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的负向功能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产后康复干预:盆底功能:影响
女性的盆底功能一般在生产之后,因为韧带要保持其子宫处于适当的位置,而且盆底肌肉会有大幅度的收缩等变化,还有在整个生产过程中还会对阴道的紧缩程度有很大影响,这一系列原因所在就会使得女性在产后的盆底功能受到一定的影响,往往就会造成阴道松弛,子宫脱落的风险,不但给产妇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痛苦,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性生活的质量。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产妇盆底功能采取适当的护理方法来增强其盆底功能就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以在我院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的所有实施盆底康复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5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后康复干预护理手段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具体结果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的所有实施盆底康复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50例,年龄在21岁到3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25岁,生产之后到进行试验的时间在40天到5个月之间,在所有150例产妇中有通过剖腹进行生产的有49例,通过阴道进行生产的有101例,对所有产妇进行调查和检查后发现,所有产妇的生产情况良好,都属于单胎,而且以前没有接受过阴道治疗和盆腔治疗,所有产妇在年龄,妊娠时间,生产方式等方面都没有显著性的差异。
1.2护理方法
对对照组的产妇进行产后的普通护理手段进行处理,而对于实验组则采取产后康复干预的护理方式,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2.1对盆底进行适当的电刺激
对产妇的盆腔进行适当的电刺激来恢复阴道出肌肉的张弛能力。即用专门的阴道电击仪器插入产妇的阴道合适的地方,通过调整用电的频率和电流强弱来使产妇有轻微而且舒适的刺痛感觉,每隔4天进行一次,每次时间约为20分钟,连续治疗两个月。
1.2.2对盆底的相关穴位进行按摩护理
按摩之前首先要让产妇将尿液排空,然后将左腿弯曲自然躺在床上,保持上下放松的状态,医护人员分别选择产妇的长强穴和会阴穴进行按摩,按摩时要检查自己指甲的长度情况,不能刺伤产妇,还要进行消毒处理,按摩的过程中动作要轻柔有节奏,知道查复有部分酸胀但没用疼痛的感觉为止,每天按摩一次,每次每个穴位都按150下,连续进行两个月。
1.2.3其他盆底康复训练
医护人员要试着教会产妇进行其他的盆底康复动作,即训练前要将尿液排空,平躺在床上,上下保持全身心的放松,在吸气的过程中试着去紧缩,4秒之后放松,然后接着紧缩,如此往复,当然,这种康复训练方法开始很多产妇肯定很难去掌握,可以将目标逐渐增大,第一次做3次,以后慢慢增加,每天进行3次,连续训练两个月。这种训练可以让产妇在家中进行,医护人员要提醒产妇在进行吸气的过程中要尽量减少腹部吸气带来的影响,更不能让腿部的肌肉参与其中,这样会使得训练的效果大大的降低。
1.3评价指标
对对照组和实验组分别进行处理后,在两个月之后,通过分别对对照组和实验组的所有产妇采用一系列评价指标进行其盆底功能康复情况的评价和比较。这些指标就包括产妇的盆底肌肉力量的康复情况以及盆底功能的恢复程度。
1.4统计学分析
运用SPSS18.0的统计学软件对评价的情况进行统计和分析,通过t检验法来完成对照组和实验组结果的比较。
2、结果
在对两组产妇进行适当处理后,经过两个月后,对其盆底肌肉力量的康复情况进行检查和评价,结果发现;对照组中的产妇的阴道收缩持续时间平均为3秒,而实验组经过产后康复干预处理后,其阴道收缩的持续时间可以维持到6秒,实验组的阴道功能比对照组要好很多;在盆底功能恢复情况方面,在对照组中有45例产妇在子宫脱落、阴道出现松弛等盆底功能中存在问题,障碍比率达到了60.0%,而在实验组中有9例产妇在盆底功能方面存在问题,障碍比率仅为12.0%,这也说明,实验组产妇的盆底功能整体恢复效果要比对照组好出很多,这些差异在统计学上具有一定的意义。
干预前后产妇盆底肌力恢复情况
干预前后产妇盆底功能恢复情况
3、讨论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女性对于自己的身体健康已经有了很深刻的认识。然后在女性完成生产后,身体的很多部位和其功能都会出现一系列的变化,例如阴道松弛、子宫脱落以及排尿失去控制等等很多后遗症,这些情况的存在不但给女性带来了很多不必要的痛苦和麻烦,还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她们对性生活的满意程度,因此,对产后的盆底功能进行高度重视并采取科学有效的方法来恢复产妇盆底的功能就成了当前阶段在产妇的临床护理中继续解决的难题。
女性盆腔底部的肌肉在一定程度上就如弹簧,同时支撑着子宫、膀胱等重要的器官,还在控制排尿反射和提高阴道的紧缩程度方面有很大的作用。然而,由于女性在进行生产时,腹部的各种压力都会给盆腔独步的肌肉带来很重的负担,再加上分娩过程要在阴道中进行,所以对阴道的紧缩程度会有一定的影响。上述的种种原因往往会造成女性在生产之后的盆底功能有所缺失。在临床中发现,对产妇进行产后康复干预后,可以有效的恢复和增强其盆底功能。
盆底的电刺激主要是用特制的探头伸入产妇阴道中,对两侧的肌肉进行不同程度且适当的电刺激,来增强肌肉的兴奋程度,加速女性神经细胞和组织功能的完善。通过穴位按摩的护理手段可以打通产妇上下的经脉,这种方式不受场地和仪器条件的限制,在家也可进行。而其他盆底康复训练主要是对盆底的各部分肌肉进行有节奏的收缩,来增强肌肉的张力,紧缩阴道,还能在一定程度提高盆底神经的兴奋程度,有效回复盆底的各项功能。经过大量临床试验验证,采用产后康复干预的护理方法对已紧缩产妇阴道,体改两次肌肉的兴奋程度有明显效果,同时也对恢复和增强盆底功能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可以在以后的产后临床护理中广泛运用。
结语
本文通过以在我院从2014年3月2015年3月期间接受的所有实施盆底康复的产妇中随机选取150例为研究对象,基于产后康复干预护理手段对产妇盆底功能的影响进行详细分析和探讨。经过大量研究表明,采用产后康复干预的护理手段对产妇的盆底功能进行完善和增强,效果显著,安全可靠,可在以后的临床护理中推广使用。
参考文献:
[1]潘孝英.产后早期盆底肌康复治疗对产妇盆底功能的近期影响[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S3:202-203.
[2]白士玲,多玉华,吴云,韩津霞,刘步双.产后盆底早期康复干预治疗对盆底功能障碍防治疗效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3,15:2053-2054.
