,从而影响抽样调查的实际质量。
2.1.3 最大程度上对抽样调查设计过程中的误差进行控制,在对抽样方法进行设计时,应当综合考量调查对象的复杂性以及调查目的等因素,从而对抽样方法进行合理的选取,并在正式抽样之前对抽样方法的实际应用效果进行验证。
2.2 实施调查阶段的误差控制
2.2.1 调查员方面。在实施阶段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控制时,应当确保调查员具有较高的专业素养和个人素质,人际交往能力以及实际应变能力较强,并且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能够严格的按照抽样调查的实际要求来实施调查,从而保证抽样调查的效率。
2.2.2 实施调查负责人方面。实施调查的负责人在实际抽样调查工作中应当积极加强对调查员的挑选和培训,对实际抽样调查过程中的要点进行明确,让调查员了解到抽样样本的特征,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实施调查负责人应当对调查员的实际工作状态进行严格的监督和管理,确保调查员在开展抽样调查工作时的路线、时间以及所调查问题的合理性能够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以便及时对样本误差进行修正,从而对实施阶段的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2.3 被调查对象方面,调查员在开展调查工作的过程中,应当通过恰当的方式来接近被调查者,做好提问的准备工作并做出正确的解释,以保证抽样调查工作的顺利进行。调查员应当严格按照抽样调查的规定程序开展调查,保持中性态度,从而对非抽样误差进行有效的控制。
2.3 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控制
在抽样调查过程中,对资料整理阶段的误差进行控制是非常必要的。针对记录、计算以及制表等环节的误差,应当积极对调查表进行审查,对于拒答的项目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有效的处理意见,在此基础上制定有效的资料整理方案,并明确调查各环节的资料整理标准,做好问卷的复核工作。与此同时应当对设备进行严格的检验,通过试运行来确保其实际使用性能满足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要求。
结束语
从宏观层面来看,非抽样误差的出现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这也就对抽样调查工作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在此种情况下,应当对抽样各环节进行有效的误差控制,通过多方面的协调配合,来促进抽样调查工作的实际效率的提升,推动抽样调查工作的展开。■
参考文献
[1]张捷.规模以下工业抽样调查中的非抽样误差分析[J].山东统计,2008.
《大英百科全书》指出:“统计学是一门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并根据数据进行推断的艺术和科学”。从这个定义中,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统计学的内涵。
(1)作为一门科学,统计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的。
(2)统计学的主要内容可分为:数据的收集、数据的分析以及统计推断。数据的收集又可分为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两个过程,而统计分析又可分为统计整理和统计分析。因而我们认为统计学具体可包括:统计设计、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以及统计推断。一个完整的统计过程如下图所示。正是由于上述内涵,决定了统计学具有以下特点:
(1)理论性。从整个统计研究的程序中,可看到统计学是一门理论性很强的学科。实际上统计学主要利用数学中的大数定理和中心极限定律以及概率论和数理统计方面的知识。这决定了学习统计学须具备一定的数学功底。同时,统计学主要是对社会经济现象数量方面的特征进行研究的,这也决定了统计学与经济学和管理学密切相关,学习统计学应具备一定的经济学和管理学基础知识。
(2)实践性。统计学是与数字打交道的科学,这决定了统计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而存在的应用性学科。实际性应在整个教学过程中重点强调,但是实际却常被忽略。
(3)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统计学最大魅力之一就是它强调理论和实践结合。统计学基本知识的利用应以解决社会经济现象为目的,同时,社会经济现象得以顺利解决反过来印证统计学基础知识,使之更好地指导实践。
(4)方法上统计学更多地会借助抽样调查。从统计学内容及社会实际情况,可知,统计学在处理数据的过程中将会过多地使用抽样调查。因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应强调抽样调查的重要性。
2统计学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统计学的理论性和实践性相辅相成,教学过程中两者不能偏废,但实际教学中却存在着一系列问题。
(1)教材内容的安排与课时数在一定程度上存在冲突,导致统计学理论教学中过分强调统计分析而忽略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方法的教授。一般对非统计学专业的财经类本科学生,统计学要一个学期来完成,基本上48学时。而在课程的安排上,多数教材都是按照统计学的特点将统计调查、统计整理、统计分析及统计推断作为各章的主要内容。而受课时限制,统计学的教授主要以统计分析为主。对统计调查和整理过程一带而过。
受课程安排限制,忽略抽样调查的重要性。很多课本在统计学内容安排上都把抽样调查和抽样推断作为一章,放在数据分析之后单独进行讲授。这就使学生将数据分析学完后才正式开始接触抽样调查,殊不知,统计设计、调查和分析的数据多数都是通过抽样调查得到的!抽样调查的基本知识没学,先学统计分析,本末倒置。
(2)统计学教授过分强调理论性而忽略实践。由于过分强调统计数据分析,使很多教师在讲授统计学的时候过分强调理论的讲授而对学生感兴趣的统计实践却往往忽略。这就使统计学课堂变成了数学课堂。
(3)统计学教学忽略了与当地社会经济现象的关系。很多教师在统计学教学中,单纯地进行理论的教授,即便进行实践的教授,也未与社会经济现象,特别是当地的实际情况结合起来。
3统计学教学改革探索
由上述分析可知,传统的统计学教学受教材内容及课时限制,过分强调理论,而忽略了实践。因此,统计学教学应有针对性的进行改革探索。
3.1调整教材内容,将抽样调查知识提前
由于有些社会现象不可能全面调查,有些社会现象没必要或没有时间全面调查,同时,会对全面调查资料进行必要的补充修正,这都决定了抽样调查的方法在社会实践中的重要作用,使得抽样调查必然应是统计学讲授中的重中之重。统计设计、整理、分析及推断都离不开抽样调查,袁卫教授编写的《统计学》中已体现了这种想法,但并未单独拿出一章来强调其重要地位。因此,在统计学教学改革中,应将抽样调查的相关知识在绪论部分加以强调,也可根据教学要求,在绪论部分讲授统计学相关概念及基本知识,然后单独拿出一章重点讲授抽样调查的方法!在讲授内容上可强调抽样调查的前提——随机抽样以及误差的产生原因及如何控制误差。这样,才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以后各章节。
