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一篇好文章的诞生,需要你不断地搜集资料、整理思路,本站小编为你收集了丰富的美丽乡村建设的概念主题范文,仅供参考,欢迎阅读并收藏。
关键词:传统民居;文化传承;乡村生态建设
豫西泛指河南省西部地区,主要有洛阳市和三门峡市这两个地级市。豫西地区地形较豫东和豫中来说较复杂,多山和丘陵,主要有嵩山、白云山、老君山、伏牛山等多个山峰,这些山峰是河南省重要的旅游资源,同时在诸多山地地形中也形成了窑洞这种独居特色的豫西传统民居。[1]豫西传统民居是豫西人民在世代生存中积攒的文化财产,是豫西人民智慧和勤劳的象征,同时是豫西人民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体现。豫西传统民居富含了深刻的建筑内涵和文化内涵,继承和发展这种特有的文化内涵,对于现代社会的乡村建设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给现代社会乡村的建设带来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2013年农业部了美丽乡村的意见书,要打造具有生态文明的美丽乡村,营造和谐、美好的乡村生活环境,还指出美丽乡村的建设也是美丽中国的建设,由此可见我国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重视程度。[2]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落实好农业部发出的相关意见,发展生态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营造出一种和谐、美好、恬淡的和谐乡村环境。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以生态经济建设为基础,切实提高人民生活条件和环境,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以及乡村人民精神和物质文明的同步发展。
2 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
我国新农村建设已经开展了有一段时间,仅仅从房屋建设方面来看,可以发现很多地区都缺乏对农村房屋的整体规划,大多是对城市房屋的模仿,随意拆迁和改造传统民居,造成了传统民居文化的凋零和遗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保护好我国传统民居这一宝贵的历史文化资源,要传承传统民居的文化特色,与新时期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相结合,实现传统文化与现代建设的共同发展。
传统民居是我国历史上出现得最早的建筑类型,蕴含了丰富的人文、习俗等精神文化,也是区域政治和经济发展情况的反映。传统民居不仅是我国历史文化的彰显,也是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体现。河南是中原文化的发祥地,也是黄河文化的发祥地,深厚的文化底蕴赋予了河南民居浓重的人文关怀,表现了中原人民宽广的胸怀和文化内涵。河南分布的民居建筑较多,这些建筑都是因地制宜,分为土木建筑和生土建筑。豫西的建筑就属于土构形态,主要形式是窑洞(见图1),窑洞的建造是与大地最大程度的结合,为人们提供了舒适度较好且廉价住所,同时保持了自然环境的原貌,是建筑与大地相结合的典型代表。[3]豫西窑洞这种传统民居主要分布在三门峡地区,最典型的是陕县庙上村的坑院。该村的坑院历史年代悠久,最长达400年以上,一些已经被开发为旅游度假村。坑院的主要特征为向地下深挖,横向开凿,与我国传统建筑“堪天道,舆地道”的理念的相符合。具有远望只能看见树影,而看不到人家,走进才发现村庄在地平线以下的特点。河南省为了保护这一传统民居,将其列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随着社会的发展,传统民居的文化价值会越来越突现出来。[4]
3 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
3.1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能够促进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可持续发展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既是乡村经济的建设,也包含了一定的文化建设。经济建设离不开文化建设为依撑,文化建设也需要经济建设提供的物质基础,二者相辅相成,互相促进。豫西传统民居中蕴含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为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提供了发展理念和经验,也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的文化建设,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
3.2 传承传统民居有利于彰显地域文化色彩
不同的地区具有不同的地域文化色彩,对生态文化内涵也有着不同的解释。豫西传统民居蕴含的文化价值,是豫西人民与自然长期相处中获得的,也是豫西乡村建筑文化和自然生态文化的精髓。传承豫西传统民居文化可以增加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文化内涵,使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彰显浓厚的地域文化色彩和人文关怀,体现出多元化新农村建设要求。
3.3 传承传统民居文化有利于增强乡村凝聚力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建设的推进,农村人口出现了向城市大规模转移的现象,导致了很多村庄都是空心的,或者留下的都是孤老寡人和留守儿童。这种现象加大了我国乡村文化的传承困难,而且加速了传统特色的民居和技艺的流失,对于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来说也是极为不利的。因此,在开展美丽乡村生态建设时传承传统民居特色文化,能够唤起在外的人民的共鸣,促进人民的回归,增强乡村的凝聚力。
4 美丽乡村生态建设对于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与发展
4.1 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
对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有一定深刻的理解,才能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实现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了解传统民居蕴含的深厚文化,是美丽乡村生态建设的首要任务,因此要先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豫西传统民居经过了几百年的发展,是几百年文化的沉淀与积累,也是豫西人民几百年来文化特色的彰显,是经过豫西人民几百年与自然相处得来的经验。从此可以看出,豫西传统民居的形成与发展,是在与自然和谐相处中发展而来的,也是和自然和谐相处中而得以保存的。因此,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也要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在这个理念的指导下,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可以发现传统文化中与现代需求相符合的地方,可以将优秀的文化用于新农村的建设中,同时也是优秀文化的继承与发展。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形成“以自然为本”的建设思路,采取多种共同发展的措施,建立传统民居特色文化的应用和传承体系。[5]自然、纯真是乡村的最大特点,一望无际的田野,蓝天绿水下撒欢的牛羊都是乡村最亮丽的风景。乡村生态系统处于较平衡的状态,因此具有较强的自我修复能力,乡村生态系统通过自我完善和更新而具有维持农民正常的生产与生活的能力。乡村这种平衡的生态系统下,实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创造了美好、和谐、宜居的自然环境。
4.2 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
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下,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保存特色历史文化景观,是豫西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关键。不同的区域会形成各具特色的历史人文景观,表现出不同的风俗风情和人文面貌。这些不同的文化形态是区域文化特色的延续和发展,营造了富有地域色彩的生态建设人文环境。因此,打造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对于美丽农村生态建设是非常必要的。主要有以下三种方法:
第一,做好传统民居保护工作。像豫西传统民居中窑洞这样的建筑,流传了几百年甚至上千年,拥有极大的文化价值。就拿豫西陕县庙上村这个历史久远的北方村落来说,人民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语言特点、服饰特点等,都蕴含了庙上村这个古老村落的历史人文景观,具有很大的发掘价值。因此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要深入了解当地所埋藏的、深刻的文化价值,积极吸收这些具有地域色彩的文化内涵,彰显特色历史文化风采,建设具有文化内涵的美丽乡村。
第二,吸收传统民居文化精髓。不同的地域所形成的传统民居特色是不同的,既是独特的也是多样的。例如豫西传统民居所蕴含的特色价值,不同于北京的传统四合院的建筑,也不同于江南水乡的青瓦白墙,他们都有自身特有的价值与特色。[6]在美丽乡村生态的建设中要善于利用这种特色的传统民居文化,因为他们得以传承的最大原因就在于所蕴含的古老的生态原理,是人们世代传承的文化精髓。
第三,注入时代精神和内涵。传统的民居具有极高的文化价值,是古老人民智慧的结晶,但是毕竟是在过去社会环境下所形成的,是过去社会的体现,存在一些与现代社会发展不相符合的地方,因此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既注重传统民居特色文化内涵的引用,也要注重时代精神和内涵的注入,使建设出的乡村与现代社会和经济相适应。例如豫西传统民居中对于庙上村坑院文化发展,错落里共有87座坑院建筑,其中有5座历史超过了400年,陕县政府将这5座坑院开发为生态旅游度假村,赋予了这个村落新的时代精神和文化内涵,使其能够实现古老生态文化与现代生态文化的完美结合。
4.3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
发展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既是对传统民居文化精髓的传承也是现代生态文化的集中体现。因此,在建设美丽乡村时既要促进经济的发展,又要传承传统民居文化。不同地域的乡村要根据自身特点制定出产业发展方式,促进乡村经济的整体提升。例如,陕县庙上村将历史最悠久的坑院开发为旅游度假村的行为,就是根据自身特点所制定出的经济发展方式。同时还要建设乡村文明。在以现代技术为依托的农业生产中,还要实现乡村资源的优化配置,如发展乡村绿色有机食品。和谐的乡村生态文化的发展要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发展理念相结合,在美丽乡村生态建设中,传承传统民居文化。
5 结语
文章对美丽乡村的概念、传统民居的价值、传承与发展传统民居文化的意义以及美丽乡村对传统民居文化的传承做了深刻的分析。美丽乡村生态建设要牢牢把握传统民居中的生态文化精髓,并注入现代的生态文化理念,切实推进美丽乡村的生态建设,营造和谐、美好、宜居的乡村环境,促进我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实现我国乡村又好又快的发展。
参考文献:
[1] 白宪臣,张义忠,贺子奇.新农村规划建设中传统民居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利用――以豫西民居为例[J].资源科学,2010,32(9):1792-1798.
[2] 齐皓,樊柯.基于民俗传承、文化遗产保护与美丽乡村建设的村落文化生态学研究[J].艺术百家,2014(a01):86-87.
