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

第1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关键词:合同管理;工程变更;工程索赔

1引言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合同管理至关重要,而合同管理中牵涉到的变更及索赔更是尤为重要,这就从根本上要求合同管理人员应熟悉合同条件、合同内容,熟悉各种法律法规、规章制度,要对合同管理进行超前规划,结合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技术方案等进行合同管理,通过合同的签订、合同实施控制等工作,全面完成合同责任,保证建设工程项目目标的实现。

2合同管理组织

合同是工程施工过程中双方争执解决的依据,项目合同管理必须有专职的机构或人员负责,具体负责施工项目的合同管理工作。负责合同管理的人员必须熟悉与合同相关的法律、法规,精通合同条款,对工程环境有全面的了解,有合同管理经验。

3合同变更

3.1原始资料的收集及报告

和行文制度工程的原始资料都是在合同的实施过程中产生的,是由施工各方人员提供的。合同管理人员必须及时收集整理各种合同资料和相关的工程资料,并妥善保存。项目部与监理、业主等相关单位之间的沟通都应以书面形式进行,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生的特殊情况及其处理的书面文件应有书面记录,并由监理工程师签署。工程施工中所有涉及双方的工程活动、事件、协商意见、请示、指示等都应有书面记录,并建立文件台账,要有文件签收依据,为工程索赔等方面提供保障。

3.2合同变更管理

合同变更是在履行合同项目的过程中,由于实施条件或相关因素的变化,而依法对原来的合同进行的修改、订正、删除或补充。工程变更是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业主要求、项目环境、施工因素或其他原因而对工程项目的任何部分所采用的形式上的、质量要求上、工程数量等方面的改变。

3.3变更控制原则

对工程的变更要有预控能力,要有防患于未然的措施。在施工过程中,要仔细研究图纸,深刻领会设计和业主意图,根据相关因素,当发现有些项目最终需要变更时,应尽快提出,越早越好,经协商书面确认后实施。工程变更会对项目的质量、进度、费用等产生较大影响,这就需要对多方面进行评估,根据评估情况,分析变更所带来的各种风险,同时制定风险变更处理措施,对变更实施过程进行监控,对变更实施效果进行评估,发现异常,及时汇报调整。3.4变更控制工作流程当对施工项目有变更意向后,要及时向监理部提交变更申请,由监理工程师和业主批准后,及时实施变更。变更报告的提出必须有变更的原因和依据,明确变更的内容及范围、变更引起的合同总价的增加或减少、变更引起的合同工期提前或缩短,提交变更审查所需要的附件和计算资料等。

3.5变更的控制

3.5.1指令变更

指令变更是指由监理和业主下达变更令后进行的变更。指令变更的原因如果不是施工方责任,项目部要及时就变更所造成的费用增加和损失提交书面报告,由监理和业主书面签认。如果暂时不能签认,要做好文件台账,为最终结算提供依据。

3.5.2推定变更

3.5.2.1业主要求的修改与变动

在工程实施过程中,业主对原来的技术要求进行修改与变动,但未下变更通知,合同签订后,国家新颁布了技术规范或施工管理规定,要求高于原合同标准,可归为业主要求的修改。

3.5.2.2业主的不适当拒绝施工过程中,业主认为施工单位用于工程上的材料或施工方法不符合施工技术规范的要求,拒绝该方法或材料的使用,可事后证明业主的认识是错误的,因此造成的施工单位花费额外费用,则有权得到赔偿。

3.5.2.3干扰和影响了正常的施工程序业主的行为实质上影响到施工单位的正常施工程序,造成施工单位的生产效率降低,工程成本增加,人员机械停工、窝工,施工单位有权得到相应的补偿。

3.5.2.4图纸与技术规范中的缺陷因图纸和技术规范出现缺陷导致工程质量缺陷,由此造成的工程费用增加,施工单位有权得到相应的补偿。

3.5.2.5工作实施的不可能当合同要求的工作实际上根本无法实现,但施工单位已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应自行承担风险。但施工单位可以从另一方面去证明,从法律和工程意义上看,业主提供的技术规范和图纸所要求的工作是不可行的,并且在签订合同时施工单位完全不知道或无法合理预料到,这种风险应由业主承担。

4工期延期管理

工期延期是非施工单位原因造成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工程发生变更造成的额外或附加的工作,不可抗力事件的发生,异常恶劣气候条件,非施工单位原因一周内因停水停电导致停工累计超过8h,业主未按合同的约定及时提供图纸和开工条件施工条件不到位,业主未按合同约定日期支付工程预付款和进度款致使工程不能正常实施等。发生工期延期,施工单位可在合同约定的期限内提出工程延期申请,并附申请延期的详细资料和证明材料,经监理工程师书面批准,合理延长工期。