3.2重视学生主动性,强化学生实践能力
鉴于很多统计学教学偏重理论,忽视实践。我们认为,在统计学教学中,应将学生的主动性融于整个统计学教学中。
(1)以组为单位,进行统计设计——问卷调查设计。讲授完统计学基础知识及抽样调查后,将学生以班为单位分成若干组,每组10人。分完组后,主要讲授统计设计和统计调查,在讲课过程中,要求每组据自身情况,选一个较喜爱的题目进行问卷调查的设计(鉴于开始出于安全性及便于管理,让学生选择与大学生相关的话题,调查对象主要是本校的学生)。学生问卷设计主要是以课余时间为主,以一周时间为限。
(2)派发问卷,进行统计调查和问卷审核。讲授统计设计和调查的这周时间里,学生将设计好的问卷(这些问卷要经过老师审核以及学生集体修改)打印,并在学校派发。派发后将问卷回收,学生对问卷进行初步审核,确定有效问卷。
(3)问卷的整理。学生回收完问卷并完成初步审核后,我开始讲授统计整理的内容(学生1周的时间完成上述内容,而1周正好可以用3个课时讲授统计设计和调查内容)。这一章重点讲授如何将回收的数据录入电脑,如何分组及如何形成数列,并用EXCEL画出各种统计图形。而留给学生两周的时间把回收的问卷录入电脑、分组,形成数列,学生在实际过程中遇到问题及时反馈,这个过程中学生对所学知识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4)问卷的分析和推断。问卷整理后,进行统计分析的讲授,统计分析内容较多,既涉及集中趋势和离中趋势,还涉及综合指数及时间数列等问题,用课时量较多,这个过程中,各组据自己问卷的内容,选择相应的方法对问卷进行分析,最终达到对每一道题目都进行系统的分析。由于问卷设计内容中使用的方法可能与讲课的内容不一致,这就要求学生打乱问卷题目顺序,学了什么方法就使用这种方法解决问卷中的问题。通过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学生掌握了几种平均数的区别和联系、时间数列和变量数列的区别、时间数列中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判别方法以及综合指数相关的知识等。
以南陵县烟草局APCD工作法试点运行为基础,针对该方法在市场监管模式下存在的局限,引入统计学随机抽样法,运用分层抽样对卷烟市场进行调查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创新应用,创建了“3S2C”模式,并取得了预期效果。
关键词:
随机抽样;分层抽样;“3S2C”模式
中图分类号:
F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15)09005902
1引言
2010年国家烟草局提出APCD工作法后,芜湖市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创新性发挥了统计学思维,引入随机抽样法来提升工作成效及数据准确性。
抽样调查是从全部调查对象中,抽选部分个体进行调查,估计和推断全部调查对象的调查方法。由于抽样调查所占用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比全面调查少得多,且提高了资料的时效性,所以它是搜集统计资料应用广泛的一种方式。然而,抽样调查会产生一定的误差,为了减小抽样调查带来的误差,需考虑样本容量问题。只有选择合适的样本容量,才能准确地估计总体的相关参数。如何寻找合适的样本容量,成为抽样过程中所面临的重要课题。进行抽样调查时,一般按照随机性原则进行抽样,即随机抽样,即指遵循随机原则进行的抽样,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机会被选入样本。
2随机抽样监管模式
通过随机抽样,确实可以降低监管成本,但是怎样抽样,制定怎样的抽样规呢?带着这些问题,南陵县烟草专卖局开始了卷烟市场随机抽样监管模式的研究。
2.1随机抽样的研究
抽样调查是一种非全面调查,是以样本调查分析对全部调查对象作出估计和推断。
总体与样本是研究(调查)对象的全体,在南陵县卷烟零售户情况调查中,南陵县所有卷烟零售户就构成调查总体。
抽取样本是抽样调查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其中,随机抽样最为常用、科学,能保证样本的代表性,避免人为误差。
2.2随机抽样方式的选定
通过学习关于随机抽样方法的内容,了解到抽样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一是简单随机抽样法,操作简便易行,但总体过大不易实行。
二是分层抽样法,易于理解、简单易行,但整体差异不明显时不适用。
三是整群抽样法,实施方便、节省经费,但由于群间差异较大,抽样误差过大。
对零售户的分类,主要以经营业态为主,2013年度零售户七种业态户数如表1。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零售户的总体过大、七种业态之间的数据差异较大,为避免抽样误差,选择分层抽法为最佳抽样方法。
3创新应用
对守法户进行抽样可以节省工作时间,但抽样结束后还存在很多疑问,如抽样出的零售户怎样安排走访计划?零售户的属性发生了变化怎么办?因此,需要形成一套完善的工作模式,确保卷烟工作的正常运行。
3.1闭环的形成
抽样之前将辖区内的零售户进行统计、分类,抽样之后制定科学的走访计划,细化工作内容,开展走访调查工作,最终形成结论。当零售户的属性发生变化,需要重新统计抽样。从而,形成了统计(Statistics)、分类(Classification)、抽样(Sampling)、调查(Survey)、结论(Conclusion)五个步骤的闭环,即“3S2C”市场管服抽样调查模式(简称“3S2C”模式)。
3.2“3S2C”模式
“3S2C”模式以降低成本、提升实效为出发点,以APCD工作法为基础,改变传统低效率的工作方式,实现市场监管从到市场上找问题向带着问题上市场转变,从侧重检查频率转向检查实效。
3.2.1数据统计方面
一是统计市管员的月工作量,测算出一个市管员完成全部的日常工作所需花费的时间。其中,主要包括走访路途上的时间、服务零售户的时间、日常内务管理的时间。二是统计全县各管理所各线路不同属性零售户的数量,为分层抽样服务。
3.2.2零售户分类方面
不仅要做好零售户属性分类,以及升降级标准;还需做好两个层面上的零售户分类,及7种经营业态和4种销量区间。并将两个层面上的守法户分类出来,便于抽样操作。
3.2.3守法户抽样方面
以客户分类标准为依据,将原来的普查工作变成抽样走访服务的模式。为了保证抽样结果既有7种业态,又有4种销量区间,需要由少到多逐层抽取。
3.2.4一般户、违规户调查方面
通过科学的统计,优化传统调查时间,减少了走访工作量。同时,多余的时间用于违规户的监督调查,加强监管工作的针对性。另外,稽查队对违规户也通过抽样实现调查工作,增加市场检查随机性。
3.2.5成果总结方面
定期召开专题例会,结合销售数据、市场信息等线索对市场现状进行综合分析。同时,通过数据分析形成结论,及时备案便于汇总分析,简化了沟通环节,高效解决暴露的问题。
4结论
在APCD工作法指导下,运用统计抽样方法对卷烟市场进行监管调查,并创建出“3S2C”模式。通过“3S2C”模式初步运行,总体工作达到了良好效果,增加了脑力劳动,提高了工作效率,降低了监管成本。
参考文献
[1]姚淑霞.随机抽样必要样本容量的确定方法及其应用[J].干旱区研究,2012,(5):547552.
