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学生自主探究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一、注重学生知识的生成过程
“探究活动”选取的材料贴近学生生活,来自社会现实,易于让学生自觉地进行自主学习和探究学习,并从中了解、领悟哲学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在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学习之前设置一个或者若干个探究,让学习者对知识先有一个具体的感悟,并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和回答上升到哲理性的认识,符合人类认知的规律,重视学习的过程和知识的生成。在2008年3月版教材第5-6页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一位先生收了两个学生。一天傍,先生给每个学生一个铜钱,说:“你们立刻买样东西来,把这间黑暗的房间完全装满。”一个学生买了很多干草,满满地塞了一屋子。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另一个学生买了一只蜡烛,整个房子一遍光明。先生笑了:“这是装满屋子的最好的方法。”设计两个问题:为什么对同一个问题会有两种不同的解决方式?想一想,思维方法在人们生活中起着什么作用。“探究活动”中的实例让人感觉就像身边发生的事情一样,通过对问题的思考,学生明白世界观指导方法不同,人们解决问题的方式就不同;生活需要理性的思考,需要智慧,需要哲学。在教材第73页有这样一个“探究活动”:“蔷薇花总是有刺。我相信,天上可爱的天使,她们也绝不会没有瑕疵。天幕上最光洁的星辰,要是伤了风,也会坠入凡尘。最好的苹果酒常常带着木桶的味道,太阳里也会有黑点看到。” 通过这首诗,同学们真切地体会到事物的矛盾性;世界上一切事物都存在矛盾,矛盾具有普遍性的哲学道理。探究寓深刻的道理于浅显的生活中,有利于吸引学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和创新能力。
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怎样处理,才能充分发挥“探究活动”应有的作用呢?从顺序看,可以在学习相关知识之前使用,布置学生预习,对相关的材料先行阅读,对相关的问题进行思考;也可以在课堂上老师适当引导点拨后让学生自学探究。“探究活动”选取的题材和问题多数是精品材料,很多就是历年高考题的原题,我们可以充分挖掘其有效的学科知识、能力信息,再加以一定的置换和整理,也可以变为很好的练习和测试题。这样,既培养了能力、复习了知识,又可以成为“练兵”的素材。从主体看,主要以学生自主学习、学生之间合作探究为主,根据探究问题的易难情况,可以在老师适当的指引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去解决。
一、创设生活问题,激发学生自主探究的兴趣
生活离不开所学到的知识,知识离不开生活。这就要求教师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来实施教育,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知识,用知识可以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而对所学的知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二、赏识信任鼓励,点燃学生自主探究的热情
要真诚地爱学生。教师对学生要树立正确的态度,才会促进教学相长,才会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才会促进教师自身成长!新课程下的师生关系应该是平等、互助、朋友的关系。新课程下的课堂应该是赏识信任的课堂,因为只有共同的信任才能使课堂焕发生命的活力。在这样的课堂里,师生将共同沐浴在人文关怀的灿烂阳光下,师生绽放的笑靥将成为课堂上永不衰败的花朵。
三、课堂检查预习情况,培养学生预习习惯的能力
1、将预习学案提前一周或一天发给学生,并说明完成时间和要求。要求学生注意收集预习问题,不能完成或有疑惑的问题,写在纸条上交给学习小组组长,由小组长汇总于课前交给老师。
2、诊断预习效果
学案上设计预习诊断。预习诊断既能检测预习效果,又能促进学生尝试应用。按照“一个目标一个活动,一个活动一个检测”的思路,针对预习任务(或活动),分别在学案上设计对应性的诊断试题,检测学生的预习认知水平。督促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四、大胆放手,让学生充分的自主表现和发展的时间和空间
以往教师为了完成一节课的教学任务,有时不得不赶进度,把应该学生做的事都包揽了下来。新课程要求教师在时间和空间上要放得大一些,教师不要只是按照预先设计好的程序上课,只要对学生的发展有利,尤其是对大多学生的发展有利,就应该抓住时机,敢于打破原来的设计,放开教学。