5索赔管理

5.1确定索赔目标

索赔要有一定的目标,并对能否达到预期目标进行分析,看实现目标的可能性有多大,从而对预期索赔目标进行分解,从易到难逐个解决。

5.2索赔战略分析

施工单位的经营战略理念直接制约着索赔的策略和计划,对索赔的要求和解决的方法起着决定作用。目前的工程施工中,很多索赔都是最后一下子解决,这对项目索赔最为不利。因为此时索赔款项很大,不利于索赔。最好能在施工过程中,仔细分析研究相关资料,准备充分的索赔理由和证明材料,将一些理由充分的单项索赔尽早逐一解决,这样会减小最后的索赔压力。

5.3索赔种类

索赔种类很多,主要包含有延期发出图纸引起的索赔,恶劣的气候条件导致的索赔,工程变更导致的索赔,以承包商之能力不可预见引起的索赔,外部环境而引起的索赔,监理或业主指令导致的索赔等。

5.4索赔策略

5.4.1索赔材料的收集

索赔材料的收集要及时、真实、全面并具有法律证明效率。在平时的工作中一定要做好原始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有关索赔报告要及时上报,施工过程要有详细记录,合同管理与技术质量管理紧密结合,变更一定要有书面的文件。要注意收集整理气象、物资、人员工资等一切与工程索赔相关的资料,为下一步索赔打好基础。

5.4.2口头变更指令的书面确认

在施工过程中监理工程师常用口头形式指令工程变更,如果施工单位直接进行变更工程的施工,而不对口头指令给以书面确认,一旦事后对方矢口否认,索赔将很难进行。所以对监理工程师的要求要及时书面确认,再去实施。

5.4.3索赔事由论证要充足

索赔报告提出后,附带的证据资料、索赔计算及索赔论证一定得令人信服、经得起推敲。计算应只计算索赔事件引起的计划外的附加开支,计价项目要具体,不能无限制过高,否则会使索赔长期得不到解决。

5.5索赔报告的编写

索赔报告的阐述要求简明扼要,说明问题。应概要地叙述索赔事件的发生日期与过程,施工单位为该索赔事件所付出的努力和附加开支,以及施工单位的具体索赔要求。索赔报告要说明索赔依据,这是索赔能否成立的关键。该部分的内容主要来自该工程的合同文件,并参照有关法律规定。施工单位的索赔要求有合同文件的支持,应直接引用合同中的相应条款。对于工期索赔,要明确延误的工作是否位于网络计划的关键线路上,延误的时间是否超过该工作的总时差。证明资料应翔实、充分,能够有力地支持或证明索赔理由、索赔事件的影响和索赔的计算。不能出现“大概”、“大约”、“可能”等模棱两可的词语。

5.6索赔事件的记录

事件发生时及发生过程中现场的实际状况,导致现场人员、设备闲置及窝工的清单,对工期的延误具体时间,对工程的损害程度,导致费用增加的项目及所用的人员、机械、材料数量、有效票据,监理的签证,工程受到干扰的详细证明,事件发生的相应视频图片资料等要做好详细记录。

6结语

第2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关键词 水利水电工程库区;现状;问题;对策;贵州织金

中图分类号 D63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02-0222-02

织金县以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为重点,以洪家渡、引子渡水电站移民遗留问题处理成果兑现、县内大新桥水库、黔中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工作为抓手,以实施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为目标,全为抓好项目建设,改善库区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取得了较好的工作效果。

1 库区建设发展基本情况

近年来,织金县境内陆续开工修建了东风、普定、洪家渡、引子渡、大新桥水库和黔中水利6座国家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工程建设涉及全县23个乡镇184个村,搬迁安置移民近3万人。2011年末,国家核定农村移民后期扶持人口为1.588万人。

1.1 库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整合资金帮助库区群众感化道路39.08 km、新修通村公路222.8 km、修建或改造房屋12.27 m2、新建安全饮水工程34处、沼气池140余口、码头10余座、学校2.45万m2,基本解决广大移民群众上学难、就医难、饮水难、行路难、入学难等民生、民心问题。

1.2 移民群众经济收入稳步增长

建立反季节蔬菜、经果林产业基地11个,面积868 hm2,库区基本确定以农业为主导产业,畜牧、运输、加工为优势产业,旅游、餐饮为特色的产业体系,先后有人均年收入过万的产业大户200余户,移民人均纯收入由1 638元增长到3 107元,年均增长率达17.9%。

1.3 移民自身素质不断增强

采取短期培训和长期培训、中心培训与实地指导、走出学习培训和请进来培训、科技产及推广和科技扶贫应用相和的形式,努力提高移民地,增加就业机会。完成了实用技术和就业技能培训4 100人(次),基本实现每户移民有1个以上劳动力接受劳务输出技术技能培训或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参训人员掌握1~2门生产生活技能,加快脱贫致富步伐。

1.4 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稳步推进

按照地、县“和谐三区”建设要求,着力从组织保障、责任落实、排查化解、办信接访、改善民生、经济发展、政务公开,形象塑造、预警防范、机制建设等多个方面抓好抓落实;并创造性地开展“移民遗留问题现场处理”、“五连心”、“四诊”等活动,有效化解移民矛盾。近年来,移民突出问题和矛盾纠纷处置率达95%以上,基本实现了问题“小事不出乡、大事不出县、矛盾不上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总体保持稳定。