[关键词]抽样调查 概率抽样 抽样平均误 样本方差 总体方差
[中图分类号]F0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2)06-0114-01
在实际应用中,抽样调查的方法主要有两种:概率抽样和非概率抽样。概率抽样按照随机原则抽取样本,能有效避免主观选样带来的系统偏差,主要有四种组织形式。在此,我们暂不讨论非概率抽样。
一、纯随机抽样
纯随机抽样对单位不进行任何划分,从总体中随机抽取,每个单位被抽中的机会相同,有重复抽样和不重复抽样两种方式。重复抽样下的抽样平均误,不重复抽样下。纯随机抽样估计效率较低,在实际中常采用其他三种形式。
二、类型抽样
类型抽样先对各单位按主要标志加以分组,再从各组中随机抽取一定单位构成样本。设总体有N个单位,按对总体的认识分为K组,各组单位数为:N1N2…Nk。从各组中随机抽出n1n2…nk个单位组成样本,容量为n。为使样本与总体结构相同,采用比例抽样的方式。
设样本为:x11,x12,…x1n1;…;xk1,xk2,…xknk。样本平均数的方差;重复抽样下样本各组平均数的方差=(i=1,2,…,k),不重复抽样下样本各组平均数的方差=(i=1,2,…,k),其中为第i组的总体方差。
记为各组总体方差的平均数,则重复抽样条件下,不重复抽样条件下。由于各组总体方差未知,用各组样本方差代替:。
由公式可知,类型抽样总的抽样误差仅取决于各组内的方差水平,应尽可能扩大组间方差,缩小组内方差,减少抽样误差。
三、等距抽样
等距抽样先将所有单位按某一标志排列,然后按相等的距离抽取样本单位,简便易行。在采用有关标志排队时,因为样本在总体中的分布较均匀,误差相对纯随机抽样要小。
四、整群抽样
设总体分为R群,每群含M个单位,现从R群中随机抽取r群,对这r个群进行全面调查。
由于整群抽样可以看作以群代替总体单位,以群平均数代替单位标志值之后的简单随机抽样,新总体的方差就是原总体的群间方差,且。由于总体的群间方差未知,需要用样本的群间方差来估计:。整群抽样在群内各单位存在较大差异时抽样效果较好。
五、概率抽样的误差比较
一般而言,对同一总体,抽样标准误:类型抽样
另外,我们还可公式推导出同样的结论,以类型抽样
现实中,当面临多种抽样调查方案时,通过抽样误差的比较,选择合适的调查方案,最终获得对总体的最佳估计。
【参考文献】
Abstract:This article from aspects and so on research primary coverage, method and technological means performs to elaborate separately, exploration sampling method in land utilization dynamic monitor positive role. Has certain practical significance. The monitoring result indicated that the research area ladder, the slope arid land, the ecology forest land, the economical forest land, the lawn, the resident, the waters occupy the total land area separately 12.57%, 12.97%, 52.86%, 8.43%, 5.27%, 3.36%, 4.34%.
关键词:汉江上游 抽样技术 土地利用
Key word:Hanjiang River upstream sampling technique land utilization
作者简介:冀文慧(1960-),河北省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水土保持监测等工作
一、研究区自然概况
汉江上游的地貌格局为两山夹一川,中部为汉江川地,两翼北部为秦岭山脉,南部为与川、陕、鄂交界的大巴山和米苍山。土壤主要为黄褐土、棕壤、黄棕壤,这些土壤经长期的耕种和侵蚀变成目前熟化层很薄的黄泥土和山地渣土。植被属北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地带,植物种类繁多。本区气候温暖,雨量丰沛,属亚热带半湿润气候区,区内年平均降雨量700-1400mm,多集中在夏季,汛期降雨量约占年总降雨量的75%,由于多气候条件制约及地形条件的影响,研究区的河流具有季节性变化特点,汛期多暴雨,沙多水浑;枯水期水量急剧减少,水清沙少。
二、研究方法
与林业和农业相比,抽样调查在水土保持工作中应用较少。主要是因水土保持经费和技术力量不够。水土保持抽样调查设计,首先必须遵循抽查的基本准则,即随即性。抽样调查技术设计方案的核心是采用有效的抽样方法和效果。
2.1 抽样设计
研究区总面积11303平方公里,属汉江上游区域,包括337条小流域。小流域的抽取采用分层多级随机抽样,假设Pc为由抽样均值推断所关心指标均值的精度要求,1-a为由抽样均值推断所关心指标均值的可靠性要求,预备调查的抽样均值为0,抽样方差为,N为总体单元数量,为标准正态分布关于a的双侧分位数,则抽样调查的样本容量应满足:
当按照一定的抽样推断精度和可靠性要求确定了总的抽样容量后,分层多级随机抽样中,区层的样本容量按各区层占总调查面地的比例分配,即第各区层的抽样容量满足:
其中n为总体抽样容量,S抽样调查的总面地,为确定的要调查流域面地和,L为区层个数。各阶段抽样容量以同样思想逐级确定。
首先进行预备调查,预备调查时在项目区随机调查12组数据,根据公式(1)来确定样本容量。本次调查规定可靠性精度。经计算,代入公式可以确定,即需要调查的样点数n=42。实际抽样调查中,在按照精度和可靠性确定了样本容量后,为使抽样推断结论更保险,在所确定样本容量的基础上增加10%,所以最终确定抽样流域为50个。
调查样方的确定采用成数抽样。规定抽样可靠性为90%,Pc精度为90%,最小地类面积预计值为5%,以此为依据确定样地数。成数抽样样本容量确定采用如下公式计算:
(不重复抽样)
式中:p=第1,2,3……k种地类占面积最小的地类总体成数预计值;
2.2抽样基本单元的确定
土地利用调查属于一个典型的面元调查,这种调查的基本单元应是一定面元。基于抽样单元选取可操作性和代表性的考虑,我们将抽样区域在1:5万地形图上以1km×1km的网格覆盖,网格形成我们抽样的框架。也就是说在抽取的小流域1:5万地形图上随机抽取5个1km×1km网格为二级单元中的调查基本单元。每个调查样地控制面积确定为200m×300m。