课堂上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的时间,因为每个人的思维结构和思维速度不同,留给学生足够的思维时间,使各人的思维能力都得到训练;留给学生说的机会,鼓励学生,使他们敢说、爱说、怎样想就怎样说,说错了再重说;留给学生合作讨论的时间,不要让合作交流作为一种摆设和走过场,而要真正起到实效,让每个学生都感受到合作的力量,享受到成功的喜悦;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让学生通过学习来生成问题,把学习看成是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让学生带着问题走进教室,然后带着更多的问题走出教室。
五、培养学生养成拓展延伸的能力的探究
由于预习的深广度不够,教师要加强拓展延伸,促进学生深层认知。拓展延伸可从几个方面思考:
1.挖掘知识。挖掘概念或结论的要点,促进学生深刻认识知识要点,提高学生知识的整合能力。
2.反思回顾。回顾学习内容,分析问题思路,总结学习方法,提高学生的探究能力。
六、培养学生系统总结知识的能力和习惯
按照从个别到一般的认知规律,教师要及时总结知识存在的规律,提升学生的认知与应用水平。系统总结可分为三类:
[关键词]传统教育生本理念自主探究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6058(2016)090005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开展自主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精神、创新精神的优势和突出特点。由此看来,在语文教学中,必须十分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然而,一些农村中学由于局限性使然,新课改的力度小,仍采用“填鸭式”的传统教学模式,一些教师仍然是主动地“传道授业解惑”,学生被动地、机械地照搬知识。
一、农村中学依然采用传统教学模式的原因分析
1.教师创新意识淡薄。有些语文教师创新意识淡薄,照搬老一套,常常是照本宣科,教师教,学生学。有时也会引导一下学生自主探究知识,可是没有深入或持之以恒。
2.教师考核、评优制度的负面影响。多数农村学校通常以学生分数作为考核教师的标准,学生得分高,教师就优秀,就有评优资格,学生得分低,教师就被贴上“不行”的标签,与评优无门。为了分数,教师想方设法把知识全部装进学生的脑子里,哪里还有时间让学生自主探究呢?
3.学生学习习惯的影响。农村学生有相当一部分缺乏自主探究的习惯,一方面是教师疏于这方面的引导,另一方面是学生自身的原因,不够勤奋,不爱自主钻研,他们认为能写完作业就万事大吉,家长也疏于管理,放任自流,留守儿童更是如此。学生从小就养成了不爱自主探究的习惯。
4.学生综合能力较差的影响。由于农村经济落后,交通闭塞,书籍奇缺,网络没有普及等客观条件的影响,所以农村学生综合能力相对较差,就算学生想自主探究,但是有一定的束缚。
上述的一些情况,令人担忧。针对这些状况,农村教师应当克服困难,改变观念,做到与时俱进,采用新课标倡导的“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模式,在教学工作中不倦地探索研究,虚心吸取他人的成功经验。下面笔者就谈谈自身的一些做法,首先构建以学生为本的课堂,也就是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必须调整好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把自己变成“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与者”。可以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二、运用生本理念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的对策
1.布置前置作业。教师在上课前必须认真梳理教材,根据教学重难点以及“三维”目标,设计的问题尽可能多样化,这样可以拓宽学生探究的范围,照顾各层次的学生,比较全面地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这样的课堂强调的是学生的自主性学习,学生根据教师布置的作业,在课外、在课堂上可自主学习,也可分小组讨论学习,然后上台展示学习成果。“给学生一个拐杖,让学生尝试自学”,这样可以使学生的思维活跃起来,使学生勤于思考,乐于思考,从而更加积极自主地投入学习。
2.探究研讨环节。自主探究可以是学生独立自主探究,也可以是小组合作研讨。学生可以互相交流自主探究的收获,也可以互相质疑,研讨环节安排在上课前或在课堂上,探究的方法、要领、结果教师适当地点拨、启发,这正如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是因“悱”而“发”,正如教小孩走路,放手由他自己走,教他怎样才不会摔倒,怎样才能走得稳走得快,教育学生何尝不是如此。
