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基本途径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朗读是培养和提高学生语感的重要途径。朗读是把躺着的书面文字,用声音立起来,出口的声音载着思想感情,增强了语言文字的可感性。学生通过反复多遍的朗读,与课文的语言文字反复接触,能深刻领会作者在字里行间的语音节律,受到直接、强烈的感染。学习语言,单凭讲解思想内容、写作技巧,是难以达到理想的效果。而抓住读这一主线,反复实践,精于指导,学生才能从读中由感而悟,由悟入境,最终与作者的心灵相通。这种借助读而达成的悟性理解,是富有创造力的,也正是语文教学追求的上乘境界。
重视诵读,是传统语文教育的宝贵经验,有道是“书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叶圣陶先生更是谆谆告诫:语文课以读书为目的,老师若引导学生善于读,则功莫大焉。这些真知灼见,揭示了语文学习的内在规律:学习语言,就得多读。读,包含着对语言文字“感知理解──吸收积累──转换创造”的潜移默化的过程。
要落实以读为本,首先要以读贯穿课堂教学的始终,即以读的训练为主线,并对朗读流程的各个层面有明确的指向:初读要求该准读通读顺;细读要求理解内容;精读则要抓住重点句段,细加品味,感悟人情;熟读则要积累语言,以至背诵。其次要保证读书时间,加大读书的实践。一般来讲,一节课中学生读书的时间最好不少于1/2,以让学生有充分的时间读书、思考。要给全体学生有足够的试读、练读和评议的时间,体现朗读对语言学习的诊断和激励功能,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再次,读书形式要多样,指导要得法。朗读有多种形式,如范读、分角色读、齐读等等。教师要根据年级、学情和教材特点,区别各种朗读形式的各自功能和适用范围,合理运用,并要加强指导。如果只有学生的读书实践,没有教师的组织、引导和指点,就没有体现语文教学的要义,称不上是真正的课堂教学。教师在指导学生读书时,要做到读前有要求,读中有指导,读后有反馈,并体现个体差异。尤其要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善于在读书过程中发现疑难,并在深入阅读中解决疑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意识和习惯,激发其创新思维的火花,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二、强调背诵
背诵,是学习语言的好办法。发展学生的记忆力,提高理解文字的能力,促进写作,规范学生的书面语言,积累语言,培养学习习惯,培养学习兴趣,都有赖于背诵。背诵还具有发展学生思维等多种功能。尤其重要的是,小学阶段是人生中记忆力最旺盛时期,小语教材中的课文又大多文质兼美,通过背诵,让学生积累大量的佳辞妙句,精美篇章,不断充实语言库存;并从背诵中领悟体味作者谋篇布局、遣词造句的匠心所在,悟得表达方法的真谛,这将使他们终生受益。语文教师应抓住这一有利时机,多方引导学生多读,多读至熟读,熟读至背诵。
正如南宋杰出的教育家朱熹说的:“大抵观书,先须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首著出于吾之心,然后可以有得尔。”又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主席也说:“不论学什么语言,都得背,背诵使人受益不浅。”当然,在理解基础上背诵最佳,但有些让学生“死记硬背”也未尝不可。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丰富,学生在自悟、反刍中将自然理解消化当初背诵的语言材料。修订后的“大纲”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内外阅读量和背诵篇数,注重语言的积累:小学阶段背诵优秀诗文不少于150篇(含课文),并在“大纲”后面附有古诗词背诵推荐篇目80首,以此把积累语言落到实处。这反映了对语文教学本质认识的深化,必将有助于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
三、广泛阅读
多读多写,是获得语文能力的唯一途径。引导学生广泛阅读,扩大阅读量,其实也是在积累语言,充实语言仓库。清代康彪总结读书经验时说:“阅读必宜博,经史与古文时文,不多阅则学习肤浅,胸中不富。”清代王筠主张读书要“取其多”,即是说阅读面要广。吕淑湘先生说:问语文学得好的人,无一不得力于课外阅读。叶圣陶先生也强调指出:为养成阅读习惯,为充实自己的生活,都非多读不可。可见大量阅读的重要。修订后的“大纲”在规定背诵篇数的同时,第一次明确规定课外阅读总量:五年制不少于100万字,六年制不少于150万字。
此举旨在用适当增加课文篇数的办法,引导教师抛弃繁琐的课文内容分析的教学方法,改革并优化阅读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旨在用规定课外阅读总量的办法,引起对课外阅读的重视,加强课外阅读的指导,以较大的阅读量来获得较强的阅读能力。可以预见,学生在小学阶段有一二百万字的阅读量,脑子里装着上百篇文章,八十几首古诗,有了比较丰富的语言积累,读写能力定会增强。因此,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掌握浏览、泛读、速读、精读四种不同的读书方法,让学生学会根据不同文体、不同读书目的以及自我需要,采用不同的读书方法。在当今时代,尤其要注意速读能力的培养,快速高效获取有用信息。教师还要指导学生在阅读基础上写读书笔记,既积累语言;又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同时应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引入富有时代气息的新鲜阅读内容,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以弥补现行教材的某种不足,让学生在博览群书中提高语文能力。
四、重视复述
复述是运用口头语言或书面语言把听到的、读到的材料表达出来的技能训练。复述旨在训练学生系统连贯地表述的能力。复述时要对材料进行思考、加工,熟悉其中的词语、句式和章法,进行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经过筛选,抓住重点。因而,复述不但能帮助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同时通过内化,规范了口头语言,又训练提高了学生理解、记忆、概括等多种能力。如果说背诵是小学生掌握和积累语言的有效途径,那么,随着年级的升高,复述同样是掌握和积累语言材料的重要手段,并且是更高形态的一种学习语言方法。
复述根据要求和难易不同,可分为简要复述、详细复述和创造性复述。要求抓住语言材料中的重点词句进行复述,是三者的共同要求。在提倡创新教育的今天,尤其要注重创造性复述,引导学生大胆想象,善于质疑,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如教学《田忌赛马》一课时,可让学生扣住“扫兴”、“垂头丧气”、“转败为胜”、“目瞪口呆”等词语,详细复述课文,后作默写词语的练习,并引导学生对田忌何以取胜发表不同看法。如此复述为学生提供了充分内化语言的机会,使学生理解、积累课文语言材料时,又充分调动起其头脑中已有的语言材料,自动激活、调出、选择、重组,并在复述中得到检验,有效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五、充实生活
关键词:循环经济必要性问题对策
一、发展循环经济的必要性
1.循环经济是对传统线性经济的超越。经济增长存在着两种发展模式:一种是传统增长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的单向式直线过程;另一种是循环经济模式,即“资源--产品--废弃物--再生资源”的反馈式循环过程。传统经济增长模式在为人类创造大量财富的同时,其副产品――资源枯竭、环境污染却导致了地球的生态环境失去平衡。因而,以闭环流动为特征的循环经济模式正在受到世界各国的推崇。
