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期刊网 精选范文 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精选(九篇)

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

第1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程;工程设计;工程造价控制

1.引言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改革开放以来,建筑业如雨后春笋兴起。建筑工程的造价控制直接影响到工程的顺利进行,与企业的经济效益直接挂钩。对此,控制好工程的造价问题至关重要。所谓工程造价,就是在批准的工程造价限额内,对工程建设前期进行可行性研究、投资决策、到设计施工再到竣工交付使用前所需全部建设费。所以一定要认真做好工程造价控制这方面的工作。造价控制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渐完善在建筑工程中也越来越重要。

2.工程造价与工程设计的关系

项目工程的造价控制工作过程贯穿于项目管理的全部流程当中,经过实证表明,工程投资决策阶段大概占75%~95%;设计35%~75%;施工5%~35%;竣工0~5%。以上数据说明,工程造价控制的重心应主要对投资影响最大的前期投资决策期间和设计阶段,项目投资决策之后,工程造价控制的主要工作在于设计。因为在设计时,设计费用虽然仅占项目工程周期费用的1%以下,可是由于项目还没有开始实施,设计变更起来比较容易方便,因此设计期间对造价的影响大约35%~75%,而形成建筑产品的施工期间,因为费用开支最大,在以前被认为是造价控制的关键环节,但实际上施工期间是对设计方案的实现,因此它对工程造价的影响程度是有限的,大概只有5%~35%左右。

这表明工程的设计环节很重要,工程设计不单只是建筑工程实施的计划意图,它是针对整个建设项目的规划,是整个项目的具体描述。在设计工程的过程中,不但要工程项目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依据,而且最重要以图纸的形式展现出来,以确保整个设计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工程设计作为工程建设中的重要关节,合理设计可以给整个项目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反之,则会影响到工程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工程设计在无形中跟建筑工程造价的控制有着许多联系,是控制工程造价的重要控制力量。

对于初步设计,建设单位应当按照经批准的设计任务估算的投资金额来定,按照初步设计估算成本进行施工图设计,根据施工图造价预算对施工图纸的每个专业的设计文件做出决策[1]。不允许把初步设计的建设规模、标准和投资总额孤立来看,应该使设计和预算有机结合起来,并严格执行国家预算的规定和费用标准,防止有些项目漏算掉;编制施工计划、预算要求全面,准确。正确处理好技术与经济的对立统一之间的关系。建设单位应当积极沟通,设计单位必须及时提供有关资料和反映情况,使设计人员能够掌握相关信息,提高设计工作的效率,并注意防止设计重点的质量,忽视工程成本的影响,力求达到最好的技术和经济的平衡点。

3. 控制工程造价的意义

3.1有利于主动控制。

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应该遵循设计标准来实现设计的合理性。同时,为了确保建筑物的个个项目估算的准确性,设计人员在设计工程造价时应兼顾每个项目。针对设计中的造价计划应该在设计方案出来之后及时进行审核,并且对设计中潜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有效控制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

3.2有利于合理配置造价结构。

造价结构和造价控制在整个建筑工程的设计阶段都有着很密切的关系。有效地控制工程造价,提高了资金的使用率,合理地分配了资源。同时,工程造价的控制还提高了投资控制的效率,合理地分配了投资比例。

3.3有利于提高效益。

有效控制建筑工程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可以促进设计费用的合理分配,从而推动建筑工程施工顺利完工。如果设计费用在工程的施工阶段出现不足,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的食量,而且可能会拖延工期带来更多的问题。因此,建筑工程设计中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可以避免设计费用在施工过程中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提高工程的信誉形象。因此,工程造价的控制有利于实现项目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4有利于结合技术与经济。

为了确保造工程设计和工程造价的可行性,在设计过程中需兼顾工程的实际效益和造价科学。设计人员只能在确定的投资额数限额内进行设计。所以,需要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充分发挥建筑师的作用和创造力,从而实现工程的经济目标,并尽可能降低投资额度。因此,控制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有利于促进技术和经济的有效结合。

4 .在工程设计中控制工程造价的措施

4.1构建限额设计制度。

限额设计制度可以在工程设计过程中对工程造价有效地控制,它不但可以控制建筑工程的整体设计,而且可以实现工程造价的重点控制。造价人员应该加强专业知识基础,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技能,从而更好地完成限额设计。因此,限额制度不但可以加强造价人员的责任感,并且提供了他们自我完善的空间。作为一名工程造价人员,应该抓住造价工程中的重点,并且明确设计造价中的奖惩机制,从而推动更大的经济效益。

4.2完善工程设计的准备工作。

如果在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设计图纸被更改,将使实际工程费用与设计不符。为了避免在施工过程中修改工程设计,设计单位应该在施工之前对工程设计做好完善。不仅要给设计人员足够的时间进行工程设计,也应尽量在工程设计阶段定下最终工程实施方案。

4.3相关体制的构建。

应完善相关体制的构建,有效地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确保工程造价的准确性和可行性。完善控制体制的其中一种有效 途径是建立设计监督体制,通过监督部门的控制,工程在设计环节得到规范,同时避免了可能出现的问题。在开展招标投标工作中,应该兼顾工程设计的造价和质量,避免工程造价出现薄弱环节。

4.4有效结合设计与施工。

建筑工程项目不但包括工程设计阶段,工程的施工阶段也是很重要的部分。许多设计人员在设计建筑工程的过程中,只注重了完成设计图纸,往往忽略了把设计和施工相结合,因此会造成两个阶段的脱节。为了避免这种情况,设计和造价人员应该注意把设计和施工充分结合,并且还要考虑到施工现场和采购设备的要求。

4.5强化设计人员的标准意识。

存在个别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工程项目中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并没有重视工程设计的标准,导致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脱节。所以,要先强化设计人员对标准的认识,才能确保设计方案的有效性,纠正错误的设计观念。建筑设计的工程标准大部分来源于研究成果和长久以来积累的实践经验,作为设计人员,应该适当地引用先进的技术并不脱离设计标准,从而确保设计方案的合理性。

5.结束语

工程造价不但影响着整个工程的有效控制,而且关系着整个工程的经济效应。应在工程设计中结合工程造价的控制,实现工程造价的控制的有效性。由此可见,要加强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必须从建筑工程的设计过程出发。工程造价和工程设计在建筑工程项目中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如果想要加强控制工程造价,应该重视工程设计,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情况,有效控制建筑工程的造价。工程造价在工程设计阶段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因此完善好相关制度,充分调动工程师的创造力,合理地分配各项资源,才是提高整个建筑工程项目效益的根本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忠照 关于工程造价的管理 科技致富向导,2011.23

第2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字: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分析;防火防震

随着经济和城市化的飞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型的综合性商业建筑、高层建筑、地下建筑等迅速崛起,这些建筑规模大,投资高,建筑功能复杂,火灭隐患大,发生火灭造成的损失相对来说也很大,这就对建筑的消防建筑的设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在舒适、便捷、高效的环境中愉快的学习、生活和工作,对安全问题的要求也随之进一步增高。随着一次次教训的发生,设计者自觉提高了防火意和防震意识,同时也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到消防工程在建筑中的重要性。

