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行政管理的能力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成本收益;机制
行政管理工作是各类行政机构的一项经常性、主导性工作,提高行政管理效能是行政管理的首要目标。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是指对行政机构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监督检查,看其是否认真贯彻执行了国家的法律法规、方针政策以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是否认真、正确地履行了自己的职责,是否努力为人民服务,是否降低了行政成本。具体内容包括,(1)是否依法依规办事。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执行了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是否遵守国家的法律法规,是否按规定的程序办事,是否执行了内部行政管理制度。(2)是否完成计划。计划既是行政管理的指南,又是行政管理的目标,也是行政机构之间的一种定约形式。定约的执行情况就成为评价行政管理效能的一个重要标准。(3)是否合理。即在行政管理中是否合理地、有效地使用了人力、物力、财力、时间和条件,充分发挥了现有潜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取得了理想的行政管理效能。
一、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有效性
行政管理效能越来越多地成为考量行政机构行政能力的指标,但是由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缺位,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具体表现在:一是效能评估不及时,不能有效发现行政管理中出现的低效问题,不能及时对管理方案进行纠正和完善;二是效能评估不到位,不能评估到行政管理中的每个环节。评估了面上的工作,不能深入到点。或者正相反,评估了个别点上的工作,忽视了整个面的工作。
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选择的不恰当,往往是由于不能选择成本一收益比最低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为了更好地发挥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作用,就要提高行政机构科学决策的水平,就要设计更好的效能评估工作程序。以成本一收益为核心的绩效评估可以为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提供科学工具,有助于工作程序的科学化,有助于提高行政管理效能评估质量。通过成本一收益分析,一是对不同行政管理领域及相应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成本和收益进行比较,能选择具有最高净收益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目标;二是对不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的成本一收益比较,能选择行政管理成本最低、净收益最高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方法。
二、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
成本一收益分析是指以货币单位为基础对投入与产出进行估算和衡量的方法。它是一种计划方案,是预先做出的。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任何一个单位在进行经济活动时,都要考虑具体经济行为在经济价值上的得失,以便对投入与产出关系有一个尽可能科学的估计。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种量入为出的经济理念,它要求对未来行动有预期目标,并对预期目标的几率有所把握。经济学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是一个普遍的方法。经济学可以用它来研究各种条件下的行为与效果的关系,探究如何以最小的成本取得最大的收益。将成本和收益的概念推而广之,几乎可以无所不包,其他社会科学也可运用它来分析人的行为。
行政管理行为是一种公共物品,是既无排它性又无竞争性的物品,是供整个社会共同享用的物品。事实证明,公共物品的生产和消费不能完全由市场上的个人决策来解决,必须由行政机构提供,这就是行政机构行为的指向和价值。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来分析行政机构管理行为的效率是可行的,对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工作同样也可以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来考察其有效性和可行性。
行政机构的成本一收益分析是一项艰难的工作,行政机构管理行为的对象是庞大的社会成员,每个人的价值取向不同,分析所用的数据收集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但是,不建立一个有效的评估机制进行有效地评估,就可能因为无效的行政管理行为导致的行政成本提高,资源浪费更是难以计算。相对来说,建立行政管理效能有效评估机制不失为一项正确的选择。
三、建立符合成本一收益原则的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
行政管理效能有效评估机制的建立和运行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的制约因素很多,有政治问题,涉及价值冲突、权力冲突;有法律问题,涉及评估机制的法律框架;有技术问题,涉及评估的适用范围、分析方法、以及质量控制和结构设计;还有行政文化传统等等。
借鉴经济领域有效评估的成功经验,在行政管理效能评估中引入有效评估机制要做以下工作。
1.制定法规,确立行政管理效能的有效评估制度。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是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的必要内容,所以,此项工作要依法依规进行,需要相应的法规规范。
2.确定行政效能评估有效评估的适用范围。要充分考虑到分析能力、资源有限性以及效率等,应根据当前的实际情况确定行政效能评估中有效评估程序的适用范围,可集中在关键部门、关键领域,针对突出问题,从而增强行政管理有效评估的可信度和可用性,由点到面,不断摸索经验,稳步推进。
3.确定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责任,要具体落实到相应部门,明确职责、明确任务、明确方法。
4.使用统一、灵活的分析方法。对所有行政管理效能评估事件都运用成本一收益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具体的分析方法可根据对可行性和成本分析的实际判断来确定。在选择分析方法时要有一定的灵活性,因为好的分析需要一定的专业判断,不能拘泥于一种方法,也不可能只用一种方式。
5.寻找有效的数据收集机制。数据收集是有效评估最困难的环节之一,有效的评估取决于有效的数据收集,有效的数据收集是做出正确评估的基础。数据收集的方法是:(1)直接征求公众意见,尤其是受行政管理行为影响的公众的意见,具体方法有公开问卷调查、接待来访、热线电话、网络收集等等,这种收集方法得到的数据要进行认真分析,去伪存真,要保证数据的真实;(2)相关学术机构的研究成果,对于政府工作,相关研究机构也在做一定的数据收集,其中的部分数据是有价值的。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管理职能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2017.06.055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0194(2017)06-00-01
1 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
行政管理是企业的“中枢神经”,在企业管理中控制着整个管理系统,对企业今后的发展与方向起着导向的作用,下面介绍了企业行政管理的职能。
1.1 管理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是企业的管理层,是对企业文化、人力资源、经济效益等总体策划起控制作用的人员。在企业的正常营运过程中,其起着完全的管理职能,从企业成立之初就承担着核心的管理作用。
1.2 协调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在参与企业管理中有着协调的职能,对于上下层的领导矛盾,其可以作为一个“中间人”来协调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使人力资源关系达到一个和谐的状态。但这种协调职能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着企业员工全心全意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
1.3 参与政务职能
企业行政管理是企业行使行政职能的主体,行政管理人员为企业管理层服务,有着参与企业各项政务的职能,为企业的发展、决策提供意见或建议,对企业管理层的科学决策与企业稳定发展起着推动作用。
1.4 服务职能
服务是企业行政管理的真实目的,企业行政管理自始到终都是服务于企业,服务于企业各个管理层,对企业管理层起着协调和助手的作用,服务职能是企业行政管理的“魂”,在企业日常管理中,企业行政人员需要审时度势服务于企业的常态化发展。
1.5 检查监控职能
在当前社会大力反腐下,检查监控在企业管理中逐步显得越来越重要,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发展中也具有检查监控的职能。每一个企业行政管理层都设有监察机构,负责检查企业营运的安全生产,监管企业账务。
2 企业行政管理的作用
2.1 有助于强化现代企业的市场适应性
企业行政管理有着强化现代企业市场适应性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迅速发展中,企业行政管理收集现代企业市场的所有信息,并根据市场信息做出判断,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这是企业行政管理为企业适应现代市场并稳定发展所提供的导向作用。
2.2 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
企业行政管理在企业日常发展中需要掌握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地位、机遇、困境、变革,只有了解市场才能根据市场的变化来制定适合企业的发展目标,为保证目标的实现,企业需要构建健康发展的一系列内外部环境,只有保持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才能使企业适应市场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很好地为企业构建良好的内外部环境,来保障企业健康有序的发展。