2.3数据的采集与整理
根据项目区自然特点,本次调查指标包括梯地、坡旱地、生态林地、经济林地、草地、居民地、水域等。
在抽取的样地中,采用手持GPS沿各调查指标边界测量,在GPS记忆屏上就可记录所测区域的形状,然后将监测结果输入计算机,通过计算机软件显示监测区域的图形和面积。同时认真填写野外调查表,详细记录调查样地的相关信息。
在一个抽样流域中,从流域上游至下游随机抽取5个样地,加权平均计算各项指标调查数据,根据250个样方的各地类平均百分数,推算区域土地利用现状数据。
3 结论
(1)土地利用是人类最基本的经济活动,是一个多目标、多层次的系统工程,在受到各种驱动力的作用下,又不断发生变化。但是,在实际工作中,由于经费少、时间紧和范围大等实际条件的制约,大多数情况下,实现全面动态调查几乎是不可能的,因此,通过抽样调查的方式获取土地利用数据,并以此对区域的整体特征进行推断,是一种新的水土保持监测方法尝试,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2)通过对50条小流域,250个样方抽样调查,研究区梯地、坡旱地、生态林地、经济林地、草地、居民地、水域分别占总土地面积的12.57%、12.97%、52.86%、8.43%、5.27%、3.36%、4.34%。而丹江20个抽样小流域各地类平均百分数是:梯地9.49%、坡旱地13.46%、生态林地54.31%、经济林地10.45%、草地5.53%、居民地3.35%、水域3.41%(详见表1)。
(3)利用抽样调查法,可快速获取定量的土地利用现实数据,弥补由于经费、人力等因素而很难实现的监测大范围的土地利用动态变化,客观地反映水土保持治理情况,为流域治理提供科学的依据。
参考文献:
[1]付明胜,马三保,艾绍周等.韭园沟示范区水土保持效益监测探讨[J].中国水土保持,2005,9:31-33
关键词:直接投资;存量权益
中图分类号:F7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10-000-01
随着直接投资外汇年检的取消,抽样调查成为外汇局及时了解辖内主要外商投资企业存量权益数据并加以利用的一种重要方式,相较于外汇年检普查制度,抽样调查更具有灵活性、针对性,但目前仍受一些因素制约,为此,本文对该项工作进行了积极的思考。
一、面临的问题
(一)传统数据难以控制
由于从今年开始企业可自行通过系统报送上年末直接投资存量权益,其申报的数据准确性和真实性难以掌控。主要原因如下: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是否按照批准的经营范围进行生产经营,若不及时备案,外汇局难以得知,因而无法实施有效监管;企业人员流动频繁,且业务素质参差不齐,在填写调查表时出现差错;有的企业外汇业务量较大,账务较复杂,有些数据本身难以区分明确,导致数据质量不高;目前利润汇出条件放宽,银行仅需按真实交易原则审核与本次利润汇出相关的董事会利润分配决议(或合伙人利润分配决议)及其税务备案表原件,就可为境外投资企业办理利润汇出手续,企业可能为畅通这一异常资金流出渠道提供虚假数据。
(二)样本选择难以取舍
如果按照“抓大放小”的原则,所抽取的样本为规模较大的企业,可能由于生产经营周期长,外方权益所占比重不高,无法反映辖区外方权益留存变化情况,因而不具代表性;如果对辖区总体企业进行分层抽样,此举虽有利于统计方面的工作,但更不利于分析预测。此外,样本的大小也比较难以选择,样本容量太大,会造成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浪费,并影响抽样调查工作的效率;样本容量太小,会增加抽样误差,使调查结果与实际情况相差很大,影响调查的效果。
(三)指标选取难以确定
有的指标参考价值不大,如“实收资本”,它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企业的规模,但由于没有参照指标,参考性不强;有的指标季末一般无变化,如资本公积、盈余公积等,企业往往按会计年度在年末进行提取;有的指标不能反映实际情况,如“当季已分配但未支付的外方利润”,既可作为流量指标又可作为存量指标,如果作为流量指标,就不能反映企业季末可对外支付的外方利润的实际金额;如果作为存量指标,只能反映前一年度的权益留存状况,因为当年的利润分配一般在年末进行。
(四)配合程度难以把控
一是调查样本中可能包含登记注销的、已转为内资的、经营地址搬迁或联系方式更改等企业,而这些企业无法参与抽样调查;二是对于正常经营的企业,尤其是规模较小的、投资周期较长而短期内外方权益变动不大的企业,按季度向外汇局报送相关信息的意愿不高;三是由于文件仅规定,对未按要求进行直接投资存量权益登记的相关市场主体进行业务管控,而对参加抽样调查的外资企业没有相应的约束,企业配合积极性可能降低。
二、相关建议
(一)完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提高数据质量
为提高数据收集的效率和质量,进一步完善外方权益抽样调查工作,建议完善资本项目信息系统,通过获取关键字段自动采集统计外方投资者存量权益信息,并建立校验体系进行核查,设置阀值提示异常信息,以及时发现跨境资金动向,提前制定应对措施,有效防范跨境资金波动风险。这既降低了人工审核的错误率,又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能够进一步提高抽样调查工作的效率。
(二)选取高效可行的抽样方法
抽样调查方法的选择及样本量大小的确定即是在成本和误差之间寻找一个平衡或者最优值。从误差方面看,等距抽样的抽样误差较小,更能代表大多数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权益概况;重点抽样则更大程度上反映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外方权益情况。从成本方面看,重点抽样一般为大型外商投资企业,员工综合素质较高,企业稳定性较好,因而调查成本较低。因而,建议抽样调查与重点调查结合起来,做到优势互补,把相关市场主体分为重点企业与非重点企业两层,对重点企业层进行分层抽样,即根据“二八定律”,以获取较少的样本达到预测估计的目的;对非重点企业进行随机抽样,以此获取更全面、更灵活、更详细的资料,提高抽样估计的精确度。
(三)建立外方权益抽样调查制度