[关键词]辅导员博客 思想政治教育 载体
[作者简介]高金娣(1979- ),女,河南长垣人,中原工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为大学生思政法制教育。(河南 郑州 450007)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3985(2013)29
网络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涌现出Email、BBS、ICQ、博客等新的互动平台。其中,Email以传递快速而著称,BBS的特色是开放性强、自由性强、容纳性强、互动性强,ICQ的不同之处在于实时互动。但这些交流方式都存在或多或少的缺陷,难以满足众多网民的需求。于是,博客诞生了,这对于媒体时代来说是一个新的转折点。因为,博客被个体拥有,就意味着个体在博客中拥有了一定的自利,即知识生产和信息。此时的个体不仅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自主把自己置身于“公共领域”,乐于自己的知识和信息被更多的人分享。为了捍卫校园思想文化阵地,辅导员博客应运而生。辅导员博客于2006年3月在上海交大试点开展。由于其和Email等网络平台相比,具有教育渗透性和启发间接性等优势,所以一经出现就深受学生欢迎。如今,对于辅导员博客的效应大家已经有目共睹,全国出现了若干个极具影响力的优秀辅导员博客。许多辅导员也都被带动,纷纷跟进,建立了自己具有个性化设计的博客。学校教育和自我教育,网上教育和网下教育,理论教育和社会教育在辅导员博客中被有机结合起来,传统“面对面”教育也被相应地拓宽到了“键对键”,成为辅导员从事思政教育工作的新工具。但是,辅导员博客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新载体,如何被正确地认识其作用,如何被科学地建设,仍然是一个需要大家不断探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一、辅导员博客的界定
博客是一种网络交流工具,别名网络日志。由于博客是“个人日志”的链接,所以在时间维度上可以持续,可以回溯,表现为比较完整的线性个体。同时,由于博客是个人自主注册的空间,不依附于大型网站,所以突破了传统个人主页的诸多局限,是一种新兴的网络传播形式。所谓辅导员博客,是指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辅导员以真实的身份注册的、以日志为主要形式、内容注重原创、评述敏感事件、分享知识与经验,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为主要目的,与博客的浏览者进行互动交流,以期引导学生思想和行为的一种博客。
二、辅导员博客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1.一体性与多样性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生动性。与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比,教育信息的传播途径被认为是利用博客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大优势所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不是通过收音机就是通过电视,形式单一枯燥,被称作“灌输式”教育。因为欠缺感召力、说服力,不能取得理想的效果。由于受地点、时间等客观因素的制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有效性大打折扣。而辅导员博客不仅快速、便捷、自由,同时集文字、声音、图片等多种感性媒介于一身,极大调动了学生的参与热情,受教育者的兴趣也被大大提高。生活中的实际案例与抽象的理论在博客中被完美结合,充分调动了人的视觉、听觉及思维,使得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满了趣味性和生动性。
2.个人性和交互性相结合,增强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时效性和针对性。辅导员每天都会接触大量学生,奋斗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被称作学校管理部门和学生联系的桥梁和纽带。辅导员博客作为师生间交流的平台,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师生面对面交流的拘谨,学生可以畅所欲言,真正吐露自己的心声。如果交流和讨论的内容能被辅导员正确引导,就可以将教师的思想无形地移植到学生的头脑中。另外,辅导员可以根据自己的博客访问和留言,及时把握学生思想动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到有的放矢,工作的时效性和针对性大大增强,真正实现了上下沟通流畅。
3.共享性和及时性相结合,推动了辅导员的专业化。随着社会的发展,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方法和技巧需要不断地变动,对辅导员的素质要求也在不断提升,辅导员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辅导员既要有教育学、心理学的基础,又要有社会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等知识。这就要求辅导员具有终身学习的信念,不断更新和完善自己的知识积累方式。在推进辅导员专业化方面,辅导员博客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首先,博客的共享性可以为辅导员提供大量的学习空间。许多博客页面没有设置访问权限,网络用户可以自由进出,这样辅导员通过浏览博客,足不出户就能走进优秀教师、教育界权威的讲座和课堂,学习他们对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某些问题的见解,实现与大师级人物的零距离交流,还可以自由便捷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并倾听他人的观点,获得专业化引领。辅导员也可以在博客中把工作中遇到的问题拿出来进行专题探讨,与多人进行跨越时空的交流。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工作能力不断提升。其次,博客的及时性促使辅导员不断进行经验总结。博客作为一种记录个人行为、信息和思想的空间,不仅更新要频繁,信息流动要及时,还需要博文精彩、独特、有见解,这样才会提高学生的浏览率。因此,辅导员建设博客后,要善于思考、善于提炼、善于总结,上升到理论,不断形成并丰富自己的“信息资源库”。
三、完善辅导员博客德育载体的途径
1.丰富辅导员博客的德育教育信息。辅导员博客与其他博客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辅导员博客具有鲜明的政治导向性。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被称作是辅导员博客的终极服务目标。作为一种德育载体,其效能取决于博文对德育内容的承载力。德育教育内容丰富多彩,仅从宏观上分类,可分为思想教育、政治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所以,辅导员博客不仅要德育信息内容丰富,而且要结构合理。“学生事务、党团建设、校园文化、时政知识、成才励志、就业指导、心理健康教育”等栏目要设置在辅导员博客中,使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堂教育得到延伸、校园文化建设得到拓展、党团相关知识得到更广泛的宣传。受辅导员博客博主自身的条件限制,其博客内容不可能面面俱到,所以博主要结合自己的条件优势设置博客内容,重点要突出,并且要有深度、有高度。另外,辅导员博客的博主可以通过链接的方式完善博客的信息结构,扩充信息容量。
2.针对学生思想变化及时撰写更新博文。辅导员博客被学生浏览主要有两个原因:一是辅导员博客具有极强的教育性;二是在辅导员博客中,学生会被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所以,辅导员要保持自己的博客具有一定的浏览量,博文的内容和质量会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辅导员要深入学生中去,及时掌握学生不同时期的思想动态,把具有倾向性或代表性的问题在博文中进行体现,并且分析要深刻,能触动学生的内心深处,从而达到释疑解惑的目的,使学生获得多个角度的人生思考。作为辅导员博客,其博文要始终坚持正确的方针,及时给予学生政策上的引导,要具有启发性,能给予学生成长道路上的指引,引起大多数学生的共鸣。如果辅导员博客中的博文不坚持原创,仅仅靠转载,是绝对吸引不了学生的,更不用谈引导和教育学生了。
3.精心设置博客的表现形式。辅导员博客面对的是头脑中充满新观念、新事物的学生群体,他们的审美标准很高。因此,辅导员必须精心设计博客的外观,从视觉上吸引学生。辅导员可以结合个人风格,利用色彩、图片、音乐等各种因素,设定一个与博客内容相匹配的基调,让学生每一次进入博客都有一种新鲜感和收获感。要想吸引学生的眼球,博文内容要丰富,编辑形式要多样化,这样才能潜移默化的渗透学生的思想,达到舆论引导的目的。
4.要坚持主动引导和平等互动相结合。辅导员博客要根据舆论热点、社会焦点等问题,有意识地设置学生热衷的讨论话题,主动引导学生参与相关话题讨论,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宣扬社会主流思想。一般来讲,讨论话题越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学生的关注度就会越高。众多的学生参与讨论,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自主参与德育教育的积极性会在一定程度上被激发,促使更多的学生主动接受德育教育。辅导员要及时对各类博文的评论和留言进行回复,这是对学生进行正面引导教育的大好时机。要始终坚持主动引导和平等互动相结合,加大师生互动,从而提高辅导员博客德育载体的效能。
[参考文献]
[1]林强.关于建设辅导员博客的思考[J].现代阅读:教育版,2011(3).
[2]王洪涛.论博客的特点及其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应用的必要性[J].教育教学论坛,2010(9).
[3]叶芳芳.浅谈辅导员博客在大学生思政教育工作中的有效运用——以绍兴文理学院为例[J].海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1(3).