2.3 有利于实现现代企业发展的总目标
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及时将市场信息反馈到企业,企业便能根据这一信息制定企业发展的总目标。现代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强有力的内部支持,而企业行政管理能够对企业内部进行管理,并收集市场中科学合理的信息,从而确保现代企业实现发展的总目标。
3 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的措施
3.1 建立完善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
企业行政管理事关企业内部体系的完整、有序,完善企业行政管理系统至关重要,企业行政管理系统管控企业的全局,是有效进行企业控制的核心平台与体系,这一系统是自上而下的金字塔式管理,是一个全面的行政管理框架,其能够明确各个部门、各个岗位的职责,保证管理系统自上而下的连接呼应。
3.2 建立健全企业规章制度
现如今,国内企业行政管理尚处在一个不完善、不健全的状态,这就需要更多的行政管理专家分析企业的各种状况,在企业行政框架下,制定一系列有效、可行的企业规章制度,使企业行政管理层能够及时有效地对企业存在的不足进行管控。如果企业做出的决策不具有科学的操作性,行政管理要拿出相关的企业规章依据,以避免不合适的决策带来的负面结果,为企业的经济效益作出保证。
3.3 充分挖掘企I高层行政人员的潜能
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是决定企业行政管理综合能力的标准,具有较高素质的行政管理人员,对企业的健康成长会起到一定的帮助,因此,企业行政管理层要充分挖掘管理人员创新、积极、灵活、奋进的能力,使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高于其他普通员工,只有这样,才能领导员工做好工作。
3.4 建立完善的行政评价激励机制
绩效评估是推进和强化行政管理,提升行政效能的有效手段。企业行政管理部门应该根据企业的特性、员工的岗位特征、组织文化等情况,制定和完善符合企业发展、具有一定管理效率的考核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在此过程中,绩效考核要具有公正性,不能生搬硬套其他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模式,使考核指标趋于合理化,考核制度符合自身实际情况。此外,相关管理人员还要重视对企业员工的物质激励,加强对员工的精神激励,建立其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相互挂钩的激励模式。
主要参考文献
关键词:企业;行政管理;效能评估
中图分类号:F27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738(2012)06-0286-01
一、关于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理论概述
1.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定义。
通过对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分解来看,效能指的是某个事物自身所蕴含的积极作用。那么企业行政管理效能就是指在企业发展的过程中,企业行政组织结构、企业规章制度以及企业行政行为的集合体。具体来讲,就是在企业行政主体在实施具体行政行为的时候,通过较小的企业行政资源投入来实现最大的行政工作目标,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2.企业行政管理效能评估的内涵。
企业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指的是在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通过对企业运行实际情况的分析与把握,对行政机构的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进行监督检查,进而对行政管理结果的考察评估,促进企业行政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近几年来,企业行政管理效能越来越多地成为考量行政机构行政能力的指标,但是由于行政管理效能评估机制的缺位,行政机构进行行政管理效能评估存在着不科学、不合理的现象。
3.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界定的原则。
在企业发展过程中,企业行政管理能力是提高企业管理效能的重要条件。这样一来,我们可以看出,如果企业的工作人员或者机关组织缺乏必要的行政管理能力,那么在整个行政管理中就不会产生很高的管理效能,进而也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所以说,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界定一定要遵循以下几个方面的重要原则:第一,企业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原则。在企业行政管理中,企业行政领导层不能“一言堂”,而应该遵守企业的各种规章制度,做到公平公正;第二,企业行政行为的有利性原则。就是指在行政管理中,行政行为要以实现企业经济效益的提升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三,企业行政行为目的的正确性。行政行为的目的性和有利性原则是相辅相成的,目的的正确性指的是企业在进行行政管理活动时,一定要制定适合企业发展的正确目标。
二、当前在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效能过程中面临的困境
1.企业行政指令执行力度不够。
对于一个企业而言,保证企业行政指令的畅通非常重要。但是,在实际的企业行政管理过程中,企业行政领导层的政策和指令不能很好地得到落实。总经理下达指令之后,再有部门经理传输给车间负责人,然后再由车间负责人传达给每一个员工,经过这几个环节的工作,最初的指令往往会发生偏差,与最初企业总经理的政策还有所出入。这样以来,就造成了企业行政指令不能得到有效的执行,从而不利于企业生产目标的实现。同时,在企业的发展过程中,有些企业部门负责人存在违法乱纪的行为,不能够把上级的指令正确传达,从而严重阻碍了企业的发展。
2.企业行政管理部门职能混乱。
首先,企业行政机构臃肿情况普遍。当前一些企业行政机构过于庞大,职能划分非常混乱,造成了行政效率的低下;其次,企业行政机构运行不灵活。由于部门和环节过多,造成行政机构某些部位和环节运转不灵,往往因扯皮现象导致行政效率低下;再次,行政机构的管理效率不高。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严重滞后现阶段,我国企业行政管理模式仍然停留在原先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行政管理模式这种行政管理模式根本不能为企业的生产经营提供帮助,企业行政管理流于形式,由此导致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低下。
3.企业行政管理人员的素质不高。
首先,企业行政负责人的素质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由于受到传统市场经济体制的影响,有些企业负责人的综合素质还不够高,在制定企业行政决策的过程中还存在一定的滞后性,进而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其次,企业行政工作人员知识能力、业务水平不高,服务意识不强。管理时常脱离各部门实际,的规定无法推行或根本不宜推行,引起其它部门的反感和排斥。无责任感、无积极性、无创造热情、作风疲塌、得过且过,直接影响着行政效率的提高。
三、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策略分析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迫切需求进行企业行政管理改革,行政管理应该紧跟时代步伐,加快职能转变,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效能,这样才能适应经济发展需求,促进社会进步。
1.企业应该转变思想,重视企业行政机关效能建设。
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直接关系着企业的切身利益以及改革开放的大局,同时还关系企业的长远发展。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迫切要求加快企业积极进行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提高企业行政管理效能。企业应该积极转变思想,从企业的发展实际出发,企业行政管理者应该站在企业长远利益发展的高度上,着力提高企业行政效能,统一认识,增强企业行政机关建设的责任感。同时,企业领导层要积极转变行政职能,提高企业行政管理的整体效能,保证企业的长远快速发展。因此,企业行政管理者应该树立现代化的管理理念,积极摆脱旧的、传统的做法,树立服务观念、树立市场观念和大局观念,保证企业的长远发展。
2.积极推进企业行政决策的合理性。
企业的效能建设是一个全面的、系统的工程,要提高企业效能,就必须关注效能管理的各个方面,促进全面效能的提升。首先要推进企业管理的体制创新,这是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应该努力提高科学民主决策水平,可以说行政决策是提高效能的基础,按照科学民主决策,保证了行政的合理性和合法性,企业应该积极提高民主觉得能力,健全企业常务会议等决策制度,完善企业工作规则和议事规则。在决策以前,力求使个性决策更加合情合理,使决策符合广大员工的自身利益,防止企业决策者的盲目性。同时,企业行政领导层一定要做到依法行政,改革行政执法体制,完善行政执法程序,全面推行行政执法责任制,完善行政赔偿制度。
3.强化企业领导,给效能建设提供有力行政机关保障。
首先要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强化企业行政机关负责人的领导责任,做到相互协调。企业的不同职能部门应该对职责范围内效能建设负全责,对于重大问题和工作,一定要亲自过问,亲自抓,高层领导更应该树立榜样,发挥榜样的力量。其次要进一步完善工作制度,形成一套科学、完善、规范的工作机制,只有这样才能为企业行政管理效能的提升奠定重要的制度基础;再次是要进一步推行绩效管理,深化企业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立科学合理的指标体系,建立完善的奖惩机制,选拔优秀的领导干部。还应该进一步强化监督检查,完善行政问责制,这是提高企业行政效能非常有效地措施之一。
随着当前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企业之间竞争的日益激烈,加强企业行政管理效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企业行政管理效能作为企业行政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是行政管理稳定运行的首要目标。所以说,在当前企业行政管理的过程中,要不断采取积极措施,为进一步强化企业行政管理效能提供必要的依据。
参考文献:
[1]廖政中,张岩.中小企业文化建设研究与思考[J].广东科技,2009,15 期.
