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

第1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工程项目;实施;沟通协调;管理

1 引言

工程项目建设是一项有计划有组织的系统活动,参与者众多,与政府主管、质量监督机构及社会环境都有着密切联系。由于各参与者都只是在完成项目总任务中的一部分,且都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和利益,他们都企图指导和干预项目实施过程。项目中组织利益的冲突比企业中各部门的利益更为激烈和不可调和,而项目管理者必须使各方而协调一致,齐心协力地上作,这就显示出项目管理中沟通与协调的重要性[1]。

工程项目参与方众多,各方既有共同目标,又有各自目标,既有整体利益,又有各自利益。项目各参与方之间存在着依存的利益关系,因此,需要参与方沟通和协调,最大限度减少冲突。工程项目沟通协调是指在整个项目生命周期内,项目各参与方之间项目知识、信息等在组织内部和组织之间进行共享、交换和传递的过程。它是项目计划、实施、控制、决策等的基础和重要手段。项目沟通协调管理是指广泛采用各种协调理论分析工具和技术实现手段,通过协商、协议、沟通、交互等协调方式,对项目相关的部门和活动进行调节和协商,调动一切相关组织的力量,使之紧密配合与协作,提高其组织效率,最终实现组织的特定目标和项目、环境、社会、经济相互间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管理思想和方法。

2 项目沟通协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由于项目组织和组织行为的特殊性,使得现代工程项目中的沟通协调十分困难。尽管有各种现代化的通讯、信息收集、存储和处理工具,减少了沟通协调技术和时间上的障碍,使得信息沟通更加方便和快捷,但项目沟通协调管理的效率还不高,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的问题[2]。

2.1 项目参与方之间缺乏促进沟通协调的激励机制

一是项目组织缺乏积极有效的激励机制。项目参与方之间存在利益冲突,其权利义务通过合同来明确。这就导致合同各方只是追求己方的利益最大化,缺乏沟通协调的积极性。无论是承包商还是业主,均不愿实现网络互联。即使有电子版文件,也要用纸质文件进行信息传递。因此,沟通协调技术不是解决沟通协调问题的根本。二是责任不明确。所谓“明确”是指任务的输出结果要规定清楚,即向下游任务提供信息的数量和质量。实质上,项目参与方之间可以通过采用先进的沟通协调技术提高效率来创造出更多的价值。

2.2 项目沟通协调主体间落后的组织模式

传统的组织理论强调分工和集权,导致了层层繁复、等级森严的金字塔结构。项目建设中表现为科层式的线性结构。其纵向沟通协调方式决定了信息只能通过层层传达给相应的接收方,结果必然导致信息的延误、失真等。传统工程建设组织中,从最上层的业主到最基层的一线生产人员,中间存在若干管理层次,信息传递要经过漫长而曲折的转换过程。研究表明,在信息传递过程中,多一个管理层次就等于多一次出错机会。据统计,信息沟通问题是导致工程成本超支、工期拖延、质量缺陷以及索赔与争议等现象的首要原因。因此,沟通协调管理对工程项目的影响很重要。

2.3 项目缺乏先进的沟通协调技术支持

传统的信息沟通协调方式比较单一,缺乏多样性。目前,还是以纸质文件作为主要的信息载体,其主要弊病就是成本高和不快捷。随着新的电子化信息技术的出现,虽然减少了信息沟通协调时间,提高了信息质量(如CAD应用),但是这些沟通协调方式却不能整合起来,即信息沟通协调方式缺乏“弹性”。

2.4 项目沟通协调的其他问题

现代工程建设项目规模较大,参加单位多,项目技术复杂,新工艺的使用,专业化和社会化的分工,以及项目管理的综合性和人们的专业化的矛盾增加了交流和沟通的难度,造成每个参加者沟通面达,每个人都存在着复杂的联系,需要复杂的沟通网络[3]。由于项目是一次性的,项目组织都是新的成员、新的对象、新的任务,所以一个组织从新成立到正常运行都需要一个过程,都会有沟通上的困难,容易产生争执。

3 项目实施阶段沟通协调管理的措施

3.1 技术沟通协调

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减少因技术错误带来的协调问题。首先,设计应该充分考虑业主的要求,在初步设计阶段就应详细了解业主的要求,调查与项目有关的详细资料,在设计过程中要与业主保持尽可能多的交流。其次,设计过程中要加强不同专业间的协调工作。整个项目的设计是否协调关系到工程质量的优劣,而图纸会签是各专业协调的有效手段。一般各专业设计人员对本专业深化设计的部分都较为严密和完整,但与其他专业的交叉部位、接合位置就不一定考虑细致和周全。这就需要在图纸会签时找出问题,并认真落实,加强图纸会签工作,从深化设计上解决交接部位的技术细节。再次,图纸会审与技术交底也是技术协调的重要环节。图纸会审应将各专业的交叉与协调工作列为重点,进一步找出和解决设计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认真的技术交底是让施工队、班组充分理解和掌握设计意图、施工中各个环节的施工工艺、技术要求和工程验收规范,减少交叉协调出现问题。最后,针对具体的项目,如果采用新技术、新工艺的,要让技术人员充分掌握技术参数和工艺特点,加强相关专业间的技术交流,避免协调问题的发生。为满足施工的进度要求,必须根据工程的阶段合理、有序地安排各专业进入作业面施工,即注意专业特性与工程的阶段特性相结合、局部作业面的施工特性与整体施工特性相结合。

3.2 管理过程沟通协调

项目协调管理不仅要从技术上下功夫,更要建立一整套健全的管理制度。通过管理减少施工中各专业的配合问题,建立以业主、监理、项目经理为主的统一领导,由专人统一指挥,解决各施工单位的协调工作。作为项目经理和各专业的主要负责人,首先要全面了解和掌握各单位的合同责任义务、各专业的施工工序、设计要求和施工验收规范等。在各专业施工图中发现问题时,应及时查阅相关专业图纸,并提请相关专业技术人员商议,采取有效措施共同解决相关问题。这样才有可能统筹各单位、各专业的施工队伍,保证设计施工的每个环节有序到位。项目实施过程中,需要合理调配人力资源及施工设备,合理优化工艺、土建结构和设备配置,合理安排项目周期,控制施工风险,实现项目成本最小化、效益最大化。

