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强调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主席也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充实生活
关键词:循环经济必要性问题对策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超越。经济增长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为人类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其副产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却导致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而,以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
2.构建循环经济主体的参与行为机制,有助于人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解。理论上,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或者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危害,则应该主动改变各自的行为,从而不需要任何外界力量的干预,整个经济发展轨迹自然而然就会转向新的均衡路径――循环经济模式。但现实绝非如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没有一帆风顺的,都需要政府的广泛宣传和强烈干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已经为我国认可并积极推广。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就是区域(尤其是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建设。因而,加快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构建契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发展循环经济遇到的问题
循环经济发展刚进入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很多,借助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及评价,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述如下:
1.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虽然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但对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重外延,轻内涵,重治标,轻治本,思想上还没有转到从源头抓起、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上来。目前,虽然总体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已启动,但在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各市(州)在重视程度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
2.发展循环经济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尚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尤其是缺少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同时,现有的激励、优惠措施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原因在于,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一些政策的执行缓慢,认证过程复杂、繁琐,落实尚未到位。
3.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从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来看,循环经济技术若得不到发展,许多循环经济理念就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这都是未来有可能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此外,循环经济蕴含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若没有能力进行技术研究,则不可能去购买大企业开发出来的关键技术,只好维持现有的粗放生产模式。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循环经济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政府部门要加大推进循环经济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循环经济相关考核指标纳入各级部门政绩考核体系。同时,在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分工负责和协调机制,明确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资源管理部门、财政、税收、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协调合作的运作机制。
2.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仅仅由政府推进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一方面需要来自外界力量如政府和公众的大力支持。因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首先要争取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政府支持下,加快自身的自治化进程,并与政府协商争取必要的资金援助。另一方面需要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不懈努力。非政府组织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增强其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等,充分发挥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进程,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关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获政府、行业和市各层次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从政府层次上,循环经济法规应更多地体现在鼓励和倡导方面,而不是强制性的法规;在行业层次上,应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电子产品、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的专项法规和规章;在市层次上,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裁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章。
关键词: 基本活动经验 积累 操作 探究 拓展
“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两基”之一,“基本活动经验”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个问题,每个教师都面露难色。大家认为“经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引导?如何积累?笔者认为,不论是经验的引导,还是经验的积累,都需要通过多角度的数学操作活动实现,在操作和思考过程中不断感悟、内化、迁移,逐渐积淀下来形成经验。
一、经历实际操作,在体验中产生
史宁中教授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自身经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本活动经验即是如此,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感知与体验。只有充分经历,才能积淀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深刻理解新知。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在“经历”上下工夫,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等数学活动,获得初步理解;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现有理解水平梳理和分析;最后,实践运用,充分体验,“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就水到渠成,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很透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字的哪一种意思相关?
生(推测):周围、一圈儿、一周。
师:哦,根据你们的理解,谁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贴出树叶,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师:除了树叶,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和图形。这是一张桌子(课件出示),什么是它的周长呢?谁来指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是怎么指的?
师:好的,请同学们用手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给你的同桌看一看,指错的地方同桌要帮助他改正。
师:都指完了吗?指对了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起点要做个记号)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表面有周长,找出来,并指一指、说一说。(学生演示)
师:(如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为什么?
小结:看来,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平面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出来?试一试!