[4]李淼,赵玉英.试论辅导员博客的功能实现与拓展[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0(12).
[关键词] 良性肿瘤;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免疫功能
[中图分类号] R737.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7210(2016)11(b)-0086-04
[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efficacy of benign gynecologic treated by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nd abdominal hysterectomy and its effect on immune function. Methods 68 patients with benign gynecologic needed to undergone hysterectomy from November 2010 to September 2014 in Gynaecology and Obstetrics Department, the Third People′s Hospital of Hubei Province were selected as study object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according to the operation scheme,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was used in observation group of 36 patients and abdominal hysterectomy was applied in control group of 32 patients. Intraoperative and postoperative conditions, IgG, C3, IL-2 and IL-4 levels preoperative 1 d and postoperative 1 and 3 d between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s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of observation group was less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 stay of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horter than those of control group (P < 0.05). Postoperative 1 and 3 d, serum IgG, C3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control group (P < 0.05). Postoperative 1 and 3 d, serum IL-2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control group (P < 0.05). Postoperative 1 and 3 d, serum IL-4 of control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 observation group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control group (P < 0.05). Complication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P > 0.05). Conclusion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pplied to benign gynecologic can significantly reduce intraoperative blood loss, shorten postoperative exhaust time and hospital stay, reduce the impact on the immune function, it is worthy of clinical populariza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Benign tumor; Laparoscopy; Hysterectomy; Immune function
妇科肿瘤是女性常见疾病,其发病率逐渐升高,严重威胁女性的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手术治疗作为主要的治疗策略[1-2],与手术直接相关的并发症越发引起重视。随着微创手术的开展及腹腔镜技术的成熟,腹腔镜手术在妇科临床工作中被广泛应用[3],腹腔镜技术避免了腹腔脏器与外界环境的直接接触,能最大限度地缩小手术切口,在保证手术疗效的同时满足现代女性对于美学的要求[4]。在腹腔镜技术不断成熟的同时,学者开始关注手术对于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麻醉、手术及创伤均能导致机体内细胞因子的失衡,引起患者机体免疫系统、内分泌系统的失衡,对术后恢复产生不利影响[5-6]。本研究通过观察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治疗妇科良性肿瘤的临床疗效及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在妇科手术中推广腹腔镜技术提供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0年11月~2014年9月湖北省第三人民医院妇产科收治的因妇科良性肿瘤需行子宫全切术的患者6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子宫腺肌病19例,子宫肌瘤42例,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7例。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36例采用腹腔镜下子宫全切术,对照组32例采用开腹子宫全切术。纳入标准:无心脏、肝、肺、肾、内分泌疾病及其他疾病,近期未用过影响免疫功能的药物,无急性炎症,无合并妊娠,未处于应激状态者。术前均已行宫颈脱落细胞学检查,伴有阴道不规则出血者行分段诊刮从而排除恶性疾病,所有病例均有术后的病理结果证实。
1.2 方法
1.2.1 术前准备 入院后完成血常规、尿常规、凝血、心电图等相关检查,结果异常给予相关对症处理,排除麻醉及手术禁忌证;术前患者常规阴道冲洗3 d,术前1 d常规灌肠、禁食;术前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留置导尿管,排空膀胱。
1.2.2 麻醉方式 两组患者均给予气管插管全身麻醉,均由同一名麻醉师完成,术中持续心电监护,严密监测心率、血压、血氧饱和度等。
1.2.3 腹腔镜子宫全切术 麻醉后,取截石位,常规消毒腹部皮肤,铺无菌单,建立CO2人工气腹,压力12 mmHg(1 mmHg=0.133 kPa),左右下腹两侧分别做5~10 mm穿刺孔置入腹腔镜及操作器械,用双极电凝距离子宫角2 cm切断双侧子宫圆韧带,剪开阔韧带的前叶至膀胱反折腹膜并分离,用双极电凝电凝卵巢固有韧带及输卵管峡部,并用单极电凝剪断并分离输卵管及固有韧带。分离钳下推膀胱至子宫颈外口水平,双极电凝切断子宫动脉,将子宫拉向一侧,紧贴子宫颈电凝离断主韧带,向耻骨方向牵拉子宫,电凝切断骶骨韧带,单极电凝经阴道窟隆切开窟隆,暴露宫颈及宫颈阴道部,电凝切开游离子宫。经阴道取出子宫,子宫较大时经分碎术后再取出,冲洗检查盆腔各残端,止血,腹腔镜下缝合阴道残端,常规留置引流管,关闭切口,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2.4 开腹子宫全切术 患者麻醉后取仰卧位,常规消毒皮肤,铺无菌单,下腹正中切开,从脐下至耻骨联合上缘切开腹壁,探查盆腔,了解子宫大小等,暴露手术视野,中号弯止血钳自子宫两侧角部提起子宫,中号止血钳钳夹并切断圆韧带,7号线缝合。剪开圆韧带前方至宫颈内口处及骨盆漏斗韧带之间的腹膜,止血钳钳夹并切断骨盆漏斗韧带,缝扎近侧端漏斗韧带,剪开韧带后叶腹膜。切断子宫骶骨韧带,打开子宫后壁腹膜,钝性分离下推直肠子宫凹前侧腹膜,达子宫外口水平,夹断膀胱子宫凹反折腹膜,分离膀胱。切断子宫血管,10号线贯穿缝扎,7号线结扎近端子宫血管。向上牵拉子宫,止血钳切开宫颈主韧带,10号线缝扎,对侧同法处理,切开阴道前窟隆,切除子宫,缝合阴道断端,消毒,冲洗后,以1-0可吸收线缝合,缝合盆腔后腹膜,逐层缝合腹壁,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1.3 观察指标
详细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术后最高体温、术后住院天数、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术前1 d及术后1、3 d采用贝克曼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680检测静脉血清IgG、C3,试剂为贝克曼原厂试剂;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ELISA)检测白介素(IL)-2及IL-4水平,试剂购自杭州联科生物公司。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以P <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术后最高体温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IgG、C3水平比较
术前1 d,两组患者血清IgG、C3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血清IgG、C3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见表2。
2.3 两组患者术前及术后血清IL-2、IL-4水平比较
术前1 d,两组患者血清IL-2、IL-4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3 d,两组患者血清IL-2水平均较术前显著降低,但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 < 0.05);术后1、3 d,对照组患者IL-4水平均较术前显著升高,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 < 0.05)。见表3。
2.4 两组患者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情况
术中并l症:观察组有1例患者出现泌尿道损伤,1例血管损伤,对照组中出现1例肠道损伤;术后并发症:对照组中有1例患者出现泌尿系感染;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
3 讨论
腹腔镜技术的推广和发展以较小的创伤达到了更好的治疗效果,提高了医生的临床诊断技术,也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开腹手术,成为妇科疾病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异位妊娠、盆腔炎性包块、妇科良性肿瘤首选的治疗方案[7-11],对于恶性肿瘤的应用尚处于探索阶段。同开腹手术一样,即使微创腹腔镜手术再小的创伤也会对全身各系统、组织、细胞造成一定的影响,导致全身应激反应及机体免疫功能的变化,但与传统开腹手术不同的是腹腔镜手术中需要建立CO2气腹,术中CO2入血所致的高碳酸血症[12]、腹腔高压综合征[13-14]及手术结束后腹腔压骤降引发的缺血/再灌注[15]及电凝切割止血是否会对机体的免疫功能有特殊的影响成为目前关注的焦点。
