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教育学研究生研究方向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教育方法;创新;大学生;新教育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6)25-0022-01
对高校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使得大学生有较高的思想觉悟、道德水平、心理素质,矢志不渝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而要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高校思政教师就要坚持实践研究,不断探索创新,在探索与创新中寻求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思路和新方法。
一、传统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创新使用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并不是否定、抛弃传统的一切,而是立足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核心,对传统教育方法进行创新应用,同时注重新的教学理念、教学方法的融入。例如,“说教”是传统思想政治教育的常用方法,这种教育方法有一定作用,但有时也容易出现两种情况,一是大学生表面服服帖帖,见了教师就想躲,二是形成大学生的叛逆意识,见了教师不太热情。要改变这一现状,就需要对“说教”的教学方法进行创新应用。首先,关注“谁对谁”的说教。一般情况下,不一样的人在对话、沟通过程中会产生不一样的结果。要确保“说教”的效果,先要让大学生对说教行为的发出者有钦佩、敬仰之情,才能说服大学生,引领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的提高。因此,在这一教学方法应用前,高校教师要降低自己的姿态,不要高高在上,要有亲和感、平易近人,这样才能赢得大学生的尊重和信赖。如此,大学生才愿意吐露心声,耐心听教师“唠叨”,并在教师语言和行为的影响下逐渐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完善自己的人格。同时,教师要成为大学生的“行为榜样”,在大学生中树立较高的威望和较大的影响,并将思想政治教育渗透到大学生校园生活的点点滴滴,关心大学生的学习状况、心理需求,及时引导大学生排解不良情绪,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整体环境。其次,注重“说教”的策略。一般情况下,在教育大学生时,教师都会说“你这事做得……”。这种将自己的意识、判断强加给大学生的说话方式,往往引起大学生的抵触情绪。因此,在思想政治教育中,可以尝试另一种说话方式:“这件事你是怎么想的,你觉得他有什么不对……是不是他……但你有没有想过,你在整个事件中的行为都恰当吗?”这样,给大学生缓和心情的空间,让其思想、心情趋于平静,能够反思自己,然后让其对自己的行为进行反省,使其主动探究事件解决的最佳途径。再次,说教的发出者可以发生变化,注重利用人的情感去影响被教育者的心理,使其主动接受思想政治教育,自己教育自己。最后,注意说教形式的多样性。可以是人对人的说教,也可以在讨论中达到说教目的,还可以通过表演、参与活动、多媒体演示等达到说教目的。总之,传统教育方法的创新应用,一要注重开阔思路;二要换位思考,探索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三要创新教育模式,利用大学生感到新奇、又容易接受的方法对其实施思想政治教育,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
二、新的教育方法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应用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课堂时间少,很多教师感觉课时紧、教学内容繁重。其实,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完全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对思想政治教育的影响,使思想政治教育可以随时随地、无处不在地渗透到大学生的生活、学习中。这就需要新的教学工具、教学资源的科学应用。首先,大学生可以通过网络平台与思政教师进行沟通,避免面对面的尴尬、恐惧,也比较方便师生在倾听、诉说过程中的情绪控制和疏导。其次,互联网平台的开放性和广泛的覆盖性,使大学生与教师的沟通不受时间空间影响,教师可以一对一地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大学生也可以选择多位教师进行心理咨询。再次,互联网平台方便大学生之间的学习、讨论、沟通,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开展。互联网上有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比如战争题材的影片、纪录片,这些都可以用于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此外,一些素材可以用于感恩教育、责任感教育等等方面,对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养有积极作用。最后,互联网是一个相对隐蔽的平台,教师可以通过关注大学生QQ空间、微博等方式,了解大学生的思想变化、心理发展趋势。结合大学生思想需求,有目的地设计教育主题,以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塑造大学生完美的人格,培养大学生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还可以通过手机通讯工具的应用,比如微信转发等形式,分析思想话题,提高大学生对思想政治的关注度,以达到理想的思想政治教育目的。
三、结束语
总之,抓住时代流行话题,掌握大学生心理特点,应用新的教育思想、教育方法、教育工具,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目的,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的核心内容。要坚持理论结合实践的观念,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更加稳定地发展,以促进高校人才培养整体质量的提高。
参考文献:
[1]张金虎.新媒体环境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略探[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3(09).