一、做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

根据高层建筑的设计需要,抗震设计理论已从原来的单一的强度,逐渐扩展到强度和变形相结合的二级要求,从弹性设计扩展到非弹性设计,从确定性扩展到不确定性的可靠理论。但是地震的不预计性仍然使得对结构的抗震设计很难与未来实际发生的地震相符合。原因是:地震烈度与地震震动的加速度的实际分布并不符合,在软弱场地上,地基失效会加重地震烈度。因此,在高层建筑设计中,必须通过结构的概念设计,使设计者对结构在地震的承载作用下的变形特点和受力特点达成一个宏观的认识,这样就可以从宏观上掌握地震力对建筑结构的破坏形式,从而对结构的影响程度有一个较为确切的估计。在大地震来临时,这样的建筑设计理念可以尽可能的降低对建筑结构本身、人身、财产等方面的损失。同时,结构的刚度变化是影响结构变形和受力的一个主要原因。在结构建筑设计中,结构整体刚度变化处包括结构的底层、转换层、结构构件的截面变化处、加强层、设备层等这位置。因此在结构的中上部必须约束了剪力墙的弯曲变形,使结构整移不致过大。框架对剪力墙位移的约束方案常用的有设密柱、转换层或在结构顶层设柑架梁等。

二、做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

要做好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首先必须设计好自动喷水的气压供水设备。很多建筑设置了自动喷水系统,但却没有设置屋顶高位水箱。这种情况不符合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的规范性。在这种情况下,应该设置气压高位给水设备。并且要保证气压给水设备的有效容积,而气压给水设备的有效水容积,应按系统最小利处4只喷头在最低下作压力下的十分钟用水量来确定。其次,还要确定好水喷雾系统保护面积。利用水喷雾系统较气体灭火系统来说具有投资省、费用低廉、安全性高等优点,因此,在建筑行业的运用越来越广泛。目前,确定水喷雾系统保护面积没有明确条文,因此,设计者在设计中常常无章可循。在此,笔者认为,在确定保护面积时,不仅要考虑到达到消防目的,还要考虑到尽可能的节约运行成本。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意义在于监控锅炉和发电机房,及时扑灭火源,防止火灾的发生和蔓延。所以说水喷雾灭火系统的设计仅仅是一种局部的没灭火系统的设计。在使用时应该使用高效的具有一定喷水强度的水雾自接喷射覆盖火源,达到控火、灭火的目的。所以据分析,燃油、燃气锅炉房和发电机房的保护面积按设备的外表面面积确定比较合理。

三、做好室内消火栓的位置的设计

在建筑工程的设计中,很多设计者并没有注重室内消火栓的位置设计者从很多实际工程的设计图纸来看,不难发现很多消火栓的设计存在不合理之处。他们只是单纯的考虑到每一个防火分区同层有两支水枪的充实水柱同时到达任何部位,只要能保证灭火效果就行。这种情况导致了消火栓的设计位置不规范,许多室内消火栓位于办公室内、管道井内、走道尽头、货架背面,或者说是设计在远离安全出口的墙面上等偏僻的地方,致使很多消火栓都处于隐藏状态。特别是在商场、仓库、地下汽车库等场所,在这些地方,工程竣工时,验收的工作人员才发现,消火栓的设置不合理,在这些地方的消火栓的不易被发现或者不好取用,但消防验收部门总是以难以整改而作罢,使得在实际运用中能够投入使用的建筑工程的消火栓很少,很多都处于浪费的状态。因此,在设计室内消火栓的位置时,要尽可能的将消火栓设置在走道、楼梯间附近等明显的地方,便于发现和取用,保证消火栓能够及时发挥作用。

四、做好消防水池容积的设计

在做好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中,做好消防水池容积的设计是至关重要的一步。消防水池作为储存灭火用水的构筑物,其容积的确定关系着灭火的有效性和安全性。在《高规》中明确规定:“市政给水管道和进水管道或天然水源不能满足消防用水量,市政给水管道为枝状或只有一条进水管道(一类居住建筑除外),只要符合上述条件之一时均应设置消防水池”。不难理解,消防水池内的水溶剂应该兼顾到室内和室外消防用水量的综合。当室外给水管网能够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在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的要求。而当室外给水管网不能保证室外消防用水量时,消防水池的有效容积应满足火灾延续时间内室内消防用水量和室外消防用水量不足部分之和的要求。

总之,在现代建筑日新月异的今天,建筑工程本就是一个长期而复杂的施工过程,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工作只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却是不容忽视的一部分。因此,如何做好现代建筑消防设计,是保证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的重要举措。在建筑工程的消防设计中,设计者要从建筑的安全性出发,做好高层建筑的抗震、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室内消火栓的位置和消防水池容积等方面的设计,保证在生活中遇到紧急情况时,能够及时采取有效的处理措施,以免造成严重的质量和安全事故。

参考文献

[1] 李双. 高层医院建筑防火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9(14)

[2] 陈岩. 关于高层建筑消防给水设计的若干问题探讨[J]. 建筑设计管理. 2010(11)

[3] 林启荣. 建筑工程消防设计审核经常忽视的问题[J]. 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 2009(05)

第3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高层建筑 安全设计 消防疏散

1高层建筑消防安全的特点及现状

从现代高层建筑的自身特点来说,消防安全方面的不利因素有以下几点:(1)整体建筑大型化、裙房体量大、数量多;(2)分布形式多样,建筑功能多;(3)人员密度高,流动量大,导致诱导性差,疏散时容易出现拥挤;(4)建筑层数多,垂直距离长,疏散困难;(5)各种管道、竖井较多,不利于扑救中火势的控制,火势可迅速蔓延;(6)易燃物多,装修的化工品用量大且极易燃烧;(7)着火后所产生的气体、烟尘严重影响人员的安全疏散和消防部门的救援,且对人的身体有很大危害;(8)高层扑救消防用水量大,供水、排烟、登高都很困难,不利于地面消防行动的展开,扑救难度较低层建筑困难很多。

2高层建筑消防安全设计存在的问题及解决途径

2.1高层住宅没有设置必要的“避难层”。现在的高层住宅,由于造价成本、建筑结构设计、住宅容积率等因素的影响,很少有设置“避难层”。高层建筑一旦发生火灾,而救援的消防云梯车不能达到所需高度,从失火的高层建筑外面成功施救的可能性将非常小,只能依靠着火大楼内的人员实施自救。这时,在高层建筑中设置“避难层”就是实施自救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同时把自动化控制应用于现行的避难层防烟系统,实现防烟系统的智能化。从而也解决了我国现存的由于风口位置不当,使得大量烟气从风口进入避难层的问题。