3.展示与交流环节。课堂是学生展示与交流学习成果的平台。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形成了学习成果,然后上台展示。成果的展示形式是多样的。例如,展示作者简介和写作背景,解答问题,开展抢答、辩论、朗诵活动,表演与课文相关的小品、舞蹈,利用多媒体播放音乐、图片等。学生可以超出教师拟定的范围去探究,这也体现了语文的开放性与灵活性。课堂展示环节,学生人人参与,生生互动,组组互动,师生互动。借助多媒体,使课堂更加多姿多彩,更加活跃,从而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逐渐上路,课堂气氛会越来越活跃,学生展示的学习成果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在不断探究中提升了,自主探究的兴趣也更浓厚了,创新能力也相应提高,学生原先的懒惰厌学、基础差的问题得以逐步解决。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学到了知识,培养了能力,有用的理念就会渗透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关键词】探究;体验 ;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2)04-0122-01
“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是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就是在教学中创设一种类似于学术(课题)研究的情境,通过学生自主、独立的发现问题、实验、操作、调查、信息搜集与处理、表达与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知识、技能。
探究式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方式,要求我们在数学课堂教学实践中,创造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学会自己研究问题,培养一种探索的科学态度,使自己获得一种探索的体验。事实上学生的主动、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个性潜能的发展,更多的是通过学生自己的探究和体验得来的,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开展探究性学习呢?
一、创设和谐、宽松的探究环境
有了和谐的环境,它能使人身心愉悦、自觉的为达到某个目标而努力,作为小学生来说更是如此。在探究的过程中,肯定会有错误发生,如果教师对学生的这种错误带来“嘲笑、讽刺”甚至“挖苦”的话,那必将会给他们造成恐惧的心理,最终导致他们不敢去探究,不愿去探究。因此,教师要使学生乐于探究,善于探究,必须给学生创造一个自由、安全的心理环境,这是培养学生探究精神的前提。所以,在备每一课时,我们对创设环境的导语、故事、手势、举例、图示等每一个环节,都要精心设计;对学生的评价要多鼓励,会批评,杜绝嘲笑、讽刺、挖苦等;这样有利于宽松的环境的产生,有利于学生的探究情境。
二、给予开放的学习材料与环境,让学生主动探究。
让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得有一定的载体,而开放性学习材料,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有效保证。当然,开放性学习材料有许多,在小学数学中主要是向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练习题。而让学生对这种开放题的“探究”,往往能给学生提供充分表达自己观点、发挥各自想象力、展开数学思维和方法交流的机会,并使大部分学生都能参与,都乐于参与,这样学生的主动性和主体性就能得以充分的发挥,从而也体现了“探究性学习”的根本宗旨。如在教学整数混合运算后,教同学们算24点,这是一道答案不是唯一的题目,对于同学们来说,关键是弄懂运算顺序,并根据其来确定运算符号,更要考虑多种情况,确实是够让学生“探究”一番的。同学们积极性很高,都积极的投入到探究当中,主动地参与了学习。
当然,如果只有开放的学习材料,教师没有给予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与一定的组织形式,即开放的学习环境,那也只是徒劳。在小学数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中,让学生在足够的时间和空间下,采用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学习,是探究式的一种有效学习方法,它能积极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它既是帮助学生搞好学习的催化剂,又是调动学生激情的兴奋剂。它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又能培养学生的自我意识、自我分析、自我调整等认知能力。