此环节笔者始终以“什么是周长”为核心,通过“猜一猜”、“摸一摸”、“找一找”等具体操作活动积累经验,引发学生自行操作、自我思考,让学生获得对周长的直接感受,明白“边线”的意义,明白“从起点开始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才是一周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图形与几何”中就有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果用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理解几何概念、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就能丰富学生认知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就能水到渠成。
二、深入研究探讨,在思考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有效数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些没有经历过程的几何图形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串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结论,更没有图形与几何活动经验可言。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在不断的“做”与“思考”中积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材特点;组织教学;途径
由于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当前,大多教师都普遍认为体育课基本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有些学校则干脆停开体育课。由此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发病率上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经费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商讨。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的常规组织教学。体育课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如:整体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课堂纪律等常规训练。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行动,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种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记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充分地准备。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利用趣味游戏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地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使学生的情绪放松。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的兴趣。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起到巩固和亏大体育课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外活动要积极投身到学生活动中去,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尊重你,支持、配合你。坚持“两操两课”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不光要强调学生快速到场做操,而且要不间断地提醒他们,做操不光是为锻炼身体,更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课间十分钟和课外活动也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指导。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也有效地巩固率体育教学效果,促使他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信念。
五、组织教学与管理如何贯穿于课堂
关键词:高效课堂 教材 教师 学生
新课程背景下,构建高效课堂是每一位教师不断追求的目标。高效课堂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全体学生主动而积极的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的课堂教学艺术。
高效课堂不能异化为“全面放手”的高效自学,教师的内功应体现在合理情境的选择、问题创设的韵味、认知冲突的设计、运用点拨的精妙、精彩生成的把握、课堂进程的掌控。高效基于有效,有效源于教学设计的优化,优化的设计必须与有效的教学行为相匹配。下面我从五个方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研究教材是课堂高效的基本点
教师对课程标准的领悟程度,直接决定着课堂教学的质量和学生学习的效果。三维教学目标中,过程和方法是关键性的目标,因为,知识和技能目标要在过程和方法中达成,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要在过程和方法中渗透。
提高教材处理功底的途径主要有三条:阅读教材、分析教材、整合教材。
理解教材和熟悉教材有较大的区别,熟悉教材是浅层次的、表面化的;而理解教材是深层次的,即要理解教材设计这些内容其预期的功能是什么。教材上所给的情景素材蕴含着编者的意图,要领悟教材的编写思路,整体把握教材的知识结构,处理好章节之间的相互联系;还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再开发、创造和延伸,更好地发挥教材设计的“原始”功能,扩大教学效果。
二.学情分析是课堂高效的突破点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真实状态是决定教学活动的出发点。
(一)预测分析。
在进行课堂教学之前,要潜心研究学情,了解学生的已知和未知,多从学生的角度思考和设计。研究学生主要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要充分考虑学生在知识技能方面的准备情况和思维特点,掌握学生的认知水平;其次要充分考虑学生在情感态度方面的适应性,了解学生的生活经验;再次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学习差异、个性特点和达标差距,以便为不同状态和水平的学生提供适合他们最佳发展的教学条件。
(二)实时分析。
真正的学情源自于课堂,最有效的学情分析应是对课堂教学的高度关注,教师必须重视在课堂教学的过程中随时进行学情分析。一方面,要通过认真的观察和倾听,及时了解学生的所思、所为,并以此为依据合理地调整教学问题并适时地调控教学进程;另一方面,要密切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准确了解学生的体会和感受,有效开发和利用课堂教学中的生成性资源,修订、充实和完善教学方案,增强教学的针对性。
(三)反思分析。
经历过课堂教学,通过与学生的对话和互动,教师对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学习能力的了解会更加准确;从课后学生完成练习的质量,既可以看出学生的接受能力和课堂学习的效果,也可以看出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将这些了解、认识、感受与思考及时进行总结,不仅能为今后的教学提供有益的借鉴,也有利于及时补救教学中的不足。