[2]董欣欣.关于现代企业提高行政管理效率的思考[J].现代商业,2011年第10期。
一、理论创新
市场经济是以市场作为资源配置主要机制的经济体制。政府作为参与市场活动的主体之一,管理和服务是其基本功能。我国政府对市场经济的管理部门目前主要有两大类,一是侧重资源分配性质的部门,其手中掌握了大量市场资源、要素的直接配置权力。如发改委、财政、金融等部门。二是侧重依法规范性质的部门,其拥有法律赋予的对企业违法市场行为进行监管、规范和惩处的权力,包括工商、质监、物价等行政执法部门。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市场和企业对政府在经济发展领域的职能履行又衍生出新的需求,这就是资源整合职能,其主要职能内涵就是政府在履行资源配置和行政监管职能的同时。通过信息、规划调控、政策引导、行政指导、政府采购、项目发包、特许经营、环境营造、基础建设,以及行业协会、中介组织的培育等柔性政府行政举措,促进存在于市场内的各种资源,包括各种行政资源,改变其一维、单向、分散的存在状态,向世界经济调整趋势、国家产业发展导向、区域经济规划方向、地方市场紧缺项目的三维流动、多向集聚和无障碍整合,从而有效刺激新经济增长点的产生和区域内商务成本的降低、企业获取资源能力、效率的上升,通过实现经济的不完全依赖于新增投入的内涵式增长。促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和产业、企业核心竞争力的提升。同时,国际金融危机和全球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也急迫要求工商部门从更高更广的角度审时度势,既从国际间产业分工、投资分布,又从国内区域梯度发展的需求出发,调整工作思路,从资源整合的新高度,创新对产业、行业、企业服务机制。
工商部门因市场经济发展而发展,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就是工商部门改革的指向标。近年来,随着市场发育程度的提高和政府治理模式的改进,工商部门的职能也进行了相应的调整,并克服广为诟病的“重监管、轻服务”甚至是“重收费、轻监管”问题,高举服务旗帜,在坚持“四个统一”,推进“四化建设”,改革行政审批制度以降低企业准入门槛和成本、构建企业诚信体系以实现企业分类监管、推动新农村建设以贯彻城乡统筹战略、实施品牌战略以促进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开展食品安全工程以维护消费者权益,规范自身行政行为以加强队伍建设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以适应和满足市场的需求和地方政府发展经济的需要和冲动,以期在履行监管与服务两项基本职能中寻找统一和平衡点。这些职能的调整都应视为工商部门在继续依法履行行政监管的同时,创造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探索性举措。这些举措也在实践中得到党委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市场的一致欢迎。因此,主动树立资源整合理念、履行资源整合职能,将是工商部门未来在政府机构改革和部门排序中,获得有利位置的极其重要的举措。
二、决策基础
在科学发展观的总体指导下,影响各级工商部门未来发展的环境变量、资源变量,或者说全局工作决策的基础,主要有六个方面。对这六个方面变量进行战略思维,使部门加快完成适应过程,谋划职能调整方案,创造新的工作领域、工作体制机制,进而不断开拓新局面,具有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个体工商户管理费和集贸市场管理费在全国的统一停止征收。这不仅表明了政府要在商业运营活动的便利性、市场准入和税费制度等方面,为企业提供更加良好的服务的决心,更直接带来了工商部门收费职能的灭失,公共财政对工商经费供给体系的调整,以及工商部门职能体系重构、行政力量重新分配的迫切需求。
(二)国家工商总局新“三定”方案的出台和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压力。新“三定”方案中并没有明显反映出“大部制”改革的走向,但已经开始比较明确地反映资源整合的职能导向。新一轮地方政府机构改革也即将启动,各级工商部门如果不能在巩固法律法规赋予的执法地位的同时,有效获得政府在促进资源整合和经济发展中的地位,则部门仍有被“边缘化”的危机。
(三)十七届三中全会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农工作的决议。以城带乡、以工补农、三化联动、城乡统筹,这个我国未来发展的大局也就是各级工商部门今后履行服务职能、促进资源整合的主战场之一。全国工商系统过去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上做了很多富有成效的工作,算是先行了一步,耳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深化和继续落实的问题。
(四)应对金融危机和国际经济势力的重新组合。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持续恶化,石油危机、粮食危机、美元贬值等因素导致国内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面临巨大的生存压力。这种压力如果在工商的职能履行上得不到充分响应和体现,那就直接意味着我们的服务方向和能力出问题了。
(五)各级政府分管领导的工作理念、工作方式。政府分管领导即代表政府直接抓工商工作的最高领导,其思路就是工商部门在履行基本职能的同时如何更有效地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其对部门的看法就是政府对部门的看法,另外,分管领导又是部门履行职能和发挥作用的最重要的资源之一。适应其要求并主动工作,是部门的份内之事。
(六)目前全国各级工商队伍的现状。人员年龄结构老化、人才储备不足,工作能力尤其是工作视野、创新能力、组织策划能力、行政效能、吃苦耐劳精神等有待进一步提高。更重要的是,一个部门必须要培养一批既能认认真真埋头拉车,又能与时俱进抬头看路,及时根据国内外政治经济格局变化进行战略思维的领导干部。开展各类领导干部培训,将是建设一批战略思维能力强、创新能力强的领导干部队伍的重要载体和途径。
三、改革路径
工商部门在履行好传统的市场监管和行政执法职能的同时,应该按照构建资源整合职能体系的思路,推进工商行政管理行政指导体系建设。解决好在监管过程中和行政行为相对人之间的矛盾。
一、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问题的提出
现行的高等院校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普遍存在重视科研、轻视教学,重视教学内容研究、轻视教学方法研究的倾向,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第一,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新形势下培养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在市场经济改革、政府机构改革和知识经济、经济全球化等时代背景下,社会对行政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由传统的研究型、学术型向应用型、操作型人才转变,要求高校着力培养能在党政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从事行政管理、政策制定、人事组织等工作的大量人才。而从当前行政管理人才的培养来看,课堂教学多采取“黑板管理学”授课方式,这种课堂教学既不符合行政管理学实践性的学科特征,所培养出来的学生知识结构、知识体系会存在缺乏操作技能训练的问题,难以帮助学生获得处理实际行政管理事务中分析、解决问题所需要的品质、能力和技能。改革传统的教学方法,加强实践教学势在必行。