[3] 张梦洁.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D].福建农林大学,2016.
[4] 王丽霞.谈美丽乡村建设中传统生态文化的传承与发展[J].山西建筑,2016,42(7):4-5.
[5] 海继平.探讨建设美丽乡村聚落与传统文化生态的传承关系[C].中国建筑学会年会,2013.
这段话摘自今年5月《人民日报》刊登的关于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文章。
走过十年建设路,浙江全省关于美丽乡村的概念早已深入人心。诸多报刊文章,从独特角度展示了浙江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的璀璨亮点,视角新颖,图文优美,获得了读者的一致好评。
的确在现今,谈起美丽乡村,除了赞美整洁的村貌环境、先进的农业技术、文明的乡风礼仪,我们更愿意停下来思考,思考美丽乡村所谓“美”的文化内涵。
谈到美丽乡村由内而外的美丽,不由会想到美丽乡村创建中“净、形、景、品”的要求。如果说“净、形、景”是外形,那么“品”就是内涵。特色是基础,主题是品牌。各地在同心共绘锦绣画卷的同时,更加注重细节的打磨,使美丽乡村越来越形神兼备,魅力无限。
在“美丽乡村”这个总品牌之下,从各自的传统历史、人文积淀、资源禀赋、地形地貌等特色出发,每一个县都确定了一个接地气、高立意的主题,创立了一连串充满诗意、韵味绵绵的地域品牌,如潮乡海宁、古城临海、幸福长兴、富丽临安、龙游天下、梦留奉化、天然文成、休闲定海、秀美磐安、养生莲都、生态宁海、人文绍兴……
古希腊罗马时期的3至4世纪,人们普遍存有逃离城市、享受乡村的价值取向;美国建国理念起于“对英国都市的反叛”,“乡村生活优于城市生活的观念塑造了美国”,例如,托马斯·杰斐逊就明确表达过这样的理念。而中国古人也多以重返田园为终极梦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便是此种情怀。
而乡村的魅力更在于其独一无二的存在。山有不同的韵味,水有相异的风情。同一片浙江的青山绿水,照样是各有各的味道,关键在于当地的人们如何认识自己的独特魅力,又如何挖掘和提升自身独有的品牌。
村落,无论是现在还是将来,仍是大多数老百姓聚居的地方,其生产生活方式、思想理念都会随着时代变迁而不断发展。因此,美丽乡村建设是自然与人、物质与文化、生产与生活、传统与现代融合在一起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农村环境、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问题,更涉及历史、文化、民俗、生产、生活等方方面面。
美丽乡村“美”的内涵,首先体现在文化。
文化是一个村落的灵魂,连着过去,接着未来。历史文化村落承载着深厚的文化积淀、丰富的历史信息、意境深远的人文景观和各具特色的民风民俗。接下来,我们需要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深度发掘文化村落中凝结着的宗族文化、耕读文化、民俗文化,让优秀传统文化在与现代文明的交流交融中,不断继承创新、发扬光大。
来到安吉县上墅乡龙王村,东坞和西坞,二水汇一溪。它因将中华艺术瑰宝“手工造纸”传承至今,并进一步得到弘扬而出名。
龙王村造纸历史悠久,可追溯到数百年前。但由于手工造纸劳动强度大、艰苦,后辈青年人不愿学习,手工造纸作坊越来越萧条。2008年8月8日晚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一段向世界展示中国古代“文房四宝”制作技艺的短片,画面唯美静谧、朴素大气,充满了古老东方的神韵。龙王村从此得到启示。
为继承发扬手工造纸工艺,龙王村两委提出打造传统手工造纸作坊,保护和传承龙王村流传数百年的手艺—传统手工造纸文化艺术。村干部访遍了村里的老手艺人,一座原汁原味的手工造纸作坊拔地而起。每逢周末,来自县内外的客人们如同龙王溪溪水长流不绝,或体验龙王山水的美丽,或感叹中华艺术瑰宝的魅力。
美丽乡村“美”的内涵,第二体现在活力。
从静到动,从简单追求物质富裕到享受精神富有,农村的活力来自一张张生活在其中的笑脸。以文化入手,乡风乡气日渐清新,农民自觉参与美丽乡村建设,努力经营“和美家庭”,积极丰富自我修养,提升着整个村庄的内在活力。
现在的鄞州农村,正呈现着一派和和美美、欣欣向荣的景象。
这里歌舞升平。在石碶街道横涨村,文化公园、杨家祠堂、篮球场、健身路径等设施齐全,并在此基础上组成腰鼓、越剧、气排球、舞龙等文体团队;在横溪镇梅山村,有健美操、篮球、腰鼓三支队伍,同时注重村校结对,成人学校和该镇中小学校的教师经常性下村指导,体育活动因此丰富多彩,获得了省体育特色俱乐部荣誉;在横溪村,村篮球队获得企业冠名,各类媒体争相报道。
美丽乡村“美”的内涵,第三体现在可持续。
村庄美不美,首先看生态,但光有生态,经济不发展,农民不富裕,也不是美丽乡村。坚持生态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理念,把生态富民贯穿到美丽乡村建设的全过程,推进美丽乡村与农民增收的互联互动,把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显势,这样才有发展的潜力,才有持久的生命力。
乡村风景如画。今年5月小长假,在通往玉环县龙溪乡山里村的盘山公路上车辆如织,2万多名各地游客纷至沓来,看美丽乡村,品动漫文化,尝农家小吃,玩转现实版QQ农场亲子乐园,跋涉嬉溪谷健身步道……
去年4月,玉环县龙溪乡巧妙地把美丽乡村和动漫文化相互融合在一起,成功地打响了山里村美丽乡村动漫花谷的旅游品牌。随即,龙溪乡在不断完善动漫花谷的旅游休闲配套设施的同时,积极吸引社会资金新建农业创意观光项目,新增加了四季花田、嬉溪谷健身步道、百年古树群、老炮台日出观光点、现实版QQ农场亲子乐园、山里农庄、山里村文史馆、盆景艺术家工作室等景点,山里村最近成功地晋升为国家2A级旅游景区。
以村为支点、风景线为骨架,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一线多韵”,支撑美丽乡村的形态美。经营山水,经营村庄,发展富民产业。挖掘文化底蕴,植入文化元素,寻找、发现、展示美丽乡村内在美……浙江美丽乡村的这篇“文章”越写越有“味道”。
[关键词]:美丽乡村;建设;乡土景观
中图分类号: P90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从实践来看,建设美丽乡村,体现“四美”“三宜”“两园”的目标要求,离不开充分挖掘乡土特色。这是美丽乡村的魅力所在,是“美丽乡村”名实相符、形神俱备的关键。今年省里进一步提出在美丽乡村建设中重点加强历史文化村落(包括自然生态村落、古建筑村落和民俗风情村落三种类型)保护利用,实际上更是对乡土景观资源的聚焦、凸显。自去年以来,黄岩区以“中华橘源·山水黄岩”为主题,着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如何在建设过程中妥善处理好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更新与发展?本文试从分析黄岩乡土景观资源现状及存在的不利因素后,提出若干条建设意见。
一、乡土景观的内涵及其构成
“乡土”一词意为“家乡、故土”、 亦泛指“地方”。乡土景观是指当地人为了生活而采取的对自然过程、土地和土地上的空间及格局的适应方式,是此时此地人的生活方式在大地上的显现。是人们在日常的生活与生产中产生的原生态的生存艺术,如选择良好的栖居环境建造屋舍形成聚落及与之相关的人文景观,根据自然条件及动植物的生长规律进行种植与饲养,形成农田、果园、鱼塘等丰富的农业景观及与之相关的生产劳作景观。
农村乡土景观主要由农村的自然景观、村落景观、农业景观、人文景观等构成。黄岩区山水兼胜,农业产业资源丰富,同时具有悠久的历史,人文积淀深厚,可供利用的乡土景观十分丰富。
1、自然景观
自然景观主要指人类干扰较少并基本维持自然状态的景观,主要由地形地貌、水文气象、土壤植被、野生动物等要素组成。自然景观是农村乡土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前提条件。黄岩地理呈现七山一水二分田的格局,西部山区有多处幽谷飞瀑景观,环长潭湖风光旖旎,沿线村庄如散落于水墨画中,自然条件得天独厚。
2、村落景观
村落景观是容纳人们居住生活、邻里交往和游憩活动的场所,也是形成农村乡土景观地域特色的核心内容,主要包括村落布局、民居建筑、宗祠寺庙、街道巷弄、井泉池塘等景观要素。
3、农业景观
农业景观是以自然环境为基础,人类劳作在大地上留下的烙印,主要包括农、林、牧、副、渔等生产性活动的景观类型,是农村景观区别于城市景观的重要方面。从中观层面看,黄岩区几大特色农业产业形成了成片的农业景观。如柑橘等果树林,花开时节如香雪海,成熟季节满树金黄,极具感官冲击力。又如甘蔗、茭白、水稻等作物及各类四时蔬菜,交替在大地上绘形绘色,形成丰富的大地景观。