在自主探索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探究者、发现者。作为教师,如果设计好合作讨论交流的内容和问题,掌握好时间和空间,就一定能发挥它的效能,使各种层次的学生在愉快的合作学习中,知识和能力都得到培养,从而不断提高了其探究的能力。如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我这样设计了开放的合作探讨交流:让学生拿出准备的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动手操作:“你能用这样的两个三角形拼成一个什么图形?这个新拼成的图形和原来的三角形存在着什么关系?”在独立操作的基础上,把发现的问题小组交流,初步概括出三角形的面积公式。在此基础上实施第二次合作:“你们能把一个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图形吗?这个新图形与原来的三角形又有什么关系?”通过第二次合作探究,学生运用割、拼等方法把三角形转化成已学过的平行四边形、长方形,并由平行四边形、长方形的面积公式再次推导并验证了三角形的面积计算公式。这样在“操作——探究——验证”的过程中,学生充分领略了合作探究的魅力,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在探究式学习中注重体验实践过程
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课堂的主体,这是多年来一直强调而又往往忽视的一个方面。以往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注重学生的学,这就在很大程度上使教学成了单方面的活动。教师牵着学生走,学生跟着老师转,成了课堂的主流,这种模式完全扼杀了学生的探究能力。因此,在数学课的教学中,必须注重学生的实践活动,注重学生的经历、体验和发现的过程。如在《长方形周长》的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操作,亲身体验,对长方形的周长进行测量,让学生观察比较用不同的方法去计算,把过程结果记录下来,在进行比较总结得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长+宽)×2。
当然,在探究中,教师要适时给予帮助、引导,从而使探究在经历了一段努力之后有所结果,让学生体验到收获的喜悦和兴奋,否则总是探究不出什么结果,学生也会丧失对探究的兴趣和信心。
四、开展课外实践活动,让探究走向社会
例如,在学习了第七单元CO2的性质后,我们帮助学生设置了如下认知思维空间,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非得用红磷吗?然后启发诱导学生:要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必须将O2去掉或将N2除掉,而不引入新的气体或引入新的气体又能通过适当的化学反应即时除掉。经过点拨,学生的思维空间迅速打开,通过自己学习,查阅资料,互相商讨后,不少同学将自己的设计方案交了上来。如(1)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见探究案例)。(2)用注射器和白磷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3)用镁条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O2的含量。而教师此时并不评定方案的优劣是否可行,而是为学生准备实验药品和仪器,然后就“袖手旁观”实验小组成员的“杰作”,通过实验验证自己方案的可行性。我们发现,实验的学生个个跃跃欲试,都迫切希望自己的方案是最佳的,所以做实验时个个迫不及待、一丝不苟,仔细观察每一个实验现象,认真记录每一个实验数据。虽然他们探究的实验早有定论,但他们乐此不疲地去探究、去发现,真正体验和领悟到的是科学研究的一般过程和方法,这是以往教学中很难有的。所以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性的实验,自圆了课本书刊上的缺憾,自悟难辩知识的真谛,自寻摆脱挫折达到成功的蹊径,自谋解决实际问题的良方。更是培养了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一丝不苟的科学态度和团结协作的科学作风,从而使学生初步掌握了科学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
1.探究案例
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提出问题:在学习第二单元《我们周围的空气》时做了这样一个实验:用红磷在瓶内燃烧,烧杯中的水倒流入瓶中,水的体积约占瓶容积的1/5,由此判定空气中的氧气约占1/5。
为什么非要用红磷而不用其他物质呢?书上说,这是因为红磷在空气中易点燃,而且反应完毕后不会生成气体,以防止占据消耗的氧气体积,使实验失败。那么,可不可以使用其他物质来完成实验呢?
