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德育原则的内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湿地公园;湿地文化;生态旅游;长远利益;可持续发展
Abstract: Ecotourism is significant for wetland park.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concepts of wetland park and ecotourism, and expatiates o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and summarizes five features of ecotourism in wetland park, which are protection, participation, profession, education and responsibility. Besides, the paper puts forward seven general principles of ecotourism development in wetland park.
Key words:wetland park; wetland culture; ecotourism; longterm benefit;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生态旅游是以可持续发展思想为指导的非传统旅游模式,生态旅游把生态保护置于旅游开发的首要位置,强调旅游资源的永续利用,因此,在湿地公园中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保护和利用实现双赢的最佳途径之一。
一、湿地公园与生态旅游的概念界定
(一)湿地与湿地公园
“湿地系指不论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之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带有或静止或流动、或为淡水、半咸水或咸水水体者,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 m的水域。”[1]这是一个已被国内外学者广泛接收的湿地定义。目前对于湿地公园的定义还没有定论。在我国,有众多学者及相关行业部门对湿地公园的概念加以了界定。笔者综观各类湿地公园定义,认为湿地公园概念的界定应满足如下三个标准:
(1)湿地景观在公园中发挥主体性生态作用。湿地公园最根本的属性在于它的湿地特征,不论这种湿地是天然形成或是人工形成的。湿地公园首先是自然的公园,其中的湿地应具有一定规模和范围,其湿地特征典型、自然风景优美、美学价值较高、生物多样性丰富、生态系统功能和生态效益良好。
(2)以湿地保护为前提。湿地资源的保存与保护是湿地公园设立的首要宗旨,其内容主要为通过物种及其栖息地保护以达到维护生态平衡、生态系统功能完整的目的。
(3)具有观赏游憩、科普教育、科学研究等功能。旅游观光是湿地公园作为公园所具有的最基本的功能,湿地公园的旅游更强调其生态旅游的特色。湿地公园也是作为以环境保护为主要科普教育内容的重要基地,游人通过对湿地的了解,加深了保护自然的意识。另外,湿地公园也是科研人员研究湿地自然过程、探索湿地奥秘的重要场所。
(二) 生态旅游
生态旅游的定义提出至今已有二十余年,但其内涵界定依然模糊,众说纷纭。有的学者统计,国际上与生态旅游相关的概念有140多种,国内学者提出的概念也有近100种,但至今还没有令大多数人信服的统一的定义。[2]卢小丽通过对中外当代近10~15年内40个有影响力的生态旅游概念的分析,提炼出生态旅游概念架构所遵循的8个标准规则。笔者认为这8个标准规则对生态旅游概念的描述较为全面,它们是:以自然为基础、对保护的贡献、当地社区受益、环境教育、道德规范与责任、可持续性、旅游享受体验和文化。[3]二、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可持续发展内涵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是以湿地为资源基础,对湿地自然景观和历史文化等进行了解、观察、欣赏和学习的旅游活动,是具有强烈湿地生态保护意识的一种旅游类型,这种旅游活动不改变原有的湿地生态系统,而且还可以促进湿地公园当地社区的经济发展,使当地社区民众受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宗旨是:在保护湿地的自然、文化资源的前提下,提供给生态旅游者高质量的旅游经历,并带动湿地公园所在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体现的是人类与湿地自然环境的伙伴关系,两者应协调发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既要寻求适宜的经济效益,更要在保护湿地资源环境的基础上实现其生态、社会和美学价值。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是建立在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基础上的,其目标是既要使当代生态旅游者的旅游需求得到满足,又要对湿地资源环境进行保护,使后代游客享有同等的旅游机会和权利。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特别关注的是旅游活动的生态合理性。旅游经济收入并不是衡量其发展的唯一指标,而是从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项指标综合评价,从而能够较好地把生态旅游业的当前效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全局利益有机地统一起来,使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沿着可持续性的轨道上发展。
三、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特点
(1)保护性。以保护为前提是湿地公园建立的基本标准之一,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包括自然与文化两个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湿地为主体的自然环境,这里指的自然环境有时并非一定指纯自然环境。实际上,完全未被侵扰的湿地纯自然环境可能很少存在,多数的湿地自然环境多多少少总会留有人工的痕迹,从而形成独特的湿地文化。生态旅游强调对湿地自然和人文资源的保护,要求生态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应保护自然、保护资源、保护文化。
(2)参与性。参与性可以表现两个方面: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可以让旅游者从工业化的城市环境中解脱出来,亲自参与到湿地自然与文化生态系统中,在实际中享受和体验湿地自然美与文化美;另一方面,湿地公园生态旅游也是一种旅游者、旅游地居民、旅游经营者和政府、社团组织及研究人员广泛参与的旅游活动。[4]