2.构建循环经济主体的参与行为机制,有助于人们对一些现实问题的深入理解。理论上,如果人们能够意识到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性,或者传统线性经济增长模式的危害,则应该主动改变各自的行为,从而不需要任何外界力量的干预,整个经济发展轨迹自然而然就会转向新的均衡路径――循环经济模式。但现实绝非如此,无论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从传统增长模式向循环经济模式的转变没有一帆风顺的,都需要政府的广泛宣传和强烈干预,以及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和实施。
3.从实际情况出发探讨循环经济的发展途径,对未来的经济发展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循环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最优模式,已经为我国认可并积极推广。当前我国循环经济发展的热点之一,就是区域(尤其是行政区域)的循环经济建设。因而,加快对循环经济发展的研究,构建契合实际情况的发展途径,对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实现其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都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二、发展循环经济遇到的问题
循环经济发展刚进入起步阶段,面临的问题很多,借助对循环经济发展状况的分析及评价,对循环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简述如下:
1.对循环经济的认识还存在一些偏差。虽然全国上下都在积极推动循环经济发展,但对循环经济在可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还缺乏足够的认识,重外延,轻内涵,重治标,轻治本,思想上还没有转到从源头抓起、生产全过程控制、减少污染产生的清洁生产上来。目前,虽然总体上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工作已启动,但在贯彻实施省委、省政府全面推进循环经济发展政策方面,各市(州)在重视程度上却存在着较大差异。
2.发展循环经济缺乏优惠政策的支持。目前,发展循环经济尚缺乏必要的配套政策,尤其是缺少鼓励企业开展循环经济的优惠政策。同时,现有的激励、优惠措施并没有产生应有的效果。原因在于,相关部门与企业之间沟通不畅,一些政策的执行缓慢,认证过程复杂、繁琐,落实尚未到位。
3.缺乏促进循环经济发展的技术支持体系。从影响循环经济发展的一个关键因素科学技术来看,循环经济技术若得不到发展,许多循环经济理念就只能停留在想法的阶段。这都是未来有可能制约循环经济发展的重大问题。此外,循环经济蕴含一个内在的制约因素――循环经济技术,循环经济技术的发展,更离不开资金的支持。若没有能力进行技术研究,则不可能去购买大企业开发出来的关键技术,只好维持现有的粗放生产模式。
三、发展循环经济的对策
循环经济强调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相互适应、相互促进和相互协调,是集经济、技术和社会于一体的系统工程,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1.政府部门要加大推进循环经济的力度,进一步提高对发展循环经济的认识。政府和有关部门必须充分认识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战略意义,以身作则,率先垂范,才能更快、更好地推动循环经济发展。在实际工作中,需要树立正确的政绩观,将循环经济相关考核指标纳入各级部门政绩考核体系。同时,在推动发展循环经济中,要建立政府各部门的分工负责和协调机制,明确经济综合管理部门、环境保护部门以及资源管理部门、财政、税收、科技、教育等有关部门的职责,形成职能分工明确、各司其责、协调合作的运作机制。
2.积极发展非政府组织。仅仅由政府推进陕西省循环经济发展的进程是远远不够的,政府还需要非政府组织的协助。一方面需要来自外界力量如政府和公众的大力支持。因而非政府组织的发展首先要争取到政府的肯定和支持。在政府支持下,加快自身的自治化进程,并与政府协商争取必要的资金援助。另一方面需要非政府组织自身的不懈努力。非政府组织应该注重自身的发展,积极探索体制创新,增强其活动能力、组织和管理能力、资金筹措和运作能力等,充分发挥组织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不断扩大在社会中的影响力。
3.加快循环经济发展的立法进程,为循环经济发展提供法律保障。有关部门应结合具体情况,加快研究建立和健全循环经济的法规体系,获政府、行业和市各层次开展循环经济立法工作。从政府层次上,循环经济法规应更多地体现在鼓励和倡导方面,而不是强制性的法规;在行业层次上,应抓紧制定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等促进资源有效利用以及电子产品、包装废物等资源化利用和处理的专项法规和规章;在市层次上,各地应结合本地区实际,裁定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的规章。
关键词: 基本活动经验 积累 操作 探究 拓展
“基本活动经验”是《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新增的“两基”之一,“基本活动经验”被提高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可见“基本活动经验”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显得尤为重要。然而,面对如何帮助学生积累活动经验这个问题,每个教师都面露难色。大家认为“经验”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如何引导?如何积累?笔者认为,不论是经验的引导,还是经验的积累,都需要通过多角度的数学操作活动实现,在操作和思考过程中不断感悟、内化、迁移,逐渐积淀下来形成经验。
一、经历实际操作,在体验中产生
史宁中教授曾说:“我们必须清楚,世界上有很多东西是不可传递的,只能靠自身经历。”图形与几何领域的基本活动经验即是如此,应让学生在数学活动中通过实际操作不断感知与体验。只有充分经历,才能积淀起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并深刻理解新知。因此,教师应遵循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年龄特征,在“经历”上下工夫,让学生经历“说一说”、“摸一摸”、“描一描”等数学活动,获得初步理解;而后,教师再根据学生现有理解水平梳理和分析;最后,实践运用,充分体验,“基本活动经验”的形成就水到渠成,学生对新知的理解很透彻。
例如,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周长》的一个教学片断:
师:想一想,这些图形的周长可能与“周”字的哪一种意思相关?
生(推测):周围、一圈儿、一周。
师:哦,根据你们的理解,谁来指一指这片树叶的周长。(贴出树叶,请学生在实物上指出)。
师:除了树叶,在我们身边还有各种各样的物体和图形。这是一张桌子(课件出示),什么是它的周长呢?谁来指给大家看?其他同学仔细观察,他是怎么指的?
师:好的,请同学们用手指一指数学课本封面的周长给你的同桌看一看,指错的地方同桌要帮助他改正。
师:都指完了吗?指对了没?有什么需要提醒大家的?(起点要做个记号)
师:我们身边还有哪些物体表面有周长,找出来,并指一指、说一说。(学生演示)
师:(如图)下面哪些图形能找出它们的周长?哪些不能找出它们的周长?为什么?
小结:看来,封闭图形才有周长。
师:那么,“周长”究竟是指这些平面图形的什么?能不能用一句话总结出来?试一试!