三.问题设计是课堂高效的生长点
在小学课堂教学中,同样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呈现方式如角度、时间、次序等不同,引起的教学效果可能完全不一样。在设计问题时首先要找准在哪里设计问题,然后再考虑如何设计问题,哪些问题是让学生个体思考的,哪些问题是需要学生分组讨论的。问题设计时必须紧扣教材重点与难点知识,呈现清晰的教学思路,从纵向与横向的知识点综合考虑,彰显课堂的线索和结构。要大体有一个问题设计的走向,体现出问题之间的内在联系,最好能有承上启下、拓展延伸、前后呼应、环环相扣等特点。问题要有一定的思维容量,有思考价值,不能过于简单,流于形式。
四.教学机智是高效课堂的支撑点
课堂是师生互动的场所,再完美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之间也必然存在一定的差距。教师在落实教学设计时要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做到“心中有案,行中无案”,寓有形的预设于无形的、动态的教学实施中,根据学生的反应随时调节教学的节奏与步调,随时把握课堂教学中闪烁的亮点,不断捕捉、判断、重组课堂教学中涌现的信息资源,利用教学机智生成新的教学方案。教师对生成性资源的处理效果,往往彰显教师的智慧,也能反映出教师的专业素养。
五.适时点评是课堂高效的关键点
“点评”就是“点拨”与“评价”,这是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两种教学行为。一是把握“点”机。课堂是动态的,变化莫测,教师要善于观察、准确判断,该出“口”时就出“口”,不该出“口”时要封“口”。二是精选“点”招。如“点”而不“拨”、“拨”而不“透”、点破点透。三是锤炼“点”语。课堂实践中,不少教师的点拨不到位,不能一语中的,关键是语言组织上出了问题,平时琢磨得比较少。作为点拨性语言必须准确、精练、富有启发性和牵引性,力求起到一语开茅塞的作用。
高中课程改革以来,选修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开发等词语频频出现,要落实选修课的课程开发,首先要厘清三者之间的关系。
这里已无须对选修课做界说,但应当强调,高中语文新课程中的选修课相对必修而言,是在其基础上的延伸、拓展与提高。
校本课程是我国三级课程体系(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中的最基层,一般意义上,这三级课程是从课程的管理及开发者角度来说的。国家课程是国家规定的课程,由国家委托课程开发机构,根据不同教育阶段的性质与培养目标,制定各学科的课程标准,规定课程内容,编写教科书,并负责监督评估课程的实施,强调课程的统一性与基础性。地方课程是在国家规定的各个教育阶段的课程计划内,由省一级的教育行政部门或由它授权的教育部门依据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等发展需要而开发的课程,强调课程的区域性与差异性。校本课程则是由学校依据教育目标,根据当地的课程资源、学生实际等情况,自行开发研制的课程,强调课程的特色性与自主性。在我国三级课程体系中,国家课程是主体,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是补充。
对校本课程开发有两种不同的理解:校本课程52的开发、校本的课程开发。本文论及的校本课程开发指校本的课程开发,即在学校现场发生并展开,以国家或地方制订的课程纲要和课程标准为指导,依据学校自身的性质、特点及可利用的资源等条件,由学校成员志愿、自主、独立或与校外团体或个人研究者合作开展的,旨在满足本校所有学生学习需求的一切形式的课程开发活动,是一个持续和动态的课程改进过程;广义的校本课程开发是指在国家课程的总体框架内对学校所有课程进行整体的规划、设计、实施和评价;狭义的校本课程开发包括校本化课程实施过程中的课程选择、修订、改编,也包括对国家预留课程空间的全新的开发。
厘清了这三个基本概念后,可以发现,本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的选修课开发是校本的课程开发,包括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的开发,也包括国家课程的开发。
教育部颁布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将各科目分为三个板块:必修、选修I、选修n。其中选修I要求根据社会对人才多样化的需求,适应学生不同潜能和发展的需要,在共同必修的基础上,分类别、分层次设置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选修d要求学校根据当地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展的需要和学生的兴趣,开设若干选修模块,供学生选择。可以看出,选修I系列的课程与必修课是基于社会共同需求基础的,兼顾了学生个人潜能和发展需求,因而选修I课程受课程标准制约较大,强调课程的统一性与基础性,当属国家课程。选修n课程则带有更强的地方、学校特色,其开发在不违背教育方针的前提下,由地方、学校根据当地实际及学生实际自主进行,强调课程的区域性与特色性,当属地方课程或校本课程。
一般而言,课程开发应包括课程纲要、课程目标、课程资源(含教材)、课程内容、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要素。在实际教学中,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对上述课程要素,开发程度各有不同,因 而课程开发也呈现不同的程度或方式,一般概括为课程选择、课程改编、课程新编。
基于这样的理解,高中语文选修课也就形成了不同的开发途径。选修I为国家课程,各模块课程的开发基本是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是对已经编制好课程的实施过程的开发,开发程度较低,严格意义上讲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化课程实施”;选修n为地方和校本课程,各模块课程的开发应当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包括课程规划(如纲要、目标等)、课程实施、课程评价等课程开发的全部要素。但在学校现场发生的课程开发行为,无论哪一种途径,都属校本课程开发范畴。
二、高中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开发途径
(一)选修I的课程开发:课程选择、课程改编
该系列选修模块的开发主要途径是对国家课程的选择、改编。从目前来看,绝大多数学校采用的是前一种开发途径。
途径一:课程选择。
这一途径对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要求最低,也是目前采用最普遍的一种方式,其最重要的任务就是模块的选择。
如前所述,作为国家课程的选修课I,课程标准规划为诗歌与散文、小说与戏剧、新闻与传记、文化论著研读、语言文字应用5个系列,并对每个系列的课程目标、教学实施、教学评价提出了具体要求,但每一系列有哪些模块,课程标准仅做了部分示范性举例,供课程开发者思考。诗歌与散文系列有唐诗选读,小说与戏剧系列有中外戏剧选读、中外小说戏剧名著精读,新闻与传记系列有新闻通讯的阅读与写作、传记选读,语言文字应用系列有语言文字专题、演讲与辩论,文化论著研读系列有先秦诸子论著选读、《人间词话》选读、《歌德谈话录》选读、中华文化寻根、社区文化专题。
一些国家出版机构或地方出版机构,依据课程标准中的选修课课程目标以及教科书编写建议、选修课举例等相关内容,组织力量开发了供学校选择使用的选修课教材。这些出版机构开发的选修课教材,均按照课程标准规划的5大系列编写,在各系列下设若干模块,一个模块一本教材。随着这些教材的出版,高中语文选修I除了课程目标外,有了具体的课程内容,模块雏形形成,尽管还不成熟,但已经给教师开设选修课提供了较为丰富的选择资源,教师可按照课程标准选修系列目标要求,在各出版社提供的选修课模块(教材)中选择。
途径二:课程改编。
这一开发途径的重点在“改编”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要求较高,除了课程选择外,要求教师根据实际情况对选择好的选修模块进行因地制宜的改造,以更好地满足学生需求。
课程改编涉及的因素很多,这些因素大致可以归纳为5大类:(1)目的;(2)内容选择;(3)内容组织;(4)学习经验;(5)学习资料。这种改编必须以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为依据。高中语文选修系列各模块的开发,课程改编应当是最重要的一种方式,但目前由于师资力量及其他原因的影响,这种方式受到一定程度的制约。