4、人文景观
人文景观是指人们在生产实践与社会生活中,为满足物质与精神需要,在自然景观的基础上,叠加了文化特质而构成的景观,是农村历史、社会、文化发展状况的反映,主要包括农耕文化、民俗风情、以及乡村艺术等方面。
二、目前乡土景观面临的几个不利因素
1、 农民层面。一是在房屋建造上,求“洋”求“新”,传统建筑式样无立足之地。如在装饰上大量使用罗马柱,色彩上大红大绿,建筑材料选择上,木材、石材等乡土材质普遍被钢混、砖混取而代之。二是在基础设施配套上,追求城市市政效果,庭院及边角地均用水泥抹平,过度硬化,缺乏生机。村庄绿化喜欢外来树种,草坪泛滥,对乡土作物视而不见。
2、政府层面。一是新农村建设中几项工程对乡土景观造成破坏。如农房改造,出现了不少兵营式的村庄。中心村建设,强调了土地的集约利用,但也粗暴地割裂了民居与自然环境的有机融合。河塘整治中将堤岸、渠道用水泥封死,了无生趣。二是理念与乡土实际脱节。如村庄建设规划照搬城市小区做法,以容积率、日照间距等概念知道农房建设,只考虑宅基地的充分利用,忽视了传统村落肌理,缺乏村庄的有机性和系统性,造成千村一面,死板僵化。
3、规划层面。一是片面追求景观化,把村庄作为旅游景点、公园来设计,设置一些与村民生活格格不入的假大空的广场、标志等建筑。二是设计手段低劣化,如对立面改造简单采取墙面粉刷,或者硬生生地每幢房屋都加上马头墙。或者不深入村庄内部量体裁衣,而以一些照片进行PS处理,敷衍了事。
三、美丽乡村建设中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延续
1、保护农村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优化农村产业结构。
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是农村得以存在与发展的基础,也是农村乡土景观的基底与背景。在美丽乡村建设中要尽力维护生物的栖息环境,维持生物多样性,从而保持生态平衡。要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开发清洁能源,循环利用废弃物等方法从根本上减少污染源。在此基础上,充分地利用当地的资源条件,形成特定的产业与特定的农业景观。考虑农业景观的变化,合理调整农田整体布局,使景观趋于和谐美观。在此过程中,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既带动农村一、二、三产业的共同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又对乡土景观的保护与农村环境的改善起到积极的作用。
2、延续村落原有的肌理结构,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传统村落肌理是经过悠久岁月的浸润和积淀而形成的,是对村落构成要素与整体格局的描述,是一系列物质空间、功能空间、社会空间、文化空间的有机融合。它蕴含着丰富的乡土环境、乡土文化、乡土生活及乡村历史信息,决定着村落整体乡土风貌及特色。因此,美丽乡村建设特别是历史文化村落保护利用中,延续传统村落肌理尤为重要。首先,保护村落肌理整体布局,包括村落建筑、水系、街巷、广场、绿地等肌理结构,对其进行梳理、继承,而不是简单地大拆大建、彻底翻新。其次,充分利用乡土材料和工艺,主要表现在乡土植物、乡土建筑材料和传统营造技艺等。乡土材料是构成传统村落肌理最基本的元素,不但成本低,获取方便,而且还可以营造具有浓郁地方特色与乡土气息的景观。同时应该看到,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传统民居很多方面已与现代生活不相适应,需要进行改造与完善。根据建筑具体情况,在不改变民居建筑乡土特色的前提下,对其进行适当修复、改造、更新,满足现代功能需求,以提高村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乡村绿道 规划设计 美丽乡村 浙江省 龙游
中图分类号:TU984文献标识码: A
基金: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建设科研项目资助
1 引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城市化水平随着经济发展迅速提高,大量城镇密集区域在东部沿海地区出现,形成了珠三角、长三角以及京津冀三大城市群,它们是拉动中国积极发展的重要增长极,是世界重要的加工制造业基地。然而,这也带来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居民生活品质的下降,保护与开发的利用尺度失衡,日益严重的生态问题已成为区域发展的一大隐患。此外,由于乡村资源的不合理开发与利用,我国乡村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近十年来,珠三角地区以绿道为主题,实施了一系列生态环境的改善工程,开启了我国绿道建设的先河。本文在对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的意义、基础和现状梳理基础上,结合我省绿道规划建设的实际情况,以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规划设计为案例分析,探索乡村绿道建设的规划建设策略和方法。
2 绿道的基本概念及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现实意义
绿道(greenway),顾名思义,是绿色的通道。早期绿道属于廊道(corridor)范畴,是指能让人们方便地从生活居住区域通往开敞空间的娱乐用地和水域,或者将城市和农村紧密联系起来的通道。
绿道建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首先,绿道建设时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宜居城乡的重要内容;其次,绿道建设时提高城市化质量的有效途径;再次,绿道建设时促进消费扩大内需的创新手段。绿道成网后,集环保、运动、休闲、旅游等功能于一体,是城乡、区域生态网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能将保护生态、改善民生与发展经济完美结合的有效载体。
乡村绿道建设既可以有效保护浙江省优越的自然山水生态资源,也可以推动传统农业的转型升级与乡村旅游业的兴旺发展,最终有利于城乡统筹背景下浙江省新农村建设。
3 浙江省建设乡村绿道的自然与人文基础
浙江自然生态的多样性,使得浙江生态资源十分丰富。森林面积大,覆盖率高。全省森林覆盖率达59.4%,居全国前列。生态系统多样性丰富,主要包括森林、海洋、湿地等生态系统,生物种类繁多。全省共有物种、地质遗迹、生态系统等保护类型的国家和省级自然保护区16个,县级自然保护区14个,面积约占国土面积的1.3%。各级森林公园72个、地质公园3个。
此外,浙江多样的自然条件和气候条件,几千年来,孕育了独特的、饱含生态思想的农耕文化,山水文化、人居文化和湛舆文化。 浙江的农耕文化,蕴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有七千多年历史的浙江余姚河姆渡出土了大量保存完好的稻谷和各种工具,以浙江为代表的长江流域是世界栽培稻的重要起源地之一;浙江的山水文化,包含了丰富的生态思想,浙江是中国山水文化的重要发端,最著名的要算“唐诗之路”,唐诗之路从钱塘江畔的西凌古渡起,经浙东古运河,古纤道,绍兴鉴湖,转入曹娥江,过上虞,再溯剡溪而上,经嵊州、新昌、直至天台,这是古代诗人活动最为频繁、诗书与山水关系最为密切的地域。
因此,浙江省多样的生态资源和多样的文化价值形态,明显优于邻近的上海、江苏,也是长三角最具有开展绿道规划与建设条件的区域。
4 浙江省乡村绿道建设的现状与趋势
浙江省社会各项事业的全面发展,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社会保障。新农村建设的全面推进,改变了浙江农村穷、脏、乱、差的旧面貌,农民的精神境界普遍提高。各项社会事业的快速发展标志着人口素质和文明水平的提高,为生态文化建设提供了有利条件。当前浙江省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已经进入了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的发展阶段,相继开展了“千村示范、万村整治”、“美丽乡村”等新农村建设行动。
绿道在“美丽乡村”生态基础设施体系中承担着多重的作用,既是生态廊道体系的重要构成内容,也是生态保护区、生态游憩用地的构成部分,同时,绿道系统还起着衔接生态环境整治分区中保护分区、涵养分区与开发建设分区之间的衔接和过渡作用,是保障“美丽乡村”自然、生物、历史文化及生态游憩过程与格局的连续性和完整性的基本物质载体。