一是设计方便实用的调查表,一方面,指标的选取要达到数据利用的目的,能够反映实际情况,如通过选取适当的指标能反映企业潜在的可汇出利润状况,对估算跨境资金流出规模具有一定意义;另一方面,调查表的设计要让填报者有清晰的判断,如在表的备注中说明指标的性质,是流量数据还是存量数据,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工作的效率。二是定期更换样本,根据外方权益留存情况和企业实际情况,适时更换抽样调查样本,剔除终止经营及调查指标大幅、连续缩小的企业,将指标数额巨大、连续攀升的企业纳入进来,以更全面地掌握境外投资者在华投资权益状况。三是定期反馈。将普遍存在的共性问题以问题解答或简报的形成反馈给辖内各支局,以更好地完成下一季度的抽样调查工作。
(四)探索建立抽样企业动态分类管理机制
根据抽样企业报送数据的质量情况,包括报送的准确性、及时性,将企业区分为正常、关注、风险三类,实行分类管理。一是对关注类、风险类企业设立分类管理有效期,有效期分别暂定为一个季度、半年,并可根据实际情况调整管理类别。二是对风险类企业实施管制措施,在资本项目信息系统进行业务管控。三是通过适当的方式公示企业的分类管理情况,建议在外汇局网站按季度公布抽样企业配合程度情况,包括数据报送质量以及报送是否及时等相关情况,并注明企业的分类管理结果。四是建立抽样企业联系表。不断完善更新企业信息联系表,对无法参加抽样调查的企业要及时反馈,并与海关、工商、税务等部门建立信息共享机制,提高抽样监测效能。
一、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指标体系是开展统计工作的“龙头”。关于贸易统计指标体系问题,3年前有过一场讨论,国家统计局也召开过专题研讨会,形成的共识为:贸易统计既要反映全社会商品流通和商品市场运行全貌,又要反映批发零售贸易和餐饮业行业的发展变化状况。一方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统计要保留,因为它是反映全社会商品市场运行的唯一指标,许多地区还将其纳入政府工作的计划考核指标,尽管这一指标具有计划经济色彩,而且也不符合国际惯例;另一方面,为满足国民经济核算的需要,并有利于与国际接轨,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要尽快建立和完善起来,这方面的工作随着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入和流通产业所发生的巨大变化,工作量和难度都将大大增加,贸易统计工作重心必然要转向贸易餐饮业行业统计。
近年来,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围绕上述两条主线,进行了不断充实和完善,目前基本框架已经成熟或基本成型,但仍存在一些不足,主要有:1、对当前经济和市场环境的变化反应不灵敏。例如,对政府关心的商品市场总量平衡状况、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如粮食、棉花、石油、钢材等)供求信息反应得不够;同时反映流通产业现代化进程的指标和分组过于简单,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反映商业连锁经营和现代商业业态状况的统计制度。2、贸易统计指标体系不完善.目前贸易企业生产资料销售量仅占社会销售量的20%左右,不能反映生产资料市场全貌;同时价格信息是商品市场最为敏感的信息,但目前商品价格统计与流转统计为“两张皮”,按不同的统计方法从两个渠道自下而上地统计,难于科学、全面和及时的分析商品市场全貌。3、现行的贸易餐饮企业的统计限额标准缺乏科学性和实用性.目前贸易餐饮业统计限额标准过高,能够达到限额标准而进行全数调查的企业数量太少,从而形成了与其他专业统计“抓大放小”截然相反的结果,贸易统计必须“抓小放大”,因为按现行限额标准,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的商品流转量所占比重很大,影响市场趋势。而目前受多重因素的影响,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又难于抓住和抓好。这是目前贸易统计数据质量下降的重要因素。4、目前贸易统计非调查(或派生)指标很少,从而直接影响和制约了贸易统计资料的深度开发。加之现行统计资料自身的缺陷和不足,导致贸易统计资料的利用程度很低。针对上述问题,笔者建议:
(一)贸易统计指标的设计应以满足用户需求为目的,采取务实和相对灵活的原则。贸易统计指标体系应随着经济和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而相应调整,不应当是一成不变的。目前首要的是恢复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核算制度。因为在目前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商品流通领域,绝大部分商品处于买方市场,市场环境相对宽松,政府的注意力必然转向如何启动内需以促进经济快速发展、如何确保商品总量平衡以防止市场波动、如何保护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商品的国家安全等。在从事这方面的分析研究时,居民购买力平衡统计和主要商品产销平衡统计资料无疑具有重要的作用,同时这些信息在很大程度上对国内市场起着预警的功能。可考虑仅要求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局利用相关资料进行编算,并不增加基层负担。
(二)尽快制定科学合理和实用的贸易餐饮企业统计划型标准。贸易餐饮业企业划型尚无国家标准,但统计上有一个限额标准,目前这一标准作为贸易统计开展目录抽样的依据,即对限额以上企业实施全数调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实施抽样调查。笔者认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企业限额标准对贸易统计工作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着贸易统计工作的格局和今后的发展方向。根据目前的限额标准(批发企业年销售额2000万元及以上、零售企业500万元及以上、餐饮企业200万元及以上,年末从业人员分别为20人、60人和40人),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企业的销售额占全部批发零售贸易业的47%,其中零售企业仅占26%;企业单位不足3万家。建议将目前的限额标准降低,也就是要提高限额以上企业的比重,其销售额应该提高到70%以上,其中零售额比重应提高到60%以上。届时限额以上企业约达到7万家,足以反映商品市场的总规模和发展变化趋势。今后贸易统计只要紧紧抓住这7万家限额以上企业,工作就会变得较为主动,数据质量也有一定的保障。也可减轻限额以下贸易业抽样调查工作的压力。同时现行的许多贸易统计信息(如限额以上企业财务统计指标)也会“身价倍增”,变得很好用了。