建立各专业人员的责任制度,由管理层到班组逐级的问题责任制度。建立奖惩制度,提高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积极性。同时,还要充分认识到协调工作的重要性,做好各专业的协调工作。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是做好协调管理工作的关键,此时工作己从图纸阶段进入实施阶段,各专业之间的问题更加直观,问题更容易发现,同时也更容易解决和补救。因此,应建立严格的隐蔽验收与中间验收制度。通过各部门的认真检查,可以把问题减到最少。

3.3 组织协调

如果选择的项目管理模式不恰当,项目参与各方的纵向工作指令传递、横向信息的沟通就会不畅通,就可能加大项目管理的困难,最终影响项日总目标的实现。因此,选择合适的项目管理模式非常重要

建立专门的协调会议制度,施工中,业主、项目经理和各专业施工单位负责人应定期举行协调会议。对于较复杂的部位和关键工序,施工前应组织专门的协调会,使各专业施工单位进一步明确质量标准、施工顺序和责任[4]。不论是会签、会审还是隐蔽验收,所有制度均应坚决贯彻并重在落实,要实行签名负责制。要加强统一领导,设立相关的奖罚措施,严格实施级级落实,层层负责。同时,也应从各专业工程款中提取一定比例资金作为协调管理费,建立协调管理实施的奖罚制度,将项目各专业施工的协调工作落到实处。

3.4 三大目标之间的协调

在项目施工中,要以工期为中心,以质量为根本,以经济效益为核砂心,要统筹安排,越是大型复杂的项目,就越能发挥其有效作用。业主要全面进行权衡,使项目在约束条件下达到预定目标。业主在签署合同时,要考虑三个目标的统一,既要工期短,又要成本省,质量好。同时满足三个目标的要求是很困难的,常常会发生相互冲突的情况,这时就需要在不同目标之间进行权衡与协调。因此,需要寻找可选择的替代方案,再权衡不同方案的优劣。项目实施中,应从技术、管理、工艺、操作、经济等方面综合考虑施工方案,力求施工方案在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工艺上先进,操作上方便,从而有利于加快进度,降低成本,保证质量。

4 结语

在项目管理中,沟通与协调是进行各方面管理的纽带,对于项目取得成功是非常重要的。现代工程项目施工管理是建立在和谐和科学发展的基础上的,必须坚持协调发展和沟通管理的原则[5]。在施工过程中,不仅要将协调沟通看作是一个信息的过程,而且要看作是一个组织行为的过程。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协调和沟通,克服施工管理过程中的种种困难,实现管理过程中的各种目标。

参考文献:

[1]胡波.浅议项目管理中协调与沟通的重要性[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93):145-146

[2]赵朝霞. 论工程项目沟通管理[J].山西冶金,2010(2):97-99

[3]杨谊龙.工程项目施工管理中协调沟通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0(3):198-199

第2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小区电力配套 项目管理 沟通 协调

自2009年11月河北省发展改革委员会和河北省物价局联合下发了实施小区电力配套工程管理的文件后,我公司迅速成立了新建小区电力配套工程项目管理中心,以便更好地贯彻实施小区电力配套工程管理工作。在项目管理工作中,项目工程中心成为沟通与协调各方面关系的纽带。对客户小区配套工程中心是供电公司的窗口;对公司内各部门,就成为用电客户的代言人。而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直接关系到每个工程的进度、质量以及工程总体投资。项目管理者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与协调才能使各参与方居于统一体中,才能保证项目顺利实施和运行。同时项目管理者应该具有良好的素质和强烈的责任心,在项目管理方面,通过行之有效的有效约束和良好的协调沟通,是项目的运行和实施都处于良好的运行阶段。

小区电力配套工程涉及的单位和部门多,各部门有不同的任务、目标和利益,项目管理者必须积极有效的协调各方,缓解和解决由此产生矛盾和冲突,积极地管理可以有效地使各个部门协调运作,积极的协调可以缓解矛盾和冲突多带来的诸多不利于工程的因素。面对矛盾和冲突,项目管理者必须以大局为重,充分考虑到矛盾和冲突对项目所带来的影响,管理者要善于发现好的解决办法,这就需要积极的沟通。沟通的方式及技巧直接影响协调的程度和效果。

新建小区电力配套工程主要包括配电工程方案制定、配电室设计和土建施工以及设备招标及安装、外线工程设计和地下隐蔽工程土建施工以及电缆敷设等环节。隐蔽工程一定要让监理到场,同时在工程进展各阶段都需要多个部门的配合与合作,小区配套工程管理者作为工程的组织核心,应该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沟通与协调:

1 建立完善、实用的项目管理系统

为明确各部门工作职责,项目管理中心制定了比较完备的管理工作流程及考核办法,采用节点控制法保证各环节的完成时间,明确各部门的沟通渠道和方式,以便工程按程序、按规则有效的实施。工程管理当中严格按着当初制定的流程和考核办法执行,对于不符合工作流程和影响工程的情况严格考核,做到工程施工听指挥,务必做到按设计施工。对于工程当中遇到意想不到的情况,要结合监理和设计人员,及时的上报设计变更。

2 与各部门专业技术人员的沟通

各部门技术人员往往对工程的总体实施了解较少,过多的注意本环节技术方案的优化,而忽视了由此对项目投资及工程进度带来的影响。工程管理负责人应积极引导,利用技术人员在技术方面的自身优势,将其技术在工程项目中发挥到最大化和最高效化,让技术未工程服务,让技术未工程保驾护航。同时在发挥技术人员的作用的同时注重全局,综合方案实施的经济性和可靠性。

3 项目管理中心与客户之间的协调

工程管理专责首先要理解客户意图,反复阅读供用电合同和供电方案,了解客户工程的供电级别、供电容量、供电地点等基本信息,了解客户要求的送电时间和决策背景。一般情况下,客户能够接纳的最晚送电时间是小区的交房时间,如果项目管理和实施状况与客户的预期要求不同,客户将会干预。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在工程开工前就应该提前将所有的物资都准备好,工程开通前要进行施工交底,将所有能够考虑到的影响施工进度的问题解决在施工前。实际状况中,有些客户对电力工程缺乏了解,常常在主体基本完工时才开始报装,这就给工程实施带来极大困难。所以,工程管理负责人必须认真了解客户的意图,研究项目目标,为客户建立完善的基础资料,让客户一起投入项目全过程,而不是仅给客户一个结果上的日期。尽管有预定的目标,但项目实施必须以客户满意用电为原则。