(3)专业性。和一般旅游相比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具有较高的专业性。这种专业性首先表现在技术层面上,比如要求湿地公园旅游设施、旅游项目、旅游路线、旅游服务的设计和管理均要体现出生态保护技术策略,以保护湿地旅游资源和环境;同时,专业性还体现在游客的旅游心理上,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者是具有欣赏、探索和认识大自然和当地文化的明确要求的较高层次的游客,具有比较高的科学文化素养。
(4)教育性。环境教育既是湿地公园的重要功能,又是生态旅游概念的标准规则之一。生态旅游者通过对大自然的了解,能获得对自然界生态和谐、万物相依相生的深刻体验,并进而培养环境保护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让人们在旅游活动中接受环境教育,提高湿地环境保护意识,将丰富的湿地自然科学知识、环境保护知识与生动的观赏娱乐活动相结合,增强旅游者的环保道德责任感。
(5)负责任性。生态旅游是一种负责任的旅游,旅游者认识并考虑自身行为对当地文化和环境的影响。如国际生态旅游学会在对生态旅游定义时强调:生态旅游是一种对环境负责的旅游和观光行为。国内有学者认为:生态旅游是在自然环境中,对生态和文化有着特别的感受并负有责任感的一种旅游活动。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是一种对湿地自然环境负责的旅游形式,它有助于旅游区域湿地资源的保护。[5]
四、开展湿地公园生态旅游的一般性原则
(1)规模控制。湿地公园的游客数量不宜太大,旅行团队也应是小规模、较分散的。当游客数量过大而超过公园生态系统的忍耐程度,其所带来的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靠自然力本身不能恢复时,就会造成环境质量下降,生态平衡失调。因此,要解决生态旅游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必须正确评估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并以此来严格控制游客数量。确定旅游容量是阐述旅游者数量与环境之间适度的量的关系,控制旅游容量是确保湿地公园的资源和环境不受破坏或降低破坏程度的重要措施之一。
(2)限制性开放。湿地公园应做到局部开放与管制。根据湿地公园不同地段生态保护状况的要求,结合人为活动的需求一般可分为核心区、缓冲区、外围地带三个区,主要的布局模式以同心圆形态居多。人类的活动强度和频率依外围地带、缓冲区、核心区而递减。大部分的旅游及其他开发活动都在生态较不敏感的外围地带开展;缓冲区作为外围地带和核心区的过渡,其人为活动受到很大程度的限制;核心区一般处于绝对保护状态,禁止游人进入。
(3)注重湿地生态环境的科学监测。湿地公园生态环境监测工作相当重要,应在湿地公园各个水域结点处建立水质监测点并派专业人员定时监测公园水文生态环境的动态变化,定期报告水质情况,以随时根据新发生的情况调整湿地的保护措施,达到生态保护的目的。
(4)保护当地的文化与环境。早期的定义将生态旅游的对象界定为相对未被侵扰的自然区域,随着在实践中认识的深入,生态旅游的定义当中也包含了文化的因素。湿地公园一般蕴涵了较高的文化和自然资源,湿地公园生态旅游活动既是一种湿地自然旅游,同时又是一种湿地文化旅游。当地的民俗风情及文化对旅游者有着相当大的吸引力,湿地公园生态旅游要注重对这些人文资源进行维护,并在其基础上开发出相应的文化活动。
(5)旅游行为及管理准则的制定。要特别加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保护管理,并应制定相应的旅游管理规则,明确对游客的活动行为进行规范,明白告知哪些活动是禁止的,哪些活动是准许的,让公园中的每一个人,包括游客、旅游从业人员都能了解公园生态环境所能接受的程度。
(6)“双赢”策略。湿地公园生态旅游开发应同当地社区发展结合起来,坚持与社区共建(管)的原则。如果得不到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和支持并脱离当地社区的发展而孤立地发展生态旅游,其持续发展的前景就十分有限。因此,生态旅游的发展,必须同社区利益需求联系起来,其旅游产品的开发项目必须和社区居民的根本需求相一致。要吸引社区群众参与湿地公园规划、建设和管理、旅游活动的组织、旅游服务等方面等一系列的生态旅游活动事务。生态旅游要顾及社区居民的利益,使其真正从旅游中受益。通过生态旅游来增加社区就业机会,改善社区基础设施,提高社区居民生活质量,从而使其成为开展生态旅游最有力的支持者,以最终实现生态旅游与社区发展的双赢。[6]
(7)利益的长期性。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应为旅游资源、公园所在社区提供长期利益,短视且只追求眼前利益的做法是不可取的,过于强调商业性,其结果也和传统旅游没有什么两样了。[7]生态旅游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方式、手段,生态旅游不仅仅局限于对自然资源的保护,还能促进经济和社会文化的可持续发展。将自然旅游导向可持续发展,这是生态旅游发展的基本理念。
五、结语
相对于传统旅游,生态旅游的产生是巨大的进步,是当前人类重视环境、保护自然的观念在旅游行业上的反映。生态旅游的对象是以自然为基础的,湿地公园作为自然的湿地景观,符合生态旅游“以自然为基础”的对象标准。湿地生态保护是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首要目标,这个目标与生态旅游强调“对保护的贡献”这一标准是一致的。湿地公园的生态旅游符合和“科学合理地利用湿地资源,充分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为人们提供游憩的场所,享受优美的自然景观”的湿地公园建设宗旨。[7]因此,开展生态旅游是湿地公园必然的、也是唯一正确的旅游开发方式。在湿地公园中,生态保护与旅游开发既相互矛盾又相互依存,缺一不可。只有从长远利益和可持续发展的角度,把握两者的平衡的关系,才能真正建设好湿地公园,营造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区与旅游环境。
参考文献:
[1]李禄康. 湿地与湿地公约[J]. 世界林业研究,2001(1):1-7.
[2] 吴楚材,吴章文,郑群明,等. 生态旅游概念的研究[J]. 旅游学刊,2007(1):67-71.
[3] 卢小丽,武春友,HOLLY DONOHO. 生态旅游概念识别及其比较研究:对中外40个生态旅游概念的定量分析[J]. 旅游学刊,2006(2):56-61.
[4]汪辉.需求:设计的原动力:以泰安天平湖公园为例[J]. 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6):95-99.
[5] 卢云亭,王建军. 生态旅游学[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1.
[6] 方躬勇. 自然保护区旅游规划初步研究[D].长沙:中南林学院,2003.
[7] 张建萍. 生态旅游理论与实践[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1.