关键词:90后 大学生 教育方法
一、“90”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如今,“90”后已经逐步成为高校学生的主体。成长于中国经济建设发展最快、成就最大、社会观念最为解放、价值观也最为多元化的时期的“90”后大学生们,其身上具有明显的时代烙印,也形成了他们独特的思维特点。
“90”后大学生的典型思想特点大致有如下几点:
1.他们具有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90”后大学生生活在中国社会、经济、文化重大变革的复杂礼会背景中。新事物、新观念不断产生,现代科技的发展为他们提供了方便、快捷、高效的了解外界信息的工具,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眼界和思维方式。他们具有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主要表现为他们追求平等,勇于参与竞争.独立意识更强。与此同时,由于接触社会生活的机会多.他们思维活跃.有十分强烈的平等参与意识,希望得到他人的尊重、信任和理解。
2.善于利用网络获取信息.但内心有时较空虚。互联网的兴起和运用,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阻隔,给大学生获取信息开辟了新的渠道。网络极大地改变着他们的生活方式、学习方式、交往方式、娱乐方式甚至语言习惯,对其思想观念的形成产生着重要而深刻的影响。海量信息使他们的视野更加开阔,知识面更广,思想更为早熟。然而,正是互联网带来的这种便利,使得"90 后"大学生在获取知识信息方面出现“浅阅读”文化现象,他们在知晓大量信息的同时却产生一种空虚感。而且,对网络的过分依赖容易使学生丧失现实感,混 淆虚拟世界和现实世界,逃避现实,从而丧失目标,迷失方向。
3.他们个性自信、独立、个人本位思想重,团队协作能力差。
随着社会教育民主程度的提高和网络的不断发展,“90 后”大学生获取各类知识的方式方法不断增多,与“80后”相比,他们个性更加自信和张扬,甚至在某些领域比一般老师知道的还多还深入。随着他们知识量的丰富和创造力的提高,他们崇尚亲力亲为的“体验”来验证前人的结论,而摒弃传统的那种死板的“灌输”教学模式;他们更注重自己个人的主观感受,更渴望个性、思想独立,而不喜欢在人前的讨论中表现出与别人相同或相似的思想意识。
另外,“90后”大学生大部分是独生子女,他们做事时往往会不由自主地自私,考虑不到别人的感受,形成个人本位价值取向,同时这也会使他们呈现出人际交往能力差,缺乏团队协作意识,心理承受力相对薄弱的问题。由于社会功利思想的日趋泛滥,“90后”高职高专大学生往往丧失传统教育中形成的感恩意识,只在乎自己的感受,而对其父母的养育、老师的教诲和对社会朋友的关怀之情视而不见,缺乏感恩意识。
4.情感丰富,观念更为开放大胆。
在情感方面,“90 后”的爱情观与性观念的形成时期相对超前,具有较明显的早熟特点。根据资料显示,某网曾对“90 后”大学生是否发生过的问题进行过调查,结果显示:共有861 位网友参与调查,其中超过三成的的孩子承认发生过,且初恋经历大多发生在初中阶段,这是令很多家长大呼惊讶,所始料未及得。其实,对于“90 后”大学生而言,谈恋爱是对大学生活“空虚”的补偿。他们早已不再认同“早恋”的说法,不再“谈性色变”,他们认为其过程快乐自由就好,这些都显示了“90后”大学生特立独行,思想叛逆的特点。
二、教育方法的创新
针对“90”后大学生鲜明的个性特点,教育方法也需随之发展,有所创新。具体而言,有如下几点:
1.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更新对“90”后大学生的教育理念。
对“90后”大学生来说,亲和力与威严同样重要。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以年轻的心态、包容的心态对待“90后”大学生,要包容学生的缺点和不足,欣赏他们的优点,尊重他们的个性。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还应愿意接受新思想、新事物,与时代、与青年学生保持同步,以做到因势利导,从本质和根源上对“90后”大学生加以引导和教育。
更新了管理理念,还要体现在行动上。在与“90后”大学生的相处中,高校教育工作者应该与学生建立自由的、平等的、对话的良好的互动关系。“90后”大学生不喜欢轻易接受老一辈的观点,不喜欢教条式的灌输、大道理劝导和死板的教学模式。所以,对“90后”大学生,好的教育方式就应是春风化雨式的。高校教育工作者应本着平等、互助的教育理念,倡导与学生进行朋辈式、亲友式的沟通与交往,实现对学生从俯视到平视,从灌输式到对话式的沟通方式的转变,从管教者到做他们的人生道路引导者和守护者的转变。
三、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主动充实自己,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教育工作者的言传身教对学生的思想品质养成具有潜移默化的作用。一个人接受大学教育,不仅仅是学习文化知识,更是在人格上接受一种熏陶。对“90后”大学生来说,一个有着良好的人格魅力和优秀的品质、知识丰富的教育工作者对他们有先天的吸引力、信服感,甚至尊敬、崇拜,这样的思想教育工作就事半功倍了。因此,教育工作者要完善自我,多方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注重学习高超的教育艺术,做一个让学生喜欢、尊敬的老师,一个富有人格魅力的教育工作者。
四、高校教育工作者应与时俱进,更新与“90后”大学生的交流方式
网络、手机等新兴传媒具有平等、隐蔽、快捷、实时、互动的优点,为大学生所乐于接受。高校教育工作者再用老旧过时的教育形式不但起不到积极作用,反而会让学生质疑辅导员和老师的工作思路和能力,引发学生逆反、排斥的心理。走进“90后”大学生的世界,才能实现对他们的良好教育。所以,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积极利用人人网、QQ空间、微博等90后大学生转载、讨论、思考各种热点问题的阵营,要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用“90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拓展与 “90后”大学生思想交流的空间,通过网络、飞信等方式直观、明了地把握“90后”大学生的思想倾向和动态,与大学生进行平等、互动的交流和引导教育,以期来收到良好的效果。
总之,高校教育工作者要与时俱进,与“生”俱进,努力探索和研究教育艺术,摒弃那种古板、教条的传统教育方式,那种冰凉威严的命令式的沟通,大胆创新,从“90后”大学生感兴趣的事物中找一些学生乐于接受的教育灵感,以新颖有趣的形式,吸引学生主动参与到思想教育的活动中来。
五、要完善制度性教育方式
校园制度文化是一种可见的、固定的,、有形的条款式文化,是具有强制性、强管理性、强限制性效应的硬约束文化。因此,学校应制定并进一步完善诸如《大学生守则》,《教室文明公约》,《先进宿舍评 比细则》,《文明行为公德》等规章制度,并坚持严格执行,奖惩分明,保证隐性教育发挥应有的功能。 除此之外,还要丰富精神性教育方式。校园精神是一种无形的软约束文化,是大多数人认可并遵循的共同价值取向和生活信念,直接影响着大学生的精神状态和价值观。因此,学校应加强学校精神"软环境"的提升和再造。
六、发挥网络交互性的特点,开辟网上教育阵地
如建立班级主页,通过博客,飞 信,QQ 等"90 后"大学生喜闻乐见的交流方式,开展主题讨论,专题聊天,网上访谈等丰富多彩的活动与学生进行平等的交流和沟通,了解网上论坛的最新动态,把握学生的思想脉搏,以便加以正确引导。另一方面,要充分发挥网络平台优势,通过建立形势教育网、就业指导网等融思想性、知识性、趣味性、服务性于一体的主题教育网站或网页,营造健康向上、文明高雅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领域, 打造引导大学生思想向健康方向发展的立体教育平台。高校教育要充分发挥青年教师的网络特长,开发更多的思想政治教育软 件,逐步扩大多媒体软件教育的范围和内容,通过图文并茂,形象生动的多媒体教育手段,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吸引力。
参考文献:
[1] 王春霞.关注“90 后”大学生思想特点 创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社会科学版). 2010 年第4 卷第6 期
