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保险行业合规管理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财产保险公司;风险;合理应对
一、财产保险的概述
1.财产保险的原则
赔偿被保人的遭受的损失是财产保险最基本的要求,也是财产保险的核心准则。在被保人的经济状况发生事故时,保险公司及时给予保险人遭受的经济损失进行赔偿,致使保险人不必为造成的损失所困扰。保险公司依据损失的价值进行恢复性的赔偿。
2.财产保险的内容
依据保险合同内的相关约定,保险公司向被保方收取相应的保险费,从而保障保险人的财产经济安全状况,对于意外事故以及自然灾害所造成的经济损失按照合同内容进行赔偿。使保险人得到安全的责任保障。在财产保险的业务中包括了信用保险,财产损失保险以及责任保险等业务。只要向其保险公司定期缴纳相应的保险费用,就可以使被保人的财产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3.财产保险业务的种类
(1)财产损失保险分为:火灾保险:其中包括了企业财产保险以及家庭财产保险。运输工具保险:其中包括了飞机保险,船舶保险以及汽车保险。货物运输保险:其中包括了海上货物运输保险,内陆货物运输保险,邮包保险以及货物运输保险的特约保险。工程保险:其中包括了机器损坏保险,建筑工程保险,船舶建造保险以及安装工程保险。农业保险:其中包括了经济作物保险,收获期农作物保险,生长期农作物保险以及经济动物保险。
(2)责任保险:其中包括了产品责任保险,公众责任保险,职业责任保险以及雇主责任保险。
(3)信用与保证保险:其中包括了投资保险,信用保险以及保证保险。
二、财产保险公司的业务范围内面临的风险
1.经营风险
(1)定价不足风险。由于过度的竞争以及精算的程度较低导致这类风险的产生。受到定价水平的不足,致使保费的收入不能完全覆盖风险。而且费率过低也会影响到整个保险公司的稳定经营。
(2)信用风险。财产保险公司的人很多时候都会为了实现自身的销售利益,从而误导欺诈顾客,致使保险人的利益受到或大或小的侵害。还有在理赔方面保险公司与投保人也存在着较大的分歧,如果在出现一些重大事件的时候,保险公司的做法不能够使客户满意。
(3)分保风险。在保险公司承保工作中,分保是最为有效的一种办法,由于可以分散风险以及扩大承保面,因此许多公司都使用这种形式进行大额的财产保险。但是有着一些财产保险公司抱有侥幸的心理,在进行风险较大的业务时,未经报批或分保就先行承保。这种一旦出险,势必会危及到公司的财务稳定。
(4)应收风险。在应收保费方面也存在着一定的风险状况,由于被保人拖欠不交保费,致使保险公司的保费不能如期收回。如果一旦出现情况,保险人将蒙受不应有的损失。尽管保险人实际未收到保费,可也要承担保险责任。
(5)合规风险。保险公司内部虽然规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以及实施细则,但是由于我国财产保险公司的合规管理尚不成熟,管理体系还不够完善,因此也导致在现有的合规管理体制仍存在着很多漏洞以及风险。
(6)巨灾风险。在我国的非寿险行业,有两个较为突出的问题。第一个就是费率过低,第二个就经营管理方面较弱。受这两项因素的影响,如果一旦发生事故会给公司带来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的直接后果。随着我国保险行业的不断成熟发展,在责任险方面也随之提高。巨灾风险对于我国保险行业也是一项难题
2.投资风险
在金融市场的大环境下,一般都存在着过度集中风险。这种过度集中风险大致分为两类:第一个就是资产过度集中风险,第二个就是负债过度集中风险。作为金融市场中较为重要的一部分,保险市场也存在着相应的过度集中风险,并且在我国的财产保险业中表现得更为明显。(1)资产过度集中风险。当保险公司的资产都集中在一项资产时,在资产价值方面,一旦出现较大的波动,很容易给保险公司带来相应的风险。(2)产品结构不合理。负债过度集中也是与资产过度集中的风险相互对应,由于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因此也导致负债过度集中。在我国,一直以来保险业务都是相对的集中,尤其在非寿险业务中,所体现出来的更为明显。
三、财产保险公司风险的合理应对措施
1.收集信息
在整个审核保险的过程中,信息的收集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从而确保相关事宜的真实性,进而降低责任准备金提取不足的现象产生。
2.对危险因素进行评估
以有效的信息资料为依据,整个审核保险的过程中相关人员必须以核保标准以及核保原则对被保人进行风险评估。其中包括心理危险因素,物质危险因素以及道德危险因素等等,从而最大程度的保障财产保险公司的利益。
3.保险方案的确认
如果审核保险的人员对于申请保险存在质疑问题,还可以现场进行核实。从而划分投保人的风险等级,进而对投保人作出承保以及拒保的决定。实现不粗放保险的现象发生。
4.核实保险之后的执行工作
在审核完保险之后,应把相关的决定告知外勤人员,从而使其签发保单。与此同时还应向相应的统计监督部门记录其风险的情况,这样也为日后的工作做好基础。结束语针对财产保险面临的风险做出积极有效的应对方案至关重要。这迫使我国的保险公司必须转变经营模式,这对于其未来的健康发展有着战略性意义。因此推进财产保险行业的风险管理,进行有效地防范调控尤为重要。这也为我国的保险行业持续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刘珊.财产保险公司财务风险管控对策研究[D].陕西科技大学,2015.