客户联系人通常是其他专业或领域的人,对于工程反面不是很了解,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让客户了解项目实施的过程,减少非程序干预;工程管理负责人作出决策时要考虑到客户的期望,经常了解客户所而临的压力,要不时的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问题,积极的为客户着想,同时更要了解客户对项目关注的焦点。尊重客户,随时向客户通报工程进展。并将工程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及时与客户沟通,做到客户心理有数,对整个工程的有一个清晰明确的了解。这样周到的为客户着想,会减少很多不必要的非程序干预。

工程管理专责有时会遇到与客户相关的其他部门或合资者方同时来干预的情况,这是非常棘手的。工程管理专责应很好地倾听,对他们做耐心的解释说明,将工程中遇到的问题解决过程详细的加以说明,但不应当让他们直接指导实施和指挥相关组织成员。否则,会有严重损害整个工程实施效果的危险。

4 项目管理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协调

项目管理中心与其他部门的协调主要包括与上级设备招投标部门以及物流部门、设备厂家之间的协调。在小区电力配套工程中,所有设备都是由省公司统一招标。每个项目都需要项目负责人依据设计图纸对设备分类汇总、定期上报。项目负责人要根据上报时间协调设计人员、合理掌控设计图纸完成时间才能有效的控制工程周期。设备招投标完成后,工作负责人要与物流部门及时沟通,根据工程进度安排设备进场。同时工程负责人要负责协调不同的施工企业,在物资不影响的前提下,能够提前开工的工程可以适当开通。由于各工程进度不同,对相同批次招标的设备,要求的供货时间有时会相差很远,只有与物流部门和设备厂家及时有效的沟通,才能使设备生产送货周期与工程进度步调一致。

5 项目管理中心与规划部门的沟通

第3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摘要: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应用越来越多,工程界对于BIM技术的价值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和认识,BIM相关技术正在越来越多地应用到建设工程项目的各个阶段,在钢筋工程量计算方面,BIM技术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对于准确控制工程造价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BIM技术;钢筋工程量;平面整体表示法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50-0071-03

引言:

BIM(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的概念最早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对其最早的定义是:建筑信息模型集成了所有的几何模型信息、功能要求和单元性能,将一个建筑项目整个生命期内的所有信息集成了一个单独的建筑模型中,而且还包括施工进度、建造过程、维护管理等过程信息[1-2]。近年来BIM技术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建设工程界BIM技术得以广泛应用和推广,BIM技术对于建筑业的技术革新作用和意义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工程界人士的认可,对于BIM技术研究和应用的推广也成为当前建筑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国家政策方面,BIM技术也得到了国家的鼓励和推广,基于BIM技术的相关应用软件也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并应用到建设工程领域的各个阶段,得到建设工程项目各方主体的逐步认可。BIM技术相关规范在不断颁布于完善中,在当前国内外大型项目中,如上海迪斯尼乐园项目、上海中心大厦等著名建设工程项目中,BIM技术都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成为建设工程界学习借鉴的成功典范,可以说BIM技术的发展,为建筑业带来了一次技术发展的革命。

一、BIM技术的特点

1.BIM技术是一种多维度的数据信息模型,基于BIM技术的建筑信息模型,将传统2D、3D建筑信息结合时间、造价等因素,可以全方位展示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将建设工程项目以更加多维的角度展示在建设工程参与方面前。通过将建筑设计方案动态、可视化展示,使业主和施工方、监理方等都能直观地理解设计方案,通过对建设项目的详细了解,进行“碰撞检查”等,确认设计方案的施工可行性,从而避免施工过程中的设计变更及索赔等事项,让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在同一信息平台上对项目进行项目管理,达到协同工作、信息共享、高效沟通的目的,这是对于项目的顺利进行是十分有利的因素。

2.BIM是可视化设计和分析技术,对建设项目的模型进行定义,在设计阶段即可完成项目的三维展示,并能实现三维漫游、材质纹理、透明度、动画等真实模型的显示功能,通过对建设项目全方位的展示,实现在项目策划、运行和维护的全生命周期中进行共享和传递,使工程技术人员对各种建筑信息做出正确理解和高效应对,在提高生产效率、节约成本和缩短工期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应用BIM技术对建设工程项目建模之后,建设项目的数据库即形成,自建设项目的设计阶段开始,贯穿项目的全生命周期,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均能通过视觉直观了解项目项目,弥补了传统设计方式的不足,避免了建设项目各参与方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理解偏差。

3.BIM技术体现协同工作的过程,建设项目的顺利推进需要业主、设计单位、施工单位等各方的协调和配合,BIM模型的数据库可以覆盖项目各阶段的数据需求,保证项目各参与方在不同阶段不同专业之间的协同工作,设计阶段的数据模型可以无缝地传递给施工阶段,从而实现项目各参与方的数据同步与有效协同,同时施工阶段的数据模型也可以顺利传递到建设工程项目的运营维护阶段,为项目的智能维护管理及物业管理等提供便利。BIM技术为项目的整体协同工作提供了平台,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和产品的质量,最终节约成本和资源,提升工程建设的精细化管理水平,也为项目方案优化及项目的一体化管理奠定了基础。

二、BIM技术在建设工程项目中的作用

1.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BIM技术为建设工程项目建筑、结构、机电等建立模型,这些模型之间可以进行各专业的碰撞检测与施工模拟,实现在施工之前能及时进行结构构件与管线布置之间的碰撞检测和分析,并通过模拟施工过程,及构件的动态模拟安装,及时发现各专业的设计中存在的矛盾,从而减少施工中的施工设计变更,及时优化施工方案,调整资源配置。同时对于建设项目施工过程的动态模拟,可以更好掌握项目的施工进度,实现对于建设工程项目的主动控制,自动对比和分析计划进度与实际进度之间的偏差,并及时调整施工方案,保证项目的顺利进行。

第4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在建筑项目管理中,协同管理是指协调两种及以上的不同的组织和资源,使它们可以共同的去完成某个既定的目标任务,在强化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协同管理的时候,同时也涉及到相关的不同系统之间、不同工程设备之间、不同工程资源之间、不同建筑情景之间以及人与建筑设备之间的协调配合,建筑项目管理中协调管理注重的中心是在项目中的统一协调,其中主要包括了人与人之间的协调配合、在项目管理中的角色的协调、项目管理中的信息协调统一、施工过程中的协调统一、应用协同管理等等,通过在项目管理中的职责分工、角色的分配、工程设计、工程资源的整合等过程来达到建筑项目各个分工工种的协调统一,通过项目的管理将整个工程视为一个完整的系统。只有把人员和资源在完成任务的目标基础上相互协调紧密关联才能实现效益的最大化。建筑工程管理是一项复杂的工作,不同于其他管理工作它涉及到的利益面较多,而这些不同的团队就要在协调一致的基础上完成许多复杂的程序。将协同管理应用到建筑管理中,能够有效的将业务协同转换为战略协同,为建筑企业更优化的利用已有资源和实际优势开拓了一定的空间。