我的设想:学氧化碳的性质后,我觉得可以用蜡烛来代替红磷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我设想既然是测定空气中氧气含量的实验,那么在消除空气中氧气的过程中,就不应该有其他气体生成,而蜡烛在空气中点燃(据:石蜡+氧气 二氧化碳+水)有二氧化碳生成,这样我们就考虑将二氧化碳通过一个化学反应,将它消耗除去。根据CO2+Ca(OH)2=CaCO3+H2O,我们就考虑把书中用的水改为石灰水(澄清)[Ca(OH)2]。
实验装置:按照以上的设想,我设置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
■
我们预计:随着二氧化碳不断与石灰水反应,石灰水会进入广口瓶,并上升到1/5刻度处。
2.实验步骤
(1)将装置按计划组装好。
(2)将蜡烛点燃,迅速伸进广口瓶中,塞紧橡皮塞。
(3)待蜡烛熄灭,广口瓶冷却后,打开铁夹,澄清的石灰水进入广口瓶中,并不时轻轻振荡瓶子(加速其与石灰水的反应速度)。
3.实验现象
(1)点燃的蜡烛伸入广口瓶中后,一会儿,蜡烛熄灭,瓶壁上有水珠生成,且有少量烟放出。
(2)打开铁夹后,澄清石灰水迅速进入广口瓶,一会儿,石灰水稍稍变浑浊约有1/15的体积。
(3)导管中有石灰水渐渐上升,慢慢进入广口瓶,将烧杯稍稍上举减小高度差所产生的压强,使石灰水顺利进入广口瓶。再次观察,进入广口瓶的石灰水约占广口瓶略小于1/5的体积。
分析原因:实验并不是很成功,进入瓶中的石灰水没有达到1/5的体积。思考其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种:受时间限制,二氧化碳与澄清石灰水还没有反应完全,并且只是与澄清石灰水接触,反应速度较慢,瓶中多余的二氧化碳还没有消耗完;导管中有空气,与水一同被吸入瓶中,占据了一定体积;装置的气密性不好,有其他气体,进入广口瓶中,相信在不断改进后,用蜡烛在空气中燃烧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的实验一定会成功。
总之,通过实践,我认为探究性学习是一种有效的和可操作性的学习方式,它要求学生在“做化学”(即探究)中学习化学,与传统的“听化学”“读化学”的方式有着本质的区别。它彻底改变了学生学习方式。就像陶行知说的那样,学生能想能看能做能说,解放了学生的思维空间,使他们能学自己想学的东西,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在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作用是要形成一种使学生能够独立探究的情境,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创设启发性的问题情境,以问题来引领学生进行探究,从而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使学生在愉快和谐、互动交流的气氛中学习。
案例:分数的初步认识。
教师:课前,我在每张桌子上放了一个信封,信封里装着许多纸片,请同桌互相将这些纸片分一分。(同桌合作分纸片)
教师:哪位同学愿意告诉大家,你们俩是怎样分信封里的纸片的?
学生:我们两人把所有的纸片平均分了,每人一张长方形纸片,两张圆形纸片,一张正方形纸片。剩下的一张长方形纸片平均分成两个三角形,每个人都得到一张三角形纸片。
……
古人云:“教人未见意趣,必不可学。”兴趣是提高学生学习情绪的内部动力,通过引用贴近学生生活的问题情境引出新课,对学生来说倍感亲切,觉得数学就在身边,求知欲望自然高涨。
二、设置“故事”型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探究
爱听故事是每个孩子的天性,百听不厌。因此,把教材中一幅幅画面所反映的问题情境编成简短的故事,增加课堂教学的乐趣,能够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用数学故事作为课堂的开头,最能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最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案例:最小公倍数。
教师:从前,在深山里住着一位高僧,他新收了两个徒弟。这两个徒弟第一次在师傅那里见面后就约定:大徒弟每3天就要去深山拜见师傅,而二徒弟每5天去拜见他的师傅。小朋友们,你们知道这两个徒弟第二次见面是第几天吗?