浙江省台州市以率先开展绿道规划建设工作。浙江杭州淳安县、衢州龙游县也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开展绿道专项规划。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需要由低层次向高层次递进,由简单稳定向复杂多变发展,浙江人们越来越重视生活质量和生活层次的提高,渴望工作、生活环境的改善,渴望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必须用新的文明方式――生态文明来代替传统的工业文明。由此可见,浙江省自上而下的绿道建设势在必行。
本文以衢州龙游县绿道规划设计为例,探索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策略与实施技术方法,为省内及类似地区的其他县市推广绿道建设提供借鉴。
5 衢州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规划
5.1 项目背景
衢州龙游县绿道布局规划是龙游县“美丽乡村”规划中生态基础设施专项规划的重要部分。龙游县绿道规划基于生态基础设施“开发中保护、保护中开发”的基本原则,立足龙游的基本情况,以水体为主要线索,包含沿着河滨、溪谷蜿蜒生长的自然景观和人工景观,建立覆盖龙游全境主要河湖水系的绿道系统,建立水体的生态过程安全格局,在完善城乡水系生态系统的同时,建立一个可供居民观赏、游玩、健身的慢行步道系统。龙游县绿道专项规划立足于龙游乡村生态环境状况、自然资源特色及社会与经济发展基础,在保持经济持续增长的同时,使生态环境质量获得较大改善,基本实现社会、经济、文化、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5.2 绿道类型划分
按照龙游县“美丽乡村”绿道所处位置和功能的不同,将绿道分为生态型、郊野型和集落型三类。
生态型绿道指主要位于乡村地区,以保护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满足人们欣赏自然景致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郊野型绿道指主要位于风景秀丽的田野与山区,以加强城乡生态联系、满足居民郊野休闲需求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集落型绿道指主要分布在村庄人口集聚点,以改善人居环境、方便居民进行户外活动为主要目的的绿道。
5.3 绿道的结构体系
龙游县域绿道形成三级绿道网络体系。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的干线属区域绿道,生态型绿道、郊野型绿道的支线属乡镇绿道,集落型绿道属乡村绿道。总体规划布局以干线绿道走向为依据,根据不同资源的整合方式差异,生态型和郊野型绿道构成不同的绿道规划结构。
生态型绿道网梳理龙游县域所有生态和旅游资源,确定为以衢江和灵山江为主体骨架的“一横两纵”的主线结构和放射型网络状的支线结构;郊野型绿道网空间布局结合城乡空间布局、地域景观特色、自然生态与人文资源的特点形成 “一线、一环” 的主线结构。
三级绿道体系重点突出表现为六个主题,分别是“村之雅”、“江之美”、“湖之秀”、“山之灵”、“溪之韵”、“田之趣”。
5.4 绿道的配套设施
5.4.1 绿廊系统
基于龙游的地域地貌特征,绿廊系统即是沿着河滨、溪谷蜿蜒生长的自然景观线路,因此河道可建立具有适当宽度的连续植被控制带,在带中建设滨水绿道,维护和恢复河道及滨水地带的自然形态,着力改善河道沿岸生态景观和绿化效果,保护驳岸与堤坝两侧的原生植被,形成河流绿色廊道。
龙游绿廊保护划定绿廊控制线,并与绿道工程项目同时规划、实施和验收,绿道走线尽量避开生态敏感区,绿廊控制线纳入城市基本生态控制线管理,实行严格的空间管制政策。绿廊控制线内严格限制与绿道功能不兼容的项目进入,保护绿廊自然生境。绿道配套设施的建设应满足绿廊资源的生态承受力要求。
5.4.2 慢行系统
龙游县绿道系统可采用多种形式组成慢行道网络,如引导生态化驳岸与堤坝的建设,引入滨水绿道;隧道内慢行道加强隧道内的照明条件,入口处设置斜坡以方便自行车通过,立面进行绿化美化设计;利用原有乡道、村道,建设健身步道和自行车道,设置游憩设施,并与外部道路合理衔接,确保非机动车交通网络的连续与机动交通网络的联动;同时,龙游县绿道系统水系丰富,为方便游客出行和形成完整的慢行系统,可形成水陆联运体系。
5.4.3交通衔接系统
在同一类型或使用相同交通方式的绿道之间出现交汇,采取平面交汇形式,并设置正确清晰的方向标识。
在不同类型或可提供不同交通方式的绿道之间出现交汇,设置相应交通设施,如自行车租赁点、摆渡码头等,并设置正确清晰的交通标识。绿道出现与公路交汇时,设置自行车立体交通或设置红绿灯和斑马线,保证通行安全。
5.4.4 服务设施系统
龙游县绿道以湿地休闲、山水风光特色,为了给游人获得停留和游憩空间,亲近水面的游玩体验,改善湖泊和水库沿岸生态景观和绿化效果,因此引入修建亲水绿道和平台,并增加水上体育和休闲项目等游憩设施。
绿道沿途设立美丽乡村驿站,驿站内有小卖部、洗手间,交通指示、自行车服务,还可设篮球场、网球场、羽毛球、足球场等体育设施,游客可在青山绿水间活动筋骨,尽情放松。
绿道规划提出建立“美丽乡村驿站、公共厕所、垃圾收集点”的一体化绿道配套设施。
生态型绿道与郊野型大部分服务设施的设置间隔会适当拉长;集落型绿道则强调与乡镇、村庄的公共服务设施相结合,与村庄融为―体。
6 结语
当前浙江省在乡村绿道建设取得了不少成果,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比如,部分地区绿道最便捷的办法,直接长距离借道城市道路和公路的非机动车道,这种做法只是保障绿道的贯通,避免大规模的开挖和建设,虽然成本低见效快,但不能为行人提供一个绿色的慢行空间。此外,有些绿道建设只建车道,不划廊道,不管配套,这并不能体现绿道的生态功能和休闲服务功能,有违其初衷。再次,部分地区在进行绿道建设时,并未主义充分结合现有地形、水系、植被等自然资源特征,建筑选材方面也没有根据乡土和地方特色,过于人工化,不生态。展望未来,绿道建设在避免上述问题的同时,更应依据“美丽乡村”的建设背景,积极利用美丽乡村规划带来的成果和启示,做好各部门政府的统筹协调,使绿道建设的实施更顺畅有力。
参考文献:
[1]顾浩,陈桂秋等.浙江省绿道规划设计技术导则.浙江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2012
[2]顾浩,胡智清,马敏,高黑.山水为基,人文为魂,特色为本――浙江绿道规划实践与探索.城市发展研究.2013,20(4)
[3]郭建华,高 磊,黄 卓,唐 路.绿道管理机制初探 ――以珠三角绿道网为例.南方建筑.2010.4
[4]蔡云楠,方正兴,李洪彬 等. 绿道规划 理念标准实践. 北京:科学出版社,14-15
“到2020年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特色小镇。”2016年7月,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通知,在全国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提出了这样一个目标,还命名了第一批共127个中国特色小镇,并明确提出到2020年,我国将培育1000个左右各具特色、富有活力的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宜居等特色小镇。
财政部从2016年起按照每村每年150万元,连续支持两年,计划“十三五”期间全国建成6000个左右美丽乡村,美丽乡村依然是未来几年国家建设重点。
从特色小镇到美丽乡村,新型城镇化悄然布局。
为特色赋予产业内涵
特色小镇热潮始于浙江,继而在全国迅速发展,但特色小镇并非浙江原创,北京、天津、黑龙江、云南、江西南昌等地都曾提出建设特色(小)城镇并在持续培育。
2016年2月份,国家发改委出面组织了一场特色小镇的专题会,浙江、贵州被视为特色小镇发展的典型地区,伴随中央的肯定与推广,特色小镇迅速推广,多地开花。
特色小镇现在并无明确的概念定义,但按照住建部、发改委、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特色小镇应具有特色鲜明、产业发展、绿色生态、美丽宜居的特征。
在浙江,特色小镇不是行政区划单元上的“镇”,也不同于产业园区、风景区的“区”,而是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结合自身特质,找准产业定位,科学进行规划,挖掘产业特色、人文底蕴和生态禀赋,形成“产、城、人、文”四位一体有机结合的重要功能平台。