此环节笔者始终以“什么是周长”为核心,通过“猜一猜”、“摸一摸”、“找一找”等具体操作活动积累经验,引发学生自行操作、自我思考,让学生获得对周长的直接感受,明白“边线”的意义,明白“从起点开始绕一圈又回到起点”才是一周的长度,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而“图形与几何”中就有大量便于学生操作的内容,如果用摸一摸、画一画、剪一剪、拼一拼等方式理解几何概念、空间图形与平面图形的关系等,放手让学生操作、交流,就能丰富学生认知的表象,积累体验性经验就能水到渠成。
二、深入研究探讨,在思考中感悟
新课标指出:“教学中注重结合具体学习内容,设计有效数学探究活动,是学生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重要途径。”那些没有经历过程的几何图形教学,在学生头脑中只能留下一串抽象的数学符号和数学结论,更没有图形与几何活动经验可言。为此,教学中教师应设计适合学生探究的问题,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亲身经历知识获得过程,在不断的“做”与“思考”中积累自主探索解决问题的经验。
关键词:小学体育教学;教材特点;组织教学;途径
由于体育课自身的特点―大都在室外进行,组织教学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种干扰,激发学生兴趣,从而完成教学任务。只有合理而周密的组织教学,才可能使学生从心理和物质上作好充分准备,从而保证体育教学过程的顺利进行。因此,组织好教学是上好体育课的关键。当前,大多教师都普遍认为体育课基本是“一堂课,两个球,教师学生都自由”。有些学校则干脆停开体育课。由此导致学生身体素质下降,发病率上升。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诸如应试教育的影响,师资、经费缺乏等,但最根本的思想上对体育课不够重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教材三者通过复杂的相互作用使教学成为一个动态的统一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采取一定的组织教学形式来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从而实现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的目的。然而,教无定法,任何教学方法和组织形式都是根据一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对象而变化的。怎样抓好小学体育课的组织教学。更好地为教学服务呢?笔者通过近几年的教学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以供同仁商讨。
一、根据体育课的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抓好体育课的常规组织教学。体育课课堂常规是规范体育课的必要条件。教师必须严格认真,坚持不懈地抓好体育课堂常规教育。如:整体集合、服装、精神状态、礼貌行为、课堂纪律等常规训练。教师要严格要求,反复训练,使学生养成自觉行动,保证体育课的顺利进行。
抓好体育课各种阶段的组织教学。体育教学过程是由开始、准备、基本、结束四个部分组成的,由于四部分教学内容和学生情绪各不相同,因此,教学中教师要灵活地组织教学,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切记出现先紧后松、龙头蛇尾的不良现象。上课前,教师要组织学生布置好场地器材等,为上课做好充分地准备。上课开始的组织教学非常重要,教师要抓住学生大都还处在课间休息活动的兴奋状态中的特点,利用趣味游戏等方法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使他们兴奋地情绪稳定下来;基本部分是体育课的重要部分,教师应力求做到精讲多练,语言生动,并不断改变练习方法,在练习中引入竞争性游戏,不同形式的分组练习等,提高学习兴趣;结束部分使学生的情绪放松。此时教师的组织教学更不能忽视,应采用一些调节情绪和恢复体力的放松性练习,保持学生的兴趣。
二、根据教材特点组织教学
体育课中,同一教材的组织教学。同一教材在不同课时中重复练习的难度要求是不一致的。如一年级投掷教材第一课时的要求是教会学生投掷方法;第二课时则要求学生初步掌握投掷方法。通过多次的重复练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投掷方法等;每一次练习的难度都有所提高。对此,教师在教学中对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如果每次都采用同样的组织教学方法,学生自然会感到枯燥无味而分散注意。因此,对于同一教材的重复练习,教师要根据“动型”规律逐步提高动作难度,适当改变组织教学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三、根据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特点组织教学
根据儿童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主要表现为:有意注意时间短、兴奋过程和无意注意占优势,好奇、好动、好模仿、好竞争等。同时,一节课中,学生的注意力、意志和情绪等心理活动的变化也是不同的。教学中,教师要充分利用儿童生理和心理特点进行组织教学。
合理安排教学内容。由于学生注意力在课的前半部达到高峰,意志力在课的中后部达到高峰,情绪则在课的后半部达到高峰。根据这一特点,教师在组织教学中应把新教材安排在课的前半部分。有利于学生对新教材的学习、理解和掌握。在课的后半部分则应安排一些游戏性较强的内容,激发学生兴趣,同时要做主教材和辅助教材的搭配,尤其抓住主教材的内在联系进行组织教学,以提高教学效果。在教学中,教师的组织教学要尽量体现在“新奇、活”的原则,采用多种多样的,生动活泼的,使学生能够产生强烈兴趣和新鲜感的组织形式,以增强教学的吸引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
四、加强课外活动的组织指导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工作的组成部分,是完成学校体育教学任务的重要形式,起到巩固和亏大体育课的效果,使学生得到全面锻炼。因此,作为体育教师,要与学生打成一片,课外活动要积极投身到学生活动中去,给学生多方面的指导,同时可以增进师生之间的感情,让学生尊重你,支持、配合你。坚持“两操两课”活动。课间操、眼保健操,不光要强调学生快速到场做操,而且要不间断地提醒他们,做操不光是为锻炼身体,更是为了提高学习效率,巩固学习成绩。这样学生就慢慢养成了良好的锻炼意识和锻炼习惯。课间十分钟和课外活动也离不开老师的参与指导。为他们提供多种形式的比赛活动,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增添了学生的体质,提高了学生的自身素养,也有效地巩固率体育教学效果,促使他们树立“生命在于运动”的信念。
五、组织教学与管理如何贯穿于课堂
一、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实践课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和利用地理信息的能力