目前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中的课程改编主要发生在内容组织和学习资料两个环节。一方面体现为对教材内容的重新组织,另一方面体现为以教材提供的某一内容为中心,进行课程拓展即学习资料的拓展。教师往往把这两方面结合在一起进行课程改编活动。比如人教版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诗歌之部》立足于古诗词的鉴赏,分别从探究诗歌的旨意、把握诗歌的意境、体会诗歌的声韵三方面组元,在教学时我们可以打破这一课程框架,重新组织内容,如该套教材第一单元“以意逆志,知人论世”(即探究诗歌的旨意)选择了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第三单元“因声求气,吟咏诗韵”(即体会诗歌的声韵]选择了南唐后主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我们知道这两首词的作者虽然一个是南唐后主,一个是南宋才女,但两人均有国破家亡的经历,并且词作均以生活中的重大转折为界,内容及风格有很大变化。教材中的两首词均以抒发“愁”情为主题,但一个是国破家亡之后怀念故国之愁,一个是新婚不久与丈夫小别的“闲愁”主题及手法也不尽相同。改编时可根据教材提供的基本内容,进行课程内容的重新组元,以“怎一个‘愁’字了得”为专题做研究性学习,在比较中学习作品,把握两位词人的创作特色。同时,宋词中以“愁”情为题的作品还有很多,可适当拓展、补充,丰富学习资源,拓宽学生学习视野。再如以“光与影的旋律”为主题,整合古典诗词中有关光影内容的作品,进行拓展学习,等等。课程改编的具体方式多种多样,可以是主题统整,也可以是其他方式,不必拘泥。
(二)选修H的课程开发:课程新编
高中语文选修n中各模块课程属地方课程或学 校课程,由各地方或学校根据当地实际情况自主开发,这部分课程开发是完全意义上的课程开发,即课程新编,课程目标、课程资源、课程内容、课程计划、课程实施等各要素,均由当地有关部门组织力量或由学校教师自主完成开发任务。
选修各模块课程最能体现地方特色、学校特色,学校、教师有最大的创造空间,但对教师课程开发能力的要求也最高。目前只有很少量的学校能开设出较高质量的选修n系列课程。例如中国古典诗词中有大量以西湖美景为题材的作品,地处西湖湖畔的学校可以开设关于西湖诗词的鉴赏课;杜甫在蜀期间写下大量诗作,地处天府之国的学校可以充分利用丰富的课程资源开设“杜甫蜀中诗作赏析”成都的杜甫草堂、武侯祠有大量经典对联,也可以利用这些课程资源开设对联赏析课程,等等。
再如张爱玲作品大多以十里洋场一旧上海为背景,上海学校的语文选修课可以开设“张爱玲小说欣赏”等,上海建平中学即在高一年级开设有“解读张爱玲”一周一学时,开设一学期。事实上,上海建平中学已经构建了一个较为完备的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全面提高的选修课课程体系。该方案一共设有39门选修课,其中有属于国家课程,采用课程选择、课程改编方式开发的课程,如《论语》解析、《孟子》选读、中国古代史传文学选读、中国古代文化常识选讲、中国古代诗歌选读、现代诗歌鉴赏、先秦诸子散文选读、历代古文佳作欣赏、唐宋家散文欣赏与研究、《人间词话》选读、语用与修辞等;但更多的是学校自主开发的诸多新编课程,如“红学”研读、解读张爱玲、武侠小说研究、港台文学欣赏、生活美学等。
总之,不论是哪一种课程开发途径,都应注意学科课程发展与学科素质的基本结构、学生个性的发展、社会与科技的发展等影响课程的三大因素。选修n尤其要注意:第一,补充性,将国家指导的必修课程不能完全满足语文素养培养的那一部分作为校本课程开发的重点,以弥补必修课程的不足;第二,多样性,充分利用校内外资源,开发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选修课程,以保证学生个性化学习活动的需求。
三、目前语文选修课开发存在的问题
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选修课本应成为一个最有价值的板块,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已实施四个54年头的高中语文新课程还存在诸多问题,课程开发方面存在的问题尤为突出。
其一,教材开发取代课程开发。课程开发与教材开发应当是两个概念,但由于学校不同以及教师专业化程度不足,能完全实现课程开发的学校很少,这使得选修课的课程开发基本上被教材出版机构的教材开发取代,学校选修课教学出现照本宣科的倾向。
其二,教师不具有课程选择权。选修I系列各模块为国家课程,其课程开发的基本途径是课程选择。课程选择应当具备两个基本条件:一是教师要有选择的权力,二是要有可供选择的空间。由于一纲多本格局的形成,各出版机构开发的多种选修教材为教师提供了课程选择的较大空间,但教师并不具备选择的权力,绝大多数学校选修I系列各模块课程的开设“选择权”在高考,课程有无开设的价值与必要由高考说了算,因而各学校开出的选修I如出一辙,并且成为人人“必修”的选修课,如中国古典诗词赏析,因为高考每年都有一道古诗词鉴赏题。这样一来,可供选择的空间也就失去了实际意义。
其三,教师缺乏课程开发能力。教师课程选择权的丢失,一方面是高考制约的原因,另一方面教师不具备高质量课程开发的能力也是重要因素。校本课程开发中教师应当是主角,但事实上有能力承担主角责任与义务的教师数量有限。语文选修课的课程开发,要求教师具备课程论层面的有关课程开发的知识与能力,同时还必须具备该门选修课程的学科知识,并且对这一学科知识的把握应当是深入、系统的,这就对语文教师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其四,选修n销声匿迹。选修本是语文课程中最具特色、最能弥补必修课不足的课程,但由于教师课程开发能力不足,由于学校课时紧张,由于选修属地方课程、校本课程,很多学校并未开设,这使得选修n在普通高中语文新课程中实际上已经销声匿迹。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一、昆山民营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大,发展速度快,门类集中
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 无论是昆山私营企业的数量, 还是其的生产规模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飙升。据统计2005年底,昆山民企总数为5280户,2010年昆山民企总数为已经突破4万户。2006年,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为3500户, 2008年猛增至21596户, 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期, 2010年止跌为升,达到10174户。昆山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名列江苏省第一、资本总额名列江苏省第二。走过辉煌的“十一五”,2008、2009、2010三年,全年新增注册民资分别为110亿元、137亿元、200亿元。昆山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52万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846亿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量均在全省确立了“领跑”地位。
(二)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低
昆山规模型的民营企业还不多,个头还不大,与先进地区还要较大差距。从工业产值来看,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仅92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3.6亿元。与自身比,这个数字是“十五”期末的3.7倍,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同类城市比,昆山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尚有广阔的爬升空间。统计数字显示,到2010年底,昆山全市民营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7家,龙腾光电、三一集团实现产值分别达79.6亿元 和78.4亿元……。金融海啸袭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昆山感觉到寒意。小企业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小企业,纷纷倒闭,开始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