2 库区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移民自主发展意识不强

区部分移民存在“特殊公民”的想法,期望值过高,认为任何事都可以依赖党委、政府,存在“等、靠、要”的思想,缺乏应有的主动性;少数移民还不适应新的生活环境和生产方式,难以融入当地群众生产生活中。

2.2 移民就业与收入不稳

多数移民文化素质不高,长期从事农业生产劳动,缺乏一技之长,劳动力转移就业困难,大龄移民就业难度大,导致生活来源有限,收入不稳定,生活比较困难;同时,一部分移民对农村实用技术和就业转移培训持观望或排斥心态,不积极参加培训来提高生产技能、增加收入,影响其就业和创业。

2.3 库区生产发展后劲不足

虽然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部分乡镇按照“一村一品、一家一品、一事一品”的发展理念,基本形成了一定规模的菜油加工点、专业养殖户和建筑工程队,但项目单一,且大多只是卖初级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滞后,产品附加值低,产业链短,发展后劲不足;同时,未形成一定规模的生产经营,大部分移民靠单打独斗,发展资金短缺,产业难以发展壮大。

3 和谐库区建设的对策

3.1 注重民生建设,夯实库区群众发展根基

一是改善基础设施。整合各方资源,有计划、有步骤地加大库区村、组道路、安全饮水、农田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从政策、资金上予以倾斜,进一步改善基础设施,逐步解决移民“行路难、饮水难、上学难、用、就医难”等问题,为促进库区发展,改善库存区实际,从基础入手,从低到高、逐步做大,并从交通、建筑、服务、电力电信、环卫、旅游标识、环境容量和旅游码头等进行分阶段规划实施,着力开发水上娱乐、民俗风情、山庄休闲等功能,打造旅游品牌,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增加经营性收入[1-2]。二是破解发展难题。针对资金不足的问题,进一步扶持壮大库区移民经济发展的农村产业合作社,将移民群众插足资源整合集中,发展特色产业和优势产业;并协调各金融机构充分利用国家的有关优惠政策,创新金融品种,简化审批手续,尽可能为移民群众提供创业贷款,扩大再生产规模。三是促进就业创业。加强与人事、培训、扶贫、农业等部门沟通、合作,通过举办技能培训班、开办知识讲座,培养一批致富能手、能工巧匠、经营能人,并通过他们发挥“传、帮、带”作用,促进移民培训就业、自主创业;进一步完善制度,规范自主培训行为,使广大移民真正参加各类技能培训,提高发展生产的能力和水平。协调有关部门为库区移民在培训、就业、办理工商营业执照、税收等方面提供优惠待遇条件,为移民就业和自主创业创造良好环境。四是着力帮扶解困。组织全县移民干部职工深入库区,深入一线、深入农户家中,开展“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帮助他们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和突出问题,为维护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和谐稳定创造条件。

3.2 注重项目带动,强化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力

一是落实直补资金兑现。积极与县财政、农村信用联社等有关部门沟通协作、密切配合,严格执行国家大中型水库存移民后期政策和补助标准,确保“直补到人”资金通过“一卡(折)通”安全、及时、足额发放到移民手中。二是规范后期扶持资金管理[3-4]。加强移民资金监管、内部审计和项目资金稽查工作,在稽查中发现问题,逐项剖析问题根源,明确整改任务和措施,将整改工作责任逐一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狠抓整改落实,确保扶持奖金安全高效运行,切实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库区社会不稳定问题。三是项目的选择、实施、监督、验收,尽可能做到公平、公正,并明确项目申报前严格执行公示制度,实行阳光操作,尊重民意,注重效益。