在开展地理实践课的过程中应围绕实践内容,重点培养学生主动收集、整理加工和利用信息的能力,引导学生学会通过多种途径和利用多种手段来获取和合理利用相关地理信息。如对测量的时间、距离和温度等信息做好纪录;对被观察地理事物的特征进行全面细致地描述等。
2.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实践课的主题一般情况下是结合实际的地理问题进行的,在这个过程中积极鼓励和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并提出问题,运用所学的知识与现有经验设计方案解决问题,诸如通过调查研究、观察、搜集、制作相关资料并进行分析,对结论进行交流,使学生学习和掌握一些研究解决地理问题的科学方法。
3.培养学生自主活动能力、群体意识和交往能力
农村初中在地理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活动能力和合作意识,通过小组活动促使学生与人沟通合作,比如安排分组制定活动计划,分组观测和调查、讨论等合作学习。让学生学会将研究的信息、创意及成果与他人进行交流和分享,增强其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培养学生从不同立场看问题,对不同的意见观点进行反思和批判,有利于加强对问题更深层次的认知和理解。
4.强化亲身参与和探索的体验
地理教育实践课的开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参与获得亲身体验,通过科学研究的学习活动,有意识地培养他们勤于动手、乐于探究、善于质疑、努力求知的良好心态,积极的情感有利于激发他们积极探索、创新的欲望。
二、开展农村中学地理实践课的基本途径
1.优化地理教育实践课教学过程
开展农村中学教育实践课教学,要着眼于发展学生的个性特长,在普通的教育过程中适度添加职业教育因素。具体来讲,第一,要将教育实践课纳入教学长期规划当中,应进行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第二,要加大对教育实践课的投入、加强地理实践课的过程管理。如调高活动经费,购买所需的简易测试仪器等;逐步制订教育实践课的长期计划与详细实施细则,建立和完善相关的评价方法与评价标准;第三,须科学合理地设定教育实践课内容;第四,灵活选择活动的组织形式。教育实践课的基本形式主要有个别活动、小组活动和班集体活动三种,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实际需要灵活选用。
2.改革地理实践课课程结构
开展教育实践课的基本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行为选择能力,改革实践课课程结构。以符合社会发展的需要为前提,结合部分学生不能继续进入高一级学校的现实情况,围绕地理访问调查、地理观测、地理野外考察等内容进行合理设置。为学生在现实生活中学习地理,在实践活动中提升地理实践能力创造条件,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3.完善地理教育实践课过程评价体系
地理实践课在评价内容方面应以追求实践价值为中心;在评价标准上应以学生成功达到或基本达到的目标为基准线;在评价机制上应注重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评价,强化学生的自主体验过程。同时,应注意营造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氛围,创造学生进行自我评价的机会,让学生体验成就感。教师要从多方面观察学生,发掘学生的“闪光点”,让其整个学习过程充满欢欣和自信,并不断激励学生去积极探索,争取成功。
目前,我国的中小学正全面推进地理教育实践课,这为农村初中地理教育实践课的开展提供了基础条件。在教育实践课的大舞台上,农村初中地理将会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黄萍,廖曼芝. 玉林市中学地理教育现状与对策[J] .广西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2 (11) .
关键词:风险投资 嬗变机制 途径 措施
资本初始状态为社会资本,只有社会资本与风险投资相结合,投资于风险投资项目以后,社会资本才转变为风险资本。本文对社会资本转化为风险资本的嬗变机制进行了分析研究,提出了加速风险投资嬗变的措施。
社会资本与风险资本
社会资本及其持有者
为分析风险资本的聚集机制,首先应区分两类资本:社会资本和风险资本。风险资本是以股权及准股权形式投资于风险企业的社会资本,它既是社会资本的组成部分,又由于投资领域和投资形式的不同与普通社会资本有所区别;而现行金融市场上的非风险资本称为“社会资本”。国民收入通过分配与再分配,形成国民经济的最基本主体居民、企业和政府的收入来源。但是随着金融市场的发展,各基本主体的收入进入金融市场而形成新的金融市场的中介主体,主要涉及银行类金融机构、各类基金、保险公司等非银行类金融机构,从事金融中介以及理财等业务,积累了大量的资金余额。这些金融市场的机构主体,以及国民经济的基本主体(政府、企业、个人),都是社会资本的持有者。
风险资本及其来源
风险资本是社会资本的特殊类别,是投向或者拟投向风险投资项目的资本。虽然风险资本包含于社会资本之内,但与社会资本(或者非风险资本)相比,区别主要在于投资领域以及追求资本增值的方式上的不同。当然,由于投资领域的不同为风险资本及风险投资赋予了特殊性质。
风险资本来源于社会资本的持有者(如表1)。但是这些主体持有的资本为社会资本,必须转变为风险资本,才能进入风险企业。
风险资本聚集机制的特殊性
一个假设:即投资者的行为模式符合马柯维茨假设。假设社会资本的所有者的投资行为符合马柯维茨假设,并受各自投资偏好曲线的制约。马科维茨假设认为:投资者的行为应符合两个假设条件,即风险规避假设与非满足性假设,可以确定出投资者投资行为的有效集合。两个假设用规划表述为:
风险规避假设:Max E(RP)
s.t. Var(Rp)=K(K为常数)
非满足性假设:Min Var(Rp)
s.t. E(Rp)=K(K为常数)
在投资者的风险偏好确定的前提下,决定出各投资者的最优资产组合。以此为基础,对资产组合的风险(一般认为可以方差用表示)矩阵就可以分解为两个部分:一是单一投资(或资产)自身方差风险,二是不同投资之间的协方差风险。进一步的推论认为:在投资分散的情况下,资产自身的方差风险可以消除;而资产之间的协方差风险则趋于平均化为一个常数。
风险投资面临的问题就在于其是否满足马柯维茨假设所要求的均衡市场条件,主要涉及:一是预期收益率和方差难以把握;二是风险投资不能无限小化,必须具备一定的规模;三是信息不充分,且不对称;四是投资者并不具备齐次预期;五是不同的投资者其起跑线并不同。因此,风险投资难以很好地满足这些假设。可喜的是:实践经验的结果虽然不能准确满足依据模型计算的结果,但通过分散投资的确使风险资本的经营管理者大受其益,因而普遍地认为分散投资也是风险投资机构管理风险资本的首选方式。