(三)要在“十五”计划期内取消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从而完成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的过渡,并完善贸易统
计指标体系。我国即将加入WTO,贸易统计必须象其他专业统计一样,加快与国际接轨的步伐。现行的贸易统计核心指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由于其自身存在许多弊端和目前资料采集方面的制约,数据质量不断下降,已经难以为继;从现在开始,必须统一认识,逐步弱化这一指标,相应突出和加强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可能的话应含服务业)的商品零售额统计,因为它涵盖了90%以上的商品零售额,目前可考虑同时公布以上两个指标,2年以后用后者取代现行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指标。同时完整的商品市场是由生活资料和生产资料两大市场组成,生产资料流通总规模的发展变化,反映社会再生产的规模和水平。要在国家和省两级统计部门,主要依据工业统计报表和贸易统计报表有关指标,按季度测算社会中间产品销售总额(或称社会生产资料销售总额)。从宏观上反映生产资料市场的发展变化,这项工作对于贸易统计来说也是责无旁贷的。
(四)要从宏观上研究商品流转统计与商品价格统计的配套问题。这个问题目前比较复杂,因为涉及到现行统计体制问题,但现在必须认真的研究。在现行统计体制基本不变的前提下,可以设想将目前商品零售价格统计基层的采价过程与目前基层商品流转统计过程有机的结合起来,确保商品价格统计和流转统计基础资料的配套,然后按现行统计体制,在县级统计局“分家”,分别按贸易统计和价格统计的不同渠道逐级上报。这样综合资料和许多结构性资料就能配套使用了。
二、关于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统计制度是政府统计部门对调查对象、调查内容、调查表式、调查方法、报送时间及方式等内容进行的专门规定,它既是对统计指标体系的具体体现,又是对具体统计调查工作的综合要求。统计制度的改革相对于指标体系改革而言,既有从属性,又有相对独立性。就目前贸易统计制度的改革来讲,笔者认为要注意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贸易报表制度修订要遵循“进度侧重反映趋势、年度侧重反映总量与结构”的原则。目前贸易餐饮业报表体系中,必须精简进度报表内容与工作量,以利于上下都能轻装上阵,快速反映商品市场发展变化动态。进度统计只要反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和贸易企业商品销售总额及其主要构成情况;年度统计则必须全面反映贸易餐饮企业基本情况、流通总规模及其结构状况、企业财务状况及其经济效益等,为深入分析研究流通产业发展现状、为宏观决策以及为国民经济核算提供基础性资料。
(二)要强化商品类值统计、弱化现行行业统计。目前国民经济行业分组标志越来越难以反映贸易企业真实状况,因为按现在许多企业的实际经营范围,己经无法准确地界定和将其划归为某个行业,流通企业在一定范围内经营的情况己不复存在。年度统计中的按企业登记注册类型分组统计应加强,因为它反映企业所有制结构;而行业分组目录要大为压缩,仅区分为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即可,因为再细分既难于操作,也缺乏经济分析意义。同时要强化对贸易企业商品经营类值的统计,因为详尽的商品分类信息,对处于上游的生产环节和处于下游的消费环节均具有导向作用。建议将目前我国商品分类目录由37个增加到60个以上。
(三)要加强对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我国即将加入WTO,外资开始抢占我国零售市场。这样一方面加快了零售市场与国际接轨的步伐;另一方面又极大地改变了我国商业传统的经营方式和单一的百货商店零售业态,目前国内零售市场可谓“百花齐放”:连锁经营迅速发展,连锁企业达1500余家,连锁门店超过26000家,销售额突破了1500亿元,超级市场和专卖店亦应运而生。我国商业尤其是零售商业已步入重组时代。但目前尚未建立起完整的涵盖全社会的商业经营方式和零售业态的统计制度,既不能为政府提供零售市场翔实的结构资料,也不利于我国零售业的国际比较研究。因此建立完整的连锁经营和零售业态统计制度,无论是对探索其发展变化规律,还是引导和规范市场行为,都是一项重要的基础工作。
(四)要进一步完善商品交易市场定期统计制度。商品交易市场即有固定交易场所、进行经常性常年交易、并设有专门管理机构的现货交易市场。这种我国特有的商品交易形式近年发展很快,目前全国较为规范的市场近6万家,年成交额突破2万亿元,商品零售额己占全社会的20%。对繁荣经济、方便生活、安排就业均作出了贡献,这种交易形式将在今后很长时间内存在和发展。我局在1999年进行了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快速调查基础上,于2000年起建立了重点商品交易市场成交情况的的季报制度,目前已基本走上正轨。今后主要从报表运作方式、完善统计指标上进行规范和完善。
(五)要尽快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我国目前的商品市场己处于买方市场,大家关心的己经不是哪些商品好销,而是哪种品牌的商品好销,因而商品的品牌信息己经成为商品生产者、经营者和消费者共同关心的信息。统计部门必须顺应市场形势的变化,适时地研究建立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制度。可考虑将目前“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