3.3 注重机制完善,构建“和谐库区”大格局

一是建立健全责任机制。县、乡镇移民干部要深化维稳理念,强化维稳责任,及时高速充实创建“和谐库区”工作领导小组,创新库区社会管理模式,加强村级建设,发挥基层组织作用,提高自治管理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逐步以包村领导负责抓,村干部具体抓,库区群众共同参与的工作格局;通过“六型机关”建设等活动的开展,建设一支作风过硬、业务精通、奉公守法的库区移民干部队伍,提升移民干部的创新能力、协调能力、执行能力和依法行政能力。二是严格落实责任制[5]。把创建“和谐库区”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实现与经济发展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奖惩;县、乡镇、村层层签订创建“和谐库区”责任书,把“和谐库区”责任分级落实到乡镇、村,落实到具体人员,做到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三是落实部门联动机制。在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乡镇党委、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借助“三级视频接访”平台,由乡镇移民工作管理站、社会事务中心牵头组织辖区内各方力量整体联动、综合协调、立体动作,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民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等活动为载体,把“和谐库区”建设与当地平安建设相融合,形成上下齐动、左右互动、各负其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提升“和谐库区”建设工作的实效和水平。四是建立预警防范机制。建立县、乡、村3级信息网络,由信息灵、作风正的人员担任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信息联络员,把触角延伸到每一个角落。五是强化风险研判机制。建立完善移民工作社会风险研判、评估机制,凡涉及移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包括重大政策出台、重大项目立项、重大改革实施等,均开展社会稳定风险研判、评估;对重大事项实施出台的合理性、合法性、可行性进行分析研究,对其在实施过程是否会引起影响库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稳定的问题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六是按照“分级负责、归口管理”和“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在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以移民工作机构为主,纪检、监察公安、检察、司法、、国土、水利、建设等部门共同配合的移民和矛盾纠纷排查的“大、大排查”的工作网络,做到经常排查与集中排查、面上排查与重点排查、事前防范与及时妥善调处相结合。七是完善移民机制。着眼于问题早知道、早处理、早解决,把“和谐库区”建设的重心从事后处置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做到重心下移、关口前移,采取走下去、请上来和“会诊”等形式解决移民的问题;不断畅通移民渠道,完善干部接待制度,遵循依法处理事项工作原则,依法、及时、就地解决移民问题。八是落实法制宣传机制。使库区广大干群进一步了解现行移民政策以及有关法律法规,明确“和谐库区”建设的目的、意义和重要性,提高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以“局长下基层,作风大转变”、万名干部下基层,扎扎实实帮群众为依托,持续开展县、乡镇、村“三级视频接访”活动,提高广大移民群众的法制观念,从而更好地遵守法律法规。

4 结语

“和谐库区”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系统工程,关系到社会的长治久安,关系到织金县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只有认真贯彻落实省、地“和谐库区”建设的有关文件和会议精神,本着帮助移民、促进库区稳定发展,多措并举、多管齐下,切切实实为移民创造安居乐业的生产生活条件,才能把全县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打造成安定、稳定、平安的“和谐库区”,为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5 参考文献

[1] 周英虎.广西库区移民问题研究[J].广西财经学院学报,2007(6):13-19.

[2] 阮启业.浅谈电站库区移民安置工程的实施[J].技术与市场,2011(7):501-502.

[3] 谭宇,薛福根.恩施生态文明特区:库区移民家庭收入风险的来源与控制——以湖北省巴东县为例[J].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9(3):122-125.

第3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不良地基对建筑物的影响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地质条件差,抗滑效果达不到设计规定值

导致这种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岩石和混凝土、岩石和岩石以及其它节理裂隙带、古风化壳、软弱夹层、破碎带等结构面的抗压度太低,满足不了上部结构相关方面的抗滑要求,或者是因为地基基础对整体和局部形成的剪切破坏。

(二)地基基础沉陷量偏大或均匀度不够。

这种现象产生的原因多数是因为岩层内部承载力难以达到支撑建筑物的水平。此外,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还有地基基础强度的不统一,均匀度的不统一以及地基软弱破碎带在分布上存在的问题。因为外负荷承载的影响,导致地基中的断层破碎带、软弱岩石、淤泥质软土、湿陷黄土、膨胀土等方面的沉陷值超出了限定的容许值。

(三)渗漏量或水利坡降超出容许范围

之所以超出容许范围是因为地基的基础层存在孔隙过多的松散砂、砾石层、喀斯特渗漏带、构造破碎带以及其它一些透水层。这些因素致使扬压力超出规定限制,水库过多漏水以及软弱透水层变形。

(四)地基中无粘土粉细砂层液化

无粘土粉细砂层被液化主要是因为振动和震陷,因振动和震陷直接导致建筑的破损。

二、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

(一)处理地基基础软弱带

1、处理高倾角软弱带

要对其进行处理,就要开挖软弱带并以混凝土回填,开挖时深度应保持在软弱带宽度的1倍至1.5倍之间,两翼开挖的边坡应保持在1:1至1:0.5之间。如果软弱带宽度较大或质地比较疏松,就要用混凝土拱或混凝土梁来将上部的负荷承载分散至两翼完整的岩体。针对软弱的土坝坝基,要通过开挖部分软弱带再以混凝土回填的方式来阻止渗入流水冲刷坝身。在水库与软弱带相通的上游地方,要开挖防渗流井并以混凝土回填,或者通过筑防渗齿墙的方式来解决。如果高倾角软弱带处于堤坝的肩部位置(尤其是拱坝肩部),可以通过设置传力框架、混凝土传力墙、预应力锚固等方式来解决。针对重力坝的破碎岩体坝肩,如果破碎岩体本身足够稳定,则可以通过在岩体内部筑造混凝土防渗墙的方式来解决。如果坝基裂隙带出现密集发育状态,也可以通过铲除松散体再回填混凝土或筑造防渗齿墙的方式来解决。

2、处理缓倾角软弱带

要对缓倾角软弱带进行处理,首先要对软弱带进行开挖并清除回填的混凝土。如果上盘岩体还完整坚硬,且整体开挖量偏大,可以通过利用竖井或平硐开挖来清除软弱带,然后再用混凝土或者钢筋混凝土来进行回填。其次,可以筑造穿过软弱带的防滑齿墙,但在筑造过程中必须注意预应力锚固。再次,可以沿着软弱带加筑钢筋混凝土来设置抗剪键或者穿过软弱带来加设抗剪桩。