妇科良性肿瘤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腹部切口小,术后瘢痕不明显,较美观,融合诊断与治疗为一体,损伤小对患者生殖功能的影响小[16-19],术后恢复快,此外腹腔镜手术术后较开腹手术腹壁切口组织及盆腔粘连发生率较低,肠粘连、腹膜炎及肠梗阻等并发症的发生率低,但受手术器械及操作医师熟练程度的影响,治疗成本较高,对医师要求较高,对于肉眼无法发现的较深及较小的肌瘤无法完成探查及治疗,手术器械术中可造成组织热损失,影响子宫肌层愈合,对患者卵巢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20]。本研究分析了腹腔镜子宫全切术与开腹子宫全切术比较,结果显示,腹腔镜子宫全切术患者术中出血量显著少于对照组,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均显著短于对照组,但术中及术后并发症无显著性差异。
作为机体保护自身的防御性结构,免疫系统在机体抗肿瘤、抗感染及术后恢复方面发挥重要的作用,手术引起机体免疫功能的改变主要涉及T淋巴细胞介导的细胞免疫和B细胞介导的体液免疫[8,21]。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的IgG及C3较术前显著降低,且行腹腔镜子宫全切术的患者显著高于行开腹子宫全切术患者,提示开腹手术对患者机体体液免疫功能的抑制作用比腹腔镜组大,而IL-2及IL-4是参与免疫应答重要的细胞因子,IL-2可促使Th细胞增殖及产生抗体,IL-2在手术开始后1~3 h开始降低[8,22],持续至48~72 h,当感染发生时持续降低时间延长。IL-4能通过自分泌的方式促进Th2细胞分化,抑制Th1细胞增生及应答,本研究中相同时间点,观察组IL-2较对照组显著升高,但IL-4显著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机体细胞免疫状态显著优于对照组,免疫功能的下降与术后感染有密切关系,腹腔镜手术创口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小,能降低患者术后感染率。
综上所述,腹腔镜子宫全切术应用于妇科良性肿瘤能够显著减少术中出血量,缩短术后排气时间及术后住院天数,减小对机体免疫功能的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 曹莉莉,徐惠成,陈勇,等.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在宫颈癌广泛子宫切除手术中学习曲线的研究[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5,31(9):705-708.
[2] 卢贝琳.腹腔镜手术在妇科肿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及安全性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5,36(11):1628-1629.
[3] 姚元庆.机器人妇科肿瘤手术的现状和展望[J].中华腔镜外科杂志:电子版,2013,6(5):330-333.
[4] 揣芳.腹腔镜手术治疗对良性妇科肿瘤患者机体免疫功能的研究[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5,12(8):1074-1075, 1078.
[5] 李龙,王月玲.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剔除术与开腹手术的临床疗效对比[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2,19(4):363-364.
[6] 李敏.妇科腹腔镜手术相关并发症及影响因素分析[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5,14(11):937-940.
[7] 托娅,宋静慧,范凤卿,等.妇科腹腔镜手术对患者凝血和免疫功能及缺血再灌注的影响[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8,24(1):71-72.
[8] Wright JD,Ananth CV,Lewin SN,et al. Robotically assisted vs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among women with benign gynecologic disease[J]. JAMA,2013,309(7):689-698.
[9] 曹建春,张东萍,李乃卿,等.腹腔压升高规律的研究[J].医学研究杂志,2008,37(6):46-49.
[10] 强艳.腹腔镜与开腹子宫肌瘤剔除术后肌瘤残留、复发及妊娠结局的比较[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32):98-100.
[11] 陈吉艳,钟富莲,王咸英.腹腔镜下卵巢良性肿瘤剔除术的临床效果[J].中国当代医药,2016,23(17):63-65.
[12] 刘岑.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术中子宫动脉阻断对术后肌瘤复发及生育功能的影响[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4,18(9):114-115.
[13] Yu H,Stavas JM. The role of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n management of benign and malignant gynecologic diseases[J]. Obstet Gynecol Surv,2013,68(10):691-701.
[14] 董纪秀,倪观太.腹腔镜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和氧化应激的影响[J].医学综述,2012,19(10):1581-1583.
[15] Sakata R,Kleinerman RA,Mabuchi K,et al. Cancer mortality following radiotherapy for benign gynecologic disorders[J]. Radiat Res,2012,178(4):266-279.
[16] 王隽婕,韩承新,郑皓,等.腹腔镜和开腹结直肠癌手术对机体免疫功能影响的Meta分析[J].中国普通外科杂志,2014,23(2):217-226.
[17] Antosh DD,Grimes CL,Smith AL,et al. A case-control study of risk factors for ileus and bowel obstruction following benign gynecologic surgery[J]. Int J Gynecol Obstet,2013,122(2):108-111.
[18] Learman LA. Comparison of robotic and laparoscopic hysterectomy for benign gynecologic disease[J]. Obstet Gynecol Surv,2014,69(1):18-19.
[19] 黄婉茹.腹腔镜与开腹手术治疗子宫肌壁间肌瘤的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5,22(6):63-64.
[20] 赵丽梅,冯志杰.重症急性胰腺炎合并多脏器功能障碍综合征的非手术治疗[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9,17(11):1061-1068.
【关键词】康复护理;脑卒中;认知功能
【中图分类号】R4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851(2014)04-0201-01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脑卒中发病率及致残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预后有50~70%患者存在认知、失语、神经及运动功能障碍,认知功能障碍不仅影响患者运动及神经功能的康复,还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给患者和家属带来很大不便,康复护理是通过认知康复、心理康复、康复锻炼相结合的护理模式,近年来发现其对患者神经、运动及认知功能的恢复有积极作用。本文以脑卒中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护理干预对患者认识功能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2013年收治的80例脑卒中患者的资料,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男25例,女15例,年龄49~74岁,平均64.5±3.8岁;对照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50~72岁,平均65.5±4.2岁。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病情等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入选标准符合第四届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2],经CT或MRI确诊为缺血性脑卒中,意识清楚、生命体征平稳,排除大面积脑梗死及脑干梗死、严重肝肾功能障碍、重症感染、严重糖尿病。
1.3 方法: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护理干预,随访3个月,采用MMSE量表对两组患者认知情况进行评价。具体护理措施如下:
1.3.1 一般训练:对患者进行身体、感觉方面刺激,提高患者觉醒能力,保证患者能认出环境中的人和物。选用音乐催醒方法,角调式乐曲节奏鲜明有力,曲调亲切爽朗[3],每天进行2~3次,每次30min,30d为1个疗程。由患者最亲密的人对头面部、耳朵、手进行抚摸,结合语言进行抚慰。
1.3.2 认知功能训练:采用现代康复认知训练方法,进行注意、记忆、思维训练,在患者面前摆放3~5件生活用品,让患者注意辨识并记住它们的名称,后撤除物品,让患者回忆刚才摆放物品的名称,成功后增加物品的数目,训练患者读报纸和讲故事的能力,成功后更换内容。向患者提问当天日期、时间、所在地点、位置、方向,区分自己的左右肢体[4],周围环境中物理的距离。10以内或100以内数字加减训练,用过去的照片、物品激发患者回忆生命中重大的事情,以及与家人共同经历的时光。训练患者解决问题的能力,安排与日常生活有关的事情,让患者独立完成
1.3.3 生活能力训练:提高患者在认知训练中各种功能技巧,进行生活能力训练,包括进食、洗澡、梳头、刷牙、穿衣、系鞋带、控制大小便,平地行走[5],将每件事分解为若干个小部分,分解训练成功后将一系列动作做连贯性联系,从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两组数据间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相关分析采用r检验,检验标准为0.05,当P
2 结果
治疗前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0.81±1.77分和21.09±1.88分;3个月后观察组及对照组MMSE评分分别为27.66±1.57分和23.44±1.75分。观察组患者经干预后MMSE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脑卒中患者认知功能咋还能改包括信息处理效率和速度下降,专注力和注意力分散,记忆和学习障碍,知觉混乱、丧失自我意识,执行功能障碍、交流障碍。在本组资料中,观察组患者在训练前MMSE评分较低,卧床、反应迟钝、答非所问、生活完全依赖家属照顾,肢体训练时不能集中精力,缺乏主动性,这说明脑卒中后患者认知能力受到严重损伤。经过护理干预后,评分明显增加,说明护理干预效果明显,患者受到康复训练取得进步,自信心增强,不良情绪得到改善,心理精神障碍得到缓解,能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康复训练,自发坚持学习和训练,进一步促进患者全面康复。对脑卒中患者进行早期认知功能训练护理干预,能改善患者认知能力,提高生活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
参考文献
[1]李慧,姜亚芳.脑卒中患者早期康复护理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2):187.189.