三、设置“活动”型情境,激发学生的自主探究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里,这种需要特别强烈。”苏霍姆林斯基的这句话对我们每个教师而言都是非常重要的。
案例:三角形面积计算。
教师:在平面图形中,我们已经学过哪些面积的计算公式了?请说出文字、字母公式。
学生回答:正方形、长方形、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教师:回忆一下,我们当初是如何推导出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
教师:(让学生猜想今天学习的内容及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请大家操作自己手中的学具,运用我们所学的方法,将它们转化成曾经学过的计算面积的平面图形。
学生用拼摆的方法、割补的方法和折叠的方法进行探究。这个案例就是通过活动,调动学生的知识储备来探索新知识的。
一、体验成功,感受自主探究的乐趣
成功是增强学习自信心的最佳心理体验,是激发人们强烈求知欲的最大诱因。学生有了学习成功的体验,必然产生极大的学习激情、推动学习不断深入。相反,胆怯和过分地自我批评的心理状态是妨碍创造的最危险的敌人,而勇敢和自信则是创造个性中最重要的特征。因此,在学生获取知识的探索过程中,要让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感受到自主探究的乐趣,当学生在探究知识过程中经历“磨难”后,突破重围有新的发现时,这是一种强有力的和令人兴奋的情绪体验,学生品尝到了自主探索带来的成功乐趣,他会产生再次追求这种情感的愿望。当学生回顾探究的过程,寻找自己的发现,欣赏自己的“杰作”时,脸上都表现出喜悦的神情,在自主探究中体验到了成功的愉悦,感受到了自主探究的乐趣。
二、更新教学观念,体验探究过程
传统教学通常是:教师通过“讲解”和“安排练习”来传授知识,学生通过“听课”和“机械的练习”来学习知识。这一程式忽略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忽视了学生自主能力和探究精神的培养。学生在课堂上只能是被动、消极的接受者。这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才能,我们教师必须进一步转变教学思想、更新教育观念,把教学的立脚点真正从“以教为中心”转化为“以学为中心”上来。让学生学会学习,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充分相信和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以学为本,活化课堂教学。
三、培养自主学习的意识
意识指导行为。长时间以来,教学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教学过程的主体,学生是客体,师生是授受关系。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教师必须转变这种观念,树立起新型的师生关系,即学生是教学过程的主体,教师是主导,教师是为学生服务的。
作为教师,首先要明确自身在教学中的位置和作用,改变旧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构建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自主活动为基础的全新教学模式,树立“教是为了不教或少教”的意识,为学生创设有利于自主学习的氛围。其次,教师要教育学生转变观念,改变学习方法,变“要我学”为“我要学”,使学生认识到自己是学习的主人,自学参与学习。改变“一头热,一头冷”的局面,即:教师“热”,学生“冷”。
四、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
学生学习技能的形成,关键在于加强训练。只有不断练习,才能养成良好的习惯,否则,将全功尽弃。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兴趣、方法、习惯的形成,主要依赖于教师的培养和平时的训练,在教学中教师有必要采取一些督查手段,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养成。这种习惯一旦养成,那将受益终身。如教新课之前,我喜欢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提出质疑,然后在课堂上讨论、解决。久而久之,养成良好的习惯,教学时,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有趣,教学效果明显,何乐而不为?
关键词:语文;学生;学习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我认为新课改下我们更应该让学生自己去探究如何学习。本人主要以下通过几个方面阐释:
一、让学生尽可能去“想”