(三)外向配套企业居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开放型经济始终是昆山的“第一性”经济。昆山不断进行产业整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昆山外企多,这让民营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捷径,就是外向推动、内外协作。在昆山,有的民营企业固定的和一家外企合作,有的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多家外企。昆山的配套销售额已占工业产值的相当份额,如轻工业高达30%,机械类占22%,电子企业占17%,纺织行业占16%,模具、电路板、儿童用品等行业也形成了配套企业群。
二、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山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之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足的政府服务环境,昆山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一)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少,引领带动能力不足
昆山民营企业属于小型微类企业, 是典型的“百姓经济”和“ 草根经济”,常常遭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跨入全省乃至全国千强企业、百强企业行列的大企业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在从国际层次来看,缺乏走出去眼光、能力和气魄,国际化水平低,能够叫得出名的跨国企业还没有出现。从企业规模看,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理解不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2.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从总体上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形势尤为喜人,并且连续几年都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其出口产品种类的性质上的缺陷。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断深入,脱胎于“农村工化化和市场专业化”的昆山民营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其内生性弱点突出显现。目前昆山民营企业具有“低端道路”的典型特征。从产业的分类来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3.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家族制管理模式在昆山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这种产权结构单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在生产经营中,主要依靠同族、同乡、同村的人,依靠血缘、亲缘、地缘的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任人唯亲,家族核心人员掌控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家族经营之下的企业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家长制作风,凭经验管理,凭感情决策。家族经营的企业只可能再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挑选接班人,甚至接班人是注定的、不可更换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市场环境
1.行业中介组织独立性不强,薄弱的领导力
目前,昆山的民营企业重“单打独斗”,轻横向联合,力量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行业中介组织的引导和带动。在我国,行业中介组织等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目前主要是一种依赖关系、“婆媳”关系,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严重缺失,过度地受制于政府甚至直接被纳入官方组织的网络之中,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准政府组织”、“半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半官半民机构 ”,认为它们充当政府的“助手”、“傀儡”、“附庸”。
2.内需不足,经济风险较高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获得的比较有优势,走出了一条高投资的出口,低消费的生产型、出口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多项农产品产量排名靠前,制造业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超过德国夺得世界出口冠军。但现阶段内需战略刚刚启动,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中国尚未成为世界消费大国。
(三)政府服务
1.政府转变职能缓慢,对民营经济的服务不到位
托马斯.杰弗逊曾宣称“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首要的权力不管来自何处,只能归于人民”。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就要竭尽全力的为人民服务。当地政府在管理非公经济的事务中,仍然惯性使然的实行上级对下级、“婆婆管媳妇”的计划经济时期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只注重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不重视服务者的形象,没有“亲和力”,疏远了彼此间的距离。一些领导干部不敢与民营经济、老板经理大胆来往、“交朋友”,怕招来“傍大款”之嫌,缺乏直接了解情况事实;不少部门还习惯于开会作指示、提要求,领导台上排排座,老板们在台下“洗耳恭听”,久而久之,会议开成了走形式,走过场,老板们“会趣”全无。
2.税收政策不合理,赋税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税负过重,将会遏制其经济的活力,反而征收不到税收;相反,如果把税收减免到合理的范围,税率看起来降低了,但由于经济活动扩展,税基大幅增加,经济发展和税收都能得到良性发展。根据拉弗曲线,宏观税负超过某个临界点,企业投资和经营就会缩减,个人收入也减少,政府税收也随之减少。当前税制某些规定已经明显不合时宜了,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如现行增值税制中多把私营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使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还有就是在昆山等外资企业较多地区十分明显的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减免方面,内外资实行两套税制,内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则是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