【关键词】资源;课程开发;传统;现代;后现代
目前,我国的新课改对课程开发提出了很多要求,但在现实的操作过程中问题重重。课程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有利于保障新课改的顺利实施。面对我国课程开发领域所存在的问题,我们必须认识到课程资源开发和课程的实践能够促使教师的成长、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及社会资源单位发挥其教育功能。我们不能单纯的依赖缘由的课程开发机制即专家设计和研制的课程体系。我们的课程开发机制不仅把专家列为主要研发人员,而且要发挥教师团队的作用,发挥其丰富的教学经验和对课程、学生的清晰了解,建立一支以教师为主体的学科专家、课程专家需要社会资源提供单位人员协助的,使社会资源基地与课程资源更好结合的多维互动课程开发研究团队。所以笔者从资源选择的角度来看后现代课程开发的内涵与外延,在明确教育资源的利用与开发一定要与学科特点和课程内容有机结合才能有效实现课程目标的前提下,去探究后现代课程开发中资源选择的特征与趋势。
一、课程资源开发相关概念的界定
1.课程资源的概念界定
传统上,我们所定义的“资源”是指一国或一定地区内拥有的物力、财力、人力等各种物质要素的总称。它能够满足我们一定时期内需要,具有使用价值,可以为我们开发和利用。所以,课程资源也可以认为是能够满足我们教学和课程活动一切需要的资源种类之一。对课程资源的界定有助于明确本文的定位,不再是从原有的如何对课程资源进行利用的角度来阐释,而是从课程资源选择的角度来看课程开发,如何从众多的资源中选择适合课程、适合教学的资源并相应地进行开发,及课程产生之后资源选择的发展历程。
2.课程开发的概念界定
课程开发是指依据已经确定的课程目标对某一学科或者某几个学科的课程内容及其相应的课程实施活动进行设计和组织,同时也包括之后的评价和修改,以使整个教学活动更好地达到预先设定的目标的过程。我们的教育行为及生活中存在着很多丰富的课程资源,无论是校内的课程资源还是校外的课程资源都需要我们首先有意识地去发现然后再根据课程开发的一系列标准去选择和应用。当前,我国课程领域大都提到课程资源短缺这一问题,虽然从客观上课程资源存在缺乏的事实性,但是课程资源短缺的问题与课程开发的不恰当、不科学也是有着相应的关系。
二、后现代主义及后现代课程理论
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与“现代”对应,与前两者是同一性质的词所以我们可以看出他也同样有两方面的涵义:一方面作为名词它可以表达特定时期复杂的人文内涵;另一方面也是时间段的特定表述。后现代是对现代时期的继续发展,从工业上的表现是逐渐完善第三次产业革命之后工业生产整体上的内涵式提升和服务性行业快速发展及整合,由原有的全球化思想向多元化思想转变,使新的科学技术能够第一时间为生产服务,多角度的看待科学技术对社会生产的作用,不再视其为唯一,改变原有的唯理智主义,向多元、不确定方向转化。这不仅是一个新的时代的到来,也是一个新的思维方式逐步孕育、成长。后现代的基本特征总体来说就是:人们用以看待世界的观念发生变化,标志就是机械论世界观已陷入不可克服的危机;告别现代的总体性、统一性;彻底的多元化已成为普遍的基本观念;倡导不同的知识形态、生活设计、思维和行为方式;承认各种关于社会构想、生活方式及文化形态的选择,弘扬批判精神。总而言之,后现代性表现的是不确定性、非正统性、非主体性、差异性、多元性、开放性。
2.后现代课程理论
从后现代时期的提出,到思想上的后现代主义,再到我们今天所要了解的后现代主义课程理论,可以看出,它是一定社会时期文化影响下的产物,它的产生有特定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特色,因此后现代课程成理论的共性就是既强调了学生的主体性又不放弃学生的个性,整个课程是处在一个转变的过程种,其间存在着不确定性、复杂性、融合性和严密性。在课程本质上,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课程不是简单的内容与材料的罗列,而是从学生的角度认为课程是学生的发展,是一种对话和探究,强调了人与动的过程,及学习过程中的转变、体验。基于后现代课程理论所设计的课程是开放的,动态的,课程目标也不是设定好的,更是无法精确,而是生成的、转变的、具有创造性的。在课程评价上,后现代课程理论认为“现在的评价是现代主义的,评价是建立在如下两个假设下:第一是我们的教学以封闭系统为基础――教师的目的在于促进学生以特定的方式获得特定的知识体系;教学遵循的是一种有序的、理性的、线性的、‘科学的’程序;第二是等级性评价,他们是精确的,是对学生获得多少准则和方法的评估。”而后现代课程理论的观点在于,不以我们所认为的理想和标准作为评价的依据,评价的过程也要体现多元性、动态性和不确定性,评价中不仅是单方面的,而是多方参与共同评价,并且找出调和评价结果的最好方式。不在割裂原有的教学与课程的关系,而是选择融合,整合。
三、从课程资源角度看课程开发的总体走向及其特征
从对课程开发的历史了解,我们可以看出课程资源是从原有的闭塞和狭窄的范围逐步走向更加广阔的领域,不仅仅局限在有最初的有助于培养统治阶级的最基础的学习材料,而是发展到如今的具有不确定性和模糊性的后现代课程资源特色――只要有助于学生兴趣的提升和自身发展的就可以视其为课程资源。
经历了传统与现代时期的课程发展和研究及实践之后,课程资源的来源就显得更为多元化,有向后现代课程资源选择的趋向转化。后现代时期课程开发的走向更符合后现代的特征,虽然其规律性和规范性不强,但更多地体现在了参与者的自身发展,课程概念有所扩大,潜在课程更受到重视,课程开发的类型也日趋多样,如校本课程、地方课程等。后现代课程开发所体现的学校课程不仅需要体现主流的文化知识,更应该包含着不同背景下的学生所具有的文化和习得的经验。把课程视为一种动态的存在辩证思维的过程体验,打破学科的界限形成跨学科的新组织形式的整合。既注重关联性,又考虑到个人的发展,是一种急需探索和深入研究的新的课程范式。
四、从资源选择的角度看后现代课程开发的启示
1.对于学科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首先,学科课程资源开发需要从源头上改变原有的较为狭窄的课程思想,以及由思想单一导致的对课程的理解和实施方法较为僵化的状况。对教师的培训不能仅仅停留在如何应用上,而是需要以一种把教师置于课程理论研究的最有资历的参与者的重要地位,与其探讨课程理论让其体验到更多样的课程观,并根据自身的“三观”去确立其在课程观上的符合自己又不拘泥于传统的立场。
其次,由于我国目前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经济发展势在必行,因此在一些地区教育免不了还是受一些利益的引导,是整个教育的核心并不是以学生的全面发展为主,而是受政绩观作祟,依然把提高学生的考试成绩作为重中之重,所有教学活动的开展都围绕着依据课程标准和最终测评的试卷而编制的教材展开,致使课程资源自然而然无法实现多样化,符合学生的需要。
第三,课程编制团队在编制课程过程中除了要紧紧依托课程标准和教育目的的指导,还要在对课程资源进行选择的时候进行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对应开发,要认识到我国不仅在地理、经济上需要实现三级开发的实施,更要有程度的应用到课程开发的步骤上,不同地域不同经济发展程度的学区需要实施不同的课程开发结构,这样才能使课程开发在从最开始的选择和到最后的应用、评价等程序上不出现因不符合现实条件而无法实施的脱节现象。
2.对于活动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相对于学科课程,活动课程在我国的发展则更显得滞后,因此对该门类课程的课程资源选择和开发则更显得经验不足、资源缺乏。在学校层面上,对活动课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就算有优质的资源可以作为活动课程成长的土壤,但由于后天的“浇灌”程度不够也无法很好地存活,甚至“夭折”。在教师方面来说,我国教师一直以来以学科课程作为整个教育教学的主导,即便最初学生对此类课程感兴趣,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对活动课程切实的实施,最终还会使学生失去在活动课程中成长与发展的空间。以上两个方面不能说是与活动课程资源的选择没有关系的因素,因为即便是社会或是日常生活为我们提供非常丰富的资源,但如果无法在实施过程中全方位的应用,还可以算作是课程资源的“思想缺乏”,因此我们不能忽视对学校和教师的思想充实。最后一个方面便是社会、国家对活动课程在资源上和政策上的充分支持,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面对国家政策和社会氛围上的积极响应,会从一个潜在的角度上为活动课程提供了充分成长的“沃土”。