培养学生一个“敢”字,鼓励他们毫无顾及的尽情去想,合理的去想。如学《圆明园的毁灭》时,采用CAI创设情景,放影片的片断,让学生看后谈体会,学生便联想到火药,学生提出中国是最早发明火药的,为什么不制造出火炮、火枪来对付英、法联军呢?这样以来,使学生的思维一下子超越了书本。
二、让学生尽可能去“看”
“看”就是让学生观看、观察,给充足的时间去观察,通过“看”发现,在此基础上去主动学习知识。如学圆明园的风光时,采用CAI出示圆明园的风光图片,由学生尽情地观察、欣赏,再据自己观察和发现,给图片题一个与图同美的名字―题名。然后将图片的原名对照自己题的名,比较谁好,为什么?如学生据“万花阵”的建筑特点,它像一朵绽开的荷花而题名为“石花玉亭”。这样学生在充分“看”的基础上进行探求并创造性地学到了知识。
三、让学生尽可能地去“画”
学生通过亲眼去看、去体验、去想象,从不同的观察角度和思考层面把自己所获得的信息画下来,描绘出来,再用语言表达出来,使学生在课堂上更好的将手和大脑都动起来,克服学生上课只用耳听,不用小手来操作的不足。如上一年级的《画风》一课时,在设计时充分体现一个“画”字,老师和学生都用画的方式来表达一定的思维结果,老师用“简笔画”板书出书上所说的风中的事物,课中还设计让学生在一幅美丽的风景画上想办法“画”出“风”来,看谁的办法想得多,并说出为什么这样就把风画出来了。这样就激起了学生主动探究的意识和兴趣,培养了学生动脑和动手的能力,学生在探究怎样画这一过程中,也就明白了风是不能直接把它画出来的,只有通过其它事物在风的作用下来表示这一要点,比老师讲出来的效果好多了。
四、让学生尽可能的去“说”
学生思维的合理性通过语言表达出来,这样通过他们的说,了解学生是怎么想的,是如何达到思维的合理性的。老师给学生创设了畅所欲言的自由空间,真正做到课堂教学的氛围和谐、民主,给学生一片自主探究的蓝天。如可以分“指名说、上台说、小组说、问答式的交流说”等方式;以学生“补充说、总结说、修改说、更正说、综合说”等内容来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及快速组织语言能力。
五、让学生尽可能去“做”
学生自己动手做的过程,实际上也包含了思维与探究的过程,在此就要为学生设计、提供做的时间和必要的物质条件。如在期末复习成语时,改变以往老师将一册的成语找出来,让学生抄、读、记等,而是相信学生,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自己去找、去抄、去积累,还要求学生比一比,谁能将一册中所有成语全找出来。这样学生在自己找的过程中充分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
六、让学生批判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展示思维过程
在这里营造宽松的环境,要求学生坚持真理,遵循事物的客观规律,敢于怀疑前人,不唯书,不唯上。如学《詹天佑》一课时学生在敬佩詹天佑的同时,还针对他的“人字形铁路的设计、”“中部凿井法、”“相对凿井法”谈出学生自己的设计、想法,进行合理的想象,科学的思维。又如学《蛇与庄稼》时,学生大胆地说:“庄稼得不到好收成的原因不仅仅是社被洪水淹死了的原因,还因为海水是咸的,破坏了土壤,使那里的泥土不适应庄稼生长了,但过了几年,由于天上下的雨水稀释了以前被盐水破坏的土壤,所以后来庄稼又丰收了,不光是因为有了蛇的原因等。学生用自己已有的知识经验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大胆怀疑、敢于创造性的接受知识,充分地展示了学生合理的思维过程。
七、教给学生“捕鱼”的“方法”和“场所”
人们常说:“授人以渔,终身受用”,面对这个知识爆炸的知识经济时代,今天的知识明天就不够用的现实,我们不能只注重教给学生“如何捕鱼”的学习方法,还需要告诉学生“捕鱼”的场所,告诉学生学习的多种渠道和网上的庞大资源应该在何处去找、在何处去学、在何处去发现自己所需要的内容,怎样去收集一些资料,从哪儿去获取资料,即告诉学生收集资料、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渠道。如通过报纸剪贴、通过书刊摘抄、电视录音、收音机录音、光碟、磁盘、网上下载、实地调查、自己生活体验、专题采访等。对于收集到的材料又怎样来整理、处理这些资料,使之成为自己有用的资料呢?如从“电视”上知道“明天有雨”,你将怎样处理这个信息呢?如明天你就要带雨伞。又如你从“报纸上”看到一个中学生因考试成绩不好,竟跳楼自杀轻生,你会怎样想,你的心理会产生怎样的启示,如果自己也是一个承受力差,经不起挫折的人,你面对这种情况会怎样处理,是不是该调整一下自己的心态,正确对待考试呢?等等一些怎样收集信息、获取知识的途径和处理信息的方法。
给学生留下时间、空间和机会,放手让学生大胆地去想、去看、去说、去画、去做、去怀疑、既教给学习方法,有教给获取知识的途径。就能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和意识。
参考文献:
[1]张兴柱,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创造性思维的培养[J].教育革新,2007.