银行系保险公司近年来经营情况
从2010年交通银行入股中保康联人寿,至2015年8月中国银行间接控股中银三星人寿,工农中建交五大商业银行均完成了保险业布局。借助于股东银行的渠道优势,银行系保险公司近年来保费收入增长势头迅猛。2016年5家银行系险企保费合计约1198.8亿元,占整个保险行业保费收入3.1万亿元的3.6%,同比增长70.6%,高于保险行业27.5%的增速,也高于人身险业务36.5%的增速。2011年至2016年,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和中银三星的保费复合增长率分别为84.5%、104.8%、42.0%、83.6%和61.8%,远高于同业其他保险机构。(见表1)
从资产规模看,随着保费收入的快速增长,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总资产规模也持续增加。截至2015年底,五家公司总资产合计为2.3万亿元,占整个保险行业资产规模约五分之一强,较2014年底增长61.02%,增速为保险行业总资产增速的三倍之多。2011年至2015年,工银安盛、建信人寿、农银人寿、交银康联和中银三星的资产规模复合增长率达92.3%、88.5%、37.8%、51.1%和61.7%,也远高于同业其他保险机构。(见表2)
从盈利情况看,几家保险公司在银行入股之前,均长期处于亏损状态。银行股东进入后,各家保险公司逐步摆脱长期亏损状态,盈利情况大有改观。2016年,与保险行业利润同比下降近三成的情况相比,银行系险企仍取得了相对稳定的盈利。5家银行系寿险公司2016年净利润合计约9.6亿元,同比减少18.4%;不考虑中银三星,4家公司净利润11.3亿元,同比减少仅13.6%。(见表3)
从偿付能力看,2014年和2015年,5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偿付能力充足率均维持在较高水平,其中交银康联2015年偿付能力充足率高达771.45%。2016年,5家银行系保险公司偿付能力充足率大幅下降,其中建信人寿低于150%的预警线。据保监会统计,2016年保险行业整体偿付能力充足率为247%,除交银康联外,其余4家均低于行业平均水平。另外,根据2016年保监会对保险公司开展的偿二代偿付能力风险管理能力评估(SARMRA)结果看,除了工银安盛得分在80分以上外,其余4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得分均低于80分。2016年,共72家寿险公司纳入2016年SARMRAu估范围,平均得分为76.35分。由此判断,银行系保险公司主要依赖银行渠道销售理财型保险产品的模式对其偿付能力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见表4)
银行系保险公司转型发展面临的机遇
从中国保险市场总体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未来发展仍然蕴含着巨大的机遇。近几年来,中国保险市场发展取得了历史性突破,行业规模逐年扩大,整体实力显著提升,制度建设逐步完善,保险行业正在驶入一个高速发展的快车道。尤其是在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情况下,保险业仍然“一枝独秀”,逆市而上,多项数据均创历史新高。保险业总资产从2010年的5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15.12万亿元,增长超过3倍;保费收入从2010年的1.3万亿元增长到2016年的3.1万亿元,增长近2.4倍,2016年保费收入同比增长27%,增速更是创近8年来新高。与此同时,保险业的国际影响力也在提升,十二五期间,我国保险市场全球排名由第6位升至第3位,对国际保险市场增长的贡献度达26%,居全球首位。2016年,保险行业净资产1.72万亿元,较年初增长7.15%,保险资金运用13.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19.78%,保险赔款和给付支出1.05万亿元,同比增长21.2%。
再聚焦到中国寿险市场来看,随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台,近年来,中国寿险市场扩张步伐也明显加速。2015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1.59万亿元,占比67%,同比增长25%,高于同期产险公司11.7%的增速;2016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2.2万亿元,占整个保险行业的70%,同比增速为36.78%,高于同期产险公司10.01%的增速。2015年寿险公司保费收入中新单期缴业务同比增长41.3%,长期期缴业务同比增长16.8%,业务内含价值不断提高。再看上市公司数据,四大上市险企中国人寿、中国平安原、中国太保、新华人寿2016原保费合计1.23万亿元,较2015年同比增长15.7%,同比增长4.7个百分点。可以预计,未来一段时期内,中国寿险市场潜力仍然十分巨大。从外部经济环境看,当前我国经济结构、发展动力、市场机制和面临的国际环境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宏观经济步入新的发展阶段。面对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中央继续深化改革、简政放权,并推动实施了“一带一路”、新型城镇化等一系列创新发展战略。这些战略的实施,有利于推动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升级,也为保险业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深度参与社会管理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伴随着社会风险意识和保险观念的日益提升,国家对保险业在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的更高要求,保险行业发展面临良好的市场环境。随着保险业发展政策红利的逐步释放,特别是“新国十条”的出台,发展现代保险服务业已经从行业意愿上升到国家意志。行业定位的重大转变,意味着保险将成为人们的必需品。在我们这样一个保险发展不足的人口和经济大国,未来5~10年将是保险业发展的黄金机遇期。按照“新国十条”提出2020年我国保险行业保险深度(保险业务收入/国内生产总值)达到5%,保险密度(保费收入/总人口)达到3500元/人的发展目标测算,2020年当年保费收入将达到4.73万亿元,保费年复合增长率接近15.5%。