[2]徐慧英,李爱萍.创伤性颅脑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11,26(5):489 491.
[3]李晓华.早期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l,27(18):11.12.
【关键词】心理干预;初产妇;心理;泌乳功能
【中图分类号】R714.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1-1931-01
围产期初产妇因害怕分娩期疼痛、担心胎儿安全等因素而内心焦虑、抑郁、紧张,严重导致心理障碍[1],甚至影响产后泌乳功能。我科通过对初产妇进行心理干预,取得很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1年1月至2011年11月在我院住院分娩的初产妇100例,年龄19~33岁,孕28w以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初产妇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100例初产妇心理、精神正常,无心、肺、肝、肾、脑等脏器功能障碍,初中以上文化程度。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采用产科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心理干预护理措施,具体如下:
1.2.1 建立信任、和谐的护患关系 护理人员热情迎接入院初产妇,细心介绍病房的环境设施、科主任、管床医生、护士长和责任护士等,缓解初产妇对陌生环境的紧张不安。耐心询问围产期胎儿情况,加强思想、心理交流沟通,提供精神、心理护理。
1.2.2 心理辅导 根据患者的文化、生活背景等提供个性化的心理辅导,讲解有关心理素质、心理健康、情感、意志等心理学知识,提高其心理应对不良环境的能力,建立积极乐观的心态,初步塑造高尚的情感和坚强的品质。
1.2.3 心理干预护理 通过交流沟通,根据初产妇的心理状态采取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如利用心理平衡法、心理调节法、心理暗示等护理方法疏导其不良心理,动员家属陪护、安慰、关怀,护理人员加强围产期护理巡视,主动关心、体贴初产妇,尊重其人格,消除紧张、焦虑、恐惧、抑郁心理,协助树立健康心态面对分娩。
1.3 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护理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变化,记录产后泌乳素始动时间和产后24h、48h泌乳量评分。泌乳始动时间胎盘娩出后到首次溢乳时间。泌乳量评分标准:3分=手法挤奶乳汁呈喷射状,吸吮后仍未排空;2分=手法挤奶有乳汁溢出,哺乳>8次/d,新生儿大便≥1次/d,小便≥6次/d,哺乳后新生儿安静,松软;1分=挤压有乳汁流出,但不能满足新生儿需要,需要添加代乳品;0分=无乳汁分泌。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5.0软件处理,数据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应用t检验,P
2 结果
2.1 心理状态
100例初产妇入科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抑郁,但两组SAS、SDS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护理后,两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心理得到明显缓解,但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
表1 两组护理前后SAS、SDS评分变化比较
与对照组比较,*P
2.2 泌乳功能
分娩后,观察组的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早于对照组,P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围产期初产妇面临生理、心理应激,易导致妊娠压力增加,产生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影响心理健康[2]。因此,随着社会发展和医学模式转变,加强围产期初产妇的心理干预是实施“以患者为中心”护理服务理念的体现,也是提高护理服务质量的必要举措。
临床研究显示,初产妇不良心理反应易致交感神经兴奋,使初产妇血压升高、呼吸急促等,胎儿容易产生缺血、缺氧、宫内窘迫等[3],恐惧、焦虑、紧张等负性心理情绪刺激下丘脑催乳激素抑制因子分泌增多,抑制泌乳素分泌[4],影响产后母乳喂养。心理干预后,可以明显协助初产妇克服负性心理,减轻焦虑、抑郁状态,表现为观察组的SAS、SDS评分明显降低,且比对照组显著,说明心理干预效果显著。同时,心理干预后初产妇的心理、生理、精神等皆处于愉悦状态,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抑制催乳激素抑制因子分泌,促进泌乳素分泌,而使分娩后泌乳始动时间明显提前,产后24h、48h泌乳量评分明显增加,且较对照组显著。
综上所述,心理干预可以有效改善初产妇的焦虑、抑郁状态,缩短泌乳始动时间,增加产后24h、48h泌乳量评分,有利于产后泌乳,值得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用。
参考文献
[1] 蓝俊芝.初产妇50例分娩过程中心理问题分析及护理[J].齐鲁护理杂志,2008,14(12):59-90.