(二)处理可液化土层

液化土层可致使地基滑移沉陷,危及上部建筑安全。对其采取的措施如下:开挖并清除被液化的土层,在此基础上,加入高强度高防渗性的材料;为防止液化土层的流动,可用混凝土对液化土层四围进行围堵;也可以穿过液化土层筑造灰土桩、砂桩或砂井来解决,另外,还可以通过分层振动或震冲挤压的方式来解决。

(三)处理淤质泥软土

淤泥质软土容易导致侧向膨胀、压缩变形以及挤出滑移,影响上部建筑稳定性。针对坝基淤泥质软土导致的排水困难,处理方式有:对淤质泥软土进行开挖并清除;实行砂层置换或砂垫层排水;通过抛掷石块来挤压;利用砂井进行排水;预先留足沉陷量;扩大地基,加筑桩基;控制好加荷的速率,缓慢进行排水固结;用板桩墙进行封闭并通过对底部侧向填砂石来阻止滑移。

(四)处理膨胀土土层

膨胀土土层主要是粘粒性强亲水矿物,这种物质遇水即膨胀,失水即收缩,从而导致建筑变形、歪斜、开裂、滑移或沉陷。对于膨胀土土层的处理,最主要是防止地下水对地基的侵蚀作用。可以采取以下处理方法:开挖之初,要及时防止积水,避免冰冻或暴晒,同时,要预留足够的保护层,而在开挖之后则要立刻进行填筑以保持土层的原始含水量;利用桩端位于其它土层的桩基来穿过膨胀的土层;利用阻水帷幕和截水墙,阻截外来水流侵蚀地基。

(五)对强透水层的砂、砾石层进行防渗处理

强透水层的砂、砾石层如果不采取防渗措施,不但会致使水量流失,而且还容易导致机械管涌,使扬压力增大,危机建筑的稳定。对其处理一般采取如下方法:开挖清除强透水层的砂、砾石层后用混凝土或粘土进行回填;采用高压的喷射灌浆筑造防渗的水泥墙;运用冲击钻机和冲抓钻开凿大口径的孔,再以粘土或混凝土进行回填;坝前用混凝土或粘土铺盖,延长水流的渗径;要在防渗墙或帷幕后进行排水减压。

(六)处理深覆盖层

如果出现因河流的冲击或泥石流等原因造成冲积堆积层出现过大且不便于开挖清除的现象,通常采取的措施如下:用固结和帷幕灌浆加固地基;用振动碾夯实、强夯法对土体表层进行压实;用高压喷射灌浆或混凝土筑造防渗墙;合理利用好摩擦桩和沉重桩;对加荷速率进行严格控制。

(七)处理喀斯特地基

喀斯特地基有两种表现形态。其一,因建筑区喀斯特溶隙和洞穴溶蚀产生的“泥夹石”或泥包石”。其二,因个别较大洞穴和溶蚀管道形成的洞穴管道。对于第一种喀斯特地基,主要采取的处理办法有清除置换、降低扬压力、截断渗水或扩大基础等;对于第二种喀斯特地基,主要采取的处理办法则是防渗堵漏,清理填充物。

(八)处理坝基涌泉现象

坝基涌泉的产生多与基岩裂隙、松散土层、喀斯特管等有关。坝基涌泉可以导致管涌流土对坝身稳定性的破坏或使混凝土存在浇筑方面的困难,甚至出现漏水通道。因此,必须对其进行处理。处理方式有两种:一是对于基岩涌泉,如果条件允许,最好用混凝土进行封堵。对于涌水量过大的,要将水引入到集水坑,然后再以砾石进行回填,在预埋灌浆管的基础上再进行抽水,并再用混凝土来回填,进入后期阶段后,再实施回填灌浆。另一种办法是将活动逆止阀安置在涌泉出口,在保证库水不漏失的基础上引导流水流入库中。

结束语: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不良地基现象多是因为地质体问题产生的,但这并不表示对所有的不良地基都必须进行处理。对于不良地基,一定要勘明其性质和规模,还要弄清产生其不良问题的原因,再联系到具体工程情况和它对建筑产生的影响程度来判定是否要对其进行处理。处理时可以多预备几个解决方案,根据具体情况,选取最合理、最经济、最有效、最简单的解决办法。

参考文献:

[1] 朱松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的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1,(22).

[2] 敬云江.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中不良地基基础处理方法研究[J].中国科技博览,2011,(5):137.