社会资本转化为风险资本也应通过分散投资方式降低风险,使社会资本转变为风险资本,实现社会资本的风险嬗变。风险投资由于其特殊的投资领域和所投资项目的特性,决定了风险投资的高收益与高风险并存的特点。社会资本的各持有者以及经营者在市场体系中通过投资活动,形成对自身效用最大化的资产组合,包括各种金融资产、实物资产和无形资产。现代经济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各资产之间的可转化性,即资产具有流动性。因此社会资本要进入风险投资,必须有健全的机制,这就是风险资本的聚集机制,或风险嬗变机制。通过这个机制,排除阻碍社会资本进入风险投资行业的一些障碍。这些障碍表现为风险投资的高风险,与一旦产业化成功具有高资本利得收益之间的矛盾。
按照现资理论,首先必须解决投资的分散问题。要实现分散投资,就要求资金量比较大,要求社会资本以一定方式聚集成为资金量较大的盘子,其组织形式上表现为具有一定资金规模的风险投资机构,主要为以公司制形式存在的风险投资公司和以信托方式存在的风险投资基金。聚集在风险投资机构的风险资本的运行,虽然能消除一定的风险(这种风险的消除还依赖于风险资本管理者对风险投资领域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解决风险资本与投资项目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以及风险投资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的问题等),但是还依赖于退出渠道的畅通以及可预期性,才能保障风险资本的增值退出。
投资分散化的前提就是风险投资组织形式的创新――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或基金。风险投资的高风险可以通过分散化投资方式解决,但是风险投资的分散化首先要求具有一定的资金规模。因此,各种性质的风险投资机构是实现这一目的的有效的组织形式。从西方国家的经验来看,风险投资机构既有私人基金,也有大机构附属基金,还有政府支持的小企业投资公司,以及具有基金性质的富有个人及家庭资金。其中,风险投资机构可以是风险投资管理公司或者风险投资公司形式。
通过向风险企业提供信贷资金进行投资担保,也是实现风险分散的重要方式。前面的分析说明,西方国家通过设立风险投资担保机构,充分利用其放大机制,将社会资本,尤其是信贷资金转化为风险资本而进入风险企业。
社会资本的风险嬗变机制
风险资本来源于社会资本,前面的论述讨论表明,社会资本要转化为风险资本,必须创新风险投资的风险管理方式,通过风险投资公司或者风险投资基金、风险投资担保机构的组建,以及增强对管理者的激励和约束来实现。一般而言,社会资本通过风险嬗变机制(见图1),转化为风险资本。这一风险嬗变机制通过以下途径。
社会资本通过风险投资中介,转化为风险资本
社会资本的所有者以及持有者,通过组建风险投资公司或者风险投资基金形式,再由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对风险资本进行运作,通过对风险投资项目进行投资,使社会资本进入风险企业,实现风险嬗变。这个嬗变过程包括两个环节:一是社会资本通过风险嬗变,成为拟投资于风险企业的风险资本;二是风险投资(管理)公司对聚集的拟投风险资本向风险企业投资,进入风险企业。风险投资公司对社会资本的风险嬗变能力,主要取决于:风险资本的供给者的预期收益对风险投资(管理)机构的回报要求而导致的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热情的增加或减少;风险投资机构的对风险资本运作的风险管理能力;有多少可以提供预期回报的风险投资项目;风险投资有无退出渠道及其是否可以预期。这里主要解决第二个影响风险投资机构聚集风险资本的因素。
风险投资公司对所管理的风险投资基金的管理能力,主要取决于风险投资公司或者投资基金的组织形式、内部治理结构,管理者知识、经验,以及对管理者的激励与约束机制。
通过风险投资担保形式,实现社会资本转变为风险资本
银行资金是社会资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在证券市场不发达的国家,信贷资金成为企业所需资金的主要来源,我国就属于这种情况,因此必须解决银行资金如何进入风险企业的问题。而风险企业既缺乏可资抵押的资产,又缺乏良好的信用记录,使得单靠风险企业自身的抵押和信用等传统信贷机制难以获得信贷资金,必须创新风险企业的信贷机制,促进银行资金流向风险企业。世界各国对银行是否可以直接参股或控股企业的规定各不一样,例如美国就要求商业银行不能直接对企业参股,但允许银行设立独立的公司对外进行股权投资,因此银行可以设立附属性风险投资公司进行风险投资。不过,单靠银行的附属公司难以实现信贷资金大量进入风险企业,银行资金进入风险企业主要通过建立担保机制为银行向风险企业贷款提供担保,实现风险转变而进入风险企业。通过信贷担保方式实现社会资本的风险嬗变,具有重要的杠杆功能,即担保基金对信贷资金进行一定比例的担保,使银行资金以数倍甚至几十倍的数量转化为风险资本。杠杆效应的大小取决于担保比例的高低。通过对信贷资金投资于风险企业提供担保,实现一定的担保基金引导信贷资金成倍地转变为风险资本而进入风险企业,其风险嬗变功能十分明显。对信贷资金投向风险企业实施担保,其风险比较大,因此必须解决担保基金自身的资金来源与担保机构组织形式,以及风险担保机构自身风险控制等问题。
社会资本通过直接投资转化为风险资本
社会资本直接投资于风险企业主要涉及政府对计划项目的直接投资,以及富有的个人与家庭向风险企业的直接投资。
政府资金直接投资于风险企业,主要是一些政府项目,而民间无法进入的。如果民间风险投资机构能够进入,政府最好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尤其对一些产业化前景看好的投资项目,政府最好不要与民间风险投资机构争利。
富有个人及家庭社会资本直接投资于风险企业。富有个人及家庭对风险企业的直接投资,其主体主要是一些既拥有相当财富,又具有风险投资知识和经验的人,因此具有私人风险投资公司或者基金性质,个人就是风险投资的所有者和管理者。如美国的“天使投资”就具有这样性质。当然,其组织形式也在发展变化,如“天使投资”组织逐步发展为“投资者俱乐部”以及承诺投资等形式。因此,个人及富有家庭的社会资本直接投资形式比私有风险投资机构更加灵活。
综上所述,社会资本可以通过风险投资中介,也可以通过风险投资的担保形式以及直接投资的形式实现向风险资本的转变。
参考文献:
1.张元萍.风险投资运行机制与模式.中国金融出版社,2003
关键词:民营经济;民营企业;发展;培育
中图分类号:F27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3)02-00-02
一、昆山民营经济的特点
(一)数量大,发展速度快,门类集中
在2005年至2010年期间, 无论是昆山私营企业的数量, 还是其的生产规模都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飙升。据统计2005年底,昆山民企总数为5280户,2010年昆山民企总数为已经突破4万户。2006年,昆山新增个体工商户为3500户, 2008年猛增至21596户, 之后经过短暂的调整期, 2010年止跌为升,达到10174户。昆山市的民营企业数量已经名列江苏省第一、资本总额名列江苏省第二。走过辉煌的“十一五”,2008、2009、2010三年,全年新增注册民资分别为110亿元、137亿元、200亿元。昆山民营企业总量达到3.52万家,累计注册资本达到846亿元,企业数量和注册资本总量均在全省确立了“领跑”地位。
(二)规模小,中小企业居多,抗风险能力低