3.对于多学科参与课程资源开发的启示
对于多学科参与,我们可以这么设想“同一学科在不同的课程资源支持下会出现什么样的不同教学效果?”“不同学科在同一课程资源支持下利用效果会有什么不同?”如果以课程资源作为参照物不变,多学科的参与会对学生对于有如此联系的知识有更加系统的认知吗?因此课程资源的开发,从后现代课程理论的角度下看,其体现着更为明显的4R理论。不同学科领域看似无法整合,但如果通过课程资源的选择方式把这些学科通过某个结点联系在一起,就会使学生对知识的整体有了一个较为直观的容易理解的认识进而内化为对知识系统的逻辑,这可以说是对课程资源开发在新角度上的新认识。
参考文献:
[1]王策三.教学论稿[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新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3]汪霞.现代课程研究及其方法论[J]外国教育研究,2003(8)
[4]范兆雄.论我国现代课程资源短缺问题[J]教育探索,2003(3)
[5]王嘉毅,程岭.对现代课程的批判与后现代课程的建构――对多尔后现代课程观的解读[J]基础教育,2011(3)
作者简介:
一、有效德育总体思路
学校坚持“德育为先,发展为重”的教育战略,整合德育资源,完善人文德育环境,开发和建设人文德育课程,强化人文德育常规,开展人文德育科研,创新德育载体,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道德和心理品质教育,让学生享受广博的文化知识滋养、高雅的文化氛围陶冶、优秀的文化传统熏染和深刻的人生实践体验,实现主体性发展。
二、确立学校人文德育目标
依据党的教育方针,制定人文德育目标,即“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开展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
在操作层面,以学会做人为基点,以思想教育为导向,以道德教育为主线,以心理教育为基础,以丰富的德育课程为载体,构建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三、构建人文德育课程体系
(一)基本原则
1.整体性原则
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佳的教育效果。在制定和实施人文德育课程计划时,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层次性原则
从学校、学生、师资实际出发,在人文德育课程的设置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适应教师教育水平,从而取得更为理想的效果。
3.校本性原则
充分体现鲜明的学校特色,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校本发展的理念。考虑到学校的实际情况和师生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使其符合学校和师生群体发展需求,并得到社会、家长及师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采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开发有实效的德育课程,实施有效德育。
4.创造性原则
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和任务,打破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适应时代需要,强化改革创新意识,创造性地构建科学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5.操作性原则
课程设置、内容选择的切入口小而实,在理念、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得到师生的接受和认同,操作性强,以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二)课程设置与实施
1.课程设置
根据上述学校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学校德育课程设置的基本原则,我们出台了人文德育课程整体规划,并逐步实施。
2.课程实施
(1)基础性德育课程
思想政治课是中学德育的主要基础性课程,我们要求政治课教师必须把握德育主要阵地,以知识为载体,对中学生系统进行公民品德教育和常识教育,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方向,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让政治课堂对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发挥重要的导向作用。德育不仅是《思想政治》课的事,它还渗透在各学科教育教学过程中,各学科教师除了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方面的目标外,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各个环节中。学校根据素质教育的要求和《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精神,整合以育人为本的德育课程,重在学生文明行为习惯、良好道德品质和品行可持续发展的培养,旨在把学生培养成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社会性发展的人。
文科类课程教学本身就蕴涵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思想与政治等教育内容,我们充分利用学科固有的德育因素,使学生广泛了解中外历史与文化,感受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并形成积极的情感和价值观。理科类课程要根据学科的特点,进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方法论的教育,进行科学精神、科学方法、科学态度的教育。艺术、体育类课程在教学活动中增强教育的感染力、吸引力,使学生潜移默化地接受先进文化,陶冶情操,激发热爱生活、美化生活的情感,培育合作精神、民族精神。信息技术类课程突出网络道德教育,帮助学生抵制不良信息,提高网络免疫能力。我们强调各学科教师要以“全员育人”的观念,把青少年良好习惯有机地统一于课程之中,充分考虑学生、教师、教学环境等要素,注意克服成人化倾向,避免简单说教,采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把知识传授同情操陶冶、行为养成有效地结合起来,还要以学生的生活为基础,密切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社会现实组织,安排教学内容和要求,采用灵活多样的德育渠道,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使学生在教师的正确引导下,逐步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感和正确的价值判断能力。
关键词: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
中图分类号:G71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578(2015)05-0422-01