[2] 李会枚.产妇临产前的心理护理[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0):92-93
【关键词】 脑卒中后抑郁;神经功能;抗抑郁
急性脑血管的死亡率在37%,在我国,每年会新增大概110到140万急性脑血病患者,经治愈的患者仍然会有严重的后遗症,导致生活质量大大下降[1]。抑郁症是急性脑血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实际上抑郁症并不只是有心理引起,它也有一定的生物基础和化学基础,治疗抑郁症的药物近年来层出不穷,人们对抑郁症也越来越关注[2]。本院通过研究脑卒中后患者在不同阶段的抑郁心理程度,对患者使用不同的抗抑郁药物,观察抗抑郁药物对神经功能的影响以及脑卒中后抑郁症的危险性,现报告结果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在2001到2003年间,我院收治了大量急性脑血病患者,从中选出132人,其中男性患者79人,女性患者53人,他们的平均年龄为48岁,这132人在入院是均接受了详细的体检并且对他们的患病历史有过详细的调查。这些患者中,其中有75人曾经患过抑郁症,有16个人患过糖尿病,还有1位患者有家族抑郁史,他们的受教育程度各不相同。
1.2 研究方法 由专业的神经内科医生在治疗过程的第三个星期、二月、四月、七月还有十月对这些患者进行专业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神经功能进行评析,并且由专业的心理咨询师和这些患者进行交流,帮助他们完成心理自测表。数据的判断标准依据国际通用的心理诊断标准。将这132人依据他们身上所带有的病症分为四组,分别为脑梗塞组、HAMD组、出血组以及糖尿病患者组,对他们使用同类的抗抑郁药物,比较分析他们之间的不同。
1.3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相对数描述,χ2检验分析相关数据之间的差异性。
2 结 果
相关的记录数据如下表:
132人中,在专业医师第一次对他们做心理调查时,只有20%的人出现抑郁症状,这些人拥有正常的生活自理能力,在那些生活不能完全自理的患者中,轻度或中度抑郁症的发生机率是41%,重度抑郁发生在非正常生活能力患者身上的概率大大高于正常生活自理患者。
3 讨 论
脑卒中后患者发生抑郁症是一件很常见的事情,抑郁症是它最普通也最麻烦的并发症,研究表明,抑郁症在急性脑血管病症中办法出现的概率是22%,但是在这次研究中,抑郁症发生的概率是45%。抑郁症患者心情持续低落,对事物没有兴趣没有好奇,很消极,没有欲望,甚至有的患者厌世自残,这些状况的严重程度依据患者的抑郁程度[3]。这些负面的情绪大大降低了患者对治疗的积极性以及对治愈的信心,对他们的独自生活能力还有精神障碍的改善有着非凡的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对抑郁症的治疗,但是因为访问人员的专业素质、诊断原则、样本采集方法不同、评估方法以及观察的方法都不同,导致研究出来的结果有恨大的差异。脑卒中后抑郁症的临床反应具有很大主观性,所以对它的诊断也很难有一个统一的标准。我院的这次研究使用了世界上最为统一的验证标准,并在此基础上增加了抑郁症患者的自测表作为辅助分析数据,但是获得的结果并没有什么差异。这次的研究显示的结果是,抑郁症的发生和脑卒中后患者的环患病类型、性别、病状大小还有病患部位没有什么关系。在患者患病初期,神经功能还没有非常严重的损伤,但是随着病症越来越严重,患者的神经功能受损的程度也越来越严重,随之而来就是高概率的抑郁症发生了。
我们需要尽可能的改善患者的抑郁状况,不仅要加强锻炼,更要重视抑郁症对于改善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的重要性[4]。可惜的是,在我院这一次的研究中并没有发现有关脑卒汇中后抑郁的致病因素,应该是由调查的人数过少调查时间过短引起的。以前,对抑郁症患者的治疗主要是依靠医师的经验,主要是以心理辅导为主,辅助以三环类的药物,虽然对治疗抑郁症的效果让人比较满意,但是会造成患者依赖性强、血压降低及心血管类的疾病。经过医师们的不懈探索,目前找到的治疗抑郁症的有效疗法即使用SSRI之类的抗抑郁的药物和5-HT,效果显著,副作用比较小而且持续的时间很短,抑郁症患者的疲劳、晕眩、注意力不集中和难以入睡等症状都可以得到很好的改善,而且可以有效恢复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和神经功能。
总之,脑卒中后抑郁症是很麻烦的并发症,加强对抑郁症的探索治疗是非常重要的。
参考文献
[1] 熊鹰,王清勇,傅锦华,等.延伸卒中单元对脑卒中患者神经功能及抑郁的影响[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3(1):35-37.
[2] 谢晓艳.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卒中后抑郁症患者神经功能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中国现代医生,2013(1):90-91.
郑州市儿童医院门诊办,河南郑州 450000
[摘要] 目的 探讨分析强化吞咽障碍患儿康复护理干预对功能恢复的影响。方法 资料选自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康复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吞咽练习和鼻饲;研究组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儿置留胃管时间及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和吞咽功能恢复情况。 结果 研究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吸入性肺炎9.3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13%;研究组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明显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关键词 吞咽障碍;康复护理;患儿
[中图分类号] R473.74[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4-0742(2014)07(a)-0163-02
[作者简介] 杨冬梅(1972.1-),女,河南郑州人,中专,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幼儿康复。
吞咽障碍患儿的康复护理时间过长,可导致吞咽相关肌群产生萎缩。鼻饲时间过长会使患儿忘记饥饿、饱足与口腔摄食的关系,或者在康复中没有体会到饥饿或饱足感。因此尽早的对患儿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能缩短康复时间,避免咽部肌群发生萎缩,且对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起到了明显的临床效果。该研究主要对2012年5月—2013年5月在该院治疗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康复患儿64例的临床护理资料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资料选自在该院治疗的神经系统性疾病康复患儿64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研究组中,男21例,女11例;年龄3~9岁,平均(4.6±5.3)岁;住院天数30~60 d;其中颅脑外伤11例,脑炎13例,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对照组中,男18例,女14例;年龄3~10岁,平均(5.6±3.21)岁;住院天数30~60 d;其中颅脑外伤10例,脑炎14例,缺血缺氧性脑病8例。
1.2纳入标准
所有患儿均通过头颅CT和MRI检查,脑脊液检查确诊;通过标准吞咽功能评估(SSA)存在吞咽障碍,并留置胃管[1];所有入选的患者及家属均为自愿加入该研究,并已签署相关的文件,能够主动配合相关的治疗。
1.3排除标准
生命体征不平稳;吞咽反射不强;脑干受损;分泌物多且需要及时吸痰;有食道方面吞咽困难的病史。
1.4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方式:护士在进行鼻饲喂养时,按照医嘱间歇注食,在鼻饲的过程中,注意食物注入量和速度;喂养后竖抱并轻拍患儿,使胃内空气得以排出;鼻饲时和鼻饲后,帮助患儿取半卧位并抬高床头30°;鼻饲后1 h内不翻动患儿,以减少鼻饲液返流;密切关注患儿发生恶心、呕吐等情况;喂养后,及时为患儿清洁口腔。研究组采取强化康复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
1.4.1嗅觉刺激嗅觉刺激主要是让患儿用鼻吸入有气味的气体,以刺激右侧岛叶皮质重塑,从而改善吞咽功能[2]。护士可用柠檬等刺激性的食物,切成片置于患儿的鼻端进行嗅觉刺激,以刺激腺体的分泌,从而形成吞咽反射。
1.4.2摄食训练①首先应创造一个舒适、安静、整洁的环境,在患儿进食前用鼓励的话语、轻快的音乐让患儿以愉快的心情进食。②注意在进食时选择合适的,能够坐的患儿尽量以坐姿进食,尚未有坐的能力的患儿,护士扶抱患儿并取30°仰卧位,使其头部前屈,刺激前庭觉、本体觉以维持患儿觉醒状态和躯干的稳定性[3]。对于容易激动的患儿护士应将其抱住并用浴巾包裹喂养,嗜睡的患儿应将其独立,以提高大脑的警觉性并保持清醒的状态进食。③护士按照患儿吞咽障碍的程度,选择的食物应密度和形态均匀,并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进行喂养。口腔期:舌功能异常的患儿,初始时应喂养浓流质,待功能有所改善时喂养稀流质,舌后缩力度减弱的患儿喂养稀流质;咽期:喉上抬不足、咽壁收缩力降低的患儿喂养稀流质,呼吸道闭合不足的患儿喂养弄流质;食管期:环咽段开放不全或功能紊乱的患儿,喂养稀流质。④康复师对患儿的康复训练只是单纯的咽部肌群功能的训练,护士在此基础上对患儿进行鼻饲和经口摄食并用的训练。用棉签分别将准备好的事物分别涂抹在患儿的嘴唇、舌根及咽后壁的吞咽反射区域,加强吞咽反射力度,以促进吞咽有力。护士根据患儿的吞咽动作不断的予以口腔味觉刺激,增强感觉的输入。若患儿出现停止吞咽的动作,护士应停止口腔食物刺激,减少患儿因感觉过度而在下次进食时出现感觉防御。同时,护士通过胃管向患儿注入适量的鼻饲液,并同步进行经口摄食,通过舌体传达的味觉刺激,并不断的输入刺激信息,使患儿的胃产生满足感,并渴望下次进食需求。上述强化康复护理干预2~3次/d。