2协同管理系统

不同的管理方式需要不同的技术支撑和环境条件,协同管理的实施要建立在协同管理系统的构建基础上。协同管理系统的实现平台就是网络技术,网络技术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应用就是协同管理技术的核心。网络信息技术使企业的信息化资源能够实现整合,管理的方式也实现了质的飞跃。建筑项目的管理最核心的内容是对人与人的行为管理,正是如此协同管理才会被建筑工程项目引入进来,建筑项目管理中的协同管理的引入和在项目中的应用尤其必要性,在目前建筑市场激烈的竞争条件下,建筑承包商需要具有良好的市场敏感性及能够应付多变的市场环境的能力,不断的提高建筑商自身的竞争实力,因为在相互合作的基本前提下有资源公开、信息公开的等等众多问题。协同管理的关键点就是网络利用效率,网络利用率的高低可以使得企业自身的信息资源协同具备可以实现的可能性。建筑商的生产运营管理近年来人与人的相互的行为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企业及建筑项目中的各个不同的利益共同体要跨越相互各个组织之间的层层障碍,从而实现跨领域、跨工种的相互协同管理,企业对这种协同管理的需求只得通过在工程中使用协同管理技术才能使在各个不同的利益共同体之间协同配合,最终实现整体建筑项目管理的协同统一。假如不对各种利益共同体进行协调统一,各个部门之间就会各自为政,彼此形不成相互配合的局面,反而会对整个建筑项目造成管理上的阻碍,在实际的工作中相互牵制彼此,管理混乱的建筑工程项目其建筑本身的质量也会令人堪忧。据此,协同管理应用于建筑管理中、从某种意义上讲,它引发了建筑管理一场深层次的变革。

3建筑管理的协同管理工作现状

3.1建筑项目经理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术不过硬

建筑工程的项目经理对其技术、专业性有着很高的要求,必须做到要对整个项目的施工现场进行全局的掌控。如若该项目的经理对整个施工现场还一知半解,会造成自认为的工程项目管理重点与工程每个部门所理解的项目重点出现出入,并由此会导致各种工作矛盾的产生,进而对整个项目的协同管理造成很大的障碍和困难。此外,在工程项目经理召开例行会议时则会造成会议内容的侧重点有所偏差,会议的召开与实际施工中出现的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成为必然要出现的情况,给整个工程的施工进度带来不可估量的影响。使得项目经理就不能完全充分的发挥自己的工作职责,不能及时合理的协调和沟通更会给整个工程项目带来管理上和施工上的混乱状况。

3.2信息传递的滞后性

无论是建筑项目工程规模的大于小,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信息传递的及时准确有效在工程施工中所占的地位是很重要的。但是在现实的施工过程中,信息的传递往往做不到及时、准确、有效。具体的行为包括:一线施工人员向自己上级反映施工实时情况时及上级向一线施工现场施工指令时,如果信息不能及时、有效、准确的传达到彼此身边,就很容易造成彼此对信息的误读和产生歧义,间接的对建筑施工造成巨大的资源浪费。

4协同管理在建筑项目管理中的运用

4.1强化质量管理过程

在强化质量管理的过程中,首先要做的就是对一线施工人员责任心的培养和提高。责任心的培养和提高可以通过进行项目岗位岗前培训方案来进行,与此同时,通过相关真实的工程实例讲解和宣传、案例分析、与工程项目的责任人签订工程施工责任状等形式来规范和约束一线施工人员的质量把控问题以及对对用户的危害性问题。在实际的工作当中可以通过从严要求从严管理的角度出发,核查施工质量。当施工过程结束之后,依照相关的施工要求来检查施工质量,以此保证工程质量,。与此同时,还要积极的开展施工人员的自查、施工组之间的互查、制定检查方案,依照相关质量把控工序进行检查,并在检查之后进行签字确认,如若检查验收不通过的情况下,则不能投入日后使用,严把质量关。在施工过程中还要注意对周边环境的保护,其中包括水和噪音的污染。噪音的污染是最为普遍和严重的,在实际的建筑施工中可以采取错时施工的方法,将工程施工的噪音较大的项目尽量安排在白天进行,可以通过此种方式避开对居民的打扰;并要做好对施工设备的日常维护和及时的更新,一方面提高其施工的效率,另一方面可以降低其施工所带来的噪音污染。

4.2加强造价管理

在设计之初就要把控好整个建筑工程项目的成本与管理。举例来说,在工程项目开始施工前,要做好每个施工环节的经济成本预算,之后根据经济成本核算制定出相应的建筑施工项目成本控制计划。通过协同管理等方法达到成本控制的目标。可以通过加强施工管理来加强造价管理,加强施工产品的质量管理,就能相应的避免项目的返工。

4.3协同管理的应用

在建筑施工中的各个部门的领导者要熟悉该项目的各个环节的工作,全面细致的了解整个工程,在进行施工之前做好各方面的准备。相关技术人员要对工程的技术、施工工艺、设计流程准确无误的实施。相应的管理者要明确上述两个过程,并准确把握整个工程。能够及时的改善施工环节,不断的勘察施工现场的施工情况,做到技术有效的沟通。

5总结

第5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建设行业管理软件

创新产品奖

基于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北京微昂科技有限公司已为大庆市城乡建设局开发了大庆市建设行业信息化系统和大庆市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系统。自2010年8月开始,对大庆建筑市场近千家各类企业和近15000名各类专业技术人员实现了数字监管,对近200个政府投资工程项目进行了网上招投标和网上行政审批。

对市/县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来说,如何利用信息化技术全面实现行业监管并履行行政服务职能,最重要的就是有一个清晰的整体规划——以建设行业9方主体企业和人员的市场准入管理和信用评价为基础,以建设工程项目的招投标、行政审批、监管检查为主线,实现建设行业闭环管理、精细管理和协同管理。