[2] 徐颖.从“90后”大学生看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创新.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9
[3] 隋丽丽 张艳君.“90后”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及其思想政治教育对策.德育与学生工作.2010.05
充分了解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性,能够推动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传输给孩子对孩子的态度与由父母行为表达出来的情感气氛的一个集合。相关调查报告显示,父母教养方式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如果孩子和父母的关系不好,那么就会导致孩子产生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所以,本文对于父母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相关性进行了简要的分析和探索。
1 采用的方式
1.3 关于齐性检验
这个分析要对于来自多个报告的效应量开展异质性检验,从而决定每一个报告的独立效应量是不是来自一个总体。此次研究使用Q的检验方式,其计算公式就是Q=∑Wi(Zri-)2。Q检验值需要服从自由度(df)=K-1的X2分布,所以能够采用X2检验来确定纳入研究的异质性状况,而K是研究报告的个数。最终按照异质性检验结果运用对应的固定效应模型,并且用经FisherZ转化以后的有关系数来表示平均效应量和其百分之95的置信区间。
2 结果分析
2.1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通过研究分析表示,除了父母的惩处、严格以外,其平均效应量的显著性检验的P值都是小于0.01的,这也证明了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是非常显著的。在这个研究分析当中,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就是r=-0.153,其明显比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平均效应量绝对值r=-0.124要大一些。
2.2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显示当中,各因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76到-0.108,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父亲惩处、父亲严格、父亲过于干涉孩子、父亲偏爱被试、父亲拒绝和父亲否认、父亲过于否认值都是正数,其波动单位就是0.071到0.217,其同样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2.3 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母亲教养方式关系分析
在研究报告中显示的各因子分析得分当中,平均效应量在母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值是负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158到
-0.099,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而平均效应量在母亲过于干涉、母亲保护、母亲拒绝、母亲否认、母亲惩处、母亲严厉、母亲偏爱被试值都是正数。其波动范围就是0.072到0.244,并且平均效应量的百分之95置信区间当中是没有包括0的。所以,其具备了统计学的意义。
3 研究结论分析
通过研究结果显示,大学生心理健康和父母教养方式关系显著,而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核心因素。这也证明了父母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非常有益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父亲是大学生成长当中的重要客体,会直接影响到大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可是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和孩子心理健康关系更加大,母亲比较倾向对大学生行为参与,因为母亲和孩子互动大于父亲,且和孩子相处时间也大于父亲。如果母亲使用了不好的教养方式,就会直接影响到孩子心理健康发展。除此之外,过度的父母保护会让孩子失去自信心,并且在生活当中遇到了事情不能够单独处理。大学生心理健康也受到多方面影响。比如说人格特点、家庭、社会环境、学校环境等等。而在这之中,父母教养方式占有比例最大。
父亲情感温暖以及理解效应量绝对值高于母亲,就证明了父亲的情感温暖以及理解的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更加大。而在母亲的过于干涉、拒绝、否认、惩处严格、偏爱被试、父亲过于干涉、偏爱被试、拒绝否认、过于否认都是正数。这表明父母不良教养方式,这不益于孩子心理健康发展。并且结果还表明,母亲不良教养方式效应量高于父亲不良教养方式效应量,这就说明了母亲不良教养方式和大学生心理健康关系非常大,且非常有可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造成不好的影响。
关键词 大学生 自尊 父母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B844.2 文献标识码:A
0引言
1989年国家教委对全国大学生的抽样研究表明:有20.23%的人有不同的心理健康障碍。大学阶段是学生心理冲突和情绪行为问题的高发阶段。研究大学生的心理结构发展、心理卫生、自尊已成为国内外学者目前研究的热点。
在大学教育情境中,学生自尊的发展和培养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因为良好的自尊状态意味着平和镇静、轻松愉快,有利于个体的进步和发展、适应社会的良好心理状态,正是健康心理的主要特点。高自尊的大学生在对以后的社会建设方面会有更大的贡献。
本次研究拟从心理学角度研究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状况、影响因素(如性别、年级、是否独生等)以及探讨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下的大学生自尊的差异性,为提高和培养大学生自尊水平,促进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研究设计
1.1研究假设
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相关。即大学生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呈显著正相关,与母亲偏爱被试和父亲偏爱被试呈负相关。
1.2研究对象
湖南师范大学的160名大学生,其中女生53名,男生107名。独生子女20名,非独生140名。
1.3测量工具
1.3.1自尊量表The Self-Esteem Scale (SES )
Rosenberg于1965年编制,用于评定个体关于自我价值和自我接纳的总体感受。表由10个条目组成。四级评分,1表示非常符合,2表示符合,3表示不符合,4表示很不符合,分值越高,自尊程度越高。此表是常用的自尊自评量表,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
1.3.2父母教养方式问卷
问卷是1980年由瑞典Umea大学精神医学系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修订后的问卷包括父亲教养方式的六个分量表(共58个条目),母亲教养方式的5个分量表(共57个条目)。修订后的EMBU的维度与原量表的维度有较大的一致性,信效度都较高。