最后,从全球保险市场的发展历程来看,我国保险业仍处于较初级发展阶段。截至2016年底,我国保险深度为4.16%,保险密度为2254.05元/人(346.78美元/人),保险行业总资产15.1万亿元,仅占金融业总资产的比重约5.6%,与国际保险市场相比,差距明显。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报告显示,2015年全球市场人均保险支出为662美元,发达市场人均保险支出为3666美元。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2014年的保险密度分别为4017美元/人、4207美元/人、4823美元/人和3902美元/人。在保险深度方面,全球保险深度为6.2%,美国、日本、英国和法国2014年的保险深度分别为7.3%、10.8%、10.6%、9.1%,而我国在2015年仅为3.5%。根据瑞士再保险公司的研究,人均GDP在5000美元和35000美元之间国家的保险支出增长最快。这些国家的消费者在保险保障方面需求空间巨大,保险支出增速明显快于收入增长。目前,我国大部分省区的人均GDP已处于5000美元和35000美元之间,可以预期国内保险支出将进入快速上升期。由此,面对中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的一片蓝海,银行系保险公司要充分利用股东优势,抢占先机,不断寻求突破,实现跨越发展,未来可重点关注三大领域:一是中产阶级及高净值客户群体。有预计表明,中国未来一段时间内户均可支配收入达1.6万至7.9万美元的家庭数量将迅速膨胀。估计到2020年,这一“大众富裕”群体将贡献寿险总保费的一半。目前中国排名前1000位的富人们资产达到6.4万亿元,另外,有预计中国的百万美元资产家庭在2020年将有望超过700万升至全球首位,这一群体将会是保险公司抢夺的重要客户资源。其次是养老保险领域。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和养老意识的增强,我国养老保险产业将会迎来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根据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的统计数据,2013年我老年人口突破2亿大关,10年后将增至2.7亿;到2050年,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超过4亿,占总人口的30%以上。对于能打造养老品牌且提供全面养老计划的寿险机构将是重大机遇。第三是医疗保险领域。近年来,国内医疗保险总承保保费每年增长20%,估计未来几年仍将保持两位数增长。
银行系保险公司实现转型发展可能的挑战
经过几年的爆发式增长,银行系保险公司已经成为中国保险市场里一支重要力量,但与人寿、平安等国内大型保险公司相比,总体规模上尚有不小的距离;另外,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规模与盈利在其股东银行的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内占比仍然十分弱小。因此,未来一段时期内,除了外部环境变化如利率曲线的下移、监管的变化等带来的挑战外,银行系保险公司在如何进一步拓展业务空间,发展成为股东银行金融服务中一个重要的保险产品线和利润贡献极,经营上面临一定挑战。
资本金压力加大,与股东的协同仍需加强。银行系寿险公司,由于其产品结构及规模扩张等原因,对资本的需求更为旺盛,需要持续的资本金注入以保证其偿付能力同时实现业务的扩展。以工银安盛为例,自成立以来,公司快速扩张,实现规模、保费收入及收益的大幅度提升。然而,随着规模的倍增式扩张,资本金不足制肘了其发展。为此,股东先后完成向工银安盛三次增资。然而,按照公司的规划,工银安盛未来几年的发展,仍可能面临资本的压力。
自成立以来,银行系保险公司与股东银行的协同效应较为明显,实现自身发展的同时也为银行的中间业务收入、金融产品线延伸等方面作出了一定的贡献。但总体来看,银行系保险公司目前更多是利用银行的销售渠道,向银行客户销售保险产品,而其中以理财型保险产品占比最大。比如中邮人寿99%的保费收入来自中国邮政银行渠道,工银安盛、交银康联、建信人寿的银行渠道保费收入占比均超过了90%。从商业银行综合化发展战略来看,作为综合化保险平台,保险子公司与商业银行集团协同发展仍需要从战略高度进行顶层设计,通盘规划,推动保险与银行在人员、资金、科技、产品等全方位协同,最终打造保险子公司成为商业银行集团一个重要的利润贡献源和增长极。除了与银行股东的协同外,银行系保险公司与其他股东的协同也需进一步提升。目前,几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股东均有一家大型寿险公司,如建信人寿的股东中国人寿(台湾)、交银康联的股东澳大利亚康联保险集团等,各银行系保险公司可充分利用和学习这些股东在保险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技术,结合中国客户需求的实际,开发出适合不同客户群体的保险产品。
产品开发能力较弱,销售渠道相对单一。从产品开发能力看,目前银行系保险公司产品结构相对单一,同时顺应本土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创新研发新产品的能力也有待提高。当前,银行系保险公司一般的产品发展思路是,趸交产品(主要是理财型保险产品)主打市场份额拓展,提升保费规模和市场排名;期交产品则专注于提升业务价值和盈利能力。然而,在推出的大量理财型银行保险产品中,普遍存在着产品定位模糊、强化投资功能、弱化保险保障功能的问题,同质化较为严重。银行系保险公司的趸交产品占比整体较高,一般均在50%以上。而在国际成熟寿险市场,美国、德国、韩国的寿险公司中,趸交分红产品的保费占比仅20%左右。而另一方面,由于激烈的市场同业竞争,趸交分红产品的承诺回报率居高不下,往往与五年期存款利率的水平接近;再加销售佣金和管理费用,需要公司具有较高的投资收益能力来覆盖成本,否则将会造成公司整体盈利能力较低。
从产品销售渠道看,银行系保险公司银保、个险和团险渠道发展不均衡。一般而言,银保、个险和团险渠道三大渠道实现有机平衡和协调,能确保公司的稳健、持续发展。但银行系保险公司过度依赖银保渠道,个险、团险建设有待加强。对比部分上市寿险公司看,如2015年新华人寿寿险业务渠道贡献中,银保、个险和团险渠道贡献分别占比为44.23%、45.91%和1.16%,其他渠道占比为8.70%,相对更为合理。同时,银行系保险公司的物理网点布局有待进一步拓展。与银行股东遍布全国的分支机构网络相比,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机构网点偏少,还不能充分利用银行股东在销售渠道和客户资源上的优势,网点布局有待进一步拓展。另外,银行系保险公司在网络、移动平台及电话等销售渠道需要依托银行股东进一步构建整合。
资产的配置、投资研究能力仍显不足。保险行业尤其是寿险行业普遍存在“长负债、短资产”现象,寿险公司对资产保值增值的期望更加迫切。反观当前中国金融市场的资产荒、监管法规的不断强化,对寿险公司的资产配置策略、投资研究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中国人寿、太保、平安等上市保险公司,从集团层面进行资产的优化配置通盘考量,再加上多年来累积的市场经验、人才资源、数据及系统支撑等,已经逐步形成与市场的良好互动。银行系保险公司总体来说成立时间较短,投资资产的品种、规模、范围较大型保险公司都有差距,在专业投资队伍建设、风险控制、投资管理体制方面仍显欠缺。目前,大多数银行系保险公司的投资依托股东银行及第三方机构推荐,随着银保系公司资产规模的不断扩张,仅依靠股东资源已经不能满足资产配置及收益要求。银行系保险公司要实现转型,自身投研能力及资产配置能力的提升是关键一环。