由北京微昂科技有限公司开发的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就是针对这一行业应用而量身定制的,其平台技术和结构,能够很好地支持建筑市场准入管理和信用评价、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建设工程网上行政审批、建设行业网上监管、项目部人员锁定/解锁和现场考勤管理、建设工程项目协同管理等应用,可为省、市/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数字建管”信息化建设提供长期、全面的支持。

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将数字证书和电子签章技术全面应用到企业和人员准入登记管理、网上行政审批、网上招投标、建设工程资料管理等业务中,真正实现了无纸化办公、无纸化招投标和数字档案。

在建设工程网上招投标中,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提供了电子标书、数字证书加解密、计算机辅助开/评标等技术,全面实现了资格标、技术标和商务标的电子化和计算机辅助评标,支持电子签到、流标处理和中标锁定,极大地提高了招投标的效率,节省了招投标的成本。

通过生物识别技术和广域网考勤技术,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提供了施工现场两部人员考勤管理解决方案,使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监管人员足不出户,就能掌握各施工现场的企业人员的实际到岗情况。

基于建设行业企业、人员、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数据模型,通过企业人员准入登记、工程项目登记、项目管理机构人员登记、建设工程网上行政审批、建设工程网上监管、建设工程数字档案等管理应用,睿智建设行业信息化平台可完全消除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各管理领域的信息孤岛,真正实现业务协同和数据共享,为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供全面、准确、及时的数据决策支持。

第6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思考

1 建设工程项目管理中的信息管理

1.1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含义

信息管理指的是信息传输合理的组织和控制。项目的信息管理是通过对各个系统、各项工作和各种数据的管理,使项目的信息能方便和有效地获取、存储、存档、处理和交流。

建设工程信息包括在建设项目立项、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竣工验收到投入使用等一系列活动中产生的信息,以及其他与项目建设有关的信息,它包括:项目的组织类信息、管理类信息、经济类信息、技术类信息和法规类信息。

1.2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任务

1.2.1 负责编制信息管理手册,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进行信息管理手册的必要的修改和补充,并检查和督促其执行;

1.2.2 负责协调和组织项目管理班子中各个工作部门的信息处理工作;

1.2.3 负责信息处理工作平台的建立和运行维护;

1.2.4 与其他工作部门协同组织收集信息、处理信息(录入、审核、加工、传输、)和形成各种反映项目进展和项目目标控制的报表和报告;

1.2.5 负责工程档案管理等。

1.3 建设工程信息的特点

1.3.1 内容构成的繁杂性。一项工程建设项目的完成往往是多部门、多专业、跨地区的综合成果。

1.3.2 信息来源的广泛性。从工程项目的提出、调研、可行性研究、评估、决策、计划、设计、施工到竣工验收等各个环节,涉及到诸如涉及设计、监理、施工、设备、物资、运营等各个单位或部门,在范围管理、时间管理、费用管理、质量管理、采购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风险管理、沟通管理和综合管理等方面。

1.3.3 信息形成的阶段性。大致可分为前期准备阶段、工程设计阶段、工程施工阶段、竣工验收阶段和使用维护阶段5个阶段。

1.3.4 产生时间的延续性。随着整个工程的进展而逐渐产生,并一直延续到工程竣工验收后的管理、使用和维护阶段。

1.3.5 信息类型和载体的多样性。工程建设过程中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竣工验收、运行管理等多个阶段均可能产生声、像、图、文、数据等不同类型的信息,这些信息以纸质材料、照片、胶片、磁带等形式存在。

1.3.6 信息使用的频繁性。建设工程各阶段产生的信息都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各个参与方、各个管理方面产生的信息都具有关联性。

1.3.7 信息管理的规范性。必须以现行的有关建筑工程施工资料管理的规范、标准、强制性条文为基础,结合国家及地方的有关法律、法规和行政规章以及建设部门对工程技术资料的具体要求而开展。

1.4 建设工程项目信息处理的方法

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量数据处理的需要,在当今的时代应使信息处理由传统的方式向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方向发展,以充分发挥信息资源的价值,以及信息对项目目标控制的作用。其核心的手段就是建立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

1.4.1 基于网络的信息处理平台由一系列硬件和软件构成:数据处理设备(包括计算机、打印机、扫描仪、绘图仪等)、数据通讯网络(包括形成网络的有关硬件设备和相应的软件)、软件系统(包括操作系统和服务于信息处理的应用软件)等。

1.4.2 基于互联网的项目信息门户(PIP):项目信息门户即在对项目实施全过程中项目参与各方产生的信息和知识进行集中式管理的基础上,为项目的参与各方在互联网平台上提供一个获取个性化项目信息的单一入口,从而为项目的参与各方提供一个高效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的环境。它的核心功能是在互动式的文档管理的基础上,通过互联网促进项目参与各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促进项目参与各方的协同工作,从而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1.5 工程管理信息化的意义

工程管理信息资源的开发和信息资源的充分利用,可吸取类似项目的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许多有价值的组织信息、管理信息、经济信息、技术信息和法规信息将有助于项目决策期多种可能方案的选择,有利于项目实施期的项目目标控制,也有利于项目建成后的运行。通过信息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开发和应用能实现:

1.5.1 信息存储数字化和存储相对集中,有利于项目信息的检索和查询,有利于数据和文件版本的统一,并有利于项目的文档管理;

1.5.2 信息处理和变换的程序化,有利于提高数据处理的准确性,并可提高数据处理的效率;

1.5.3 信息传输的数字化和电子化,可提高数据传输的抗干扰能力,使数据传输不受距离限制并可提高数据传输的保真度和保密性;

1.5.4 信息获取便捷、信息透明度提高、信息流扁平化,有利于项目参与方之间的信息交流和协同工作。

工程管理信息化有利于提高建设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以达到为项目建设增值的目的。

2 我国建设工程项目信息管理的现状

第7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一、什么是协同管理

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协调两种及以上的不同的部门和资源就是协同管理,依靠它们可以共同地实现既定项目目标任务,在强化企业中员工之间的相互协同的同时,也涉及到企业中相关的不同部门和系统之间的协作。协调好不同项目资源之间,不同工程设备之间,不同技术人员之间的配合即是成功的协同管理,它的中心是以项目管理为基础的统一协调,其中主要涵盖了技术人员之间的协调配合,项目过程中工程工序的协调,项目管理中信息的及时传递等等。将协同管理贯穿于项目施工过程的始终,通过在项目管理中的明确岗位分工和角色的分配,全面整合工程设计等资源的过程来达到项目各个部门工种的统一协调,通过立足项目管理将整个工程看作一个完整的系统,让一切工程资源和人力资源在系统中高效运转。只有把技术人员和工程资源在完成项目既定进度的基础上相互协调,紧密联动才能实现企业效益的最大化,建筑工程管理要求精密复杂,不同于其他一般性的管理工作,它涉及到诸多方面和人员,而将这些不同的团队有机的结合在一起,就能够在协同一致的步调上完成项目过程中复杂的程序,将协同管理的理念运用到建筑项目管理中,能有效地将业务协同升级为战略协同,为建筑业企业进行资源合理配置和优化提供了良好的解决方案。