昆山规模型的民营企业还不多,个头还不大,与先进地区还要较大差距。从工业产值来看,到2010年底,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仅923家,规模以上民营工业企业完成工业总产值983.6亿元。与自身比,这个数字是“十五”期末的3.7倍,但与民营经济发达的同类城市比,昆山民营经济工业总产值尚有广阔的爬升空间。统计数字显示,到2010年底,昆山全市民营工业产值超亿元企业93家、超5亿元7家、超10亿元7家,龙腾光电、三一集团实现产值分别达79.6亿元 和78.4亿元……。金融海啸袭来,外向型经济为主导的昆山感觉到寒意。小企业特别是对外依存度过高的小企业,纷纷倒闭,开始出现大量企业停工、半停工局面。
(三)外向配套企业居多,外向型经济特征明显
开放型经济始终是昆山的“第一性”经济。昆山不断进行产业整合,本着“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强化产业链发展,形成了招商引资的“葡萄串”效应。昆山外企多,这让民营企业找到了发展的捷径,就是外向推动、内外协作。在昆山,有的民营企业固定的和一家外企合作,有的则是将自己的产品供给多家外企。昆山的配套销售额已占工业产值的相当份额,如轻工业高达30%,机械类占22%,电子企业占17%,纺织行业占16%,模具、电路板、儿童用品等行业也形成了配套企业群。
二、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困境及原因分析
昆山民营企业在改革开放的大潮洗礼之下取得了快速发展,但由于自身的弱点和不足,外部激烈的市场环境和不足的政府服务环境,昆山的民营企业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
(一)民营企业自身存在的问题
1.国际化的龙头企业少,引领带动能力不足
昆山民营企业属于小型微类企业, 是典型的“百姓经济”和“ 草根经济”,常常遭受宏观经济波动的影响。在国内,跨入全省乃至全国千强企业、百强企业行列的大企业寥寥无几,屈指可数。在从国际层次来看,缺乏走出去眼光、能力和气魄,国际化水平低,能够叫得出名的跨国企业还没有出现。从企业规模看,由于受经济体制的制约和影响,地方政府对民营经济的理解不深,也一定程度上影响和制约了民营企业的存在和发展。
2.制造业为主,处于产业链的低端
从总体上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形势尤为喜人,并且连续几年都保持上升的趋势,但是这种增长并不能掩盖其出口产品种类的性质上的缺陷。随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及科技革命浪潮的不断深入,脱胎于“农村工化化和市场专业化”的昆山民营企业面临十分严峻的现实挑战。民营企业不能适应全球化竞争的环境,其内生性弱点突出显现。目前昆山民营企业具有“低端道路”的典型特征。从产业的分类来看,昆山民营企业出口主要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凭借成本比较优势参与国际分工。
3.家族式的经营,缺乏现代科学的经营管理体制
由于受传统的文化思想根深蒂固的影响,家族制管理模式在昆山大部分中小民营企业存在。这种产权结构单一的管理模式,企业管理不规范,基础管理制度不健全,所有权与经营权不分,在生产经营中,主要依靠同族、同乡、同村的人,依靠血缘、亲缘、地缘的关系进行生产经营和管理,专业技术、高级管理人才任人唯亲,家族核心人员掌控企业的财务、生产、销售。家族经营之下的企业决策实际上是家长个人决策,家长制作风,凭经验管理,凭感情决策。家族经营的企业只可能再非常有限的范围内挑选接班人,甚至接班人是注定的、不可更换的,企业发展后劲不足。
(二)市场环境
1.行业中介组织独立性不强,薄弱的领导力
目前,昆山的民营企业重“单打独斗”,轻横向联合,力量分散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一个强有力的、独立自主的行业中介组织的引导和带动。在我国,行业中介组织等第三部门与政府的关系目前主要是一种依赖关系、“婆媳”关系,独立性、自治性、民间性严重缺失,过度地受制于政府甚至直接被纳入官方组织的网络之中,处于政府的直接管理之下。有些学者把它称为“准政府组织”、“半自主的非政府组织”、“半官半民机构 ”,认为它们充当政府的“助手”、“傀儡”、“附庸”。
2.内需不足,经济风险较高
改革开放特别是中国加入WTO以来,随着中国经济对外开放的程度和参与经济全球化的程度的加深,中国充分利用国际分工获得的比较有优势,走出了一条高投资的出口,低消费的生产型、出口型经济发展道路,经济获得高速发展。现今,中国已成为世界制造业大国、农产品生产大国、出口大国和贸易大国,中国的多项农产品产量排名靠前,制造业遍布世界各地,2009年超过德国夺得世界出口冠军。但现阶段内需战略刚刚启动,居民消费水平还比较低、消费能力比较弱、消费结构有待优化升级,中国尚未成为世界消费大国。
(三)政府服务
1.政府转变职能缓慢,对民营经济的服务不到位
托马斯.杰弗逊曾宣称“构成一个社会或国家的人民是那个国家中一切权力的源泉”,“首要的权力不管来自何处,只能归于人民”。国家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就要竭尽全力的为人民服务。当地政府在管理非公经济的事务中,仍然惯性使然的实行上级对下级、“婆婆管媳妇”的计划经济时期管理国有企业的方式,只注重管理者的身份角色,不重视服务者的形象,没有“亲和力”,疏远了彼此间的距离。一些领导干部不敢与民营经济、老板经理大胆来往、“交朋友”,怕招来“傍大款”之嫌,缺乏直接了解情况事实;不少部门还习惯于开会作指示、提要求,领导台上排排座,老板们在台下“洗耳恭听”,久而久之,会议开成了走形式,走过场,老板们“会趣”全无。
2.税收政策不合理,赋税居高不下,企业经营压力较大
如果一个经济体的税负过重,将会遏制其经济的活力,反而征收不到税收;相反,如果把税收减免到合理的范围,税率看起来降低了,但由于经济活动扩展,税基大幅增加,经济发展和税收都能得到良性发展。根据拉弗曲线,宏观税负超过某个临界点,企业投资和经营就会缩减,个人收入也减少,政府税收也随之减少。当前税制某些规定已经明显不合时宜了,存在税率过高,税负过重、重复征税等弊端如现行增值税制中多把私营企业划入小规模纳税人,使实际税负高于一般纳税人。还有就是在昆山等外资企业较多地区十分明显的企业所得税和税收减免方面,内外资实行两套税制,内资企业从投产之日起征收企业所得税,外资企业则是从获利年度起享受“两免三减半”的政策有悖于公平竞争原则。
3.区别对待,民营企业准入困难,产业空心化问题突出
我国民营企业长期扮演着“二等公民”的角色,难以获得与国有大企业同等的待遇。政府部门对民营企业存在片面性,应对国际金融危机过程中,大量资金向国企倾斜,民营企业对资金的取得一筹莫展。理论上说要以人为本,公平公正,像对待外商那样对待民营经济,可在现实中,已出台的一些相关扶持措施基本上没有落实到位,依然在“望洋兴叹”,民营企业渴望何时能像外资企业一样享受平等的待遇。虽然国务院早已在2005年出台了《关于鼓励支持和引导个体私营企业等非公有制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也就是“非公经济36条”理论来说行业准入的大门应该是敞开了,然而,中间仍然隔着一层“玻璃门”想进入的企业仍然被“玻璃门”挡在门外。
三、昆山民营经济和本土企业培育的路径探寻
(一)市场创新