很多中职学生都存在一定的思想问题,对学习的认识较差,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对于改善中职学生的思想问题具有重要的影响。在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应用会诊式的德育工作开展办法,结合任课老师,特别是专业教师的职业引导能力,对学生的就业、创业做出针对性的指导。本篇文章主要结合当前中职班主任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对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进行分析,希望能够对中职德育教育工作的开展产生一定的积极影响和借鉴意义。
1.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的主要内涵
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是相对于传统的班主任工作以班主任个体为主体而言的,会诊式班主任德育工作模式即为在德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班主任不再是独立奋战的个体,而是在其他任课老师的协同努力下,共同研究和开展德育教育工作[1]。在班主任个体无法成功指导"问题生"时,其他教师可以提供适当的帮助,从而更好的指导学生,帮助"问题生"认识到错误,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真正展现德育教育的作用[2]。
2.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基本原则
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要注意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尊重事实的原则、自我教育的原则和因材施教的原则。
2.1 尊重学生的原则。在德育教育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尊重学生的原则,结合中职学生的实际性格特点,在尊重学生、爱护学生和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根据学生实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有效的心理疏导,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2.2 尊重事实的原则。在中职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教师要注意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在对班级学生内的问题进行处理时,要首先了解情况,在明确事实的基础上,开展针对性的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从而更加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3]。
2.3 自我教育的原则。会诊式班主任德育教育工作要遵循自我教育的原则,在德育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指导,同时还需要通过特定的思维启发,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存在的不足和错误之处,从而积极开展自我教育活动,提升教育的价值和影响力[4]。
2.4 因材施教的原则。针对不同家庭背景,不同问题,不同性格,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匹配不同的教师进行德育教育。比如:对喜欢创业的学生请有创业经验的老师引导,喜欢专研专业的学生请专业知识吩咐的教师引导,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3.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开展的措施
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人为本,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者;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不同问题学生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不同特点的教师进行以身作则,通过个人人格魅力的影响等方式实施。
3.1 以人为本,奠定良好的会诊式教育工作基础。中职班主任会诊式教育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要注意树立"以人为本"的观念,将学生作为教育工作当中的主体。在中职德育工作开展中,要做到以下两点:
3.1.1 在详细了解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班主任要深入到学生中间,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感情,增进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倾听多方面的观点和看法。班主任要对学生的实际家庭情况、性格特点、日常习惯等进行了解,在了解学生情况的前提下开展德育教育工作。
3.1.2 以德服人,以理服人。在中职班主任商议完成解决对策的基础上,可以开展德育教育工作。在工作开展的过程当中,班主任要注意结合学生不同的情况进行针对性的处理,以德服人,以理服人,通过针对性的指导或者在其他教师的帮助下,使学生能够从内心中认识到自身的错误,积极改正错误。
3.2 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时展的德育教育内容。班主任与任课老师之间可以进行密切的交流,共同搜集德育教育实际案例,群策群力,共同指导和教育学生。另外,班主任之间也可以联合组织学生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不同班级的学生进行交流,各位班主任也可以深入到学生中间,多方面、多角度的观察学生的表现。同时,各位班主任也可以联合组织学生到敬老院、孤儿院等场所进行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增进学生与学生、班主任与学生的情感交流,并使学生能够通过实践活动,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思想观念和价值观念,在实践中,感受到修身养性和素养培养的重要意义。
3.3 以身作则,做人格魅力的传承者。各个班主任在不断指导中职学生的同时,还要注重自身的行为举止和素质修养,以身作则,为学生展示一个良好的道德模范和学习榜样。教师自身要做到以下几点:(1)首先要注重自身的仪表,洁身自好,乐于帮助他人、乐于奉献。(2)认真对待工作,对工作积极、认真、负责人,关爱学生,尊重学生。(3)不断提升自身的修养,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4)宽容对待他人,注重自我学习和自我批评,勇于承担错误并积极改正。
3.4 结束语:会诊式德育教育工作对于中职学生优秀思想品质的培养具有积极的影响,会诊式中职班主任德育工作的开展,可以通过以人为本,做好德育工作的指导者;结合实际,合理选择适合不同学生特点的德育教育内容以及不同特点的教师以身作则,做人格魅力的传承者等方式实施,更加有效的指导学生进行学习,提升德育工作的效果。
参考文献:
[1] 本刊编辑部.有自信 知感恩――教育部副部长鲁昕对中职学生德育工作的殷切期盼[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02):156-159.
[2] 罗洋波,梁欢.中职班主任感恩教育――德育工作中的必要性和实施路径研究[J].学理论,2014,(02):103-105.
[3] 李县飞.累并收获着,苦并快乐着――关于中职班主任工作心态的理性思考[J].中国商界(上半月),2010,(06):135-137.