二、建筑管理的协同管理工作现状

1.从业人员专业素质不过硬

协同管理的有效实施需要建筑项目经理具有良好的专业知识及相关技术,必须做到对整个工程项目施工全局进行有效掌控,如果出现项目经理经验不足、技术不过硬,会导致许多矛盾的产生,进而影响整个项目的协同管理,使各岗位不能完全充分发挥各自的工作职责,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置,协调和沟通不到位,导致整个工程项目陷入管理和施工的混乱局面,形成较大的障碍和困难。

2.信息传递不畅通

不论建筑项目工程规模的大小,让信息能够及时,并且准确有效传递在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是十分重要的。但是在许多建筑工程项目施工过程中,信息的传递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往往不容易做到,具体表现为:一线施工员向上一级反映施工进度和问题时,得不到有效反馈和指导,问题无法得到第一时间的解决,造成工期的延误。同理,指挥部门向一线施工现场指令时,如果信息渠道不通畅,就会形成信息不对等,轻则对项目施工造成资源浪费,严重的会导致管理混乱,发生安全生产事故。

三、协同管理在建筑管理中的应用

企业作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企业的每一位员工、每一个项目、每一单位资源都有紧密的关联,这些元素的紧密配合、协调运转才能使效益得到最大的发挥;企业是由内部众多业务单元所组合而成的,例如经营、管理、采购和生产等,如果把各个独立的资源协同起来,就能产生大于各独立部分总和的企业价值,使企业真正融合成为一个整体!公司的“窗口”是项目,也是管理和生产的基点。通过立足项目管理,提高项目运作质量,提高企业经济效益,是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不变的主题,而协同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转型的必由之路。

1.项目招投标的协同管理

将协同管理运用到项目施工招投标中,会对施工招标带来许多好处。具体从三个方面入手:首先,在施工招投标的工作流程中应用协同管理,主要是对关键路径法的应用,作为一项科学的数学分析手段,它的原理是分析项目之间的互相联系,通过计算时间等要素,并根据计算成果获取关键路线和轨迹,从而调整路径和轨迹,最终计算出科学准确的最短工期。同时,为确招投标流程的顺利运转,必须协调各部门、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使后续工作更为顺畅,最终促使达到整个工作流程协同工作的状态。施工招投标的协同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复杂工作,在运行好其进行界面的同时,在全过程中,达成目标的最核心的能力就是组织执行力。因此,为了保障招投标的顺利进行,还有必要建立起科学的执行体系。再者,组织协同管理机制势在必行。项目招投标的组织协同管理,涉及到项目方和业主方等利益,为各方搭建一个信息的交互共享平台十分重要,将收集的重要信息进行反馈和处理,作为决策依据,统筹协调各利益相关方,促使他们在组织协同的基础上实现良好的互动和配合,对企业内外部资源进行整合,实现效率和效益的最大化。最后,招投标的信息协同管理信息主要由全公开信息、限制公开信息、内部信息和共享信息四种,就分享信息而言,考虑到沟通流程长,涉及单位多,信息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协调,其严重的后果就是招投标失败。所以,协同管理信息化平台应当在项目筹备阶段开始建立,提前发挥作用。

2.项目中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业企业鱼龙混杂、水平良莠不齐,各种项目纠纷出现增多的趋势,并且建筑项目涉及的广泛的利益相关方面,建立咨询服务的协同管理能够有效地规避风险、减少纠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建筑业企业需要和业主方保持紧密的沟通,在项目建设筹备过程中要着重听取业主方的建议,以避免开工后出现意见不统一导致工期延误。笔者长期从事建筑管理实践工作,发现当事人因项目管理意识缺乏,导致对相关方责任方管理缺失,最终耽误施工进度和效率的事件时有发生。所以,协助业主方开发符合自身组织结构的业务流程十分必要,以此来推动项目的有序进行,协同管理是施工企业为业主方项目管理提供帮助和咨询服务的一种全新的形式,把咨询服务融入建筑管理中,与业主方搭建起良好的合作关系,既有利于项目管理的实施,也是未来协同管理发展的新方向。

四、结语

第8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顾名思义就是要将信息技术渗透到项目管理业务活动中,提高工程项目管理的绩效。本文所研究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特指工程项目生命周期中实施阶段的施工阶段。信息化过程成熟度,是指一个具体的信息化过程被明确定义、管理、评价、控制、产生实效的程度,它包含着能力的一增长潜力,同时也表明了项目管理实施信息化过程的程度。

美国管理信息系统专家、哈佛大学教授诺兰,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了一个抽象模型—Nolan模型,第一次描述了组织信息技术应用的发展阶段。后来,美国学者Mische经过大量研究后对Nolan模型改进后提出了Mische模型,将信息技术综合应用的连续发展划分为起步、增长、成熟、更新4个阶段。通过对Nolan模型和Mische模型的学习和研究,吸收和借鉴了两个模型的部分思想,构造的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成熟度模型如下图1所示。

(1)初始级(1级):工程项目管理处于较为简单较为传统的管理状态,使用基本的日常办公软件工具处理业务数据,局部利用信息技术,辅助以手工方法处理,信息系统建设没有整体规划,信息技术的利用是无意识的,无序的,甚至是混乱的,并且因为项目领导者管理水平的局限,项目本身对信息化管理的诉求不强烈,信息化并不具体。

(2)业务级(2级):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应用,工程项目的主要部门,开始分别使用各自的软件工具系统处理数据,工作效率得到提升,但各系统部门软件基本只能满足本系统使用需要,与其他系统部门的软件没有交集,数据无法共享,重复录入的现象严重,如果需要综合的信息,必须二次加工。项目管理层逐渐体会到软件的使用给管理带来的方便和快捷,对信息化的建设开始产生兴趣,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承受信息化在硬件配置和使用方面的投入。