3.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准入困难,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长期扮演着“二等公民”的角色,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在片面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大量资金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取得一筹莫展。理论上说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像对待外商那样对待民营经济,可在现实中,已出台的一些相关扶持措施基本上没有落实到位,依然在“望洋兴叹”,民营企业渴望何时能像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平等的待遇。虽然国务院早已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非公经济36条”理论来说行业准入的大门应该是敞开了,然而,中间仍然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企业仍然被“玻璃门”挡在门外。
三、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路径探寻
(一)市场创新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性和使命,而市场创新则是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由此,昆山民营企业必须要善于研究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注重开发深度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努力实现企业的区域性、属地性市场角色向大市场理念转变。昆山市东邻上海,西依苏州地缘优势,立足昆山,培育本土型民企和引进外来型民企并举方针,积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抓住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及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与上海实现“错位发展”。
(二)体制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具有“三缘”性, 即绝大多数昆山民营企业资本在产权上带有强烈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三缘”产权是阻碍昆山民营企业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产权改革的重点是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下的宗法产权制度。民产权开放是民营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办法。产权开放的目的是实现民营企业资本主体的多元化,这有利于消除“三缘”性宗法产权的现象。这种产权多元化改革,不但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范围,有利于技术进步,而且导致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有效。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驾驭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昆山民营企业要善于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昆山外资企业多的优势,努力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现有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管理流程,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从整体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发展战略水平,以保障民营企业不断实现新的超越。通过完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来把“人治”转变为“法治”,企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管理的难度, 如果没有专门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层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运行的机制,严格执行,其前景是非常渺茫的。
(四)人才创新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一个人素质的差异问题。创业意识、财富意识和风险意识。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强烈氛围,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办大企业、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是铺就“昆山之路”的基石。要加大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人才队伍。要加大吸引、培养和建设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力度,积极留住人才。创新人才选拔要注重德才兼备,品德和专业都要符合企业要求,还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企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昆山民营企业要加强和大学才订单式培养的合作,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使昆山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流向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吸引具有国际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冯莉.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9(2):58.
[3]王振宇,华树村.浅析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革新――以昆山民营企业为例.科技信息,2007,34.
[4]钱秋霞.构筑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昆山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3,7.
【关键词】教育法治化;理念追求;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31-02