中后台建设能力相对滞后于业务的发展。近年来,在业务快速发展的同时,与中国人寿、中国平安等大型公司相比,银行系保险公司中后台支持能力相对滞后的问题逐步显现。一是资产负债管理及风险管理水平与同业上市公司及股东商业银行相比仍有差距,资产端和负债端“两张皮”现状在一定程度上仍然存在,未能形成资产端和负债端的良好互动,也多未能建立资产负债数据量化分析系统;二是中后台系统建设投入不足,投资估值核算、偿二代报表、预算管理、流动性管理等报表及流程仍停留在手工操作的阶段,系统仍需不断完善;三在人员建设方面,前台销售人员相对不足,专业化水平不够,目前仍主要依赖于银行柜面的客户经理销售保险产品;财务、精算等中后台人员配置上仍有提升空间。如随着新国际会计准则IFRS9和IFRS17实施,需要引入估值技术及更多的专业判断,对财务及业务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银行系保险公司实现转型发展的几点建议
对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内,中国保险市场尤其是寿险市场仍将行驶在急速发展的快车道上。作为商业银行集团综合化保险平台,银行系保险公司需要积极把握战略机遇,强化与股东协同,挖掘公司潜力,推进转型发展,打造公司的核心竞争力,实现规模和盈利的跨越式增长。
多渠道补充资本金,强化与股东的协同发展。在资本金方面,银行系保险公司未来一段时间内要逐步实现由依靠股东注资支持到内生利润补充资本的过渡。具体可以采取发行次级债方式进行资本补充,如建信人寿曾通过发债形式补充资本金。同时,银行系保险公司可考虑研究实施员工持股计划、股份制改制择机上市补充资本金的可行性方案。在与股东的协同方面,各银行系保险公司应进一步加强与股东银行的全方位合作,要充分利用商业银行在金融领域的多方面优势,充分融入商业银行的全流程金融产品线;与股东保险公司要加强在保险产品研发、资产管理等专业性较强领域的合作,学习借鉴它们在这方面的成功经验,开发出适合本土客户需要的保险产品。
创新产品研发,推进渠道建设。在产品开发方面,银行系保险公司要加强产品创新力度,紧密结合我国寿险市场本土实际,尽快开发出涵盖趸交与期交以及适合银保、个险、团险以电话、网络等各渠道销售需要、具有良好市场竞争力的保险产品体系。在渠道建设方面,一是要完善、健全银保、个险和团险的渠道建设,突出各渠道特点和优势,形成三大物理渠道的有效互补和协调发展。二是要紧跟互联网金融潮流,推动W销业务、电商业务以及电销业务等线上渠道全方位延伸。在机构网络布局方面,要充分利用股东商业银行遍布全国的网点渠道和丰富的客户资源,积极推进机构网络的科学、合理扩张。
优化资产配置,持续提升利润贡献。积极与股东商业银行联动,拓宽投资品种及渠道。如在公开市场投资方面,债券投资要积极与金融市场部等相关部门开展联动,股权类投资或基金类投资与银行系证券子公司、基金子公司保持密切合作。充分利用商业银行现有投资研究资源,加强保险公司投研队伍建设,加强宏观形势研判,及时把握市场趋势,灵活调整资产配置,提升投资决策水平,控制投资风险。积极推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相关工作。目前,建信人寿保险资产管理公司已经开业,工银安盛保险资产管理公司正在申报审批过程中。各银行系保险资产管理公司要充分借鉴同业经验,结合公司实际,在控制风险的前提下提高投资收益率,提升对保险公司的贡献度。
1.1换证不及时,引发合规性风险。一是部分营业网点存在《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已过期,营业合法性受到质疑。二是部分行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未按网点办理。不符合《保监会银监会关于加强银行寿险业务结构调整促进业务健康发展的通知》(保监发〔2010〕4号)中第三条“为加强银行保险行为的管理,保护广大客户的合法利益,商业银行保险业务的,每个营业网点在保险业务前必须取得《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的要求。
1.2对外宣传容易误导客户。有的银行和保险公司故意模糊保险的概念和性质,打银行的品牌,容易引起客户的误解,给银行带来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
1.3保险业务培训不到位。根据商业银行与保险公司签订业务合作协议规定:“保险公司承担保险业务合作中的主要培训职能,每年的培训时间不得少于60个小时”。但部分行存在:一是培训时间不足;二是没有建立规范、系统的保险业务培训记录。
1.4保险业务处理操作不规范。如与保险公司之间的业务交接手续简单、要素不齐全,保险公司接交人员仅在保险业务台帐上直接签名,没有其他相关记录,无法识别接交人的身份,没有填写监交人签字;办理保险业务后留底备查凭证标准不一,部分行只留底自制凭证,未附“风险提示”和客户身份证复印件,存在较大的风险隐患。
1.5技术手段落后。各银行机构保险全是手工操作,银行网点受理客户业务后,给客户出具临时单据,在保险公司签署保单后,再转交客户。保单流转缓慢,最短也需要l天的时间。营业网点办理完业务,有的机构登记保险台账,有的机构自己没有任何记录,缺少完善的操作程序和账务系统,不利于保险业务的发展和风险防范。
2.规范合作关系,加强资格管理
2.1商业银行各网点应按照有关监管规定申请取得保险兼业资格方可销售保险产品,并应在网点内显著位置悬挂《保险兼业业务许可证》。商业银行应对合作的保险公司进行审慎的尽职调查和定期合规评估,加强对合作方及自身销售人员的管理。
2.2保险公司与商业银行应严格按照保监会、银监会有关规定签署协议或合同,应在协议内明确规定手续费率、支付方式、培训方式及费用标准、投诉处理机制等。
2.3保险公司应按照财务制度据实列支向商业银行支付的手续费。保险公司不得以其他费用贴补手续费,不得以任何名义、任何形式向机构、网点或经办人员支付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的其他任何费用,包括业务推动费以及以业务竞赛或激励名义给予的其他利益。
2.4商业银行保险业务应当进行单独核算,代收保费要专户管理,手续费、保费采用收支两条线管理,不得以保费收入抵扣手续费。手续费收入要全额入账,严禁账外核算和经营。商业银行及其工作人员不得在合作协议规定的手续费之外索取或接受保险公司及其工作人员给予的其他利益。
2.5商业银行不得以招标方式盲目抬高手续费率,不得签订或变相签订手续费的保底条款。手续费按已实际发生的业务进行结算,不得要求保险公司预支手续费。
2.6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优化银保渠道业务结构,加大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的销售力度,控制趸缴型、投资型保险产品的销售种类和规模。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在业务考核和绩效评估中应将期缴型、保障型保险产品列入重点范畴,给予倾斜政策。
3.加强销售人员的培训及管理
3.1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加强对销售人员的培训,确保销售人员熟悉所销售产品的特性,全面客观介绍产品的保险责任、投资风险、费用扣除、犹豫期等权利义务。银行销售人员应定期接受保险公司组织的产品培训和销售技术培训。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制定标准合规的产品销售话术,在销售过程中主动告知投资型保险产品的投资风险,不得片面强调保险产品的投资收益。