(3)初步集成级(3级):为避免信息系统的大量重复工作并加强各个业务部门的协同工作,项目部有意识地引进各系统部门协同工作软件,此类协同工作平台软件通常需要软件公司按照实际工程项目管理程序辅以对施工生产管理思路的理解加以开发定制,软件按项目各系统部门数据关联和逻辑关系加以整合,通常以成本管理为主线,或以进度控制为主线,信息化建设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层次。同时,由于协同平台能实时反映项目所处阶段情况以及所需要解决的问题,项目管理对信息化有了一定程度的依赖,意识到了数据库安全的重要性,对协同平台有了更多的想法和要求,已经有意识的尝试进行数据挖掘,完善旧功能,开发新功能,对原有的平台进行重构或者升级,对信息化的投入从硬件方面扩展到软件的开发定制,以及网络带宽的保障上面,并且对信息化的人才有了一定的重视。

(4)高度集成级(4级):在信息技术全方面长足发展和项目部对信息化管理的诉求和重视的双重作用下,工程项目信息化已达到高度集成的程度。在技术层面上,信息化渗透到了项目管理的方方面面,通过各新技术,新方法,新设备高度集成起来,实现各类型的数据的采集和输入,多类型数据的兼容和处理,多介质联合工作。在管理层面,由于工程项目信息化管理与项目的真实管理过程全面整合,可以多项目综合查看,具有智能的分析方法,实现一个数据变化,其他关联数据自动变化,能实时全面掌握项目综合情况,方便决策和管理,及时处理紧急情况,项目管理层强制要求使用信息化方式管理工程项目,并对信息化提供从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和数据安全、人员配备等全面的保障。

(5)优化级(5级):随着信息化继续发展,项目不断追求自身管理能力和水平的提高,对于来自信息化过程方面、管理模式和综合集成应用方面的完善,来自新概念、新技术方面的各有用信息的定量分析,坚持不懈、持续地对信息过程进行改进,目的是达到一个持续改善的境界,不断的改进用信息方式管理工程项目的手段。

决定以上5个阶段特征的指标有5个方面(5个一级指标),即:业务指标、技术指标、保障指标、应用指标、成效指标。这5个一级指标,进一步分解出22个二级指标,根据这些指标衡量考核,工程项目管理的信息化程度就可以一目了然。表1为各指标的具体内容和含义。

评价指标计算方法的基本思路是:业务指标(生产业务信息化程度)、技术指标(数据库应用水平)、保障指标(信息化保障水平)这3个一级指标得分按各自权重重新计算后相加的总分,应用指标和成效指标这2个一级指标的得分作为系数,与上述总分做乘法,所得分数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成熟度分数。本文权重的数值来自于专家调查法,邀请10位业内专家,从实际应用角度出发根据各指标的重要程度分别对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打权重分,用统计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得出权重。评价指标计算方法公式表示如下:工程项目信息化评价综合得分=应用指标*成效指标*(业务指标*相应权重+技术指标*相应权重+保障指标*相应权重)。业务指标、技术指标、保障指标所占权重分别为0.5、0.3、0.2。得分对照表2即可得出项目所处级别。

业务指标中10个二级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其中以成本管理与合约管理为主,权重约占0.34,物资和设备占0.1,安全和质量占0.1,工程进度计划、工程资料管理、技与试验管理约占0.17,招投标管理占0.12,其余协同工作和辅助设计约占0.17。业务指标所包含的二级指标和各自要点如表3所示,各行的得分相加的总和为该二级指标的总分。技术指标的总分为100分,其中,数据库管理水平、数据集成水平、应用集成水平3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3、0.4。3个二级指标的差别特征和评分取值见表4~表6,数据库集成水平各行的得分相加的总和为该二级指标的总分。保障指标总分为100分,其中信息化建设投入程度、信息化建设规划编制与实施情况、信息化制度制定与执行情况、信息化组织健全度、信息化安全保障度5个二级指标的权重分别为0.3、0.1、0.2、0.1、0.3。5个二级指标的评价点和评分取值范围见表7。信息化建设各行的得分相加的总和分别为该二级指标的总分。应用指标主要是考察在施工企业内部,信息化在工程项目层面上的应用范围。只有1个二级评价指标,即信息化应用范围。成效指标的总分为3个二级指标相加,其中,3个二级指标管理标准化程度、管理创新程度、总体应用效果的权重分别为0.4,0.3,0.3,各二级指标的评分点与评分取值范围见表8。二级指标得分与对应权重相乘,得出的结果累加之和与100的比值就是成效指标。

某施工企业2010年度在建项目55个,其中铁路项目22个,合同价款112.2816亿元,公路项目14个,合同价款36.5930亿元,城市轨道项目14个,合同价款56.0801亿元,水电工程5个,合同价款9.7359亿元,总的合同价款是214.6906亿元。其中铁路项目占52%,公路项目占17%,城市轨道项目占26%,水电及其他占5%。从以上各类项目中选取合同额所占比重较大的铁路项目(某特长隧道工程项目)作为工程项目管理信息化考察对象,评价项目管理信息化成熟度。

第9篇:工程项目的协同管理范文

关键词:建筑设计;BIM;质量管理

建筑工程设计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的关键所在。对加强质量管理极为重要。然而,由于部分建筑设计企业对于设计环节设计质量管理存在问题,导致工程质量安全得不到保障,严重者,给国家和企业带来巨大的损失。BIM技术的出现及应用,使建筑工程设计更趋合理,更有利于提高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水平,有效保证建筑工程项目质量安全。本文从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现存问题着手,简要探讨了如何更好地发挥BIM的价值,使建筑设计更加准确、高效,更有利于提升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

1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的意义

近几年,在建筑设计领域,BIM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无论是规划、设计阶段的方案评审,还是项目实施阶段以及运营阶段火灾模拟、应急疏散能耗分析等设施管理,都开始应用BIM技术,与传统建筑设计模式相比,BIM优势明显,在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模型的数据以多种数字技术为依托,从这个建筑信息模型中,建筑工程以及各个相关工作都可以拿出各自需要的信息,我们可以将BIM技术,作为建筑设计企业设计质量管理的技术基础,既可以通过它将相应工作的信息反馈回来,也可以通过它指导相应工作。BIM可以四维模拟实际施工,所以,它既可以作为可行性指导,在早期设计阶段提前预测施工阶段可能会出现的问题,以便于能够提前做好处理,提升建筑设计企业设计质量管理水平,为后期活动打下坚固的基础。在中国建筑领域,BIM技术的应用,对于建筑后期施工也有很大的帮助,在后期施工时,我们应用BIM技术手段,可以为施工提供合理的施工方案,作为施工的实际指导,合理配置人员、材料的使用,最大程度上实现资源合理运用,同时,也有利于有效地控制施工阶段和施工成本,确保施工的质量安全。