企业的生命在于市场,追求利润是企业的天性和使命,而市场创新则是创造利润的一个重要源泉。由此,昆山民营企业必须要善于研究市场需求,适应市场需求,满足市场需求,创造市场需求,注重开发深度的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努力实现企业的区域性、属地性市场角色向大市场理念转变。昆山市东邻上海,西依苏州地缘优势,立足昆山,培育本土型民企和引进外来型民企并举方针,积极“融入上海,面向世界,服务江苏”,充分发挥紧邻上海的地缘优势,抓住上海建成国际金融中心及举办世博会的机遇,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物流业等,与上海实现“错位发展”。
(二)体制创新
民营企业产权具有“三缘”性, 即绝大多数昆山民营企业资本在产权上带有强烈的血缘、亲缘和地缘性。“三缘”产权是阻碍昆山民营企业确立科学有效的决策和管理机制;建立现代化公司治理结构的重要因素。产权改革的重点是以现代企业产权制度逐步替代以往的血缘、亲缘、地缘关系下的宗法产权制度。民产权开放是民营企业产权改革的一种办法。产权开放的目的是实现民营企业资本主体的多元化,这有利于消除“三缘”性宗法产权的现象。这种产权多元化改革,不但拓宽了民营企业的融资范围,有利于技术进步,而且导致企业产权结构发生变化,从而有利于形成合理的企业治理结构,使企业决策更加合理、有效。
(三)管理创新
管理创新是企业驾驭市场、获得成功的重要途径。昆山民营企业要善于根据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的客观规律和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态势,充分利用昆山外资企业多的优势,努力学习外资企业先进的管理理念、科学的管理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创新现有的管理幅度和管理层次以及管理流程,创建起新的管理模式、方式和方法,并以此从整体式提高企业的管理水平特别是发展战略水平,以保障民营企业不断实现新的超越。通过完善公司制度与治理结构来把“人治”转变为“法治”,企业的规模直接决定了管理的难度, 如果没有专门的组织和科学的分层管理制度,作为企业运行的机制,严格执行,其前景是非常渺茫的。
(四)人才创新
人是生产力要素中最活跃、最关键的因素,经济发展的差距说到底是一个人素质的差异问题。创业意识、财富意识和风险意识。营造“想创业、敢创业、会创业”和“敢为人先、敢为天下先”的强烈氛围,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办大企业、干大事业的雄心壮志。人才是最大的财富,人才是最核心的竞争力,人才是铺就“昆山之路”的基石。要加大民营企业的投入力度,关键是要建设一支具有较强创新能力、竞争能力和现代管理能力人才队伍。要加大吸引、培养和建设各层次专门人才的力度,积极留住人才。创新人才选拔要注重德才兼备,品德和专业都要符合企业要求,还要要不拘一格降人才,选拔企业急需的有一技之长的人。昆山民营企业要加强和大学才订单式培养的合作,着力打造“人才特区”,使昆山成为长三角人力资源流向的热点地区,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吸引具有国际经验的海外留学人员。
参考文献:
[1]陈乃醒,傅贤治.中国中小企业发展报告[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7.
[2]冯莉.民营企业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决策探索,2009(2):58.
[3]王振宇,华树村.浅析民营企业的发展战略及革新――以昆山民营企业为例.科技信息,2007,34.
[4]钱秋霞.构筑民营经济发展的新平台――昆山民营经济发展的实践与思考.现代经济探讨,2003,7.
【关键词】教育法治化;理念追求;制度建设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23-0031-02
【作者简介】薛婷、魏峰,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江苏南京,210097)。
纵观历史,从“人治”到“法治”的治理方式转变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和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发展目标,体现出我国在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发展的过程中已经从宏观上把握住“法治”这一关键性路径。教育作为关乎民生发展的重要领域,其中存在着影响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引发社会重要关切的突出矛盾。为了改变这种状况,教育领域的治理方式亟须转变,依法治教无疑将成为我国当前教育治理体系和方式现代化发展的必然选择。
我们需要在明晰教育法治化内涵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管理实践的现实和问题,用法治的思维和方式从理念和行动层面共同探索出深化当前教育综合改革和推进教育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新途径。
一、教育法治化的内涵
从字面来看,教育法治化可以理解为将法律规范作为教育事业发展的依据,所有的教育活动都应当符合教育法律法规的有关规定,所有的教育法律关系主体在从事各类教育活动时都应当遵守教育法律的规定和精神。
在理解教育法治化的内涵时,我们应该注意辨析几对概念的关系:“依法治教”与“以法治教”、“依法治教”和“以罚治教”、“教育法治”与“以人为本”的关系。
首先,“依法治教”体现的是一种法治精神,并不排斥管理和发展教育中运用政治、经济、文化等其他手段,而是强调综合运用这些手段,但无论运用哪一种手段,都必须以法律为依据,其所强调的是以法律法规作为管理和发展教育的依据和最高权威,而“以法治教”则比较强调把法律法规作为工具和手段来管理和发展教育,这并非“依法治教”的初衷;另外,“依法治教”更多的是强调政府对教育管理权限的限制,强调相关权利的规范性与不可侵犯,是与行政法上的“控权论”思想相适应的一种模式,而“以法治教”则是与行政法上的“管理论”思想相适应的一种模式,它更加强调作为行政主体的政府与国家的管理权力,视法律为政府管理公民和行政事务的工具,政府的权力显然高于公民的权利,公权力与个人私权的强弱对比显著,这也并非现代化社会和教育现代化的追求。
其次,“依法治教”不能和“以罚治教”相混淆。鉴于中国传统的重刑轻民的传统,使得人们对法的认识产生误区,实际上,法律的功能绝不仅仅是处罚, 它还有教育功能、评价功能、引导功能、保护功能等, 在教育领域法律的教育功能更是显著。如果把“依法治教”定位为将正常的教育教学活动简单地以处罚来解决,即“以罚治教(校)”,无疑将依法治教简单化、片面化,颠覆其本质的价值追求和行为导向。
第三,“教育法治”与“以人为本”并非对立关系。“教育法治化”所依之法首先是以人为本的良法,其中依然包含着以人为本所追求的尊重人、关心人,而不是仅仅以模式化的条文限制人,只是其所蕴含的尊重、理解、关心、爱护是以“法治”的精神为支撑, 以法律法规的规定为尺度。因此,可以认为依法治教的治理之路中包含着“以人为本”的价值追求,同时也都是能够实现教育促进人的全面发展这一终极目标的重要保障。
二、教育法治化的制度建设
从法治制度层面看,加快教育法制建设包括建立完备的教育法律规范体系、高效的教育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教育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教育法治保障体系,即依法治教迫切需要形成教育实践与管理的可依之法、具体法律实施的执行体系以及执行反馈的监管,建构一套完整的支持依法治教的制度框架。