1.5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儿强化护理干预后胃管留置所需的时间,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以及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情况。吸入性肺炎:无肺病或支气管炎的病史;无诱因引发呛咳、发绀、气急、咳嗽、发热3 d以上,体温>37 ℃,伴有双肺干、湿啰音;外周血白细胞>11×109/L,肺部CT或胸片表现双肺存在片状阴影[4]。
1.6疗效标准
使用吞咽功能分级标准量表对护理3周的患儿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痊愈,进食正常;明显好转,进食吞咽存在轻度问题,不误咽;好转,勉强进食,不误咽;无效,吞咽功能改善不明显[5]。
1.7统计方法
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2结果
2.1两组患儿胃管留置时间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
两组患儿胃管置留的时间比较中,研究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6.5±2.1),对照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14.6±3.2);研究组患儿出现吸入性肺炎3例,发生率为9.38%,对照组患儿出现9例,发生率为29.13%,研究组患儿的留置胃管时间和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情况
研究组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情况的96.88%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的78.1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吞咽障碍是由于中枢系统神经受到损害造成的,主要表现是舌运动的开始时间迟缓和吞咽动作的协调性降低。为了满足患儿的营养和水分需求,在临床上采用鼻饲法进行喂养。进行长期的鼻饲不但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引发疾病的并发症,而且使患儿的吞咽肌群等功能产生萎缩,因此,尽快帮助患儿恢复吞咽功能,缩短留置胃管的时间具有十分重要的临床意义。通过对患儿进行强化康复练习,能有效刺激中枢神经系统,促进神经网络重新组成及侧支芽生,并扩大皮质觉察区,同时训练吞咽功能的相关肌群,能增强吞咽反射能力,从而实现患儿经口摄食[6]。
相关研究表明,吞咽障碍患者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达36.0%~77%,吞咽训练对吞咽障碍患者有明确的疗效达73.0%以上,因此改善吞咽功能有效的减少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7]。该研究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在鼻饲的过程中,帮助患儿取正确,若患儿出现误吸的状况,护士应用自身的专业技能对患儿进行翻身、拍背,必要时使用已准备好的吸引器对患儿进行吸痰,能有效减少误吸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研究结果表明干预后,研究组患儿胃管置留时间低于对照组,且吸入性肺炎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同时护士通过鼻饲和口腔训练的并用,关注患儿的吞咽动作,以促进反射形成,并同步加以嗅觉刺激,促进患儿腺体分泌,从而增强吞咽反射力度[8]。摄食训练不仅根据不同的患儿进行摄食训练,能避免出现误吸,而且能能有效的改善患儿吞咽功能情况,提高吞咽能力,避免吸入性肺炎的发生,对患儿的全面康复具有重要意义。结果表明了护理干预后研究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同时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早期、科学合理的吞咽康复练习,不仅能提高中枢神经系统的修复能力,还可防止咽部吞咽功能肌群的废用性萎缩,有效的缩短了患儿吞咽功能的恢复时间。
根据李良飞等[9]人的研究中,强化护理干预对需要鼻饲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该研究表明,在进行强化康复护理干预后,研究组患儿的胃管置留时间低于对照组,研究组吸入性肺炎9.38%发生率低于对照组29.13%;患儿吞咽功能恢复有效的96.8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00%,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进行强化护理干预能有效地防止患儿吸入性肺炎的发生,且患儿吞咽功能恢复的疗效显著,与李良飞等人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综上所述,采用强化康复护理干预措施,对需要鼻饲患儿的吞咽功能恢复起到了明显的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参考文献
[1]孙艳红.康复护理干预能提高吞咽障碍患者的治疗效果[J].中国实用医药,2012,11(26):214-215.
[2]万晚珍.早期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影响[J].中国当代医药,2012,11(29):118-119.
[3]曾海涓,覃艳玲.脑卒中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的进展[J].护理与康复,2012,33(7):627-629.
[4]阎蕾,关风光,周宁,等.脑卒中后吞咽障碍康复护理研究[J].进展护理研究,2012,14(29):2697-2699.
[5]钦晓英,杜丽萍.吞咽障碍早期康复干预的效果评价[J].护士进修杂志,2011,52(12):1141-1142.
[6]杜鹃,董超.脑卒中后吞咽障碍的临床研究进展[J].西南军医,2012,51(3):516-518.
[7]喻艳.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保健营养,2012,14(16):3254.
[8]孔庆霞,徐丽华.综合护理干预对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的康复效果观察[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2,15(4):486-487.
【关键词】护理干预;股骨颈骨折;关节功能恢复;心理康复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老年人,由于随着人类年龄的增长,骨折疏松骨强度下降,使得股骨颈变得非常脆弱,当老年人意外滑倒或从高处跌下时,均可发生骨折。股骨颈骨折难愈合和股骨头缺血坏死是最主要的难题,容易产生各种并发症,严重影响老年人的生活质量,给患者及家庭造成沉重的负担。本文研究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股骨颈骨折手术患者关节功能恢复和心理康复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从2010年10月到2013年6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老年股骨颈骨折需实行手术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10例,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并签署知情同意书后,将其按照随机数子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其中观察组有男28例,女27例,患者年龄介于58~74岁,平均为(64.4±7.3),其中摔伤者有32例,交通事故者有23例;对照组有男29例,女26例,患者年龄介于57~75岁,平均为(63.9±7.5),其中摔伤者有30例,交通事故者有25例。所有患者均无其它严重的肝、心、肾等并发症,无手术史及药物过敏史,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病情等方面比较均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患者手术前严格监测其生命体征,给予心电监护、吸氧等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护理、术后运动护理和并发症预防等。
1.3 观察指标 采用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观察对比手术前后两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情况,在护理前后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和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心理变化情况,并记录术后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1.4疗效评定SAS评分含有20个项目,分为4级评分的自评量表,评价焦虑病人的主观感受,焦虑严重程度=各项累计*1.25后取整数部分,得分越高,患者焦虑症状越严重。SDS评分由20个项目,每一项目按1-4级评分,抑郁严重程度=各项累计/80,得分越高抑郁程度越高[1]。