【作者简介】薛婷、魏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纵观历史,从“人治”到“法治”的治理方式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体现出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宏观上把握住“法治”这一关键性路径。教育作为关乎民生发展的重要领域,其中存在着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引发社会重要关切的突出矛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领域的治理方式亟须转变,依法治教无疑将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方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在明晰教育法治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管理实践的现实和问题,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从理念和行动层面共同探索出深化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途径。
一、教育法治化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教育法治化可以理解为将法律规范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依据,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在理解教育法治化的内涵时,我们应该注意辨析几对概念的关系:“依法治教”与“以法治教”、“依法治教”和“以罚治教”、“教育法治”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首先,“依法治教”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并不排斥管理和发展教育中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手段,而是强调综合运用这些手段,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手段,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其所强调的是以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和发展教育的依据和最高权威,而“以法治教”则比较强调把法律法规作为工具和手段来管理和发展教育,这并非“依法治教”的初衷;另外,“依法治教”更多的是强调政府对教育管理权限的限制,强调相关权利的规范性与不可侵犯,是与行政法上的“控权论”思想相适应的一种模式,而“以法治教”则是与行政法上的“管理论”思想相适应的一种模式,它更加强调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与国家的管理权力,视法律为政府管理公民和行政事务的工具,政府的权力显然高于公民的权利,公权力与个人私权的强弱对比显著,这也并非现代化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追求。
其次,“依法治教”不能和“以罚治教”相混淆。鉴于中国传统的重刑轻民的传统,使得人们对法的认识产生误区,实际上,法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处罚, 它还有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引导功能、保护功能等, 在教育领域法律的教育功能更是显著。如果把“依法治教”定位为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地以处罚来解决,即“以罚治教(校)”,无疑将依法治教简单化、片面化,颠覆其本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
第三,“教育法治”与“以人为本”并非对立关系。“教育法治化”所依之法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良法,其中依然包含着以人为本所追求的尊重人、关心人,而不是仅仅以模式化的条文限制人,只是其所蕴含的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是以“法治”的精神为支撑, 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尺度。因此,可以认为依法治教的治理之路中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同时也都是能够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法治化的制度建设
从法治制度层面看,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包括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即依法治教迫切需要形成教育实践与管理的可依之法、具体法律实施的执行体系以及执行反馈的监管,建构一套完整的支持依法治教的制度框架。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制定了8部教育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70多部教育规章,各地制定了数以千计的地方教育法规和规章,我国的教育法律从无到有,教育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众法治意识日益提高,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过于笼统、略显滞后,基层教育实践无法可依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教育法律法规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教育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整体法治推进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因此,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教在法律制度层面的追求恰恰也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首先,教育立法是教育法治在制度层面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教育法体系,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有章可循。当下,我们亟待出台一些法律来弥补空白,例如规范学校组织机构及管理活动的《学校法》、保障考试公平的《考试法》等。同时对一些现行的教育法律进行必要的修订以提高教育法律的科学性、适应性。
其次,尽管相关法律条文在不断完善,但囿于教育法律施行渠道不畅通、教育行政执法不足,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还是出现了校车事故、违规招生、经费截留挪用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这很大程度可以归结为执法体制不顺、教育执法机构不健全。在依法治教的制度体系建设中,亟待健全教育行政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在制度条文中明晰各自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改革和调整教育执法权的职能配置,明确哪些教育部门作为教育执法的主体,为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理顺道路。
三、教育法治化的具体行动
教育实践与管理行为是教育法治化过程和效果的最直接体现。在法治理念和制度保障的支持下,教育法治化的本质目标是通过各级各类教育行为主体的合乎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律指向的行为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行政机构,还是微观层面的学校治理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关乎教育的行为,都应符合合法权限、合法程序以及合法行为这一本质要求。当前,由于政府、学校、社会与利益群体权利与义务的混乱而产生的行为是很多教育领域问题的根结所在。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试图通过“法治”这一途径厘清这几者的权责划分问题。