2.2消防通道存在很多的问题。具体是由于开发商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建设的商用建筑之间密度高、空地少,应设置消防车通道的没有设置或是缩减防火间距,而高层住宅建筑,虽然按规定设置了消防车通道,但不是环形车道或者不是平坦空地,更未设有回车场(通道)。很多高层住宅小区内设置了不利于安全疏散和火灾扑灭工作顺利进行的永久的挡车柱,使火灾中消防车辆不能顺利通过,而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长期封堵,严重影响了安全疏散与火灾扑救工作的顺利进行。要解决此问题,一方面是在各座高层建筑区内至少要保证两座以上消防疏散楼梯和对外的消防安全出口;另一方面是可以在各座高层建筑间开设相互连通的消防安全出口,确保各座大楼之间能够互相疏散;再者是按规范要求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面。消防登高面是指供消防登高车操作中扑救火灾和营救人员的建筑垂直面,实践证明,合理的设置消防登高面,对高层火灾的扑救和人员疏散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另外在消防登高面一侧,必须结合消防车道有效设置不少于一块的消防登高场地,便于消防登高车一次就位迅速靠近建筑物展开施救工作;最后是各疏散楼梯和安全出口设置应急灯和疏散指示灯,应确保在数量、宽度、形式上满足有关规范的要求。

2.3高层建筑中装修及配套设施的问题。高层建筑的建设越来越完善和美观,集中的供应空调和冷热水,必然会加大建筑本身的负担,由此带来的燃气、锅炉、燃油等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此外,很多大楼的消火栓箱为了美观直接镶嵌在墙体里,导致墙体的耐火极限不符合要求。要解决这些问题,设计者要结合建筑物的实际情况考虑,把消火栓布置成环状管网,而对于某些条形建筑物,则要将管网竖向成环状就可以了。另外高层建筑防火设计中应保证建筑物的耐火等级,首先应保证建筑构配件的耐火极限,使火灾发生时建筑物结构在较短时间内不会损坏,为人员疏散赢得时间,同时也可减少火灾损失。

3高层建筑安全疏散的现状及问题分析

在高层建筑的安全疏散问题中,具体所面临的问题有这几方面:(1)疏散人员自身素质的原因,在面对火场环境都会做出各种不同的反应,容易出现混乱、拥挤的情况;(2)开发商为了利益最大化,在高层建筑的设计使用方面存在很多缺陷:①疏散出口的数量、总宽度、距离都不符合要求。②走道、楼梯间的面积不够,疏散指示标志不合格,自然通风和防排烟欠考虑;(3)高层建筑对消防设施的管理力度不够。一方面验收合格后就对消防设施不管理、不开通、不维护、不保养。另一方面安全门经常被上锁,如有真正紧急情况出现时,就无法及时进行人员疏散。第三,由于对控制中心不重视,现代化的消防设施控制系统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4高层建筑安全疏散设计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法

4.1延长危险来临时间,这就包括了设计合理的防火分区(水平和纵向),限制火灾蔓延区域;设置自动灭火系统:①保护疏散设施的安全。②应对火灾初期的有效手段;设置自动排烟设施,限制烟气的扩散,使逃生疏散通道顺畅使用;设置消防控制系统,各种消防装置和设置的集中控制手段,确保可以及时控制灾情。通过现代化的手段控制危险来临的时间。

4.2缩短疏散开始时间:设置火灾探测系统、设置报警和通讯系统(应急广播扬声器的数量应保证从本层任何部位到最近一个扬声器的步行距离不超过25m)、健全消防管理制度,强化消防管理。加强对消防管理人员培训和责任感,对消防设施的维护和保养。

4.3缩短疏散行动时间,合理建筑布局,控制防火的安全距离。力求建筑布局简洁,疏散路线组织合理,各种安全疏散设施应符合《高层民用建筑防火设计规范》的规定;疏散通道、楼梯和安全出口的设置都必须符合安全规定的要求,这样才能很好的缩短时间,确保人员安全疏散。

4.4设置安全疏散的诱导系统:听觉诱导(分为口头诱导和广播诱导)和视觉诱导(分为火灾紧急事故照明和疏散诱导标志);制订防火安全疏散预案。强调防火安全疏散的组织与管理,针对建筑不同部位,做出不同的应急预案,并且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演习;创造防火、防烟、防热的安全环境。

综上所述,高层建筑工程安全设计是高层建筑工程中最至关重要的的组成方面,它是真正的关系到人们生命安全的部分。在建筑中,不可马虎了事,更不可为了利益而偷工减料,这就要求监督部门必须严格监管,确保工程安全设施等可以保障人民生命安全的设施、建筑的质量过关,实施到位。高层建筑工程中必须遵照合理的安全设计,认真扎实的实施好高层建筑工程安全设计工作,为人民的生命及财产安全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第4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研究

1 关于水利水电建筑设计

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设计内容主要是用于容纳和保护水利设施、设备以及配套设施的水工建筑物,随着水利水电事业的不断进步,发展与布局矛盾日益突出,许多水利水电工程都需要重新进行改造和调整,因此,创造条件拓展全面规划、合理布局、突出风格,实现水利水电工程建设与建筑设计美学相融合的新发展思路,以适应当今社会对水利水电发展的要求,高质量高要求地进行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已势在必行。

设计者在力求满足水利水电建筑功能需要的前提下,应该充分考虑人文的需求,重视环境和建筑对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产生的影响。水利水电建筑大都远离城市,依山傍水而建,相比与城市建筑,它具有更优越的自然环境。所以从工程规划设计伊始,就应该重视水利建筑的美化设计和建筑布局,努力实现“建一处工程,成一处花园”的美好愿景。

2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存在的问题

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随着时代的发展,在现代建筑设计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近年来,我国的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工作还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下面,笔者就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简要的分析。

(一)建筑设计缺乏与业主沟通交流

在建筑设计中,不能纯粹认为是设计人员单方面的工作,一个水利水电建筑设计需要与有关的各方面交流,尤其是与业主协商交流。在一些问题上业主会就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物外观和装饰特点提出许多新颖的想法。而有些设计过程中,设计人员只知道埋头设计,不会也不知道与业主进行及时有效的沟通,这样会导致设计结果即使花费了时间和精力,却得不到业主的好评与支持,甚至会遭致不良的评价,极大地打击了设计人员的工作热情和积极性。

(二)建筑设计美观和经济不协调

我国的建筑方针是适用、经济、美观,而在实际建设过程中往往不能协调统一,把美观和经济两方面对立起来,即要想美观必定多花钱,经济必定不美观。对于这一问题,我们其实应当辨证地看待。由于水利水电工作一般都是国家投资建设,所以还是应尽量本着节省资金的原则,用价格相对合理的材料做出符合设计意图的效果,同时保证其耐久性和质量可靠性。但是,光有实用性而不美观则不具备艺术设计美感。水利水电建筑作为一门专业学科,工程设计往往由水利工程师完成,故实际使用、耐久年限一般不会有大的问题,但不少水利工程师由于缺乏足够的建筑学知识和艺术训练,往往只注重功能而甚少涉及建筑艺术和美观的需要,在需要设计有建筑艺术化、环境景观化的水利水电工程时感到力不从心,使得大部分水利水电建筑都是粗老笨重的钢筋混凝土形象。

3 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对策分析

以上,笔者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了简要的分析,下面,笔者就针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的普遍问题进行思考,提出水利水电建筑设计的对策。

(一)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息息相关

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是息息相关,密不可分的。建筑其实也是一件大型的魅力艺术品。在水利水电工程建筑设计中,建筑设计者首先要研究工程建筑的内在特点和外部联系,运用科学方法和美学规律,确定一个立意和构思,然后再围绕这个立意和构思,经过反复推敲和揣摩,将自己的理念和情感通过不同的手法与技术、材料与色彩表达出来,建筑的外观与装饰的格局即要反映水利水电工程建筑的特色,又要充分表现出设计者的个性和情感。所以说,建筑设计实际上也是一个艺术创作过程,倾注了设计者的智慧与心血。