第二,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我国行政管理学科发展的需要。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开始研究行政管理学理论,这门学科一直以政治学作为价值取向,政治学也是行政管理学的基本范畴,它关心的主要问题是行政程序民主性、合法性等政治学关心的问题。我国行政管理学作为一门具有海外背景的年轻学科,在社会正处于转型期和快速全球化的关键发展阶段背景下,研究如何优化行政管理学科体系和教育内容,使之符合国际行政管理学的进步趋势,是当代行政管理学科教学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第三,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是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随着现代通讯技术,电子信息化技术的广泛应用,现代行政管理事务具有复杂性、风险性、随机性等特征,对学生的应用技术要求更高。它有别于课堂公共行政教学原理的简单性与抽象性,尤其是随着电子政务技术的发展,对行政管理过程中信息的快速反应能力、判断能力、预测能力和处理能力等要求更高,而行政管理专业的本科实践教学环节非常薄弱,主要的实践教学为进行社会调研、撰写毕业论文和参与毕业实习,集中实践教学环节基本处于空白状态,不能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这就迫切需要优化传统公共行政教学方法,尝试新的教学方法,以适应现代行政管理工作的需要。
二、优化行政管理学课程教学方法应把握的几个原则
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的改革应适应现代高等教育发展的需要。在行政管理学科教学方法的优化过程中,应着力把握以下行政管理原则。
第一,以学生为本,培养学生能力为第一原则。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原则是在行政管理课程的课堂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认识到自己不仅是学习的主体,又是自身发展的主体这样的一种特殊认知过程。提高学生对行政管理学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培养学生对行政管理总体的综合能力,它要求教学要以学生为中心,尊重学生,通过对话式和启发式教学,针对学生对行政管理学思想认识中存在的问题,精练课堂教学内容,突出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热点,提高教学效果,并培育民主和谐的教学氛围,提高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为社会的进步培养高素质的政府管理人才。
第二,理论联系实际、不断创新原则。行政管理学既是一门基础性理论学科,也是一门实用性很强的应用型学科,因此,行政管理教学必须时刻关注行政管理改革发展的实践进程,注重理论联系实际,并着力在行政管理具体运作方式和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方法上大胆创新,授课内容要尽可能反映本学科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及动态,保持教学内容与国内外行政管理理论与现实的发展、变化同步,使教学内容常新,更新教学方法,使行政管理教学方法富于时代感、新鲜感,适应信息社会发展的需要。
第三,注重教学效率和教学方法有效性原则。注重教学效率,遵守教学方法有效性是现代高等教育教学实践中的重要原则,也是行政管理教学方法改进和优化的基本要求'正如前苏联教育家尤克巴班斯基所指出的:教学最优化“要求从若干可行的教学过程方案中,有意识地选择出这样一种方案,在该条件下,这种方案能够保证在完成学生的教养、教育和发展任务方面,可能取得最高效率,而且使教师和学生付出的时间和精力均为合理”。他所关注的是在行政管理教学实际运作中的低投入和高产出,増强时间观念,提高效率,适应现代政府提高行政效能的要求,也是避免教学满堂灌、机械式重复练习、题海战术等低效现象发生的基本要求。
第四,坚持教学方法整体、系统、合理、优化原则。系统效应是衡量行政管理教学方法设计成功与否的主要依据。在行政管理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教学方法内部关系的协调和平衡,以使行政管理教学效果达到合理、最佳状态。也就是说,行政管理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除要考虑具体要素的改进和完善外,更应从总体上关注行政管理教学各要素间的良好组合和协调,以求产生最佳的系统整体效益。一方面,要看到各种行政管理教学方式都有其存在的合理性,有其特长和独特价值,所以要具体探索和丰富各种各样的行政管理教学方式;另一方面,应根据具体的行政管理教学任务和实际条件,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克服教学方法局部、僵化做法,扬长避短,综合成整体优化的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结构。
三、优化行政管理学教学方法设计的具体思路
行政管理课程在教学过程中要采用适合大学生自身特点的教学方法,并从中国行政管理的实践出发,増强行政管理教学方法的有效性,为此,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实践教学。
第一,案例分析法。行政管理案例教学法是以尊重行政管理客观实践与现实环境基础,提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对实际行政管理问题分析、探讨与解决的理性思考的学习环境中去自我体验、自我感受、自我陶冶、自我提升,从而达到理解原理、巩固概念、深化知识、巧用方法的目的。实际上就是通过案例教学为学生提供行政管理实际运作的替代性经验,以弥补课堂填鸭式教学方法的不足。首先,教师在课前准备阶段要根据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建立自己的行政管理案例知识库,所选案例应尽可能地符合我国现实,并注意贴近学生学习生活的实际,最好是一些知名或学生熟知的组织单位的案例,这样更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其次,在课堂讨论阶段,任课教师要根据自己预先设计的教学进程讲解案例,并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思考题,调动学生分析问题的积极性,必要时把对学生的学分压力转化为课堂讨论发言的内动力,并注意倾听学生的发言,快速反应,引导学生走向行政管理分析问题的专业化思维。最后,在整理总结阶段,对课堂讨论内容进行整理,教师要注意加强指导学生写作的逻辑性、专业性和规范性,在学生小组内交换讨论,并优化方案,保存归档,以便学生日后参考使用。
第二,模拟教学法。模拟教学模式旨在营造人为的行政管理事务环境或情境,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行政管理岗位角色,开展具体行政工作,使之能够在模拟真实的氛围中学习行政管理实践必需的知识、技能和能力。这种教学方法可以活跃课堂气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积累管理经验,由此获得较好的教学效果与质量。首先在行政管理情境遴选阶段,教师所创设的情境应综合考虑本专业的人才培养计划、社会人才类型需求、学生学习的实际状况和本校的现有资源。其次,行政管理情景计划组织阶段,它是提高模拟教学效果的关键环节。教师应首先明确情景教学的目标和要求,选好所用道具或场所,掌握方法,制定具体实施步骤,并提前将教学计划通知学生,组织学生进行角色分工与预演。再次,行政管理情景开展阶段,它是整个模拟教学的中心环节,教师要引导学生独立地完成角色的扮演,并仔细观察学生在情景模拟过程中的优点和缺点,做好记录。最后,总结评价阶段,教师对模拟的效果进行点评,指出模拟中的优缺点以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可采取学生自评、互评和教师点评相结合的方式来进行。该阶段可以帮助学生积累行政管理实践领域的经验,也可以帮助教师全面了解学生对行政管理专业知识掌握程度,客观评价教学效果,为完善组织下一轮模拟行政管理情景积累教学经验。