3.2保险公司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取得《保险从业人员资格证书》方可上岗工作。从事投资连结保险业务的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参加保险行业协会组织的投资连结与万能保险销售资格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工作。同时,银行从事投资连结保险销售的人员应接受不少于40个小时的专项培训,至少拥有1年寿险销售经验,并且无不良记录。不具备合格销售人员的商业银行网点不得销售保险产品。
4.加强保险产品宣传资料管理
4.1保险产品应使用保险公司总公司统一印制或授权省级分公司印制的宣传资料,任何销售人员或银行销售网点不得私自印制或擅自变更。保险公司、商业银行应建立对网点的定期巡查机制,对违规宣传资料予以没收、删除,并对相关负责人予以严肃查处。宣传资料包括销售过程中向投保人出示的任何与保险产品内容相关的有形载体。
4.2各类保险单证的宣传材料上不得出现银行名称的中英文字样或银行的形象标识,不得出现“存款”、“储蓄”等字样。宣传资料不得将保险产品与银行存款、证券基金等其他理财产品进行简单比较,宣传资料上必须在明显位置以显著字体对保险产品进行充分的风险提示,标示规范的保险产品全称。
5.加强销售行为合规管理
5.1银保专管员和银行销售人员应将载有姓名、照片、资格证书编号、所属公司等内容的工作名牌佩戴于胸前显著位置,并应主动明确告知投保人其所购买的产品为保险产品。
5.2保险公司和商业银行应采取有效措施严格禁止销售人员、销售网点以书面或口头任何形式私自承诺保险合同规定以外的收益。
5.3保险公司应根据投资连结保险、万能保险的产品特征、市场现状等方面因素,制定相应的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应体现对投保年龄、经济状况、风险偏好、件均最低保费要求等方面的限制。保险公司应建立投资连结保险的风险测评制度。银行销售人员需与客户共同完成对客户财务状况、投资经验、投保目的、对相关风险的认知和承受能力的分析,评估客户是否适合购买所推介的投资连结保险产品,并将评估意见告知客户,双方签字确认。如果客户评估报告认为该客户不适宜购买,但客户仍然要求购买的,应以专门文件列明保险公司意见、客户意愿和其他需要说明的必要事项,双方签字认可。银行销售人员应在充分培训的基础上,根据客户风险适合度评估标准对客户进行当面评估,并妥善保存客户评估的相关资料。
5.4银行销售保险产品,应严格限制在银行理财服务区或其他类似职能的独立区域,不得通过银行储蓄柜台销售。
关键词: 保险精算; 教学改革; 大工程理念。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以及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推进,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变化。高等教育也不例外———一方面,各国的教育理念以及由此决定的各国高等教育正在发生着巨大变革; 另一方面,随着全球经济的日益融合,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趋势日益明显。在这种大背景下,保险行业势必对高校专业人才的培养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因此,在转变和更新教育观念的基础上,积极探讨保险精算专业的教学改革,培养高素质的保险精算专业人才,已是当务之急。希望通过教学改革,能使学生在熟练掌握保险精算专业理论的基础上,具有较好地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熟悉保险工作实务,掌握精算基本技能。
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现状。
( 一) 对保险精算人才创新性培养不足。
造成学生缺乏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主要原因有: 首先,教育者缺乏创新意识。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教育者,在创新教育中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缺乏创新意识,也就不会产生具有创造性的教学和科研成果。目前,不少院校由于教师教学量增加和科研任务的压力,许多教师只能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去应付学校交给的教学任务,没有精力去探索新的人才培养的模式和方法。其次,学生缺乏个性和创造力。当前的保险精算教育常常忽视对学生好奇心和想象力的激发,许多学生只是习惯于被动地回答现成的问题,缺少主动提出新问题的探索能力。此外,学校缺乏创新教育环境。创新教育其重要性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认同,但目前大多保险院校创新教育环境还需要进一步改善。无论是硬件还是软件建设均存在不足,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人才必须对教育体系进行创新,革除传统教育中阻碍创新的东西。而在这方面,绝大部分院校探索的力度还显不够。
( 二) 人才培养过程中忽视相关学科知识的系统性教育。
保险精算是一个应用型专业,它与金融、会计、统计、数学等密切相关。我国的保险院校由于受传统的重专业、轻基础思想以及功利主义价值取向的影响,忽视了知识的相关性问题,具体表现在两方面: 一是专业划分过细,相关学科课程不多,学生知识面太窄,知识融通性不够。保险精算技术人才应具有宽厚的金融、投资等大金融背景知识,如果没有坚实的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就无法应对保险中出现的的复杂问题。二是人才的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性不够。由于中学过早实施文理分科,致使学生文化素质训练欠缺,全面素质培养不够。在培养学生的人文素质方面应注重精神层面,学生是否具备人文素质不能仅仅理解为听过人文学科课程。
( 三) 保险教育中实践能力的缺失。
面向保险实务是保险教育的内在要求,也是我国保险激烈竞争对人才的迫切需要。这方面恰恰是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缺陷所在,主要体现为: 没有足够的保险实践训练; 缺乏现代保险业务操作流程和管理的初步能力与素质; 解决保险实际问题能力不强; 对保险条款设计、产品开发的认识不足; 缺乏对现代保险所必须具备的有关经济、法律、社会道德等方面知识的了解等等。传统保险教学偏向原理性和理论性,缺乏教学的实践性,一味的灌输知识而忽视了培养学生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导致了学生动手能力不强,不会解决实际问题。教学方向与实际要求的距离越来越大,正日益制约着我国保险精算教育的发展,切实提高保险精算实践教学水平已经成为学术界和实务界普遍关注的焦点。