经过改革开放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国家制定了8部教育法律、16部教育行政法规、70多部教育规章,各地制定了数以千计的地方教育法规和规章,我国的教育法律从无到有,教育法制体系不断完善,但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和民众法治意识日益提高,现行的教育法律法规一定程度上过于笼统、略显滞后,基层教育实践无法可依等问题依然较为突出,教育法律法规的需求与供给之间存在较大缺口,教育法制建设还不能完全适应国家整体法治推进和教育改革发展的步伐和需要。因此,探索教育治理现代化进程中的依法治教在法律制度层面的追求恰恰也是对这一问题的解决。
首先,教育立法是教育法治在制度层面的基础。只有具备完备的教育法体系,才能使依法治教工作有章可循。当下,我们亟待出台一些法律来弥补空白,例如规范学校组织机构及管理活动的《学校法》、保障考试公平的《考试法》等。同时对一些现行的教育法律进行必要的修订以提高教育法律的科学性、适应性。
其次,尽管相关法律条文在不断完善,但囿于教育法律施行渠道不畅通、教育行政执法不足,在法律实施的过程中没有公正的教育执法制度,还是出现了校车事故、违规招生、经费截留挪用等一系列棘手的问题,这很大程度可以归结为执法体制不顺、教育执法机构不健全。在依法治教的制度体系建设中,亟待健全教育行政机关法制工作机构,在制度条文中明晰各自的职责、权限和程序,改革和调整教育执法权的职能配置,明确哪些教育部门作为教育执法的主体,为教育法律法规的执行理顺道路。
三、教育法治化的具体行动
教育实践与管理行为是教育法治化过程和效果的最直接体现。在法治理念和制度保障的支持下,教育法治化的本质目标是通过各级各类教育行为主体的合乎公平、公正、正义的法律指向的行为促进教育综合改革的全面深化。不论是宏观层面的国家教育行政机构,还是微观层面的学校治理以及教师和学生群体关乎教育的行为,都应符合合法权限、合法程序以及合法行为这一本质要求。当前,由于政府、学校、社会与利益群体权利与义务的混乱而产生的行为是很多教育领域问题的根结所在。依法治教的一个重要目标正是试图通过“法治”这一途径厘清这几者的权责划分问题。
企业经营过程中通过一系列经营活动,实现对利润的获取,以累积企业资本。但在实际的经营、生产过程中,因为一系列主观或客观的因素导致经营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风险,在企业进行运营活动时产生阻碍或影响。所以在企业经营过程中为了规避这类风险,降低经营成本,同时提升企业自身经济效益,对风险的管理必须采取严格的措施。其中成本管理在风险管理中尤为重要,应该针对成本管理进行一系列有关规定,促进企业效益的提升。
一、风险管理的成本管理内涵
在企业进行经营时或多或少的会受到各类风险的影响,从而使经济效益不能达到规定的目标。而对于企业成本管理来说,其中的风险是指企业对成本进行管理时,由于各种客观因素或突发状况导致企业在开展这类工作时受到影响,导致成本管理的目标不能达到预期,同时对企业造成了经济效益的影响。
企业在进行各类经营活动时,大多数情况都会规定较为明确的利益目标和成本预算,成本预算对于企业制定利益目标、开展经营活动都有着重要的意义,而企业成本风险会对成本预算工作造成较大的影响,导致成本预算工作不能顺利开展,以致不能顺利完成利益目标。同时风险的不确定因素较大,其不可预测性导致对成本和运营活动的开展造成阻碍。但风险的存在可以通过一定的分析手段对风险进行预测和分析,并对风险进行及时预防或避免,可以保证将风险导致的损失情况降到最低,从而使企业利益最大化,顺利完成经营活动。
二、成本风险分类
(一)职能分类
通过企业成本管理职能划分可以分为成本信息风险和成本效益管理风险。成本信息风险是指成本在进行预算或核对时,由于各个环节中出现失误或问题,导致成本计算信息错误,从而使成本预算错误,影响利益目标和商业运营活动的进行。成本效益管理风险是指影响企业在对最终目的追求时所产生的商业风险,包括实际生产中不可避免的客观因素,都成为成本效益管理风险,对于这类风险需要引起重视。
(二)商业战术、战略分类
根据商业管理战术和战略可以将风险分为战略性成本管理风险和战术性成本管理风险。简而言之,战略性成本风险是指在企业管理内部中存在的问题,其中包括管理人员的综合能力、员工的专业能力、企业管理制度、运营环境等一系列内部因素。战术性风险是指在企业进行商业运营活动时可能会出现的与商业运营目的相反的不利因素,例如市场波动、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外在因素,被称作战术性风险。
三、风险管理企业成本管理策略
(一)对成本管理进行严格规定
為了在企业中开展有效的运营活动,必须通过加强相关规定对企业中管理风险进行降低,形成风险意识,加强相关人员专业技能培训,提高其对风险的判断能力。对信息处理更加重视,将信息和成本结合实际情况对风险的具体情况作出判断,对风险进行预测,尽可能确定风险的具体情况,从而进行规避和预防。企业内部中应当出台一系列风险管理规定,加强企业内部的控制,并将各部门专业效能加以完善,通过内部审计的方式,对成本管理工作进行有效开展,并对成本使用实施监督,最大限度的避免成本风险的危害,从根本上解决企业成本风险管理问题。
(二)对商业活动中不确定因素加以控制
企业在商业经营活动中容易出现各类意外风险,使成本的预算工作不能很好的进行,所以需要对财务人员进行相关培训,提高其专业素养,使财务人员在对成本进行预算时预见到不确定因素的影响,使成本预算更加准确,同时也可以采取相应的措施,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不确定因素的发生。同时管理人员需要对成本管理预算工作引起重视,加强对成本预算工作的支持,制定相应的规定和管理制度,使成本管理更加合理、科学,有针对性的对成本风险进行避免。在面对风险较大的商业运营活动时,要对投入成本进行更加严格的估算,防止发生意外情况导致企业资金大量流失,对企业造成严重的不利影响。
四、结束语
总的来说,企业在进行一系列商业运营活动时要完全避免成本风险是不可能的。但成本管理风险可以通过采取一系列可取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和避免,使企业实现自己的商业目标。本文通过对风险管理进行分析和论述,提出了几点较为有效、简便的成本风险管理方案,但成本管理是企业经营活动中一项较为复杂的任务。对成本风险进行有效的控制,可以较大程度提升企业成本管理效率,在商业活动中降低企业的成本。所以企业必须对成本风险管理有高度的重视,采用创新的方法对成本风险进行管理,才能实现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提升。
参考文献:
[1]许亚湖.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研究[N].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学报,2010,(6):104-107
[2]孙.基于风险管理的企业成本管理创新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5,5(24):7312-7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