1.4资料收集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团体测验的方式完成问卷、量表调查,回收问卷将有效数据输入计算机,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6.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和统计。
2结果
2.1自尊的水平
大学生的自尊水平调查结果如下:
表1表明大学生自尊得分为30.47±3.36。
2.2自尊水平的影响因素及差异性比较
2.2.1性别
表2表明男女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尊不受性别的影响。
2.2.2独生、非独生子女
表3表明独生、非独生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尊不受独生、非独生的影响。
2.2.3年级
表4表明不同年级的大学生在自尊水平上未表现出统计学差异,这说明大学生的自尊不受年级的影响。
2.2.4各类被试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比较
由表 5可以看出, 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拒绝与否认(F5)、母亲过度干涉(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M5)被试七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P
2.2.5父母教养方式各分量表的高低分组的大学生自尊的差异比较
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大学生自尊水平比较。将父亲教养方式的六个维度和母亲教养方式的五个维度分别以其各自的平均数为界限, 划分为高低两组:高于平均数者定为高分组,低于平均数者定为低分组。再进行t检验,分析不同父母教养方式的大学生自尊是否有差异。由表6可以看出,父亲、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高分组(F1、 M1)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分组。父亲偏爱(F4)被试组的高分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母亲偏爱(M5)被试高分组的被试自尊分相对于低分组来说也较低。
2.3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
由表7可以看出,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F1,M1)都呈极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239 和 0.255),与M5母亲偏爱被试和F4父亲偏爱被试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
3讨论
本研究中被试大学生自尊量表的得分为30.4635。与国内学者答会明在大学生中应用SES测试结果相近(30.69士4.28)。
本研究经统计分析,表明大学生中自尊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钱铭怡等的研究也表明大学生中自尊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同样国外学者Mwamwenda也认为自尊水平在男生与女生中没有显著的不同。本研究的结果支持前人观点,即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不存在性别差异。
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是否为独生子女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尽管有研究表明个体的自尊的发展会受早期经历与家庭的影响,但已有相关研究发现,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要高于非独生子。这与本研究结果不一致,其差异可能是本研究取样多数为大学的非独生子女,由于其比率不平衡而造成的差异;国内众多对独生子女的研究发现,相对于非独生子女来说,独生子女常表现出某些个性上的缺陷,如虚荣心强,不合群等。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独生子女的优越感,而与非独生子女的自尊水平没有显著差异。但本研究却未发现独生与非独生对大学生的自尊水平的影响,因此应有进一步的研究。
肖惠敏等认为在大学阶段自尊水平高年级(三、四年级)的学生高于低年级的学生(一、二年级)。但本研究表明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在年级方面不存在显著性的差异。可能的原因是肖惠敏等应用FIS量表(缺陷感量表)进行调查,而本研究采用SES量表,也有可能是本研究高低年级组被试比率不平衡,导致结论上的差异。
各类被试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分析本研究表明,男生在父亲惩罚严厉(F2)、父亲过分干涉(F3)、父亲拒绝与否认(F5)、母亲过度干涉(M2)、母亲拒绝否认(M3)、母亲惩罚严厉(M4)、母亲偏爱(M5)被试七个维度上的得分均显著高于女生( P
已有的研究表明,父亲、 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高分组(F1、M1)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高于低分组,父亲、母亲拒绝否认高分组(F5、M3)大学生的自尊水平均显著低于低分组。本文研究母亲情感温暖和理解高组(F1、M1)大学生的自尊水平也均显著高于低分组,与以往研究相符合,但是本文研究得出的结果,父亲偏爱被试组(F4)的高分组自尊得分显著低于低分组,(M5)母亲偏爱被试高分组的被试自尊分也相对于低分组来说较低,这与已有的关于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研究得出的结果不一致,这有可能是父母过渡偏(下转第15页)(上接第13页)爱或溺爱被试,导致被试没有自,从小就什么事情都依赖父母,对自己的能力不自信,从而导致自尊的降低。
大学生自尊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以往研究的数据表明,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F1,M1)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 0.249 和 0.233), 与母亲的拒绝否认(M3)、 惩罚严厉(M4)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22 和- 0.144)。本文研究得出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F1,M1)都呈显著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239和 0.255), 但是与M5母亲偏爱被试和F4父亲偏爱被试呈负相关,但是不显著(相关系数分别为―0.138,―0.148)。这与前面分析的在M5和F4高分组的被试自尊显著低于M5和F4低分组一致。
4结论及研究的局限性
不同的父母教养方式与大学生自尊有一定的相关。即大学生自尊与父母的情感温暖和理解都呈显著正相关, 与母亲偏爱被试和父亲偏爱被试呈负相关。
(1)研究局限于湖南师范大学,而忽略其他地区的高校大学生的自尊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研究可能会对结论的效度产生一定的影响。
(2)研究在性别上比例上不平衡,可能会对研究性别对自尊的影响上产生一定的误差。
(3)研究被试在是否独生上比率不平衡,可能会对研究是否独生对自尊的影响上产生一定的误差.
参考文献
[1] 黄敏儿.自尊的本质[J].广州师范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2).