安居乐业是期望,也是一种标准。安居与乐业,孰先孰后,似乎乐业更能安居。1000个特色小镇、6000个美丽乡村把产业建设放在第一位,“依据产业发展确定建设规模,防止盲目造镇”。产业美是美丽乡村的前提,美丽乡村的四化标准是产业美、环境美、人文美、生活美。特色小镇规划了六大产业发展方向:休闲旅游、商贸物流、现代制造、教育科技、传统文化、美丽宜居。
产业从何而来?从历史底蕴、现实基础、地缘交通、资源导入方面营造特色产业,浙江特色小镇聚焦于支撑浙江长远发展的信息经济、环保、健康、旅游、时尚、金融、高端装备等七大产业,同时兼顾历史经典产业,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产业营造并非一日之功,需要一定阶段的培育,才能见效,三部委文件开宗明义就提出了在全国范围内培育1000个特色小镇,浙江经验的重要意义在于为新型城镇化落地找到了抓手,让字面化的概念理论具体化、实践化、样本化。并且通过制度举措进行量化设计,以数字化的方式实现动态管理,资金投入是道硬杠杠――3年30亿元――50亿元的有效投资。
产城融合 和谐共生
2月10日,丁酉年正月十四。走进位于嘉善县大云镇的“甜蜜小镇”,这里的“年味”独具特色:宽敞明亮的车间里,散发着香味的巧克力在流水线上流转。游客操作间里,一群小朋友正在亲身体验蛋糕制作,奶油、可可粉涂得满手满脸。而旁边,几对恋人对着车间背景拍摄婚纱照。
大云镇镇长陆芸介绍:以往,工厂仅是生产的地方。现在,“甜蜜小镇”整合了“巧克力、温泉、水乡、花海、农庄、婚庆”等元素,以产业支撑旅游,以旅游服务产业。
特色小镇有“吃”的,也有“穿”的。在诸暨的“袜艺小镇”,最惹眼的当属投资达5.8亿元、已入驻运行的“袜业智库”――纺织袜业研究院、袜业指数中心等机构。在创美公司,一双新型运动袜拥有4项专利技术;在海润精工,新研制的智能袜机可节省用工70%以上……制袜企业设计上的短板,如今在‘袜艺小镇’都补齐了。浙江的特色小镇,有的依山,有的傍水;有历史古镇,也有现代产业园区;有的改自古粮仓,也有厂房规整的新建筑。但无论哪个小镇,都是风格鲜明,环境怡人。
“特色”小镇一定要先有特色,而利用自身的优质农业资源打造农业类特色小镇是一条实事求是的道路。河北省衡水市阜城县大白乡,就是以特色小镇理念转变现代农业发展方式的一个例子。
大白乡依托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大力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科技产业,扶持培育大豆、密植梨、高粱、葡萄等特色产业,培育推广“美白伊人”大豆和“白雪”牌香梨两个品牌。
除了农产品的优质外,大白乡还利用农产品的可追溯体系等“互联网+”功能,将更多科技因素注入经济发展。大豆的种植栽培建立源头追溯制度,从播种、施肥到收割实现全过程监控,消费者可以通过二维码实时查看产品来源及生产过程。随着农业小镇进入“大电商时代”,大白乡构建起“互联网+”扶贫网络,搭建贫困村电商服务体系,拓展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渠道。借助大力发展农村旅游的机遇,打造线上“鲜果销售”和线下“观光采摘”双模式,逐渐形成“鲜梨销售、梨园观光、网上认养、采摘体验”等互联网与农业深度融合的新产业链,吸引全国各地的游客源源不断地来到这里。
目前,国家层面认可的特色小镇建设有一个总体原则,其本身要符合广义的PPP范畴,即“政府引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特色小镇建设就是按照这个基本总原则推进的。此外,特色小镇的“产城融合共生”的发展模式被普遍看作是新型城镇化的重要实践形式,以及中国式产业园区的补充和升级,并得到了国家层面的政策确认。
“小城镇内需的潜力很大,小城镇承担着补短板的作用。”住建部村镇司副司长王旭东表示,随着小镇青年返乡需求的提升、城市人生活方式的转变,小城镇要适应这些转变的发展机遇,培育特色小镇是小城镇建设工作的首要内容。
关键字:康居乡村 苏州 特色规划
中图分类号: S611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TU982.29文献标识码:A
1 研究背景
在中国城乡长期的“二元”社会经济结构下,农村和城市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差距,不协调的发展带来了许多的问题如生态环境恶化,传统文化的丢失等等。近年来提出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进程,全面提升城乡建设水平,不断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在江苏省乡村整治的主要内容中——“六整治”、“六提升”之中首次明确了康居乡村以“布局合理、道路通畅、设施配套、环境宜居、特色鲜明”为目标,组织开展省级康居乡村建设试点示范,引导各地加快推进康居乡村建设。
1.2 研究方法和目的
在上述背景下,该研究以江苏省苏州市的“康居乡村”规划为对象,通过查阅文献、田野调查法、历史性与共时性研究方法来探讨从苏州乡村演化的历史路劲出发,归纳总结苏州康居乡村建设的特点;最终达到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传承农村社会文明、焕发农村社会活力的目的。
2.1康村乡居的概念
从字面意思理解:康即安乐,安定 ,民康乐。――《礼记·乐记》,居即居住,顾名思义康居乡村的概念可以定义为:幸福安定适宜居住的乡村,即公共设施配套齐全,绿化美化,道路通达,建筑风貌特色化,村庄管理水平高的宜居乡村。
2.2苏州乡村历史演化的特征
时代 农耕时代 苏南模式 新苏南模式 城乡统筹
特征 生产力低下
村落聚集 分散布局 优势地区集中 集聚发展
3 苏州乡村要素提炼
苏州传统乡村村落空间形态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要素,人工要素以及人文要素。自然要素主要有河流、湖泊、山体、田地、植被等,是村落形成和发展的基础;而人工要素主要有街巷、建筑、桥、广场等。人文要素则是指乡村的历史及风俗等。
3.1自然要素
3.1.1 水
苏州地处太湖流域,整个地域内河湖水网密布,地势较为平坦,土壤肥沃,这是苏州乡村形象的景观基底。苏州乡村或靠山或临水或得二者之厚,“天人合一”的理念尽显其中。在此之中尤以水对苏州乡村的影响最为深远。水不仅成就了“鱼米之乡”,还影响着苏州人居住、出行、衣着等生活的基本层面。民居一般沿水而建,沿长河发展,形成各式各样的前街后河的民居形式,乡村就是零星散落在稠密的河网水系节点上的居住聚落,同时乡村与河网的依存关系也决定了乡村发展形 态取决于河流走向的形制特征——或“村包水”或“水围村”。
3.1.2山体
苏州乡村大都在山脚或者树林的边缘坐落,与风水学说相通,在中心考虑的士、风向、 太阳等方位的基础上进行选址。这就是作为同时具备给予平静感的“眺望”与“围合”机能 的场所,塑造了理想的居住空间。如今保存较好的苏州山村主要有三种类型:其一是背山(面水)型;另一是山环内聚型的,再有是长条带状的。
3.2 人工要素
乡村肌理要素
a.线性肌理
苏州传统村落的村巷和院落,不仅是村落的交通组织载体和景观组织的重要依托,也是村民活动的主要场所,是乡村内部形态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街巷主要肌理为线形肌理和围合肌理,而院落的肌理为开放型。线性肌理——村巷按其线形可以划分为直线形、折线形和曲线形,传统村落中村巷以折线型最为普通,村巷经过一次或多次折线,有利于村巷景观和空间导向,减少了过长村道的单调性,有很强的空间趣味性。
b.围合肌理
围合肌理——村巷按其所在的位置和建筑的围合程度可以分为临河村道和围合村道两种。水乡城镇的巷道空间功能是复合的,巷道两旁的民居和店铺,空间使用功能并不明确,具有一定的模糊性,街道与民居空间几乎是渗透的 。街道通过这种模糊空间建立起来的不仅是邻里关系,还通过商店、茶馆、河埠联结起一个社会网络,形成了居住、生产、购物、休憩等复合功能的有机系列。
3.3人文要素
3.3.1 风水理念“风水”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村寨乃至城镇选址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它是一门“环境选择”的学问,本质上就是一种择吉处而居的活动。风水术指导下的村落布局是地理环境选择与人文精神的高度统一,是形式与内容的完美体现。基于风水观念的影响,乡村立足于太湖平原的山水形势,村落的选址布局大多“枕山、环水、面屏”, 形成临山偎水、山环水抱或枕山环水的格局。如苏州东西山的乡村大多依山就势占尽“风水”之精华。除此之外,乡村内部建筑朝向、形制格局大都遵从古代“堪舆”相宅的理论.