[3] 曹永和.浅析水利水电工程中不良地基的分类[J].云南环境科学.2007(09)

第4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附:《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

安徽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用土地及安置移民办法

全文

第一条  为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保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用地,妥善安置移民,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规定,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水利水电工程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生产服务的设施。一切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包括行蓄洪区庄台建设,都应按照节约用地、合理用地的原则,进行规划、设计和施工,并按照国家规定的程序输征地手续。严禁乱占滥用土地。

第三条  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凡涉及淹占土地、迁移居民的,都必须认真编制移民安装规划,提出占用土地、拆迁房屋和移民人口的数量,移民安置设想,移民费用框算等,作为工程设计任务书的组成部分,按照基本建设程序报批。设计任务书经批准后,有关地方的人民政府应组织工程设计等单位,核实征地、移民的实物数量,根据当地资源和经济状况,制定切实可行的移民安置方案。

第四条  安置移民应立足于利用当地资源和水、电建设优势,开展多种经营,发展乡镇企业以及各项服务事业,以保证移民群众的生活不低于搬迁前的水平,并扶持他们逐步富裕起来。

安置移民的主要办法是:

(一)后靠安置;

(二)在受益区内安置;

(三)有垦荒条件的,经过批准,开垦荒地、荒滩安置。

第五条  居民迁移、安置工作由有关地方的人民政府负责实施,工程建设单位应密切配合。移民安置数量较大的市、县,应设立必要的专管机构。

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应根据批准的移民安置规划和方案,与承担移民安置任务的地方人民政府签订协议,由地方人民政府保证按期完成征地和移民安置任务,水利水电建设单位按时拨付资金和材料给移民安置主管机构包干使用。

第六条  下列水利水电工程的建设,由国家付给各项征地费用:

(一)大中型水库,大中型涵闸、机电排灌站;

(二)皖南山区和大别山区灌溉面积二万亩以上、其他地区灌溉面积五万亩以上的灌溉渠道;

(三)挖压土地比较集中的山丘区流域面积一百五十平方公里以上、其他地区流域面积三百平方公里以上的河道治理;

(四)五百千瓦以上的小水电站。

其他水利水电工程,由用地单位或受益单位负责解决或负担各项征地费用。

第七条  土地补偿费

耕地的补偿标准,为其年产值的四至五倍,茶山、桐山、桑园、果园、菜地等,为其年产值的五倍。年产值按县核定的征用前三年的平均年产量和国家规定的现行价格计算。鱼塘、藕塘、苇塘、菱塘,有砍伐任务的林山、柴山、草山、药材地等以及宅基地,参照耕地的标准补偿。

对灌溉用水塘、沟渠和水利设施,凡占用后不影响未征地灌溉、排水的,不予补偿;确实有影响的,由建设单位修建新的相应工程或给予适当经费补偿。凡属国有荒山、荒地、滩涂和其他单位使用的国有土地,以及三年以内的开荒地,无收益的荒山、池塘、河滩、空地等,不付土地补偿费。

第八条  青苗(鱼苗)补偿费

油、粮、蔬菜等作物的补偿标准;青苗期按当季作物产值的百分之四十至六十补偿,多年生作物按其年产值补偿;接近成熟期的,原则上待作物收获后施工,确需立即施工的,按该季作物实际产值补偿。烟、麻、藕、菱、茴草、药材和棉花等经济作物,能够收获的不予补偿,不能收获的按该季作物产值补偿。

鱼苗补偿:放养两年以上的,由鱼主捕捞,不另补偿,不足两年的,按鱼苗费二倍补偿。

林木补偿:用材林,由林主确伐,主干平均直径二十厘米以上的,另按实有材积价值百分之十至二十补偿,主干平均直径二十厘米以下五厘米以上的,另按实有材积价值百分之五十至八十补偿。幼树和不能砍伐的竹林,由县(市)制定补偿标准。

第九条  房屋补偿费

对征用土地上的房屋,按原质原量给予补偿。补偿标准,土墙草顶房屋每平方米三十至四十元,半砖瓦结构房屋每平方米四十至六十元,砖瓦结构房屋每平方米六十至八十元。阁楼层高一点八米以上的,按建筑面积计算,层高一点五米以上不足一点八米的,按百分之三十建筑面积折算,层高一米以上不足一点五米的,按百分之二十建筑面积折算。国家机关、学校、企事业单位的公房,按原规模和标准补偿。

房屋中的砖混二层以上结构,补偿标准可略高于砖瓦结构,但不得超过百分之三十。

第十条  其他补偿费

牛栏、猪圈、厕所、烘池、炉灶等,每个补偿二十至四十元。土井、石井、砖井,井深不足五米的,每眼补偿一百至二百元;井深五米以上的,按当地工本费标准折旧补偿。砖瓦窑,每座补偿二百至一千元。废井、废窑不补。一般坟墓,每卒补偿六十元,烈士墓可适当照顾。

对施工中临时占用的耕地,按该耕地当年产值逐季补偿。临时占用期不得超过三年。

第十一条  安置补助费

每一个农业人口的安置补助费标准,大中型水库工程征用的土地,为该耕地每亩年产值的二至四倍,灌区、排灌区、河道、闸站建筑物等工程征用的土地,为该耕地每亩产值的二倍。有条件结合施工造地的,应帮助群众造地,并按造地亩数相应扣减安置补助费。

第十二条  水利水电工程投入运行后,可以从水费、电费收入中提取一定比例,返还给移民安置区,用作安置移民的补助经费。

第十三条  各项征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助费等,必须严格按国家规定的用途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占用、挪用。各级土地管理机关和财政部门要加强检查监督。