【关键词】大学生;孤独感;父母教养方式;相关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32-1.5
随着现在社会的发展,竞争环境日益激烈,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也逐渐增大,这使得大家对孤独的感受也有所增加。当前大学生出现的各种心理问题以及许多不良行为都与其孤独感有一定关系,有研究表明不良的教养方式则会影响他们的心理健康状况,容易使他们产生孤独的体验。所以本研究以孤独感为核心,研究其现状,从父母教养方式上对其进行一些探索,得出相关关系,力图在通过改善父母教养方式减弱大学生的孤独感体验方面,提出我们的建议。
一、研究方法
样本,在石家庄市三所大学(河北科技大学、河北医科大学、河北师范大学)随机发放问卷160份,并当场回收。剔除无效问卷12份后,共有148份数据,有效问卷回收率为92.5%,
测量工具,UCLA孤独量表(第二版)由Russel,Cutrna于1988年对原始UCLA量表修订而成。王登峰于1995年对该量表进行修订,适用于大学生。信度a系数大于0.89,重测信度大于0.62,有很好的区分效度。父母养育方式评价量表1980年由C・Perris等人共同编制的,用以评价父母教养态度和行为的问卷,经测定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
施测方法和程序:本研究采用团体施测的方法,由心理学本科生担任主试,采用统一指导语,最后统一将问卷收回并处理。
数据统计分析:采用SPSS11.0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所采用的统计方法有t检验,F检验,Person相关分析。
二、结果
大学生孤独感状况的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以性别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t(1,5.89)=-2.87,P<0.05,说明男生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女生;不同科目大学生孤独感的比较,以学科性质为自变量进行T检验,差异显著,t(1,6.88)=3.38,P<0.05,说明文科生的孤独感得分显著高于理科生。以年级为自变量进行F检验,差异显著,F(3,8.90)=1.96,P<0.05,发现三年级的孤独感得分最高,二年级的孤独感最低,其间依次是一年级、四年级;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比较,以性别为自变量,将父母教养方式的各因子作T检验,发现男生的父亲更倾向于用惩罚严厉的方式t(1,5.99)=2.13,P<0.05,而女生的父亲则更容易用过分干涉方式t(1,6.01)=-2.26,P<0.05。而母亲,都较多的使用情感温暖理解、偏爱的教养方式;大学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结果显示大学生孤独感与教养方式显著相关。孤独感总分与父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和母亲的情感温暖理解呈显著负相关,与父亲的惩罚严厉、过分干涉、拒绝否认和母亲的拒绝否认、惩罚严厉呈显著正相关。具体数据见表1。
表1大学生孤独感与教养方式的相关
■
三、讨论
孤独感的性别差异。因为所有大学生都面临着获得亲密感,避免孤独感的人格发展任务。但由于性别上的差异,本研究认为女生的孤独感主要来自人际关系,当今女生不再是原来那种羞怯、腼腆的特点,而是敢于追求情感需要的满足,在遇到问题时愿意与别人倾诉以减轻自己的情绪压力,所以她们的孤独感体验相对较低。
孤独感的学科性质差异。由于学科性质的原因,造成文理学生认知方式的不同。理科生课业负担相对繁重,比较理性,人与人之间也较容易相处。而文科生接触的东西过于感性,相比更加敏感,在孤独感体验上更明显。
孤独感的年级差异。新生的孤独感体验显然要高于其他年级学生,是由于陌生的环境、新的生活方式会使新生难以适应,从而产生孤独感。二年级学生经过了一年的大学生活,对所处的环境、所接触的人以及学习上的变化都已经有了很深的了解,处理问题的能力、社交水平都有明显了提高,所以孤独感最弱。而大三的学生此时面临着考研与就业的选择,内心的矛盾、紧张与焦虑会使他们更多的感受到孤独。四年级的大学生活即将接近尾声,对于同学、老师的不舍掩盖了以前大学生活的种种不快,变的开始珍惜,使得在这一时期的孤独感体验有所下降。
不同性别大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差异。究其原因,可能由于性别差异,父亲对女儿会更加宠爱一些,一般不会进行严厉的惩罚;男生相对女生有主见一些,过分干涉的方法对于他们不太起作用,所以父亲更倾向于使用惩罚严厉的教养方式。对于母亲而言,女性的天然母性对于一些问题上起了主要作用。
大学生孤独感与父母教养方式的相关。父母用理解的方式与孩子进行交流,以一种温暖情感的体验方式与孩子进行共情,在这种教养环境下,孩子会以回报以相同方式的情感体验,这类孩子在交往过程中愿意分享,自信心也较强,他们的孤独体验较弱。而相反,孩子在情感上会显得更为孤独。这是由于父母的过度保护,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孩子与他人交往能力的发展,也减少了孩子独立处理问题的机会。
【参考文献】
[1]马蔚蔚.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硕士论文,2005.
[2]李祚山,唐加祥.大学生心理健康与父母养育方式、心理控制感的关系[J].安徽师范大学学报,2004(2):167-171.
[3]李传银.大学生的孤独心理探析[J].淄博师专学报,1998(3):78-80.
[4]任国荣.新生孤独心理及其调试[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19(4):121-123.
[5]骆光林,阮俊华,楼成礼等.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J].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26(3):112-115.
[6]孟晋.533名人学生孤独感状况调查[J].健康心理学杂志,2002,10(2):35-38.
[7]李传银.549名大学生孤独心理及相关因素分析[J].中国行为医学,2000,9(6):429-435.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家庭教养方式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06-280-01
前言:小学生在成长教育方面,家庭是学生的第一任老师,因此人的一生与家庭教育有着直接关系。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并且在学习过程中往往出现厌学、逃学等现象,因此需要合理的家庭教育方式来改善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低年级学习行为
1、小学低年级学习的重要性
人们在生活过程中将有四分之一的时间需要在学校中度过,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具有重要作用。家庭教育应从孩子自身出发,在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感情,并在交流的过程中加深儿童对学习的浓厚兴趣。
小学低年级的学习是学习生涯中重要时间,小学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是学习文化课的重要时间段,同时小学也是学生综合素质教育的最佳时段[1]。相关研究人员通过实验证明儿童早期产生的行为问题,到青春期后产生变化的可能性很小,因此儿童早期教育影响着一生的成长。儿童在早期教育中,学校与家庭成为重要的教育群体,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家庭影响尤为重要,首先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家长应为儿童提供一个温馨、舒适的家庭环境,儿童成长过程中严禁出现由于家庭因素产生焦虑现象,家庭的美满与儿童学习起着重要作用。
在临床试验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发现,家庭教养方式不仅与儿童心理存在高度相关,同时对儿童健康人格的养成与建立良好社会适应能力也同样重要,因此家庭教育与儿童一生的成长有着重要关系。
2、家庭教育与学校、社会教育三者关系
儿童刚入小学时,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的比重开始发生变化,小学低年级在入学时,由于年纪的问题仍然存在对家庭的依赖,幼小的心理上不能完全适应学校生活,主要体现在生活上还不能完全脱离家长的照顾与帮助,入学时儿童往往变现出失落、无助的心理,这种现象需要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联合在一起。