3.3.2 水文化 苏州的水既是自然形态的存在形式,同时人们在长期生产生活中也形成了与水有关的品格。可以说,苏州水乡特色是基于水文化的有形与无形、形式与内容、自然环境与社会环境、精神与物质的辨证统一。水文化是苏州文化的核心与灵魂,并深深地根植于人们的精神世界。因水而生的价值观念更多体现在民风民俗、民间信仰和人们的生活习惯上。如渔稻文化下的饮食习俗、乡村民居建筑的外表装饰、人生礼仪、文体娱乐、岁时节令、民间信仰等,或多或少有着与水相关的情结和内容。水之宁静、膨湃、蜿转、变通的特性也赋予了苏州人以艺术创作的灵感,反映在乡村古代社会灿烂的诗、画情趣和外柔内刚的文化品格上。
3.3.3民俗文化 苏州乡村民风纯朴,现存的民风民俗可细分为生产习俗、信仰习俗、生活习俗、文化习俗等层面。生产习俗是古人在陆地稻作或太湖打渔形成的习惯。根植于发达的稻作农耕基础上的耕作习俗、饮食习俗、节令民俗与诞生于打渔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渔帮、渔号、渔规、渔讳等都堪称特色。二者共同形成农业社会的生产、生活习惯,成为博大精深的吴文化产生的基础。缘于水乡泽国的环境,夹杂迷信的诸多信仰也构成了当地错综复杂的信仰体系。农村的生活习俗更是体现在衣、食、住、行的各个方面,如以水乡渔民的包裤、头巾,鱼的食法与忌讳,以船为住、行工具的禁忌与习俗等等。此外,长期劳作还形成了渔歌、庙会等文化习俗。
3.3.4茶文化 吴地(以苏州为中心)茶文化渊远流长,最早可追溯到西汉。唐代陆羽著《茶经》曾在吴中居住生活二十年,现苏州虎丘存有陆羽井。吴地现存茶书今凡28种,
已近现存主要茶书58种之半。吴茶在中国茶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图2——75)。吴茶三绝之一的碧螺春又名“水月茶”,清末震钧《茶说》谓:“茶以碧螺春为上,不易得;次则龙井,岕茶稍粗……” 。吴地不仅拥有名茶,并深谙茶道,吴地的茶俗、茶艺、茶道堪称一枝独秀,成为吴文化重要组成。日本的茶道、韩国的茶礼也均出自吴地茶文化的传播并受之影响。
4结论和讨论
4.1对乡村特色的认识和研究,整体性是前提和基础,这种整体性体现在乡村对象本身,也体现在其演化过程上。通过对苏州乡村要素的提炼使规划者更了解其地域特质,为以后的规划设计康村乡居时提供有益的借鉴。通过”康居乡村“建设发展,使更多的人关注到乡村景观,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的维护,传承乡村文化内涵。
参考文献
[1]田建文等.村庄改造、整治与保护[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9.11
[2]刘梦琴.村庄终结 城中村及其改造研究[M].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05
前不久,2014中国休闲农业与美丽乡村建设系列活动在山东省临沂市兰陵县代村开幕,活动中举办了“兰陵现象、代村实践”报告会,对兰陵代村在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与新型城镇化建设的成功实践进行探索。活动期间,记者参观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代村社区、兰陵镇等地,亲眼目睹“兰陵模式”所取得的显著成就。
据介绍,2013年12月27日,经国务院批准,民政部同意并批复将苍山县更名为兰陵县。兰陵历史文化悠久,李白曾在此留下千古名句《客中行》,这里生态环境优良,农业资源丰富,先后被誉为“中国蔬菜之乡”、“中国大蒜之乡”、“中国牛蒡之乡”、“山东南菜园”、“中国洋菜园”、“全国粮食生产先进县”、“全国无公害蔬菜出口生产示范基地县”等荣誉称号。对于兰陵代村被选为今年美丽乡村的典型,山东省兰陵县副县长高思圣表示非常荣幸,他告诉记者,凭借农业、文化、区位等优势,兰陵县以新农村建设为抓手,积极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以新型社区建设为抓手,稳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将旅游、农业、文化三者高度融合,涌现了一批美丽乡村建设和新型城镇化同步推进的典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兰陵现象”,其中代村的成效尤为显著。
科技激发现代农业
记者了解到,兰陵通过发挥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与自然资源优势,加大科技投入,大力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使休闲农业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引擎”。据统计,2013年,全县实现农业增加值49.2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0323元,增长13.9%。以代村为中心,当地建设了总投资2亿元、总面积为2万亩的综合型现代化农业示范园。在示范园的带动下,全县新建优质农产品产业园9个,新增优质农产品基地5.2万亩,新注册农产品商标30个,新天益等8家企业成功申报为市级农业产业化优秀企业。
利源现代农业示范基地是一个重要的农业观光区。记者来到该基地进行参观,放眼望去,一栋栋规格相同的温室大棚整列排开,延伸到远处,看上去规模不小,现场还品尝了大棚内种植的黄瓜,口感清甜,让人想起小时候的味道。据工作人员介绍,基地以“品牌化建设、标准化种植、规模化经营”为目标,努力实施“龙头企业+基地”、“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标准化生产模式。按照统一规划建设、统一环境质量、统一种植技术、统一规程标准、统一插牌立标的“五统一”要求,规范生产,确保基地产品质量抽检合格率达到100%。此外,与兰陵古县开发紧密结合,积极打造兰陵历史文化资源与现代观光体验农业相融合的旅游体系,力争把基地发展成为兰陵独具特色的增收致富产业区、观光农业游乐区,从而实现无公害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有机农产品生产基地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从优到特的转变。
为了提升蔬菜产业,兰陵县大力推广应用绿色有机生产、精确施肥、生物防治、生态循环、良种技术,尤其是物联网技术的应用,通过无线网络传输系统,监控棚内温室、湿度、二氧化碳浓度等每一个生产环节,达到科学管理的目的,成为未来农业发展的趋势。兰陵县以保护地蔬菜生产为重点,大力推进新型棚体、温室保温新材料、微滴灌及施肥一体化技术。目前为止,全县设施蔬菜面积达35万亩,农业机械应用率在95%以上。抓基地建设的同时也要重视市场流通。围绕蔬菜产业发展,兰陵县集中抓流通体系建设,培育了以荣庆、北方为代表的一批物流龙头企业。目前,全县形成了以鲁南和艾曲两大市场为龙头,以特色市场为补充,内连生产基地、外接消费市场的市场体系,呈现出“渠通四海、菜销天下”的大贸易、大流通局面。
“天下菜园”打造生态旅游
代村党支部书记王传喜告诉记者,所谓国家农业公园,是集新农村建设、观光农业、农产品消费为一体,以解决“三农”问题为目标的现代新型农业旅游区,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城市公园,也不是普通的农家乐和乡村游览,它表现为城乡互动的休闲模式、田园生活的体验模式和融入农耕文化、乡土文化的旅游模式。
据了解,兰陵国家农业公园位于兰陵县卞庄街道代村社区,总面积62万亩,其中核心区2万亩,整个试点项目分解成10个功能区。目前已经建成智能化温室5万平方米,农展馆、农耕文化广场、锦绣兰陵、农科蔬苑等项目完成改造提升;湿地公园、热带雨林、沂蒙山农耕博物馆等多个重要节点项目建成并对外开放。记者来到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智能化温室,这里采用远程监控、智能室温、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现代农业科学技术种植的近千种高档蔬菜、瓜果,不分春夏秋冬,郁郁葱葱、争奇斗艳,前来观光采摘的游人络绎不绝。农耕文化广场内更是将沂蒙文化展现得淋漓尽致。
采访时,高思圣将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总结为“四个园”,首先是大菜园,这里集中展现现代农业,特别是蔬菜高端种植方面的技术,对全县乃至全国有一定的示范带动作用;其次是大花园,将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的概念融合在一起,把它打造成环境优美、气候宜人的大花园;第三是大家园,国家农业公园的出发点依托的是现代农村社区化建设、新农村建设和城镇化建设,希望让这里的农民转化成产业工人,形成一个大家园;最后是大乐园,我们提供了一个样板,让百姓有其屋、有其业,过上舒适惬意的生活。
2013年9月,兰陵国家农业公园景区被农业部评为“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五星级园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兰陵国家农业公园的建设,实现了农业与旅游的融合发展、旅游与文化的相辅相成,既宣传展示了蔬菜品牌规模优势,又促进带动了全县的文化旅游产业,使“天下菜园、美丽兰陵”与“华夏古县、文化兰陵”相映生辉。
创新驱动产业平台
为了推进蔬菜产业转型升级,实现兰陵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大县向农业强县转变,当地积极搭建发展平台。2013年4月12日,兰陵县在山东苍山现代农业示范区举办了首届中国(苍山)国际蔬菜产业博览会。以菜为媒,以菜会友,通过菜博会的成功举办,促进了兰陵县域经济又快又好地发展。接着成功举办了苍山蔬菜北京推介会、苍山大蒜印尼推介会等,全县优质蔬菜品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据了解,当地把推进蔬菜产业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作为重中之重,进一步优化蔬菜生产布局,重点规划实施了“一区五园”建设,全县形成了连片种植30万亩设施蔬菜、30万亩大蒜、5万亩牛蒡,食用菌年投料2亿公斤、产量2.2亿公斤的区域规模优势。同时,依托标准化基地建设,大力发展品牌蔬菜,目前已建设品牌基地20多万亩,农产品“三品一标”总数达到218个,打造了九合韭菜、龙湾西红柿、庄坞牛蒡、长城辣椒等一批知名品牌。
党的十之后,“新型城镇化”业已成为各方关注的焦点,城镇化未来将成为中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载体,更是撬动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正在成为中国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的强大引擎。与此同时,在后工业化的发展过程中,乡村旅游意义重大,焕发出蓬勃的生机,而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一系列改革措施,其中很多都需要在乡村旅游发展中落实,发展乡村旅游,已不单纯是为发挥乡村资源的经济价值、丰富旅游产品的类型,更重要的是,已经成为解决“三农”问题、提高“三农”发展绩效、实现“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的重要途径。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在新时期必将相互作用,产生诸多互动的可能与机会。在此背景下,探讨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具有积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相关概念
1.1 新型城镇化
新型城镇化最早于2007年提出,十正式确定了新型城镇化的概念,指出新型城镇化是以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节约集约、生态宜居、和谐发展为基本特征的城镇化,是大中小城市、小城镇、新型农村社区协调发展、互促共进的城镇化。