第十四条  征地涉及城镇和企事业单位以及铁路、公路、码头、桥梁、渡口、输电线、广播线、电讯线的迁建时,水利水电建设单位应与有关部门协商,并按迁建部分原有规模、等级和标准予以补偿,但应考虑旧设备、旧材料的利用。

第十五条  对违反本办法的行为,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和《安徽省实施〈土地管理法〉办法》的有关规定处理。

第5篇:水利水电建设工程工法范文

关键词:河流 保护 生态 恢复

西方国家在经历了一百多年对于河流大规模开发利用的工程建设以后,从凹世纪50年代开始,逐步把重点从开发利用转向了对河流的保护,河流生态恢复建设正处于方兴未艾的形势中。

一、河流保护行动的发展阶段

1.河流水质恢复

所谓水质恢复,是以污水处理为重点,主要以水质的化学指标达标为目标的河流保护行动。

由于西方国家在二次大战后工业急剧发展,城市规模扩大,工业和生活污水直接排人河流,造成河流污染严重。从20世纪50年代起,西方国家把河流治理的重点放在污水处理和河流水质保护上。为恢复河流水质,政府投入了巨额资金。通过加强管理,强化污水处理和控制排放,推行清洁生产。著名的工程案例是美国俄亥俄河、英国泰晤士河等的水质恢复工程。河流水质恢复的努力一直持续至今。

2.山区溪流和小型河流的生态恢复

自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河流保护的重点从认识上发生了重大转变,河流的管理从以改善水质为重点,拓展到河流生态系统的恢复,这是一种战略性的转变。

西方国家这个阶段的河流生态恢复活动主要集中在小型溪流,恢复目标多为单个物种恢复。典型的案例是阿尔卑斯山区相关国家,诸如德国、瑞士、奥地利等国开展的“近自然河流治理’32程,20多年取得了斐然成效,积累了丰富经验。这些国家制定的河川治理方案,注重发挥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注重河流在三维空间内植物分布、动物迁徙和生态过程中相互制约与相互影响的作用;注重河流作为生态景观和基因库的作用。河川的生态工程在德国称为“河川生态自然工程”,日本称为“近自然工事”或“多自然型建设工法”,美国称为“自然河道设计技术”。一些国家已经颁布了相关的技术规范和标准。

同一时期,一些国家的科学家和工程师对河流生态恢复工程开展了一些科学示范工程研究,较为著名的有英国的戈尔河(Gole)和思凯姆河(Skeme)等科学示范工程。

3.以单个物种恢复为标志的大型河流生态恢复工程

大型河流生态恢复工程大约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具有典型性的项目是莱茵河的“鲑鱼-2000计划”和美国密苏里河的自然化工程。从恢复目标来看,大体是按照“自然化”的思路进行规划设计。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欧盟已经把注意力集中在河流及流域的生态恢复上,《生命计划和框架计划Ⅳ.V》已经通过,其目的是增进人类活动对于生物多样性冲击的认识,恢复生物多样性的功能。从1993年开始,欧盟生命计划开始在丹麦和英国的主要河流上实施,主要是开展示范工程建设。

4.流域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

河流生态系统是由生物系统、广义水文系统和人工设施系统等3个子系统组成的大系统。生物系统包括河流系统的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广义水文系统包括从发源地直到河口的上中下游地带,流域中由河流串联起来的湖泊、湿地、水塘、沼泽和洪泛区,以及作为整体存在的地下水与地表水系统。水文系统又与生物系统交织在一起,形成水域生态系统。而人类活动和工程设施作为生态环境的一部分,形成对水域生态系统的正负影响。因此,河流生态恢复不能只限于某些河段的恢复或者河道本身的恢复,而是要着眼于生态景观尺度的整体恢复。以流域为尺度的整体生态恢复,是20世纪90年代提出的命题。美国已经按照这种思路进行了部分河流恢复规划,未来20年美国将恢复60万km的河流或溪流。已经开展的大型河流按流域整体生态恢复工程的实例有上密西西比河、伊利诺伊河和凯斯密河。转贴于 二、河流保护工作给我们的启示

1.河流保护工作的重点从单纯改善水质到恢复河流生态系统,这是河流管理中一次认识的飞跃通过研究和实践认识到,河流与周围的动物、植物及微生物组成了生机盎然的河流生态系统,河流是河流廊道生态系统的动脉。治河,不应孤立地处理河道里的水体,而要综合恢复整个河流的生态系统,促进其健康和具有可持续性。具备健全功能的生态系统,也包括了河流自我净化功能。水利工程对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西方国家的学者进行了一些研究,指出水利工程的负面影响,一是改变了河流地貌学特征,二是改变了河流水文学特征。两者的作用都是使河流生境单调化,导致生物群落多样性的降低。在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河流生态恢复”的概念。所谓“恢复”是创造条件使河流生态系统尽可能回到未受干扰的状态,至少达到一种接近自然的状态。这样就把河流水质恢复的内涵扩大为河流生态恢复,把河流管理的范围从河道及其两岸的物理边界扩大到河流走廊生态系统的生态尺度边界。河流管理者关注的对象不再是仅仅具有水文特性和水力学特性的河流,而是还具备生命特性的河流生态系统。这是一种认识的飞跃。