家庭教养在入学时家长有义务为儿童讲解学校学习的重要性,并让儿童充分了解学校是人生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并且让儿童从心理上完全接受学校的学习生活。学校教育在对小学低年级教育方面,首先应从儿童心理入手,不要盲目的进行学习教育,应建立儿童对学校教育的信任,其次应全面了解儿童的心理想法,并且与儿童家长进行及时沟通。小学低年级教育是学习生涯中的重要环节,儿童对学习产生的兴趣主要来源于低年级教育中,因此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起着重要因素。
二、小学低年级学习应为与家庭教育关联
1、家庭教育在小学低年级学习过程中的重要影响
儿童在学习过程中问题行为主要体现在学习问题,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上精力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情绪问题、品行问题、不良习惯、青春问题五个方面。学习问题主要体现在课堂是经历不集中、学习过程中学习困难,这种现象的发生需要与儿童进行沟通,及时找出学习过程中存在困难问题,学校与家庭及时解决学习困难问题。儿童在学生期间出现的情绪问题主要来源于家庭因素,家庭在儿童成长过程中应及时了解儿童的情绪变化,并及时解决儿童产生的情绪,减轻儿童心理上产生的负担,为儿童提供快乐的成长环境。
儿童在成长过程中出现的品行问题、不良习惯与青春问题应受到家长的格外注意,低年级儿童在生活中已具有一定的模仿能力,对身边发生的新奇事件,存在好奇心理,并将追求与模仿[3]。低年级儿童较容易出现打架斗殴、逃学。离家出走等行为,如发生其中行为家庭教育尤为重要,学生品行发生改变时已对教师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而家庭是儿童最为信赖的环境,因此家庭教育在品行改变过程中尤为重要。家庭教养模式不应采用家庭暴力解决方式,应采用说服教育模式。
家庭暴力只能使儿童表面表现出更改坏毛病的想法,其实在内心并没有接受家长的教育,因此家长应从根源入手。儿童在产生错误现象时应进行说服性教育,使儿童心理认识到错误,并改正错误行为。因此可见家庭教育是儿童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家庭教育方式直接影响着儿童学校生活,家庭教育过程中家中每一位成员应时刻要求自己,在儿童成长过程中起到良好教育作用。
2、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具有差异性
儿童行为发展过程中由于性别因素,在形成儿童问题行为的发展中具有一定的差异性,儿童行为问题在性别分布、地区分布、年龄或年级分布上的具有一定差异[4]。相关研究人为儿童在成长过程中,男童产生问题行为现象将高于女童,可能与社会化过程和社会期望水平等因素对性别的广泛影响,男孩、女孩在家庭与社会待遇和要求不同有着直接关系。同时男童与女童在问题行为的表现方式方面也存在差异,因此家庭教育过程中家长应根据性别因素进行儿童教育。女童低年级教育过程中,对家长与学校教育接受能力较强,并且能积极改正问题行为,而男童在家庭及学校教育过程中,存在一定的抵触心理,因此家长与学校对男童教育过程中,应按照儿童性格采取相应方式。
参考文献:
[1] 方建移.家庭教育与儿童社会学发展[J].浙江教育出版社,2012.5(01):102-25.
[2] 王小宁.创造大未来学龄儿童的家庭教育[J].中国纺织出版社,2013.9(01):211-69.
一、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教育功能
首先,新媒体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个广阔的空间。高校的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利用新媒体的优势,积极拓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范围,进而为大学生提供更为多元化且更具便利性的交流平台。
其次,新媒体本身所特有的灵活和便捷的特点能够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快速、方便。在这个“快速通道”上,不管何时何地,教师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等方式将教育的内容传递给学生,学生也可以不受任何时间地点的限制,只需要一部手机或者是电脑,就能进行相关内容的学习。
再次,新媒体的双向互动的信息传播方式让大学生在进行思想政治学习中能够充分体验自由性。大学生不必像以前一样,不管感兴趣与否,都只能选择那些事先规定好的、千遍一律的教学内容。而是可以根据自身喜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阅读和学习。同时,利用新媒体,大学生还可以在更加生动的氛围中进行学习,这样的学习效果自然会比以前提升很多,也自然会让原本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换发新的活力。
最后,由于新媒体具有的虚拟性的特点,使得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变得更加有效实用。在虚拟的网络环境下,大学生可以利用论坛、博客等形式自由的发表对于某件事的意见和看法。而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也可以通过这个平台,对学生的所感所想进行及时的了解,以便其在以后的教学中能及时调整教学方向,让教学具有实效性。
(二)导向功能
新媒体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具有明显的导向性功能。由于新媒体强劲的发展趋势,其已经逐渐成为了当前最主要的思想舆论“前线”。借助新媒体,大学生可以快速的获取资讯,并对资讯进行共享与交流。同时,新媒体还能对社会上发生的一些热点问题开展广泛地宣传,并通过各种渠道让大学生能够及时获得和掌握。因此,新媒体利用其强大的舆论优势,让大学生关注政治,了解社会,并引导他们明确对社会政治问题重要性的认知。同时,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相比,更加宽容和兼容并包,其能够让大学生具有更加积极的政治态度。
(三)交互功能
与传统的媒体相比,新媒体最为显著的一个特点即为其具有很强的交互功能。由于具有这个功能,大学生可以随时随地的获得自己想要的资讯,并能够及时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同时,高校教师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过程中,也可以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所在,对有用的教学信息进行重新整合。通过这种方式,大学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不再仅仅是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而变成了学习的主体。大学生还可以通过新媒体不断的吸收最新的资讯,并将其转化为自己的思想。这种具有交互性的教学方式引导下,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变得更具创造性和多变性。
二、新媒体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面临的问题
(一)对大学生认知能力和身心健康的影响
首先,由于新媒体具有简单、便捷的特点,因此大学生可以通过其获得任意想要的信息,这就容易让他们渐渐丧失独立思考的能力。其次,很多自控能力不是很强的大学生极容易被新媒体上各种鱼龙混杂的思想影响。而这些不良思想的蔓延也很容易让大学生的政治立场、价值观念出现错误,进而影响其身心的健康。
(二)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的冲击
新媒体对于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而言本就是一把“双刃剑”。其在给教育带来新的契机的同时也给教育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冲击。首先,受到新媒体的影响,一些优秀的传统文化道德观念逐渐被大学生遗忘。其次,通过新媒体,一些事件的善恶倾向被不科学的放大,一些消极的思想被大肆传播,这些都给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工作带来了极大的难度。
(三)新媒体传播信息的无屏障性,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舆论导向的困难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的传播基本处于一个“无屏障”的状态下,信息的传播不受时间、空间、内容的限制,人们几乎可以随意的制造和信息。对于尚未完全成熟的大学生而言,其极容易受到各类不良信息的腐蚀,进而树立错误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这些都是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所面临的很棘手的问题。