一、淡化知识目标
我在教学《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时让学生观察自己随身携带的物品,书包和教室里的设施,分辨它们分别是用什么材料做成的,他们对于“塑料”、“金属”、“木头”、“纸”等材料早已“耳熟能详”,所以对这四种材料特性的探究也颇感兴趣。从难度来说,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而不是高深的、超越儿童认知水平的。从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来说:只要知道就行,只要能够把知道的知识应用于日常生活,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而不去强求深刻理解、灵活应用甚至进行发明创造。因此学生对材料的软硬、柔韧性、吸水性、沉浮能力的不同,知道即可,不去苛求为什么这样。
如果单纯把教育局限于认识上,即使他的知识非常广博,他的灵魂也是匮乏而不健全的。我认为新课程改革中知识目标应放在低位,更应该突出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目标达成。如在《观察我们周围的材料》中,材料是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他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无不与材料打着交道,但他们对此只是被动地关心和接受,很少有学生去有意识地关注和研究,更没有人意识到不同的材料还有不同的特性。随着对材料特性的观察和实验,教师应充分利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潜在的求知欲,教他们尝试用多种方式来研究身边熟悉的事物。此时,学生不再是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充满创造力的“生成者”。材料的颜色,大小、形状,这些物理性质已不能满足他们对物体特性的描述。我确定学生的学习内容是:辨别材料的过程与方法。在探索材料的物理性质的同时,也体验到认识一件事物,可以有各种各样的方法。在探究不同材料特性过程中,学生会用观察和实验来研究材料,能够运用多种方式(语言、文字、符号)将观察到的现象表述出来,并且愿意与同学合作交流,体验合作与分享的快乐。在课堂中,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教学材料都当作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和开展过程,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二、以自主探究体验为核心
在小学科学教材中设计了大量的探究性活动。希望学生对每一个科学概念的发展都是建立在已有认识、探究所获得的事实和逻辑思维加工的基础之上。探究既是科学课程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是亲身经历探究过程,我们在科学课堂中提供充分的探究机会,使学生像科学家那样在进行探究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科学的乐趣,增长科学探究的能力,获取科学知识,形成尊重事实、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了解科学发展的历史。因此,我常常设计以下的探究机会让学生来亲身经历、感悟体验,从而理解科学。
1.创设情境
如教学《谁更硬一点》时,先让学生猜一猜:塑料筷、金属筷和木头筷谁更硬一些?我们努力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有所创新,设计猜一猜是学生综合的观察探究,学生描述的科学方法的训练,也增加了趣味性,充分发挥了学生的判断能力,既培养了学生的表达能力,又调动了大家共同参与的学习积极性。
2.采用“头脑风暴”式的研讨方式
学生分组研讨,畅所欲言,对原有知识交流的过程,是进行反思的过程,也是产生新问题的过程。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体现以学生为主,以人为主的主体教学方式。如:绿色开花植物是从哪里来的,它们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
有人说:“过度使用天然材料不好,那么我就全部用人造材料来替代。”你对此有什么看法?为什么?
通过研讨,突出研究的问题,唤起学生关心社会、关心环境的意识,体现“科学――技术――社会”的综合课程特点。
3.自行设计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预测-假设-验证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学生制定实验方案,要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而不是盲目地玩。教师要适时有效地指导,从而使学生的自主探究不断地“从漫无目的的发问到选择性的提问”。如:在研究《空气占据空间》时,该怎么证明空气到底有没有质量呢?我们放手让学生分组讨论证明的方法,实验时应该注意什么?为什么?谁还有什么不同的方法可以来证明?然后交流实验方法并做出假设后请学生演示、验证。哪怕假设是错误的,老师也不在实验前指出,而是让他们自行研究后,用事实来发现自己的错误。从而对事物的认识深刻而隽永,因为他们亲历了、感悟了、体验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长此训练后,学生遇到问题不再犹豫。在设计中,他们的实验材料也由自己来选择和利用,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而不是在老师预先准备的实验器材的暗示下进行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