商品销售、库存”年报表设计改造成“限额以上批发零售贸易业主要商品品牌统计”年报表,选择与人民生活和生产建设密切相关的30种商品进行品牌信息的年度统计。
三、关于贸易统计调查方法的改革
我国的贸易统计抽样调查工作是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市场环境的变化而提到议事日程上的。从小型贸易企业开始,到目前己经扩大至包括个体经商户在内的全部限额以下贸易餐饮业;由于多方面因素,前期推进的速度慢一些,而近2-3年推进的速度明显加快,目前各地区普遍完成了小型贸易餐饮业和个体户的抽样调查试点工作,近10个地区经过连续抽样调查的观察和验证,己经达到国家规定的抽样调查精度,具备了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的条件。这项工作的成绩应该肯定,但影响这项工作整体推进和深入开展的问题仍很多。除具有与其他专业抽样调查工作相同的问题(如受分级经济管理模式的制约而使抽样调查工作的推广困难重重、各种干扰因素影响抽样调查数据质量、受传统统计调查模式的影响和束缚而使统计系统自身缺乏调查方法改革的内在动力等)之外,目前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还受调查方法、调查体制以及保障条件等因素制约。所以必须从整个统计设计和理顺统计体制的全局出发,统筹考虑和合理安排,才能使贸易抽样调查工作深入和扎实地开展下去,真正发挥出统计调查方法改革“突破口”的功能。
从近期工作看,各地区已普遍开展了贸易餐饮业抽样调查的试点和探索工作,只是工作的深度和广度不同而己。目前必须尽快结束全面试点,将工作重点转入抽样调查成果的应用,要有计划、有步骤地在2-3年内使各地区的贸易抽样调查工作达到具备用抽样调查数据替代全面调查数据的条件,并在经费基本到位的前提下,在尽可能多的地区实现数据替代。数据替代及其相关工作的完成,即贸易抽样调查工作基本到位。当前必须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必须尽快对全国的贸易抽样调查方法和样本户调查指标进行规范和统一。对贸易抽样调查方法的采用,国家未作统一规定,只提供了参考方案,由各地区结合实际灵活运用。但目前这项工作进入应用阶段后,改变各地调查方法的多样性以利于调查资料的开发利用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前提条件。经过多年的实践,可以按“小型企业采用分层等距抽样、个体户采用整群抽样”的思路来规范和统一全国的贸易抽样方法。各地区根据这个原则并结合本地实际制定实施方案,确定抽样总体和样本量,只要对本地区有足够的代表性即可。国家只要求达到一定的调查精度和按一定要求与格式上报抽样调查资料。同时对样本企业(户)的调查指标和相关要求(如调查频率、数据采集方式等)也应统一,以利于抽样资料地区之间的可比和全国抽样调查成果的利用。
二是积极而又稳妥地做好数据替代工作。用抽样推断数据替代全面统计数据,是贸易抽样调查的工作目标。但实现目标必须积极而又稳妥,因为一旦替代,传统的调查渠道即告中断,还须做好与历史资料的衔接,实现平滑过渡。所以实现数据替代的首要条件是调查方法趋于成熟,调查数据经过连续观察和验证基本符合实际情况;其次是数据替代的后续经费保障条件要从根本上解决,必须纳入预算科目。目前小型贸易业的数据替代技术条件基本成熟,大部分地区具备了替代条件;而个体户由于受总量与结构不清、调查方法的不完善与不统一等因素制约,目前仅有约三分之一的地区具备替代条件。而后续的调查经费保障条件机制目前也尚未形成。
对限额以下的经营单位(包括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探讨商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技巧及应用。本文分析了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提出组织实施调查员的选聘工作,采集数据可以采用入户采集数据等多种调查技巧,采用科学方法对数据进行评估。
关键词: 抽样调查 采集数据 调查技巧 数据评估
中图分类号:F713.5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开放、搞活”使商业流通领域中的中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逐步形成以限额以下企业和个体户为主体的商品流通新格局。在这种形势下,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统计调查面临调查对象数量庞大、规模小、分散、成分复杂、稳定性差、财务不健全、调查配合程度低等一系列难题。原来的流通统计调查方法已无法适应形势变化,统计调查部门无法取得准确的限额以下批零贸易业、住宿餐饮业统计数据,只能由县区统计调查部门对限额以上企业单位采用全面调查,而对限额以下的经营单位(包括个体户)采用抽样调查。从以前的调查过程和数据处理结果来看,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工作方案是科学可行的,运作是成功的。当然,限额以下抽样调查也存在一些不足的地方。现根据本市限额以下抽样调查工作的实践和体会,探讨商业个体经营户的调查技巧及应用。
一、限额以下商业抽样调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样本户数据质量难保证。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深入,利益主体的多元化,限额以下商业日益壮大,已成为流通领域经济增长的新生力量。限额以下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的抽样调查对象是小企业和个体经营户,他们大多没有专兼职统计人,没有规范健全的台帐。目前税收部门对一些小企业实行包税制度,因此,许多小企业不具有完整的财务资料;而个体经营者根本没有财务核算资料,进销存记录不全面,甚至没有相关记录,样本户提供的数据,存在较大的统计误差。