第三,社会调查实践法。社会调查实践法要求学生亲自深入政府工作机构去,适应行政管理工作环境,了解行政管理工作情况,学习行政管理工作人员工作方式和方法,从而増进学生对行政管理工作实际情况的了解。首先,可以采用现场观摩方法,让学生亲自到政府机关中的工作现场去,有必要组织学生深入学校所在社区的党政机关进行现场教学。现场观摩的教学方式需要得到政府机关的大力支持,要求院系必须与政府机关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和合作。其次,可运用实践调查方式,结合所学的有关课程和当时公共部门的热点问题,任课教师利用节假日走出校门作专题调研,带领学生到社会中去调查并形成相关的调查报告,在行政管理实践领域中发现问题,充实课堂教学。也可聘请那些具有丰富党政机关工作经验的领导为学生讲解我国行政机构设置、级别划分、权责分配以及中央地方各机构分权授权和执行情况以及机构改革的难点分析和对策等。再次,到实习基地进行实习或见习。要成功地培养行政管理学应用型人才,就必须有充足的社会实习基地。有利于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在校期间就对行政管理部门工作状况有基本的认知,也利于培养学生综合能力、创新能力和岗位适应能力。在实习基地,置身于完全真实的行政环境,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实效性及岗位的适应力。
关键词:行政管理专业;实践能力;困境;出路
2012年教育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若干意见》(教思政[2012]1号),从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的重要性、组织领导、统筹等方面提出了具体要求,再次推动了各高校不同专业依据自身培养目标进一步完善实践教学计划,并不断压缩理论课时、增加实践课时,积极创新实践教学形式,以期为提升大学生的实践能力提供良好保障。同时,一些学者从不同视角对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展开了积极探讨,内容主要集中于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内涵与特征、现状、国外培养模式、提升途径及实践能力的测评等。笔者拟在实地调查基础上,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生成及提升,提出针对性的改革思路。
一、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困境
实践能力是指主体有目的、自觉地改造客体的能力[1]。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则指其在社会实践活动中解决各种实际问题时所表现出来的基本专业素养和实际动手操作能力[2]。一般来说,实践能力的高低直接影响着其就业竞争力。同等学历下,实践能力强的学生更容易找到就业机会,实践能力不足者往往就业困难。近年来,安徽财经大学行政管理专业所在院系根据学生的素质发展及就业需要采取了多项措施,取得了一定成效。该专业2001年正式招生,共培养了近900名毕业生,毕业生就业率在校内公共管理类专业中一直处于前列。但从对部分毕业生和在校生的问卷调查及访谈情况来看,学生的实践能力及该专业的培养方式都与用人单位的要求存在一定差距。调查发放问卷300份,毕业生与在校生各150份,回收问卷287份,回收率为95.7%;有效问卷277份,有效率为92.3%。(一)学生对现有实践活动内容及效果的满意度较低为强化高校实践育人的工作职责,管理人员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在实践层面采取了许多措施。如实施“素质拓展周”,建立社会实践基地,鼓励学生团体开展相应活动等。调查结果显示,学生对实践活动内容的满意度不高,被调查者中56.7%的学生认为以上措施“基本合理”,31%的学生认为“不合理”,7.2%的学生选择“不清楚”,仅有5.1%的学生认为“很合理”。可见,实践教学内容有待进一步优化。而对实践活动效果的评价,只有14.6%的学生认为对自身能力的提升“有很大影响”,41.7%的学生认为“有影响”,21.3%的学生认为“有影响,但是很小”,22.4%的学生认为“没有影响”,说明实践教学效果亟待提高。(二)对专业课程设置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的满意度较低调查中,在对“现有专业课程的设置能否提高自己实践能力”的评价上,总体趋势比较一致,主要集中在“一般”“较大”“较小”[3]。选择“一般”的比例最大,达到了48.3%,有56.2%的学生认为专业课程中实验和实践课时较少。对于教师的专业操作与实践指导水平,54.7%的学生认为采用“启发式”和“参与式”教学方法不够,62.4%的学生认为任课教师在引导学生从创新思维层面解决问题上有待改进,72.3%的学生认为授课老师的科研活动与实践教学的结合不够紧密。(三)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认识存在误区调查中,针对“您参加社会实践的目的是什么”(多选题)的回答,学生的选择为:65.2%的学生是为了“锻炼自己的实践能力”,43.2%的学生是为了“拿到实践学分”,还有17.4%的学生仅仅为了“结交朋友”,虽然选择“没必要参加”的比例只有5.1%,但也反映出部分学生对社会实践的态度,其对社会实践关乎自身成长重要性的认识明显不足。
二、影响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提升的因素
针对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虽然所在学院管理者、授课教师都做了努力,但所培养学生与用人单位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究其原因,学校、社会和学生都负有一定的责任。只有从三方面进行整体分析,才能探索影响学生实践能力形成、发展与提升的主要原因,推动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不断发展。(一)管理者与教育者对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的认识不足受传统教育理念影响,学校有关部门、学院及教师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学校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方面仍是规定性地完成上级要求,很少依据学生的实际需要来设计、组织和开展实践教学。以2015级行政管理专业培养方案为例,该方案要求学生应取得的最低学分为160学分,其中必修课86学分,选修课54学分(包括通识选修、特色平台、专业拓展、个性化学习平台),实践环节20学分。虽在必修课和拓展课中安排了17学分的实验课时,但总的实验与实践学分仅占23%,且实践环节的20学分中还包括了军事训练、毕业论文等综合性实践环节。因此,真正用于专业实习与社会实践的时间很有限。另外,学校虽然要求学生必须有2学分的创新实践经历,可人才培养计划中并未明确创新实践环节的具体要求,社会实践活动也并不能覆盖到每个学生。(二)专业课程实践课时欠缺及教师实践教学能力不足专业课程的学习是人才培养目标实现的途径[4],也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必要载体。