一、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原则
德育与英语教学结合,在课堂教学中渗透德育因素,要讲究一定的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这一原则要求教学以为指导,把科学的知识传授给学生,并结合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
2.紧密性原则
教师依据教材在施教过程中找准教材中知识教学与德育的“结合点”是至关重要的。如在教7B Unit 6 “Pets”(宠物)单元时,我通过让学生举例、讨论、让学生利用各种信息源完成有关的介绍等练习,注意向学生灌输爱护动物、关心环保的知识和理念。利用学生喜欢听英文歌曲这一特点,我又介绍他们欣赏由Michael Jackson演绎的“Heal the World”,学生们在观看该歌曲的MTV时,对其中气候突变、地球干旱、植物枯萎、动物灭绝、人类面临末日等极具震撼力的画面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3.实效性原则
在渗透过程中,发掘的信息要针对学生的实际,让学生乐于接受,进而转化为他们的信念。如教材8A Unit 1 “Friends”(朋友)单元时,刚好给我们带来了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礼仪、礼貌、交往)教育的好素材。
4.适时性原则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利用机会及时渗入德育因素,自然地促进学生感情的升华和自我认识的完善;巧妙地启发、理解教材内容实质,从而领悟其中深邃的思想内涵。
在学习8A Unit 6 “Natural Disasters”(自然灾害)时,适逢我校开展防火安全教育,我有意识地在学习中让学生通过模拟救火情境,了解火灾的危害,认识防火的重要性,掌握一些火灾逃生的常识,让他们知道在用火及使用电器时一定要注意安全、注意防火,以及遇到火灾该如何应对和自救,最终增强其自我保护能力。
二、初中英语教学中德育渗透的方法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其中包含有丰富的爱国主义、思想品德教育因素。我在教学实践中常采用以下方法。
1.示范法
德育过程既是说理、训练的过程,也是情感陶冶和潜移默化的过程。教师是课堂德育的实施者,自身的形象和教师所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对学生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直接的。这就要求我们做到先为范、后为师,在教学中充分体现人格魅力,以自身的高尚道德影响学生。
2.提炼法
语言是思想的外壳,英语作为一种世界上流行最广的语言,它同样有着丰富的思想内涵。例如在教8B Unit 5 “International Charities”(国际慈善组织)时,可以对学生进行关爱他人、热心公益、慈善捐助等教育,使文道合一、文理交融,达到教育、教学融于一体的教学效果。
3.活动法
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就是创造更多的交流机会和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帮助学生领会课文内容中的思想教育因素。学生要进入活动之中,完成交流的任务,就必须对文本的内容有深刻的理解与把握。这个过程,既是学生学习的过程,又是学生受教育的过程,很符合学生的学习特点,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4.体验法
我常常鼓励学生在说英语时带表情,并伴以手势、动作,这样可以更深刻地体验说话人的思想情感。例如,在教sweep the floor(扫地),clean the window(擦窗)等词语时,让学生一边读、记,一边动手做”。这样学生不仅学会了词语,而且受到了劳动教育,有助于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通过设计符合学生发展规律的活动,让学生愉快参与体验,从而促进学生道德的养成。
5.引申法
就是在教师引导下,帮助学生通过课堂所学的知识,引申领悟出深刻的思想内涵。
比如,在学习9A Unit 2 “Colour”(颜色)这个单元后,我组织学生收集不同国家的国旗,然后要求他们用英语说出这些国旗中含有的颜色,看看哪个国家的国旗含有的颜色最多,为什么中国的国旗是由red和yellow两种颜色组成的?这些问题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教学效果,而且可以让学生了解不同国家的文化,加深爱国热情。
引申法打破了英语教学局限于语言文字训练的做法,把外语教学与适当的思想品德教育融为一体。在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引申法应是合理地引申,并不是乱联系、生搬硬套,所以有着很强的操作艺术。
6.延伸法
(南通大学,江苏 南通 226019)
【摘 要】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教育方式直接影响了德育效果。以隐性德育为理念以及其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启示为切入点,探讨了隐性德育理念下的高校感恩教育原则,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校感恩教育的新路径。
关键词 隐性德育;感恩教育;校园文化
作者简介:张楠(1988—),女,江苏南通人,南通大学交通学院,助教,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在第二十三次全国高等学校党的建设工作会议上,再次强调高校要坚持“立德树人”的思想引领。而感恩教育作为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的意义不仅仅让大学生继承知恩、报恩的民族传统美德,更可以使大学生们自觉将感恩意识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激发他们感恩父母、感恩社会、感恩国家的热情,担负起时代赋予他们的重任,助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1 隐性德育对高校感恩教育的指导意义
1.1 隐性德育的内涵
隐性德育的概念由美国社会学家杰克逊在其1968年的专著《班级生活》中首次提出。通常是指教育者隐藏德育的主题和目的,淡化受教育者的角色意识,按预定的教育计划将德育内容渗透到教育对象所处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环境氛围中,引导受教育者去感受和体会,以实现德育目标的一种教育方式[1]。区别于传统的显性育人方式,隐性德育跳出了单向性、灌输性的近距离课堂教学模式,将教育的手段融入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等非正式课程中。多样的育人载体,也可让大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实现价值提升。
1.2 隐性德育对高校感恩教育的启示