(二)设计者还须做好一名经济师

在建筑设计中,设计者不能只是追求建筑艺术上的完美。他是一个工程师,不仅要熟悉所设计工程的工艺特性,还必须是一个好的经济师。设计者要按照所给予的预算限额和以经济实力为依据,设计出相应的方案。由于一些水利水电工程的经济条件所限,所用资金受到限制,不能过多的在建筑物外观和装饰上投入,所以在设计上就要将有限财力集中到重要的部位进行外观和装饰设计,而又不忽略整体的效果,这样既可以保证工程的需求,同时也带来美观的视觉效果。

(三)水利水电建筑设计中统一美观和经济的关系

美好和谐的建筑作为一扇对外展示政治和文化的橱窗,可以反映出国家的实力、民族的文化及人民生活的幸福,具有很高的社会意义。在建筑过程中,我们不可避免的会遇到经济预算与美观漂亮的对立问题,那么这时就应该将两者进行很好的辩证统一。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设计既要根据美的原则,构筑凝固的艺术,以满足感观上的要求,同时也要考虑到经济问题,不铺张不浪费,这样既节省了资金投资上的不必要开支也使建筑设计达到了美的要求,获得了一个双赢的结果。

4 结论

本文中,笔者先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进行了分析,接着又从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问题之建筑设计缺乏与业主沟通交流以及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问题之建筑设计美观和经济不协调这两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浅谈,最后,笔者从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对策分析之建筑设计与艺术创作息息相关、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对策分析之设计者还须做好一名经济师以及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对策分析之水利水电建筑设计中统一美观和经济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水利水电建筑设计对策进行了分析。

参考文献

[1]王鑫.甘肃省水利水电建筑工程概算定额研究[D].北京林业大学,2010

[2]林辉.探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建筑艺术创作设计[D].中国水利设计院,2009

[3]丰景春,陈洁钊,施国庆.水利工程造价管理对策的研究[J].水利经济, 2001,(05)

[4]向峰.水利水电工程造价系统研制与开发[D].西安理工大学, 2003

第5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暖通与建筑工程;难点问题;比较研究

1.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出现的相关问题

建筑行业在我国发展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了很高的水平,人们对于房屋等建筑物的要求也在逐渐的增加,和建筑相关的设计方案也变的尤为重要了。

1.1建筑环境和暖通空调能源消耗方面的问题

能源是经济能够得到发展的一个源动力,但是,就现在的发展来看,能源的发展已经赶不上经济的发展。就最近几年的发展现状来看,我国的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基本上维持在10%左右,但是能源的增长只达到了3%或者是4%左右。这么明显的差额的对比证明:我们在进行暖通设计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到能源节约这个方面。建筑工程对于能源的消耗在整个社会的能源消耗中占据的比例都是比较大的,建筑工程朝向节能发展是整个建筑行业发展的一个基本的趋势。暖通设计方面也受到了相关的影响,对于暖通空调进行设计的时候,节能部分的设计要得到建筑工程设计的相关设计者的重要关注,并且在对于暖通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还要根据国家或者是地区等在能源方面的特点,来进行不同的设计。在我国现在暖通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对能源进行的利用主要是高品味的不可再生的资源,这是很不利于“可持续发展”的。

1.2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

1.2.1公众对于建筑节能的认识方面的问题;在建筑行业过去的发展中,关于暖通方面的设计时考虑的比较片面。在进行设计的时候,只是考虑暖通系统的适用性以及舒适性,而对于节能方面的认识比较少。而现在,人们普遍认为暖通空调是越冷越好,而暖气方面则是越热越好。这些观点很明显和我们要求的适用性有很大的差别。其实在实际情况下,这样的观点不仅仅把空调采暖时对于能源的消耗有很大程度的增加,而且也会造成室内室外有很大的温差现象的出现,这种现象的出现就会导致人们对于环境的适应性有很大程度的降低,使人们自身的免疫力也有所降低。

1.2.2暖通部分的设计缺乏相应的科学评价;在对暖通部分进行设计之后,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评价,对其适用性以及经济性进行严格的评价,主要是因为暖通部分是耗能的一个重要的方面,那么,怎么减少对于能源的消耗就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很少会对设计好的操作方案进行相关的评审,这就导致资源被大量的浪费了。

1.2.3对于暖通部分设计以及施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对于暖通部分设计的好坏直接影响着整个暖通系统的运行。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因为由于相关设计人员对于节能以及经济性等认识的不足而导致设计出来的建筑系统呈现出以下的一些缺陷:初期的投资比较大、运行的过程中对于能源的消耗也比较大等。这些缺陷导致相关的投入远远的超过了国家规定的相关标准,使得能源等受到了很大程度的浪费。除此之外,相关的设计人员以及施工人员的专业操作水平也是影响暖通设计的一个重要的因素。到目前为止,我国从事暖通相关设计与施工的人员大部分都是专业不对口的非专业人员,有的施工人员甚至都没有经过必要的培训就直接上岗操作了,这样就直接导致施工中如果出现方案性的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调整,这样就给以后工程的正常运行埋下了很大的隐患,严重的情况下甚至会导致无法挽回的严重后果。

1.2.4对新技术进行推广方面的问题分析;在对暖通设计的新技术进行推广的时候,主要是为了能够给节能提供一个新的方向。比如说对于太阳能等的利用,实现“可持续发展”的能源节约方式。但是,这些新技术往往需要很高的费用来支持新技术的推广,而且还有地域特征,不能完全适应各地的特点,而且在应用的时候,还有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所以,在对新技术进行推广的时候,还有很多的问题等着去解决。

2.对于建筑设计中暖通设计相关问题的解决措施的分析

在对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对于暖通部分设计的过程中,对于其中存在的问题进行解决的时候,要根据相应的问题,具有针对性的进行相关解决措施的总结。

2.1对于暖通设计的投入费用以及责任意识方面的强化措施

建筑工程中暖通部分的设计对整个建筑工程的使用环境以及对能源的消耗都有很大影响,所以,对于暖通部分的设计也是十分重要的。基于上述对于暖通设计的重要性的描述,所以相关的设计人员就要对于暖通部分的设计进行必要的关注。此外,在对于暖通部分进行设计的相关人员还要不断的加大对于暖通设计的资金的投入和支持,在对暖通进行设计的方面也要不断的进行完善,这样可以激励相关的员工,使其更加努力的去工作,并且对暖通设计方面的创新也有很大的帮助。此外,还要强化相关设计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认识到作为一个设计人员应当承担的责任。暖通设计中之所以会存在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和设计者的责任意识也是分不开的,所以,一定要强化相关设计人员的责任心,使其能够认真务实的工作,不能够存在一丝的疏忽和错误,使其把设计方案的质量和自身的荣誉联系在一起,确保设计出来的方案能够保证暖通系统的质量,从而保证整个建筑设计的质量。