二、“大工程”理念及其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 一) “大工程”教育理念。
“大工程”理念最早于 1994 年由麻省理工学院院长乔尔·莫西斯在该学院名为《大工程观与工程集成教育》的长期规划中提出。所谓大工程就是建立在科学与技术之上的包括社会经济、文化、道德、环境等多因素的完整的工程涵义,建立在大工程基础上的工程教育理念即为大工程教育理念。该理念所倡导的工程教育改革方向是要使建立在学科基础上的工程教育更加重视工程实际以及工程本身的系统性和完整性。具体来说,大工程的“大”指综合性,即把工程活动所需要各种知识、技术、能力、方法、条件系统地整合到一起; 大工程的“工程”指实践性,即工程活动要直接面向应用,满足社会的具体需要。为培养符合大工程要求的应用人才,就必须使工程教育从模仿科学教育的侧重理论研究回归到重视工程实践。
“大工程”教育理念要求学生知识的复合型和能力的多样性,要求所培养的人才,具备从事产品的设计、应用、管理等方面的能力,具备良好的较宽领域的适应能力。
( 二) “大工程”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
我们可以使用类似工程的方法,将工程学的思维引入到保险精算领域,结合金融、统计等相关学科的理论知识,采用数学、工程、计算机、以及信息等技术来模拟开发设计保险产品、确定营销计划和管理模式。培养出的学生应该是富有保险理论素养、掌握高级数学工具、具有工程思维,同时具备广阔人文关怀,能够进行复杂管理的复合型保险精算人才。
“大工程”教育理念对保险学科的启示,就是要以大工程思想为指导,不仅让学生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三个方面重新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一方面,要结合本校实际,在培养学生的“通”与“专”上找平衡点,学生不仅要学习专业系统内的知识,还要注意各门知识间的关联性,做到宽而专。另一方面,要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和实验室建设,构建保险精算实践教学平台。
三、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路。
“大工程”教育思想指导下,保险精算专业教学改革的路径:
( 一) 从“学会”走向“会学”,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学会”强调的是教师的教,“会学”强调的是学生的学;“学会”强调知识的蓄积,“会学”则强调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质疑性、操作性和创新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为解决一个问题也许仅是一个数学上或实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问题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步。社会进入 21 世纪的知识经济时代,科技进步,知识更新的速度不断的加快,社会的发展日益信息化、智能化,不仅社会生产的主要周期和主要内容不再是重复的,而且每个生产阶段上的生产劳动也不再是完全重复性劳动,加上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科技信息成倍激增,层出不穷的新知识不断取代旧知识。教师不可能也没有必要教会学生今后要掌握的所有知识,但一定要培养其再学习的能力。随着社会不断向前发展,行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需要多专多能的高素质人才。因此是否具有不断发现和创造新知识的能力( 会学) ,比掌握多少现有的知识( 学会) 更为重要。
( 二) 改革现有课程体系,建立科学、优化的课程方案。
第一,课程设置上应体现保险精算与相关学科的融合,体现大金融的内在逻辑性。金融学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比较严密和完整的基础体系,学生只有掌握了先进的金融问题分析工具和严谨的金融理论功底,才能在保险精算学系列课程中理解金融保险领域中的方方面面的问题,因此设置一套规范的理论及应用课程十分重要。学生不仅要学习保险精算的理论知识,还应该围绕经济、技术和社会政治等方面进行调整和综合,强调保险精算教育的系统性、实践性和创造性。这一系列的课程能够进一步加深学生对金融学、保险学以及相关学科的理解,拓宽他们专业知识的视野和提高他们解决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第二,课程的设置要注意知识的连贯和合理性。保险精算专业中每门学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但不同课程之间具有很强的连贯性和逻辑关系。我们不仅要因为认识到课程的重要性而将它列入教学体系中,更重要的是要注意到这门课程应该放在什么阶段开设,掌握这门课程的内容需要准备哪些专业知识等问题。如果教学的前后顺序安排不当,教学质量和效果都会大打折扣。
( 三) 建立高水平的保险精算实验平台。
由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建设的历史较短,且人才培养与保险实务的发展有较大差距,同时,保险机构对高校保险专业建设又缺乏良好的反哺机制,保险公司不能有效解决在校大学生的实习需求,学生很难完全了解保险实际业务的操作流程,导致缺乏对保险的深刻掌握。鉴于我国高校保险专业的实际情况,笔者提出以“模拟保险公司”为基本理念的保险专业实 验室建设模式。保险实验室可以模拟保险公司的所有业务包括寿险业务和财险业务的实际操作,为同学们掌握实践技能,提高动手能力提供了更好的平台,很好的解决理论教学和社会实际需要的矛盾。具体来说,实验室具有的功能有以下几方面。
1、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业务与管理的模拟,提供保险公司的日常事务的常规管理的模拟操作。通过模拟保险公司业务运行环节,提高同学们在各类保险机构一线工作的实际操作能力。
2、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所有环节的模拟运作,提供各种类型的保险中介人的日常事务的模拟环境和业务操作,可以提高学生在各类保险中介机构经营管理的执行能力。
3、提供保险监管人对保险公司、保险中介人的现场监管与非现场监管的模拟环境与模拟运作。提高同学们从宏观的角度来对保险市场有更深入的了解。
4、提供再保险公司业务环节与日常管理的模拟操作。为同学们进一步巩固理论知识提供了条件。
5、提供各种资格的考试培训环境,可以对内和对外提供高层次地培训。
6、提供其他专业相关课程模拟实验与保险市场模拟实验的接口环境( 如银行保险、保险产品证券化、金融工程介入保险产品的衍生品、保险市场和资金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的整合; 控股集团、跨国公司的风险管理等) 。
参考文献:
[1]国家教委工程教育赴美考察团。“回归工程”和美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j]。 中国高等教育,1996,( 3) .