2BIM技术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现状

在中国建筑领域,BIM技术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一种技术,在应用上处于初级阶段,BIM技术应用之初,只有一些有政府的支持大规模标志性的项目,以及比较大型的建筑工程项目使用了BIM技术,如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奥运村相关项目、上海世博会一些场馆等项目。然而,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我国BIM技术逐步获得了广泛应用,仅仅经过两三年,在我国一些中小规模的建筑项目中,也开始应用BIM技术。就BIM的应用而言,早在北京奥运会之前,美国领先中国7年,到了2012年,这一差距缩小到了3年,BIM的用户数量剧增,与世界领先公司相比较,中国企业BIM应用基本上处于同等水平。在BIM应用问题上,国家和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在“十二五”期间,国家住建部就已经明确提出建筑业要普及可视化、参数化、三维模型设计,推进BIM协同工作等技术应用。随着BIM的发展,中国的BIM应用在深度广度方面还有很大的空间待挖掘,基于BIM的建筑设计企业设计质量管理将成为一种趋势,促进我国建筑设计质量管理水平的提升。

3BIM技术在我国建筑领域应用存在的问题

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由于BIM技术在建筑领域的应用不是很成熟,难免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3.1工作范围。当前,在中国建筑领域,BIM技术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一种技术,建筑工程项目的各个管理方不仅对BIM技术缺乏了解,而且对于其所提的业务范围也理解不透,这就造成在设计过程中,不仅很难达到需要的设计深度,也很难实现理想的设计效果。如果在设计过程中,相关的工程设计人员还一味地追求设计的精确性,不仅会带来不必要的工作负担,还会造成项目设计成本的提高,给工程质量管理带来压力。3.2协同设计。BIM技术的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虽然可以有效提高协同设计,但是,协同工作增多之后,也容易引发一些相关的问题,在建筑工程设计管理过程中,工程项目的各个参与方由于都增加了协同量,无形中提升了设计管理的难度,延长了项目设计的周期。3.3设计流程。BIM技术的软件,要求所使用的计算机必须有较高的配置,在工程项目设计中,设计师将设计的原则确定好以后,不同的专业根据需要各自建模,这一工作过程完成以后,才进入到系统性的整合工作阶段。我们应用BIM技术,需要完成一个流程之后,再进行下一个流程的工作,这种工作方式,虽然可以减小同一文件之下,不同专业协同作业带来的计算机硬件工作负担,但是,这种方式很难快速的发展设计失误,由于过晚地发现设计失误,不仅会造成一些新问题的出现,还会导致大量返工的现象,反而影响了设计的及时性和准确性。3.4设计成本。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中,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领域的应用,需要较高的资金费用,这里所需要的资金,不仅包含前期的软件使用资金,还包含人员培训等资金,高配置的计算机系统资金,人员方面,不仅要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还要具有较高的专业素质,人员花费及开销成本将会有所加大。所以,建筑工程设计管理,BIM技术处于初级阶段,许多企业都会考虑到资金投入问题,企业不愿过多投资尝试这项新技术。在信息数据的安全方面,BIM技术的使用也会出现误差。利用BIM技术设计管理时,需要的软件比较多,只有多个软件之间相互配合,才能够更好的完成这项工作。但是,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由于软件增多,平台会承载大量信息,信息数据的更新,不仅会影响计算机的运行速度,而且容易导致难以设置操作权限,权限的设置不当直接影响着设计人员的设计操作,一些设计人员错误操作,会造成信息数据的丢失,这样,对于设计管理的有序进行极其不利。还会在无形中增加设计成本。

4改进措施

对建筑行业而言,BIM技术的应用,既是机遇也是挑战。在新的时期里,建筑设计企业必须抓住机遇,迎难而上,才能够促进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的提升,进而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首先,设计管理软件的选取工作非常重要,因此,在选择上,应该尽可能地选取与计算机配置相兼容的BIM软件,注意软件功能之间相互配合。要根据需求尽量选择高效率的设计管理软件。建筑设计企业不仅要重视软件的选择,还要加强设计团队的建设,做好BIM人才储备。选择BIM软件要尽量保证软件的兼容性,注重软件之间的配合,根据特殊需求,有针对性的选择效率最高的软件。建筑设计企业,还要根据实际情况,建立企业内部的设计标准,规范化设计成果,不仅要有CAD标准,还要注重设计BIM标准。为了确保设计数据的安全,对于建筑设计所需的文件夹权限也要给与高度关注,同时,还要注意选用恰当的文档管理平台。为了更好地开展协同设计工作,对于BIM设计团队建设也必须高度关注。BIM设计团队组建时,建筑设计企业应重视优化BIM设计流程,根据需求,制定切实可行的BIM工作的内容和目标,同时,要确保BIM设计团队组建方式有利于BIM业务开展。开展协同设计工作,BIM流程优化时,不能仅考虑企业内部的协同,还要注意做好其他项目参与方的协同。根据目标综合企业BIM实力,提高设计水平和设计能力。为了有效提高设计管理水平,在BIM技术的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引入挣值法等一些有效的项目管理方法,并能够将项目管理方法与BIM相结合,以便于能够有效提高管理效率。

5结语

在我国建筑设计领域,BIM技术还属于比较新鲜的一种技术,在应用上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在实践过程中,难免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但在设计管理方面,BIM已经逐渐显现出独特的优势,对于企业设计质量管理有极大的帮助,所以,设计单位应结合实际情况,合适的安排和使用BIM技术,提升BIM技术的实操性,做好BIM技术的改进工作,真正发挥BIM的质量管理价值,为提升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奠定基础。

作者:刘亚龙 单位:甘肃建筑职业技术学院

参考文献

[1]张桦.建筑设计行业前沿技术之一:基于BIM技术的设计与施工[J].建筑设计管理,2014,(1):14-21,28.

[2]刘占省,赵明,徐瑞龙.BIM技术在建筑设计、项目施工及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技术开发,2013,(3):65-71.

[3]李昂,石振武.BIM技术在建筑工程项目中的应用价值[J].经济师,2014,(1):62-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