2.2对于建筑保温性能进行改善的措施

对于整个暖通系统而言,通过维护结构使其完成改善。维护结构的保温性能能够对结构的综合的传热系数产生影响,也可以通过这样的维护来决定整个暖通系统负荷的大小。所以,在对整个国家的建筑工程进行设计的时候,首先就是要保证维护结构的保温系数。通过对保温系数的维护来提高对于整个系统的控制水平,从而达到对整个室内热湿环境的相关参数的调整,要尽可能的通过调整相关的参数,来增强对于人体产生的舒适性。因为人体对于环境的冷热产生的感觉主要是因为这些环境的综合作用产生的结果,在以前的实践中,只是用对于空气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暖通的控制。这些控制的方面显然是不完全的,所以,就会带来很多不必要的问题。因为一旦环境发生变化,如果对于环境的调整和控制不够及时的话,那么就会对人体造成不适的感觉。因此,我们就要采用新的控制的方法来对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进行控制,要采用新的技术以及方法和工艺,来对人体的舒适性进行调整。相关的参数调整如下图所示:

3.结束语

经过上面对于暖通系统的总结,可以看出,在暖通系统得到普遍应用的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在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总结的基础上,对相关的解决措施也进行了相关的总结。基于建筑工程设计的过程中,暖通设计的重要性,对于暖通设计做出合理的高效的设计方案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经过对于实际中的情况进行的分析,高质量以及安全、高效的设计方案对于整个建筑设计以及暖通设计都有很大的帮助。

参考文献:

[1]蓝桂英.关于暖通空调系统节能问题的探讨[J].科技致富向导,2010

第6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工 路桥工程 设计 工程造价

一、前言

百年大计,质量第一。建筑工程的质量直接关系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人体健康、环境保护和公众利益诸多方面。国外统计资料表明,在设计阶段影响工程费用的程度为86%;我国由设计而引起的工程事故约占总数的45.8%。建筑工程质量是由生产该产品的各项活动决定的,工程项目设计阶段是将项目决策阶段所确定的质量目标和水平具体化的过程,是工程项目质量的决定性环节。设计方案是施工的依据,其技术是否可行、工艺是否先进、经济是否合理、设备是否配套、结构是否安全可靠等因素,不仅决定着工程项目的使用价值和功能,决定着项目投资的经济效益,还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所以无论是工业与民用建筑还是道路桥梁工程的设计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设计人员只要严格遵守“经济、适用、合理”的原则,精心设计,选择合理的设计方案,应用现代科技成果,是可以实现降低工程造价取得经济效果的目的。

二、建筑工程设计与工程造价的控制关系

建设项目工程造价的控制必须贯穿于项目建设的全过程,即项目决策阶段、项目设计阶段、项目实施阶段和项目竣工验收阶段。

长期以来,人们只重视在项目实施阶段和竣工验收阶段对工程造价进行控制,而忽视了项目决策阶段和项目设计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控制。许多人认为过高的工程造价是由于施工管理不善、浪费严重、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上涨造成的,而忽视了设计原因引起的工程造价上涨因素。

由于设计阶段毕竟还是在图纸上进行,建设项目还没有开始施工,所以,是调整还是改动都比较容易。而施工阶段改起来就麻烦多了。长期以来,人们普遍忽视工程建设项目前期工作阶段的造价控制,习惯于事后算账的做法,这样就导致有些设计粗糙,初步设计深度不够、设计概算质量不高,造成三超现象(概算超估算、预算超概算、结算超预算)严重。建设单位把主要精力放在施工阶段――审核施工图预算、结算建安工程价款,算细账,固然是必要的、有用的。但我们也要看到,当预决算人员编制施工图预算和竣工决算时,建设方案和设计图纸都已经确定了。假如项目在经济上不合理,决策存在失误,或者设计方案不是最优,造价控制就变得有名无实,预决算人员就无能为力了。

工程项目的投资必须全过程控制,必须把重点放在初步设计阶段,切不可按传统做法,把重点和精力放在施工预算和决算上,到了施工阶段,所能起到的作用已微乎其微。不重视甚至不知道施工前的事前控制及事后控制的重要作用,而错过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阶段,导致最后局面无法控制,造成工程项目的投资大大超过最初的预想值。这种情况发生的根本原因就是没能有效作好前3个阶段的投资控制工作。在项目作出投资决策后,控制工程造价的关键就在于设计。

三、设计阶段工程造价控侧

在土木建筑设计阶段,一方面,在设计过程中涉及多部门多专业工种。在设计过程中,每个专业各自独立进行设计,势必产生各个专业设计的相互协调问题。通过实施价值工程,不仅可以保证各专业的设计符合国家和用户的要求,而且可以解决各专业工种设计的协调问题,得到全局合理优良的方案;另一方面,建筑产品具有单件性的特点,工程设计往往也是一次性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借鉴的经验较少。利用价值工程可以发挥集体智慧,群策群力,得到最佳设计方案,从而更加有效的工程造价。

四、施工阶段对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

制定先进合理的工程造价控制目标,定期进行工程造价实际值与目标值的比较,找出偏差,分析原因,采取有效措施加以控制,以保证工程造价控制目标的实现。严格控制材料价格,在保证材料质量的基础上,严把材料价格关,力争把材料价格控制在最低水平上。每个工程应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对各种施工方案进行技术上、经济上的对比分析,从中选出最合理的方案,以达到资源最佳配置,降低工程造价。要严格控制设计变更,规范设计变更程序,对必须变更的工程要先做出工程量和造价的增减分析,经建设单位同意,设计单位审查签证,发出相应的图纸和说明后,方可发出变更通知,调整原合同确定的工程造价。对影响工程造价的设计变更、签证,从专业技术需要的角度,提出合理化方案,供业主选择。施工过程中,派技术人员不定期进驻现场,对隐蔽工程、材料货真价实、建筑细部构造层次、变更工程等及时办理签证记录,杜绝事后扯皮的现象。在建设单位的统一组织下,办理中间结算和单体结算等。

五、结束语

工程造价控制涉及到工程建设的诸多方面,它与工程建设的全过程中每个环节都紧密相连。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的控制只是其中间环节,但对整个工程造价的影响是很大的。因此,对建筑工程设计阶段和施工阶段造价的有效控制非常必要,希望通过上面阐述提高人们对设计阶段、施工阶段造价控制重要性的认识,并尽可能采取有效的措施使设计阶段的工程造价得到较为合理的控制。

参考文献:

第7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结构;结构设计;问题

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 A

引言

土木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的时候对其安全性和耐久性是有着非常严格的要求,但是,近年来,在经济快速发展的情况下,土木建筑工程项目数量在不断增多,这样就使得在很多的情况下,工程的质量是无法进行保证的,因此,对土木建筑工程进行安全检测,同时进行管理体制建设是非常必要的。

一、土建结构工程的安全性

(一)、结构设计规范的安全设置水准

结构构件承载能力的安全性是和结构构件安全水准有很大的关系,国家的相关规定对结构要承担的荷载标准值是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进行建筑施工的时候对结构的承载能力是有一定的要求。对不同的建筑物结构的承载能力也是不同的,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结构的承载荷载也在不断发生着改变,这样是为了更好的保证建筑物的安全性。结构荷载和施工材料的强度有很大的关系,这样就使得在进行荷载计算的时候,对构件的荷载标准值能够进行系数的放大,对结构构件的固有承载能力进行更好的计算,同时也能更好的将构件材料的强度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安全系数越大就说明结构构件的安全程度越高。