1.5统计学处理 全部数据均在SPSS17.0软件上统计,其中计量资料用( ±S)表示,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应用c2检验,检验标准以P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髋关节功能比较 手术后两组患者的髋关节功能Harris评分均有所改善,治疗前观察组患者Harris评分为(35.7±7.9),治疗后为(71.5±6.8);对照组患者治疗前Harris评分为(35.4±7.5),治疗后为(60.4±7.1),观察组患者的髋关节恢复情况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2.2 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理变化情况 护理后两组患者心理状况均较护理前有所好转,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和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股骨颈骨折最常见于中老年人,由于老年人活动不灵活,加上骨质疏松等症状,使得老年人跌倒、车祸等意外发生股骨颈骨折的概率大大增加,有的老年人甚至没有受伤情况也可因为长期负重或突然扭转等发生股骨颈骨折[2]。骨折后患者髋部疼痛,不敢走路和站立,体格检查有畸形、疼痛、肿胀和髋关节功能障碍等表现,给老年人的行动造成极大的不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和心理状态。现临床多采取手法复位内固定等手术方式,约80%~90%的患者可痊愈,对于65岁以上Ⅳ型且能耐受手术麻醉的患者可行人工髋关节置换术,尽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恢复患者的正常生活[3]。
临床研究显示,对于股骨颈骨折的老龄患者除了手术治疗还应给予一系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能够尽最大可能地帮助患者缓解病情,恢复健康。本文观察组患者所采取的护理干预措施有:(1)心理护理干预:高龄骨折患者入院后,由于影响正常的生活,患者会显得十分焦虑与恐惧,医护人员应及时与患者及家属沟通,帮助患者熟悉医院环境,给患者讲解骨折的发生原因及临床表现,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措施。对于心理抑郁的患者要给予更多的关怀与帮助,帮助患者消除紧张焦虑的情绪,从而提高治疗的依从性,减轻患者痛苦[4];(2)手术后运动护理:手术后待麻醉消退后,前3天嘱患者主动进行踝关节的环转运动和屈伸运动,每日活动3~4次,每次3~5分钟;术后第3`7天帮助患者做直腿抬高运动、屈膝屈髋运动和臀肌收缩运动等,每日2次,每次30分钟;术后7~10天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让患者下床活动,活动量逐渐增加,切不可首次负担过重[5];(3)并发症的预防:术后7天内给予患者骨突起处进行按摩,每隔2个小时帮助患者翻身,防止压疮的发生;教予患者正确的呼吸及咯痰方式,帮助患者背部拍打辅助痰液咳出,保持呼吸道通畅,防止肺部感染的发生;保持切口清洁,防止切口感染的发生;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防止深静脉血栓的形成[6];(4)出院后指导:出院后告知患者定时复查,合理锻炼,多吃蔬菜水果等,保持良好的心态。
本文研究显示,经过一系列的护理干预措施后,患者的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较好,且患者焦虑、抑郁等负性心理得到很好的改善,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充分说明综合护理干预有利于患者髋关节的恢复,减轻患者的负性心理,值得在临床普遍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 虞旭培,李雄峰,陆晨.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股骨颈骨折术后患者关节功能及心理康复的影响[J].临床护理,2012,50(35):108-110
[2] 何朝霞.高龄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1,9(6):1638-1639
[3] 章金枝.综合护理干预在老年人股骨颈骨折患者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12,18(22):3263-3265
[4] 闫秀丽.68例老年股骨颈骨折病人的护理体会[J].全科护理,2010,8(13):1181
【关键词】 腹腔镜;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卵巢功能
DOI:10.14163/ki.11-5547/r.2015.27.033
卵巢肿瘤为妇科临床较为常见的一种病症, 可发生于女性各个年龄段, 严重影响女性生活质量。既往临床多行开腹手术以切除卵巢肿瘤, 但是该种术式不仅手术切口大, 恢复期长, 且预后效果不佳, 术后并发症较多, 对患者卵巢功能会产生一定的消极影响[1]。随着微创技术的发展及临床研究的深入, 腹腔镜技术开始广泛应用于卵巢肿瘤病症临床治疗, 且因其微创性及良好的临床疗效而为广大患者所接受。基于此研究背景, 本文主要探讨了经腹腔镜与经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以为卵巢肿瘤临床治疗提供参考依据。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卵巢肿瘤患者132例, 回顾性分析其临床研究资料,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6月~2014年6月本院收治的132例卵巢肿瘤患者为研究对象, 所有患者均行常规诊断确诊。排除近6个月内服用性激素患者, 过往有卵巢手术史者不予纳入。其中, 44例为良性畸胎瘤, 40例为单纯性囊肿, 32例为子宫内膜样囊肿, 11例为巧克力形肿瘤, 5例为滤泡肿瘤。肿瘤直径3~8 cm, 平均直径(5.4±0.8)cm;患者年龄22~38岁, 平均年龄(28.4±3.2)岁。上述患者均有生育史, 未绝经。依循随机原则将上述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每组66例。两组患者年龄、肿瘤大小、病症类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于术前行灌肠处理。对照组经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操作方法:先行连续硬膜外麻醉, 取仰卧位。而后依据常规开腹手术方法开腹, 暴露术区, 剥除肿瘤。最后采用3-0可吸收线缝合止血。术后常规留置引流管, 使用抗生素以预防术后感染。观察组采用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操作方法:行静吸复合麻醉, 取膀胱截石位。于脐轮下缘作长约1 cm的切口, 建立CO2气腹, 压力保持于11~13 mm Hg(1 mm Hg=0.133 kPa)之间。置入腹腔镜, 探查盆腹腔情况, 分离粘连。切开卵巢皮质, 游离囊壁及卵巢皮质, 剥除肿瘤。后续处理方法同对照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以卵巢功能评价指标E2、LH、FSH及窦状卵泡个数为观察对象。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P
2 结果
观察组术后1个月及术后3个月, 患者E2下降明显, LH及FSH均得以显著提升, 与术前各项指标比较, 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卵巢为女性最为重要的生殖器官, 甚至被称为女性的第二生命。卵巢肿瘤为临床常见病症, 影响卵巢健康。以往多采用开腹肿瘤剥除术, 但是该种术式缺陷颇多, 甚至可能会损伤患者卵巢。卵巢剥除最为根本的目的在于改善患者卵巢功能, 恢复其对于神经内分泌的调节作用。故而, 遵从医疗以人为本的原则, 卵巢肿瘤切除手术应当于最大限度保留患者卵巢功能及最大限度缩小对卵巢周边机体组织造成损伤的前提下剥除肿瘤[2]。
本次研究显示, 行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的观察组其术后1个月及3个月E2下降趋势明显, 而LH及FSH均得以显著提升, 同行经腹卵巢肿瘤剥除手术的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显然对患者卵巢功能的影响更小, 更具安全性。提示说明, 腹腔镜下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应用于卵巢肿瘤临床治疗, 有助于保留患者卵巢功能, 提升其妊娠率。但是并非意味着对于任何性质的卵巢肿瘤均适用, 对于恶性肿瘤, 则临床不宜应用。
既往有学者研究表明[3], 肿瘤直径为5~10 cm, 且患者临床无并发症, 较之于传统经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 腹腔镜手术安全度更高。本次研究对象肿瘤直径为3~8 cm, 但预后效果均较为良好。分析其原因, 可能与当前腹腔镜临床应用技术的提升及医师操作能力的增强存在一定关系。而本次并未对肿瘤大小及术式选择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 为本次研究不足之处, 还需于下次研究中增加研究对象探讨该类问题。
综上所述, 经腹腔镜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较之于经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 更利于保护患者卵巢, 安全度高, 具有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 李美江.经腹腔镜与经腹行卵巢肿瘤剥除手术对卵巢功能的影响. 求医问药(学术版), 2012, 10(7):308.
[2] 宋月轻, 庞义存.腹腔镜下行卵巢肿瘤剥除术的体会.中国妇幼保健, 2006, 21(16):2294-22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