多元文化和社会思潮影响着当代大学生,有些学生功利意识严重,追求个人得失的过程中,忽视他人、忽视大众利益;有些学生个性偏执,价值观偏离主流价值思想……面对这些的学生,传统的显性德育形式即是对受教育者讲授旗帜鲜明的理论和直接灌输教育内容,其浓厚的强制色彩在大学生们选择意识不断增强的当今社会,极易导致逆反心理,产生厌倦抵制情绪,从而影响德育的效果[2]。而隐性德育的隐蔽性、间接性和渗透持续性刚好弥补说教型教育的劣势。
感恩教育应从隐性教育维度,开发利用好高校精神形态隐性思想政治教育资源。高校隐性德育资源包括理论化的隐性教育资源和日常行为的实践隐性教育资源,高校需要整合多方资源形成合力,营造知恩于心、体恩于情、践恩于行的氛围,唤醒大学生们内心的主动情感体验意识,使他们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感恩教育,力争达到教育的最高境界“不教而教”。
2 隐性德育理念下高校感恩教育的原则
2.1 明晰感恩教育内涵,优化整合教育资源
中华民族的感恩文化源远流长,最早可追溯至五千年前的祭天文化,其后渗透了先秦时期的儒家文化、宋明理学的自省感恩以及明清时期的孝思想等,不同时期的感恩文化表现着独特的时代特征和文化情怀。现如今的高校感恩教育也应在继承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基础上,明晰具有时代特征的感恩教育内涵,保障教育的科学性和持续性,这一切工作也是优化整合教育资源的基础。
2.2 重视感恩文化熏陶,营造育人氛围
隐性德育注重文化氛围对受教育者耳濡目染的影响,可以是校园文化环境,也可以是社会公共环境。美国高校积极鼓励支持学生参观国会大厦、白宫、华盛顿纪念馆、林肯纪念堂、国家艺术馆、航空航天博物馆等地,因为这些文化场所,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和侧面体现着“美国精神”,是高校进行政治、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基地和生动教材[3]。
2.3 注重榜样正面示范,同化人格品质
隐性德育于闲情逸致之间,实现教育目的于潜移默化之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影响学生[4]。良好的氛围中少不了榜样的正面示范,而高校教师作为大学生的引路人,其言行举止、人格修养都对大学生的成长有着重要的影响,“亲其师,信其道”拥有感恩品质,拥有美好人格力量的教师便能使大学生们认同其所提倡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道德观,从情感上的共鸣中获得激励。榜样的人格力量以其内隐性、示范性、渗透性发挥出无可替代的教育作用。
3 隐性德育理念下高校感恩教育的新路径
3.1 拓展教育空间,德育隐于实践砥砺
现代文明中的感恩文化内涵不应只停留在孝悌伦理观,高校感恩教育应同时引导学生心存善良,关爱他人,怀宽广之心,尽己之责,奉献社会。富含道德教育意义的社会实践便可以让大学生们在身体力行的过程中找到感恩意识的现实感。高校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公益事业社会调查、为农民工子女补习功课、关心孤寡老人、组织观看“感动中国”十大人物等形式多样的社会实践,拓展教育空间,合理创建隐性德育机制,缩短受教育者的“行知差距”。
3.2 做好校园感恩文化建设,人文环境渗透潜移默化
校园道德环境作为隐性德育的重要载体,营造丰富、有内涵的感恩文化氛围可以一种潜在的、自然的方式影响和改变大学生们的思想理念。校园基础建设上,有目的地设置校园景观,一颗校友感恩树、一个同学情谊感恩角又或是《孝经》故事展示廊等实景元素,也可以通过各类特色主题活动,例如弘扬中华民族感恩文化的系列讲座、主题演讲、评选身边感恩道德模范等社团、班级活动,营造知恩、感恩、报恩的校园文化,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感知和熏染。
3.3 注重高校教育者的道德示范作用,榜样力量不可忽视
作为优秀的高校教育工作者,不仅需要较强的专业素质,还需拥有高尚的人格,正所谓“学为人师,身正为范”。教育工作者的感恩品质可以表现在领悟他人、父母、社会对自己的帮助,从而树立感恩意识、责任意识、奉献意识,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回馈社会。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教育者通过实际行动向大学生们传递的示范作用将是课堂教育所无法比拟的。
参考文献
[1]刘伟.西方发达国家隐性德育的基本特征及其启示[J].教育科学研究,2012(10).
[2]王树荫,弓晓颖.传唱红歌与思想政治教育方法创新[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2(2):15.
[3]张文军,王华.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德育教育的启示与借鉴[J].湖北社会科学,2009(11).
一、坚持育人为本,全面提高学生的道德素质,努力促使学生遵纪守法,勤奋学习,健康成长。
1、结合当前实际,扎实开展爱国主义教育。
2、以《中学生守则》和《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准则,加强德育常规行为教育。从小事入手,从行为入手,从实践入手,从感悟入手,从养成入手,提高清溪中学学生的行为品位。
3、创新德育工作内容。根据不同年龄特点、不同层次水平、不同个性心理、不同家庭背景,在诚信友爱,遵纪守法,学会做人的共同基础上,探索分层次德育的方法和途径,确定德育工作的目标和内容。
4、丰富德育工作途径。发挥教育的主渠道作用,把学科教学作为德育的主要途径,根据不同类别课程特点,渗透不同德育内涵。
5、倡导以实践为主的德育方法。实践是其养成的基础和源泉。改变方法单一,机械灌输和理性说教的德育教育方法,加强学生的心理工作、导师制工作和家访工作。
6、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引导全体教职工真正树立“人人是德育工作者”的意识,在教育教学过程中用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影响学生,用自身的人格魅力感染学生。
二、爱与责任是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
1、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责任就办不好教育。与市属中学相比,我们面上中学更应该在“爱与责任”上做出特色。
2、爱与责任——师德之魂。
“人民教师使命崇高,责任重大”。不但要忠职守责,而且要有强烈的责任意识。
3、要从师德的高度认识和理解:⑴爱的意义;⑵爱的方法;⑶爱的原则;⑷爱的策略;⑸爱的责任;⑹爱的发展。
4、爱与责任应该融为一体,不可分割。
三、营造心灵的绿洲。
1、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教育,是“以人为本”教育观、师德观的重要内涵。
人格的塑造不是“自发形成”的,也不是在一般的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过程中所能完成的,只有“人格的力量才能影响人格的发展”,作为育人为本的教师,人格素质是十分重要的,人格素质是教师素质的灵魂。
一、挖掘教材中的德育因素有效渗透德育