长期以来,受高等教育的学术性理念取向及社会资源匮乏等因素影响,行政管理专业的课程实践性不是很明显,总体安排上仍延续传统体系,存在理论课程多、实践课程少,重学科课程、轻综合课程,重认同性课程、轻创造性课程等缺陷,导致培养学生行政实践能力和技术方法的课程及课时严重不足。此外,教师实践教学经验欠缺、指导学生实践的能力偏低也不可忽视。因为教师扎实的专业能力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在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中起着关键作用。调查发现,行政管理专业授课教师中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较突出。64.8%的学生对教师理论联系实际的情况评价为“一般”,还有7.3%的学生认为老师“从不理论联系实际”。这可归因于两个方面:一是部分教师毕业后直接走上工作岗位,没有经历过正规、系统的社会实践训练[3],缺乏指导学生实践活动的经验与能力。二是作为地方性财经类高校,专业建设资源有限,实际配置中又往往向会计、金融等优势学科或专业倾斜,致使行政管理专业建设资源不足,缺乏吸引优秀师资及教学资源的良好平台。(三)社会实践基地建设不足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建设是教育部“十二五”期间“本科教学工程”的一项重要内容,旨在促进高校和企事业单位联合培养人才,提高学生实践能力。该工程启动以来,学校行政管理专业的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取得了一定成绩,但现有的8个基地远不能满足学生社会实践的需要。实践基地数量不多的原因:一是学院及专业对社会实践基地的建设力度不够,社会资源没有被充分利用起来;二是社会支持力度不够,一些单位认为建立大学生实践基地费时耗力,没有经济效益;三是学校及合作单位缺乏相应的配套措施和保障机制,参加实践的学生不能真正深入到实践单位的日常工作中,实践效果较差。47.6%的学生认为社会实践中的收获“很一般”,16.5%的学生认为“没有什么收获”,只有4.7%的学生认为“收获很大”,其余学生则没有做答。(四)部分学生实践能力养成的主体性缺失实践能力的养成是一个内化的过程,各种外在因素的影响必须通过学生自身来体现,这就要求其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发挥主体性。调查发现,部分学生虽在老师的教育引导下认识到实践能力的培养对自身未来发展的积极作用,但对社会实践总是“三分钟热度”,缺乏吃苦耐劳精神,不愿从基层做起。譬如,抱怨“学院组织的社会实践很多是下基层、下乡调研,锻炼不到什么”。另外,还有一些学生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认为“大学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拿奖学金、考各种证书,所谓社会实践就是参加各种社团或到校外参观、调研,很浪费时间”。
三、行政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重构路径
为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效果,行政管理专业院系管理者应结合专业实际情况,采取相应举措,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一)努力提高师生及合作单位的认识
思想转变是行动的先导。鉴于部分教师、学生及合作单位对实践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要采取以下积极措施。第一,教师要改变过去那种重理论、轻实践,重知识、轻能力的传统教育理念。要从“学历本位”向“能力本位”转变,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在知识运用、社会适应、人际交往等方面的素质与能力,帮助其“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生活、学会生存”[5]76。第二,学生作为实践能力养成的受益主体,应培养其端正态度,转变观念,不能把参加社会实践视为学校和老师“要我参加”的一项任务,敷衍了事。学生不仅要积极参与、合理规划,还应该在每一次活动结束后及时进行总结,通过“实践、实践、再实践”,针对性地锻炼自我。第三,与社会实践单位进行沟通和交流,争取社会支持。学生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离不开校外企事业单位的支持,要通过充分交流,使这些单位认识到接受部分学生到单位实习,是一件互利双赢的好事。
(二)重新定位培养目标,优化实践教学内容
专业培养目标是由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决定的,并随学生所在学校的类型、层次而变化。地方高校的行政管理专业要围绕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需要,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办学能力及专业特色,不断修正培养目标。在重新定位培养目标的同时,该专业需要进一步优化实践教学内容。教学要从学生实际需要出发,不断完善由教学、校园实践、社会实践所组成的开放式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由实验、实习、实训三个层次构成。实验要充分利用学校优势学科的资源;实习要注重学生理论知识向实践应用的转化;实训则要求专业核心课程结合教学内容,实施和推广情境模拟教学。此外,要进一步优化教学内容。例如,该专业以前曾“设置了公共行政和企业行政两个方向模块,既满足了部分同学考研、考公务员的需要,也为其他同学进入企业工作提供了知识准备”[4]。
(三)完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
大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是一项复杂的工程,要使其成为既有良好的专业素养、人文素养,又具有较强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长效培养机制不可或缺。为此,行政管理专业需要建立完善的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机制,培养机制应由领导机制、保障机制、评价机制、激励机制组成。领导机制层面应由专业负责人、本科生导师、辅导员组成领导小组,制定学生参加社会实践的各项制度,并对每个班级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统筹规划,确保活动能有效地开展。保障机制层面要结合专业实际,针对学生各项实践活动的具体要求制定方案,在经费上给予相应保障。如对“三下乡”“挑战杯”等创新实践活动所需费用,应以专项经费的名义给予支持。评价机制层面应建立科学的评价机制,对学生的实践活动从活动内容、活动效果、实习单位评价、指导教师评价、实践总结等方面进行考评,并作为学生综合测评、评奖评优的参考指标[6]。激励机制层面要通过项目运作方式激励学生自主实践,即学生自由组团,自行申报,也可以根据团队的兴趣爱好,专业特长,有目标地组建社会实践团队[6],通过公开评选的方式,选取好的项目由专人予以指导,同时提供经费支持。另外,为激发教师的积极性,对那些指导工作比较突出的教师,应在评奖评优、教学科研方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作者:张志胜 单位:安徽财经大学
参考文献:
[1]张天勇.大学生实践能力的探索[J].企业导报,2011(1):248-251.
[2]张莉梅.管理类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D].青岛:青岛大学,2014.
[3]侯玲玲.地方高校经管类本科生专业实践能力提升途径研究[D].南昌:江西农业大学,2014.
[4]张志胜.财经院校行政管理专业课程体系的优化设置[J].潍坊教育学院学报,2012(6):3-6.