1.2 互动
“互动”有“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之意。《中国大百科全书》对“互动”的定义是:互动首先是一个过程,有自我互动、人际互动和社会互动3个阶段组成的过程,其实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往返活动,是主体和客体之间的沟通。互动是行为主体借助于一定的手段,与他人(或环境)和自己相互作用、影响的过程。
2 研究现状
2.1 国外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Elsevier-Science Direct 学术期刊上以“rural tourism?urbanization”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主要来自于《Annals of tourism research》和《Tourism management》两本杂志,但可供参考的文献较少,且年代较早。
Marc Antrop(2004)通过研究发现多数欧洲国家城镇人口已达到80%,城市化进程影响到了主要城市,较小的定居点,甚至是偏远的农村,并影响欧洲传统文化景观的变化。Erdo?an Atmi,Sezgin zden,Wietze Lise(2007)在研究中评估了城市的生物质加热、教育设施、定居点、娱乐、旅游、就业的需求对天然森林造成的各种压力。
国外关于城市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很少。但国外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2.2 国内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研究
在推动城乡一体化建设中,国内部分学者将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进行一定研究。在知网学术期刊上以“乡村旅游?城镇化”为关键词进行搜索,经过深入的分析与筛选,选取了一部分文献进行了分析。
蒙睿,刘嘉纬,杨春宇(2002)认为乡村旅游的开展促进了西部城镇化的进程,而西部城镇化的进程又为发展乡村旅游开拓了空间,二者之间是作用与反作用的互动关系。曾天雄(2007)通过论述乡村旅游与城镇化的相互影响,认为推进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的发展有良好的促进作用。董翠珠(2007)研究表明乡村旅游一定程度上对我国城市化进程有一定影响,尤其对于农村向城镇化方向发展产生巨大影响。城市化进程也反过来影响着乡村旅游业的发展。邱玉华、吴宜进(2012)从我国乡村旅游面临的困境为切入点,深入研究了城镇化进程对乡村旅游发展的空间维度、时间维度和文化维度影响。
通过对文献的总结与梳理可以得出以下结论,专家学者普遍认为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存在良性互动关系,且二者的互动发展业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不可否认的是在二者互动发展的过程中仍存在诸多的问题和障碍亟待解决,良性互动的路径选择针对性和系统性不强。
2.3 研究述评
国外对城市化发展与乡村旅游发展相互关系的研究文献很少,研究主要集中为城市化发展对乡村旅游不良影响方面,还凸显出“理论研究少,个案研究多”的特征。但通过对国外文献的梳理,对于我国城镇化建设中乡村旅游的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和借鉴意义,有益于实现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的良性互动发展。
国内专家学者对于城镇化和乡村旅游的互动发展进行了一定程度的研究,多数专家学者的研究侧重于城镇化建设对乡村旅游发展影响;少数学者虽然对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进行了研究,但对其二者的互动关系的论证不够深入,没有扎实的理论支撑,互动的机制不够系统,互动的模式和路径不够有针对性。另外受限于新型城镇化建设新鲜出炉,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发展研究仍是一个空白。
总之,国际研究具有一定的借鉴价值,但西方特色浓郁;而我国,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的互动研究还不成熟,因此,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发展互动研究应借鉴国外有益经验,同时立足本国实际,注重研究的实践和应用价值。
3 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的论证
3.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最早由美国地理学家乌尔曼(E.L.Ullman)于20世纪50年代提出,他在其文章《运输的作用和交互影响的基础》中,从供需关系角度出发,对空间相互作用产生所需的互补性、中介机会和可达性等前提条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互补性指当两地之间一方能够提供某种产品或服务,而另一方对该商品或服务有需求,两地间的相互作用才能实现。可达性是指区域之间进行货物、资金、人员、技术、信息等传输的可能性。中介机会,是指当商品或服务在两地间流动时,可以提供该商品或服务或是消费该商品或服务的第三地的出现,就称为产生了中介机会。这一原理具有典型的实际意义,强调了空间作用的可选择性,即并非所有因素都可以成为空间作用的载体,不是所有动力都可以实现空间相互作用的。
本研究借用霍华德的“三磁铁”模型认为,首先,新型城镇化建设将使更多的人远离乡村,渴望重返自然,与此同时,乡村旅游地具备丰富的乡村风貌、风俗、风情及风物资源,能够吸引城镇居民产生乡村旅游需求;其次,乡村旅游地一般社会化程度较低,普遍欠缺便捷完善的水电交通通讯等配套基础设施,而新型城镇化建设能够为乡村旅游发展营造高规格的基础设施,提高乡村旅游地的社会性;总之,乡村旅游发展与新型城镇化建设之间存在供需关系,构成了二者之间空间相互作用的互补性。至于空间相互作用的可达性,即能否实现资源传输的可能,在霍华德“三磁铁”模型中,田园城市的构想兼顾了人类社会和自然的美丽景色,将农业区、工业区和居住区相结合,将城市和乡村结合,形成城乡一体化的城市,与新型城镇化建设在某些功能上具有相似性,新型城镇化强调城乡统筹、城乡一体、产城互动、生态宜居及和谐发展,必将既兼顾城镇居民的生态需求,又关注乡村旅游地的发展需求,选择最佳的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互动发展路径。总之,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具有互补性、可达性及中介机会等互动三前提,因此,新型城镇化建设与乡村旅游发展适用空间相互作用理论,能够实现二者的互动发展,必将在有效路径的作用下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发展。
3.2 利益相关理论
“利益相关者”源于管理学,是由斯坦福研究中心的研究员首次提出,并把它定义为“没有它们的支持组织就不能存在的团体",此后该理论之后被应用于企业治理中。1984年,弗里曼在其出版的《战略管理:一种利益相关者的方法》一书中,将“利益相关者”界定为那些能影响企业目标的实现或被企业目标的实现所影响的个人或群体,这一概念得到了人们的普遍认可并标志着利益相关者理论的正式形成,该理论是对传统企业“股东至上”逻辑的反叛。
利益相关者理论在旅游领域中的应用,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从研究内容来看主要包括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理论方面,集中为旅游规划和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管理理论与管理方法研究;实践方面,在旅游规划与旅游目的地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应用及应用效果评价。国内研究刚起步,包括在旅游规划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旅游目的地或旅游企业管理中的利益相关者研究、利益相关者理论在生态旅游中的运用等方面。
本研究中,新型城镇化建设的利益相关者包括国家、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未来城镇居民、建设参与企业及企业内部利益群体、周边乡村及农民、旅游环保组织等,这些利益相关者都将影响或者被影响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程与效果,与新型城镇化的建设密切相关,他们有的是新型城镇的使用者,有的担负着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责任和风险,有的是新型城镇建设的实施者,有的决定着城镇化建设效果,新型城镇化建设必须要考虑到他们的利益,朝着多方同存共赢的目标前进,尽可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与此同时,乡村旅游的发展也涉及到多方利益群体,主要包括政府部门、社区居民、旅游经营者、旅游者和旅游环保组织等,政府部门是乡村旅游的引导者,社区居民是乡村旅游的开拓者和生力军,旅游经营者是乡村旅游的执行者,旅游者是乡村旅游的体验者,旅游环保组织是乡村旅游的监督者,这些利益相关者影响着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进程,现阶段对实现我国乡村旅游的转型升级至关重要,兼顾乡村旅游各方利益群体的利益是新时期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研究议题。
综上所述,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中涉及到主要利益相关者的交叉与重叠,新型城镇化建设和乡村旅游发展具有高度的利益相关性,二者利益的兼顾必能实现各方利益最大化,并最终实现和谐共赢的发展目标。由此可见,新型城镇化与乡村旅游适用利益相关者理论,二者存在互动发展的基础和条件。
[关键词]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有机农业;美丽乡村;福建
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五位一体是“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发展新理念和实践新创新。福建省的美丽乡村建设和其他省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一样要走生态文明建设先行的道路,用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理念推进农村景观的整治和农村种植业、养殖业转型升级成致富产业。福建的森林覆盖率居全国首位,但人为水土流失比较严重,已成为建设美丽乡村的一个瓶颈。治理水土流失的有效手段之一是实施水土保持生态修复,而有机农业在水土流失区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既可以协调种养平衡,又可以起到生态修复的效果。因此,我们认为在福建水土流失区鼓励适当发展有机农业有利于建设美丽乡村。
1福建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及生态修复技术
1.1福建省水土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