三、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对策
(一)提高大学生媒介素养的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媒介教育是其主要对策之一。首先,高校应该从思想上对媒介教育足够重视。加大对其的各项投入,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开设具有针对性的课程,以鼓励学生加入到媒介学校的过程中来。在媒介学习中,让大学生自己到校外进行采编,进行实践锻炼,通过这些手段来提升他们对于信息的辨别能力。
其次,教师应该密切留意新媒体的发展趋势,并对学生接触利用新媒体的过程给予足够的关注,并在适当的时间内给予导向。由于大学生思维活跃,具有较强的想象力,对新生事物充满的好奇心。因此,面对纷繁复杂的新媒体信息难免会丧失判断真伪的能力。这时,教师的引导和指导时十分必要的,其能够帮助学生走出“迷雾”,重见“光明”。
(二)发挥新媒体的优势,优化信息在校园的传播环境
首先,有条件的高等院校应该就自己学校的情况加强学校的新媒体建设平台。同时,校园新媒体建设应该与时俱进,对新媒体的产品和技术进行及时的更新。其次,应该充实新媒体的内容,利用数字化、网络化等技术对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加以革新,最大限度的满足大学生的“知情权”,促进校园文化的良性发展。最后,应该积极加强对于校园新媒体的分析和测评工作的力度。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中,让校园的新媒体既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又能对学生的思维方式、道德品质、理想信念形成积极的引导。
(三)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导向和教育
新媒体环境下,各种良莠不齐的信息影响着大学生的思想。而大学阶段正是一个人思维最活跃、好奇心最强烈的时期,但是低下的判断力同时也制约着他们的发展。因此,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对大学生的正面导向和教育,让其具有较强的分辨能力,能够在庞大的新媒体信息数据中得到有用且健康的信息,以助力自己的成长。
关键词: 父母教养方式 中学生心理发展 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研究综述
(一)父母教养方式界定
对于对父母教养方式的理解,不同的研究者有不同的界定。曾琦(1997)认为,父母教养方式是父母在教育、抚养子女的日常生活中表现出的一种行为倾向,是其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的综合表现。也有研究将父母教养方式界定为父母在抚养教育子女的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行为方式,是教养观念、教养行为及其对儿童情感表现的一种组合方式。
(二)父母教养方式类型
最早研究父母教养方式的是美国心理学家Symons(1939),他提出亲子关系中的两个基本维度:一是接受―拒绝,二是支配―服从。Schaefer(1959)划分为爱―敌意和自主―控制两个维度;Becker(1964)划分为接受(温暖)―拒绝(敌视)和允许―限制两个维度。
当代有关父母教养方式的研究首推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著名心理学家Baumrind对儿童及其家庭的著名研究。她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教养方式的两个维度:要求和反应性。在Baumrind(1971)的早期作品中,将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权威型、专制型和放任型三种。1983年,Maccoby和Martin在Baumrind对教养方式的分类基础上,把放任型父母教养方式按要求和反应两个维度又进一步分为溺爱型和忽视型,从而把父母教养方式划分为四种类型:权威型父母、专制型父母、溺爱型父母和忽视型父母。
(三)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现状研究
20世纪70年代以来,学者们开始探求教养方式背后的影响因素。这期间,国外学者既从社会文化背景、社会阶层、社会经济地位及父母体验到的压力和社会支持等家庭系统以外更广阔的层面出发,又从家庭系统内部的一些因素,从儿童特征入手,较全面地探讨了家庭教养方式和教养行为的影响因素。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子女性别差异。陈陈(2002)研究发现,父母和儿童的性别影响父母对待孩子的方法,与孩子异性别的父母比与孩子同性别的父母对孩子更仁慈、少严厉且更允许孩子自由。
中学生父母教养方式的父母差异。肖文娥等人(2002)研究发现母亲更多地采用溺爱型的教养方式,而父亲则更多采用专制型、放任型的教养方式。在民主型教养方式上,父亲和母亲并没有明显的差异。
此外,一些研究者分别对父母教养方式的城乡差异、独生/非独生子女差异进行了研究。张文新(1997)比较了城乡两种文化背景对青少年父母教养方式的影响,结果发现,父母的教育方式存在城乡差异。他对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发现独生与非独生青少年的父母教养方式存在显著的差异。
二、关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研究
在我国,13至16岁的中学生正好处于青春发育期,即由童年向成年的过渡阶段。在这一阶段中,他们身心各方面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很多心理学家把初中生这个时期叫做心理断乳期,即中学生在心理上要求摆脱对父母的依赖。他们的认识能力虽然尖锐但是片面,随着自我意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独立意识表现明显,但自我调节、自我控制能力还不强,自我认识还不深刻。
国内调查研究表明,在中小学中,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和适应不良的学生所占比率相当高。广州市(1995)1000名中学生的调查表明,53.2%的中学生有心理危机。时建朴(1998)调查表明,28.4%的中学生在不同程度上存在心理问题,心理健康问题的主要表现在恐怖倾向和冲动倾向上,其次是对人焦虑。以上调查数据表明:我国中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心理问题有逐年上升的趋势。
三、父母教养方式与中学生心理发展相关研究综述
国外的早期研究中,研究者主要关注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社会化的影响,他们对亲子关系的维度和父母教养方式的类型作出划分,并研究父母教养方式对儿童心理健康的影响。
Maccoby(1980)的不同性别青少年攻击性的研究中发现,青少年的攻击与父母的严厉惩罚有密切关系。研究发现:被父母接受的孩子一般都表现出社会需要行为,如情绪稳定、兴趣广泛、有同情心;而被父母拒绝的孩子大都冷漠、倔强,具有叛逆心理。Parker(1990)研究表明了父母的强迫行为、过分控制与青少年心理健康水平较低之间是相关的。以上研究证明了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的心理健康方面产生了重要的影响,这种影响在个体的各个成长阶段都会有所体现。
我国国内的学者也对父母的教养方式对个体心理诸方面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在青少年的学校社会适应及学业成绩、归因方式等方面均有着重要的影响,青少年的高焦虑和神经质等方面的特点与父母教养方式呈显著相关。
有研究发现,父母文化程度低的家庭,其子女问题行为的发生率较高。父母的受教育程度是影响父母教养方式的因素之一。受教育程度高的父母倾向于给予孩子更多的尊重、理解。受教育程度低的父母就越容易对子女采取过渡保护、干涉、惩罚、严厉或是偏爱等消极的教养方式。不健康的教养方式很容易使子女产生异常心理。
三、结语
父母教养方式是影响子女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父母给子女一个情感温暖、理解的环境,施予理智的爱,子女出现心理问题的可能性越小,而对子女采取不当的教养方式和表达负性情感越多,越会增大子女出现心理和行为问题的可能性。因此,父母教养方式对中学生的成长是不容忽视的。这些应引起所有有关人士的关注,呼吁积极改进父母的教养方式,为子女的健康成长创造一个美好的环境。
参考文献:
[1]陈陈.家庭教养方式研究进程透视.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6.