2.河流生态恢复的任务一是水文条件的改善,二是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目的是改善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标志是生物群落多样性的提高,与水质改善为单一目标相比更具有整体性的特点,其生态效益更高

水文条件的改善包括:通过水资源的合理配置维持最小生态需水量;通过污水处理,控制污水排放以及提倡清洁生产改善河流水质;水库的调度除了满足社会需求外,尽可能接近自然河流的脉冲式的水文周期等。河流地貌学特征的改善包括:尽可能恢复河流的纵向连续性和横向连通性,尽可能保持河流纵向和横向形态的多样性,防止河床材料的硬质化。

近几年来,我国河流管理工作开始重视通过适度向生态脆弱地区调水,改善湿地、河流的生态条件,已经收到明显效果,但是在改善河流地貌学特征方面尚未引起重视。在全国范围内防洪和渠道工程中仍然大量采用混凝土或浆砌块石材料作为衬砌或防护材料。河流整治工程中自然河流仍然被渠道化,裁弯取直工程屡见不鲜。不少地方结合城市河流整治更多注重园林景观的建设,沿河建设不少亭台楼阁,然而忽视了生态景观的建设。更多的现象是人们把河流生态建设简单理解为沿河种草植树的绿化工作,而不是河流走廊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全面恢复和改善。

从学科发展角度看,传统的水利工程学是以建设工程设施、改造河流和控制水流为手段,达到开发利用水资源的目的。学科的基础是水文学和工程力学等。传统的水利工程忽略了河流处于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之中这一基本事实,孤立地处理水资源中的水量、水质、水能等水文系统中的问题,忽略了河流生态系统中的动物、植物、微生物这些生命系统中的问题。其结果是在给人类带来巨大经济社会利益的同时造成对于河流生态系统的胁迫。对此反思的结论应该是:水利工程不仅能满足经济社会需求,还应该兼顾生态系统健康和可持续需求。传统的水利工程学需要吸收生态学的原理和方法,改善水利工程的规划和设计方法,发展“生态水利工程学”,形成新的交叉学科分支。

3.我国河流保护工作总体处子水质改善阶段,河流水质恶化趋势未能有效遏制,全面进入河流生态恢复建设尚待时曰,但是,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河流生态恢复的经验用手我国的水利建设,而不必再走西方国家的弯路

我国河流保护工作总体处于第一阶段即河流水质恢复阶段,在治污方面还要走很长的路。河流生态恢复工作应该是在治污基本达标的基础上开展的。实际上,利用河流生态系统的自净功能,是对于达到排放标准的水质的进一步加强。自净功能对于严重污染水体是无能为力的。所以,河流生态恢复一般是在治污基本完成的前提下开展的,河流保护的各个阶段难以跨越。但是,结合我国的情况,应该积极借鉴发达国家的生态恢复方面的经验,不再走弯路。这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于已建工程,需要加强生态监测,进行生态系统演进的预测与评估。同时,加强水库库区的生态建设以及改善水库调度方式,加强扰河流的栖息地建设,目的是对于河流生态系统进行补偿。另一方面,西方国家水资源水能开发基本完成,而我国正处在水利水电建设的时期,新建工程要吸取经验教训,改进工程规划设计理念和技术,主动研究和兼顾河流生态系统健康需求。这包括开展新建工程的生态系统变化的整体评估,加强工程立项的科学性。在工程规划和设计方面,积极吸收生态学的理论和方法,改进传统方法,在满足社会需求的同时,兼顾生态系统的健康和可持续性。比如避免或减少渠道化设计,增加河流的连通性。如果我们的规划设计仍然固守传统方法,继续搞河流直线化工程,继续搞裁弯取直工程,继续建设硬质岸坡,几年后一旦认识到这是对生态系统的胁迫,再进行改造,重新废除直线的人工运河,拆除混凝土护坡和衬砌,代之以可以长草、鱼类可以产卵的新型护坡等,其造价将是原来造价的若干倍。

4.需要研究对手受损生态系统补偿的政策,修订相关技术规程规范,开展科学研究和工程示范

河流生态系统对于人类的服务功能历来认为是大自然的恩赐,人们是可以免费获得的。这些服务功能没有明显的市场价值,往往得不到保护。有的西方学者认为,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应该使其价值定量化。比如由于河流上游滥伐森林发展木材加工业获得了利润,造成的后果是下游洪水泛滥,由谁来支付下游水灾的费用呢?应该靠财政手段通过税收让伐木公司和木材加工公司补偿下游水灾的经济损失。如上述水利工程对于河流生态系统造成胁迫,导致河流生态系统功能下降,是否应该研究相应的法规政策,通过财政手段收取补偿的费用,用于河流生态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