关键词:高校 教学 行政管理
一、问题的提出
高校的职责是完成国家赋予它的教学职能,这一点已是常识。但是,这通常是对高校功能所作的规范性分析和规定,是高校概念的赘述。现实中,高校都由人组成,在教学职能之外,当然会涉及到其他办公室的工作,因此,就有了除教学人员以外的其他辅助人员,从事行政管理工作。
正是由于高校总要履行与教学相关的一些行政管理职能,因此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就有可能与高校的教学工作交叉、混合,有时甚至发生冲突,并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教学的正常进行。尽管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对教学会产生某种有时甚至是重大的影响,但是长期以来,在传统的研究中,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重视,尤其是在中国。本文将集中从高校系统内部制度的设置方面来考察高校行政管理制度设置的合理性及如何将行政管理职能同教学职能分立开来。
二、高校内部两种并存的制度与职能
从普遍意义上看,大学的精神主要体现为自由精神、民主精神、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哥伦比亚百科全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学者不受雇佣他们的学校的控制和限制,有进行科研、教学和出版的权利。"我们可以看出大学追求的是真理,是高深的学问,而追求真理的方式主要就是教学等,它需要自由的空间、宽松的环境。在教学活动中,若是心存禁忌或是担心受到报复和惩处,教学工作者就不敢畅所欲言,但在满足教学职能的同时,高校内部也有行政管理的需求,乃至于为满足这一需求而相应设立了行政管理制度,但是不是一定就会出现强烈的行政官僚化色彩呢?答案是否定的。例如美国高等学校中也有行政管理的工作,(尽管少得多),但美国高校里并不具有强烈的行政色彩。甚至从理论上分析,行政管理事务多也未必一定导致机构的行政色彩增加,相反,历史表明,西方国家的权力分立制度恰恰是在近代以来国家行政管理事务急剧增多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正是在事务增加的情况下,产生了劳动的分工,产生了解决不同类型问题的专门职能部门,这种分工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促进了各个职能部门自身的运作逻辑的形成。
如果从这一角度来考察中国的高校,可以发现,高校行政化的问题出在系统内部的这两套分别用来处理两类不同问题的制度上--即为履行国家赋予的教学职能和从规范上看应是为保证和支持教学职能之实现而不可或缺的行政管理制度--在实践中发生了职能的交错和混合,而没有实现制度设置的或我们今天所欲求的那种分工。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更多的情况是,行政职能与教学职能往往交织、扭结在一起,共同发挥作用。例如教师的职称评定,虽说是教学评价行为,但牵涉到岗位设置、指标分配、聘任考核等,又是一个行政行为,行政管理在其中发挥很大作用。更为复杂的是,行政管理与教学的主体构成较为复杂,拥有行政管理职位的校、院系、处室领导,几乎都是教学的专家;从事教学的专家、学者也往往担任着一定的行政管理职务。很难说他们正在处理的一个问题是行政问题还是教学问题,也很难说他们的身份是到底是行政管理人员还是教师。
三、行政管理职能对教学制度的冲击与侵蚀
应当说,这两套制度的设置都具有其自身合理性,但就高校在社会中的基本职能来看,其内部行政管理制度从制度逻辑上看应当是为了支撑高校实现其教学职能的,并因此应当是辅的。但是,这两套制度附着于同一个机构,在一个互相交叉的制度空间中运作,那么这两套制度的逻辑就有可能混淆。事实上,这两套制度不仅经常被完全混同,甚至主次位置在相当大的程度上也被颠倒过来了,教学制度常常融入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之中,已经变成行政管理制度的一个有机部分。高校的行政管理体制因此在高校的教学职能中起了相当大的作用,其中有积极地、但更多的也许是消极的作用,造成了教学制度的变形和功能失调。
长期以来,在高校内部,不担任行政职务的教师都习惯于认为自己是在校长、院长、主任的领导下工作,在一些比较重要的问题上,无论是教学的还是非教学的事务,都习惯性地要向领导请示汇报,这是一种虽无明确文件但实际上已经成为习惯的做法。九三学社一项问卷调查显示,62.6%的受访者认为,有了行政职务的光环,更容易在职称评聘、申报课题与奖励等方面获得好处。在教育部评出的第五届国家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中,100位获奖者中, 担任党委书记、校长、院长系主任、教研室主任、实验室主任、研究所所长等行政职务者,占到九成,还有人身兼几种职务。不带任何官职的一线教师仅有10 人左右。过于强调行政权力,教师与教学未得到充分重视,只得处于失语的状态。于是,我们看到,教育与教学的职能在实际过程中发生了重大变形。这种现象至少带来两方面危害:一是学有所成的教师都要谋个行政管理职位,然后再利用行政权力带来的便利为自己谋取更多的教学资源,扰乱了教学秩序和教学公平,这是对学术自由精神本身的践踏。二是这种现象浪费了"资源",影响了学校发展。不可否认,这些"双肩挑" 的教师,有许多是高水平的专家、教授,但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走上行政岗位以后,往往由于行政事务的繁忙,顾此失彼,教学上停滞不前而难以有所突破,这不能不说是一种教学资源的浪费。一个出色的教师,未必是一个优秀的管理者。教学与行政是两码事,有自身的规律特点和逻辑,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同时胜任这两方面工作的。
四、笔者的建议
尽管本文指出中国高校的教学制度为行政管理制度所支配,在一定程度上成为了行政管理体制的附庸,并因此隐含了对此的批评,但事实上,我并不试图回避或排斥行政管理的问题。相反,本文强调,行政管理事务不可避免,因此,必须认真对待这一在中国教育学家眼中长期失落或被有意遗忘的问题。当今中国要讨论高校教育体制改革,就不能仅限于教学方式的改革,不能将高校内部的行政管理体制的改革排除在外。这一点在中国甚至更为重要。因为,由于种种原因,中国高校面临的行政事务更多、更繁重。
本文的另一个要点就是,中国高校的问题也许并不在于它有大量的行政事务要处理,而在于高校的行政管理制度和教学制度在职能上的混淆,没有实现职能分工。如果说要提高教师的专业化、职业化水平,其实这种职能分离可能是更应当关注的问题。也正是在这一思想指导下,我并不赞同一些学者的观点,认为高校应当"去行政化"。如果这一分析成立,那么,高校的教育体制体制改革,就可以首先从制度功能分离这一点入手。因此,笔者认为在教学领域,行政管理应尽可能退出,并保障、监督教师以教学的规范和方式来处理教学事务;行政管理与教学制度可以彼此包容和合作,但应尽可能划清边界,行政该管哪些,管到何种程度,哪些权力应下放,其实是一个权力边界问题。赋予教师更多的自,并不意味着放弃对教师的管理,只是这种管理应侧重在把握方向、加强宏观指导方面。
参考文献:
[1] 基金项目: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十一五"重点课题"粤港澳高等教育合作机制研究"。
[2] 周远清. 深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J] . 求是, 1996.
[3] 钟秉林. 关于大学"去行政化" 几个重要问题的探析[J]. 中国高等教育,2010.