[2]杨琳。 大工程观背景下大学生科技创新与工程素质的培养[j]。
江苏高教,2006,( 2) .
[3]陈志刚。 基于大工程观办学特色的思考[j]。 江苏工业学报,2005,( 4) .
而基金投资又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它们可就其投资的不同资产类别,地区及行业予以区分,或从其结构和策略归类等等,不胜枚举。这些基金都以看涨的股票为投资标的,获取收益,但是近年在欧美正流行着一种名为130/30的投资策略基金,不仅可以获取看涨市场的投资收益,也可以获取看跌市场的投资回报,有些人认为这种基金是避险基金,甚至有人认为是保本基金,但实际上的确如此么?
究竟何谓130/30基金?本栏香港御峰理财专家将会为大家介绍一下这新品种投资工具的运作和特征,让国内投资者在作投资决定时能更得心应手。
在内地,基金投资已经越来越深入人心,我们一般从投资标的来对基金进行分类,有股票型基金、债券型基金、指数基金、货币市场型基金等,或者从投资目标来分类,有成长型、平衡型基金等,而国际上分类更为丰富,基金投资又可分为多种不同的类型,可就其投资的不同资产类别,地区及行业予以区分,如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基金、环球基金、商品基金;此外亦可从其结构和策略归类,如指数基金、互惠基金、对冲基金、增长型、收益型、开放型和封闭型等,不胜枚举。
各大金融机构为切合不同人士的脾胃及市场变迁,在基金产品设计上亦不断推陈出新以迎合市场需要。近年在欧美正流行着一种名为130/30的投资策略基金,虽然这类基金现时为数不多,但由于备受欢迎,故市场普遍认为其数量很快将会大幅增加。130,30这都代表什么意思呢?是说,可以获取130%的收益的同时,让人最多承担30%损失的投资工具么?而这种基金又怎么可以同时获取看空和看涨市场的投资收益呢?有人称,特别在跌宕起伏的股票市场中,这种基金比较让人不担心市场的总体波幅,是否如此呢?那么我们先来了解这种基金的特点何在!
1 风格界于互惠基金和对冲基金之间
130/30基金,仅从投资标的来说,架构上介乎互惠基金和对冲基金之间。
但投资界普遍已将其界定为互惠基金的一种。传统的互惠基金以投资公司的形式成立,投资者为股东,拥有互惠基金的股份,而基金的资产则由托管人保管。它们多属主动型,其投资目标在于超越该基金的基准指数,并着眼于为投资者带来与基准相对的正回报。在投资取向方面,传统互惠基金附有一定的局限;基金经理们只能在买进证券或持有现金之中作出选择,他们并不能投资于衍生工具或进行卖空活动等。很多投资者认为此类传统长仓 (多头策略,买进并持有看涨的股票)基金的结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它们固然可以让投资者从资产价格上升中获利,但对那些预期下跌的投资工具又或处于调整市时却束手无策。130/30基金的推行正是为弥补此一规限而设,在投资中具备了对冲基金的优点,可以使投资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
所谓“130/30 ”,是指基金所持有的长仓、短仓分别占资产总值的百分比。基金经理和分析员们在衡量某股份是否值得买进时,通常都需要先预测其未来盈利和增长率等,然后再计算现时的合理价格以决定股价现值是否值得投资。唯各公司、行业前景受很多不同的外在因素所影响,并时常出现变化,故专家们需因应环境转变而不断对其估值作出修正。现时上市公司都受着市场的共同经济周期所影响,但行业本身亦各有周期,不同的事件发生亦可能对不同的行业有着正负两面的影响,而这些都是可导致个别股份出现价格偏高或偏低的因素。
以能源价格为例。基金人认为油价上升可提升产油公司未来盈利能力,为投资者带来购入能源类股份的良机,于是购买能源类股票;但同一时间炼油业、航空业等却因油价上扬而引致成本上涨,如未能将其转嫁给消费者将影响公司的预期利润。此时,传统基金经理如看好产油业固然可买进能源类股份,但如看淡炼油、航空业等它们只可以选择减持或完全不持有该类股票,最终并不能以此提升基金回报。而130/30基金的结构为基金经理们提供了做最多30%短仓的选择,他们可一边卖空看淡的股票,一边买入看好的股份,结果可在维持100%最高净市场参与率的情况下赚取超额回报。
除了行业本身各有特性令130/30基金对比传统互惠基金更有优势外,环球市场已经历了数年牛市,展望将来投资风险已逐渐增加,精明的投资者亦了解市场不可能无间断地提供如过去数年的异常收益率。若投资者希望能在市场变化时仍能保持如牛市般的投资回报,人们必须在传统互惠基金以外寻求辨法。130/30基金的适时出现正好为市场带来了一全新的选择,投资者可望透过此一较富有弹性的投资管道争取额外收益。
TIPS:
互惠基金, 互惠基金源自欧洲,但在美国发扬光大,快速成长。根据投资对象的不同,投资基金可分为股票基金、债券基金、货币市场基金、期货基金、期权基金,指数基金和认股权证基金等。互惠基金投资面广,可以说是和一般基金主要不同的地方。