福建山多地少,山地丘陵占全省土地面积的85%以上[1]。福建山地丘陵土壤以花岗岩发育的红壤土为主,抗侵蚀能力弱,每年台风暴雨季节有很高的侵蚀潜在危险[2]。福建省的水土流失与自然地理条件有关,但受人为因素影响更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过度垦殖、毁林毁草导致大面积的生态破坏和土地退化。福建是食用菌生产大省,食用菌产业发展造成森林破坏引起的“菌林矛盾”十分突出,并限制了该产业的发展[3]。②经济林过度开发引起生态退化。茶产业是福建省的九大支柱产业之一,茶产业的快速发展导致茶园水土流失严重,2010年全省茶园面积达20万hm2,茶园水土流失面积超过6.3万hm2[4],全国乌龙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域却成了全省重点水土流失治理区域,如铁观音地理标志的安溪是水土流失Ⅰ类重点县。③不文明开发建设引起的生态退化。如过度的矿山采挖、道路修建等常因水土保护措施不力而加速生态系统的破坏,进而引起水土保持功能严重受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5]。
1.2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及其主要技术
1.2.1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概念
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是指在水土流失区通过以管护为主的保护措施,以及必要的人工辅助措施,促使自然界本身的自我修复能力得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和植被的恢复,保护和改善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以建立和维系与自然条件相适应、与社会经济发展相协调的相对稳定并良性发展的生态系统,达到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在尊重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的基础上辅之以必要的人工调控,使水土流失区的生态自我修复得到提高和发展,是一种新的水土保持理念和措施[6]。
1.2.2主要技术
对过度垦殖造成的水土流失区域———坡地生态脆弱带实行退耕还林、还灌、还草与坡改梯相结合。坡度在25°以上的一律退耕还林还草,实行封山育林;坡度在25°以下的根据实际情况,采用坡改梯进行水土保持耕作。耕作管理过程中以农家肥为主,化肥为辅;豆科绿肥与经济作物实行轮作、套作、混作;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为主,辅之以化学防治对病虫草害进行防治,实施退化耕地的生态修复[5-6]。这些生态修复技术都是有机农业生产所需要的。
2有机农业及其主要农业技术
2.1有机农业
有机农业是在严格遵守特定的农业生产原则,遵循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平衡的基础上,采用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来维持农业生态系统持续稳定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生产过程中严禁使用转基因技术,严禁使用化学合成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在这种可持续的农业生态系统中生产、加工、销售的供人类消费、动物食用的产品才能称之为有机产品。严禁使用化学农药、化肥、生长调节剂、饲料添加剂等物质是因为有机农业将土壤、植物、动物、人类和整个地球视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只有这个整体的每一分子都健康,整体才能健康。因此,只有维持和加强整体健康的农业生产才能生产出高质量和富有营养的有机产品,为预防性的卫生保健和福利事业作出贡献,这就是有机农业的健康原则。为此,有机农业采取了一系列可持续的农业技术来保障[7]。
2.2有机农业的主要技术
2.2.1有机生产产地环境要求
有机标准(GB/T19630.1—2011)的环境基地要求:有机生产需要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进行,有机生产基地应远离城区、工矿区、交通主干线、工业污染源、生活垃圾场等。有机生产单元是一个整体,为了防止有机生产受到污染的风险,有机生产单元周围必须设置缓冲带将有机生产单元和常规生产区域进行有效隔离,且缓冲带上的植物不能认证为有机产品。在土壤和水资源的利用上应充分考虑其可持续性,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灌溉方式(滴灌、喷灌、渗灌等),这种可持续性的灌溉方式也符合中央新时期治水方针对水土保持提出的新要求,即2015年2月10日主持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九次会议时明确提出的“保障水安全关键要转变治水思路,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有机农业在强调产品本身有机完整性的同时也强调生态环境保护,严禁通过毁林、毁草、非法开荒来发展有机种植,而获得有机认证的农场是禁止随意焚烧秸秆的,以破坏生态为代价发展有机农业违背有机农业的宗旨。因此,生产地水土流失明显没有采取有效水土保持措施的,就不能被认证为有机基地[8]。
2.2.2土壤的培肥管理技术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作物赖以生存的土壤中有动物和微生物,是一个活的生命系统,作物吸收养分的过程是先给土壤“喂”肥,待土壤中的微生物分解后再供给作物养分,而现代农业中化肥的施用则是直接给作物提供养分,这在有机农业中是禁止采用的。因此,有机生产中养分的循环是个相对封闭的系统,要求有机肥应尽可能地来自于有机生产单元系统内,即有机单元中的所有有机物质要尽可能回归土壤,同时在轮作计划中要把豆科作物和豆科绿肥作为土壤氮源补充的重要手段,并在有机生产过程中尽可能减少土壤的养分流失,提高土壤养分的利用率,就是说有机农业生产强调协调种植业和养殖业的平衡,通过种养平衡来补充因作物收获从土壤带走的有机质和养分[7]。
2.2.3病虫草害的生物、物理防治技术
有机农业理论认为,一个良好的有机生产系统不会有严重的病虫害,病虫害问题的出现往往是耕作不适当的信号,如作物种植单一化、品种缺乏多样性、施肥不当、农药使用对植物益虫的影响等。因此,在作物的病虫草害防治方面,有机农业倡导应用生态学原理和方法实行以农艺措施为主、生物和物理措施为辅的健康栽培技术;在应对作物种植单一化问题时,有机农业中采取的农业措施是轮作倒茬和间作套种等技术。《有机产品》国家标准(GB/T19630.1—2011)规定:一年中植物应进行三种以上作物轮作,一年种植多季水稻的地区可以采取两种作物轮作,冬季休耕的地区可不进行轮作。合理轮作、间(混)作和套作可以改变农田的生态和田间小气候、增加生物多样性、降低敏感性植物的密度以减少病菌侵染机会,同时可利用特色颜色或敏感背景、植物分泌物、机械隔离和小气候等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7]。
2.2.4野生采集中强调可持续性
野生采集的农产品也在有机产品的认证范围中。为了保护人类赖以生存的生态环境,有机标准对野生采集特别强调了“可持续”:野生植物的采集方法和采集量都必须在适度的范围内,采集方法不能对野生植物的生长及其环境产生破坏性影响,采集量也必须小于采集区域内生态系统可持续生产的量,从而防止因野蛮采集造成野生物种的衰退和灭绝,进而造成生态系统的破坏引起水土流失等自然灾害。由此可见,有机农业遵循的是自然规律和生态学原理,强调人类与自然形成一个整体且和谐相处、共同协调发展。有机农业生产过程中维持和保证农业生态系统稳定的生物或栽培措施、节水灌溉措施、野生采集方法在水土保持生态修复中均可应用。
3福建省有机农业发展现状
3.1优越的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
福建自然条件优越,森林覆盖率全国最高,大气清新,土壤干净,水质良好,生态环境良好,生物种类繁多,全省植物种类有3000种以上,且绝大多数动植物品种未经过基因重组,十分有利于有机农业的发展[9]。
3.2良好的有机农业发展基础
有机农业生产以传统农业栽培方法为主,福建农民在精耕细作、用(种)养结合、地力常新、农牧结合等方面都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正是发展有机农业的精髓;福建各地都有着独特的传统经验,如蘑菇栽培、混农林业、林草结合、旱地耕作等,这些传统经验与现代科技结合又为地方特色作物品种(豆类、特菜)选育、生物防治技术及生物产品生产、生物材料快速堆腐及生物肥料生产、节水技术等注入了新的活力,加之一些新技术的不断产生和推动,都为有机食品的生产、开发提供了技术保障[9]。
3.3健全的有机农业技术储备
虽然福建省有机农业2001年才开始起步,但是无公害农业、绿色农业发展已经有20年历史了,为有机农业的发展奠定了转换基础,有机农业在短短的10来年内已初具规模;有机食品生产和认证体系已较健全,如省环保局的有机食品认证中心和农业厅的绿色食品办公室也开展有机食品认证工作[10-11]。
4小结
安溪县曾经因过度垦殖发展茶业生产而成为福建省水土流失重点县中的Ⅰ类县,茶叶的品质也威胁到了闻名全国的“乌龙茶之乡”的声誉和生存安全。为了保证茶叶质量,县政府引导和鼓励茶企发展生态茶园和有机生态茶园,如在茶园套种生态绿肥油菜花、大豆等,并在“外安溪”公路沿线对低产茶园实行退茶还林,走绿色强茶道路,从而使有机生态茶园建设的第一效用即茶叶质量得到了保证。在第一效用充分发挥的基础上,安溪政府继续推进“持续治绿”政策,把曾经的水土流失重点治理县通过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打造成了观光旅游度假圣地,2013年,茶叶产值达20亿元,年创税收3亿元[11]。福建水土流失严重地区也是经济相对落后的地区,这些地区农药、化肥等农用化学品的使用量相对较少,农业面源污染较轻,有利于发展有机农业。这些水土流失严重的贫困地区应该根据当地的生态资源、劳力资源和经济资源,借鉴安溪县茶业发展道路,切实进行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恢复良好的生态环境,在各方面条件成熟的情况下适度发展有机农业,以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环境协调发展,进而实现“生态宜居、兴业富农、文明和谐”的美丽乡村建设目标。
[参考文献]
[1]林强.福建农地基本特征及水土保持措施探析[J].福建水土保持,2001,13(1):30-32.
[2]项华宗.青山作证———项南与福建水土保持[J].中国水土保持,2012(6):4-6.
[3]福建省食用菌协会.福建省食用菌学科发展研究报告[J].海峡科学,2011(1):56-65.
[4]李闽榕,杨江帆.中国茶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118-120.
[5]许文丰.浅谈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技术[J].陕西水利,2010(3):131-132.
[6]刘利年.陕西省水土保持生态修复的回顾与展望[J].中国水土保持,2014(6):4-6.
[7]高振宁,赵克强,肖兴基.有机农业与有机食品[M].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9:5.
[8]国家认证认可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有机产品认证技术工作组.《有机产品》国家标准理解与实施[M].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1-2.
[9]刘宁.依法监管科学防治全力开创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新局面[J].中国水土保持,2015(4):1-4.
[10]韩海东,林永辉,刘明香.低碳农业背景下闽台有机农业交流与发展的研究[J].中国农学通报,2011,27(2):452-457.