2、调查户配合程度较低,变动频繁。一是批发零售业、住宿餐饮业抽样调查的核心数据指标“销售额”和“营业收入”,是调查对象最敏感的指标,因为调查会涉及到自身的商业秘密。对个体经营户而言,纳税多少税务部门要依销售额和营业收入而定。调查户在思想上存有戒备心理,一怕“露富”招惹是非;二怕“露底”,担心填报数据成为纳税、处罚的依据;三怕“露个人隐私”。因此个体和私营企业配合程度较低,普遍存在瞒报现象。调查员对调查户提供的数据要进一步分析评估,有时不得不调整申报数据。二是限下批零贸易企业、餐饮企业、个体经营户为了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随时都有转换经营方向的可能,关、停、并、转现象时有发生,造成抽中的样本单位经营范围不稳定,搜集的数据可比性差,数据质量难保证。尽管现行的《抽样调查方案》要求对已关、停、并、转的样本进行同行业替换,但实际工作中要在同一调查区查找同行业、同规模、同变动趋势和幅度的样本很难。此外,经营大件商品行业的营业额月度起伏大,样本代表性较差,难以准确反映这类企业经营成果,造成抽样调查数据质量难以保证。
3、部分辅助调查员的业务素质偏低。参与样本调查的人员绝大多数为村居委会工作人员兼职。既不具备专业统计调查知识,又不是专兼职统计员,仅仅经过调查部门调查前的培训,其业务技术水平、调查技能等远不能适应要求。
二、对限额以下商业调查方法和技巧的可行性探讨
(一)组织实施
1、重视调查员的选聘工作。调查员的选聘工作必须充分依靠行政资源,要选聘被抽中居委会(社区)、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兼任调查员,利用他们熟悉辖区内的经济经营状况,被个体经营户的认知度和信任度较高的优势,进行现场数据采集。选聘一个文化程度、责任心强、工作热情、组织能力好、沟通交流能力强、综合素质较高的调查员,是保证基层调查数据质量的关键,是限下商业抽样调查组织工作的基石,是取得调查成功的根本
2、搞好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搞好限下商业抽样调查的培训和宣传发动工作,是保证调查工作顺利开展和及时准确取得调查数据的重要环节。全市(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要做好调查方法培训和调查统计指标的解释工作,对于被抽中居委会(社区)、村委会以及个体户的宣传工作要具体进行落实,强调依法调查统计的地位。通过培训组建起一支责任心强、精通调查业务的人员队伍。在这一方面,应重视对调查员责任感的培养和调查技能的训练。由于商业调查面对的调查对象的特点,要取得准确的调查数据,关系熟的社区人员容易获得准确的数据,但还要要求调查员本身也要具于很高的素质,因此培训工作显得很重要。重点作好调查技术方面的培训、沟通能力、应变能力的培训,能够根据被调查者的心理状况、行为方式等个性化特征迅速地将被调查者拉向自己。教会调查人员掌握用灵活的调查方法和技巧,避免直接了当,生硬的调查询问方式。通过细致的宣传发动工作,要尽量消除调查对象的思想顾虑,提高调查对象的配合程度,建立和谐融洽的调查关系。
(二)数据采集
鉴于限下商业个体户相信依赖政府又担心露富被罚的复杂心理,数据采集方式还是选用入户采集数据,由选聘的调查员直接入户调查询问。无论是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承担的调查样本多少,组织现场调查都应该由选聘的调查员担当主角。一种形式是承担的调查样本较少,县(区)级调查人员可以和选聘的调查员共同入户采集数据。另一种形式是承担的调查样本较多,由选聘的调查员直接入户采集数据,县(区)级调查统计机构必须按比例进行电话抽查跟班调查。入户采集数据要灵活多样,有多种调查技巧可以采用。
1、取得调查对象的信任。首先,访谈者要有朴实、亲切的外表举止。诚恳对待调查对象,避免居高临下的态度或有任何官员行为的架子,要有自然拉近距离的感觉;访谈时要面对而坐,不要一高一低,象审问一样,尽量做到中性访问者,努力取得调查对象的好印象。其次,访谈者要有体贴、体察调查对象心理状态的能力。例如,在交谈过程中应让调查对象有充分表达自己态度及想法的空间,特别在其兴致所至时或欲发泄一些不满时,应给以呼应和同情。对一些健谈及心情不好的调查对象应给予心理过渡的过程。
2、技术性提问。影响基层报表的数据质量主要来至两层面:一是调查员层面。对调查员来说,正确理解调查指标的口径、范围及调查员良好的沟通能力调查技巧,都是提高调查质量的重要方面。二是调查对象层面。调查中常常遇到调查对象提供不实信息的问题,这就需要调查员能结合当地情况、其他同行者的经营状况、经营者自身的相关情况进行综合判断,还可以通过相关指标的比对来识别调查对象提供信息的可靠程度。因此调查人员对各项指标之间的关系和对调查行业的了解程度对调查结果和数据质量都会产生很大的影响。
3、引导性提问。遇到难以得到真实数据或棘手回答的问题,采用引导性提问或诱导性提问,通常情况下,最好的引导就是重复。在访问技巧上也可以设立问题“陷阱”,以得到真实的调查结果。如:可以从调查对象的生活负担、上缴费用、大项消费、近年固定资产购置等问题着手;从周围同行业的经营状况和相邻的限下商业个体户的经营情况着手。通过旁征博引得到真实的调查结果。
4、现场调查中注意的问题。为了提高调查数据的完整性和限下商业个体户的有效调查率,数据采集现场要求调查员还应注意一些问题。一是数据采集现场应尽量避免调查对象的同行或竞争对象在场,否则,会影响调查对象回答问题的真实性;二是现场数据记录要注意调查对象的状态和场景,否则,调查对象回答问题会有所顾忌;三是提问时间不宜过长,以8--10分钟内完成调查为宜,问题不宜过多,关键问题控制在5个以内为好。
(三)数据质量评估
各级调查统计机构针对个体商业抽样调查资料,应结合当地商业的发展状况,从样本代表性、调查制度执行情况、主要指标和相关专业指标趋势吻合性等方面,行业发展对比情况,邀请有关经济、社会、统计等知名专家,认真进行调查统计数据的质量评估认定工作,以达到个体商业抽样调查资料的客观性、真实性、可解释性、可衔接性、可比性等数据质量的基本条件。加强数据评估和开展数据质量大检查。加大了评估力度;采用自查、互查与数据质量大检查相结合的方式,加强对数据的检查,提高数据质量。
可采用以下方法对数据进行评估:
1、充分了解行业信息,科学评估调查数据。抽样调查除了本身存在抽样误差外,还存在调查误差。因此,对调查数据质量进行科学评估就显得尤为重要。一要严格按照抽样方法对样本进行抽样控制,对调查的各个环节进行质量控制;二要结合调查区域社区居民人数、收入状况、同行业经营状况和被调查对象的相关经营信息等,对调查结果进行科学评估;三要结合当地全行业的经营水平、效益状况等资料,对调查资料的真实程度予以确认,以进一步提高商业抽样调查的数据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