[2]林磊.幼儿家长教育方式的类型及其行为特点,心理发展与教育,1995.
[3]左占伟.初中生父母教养方式的发展特点研究,哈尔滨学院学报,2003,8.
[4]梁家国,朱玉英.父母教养方式对子女心理状况影响初探,中国心理学杂志,1995,9.
[5]阳德华.父母教育行为与初中儿童抑郁、焦虑情绪的关系,教育导刊,2000,6.
[6]刘建榕.初中生心理健康的优势家庭教养方式的探究,四川心理科学,2001,2.
[7]Paker,G.The parental bonding instrument:A decade of research.Social,Psychiatry and Psychiatric.Epidemiology,1990,25.
【关键词】高职院校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方法创新 必要性
近几年来,我国高等职业教育迅猛发展,办学规模不断扩大,但人才培养质量却不尽如人意,表现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究其原因,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很多高职院校在强化学生技能培养的同时,忽视了思想政治教育功能的发挥,特别是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方面存在明显不足。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使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更加适合青年大学生的思想实际,更加适应社会发生的巨大变化,必须针对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改进和完善,不断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只有这样,才能切实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总体来说,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的必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教育方法是实现教育目标、完成教育任务的手段。有什么样的教育目标和教育任务,就要求有什么样的教育方法为之服务。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大学生的学习、生活与就业问题结合得更加紧密,其内容、目标与以往相比发生了重大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在不断地充实,教育内容注入了鲜活的思想、知识和事实材料。教育目标也不再仅仅注重社会价值的实现(即主要从党、国家和社会的角度来谈思想政治教育),而是从人的全面发展的视角来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目标,注重开发大学生的潜能,进行素质教育,促进大学生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协调发展,引导大学生勤于学习、善于创造、甘于奉献,成为“四有”新人。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发展变化阶情况下,如果方法仍然固守传统的灌输教育形式,那么其实效性将大打折扣。因此,只有进行方法创新和发展,才能适应当前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目标、内容变化发展的要求。
二、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发展变化的客观要求
思想政治教育环境是指思想政治教育所面对的外部客观存在。具体是指影响人的思想政治品德形成、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活动开展的一切外部因素。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根据所处的具体环境选择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现阶段,从国内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受到市场经济负面影响的挑战;同时,精英型高等教育正在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转型,这些都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提出了挑战,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必须创新、选择和运用行之有效的方法,才能充分发挥思想政治教育鼓舞人、教育人、引导人的作用,使思想政治教育服从和服务于建设、改革和发展的大局。
三、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形成与发展规律的本质要求
大学生的思想是在客观外界条件和主观内部因素相互作用中形成的,同时又是随着社会实践的发展而不断丰富的。因此,要做好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就必须掌握其思想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其产生、变化和发展对社会存在具有依赖性。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是一切社会生活的过程和条件在他们观念上的反映,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在他们头脑中的观念形态的反映。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有什么样的思想,也就是说,社会存在决定了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现代社会科学技术飞速发展,日新月异,社会存在已发生了重大变化,高职院校大学生的思想观念、价值判断和道德标准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因此对他们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方法也必然随之发生变化。没有永恒不变的方法,只有持续不懈地进行创新,才有可能愈益深入地认识规律,认识方法。相反,如果总是墨守成规,就必然会落后于时代变动的脚步。
四、贯彻以人为本理念的要求
以人为本是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理念,也是思想政治工作的出发点与落脚点。以人为本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就是在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要求教育者在继承和借鉴的基础上,更加明确地坚持“以人为本”思想的指导,主动根据其基本原理和要求,积极探索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途径,完善、优化、整合和创造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方法,遵循人性化的原则,科学地选择和实施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使思想政治教育日益与大学生自身发展的主体性、能动性紧密结合,对大学生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产生更为明显的引导和促进作用。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要求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实行创新,并在创新过程中融入更多人文关怀,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
总之,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必须根据时代的变化所带来的教育内容和教育环境的变化,遵循大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规律,始终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不断进行改革与创新,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科学性、针对性和实效性,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正目的。
【参考文献】
[1] 程道光. 高职院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创新研究[J]. 赤峰学院学报,2010(1)
[2] 丁政,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效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研究[D]. 湖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