初中语文教材中有不少能激励学生思想品德升华的佳句,教学中我适时给学生以点拨,让学生从中感悟,进行思想品德的熏陶。如“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表达了旷达胸襟,深含思德韵味,能给学生以思考与启迪;“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流溢出政治抱负,能激励学生感悟,给学生以思考和启迪。这些千古佳句蕴含着丰富的思想品德内涵,我适时引导学生分析、品味,从中受到高尚的人生观、价值观、道德观的感染和熏陶,从而有效进行德育的渗透。
二、在个性化作文教学中有机渗透德育
写作是语文教学中的重头戏,我省作文教育专家汪广仁提倡的“要为文,先做人”是文道结合原则的基本要求。在写作教学过程中要教育学生做真人,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因此批改、评讲作文,我不仅着眼于写作技巧的批改和评讲,更注重通过批改和评讲作文,引导学生寻找正确的人生坐标。写作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河山,让学生通过自己写作充实自己精神,提升自己的人生境界。在教学中,我根据他们不同时期的思想状况,针对一些不良现象的影响,让他们通过写作进一步去剖析、去了解,端正人生态度,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三、运用符合新教育理念的教学方式和方法有序渗透德育
我在教学中,注重学生是教学的主人,教是为学生的学服务的;鼓励学生自主质疑,去发现问题,大胆发问;在语文教学中创设质疑情境,让学生由过去的机械接受向主动探索发展,发展了学生的主体性和创新个性。
语文新课程改革倡导学生学法的多样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其方法中蕴涵着丰富的德育成分。让学生在学习方式上去感受德育魅力,明白学习的价值和意义。故,方法的掌握非常重要。我引导学生探究学法,鼓励学生从德育的角度去置疑问难,竭力挖掘语文学科中的思想品德内涵和源泉,从而整合自身与文本以及作者与文本及学生学习之间的关系,学习文本中所折射出的文本中的人物以及编者、作者的思想品德,从学法上去感受其德育内涵,使学生自然进入一片充满美好的语文氛围和思想品德的“活水圣地”之中,且在这样和谐的氛围中受到熏陶和感染,从而使自身的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行和素养自然形成。
四、积极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有力渗透德育
从语文活动的目的任务看,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本身就融入了思想品德内容,学生思想品德素养的提高可以在健康有益的语文活动中得以实现。在教学中,我利用课余时间组织学生开展各种各样的语文活动,如诗歌朗诵比赛、成语故事比赛、手抄报、演课本剧等。语文活动不仅丰富了学生的语文知识、技能,也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思想熏陶,激发了他们积极向上的情感。
一、通过课堂教学,渗透德育教育
语文课本所选的文章,文质兼美,富有文化内涵和时代气息,注重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有助于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爱国主义感情,是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的良好场所,作为教师,应充分利用这一优越条件,挖掘文章深刻的内涵,并结合实际,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
我们的祖国历史悠久,江山秀丽,建筑奇特,课本上选取了很多这样的文章,例如初中语文八年级第三单元的课文,《中国石拱桥》以赵州桥和卢沟桥为例,说明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赞扬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语文课堂上,通过师生共同挖掘文章的内涵,让学生了解我国传统的建筑、园林所取得的光辉成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自豪感,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关于战争题材的文章,《人民百万大军横渡长江》《芦花荡》描写了我国战场上,人民的英勇善战、所向无敌,让学生体会到正义战争的威力和幸福生活来之不易,从而了解中国的历史,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蜡烛》则赞美了各国人民在反法西斯战争年代用血肉凝结起来的情谊。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历史,认清正义战争的威力和非正义战争的罪恶,看到真善美与假恶丑的两个极端,培养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
坚强的意志在一个人的成长道路上起着无可估量的作用。《在山的那边》抒写了童年的向往和困惑,成年的感悟和信念,启示人们要实现远大的理想,必须百折不挠、坚持奋斗,要一次次的战胜失望,不停地翻过无数座山。《走一步,再走一步》则通过生活中的具体事例,阐明在人生的道路上,艰难险阻并不可怕,定能战胜一切困难。学生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科学家的执着与勤奋,还有她淡泊名利的处世态度和坚忍不拔的意志。
因此说,语文教学中,无处不渗透着德育教育。语文既要教文,更要育人。
二、通过作文教学活动,渗透德育教育
德育的首要目标是教会学生做人,而教会学生做人,作文是必不可少的途径。通过作文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有两种:日记和作文。
日记是学生成长历程的真实记载,日记不但记录学生的喜怒哀乐,更主要的是通过记日记,学生能够反思自己的生活。在反思中,辨别是非,提高自己的能力。教师的指导,又能随时指出学生生活中的错误观念以及不良的生活态度及习惯。日记是语文教师与学生进行交流的独特窗口,日记上,学生可以打开自己的心扉,倾吐自己的爱憎,它比平时的交流更接近人的灵魂,更真实,也更容易接受,符合当代学生的心理特点。因而语文教师,运用日记这一阵地,进行德育教育,可以说是得天独厚。
作文教学不能仅限于表达能力和思维素质的培养,更重要的是要作为学习与生活相互联系交流的重要纽带,教师作文材料的选择目的,就是让学生筛选自己的生活积累、语言积累,表达自己的独特观点,从而提高自己的表达能力,审视自己对生活的态度。我们往往能从中发现学生的思想准则、道德观念。因而作文教学也离不开对人的教育与培养,即在作文教学中也渗透着德育教育。
三、通过教师自身的影响,渗透德育教育
学生的思想品德主要由教师来培养。身教重于言教,从来就是教育的主要规律和原则。教师的一举一动、一笑一颦都对学生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这就要求语文教师必须具备良好的道德素质。在教学中善于运用灵活的方法激发学生积极的道德情感,使学生明确是与非、正义与邪恶,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成为社会有用之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