(二)、结构设计规范的概率可靠度设计方法

在进行建筑结构设计的时候,要保证设计规范非常可靠,同时,要对各个行业的设计规范进行统一,这样能够更好的保证结构设计的可靠性。在对结构设计规范进行研究的时候,对其可靠度要进行很好的分析,这样能够更好的在设计的时候提出疑问,将出现的问题进行解决。我国在相关的规范方面可靠度是非常好的,因此,也能够保证可靠度设计方法更加的清晰,在安全系数方面更加的科学合理。在实际设计过程中,可靠度设计方法也是存在着自身的缺陷,因此,要进行更好的改善。在对结构安全性进行考虑的时候,存在着不确定性和复杂性的影响因素,因此,安全系数不能得到很好的保证。现在的设计规范在可靠度方法方面非常的不成熟,也存在着一定的缺陷,因此,对安全系数要进行更好的综合考虑,这样能够保证土建结构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二、土木工程建筑设计存在的问题

(一)、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的问题

设计不超过20 层的高层、多层建筑时,我们经常直接选择桩基的基础形式,其实在非软弱土地区,应首先探讨采用天然地基的可行性,以利于降低基础造价,合理地确定地基承载力值就显得尤其重要,《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规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应按下式进行修正:fa=fak+ηbγ(b-3)+ηdγm(d-0.5),而在地基承载力值的组成中,深度修正部分占有较大的比重。这对于主裙楼一体结构,在进行主楼地基承载力计算时,因裙楼基础的有利及不利影响,如何合理地确定用于深度修正的深度值d 尤为重要。

(二)、地下室嵌固端的选择问题

在有地下室的结构设计时,地下室的顶板是否作为上部结构的嵌固是很重要的。这不仅仅是关系到计算结构的内力的大小,而且在某些工程中会整体结构成为一个超限建筑,对结构设计造成难点。

(三)、主次梁节点设计问题

我们在工程设计的计算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主次梁相交的情况,时常会发现框架主梁扭矩很大,抗扭承载力不足,有些处理办法就是将次梁与主梁相交处设为铰接,释放扭矩,但这样处理是否合理,与实际的受力情况是否一致呢?个人以为:作为梁端铰接,就是要保证梁端有一定的转动能力;固接,就是要限制梁端的转动能力;而实际上没有完全的铰接也没有完全的固接,梁端铰接不能随意地人为设置。

(四)、忽略环境影响因素

土木工程设计除了需要考虑安全性和耐久性问题,还需要综合温度、湿度、水土酸碱度、化学腐蚀等环境因素,但在实际的设计工作中,环境是经常被忽略的因素,而这些因素对混凝土和钢筋又具有很大的负面影响。既不利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保持,也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

三、土木工程建筑设计的对策

(一)、地基承载力深度修正问题的对策

规范在5.2.4 条条文说明中这样规定“对于主体结构地基承载力的深度修正,宜将基础底面以上范围内的荷载,按基础两侧的超载考虑,当超载宽度大于基础宽度的两倍时,可将超载折算成土层厚度作为基础埋深,基础两侧超载不等时,取小值。”这就要求设计人员在进行具体工程设计时,应根据此条的要求,结合工程实际情况合理地确定承载力深度修正所采用的埋深值d,但设计人员对此认识却并不一致,经常有困扰。最常见的是高层主楼带地下车库这种类型,典型的简图如图1 所示。

(1)当高层主楼采用筏板或箱型基础时,在主楼纵、横两个方向上,若B1、B2 均大于2B0,才能考虑裙楼荷载对地基土产生的超载作用,将超载折算成土体厚度d2,(两侧超载不同时,取小值),此时d=d0+d2,若b1、b2 中有一值大于2B0,而另一值小于2B0 时,或均小于2B0 时,裙楼荷载作为超载折算为土体厚度d2,当d=d0+d2≥d1 时,取d=d1,当d=d0+d2<d1 时,取d=d0+d2。

(2)当主楼采用柱下独立基础加防水板的形式时,则靠近地下室一侧的基础可考虑土的超载作用,d 的取值同1,但主楼内的其他基础的埋深d=d0。合理确定用于深度修正的基础埋深值d,从而确定主体结构的地基承载力值fa,这样才能使结构的基础设计达到合理、经济,最优化。

图1 结构简图

(二)、地下室嵌固端的合理选择

嵌固的概念,这里所说的嵌固应该是强度嵌固而非力学嵌固;力学嵌固―― 完全刚性的固定,嵌固点以下刚度无穷大,嵌固点无平动、转动,实现了完全的约束。而强度嵌固―― 柱的塑性铰出现在地上一层的下端,而不是出现在梁柱节点两侧的梁上,即强梁弱柱.实现的方法:(1)增大梁的抗弯能力;(2) 增大地下室柱顶的抗弯能力;(3)满足规范的各项要求。嵌固端所在层楼板要求连续,这样才能保证水平地震力的传递。实际工程中常遇到地下室顶板开洞,甚至是大面积的开洞,此时必须要与建筑专业配合,避免将洞口设在主楼周边,开洞面积不宜大于嵌固端层楼板面积的30%,同时将洞口周边楼板加厚,以满足刚性楼板的要求。工程中还会碰到当地下室顶板的标高不一致的情况,以下沉式广场为代表,如果地下室顶板与地上一层高差小于层高的1/3,则只要地上一层的侧向刚度能满足规范要求,则地下室顶板可作为嵌固端,即使高差稍稍超过1/3 层高,也可将主楼周边一跨的楼板适当抬高以满足高差,不过需进行加强处理:有错层部位加大梁的刚度,在错层处楼板加腋,以保证水平剪力的传递路径。

(三)、主次梁节点设计

(11G101-1)第86 页针对非框架梁(即次梁)的配筋构造做出了明确的示意。结构设计最重要的原则是:结构设计建模要立足于结构自身,主要力学模型要与实际构件接近,以保证计算结果能够真实反映结构状况,这样才能保证结构的安全。首先我们应该考虑加高框架梁解决配筋超筋,加宽框架梁解决受扭不满足,如果条件所限不能加宽,那才可以看能不能铰接次梁了,但这里的铰是指的假想铰,而是要保证支座负筋首先屈服,造成内力的卸载和重分布,分布后达到和铰接类似的受力情况,此时的铰接就得要从构造措施上进行保证,现行国家标准图集《混凝土结构施工图平面整体表示方法制图规则和构造详图》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土木工程的结构是否牢固,直接关系到工程的安全性水平。目前我国很多土木工程的结构设计很不完善,不利于工程结构的耐久性和安全性的保持,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我们需要根据国家的规范技术要求,在创新技术的同时,提高安全设置的水准,提出土木工程结构设计的对策。