对冲基金,对冲基金的英文名称为Hedge Fund,意为“风险对冲过的基金”,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初的美国。其操作宗旨是利用期货、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以及对相关联的不同股票进行实买空卖、风险对冲的操作技巧,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和化解证券投资风险。最典型的例子,基金管理人在购入一种股票后,同时购入这种股票的一定价位和时效的看跌期权(Put Option)。看跌期权的效用在于当股票价位跌破期权限定的价格时,卖方期权的持有者可将手中持有的股票以期权限定的价格卖出,从而使股票跌价的风险得到对冲。正因为如此的操作手段,早期的对冲基金可以说是一种基于避险保值的保守投资策略的基金管理形式。
TIPS:130/30基金操作策略:
举例而言,若该基金拥有100万元资产,基金经理会用100万元买入一个股票组合,同时利用借贷建立一个价值30万元的沽空组合;其后,基金经理把从沽空组合所得到的30 万元再额外买入看好的股份,由此,基金经理便拥有一个总资产130%的总长仓组合,和一个总资产30%的短仓组合。
2 有趣的称呼-阿尔法基金
贝莱德(BlackRock) 全球证券投资副总监Bob Doll于2007年年中时所述:“这种结构使基金经理可以使用多于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进行投资。 另外,很多投资者和金融工程专家都认为传统长仓基金的投资结构具有一定的限制性;长仓基金只可以从股票价格上升中获利,却对那些预期下跌的股票束手无策。”
基于上述的优势,虽然目前130/30基金架构新和数目不多,但部份基金业人士和投资者已认定此类基金将为基金投资界带来重大的改革,并预期将在不久的未来触发销售潮。引述此外,基金营销人员亦相信该类基金有很大可能至少和大市表现同步。而基金经理通过扩大阿尔法系数(Alpha)创造更高回报的潜力。阿尔发系数是衡量经风险调节回报的常用指标,比方说某基金的阿尔发系数呈正数的话,纵使基准指数的回报是零,该基金基金经理还是可凭借其优势的投资技巧,在受同一风险水平的情况下提供正回报。机构投资者多视“阿尔法系数”为衡量基金经理对基金增值或减值的贡献,即阿尔发系数等于基金经理给基金及投资者的投资附加值。亦正因如此,部分市场人士为这130/30投资结构赋予了阿尔法扩展、卖空扩展和杠杆阿尔法等称号。
其实130/30代表的只是一种结构,并不是投资策略,故重点是基金经理如何运用此一特性扩大投资回报。虽然利用长短仓策略可增加投资收益,但亦有看法认为阿尔法系数的扩展潜力实为杠杆效应,投资者应有比购买传统互惠基金,受更大风险的准备。相比起对冲基金,它们会利用短仓策略平衡其长仓投资的风险以达致持续的年正回报。而130/30基金的短仓投资未必相互对应,当基金经理押对了投资决定时,在牛市当中长仓的增长固然可以抵销短仓的损失之余,还能提供额外回报,反之在熊市中亦然;但若基金经理押错了注,又或市场受突如其来的剧烈波动所影响,长短两仓同时出现投资亏损也不是没有可能的事。以此观之,130/30基金名义上虽是100%净市场参与率,但实质所需承受的风险可能最高达160%。因此,若以无杠杆相关指数的风险值计算阿尔法系数并不公平。此外,股票市场中短期固然可升亦可跌,但从长期趋势来看市场还是向上走,作短仓获利比长仓难度更大,投资功力要求更高。
钱经风险提示:
个别130/30基金的成败很大程度取决于基金经理的专业眼光与能力;基金管理团队不但需具有传统拣选估值偏低股票作投资的技巧,更要懂得挑选估值偏高的股份建立淡仓,待它们下跌时获利。假设基金经理错误地捕捉金融市场走势,有或好淡两仓同时受异常的市场波动所影响,投资损失或可能被倍大,投资者下投资决定时宜多加留意。
3 我们可投资的130/30基金
这种基金只是近两年在欧美才兴起,在西方市场认为产品架构独特,潜力很大,预期未来将有快速发展!现时全球130/30基金数目还不多,举例来说,在美国有ING130/30基本研究基金(ING130/30Fundamental Research) ,瑞银美国股票阿尔法基金(UBS US Equity Alpha) ,Mainstay 130/30增长基金(Mainstay 130/30 Growth) 和Mainstay 130/30核心基金(Mainstay 130/30 Core) 。短期内美国将会有更多130/30基金发行。以美国ING130/30基本研究基金为例,在同类当中它的成立时期较长,于2006年4月28日成立。年初至今(截止到2007年12月7日),基金回报率为7.17%,一年8.33%,总资产超过1100万美元,资产净值为11.32美元(截至年11月30日2007) ;投资市场为美国,投资的市场分别是能源行业占8.3%,电讯行业7.17%,保险行业6.52%,半导体行业6.29%,零售业5.91%。
而国内投资者可否透过香港投资130/30基金?答案是:可以的。
虽然目前此类基金在环球市场上倘算稀有,但香港证监会已于2007年9月批准了首只名为“景顺全方位欧洲130/30基金”在港发售,并于2007年10月初正式成立。此基金顾名思义投资于泛欧洲股票市场,景顺投资管理公司认为该区市场庞大,而且发展成熟,可提供广泛多元化的长短仓投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