【关键词】胃动力障碍;功能性消化不良;辨证分型;胃动力学
功能性消化不良(FD)也叫做非溃疡性消化不良(NUD),其发生与胃动力障碍有着密切的关系。此病的主要病理改变是胃排空的延缓、胃窦的收缩幅度和收缩频率都减小减弱。该病症到目前为止并没有什么确切的疗法,中医在治疗此证方面显示出独有的优点。为了分析中医证型和胃动力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在临床上的意义,我们收集了用B超显影剂观察到的160例不同证型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和24健康志愿者的胃排空时间以及胃窦的收缩幅度、频率,以及胃窦的运动指数等数据,以分析其中医辨证分型的不同与胃动力障碍之间的关系,现将相关结果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正常组:24例健康志愿者,平均年龄32.4岁,其中男患者10例,女患者14例。这24名患者两年内没有任何的胃肠道疾病或者肝胆胰腺等消化道疾病,尿常规、空腹血糖、肝肾功能均正常。肝胆胰B超还有上消化道内镜检查均正常。FD组:160例,平均年龄37.4岁,男74例,女86例,患者病程4周~3年。平均1.5年,主要症状有腹胀,上腹疼痛、暖气、早饱、而恶心呕吐的较少,各证型以及正常组之间在性别年龄的方面无统计学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辨证分型 根据相关文献标准和临床将其分为脾胃虚弱型、肝胃不和型和脾胃湿热型。
1.3胃动力学检测 检测胃半排空时间(GET1/2)、胃窦收缩幅度(ACA)、胃窦收缩频率(ACF)、以及胃窦运动指数(MI)。临床采用探头频率为3.5MHz的ALOKASSD-620B超进行检查,检查对象在进行检查前3天不得服用药物,让患者禁食12小时后喝500ML的温开水,并加一只显影剂。在肚脐左侧1CM处用B超探头向右进行标记进行多次测量,纵断显示胃窦的左右径LL,前后径AP。记录10分钟内患者的胃窦收缩次数,用每2分钟的频率作为胃窦的收缩频率,并测量2次胃窦收缩最大时胃窦面积的变化值,并取平均值作为胃窦的收缩幅度。胃半排空时间则用胃体-胃前后壁内径减少至50%的时间。MI=胃窦收缩幅度×胃窦收缩频率。
2 结果
在所有的160例FD患者中有102例的胃半排空时间延迟,这个比例为63.75%,其中男性40例(54.05%),女性31例(72.09%)。脾胃虚弱型患者的AVF、ACF、GET1/2、以及MI都明显低于正常人和其他证型的患者(见表1)。
3 讨论
通过研究发现,差不多有30%~80%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有包括胃、食管、胆、小肠等方面的消化道运动功能障碍,其中胃动力的变化最常表现为胃排空障碍;有大约30%~83%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包括液体和固体的胃排空延迟。对于胃运动异常来说胃排空延迟可能是其最直接的综合表现。本研究发现功能性消化不良的患者中约有63.75%的患者有胃排空延迟的症状,这一现象在女性患者中尤为明显。同时患者的胃窦收缩幅度、频率、运动指数均明显的降低,造成这一现象的机制有待研究,胃排空延迟可能来解释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的部分临床症状,例如餐后腹胀、早饱等等。
功能性消化不良在中医中属于“痞症”“胃脘痛”“呕吐”“反胃”等范畴,FD的最主要病变在患者的胃部,但是也有肝脾等方面的问题,即所谓“肝为病之起源,胃乃传病之所”。
在本研究中,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以脾胃虚弱型和肝胃不和型为多,脾胃虚热型次之。相对于正常组来说,这3个证型均有显著的胃动力障碍,而脾胃虚弱型的障碍最为明显,与脾胃湿热和肝胃不和相比有统计学意义。在中医学上讲,胃主收纳,脾主运化,肝主疏泄。假若脾胃虚弱,则运化无力,脾升胃降的功能就会受到损伤,则会出现胃排空功能的低下;假若肝失疏泄,气机阻滞,就会出现早饱、暖气、腹胀、恶心、呕吐等等症状。假若湿热困阻脾胃,脾胃就会失去升清浊降的机能,就会胃排空功能障碍,胃排空作用迟缓。单纯的肝胃不和或者肝胃湿热往往只是疾病的初期,如果这个时候治愈,则对脾胃的影响较小。而脾胃虚弱一般是因为日久脾虚,运化无力,导致胃排空障碍的进一步加剧,这可能是脾胃虚弱型相比其他两个证型胃排空的功能更低的原因之一。本研究的最终结果提示,功能性消化不良与胃动力障碍密切相关,可以以此作为FD临床辩证施治的参考依据。
参考文献
[1] 孙淑君,张小萍.功能性消化不良病机的中西医研究进展[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 2009,(03) .
[2] 颜洪亮.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研究方法与中医药临床研究的启示[J].四川中医, 2009,(11) .
[关键词]视听资料;合法性;不违法性;艰难性
中图分类号:D9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0278(2013)05-120-01
所谓私录视听资料是指除司法机关以外的公民、个人、单位等未经对方同意的录制的提供的视听证据。它与司法机关制作的视听资料是有严格区别的,司法机关制作的视听资料具备合法性、真实性和可靠性,故其一般都被合议庭认可并采纳。而私录偷拍行为因收集人地位、收集手段方式方法受到制约,且难以核实和审查,往往被审判人员定为瑕疵证据,对其效力所轻视,正是如此,作为审判人员更要对其客观、全面的分析并加以正确认识。由于我国“关于视听资料证据能力”的立法不完善,不能给人们提供充分的法律保障;公民个人获取对自己有利的证据是非常艰难的。而且私录的视听资料并不是非法行为。由此可以得出,私录视听资料的不合法性并不是绝对的,在一定程度上,它也是具有合法性的。
在我国,对视听资料取得的方式方法各大诉讼法也没有具体而明确的规定。我国刑事诉讼法第四十二条规定:“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一切事实,都是证据。”第一百一十条规定:“任何单位或个人,有义务按照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有要求,交出可以证明犯罪嫌疑人有罪或无罪的物证、书证、视听资料。”民事诉讼法有关规定即“人民法院对视听资料,应当辨别真伪,并结合本案的其他证据,审查确定能否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但是最高人民法院法复[1995]2号规定:“证据的取得,首先要合法,只有经过合法途径取得的证据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未经对方当事人同意私自录制其谈话,系不合法行为,以这种手段取得的录音资料,不能作为证据使用”。这一规定是对上述广义上的规定的一种缩小解释,而司法解释是位阶于法律之下的。结合现实情况分析,民事诉讼当事人双方处于对立的平等的诉讼地位,两者之间对立程度包括感情的因素在内已相当尖锐,这种尖锐矛盾的利害冲突使双方不可能在彼此争议的事实上达成相互配合的意向,其合作根本是虚无的。一方出于取证的目的,要求对方当事人对其谈话进行录音表示同意,是非常幼稚的想法,而对方当事人出于身利益的考虑是不可能同意的。该批复对于程序违法所取得的一切证据使用的规则为一概排除,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法制建设进程的不断推进,近年来的司法实践充分证明了该《批复》对调整社会关系的影响总体上是消极的和带有负面性的。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关于民事证据规则的若干规定》中,对视听资料的地位重新审视,做出了新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第六十八条 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依据。
第七十条 一方当事人提出的下列证据,对方当事人提出异议但没有足以反驳的相反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确认其证明力:
所以在诉讼实践中,要使录音证据成为判决依据,必须同时具备三个条件:
一是当事人出示的录音证据未被剪接、剪辑或者伪造,前后连接紧密,内容未被篡改,具有客观真实性和连贯性。
二是录音证据的取得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录音证据的持有者采用了侵犯他人的隐私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的规定,比如在其工作处所或者住所以窃听方式取得的录音资料,就属于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取得的证据,不能作为诉讼证据使用。
三是对方未提出反驳或反驳理由不成立。法院在把录音证据作为判案依据时,还要对录音证据是否有疑点进行审查。如果对方当事人对录音资料表示质疑,并提出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那么该录音证据便失去证明力;如果没有足够的证据加以反驳,法院就应当确认该录音证据的证明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