参考文献

第8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设计;问题;策略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建筑行业也取得了飞速的发展,建筑电气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尤为重要的一部分,其设计建设质量直接影响着建筑工程的质量好坏。同时,在当前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对于居住条件的要求也随之增高,给建筑电气安装工程造成了较大的压力和挑战,强电施工与设计工作对电气安装影响巨大,当前如何提升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与设计的水平,最大限度地降低强电安装问题的发生频率,是强电工程施工与设计人员需要解决的主要问题。在电气工程安装施工前,电气施工单位应明确电气安装施工的管理目标和方向,建立和完善相应的进程、质量监管制度,充分做好电气安装施工的准备工作,从而有效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施工质量,满足人们对居住条件的要求。

1 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与设计的具体流程

1.1 强电施工与设计的顺序

强电施工与设计的顺序应遵循先室内后室外、先地下后地上的设计施工原则,同时,动力照明安装要在变电安装后进行,保证安装的安全性,对于相关线路、管线等应先将其预埋,然后在进行安装施工。

1.2 强电施工与设计的流程

施工准备设计――预留预埋设计――设计安装变电和配电设备――管线设计安装――强电控制装置设计安装――动力、照明设备的设计安装――设计系统调试。确保施工进度和强电施工质量,尽量与其它施工建设同步进行,做好协调配合工作,促进电气工程施工安装的顺利进行。

2 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与设计存在的问题

2.1 供电、照明系统设计安装问题

当前许多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与设计对于供电系统配电箱的设计要求不达标,在具体的配电箱安装过程中,缺乏正确的安装技术措施和方法,致使配电箱使用时容易出现断电、漏电的情况,严重影响到人们的正常生活和安全。还有一些强电施工与设计存在着缺少电气安装管道井、电源线接入不正确、电线接头固定不牢、照明系统线路不合理等现象,造成照明系统质量低劣,对人们的正常生活产生了较大负面影响。

2.2 变电、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标准不匹配

依据当前建筑总体用电要求,形成了一定的建筑用电负荷标准,具体为:一类和二类建筑每套的用电负荷应达到四千瓦的标准,三类和四类建筑每套的用电负荷应达到六千瓦的标准。在具体的建筑强电施工与设计工作中,很多强电施工设计部门都没有对建筑的变配电系统和用电负荷标准加以细致的规划研究,比如对建筑内部变配电室、住宅的总配线等设计要求没有明确的设计和说明,致使建筑的变电、配电系统与整体用电负荷标准不匹配,影响到电气工程的质量,还会增加电气工程施工施工的成本、延长工期。同时,由于当前我国相关建筑设计部门对于建筑变点、配电系统的设计施工并没有明确的设计图纸和要求,施工单位必须要对建筑电气工程进行二次设计,给建筑电气安装施工单位造成一定经济损失。

2.3 电源插座系统和建筑防雷系统设计问题

许多建筑电气工程的强电施工设计没有充分考虑到电源插座的需求量,致使电源插座系统不够完善,造成强电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即使有的建筑电气安装工程电源插座数量满足强电施工需求,但在具体的强电施工安装过程中,却会因为落实不到位造成电源插座预留不够的现象,形成电源插座系统漏洞。此外,建筑电气工程中防雷系统的设计施工没有考虑到防雷系统对建筑的重要性,造成建筑物柱筋利用不当、接闪器出现使用故障等情况,可能会导致因建筑防雷系统设计问题影响整个电气工程作用的发挥。

3 建筑电气工程中强电施工与设计的解决策略

3.1 立足建筑实际要求,合理设计供电、照明系统

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与设计时,应充分依据建筑具体要求进行建筑供电系统和照明系统的规划设计。一方面,强电施工与设计单位要依据建筑内部的电力需求,不断提高建筑供电系统配电箱的设计标准,利用科学正确的安装措施和方法,确保供电系统配电箱的实用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照明系统的设计安装应依据建筑照明需求的特点,尽量使用节能灯,不能用普通的白炽灯替代节能灯进行安装使用,保证照明系统的节能环保,公共场所的照明灯具应选择使用寿命长、电量耗能低的LED灯具,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看待强电施工与设计问题,避免造成资源浪费或实用性差的现象。

3.2 严格按照用电负荷标准设计匹配变配电系统

强电施工与设计应严格依照不同类型建筑的用电负荷标准设计与之匹配的变电、配电系统,在进行建筑电气工程安装设计中,应将变电、配电系统很好地融入到设计图纸中,建筑内部的变配电室设计要科学合理,使之能满足整栋建筑电力需求。在进行强电施工电气安装时,采取能够保障电气工程顺利进行和符合用电负荷要求的安装方法措施,进行电源带负载测试,利用小型电器或插线板测试电源插口,检查电源接线是否接正确,进行调试后方与设备连接进行通电使用。不断建设和完善电力消耗管理体制,立足当前用电现实需求,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要求,使建筑变配电系统与用电负荷标准相匹配,以更好地保证建筑内部电力运行的通畅。

3.3 强化对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与设计的管理

建筑电气工程的各项环节都是影响建筑质量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强电施工与设计过程中,应对其加强监管,建立和完善相应的管理制度和体系,主要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管理:

第一,做好强电施工与设计的准备工作。良好的建筑电气工程准备工作是进行强电施工和电气设备安装的先决条件,对强电施工的设计图纸进行审查分析、施工材料的准备、强化施工人员培训、对施工组织加以编制以及制定施工计划等。

第二,建立和完善建筑电气工程的监督管理制度。管理工作是保证高质量的建筑电气工程强电施工与设计的必要手段和措施,做好强电施工的技术交底、管线的预埋要科学合理、施工设备与人员的合理配置以及监督检查每项工作的进度和达标度等,实现强电施工的顺利开展。

第三,协调各项工作进度。强电施工与设计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土建、装修等其他各项工作保持同步的进度,检查各种施工材料和设备,协调各项工作的施工,才能更好地促进整个电气工程的进程。另外需要注意的是,要在主机电源接口处设置安装接点,不能直接将主机与接线柱相连,以免造成安全隐患。

4 结束语

建筑电气工程是一项系统且复杂的施工内容,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正常使用意义重大,需要建筑电气工程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进行密切的联系、合作和协调。在进行强电施工与设计时,应准确把握强电施工的实际要求,采用创新设计理念和方法,提升强点施工与设计的水平,保证电气安装工程的整体进度和质量,为人们提供更好地居住环境。

参考文献:

[1]刘宝涛.对电气安装工程施工方法及技术措施的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10(04).

[2]薛龙飞,许晟,彭威,等.常州市奥体中心体育馆会展中心屋盖钢结构铸钢节点施工技术[J].钢结构,2011(09).