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实现对利润的获取,以累积企业资本。但在实际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因为一系列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导致经营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企业进行运营活动时产生阻碍或影响。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这类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对风险的管理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其中成本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应该针对成本管理进行一系列有关规定,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风险管理的成本管理内涵
在企业进行经营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各类风险的影响,从而使经济效益不能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其中的风险是指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时,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或突发状况导致企业在开展这类工作时受到影响,导致成本管理的目标不能达到预期,同时对企业造成了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各类经营活动时,大多数情况都会规定较为明确的利益目标和成本预算,成本预算对于企业制定利益目标、开展经营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企业成本风险会对成本预算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成本预算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以致不能顺利完成利益目标。同时风险的不确定因素较大,其不可预测性导致对成本和运营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但风险的存在可以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风险进行及时预防或避免,可以保证将风险导致的损失情况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顺利完成经营活动。
二、成本风险分类
(一)职能分类
通过企业成本管理职能划分可以分为成本信息风险和成本效益管理风险。成本信息风险是指成本在进行预算或核对时,由于各个环节中出现失误或问题,导致成本计算信息错误,从而使成本预算错误,影响利益目标和商业运营活动的进行。成本效益管理风险是指影响企业在对最终目的追求时所产生的商业风险,包括实际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都成为成本效益管理风险,对于这类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二)商业战术、战略分类
根据商业管理战术和战略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性成本管理风险和战术性成本管理风险。简而言之,战略性成本风险是指在企业管理内部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员工的专业能力、企业管理制度、运营环境等一系列内部因素。战术性风险是指在企业进行商业运营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的与商业运营目的相反的不利因素,例如市场波动、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外在因素,被称作战术性风险。
三、风险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一)对成本管理进行严格规定
為了在企业中开展有效的运营活动,必须通过加强相关规定对企业中管理风险进行降低,形成风险意识,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对信息处理更加重视,将信息和成本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对风险进行预测,尽可能确定风险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规避和预防。企业内部中应当出台一系列风险管理规定,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并将各部门专业效能加以完善,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开展,并对成本使用实施监督,最大限度的避免成本风险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成本风险管理问题。
(二)对商业活动中不确定因素加以控制
企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类意外风险,使成本的预算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使财务人员在对成本进行预算时预见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成本预算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成本管理预算工作引起重视,加强对成本预算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应的规定和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对成本风险进行避免。在面对风险较大的商业运营活动时,要对投入成本进行更加严格的估算,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导致企业资金大量流失,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在进行一系列商业运营活动时要完全避免成本风险是不可能的。但成本管理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可取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使企业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几点较为有效、简便的成本风险管理方案,但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对成本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较大程度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在商业活动中降低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必须对成本风险管理有高度的重视,采用创新的方法对成本风险进行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亚湖.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研究[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6):104-107
[2]孙.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7312-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