第9篇:建筑工程与建筑设计范文

关键词:结构设计;混凝土裂缝;控制措施

随着经济的发展逐步也提升了建筑结构形式,预制多孔板逐步被现浇混凝土楼板代替。浇混凝土楼板的质量问题不仅危及结构安全,给住户带来不安全的心理压力,过大裂缝会影响建筑结构使用的耐久性,因此进行住宅现浇楼板裂缝研究和防治是当务之急。

1、 混凝土裂缝的种类

1.1、 微观裂缝

微观裂缝的宽度为0.05mm 以下。微观裂缝分为粘着裂缝、集料裂缝、和水泥石裂缝三种。①集料裂缝,即集料本身缺陷;②水泥石裂缝,一般分布于集料之间的水泥浆中;③粘着裂缝,在集料的周围出现的水泥石粘结面上的裂缝。

1.2、 宏观裂缝

建筑宏观裂缝为可以肉眼可见的、混凝土宽不小于0.05mm的裂缝。宏观裂缝分为表面裂缝、深层裂缝和贯穿裂缝三种。①表面裂缝:混凝土浇筑初期,在混凝土表面散热情况不好的情况下,由于水化热大量产生,混凝土形成温度梯度,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使混凝土表面产生拉应力,内部形成应力,当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低于拉应力时,混凝土表面就产生裂缝。②深层裂缝:处在大面积的拉应力状态的基础约束范围内的混凝土,若产生了表面裂缝,在这种区域内则有可能发展为深层裂缝。③贯穿裂缝: 整个混凝土由于地基变形、体积收缩变形等原因导致截面贯穿性裂缝。

2、 裂缝原因

2.1、 温度变化引起

高温下,由于室内外温差相差较大,室外墙体温度高于室内温度,外墙结构面会发生受热膨胀作用。纵横两个外墙面在楼板产生的牵拉力作用下,膨胀变形,呈现向外墙方向拉伸纵横两垛外墙夹角处的楼板。当混凝土极限抗拉强度小于主拉应力时,在转角处,出现了上下贯穿现浇楼板的45°的裂缝条形。

2.2、 以混凝土收缩为主引起的收缩裂缝

收缩是混凝土固有的特征之一。混凝土浇捣后,在硬化过程中和硬化以后的一段时期内出现。混凝土一年的收缩量约为0.3~0.6mm/m。影响收缩的因素有环境的相对温度、构件截面尺寸、养护方法和混凝土强度等级等。

2.3、 建筑设计方面原因

由于应力集中,在建筑现浇楼板平面形状突变的部位也会产生裂缝。混凝土楼板的凹角部位会形成上下贯穿性裂缝,产生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的主拉应力。当住宅卧室或起居室沿着长度、 宽度方向尺寸变化时,由于楼板刚度不一致,会产生不相同的变形而导致裂缝。建筑房屋结构墙面超长,由于材料的收缩和温度差引起变形影响,会造成墙体连同楼板的横向裂缝。 层面、外墙节能保温措施不够也能导致楼板裂缝。从裂缝发生的现场实例分析可知,由于屋面热胀和墙面热胀的共同作用,致使产生住宅端部在顶层转角处楼板的45°斜向裂缝,其中顶部裂缝最大,往下逐渐减少,直至消失。

3 、结构设计预防现浇混凝土裂缝方面的措施

3.1、 通过设计预控墙体温度裂缝

墙体由于阳光长时间辐射房屋而升温,但还是低于屋面板的温度,在炎热的夏季造成砌体温度裂缝。屋盖的膨胀变形远大于墙体,这与屋面板变形的水平推力的变形不协调,从而使墙体与屋面的接触面受减。当墙体强度低于应力时,墙体就产生包括水平、垂直及斜裂缝在内的裂缝。 砖混结构温度裂缝是普遍存在的现象,墙体温度裂缝一般为“中间轻、背阳轻、两端重、向阳重”,这种室内外温差引起的混凝土裂缝,由于其潜在着危害性,早已引起人们的关注。在设计时,应尽量使屋面的标高一致。在错层部位所有纵横墙相交处,对于错层的房屋宜设置墙构造柱。使用微膨胀混凝土,提高结构抵抗温度裂缝的能力。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微膨胀混凝土的配合比必须合适,同时施工技术和养护技术良好。另外在设计时,在超长建筑混凝土中,一定要慎重处理加入微膨胀剂的问题。在实际应用中,采用了微膨胀剂后,适当验算,仍然要结合例如设置后浇带、加强带等其他措施,才能超出规范的限值加大伸缩缝的间距。

3.2、 钢筋与管道的埋设

对于建筑物体形平面不规则造成的裂缝,在凹角处的楼板或者整个板块处,设置暗梁使之形成较规则的平面,可采用双层双向配筋(钢筋宜采用小直径小间距)。预埋时要有支架固定,避免对混凝土板厚度管线交叉的过度削弱。管线与交叉管线通过时,应采用专门设计的塑料接线盒,在预埋的管线上部,采用钢板网或冷轧带肋钢筋网片,防止预埋于楼板内的塑料电线管对楼板的影响。对严格控制裂缝的部位,建议全部采用热轧带肋钢筋,不宜用光圆钢筋增强其握固力。也可以采用变形钢筋作为楼板的分布筋与构造筋,对于小直径的分布筋与构造筋来说,增强与混凝土的握固力,比用光圆钢筋对减少裂缝的效果和用冷轧钢筋更好。

3.3、 现浇混凝土的控制

为了释放混凝土凝固时的水化热,采用高强度等级混凝土或者高强度等级水泥时,楼板的混凝土强度不宜大于C30,并且施工后加强浇水养护。混凝土楼板的厚宜控制在跨度的1/30,最小板厚不宜小于12cm。浇捣楼板混凝土时,随浇随抹平整,同时贴面砖时粘结层厚度也要严格控制。

3.4、 板角剪力的控制

在山墙与纵墙交角处的建筑端部及建筑转角单元,楼板能够承受汇集在板角的剪力,应考虑山墙与纵墙受热变形后的状态。比较好的是在延伸过邻板支座以外1/3 跨处,配置该整块角板中的双向、双面钢筋。满足墙体连接处与楼板上部钢筋的锚固的长度要求,钢筋间距不宜大于100mm,配筋方向可平行于墙面方向。对两片交角墙体与板在受温度变化时,这些钢筋共同作用产生的变形能起很好的协调作用。

3.5、 后浇带的设置

当规定的混凝土结构不能满足住宅建筑长度时,需要设置后浇带,可提高抵抗温度变化的能力。待混凝土早期收缩基本完成,再浇筑成整体结构,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收缩产生的裂缝的影响。后浇带微膨胀混凝土浇筑前,先浇块与后浇带的结合面凿毛,并将后浇带仓内杂物清洗干净,然后铺上一层2cm 左右的微膨胀砂浆以利新老混凝土结合,最后进行微膨胀混凝土的浇筑,微膨胀混凝土分层厚度40cm 左右。微膨胀砂浆和微膨胀混凝土采用ROTEC 胎带机实行低坍落度运输入仓,浇筑完后采用上部覆盖聚氯乙烯薄膜一层,加盖草袋两层的蓄热养护方法。

3.6、 外挑梁上的荷载设计

设计者没有考虑上下相邻层的牵连作用, 往往只考虑每根外挑梁所能承受本层的隔墙和楼板的荷载。如本层挑梁产生挠度后,下层挑梁上的隔墙砌满至本层梁底时,加重下层挑梁负担并使之开裂,这时因为其将自己承受的墙体与楼板荷载全部传给下层挑梁,因此在设计外挑梁时,应考虑外挑梁上的荷载设计。

4、 结束语

虽然很多裂缝并不影响建筑结构的承载力,但我们必须加以重视裂缝问题,为了最大限度的确保建筑工程在今后不出现裂缝, 我们在今后对建筑结构进行设计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从多个方面多个角度去对设计的结果进行论证与改进 ,就会从根本上控制裂缝的产生。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